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蚕食(“吃”书)
蚕食
宁海观澜小学502班
邬晨熙
指导老师:徐建 如果说刚出生的我是蚕,书便是绿油油的桑叶。
两三岁时,傻傻的我总是缠着妈妈讲故事。于是,伴着她那轻柔的嗓音,我在梦中遇见了痴情的美人鱼、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聪明勇敢的山鲁佐德„„
进入小学两个月,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我认识了a、o、e。没多久,我也加入了书店的“站一族”。站着“吃”书的确累,但那一本本注满拼音的童话,也为我一个又一个原本平淡的周末涂满了梦幻的色彩。
二年级,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我开始尝试着借助字典“吃”书。大概是因为年纪小吧,当时我还是偏爱童话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肯定是“吃”了个遍,而笑料百出的《洋葱头历险记》、荒诞离奇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更是令我至今回味无穷。那时,老师已经要求我们每天写一小段日记,可能因为看的书多了,我老是不自觉地把故事中那些好词佳句加进去。每当听到老师在班级里笑着说“这词语用得可真好”、“这句话写得真美”时,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三四年级,在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吃”一些名著。《爱的教育》是本很善良的书,安利柯和他的同学们让我明白了爱就是宽容,是责任,是给予。法布尔的《昆虫记》则为我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神奇的世界。他笔下的昆虫可有趣了:吝啬鬼杨柳天牛总是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小麻雀虽被毒蜘蛛咬伤,却仍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这几天,我和伙伴们开始“啃”《古文观止》,虽然很多地方我们还“吃”不透,但陈寿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老师也说“生活会慢慢剖析书籍”。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彻底消灭这块砖头的。
感谢一路陪我成长的每一本书。为了早日化蝶,我要继续“吃”书。
点评: 本文的亮点有三:第一,作者将没读书前的自己比作了蚕,而书则是蚕生存不可或缺的食粮——桑叶,她的灵感来自莎士比亚所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很有想法。第二,全文以“吃”书为线索贯穿始终,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从小到大的读书经历,条理非常清晰。第三,文章的结尾“为了早日化蝶,我要继续‘吃’书”与开头的“如果说刚出生的我是蚕,书便是绿油油的桑叶”相互呼应,点明了题意。不足之处是作者所举事例尚未把书对她的帮助写深。
第二篇:吃 书
吃
书
你“吃”过书吗?你知道怎么“吃”书吗?你知道书是什么味道的吗?你知道书怎么吃才能吃出滋味、吃出营养来吗?其实啊,“吃”书就是读书。
读书就是读书,但为什么要说“吃”书呢?读书和吃饭一样,好吃的东西吃的时候只有细嚼慢咽,才会觉得津津有味。好看的书也要细细品尝,这样“吃”起来才会赏心悦目、回味无穷。所以,我说读书就是“吃”书。
要知道,“吃书”是有学问,有方法的,可不能瞎“吃”,这一瞎“吃”就拉肚子了。当然,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吃”法。我在读小说时,总是先“吃”它的粗味道,然后把里面“好吃”的部分挑出来再品尝细味道。在读诗歌时,总是细嚼慢咽,一点一点地消化到肚子里面。漫画书是一种特别的书,它是给人放松身心的,我们不能因为好玩而沉迷于此。对待不同的书我们要以不同的方法“吃”。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书并不只是闲暇的时候看看消遣的,重要的是要领悟其中的道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汲取书中的营养呢?一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文字,我们应该先“吃掉”书中过去没吃过的字词,接着消化书中经典的、能够反映人生道理的词、句、篇章,然后再找出对自己最有帮助的部分,最后再回味一次。早在三年级时我就读完了《三国演义》,可到了五年级几乎记不得多少了,我就用这个方法重新开始“吃”这本书:我先品尝了一下这本书的粗味道,接着我开始细细品尝这本书的每一个地方,从历史背景到著名人物然后到大概内容,然后品尝了书的著名章节,最后我细细看了一遍,似乎又嚼到了那么一点的做人的道理。再“吃”时,好像又品尝了一顿美味大餐,“吃”完后余味无穷。我和爸爸在看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时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些地方爸爸还不如我记得清楚。
“吃”书和吃饭一样,不能挑食,否则就会营养不良。《隋唐演义》、《岳飞传》、《中国通史》让我尝到中国古老美食的醇厚;《窗边的小豆豆》、《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异国佳肴让我满嘴喷香;《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王国大百科》、《百慕大三角》里的离奇滋味让我欲罢不休;《狄公案》、《福尔摩斯》吃起来就放不下;《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名副其实的营养大餐;《草房子》、《根鸟》就像是妈妈的拿手菜,又精致又滋滋有味;《马小跳》、《名侦探柯南》就像是肯德基的鸡翅、薯条,想吃却又怕妈妈责骂不敢贪吃。书就像这各式的饭菜,有中餐,也有西餐;有川菜,也有粤菜;有点心,也有正餐······各有千秋。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有无数的好书等着我们慢慢品味,细细体会。书让我开拓了视野,书让我懂得了道理,书让我学会了做人,书带我走进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喜欢“吃”书,书香让我沉醉,我在书香里快乐无比。
第三篇:关于吃早餐的倡导书
同学们,早上好!
