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明zhubob电大-统计学原理复习8(定稿)
08年6月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一、关于考试时间及题型
2008年7月13日(周日)上午11:00-12:30
单项选择(6题×2分=12分)
多项选择(4题×2分=8分)
判断正误(5题×2分=10分)
简答题(2题×10分=20分)
计算题(3题,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闭卷考试,可以带计算器。
二、成绩计入方式
平时作业和期中测验占30%(中央电大四次作业和期中测验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把形考的比重加大,强调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到期末的死记硬背上。
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得参加本次终结性考试。
三、复习范围
1。、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复习
在复习时首先对各种题目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所以以教材为依据。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题型、难度、出题的样式可以看学习指导书,那上面所列的所有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是复习的参照依据。
2、判断题的复习
判断题的难度及内容可以以中央电大编辑部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蓝色小册子、学习指导书及平时作业为复习的范围和样本。
3、简答题的复习
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3.简述抽样调查的特点及优越性
4.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5.什么是统计分布?包括哪两个要素?
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7.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8.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9.简述指数的作用
10.举例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特点。
4、计算分析题的复习
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参考作业及期末复习指导。(1)根据所给资料分组并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根据整理表计算
算术平均数.------属于第三章的内容
(2)根据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指标、计算变异指标比较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属于第四章的内容
(3)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计算平均数(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根据要求进行平均数(成数)的区间估计。------属于第五章的内容
(4)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回归系数的含义;利用建立的方程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属于第七章的内容
(5)计算总指数、数量指数及质量指数并同时指出变动绝对值、计算平均数指数。------属于第八章的内容
(6)根据资料计算各种发展速度(环比、定基)及平均增长量指标;根据资料利用平均发展速度指标公式计算期末水平。------属于第九章的内容
四、各章内容复习要点
第一章 统计总论
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概念、特点及分类。
5.国家统计的职能 第二章 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2.统计调查的种类
3.统计调查方案的构成内容
4.统计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第三章 统计整理
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2.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
3.统计分组的关键
4.统计分组的方法:品质分组方法、变量分组的方法
5.分配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方法
变量数列的编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分组)。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组距 = 全距÷组数 全距 = 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方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因为有了“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实际工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经常采用重叠式确定组限的方法。
6.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
第四章 综合指标
1.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计量单位
2.相对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相对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4.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第五章 抽样估计
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2.有关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样本容量、样本个数
3.抽样误差的一般概念及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教材P178
4.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抽样平均数、抽样成数平均误差
5.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6.抽样误差概率度的含义及确定方法。
7. 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要素及估计方法。
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总体参数(平均数及成数)区间估计的方法:
抽样推断中有关的内容最后都集中在根据具体资料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上。在根据资料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首先要对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要清楚,然后是有关区间估计的概念、方法。
8.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必要样本单位数的计算。第七章 相关分析
1.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概念和相关的种类。
2.相关系数的作用、性质和计算方法。
计算相关系数的简化式:教材P276
3.回归分析的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方程参数a、b的含义。
回归直线方程
式中:y是y的估计值,a代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又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涵义是,当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当b的符号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当b的符号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a、b都是待定参数,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得。
第八章 指数分析
1.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指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3)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2.总指数的作用及编制方法。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两种:
综合指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综合变动情况及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综合变动情况及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3.平均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及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及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
1.动态数列的概念及种类
2.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时期数列
间断时点数列条件下计算的两种情况: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3.各种速度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速度指标包括:发展速度、增长量、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说明的是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之差。
平均增长量
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第二篇:2012电大最新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文本)
(2011.12.18)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文本)
熊应进: 欢迎同学们参加2011年12月18日的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在线教学活动,请今天参与活动的同学在这个帖子后面跟帖,就期末复习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这样我可以集中的回答大家的问题,也方便后来的同学浏览。谢谢!潘霞:我先报个到。
熊应进:本次期末考试实行的是试卷和答题纸形式,就是所有的试题在试题纸上,另外随试卷下发答题纸,按事先写好的答题顺序进行答题,同学们要注意对照试题上面的题目在答题纸上做答,不用抄写题目和题号,题号已经事先印在答题纸上了。另外,所有的常用公式也将随试卷发给同学们。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不用背公式了,只需记住公式的应用条件就可以。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包括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4次平时作业及各省市电大根据教学要求自行安排的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按中央电大考试中心的规定,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张媛媛:老师好,报个道。
熊应进:考试注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和选择题:(1)判断题: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占全部试题的10%。
(2)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前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20%。
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
(3)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20%左右。
(4)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5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熊应进:欢迎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溧水县分校的两位同学(或老师)的参加。谢谢。宋聪琴:老师,我想问下期末复习的内容都包括考试的内容吗?这门课相对也比较难点,尤其是后面的相关分析和指数分析,老师能指点下,计算题占分的比例吗?
