第一篇: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阅读笔记第四部分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阅读笔记第四部分
(从第三十五章到结束语)
五
十六、关于共产主义的国家问题
639页上说;“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国家将变成不需要的东西而逐渐消亡。”但是国家的消亡还需要一个国际条件。人家有国家机器,你没有,这是危险的。639—640页上说,即使到共产主义建成后,只要帝国主义国家还存在,国家还是必要的,这个提法对。紧接着书上又说;“但是,国家的性质和形式将取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特点。”这句话不好懂。国家的性质是压迫敌对势力的机器,国内即使没有需要压迫的敌对势力,对于国外的敌对势力,国家压迫的性质也还没有变。所谓国家的形式不外军队、监狱、捉人、杀人等等,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国家的这些形式到共产主义又有什么不同呢7
五
十七、关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641页上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没有敌对的阶级”,但是还有敌对阶级的残余。“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不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只能说不需要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革命,但是还有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社会革命。
书上在这里接着声明。“这并不是说,社会沿着通向共产主义道路发展就不要克服内部的矛盾。”不过是附带声明罢了。这本书虽然有些地方也承认矛盾。但不过是附带的提起。说明问题不从分析矛盾出发,这是这本书的一个缺点。当作一门科学,就应当从矛盾分析出发。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因为生产高度自动化,要求人们的劳动和行动更准确,那时的劳动纪律会比现在更加严格。
现在我们说共产主义社会分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这是马克思他们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条件所预见到的,进到高级阶段以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出现新的阶段,新的目标,新的任务一定又会提出来。
五
十八、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前途
650页上说;“集体农庄合作社生产关系的形式完全符合农村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需要。”究竟是不是这样呢7
有一篇苏联的文章,介绍了红十月集体农庄的情况,说“原来几个农庄不合并时很多事情不好办。合并以后,这些事情都好办了。”说现在一共一万人,计划在中心建设一个住三千人的居民点,这个材料可以说明现在集体农庄的形式已经不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了。
书上这段说。“要求大力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国家(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既然需要发展,要过渡,怎么能大力巩固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要讲巩固。但不能讲得过火。书上讲了模糊的前途,但一讲到具体措施就不清楚了。从某些方面(主要是生产方面)看,他们没有停滞;但是在生产关系方面,可以说基本上停滞不前了。
书上说,要把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单一的共产主义所有制,但是在我们看来,首先必须把集体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所谓把集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就是把农业生产资料统统变为国有,把农民统统变为工人由国家统一包起来,发给工资。现在全国农民每人平均每年的收入是85元,将来达到每人150元,而且大部分由社发给的时候,就可以实行基本社有,这样,再进一步变为国有,就好办了。
五
十九、关于消灭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651页的前一段对农村建设的设想很好。
既然要消灭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书上说是“本质差别”),为什么又特别声明并不是“降低大城市的作用。”将来的城市可以不要那么大。要把大城市居民分散到农村去,建设许多小城市。在原子战争的条件下。这样也比较有利。
六
十、关于社会主义各国建立经济体系问题
659页上说.“每个国家都可以集中自己的人力财力来发展在本国有最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生产经验和干部的部门。而且个别国家可以不必生产能靠其他国家供应来满足需要的产品。”、这个提法不好。我们甚至对各省都不这样提。我们提倡全面发展,不说每个省份不必生产能靠其他省份供应来满足需要的产品,我们要各省尽量发展各种生产,只要不妨碍全局。欧洲的好处之一,是各国独立,各搞一套,使欧洲经济发展较快。我国自秦以来,形成大国,在很长时间内,全国大体上保持统一局面。缺点之一是官僚主义控制太死,地方不能独立发展,大家拖拖拉拉,经济发展很慢。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我们要做到全国是统一的。各省又是独立的,是相对的统一,又是相对的独立。
各省服从中央决议,接受中央控制,独立解决本省的问题。而中央重大问题的决议,又都是中央同各省商量共同做出的,例如庐山会议的决议就是如此。它既合乎全国的需要,也合乎各省的需要。能认为只有中央需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地方就不需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了么?我们是在全国统一计划下,提倡各省尽量各搞一套。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只要能够就地取材,就地推销。凡能办的事情,就都可以尽可能去办。以前是担心各省都发展了各种工业,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工业品,会没有人要,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上海已经提出向高,大、精、尖发展的方针,它们还是有事情可做的。
为什么不提倡各国尽量搞,而提倡可以不必生产能靠其他国家供应来满足需要的产品呢?正确的办法应当是各国尽量搞,以自力更生为主,自己尽可能的独立的搞,以不依赖别人为原则,只有自己实在不能办的才不办。特别是农业应当尽可能的搞好,吃饭靠外国、外省危险得很。
有些国家很小,确实像书上所说的情形。“发展所有工业部门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也是力所不能胜任的。”那当然不要勉强去搞。我们国内有些人口少的省,如青海、宁夏,现在也很难什么都搞。
六
十一、社会主义各国发展能够“拉平”吗?
660页第三段.“使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总的水平逐渐拉平。”各国人口不同,资源不同,历史条件不同,革命有先进的和后进的区别,怎样拉得平呢?一个父亲生十个儿子,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聪明些,有的愚蠢些,怎么能拉平呢?“拉平”是布哈林的均衡论,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国之内的各省、一省之内的各县都不平衡,拿广东省的卫生来说,佛山市和歧乐社搞得好,因此佛山市和广州不平衡。歧乐社和韶关不平衡,反对不平衡是错误的。
六
十二、根本问题是制度问题
668页说,社会主义国家贷款和帝国主义国家不同,这个叙述是符合事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总比资本主义国家好,我们要懂得这个原则,根本问题是制度问题,制度决定一个国家走什么方向,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社会主义国家总是要同帝国主义国家相对立,妥协总是临时的。
六
十三、关于两个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671页上说。“两个世界体系的经济竞赛。”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了两个世界市场的论点,教科书在这里提出两个世界体系的和平经济竞赛,强调在两个世界体系之间“建立和发展”的经济关系,这是把实际存在的两个世界市场变成了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中的两个经济体系,这是从斯大林观点的后退。
在两个经济体系之间,其实不只是竞赛,而且有激烈的广泛的斗争,教科书避开了这个斗争。
六
十四、关于对斯大林的批评
680页上说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个著作上,正如斯大林的其他著作一样.有一些错误的原理。书中所指的两条罪状不足以服人。
一条罪状说斯大林抱着这样的观点。“商品流通似乎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逐渐过渡到工农业直接进行生产交换的必要性已经成熟。”
斯大林在那本书里说过,有两种所有制,就要有商品生产。他说。“在集体农庄的企业中、虽然生产资料(土地、机器)也属于国家,可是产品却是各个集体农庄的财产,因为集体农庄中的劳动也如种子一样,是他们自己所有的,而国家交给集体农庄永久使用的土地,事实上是集体农庄由当作自己的财产来支配的。”在这样的条件下,“集体农庄只愿把自己的产品当作商品让出来,愿意以这种商品换得他们所需要的商品。现时,除了经过商品的联系,除了通过买卖的交换以外,与城市的其它经济联系都是集体农庄所不接受的。”
斯大林批评了苏联当时主张取消商品生产的观点,认为当时商品生产同三十年前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通时一样,仍是必要的东西。
教科书说斯大林似乎主张立即消灭商品,这个罪状很难成立。至于产品交换问题,在斯大林只是一种没想,他并且说过,“推行这种制度,无须特别急忙,要随着城市制成品的积累的程度而定。”
另一条罪状是低估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中、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生产领域中,价值法则不起调节作用。起调节作用的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和国家计划经济。”教科书提出的这个论点,其实就是斯大林的论点,虽然教科书说,生产资料是商品,但是第一,不能不说在全民所有制范围内,生产资料的“买卖”并不改变所有权。第二。不能不承认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中和流通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些论点同斯大林的论点在实际上是一致的。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一个真正区别是前者反对把拖拉机等生产资料卖给集体衣庄,而后者则把这些东西卖给集体衣庄。
六
十五、对《教科书》总的看法
不能说这本书完全没有马列主义,因为书中许多观点是马列主义的。但是也不能说这本书完全是马列主义的,因为书中有许多观点是离开马列主义的。基本上否定这本书,还不能做这个结论。
书上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经济,不是为少数剥削者谋利的经济。书上说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不能说完全是错误的,这本书基本观点说的就是这个,书上也说了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等等。就这些方面看,这本书还是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至于在承认有计划按比例之后,如何按此例,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各有各的办法。
但是这本书有些基本观点是错误的。书上不强调政治挂帅,群众路线,不讲两条腿走路。片面地强调个人物质利益,宣扬物质刺激,突出个人主义。这些都是错娱的.
