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时间:2019-05-14 10:1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第一篇: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众所周知,从2000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开始考申论。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申论”这个陌生的词语才逐渐地被人们所认知。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申论同公务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几乎成了迈进国家机关大门做公务员的“入门券”。这样说绝不是危言耸听,相反却足以体现出申论这一形式考试命题的高深程度。也正是这种考试命题形式——申论的出现,才使沿袭多年的类似高考一般的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焕然一新。事实证明,申论考试,已直接把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选录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主要是考核考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而申论考试完全可以反映每个考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它既涵盖了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又涵盖了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国家机关也完全认可了申论这种考试形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面对近年残酷的市场竞争,国家机关对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本文拟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从试卷内容社会“热点”问题的频出,看对公务员敏锐的政治洞察能力的要求。

讲政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有敏锐的洞察力,应该是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必备素质。几年来的申论试卷命题内容中社会“热点”问题频频出现,不能不说是对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者洞察能力的检验。请看申论试卷中的社会“热点”问题:2000年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中国发展的环境问题,2001年是中国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药品中含PPA事关用药安全和民众健康问题,2002年是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问题,2003年是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问题,2004年是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问题,2005年是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明显,这六年中,申论考试考的就是中国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说起来并不生疏,就在你的身边,可要把它弄明白也不那么容易,这就要看你的政治嗅觉是否敏锐,洞察能力如何了。谁都知道,这些“热点”问题都涉及国计民生,都是国家和老百姓关心的大事。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关心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否则,心中没有国家,也没有人民,怎么能当好国家机关公务员,又何谈为人民服务呢?芽如果一个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人,连这些身边的大事都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甚至一无所知,那么,他的政治素质是

否合格也就十分清楚了。社会热点问题,也是社会现实问题,有许多还是社会难点问题。申论试卷以人民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来测试考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创举。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这应该是申论试卷命题的高人之处。

二、从试卷中背景材料内容数量的变化,看对公务员娴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

提起阅读,谁也不会感到陌生,因为生活中有一点儿文化的人每天都会阅读一些东西。可是,申论答卷中的阅读绝不是这样,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一读,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将所给材料读懂弄通,而是要边阅读边思索、边分析、边理解、边归纳,应该说这种阅读是集思维敏锐、反应迅速、默读熟练、分析果断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素质。而现实中的国家机关公务员恰恰就需要具备这种阅读能力。一条消息、一份文件、一纸资料,无一不需要阅读。不会阅读,就不能理解,不会阅读,就根本无法工作,不容置疑,严酷的事实就是如此。六年来申论试卷的背景材料各不相同,而且数量也一直在变。然而,作答参考时限所定阅读材料的时间只有40分钟。2000年1700字的材料如此,2003年5600字的材料也是如此,无一例外。如果说,阅读1700字的材料可以测试考生水平的话,那么,阅读5600字的材料就更能看出考生是否具有过硬的功底。一句话,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名列前茅,就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阅读能力。如果缺少这种不大为人们所重视的阅读能力,不但对眼前的材料理不出个头绪,而且也无法进入申论考试的下一个环节。即使草草了结进入下一个环节,恐怕也难作出好的文章来。何况所给材料的实际理解难度在逐年加大。可见,往往引不起人们重视的这种阅读能力,绝非可有可无,必须从基础上得到加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申论考试的成绩,一点也不夸张。

三、从试卷所给纷繁复杂资料的“无序组合”,看对公务员归纳概括问题能力的要求。

面对申论试卷上给定资料的“无序组合”,有的考生不知如何“梳理”,更不知自己能否理清,心中没有底。其实,这“梳理”就是归纳概括,容不得半点的含糊。一般地就申论答卷而言,它关系到整个答题的成败。很显然,对试卷上所给资料归纳概括得准确,就抓住了要点,就为后面的提出方案,继而进行论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有了“稳操胜券”的把握。无论申论中从什么角度提出要求?穴包括2003年、2004年、2005年申论试卷的要求已经打破了此前初步形成的模式?雪,也无论让你用哪一种文体去写作,归纳概括都是根本少不了的。因为归纳概括是一种能力,如果考生不具备这种能力,面对这些文字就会一筹莫展,更何况申论试卷所给的资料是经过专家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呢?选所以,考生只有经过无数次真正的实际的训练,才能练出归纳概括的真本领,才能排除资料中芜杂的干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文字的沧海中捞出“要点”的珍珠。毋庸置疑,归纳概括对国家公务员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是必备的一项能力。因为在日常现实的工作中,对领导讲话要归纳概括,对调研材料要归纳概括,对往来信息要归纳概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缺乏这种能力或者一旦失去了这种能力,公务员的工作就会一团糟,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国家机关的工作会呈现出什么样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笔者感到,与其说申论试卷是为考生精心设计测试其归纳概括能力的话,倒不如说是对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四、从试卷中文体要求及限定条件的变化,看对公务员过硬的写作能力的要求。

申论考试从形式上说,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测试,这也是人们对申论最普遍的认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申论试卷命题要求的逐年提高,对考生来说写作难度也逐渐加大。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写作能力这一点已经不再怀疑,或者说已经取得了共识。翻阅六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我们不难看到,写作形式已由模式化变成多样化,写作内容已由理想化变成现实化,写作要求已由单一化变成复杂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仅从试卷中文体写作限定条件的变化来看,就要求考生步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文体的变化历历在目:已经由概括问题的说明文、提出方案的应用文、阐述论证的议论文,发展为具体的对策、建议、讲话稿、情况报告和评论性文章。至于写作限定的条件和要求则更为具体,如2003年试卷要求:一是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二是以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身份,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2004年试卷限定条件要求更多:一是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二是任选给定的两种讲话情境中的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限定的条件如此苛刻,而对文章写作的要求则是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尽人皆知,写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写作技巧。一句话,要想答好申论这份试卷当一名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必须拥有坚实过硬的写作功底。没有这种能力,就无法进入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行列。

五、从试卷命题的整体深化创新,看对公务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处理一件事情,仅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才是目的。申论试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这也正是国家机关公务员所必备的能力。从六年来试卷内容的变化看,有环境问题、药品问题、网络问题、交通问题、农村农民问题等等,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逐年深化,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不同角度向考生展示出来,请考生,或者准确地说,请将来的国家机关公务员为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思考和解答。应当看到,申论这种考试形式策划实施的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和创新,就是一个时代的“大手笔”运作。人们常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想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要迈进这道门槛,有没有真才实学,有没有分析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申论试卷这个要求颇高的时代平台上便一目了然。面对这些问题,是手足无措,还是从容应对,申论试卷答题中自然泾渭分明。如果说申论试卷的命题年年深化、创新是为了提高考生的水平和层次的话,那么,国家也正是通过这种考试选拔和造就了能力和素质更拔尖、更优秀、更理想的机关公务员。必须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需要的是各种能力都非常强、各种素质都非常好的公务员,因为这样的公务员才能肩负起为人民执政、为人民服务的重任。其实,这就是申论试卷命题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我们选拔国家机关公务员,就是选拔优秀人才。而申论试卷中对考生诸多能力的测试,都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本文所提及的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各种能力,正是其执政能力的基石。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了对考生测试的难度,而且对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篇: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

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

【作

者】 高孝邦 【投稿单位】办公室群工处 【发布日期】2014-7-16 16:36:51 【阅读人数】 519

我国古代典籍关于将领的能力素质有诸多论述,对我们加强军官培养、提升军官素质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其中,概括最为全面、流传最为广泛、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当数《孙子·计篇》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要求将领必须具备多谋善断、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坚定、明法审令五项标准,后人称之为“五德”。《孙子·九变篇》中又指出,“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这样,孙武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将领应当具备的素质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其他论述则多侧重于某一方面,涉及面颇广,这里收集整理部分,以飨读者。

