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价值观重整之旅(组员本)
《价值观重整之旅》学员本
苏颖智 著
目录 自序
1.脱离童年的捆锁 2.你的价值观与你 3.我有价值吗? 4.人活着是为什么? 5.痛而不苦的人生 6.门徒与“成功” 7.门徒与“失败” 8.门徒与“分离” 9.为何辛苦为何忙? 10.温馨快乐家
************************************************************************
作者简介
苏颖智牧师毕业于美国德州休斯顿大学(Houston University),主修哲学及希腊文,获荣誉学士学位(B.A.Honor),继而在美国西南浸信会神学院(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进修,获荣誉道学硕士学位(M.Div.Honor);再往达拉斯神学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攻读系统神学,获荣誉神学硕士学位(S.T.M.Honor);同期间,又在西南浸信会神学院完成教牧学博士学位(D.Min)。先后在美国休斯顿华人浸信会、阿灵顿华人教会及播道会窝打老道山福音堂牧会。现于香港播道会恩福堂事奉。
著作包括
《新生命与新生活》(种籽出版社)
《认识主基督》(天道书楼)《一针见血的福音》(种籽出版社)《认识圣灵及圣灵的工作》(种籽出版社)《盟誓之前》(福音证主协会)《认识救恩》(福音证主协会)《认识末世──从黑暗到光明》(福音证主协会)《每日与主同行》(福音证主协会)《价值观重整之旅》(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每日箴言》(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另福音及护教、生活性小册子逾十六款。
自序
自十六年前开始牧会以来,发觉教会有一颇普遍现象:教会大部分人锈尽(rust out),一小部分精英分子则耗尽(burn out);小部分人在演戏,大部分则在看戏。教会继续不断在闹人才荒,大部分信徒只坐在那里吃草,等人喂。另一方面,则有人在经过事奉挣扎后,不退则休。而我在教会扩大了以后,继续不断照顾小羊或圈外的羊,或是为辅导、婚、丧、病等事劳碌,被紧急的事(urgent)完全困住,重要的事,特别是领袖训练的事则无法兼顾,结果事奉者很容易流于枯干。
几年前,我们尝试在教会逐步推行小组制度,虽然我是在校园出身,已习惯小组,但从未想过要在整个教会推行小组。在教会渐大,关顾愈来愈艰巨之际,愈来愈多人的需要被忽略,所以我深觉总动员去传福音,总动员去牧养,总动员去关顾之策略急不容缓。我主要工作是集中在组长之关顾及训练(focusing in a few),但同时不忽略大多数(without neglecting the multitude)。
然而,怎样可以鼓励弟兄姊妹出来事奉?如何鼓励他们享受小组生活,享一丰盛人生?如何可以透过小组去医治、建立、牧养及培育更多新领袖出来,让他们都“为己无所求,为主求所有”,委身于天国事工,投资永恒?
重整价值观,乃是重要秘诀。我们必须在自我形象、成功观、失败观、苦难观、死亡观、事业观、家庭观等上面彻头彻尾地被主改变,否则我们无论去了教会多久,仍可以依然故我。
这套课程不独是为了查经,也是为了组员能彼此建立更深关系,透过一些相关的化冰问题,进入各人内心世界之中;又透过神的话、见证、代祷、关顾等,互相医治。愿主祝福所有使用这书者,在他们被建立后,又能继续建立他人。主仆
苏颖智自序于香港 九三年四月廿九日
请分享有那些童年的困扰在你信主后,已得到释放了!
----------------------------------------------------
4.俗语有云,英雄莫问出处。从苦境、不幸环境中出身的人是否一定没有前途?从小康之家、幸福、快乐环境中长大的人是否一定出人头地?----------------------------------------------------************************************************************************
第一课
脱离童年的捆锁
【 引言 】
不少团友相聚了十多年,仍是与其他弟兄姊妹有隔离感,不接纳的始终不接纳,不投机的始终不投机,彼此存隔膜与疏离感。要小组成功,我们必须进到其他人的背景、生活以致内心世界中。进入弟兄姊妹的童年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一课的目的是: 帮助我们了解弟兄姊妹的成长过程,以致明白其性格何以是这样。使我们更知道他最易受伤的是什么,不去揭露对方的疮疤。更能彼此接纳。
更晓得如何彼此建立。
【 化冰问题 】
1.请分享你对童年之回忆──从幼稚园到小学阶段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什么是你不想回顾的?
----------------------------------------------------2.你觉得现在的你什么地方是受到你童年的影响?----------------------------------------------------3.林后五17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 查经 】士十一
1-11,29-33
5.请翻士十一1-3看看耶弗他的童年。他对他的出身有何回应?若你的身世如耶弗他,你的感受会如何?你觉得人会怎样看你?----------------------------------------------------
6.耶和华怎样看他?(士十一4-11,29-33)是什么因素令耶弗他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除了神的接纳及使用外,他本人要怎样回应?)----------------------------------------------------【 应用及祷告 】
7.这经文带给你什么鼓励、安慰、责备或提醒?课文后附录陈慎芝的见证又带给你什么激励?
----------------------------------------------------【 结论 】
曾经有人说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只小象在它出生后,便被人绑在木柱上。后来,这象愈来愈大,变成了大象。然而,它竟然仍被绑在木柱上,而这木柱,根本是它能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拔掉的。何以它仍不脱离木柱?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其实,当我们留意我们信主后的身份与地位,主已赐给我们的能力及应许时,我们绝对可以克服我们童年的捆锁。最重要的,是我们肯仰望主,靠他所赐的力量去克服。
【 附录 】
从道友到杰青━━传奇的陈慎芝
堕入深渊无法自拔
陈慎芝具有江湖男儿的侠义豪爽,也同时兼有基督徒的仁爱心肠。他出生于广东台山,四八年来港,童年在石硖尾渡过。陈慎芝从小不听话,又不用功读书,时时觉得住在家中生活不自由。在他十三岁那一年因被人殴打的缘故,离家出走,加入了黑社会。当时他入会的原因是认为入了黑社会较有安全感,黑社会中人讲义气。可是,当他加入以后,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黑社会内部并不讲义气,而是需要用实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实力就是打架胜利。于是,陈慎芝为了表现他自己的实力,就拚命去打架、斩人。终于给他打出了名堂,成为十三太保之一──外号“茅趸华”。过他这个儿子。陈慎芝经得起自然的灾难,亦经得起社会的拒绝,但受不了家人的抛弃。他听了哥哥这番话后很想自杀,也想就此自暴自弃,但心中又不甘,在潜意识中仍在寻找生命的希望。
七三年九月,陈慎芝在九龙城寨一家毒窑担任巡场,碰到了他以前的一个兄弟,兄弟告诉他已成功用福音戒毒的方法戒了毒。陈慎芝带着怀疑的心情跟他上教堂看看。他见到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基督徒,他们都很快乐,凭着这点,他便被吸引了继续前往。
一时间他感到自己很威风,个人手下就收了三十个徒弟(细佬),然而,也为他带来了后遗症。原来在黑社会中一山还有一山高,而且他又因打架得罪了许多人,时时害怕被人暗算。短暂的痛快威风刹时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内心极度的空虚。这种感受令到陈慎芝进一步堕入另一个不能自拔的深渊中。
