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状态管理规定
技术状态管理规定
1.目的
规定公司新产品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的方法与程序,以确保在试制、生产的任何时候都能够使用正确有效的技术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合同军用产品的试制、生产控制。3.职责
本规定由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归口管理。4.工作程序 4.1 技术状态标识
4.1.1 产品施工前下发的图样、技术文件包括施工图纸、工艺文件及技术修改通知单等。4.1.2 产品施工过程中下发的技术文件包括试验大纲、技术修知通知单等。4.1.3 产品施工后下发的技术文件包括发货明细、备件清单及随机文件等。4.1.4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名称与编号按《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分类与编号》。4.1.5 下发产品的图样、技术文件应为签署有效的图样、文件。签署按《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签署与更改管理规定》。
4.1.6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下发由技术部负责。4.2 技术状态控制
4.2.1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控制按《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
4.2.2 任何图样、技术文件的更改均应由技术部按规定程序下发技术修改通知单,更改程序按《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签署与更改管理规定》。
4.2.3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更改的实施均由质检部负责监督。4.3 技术状态纪实
4.3.1 对于技术部下发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接收部门应建立台帐,并作好记录。4.3.2 质检部负责记录图纸、技术文件及更改实施过程中的编号与结果。
4.3.3 对于图纸、技术文件实施过程中重大偏差与问题,质检部应及时记录并上报技术部。
4.4 技术状态审核
4.4.1 对于定型产品的技术状态审核由质检部、生产部结合检验过程中进行。4.4.2 对于新产品的技术状态审核按《新产品试制管理规定》进行。5.相关文件
5.1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分类与编号》
5.2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签署与更改管理规定》 5.3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 5.4 《新产品试制管理规定》
第二篇: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的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技术状态的归口管理。
3.2技术总监负责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件的批准。3.3、办公室负责技术状态文件的存档保管和发放控制。
4、技术状态项目的选择
4.1、技术部负责技术状态项目的选择。4.2、技术状态项目选择的时机
高层次的技术状态项目应在论证阶段或方案阶段的初期选定,较低层次的技术状态项目应在工程研制阶段初期或其之前选定。
4.3、技术状态项目选择原则 4.3.1、技术状态选择的总的准则是选择那些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能被单独管理,以达到项目总的最终使用性能的项目作为技术状态项目。
4.3.2、一般情况下,可将下述项目选为技术状态项目: a)武器装备系统、分系统级项目和跨单位、跨部门研制的项目; b)在风险、安全、完成作战任务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项目; c)采用了新技术、新设计或全新研制的项目;
d)与其它项目有重要接口的项目和共用分系统的项目; e)单独采购的项目;
f)使用和维修方面需要着重考虑的项目。4.3.3、选择技术项目时应邀请顾客代表共同协商后在合同或技术协议中规定。
5、技术状态基线的建立 5.1、功能基线的建立 在认证阶段,技术部按合同要求编制形成功能基线所要求的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在方案阶段初期经顾客确认后,建立功能基线。功能基线的内容应与《武器系统研制总要求》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
5.2、分配基线的建立 在方案阶段,技术部负责按合同要求编制形成分配基线所要求的根本技术状态文件,在工程研制阶段初期经顾客确认后,建立分配基线。分配基线的内容应与《设计任务书》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5.3、产品基线的建立 在工程研制阶段,技术部负责按合同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和产品试制,编制形成产品基线所要求的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经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后建立产品基线。
5.4、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主要内容为:功能特性(包括从武器装备系统或高层技术状态项目分配给技术状态项目的能力、可靠性、人机工程、计算机资源要求、综合保障要求、人员与训练要求)、接口要求、附加的设计的约束条件和验证要求等。
5.5、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应说明技术状态项目必需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以及证明达到这些性能要求所必需的验收检验方法。
5.6、分配基线建立之后,在工程研制过程中,由技术部进行硬件、软件的工程设计,产生各种设计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文件。这些反映技术状态表逐步形成过程的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文件,中要不涉及对功能基线和分配基线的更改,均技术部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编写和控制。
5.7、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所有技术状态文件由技术部及时向办公室整理归档保存。
5.8、技术部应给每个技术状态项目及其技术状态文件指定标号。5.9、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
5.9.1、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由技术总监批准,办公室负责发放。5.9.2、技术状态文件属于受控技术文件,发放时,由办公室按经批准发放的部门和单位发放,加盖文件受控印章,编制发放序号,做好发放记录,由文件领用人签字。
5.10、接口要求
5.10.1、技术部应按GJB2373对接口进行管理。
5.10.2、技术部要确保所设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并确保它们与技术状态文件中规定的相应接口要求之间的兼容性。
6、技术状态控制 6.1、对工程更改分类 6.1.1、工程更改分类
按控制工程更改的权限不同,工程更改分为以下两类: a)I类工程更改 由订购方或有关上级领导机关批准的工程更改; b)II类工程更改 由承制方处行控制的工程更改。6.1.2、I类工程更改
下列更改均属I类工程更改:
a)影响合同中下列任一要素的更改:(1)合同经费;
(2)合同保证或担保;(3)合同规定的交付要求;(4)合同重大事件安排。
b)研制过程中,更改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致使下列要求超出规定限值或规定容差者:
(5)性能;
(6)可靠性、维修性或生存性;(7)重量、平衡、惯性矩;(8)接口特性;(9)电磁特性;
(10)规范中的其他重要要求。
c)生产过程中,更改产品技术状态文件,致使对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的影响达到6.1.2b)条所述程度或影响下列一个或多个因素者:
(11)订购方提供的设备;(12)安全性;
