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

时间:2019-05-14 01:5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

第一篇: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

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

作为大规模的教育考试,高考试题应该具备三个要素:测量目标、刺激情境和问题设置,这三个要素缺失了任何一个,都不能构成完整的试题。在历史学科的具体命题中,选取若干新材料构建不同的刺激情境,通过问题视角的设置与转换,考查测量目标指向历史学科相关能力要求,已成为命题的常规范式与学科特色。

所谓“问题视角”是指试题的设问角度,即命题的立意主题与历史学科知识沟通联系的设问角度。在如何设置与转换问题视角方面,著名的命题研究专家聂幼犁教授做了长期深入的探究,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专刊上陆续发表其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认同与肯定。笔者认同聂幼犁教授的“同一则史料,可以命制考查不同能力的试题”观点,且这些已在历史命题中广泛运用。笔者举例如下:

一、要求运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其中一个或几个信息“表达了什么含义”,“为什么表达这样的信息”。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在1971年度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封面上方的英文是:China:

A whole New Game;下方的英文是:U.S.Ping Pong Players

at Great Wall。对这里的“Game”正确解读是

A.民间交往

B.体育比赛 C.文化交流

D.外交使命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在1971年度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图同上,略)《时代周刊》发表评论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作为回应,这一年美国政府发出“乓”的一声,是

A.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

B.尼克松总统正式访问中国

C.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宣布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

„„

二、要求运用已学的知识,推理其中一个或几个信息“会有什么作用或影响”,以及与其有联系的事物会对此“发生什么反应”,直至考查“神入”目标。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在1971年度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图同上,略)由此推测,其策划与发行者

A.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魔力

B.看到美中之间的传统友谊得到传承 C.预见世界政治格局将出现重大改变 D.赞赏球队挑战“中国长城”的精神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在1971年度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图同上,略)美国《时代周刊》对此发表评论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日本政界人士“听到”后,其主流态度是

A.漠然处之

B.坐观其变

C.消极应对

D.热切关注

„„

上述案例意在说明,构成“意料之外”的变式或情景的问题视角,已经完全摒弃了以“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评价”之类肢解历史的“八股”样式,着眼于用新史观、新方法重新整合知识,打开历史思维空间,进一步活化和拓宽多元化观察历史事物的视域。通过直接限定被试者的回答方向、内容、程度等,引导学生逐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最终抓住历史问题的实质,有利于考查其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通过问题视角的设置与转换,考查历史学科的不同能力要求成为了现实。

所谓“能力要求”是指基于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有关理论,并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按:下称《历史课程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综合科考试大纲·历史》(按:下称《历史考试大纲》)和各实验省区编制的《考试说明·历史》制定的历史学科四项能力目标。它们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下称能力1)、调动和运用知识(下称能力2)、描述和阐释事物(下称能力3)、论证和探讨问题(下称能力4)。上述能力目标又被细化为相应的十二种能力要求。福建省的《考试说明·历史》还为此选取了原高考试题作为案例,并结合相应的能力要求加以解读,以利于有关各方领会精神和具体操作。本文所举上述例题,即分别考查了能力

1、能力2。

“重在能力要求”即在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时,淡化对具体历史知识的直接考查;淡化对历史教材文本的依赖,而以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为主。历史命题应尽量在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点”或“线”上,寻找具有丰富内涵的新材料,从不同视角加以挖掘形成“题眼”,考查相关历史主干知识和学科能力,凸显“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

再以2011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第38题为例,进一步阐释转换问题视角如何考查不同能力要求。该题(原题略)提供三则材料简洁、新颖,文字量不足400字,这对考查的客观性与公平性提供了必要保证。其考查的知识范围内容从周秦——明清——民国,时间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具有主干知识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有利于保证考查的的客观性。它集中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一模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因此,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与新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该题这样设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指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其参考答案为: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试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明清君主专制,以及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等历史主干知识。