以身试法黑狱断肠
在加入黑社会两年以后,他开始尝试吸食白粉。掳他说,当时引诱他吸毒有几个原因:
一、好奇,二、够胆够威,三、逃避现实,就这样他轻易地上了瘾。当他清醒的时候,他感到痛苦内疚,毒瘾发作的时候,又立即吸食,而且还变本加厉。同时他更参予打劫、收烂账、酒帘、妓寨等等,终于因为参加黑社会及打劫罪名被捕多次。
提起在六八年第一次坐监的感受,他当时一直想哭,在狱中思前想后,自己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成为阶下囚,更身为道友。于是,陈慎芝立志一出监门,一定重新做人。
极度痛苦改过自新
不过,当他刑满之日一踏出监狱,早已有十多个人来迎接他,等着他去“做世界”,于是他又高唱:“打开狱笼飞彩凤,还我自由出九龙”。跟着又重新吸毒、打劫„„变本加厉,人愈来愈瘦,身体亦愈来愈坏。到了七零年,有一次他在茶楼品茗,突然被人斩伤头及手部,在医院留医一个长时期。在院中,身体上的伤痛和内心的挣扎,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中。这次他下定决心,出院后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可是,在出院后他不但完全没有改过,更立即拿了刀子出去寻仇。
他清楚记得,有一次,他经过自己的家门,想进去看看家人,又因为内心惭愧而踟蹰不前,只在门外偷听家人的谈话,就黯然离去了。后来,他在街上碰见他的哥哥,陈就告诉哥哥那晚他在家门口徘徊之事。哥哥对他说,父母早已讲过,只当没有生
宣扬戒毒获得殊荣
七三年十二月底,陈慎芝接受福音戒毒。跟着,他悔改认罪信了耶稣,从此不再贩卖白粉。在整个戒毒过程中,他感到非常艰苦,多次想逃脱,但他明白这是他唯一的出路。祷告认罪使他心灵舒畅,虽然肉体的痛苦一时还不能解除,但他深信只有坚定的信仰可以同时使他获得心灵和肉体的平安。
一个月后,陈慎芝终于成功地戒绝了毒品,身心完全康复。他决定以自己的种种经历和遭遇以身说法,宣扬福音戒毒来帮助社会上无数沉沦的人。陈慎芝在福音戒毒中心服务了十六年之久,也帮助了无数迷途的羔羊。八七年他由一位中学老师提名竞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终于在众多候选人中突围而出,成为当年十大杰青之一,也同时成为第一个以这种背景出身而获得此项殊荣的人,对香港许多力争上游的青年人起了很大的鼓励作用。
在戒了毒的十七年以来,他坦白承认在最初两、三年偶一不如意就想立即“回头”,因为他对这方面的“知识”太丰富。但是他不能对不起他的信仰以及关心自己的亲友,所以他肯定不会再染上毒瘾了。对于将来的理想和期望,他想藉着他目前所从事的饮食业环境,多接触一些有需要的人,从而推动预防或转介其他福音机构之工作。目前他和一些以前他所帮助过的戒毒者保持往来,并担任“同路人辅导中心”顾问。在这纷乱动荡的社会,许多人都会感到空虚寂寞、缺乏安全感而一时失足堕落,象陈慎芝这种以自己富于传奇性的背景、惨痛的经历去安慰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倒是值得推广效法。衷心盼望陈慎芝的理想和抱负能更具体、更广泛地实现出来!
【引录自华侨日报,九一年六月十六日,名士版】
************************************************************************ 第二课
你的价值观与你
【化冰问题】
1.若用一种动物形容自己,你会用什么动物?为什么?----------------------------------------------------2.其实我们的性格与我们的价值观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我们的价值观则与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息息相关。你同意吗?
----------------------------------------------------价值观对一个人有何影响呢?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a)
(b)
自我形象
选择前途、科目、事业、人生方向(c)
(d)择偶
优先次序(e)
(f)对人之接纳与否
对下一代之教养
请思想:你是否同意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他会有以上影响?你曾否身受其害?请分享。你曾否见过别人受类似的影响?请分享。
3.我们的价值观大部分从我们所接触的人、社会及传媒而来。我们愈景仰的人,影响我们便愈深。他们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偶像等。你过去受谁的影响最深?
----------------------------------------------------4.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影响:
请看看以下的个案新闻,他们的悲剧是由什么错误的价值观所引致? 个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案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案一
一名十岁女童,一向学业成绩欠佳。昨午放学后他即换过校服外出,遭外婆责备,稍后她被人发现在旺角住所,留下遗书堕楼,送院后证实死亡。
死者赵敏怡,与外婆、父母及兄住钵兰街三六九号一单位。其父职业为司机,母为制衣工人。她在塘尾道一小学读小六,成绩欠佳,常遭父母责备。
昨午一时许,她放学返家,即换衣服外出,稍后返家,遭外婆责备,指她没关好大门及不做家课便去游玩,她顿感不悦。
至下午二时许,其外婆外出购年货,她独自在家。稍后她被街坊发现堕楼,跌在后巷重伤,送院后证实死亡。
事后警方到场调查,发现上址窗花开启,警方怀疑她在该处堕楼。稍后她外婆返家始证实其身分。警方在她的功课簿下发现一张字条,上写“妈:我知错了。婆:我对不起,我不想的。” 个案二
警方表示,一个少女因为在情人节没有男友相陪而情绪低落,并在周末试图从汽车上跳窗,结果丧生。十九岁的沙丝杜在午夜后不久丧生,事发时,死者的两个友人企图把她扯回车内,结果汽车失去控制,撞向电话柱。
警方表示,死者两个同行的朋友称,死者事前曾驾车,并提“不想活下去,因为在情人节没有男友相陪!”
其中一个友人就替她驾车,但当他驶落一条大街时,沙丝杜就开始攀出车窗外。两人企图将她扯回车内,结果汽车失控,撞向电话柱。两个友人都无恙。警方表示,死者看来在较早前曾喝过酒。个案三
一名十四岁中学女生,疑因不满同学以其略胖身材作为取笑对象,昨天于校内女厕割脉,幸好被同学发觉,通知校方将她送院治疗。
该女生与父母及一姊一妹居于广播道附近住宅区,父母俱为警务人员,其姊与她同于横头勘区一中学就读,姊读中四,她读中二,而妹妹则读小学。
据其姊说,她的学业成绩不过不失,而父母姊妹间亦相处融洽。今次可能只是一时想不开,希望她日后乐观些,不要再干傻事。
她所读的中学为全日制,昨日上午他有体育课,疑因有同学以其身材开玩笑,致令
她郁郁不乐。至下午二时午膳时间,姊到学校附近店铺买些东西,返回学校时,听到有同学说其妹在学校三楼女厕割脉,忙上楼察看,见妹左手腕脉被刀片割伤流血,她遂通知校方致电报警,与学校一名社工陪同到医院治疗,伤势情况尚好。
【查经】 撒上十八
5-16 5.请留意:(a)扫罗与神的关系(b)他与人的关系(c)他与自己的关系 这经文对你有何提醒?
--------------------------所谓“人比人,比死人”,我们如何可以避开与人比较的陷阱?----------------------------------------------------6.神知道我们很无助,我们从小由父母、师长、朋友、社会吸收了
一些错误的价值观而不自觉。因此,他希望我们相信、接受他,在他里面重新整理我们的内心世界。请看看以下经文,经文中那
一些字句提示到价值观要重新修正?(a)可一15
--------------------------------------------------(b)罗十二2
--------------------------------------------------(c)弗四20-24--------------------------------------------------(d)腓三8
--------------------------------------------------(e)太六24
-------------------------
************************************************************************
第三课
我有价值吗?