(13)与接口技术状态项目、保障设备或保障条件、备件、训练器材或训练装置、设备和软件等的兼容性;
(14)已交付的使用和维修手册;
(15)技术状态项目和其零、组件的互换性;
(16)技能、人员配备、训练、生物医学因素或人机工程设计。6.1.3、II类工程更改
6.1.2以外的工程更改均属II类工程更改。6.1.4、工程更改程序
技术部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办理工程更改: a)判定工程更改的必要性;
b)确定工程更改类别(I类或II类); c)审查和评价更改; d)拟定工程更改建议;
e)将工程更改建议提交订购方审批或备案;
f)将批准(或确认)的工程更改纳入文件,必要时,还要通过谈判将其纳入合同;
g)实施更改。
6.1.5、拟定工程更改建议
6.1.6.1、办理工程更改时,应提出工程更改建议。
6.1.6.2、工程更改建议,无论由技术部提出还是顾客提出,均由技术部拟定。
6.1.6.3、I类工程更改建议
6.1.6.3.1、I类工程更改建议应包括下述内容: a)要更改的产品名称(型号)、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件的名称和编号;
b)建议单位名称和提出日期; c)更改内容; d)更改理由; e)更改方案; f)更改的迫切性;
g)更改带来的影响(包括受影响的项目、文件、性能参数、进度、综合保障、接口等);
h)更改所需费用估算; i)更改的实施日期。
6.1.6.3.2、提出的工程更改建议还应该附有必要的资料(如试验数据与分析、保障性分析、费用分析等),以论证和说明更改的必要性和更改带来的影响。
6.1.6.4、II类工程更改建议
II类工程更改建议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设计更改的要求执行。
6.1.7、工程更改建议的审批 6.1.7.1、I类工程更改
I类工程更改建议,经技术部与各有关部门或各相关协作单位协调,并经技术总监批准后,送交顾客审批。
6.1.7.2、II类工程更改
6.1.7.2.1、II类工程更改建议,由技术部提出更改建议,经技术总监批准后,送交订购方备案。如顾客对所确定工程更改类别有异议时,应经双方充分协商后,由顾客最后决定。II类工程更改建议经批准后,由技术部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进行更改控制。
6.1.7.2.2、供方提出的II类工程更改建议,经按其内部制度批准后,送交设计师系统和订购方备案,并由分承制方按其内部制度进行更改控制。其中,属总设计师控制的技术状态项目其工程更改建议由总设计师批准。
6.2、对偏离、超差的控制 6.2.1、办理偏离、超差时,一般要参照技术状态更改的规定进行。6.2.2、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能申请涉及安全性及致命缺陷的偏离、超差和影响部队使用或维修的偏离、超差。经批准的偏离、超差仅在指定范围和时间内适用,并不构成对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或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的更改。应在技术状态项目制造之前办理偏离的申请和审批手续。
6.2.3、提出偏离、超差申请 办理偏离、超差应提出偏离、超差申请。偏离、超差申请的内容应包括:编号,标题,技术状态项目名称及编号,受影响的文件,偏离、超差内容,实施日期,有效范围,对进度、性能、接口、软件、综合保障、费用的影响,相应的措施等。
6.2.4、审批偏离、超差申请 除合同另有规定外,由技术总监负责对偏离、超差申请进行审批。其中涉及下列因素的偏离、超差应征得顾客同意:人员健康、装备性能、可靠性、维修性、生存性、互换性、重量和尺寸。
7、技术状态记实 7.1、记录 7.1.1、技术状态记实应记录技术状态标识和技术状态控制过程中的有关事项和数据,为技术状态进展过程中实施有效管理提供可追溯性。
7.1.2、通常应记录技术状态项目、技术状态基线、工程更改、偏离和超差,以及它们相应的零、组件号、文件号、序列号、版本、标题、日期、发放状态和实施状况等内容。
7.2、报告
根据管理需要和产品特点,技术部可对技术状态项目定期地向顾客、相关单位和供方发送下述不同类型的报告:
a)技术状态项目及其技术状态基线文件清单; b)当前的技术状态;
c)工程更改、偏离和超差状况报告; d)工程更改实施和检验的状况报告。7.3、分析
技术部应进行以下分析:)
a)对所报告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查明问题的去向;
b)评定纠正措施,验证它是否已解决了相应的问题,或是否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8、技术状态审核
8.1、由本公司技术总监,技术部有关人员和顾客共同组成的审核组在本公司或供方的现场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8.2、如技术状态审核与定型(鉴定)工作结合进行,有关要求应按产品定型中相关规定执行,并满足本制度规定的审核内容。
8.2.1、本公司的责任
a)编制技术状态审核计划;
b)保证提供参与必要的技术状态审核;
c)审核前,向技术状态审核组提交一份清单,列出技术状态审核中要用的文件,硬件和软件;
d)指定联席主持人和参与审核的人员,以便讲座在审核范围内的技术问题;
e)与顾客协调审核日程和地点;
f)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器材,保证审核有效地进行; g)按技术状态审核计划作好资料准备;
h)作好会议记录,内容包括重要问题和对策、措施、结论、建议性意见等,交订购方确认后,形成正式的会议记录。
8.2.2、顾客方的责任
a)指定联席主持人和参与审核的人员;
b)审查会议记录,保证其内容反映了订购方的所有重要意见; c)向承制方发出技术状态审核的结论:认可、有条件认可或不认可。
8.3、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8.3.1、对每个技术状态项目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如果合同要求,还应对整个武器系统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8.3.2、功能技术状态审核的数据必须拟正式提交的设计定型(定型)样机持技术状态试验中采集,如果未制造设计定型(定型)样机,则应从第一个(批)生产件的试验数据中采集。
8.3.3、审核要求
8.3.3.1、本公司向功能技术状态审核组提供一份概要,叙述每个受审核技术状态项目的试验结果和结论。概要除一般地介绍技术状态项目的试验工作情况外,还应说明未得到满足的技术状态项目的要求及其解决办法和技术状态项目的工程更改情况。
8.3.3.2、审核内容应包括:
a)审核承制方的试验程序和试验结果是否符合系统或项目研制规范的要求;
b)审核正式的试验计划和试验规范的执行情况,检查试验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c)审核试验报告,确认这些报告准确、全面地说明了技术状态项目的和其试验;
d)审核接口要求的试验报告;
e)对那些不能完全通过试验证实的要求,应审查其分析或仿真的充分性及完整性,确认分析或仿真的结果足以保证技术状态项目满足其技术状态文件的要求;
f)审查所有已被批准的工程是否已纳入了技术状态文件并已经实施;
g)审查未达到质量要求的技术状态项目是否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h)对计算机软件配置项,除进行上述审核外,还进行性要的补充审核;
i)审查偏离和超差清单。8.3.3.3、审核后工作
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完成后,承制方应进行下列工作: a)公司功能技术状态审核会议记录;
b)在技术状态记实的记录中记录功能技术状态审核的完成情况和结果;
c)指定责任单位负责完成遗留的工作。8.4、物理技术状态的审核
8.4.1、应对每个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8.4.2、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是依据技术状态 项目的设计文件对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技术状态项目的技术状态进行的最终考核。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后建立产品基线。物理技术状态审核还要确保技术状态文件规定的验收试验要求足以满足技术状态项目生产验收的需要。
8.4.3、审核要求
8.4.3.1、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应详细审核有关的工程图样、产品规范、工艺规范、材料规范、设计文件、清单、用于技术状态项目生产的各项试验、以及计算机软件配置项的使用和支持文件。物理技术状态审核还应审核已发放的工程文件和质量控制记录,以确保这些文件如实反映了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技术状态项目的技术状态。
8.4.3.2、审核内容应包括:
a)审查由顾客方联席主持人规定的每个硬件技术状态项目的有代表性数量的工程图样和相关的工艺规程(工艺卡),以确认工艺规程(工艺卡)的准确性,并保证它们包括了反映的工程图样和产品硬件上的更改;
b)审查技术状态项目的所有记录,确认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技术状态项目的技术状态准确地反映了所发放的工程资料;
c)审查技术状态项目的试验数据和程序是否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审核组织确定需重新进行的试验,未通过验收试验的技术状态项目应由技术部组织进行返修或重新试验,必要时,重新进行审核;
d)确认供方的产品在制造地点所做的检验和试验资料; e)审查功能技术状态审核遗留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f)对计算机软件配置项,除进行上述审核外,还可进行必要的补充审核。
8.4.4.3、审核后工作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完成后,技术部应进行下列工作: a)公布物理技术状态审核会议记录;
b)在技术状态记实的记录中,记录物理技术状态审核的完成情意和结果;
c)指定责任单位负责完成遗留的工作。
9、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9.1、技术部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由技术总监批准。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符合合同要求,说明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管理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
9.2、技术状态管理计划一般应分阶段编制,在各研制阶段或生产阶段初期(或按合同要求)提交给顾客。在研制过程中,应根据武器装备系统或技术状态项目目标的不断演进,对该计划进行必要的修订。
10、技术状态管理产生的所有记录,由技术部汇总整理,交办公室归档保存。
第三篇:技术保密管理规定
玉立集团保密管理规定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权力和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机密。技术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且企业采取保密措施的非专利技术和技术信息。技术秘密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案、工程设计、电路设计、制造方法、配方、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研究开发记录、技术报告、检测报告、实验数据、试验结果、图纸、样品、样机、模型、模具、操作手册、技术文档、相关的函电,等等。其他商业秘密,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名单、行销计划、采购资料、定价政策、财务资料、进货渠道,等等。
第三条 公司附属组织和分支机构以及职员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接触到企业商业秘密的高级员工,例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秘书、保安人员等对保守公司秘密负有特别的责任。
第四条 公司保密工作,实行既确保秘密又便利工作的方针。
第五条 对保守、保护公司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部门或职员实行奖励。
保密范围和密级确定
第六条 公司秘密包括本制度第二条规定的范围以及下列秘密事项:
(一)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
(三)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
(四)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六)公司职员人事档案,工资性、劳务性收人及资料。
(七)其他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等内部文件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七条 公司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是最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权益和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损害。
第八条 公司秘级的确定:
(一)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和利益的重要决策文件、技术资料为绝密级;
(二)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公司经营情况为机密;
(三)公司人事档案、合同、协议、职员工资性收人、尚未进人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
第九条 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应当依据本制度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标明密级,并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一般与密级相对应,特殊情况外标明。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
保密措施
第十条 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办公室或主管副总经理委托专人执行;采用电脑技术存取、处理、传递的公司秘密由电脑部门负责保密。
第十一条 对于密级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一)非经总经理或主管副总公司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第十二条 属于公司秘密的设备或者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由公司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执行,并采用相应的保密措施。
第十三条 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事项的,应当事先经总经理批准。
第十四条 具有属于公司秘密内容的会议和其他活动,主办部门应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一)选择具备保密条件的会议场所;
(二)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对参加涉及密级事项会议的人员予以指定;
(三)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
(四)确定会议内容是否传达及传达范围。
第十五条 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公司秘密,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公司秘密,不准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公司秘密。
第十六条 公司工作人员发现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办公室;办公室接到报告,应立即作出处理。
第十七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一)泄露公司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二)违反本制度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秘密内容的;
(三)已泄露公司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
第十八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辞退并承担部分公司经济损失责任:
(一)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二)违反本保密制度规定,为他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违章提供公司秘密的;