从设置的问题视角看,有再现和列举周到秦的政治制度,也有理解和揭露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问题实质,还有比较明清“民本”思想与近代“民权”思想的差异,更有归纳和总结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演绎。其问题视角始终围绕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问题主线,由浅到深提出不同层面的能力要求。从上述诸多生成的问题情境中,既有对新材料自身进行挖掘,也有对教材文本内在联系的解析,而更多的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体现历史命题基于主干知识,从不同视角设问来考查相关学科能力的理念。从考查的能力要求看,第1问考查能力1、2,第2问考查能力1、3、4,第3问考查能力1、3,先后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到应用等不同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随着问题视角的转换,其能力要求也随之渐次提高,甄别、区分与选拔的考查功能也得以较好实现。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命题是围绕“能力立意“这一核心要求,以历史主干知识为载体,寻找相应的新材料构建问题主题所需要的新情境,通过问题视角的转换来考查不同层次的相关能力。情境材料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则是为考查能力服务的。材料、情境和设问紧密联系并通过多维问题视角的设置与转换,可考查不同层面的能力目标。因此,“能力要求”成为命题指向的核心,对于高中历史复习教学的反拨与导向是明确的。

据此,历史教师应认真解读和落实历史课程标准,把教材、教辅以及课外材料作为能力训练的素材,引导学生多视角观察和讨论历史问题。在教学中应多以“问题讨论”“案例解剖”为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指导学生借助新史观采用“合并同类项”和“一点多面”等方式重构知识,在讨论、质疑中解读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来落实教学的有效性。应着眼于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现场”,通过多视角的观察,以已有学科知识与命题者提供的史料为证据去解读与推论,自主探究并完成对历史知识和意义的建构,体现其历史学科的能力水平。

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高考历史命题,其指向不应局限于关注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更应指向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科能力和价值取向。从长远的眼光看,应有利于他们把历史学习成果迁移并整合到未来工作、学习与研究等不同领域中以终生受用。因此,高考历史命题需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高考历史命题的若干原则:

考查的应该是历史学科重要内容即主干知识,具有代表性;需要明确历史学科领域的能力指向和测量目标,保证考查的效度;所摘录引用的材料较为新颖、具有实用性,且内容简洁、文字量少,信息完整;引用材料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的呈现形式多样化;所引用的材料规范、科学、权威,不可断章取义;契合中学生的具体生活体验和实际认知水平;各材料与试题、设问之间应密切相关,切合题意;尽量使用与历史教材学科语言有所差异的表述,以保证在陌生情境下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命题者选取和整合材料的前提应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来创设适合他们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情境,并使这一情境处于与历史学科相关的信息传递过程之中;应用不同视角设置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事物中得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与历史学科知识有关的现象,阐释自己观点或提供有价值的评论;考查尽可能包括从考查识记、理解,到分析、应用等不同层次的能力,保证试题具有较为理想的区分度、效度、信度和难度;考查内容所涉及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学科思想等,争取能够指向其个性倾向与创新精神。

高考的本质是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载体的教育心理测量。作为大规模常模参照性考试测量,高考的功能是甄别、区分与选拔,为高校招考新生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在历史学科命题策略上应分清主次。首先,需要应用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统计学和考试学等专业知识,着眼满足招生考试对试题难度、效度、区分度等测量要求,体现试题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实现社会化“选拔考试”这一核心功能。在保证实现这一核心功能前提下,彰显历史学科应有的学科特色并适度体现文科综合特点,体现试题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综合性;同时反映中学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体现试题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总之,秉承“贵在问题视角,重在能力要求”的理念,高考历史命题需突破长期从事历史学术研究、高中历史教学等形成的思维定势,综合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统计学和考试学等专业知识应用在历史命题之中。多利用诸多“意料之外”的史料,构建“情理之中”的历史新情境,力求在表现形式上多样化,设计问题视角上多元化,考查能力目标上层次化、复合化。在体现历史学科生动活泼与博大精深的学科性同时,它应能满足高校招考合格文科新生的选拔要求,并反拨与引导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

第二篇:·文言文命题重在考查阅读能力

·文言文命题重在考查阅读能力

文言文命题稳中有变,重在考查阅读能力 为了帮助高三同学搞好复习,现结合2000年的“考试说明”,就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考查范围、解题技巧作简要分析。