俞欢:我也来报到了。
熊应进:前面的帖子里已经告诉大家,计算题的分数占50%。
俞欢:老师能不能发个考试的资料给我们看看啊!这门有点难,我想多看看的题目,有的题自然而然就会做了。
高红丽:这门确实难度不小啊。
熊应进:其实资料就在你们的手中。形考作业册上的所有练习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是复习时可以参考的内容。考试的类型和难度都是参照形考作业册的。
熊应进: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溧水县分校的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上课的日子吗? 俞欢:好的,谢谢老师啊。
王静:老师说今晚会有网上期末复习答疑。
俞欢:今天晚上没有上课,老师让我们上网交流。今天我们没哟上课,老师今天让我们上网交流学习,之后整理发复习资料给我们。
熊应进:看来你们老师还是教学有方啊。先让同学们自己学习整理,然后他再帮助大家整理提高。很好啊。
计算题是同学们最关心的内容,也是考试中分量最重的。复习范围从第三章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开始,到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都是计算的复习范围,其中的第六章、第十章不在考核范围。
具体的例题复习以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为准,同时参考平时的四次形成性作业中的计算内容和形式,难度将不超过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
计算题的类型包括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平均指标的计算、标准差和系数的计算、抽样估计包括平均数和成数、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的建立、指数分析、动态数列分析,都有计算出现,可以跟同学们说,平时的四次形考中出现的计算题型掌握了,应该就没什么大的遗漏。周黎清:老师好!我也来报个到。
李宏娟:统计学看似简单,生活中都常有接触,但现在涉及到理论的东西,挺绕人的。不知道怎样学习才能提高效率。还有书上的知识看时挺容易,书一合就弄不清了,很担心考不过呢!
方银娣:报个到,了解一下考试的情况。
段厥佩:老师还有其他资料不,以前08年的我们能用吗? 熊应进:下面是各章的复习内容:
第一章 统计总论
重点复习以下内容
了解: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含义。理解:统计的研究方法
理解:统计总体、样本、总体单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含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变异和变量的的含义及两种变量的区分;
统计指标的含义、组成要素及分类;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与区别;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相互关系。
掌握:统计指标的特点及总体、单位、标志、指标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统计调查
了解:统计调查的含义、基本要求。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及主要特征;
统计调查的种类及划分依据。了解: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项目;
调查对象的含义; 调查项目的含义;
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的含义。
理解: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相互之间的关系;
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制定。
了解:我国统计调查方法及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组成;
定期统计报表的概念及我国统计报表的组成及各种分类; 抽样调查的概念、随机性原则的含义; 重点调查的概念及重点单位的含义。
理解:普查的概念及主要特点、普查的应用意义; 掌握:统计调查方法的运用。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了解:统计整理的含义、内容和步骤。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统计分组的种类;
单项式分组及组距式分组的形式;
组限(下限和上限)、组中值等的含义。
理解:统计分组的作用、选择分组标志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
单项式分组及组距式分组的划分条件及表现形式。
综合应用: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正确地选择分组的标志及组限的两种表现形式,熟练掌握组距、组中值的计算并能根据研究任务和提供的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组(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
了解:分配数列的概念、组成要素;
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的含义; 频数和频率的含义、变量分布的含义及条件。
理解和掌握:分配数列的作用、累计频数及累计频率的计算及作用、次数分配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综合应用: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一)总量指标
了解:总量指标的含义、分类;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理解:总量指标的作用;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相互关系。
(二)相对指标
了解:相对指标的意义、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理解:相对指标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掌握: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不同特点;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
综合应用: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
(三)平均指标
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及特点; 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
理解:平均指标的作用。算术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数的区别;
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因素、权数的意义及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
掌握: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综合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并能通过计算平均指标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四)变异指标
了解:变异指标的一般概念和种类;变异系数的含义。
理解:变异指标的意义、作用;变异系数的应用意义。
综合应用:根据实际资料计算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第五章 抽样推断
(一)抽样推断的一般概念
了解:抽样推断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二)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了解: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样本容量和样本个数、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等的含义。
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样本指标与全及指标的关系。
掌握:根据样本的观察资料熟练计算样本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的方差、样本成数、样本成数的方差等样本指标。
(三)抽样误差
了解:抽样误差的含义、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定义公式、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表示、抽样误差的概率度t的含义。
理解:抽样误差和调查误差的不同。注意区分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掌握: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与概率度的相互关系。
掌握以下对应的数量关系:
Z=1 f(Z)=68.27%
Z =2 f(Z)=95.45 %
Z =3 f(Z)=99.73 %
综合应用:在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和抽样极限误差(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的计算方法。
(四)抽样估计的方法