(三)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第十九条 公司与接触重要机密的员工签订《保密合同》,《保密合同》以书面形式签订,具备以下主要条款:
1.保密的内容和范围;
2.保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保密协议的期限;
4.保密费的数额及其支付方式;
5.违约责任。
在保密合同有效期限内,员工应履行下列义务:
1.严格遵守本企业保密制度,防止泄漏企业技术秘密;
2.不得向他人泄漏企业技术秘密;
3.非经公司书面同意,不得利用该技术秘密进行生产与经营活动,不得利用技术秘密进行新的研究和开发。
第二十条 对高级员工实行“竞业限制”制度,限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秘书、保安人员等高级员工的以下行为:
1.自行设立与本公司竞争的公司;
2.就职于本公司的竞争对手;
3.在竞争企业中兼职;
4.引诱企业中的其他员工辞职;
5.引诱企业的客户脱离企业;
6.在离职后,与企业进行竞争的其他行为。
非高级员工不实行“竞业禁止”制度,不签订《保密合同》,但对有证据表明侵犯本公司技术及其他商业机密,给本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一条 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合作、代理、交易合同或协议,均需设置“保密条款”,对合同对方增设保密义务。“保密条款”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明示合同所涉及的需要保密的商业秘密范围;
2.合同对方以及合同对方的任何员工、代理人均受保密条款的约束;
3.受约束的保密义务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可将商业秘密透露给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
4.受约束的保密义务人不可将含有保密信息的资料、文件、实物等携带出保密区域;
5.保密义务人不可在对外接受访间或者与任何第三方交流时涉及合同规定的商业秘密内容;
6.不相关的员工不可接触或了解商业秘密;
7.保密信息应当在合同终止后交还;
8.保密期限在合同终止后仍然保持有效;
9.违反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明确的违约责任。
第二十二条 实行保密保证金制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秘书、保安人员等高级员工按每月工资的10%提取“保密保证金”,由公司专户存放,公司按银行同期利率向保证人支付利息。保证金连续提取超过5年的不再提取。保证人离职或退休,并签订《保密合同》,三年内没有违约的,本息返还保证人。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本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玉立集团行政办公室 2011年5月8日
第四篇: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为推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技术专家在企业技术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中的研究和辅助决策作用,使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概述
第一条 技术委员会的介绍
重点实验室设立学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以确保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术风气,同时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十五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任期五年,年龄不超过七十岁,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成员。
第二条 技术委员会的宗旨和任务
1、技术委员会的宗旨
(1)发挥各类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积极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高企业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2)技术委员会是在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领导下的技术研究机构。
2、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1)对公司的技术发展规划、方针、企业技术法规提出研究意见。(2)对公司的重大科研决策、重大技术开发、攻关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提出研究建议和意见。
(3)对国家、省、市各部门组织安排的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技术开发、试验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议。
(4)指导、主持或参与相关的技术标准、企业标准的编制或审查。(5)根据需要,对公司在国内、外大型项目的招、投标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重大项目技术难题提出研究审查意见。
(6)对公司系统内知识型无形资产的创建和整合提出建设性意见。(7)对公司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8)负责公司内部新项目开发的立项、鉴定及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并对公司申请国家、省、市各部门的新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励提出建议和意见。(9)公司领导委托办理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 技术委员会的构成
第三条 技术委员会的组成
1、公司技术委员会分为两类: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
2、公司技术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3、公司技术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第四条 技术委员会委员人选
1、公司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及委员人选,在公司内部产生,由公司聘任。委员会委员应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中产生。
2、公司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人选,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长期从事蒸发、结晶、干燥、过滤、气(汽)液分离等研究工作,具有一定专业专长和研究经验的领导专家中产生,由公司聘任。
2、技术委员会委员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专业特长和所在部门应有一定代表性,并能基本覆盖公司主要技术门类和业务范围。第五条 技术委员会委员职责
1、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职责
(1)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委员会管理制度。
(2)参与技术委员会举行的各项活动和获得技术委员会提供的信息、资料。(3)了解与研发项目研究任务有关的文件、资料、数据、背景材料,以及参加有关的专业学术会议。
(4)参与公司研发项目的立项评审和鉴定验收。(5)向技术委员会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6)向技术委员会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提出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建议。
(7)对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应当认真负责,按时完成
(8)在项目立项评审、项目研究、项目鉴定验收工作中,应当从全局出发,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秉公办事。
(9)对研究工作中涉及到的问题和资料,应当保密,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泄露。