一、“考试说明”改动内容 较之1999年“考试说明”,2000年的“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部分稍作改动,并增加了新内容。为了突出”能力考查”,作了四方面的变动。

其一,编排上,新“考试说明”把去年的三块改为两大块。一为“理解”,二为“分析综合”。同时,把去年的“分析文章”四字改为“分析综合”,明显看出是强调了“综合”性特点,突出了对能力的考 查。

其二,为了突出“分析综合”能力,新“考试说明”把去年的“分析文章的内容”一项分解为两项: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样就使命题的内容范围更系统、更具体、更明细了。无疑,这里的“筛选”、“提取”、“归纳”、“概括”就是指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其三,为了加大对学生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考查,新“考试说明”在去年规定的26个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之外又新增加了“虽”、“因”、“犹”、“哉”四个文言虚词;在去年规定的四种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之外又新增加了对“疑问句”的考查,且把去年的“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了解”,改为“理解”,这样,古汉语中的六种文言句式,只有否定句和倒装句中的定语后置句不在考查之列了。其四,对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形式及分值,较之去年,新“考试说明”作了明示:“文言文阅读,6题,18分。”作为第1卷的第(二)项,这6题,显然仍应为“单项选择题”,且每题3分。

二、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一)明确选文命题三特点。纵览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命题,不难发现它有以下特点:

其一,大都选的是纪传性的文章,多半为人物佳记。它往往通过人物的一至几件典型事迹,表现人物诸如清正廉洁、不趋世俗、疾恶如仇、惩恶扬善、为民请民等较为闪光的品质。因而选文主题思想是健康的,具备真善美的审美价值,对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其二,选文大都浅显易懂。所选文章大都是汉代以后的散文,故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的使用都较规范,所使用的文化常识也较为常见,没有特别冷僻的通假字、异体字和极少使用的词汇;又由于文中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抽象的说理,大都通过平实的语言叙事,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所以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很容易捕捉。

其三,命题中要考查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虽是该段古文的难点,但大都是课本中学过的,只要学得扎实,学会迁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准确答题也不是难事。

(二)掌握阅读三步法。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较为紧张,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ABCD”。这种方法很草率。阅读解题的过程应是符 合认知规律的“了解——分析——理解——分析——综合——解答”的过程,即以“了解”定向,通过分析达到理解,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通过分析综合反过来加强印证理解,最后准确解题。具体说来分三步走。

第一步,粗读古文,捕捉大意,以求了解。这一步只是统览全文(段),不追究难词难句,只图明白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品质。

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达理解。所谓“死”字,即不需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要边读边用铅笔在其下边一一标出,既可防止它们干扰“视听”,又可以之作为转换叙述事件的标志(表时地的词)。接着三读原文,分析“关系”以达加深理解。即分析文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恶。分析事件的原因结局,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并确立文段的中心思想。这一步仍不要深究难字难句,因为是从宏观上着眼,它们一般不会影响“分析理解”。

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准确答题。文段中的加点字和画线的句子一般都是难字难句,它也正是文后的命题依据,通过前三遍的阅读分析,不少已经“理解”,但还需再读第四遍,并对照研读六个问题,在珍视“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印证,以彻底解决所有难点。可呼唤“记忆”,重温课文中学过的类似的字词的用法和句式;可借助狭义语境,瞻前顾后,疏通“文气”;可借助题肢(四个选项),进行比较,验证选优;可借助“注释”(有的文段后边附有),解决相关文化常识和写作背景;甚至还可以大胆猜测推断。总之,在解决难点的基础之上,可针对六题中最后两道题提出的问题,筛 选信息,提取要点,归纳概括。操作时要运用求同法(合并同类项)、求异法、排除法等,要把选项和原文对 照,注意选项的说法和原文有无矛盾,有无以偏概全,有无无中生有,有无分类组合不当,有无把已然说成必然等。至此,准确敲定六个题的答案,也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从时间总量上讲,18分的“文言文阅读题”大体要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考生一定要把轻“读”重“解”,变成重“读”轻“解”,用10分钟左右去“读”,5分钟左右去“解”。习惯于这样的阅读程序,大有裨益。