了解:抽样估计的含义及种类、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抽样估计置信度的含义。理解:点估计的基本特点、区间估计的基本特点(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置信度与概率度的关系。
综合应用:根据具体资料进行点估计的方法和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
第六章 假设检验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第七章 相关分析
(一)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
了解:相关分析的含义、相关关系的含义、相关的种类。理解: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二)相关图表
了解:相关表的种类及含义、相关图的含义。
(三)相关系数
了解:相关系数的意义。理解:相关系数的性质。
掌握:计算相关系数的基本公式(简化式)并能熟练计算相关系数。
(四)回归分析
了解:回归分析的含义;
综合应用:简单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用最小平方法计算a、b参数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或推算。第八章 指数分析
(一)指数的一般概念
理解:指数的作用、指数的种类;
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
(二)综合指数
了解:综合指数的含义、指数化指标的含义和同度量因素的含义。理解:综合指数的特点;同度量因素的确定方法。综合应用:编制并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三)平均指数
了解:平均指数的含义、平均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理解:平均指数形式(常用形式)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条件;
作为计算总指数的独立形式,平均指数的两个重要特点。综合应用:平均指数公式的建立及计算。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
(一)动态数列
了解:动态数列的含义及构成。
理解: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含义及区别;
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
掌握:动态数列两大类分析指标的种类。
(二)现象发展水平指标
了解: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
理解: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公式); 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公式)。
掌握: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及计算。
(三)现象发展速度指标
了解: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的种类;
发展速度、增长量、增长速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理解:下列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掌握: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三个公式及相互关系;
综合应用:根据一个具体的动态数列计算发展速度(定基、环比)、增长量(累积、逐期)、增长速度(定基、环比);
利用各种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计算所需要的速度指标;
根据具体的资料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或平均增长速度(水平法)。
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比较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端义霞:老师一学期下来都不知道学会了什么,考试真的是没法应对,请问老师我们复习都应该看些什么资料掌握些什么知识? 方长萍: 11秋会计专科方长萍来报道。韩莉:报个到,了解一下考试的情况。金云:报到。
郭其婷:11秋会计专科郭其婷报到。杨明凤:先来报个到。
段厥佩:那我们主要是以什么来复习呢,东西好多都看的更不会了。尤小娟:我终于也可以报个道了。
宋聪琴:熊老师,历年来的计算题中是不是必须带科学计算器的呢? 熊应进:考试都是可以带计算器的。什么样的都行,最还是带二次功能的。魏秀兰:老师好。
张中玉:老师我终于进来了,找了好长时间的哦。
端义霞:老师你这一归类就是一本书,估计是越看越糊涂。
熊应进:复习就是一本书的复习啊。归类来看就是概念的理解、计算的掌握和熟练。
崔婷:老师,后面的指数分析这块比较的含糊,怎样理解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熊应进:指数分析是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素分析是复习总变动中各个影响因素对总变动现象的影响程度。比如销售额变动中受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影响。赵婵:先报个到。
杨明凤:熊老师你好,今天是我们上课的日子,但稍微改一下。赵婵:好多啊。
熊应进:下面再说一遍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四、简答题复习(每小题10分,共20分)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3.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5.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6.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7.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8.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9.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10.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1.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 12.简述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共50分)
1.根据原始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并计算平均指标;指出分组类型、分析考试情况。
2.根据甲乙两市场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资料,计算平均价格,并分析平均价格高低的原因。
3.根据总体单位数、抽样单位数、样本平均数、标准差和概率,进行总体均值和总额的区间估计。
4.成数的区间估计。
5.已知单位成本和产量的原始数据,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回归预测。6.已知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或单位价格),计算产量指数和单位成本(或单位价格)指数,并分析产量和单位成本(或单位价格)的变动对总成本(或总产值)的影响。
7.根据给定的各项数据资料,按要求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并进行回归分析。
8.已知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计算产量指数和单位成本指数,并分析产量和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9.已知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量、销售价格,计算销售量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并分析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10.根据已知资料,要求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量;预计将达到什么水平? 11.已知自然增长资料,要求计算年平均指标和年平均增加数。赵婵:老师还有没?
熊应进:复习内容就是以上的内容了。还希望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复习,把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理解清楚,然后是公式的具体应用,多做题来加强对公式应用的理解。公式本身不要去背,考试的时候会给出公式的。当然是给所有的公式,你自己去选择相应的。吴雅芳:报到!
严莉:我先报个到,计算题我听不懂呀。郭其婷:老师,计算题一共几题啊? 熊应进:计算题一共三道,共50分。
再次提醒同学们:本课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闭卷,可以携带计算工具。张明霞:我也来报个到。老师我们还有其他的复习资料吗
熊应进:复习资料应该有教材、下发的蓝色的期末复习指导、绿色的新编学习指导书和形考作业册。别的不用了。
胡冬:支持,统计学原理还是比较难的。
熊应进:同学们好,今天是统计学原理的在线教学活动时间,欢迎大家参与,主要内容是期末复习的有关要求和复习范围的指导。同时回答同学们的相关问题。潘霞:有人没,今天的讨论是在这个版块么? 熊应进:是在这里。王静:复习范围有哪些啊?