一、以身报国的使命意识。《孙子·作战篇》中讲:“知兵之将,民之司民,国家安危之主也。”意思是懂得用兵之道的将领,是百姓生死的掌控者,是国家命运的主宰者。《六韬·龙蹈》中也讲到:“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说军队的治理,是国家的大事,军队的兴衰,国家的存亡,决定在将领的手中。这两句话综合起来理解,就是善于用兵的将领,对军队的治理和国家的命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像救世主一样,能够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能够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好的将领可以带领军队走向强盛之路,促进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而不好的将领则会使军队走向衰败之路,带动国家走向**和衰亡。这充分反映了将领的伟大作用,也表明了将领的重大责任。古代名将都深知这个道理,多把忠于使命、舍身报国放在自我要求之首。《吴子·论将》中提出:“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就是讲接受了作战任务,就要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打败了敌人后再提班师回家。晋代陈寿在《三国志》中讲:“但有使命,万死不辞。”强调为了完成使命,战死疆场也再所不惜。诸葛亮在《将苑·将志》中自警,“以身殉国,壹意而已”,即为国家献身,决无二心。这也启示我们,军队干部不管职务高低,都应该首先理解国家和人民对我们所寄予的重托,树立以身报国的强烈责任意识,以国家的存亡和百姓的生死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敢于担当的决断能力。《吴子·治军》中强调,“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说用兵最大的忌讳,就是犹豫不决;全军将士最大的灾难,就是将领疑虑重重,优柔寡断。《孙子·九变篇》中指出:“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大意是将军出征在外,有的道路不能通过,有的敌军不宜攻击,有的城池不必攻拔,有的地方不用争夺,君主的命令不一定完全听从。后来很多典籍中所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来源于此。战场情况不断变化,讲究的就是灵活性,如果有“君命”掣肘,就难以做到灵活机动,很容易受制于人。将军领兵在外,要随时把握战场变化,根据战场形势来拟定对策。当今的战争更加透明、节奏更快,一次军事行动可能只限于一个连、一个排、一个班、一架飞机、一艘舰艇,虽说通信已极度发达,但对各级指挥员把握时机、临机决断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甚至更高。从现实情况看,许多指挥员甚至有些中高级指挥员,遇到紧急事态,身处第一现场,不敢担当,不敢决断,为求稳妥与自保,级级请示报告,坐等良机丧尽,造成亲痛仇快。这告诫我们,军队指挥员在重要危急关头,必须戒除犹豫和疑虑,有胆有识,顺势而为,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始终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缜密准确的谋划指挥。《孙子·形篇》中讲:“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能够在战争中取胜的军队必然是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同敌人交战;而失败的军队则是不经过认真准备就轻率地与敌人交战。《六韬·三疑》中讲:“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说明但凡用兵打仗,最可宝贵的就是能够做到战前周密谋划,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不给敌人留下任何进攻的机会,将军队可能遭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吕氏春秋·慎小》特别提到这样一句话,“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指出将领如果下错了一道命令,就会导致军队被击溃,无数将士丧身疆场,给我们描绘了战前谋划不足、战时指挥失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明代何东序在《删定武库益智录·谋猷篇》中提出,“兵欲胜敌,谋贵素定,而战胜可以。”说的是在打仗的时候要想战胜敌人,贵在养成善于谋划的好习惯,然后就可心实现取胜的目的,更加强调要将注重谋划作为一种习惯,努力培养谨慎、细致的作战风格。这告诫我们平时就要积极跟踪学习现代战争演变趋势,深入研究把握作战样式、作战行动的新特点新规律,把打什么仗、怎么打仗搞的问题搞清楚,不断提高克敌制胜的谋略水平。

四、博古通今的真才实学。北宋范仲淹在《宋史·狄青传》中这样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意思是将领不知道古代的史实和今天的实际,就只能具有平民百姓一样的勇敢。说明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应该是勇武的,还应该是博学的,既熟悉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又能够熟知今天的实际情况,博古通今,灵活运用。清代魏源的《圣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兵无强弱,强弱在将”,意思是军队没有强弱之分,强弱体现在将领身上,将领治兵、领兵的才能决定了军队的强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充分说明了领导的才能对一个团队建设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戚继光在《练兵实纪·练将》中指出:“练兵之要,先在练将。”意思是只有练出良将,才能训育精兵。如今,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对指挥员学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学识外延要求越来越广,我们只有积极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努力做一个知识型、博学型、专业型的现代军官,才能够回答和解决习主席提出的“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五、一呼百应的个人威信。《尉缭子·兵令上》中讲到,“卒畏将甚于敌者胜,卒畏敌甚于将者败。”说的是士兵们敬畏将领超过于害怕敌人,这样的军队就能够取得胜利;士兵们害怕敌人超过于敬畏自己的将领,这样的这军队就必然要失败。这说明将领应该在军队中建立崇高的威信,使将士们愿意在战场上为自己效命,将生死置之度外。《吴子·应变》中讲:“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说的是三军服畏威严,士卒听从命令,这样,就没有打不败的强敌,没有攻不破的坚阵。《孙膑兵法·将失》指出:“令不行,众不壹,可败也。下不服,众不为用,可败也。”意思是命令不能执行,将士行动不统一,就会遭到失败;下级不服从上级,士卒不听从指挥,也会遭到失败。威信如此重要,那么古代将领是如何树立个人威信的?汉代荀悦在《申鉴·政体》中指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即施行禁令先己后人,部属也自当能严格遵守;先人后己,则法纪就很难有效执行。《管子·兵法》中讲:“禁必欲止,令必欲行。”即禁止的一定要杜绝,法令一定要实行,也就是我们现在强调的“依法从严治军”。《孙膑兵法·将德》中讲:“赏不逾日,罚不还面。”意思是论功行赏不超过当天,有罪施罚要立刻执行。归纳起来,就是严于律己、以身示范、令行禁止、赏罚严明,能做到这四点,就能够在军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做到一呼百应。

六、真挚浓烈的爱兵情怀。《孙子·地形篇》提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生死”,说将领对士卒要有深厚的感情和行动,要像热爱自己的婴儿、孩子一样去爱,能做到这样,士卒才会跟随将领赴汤蹈火。《六韬·龙韬》中讲,“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士未坐而勿坐,士未食而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表明将领如果能够与士卒共冷暖、共劳苦、共饥饱,全军上下听到战鼓催征就会兴奋,听到鸣金收兵反而沮丧;如果士卒没坐自己就不坐,士卒没有吃饭自己就不吃饭,始终与士卒保持一致,那么士卒作战时必定能够拼尽全力。《孙膑兵法·将义》指出:“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克,军不克则军无功。”说将领不能够不讲仁义,不讲仁义军队就不能打胜仗,不能打胜仗就不能取得任何功劳。《黄石公三略·上略》中提出,“良将之养士,不易(异)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说好的将领,爱兵就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所以能使全军同仇敌忾。强调爱护士兵,是古今将帅带兵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建军以来历代领导人的一贯主张。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所处的内外环境和部人兵员成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领导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倡导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官兵关系搞好了,大家心齐气顺、团结一致,部队战斗力就有了坚实基础。

七、谦虚高尚的品德修养。《孙膑兵法·将义》中讲:“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胜不得。”说的是将领不可以没有高尚的品德,品德不高尚,那么他就不能对部下具有约束力和号召力,没有约束力和号召力,那么三军就不能取得胜利。这句话是告诫将领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品德,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治理军队的核心和关键。诸葛亮在《将苑》中提出,“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意思是说将领不可以产生骄傲的情绪,骄傲就会丧失礼节,丧失礼节就会众叛亲离,告诫将领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要宽厚、真诚,要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热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得到众人的尊重和支持,就没有什么事办不成、什么仗打不胜;如果将领倨傲不逊,自以为是,就会轻视别人,慢待别人,甚至排挤有才能的人,众人就会抛弃他、远离他,使他成为孤家寡人。诸葛亮在《将苑》中还提出,“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说的是善于领兵打仗的人,从不倚仗自己的强权和势力去欺压别人,上级的宠爱不会使他欣喜若狂,敌人的辱骂不会使他产生畏惧,看到利益他不会贪图,看到美色他不会迷失心志,他唯一的志向就是战死疆场,为报效祖国而献身。诸葛亮把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并列起来,作为将领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当今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很强的学习价值。