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书上不是从矛盾出发,他们实际上是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事实上,他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还有阶级斗争,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残余的斗争。但是他们不承认。他们的社会中还有三种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当然,这种个人所有制和集体化以前的个人所有制有所不同,那时农民的生活完全建立在个人所有制上,现在是脚踏两只船,主要是靠集体,同时又靠个人。有三种所有制就一定有矛盾斗争。教科书上不讲这种矛盾斗争,不提倡群众运动.书上不承认先使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使整个社会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然后再向共产主义过渡。
书上用什么“接近”,“融洽”的模糊说法来代替一种所有制变为另一种所有制,一种生产关系变为另一种生产关系的观点。
就这些方面看,这本书有严重的缺点,有严重的错误,是部分的离开了马列主义。
×
×
×
这本书的写法很不好,没有说服力,读起来没有兴趣,书上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具体分析出发,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它总是从概念出发,从定义出发,只下定义,不讲道理。其实定义应当是分析的结果,不是分析的出发点,书上凭空的提出一连串规律,却不是从具体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中发现和证明的规律。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不从具体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
这本书的写法不是势如破竹、高屋建瓴,问题不突出,文章没有说服力,读起来没有兴趣,文章不讲逻辑,甚至形式逻辑也不讲。
这本书看来是几个作者分别一章一章地写的,有分工而无统一,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加上用的是从定义出发的方法,使人觉得是一本经济学词典。作者相当被动,很多地方自己同自己矛盾,后面同前面打架。分工合作,集体写作,虽然是一种方法,但最好的方法是以一个人为主,带几个助手写,像马克思他们写出来的书,才是完整、严密、系统、科学的著作。
写书有批判对象,才有生气。这本教科书虽然也说了些正确的话,但没有展开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所以看起来很沉闷。
许多地方使人觉得这本书说的是书生的话,而不是革命家的话,经济学家不懂得经济实践,并不真正内行。看起来这本书是反映了这种情况.作实际工作的人没有概括的能力,没有概念和规律这一套,而作理论工作的人又没有实践的经验,不懂得经济实践,这两种人没有结合起来,也就是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起来。
这本书表明作者没有辩证法.写经济学教科书也要有哲学头脑,要有哲学家参加,没有哲学头脑的作家参加,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教科书来是不可能的。
这本教科书初出版是一九五五年,三版是一九五八年,但主要的骨架似乎在这以前就定下来了,看来斯大林在当时定下来的架子就不大高明。
苏联现在也有人不同意这本书的写法。格.科兹洛夫:《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教程》一文,对这本书的批评,提出了带根本性的意见。他指出这本书在方法上的缺点。他主张从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来说明规律,他提出了结构方面的建议。
从科兹洛夫这些人的批评看来,在苏联也可能产生作为这本教科书的对立面的另一本教科书来,有对立面就好了。
初步读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写法和观点,但是还不能算是研究,最好将来以问题和论点为中心,仔细研究一下,并且搜集一些材料,也看一下不同这本书的观点的其它发表的文章和书报,在有争论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都可以了解一下,问题要弄清楚,至少也要了解两方面的意见。
我们要批评和反对错误的意见,但也要保护一切正确的东西。要勇敢也要谨慎。无论如何。他们写出了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一大功劳。不管里面有多少问题。有了这本书.至少可供我们议论.并且由此引起进一步的研究。
六
十六、关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法
苏联教科书从所有制出发写,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可以写得更好些。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也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研究生产资料的分配如何决定产品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是个基本矛盾。马克思从商品出发,来揭露在商品这种物与物的关系后面所掩盖的人与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虽然还有两
重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由于劳动力已不是商品,社会主义的商品两重性已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的两重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被商品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因此,如果还照抄马克思的办法从商品出发,从商品的两重性出发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可能会反而把问题模糊起来,使人不容易了解。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按照斯大林的说法,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即所有制,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我们写政治经济学也可以从所有制出发,先写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把官僚资本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把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个体农民私有制,再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然后再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矛盾,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同时也要写全民所有制本身的变革,如下放体制,分级管理,企业自治权等。在我们这里同时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但是有的是中央部门直接管理,有的由省市自治区管。有的由地方专区管,有的由县管,公社管的企业,有的是半全民半集体的性质,无论是中央管的或各级地方管的,都在统一领导下,而且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关于在生产和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教科书中除了有句“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这样的话以外,根本没有接触到实质问题,没有在这方面分析和研究。所有制的问题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一定的所有制下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所有制的变革,在一定时期之内,总有限度,但是在这一定时期内,人与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关系却可能是不断变革的。我们对全民所有制的企业的管理,釆用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党的领导、工人群众和技术人员相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变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这样一套。
关于产品分配,要重新再写,换一种写法,应该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远景,不能强调个人物质利益,不能把人引向“一个爱人、一座别墅、一辆汽车、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这样为个人不为社会的道路上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如果只看到足下,不想到前途,不想到远景,那还有什么革命的兴趣和热情呢?
六
十七、关于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
在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研究战争的问题也是从现象出发的。敌人大、我们小,敌强我弱。这就是当时最大量的,大家都能看得到的现象。我们就是从这个现象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我们在小而弱的情况下,如何来战胜大而强的敌人。我们指出。我们虽然小而弱,但是有群众的拥护,敌人虽大而强但有空子可钻。拿内战时期来说,敌人有几十万,我们只有几万,战略上是敌强我弱、敌攻我防,但是他们进攻我们就要分成好几路,各路人要分成好多个梯队,常常是一个梯队进到一个据点。而其它梯队还在运动当中,我们就把几万人集中打他一路,而且集中大多数人吃他这一路中的一点,用一部分人去牵制还在运动中的敌人。这样,我们在这点上就成了优势,成了敌小我大,敌弱我强,敌守我攻,加上他到一个地方情况不熟,群众不拥护他们。我们就完全可以消灭这部分敌人。
×
×
×
意识形态成为系统,总是在事物运动的后面,因为思想认识是物质运动的反映。规律是在事物运动中反复出现的东西,不是偶然出现的东西,事物反复出现,才成为规律,才能够被人认识。例如资本主义的危机在过去是十年一次,经过多次反复,就有可能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的规律。土地改革中要按人口分配土地,而不能按劳力分,这也是经过反复后才认识清楚的。第二次国内战争后期,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同志主张按劳力分配土地,不赞成按人口平分土地,并认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阶级观点不明确,群众观点不充分,他们的口号是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其它人按劳力分。这种方法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土地应该怎样分法是经过多次反复才弄清楚的。
马克思主义要求逻辑和历史一致。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逻辑是从历史中来的。而书中堆满材料,不分析没有逻辑,看不出规律,不好,但是没有材料也不好,那就使人只看见逻辑,看不见历史,而且这种逻辑只是主观主义的逻辑。这本教科书的缺点正在这里。
很有必要写出一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研究历史的人,如果不研究个别社会、个别时代的历史是不能写出好的通史来的,研究个别社会就是要找出个别社会的特殊规律,把个别社会的特殊规律研究清楚了,社会普遍的规律就容易认识了。要从研究许多特殊中间看出一般来,特殊规律搞不清楚,一般规律是搞不清楚的。例如研究动物的一般规律,就必须分别研究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等特殊规律。
六
十八、哲学要为当前政治服务
任何哲学都是为当前政治服务的。
资产阶级哲学也是为当前政治服务的。而且每个国家,每个时候都有新的理论家。写出新的理论,来为他们当前的政治服务。英国曾经出现过培根和霍布士这样的资产阶级唯物论者,法国十八世纪又出现了百科全书派的唯物论者;德国和俄国资产阶级也有他们的唯物论者。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他们都是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所以并不因为有了英国资产阶级唯物论就不要法国的,并不因为有了英国、法国的,就不要德国的和俄国的。
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更是要密切地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对于我们来说,马恩列斯的书必须读,这是第一。但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
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单有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列宁写出两个策略等著作就不能解决一九○五年和以后出现的新问题,单有一九○七年的“唯物论和经验批判论”就不足以应付十月革命前后产生的新问题。适应这个时候的需要。列宁就写了“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列宁死了,要斯大林写出“列宁主义基础”和“列宁主义问题”这样的著作来对付反动派,保卫列宁主义。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抗日战争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当时需要而不能不写的。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第二篇: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一九五八年八月,党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后,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潮流涌向全国。这两个运动掀起的‚共产风‛。严重地破坏了国民经济,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为了帮助各级干部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纠正错误认识,毛泽东在号召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还要求学习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他说:我们研究公社的性质、交换、过渡这些问题,可以参考的材料还是斯大林那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除了斯大林这篇跟那本‚教科书‛以外,成系统的东西还没有。他在十十月九日发出的致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委委员的信中,建议广大干部有时间可以读读苏联同志们编的那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①
在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下旬的武昌会议期间,中央宣传部的内部刊物上登载了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整理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的重要修改和补充‛材料。毛泽东提议印成会议文件发给到会同志。十一月二十一日,他在讲话中说: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的要点,你们看一下。我们这些人,包括我在内,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什么东西,过去是不管它的。现在我们真正搞起来了,全国也议论纷纷。斯大林的书,我们要看一下。《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也要看,每人发一本,把社会主义部分看一遍。在十二月的八届六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郑州会议提出研究斯大林这本书,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有一本《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②大家没有看,要拿出几个月时间,请各省组织一下。为了我们的事业和当前的工作来研究政治经济学,‚比平素我们离开实际专门看书要好得多‛,‚在目前研究这个问题,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③
一九五九年的庐山会议初期,毛泽东拟定会议内容的十九个问题,头一个问题‛读书‛,就是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七月二日,他在会议开幕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有鉴于去年许多领导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还不大了解,不懂得经济发展规律,有鉴于现在工作中还有事务主义,应当好好读书。中央、省、市、地委一级委员,包括县委书记,要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时间三至五、六个月,或一年。还说:现在有些人是热锅上的蚂蚁,要让他们冷一下。去年有一年的实践,再读书更好。学习苏联经验,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比较好的办法。这本书缺点有,但比较完整。毛泽东的这番考虑是好的,可是庐山会议后期,对彭德怀等同志开展的错误批判,扭转了会议的方向,冲击了读书的安排。
‚反右倾‛高潮过去后,一九五九年冬,党中央重新强调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这年十一月初,刘少奇到海南岛,和广东省委的负责同志组成了学习这本书的读书小组,还请了著名经济学家王学文和薛暮桥参加。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53页。②《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共产主义社会》的简称,由中宣部组织编选。
③毛泽东在1958年12月9日的讲话。一九六○年一月,在上海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国民经济计划时,毛泽东再次号召领导干部要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且肯定了读书小组的办法。他说:我有一个建议,中央各部门的党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应组织起来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先读下半部(社会主义部分)。现在一月差不多还有半个月,还有二月、三月、四月,以第一书记挂帅,组织个读书小组,把它读一遍。至于上半部(资本主义部分),也要定个期限。今年主要精力恐怕是读经济学。国庆节以前,把苏联经济学教科书读完。读的方法是用批判的方法,不是用教条主义的方法。这么一个建议,如果可行,就这么作。
二月中旬,周恩来到广东从化与国务院部分部委和中南局的领导同志组成读书小组,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们用了三个星期,将社会主义部分通读了一遍。
在刘少奇读书之后和周恩来读书之前,毛泽东本人从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日到一九六○年二月九日,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广州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参加读书小组的,有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等。这个读书小组采取边读边议的方法,逐章逐节地讨论,①过去人们以为毛泽东有个关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读书笔记,其实毛泽东本人没有写读书笔记。只是在边读边议时,他发表了许多谈话,参加读书的同志将他的谈话整理成了笔记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谈话记录有两个本子:一个名为《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的笔记》,一个是《读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谈话记录稿》。前者将毛泽东的谈话按问题作了归纳,加了小标题。这个本子在周恩来读书小组内作过宣讲,流传较广。后者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章节顺序,按边读边议形式,记录了毛泽东的谈话。
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发表的意见(以下有的简称‚谈话‛),反映了毛泽东本人和党中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的艰苦探索,其中既有大量重要的经验,也含有在认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失误。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现在把毛泽东发表的一些重要意见介绍如下。
对社会主义革命经验的新认识 建国以后,党中央很注重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一九五七年二月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都对我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做过总结。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下有的简称‚教科书‛)的过程中,毛泽东继续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其中主要有:
①毛泽东当年的秘书林克,也参加了这一读书活动。根据林克日记所载,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日在杭州开始读这本书,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进度是每天边读边议十页左右,少则五页,多则十九页,除星期天休息外.从未间断。到二月五日至九日,在广州读完了全书。
关于反对官僚资本
在旧中国,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集团,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占旧中国工业资本的三分之二左右,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百分之八十)。到一九四九年底,我国基本上消灭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怎样认识消灭官僚资本的性质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党中央在一九五六年就对这个问题作了说明。刘少奇在八大报告中指出,没收官僚资本,‚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地位奠定了基础‛。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指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包括着两重性:一方面,反官僚资本主义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还指出:过去有一种说法,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这种说法混淆了两个革命阶段,是不对的;但只就反对官僚资本来说,是可以的。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八比二。我们在解放后没收了全部官僚资本,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关于土改与合作化
我们党的土改政策有一个变化过程。对于富农。在者解放区是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在新解放区土改时曾改为中立富农的政策,即要保存富农经济。但由于旧中国的富农经济不发达,其人数约占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五,耕地约占耕地总数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在《土地改革法》规定保护富农不受侵犯的同时,仍规定了对少数出租大量土地的富农,应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再加上土改刚结束就逐步发展了互助合作运动,这样,富农经济实际上受到了很大削弱。到一九五四年,富农户数在全国总农户中的比重下降到百分之二点一,在老解放区则不足百分之一。刘少奇在一九五四年九月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指出:‚在土地改革中,富农出租的那一部分土地已被分配‛,富农每人平均占有的土地比一般农民占有的土地只多一倍,‛富农经济已大大地受了限制‛。①基于富农经济的这一实际情况。毛泽东在读‚教科书‛谈话时多次指出:我们在土地改革中实际上消灭了富农经济,在这点上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这是毛泽东对建国以后土改运动的新认识。
我国的农业合作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过程。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都只一般地指出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的特点。在读‚教科书‛的谈话时,毛泽东对这些生产组织的特点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他说:我们过去说互助组是社会主义的萌芽,因为在互助组里面,只是共‚工‛,还没有共‚产‛;从互助组到合作社的过程,是从集体劳动到集体所有的过渡,即个体经济上的集体劳动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的过渡。
① 《刘少奇选集》下卷,第153页。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关于改邀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资产阶级采用定息办法实行赎买,是我们党创造的成功经验。怎样认识实行定息以后的企业的性质?一个时期内,在理论界有些不同看法。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作了分析。他认为,一方面,就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只剩下一条定息的尾巴而言,一般说来,这是只剩下一个形式、一个外壳,因为资方在企业里虽有一定职务,实际上没有决定权;另方面,就国家每年还用一亿二千万元的定息付给资本家,来赎买这个阶级而言,国家资本主义还有一点点实质,还不完全是一个形式。这样的认识避免了把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完全混同,有利于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进一步改造。
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还认为,不应当低估我国改造资本主义经济的经验,尽管我国是个资本主义不太发达的落后国家,但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经验的意义却不限于我国。他说:把我国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当成例外的、个别的、特殊的经验,否定这种经验的普遍意义是不恰当的。西欧各国和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很高,少数的垄断资本家占了垄断地位;同时也还有大量的中小资本家。据说美国的资本是集中的,又是分散的。如果这些国家革命成功了,对中小资本家怎么办呢?难道统统没收吗?垄断资本家要没收,是没有疑问的。中小资本家是不是可以。是不是需要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改造他们呢?又说:拿我们有些省份的人口和土地来同欧洲有些国家相比,我们的东北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很高的‚国家‛;上海和苏南为中心的江苏省,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很高的‚国家‛。既然我们这些省份可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那末世界上同我们这些省份类似的国家,为什么不可以实行这个政策呢?毛泽东提出这个观点,并非要宣扬中国经验的普遍意义。因为他一贯强调马列主义应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反对外国朋友照搬中国经验。
思索建设道路,提出四化思想
毛泽东在郑州会议期间关于读书的建议信中指出:‚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读书。‚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①他本人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贯彻了这个精神。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后,怎样大规模地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党没有经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照搬苏联的办法。苏联经验,有许多是适用的,也有许多不符合中国国情。在‚一五‛后期,苏联经验的弊病已经暴露出来。从一九五五年底起,我们党的领导人就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当初对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表现得那样兴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认为这一年‚开辟了道路,许多过去不敢设想的事实现了‛。②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他回顾这段历史过程指出:这两年,我们做了个大试验。全国解放后的初期,还没有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第一个五年计划照抄苏联的办法,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一九五五年底到一九五六年春,找三十几个部长谈话,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凑,提出了《论十大关系》。看了斯大林一九四六年选举演说,苏联在一九二一年产钢四百多万吨,一九四○年增加到一千八百万吨,二十年中增加了一千四百万吨,当时就想,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得炔点多点,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后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两种方法,但没有提其他的具体措施。到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才正式通过总路线,提出一系列两条腿走路方针。在这里,尽管毛泽东把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作为完全正确的探索成果加以肯定,而实践证明它在许多方面忽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经济规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认识党的领导人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作的巨大努力。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52页。
②毛泽东1958年11月6日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
在‚谈话‛中,毛泽东继续对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进行思索,阐述了一些重要的观点。
关于工农业并的思想
这是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提出来的。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毛泽东又明确指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并认为这是‚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在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重新强调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他说:过去是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商业、交通业,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这样并不违反马克思主义,这样还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原则。农业中也有生产资料,重工业是不会放松的。‚农、轻、重问题,把重放到第三位,放它四年,不提口号,不作宣传‛。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农、轻、重‛问题。在‚谈话‛中,毛泽东针对‚农、轻、重‛提出后的一些糊涂观点,具体地阐述了这个方针。他说:我们实行的几个同时并举,以工农业同时并举为最重要。在安排计划的时候,工业的发展当然要快于农业。但是提法要适当,不能把工业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否则一定会发生问题。我们的提法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所谓并举,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不否认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同时并举也不是要平均使用力量。这样,毛泽东就比较全面他说明了这个方针。
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思想。
一九五八年‚共产风‛刮起后,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左‛倾观点搅乱了人们的思想,在要不要发展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起不起作用的问题上发生了疑问。为了纠正‚左‛的错误,毛泽东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还对斯大林讲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和价值规律只在流通领域内起作用而不在生产领域内起作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在武昌会议期间,他看到中宣部内部刊物上介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重要修改的材料上说,新版教科书把商品范围扩大了,不单是生活资料,而且包括生产资料,他赞同这个修改。新版‚教科书‛还认为价值规律既在流通领域、也在生产领域内发生作用,毛泽东也赞同这一修改,并在一九五九年三月三十日的一个批示中,提出了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著名观点。在这次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重申了上述观点,并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上指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
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思想。
对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有一个形成过程。早在一九四五年《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毛泽东已指出,中国工人阶级要‚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建国以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又曾多次提及现代化问题。一九五四年九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思想,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①这可以说是对四个现代化最早的表述,它主要体现对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一九五七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一九五八年八大二次会议的决议中,改变了这个表述,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用‚现代科学文化‛代替‚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体现了一个好的思想,即后者可以包括在‚现代工业‛之中,而新加的‚现代科学文化‛,用现在的语言来说,体现了现代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又提出了现代化的国防问题。他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毛泽东的这个提法,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我们目前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思想。②毛泽东在这里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后来在三届人大和四届人大上,都被确定为我们国家在本世纪的奋斗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它也是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宏伟任务。
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倡导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试验‛,虽然发生了严重失误,但是在领导全党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他却认真地思索和研究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以下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分两个阶段的学说。列宁从俄国这样资本主义不太发达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观点出发,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经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这样不同的阶段。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发表了与列宁相同的看法,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他说:‚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社会主义分阶段的构想,目前已为理论界广泛承认。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32页。
②1963年1月,周恩来将‚科学文化的现代化‛的表述,改成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过去几乎没有涉及这个问题。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说:进到共产主义时代了,又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发展阶段。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继续发挥了这个思想,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出现新的阶段,新的目标一定义会提出来。他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同阶级社会的历史加以比较,认为阶级存在的社会不过几千年,而地球还会存在多少万年,因此,他甚至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可能要经过几万个阶段。能够说到了共产主义,就什么都不变了,就一切都‘彻底巩固’下去吗?‛
毛泽东还分析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变化情况。他说:按照斯大林的说法,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制度三个方面。就所有制而言,在发生变革后的一定时期内是不会变的,而人们在劳动生产和分配中的相互关系则总是不断改进的。‚将来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以后,人们在劳动生产和分配中的相互关系,还会有无穷的变化,但是所有制方面不会有多大变化‛。关于按需分配的情况,他认为这是逐步实现的,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满足全社会的需要,‚可能是主要的物资能充分供应了,首先对这些物资实行按需分配,然后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推行到其他产品去‛。这些论述是毛泽东对未来社会的一种设想。这种设想是否正确,可让历史去检验。但是这些想法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一些构想一样,对于研究共产主义理论还是有价值的。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问题。
这也是共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毛泽东早在一九五六年八届二中全会的讲话和《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就接触了这问题。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继续探讨了这个问题。首先,他明确指出,说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是革命,‚当然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但是不能说这不是社会革命‛。他认为,一种生产关系代替另一种生产关系是质的飞跃,就是社会革命;由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转变为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因而也不能不是革命。其次,他根据共产主义社会还会有很多发展阶段的思想,继《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谈到这个问题之后,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变化也是社会革命。他说:‚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革命,从共产主义的这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也是革命。共产主义一定会有很多的阶段,因此也一定会有很多的革命。‛这里讲的‚革命‛的含义是明确的,与后来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两回事。