三、题型示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l—6题(每题3分)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豪右,抚恤贫赢,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半其本直。先是属城狱讼,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机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贪然称其德急。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已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诫,又为立词,遥共祠之。(选自《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和中,迁敦煌太守 迁:升任 B、先是属城狱讼,县不能决 县:县官 C、吏民畏而爱之 畏:敬畏 D、郡在西睡 睡:边疆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为”和“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始为郡吏 以丧乱隔绝 又为立祠 以明血诚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3、下列各句中是补出来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慈)为长安令,(慈)清约有方。B、循故而已。(尹奉等)无所旷革。C、既与贸迁,(西域杂胡)欺诈诬易,多不得分明。D、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西域诸胡)又为立词,遥共祠之。

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慈躬往省阅 ②旷无太守二十岁

A、①仓慈亲自下去查阅 ②空缺太守竟达二十年 B、①仓慈亲自在府衙查阅 ②敦煌空旷,有二十年没有太守到任 c、①仓慈亲自下去查阅 ②敦煌空旷,二十年无太守 D、①仓慈亲自在府衙查阅 ②空缺太守竞达二十年

5、下面句子分成四组,全都说明仓慈为各族百姓办好事的一组是(3分)①图画其形,思其遗像。②抑挫豪右,抚恤贫赢,甚得其理。③欲诣洛者,为封过所。④吏民畏而爱之。⑤由是民翕然称其德惠。⑥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仓慈到敦煌上任后,能安抚救济百姓,事情做得很有道理。B、平时一些豪门大户与西域人进行买卖交易时,经常用诈骗、欺侮等手段,西域人心怀不满,仓慈一一抚慰他们。C、最后仓慈离开敦煌,到别处做官,百姓十分怀念他。D、西域人路过敦煌,还有剩余的货物,官府就和他们平等交换,还派官吏百姓护送他们上路。

四、“考试说明”例析 现结合上述题型,针对“考试说明”进行解析。

第1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实词。是课本上学过的且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实词。本题中的“迁”、“畏”二字在课本的《文言常用实词表)中已明确列出,“县”字在《伐檀》中学过,“障”字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如“边陲”。所谓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还取决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B项中“县不能决”中“县”,通“悬”,意为“悬挂。,指的是悬案。故选B。

第2题考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文中虚词数量很多,但高考中考查的不会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30个文言虚词的范围。“在文中的用 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考查方式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的意义和用法。本题采用的就是这一形式。题中的“为”,前者意为“做”,后者意为“给”;“以”,前者意为“由于”,后者意为“用”。故选D项。

第3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考查的范围为五种句式和词类活用。理解这些特殊句式和用法,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备正确理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去抽象记忆到底是哪些特殊句式和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本题考查的是“成分省略”。从上下文内容看,C项中“欺诈诬易”省略的主语应是“诸豪族”,而并非“西域杂胡”。故选C项。

第4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是指对句子的理解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对不好理解的句子,可作句子成分的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关键性词语;或分析上下文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解释本题中的⑦②两句,应抓住关键性词语。从四个选项看,①句中的关键词“往”。据上文“属城狱讼”、“多集治下”,可判定这里的“往”是“下去”之意。②句中的关键词是“旷”,若译成“空旷”,与事理有悖,应译成“空缺”。故选A项。

第5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这涉及到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旨在考查考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的要求,考生应统览全文内容,筛选出相关信息点,然后对照选项,排除干扰,同类合并,准确编组,确定正确选项。本题要求选出“说明仓慈为各族百姓办好事的一组”,①④⑤项都是说明百姓对仓慈的态度的,与题干要求正好相反,故排除后应选C项。

第6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要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地判断和推理。它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出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几个事件的中心意思,某个论点的根据等。具体来说,本题旨在考查对文段思想内容概括综合的能力。依据文段对故事的叙述,在全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知“数年卒官”,是说“几年之后,仓慈死在任上”,而不是“离开敦煌,到别处做官”。故C项不符原文意思。