八、取力于民的群众观念。《荀子·议兵》中提到,“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说的是爱护民众的军队强大,不爱护民众的军队弱小,用兵打仗的根本,在于使民众团结一致,赢得民众支持。清代蔡锷在《〈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写了这样一句话,“古今名将用兵,莫不以爱民为本”,强调爱民是对将领最根本的要求。《淮南子·兵略训》中说,“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说军队能够以弱胜强,是民众支持的结果,得到民众支持,即使弱小也一定会强大,失去民众支持,即使强大也一定会灭亡。《明太祖宝训·谕将士》中讲,“畜兵所以卫民,劳民所以养兵,兵民相资,彼此相利。”意思是养兵是为了保卫民众,烦劳民众是为了养兵,兵民互相依靠,才能彼此互利。《曾胡治兵语录·仁爱》中提出,“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军行之处,必须秋毫无犯,固结民心”,把爱民放在了领军治兵的极高位置。拥政爱民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人民战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从上面一些论述看来,军民团结、爱护民众、人民战争、遵守群众纪律等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军队各级指挥员应当牢记这些道理,教育、管理、训练绝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军队内部,要知道战争的伟力根植于民众之中。

第三篇:2014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解析

ln.huatu.com

2014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解析

第一题

一、根据“给定资料1-3”概括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0分)

要求:准确、全面,表达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200字。

【答题思路方法】

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概括题。概括题最重要的答题原则就是“准确、全面”,在要点准确全面的基础上,分条分层作答,显示出概括的条理与分明。题目要求根据“给定资料1、2、3”概括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在材料1、2、3中概括出与群众路线相关的不好的,包括问题的表现、原因、危害,并进行一定分类。

【答题过程详解】

第一步,定位材料

本题明确指出了作答依据材料是“给定资料1、2、3”。

第二步,过程详解

(1)材料1第1段:落实的会开过了,调研的人也下去了,是不是就等于活动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恐怕还不能简单画等号。如果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基层去了,群众见了,但面对群众只作寒暄不问问题,转一圈、照个相,什么问题也没有触及,更别说解决,如此这般搞活动,实质是在做表面文章。(落实调研活动不触及、开展、解决问题是在做表面文章)

(2)材料1第2段:做表面文章是典型的作风不实的表现,中央对此明令禁止,群众也是深恶痛绝。为何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却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面子上好看,绕开问题矛盾,谁也不得罪,你好我好大家好,换来一团和气;二是做起来容易,触及问题要有勇气,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医学考试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信用社 | 选调生 | 军转干

ln.huatu.com

费力不说,弄不好还会得罪人,不如避实就虚来得容易。(由于顾面子、避实就虚导致做表面文章作风不实。)

(3)材料1第3段:表面文章之弊久治不愈、虚火旺盛,和一些地方的“官场生态”不无关系。有的人对上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甚至是造假应付上级;而有的领导干部对下面的问题或疏于检查,或视而不见,不愿较真,得过且过。这样一来,各自省事,相安无事。但“和稀泥”、“水上漂”的做法,只会掩盖问题、积累矛盾,给实际工作带来更多被动,产生更大危害。(表面文章会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被动,产生危害)

(4)材料2第1段:信息的真实是政绩考核、公共决策的前提,民意调查则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然而,一些干部却担心“不利信息”公开会影响到政绩考核、仕途升迁,于是应对之策迭出,造假之风四起,邵阳综治办的“花钱买好评”只是其中一种。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曾发生过派发“标准答案”“回答须知”的,要求基层干部“承包到户”“摊派到人”,更有甚者,专门让中小学生放假,以“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凡此种种,不仅不能客观反映社情民意,反而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信息不能客观反映社情民意,损害政府部门公信力。)

(5)材料2第2段:事实上,煞费苦心扭曲民意调查,无非是通过“杜撰民意”,制造政绩斐然的假象;不过是想在上级机关面前粉饰太平、夸饰成绩。然而,好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岂是欺上瞒下骗出来的?这种应付上级、自欺欺人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比如,统计数字注水,“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提高绿化率,荒山刷上绿漆;迎接检查,路边竖起遮羞墙。这些行为,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可以说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杜撰民意形式主义)

(6)材料3第1段:9月15日,多家网站出现一段河北省兴隆县孤子山镇党委书记梁文勇一边喝五粮液,吃大龙虾,一边骂百姓“给脸不要脸”的视频,梁文勇在工作期间接受私人宴。他在宴会上大放厥词:“现在的老百姓就是手里端着米饭,嘴里吃着猪肉,最后还得骂你娘。老百姓就是这副德行。不能给脸,给脸不要脸。”这样的雷人雷语背后,是一些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异,是权力权的错位,是政绩观的扭曲。这样的干部淡忘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或者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本就没有真正树立。他们当干部,不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医学考试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信用社 | 选调生 | 军转干

ln.huatu.com

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不是把自己当成人民公仆,而是发号施令的土皇帝,群众的利益在他们眼里无足轻重。(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异,是权力权的错位,是政绩观的扭曲)

【参考答案】

1、落实调研活动不触及、开展、解决问题是在做表面文章;

2、由于顾面子、避实就虚、杜撰民意做表面文章作风不实;

3、表面文章会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被动,产生危害;

4、信息不能客观反映社情民意,损害政府部门公信力;

5、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异,是权力权的错位,是政绩观的扭曲。

【赋分说明】

按点给分,共5条,每条要点2分,共10分。

第二题

二、根据“给定资料4”分析形式主义带来的危害。(10分)

要求:问题全面,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150字。

【答题思路方法】

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分析题。作答此题,首先要确定此题的材料范围,定位材料4,然后分析形式主义带来的危害,材料中直接的危害可以直接抄,如果材料中直接给定的信息点比较少,则需要考生自己推导。然后注意答题危害类题目的表达方式,最好以不利于、损害等。

【答题过程详解】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医学考试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信用社 | 选调生 | 军转干

ln.huatu.com

第一步,定位材料

本题作答主要依据是:材料4

第二步,过程详解

(1)材料4第1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许多事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但有不少形式渐渐变成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其结果是贻害无穷。日常生活中,大凡有什么开工竣工仪式,都要搭个棚子,摆起鲜花,铺上地毯,邀请宾朋,仪式现场气势恢弘。比阔气,讲排场,为了“那么一会儿”,钞票花了一大把,资源浪费一大堆,一帮人被累得半死。此等做法,除了劳民伤财之外,对工程本身毫无意义。无非是你搞我搞大家搞,乐此不疲,见多不怪,似乎成了一种通病。长此以往,势必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劳民伤财会与解决问题无无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势必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2)材料4第2段:领导下去调研考察,本意是了解真实情况,取得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决策今后的工作和部署。而个别地方的领导却把上级领导去当地调研考察,当作其展示“政绩”的契机,一味摆好,极力遮羞。迎接领导干部去看现场的景致也是匠心独具,一路上还竖起大牌子,“牌子大的不得了,花了不少钱费了不少事,就为了领导来看一看”。中国人喜欢刷标语、竖广告牌(非商业属性的),一项中心工作一经推出,各地路边就会竖起各种各样的标语牌。对于这种现象,关键不在花这个钱,而是给老百姓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样折腾,上行下效,层层折腾,既搞得风气不好,又使上级领导听到的都是形势大好,所讲的都是充分肯定、高度评价。(调研考察情况不实会影响今后的工作部署。)

(3)材料4第3段:在众多关于形式主义的读者来信中,四川泸县方洞镇向阳社区张世森的来信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曾在原单位党支部亲历过一件帮扶农村困难党员的事。支部让每名党员填写一张帮扶农村困难党员表,写上了帮扶对象姓名、帮扶项目规划、措施,甚至还有帮扶效果等内容。其实,他们对帮扶对象长得什么样、家门朝哪开、家境究竟如何一概不知,更谈不上有什么资金或物质上的支持,至今他也不知这些困难党员生活状况如何。作为一名党员,他心里感到非常内疚。他说,“形式主义败坏了党风,受伤的是群众”。(帮扶形式会败坏党风,损害群众利益。)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医学考试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信用社 | 选调生 | 军转干

ln.huatu.com

(4)材料4第4段:做表面文章对个别人似乎“好处不少”,却和党的性质宗旨严重背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十分有害,不仅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更会辜负群众信任,危害群众利益。根除这种顽劣的形式主义作风,需要拿出自我解剖的勇气,也需要对制度进行强化和完善。(党的性质宗旨严重背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十分有害,不仅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更会辜负群众信任,危害群众利益)