张媛媛:老师,有没有什么复习资料发给我们啊? 方银娣:老师,考试范围能不能再缩小点呢? 熊应进:考试范围也是平时学习中重点掌握的内容。
李宏娟:老师,简述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答题,还是照书上的背呀?范围这么广还有都是些专业术语还没理解,要是能带书就好了。
熊应进: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是最好的,不一定完全照书背,把要点说出来就好了。申丽君: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吗?
熊应进:相对指标一般用无名数表示,但也有用有名数表示的,比如强度相对指标就可以用有名数来表示。
段娅:老师:你好,我是2011春会计专科班段娅。熊应进: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吗?段娅。王欢: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
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熊应进:同学,你走错课程论坛了。王欢:统计学在工作中的用处有多大?
熊应进:非常大,尤其是后面你专业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统计分析方法。张华: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
熊应进:调查工作中的具体目标、进行调查工作的单位及上报资料的单位。段厥佩:老师计算原理太复杂了,有些知道公式却不知道用在哪吗办啊?
熊应进:公式的应用在计算分析中很重要。需要先了解公式本身的涵义以及公式时哪一种计算分析方法要用的。比如是平均指标计算还是抽样推断的公式,这倒是需要记住的。段厥佩:我的呢? 熊应进:你的什么?
方长萍:11秋会计专科方长萍来报道了。熊应进:欢迎报到的同学。
段厥佩:老师除了那个蓝本子还有复习资料吗,以前的资料我们可以用吗?
熊应进:应该还有一本绿色封面的新编学习指导书。郭其婷: 11秋会计专科郭其婷报到。熊应进:欢迎。
王彤:什么是时期数和时点数列? 熊应进:这个是概念的了解,看教材吧。
王彤:平均数指标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熊应进:这个问题教材上讲的很清楚的,是当资料不满足综合指数公式时,利用变形的公式来计算需要的数据时,作为变形使用。看看教材。
张中玉:统计学感觉好难哦,真担心这次考试了,先好好复习吧,加油。
熊应进:相比其他的课程,是有一些难度,但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过。把相关的内容复习好了,平时的四次形考作业都做会,应该是没问题的。平时的形考作业你们都交给老师了?如果复习的时候不发回给你们,建议你们自己留个底作为复习用。
张茂霞:我想问下期末复习的内容都包括考试的内容吗?这门课太难了,尤其是后面的相关分析和指数分析,老师能指点下,计算题占分的比例吗?
熊应进:在前面的复习帖子里已经告诉大家了,计算题占50%,指数和相关分析应该是要考的内容。
高利萍:指数的作用?
熊应进: 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态;
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3.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张茂霞:这门课相对比较难,尤其是后面的相关分析和指数分析,老师能指点下? 熊应进:指数分析主要是综合指数的应用和平均指数的互用,具体的可以以平时作业上的例题为准。相关分析其实相对简单,就是记住用公式去计算相关系数和建立回归方程。傅春兰:熊老师,你好!我想问:这一段时间,我们复习重点应放在哪儿?
熊应进:把平时做的四次形考作业再重新过一遍,看看还有那些不会和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还有就是根据今天给的复习范围把书看一遍。
吴国强:什么是变异系数?什么是位置平均数?什么是相对指标? 熊应进:这几个基本概念你看看教材即可。
今天的在线复习教学活动就到这里。谢谢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溧水县分校同学们的参与。考试前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在论坛发帖,我会及时给大家回复的。祝同学们复习顺利,取得考试的好成绩。
第三篇:教案-柴油发动机授课教案(朱明zhubob)
一 复习提问(10')
1配气相位的定义和相位角
二 教学过程(60')
1.3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基本任务:将机油不断地供给各零件的摩擦表面,以起到润 滑、防锈、清洁、冷却和密封等作用。柴油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比汽油发动机产生更多的炭粒,有一专门设计的机油滤清器。柴油发动机还有一个机油冷却器以冷却机油,因为其运作温度一般很高,旋转部件比汽油发动机中的承受应力大。