我在看完校园关于早餐的调查报告后,得知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是汉堡包和可乐,而像粥+馒头这种老式早餐却是无人问津。其实,就营养方面来说汉堡包+可乐是对身体最不好,最没有营养的。
大家都知道,汉堡包这种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都是垃圾食品一类的,如果把它们当早餐,不仅起不到吃早餐的作用,还害了自己,可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西餐富于油脂和食糖而缺少复合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营养不足,出现多种营养缺乏症,但如果营养摄入过多,则会引起营养摄入过剩,这不仅加重了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胃的疾病,同时这也是肥胖病、心血管病与糖尿病的根源,不利于身体健康。
而我们的传统中餐则是一谷类为主,重在补充主要能量。谷类中提供热能的淀粉、糖的结构简单,能够被人体迅速地氧化分解,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热能,如小麦,它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碳水化合物约占75%,蛋白质约占10%,是补充热量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还有鸡蛋,牛奶等都是很好的营养品。
综上所述,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我倡导请不要以汉堡包+可乐为自己的早餐,反之,应该把眼光往那带点“土”,但确实有食用价值的中餐上去。
666173文档范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留名出处。文中观点系作者所有。
第四篇:读《吃书的狐狸》有感
曾有一只狐狸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访问演出是读完一本书后还要撒上盐和胡椒面,将那本书吃下去,你一定不会相信我,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神奇的故事《吃书的狐狸》吧!狐狸先生喜欢看书,也喜欢吃书,但他家积累的钱没几星期就花光了。他变买了所有的家产,又得以维持几个月,不过又花光了。正当他苦恼着正散步时,突然一阵书香飘入他的鼻子。一眼看去是图书馆,狐狸先生一想:这可是个拿书不付钱的地方。于是他走进去拿了几本书兴高采烈地回家了。日久天长,管理员发现了,并将狐狸先生走出门外。于是他便抢劫,最后被抓入牢房。但他写了一本书,成了一个大富翁。
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好书等于在和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在说话。的确,书是我们的老师朋友,它教给我一个个大道理,小道理。狐狸先生就是如此,正如高尔基所说:我扑在书上,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中包含了天地中所有的智慧,它就像一艘扬帆起航的小船,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其实我也是个小小书虫,读书的最高记录是一天读完一本486页的书。下课看,作业后看。在以前,我写作很差,但由于我的勤奋读书,一点点地提升。有时我在房中一坐就是几小时,原因就是看书,我从书中明白了,学会了。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就让我们畅游在欢乐的海洋中吧!
第五篇:愚人节里的吃书节
愚人节里的吃书节
对于“贪吃”的读者来说,4月1日是一个值得留意的日子。这一天是
“吃书节(Edible Book Festival)”:一年一度“吃书”的日子,全世界图书馆、书店、画廊和个人家庭都要庆祝这一节日。
1999年感恩节时,美国收藏家兼评论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与3位书籍艺术家相聚,当火鸡伴随美食、美酒下肚之后,她心生一念,若是书也可以吃,不知能做出什么样的书来?她选定千禧年的愚人节为首届“国际吃书节”,鼓吹爱吃又爱书的个人与团体,制作出可食用的书,在4月1日下午2点到4点(以每个人的时区为准),将“作品”公之于网站或特定场所,然后在4点整,动手将它们祭入五脏庙中。
把“吃书节”定在4月1日“愚人节”,自然带有幽默色彩。有别于以纸、油墨为原料的传统书籍,历届吃书节的成品运用了巧克力、糖、奶油、海苔、饼干、蛋、果冻、鱼子酱、通心面、各色水果与蔬菜。
这一天,大多数能吃的书都是做成书状的蛋糕,另外的一些能吃的书就不那么受欢迎了,但是,至少你可以翻开那些用面包片、海带做成的书页。《圣经》也记载着“吃书”的故事。在旧约《以西结》里,上帝给了先知以西结一卷书,书卷的两面上都写着“哀悼、悲痛和悲叹”。上帝让以西结把这卷书吃下去,他吃后答道:“它在我的口中像蜜一样甜。”
据说埃塞俄比亚的皇帝莫内里克二世,每当感到有罪时,就在口中嚼几页经文,最后这位皇帝死于用金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