【参考答案】

1、劳民伤财会与解决问题无无益;

2、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势必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3、调研考察情况不实会影响今后的工作部署,造成决策失误;

4、帮扶形式会败坏党风,背离党的性质宗旨,损害群众利益;

5、损害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更会辜负群众信任,危害群众利益。

【赋分说明】

按点赋分,共五个信息点,每点2分,共10分。逻辑及语言表达不合理扣1-2分,不是以危害的形式给出的均不给分。

第三题

三、根据给定“材料6”,概括南和县在进行群众路线的成功做法,并说明以后应该如何开展群众路线。(20分)

要求:(1)问题全面,条理清楚;

(2)内容具体,表述清晰;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医学考试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信用社 | 选调生 | 军转干

ln.huatu.com

(3)字数不超过300字。

【答题思路方法】

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启示题。作答此题,首先要确定此题的材料范围,定位材料6,然后需要到申论材料中找到南和县在践行群众路线的成功做法,然后再再写以后工作中应该如何去做,也就是启示。写启示时应该围绕南和县的成功做法来写。

【答题过程详解】

第一步,定位材料

本题作答主要依据是:材料6

第二步,过程详解

(1)材料6第1段:“材料准备好后交给我,剩下的我替你办。”近日,在南和县郝桥镇大林村便民服务站,村民孙继红前来咨询流动人口证如何办理。值班村干部薛立静一边写着所需材料清单,一边热心交代。听到这样的回答,孙继红很是满意。她说:“以前这样的事都要去镇里,在镇政府的大院里跑完这个屋,跑那个屋,到处找人,往往一趟办不了,要跑好几趟。现在可好了,把材料交到村便民服务站,很多事干部就给代办了。”(开办便民服务站,解答群众疑问,帮助群众办理相关事项。)

(2)材料6第2段:“乡村两级党组织距离群众最近,但因为缺乏专门的服务平台,在以前,服务职能不突出。”南和县委书记李超英说,过去,乡村两级缺少为群众服务的专门场所,不少群众反映,去县城办事路程太远,去乡镇办事常常摸不到门、找不到人,很不方便。比如离县城最远的史召乡一位村民曾反映,前两年大儿子结婚,到县城办结婚证来回要一天,算上路费、饭费、工本费,至少也要花个两三百元。“所以,要服务好群众,就要通过把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要服务好群众,就要通过把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医学考试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信用社 | 选调生 | 军转干

ln.huatu.com

(3)材料6第3段:南和县专门拿出2000万元资金,大力度推进服务平台建设。新建的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大楼对部门、窗口、职权等进行了重新设置、划分和整合,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站均有统一标识、有便民服务设施。(拨出专门资金,重新设置、划分和整合,完善便民服务设施。)

(4)材料6第4段:“把权力真正放到位,是保证服务平台为群众真办事的关键。”南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玉成说,如果服务平台特别是基层服务平台没有相应的事权,只能做“收发室”,就只能是花架子。只有简政放权,切实解决基层服务职能虚化问题,便民服务平台才能做到真正便民。(见证放权,把权力真正放到位,是保证服务平台为群众真办事的关键。)

(5)材料6第五段:为保证服务质量,南和县着手完善了服务窗口监管制度、工作人员考评制度和服务窗口工作办法,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对各个窗口进行定期督查和实时监控。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电子监控平台,分别对下一级服务平台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县纪委则对所有服务窗口进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依据。(完善服务窗口监管制度、工作人员考评制度和服务窗口工作办法,用制度管人管事;对各个窗口进行定期督查和实时监控。)

【参考答案】

南和县成功做法:

1、开办便民服务站,解答群众疑问,帮助群众办理相关事项。

2、要服务好群众,就要通过把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

3、拨出专门资金,重新设置、划分和整合,完善便民服务设施。

4、见证放权,把权力真正放到位,是保证服务平台为群众真办事的关键。

5、完善服务窗口监管制度、工作人员考评制度和服务窗口工作办法,用制度管人管事;对各个窗口进行定期督查和实时监控。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医学考试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信用社 | 选调生 | 军转干

ln.huatu.com

启示:

1、开办便民服务站,解答群众疑问,帮助群众办理相关事项。

2、要服务好群众,就要通过把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

3、拨出专门资金,重新设置、划分和整合,完善便民服务设施。

4、见证放权,把权力真正放到位,是保证服务平台为群众真办事的关键。

5、完善服务窗口监管制度、工作人员考评制度和服务窗口工作办法,用制度管人管事;对各个窗口进行定期督查和实时监控。

【赋分说明】

按点赋分,成功做法共五个信息点,每点2分,共10分。启示:五个信息点,每点2分,共10分。启示不能从做法中推到一律不给分。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医学考试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信用社 | 选调生 | 军转干

第四篇: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模拟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4.作答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先有“山寨世博中国馆”,后有“山寨悉尼歌剧院”——J省F县的两大“山寨”标志性建筑物,这两天成了舆论议论的焦点。公众批评当地政府“山寨成瘾”、“乱花老百姓的钱”、“热衷面子工程”。而F县县政府发言人则回应,“兴建„中华情‟和„天鹅港湾‟都有提升地方影响力的考虑,这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致富”。

其实,“山寨”的建筑并不一定都不好。深圳和长沙的“世界之窗”都是浓缩的“山寨版”世界建筑,都受到了热捧,因此,对待“山寨版”的建筑,应该看它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是一概加以排斥。

但是,对于F县的“山寨建筑”来说,民众说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而官方说这是“重点民生工程”;民众说“有钱该花在刀刃上”,官方说“这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致富”,“对外界的批评实在想不明白”。因此,饱受质疑的F县“山寨建筑”成不了“城市名片”。

F县的“山寨建筑”,走入公众视野,引发的更多是责难,而非赞赏。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个饱受质疑的现象背后总有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标榜的理由又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山寨悉尼歌剧院”是一个占地约200平方米,上下两层,集餐饮、休闲、健身于一体的饭店,总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很难想象这可以与群众致富挂上钩。山寨建筑是增加了就业,还是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一个经济欠发达,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的县市,花5000万元修一个“山寨”的标志性建筑,让人感觉是一种“不择手段”的出名,难免遭到人们的反感与排斥。

没有文化创意的“山寨建筑”,只是一个单调的“赝品”,难以成为一个地方不断进步的真正动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实就是一张“城市名片”,应该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尽显城市的精神风貌,并且给人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它的内涵和影响力不是一两个“山寨建筑”就能体现出来的。如果F县真想提高知名度,提升影响力,就必须发掘地方文化内涵和打造当地的软环境,必须在自身最具代表性的方面上下功夫。如果在F县的革命老区、商品粮基地、建筑之乡等方面好好做文章,不比搞哗众取宠的“花架子”山寨工程好上千倍?