2、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职责
(1)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委员会管理制度。
(2)参与技术委员会举行的各项活动和获得技术委员会提供的信息、资料。(3)指导公司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公司技术进步。(4)参与公司研发项目的立项评审和鉴定验收。(5)向技术委员会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6)向技术委员会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提出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建议。
(7)对生产、设计、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专题调研,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8)在项目立项评审、项目研究、项目鉴定验收工作中,应当从全局出发,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秉公办事。
(9)对研究工作中涉及到的问题和资料,应当保密,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泄露。
第六条 技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1、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1)公司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每季度由主任主持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必要时根据项目建设和公司科技工作的需要也可临时通知召开会议。
2、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1)公司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五年,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2)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每年由主任主持召开一至二次全体会议,必要时根据项目建设和公司科技工作的需要也可临时通知召开会议。
第四章 附则
第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各技术部门。
第八条 本规定解释权与修订权属于公司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篇: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天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农场,天门经济开发区,沉湖林业科技示范区,天门工业园,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六日
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总则
1.1为科学编制天门市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湖北省天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并参照“1+8”武汉城市圈《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是编制、审批城市规划的具体规定和确定技术经济指标的依据,适用于天门市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规划管理。本市其它建制镇的规划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3本市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建设活动,都应符合本规定,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及湖北省有关法律、条例、规范的规定。
2.城市规划编制管理
2.1天门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四个层次。各阶段规划的编制应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
2.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另行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5年,与天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
2.3城市规划编制必须委托具有相应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无证或超资质等级编制的城市规划成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呈报和审批。
2.4在天门市城市规划区内编制各阶段的城市规划成果,必须按下列程序报送,经批准后方可生效。
2.4.1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在技术评审会通过,并按技术评审会意见修改后,由市人民政府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2.4.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方案在技术评审会通过,并按技术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后,由市人民政府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后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4.3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方案在市规划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2.4.4专项工程规划。规划方案在市规划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2.4.5修建性详细规划。占地面积在3公顷以上的规划以及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和商业开发项目的规划方案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会通过后,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占地面积在3公顷以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业主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2.5在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工程规划、详细规划的正式成果中,必须明确强制性内容与指导性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调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确需调整的,必须就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专题报告,经市人民政府认可后方可调整,并重新按法定程序报请有审批权限的机关审批。调整非强制性内容,应当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提出调整的技术方案。
3.城市用地规划管理
3.1城市分区与建设用地分类
3.1.1天门市城市用地分类,按土地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
3.1.2可根据规划深度要求,采用标准中建设用地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新的类别。城市用地分类代号可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3.1.3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水域和其他用地(E)。