【化冰问题】
1.请看下列图片,假若你是他/她,你会有何感受?
--------------------------2.请分享,你觉得自己有价值吗?为什么?----------------------------------------------------
3.心理学家指出,一般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方法,是藉下列东西:(a)我的样子生得怎样(Appearance)?
这世界只有选美会,却没有选丑会。若是有的话,我想最丑的人亦不会参选,免得在“赢”了以后,不独自己尴尬,连自己的亲友也感尴尬。因为人有这种价值观,所以在择偶时,美貌便成了其中一主要考虑的因素,起码人人都想得到一位样子不错的伴侣。
(b)我的成就如何(Accomplishment)?
从一个人幼年时代开始,无论是在父母眼中、老师眼中、同学朋友眼中,甚至在自己眼中,我们成绩、考试的名次:会考多少优、多少良,大学入学试的成绩,大学毕业试成绩,学位及至出到社会做事后,我们的收入,成就等等往往成了我们接纳自己与否,别人接纳我们与否,与及我们接纳别人与否的标准。(c)我的地位如何(Status)?
若我们念书时候就读于名校,我们很想让人知道,然而,若我们所读的是不见经传的学校,则我们鲜向人提起自己念书的情形。及至长大后,我们的职业、所任职的公司、在公司所担任的职位,我们的职衔、地位、所住地区、住所大小、所乘的是什么车等等,往往成了我们价值的标志。你接受这种衡量方法吗?为什么?
----------------------------------------------------4.请思想,上述那一样东西是你曾感失意,失落,令你不接纳自己的?----------------------------------------------------现在你是否仍受这些东西困扰?曾否想过要摆脱它?怎样摆脱?若你已经从中得到释放,请分享你是如何得到释放的。
----------------------------------------------------从马可福音一章
15节的信息中,“悔改”(心思意念,包括对神、对罪,价值观、人生观等之改变)与我们能否享受“天国”境界是息息相关的。
【 查经 】
5.请看下列经文,试解释其意义,并指出它们如何可以帮助我们从低落的自我形象、自卑感中得着自由。(a)创一26-27--------------------------------------------------(b)罗五7-8--------------------------------------------------(c)诗一一三7-8--------------------------------------------------(d)路十二48--------------------------------------------------(e)林前十二27--------------------------------------------------(f)林前四1-2--------------------------------------------------
(g)腓三7-8
-------------------------(h)彼后三10
--------------------------------------------------
6.以上那一节经文对你帮助及提醒最大?有什么观念你立志要改变?--------------------------------------------------
************************************************************************
第四课
人活着是为什么?
【 化冰问题 】
1.请分享你小学到中学时曾有什么理想?那些理想是否已达到了?达到(或达不到)后你的感觉如何?
----------------------------------------------------2.下列句子,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a)世上的名、利、钱财,就如海水,是不能止渴的,且会喝得愈多愈口渴。------------------------
(b)人若以可失的为不可失,执着可变的以为不变,视短暂的为永恒,则痛苦在所难免。
------------------------
(c)人生中最宝贵、也最能叫人活得丰盛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可以用钱买到的。------------------------(d)钱愈多的人便愈有安全感。
------------------------(e)世上的罪案绝大部份与钱财有关。------------------------【 查经 】腓三
4-16 3.(a)保罗以前夸口些什么?他以什么为荣?(请加以解释)现代人又以什么为人生的目的?
--------------------------------------------(b)保罗信主后以什么作为他的人生目的?他有何改变?--------------------------------------------(c)
是什么东西令保罗的人生观有所改变?(参腓三7-8;徒九1-9)--------------------------------------------4.保罗价值观的改变使他失去什么?得着什么?你认为值得吗?----------------------------------------------------5.请计算一下,你过去的努力使你得着了些什么?你所得的,有那些你有把握可长久拥有,甚至可带到永恒去?
----------------------------------------------------6.保罗所得,即神希望我们得到的,那些你仍未得着?你会怎样得着它?--------------------------7.保罗对我们又有何期望?(参腓四17)这经文纠正了你什么观念?提醒了你什么软弱?带给了你什么盼望、安慰?
----------------------------------------------------
************************************************************************
第五课
痛而不苦的人生
【 化冰问题 】
1.请分享,你过去所遭遇过的苦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对你有何影响?----------------------------------------------------
2.下列东西那一样你最不愿发生在你身上?那些你曾经历过?(a)你的车子被撞,但对方竟用假证供,变成你需要赔钱
(b)到大陆旅行,给了一福音单张给一同胞,但被捉去坐了两年监(c)被械劫,值钱的东西都被拿光,且被打伤(d)失业半年,家里试过连续二天没饭开(e)连续多天睡不着,失眠(f)父/母重病(癌症)
(g)家里失火,所有东西毁于一旦,但保险公司说是你放火,想骗保金,结果一分钱也拿不到
【 查经 】
3.有人说,世上有三类人:(a)未痛而苦(b)痛则苦(c)痛而不苦
你觉得自己通常是属于那一类人?诗篇的作者又属那一类?(参诗一一九
71)--------------------------
圣经中记载苦难甚多的表表者约伯,他是怎样看和面对苦难的?(参伯一
2-3,一21,廿三10,四二5,四二10-13)
----------------------------------------------------
4.你知道圣经中有一使徒曾经历过以上类似的经历,且是更严重的,最后被处死于狱中,你知道是谁吗?(参林后十一23-28)要是你,你会怎样?----------------------------------------------------
5.在林后一3-11短短8节经文中,苦楚(苦难)一字共出现七次之多。(在希腊文更有八次,6节“忍受”一字原文乃“受苦”的意思)但是保罗却肯定,“受苦有益”,的时候,你能说出其中原因吗?
-----------------------有什么益处呢?
----------------------------------------------------6.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一章说,受苦对自己有益。(4-6节上,8-9节)(a)请解释经文意义
----------------------------------------------(b)从你观察所得,一个人在逆境中容易信主,还是在顺境中?为什么?(你的经历是否如此?)
-----------------------(c)从你的经历中,什么时候你长进得较快?是逆境时抑顺境时,为什么?------------------------------------------------7.保罗又说,我们受苦对别人也有益。(4节,6节)(a)请解释经文意义
----------------------------------------------(b)若你是会考生,结果九科成绩全是丁。后来,有两位同班同学先后来安慰你,前者九科成绩全是甲,他说:“你的成绩也不太差,放松点吧!不用如此闷闷不乐!”;后者九科成绩全不合格,他说:“今次成绩不理想,下次再来,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你会觉得何者的安慰会对你帮助大些?为什么?----------------------------------------------8.保罗更说,受苦对教会的建立也有益处。(11节)(a)请解释经文的意义
----------------------------------------------(b)从教会历史来看,教会增长得最快的时候是教会受尊崇的时候,还是受逼迫
-----------------------
************************************************************************
第六课
门徒与“成功”
【 引言 】
我们人生若只有失败,没有任何成功,我们肯定会觉得苦,且不可能生存下去。然而,很多时候,“成功”并不是一实体,乃是一看法,一种观念。我们对它的观念与看法却直接影响我们能否活得丰盛积极、有建设性及进步。
【化冰问题】
1.下列人物中,那一位是你认为最成功的。若有机会的话,你愿成为那一位?为什么?