从经济学谈到哲学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最早出版于一九五四年。斯大林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就是针对这本书的未定稿而发表的意见。因此,这本书的主要骨架根据斯大林的意见早定下来了。毛泽东对这本书很不满意,但并未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书中有许多观点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不管有多少问题,搞出了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一个大功劳。
毛泽东认为这本书的最大缺点,就是缺少辩证法。他说:作者们没有辩证法,没有哲学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他还具体分析了这本书缺少辩证法的表现,认为它不从分析矛盾出发,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来研究问题,是最大的缺点。‚当作一门科学,应当从分析矛盾出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科学‛。毛泽东的这些意见不仅是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评,对于理论研究工作也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毛泽东作为哲学家,在读这本‚教科书‛时,既然从哲学角度加以评论,也谈及了不少哲学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这里继续得到了发挥。他指出: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基于这一观点,他提出: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毛泽东的这个观点是鉴于苏联‚教科书‛的弊病提出的。这不仅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提供了比较好的方法,也把对基本矛盾问题本身的认识深化了。
关于认识过程论。
毛泽东在《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中阐述过认识的过程问题。在读‚教科书‛的谈话中,他比较多地论及了这个问题。他倡导‚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原本是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以为找到了这条道路。但是,随着‚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的缺点错误的暴露,他感到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并非易事。纠正‚大跃进‛和公社化中的错误,使他对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有较深的感受。因此,在这里,他从谈建国以来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体会的角度,就认识过程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他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并根据对必然的认识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这个必然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圣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还是没有什么‚先知先觉‛。拿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说,开始我们也不懂得搞社会主义,以后在实践中逐步有了认识。认识了一些,也不能说认识够了。他还特别强调,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经过多次胜利和失败,并且认真进行研究,才能逐步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只看见胜利,没看见失败,要认识规律是不行的‛。他随后写的《十年总结》和一九六二年在七千人大会的讲话中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论述,就是这些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关于部分质变论。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虽然这个思想不是毛泽东最先从理论上提出来的①,但是他很早就把这个思想运用于革命实践。一九五八年初,他把‚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许多部分的质变‛的思想,作为工作方法提出来。包含了他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在这次读‛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从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方面,说明了这个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普遍性原理。他指出: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的统一。量变中有部分的质变,不能说量变的时候没有质变;质变是通过量变完成的,不能说质变中没有量变。质变是飞跃,在这个时候,旧的量变中断了,让位于新的量变。在新的量变中,又有新的部分质变。
为了具体说明这个思想,毛泽东举了好多例子加以论证。在自然界方面,他举蚕为例,认为从蚕子到蚕、到蛹、到飞蛾的过程可看作四个阶段,它的变化从一个阶段进到另一个阶段,都不只是量变,而且有质的变化,有部分质变。拿人本身来说,毛泽东认为人从生到死。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这样不同的阶段,在死之前,既是量变的过程,也是部分质变的过程。这几个明显的生长阶段,就是部分质变。人死是最后的质变,这个质变就是通过以往的不断量变,通过量变中的逐步的部分质变完成的。毛泽东还举合作化为例,认为从个体经济转变到集体经济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这样一些不同阶段的部分质变完成的。毛泽东分析这些例子后指出:在一个长过程中,在进入最后的质变以前,一定经过不断的量变和许多的部分质变。在社会领域,还有个主观能动性问题。如果在工作中不促进大量的量变,不促进许多的部分质变,最后的质变就不会很快来到。
毛泽东对部分质变论的这些阐述,使这个在哲学界沉寂了二十多年的问题,自此以后获得了新生。六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哲学家们广泛地承认了这个思想,许多哲学教科书都以专节论述这个思想。这是毛泽东对这个理论的重大贡献。
正确地对待毛泽东的‚左‛倾观点
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党的工作指导方针的‚左‛的倾向在不断发展。在一九五九年底到一九六○年初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的谈话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左‛的观点。例如,政治方面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庐山会议是两个阶级的较量;‚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具有客观必然性,等等。这些问题已有历史结论,不必赘述。在这里,着重指出以下关于经济关系方面的一些‚左‛倾观点。
①三十年代初,苏联的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已提出了‛过程内部或质量内部的飞跃‛的思想。毛泽东在1936年11月到1937年4月读这本书的中译本第三版时,在这些处作了批注。指出:‚不但过程而且阶段凡有质的变化就是飞跃‛。‚一切客观过程都如此‛,‚这一认识却要紧‛。李达在1937年5月出版的《社会学大纲》中,论述了‛部分的质的飞跃‛的思想。毛泽东读李达这本书时。注意到了这些思想,在这些处划了杠杠、圈圈,但无批注文字。艾思奇在1939年编的《哲学选辑》的附录《研究提纲》中,明确地使用了‚部分的质变‛概念。毛保东当年读过这本书,但在这些处既没划道道,也无批注文字。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关于‚穷是动力‛的问题。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说过我们国家一为‚穷‛,二为‚白‛,‚穷就要革命‛这样的话。这是就我们国家的国情而言的。‚大跃进‛以后,毛泽东的这个思想被引向极端,变成了‚越穷越革命‛,‚富了难革命‛。在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下旬的武昌会议上,有的领导同志以为农民会富得很快,当收入超过工人后,人民公社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就很困难,因而,主张人民公社‚趁穷过渡可能有利些,不然就难过渡‛。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广大农民并不富,不存在农民收入会很炔超过工人的趋势。有的地区宣传二年、四年过渡是刮的浮夸风。从理论上说。趁穷之势过渡的观点实际是一种平均主义思想,仍然是否认差别,怕富了不革命,因而想让穷队、穷社去共富队、富社的产,尽管当时在大力纠正这种错误。毛泽东读‚教科书‛时,一方面提出要划清两种所有制的界限,另方面也肯定了这种观点。这也说明了那时对‛左‛的错误的纠正,不是在指导思想上的根本纠正。当时,外国评论认为‚穷是中国跃进的动力‛。毛泽东很欣赏这句话,说:‚穷是动力‛这句活,讲得很对。因为穷就要革命,就要不断革命。‚富了,事情就不妙了。中国现在不富,将来富了,也一定会发生问题‛。后来讲的‚富变修‛,正是这种思想的发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变富、人民致富的历史进程受到了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批判了这种错误,才产生了我们党的富民政策。
关于价值规律与计划需要的关系问题。对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毛泽东在读‚教科书‛时,一方面比斯大林作了更加明确的肯定;另方面仍不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把它和计划需要加以割裂和对立。例如,他说:我们搞大跃进,就不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来搞的,而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我国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来搞的。如果单从价值规律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大跃进,就必然得出‚得不偿失‛的结论,就必然把去年大办钢铁当成无效劳动、上钢质量低、国家外贴多、经济效果差,等等。从局部、短期看,大办钢铁好像是吃了亏,但是从整体、长远来看,这是非常值得的。毛泽东的这段话是为批判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而发的,并把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的错误斗争从经济学的观点加以解释。它反映了当时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大跃进‛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我国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已由历史作了结论。不考虑价值规律的作用,花了几十亿元,动员凡千万人上山大办钢铁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恶果,在随后的困难时期显露出来了。这一事实正好说明,经济工作不考虑价值规律的要求,不能不受历史的惩罚。多少年来,在这样错误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蒙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受到了影响。
关于物质鼓励问题。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根据列宁讲的物质利益原则,强调了社会主义阶段要重视物质鼓励即‛物质刺激‛的积极作用,虽然在有些论述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从基本方面看,这里的论述是符合社会主义时期的客观要求的。毛泽东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许多评论,既讲了一些正确的意见,如承认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都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要注意防止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等等;但是,他的主导倾向却是在反对‚物质刺激‛,片面夸大精神鼓励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问题上:一是反对实行计件工资,认为什件工资增加新老工人之间、强弱劳力之间、轻重劳动之间的矛盾,助长工人为‚五大件‛而奋斗的心理,使人们不首先关心集体事业而是关心个人的收入。二是基本否定物质奖励制度,认为‚教科书‛说的对劳动的物质刺激会使生产增加的观点,是‚把物质刺激片面化、绝对化‛。‚是很大的原则性错误‛;还批评‚教科书‛强调个人物质利益,实际上是最近视的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队伍中的经济主义、工团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表现,等等。在实行计件工资制和物质奖励制的具体工作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倾向,只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不断将这些方面的规章制度、政策措施完善化,再加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干顶,一些令人忧虑的消极现象是不难克服的。但是,毛泽东的批评夸大了物质鼓励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当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他对这两个问题所采取的基本否定态度表明,在他的思想里,实际上不认为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时期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不认为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会起积极作用。无论外国的或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都已证明,这种观点是违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的。
毛泽东在经济方面的其他‚左‛的观点,这里不一一论列了。
毛泽东的这些‚左‛倾观点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一届六中全会发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后,才对这些‚左‛倾观点有了比较正确的分析和认识。对于毛泽东的‚左‛倾观点给党的事来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今后还要继续克服和消除。但是,正如毛泽东本人说过的那样:不要把错误引为单纯是一种耻辱,要同时看作是一种财产。我们对待毛泽东的失误也应当取这种态度。从实践上说,正确地总结教训,有了前车之鉴,可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从理论上说,这是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史、党的思想史、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环节;对毛泽东的失误进行正确的理论分析,有助于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恩格斯说: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学习。对于从这个历史时代走过来的人来说,这是不应当忘记的。
附记
本文前面提到的关于毛泽东读‚教科书‛的‛笔记‛问题,一九六○年三月七日,周恩来致毛泽东的信曾说:‚送上胡绳同志在我们学习时作辅导用的笔记二本,请阅。这里头的话,都是主席在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讲的,现在用笔记形式写出,我们已告诉参加学***,只能在省、市委书记处和各部、委党组中学习使用,不下传。‛信中讲的笔记材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误传为毛泽东本人写的‚笔记‛。
第三篇:毛主席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
毛主席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三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
这里把厉行节约,积累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当成只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这是不对的。难道困难少了,就不需要厉行节约了吗? 在国与国的关系上,我们主张,各国尽量多搞,以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为原则。自己尽可能独立地搞,凡是自己能办的,必须尽量地多搞。只有自己实在不能办的才不办。特别是农业,更应当搞好。吃饭靠外国,危险得很,打起仗来,更加危险。他们和我们相反,不提倡各国尽量搞,而提倡“可以不必生产能靠其他国家供应来满足需要的产品”[45]。似乎想用经济力量来控制别的国家。他们不懂得,这样“管”起来,对他们自己也不见得有利。
列宁这句话,“社会主义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创造”[46],讲得好。我们的群众路线,就是这样的。是不是合乎列宁主义呢?教科书 在引用这句话以后,讲要吸收广大劳动群众“直接地和积极地参加生产管理,参加国家机关的工作,参加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部门的领导”,也讲得好。但是,讲是 讲,做是做,做起来并不容易。
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
这段[47]的最后一句话讲得好。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做工作。我们的经验,如果干部不放下架子,不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自己的,而看成干部的。干部的老爷态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而且破坏劳动纪律的往往首先是那些老爷们。不能以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用做工作,就自然会出现劳动者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创造性合作。
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
反对平均主义,是正确的;反过头了,会发生个人主义。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
历史的规律是,只有经过革命战争才能消灭阶级,只有消灭了阶级才能永远消灭战争。不进行革命战争,要消灭阶级,我们不相信。没有消灭阶级,要消灭战争武器,这不可能。世界上从有历史以来,没有不搞实力地位的事情。任何阶级、任何国家,都是要搞实力地位的。搞实力地位,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军队是阶级的实力。只要有阶级,就不能不搞军队。当然我们是希望不打世界大战的,我们是希望和平的。我们赞成用极大的努力来禁止原子战争,并且争取两个阵营签订互不侵犯协定。争取十年、二十年的和平,是我们最早提出的主张。如果能够实现这个主张,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很有利的。
四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
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本书提到了国家,但没有加以研究,这是这本书的缺点之一。当然,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研究不能太发展了。生产力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了;上层建筑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阶级斗争论、国家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所研究的,是阶级斗争学说、国家论、党论、战略策略,等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是绝对的。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或者说它们之间达到平衡,总是相对 的。平衡和不平衡这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矛 盾、斗争、分解是绝对的,统一、一致、团结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了这样的观点,就能够正确认识我们的社会和其他事物;没有这样的观点,认识就会停滞、僵 化。