3.2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3.2.1天门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宜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BGJ137-90)附录三的附表一和附表二的格式。
3.2.2建设用地安排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确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且改变后能与环境相适应,应由业主申请,重新编制规划并按程序审批之后方可安排用地。
3.3建设用地红线图
3.3.1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必须附建设用地红线图。
3.3.2绘制建设用地红线图所必须的现状图,由业主聘请有测绘资质的专业部门测绘,且必须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
3.3.3建设用地红线图所依据的现状地形图比例不得小于1:1000,图上根据需要应绘出规划用地范围线、拟建设用地范围线、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绿化、水系、文物、市政公用设施保护范围等。地形图测绘范围必须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向拟建设用地四周边线外延一定距离。
4.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4.1建筑间距与高度控制
4.1.1建筑间距除应满足本章规定外,还应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埋设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4.1.2本规定所列建筑间距为居住建筑间距。
4.1.3居住建筑应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4.1.4中心城区划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进行建筑规划控制。古城堤街、河山支渠、东湖路、西湖路围合的区域为老城区,其它地段为新城区。
4.1.5居住建筑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一)建筑高度24米以下(含24米,下同)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老城区内不少于南面建筑高度的0.9倍;新城区内不少于南面建筑高度的1.1倍;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2)纵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老城区内不少于10米,新城区内不少于12米;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不少于6米。
(二)建筑高度24米以上(不含24米,下同)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其中24米以下部分间距按前项第1目计算,24米以上部分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0.3倍进行递加计算,不足26米时,按26米计算;其最大间距,在老城区内可以不超过40米,在新城区内可以不超过45米;
(2)纵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纵墙面在南面时,不少于20米,其余情况下不少于18米;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不宜小于13米;
(4)点式建筑的间距,按建筑之间的南北向重叠面进行计算;无重叠面时最近点距离不少于15米;重叠面小于12米时,间距不少于18米;重叠面大于12米时,按本项第1目计算。
(三)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居住建筑与建筑高度24米以下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纵墙面与其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的纵墙面之间间距按本款第(一)项第1目计算;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的纵墙面之间间距按本款
(二)项第1目计算;
(2)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纵墙面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山墙面之间间距不少于18米;
(3)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山墙面与建筑高度14米以下建筑山墙面的间距不宜小于13米。
在老城区、新城区内临城市主、次干道,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条件及城市空间景观要求布置的建筑与周边现有的永久性建筑之间间距按前款执行确有困难的,其间距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少于应退间距的5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4.1.6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可按上述规定的间距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2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4.1.7居住建筑与其南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本规定第4.2.5条规定确定;与其北、东、西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可按本规定第4.1.5条的规定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2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4.1.8建筑间距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建筑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轴线间距计算。
(二)建筑纵墙面外挑阳台、梯平台、走廊及凸出辅助设施部分的累加长度超过纵墙面长度二分之一的,其间距以最大外凸部分或外凸部分轴线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三)建筑山墙设置外挑阳台的,建筑间距按阳台外轴线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四)建筑山墙若开有卧室窗,则按建筑纵墙计算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按前款规定仍无法确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4.1.9非平行布置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建筑之间的平均距离计算。非平行布置的建筑之间最近点的距离应不少于标准间距的0.7倍,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非平行布置建筑之间的角度超过600的,则按建筑纵墙面对山墙面的规定计算建筑间距。
4.1.10在文物保护建筑四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间距和高度应符合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
4.1.11平屋顶建筑物高度从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计算至女儿墙顶,屋顶如有面积大于标准层面积10%的附属建筑物,则算至附属建筑屋顶高度;坡屋顶建筑物高度,当坡度小于等于350时,算至檐口;大于350时,屋脊线平行于相关建筑主要朝向轴线或平行道路中心线的算至屋脊线,垂直于相关建筑主朝向轴线或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算至山墙斜坡中点高度。
4.1.12在国家气象站四周建设控制范围内新建、改建建(构)筑物,其间距和高度应符合《气象法》及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4.2建筑物退让