1.3.1 依维柯S系列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
依维柯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是靠安装在附件上的一对齿轮式机油泵和机油压力调节阀来实现压力润滑的。如图1—
34、图1—35所示,曲轴通过曲轴正时齿轮,经正时齿带驱动附件箱驱动齿轮,再经喷油泵驱动齿轮轴上的附件箱传动齿轮带动机油泵驱动轮和机油泵主动轮转动,从而使机油泵从动轮转动。机油从油底壳内的集滤器吸人,经汽缸体和附件箱的油道,由机油泵泵出,经热交换器、机油滤清器进入汽缸体的主油道。机油压力调节阀装在机油泵盖上。机油压力传感器装在汽缸体右侧的主油道上。油标尺总成装在汽缸体左后侧上。8140.07/27型发动机采用整体全流式机油滤清器,串联在润滑油路中,滤芯为不可拆式。当机油杂质把滤芯孔眼堵塞住时,必须整体更换滤清器。壳体的下面有一个弹簧支撑着滤芯,机油从壳体周围进入,经滤芯后从中心流出。壳体的端面装有橡胶密封圈,中间有螺孔,机油滤清器整体和座接触,座上装有旁通阀,以防止滤芯堵塞时中止发动机润滑。当作用在旁通阀上的压力超过0.098MPa时,旁通阀打开,机油不经滤芯,直接进入主油道,以保证发动机最低条件的润滑。1.3.2 YC6108、YC6112系列柴油机润滑系统
YC6108Q柴油机采用压力循环润滑、飞溅润滑和润滑脂润滑共三种润滑 方式,简称复合润滑。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连杆衬套和摇臂衬套等采用压力循环润滑。活塞、活塞环、汽缸套、齿轮、凸轮轴凸轮、挺柱、气门杆部等零件采用飞溅润滑。水泵轴、充电发电机轴等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法来润滑。YC6112ZLQ柴油机也采用复合式润滑,其润滑系统中有机油冷却器。
YC6108Q柴油机的润滑系统示意见图1—36。YC6112ZLQ柴油机润滑系统示意见图1—37,润滑油流动路线见图1—38。1.3.3 丰田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
(1)机油冷却器 丰田柴油发动机使用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图1—39为丰 田柴油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工作过程,注意该机油冷却器的减压阀在新型L 系列发动机中不起作用,因其安全阀装在机油泵上。图1—40为该机油冷却器的机油流向框图。全部机油从机油泵输送至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机油经机油冷却器冷却后,流至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减压阀用于防止低温下机油黏度增加而损坏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入口和出口之间压力差上升至147.1kPa(1.5kgf/cm2,2L.3lbf/in2)以上时,安全阀打开,从机油泵流出的机油绕过机油冷却器,流向发动机其他部分。
(2)机油喷嘴 在许多柴油发动机中,机油喷嘴装置在汽缸体内,以冷却 活塞内部。从汽缸体主机油道流出的部分机油,通过单向阀,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机油喷嘴喷出,使活塞内部冷却。见图1—41。单向阀内装有弹簧和止逆球,其作用是当油压下降至大约140kPa(1.4kgf/~m2,20 lb~/in‘)时,切断机油喷嘴的供油,防止润滑系统中的油压降得太低。
丰田COROLLA(AE系列)有两种用于机油喷嘴的单向阀:一种是每个机油喷嘴配置一个单向阀,如2L发动机;另一种则是所有机油喷嘴共用一个 单向阀,如2C发动机,见图1—42。
课堂小结(10′)
1. 润滑系的组成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
1.简述丰田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
一 复习提问(10')YC6108、YC6112系列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工作
二 教学过程(60')
1.4 燃料供给系统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是根据柴油机的工作要求,定时、定量、定压 地将雾化良好的柴油按一定的喷油规律喷入汽缸内,并使其与空气迅速而良好地混合和燃烧。