(a)孙中山 : 把满清推翻,建立中华民国----------------------
(b)王永庆 : 台塑老板,资产遍布全球,是目前最富有的华人----------------------
(c)毛泽东 : 将中国大陆改变成一共产国家----------------------(d)葛培理 : 世界最著名布道家----------------------
(e)董家夫妇:四小孩皆信主,二位做了传道人,一位到印度麻疯病院作护士,一位作了基督教儿童工作者
----------------------(f)李政道 :留美科学家,获诺贝尔奖,为中华民族争光----------------------2.请分享在你印象中一次最深的成功经历。你当时的反应如何?现在想起来,你的感觉又怎样?
----------------------------------------------------【 查经 】路十
17-21 3.在这段经文中,让我们一起看看:(a)门徒有什么成功的经历?
------------------------------------------------(b)当时他们的反应怎样?若你也是其中一位门徒,你会有同样反应吗?------------------------------------------------(c)主耶稣怎样看他们的反应?(参路十五7,10,32)他曾叫我们要为什么欢喜快乐?
------------------------------------------------(d)主对“成功”的看法与门徒基本差别何在?为何二者有此不同?------------------------(e)
请想想,一个人的“成功观”会怎样影响他的人生?又会怎样影响他的灵性?
----------------------------------------------4.你对下列问题之答案如何?(a)“成功”是否肯定了你的价值?觉得自己有用?(b)“成功”是否肯定了你的恩赐,叫你在那方面继续发展?你是否会多用这些“恩赐”去事奉神?(c)“成功”会否给你一种“了不起”的感觉?(d)“成功”是否使你更感谢神,归功于他?
(e)“成功”是否使你更觉亏欠主,愿向他奉献更多?
(f)“不成功”是否会叫你灰心,自觉价值不如人?自卑?(g)“不成功”是否使你不敢再尝试?(虽然你并非试过许多次!)(h)“不成功”会否叫你检讨自己是否忠心,已尽了自己所能?
************************************************************************
第七课
门徒与“失败”
【 引言 】
尽管我们常听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我们都不愿意面对失败。失败带给我们的烙印,往往较成功之印象深刻得多,直接影响着我们。
【 化冰问题 】
1.你试过失败的经历吗?请分享其中一些难忘的经历。你当时感受如何?----------------------------------------------------
2.你现在怎样看那些失败?那些失败对你现在还有影响吗?若无,你是怎样突破失败感的?若有,你会怎样克服自己的失败感?----------------------------------------------------【查经】 太十一
20-30
3.经文提到主传道遇到什么挫折?
----------------------------------------------------
4
.今天世人用来抬高自己价值的东西,主基督是否拥有?(a)
英俊外貌(参赛五三2)(b)
钱财(参太八20)
(c)
成就(参约六66,十三38;可十四50)(d)
家庭(约七3-5;可三21)主基督临断气前怎样评价自己一生?(参约十九
30,四34)他怎样看那些“失败”?(参太四1-11;约十二23-24;太十一20-30)--------------------------------------------------5.怎样可以在失败中不至有失败感,在挫折中不至有挫折感?--------------------------------------------------【 应用 】
6.今天的查经如何帮助你面对失败及挫折?下列那些是你学习到的?那些是你个人觉得最有帮助的?
(a)
我找到同路人,我并非孤单(b)
主“失败”得比我更惨
(c)
主使我不再看人怎样看自己,乃看神如何看自己(d)
主可以在失败中没有失败感,我也可以(e)
属世得失,并非重要,我要“看开一些”(f)
我失的并非是非要不可的
(g)
失败使我更亲近主,我得的比失的更宝贵(h)
没有失败,便没有成功,不容易成长(i)
只要我尽了自己所能,我已是成功的
(j)“失败感”皆因“自我”──对自己的感受太敏感所致
************************************************************************
第八课
门徒与“分离”
【 引言 】
人生中最痛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至亲的离世、至爱的离异
或离开是造成我们焦虑最厉害、最严重的因素。然而,这些离别却是每一个人有生之日无法逃避的。
【化冰问题】
1.请分享在你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分离。你当时感受如何?现今的感受又怎样?那次分离对你现在还有影响吗?有何影响?----------------------------------------------------
【 查经 】徒二十
17-38;帖前四13-18;腓一21-24
2.徒二十17-38记载保罗与以弗所信徒的分离,这次分离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为何有如此影响?他们之间交情如何?从何见得?----------------------------------------------------
(a)这次分离带给众人及保罗什么影响?你认为他们的反应何以有这样的不同?--------------------------
(b)关系愈好的人,在分离时便愈痛苦。从上述经文中,保罗与以弗所人之关系如何?
------------------------(c)为何他们的关系那么深?
------------------------
(d)有人说,既然分离对我们影响那么大,我们倒不如与人保持疏离关系,不要太熟。你认为对否?为什么?
------------------------3.请翻开帖前四13-18,保罗认为门徒对分离应有何看法?为什么我们可以有这种看法?
--------------------------------------------------
4.腓一21-24保罗面对自己的离世又有何感受?请解释。--------------------------------------------------5.离世(Analusis)一字在原文用法中原有:(a)离开牢狱(囚犯出狱)
(b)牛马脱离重驮(参路十四13上)
(c)住营幕者拆卸营幕,离营返家(参林后五1)(d)船解绳缆,离岸出发(参提后四7-8)----------------------------------------------------请思想,以上用法有何意义?
--------------------------请分享,以上意义对你有何帮助或提醒?--------------------------------------------------6.保罗活着又是为什么?
--------------------------------------------------
【祷告】
你今天在主的话语中领受最深的是什么?你从保罗身上学到什么功课?改变了什么观念?愿我们在祷告中向主陈明、立志。------------------------------------------------------
************************************************************************ 第九课
为何辛苦为何忙?
【化冰问题】
1.一般人工作主要为什么?
据他们表达的意见,包括下列各点:(a)为钱,过丰裕些的生活(b)为证明自己有用
(c)无可奈何,要生活、养妻活儿(d)为兴趣
(e)为大展所长,建立成就(f)为服务(g)不知道(h)其他
请依次序列出你的目的是什么? 2.你觉得工作带给你的是什么?(a)压力(b)苦闷(c)失败感(d)满足感(e)快乐(f)成长
(g)身、心、灵愈来愈“残”(h)见证主机会(i)丰裕生活(j)其他
你有否想过,为何有以上感受呢?