4.2.1沿相邻地块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湖沟渠及电力线路走廊保护范围界线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洪、交通安全、城区“四线”管制规定,兼顾相邻用地单位利益及其它相关规范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4.2.2建筑物后退用地界线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沿相邻地块边界建设的建筑,双方各自从用地界线起计算后退距离。相邻建筑等高的,各自后退距离不少于本规定所规定的相应建筑间距的一半;不等高的,按建筑高度比例计算,各退够规定距离;等高与非等高相邻建筑后退距离总合不得少于消防间距要求。
(二)相邻各类公共绿地新建各类建筑,其最小离界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1.高度6米以下建筑,离界距离不得少于3米
2.高度6米至20米以下的建筑,离界距离不得少于6米;
3.高度20米以上的建筑,离界距离不得少于9米。
4.2.3临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扩改建建筑物,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新、扩、改建建筑位于已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覆盖范围内的,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按详细规划规定执行。
(二)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地段,临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按城市总体规划规定执行。但最小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临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新建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后退10-15米;
2.临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新建多、低层居住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后退3-5米;
3.临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新建多、低层底层为商贸、服务用房的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少于5米;临城市支路新建此类建筑的,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少于3米;
4.新建影剧院、游娱乐设施、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其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少于15米并按规范要求留出临时停车和回车场地。在老城区内后退道路红线确有困难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减少后退距离,但减让幅度不得大于20%;
5.临城市主、次、支路修建围墙,必须经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临主、次、支路后退道路红线均不少于2米,且应形式美观,通透;不临城市道路修建的围墙,其地上地下构件均不得超过用地界线。
4.2.4城市道路交叉口四周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临城市主、次干路交叉口,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除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外,多、低层建筑不得少于7米,高层建筑不得少于15米(自道路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下同)
(二)临城市支路交叉口、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除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外,多、低层建筑不得少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少于13米。
4.2.5沿河湖沟渠两侧新建建筑后退河湖沟渠规划蓝线控制范围边界线距离:天门河不得少于60米,汉北河、杨家新沟不得少于30米,前后壕不得少于8米,河道、水行政主管部门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2.6居住区内部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最小距离,必须符合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下表)的规定。居住区道路边缘指道路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指人车混合使用路面边线;当小区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人行便道外侧边线。
4.2.7临街建筑墙外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外包柱、门廊、踏步、花台、采光井、橱窗、招牌、污水处理设施等,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二)建筑基础、地下室、工程内部管网、车道变坡线等,其后退城市道路红线不得少于3米。
4.2.8在微波无线传输通道上新建建筑,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新建建筑不得影响通讯质量。
4.2.9本规定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应从底层最凸出墙体外缘起算,外挑部分垂直投影线超出底层最凸出墙体外缘线的,按外挑部分垂直投影外缘线起算。建筑室外地坪高于或低于相邻道路标高且凸出底层最凸出墙体外缘和外挑部分垂直投影外缘线的,按建筑室外地坪最凸出一级踏步外缘起算。
4.3建筑室外地坪标高
4.3.1建筑室外地坪标高必须与相邻建筑、城市道路所处街区等标高相协调,不能影响相邻建筑及区域的室外排水和景观。
4.3.2临城市道路建设的建筑,其室外地坪标高应高于所临道路人行道150mm-300mm,除建筑功能和城市景观特殊要求外,一般不高于所临道路人行道600mm。
5.绿地控制与绿化保护
5.1绿地控制
5.1.1各类建设用地绿地率应当符合《天门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及其它有关规划规定的相应指标。已建和规划的城市各类绿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
5.1.2单位建设用地地块内绿地率包括水面后不足25%的应以屋顶绿化作补充,屋顶绿化按实际面积计算。
5.1.3居住小区内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1/3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沿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不得作为集中绿地计算。
5.1.4街区内集中绿地可在一个街区内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
5.1.5道路绿化面积根据道路性质确定:新建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小于40%;新建城市主干路绿地率不低于30%;新建城市次干路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支路绿地率不低于20%。
5.1.6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1.5米;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小于1.5米。
5.1.7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车行道绿地不得布置成吸引人流进入的休闲游览绿地。
5.1.8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物的工厂应设卫生防护林带,其宽度符合有关卫生防护规定并不得少于50米。
5.1.9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厂的下风向应建设宽度不少于300米的卫生防护林带。