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48],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简单的协作就创造了一种生产力[49]。手工工场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协作,在这种协作的基础上,就产生了资本 主义发展第一阶段的生产关系。手工工场是非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一种改进技术的需要,为采用机器开辟了道路。在英国,是资产阶 级革命(十七世纪)以后,才进行工业革命(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之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
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在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以前,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已经初步成长起来。在这点上,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有所不同。但是,这个一般规律,对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适用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里讲发展大工业是对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说得不完全。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教科书在这里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的存在,也讲要克服这个矛盾,但是不承认矛盾是动力。
这一段[50]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个说法不妥当。矛盾才是动力,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这一段[51]只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是“团结一致,十分稳定”,不说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说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发展动 力,不说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一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在他们那里被否定了,辩证法在他们那里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因为不一致,才有团结的任务,才需要为团结而斗争。如果总是十分一致,那还有什么必要不断进行团结的工作呢? “决定因素之一”、“根本方法之一”[52],这个提法可以赞成。但是当作决定性动力,就不对了。要保证人们吃饱饭,然后人们才能继续生产。没有这一条是不行的。物质利益是一个重要原则,但总不是唯一的原则,总还有另外的原则,教科书中不也是常说“精神鼓励”原则吗?同时,物质利益也不能单讲个人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益,还应当讲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应当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他们现在强调的是个人、暂时、局部的利益,不强调集体、长远和全局的利益。
我们要教育人民,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集体,为了后代,为了社会前途而努力奋斗。要使人民有这样的觉悟。教科书对于为前途、为后代总不强调,只强调个人物 质利益。常常把物质利益的原则,一下子变成个人物质利益的原则,有一点偷天换日的味道。他们不讲全体人民的利益解决了,个人的利益也就解决了;他们所强调 的个人物质利益,实际上是最近视的个人主义。这种倾向,是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队伍中的经济主义、工团主义[53]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表现。历史上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家英勇牺牲,他们也不是为个人的眼前利益,而是为他们这个阶级的利益,为这个阶级的后代的利益。
公是对私来说的,私是对公来说的。公和私是对立的统一,不能有公无私,也不能有私无公。我们历来讲公私兼顾,早就说过没有什么大公无私,又说过先公后私。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集体利益增加了,个人利益也随着改善了。
关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苏联教科书只有一句空洞的话,即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的关系”[54]。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展开,没有分析,没有接触到实质问题。教科书没有写这方面的文章。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当然全民所有制的企业,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在所有制方面还要有它的变化,有它的发展。但是所有制的变革,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底的,总是不能没有限度的。例如,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的性质总还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当然将来还会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过渡到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达到了这一步,它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又会没有多大变化。可是在一定时期内,即所有制性质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在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却不能不是不断变革的。例如我们的国营企业,解放以后,一直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而在这十年中间,人与人在劳动生产中的关系,变化却是很大的。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文章。要领导者采取平等态度待人;一年、两年整一次风;进行大协作;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属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
在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在这里,例如领导人员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以平等态度待人,改进规章制度,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领导人员、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等等,有很多文章可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制度这三个方面。所有制方面的革命,在一定时期内是有底的,例如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以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还是全民所有制。但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和分配中的相互关系,总要不断地改进,这方面很难说有什么底。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度,时间很长,多少万年都是同样性质的,但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却有很多变化。可以设想,将来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以后,人们在劳动生产和分配中的相互关系,还会有无穷的变化,但是所有制方面不会有多大变化。
关于产品分配,苏联教科书写得最不好,要重新另写,换一种写法。应 当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远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要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 长远利益。要讲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像他们那样强调个人物质利益,不能把人引向“一个 爱人,一座别墅,一辆汽车,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那样为个人不为社会的道路上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只看到足下,不想到前途,不想到远景,那 还有什么千里旅行的兴趣和热情呢? 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了,也不能一下子完全满足需要,因为需要是不断被创造的。拿过去来说,没有文字,人们就没有对文具的需要,文字产生了,人们对文具的需要也随着创造出来了。拿现在来说,因为发明了电视机,所以人们对于它的需要也随着提出来了。人们生活的需要,是不断增长的。需要刺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也不断创造新的需要。人们对粮食的需要,在数量方面总不能是无限制的,但是在品种方面也会变化。
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 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但是,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要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总有一天要被生产力的发展所突破,总有一天它们要完结自己的命运。能说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经济范畴都是永久存在的吗?能说按劳分配这些范畴是永久不变的,而不是像其他范畴一样都是历史范畴吗? 写出一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现在说来,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英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典型,马克思才能写出《资本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至今还不过四十多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不成熟,离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很远。现在就要写出一本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受到社会实践的一定限制。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究竟怎样写才好?从什么地方开始写起?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
如果我们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可以从所有制出发。先写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把官僚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民族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把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个体农民私有制,再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把个体的手工业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然后,再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矛盾,以及这个矛盾发展的趋势和解决的办法,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本身有个变化、变革的过程,全民所有制本身也有变化、变革的过程,如体制下放、分级管理、企业自治权等。在我们这里,同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但是有的由中央部门直接管,有的由省、市、自治区管,有的由地区管,有的由县管。都是全民所有制,归谁管,归哪级管,只要一个积极性还是要两个积极性,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经常注意解决的很关重要的问题。人民公社管的企业,有的具有半全民半集体的性质。中央部门管的和地方各级管的企业,都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具有一定的自治权。有没有这种自治权,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的发展,关系很大。
不能说这本书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因为书中有许多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也不能说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因为书中有许多观点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特别是写法 不好,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来研究问题,不从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开始自然得出结论,而是从规律出发,进行演绎。
这本教科书,只讲物质前提,很少涉及上层建筑,即:阶级的国家,阶级的哲学,阶级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难得分家。不涉及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问题不容易说得清楚。
这本书的另一个缺点,是先下定义,不讲道理。定义是分析的结果,不是分析的出发点。研究问题应该从历史的分析开始。但是,搞出了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一个大功劳,不管里面有多少问题。这本书的写法很不好,总是从概念入手。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资 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就是用这种方法,总是从现象出发,找出本质,然后又用本质解释现象,因此,能够提纲挚领。教科书对问题不是从分析入手,总是 从规律、原则、定义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从来反对的方法。原理、原则是结果,这是要进行分析,经过研究才能得出的。人的认识总是先接触现象,通过现象找出 原理、原则来。而教科书与此相反,它所用的方法,不是分析法,而是演绎法。形式逻辑说,人都要死,张三是人,所以张三要死。这里,人都要死是大前提。教科 书对每个问题总是先下定义,然后把这个定义作为大前提,来进行演绎,证明他们所要说的道理。他们不懂得,大前提也应当是研究的结果,必须经过具体分析,才 能够证明是正确的。
教科书的写法,不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没有说服力,没有吸引力,读起来没有兴趣,一看就可以知道是一些只写文章、没有实际经验的书生写的。这本书说的是书生的话,不是革命家的话。他们做实际工作的人没有概括能力,不善于运用概念、逻辑这一套东西;而做理论工作的人又没有实际经验,不懂得经济实践。两种人,两方面--理论和实践没有结合起来。同时作者们没有辩证法。没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笔记
政治经济学
参考书(理论经济学各专业):
1.《政治经济学》 逄锦聚 洪银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政治经济学热点与难点争鸣》 逄锦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经济学各专业可以不看上面两本书 注意:
1.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叙述方法(文字组织)2.紧密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理解三个基本问题:
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属于理论经济学)。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知识要点:
1.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重点:
1.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2.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提示:
(1)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解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2)从劳动二重性出发,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
造的,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而提出了资本的有机构 成学说。
(4)在前面三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积累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3.从发展的角度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新认识。
4.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也可以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理解。提示: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实现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市场机制不过是表现这种关系的外在形式。思考题:
1.劳动价值论有何现实意义? 提示: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出发点:资源怎么配置和财富怎么分配。
今天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搞市场经济,但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的现实经济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存在着很多矛盾,比如收入分配不公等。而按劳分配仍然是我们经济体中的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尽管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各要素都参与分配,但问题在于我们目前过于强调资本等要素的分配,而忽略了劳动这一基本要素。
2.马克思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与现实经济中的纸币流通规律有何关系?P34 提示:
二战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普遍都是金本位制;战后,世界各国基本放弃了金本位制,形成了以美圆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圆与黄金挂钩,而各国货币跟美圆挂钩。
今天,纸币的发行已经和金属(黄金)不直接挂钩,货币发行的形式已经改变,出现了M0、M1、M2等等。虽然货币的发行形式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但其背后隐藏的货币流通规律仍然是马克思当年论证的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纸币的流通量仍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经济体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知识要点: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解决。
提示:劳动力怎样成为了商品(劳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分)。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仅是使用价值和财富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的增殖过程)。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的本质。
4.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主要有2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5.工资的本质(为什么不是劳动的价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了解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重点:
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提示:货币作为简单商品流通过程和作为货币流通过程的区别(两个公式);货币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剩余价值生产不同方法的选择是怎么反映社会经济的进步的?