3.你未信主前的工作观是否有别于信主后?若然,有何分别?--------------------------【查经】
4.请翻阅下列圣经,门徒工作应有何目的?(a)创一26-28;林前四1-2
-------------------------(b)传五19
-------------------------(c)传三10
-------------------------(d)林前十31
-------------------------
(e)林后九8,10-11-------------------------(f)帖后三7-12-------------------------(g)路十二48-------------------------以上所说的目的是否可帮助人享受人生?以上所说的有那些是你忽略的?你会同意并跟着去行吗?在那些方面?为什么?-------------------------5.请看本课后的附录,分享你对那位基督徒商人之看法,并回应林来慰之感受。林来慰深感不安,原因何在?你有同感吗?----------------------------------------------------【祷告】 6.从今天查考神的话语中,你有什么信念被改变了?或是什么信念加强了?你将怎样在工作上跟随主、荣耀神?让我们在祷告中向神立志、感恩及回应吧!----------------------------------------------------【附录】
弟兄,我深感不安!林来慰
弟兄,当我看见你接受本市一畅销日报的访问报导,说你“坐拥十一部名车”,我深感不安!在星期日那特别抢眼的“彩日彩报”之页,你展示了十多部名牌名贵轿车和电单车,让记者拍照,我深感不安!报导中,记者引述你的话说:“我是个普通的商人!”这话令我深感不安。拥有十多部名车的商人,怎会是“普通的商人”?你所谓的“普通”是什么意思? 认识你的弟兄姊妹都知道,你不是个“普通的商人”,你最少是一名“基督徒商人”──除非你不承认“基督徒”的身分。我深感不安的正在于此──读者是无法从该报导中知道你的基督徒身分的。
那你接受记者专题访问,向大众展示十多部名车,目的只为此吗?你在炫耀些什么呢?这令我深感不安。你是玩具商人,有足够财富买十多部名车,当作玩具来“玩”,恭喜你!你也绝对(?)有权这样做。该报导又引述你“自豪地”说:“我现在拥有的,都是我一手创造出来的。”果真?你这“一手”又是谁创造的? 报导说你现今在本市和内地设有玩具工厂,员工多达六千多人,每年生意额高达四至五亿港元。你“精明”地善用资本主义制度及特区的特殊条件,运用数以千计工人的劳力,为你制造无数玩具,然后你利用这些玩具,为自己制造大量财富,使你可以用这些财富的一小部分,购买十多部名车给自己“玩”。我十分欣赏你的精明,也绝对相信这一切都是正正当当的。但我仍深感不安。本地和内地的工人,都知道你这一位基督徒商人,过着这种生活方式,而本市却闹着劳工短缺、开工不足、廉价劳工等风潮,他们会有何想法?我因此深感不安。最令我深感不安的,始终是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一个象你这样的基督徒商人,一曝光到社会上,竟与一般商人无甚分别,而只是“普通商人”? ************************************************************************ 第十课
温馨快乐家
【引言】 两年前,浸会大学社会系一群学生在沙田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访问了二百位以上家庭主妇有关她们的家庭及婚姻生活情况,发现八成以上的夫妻在孩子出生后,关系开始冷漠,彼此没有沟通,注意力转到子女身上。大部分丈夫只顾工作,不愿付出时间建立感情;有些则太执着自己的一套,不想放下自我,以致冲突频繁,导致七成以上的人结婚后均感到后悔。难怪有人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萧伯纳也说:“若一个人要结婚,就由得他结婚;若他不想结婚,就不要勉强他结婚。因为最终无论是结婚或不结婚者,都会后悔的!”相信今天的人,特别是非信徒及不冷不热之信徒都会同意以上的话。享受温馨快乐的家庭生活,是每个人的期盼,但如何才可享有?
【化冰问题】
1.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或父母、兄姊等)的婚姻须改善?若有的话,是那些方面?
----------------------------------------------------2.夫妻间之不和谐、冲突在所难免,导致夫妻关系不和谐的主因是什么?(请回想你或你的亲人他们夫妇间关系的紧张,主要因何而起?)----------------------------------------------------【查经】 诗一二八
1-6 3.请翻开诗篇128篇。原文中的第一个字是“喜乐”、“幸福”之意,说到一个幸福人生,温馨家庭之秘诀。首先,圣经说有福的人与神应有什么关系?(1节)----------------------------------------------------当你与神的关系疏远──懒去聚会,省去灵修,生活没有了信仰之时,你与人的关系、自己心情等会如何?与神关系良好时又怎样?----------------------------------------------------人际间良好关系离不开:(a)肯认错
(b)无条件接纳(c)饶恕,不记账(d)付出不求回报
(e)以还债心态服事对方
你觉得容易做到吗?怎样才可做到?那些方面在你信主后有突破?----------------------------------------------------4.有福的人对工作的态度又如何?你是否同意?为什么?(请注意,劳碌=hardworking,不独指工作表现而已,亦指他在家之表现。)(2节)若你的配偶如“太子爷”般,什么都不理,家务也不做,只顾看电视,你感受如何?--------------------------
--------------------------
5.有福的人、温馨的家之妻子有何特色? 3节上是何意思?----------------------------------------------------经文说,果子是什么?(除子女外,加五
22-23节上说我们的果子亦包括些什么?)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上述果子中那些是你欠缺的?
----------------------------------------------------
你认为怎样才可得到以上果子?葡萄树是怎样生长的?----------------------------------------------------
要配偶多结果子,我们必须提供有力的支架去支持及鼓励。你是否有力地支持及鼓励?你怎样做?(参箴廿七
21)你觉得与丈夫/妻子沟通时间够吗?若否,如何改善?“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箴廿七21)你觉得自己在那方面,因你配偶的欣赏称赞而结出果子?----------------------------------------------------
6.有福的人与子女的关系又如何?从何见得?(3节)--------------------------
你是否觉得花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是需要的?为什么?----------------------------------------------------
7.有福的人的教会生活又如何?(5-6节)这为何重要?良好教会生活对子女有何重要性?
----------------------------------------------------8.请看课文后附录新闻,然后分享你的感受。----------------------------------------------------
【结论】
幸福快乐的家庭关系离不开平衡的门徒生活。你觉得你现时的生活平衡吗?有那些方面你比较忽略?你将如何改善?
【附录】
商人重利轻离 后悔飞入豪门
美妇宁舍富翁夫婿,为真爱改嫁垃圾佬
嫁入豪门,虽然得享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未必得到真爱和快乐。两度下嫁千万富翁的芭辛顿,因而决定放弃天堂式的物质生活,改嫁一个收集垃圾的工人。
现年四十七岁的芭辛顿,本是一位秘书小姐。二十八岁那年,她嫁予电子业钜子爱德华,从此飞入豪门,住的是百慕达的海浜别墅,吃的是海错山珍,穿的是名师设计的时装,一年中总有十多次乘坐飞机到欧洲购物。可是爱德华是个工作狂,为了事业冷落娇妻。芭辛顿忍受不住寂寞,结果离婚收场,改嫁家财千万的石油商人大卫逊。
她说,大卫逊对她不错,婚后十一年育有三个女儿,一家住在佛罗里达州的海浜华宅,有佣人使唤,本应其乐融融。
可是大卫逊从来没有说过爱她,而且经常到外地洽谈生意,芭辛顿再次感到寂寞。三年前她遇上麦梅利,他只是一个倒垃圾的工人,与芭辛顿地位悬殊。但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后,即发觉深深爱上了对方,结果芭辛顿决定离开大卫逊,改嫁麦梅利。婚后两人搬进一幢普通的平房,育有一子威廉。现在,芭辛顿要亲自料理家务,照顾丈夫和儿子,但她没有缅怀过去的奢华生活。她说:“亲友都笑我傻,甚至不与我来往,但不要紧,现在我的生活十分充实,因为我终于找到真爱。”到底年近半百的麦梅利有何吸引之处?芭辛顿说:“他为人非常浪漫,经常会送一份小礼物给我,每天出门又留下便条说他爱我,这种关心与爱护,比物质重要得多。”
第二篇:绘本之旅活动方案
悠贝亲自图书馆 全国绘本之旅 活动方案(内部资料)
绘本之旅——自然体验《好饿的毛毛虫》
绘本简介:
如果说有一条虫子能一路畅通无阻地从一个国家爬到另一个国家,那么就是它了!三是多年来,这条从艾瑞克•卡尔手里爬出来的红脑壳、绿身子、高高地弓起来走路的毛毛虫,已经“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万个孩子的心。这是一本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图画书。
一、整场活动所需要材料:
1.硬件辅助:背景乐(活动前热身操音乐、破壳的声音、吃东西的音效等,欢快有起伏的音乐)、U盘、MIC
2.道具材料:户外地毯、毛毛虫、食物头饰、毛毛虫头饰、茧、蝴蝶
3.手工材料:绒绒棒,剪刀,卡纸,彩色蜡笔
二、需提前制作物品:
1.道具:户外地毯、喷绘背景、毛毛虫、蝴蝶翅膀、茧
2.道具制作:毛毛虫头饰、食物头饰
三、自然体验流程:(先做毛毛虫爬出小屋的小互动)
1、绘本主题故事:《好饿的毛毛虫》
1)道具:毛毛虫
2)背景辅助:背景乐(活动前热身操音乐、破壳的声音、吃东西的音效等,欢快有起伏的音乐)、U盘、MIC
3)故事讲读:
①当毛毛虫破蛋而出的时候,知道是将道具毛毛虫拿出亮相
②根据故事情节应用背景布,及食物头饰。
2、创意延伸【一】:毛毛虫头饰
1)手工材料:绒绒棒
2)制作步骤:
①每个小朋友分发三根绒绒棒
②将两个绒绒棒做成适合自己的头围为围圈,再取一根捆绕在绒圈中间做触角,触角顶端团成球状即可。
3、创意延伸【二】:蝴蝶翅膀
1)手工材料:蝴蝶备料
2)制作步骤:
①每个小朋友手里分发蝴蝶翅膀备料
4、游戏环节:
1)毛毛虫运食物
2)毛毛虫找食物
5、绘本之旅结束:
1)毛毛虫小收尾(毛毛虫回小屋)
备案:拼贴毛毛虫
第三篇:奇妙的绘本之旅
奇妙的绘本之旅
——《逃家小兔》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师生共读,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激起阅读的欲望。
2、通过引导学生学会用发挥想象力、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阅读,养成良好的阅编读习惯。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想象能力。
4、让学生初步学会阅读绘本图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出故事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小伙伴。(课件出示两只小兔,学生畅谈自己眼中的小兔子。)
2、师:就在这两只小兔子之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出示绘本图书,引导学生观察。)
二、封面猜想走进故事
1、认识绘本。
2、从书的封面你看到些什么?