“山寨建筑”模仿得了那些名胜的外形,却“山寨”不出它们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气质。这必然使得其吸引力和趣味性大打折扣。缺乏历史韵味的“山寨建筑”,生命力也注定“早衰”。因此,提升一座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光靠花巨资“山寨”几个建筑,是行不通的。改善民生,比什么标志性建筑都重要,钱应该用在刀刃上。不要让哗众取宠的“山寨建筑”影响了“无辜”的城市。

2.2011年7月25日,G省A区文明办邀请当地传统文化推广促进会会长W教授,从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对该区部分群众进行了一场传统文化知识培训。W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赢得了听讲人员的热烈掌声。

7月27日,A区文明办对A区爱心艺术团的60多名团员,进行了以“身心和谐、家庭谐、社会和谐”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观看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参加培训的人员结合自身生活经历,畅谈了自己的观看感受。一名60岁的爱心艺术团成员在看完影片后,回想起已故母亲对自己所说的一切,仍感愧疚万分,表示将在以后的日子里,“事诸父、如事父”,做一名孝老爱亲的好市民。

7月28日,A区妇联组织全区各乡镇街道妇女干部,对各乡镇街道干部进行了“和谐家庭”创建培训,观看了传统文化教育光盘《圣贤教育改变命运》,为提高全区妇女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了解,A区文明办将通过市民文明学校总校、分校、各教学点,牵头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驻区各企事业单位中扎实开展市民道德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3.S省教育厅2010年12月31口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近几年来,S省中小学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中小学在课程实施中没有认真开设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有的地方和学校在开展相关专题教育活动特别是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S省教育厅表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是全省统一规划建设的课程科目,精选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经典篇章,是中小学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各地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省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指导意见规范组织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以颂扬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要广泛征求意见,慎重选择学习诵读内容。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S省教育厅要求各市教育局要将此文件精神迅速通知到所属中小学校,并立即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立即予以制止和纠正。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了好多年,但何谓“精华”?何谓“糟粕”?从事教育工作的何女士本身爱好诵读经典,每个暑假也会带着孩子去参加经典诵读班.,何女士说,早上看了报纸后,她翻阅了《三字经》和《弟子规》,不知道这里面哪句才算“糟粕”。“要去其„糟粕‟,应该先把„糟粕‟圈出来,让大家知道哪里是„糟粕‟。”

S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多年来致力于推广“经典诵读”活动的Y教授告诉记者,现在不仅S省,全国中小学都在推行,国学经典诵读是很有意义的事。随着经济文化的崛起,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Y教授指出,在全球化视野下必须问“我是谁”,“我是谁”正是一种民族性,就体现在文化传统,也就是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中。“但有时候精华和糟粕是密不可分的。”Y教授说,要充分相信老师的辨别力,能够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接触过一些中小学老师,对国学都有着清晰的理解。

对于S省的做法,一位天津网友表示赞成。他认为,《三字经》、《弟子规》他都读过,虽说是道德上的东西,教你怎么“做人”,但里面的价值观相对扭曲,里面没有多少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还拿传统文化当大棒的话很明显已过时了,但要禁止的话还不至于,应该把国外的中小学读物和所谓传统文化的精华全摊开让孩子们自己挑选。

一位深圳网友也投了赞成票。他认为,传统文化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大部分都是糟粕,愚民思想,完全和社会脱节,书本上的知识根本解释不了现在的社会现象,于是就用传统文化去解释,这样培养出来的下—代就是社会进步的阻力。

但是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既是诵读经典,就应全文通读,而不应任由孩子断章取义。

这名网友说,他身边一个父母离异家庭的5岁小孩熟读四书五经,这个小孩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这样解释的:“妈妈,爸爸不要我们了‟,是不是因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网友说,单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一句话,称不上是多大的糟粕,或许它是孔子对家务事的一句牢骚话,离开了原有语境,却被一个五岁的小孩理解成那样。

网友董女士也表示,她的孩子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报经典涌读班,《三字经》、《弟子规》张口就来。“有些东西他现在不明白不要紧,长大了有了一定的阅历回头再读时,白会有甄别。”董女士说。

一名校长指出,关于甄别哪些内容适合孩子可以考虑征求专家的意见。该校长说:“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不值得提倡,经典就是认可度更高一些.,从历史发展来看,大家都很认可的,像四书五经,更能够经得起历史推敲。”该校长表示,经典诵读还必须和现实结合起来,因为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科技发展肯定比古代发达。因此经典如何结合实际非常重要。另外就是经典诵读要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同时又不能仅仅是为了背诵,要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使小学生一定程度上能够联系到现实生活。“有的东西要以背诵为形式,背涌多了,有了积淀,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自己会解读。当遇到事情之后,能够更理性地结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来理解经典,而不要盲目。”

4.“鸭梨山大”、“神马”、“浮云”,一幅幅满是网络用语的广告出现在J市的公交站台上,不由让一些学生家长担心,这些网络用语可能会误导孩子。

李女士家住J市长安区,她向记者介绍说,最近孩子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词语——“鸭梨山大”、“小盆友”,她便询问正读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是不是写错了?孩子则告诉李女士,每天上学乘坐公交车,公交站台广告中就有“鸭梨山大”一词,意思是“压力很大”。而“小盆友”一词,孩子是从一幅童装广告中学到的。“这些词跟„神马‟、„浮云‟一样,都是网络用语。”孩子对她说,“妈妈,你不上网,都OUT(过时)啦!”

2011年6月6日,记者在中山路等路段走访时,看到不少公交站台悬挂着某品牌冰红茶的广告牌。上面印着,“不要以为鸭梨山大神马的,我就抗不住了,过上一个韩剧零食懒洋洋的周末,多大de鸭梨都是浮云。”短短的几行字里,就出现了“鸭梨山大”、“神马”、“de”、“浮云”等网络语言。

记者采访了几名乘公交车上学的孩子和家长。有的小学生说:“我早就注意到那块广告牌了,一直不明白„鸭梨山大‟是什么意思。”一些小学生说:“我知道在网络上„神马‟是„什么‟的意思,„木有‟是„没有‟的意思。于是在一次作文中,将„有没有‟写成„有木有‟,结果老师画了圈,说我在写错别字。”

在走访中,一名家长表示,户外广告、电视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很大,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受影响,最好能够规范一下,别用网络语言做广告词.“这些网络用语当广告词,吸引大众眼球,这无可厚非,但出现在公交站台上显得不大合适,这可能误导一些正在学习的孩子。”李女士说。

J市第二中学语文老师王某,曾多次担任高考阅卷组组长,他介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同学们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这两年尤为突出,像有的学生故意把“同学”写成“童鞋”、“悲剧”写成“杯具”等。

“网络语言的盛行,与其具备幽默、活泼、新奇等特征有关,但极不稳定,往往是流行一段时间便被弃用。而语文又是最讲究规范的一门学科,在中高考阅卷时,评卷老师对网络语言一般持排斥态度。”王某说,“在此提醒同学们,中高考作文时,最好不要用网络语言。如果想用,也必须谨慎。网络语言的使用,必须有合适的语境,才能够体现出这个词准确表达的意思。其他情况,则极易被认为不符合语言规范,被当成错字、错词来看待。”

5.刚出版的《新华字典》里收录了大量网络“潮语”,却将一些常用词弃用,引起众多争议。2011年7月24日上午,女作家池莉在香港书展做了一场关于语言的讲座,话题涉及对当下网络潮语、广告词对汉语糟蹋的看法。对于刚出版的《新华字典》里收进很多“潮语”(新潮语)的做法,她表示不认可,“这么急躁地将还未进行足够时间检验锤炼的语言收进去,是很不应该的。”

2011年7月10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新华字典》开始“变脸”,而且变得很新潮。在最新的第11版《新华字典》中,许多热门网络词汇“房奴”、“晒工资”、“秀场”、“学历门”等都收入其中。同时,这本《新华字典》还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其修订幅度之大为历年罕见。这一变化引起了许多读者的热议一一《新华字典》该不该为博人眼球而追求“时髦”?该不该增加大量的网络词汇?