提示: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方法反映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但是又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方法有两种:第一种的局限是什么,出现第二种的原因。3.在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如何理解剩余价值的源泉? 思考题:
1.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P54-55 提示:
马克思把资本当着一个特殊范畴;两者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只要是商品经济,就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其特殊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体现为不同的生产关系。2.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剩余价值是企业唯一的动机吗?
提示:马克思时代确实是这样;现代经济学作了一些修正:行为人在经济生活中的选择不仅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追求一些非物质利益(结合西方经济学复习)。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动因。P80 2.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技术构成,价值构成,有机构成,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4.相对过剩人口:概念,形成机理,以及作用形式。5.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重点:
1.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积累及其意义? 提示:
(1)概念: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源泉,剩余价值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只要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是不能回避的,也是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积累越大,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就越大,社会主义全体人民就越可能享有更大的福利,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人民的福利最大化。帕累托最优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才能实现得更好。(4)资本积累的动因:资本积累的内因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外因在于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2.资本经营和资本扩张的手段?P84 提示: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及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资本集中具有资本积聚不可比拟的效率(通过兼并与收购,联合,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信用和竞争两大杠杆推动资本迅速集中。
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P85-87 提示:过剩人口的形成;过剩人口形成以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何作用。思考题:
1.为什么说失业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P87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8章来理解
2.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源与市场经济制度中贫困存在的一般性。P89-92 提示:市场机制在起作用,使资源配置向有效率的企业倾斜;对分配来说,市场机制强调市场化的分配,对不同的要素倾斜程度是不同的,市场本身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调节贫富差距,而政府出面调节与干预又可能出现失误。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知识要点:
1.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以及三种职能形式。2.产业资本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
3.资本周转时间和速度:概念,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时间。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含义,内容,特点,最重要的是两种磨损;了解流动资本周转的特点;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相区别,不能混淆。5.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重点:
1.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弄清三种资本形式在不同阶段上履行的不同职能(必须联系剩余价值生产来分析)。
2.产业资本怎样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P102 3.资本周转速度和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P110 提示:周转公式;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与两部分资本比重的关系;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思考题:
1.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对于提高资本运行效率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只要不涉及到剥削,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都是适用的。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知识要点:
1.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提示:出发点是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两个补偿);
两个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c+v+m)。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提示:含义;重要的是:两大部类之间如何交换;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三个公式。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提示:5个公式。
4.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5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重点:
1.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P117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现实意义?(问答题)
提示:题目指的什么问题;分析简单再成产的实现条件(3个公式);分析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5个公式);现实意义:马克思的这一套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社会生产各部门必须按一定比例发展,宏观经济各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相适应;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问题与平衡问题。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P144 提示:
(1)市场机制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资源配置方向和数量,但它本身又存在盲目性;其根源
在于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化,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也表现为经济的波动呈现出周期性。(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3)危机的爆发其实是市场机制对市场失灵的自我调节,强制性地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但是它又是
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趋于缓和,但不能根本上消除矛盾,所以危机呈现出周期性。
(4)固定资本投资在经济周期中起着什么作用?
4.为什么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危机往往表现为生产过剩的危机?
注意:是相对过剩。思考题:
1.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现实意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书上没有相关论述,可到网上搜索)
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市场作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又是社会化大生产,就必然隐藏着危机。但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性质上讲是要为人民谋利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6.7.8章: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知识要点: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2.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3.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的来源。4.流通费用的分类及其补偿。重点:
1.平均利润的形成以及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意义: 提示: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资本的流动性和竞争。
意义:平均利润形成为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解释了分配剩余价值的基本原则(等量资本分配等量利润)是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立的;平均利润的形成说明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不仅受到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受到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客观上揭示了市场化分配规律的客观趋势;平均利润只有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这对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利润分配有一定启发;对我国转型期分配理论的研究和分配制度的完善具有现实意义。2.生产价格形成的特点和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关系。P159 提示: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3.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依据和途径?P167 提示:依据是社会分工和资本的独立化,商业资本家的独立使其不再从属于产业资本家。思考题: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对各部门利益分配的影响? 提示: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各部门实现了平均利润。P156-158 2.试述流通领域的作用和流通中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 知识要点:
1.借贷资本和利息。
2.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银行资本的结构;银行利润的实质;银行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3.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的发展。4.虚拟资本及其作用。重点:
1.信用与信用制度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P180 提示:什么是信用,什么是信用制度,以及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信用在股份公司形成中的作用。P185-186 3.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P194 4.虚拟资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P195-196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本章只要求第二节 知识要点: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提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本质不同于以前的社会。它在历史上是个伟大的进步,是对生产力的一次解放。资本主义存在两种土地垄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地租,但它们只能来源于农产品中超过其价值的利润。
2.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3.建筑地段地租的特征(P206,需加以拓展)。思考题:
1.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P207(1)土地是稀缺资源。(2)地租形成是有条件的。两个条件:前者涉及产权清晰问题,后者涉及市场机制基本原则(权利平等,权
利平等又建立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这两个条件对于今天建立我们的土地所有制有重大意义。2.现实生活中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自由发挥)。P207
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与国内垄断 知识要点:
1.竞争的功能和作用。2.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3.政府抑制垄断,规范竞争秩序等公共政策。P241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业,发展,形式以及作用。重点:
1.垄断的形成和垄断的实质。
提示:垄断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操控,以保证获得大大高于一般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2.垄断利润的来源。
提示: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垄断价格。垄断利润实际上是来源于对已有价值和收入的掠夺(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垄断不能提高价值)
(1)从工人那里剥夺的一部分劳动力价值。
(2)从非垄断企业资本家那里掠夺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从城乡小生产者那里掠夺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3.为什么说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了改变?P234 提示: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垄断价格形成以后都改变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P263 思考题:
1.为什么要抑制垄断?
2.试述我国当前抑制垄断的对策?P241 提示:区分垄断类型(经济垄断,行政垄断,自然垄断),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管理制度,反行政垄断,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垄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导论
掌握两个小问题: 1.所有制结构改革:
(1)引入战略投资者,但不能转让控制权(控股权)。(2)通过产权结构改革引入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3)强调转变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资本绩效。2.非公有制经济的待遇问题:
提示:非禁止,即自由。凡是法律没有作出明文规定的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均可进入;取消准入限制,取消行政垄断。但是集团利益,地方利益的惯性锁定成为了巨大的障碍。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重点:
1.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2.初级阶段的的收入分配。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
1.经济体制的含义和类型。
(1)基于市场分权的经济体制。
(2)以政府主导,政府调控为特征的经济体制。
A尊重市场的;B背离市场的,集权的。2.一切市场经济共同的原则:(1)市场第一性,政府第二性。
(2)任何市场都以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利和行为为基本出发点。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要优化资源配置,主要在于如何规范与限制政府权利和政府行为。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重点:
1.什么是微观基础;其特征是什么(运行机制);形成条件是什么(明确的产权鉴定),为什么(三方面)?
2.国有产权的改革是不是要国有经济彻底退出市场?