三、.读文赏图指导方法
(一)指导阅读第一次变化。
1、观察图画,发挥想像。
2、阅读文字,指导朗读。
3、总结方法,指导阅读。
(二)放手阅读 自主合作
1、学生自主阅读。
3、小组讨论交流。
四、提升阅读拓展故事
1、学生续编故事。
2、推荐经典绘本。
第四篇:绘本阅读开启幼儿快乐之旅
绘本阅读开启幼儿快乐之旅
摘 要:《纲要》与《指南》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幼儿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就是关注孩子的生命世界,使教育向生命个体的无限未来开放,实现生命意义的不断超越,引导和启发孩子的创造冲动、情感、意志、人格与整个生命个体的完整、和谐地发展,经典的绘本作品可以让孩子学会审美,在阅读中思考、辩论,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出内心丰富的情感,让生命变得无比精彩。
关键词:绘本阅读
生命教育
著名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先生说:“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才是真正的儿童书。” 好的绘本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绘本内容贴近孩子生活,具有文字和图画和谐共处等特点,它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纯洁心灵”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绘本的情节结构良好,易激起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使孩子们更能融入故事中与角色互动,认同其中的角色,并由绘本中的角色、情节,反映出孩子们自身的情感体验,终而能释放负面情感。
结合本园利用绘本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实践中渗透生命教育,注重对幼儿情感的熏陶,帮助幼儿去感受爱、学习爱,并向他人表达爱,让幼儿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对此我们进行了粗浅的尝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实施策略。
一、角色体验触幼儿心灵
幼儿接受作品丰富内涵的过程,是作品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与他们的知、情、意、行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如《彩虹色的花》第一次活动时,是孩子在品味着彩虹色的花与众多小动物间的相互关爱的情感故事,第二次活动时,我们注重情感体验,重点关注对作品的一个整体感受与内心感触的综合体验,一个个角色扮演体验,一组组对话,各种动物间的模仿动作,让我们的孩子们更深地触动了来之心灵的呼唤。角色身份的转换,让幼儿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为此动情、为此感到快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与作品以及作品中的角色心灵相互沟通情感和相互交融共鸣的过程。
二、迁移想象融现实生活
绘本中的内容都是社会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幼儿阅读绘本时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的世界,并在与绘本的接触中扩展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着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喜欢进入阅读的情节,把角色当成自己。根据这一特点,在我们绘本教学中采用迁移想象的方式为幼儿提供用“爱”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自己情感的途径,引导幼儿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提出思考的问题,提出表达的要求。对孩子而言,阅读即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无形中扩展了儿童的情感经验。
小班开展《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场景下的兔子,吸引幼儿迁移到“如果你是小兔和兔妈妈,你们会怎么变”,引导幼儿根据角色所处的情景,设身处地地体验从故事中迁移出来的母子亲情。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一个“情”字展开,从情感的铺垫,到情感的渲染,再到情感的升华,这个“情”字牢牢牵住了幼儿的心,带领着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移情、去理解,使孩子从中体会小兔和妈妈用动作表达情感的独特意义,感受亲子情感,并学习迁移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
三、声情并茂扮经典绘本
为了让幼儿言之有情,就要渲染气氛,激发情感,使幼儿身临其境,做出合理的想象来,说出有情感的语言来。
如《魔法亲亲》教学中,我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把自己想象成小浣熊和浣熊妈妈。朗读绘本的时候,根据画面和故事情节,声情并茂地扮演,当小浣熊(幼儿扮演)不想去上学,垂头丧气时,浣熊妈妈(老师扮演)一边用关切温暖的语气说着“关于魔法亲亲”的秘密,一边在“小浣熊”的手掌心亲了一下。这一句句洋溢着童趣的语言表达了图中浣熊妈妈和小浣熊之间的爱。
优秀绘本以它特有的丰富内涵、教育价值对幼儿这种生命认识更透彻,对幼儿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潜力。绘本故事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和喜欢的文学形式,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鲜明生动,容易让幼儿接受,在这些较为典型的情感情境中,引发幼儿思考,从而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可以涵养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间,可以学习交往和体验书中的感情,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四、视听结合唤情感共鸣
绘本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如:绘本《彩虹色的花》,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秋日的私语》,花瓣一片一片地从天空中落下来,大风吹来,一朵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小动物们都来看望给自己帮助的这朵彩虹色的花,第二年春天,从泥土里又冒出了小芽儿,又一朵彩虹色的花开放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活动中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个个投入,幼儿充分感受到了绘本所表现的助人为乐的情感,感受到了绘本作品中情感的重点难点。
在绘本欣赏中,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爱的教育,领悟了爱的真谛,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只要我们用这些动人的绘本作品去感动他们,就可以呼唤出孩子们人性深处的温馨、善良与纯洁。绘本就像是一列带领孩子四处旅行的列车,在这列车上,即使是生活经验有限的孩子,也一样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生活认知。而生动温馨的画面更能激发孩子情感的融入,点燃孩子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绘本阅读的世界中快乐地前行。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幼儿园)
第五篇:关于开启中华文化本根教育的游学之旅(论文)1
关于开启中华文化本根教育的游学之旅
论文摘要: 中国大学一定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所培养的学生理应具有中华文化气质和文化底蕴。利用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学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厚资源,采用学游结合、寓学于游的教育方式,积极而有效地开展中华文化本根教育,以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件富有远见并带有根本意义的大事。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为案例,对大学生游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审视,以期对完善当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所裨益。
论文关键词:文化自觉;儒学;寻根之旅;本根教育;人文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明确提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使命。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成为当代先进文化及文化强国的合格建设者,是当代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需要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中国高等院校一定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中国的大学生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得到熏陶和滋养。培养既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国高等院校肩负的神圣职责。然而,长期以来,在教育实践中,由于过分看重知识教育的工具价值,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轻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人文素养堪忧,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也不容乐观。仅就大学生而言,有的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认同,对中华优秀文化缺乏起码的温情和敬意,有的则对真善美的价值缺乏执著与追求,甚至不知道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做人的道理。这种无根的教育已成为困扰当代教育的难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此灿烂辉煌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6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的基石,民族文化也理应成为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宝贵资源。一个人只有耳濡目染,深切了解和感知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才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真正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当今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中外文化全面交流的崭新时代,难免会出现种种思想混乱现象。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在这一时期固其本根,给予充足的精神营养,就难以使他们成为建设现代化中国的栋梁。