已有58年历史的《新华字典》推出的最新版共收单字1.3万多个,以字统词,收带注释的词语3300多个,在上一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这也充分说明新版《新华字典》与时俱进。但记者在翻看新版《新华字典》后发现,并不是所有最时髦的词汇、最新鲜的网络语言都能进入这本字典。如“神马”(什么)、“童鞋”(同学)等。

一名中学老师表示:一些在网络上广泛使用,但确有语法错误并有别字之嫌的词汇没能进入新版《新华字典》,这是很正确的。因为这不是规范的用词。词汇应该保持与时俱进,但也不是没有规则可言。比如对“雉”字的解释,1971年版“雉”的解释是“野鸡”,其后又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到2008年版,删去了后一句话。按“潮语”特点,“给力”应入选《新华字典》。不过,目前国家一些主流媒介都在使用的“给力”等新词,这次却被《新华字典》放弃了,有些着实令人不解。

《新华字典》在诞生半个多世纪的过程中,一直甄别流行词汇中的精华与糟粕,确实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如在第11版《新华字典》中把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汇,妇“马达”、“相声”、“摩托”、“煤油”、“秘书”、“合作社”等都剔除了出去,这未必就是正确的做法。

7月27日,记者专门请教了著名学者辽宁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M教授,他说:“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听起来很新鲜的词汇,有的有价值,有的没有价值。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了,有价值的词汇就应该承认。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词汇,我认为,凡进入了语言的使用当中,字典就应给予收录。有些骂人的话,如在明清小说中出现过的,这些词汇虽然没有正面意义,但如果字典中不收录,以后上哪儿去找?”

《新华字典》不能割断与历史的联系,但也不能放弃新词的收录,对此,M教授说:“词汇,应该是大家都懂的,大众广泛使用能起到交流作用的,这样的词汇《新华字典》收录进去总是可以的。那些小众的,只有小圈子里的人才明白的词汇,可以少收或不收。总之,要以公众的使用率为标准。”M教授呼吁:“不在于字典收了什么词汇,而在于媒体正在不加控制地大量使用网络词汇,这是不应该的。报纸,不能什么网络语言都往上用。我认为,媒体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一定要慎重。”

6.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1年5月9日在吉林调研时强调,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让人民大众共建共享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推动城乡基层文化有一个更大发展,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他指出,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基层文化得不到加强,就谈不上文化的整体进步,更谈不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些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仍在基层,必须把基层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工作的基点和归宿。要加强统筹规划,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要创新基层文化发展模式,拓展基层文化服务渠道,把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基层文化建设、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群众文化活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普通大众为对象的创作导向,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多生产群众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建立强有力的帮扶机制,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开展城乡共建、区域共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扶贫、对口支援,不断开创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新局面。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1”中讲到“F县的„山寨建筑‟,走入公众视野,引发的更多是责难,而非赞赏。”请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3”中介绍了S省对待传统文化学习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S省采取这个做法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2、3”中讲述了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加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一些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加强公民德育建设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个以加强语言规范性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广大青少年语言文化教育的一个规范。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语言之美”、“加强青少年语言规范的重要性”、“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青少年语言规范性”。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材料,以“文化强国”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参考答案】

F县斥巨资建造“山寨世博中国馆”和“山寨悉尼歌剧院”引发的更多是责难而非赞赏是很正常的现象。建造山寨建筑是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知名度。但是在F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没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县市,建设这种近乎奢华的休闲娱乐场所显然不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反映了官员不正确的政绩观。F县发展经济应该依托自身优势进行发展,如在革命老区、商品粮基地、建筑之乡等方面好好做文章,将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需求。

2.【参考答案】

“给定资料3”中提到,S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要加以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三字经》等经典文学,要选择性学习。S省这种做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一些道德文化理念已经与当今社会脱节,不符合当前实际:二是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有限,学校不加选择直接要求学生诵读,学生在理解上会产生偏差,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参考答案】

传统经典文化中有着诸多的道德理念,诸如“守孝悌”等都是对当前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G省请专家学者将传统文化的要义带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用平实的语言宣传传统美德,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S省强调对中小学生进行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时要加以甄别,选择与时俱进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两省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一是在加强公民德育建设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走入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德育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感;三是在运用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时俱进,选择适合当今时代的部分。

(三)、【参考答案】

(一)语言之美

从仓颉造字的远古到汉字简化的今天,汉字的每个发展过程都是一次完美的飞跃。汉字书法艺术展现着汉字本身的美感;在古诗词、散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辞藻跳跃间的韵律美。

(二)加强青少年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青少年处在语言规范性学习的重要时期,若不能对汉语言的规范进行充分的理解,会影响其将来对规范性语言的掌握。同时,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辨别力还不是很强,喜欢追求潮流,所以在网络语言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注意加以引导。

(三)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

网络语言本身具有潮流性等特点,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规范性。它的使用必须有合适的语境,其他情况,则极易被认为不符合语言规范,被当成错字、错词来看待。

(四)如何加强青少年语言规范性

一方面,青少年要加强在校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汉语言音义形及语法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学校、老师以及家长要对广大青少年加强规范性教育和引导监督,增强青少年的语言规范性意识。

(四)、【参考例文】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以规范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是《荀子·修身》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若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这对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与之适应。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现时代,文化和经济、政治越来越相互交融,文化力日益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变得举足轻重。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有几个特点:一是网络文化发展迅速,网络语言也是日新月异;二是山寨文化发展很快;三是各地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这些特点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发光发热的同时也隐藏着种种问题。我们要合理的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才能保证文化发展的方向,保证文化合理健康发展。

首先,对于当前发展迅速的网络文化,我们要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加以引导。网络作为新媒介,为文化的发展打造了很好的平台,以网络为依托,网络新词也是发展迅猛。我们一方面要鼓励网络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网络上出现的三俗现象加以抵制。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我们要加以引导,保障在网络新词发展的同时不影响汉语言的语言规范性。

其次,山寨文化近几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从最初的山寨电子产品到现在某些地区开始山寨一些建筑特色,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不过对于这种建设山寨建筑的行为,地方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山寨虽然可以造成一定的影响,扩大地方名气,但是也是劳民伤财,依托自身优势发展出自身特色的风景,才是更好的发展选择。

第五篇: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下面是某网站最近发表的谈关于公共文化教育的文字:

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生命线似乎脆弱得不堪一击。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能让城市半瘫痪;居民的家也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露的燃气就像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仿佛幽灵般游荡的杀手: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火城市的通病;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也频出事端,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变几如脱缰之马。

对大自然的愤怒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对这些人为的城市灾难,我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灾难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心理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一旦这最重要的东西缺失了,人们还能放心地去哪里?还能放心地乘坐什么出行?还能放心地吃什么?尤其是城市突发性危机事件,凸显了当今社会缺乏综合应急系统的软肋。

在诸多涉及公众生命的问题中,首要问题之一是公共应急资源需要整合。一方面不少部门总在强调自己的救援力量如何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分明有庞大而名目繁多的救援队伍,地震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救援、工程抢险、城市危险晶救援等等,这些队伍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可问题在于这些救援力量往往仅是行业自己的,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力量相当分散,很难形成合力。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呼唤构建一个城市三灾应急系统,公众则需要培养必要的危机意识,要“伤后知痛”。现在很多事故灾害都直接波及城市中无辜舶公众。在不少情况下,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随现代城市的灾难与危机。

因此,对相关公共文化教育的呼唤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井喷、火灾、爆炸、踩踏事故、地铁追尾、游船翻沉、文物烧毁等,被媒体通天热炒,显示出一种防灾预警意识的觉醒。但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自律性、生命文化、安全技能观等方面。有学者认为:西方人对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往往表现出一种自觉性及自律性,强调保障安全是人的权利:中国人从古至今则更多地强调用典范的影响力来影响行为,此种方式很难完全适宜于现代城市化的生活状态。西方人“生命第一”的文化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却过多地宣传“国家财产第一原则”,这与“应急避险权”所主张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似乎相悖。美国在1985年就组建了社区救灾反应队,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经常组织北美统一的火灾“大逃亡”训练活动;中国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只停留在对安全警钟的认知环节,暴露出在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产品上存在的诸多小足。这一切,都告诫我们必须系统地、更加完善地开展公共文化教育。

2.如果地铁站台或者行驶中的地铁列车失火了,大量乘客如何有效疏散?如果12级台风登陆上海,那些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幕墙顶得住吗?……这一个个“如果”,都足上海某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的一个个科研课题。