(1)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特征,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经济。(2)并不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才低效率,它是个世界性现象。(3)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不同:
A.产生原因不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只是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产生的,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
国家的一种制度基础。
B.领域选择不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涉及的领域是有选择性的,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无所不包。
C.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进退机制很灵活,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政治性障碍,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则正好
想反。我国目前的国有经济退出市场程度还不够(国有经济仍占有国民经济的40%)。(4)但是,国有经济不必要完全退出市场,也不应该完全退出市场,而是一定要保持适度的比例,保证国有
资产的质量和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同时不能影响国家经济的竞争和透明。3.消费
4.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成渝作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试验基地(结合实际)(1)三农问题的历史原因(农业国),现实背景(二元经济结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2)农业本身是个传统产业,也是是个弱势产业,没有城市的支持不行,因此需要反馈农民农村农业。农民
抗风险能力低,需要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农民的出路:不仅仅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而在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自身的发展问题。A市场化B规模化C产业化D关键是解决财政补贴问题,以及解决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建立发达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实时的解决市场信息不灵与不对称。思考题:如何在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 第四章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重点:
1.市场体系以及特征:区别市场和市场体系(历史和历史阶段不一样,前者远早于后者,市场体系真正产生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功能不一样,前者承担交易功能,对象是商品,而后者承担资源配置功能;单一的市场不能形成市场形态,而市场体系是多种多样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有机统一)2.转型期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能降低交易成本。3.市场体系应发挥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供求调节功能;服务功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利益调节
功能(利益各方应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4.怎样健全转型期的市场体系。
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历史和现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开始逐步建立市场体系,我国的市场体系还很年轻。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1)国内要素市场发展参差不齐;
(2)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分割;
(3)超强的行政垄断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也阻碍了市场的形成;(4)市场规则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紊乱,如权钱交易,假冒伪劣等。措施:
(1)着力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
(2)进一步培育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3)健全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取消行政垄断;
(4)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既独立于市场,又独立于政府;(5)加强法制建设,真正做到依法监管。5.市场规则。P149 市场规则有两类:
(1)内部市场规则:基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经济规律的规则,如等价交换。(2)外部市场规则。
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内部市场规则生长发育,外部市场规则才有基础,才能发挥作用。第五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重点:
1.分配对象:国民财富(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两种核算体系的异同:(1)核算范围不同;
(2)核算的理论基础不同:MPS严格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NSA是以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来的,其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
(3)MPS存在严重的重复计算(重复计算了部分加工环节);NSA只计算每个环节的增值,没有重复计算,其反应的国民财富具有真实性。2.GDP和GNP的区别。3.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通过国家集权,对国民财富进行二次分配,解决的是公平问题。4.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倒U假说。转型期收入差距非理性扩大的原因:
(1)权利寻租导致的权钱交易,导致权利拥有者高收入;(2)行政垄断导致的高收入;
(3)市场违规,假冒伪劣,版权侵权等;
(4)城乡二元分制,长期剥夺农村,造成农民长期低收入;
市场认可的收入差距再大也是合理的,但是它又会反作用于效率,其解决措施:(1)税收调节;
(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安全网)。(3)着力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公共财政应在低收入者阶层上给予倾斜(通过转移支付)。5.效率与公平:公平效率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公平与效率应并重。6.社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1)功能(P180);(2)特点(P182);
(3)我国的社保制度改革:原因(4点),措施(P18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消费 重点:
1.如何理解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我国转型期的消费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P215 历史和现状:97年前(改革开放前20年),消费需求上升,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家庭耐用品如彩电等;97年以来,消费明显下降,内需不足,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措施:增加收入,收入增加速度不能低于劳动生产率增加的速度;合理引导消费,鼓励消费;升级消费结构。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重点:
1.引进技术问题(书上已注明)。
2.贸易战略问题:低端产品贸易争端,反倾销起诉,不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涉及的战略调整(P244-245)。
3.对外贸易中的高顺差和高外汇储备: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流动性过剩,这些都是对外汇储备的管理问题(我国实行的是官方藏汇,即结算制)。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重点:
1.失业问题(第二节)
失业是经济周期波动的蓄水池,失业不可能消除也没有不要消除;怎么看待转型期失业问题的凸现?P213 2.通货膨胀问题:对经济来说是双刃剑(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经济的润滑剂)。3.宏观调控问题(股票市场暴涨,房地产泡沫)(1)为什么要调控,什么是宏观调控。(2)中国宏观调控形式的演变。(3)评价政府的调控方式和效果。(4)四个调控目标的关系:
A四个目标都可以量化,可以用一个目标指数来恒量;
B四个部标都是可调节的,可确定目标值和目标区间以及相应的参数值; C四个目标之间呈现消胀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4.宏观调控方式与手段。
现实经济过热,付出了下列代价:(1)付出了很高的通货膨胀代价;
(2)以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作为代价;
(3)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国际方面,短期内的外贸增长导致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
好,国际贸易争端,反倾销案频频出现,国际关系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5.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结论:加强宏观调控,尽可能限制政府控制资源,尽可能限制政府的行政行为。
第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重点: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考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怎样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重中之重)(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2)不可持续的因素:
A经济方面不可持续,经济过热(投资,净出口,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过剩)B环境,生态,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
C社会方面:国内农民土地补偿问题,低阶层收入太低;国际方面,过快的低端贸易扩张导致经济高的
对外依存度,导致反倾销,以及国际制裁。
(3)解决措施:对症下药,自己总结,结合P343-347。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串讲笔记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配第、斯密、李嘉图;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萨伊、马尔萨斯;小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西斯蒙第、普鲁东。)(2)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
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异同(1)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2)差异面: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本章小结: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本章重点掌握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四环节、经济规律的特点和层次性。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
原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1)劳动者的劳动
(2)劳动资料: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
3.生产力
(1)人的因素(劳动者)
(2)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是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标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2)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3)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
(4)引起生产过程的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
5.生产关系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社会性质;对象;水平与结构;具体形式。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
(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6.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7.经济规律的特点及层次性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具有三种类型:所有社会形态起作用;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某种社会形态起作用。本章小结: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再生产类型、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分类、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分类。1.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1)按照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按照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按照实现方式:分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2.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综合性比例、部门比例、部门内部比例、地区之间比例、社会在生产各环节比例
3.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类
(1)狭义产业结构分类(物质生产部门):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农轻重产业结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
(2)广义产业结构分类(包括非物质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2)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5.经济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物质生产部门):实物构成: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加上全部消费资料;价值构成: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
6.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7.经济增长方式
划分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类型:
(1)粗放型: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2)集约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本章小结: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概念和分类。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本章重点掌握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考察商品经济产生条件、价值、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规律等。1.自然经济的特征
(1)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2)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3)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2.商品经济的特征
(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2)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3)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4)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一般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 价 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3)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
5.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矛盾性: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
7.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尺度: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原因:
(1)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2)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全过程(3)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商品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2)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0.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b.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11.货币的职能和本质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基本职能、经济危机)贮藏手段(蓄水池的作用)
支付手段(租金、工资、利息、税款、经济危机)世界货币。
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2.价值尺度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变化,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变化。
13.货币流通规律
三个决定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1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自发的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本章小结: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本章重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特征以及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等。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资源配置的目标: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利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配置的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动力机制、信息机制、决策机制)。二者的区别在于:
(1)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2)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二者又可以在某种经济体制中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区别:(1)内涵不同(2)产生时间不同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具体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2)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4.市场机制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5.市场调节
调节的内容:价格;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实现调节作用的条件:
(1)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
(2)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也反映供求关系(3)企业经济利益与市场经营效果紧密联系
(4)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行优胜劣汰(5)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6.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生产资料既属于商品市场,也属于生产要素市场。
7.市场秩序
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
8.市场组织
按照功能可分为: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市场管理组织。
本章小结:资源配置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市场主要调节价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秩序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市场组织包括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本章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前提、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积累。1.资本总公式: G—W—G’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这一公式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
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与资本总公式(G—W—G’)(1)买卖的顺序不同。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3)流通的媒介不同。
(4)流通的内容不同: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5)流通的目的不同:获得所需的使用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
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必要劳动时间)。5.资本的本质: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标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意义:(1)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2)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7.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物化劳动的形式)。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式)。
8.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包括提高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实现的。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1)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虽然不同,但是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10.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原因:首先,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再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2.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劳动不是一种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1)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4)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工资和劳动的交换,要么否定剩余值规律,要么否定价值规律;(5)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者出卖了劳动,那么劳动者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13.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表现。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14.资本主义再生产 特点: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工人的消费从属于整个资本阶级。
15.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内在的动力,外在的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1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7.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技术构成: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的增大(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18.相对过剩人口
形式: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停滞形式。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过剩的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的发展。(2)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本章小结: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离开流通领域;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无偿占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带来了相对人口过剩。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章重点掌握资本的循环、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产业资本循环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决定意义)销售阶段——商品资本——实现剩余价值
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
2.三种循环形式
A货币资本的循环:G一 W
A生产资本的循环:P„W’一G’· G一 W
A商品资本的循环:W’一G’· G一 W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资本周转速度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4.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
5.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联系: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区别: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重点考察资本不断连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6.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划分的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根据不同。划分的内容不同。划分的目的不同。7.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8.资本周转速度影响
提高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9.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
体现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二者的数量一般也不相等。一般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10.固定资本的磨损
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精神磨损)区别在于造成磨损是否技术的原因。
12.马克思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第一个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二个理论前提: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
1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m)=Ⅱc(最基本的条件)Ⅰ(c+v+m)= Ⅰc +Ⅱc Ⅱ(c+v+m)= Ⅰ(v+m)+ Ⅱ(v+m)
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Ⅱc Ⅱ(c+v+m/x)>Ⅰ(v+m/x)
15.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v+m/x)=Ⅱ(c+△c)(最基本的实现条件)Ⅰ(c+v+m)= Ⅰ(c+△c)+ Ⅱ(c+△c)
Ⅱ(c+v+m)= Ⅰ(v+△v+m/x)+ Ⅱ(v+△v+m/x)
16.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进行,要求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趋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这个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劳动力及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对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具有依赖关系。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1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危机(决定性阶段),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19.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1)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2)危机程度及引起的社会振荡不如战前严重。(3)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替出现。(4)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经常现象。(5)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
本章小结:产业资本循环包括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是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Ⅰ(v+m)=Ⅱc;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Ⅰ(v+△v+m/x)=Ⅱ(c+△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本章重点掌握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1.生产成本: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也就是C+V。2.利润
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
(1)二者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个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2)二者在量上有差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相反方向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5.平均利润率:部门竞争的结果。
计算: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影响因素:各部门的利润水平;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
6.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因为:(1)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2)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3)从全社会来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7.生产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8.平均利润与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9.商业资本
职能: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作用: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10.商业利润
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数量:相当于平均利润。
11.商业资本的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 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和运输费。
纯粹流通费用: 广告费、簿记费、店员的工资等,用剩余价值补偿。
12.借贷资本
来源: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关系。
14.利息率: 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动。
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还有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15.商业信用 特点:
(1)对象是商品资本
(2)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重提供的信用(3)发展程度依存与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局限性:
(1)规模和期限受资本家拥有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2)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16.银行信用 特点:
(1)银行可以集中闲散资金形成巨额借贷资本(2)对象是货币资本
(3)当事人一方是货币资本家,一方是职能资本家 与商业信用相比的优点:
(1)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2)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17.银行的信用业务:负债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相当于自有资本所获得平均利润。
18.股份公司和股票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东会(最高权力机关)。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率成反比。
19.资本主义地租特点
(1)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劳动者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表现为一种纯粹契约关系。