1.4.1 YC6108、YC6112系列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YC6108、YC6112系列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与最基本的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基本相同,(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YC6108Q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可分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及调节控制两大部分。低压油路由柴油箱、柴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输油泵和低压油管等组成;高压油路及调节控制部分由喷油泵、调速器、供油角度提前器(简称提前器)、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等组成,见图1—43。
YC6112ZLQ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柴油箱、燃油分配器、输油泵、燃油
滤清器/油水分离器、喷油泵、调速器、冒烟限制器、燃油切断电磁阀、高低压油管和喷油器等组成,见图1—44。
柴油机工作时,输油泵将柴油从油箱经柴油滤清器吸人,经过滤清的柴油 被输送到喷油泵,喷油泵使柴油压力增高,形成高压油,并压送到喷油器,高压柴油克服喷油器弹簧的阻力,打开针阀,喷人燃烧室燃烧。喷油泵中多余的柴油与喷油器针阀偶件泄漏的少量柴油经回油管流回油箱。(2)喷油泵 ①对喷油泵的要求 根据柴油机的工作要求,喷油泵需满足以下要求。a.定时。b.定量。c.定压。d.供油敏捷。
②喷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YC6108、YC6112系列发动机采用的是柱塞式喷油泵。柱塞偶件是柴油机中最精密的偶件之一,通常要经过研磨和选配而成,不能互换。
柱塞式喷油泵泵油原理示意见图1—45,YC6108Q柴油机采用6AD95型喷油泵;YC6112ZLQ柴油机采用P型喷油泵。
(3)喷油器及供油提前角调节器
①喷油器的作用
喷油器有双重作用,一是将燃料雾化成较细的油滴,以利于着火燃烧;二是使喷雾的形状同燃烧室的形状适当配合,以形成质量良好的可燃混合气。
②孔式喷油器
YC6108Q、YC6112ZLQ柴油机都采用长形多孔式喷油器。孔式喷油器与轴针式喷油器的主要区别在头部喷嘴的结构不同。孔式喷油器的针阀前端细长,不伸出针阀体外,没有轴针,针阀只起喷孔的启闭作用,燃油的喷射状况主要由针阀体下部的喷孔的大小、方向和数目来控制,孔式喷油器的特点是雾化质量好,主要用于直接喷射式燃烧室的柴油机中。
③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功能是随柴油机转速 变化而自动改变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起着定时供油的作用。YC6108Q柴油机采用的是机械离心式角度提前器,由驱动盘、飞块、弹簧、从动盘等零件组成。当柴油机转速变化时,由飞块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随着变化,改变其与弹簧力相平衡的位置,从而使驱动盘产生一角度位移,改变供油时间,其角度的变化应符合柴油机各种转速下对供油定时的要求。YC6108Q柴油机的提前器起作用的转速为500~1400r/rain,角度提前量为30-3.50 YC6112ZLQ柴油机无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
(4)调速器的功用:在柴油机工作时能够随着外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量,使柴油机转速保持稳定。YC6108Q柴油机采用的是RAD型机械离心两极式调速器,它由飞块、调速弹簧、调速杠杆和控制拉杆等组成。这种调速器能自动稳定低速时的怠速转数,使怠速不熄火。而中间转速范围内不起作用。在上坡时由于柴油机转速下降起最大扭矩作用,在校正范围内能自动增加油量,使柴油机输出储备功率。在负荷变小,柴油机高速时能限制最高转速,保证安全不飞车。在启动时增加油量,使柴油机启动迅速。驾驶操作轻便舒适,加速、减速快,灵活敏捷,非常适应道路的需要。
YC6112ZLQ·柴油机采用RQV-K型机械离心全程式调速器,其特点是柴 油机从怠速到最高空转都由调速器自动控制,使柴油机在允许转速范围内的任何转速下稳定地运转。(5)输油泵的作用: 将油箱中的燃油吸人并加压到约2bar(1bar=105Pa),保证从输油泵到柴油滤清器再到喷油泵低压油路的循环。
YC6112系列柴油机的输油泵是单活塞式输油泵,由喷油泵凸轮轴的凸轮 驱动工作。
课堂小结(10′)
1喷油器及供油提前角调节器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
1.喷油器的作用 一 复习提问(10')YC6108、YC6112系列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二 教学过程(60')
1.4.2 丰田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1)概述