第三篇: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执政能力问题(最终版)

中国共产党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与极大兴趣。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解读执政能力问题,试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执政能力就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本领和水平。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执政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方

式和主要途径就是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公共政策。执政就是决策,就

是一系列的公共政策产出。因此,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实际上就体现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本领和水平上,体现在公共政策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上。简言之,执政能力直接体现在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上。

一般说来,判断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是根据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原则,从效益、效率、公正性、回应性、充分性、适当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衡量的。效益是一组数量指标,是指特定政策方案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既定目标,即其政策的结果和效果,通常可以用数量或货币价值表示。效率是一个或一组比值或比例指标,是指特定政策效益、效果与投入的资源和努力的比值,一般通过单位成本来衡量。公正性往往与公平通用,是指公共政策关于权利、机会和价值、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配置和分配符合公平、正义、人道等原则,它是衡量公共政策有效性的一个关键标准。回应性与社会理性和行政管理理性相联系,是指公共政策对特定群体的意愿和需求的反应和满足程度。充分性是指特定的政策效益对该政策问题、政策诉求及其目标人群的需要、价值和机会的契合与满足情况,是一种合理性标准。适当性是关于公共政策的综合性标准,它与实质理性相联系,是指政策目标的价值与支持这些政策目标的前提是否可靠,并从总体上判断该公共政策目标和该项政策本身对社会是否适宜。对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在考虑效益、效率、公平、回应性和充分性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是否适当、合理、必要。适当性是一个综合性标准,它往往要在上述几个标准之间权衡取舍,特别是经常要在效率与公平、公平与权利、自由与秩序等几组主要矛盾之间进行选择。

根据上述检验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六个标准,以及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基本原则,我们从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确定、方案规划和决策、执行等几个环节和政策过程,分析公共政策有效性和执政能力问题。

在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确定阶段,如何积极回应公众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要求和期待,将社会问题有效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如何确定合理、可行、公平、有效的公共政策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和起点,也是决定政策有效性的首要环节。政策目标的确定,要经得起上述六个标准的检验。如果政策问题不确定,将导致政策目标不明确、不合理,甚至导致政策目标完全扭曲,走向公众期望和政策初衷的反面。

在政策方案设计和规划环节,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政策方案设计、规划和评估,综合考虑各政策方案的成本与收益,特别是其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通盘筹划和综合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实在利益与潜在利益之间的关系,按照六条政策有效性标准设计和规划政策方案,是保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政策规划设计要全面、公正地评估各方案的利弊得失,综合比较各方案的收益成本,科学分析评估各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预见性。

政策决策是公共政策的核心环节。提高执政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公共政策决策能力,提高决策者对政策备选方案的决断和“拍板”能力。在现代社会,要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一般要求政策规划与决策两个环节适当分离。政策规划阶段的“多谋”是决策阶段“善断”的基础。“多谋”一般可以委托或外包给专家智囊机构,“善断”就构成执政能力的核心。作为核心执政能力的“善断”,就是善于权衡取舍、善于把握公共政策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火候”与“度”,善于统筹兼顾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和可行性,善于果断抉择。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纸面的、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过程。政策执行是依据法定授权实施方案的执法行为,首先要依法行事。政策执行又是具体的行政行为,无疑要公道、讲理。同时,政策执行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还要讲情、讲人道,要做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宣传工作。所以,有效的政策执行,既要依法行事,又要有情操作。政策执行无疑要贯穿效率效益原则,更要贯彻公平和回应原则。政策对象一般是广大民众,他们是否理解、接受和服从,决定该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也决定该政策效果能否充分实现。换言之,政策执行是否及时准确地回应政策对象的要求,是否公平、公正地协调和分配政策利益,是否始终以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政策顺利执行的关键,也是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通过对公共政策有效性的考察,我们发现,执政能力和公共政策有效性之间在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是基本相通的。从公共政策视角研究提高执政能力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提高党和政府制

定和实施政策的有效性,就是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

从指导思想上看,提高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是执政能力的重点,而其核心是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领导决策机制