上海某报记者报道;最近在全市开展的“我为城市安全献一计”活动,引起了研究所专家们的密切关注。一方面,他们为市民居安思危意识的增强和诸多防灾好点子欣喜;另一方面,专家们很想提醒:“防灾不能只考虑技术手段——给城市打造‘金刚罩’,更得在‘人防’上多下工夫,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大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城市公共交通若都能配备全程监控,运行的安全系数就更高了”:“上海越江隧道已经有10多条,针对可能遭遇淹水事故的危险,不妨装上安全阀门,需要时可用来挡水”;“预防高楼玻璃幕墙掉落,应该对建筑做整体风洞试验”……这些意在为城市套上一个水火不侵“金刚罩”的设想,很有道理,提出这些建议的专家中不乏院士。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一座城市不可能为了防范一些小概率的灾害事故,不计代价地增添防灾设施。”该研究所专门研究城市地下建筑安全与灾害应对的H博士,对地铁渗水和隧道渗水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对于一些学者提出为越江隧道增设“挡水阀门”的建议,并不完全认同。他说,“据我了解,国内有个别隧道安装过这样的阀门,但可以想象,常年用不上;后来有一次搞演习时决定用一下,却发现阀门由于年久失修,机械失灵,根本没法动。”

H博士想用这个案例说明两个道理:第一,为了小概率事故而砸重金设防,心理安慰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作用,要不要这么做,应全面考量;第二,如果装备上了,则怎样保养维护,工作人员能不能熟练操作,都是必须重视的“人防”环节,否则,当有朝一日预想中的特大灾害真的发生,“金刚罩”极有可能派不上用场。

“防灾设施,从理论上说总是不足的,因为它们应对的往往是适当程度的、发生概率较高的灾害事故。”研究火灾防范的C研究员力挺M博士的观点。这位研究员对轨道交通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关注的焦点是地铁站和车厢里的消防设施。他注意到,站台和车厢里的屏幕会经常播放视频,告诉市民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如何紧急疏散,强调必须做到的一些要领。

当被问道“地铁里有没有专门的消防逃生通道”的问题时,C研究员回答:上海地铁的逃生通道,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上上下下的那些楼梯,并没有其他特殊通道。他说:一旦有险情发生,要减少人员伤亡,最关键的是工作人员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序地疏散人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演练;我们现在似乎更看重灭火器数量够不够、是不是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但险情出现时现场肯定乱,工作人员能不能及时顺利地拿到灭火器?会不会熟练使用?这些都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或许有乘客就在灭火器旁边,但又有几个人会用?

“老实说,怎么用灭火器,我还真不知道。”说这话的,是另一位年轻的研究员Y博士。防灾专家也不会用灭火器?她坦率承认,并随即以此为例指出了城市公众教育的许多薄弱环节。

“无论社区里的大爷大妈,还是写字楼里的白领,防灾知识都是从小册子、展板、讲座或者网络上看来的。且不说所知有限,即使认为不少人一无所知,也并不为过。而且就算有人并非一无所知,也未必有用,因为没有转化为能力。”Y博士说,汶川大地震、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很多单位都搞过安全演练,可很大程度上是“演戏”。大楼里有消防箱,但如何打开?消防箱里有灭火器,但如何操作?应急避难场所在哪里,怎样利用?这些关键的内容,演练过吗?再说,演练一次肯定不行,就算学到点东西,很快便会淡忘,必须定期训练。日本人应付地震有~套,那是在定期、再三的演练中练出来的。

在这些专家看来,“人防”的漏洞和缺陷,远比“技防”不足更可怕。

专门研究风灾防控的Y博士曾多次去浦东陆家嘴,这一地区有几十栋玻璃幕墙大楼,且不止一次发生过玻璃掉落事故。这些玻璃幕墙建筑能不能抵抗12级以上大风,这正是她的科研课题。她告诉记者,大风常被认为是玻璃幕墙掉落的“元凶”,但实际上,在建筑工人安装玻璃时可能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在安装时,把螺丝拧得过松固然不行,但过紧也会使玻璃幕墙受力失衡,从而出现细小的裂缝。”她说,如果把大楼玻璃幕墙的掉落视作对城市安全的一种威胁,那么减少威胁的关键同样在“人防”。如果在定期清洗幕墙表面的同时,增加一道“体检”关,绝大多数玻璃掉落事故就可以避免。

3.2010年,S市一公寓大楼失火,造成一百多人死伤。这起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

“脆弱性”是吉尔伯特•怀特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学、生态学、金融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大大拓展了“脆弱性”的内涵。

现代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是人口、财富和各项社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最密集的地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社会影响很恶劣。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可以理解为城市生活运行中受到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和敏感性,它涉及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程度,涉及相关防范系统对致灾因素的抵抗为以及对这种系统抗逆力的某种衡量。

调查报告显示,S市特别重大火灾较典型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问题。此次火灾,是大楼维修时由无证的电焊工违章作业所产生的火花,引燃了不能阻燃的“安全网”,然后蔓延到大楼上易燃的装修材料,从而酿成大祸。该大楼维修工程存在层层分包和转包等违法违规问题,加上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致使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情况,结果超出了建筑工程系统脆弱性的承受度,由量变转变成质变。脆弱性演变成严重的危机,最终导致此次惨剧。

这次火灾,尽管S市启用了现代化的警用直升飞机用于紧急救援,但在如此严重的高楼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挥高空消防灭火和救援的功能。同时,部分常规的消防云梯及消防设施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灭火的需要,影响了救援的速度和效率。

“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早已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但部分市民依然习惯于等待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救援,而这类救援往往因为需要一定时间,不够及时,而影响救援效果。S市火灾的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民自救、应急疏散能力的明显不足,部分居民耽误了宝贵的逃生时间。事后发现,连居住在二楼的有些居民都没有及时撤离,而窒息在家中浴室里,令人痛惜。

S市火灾发生前,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督不到位,民众的力量又没有被动员,致使工程的建设监督事实上处于真空状态,为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市民市场保险意识不强,火灾给市民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部分由政府买单,而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在现代城市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建设速度或追求经济效益,对工程未来可能存在的意外事故考虑不足,或者相关投入不足,致使工程的安全设施,从规划到设计,都存在严重缺陷或不到位问题。就S市火灾而言,高楼部分消防设施配备缺乏,管理措施不到位;楼与楼间距较小,道路狭窄。这些,导致火灾发生后,因安全通道狭窄,物理空间有限,部分消防救援设备难以到达现场或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严重影响了救援效果。

S市火灾充分说明,如果对于城市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预测和准备不足,必将使现代化城市运行中的风险难以及时、快速、准确、有效地得到识别、防范和控制,结果便是重大灾难。

4.T市晚报刊发丫一批“市民来信”,集中反映了城市市民出行中遇到的问题。

市民甲: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赵家口长途汽车站,发现这里是一个Y字形路段,行驶的车辆由两条机动车道汇聚到一条机动车道上。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分支机动车道中的一条上缓缓行驶着大量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车队一直排到Y形车道汇流口。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我从刘公铺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人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市民乙:前几天上午,我去石化总公司附近的体检中心体检。事先我从公交网上查询得知,经过我家小区附近的16路公交车可以抵达石化总公司。乘16路车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体检之后,我按惯例走到回程方向的石化总公司站点等车。等了约20分钟,来了一辆16路车,却呼啸而过,并没有靠站。我先是误以为司机甩站,后来无意中看了一下站牌,发现这个站点并不停靠16路公交车。这让我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心情也被败坏了。一个朋友说,他经常乘公交车山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17路也是“有去无回”的。对这类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公交公司为啥不让乘客有去有回?