丰田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有VE式喷油泵燃油系统和直列式喷 油泵燃油系统两种,其组成分别见图1—46和图1—47。
喷油泵与喷油嘴中的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极小,必须很好地保养水沉淀器及燃油滤清器。
①喷油泵的作用:在调速器的配合下,在适当的时间给发动机的每一个汽缸供应适量的燃油。喷油泵所产生的燃油喷射压力因燃烧室的类型而异。直接喷射式燃烧室,喷射压力约为19.610~29.420MPa; 分隔式燃烧室形式,喷射压力约为7.850—14.710MPa。
丰田柴油发动机喷油泵的类型分为VE式(分配式)和直列式两种,其结 构组成分别见图1—48和图1—49。VE是德文缩写,即 “分配式喷油”之意。
②调速器的作用:按照发动机的负荷及加速踏板踏下的程度调节燃油喷射量,借以自动控制发动机转速及输出功率。调速器完成该任务的方法是移动溢流环(V正式泵)或控制齿条(直列式泵),以改变喷油泵柱塞的有效行程。
柴油发动机喷油量是由调速器调节的,调速器在发动机转速开始下降时,自动增大喷油量,以便保持所要求的转速。相反,发动机负荷减小时,其转速会提高。此外,调速器可以稳定发动机的怠速转速,并且在发动机高转速时,可以控制其最大允许转速,以防超速。调速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机构分类,可以分为气压式、机械式和组合式三种调速器。VE式泵只用机械式调速器。
a.气压式调速器。在此类调速器中,喷油量是由负压调节的,而负压是 当空气被吸人发动机时在喉管内产生的。此类调速器在低速时,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喷油量,可是在高速时,精确性相对较差。
b.机械式调速器。喷油量是由泵的凸轮轴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控制的。高速时,控制得很精确,可是在低速时,精确性相对较差。要改善低速时的控制精度,还需要更复杂的机构。
c.组合式调速器。这是气压式调速器及机械式调速器的组合,它无论在 低速时还是在高速时,均可精确地控制喷油量,见图1—50。
离心式调速器用于控制发动机转速,若按功能分类可分两类:全程式调速 器及最低—最高转速调速器(两速调速器)。汽车因车重、发动机输出功率等因 素的不同而异,而在决定使用何种调速器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全程式调速器用于丰田汽车的直列式喷射泵。全程式调速器是发动机转速在泵的整个速度范围内均受到控制。最低—最高转速调速器(两速调速器)仅在发动机最低及最高转速范围起作用。
③VE式与直列式喷油泵的主要区别见表1—4。(2)丰田柴油发动机VE正式喷油泵
VE正式喷油泵的工作过程如图1—51所示,燃油切断电磁阀的作用是当发动机启动机开关断开时,切断通往泵柱塞的燃油通路。出油阀既可以防止喷油管中的燃油向后流至柱塞,又能够将喷嘴中喷油后残留的燃油从喷嘴中吸走。① 输油泵 叶片式输油泵有4个叶片,由驱动轴驱动,在压力的作用下将燃油送入泵壳,见图1—52。② 调节阀
调节阀能够按照发动机转速成比例地调节燃油压力,以操作自动正时器,见图1—53。③ 燃油输送及喷射
如图l—54所示,图中输油泵、平板形凸轮及柱塞是由驱动轴驱动的,两个柱塞弹簧将柱塞及平板形凸轮顶在滚子上,平板形凸轮有4个凸轮面(每个汽缸1个),当平板形凸轮旋转时,凸轮面靠在滚子上,同时转动柱塞,并将它向里、向外推动。因此,当平板形凸轮旋转一圈时,柱塞转动一整圈并往复4次。柱塞(4汽缸发动机)每转1/4圈和往复运动一次,给一个汽缸供一次燃油。泵柱塞有4个吸油槽及一个分配孔,在分配泵体头里有4个分配通道,见图1—55。当泵柱塞向左移动时,见图1—56,泵柱塞里的4个吸油槽中的一个将与吸油口对准,燃油从吸油口流至吸油槽,然后被吸人压力室,并且由此进入柱塞的通道,吸油便完成。当平板形凸轮及柱塞旋转时,见图1—57,吸油口关闭,柱塞的分配孑L将与分配泵体头里4个分配通道中的一个对准。当平板形凸轮靠在滚子上时,柱塞旋转,并向右移动,使燃油压缩。当燃油所受压力至预定值时,便从喷油嘴喷出,燃油输送及喷射便完成。
当泵柱塞向右进一步移动时,见图1:58,两个柱塞溢流口将从溢流环下面移出,而燃油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通过这些溢流口流回泵壳。这样,燃油压力就会突然下降,于是喷油便终止。当柱塞在输油后旋转了180‘时,见图1—59,柱塞上的压力平衡槽与分配通道对准,以平衡通道中燃油的压力和泵壳中燃油的压力。④ 燃油切断电磁阀
发动机停机是通过停止燃油供应实现的,见图l—60。防反转
VE式泵的一个特点是它可以防止发动机反转。泵柱塞运动及各进、排口的启闭如图1—61所示,如果发动机反转,那么当柱塞向上移动时,吸油口将打开,而分配孔将关闭。因此,就没有燃油喷射,于是发动机将停转。⑤ 自动正时器(喷油正时控制器)柴油发动机喷油正时,必须随发动机的转速而变化,以获得最佳性能。为此,VE式喷油泵设有一个自动正时器(该自动正时器由燃油压力控制),与发动机转速的增、减成比例地提前或滞后,喷油、正时见图1—62。
图1—63是自动正时器结构原理示意,如图所示,正时器活塞装在正时