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己任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认真研究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工程师的有效培养模式,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熟悉中国典籍,加深国学修养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学校特别强调继承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鼓励和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视野,树立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同时促使学生立足现实,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紧紧联结在一起。“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作为该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策划的系列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之一,就是该校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西有泰岳、东临沧海、北有黄河、南有圣人的齐鲁大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鲁国故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誉。前往齐鲁大地修学,漫步“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之圣迹,就地聆听儒学名师教诲,探寻儒家文化之源流,必将得到不少教益和启示。几经切磋琢磨,反复酝酿和论证,“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于2011年7月初顺利成行。寻根之旅的核心成员是来自学校各个院系22名大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或是选修过《论语讲读》和《孟子讲读》课程,或是参加学校“人文知识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对孔子、孟子及其思想有了初步了解,多数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敬意。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寻根团队也包括25名来自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探寻儒学源头活水,滋养学生人文情怀
孔子开宗立派,首创儒家学说,然而,追根溯源,其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正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鼻祖——周公。“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二子”,正所谓“孔子习周公者也”。基于此,寻根之旅从探访孔子所崇拜的周公之庙开始。想当年,孔子怀着温情与敬意,“入太庙,每事问”,盛赞“周公之才之美”,感慨“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表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感叹“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此足可以想见孔子对周文化尤其是周公满怀的敬佩之情。沿着先师的足迹,寻根团队怀着崇敬之情过“棂星门”,静观东西两边刻有“经天纬地”、“制礼作乐”的石坊;入“成德门”,康熙御碑前体会古代帝王对周公的由衷敬仰;进“达孝门”,元圣殿前瞻仰周公塑像,欣赏“明德勤施”雕龙金字巨匾和由清乾隆帝手书的“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图书象演尼山绕绪本先型”之楹联,感悟周公这位西周杰出政治家的“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和“制礼作乐”的丰功伟绩。
知孔子其人必先知其身世,有必要寻访圣人诞生之地。告别周公庙,寻根团队驱车来到距曲阜市区25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下榻在尼山脚下的尼山聖源书院。尼山拥有许多反映孔子生平和文化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里虽无三山五岳之雄奇,却因孕育了圣人孔子而历史独有,文化独具,资源独占,地位独享。寻根团队在尼山孔庙拜祭先师和七十二贤,启圣王殿前追忆陬大夫的赫赫战绩及其启圣之不凡;颜母祠前感念颜征含辛茹苦抚育孔子之艰难;智源溪畔寻找仁德化身和智慧源泉;观川亭上试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然长叹;中和壑(尼山砚沟)里体会孔子渴求万事万物达于和谐境界的中道观;夫子洞(坤灵洞)前感念“祷于尼丘得孔子”及“凤生虎养鹰打扇”之美谈。回到尼山聖源书院,寻根团队聆听了儒学研究专家、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刘示范教授的专题讲座——《夫子洞前学孔子》。刘教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及其影响,带大家重温了反映孔子思想的代表作《论语》。他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解,使听者仿佛走进历史的隧道,亲聆圣贤的教诲,也让大家在尼山圣地进一步认识了孔子。观山之意不在山,在乎寻古沐圣灵。伫立于五老峰前,站在山枣丛针刺倒长、“扳倒井”井壁倾斜和柏之似笔的神奇之地,师生们惊叹于五老峰的瑞气,尼山的灵性,感悟孔子从山水和自然当中汲取灵感,创立儒家学说,开创私学之先河,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茫茫宇宙,星有明灭,唯有圣贤的思想与之永恒!
尼山,孔子出生之地;孔府孔庙,留下了孔子讲学和生活的圣迹;孔林,孔子安息之处。从出生地到葬身处,这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记载了孔子73年人生岁月的不朽历程。孔子被尊崇,在孔庙一座座门坊招牌上得到活灵活现的体现。“棂星门”,寓意孔子犹如天上文星而感召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圣时门”,借孟子之言称颂孔子是最顺应时代的圣人;“弘道门”,指孔子弘扬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大成门”,昭示孔子是集先贤之大成的人;“金声玉振坊”,借孟子之言赞美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太和元气坊”,表明孔子的思想如同天地化育万物;“德配天地坊”,彰显孔子的道德像天地一样伟大;“道冠古今坊”,意味着孔子思想古往今来一以贯之。步于其间,不时涌起一种深沉凝重的民族自豪感。寻根团队大成殿前祭拜先师;东西两庑瞻仰历代贤人;成化碑前感念**留下的遗憾;“诗礼堂”中领悟“诗礼传家”的意蕴;鲁壁旁遥想历史风云几多变幻。驻足于杏坛之前,追忆授徒三千的盛况,仿佛看到孔子“循循然善诱人”令弟子“欲罢不能,既竭吾才”的场景,想见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路的忠厚率直,子贡的聪颖善辩,曾晳的潇洒脱俗,确有当年司马太史“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之感。游走于圣迹殿内,感念孔子不辞辛苦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犬”的无奈和凄凉,在清贫与困厄中仍“弦歌不绝”、“习礼于大树下”的执著,情不自禁地吟诵圣迹殿内留下的那首《大哉孔子》赞歌:“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寻根团队在孔府里体会“天下第一家”的特殊地位和非凡气派,感悟一句句沉淀千年的治家箴言;孔林里膜拜于“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前,徘徊于“子贡庐墓处”,思索儒学之厚、礼学之深,感动于弟子与孔子留下的深厚情谊。拜谒孔府、孔庙、孔林,犹如与一页页风干的历史对话,深深地震撼着心灵。齐鲁的水土养育了孔子,也滋养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两千多年来,人们尊孔,敬孔,也不乏批孔甚至倒孔,但孔子的思想却依然影响着人们,历久弥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生活于“礼崩乐坏”、“世道衰微”、“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动荡不安、新旧交替时代的孔子,心忧天下、修己安人的担当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寻根学人。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所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借助泰山之力而开阔眼界和胸襟;孔子临终所唱“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的最后歌声,竟然将自己的生死与泰山相联系。难怪明代严云霄在《咏孔子庙》中曾有“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之誉。沿着孔子“过泰山”“登泰山”的足迹,寻根团队来到坐落于五岳独尊的泰山和泰山学院。泰山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泰山”命名的大学。该校深受厚重的泰山文化的滋养,形成了鲜明的泰山文化特色。寻根团队在泰山学院副院长、著名旅游策划专家、泰山研究院院长王雷亭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光山色、美丽如画的泰山学院校园,听取了著名泰山文化学者、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副院长周郢老师的学术讲座《天下泰山》。周郢老师娓娓道来,向大家讲述了泰山从儒学圣山到帝王之山的历史。他充满深情的诠释,加深了大家对泰山深厚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强化了大家迫切登游泰山的心情。登泰山,艰苦而快乐,不仅检验了师生的体力,磨炼了师生的耐力,更见证了不离不弃的真挚友谊及“泰山石敢当”的担当与威力。寻根团队从岱庙出发,一路攀登,过孔子登临处,越中天门,登十八盘,到南天门,至瞻鲁台,夜宿泰山顶。从山脚到山顶,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摩崖碑刻林立,宫观庙宇点缀,登游其中,宛如穿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大山因圣人的光顾而成为文化的巅峰,五岳独尊;圣人因大山的滋养而成为文化的巨人,千古独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热汗被天风拂干,激情被理性冷却,沉静思考,感悟宇宙的浩茫、自然的博大、时空的倏忽、自身的渺微;进而慨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励自己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奋进之信心,奉献之无穷。