是否科学、合理、规范,工作执行机制是否公平、有效、适当,直接制约和影响执政能力与执政成效。

在提高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上,就是做到“四个成为”,即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成为做到“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公、为民”体现了政策的公平性和回应性;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代表的是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当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反映了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可行性、充分性等原则要求。公共政策的根本原则是要增进效率、效益,增加社会福利、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完全一致。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即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能力,与公共政策根本原则和有效性标准是一致的。特别是其中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构建和谐社会三种能力,更是与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公共政策有效性原则完全相通。关于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更是直接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原则的根本要求,也是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基础保证。

第四篇:如何适应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能力要求

如何适应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能力要求

姓名 谭玲玲

问答题是高考历史主观题的主要题型。90年以来,其考查效能不断得到开发,能力要求实现了飞跃性转变,从侧重考查单纯史实叙述能力,转变为全面考查再现、分析、归纳、比较、概括、评价、论证、表达等方面 的综合运用能力;突出了历史学科功能,进而要求历史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能力迁移、融文史哲于一炉。本文拟就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全新能力要求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对策。

一、打好基础,着力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

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即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问答题对历史知 识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打好基础,强化整理、归纳、概括知识能力的训练,着力构架立体的知识之树,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概括而又系统化、条理 化的历史知识,在考场上才能运用自如,有的放矢,适应问答题对再现史实能力的考查要求。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整理知识,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呢?①利用课本目录,大事年表,熟记 历史分期和篇、章、节要目,把握历史演进过程中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②围绕各历史 阶段的基本特征,组织知识、展开论证,突破重点难点。如围绕中国封建社会史(从战国开始到鸦片战争前)五个发展时期的 各自特征,逐一组织史实,展开论证。③理清基本历史线索,带动知识的演绎串联。如,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有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基本线索,它们贯穿着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 五次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三次革命高潮和大批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历史的全过程。三条主 线及其联系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基本内容。④抓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理解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合乎逻辑的分化组合。如抓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理解中国共 产党在各革命历史阶段基本政策的相应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伴随主要矛盾变化的分化组合。⑤从 历史基本结论出发,反思历史进程,加强史论结合。如从中国百余年的民主革命中得出的几条基本历史经验出 发,反思中国近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四项立国之本的理解。⑥专题归类,纵横联系,形成主体 的知识体系。如:中国古代史可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科技文化五个专题纵向整理知识,同时 阐明五个方面的横向相互关系。世界史可按地区、国别整理知识,并注意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的 同一性和差异性。

二、重视唯物史观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

近几年高考历史问答题对理论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能否初步掌握并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已成为影响考生答题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中 学师生应高度重视唯物史观教学,历史学 2 科具有这方面的得天独厚条件,关键在于要有自觉的教学意识,要善 于挖掘教材的相关内容,努力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包括互为因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运用唯物史观 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学会找准史论的结合点。

例如,在讲授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和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如下内容的内在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剥削方式产生(生产关系)→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封建制度确立(上层建筑)→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明确春秋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奴隶制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经过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变法运动,确立 了封建制,而新兴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反过来又促进了战国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使学生初步理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的辩证运动。在讲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段历史时,启发学生根据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基本政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转变,体会社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又如,在学习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有关“拿破仑的崛起”的内 3 容时,应着重向学 生指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保障大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是当时法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拿破仑 的军事政治才能适应了这一必然趋势,为他建立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开辟了道路。说明正是由于当时的历史需要 才出现了拿破仑式的人物,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三、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随着“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述题、“小切口、深分析”的材料论证题等新题型的出现,高考历史问答题 对阅读理解能力、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针对性训练。