市民丙:随着我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向外延伸,远离中心城区的住宅区越米越多。但是,轨道交通只解决大流量,不能完全解决住宅小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问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退回去20年,有没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那当时是怎么解决的?一是走路,二是骑车。现在为什么没人走路了?过去走是冈为经济困难,现在几块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问题;有人想走,却发现道路坑坑洼洼或晚上黑灯瞎火,感到特别不安全。为什么现在骑自行车的少了?因为骑车的成本也不低。现在规范的小区里,自行车必须停在车库里,每月要交停车费:你想停在公交车站或者轨道交通站点,也必须交停车费,否则很容易失窃,交了钱也不一定保证不丢。此外还“受气”。现在是汽车社会,不少道路上都没有非机动车道,即使设有非机动车道,也常常被乱停的机动车占用。于是,原本可以自行解决的“最后一公里”被“黑车”填了空。在公交站点,有不少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等“黑车”聚集。白“黑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常常让人心有余悸。

5.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在四川大地震之后发表文章,介绍并阐发了古代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关于人类灾难的哲学思考。

公元62年2月5日凌晨,一场强烈的震灾在坎帕尼亚省地底进发,数千名毫无察觉的居民在儿秒钟内丧命。庞培城内大部分建筑在睡梦中的人们头项上坍塌。救援行动囚随后发生的火灾而受阻。幸存者除了身上污黑的衣衫,失去了一切。在整个罗马帝国境内,到处是惊恐、难以置信和愤怒的情绪。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技术上最先进的民族,在大自然的脾气面前,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这些痛苦与惶惑,引起了塞内加的注意。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来安慰他的刚刚遭逢灾难的读者,然而,他的安慰却多少显得生硬和阴郁:你们说‘我没想到这一切会发生’难道你们以为,当你知道某件事有可能发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时刻都要想到未可预料的事情。平静,不过是历次混乱之间的间歇。没有什么是绝对可靠的,即便是我们双脚依凭的大地。

塞内加认为,由于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最大,由于我们必须预想到所有事情,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最糟糕的事情有可能要发生。每个人在驾车启程、走下楼梯,或是与朋友话别时,都应意识到各种致命的可能性。塞内加强调:“不应有始料未及之事。我们的思想应先行一步,去面对所有的问题。我们所要考虑的,不应仅是什么事常会发生,而更应是什么事有可能发生。人是什么?人是一件容器。哪怕是最轻微的振动,最小的颠簸,都会让它破碎。人的躯体软弱而易碎。”

在经历了大地震之后,许多人主张应疏散整个地区的民众,并且不要在震区重建房屋。但塞内蒙古自治区加并不认为地球上会有一个地方具有彻底的安全。“谁又能保证,他们所站立的这块或那块土地,就是更好的地基呢?如果我们以为,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可以幸免于难,保证安全,那我们就错了……大自然还没用这种方式创造过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

有中国学者读了阿兰•德波顿的文章之后这样解读塞内加的思想:没育绝对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正是一个与灾难相伴以及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而塞内加的思想看似悲观,却有助于我们培养忧患意识,有助于国人在灾难来临之际保持清醒、从容与淡定,并减轻灾难和流血带来的震惊,进而积极地应对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塞内加道出的是与中国古代改革家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相近的思想。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资料2”,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释。(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 “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 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2012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

T1.1

技防即通过增设防灾设施等技术手段打造城市防灾“金刚罩“。例如公共交通安全全程监控系统、消防设施、防水设施等;人防即通过城市公共教育的推广增强全民居安思危意识,做好防灾设施的维护,提高全民对防灾设施使用的技巧。在灾难应对中技防是基础,人防是核心,应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原则。

T1.2

此脆弱性在该事件中表现有:一是外部致灾因素影响度高。城市规划存在缺陷,楼间距较小,道路狭窄,高楼消防设施缺乏。二是系统抗灾力弱。政府和民众监督不到位;前期工程管理上存在层层分包转包等违规现象;日常管理松懈、安全措施不到位,维修作业违章;民众缺乏正确救灾观念,自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民众保险意识缺乏。【149字】

T2 参考提纲:

一、安全文化理念:

1、安全跟个人都关系

2、安全跟社区的关系

3、安全跟社会的关系

二、增强安全意识:

1、树立忧患意识

2、树立危机意识

3、树立责任意识

日常安全须知:

1、生活安全须知

2、生产安全须知

3、公共安全须知

T3

市民出行中存在问题主要有:公交线路及其站点设置不合理,不同路线及其站点重叠严重,易导致拥堵。有些公交路线往返行程不一致。轨道交通车站和居民小区间缺少公共交通方式。行人街道对面换乘因缺少行人通道而严重不便。

鉴于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我市当前道路情况、运载情况和未来城市规划布局进行科学和详细调查,为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第二,对公交线路及其站点进行布局优化。对公交线路进行优化。一是对某些线路上上下车人数较少的站点进行撤销;二是对完全重叠的公交线路适当合并;三是对一些公交线路的路径重新设置,避开过于拥堵路段。

第三,一些公交线路往返程路径不一致,调研后如可以统一的,则应当将其统一。

第四,在主要的轨道交通站点和居民小区之间路段上开设短途公交专线。

第五,在主要的街道对面换乘站点处建设人行天桥,方便行人到对面公交换乘。

第六,要做好上述工作配套工作,公交站牌设立变更要准确充分,做好宣传、公示工作。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句子写到:“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一部分。”结合这句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 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 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给定资料;  语言流畅;

 总字数800-1000字。题干分析

写好这篇文章要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 要紧密结合这句话;

 要有角度、立意、思想。文章要突出思想性,这个文章是与单纯以对策为主的文章是有一定区别的。文章可以写对策,但是一定要在又思想基础上写对策。

 不能完全抄材料,要有自己看法。注意不能完全抄材料不等于不能抄,可以抄,但是不能抄太多。

2012年这篇文章和2011国家考试,除了话题外,几乎一模一样。

 都是针对一句话来写作文;

 这句字都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和思想高度;  都要求考生基于材料,高于材料。

比起2011年,2012年文章更加突出考生自身的知识背景,“联系自身经验和感受”是多加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提示考生一定要写出一点点自己的特点。写作提纲

最保险的写作方式是将这句话中是所有要素都纳入文章写作中,这样可以保证不偏题。根据这句话,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有四个:高明、安全、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当然,如果分析得仔细还可以分析出更多的要素,包括“认为”(表示主观臆断)、“始终”(表示伴随状态)。写的时候可以将这些要素全部整合起来,在整合的基础上突出思想性。

 第一段:结合材料批评我国民众安全意识不足。这一段可以写得简短一点,100来字可以了;

 第二段:抓住“高明”一词作文章。人类认为自己高明背后是傲慢、自大,分析可以以日本核危机等社会热点为例,体现材料中要求的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为了让阅卷者看清楚,举例可以单独成段,但是例子不宜太长。这段可以用“傲慢与偏见”等词句作为主旨句和关键词,体现考生的观点和思想。本段可以写200字左右;  第三段:可以写一些考生熟悉的对策。对策要结合第二段的问题展开,可以以“深刻反思”“有自知之明”等词句作为关键词。对策可大可小,但是最好不要太多,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突出思想,而不是对策,对策不能喧宾夺主。本段可以写100字左右;  第四段:抓住“安全”一词作文章。人类认为安全背后是人类的“无知”。这一段可以在分析基础上写一点对策,对策可以强调学习、谦虚的重要性。这一段可以以“无知”“虚心”“虚怀若谷”“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名言俗语作为主旨句、关键词。200字左右

 第五段:抓住“自然灾害”一词写。可以分析自然灾害特点和应对措施。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性、突发性、剧烈性、广泛性,适当写一点对策;200字左右

 第六段:抓住“人为灾害”一词写。可以分析人为灾害特点和应对措施。人为灾害具有可控性、可预见性、普遍性,适当写一点对策。200字左右

按照上述提纲来写肯定不会偏题,不过有点面面俱到的味道。考生还可以在其中选择一些小角度来写。比如可以抓住意识对于安全防范的重要性来写,可以将防范意识和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结合起来写,也可以侧重写人为灾害(因为材料更多强调人的因素)。总体上来说,这篇文章在内容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偏题,即结合句子中的几个话题,做到这一点文章应该有15分以上;

第二,不要全部抄材料,50%以上的内容应该自己写的,做到这一点,应该可以到20分以上;

第三,有思想,即要深入背后的问题,做到这一点文章可以到25分以上;

第四,文章有层次,有逻辑,部分与部分紧密结合可以到30左右;

第五,文章能够旁征博引,语言畅达,一气呵成,就可以是30分以上的文章。

第六,最后就是文章要清晰。

参考标题:

《灾难——福兮祸兮》

《敬畏与抗争》

《态度——一个决定性因素》

《内功与外功》

下载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