三、寻根之旅意味深长,本根教育任重道远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不懂得、不认同中国文化就很难算是真正的中国人。弘扬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文化精粹,呵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应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根基。以孔子思想为基础的儒家文化,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淀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群体智慧和对人生的关怀,对中华民族品格和特性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作为一种文明成果,是今天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得以借鉴的宝贵遗产。石本无火,相击乃迸发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成涟漪;圣迹本属文化遗产,游学能唤醒“沉睡着的力量”。游学就是与圣贤晤面和对话,分享其思想、情感,受其智慧的启迪,获取心灵的滋养。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的鲁国,既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鲁国。探究孔子和儒家文化,既要考虑其时代性特征,又要注意其地域性印痕,只有这样,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认识才会更客观,更接近真实。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以“走近孔子——探源儒家文化”为主线,通过“以学为主,学游结合,学为先导,游为延伸”的活动方式,实地实事地探访鲁国故城遗址和周公庙、孔子诞生地尼山、泗水源头泉林、曲阜孔府、孔庙、孔林以及美丽如画的泰山学院和五岳独尊的泰山,期间贯穿以学术讲座,交流讨论,对师生展开深层次的文化浸濡。活动将师生置于先师孔子亲自触摸过的山水间体验儒家思想,净化心灵,在凸现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基本特点的同时,做到与齐鲁大地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从而把“山水圣人”的旅游之地变成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又一课堂,使师生在游学体验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增添了一份温情和敬意,同时体悟了生命,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提升了境界。诚如在交流讨论中一位老师所说,“本次活动是一趟寻根之旅,一趟文化之旅,也是一趟心灵之旅,孔子一生不畏艰难,上下求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崇高人格和教化力量深深震撼着我们!亲临儒学圣地,感悟儒家文化的魅力,既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对师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染。大家在游学过程中,接近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成功的人文教育,必“读其书,知其为人”,必“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正如余嘉锡在其《目录学发微》中所解释:“吾人读书,未有不欲知其为何人所著,其平生之行事若何,所处之时代若何,所学之善否若何者。此即孟子所谓知人论世也。”读万卷书学而时习之,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游学”的传统,游学活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备受古今学者文人的青睐。从游学洛邑考察周文化的孔子,到游历稷下学宫讲学的孟子荀子,从寻访人文史迹的司马迁,到游遍山川实地取材的郦道元,无不在游学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实地体验其丰富内涵。可以说,游学活动为古今学者文人成就梦想、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儒家文化寻根之旅通过实地实事的“耳濡目染”的游学活动,使参与其中的师生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渊源有了直观认知,对儒家文化的精髓有了深切感悟,其人文情怀在“润物无声”中得到了熏陶和涵养。
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利用中华文化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积极而系统地开展中华文化本根教育,是一件富有远见卓识、带有根本意义的大事。儒家文化游学活动是一种效果直观而持久的素质教育模式,是教育过程中最生动活泼而行之有效的一个环节。通过将大学生置于中华民族大的“时空观”的教育体验活动中,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知人论世”的方法可解决读其书不知其人的缺憾,其“实地实事”的特点可调剂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其“知行合一”的性质可弥补“死读书”的弊端,其人格培养的功能可对症当今人文关怀的欠缺。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其育人智慧,有利于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本次儒家文化寻根活动主要组织者、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闫笑非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今天的很多老师,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受到很好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他们成为老师后怎么能够教育学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呢?不是不想教,是不会教。文化游学活动是给老师和学生补上这一课的最佳载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寻根之旅启程之前,每名师生都根据活动安排做好前期准备。出发前,学院编撰了《儒家文化寻根之旅手册》,作为此次寻根之旅的文化基础,人手一册。每天活动结束后,主讲《论语讲读》、《孟子讲读》、《中国新诗阅读》课程的老师都要组织大家座谈,就地畅谈收获,及时交流心得。会计学专业费晓宇同学感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充溢着浓厚的人文色彩,我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李杨同学在发言中谈到:“寻根之旅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陈泽同学则说,“此次活动,对于我而言收获的不仅是文化本身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经过此次活动我对自己的生活态度有所反思,有所感悟。”市场营销专业吕凯士同学说“我要以孔子为榜样,把行为守礼、做事守义,处事守仁、好学多知和交友守信作为自己修身的标准。”英语专业潘九丞同学表示,现在很多“90后”对孔子的了解只局限在书本,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诵读经典和文化寻根之旅等类似的活动。
游鲁国故地,如品读一部经典名著,愈品愈觉意味深长。这不仅是对孔子的追思与缅怀,更是为了学习和继承他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价值取向,以天下苍生为念的人文情怀和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齐鲁大地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在孔子之前数千年,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就出生在尼山西北方向的寿丘,之后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葬身在寿丘北侧,如能拜谒,或能感悟炎黄子孙的寓意;商王帝乙之长子、周代宋国的始祖微子,被孔子誉为“三仁”之一,寿终后葬于今微山岛西北部高岗上,如能拜谒,或能体味仁慈贤明、勇于直谏的微子品格;孔子弟子遗迹——颜庙及陋巷就在离孔府孔庙不远处,若能拜谒,或能加深感悟“孔颜乐处”;若自曲阜城南行半小时,拜谒孟府、孟庙、孟林,或能“观其发越”,加深理解“孔孟之道”之意蕴。虽然本次文化寻根活动还仅仅是一次尝试,活动路线和内容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但其将大学生素质教育植根于中华沃土中的游学相伴、寓学于游的教育方式,将大学生置于中华民族大的“时空观”的教育体验活动中,能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也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作为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负责人,郭文莉院长在纪念孔子诞辰2562周年经典诵读活动的讲话中强调:“学校举办一系列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是希望老师们以孔子为师,以经典为友,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希望同学们读好书、做好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大家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学之学子,做博学之才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文化寻根活动一定要继续开展下去,并且要越做越好。”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对完善当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毫无疑问,大学生人文素养需要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里,成长中的“卓越工程师”尤其如此,积极而系统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本根教育,打造具有中华文化气质和素养、具备崇尚科学和追求真理思想的卓越工程师,将是工科院校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此文由专注于培训http://www.xiexiebang.com/的搜学通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jinxin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