(2)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由超额利润所形成。(3)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20.级差地租
形成的条件: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形成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因为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过获得超额利润;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计算: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1.绝对地租
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形成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计算: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22.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作为绝对地租。
23.土地价格
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24.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与生产领域有直接联系的各个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中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资本主义国家预算。(2)各种服务费用支付。
本章小结: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部门竞争的结果;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业利润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借贷资本获得利息,利息率少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相当于自有资本所获得平均利润;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以及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预算和各种服务费用支付。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包括垄断的产生及其地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形式、实质以及对经济的宏观调节。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垄断的产生:(1)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流通被少数大资本所控制,就有了生产垄断的可能性;少数大资本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必然形成垄断。
2.垄断利润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通过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控制市场,获得其它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一些利润。(3)加强对国外人们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4)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形成后,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垄断与竞争
(1)自由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出现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2)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3)垄断时期,还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4)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属于次要地位,由垄断产生的竞争占重要地位。
(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是竞争的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竞争的范围等方面都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有了很大差别。
5.金融资本
银行垄断形成后的作用: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相互购买股票;人事的结合。
6.金融寡头:
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市场问题日趋严重。
(2)规模巨大的社会化大生产、新兴工业及对传统产业改造,需国家资助和投资。(3)生产社会化客观要求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
(4)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也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只能由国家承担。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1)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为一体。
(2)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3)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货币政策:调控利息率、调控货币量(公开市场业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利率政策)即有选择的信贷管制。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投资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
(3)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缓和劳资矛盾、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的矛盾。(5)通过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和缓和。
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在:(1)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财政支出增大,加重了人们的负税,进一步削弱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最终形成经济的“滞胀”局面。(3)国家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造成公私债台高筑,加剧了财政金融危机。(4)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本章小结: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垄断利润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的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范围等方面都有了发展;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三种基本形式,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也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在。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国际垄断组织等形式进行的对外经济扩展。
1.资本输出
从资本形态: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从输出主体: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必要性:(1)垄断形成后,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这些资本缺少有利的投资场所。(2)这些资本的最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资本输出的可能性: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劳动者的分化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信用制度的发展是大规模输出资本成为可能。
2.资本输出对输出国的作用: 资本输出原因: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和利息;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可以带动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成为它控制所在国经济的工具。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后果:使输出国成为坐吃其他国家财富的食利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输出国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投资场所,加深它们之间的矛盾。
3.资本输出对输入国的作用: 使其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输入国受控于他人,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掠夺的需要,并使国际经济单一化和畸形发展,甚至导致在政治上从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4.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战前:国际卡特尔 战后:跨国公司
5.垄断资本国际化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产业资本(战后)
6.经济全球化 迅速发展的原因:(1)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内容: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
7.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1)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导致国际经济调节的加强,是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促进世界经济发展。(4)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消极作用:(1)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2)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3)会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的利益。
8.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9.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三足的矛盾和斗争 主要集中在:贸易,投资,金融三个方面。
1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途径
(1)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和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加强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
(2)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
(3)各国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协商,不应将本国意志强加于人。
本章小结:资本输出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作用不同;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前是国际卡特尔,战后是跨国公司;垄断资本国际化的顺序是商业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积极作用又消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发展、停滞 迅速发展的原因:(1)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2)各种竞争的存在。
(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4)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展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军备竞赛,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经济停滞的原因:(1)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和实力,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减弱了技术进步的动因。(2)垄断造成人为的阻碍技术进步。
2.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
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程度
3.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1)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本阶级的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1)一种社会制度要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的社会制度战胜就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比旧社会制度更高的生产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原来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
(3)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各国革命条件成熟不平衡,革命运动发展高低潮相互交替,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本章小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发展、停滞两种趋势;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本章重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的途径: 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民族资本)。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2)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本章小结: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特征。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2)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的增长。(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3)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4)就全国而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有所差别。
5.现代产权制度: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6.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形式:国家所有制
7.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表现:
(1)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2)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是我国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4)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5)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
股份制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股份合作制: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结合在一起。
9.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外资、混合中的非公有充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表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现代产权制度特征包括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是国家所有制;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本章重点考察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1.按劳分配
对象:个人消费品。客观必然性: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2)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3)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1)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2)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市场机制制约按劳分配的水平、货币工资形式制约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3)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4)按劳分配的货币收入不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也可以用于投资。
3.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工资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基本形式;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1)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5.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收入;资金分配收入(股息、红利、利息);资本分配收入和劳动力价值收入;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
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
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按照效率原则调节分配关系,可以为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物质条件;实行公平分配,可以调动各种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效率。
但是,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矛盾。效率原则不会自然的实现分配的公平,处理不当会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
7.社会主义的消费
特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消费结构类型
按消费需要的层次: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 按消费的对象: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对社会服务的消费 按消费方式: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方式:个人消费方式;集体消费方式。
本章小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制度;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社会主义的消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社会分工。
(2)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3)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经济关系。(4)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的存在。
2.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4)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5.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从微观经济方面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则是从宏观方面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既要使这两种调节机制各自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要使两种调节机制有机结合,在宏观计划调节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依据市场供求规律的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
6.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节
(1)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渠道。
(3)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4)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7.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原因:(1)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没有现成的方案,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逐步前进。
(2)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旧体制不是简单的废弃就可以消除它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发育、成长过程。
(3)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经济利益的调整,突然全面改变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超过社会的承受限度,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4)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入,尤其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第一,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 第二,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
第三,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第四,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 第五,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具有特殊性,价值规律也发挥作用;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四个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相关知识。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
(2)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3)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4)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2.企业的经营机制
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企业动力机制要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2)企业约束机制要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
(3)企业运转机制要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4.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三改一加强)(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6.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内容:
(1)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2)企业法人财产制度。(3)有限责任制度。(4)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形式: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本章小结:重点掌握关于国有企业的相关概念,注意区别理解。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
(1)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2)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3)促进社会主义分配的实现(4)有利于满足消费的需要
(5)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2.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3.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4.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本质: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货币流通形式: 现金流通、非现金流通。
回笼货币的渠道:商品回笼、服务回笼、财政回笼、信用回笼。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价格的形成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1)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2)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3)受经济政策的影响 6.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 比价体系(不同商品)差价体系(同一商品)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包括:比价体系(不同商品)差价体系(同一商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本章重点掌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
(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国家财政预算(2)银行信贷
(3)劳务费用的支付(4)价格体系
3.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积累基金: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消费基金:社会消费基金、个人消费基金构成。
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5.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与意义:(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2)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3)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4)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5)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6.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本章小结: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国家财政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体系;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任务、目标、方式和手段等问题。
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
(2)宏观调控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3)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4)宏观调控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2.政府的经济职能
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的职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者的职能。
3.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原则 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4.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5.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宏观调控方式:直接调控、间接调控(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实现)。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法律、计划、行政。
经济杠杆: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本章小结: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手段有经济、法律、计划、行政等;经济杠杆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速度、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的基础地位。
1.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2)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
速度快并不等于效益好。当二者不一致时,决不应该舍效益就速度,应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
(1)要符合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
(2)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3)要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3.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意义:(1)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4)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4.农业的基础地位
(1)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5.农业的重要作用
(1)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2)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3)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最广阔和最可靠的市场。(5)农业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6)农业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6.新型工业化道路
特征: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1)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2)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3)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2)它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有利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3)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并能为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4)它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5)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的需要。(6)它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本章小结: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如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积极的促进作用:(1)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
(2)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3)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消极影响:
(1)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劳动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过度流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造成农业的萎缩。(2)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
(3)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2.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
本章小结:我国是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各种基本形式和原则,以及在新形势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
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2)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4)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1)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2)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的
(3)实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
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
4.对外贸易基本原则
出口领先(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5.利用外国资金的方式
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
6.经济特区
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7.“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不“引进来”,就很难提高我国的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也很困难。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它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对外经济关系的各种基本形式有对外贸易、对外技术交流、利用外国资金;我国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本课程三大部分: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第1—5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第6—11章)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12—22章)三大部分。共五篇。再次提醒大家注意重点对第二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