5.1.10城区主要水体的绿线、蓝线控制范围内,除按规划建设必须的建构筑物外,全部用作绿化用地。
6.城市道路和公用设施
6.1城市道路
6.1.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日照通风的要求。天门市城区道路按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作用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
6.1.2设计和建设城区主、次干路时,必须遵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有关规定。
6.1.3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城市道路连接。
6.1.4单位建设用地内道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时,其变坡点必须在单位建设用地的红线之内。
6.2交通公用设施
6.2.1在城区道路上架设公共交通人行天桥时,天桥的宽度不宜小于3.5米,天桥下的净空高度不得少于4.8米。天桥上及其梯道下均不得设置商业经营设施及其它与人行交通无关的设施。
6.2.2在城区道路上设置跨路广告牌架,其跨度内空净宽必须大于车行道宽度2米以上且两边等分;其距地面净空高度不得少4.8米。
6.2.3新建、改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体育中心、宾馆、公园、市场、办公楼、影剧院等,应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机动车停车场和供本单位职工使用的自用停车场;应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配建公共停车场按下表控制。
6.2.4配建的停车场(库)应和建筑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所交付的停车场不得任意占用和改变使用性质。
6.2.5加油站应避开主次干路交通叉口,位于车辆进出便捷易于通行的道路一侧。其选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要求。
6.3 公共服务设施
6.3.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它八类设施。
6.3.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6.3.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应按下表指标进行控制。
7.市政及管线
7.1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基础与现有的给水、排水、燃气管(沟)道的净距不应小于2米,与已有的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或其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5米。
7.2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时,自身应配置的附属设备用房及设施(如:电力开闭所、配电房、通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音频信息网交接器、天然气调压间或调压器、供水泵房、储水池、水箱、垃圾收集间、污水处理池等),不得超出建筑红线;消防结合器、消火栓、室外消防环管、各类检查井等,不得超越道路红线。
7.3在城区主、次干路中敷设干管,同性质的干管应同走廊综合敷设。电信电缆线与高压输电电缆管线必须分开设置。
7.4各种地下管线最小覆土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7.5在已有220千伏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电力线附近新建、扩建建(构)筑物工程,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建(构)筑物的外边线距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
(一)1-10千伏不少于5米;
(二)35-110千伏不少于10米;
(三)220千伏不少于15米。
7.6新建架空电力线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在城区规划区内其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条件下,与现状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一)1-10千伏不少于9米;
(二)35-110千伏不少于15米;
(三)220千伏不少于18米。
7.7架空管线之间交叉和其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垂直距离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要求。
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7.8市政管线平行敷设时一般遵循如下顺序:
(一)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二)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7.9城区新建主、次干路两侧每隔800米设一座独立式公厕;旧城改造区和新建居住小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两座公厕。
7.10城区每0.5-0.7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垃圾收集中转站。
8.城市防灾
8.1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一般应沿道路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道路宽度大于40米,应在道路两侧设置。城区消防通道间距不宜超过160米。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米,净高不得小于4米。建筑物总长度超过200米或沿街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其穿过建筑物的门洞的净高和净宽不小于4米。
8.2进行城市规划编制时,应考虑地震应急避难的需要,合理确定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城区新建或改建(构)筑物按六度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计。
8.3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必须按人防部门的要求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8.4城区新建或改建建(构)筑物必须按气象部门的要求安装符合技术规范的防雷装置。
9.设计方案审查
9.1所有设计方案都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不符合规划设计条件或没有规划设计条件的设计方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9.2建设业主提请审批设计方案时,应提交两套或两套以上有资质设计单位设计的方案。
9.3规划编制方案、市政工程设计方案,必须采用城区统一的坐标与高程控制系统;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及市政工程设计相关规范所规定的深度要求。
9.4临城区主、次干路建设的建筑设计方案报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时,应提交下列设计文件:
(一)总平面图。图纸比例1:500,较大规模时可放宽到1:1000。图上应标明现状地形、地物、指北针、规划用地范围线、规划道路线、拟建的建筑物位置、尺寸、层数;拟建的建筑物与规划用地范围线和相邻现状建筑物的关系;室内外标高;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室外场地布置包括交通组织、停车泊位、绿地、建筑小品、排水坡向、公共厕所、化粪池、垃圾收集点等。
(二)建筑单体设计图。图纸比例1:100-1:300。图纸内容包括各层平面、主要立面、剖面图等。
(三)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以及必要的效果图、模型等。
10.附则
10.1本规定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0.2本规定自市人民政府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