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启发性、概括 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概括。如在学习南昌起义的意义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四个一”,即:“第一枪”、“一面旗帜”,“一个节日”,“一个标志”。在阅读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可把它概括 为“一化三改”。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求理解概括独立战争中的六件大事:爆发——莱克星顿枪声,建 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独立宣言》发表;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 —英美和约签订。讲述甘地制定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要点时,在学生阅读理解非暴力不合作意义的基础 上,可把不合作纲领的六条内容概括为六个字,即:官、法、教、钱、义、货。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课本上总结性、概括性的结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设问,让学生以史实加以论证,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如:中国古代史《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一节,最后总结:“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的缔造做出了贡献”。在复习封建社会各阶段的内容时,都可以提出这一 观点,让学生以史实论证。再如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上可利用一些总结性的话进行这样的设问:①为什么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以本世纪20年代的史实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 一新了”。③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④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 级革命?⑤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重要的是培养学 生养成习惯,对课本上讲的一些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等,不能只是一味地去作逐条地死记硬背,而应自觉地 用史实去论证,以锻炼自己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要点。

三是以历年高考问答题为范例,有针对性地强化审题能力和解题思路的训练。历史问答题的审题,首先要 求读懂题目,准确把握题目的范围、内涵实质,明确题目对史实和观点的考查;其次要求理清答题思路,选准 答题的突破口;最后要求对题目涉及的史实进行针对性的概括、提炼、升华,做出文字准确、史论结合、条理 清楚的表述。该题的三个要 求明确,界定的词句有——“据此”、“19世纪70年代以前”、“政治领域”、“三股进步的”、“各举出两个”等,对这些词句应加 5 以仔细审清;本题的难点和关键在于认定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突破解题难点,从中得出三股进步的潮流,这样就找准了解题切 口,化难为易了。如以92年第49题、第50题、93年第43题、95年第42题等为例,进行文字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明确高考问答题对再现史实的要求是针对性、高度概括、标题式的,而非不着边际、支离破碎和细枝末节 的,努力克服叙述史实时贪多求细的不良习惯,敢于大胆概括、提炼,进而升华史实,养成规范凝练答题的习惯。

四、联系时事政治,结合历史知识,加深对重大政治生活 问题和时事热点的理解。

注重历史与现实重大政治生活、时事热点的联系,考查史政渗透能力,是近几年高考问答题能力要求的又 一新变化。问答题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具有其他题型所无法替代的优势。这种考查已屡见于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内容涉及了政治思想教育的诸多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功能。有反映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年内容的,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密切联系现实,加强历史与时事政治的相互渗透,赋予历史学科现实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感。

第五篇:从高考命题看高三历史复习的要求与对策

从高考命题看高三历史复习的要求

与对策

高考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出优秀学生,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高考试题作为人材选拔的一种手段,又具有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的特点。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即要注意全面教授历史基础知识,又要加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就以年高考历史试卷的试题来看,它的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比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

变,但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学科能力没有变,并有所加强。

纵观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⒈题目的整体难度比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⒍⒎⒏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⒉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⒊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

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⒋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⒈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⒉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

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图、插图、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⒊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年、年、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

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

史料分析题至今有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

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

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⒋学习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图。关于政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

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关于语文方面,要具备语法、古汉语、小论文写作等基础。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⒌结合教学和测试讲评,加强审题和解题指导。高考的各类题型,都有一个审题问题。学生在审题中的失误,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消灭或减少审题上的失误,是比较常见的训练。因此,在平时讲课、训练和测试讲评中,有意识地加强审题指导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非常重要。历史评讲首先要遵循及时性原则、普遍性原则、鼓励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及启发性原则。然后,应做到:第一,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及答案发给学生,使学生查找、分析自己出错的地方及原因,以解决一般知识性的问题。第二,教师及时对本次考试作简单概述,对试题的评价,答题中存在的

问题,得分情况等作一些介绍,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自己在这次考试中所处的位置。第三,重点讲评,这是讲评课的重点所在。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讲理论与知识的欠缺处、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评出错的原因、出题者的意图;评一题多问、多题一思。帮助、启发学生找差距,培养他们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重点讲评后进行小结,指出应注意掌握的方法和技巧,以指导今后的学习同时,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缺陷,布置适量的练习,进行校正、补遗,巩固讲评的效果。第五,针对个别学生还要进行面评和学法指导。

总之,高三历史教学要在认真贯彻教学大纲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认真研究高考历史命题(特别是近几年的),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达到以令人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下载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