器壳中(与泵驱动轴垂直),根据正时器活塞左右两端的燃油压力与正时器弹簧张力之差值,活塞来回滑动。滑销将正时器活塞的横向运动转变为滚子环的旋转运动。正时器弹簧力图迫使正时器活塞沿喷油“滞后”方向(向右)移动。但是,当发动机转速提高时,燃油压力也提高,因此,活塞克服正时器弹簧张力向左移动。滚子环根据活塞的运动,沿与泵柱塞旋转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喷油正时相对于平板形凸轮位置提前了,见图1—64。
课堂小结(10′)
丰田柴油发动机喷油泵的类型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
丰田柴油发动机VE式(分配式)喷油泵结构组成 一 复习提问(10')
VE式与直列式喷油泵的主要区别
二 教学过程(60')
(3)丰田柴油发动机VE式喷油泵机械式调速器
①构造及功能 图1—65和图1—66分别是全程式和最小—最大转速式(两 速式)机械调速器的结构示意。当驱动轴齿轮每转一圈时,调速器轴齿轮及飞
块座旋转1.6次。在飞块座中有4个飞块,作用是用离心力大小检测调速器轴转速,调速器滑套则将该力传至控制杆。控制弹簧张力随负荷(加速踏板压力 的增、减)变化。阻尼弹簧及怠速弹簧在张力杆和控制杆的向右(即向减少喷油的方向)移动时,各自轻轻推抵这些杆,借以防止调速器“转速波动”。调速器杆总成按发动机速度及负荷调节溢流环的位置,它由导杆、控制杆及张力杆组成,而这些杆均在自由浮动的支点A处连接。导杆绕支点D旋转,支点D固定在调速器壳上。
②喷油量控制 喷油量可以通过改变泵柱塞的有效行程来控制。如图1—67所示,当溢流环向左移动时,泵柱塞的有效行程L减小,从而减少喷油量。当它向右移动时,有效行程L增大,从而增加喷油量。
调速器杆总成通过平衡飞块的离心力控制溢流环的位置。飞块的离心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从而克服控制弹簧的张力,而控制弹簧的张力则随加速踏板踩下程度而变化。这两个力的合力使溢流环移动,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喷 油量。
③工作过程(全程式)、a. 启动。如图1—68所示 当加速踏板踩下时,调节杆就向“满负荷”位置移动,因此张力杆被控制弹簧拉紧,直至与止动器接触。由于发动机仍停机,所以飞块不动,启动时喷油量及泵转速的关系见图I—69。b. 怠速运转。如图1—71所示,在发动机启动以后,加速踏板松开,调节杆回到“怠速”位置完全伸开,所以不拉动张力杆。因此,即使转速很低,飞块还是开始向外移动。怠速时喷油量及泵转速的关系见图l一70。c. 满负荷。如图1—?2所示,当加速踏板踩下时,调节杆移至“满负荷”位置,同时,控制弹簧的张力变大,将阻尼弹簧完全压缩。满负荷时喷油量及泵转速的关系见图1—73。d. 最高速度。如图l—74所示,因为发动机转速在全负荷时升高,所以飞块的推力就逐渐变得大于控制弹簧张力。因此,张力杆和控制杆绕支点A一起顺时针旋转,从而将溢流环向左移动,减小喷油量,以防止发动机超速。最高速度时喷油量及泵转速的关系见图1—75。e. 反向适应性。
丰田柴油发动机具有反向适应性的调速器仅用于14B及1HD—T发动机中,在满负荷及高速旋转时可提高输出功率。
具有反向适应性的调速器结构如图1—?6所示,由导杆、张力杆、控 制杆及支撑杆组成。(内、外)反向适应弹簧装在控制杆上,控制杆上部通过支点D固定在支撑杆上。张力杆及支撑杆可绕导杆的支点A运动。
当满负荷发动机转速提高时,飞块的离心力就变得大于反向适应弹簧的安 装负荷。具有反向适应性调速器喷油量及泵转速的关系见图1—77。燃油增加量由 反向适应行程决定。
④工作过程(最低—最高转速式)最低—最高转速式调速器控制弹簧见图、1—78,图1—?9是最低—最高转速式调速器燃油喷射量及弹簧工作范围,其工作过程见图1—80。a启动工况。
当加速踏板踩下时,调节杆将向“满负荷”位置移动。张力杆被弹簧座拉着,直至与止动器接触。由于发动机仍停机,所以飞块不动,所需的燃油量将提供给发动机作启动之用。b.怠速工况。
在发动机启动以后,加速踏板松开,调节杆回至“怠速”位置。在这个位置,控制弹簧完全伸展,不拉张力杆。飞块的离心力与阻尼弹簧和怠速弹簧的弹力衡,使怠速运转的转速平稳。c.满负荷。
当加速踏板踩下时,调节杆移至“满负荷”位置,弹簧座拉至左侧,部分负荷弹簧及阻尼弹簧被完全压缩。此时,张力杆接触止动器,并 且保持不动。此外,调速器滑套推动控制杆,接触张力杆,使溢流环保持在满负荷位置。d.最高转速。
当发动机转速在满负荷下升高时,飞块的推力变得大于控制弹簧张力。因此,张力杆和控制杆将一起绕支点A旋转,从而使溢流环向左移动,减小喷油量,以防止发动机超速。e.部分负荷。当调节杆位于“满负荷”位置和“怠速工况”位置之间时,由于飞块离心力的作用,部分负荷弹簧压缩。喷油量更紧密地随加速踏板踩下的量变化。
⑤负荷感测正时器
负荷感测正时器的功能是根据发动机负荷调节喷油正时(从而调节泵壳内的燃油压力)。负荷感测正时器的工作示意见图1—81。(4)丰田柴油发动机V正式喷油泵选装装置 ·
①自动控制冷启动装置(ACSD)为了改善启动性,该装置在冷却液温度低的时候,即将喷油正时提前,以保持怠速运转,其结构见图1—82。当发动机处于冷态时,热敏蜡收缩,拉动柱塞,使杆A顺时针方向旋转。这就使杆B将调节杆推向提高怠速位置,使发动机快怠速运转,并且使滚子环旋转,从而将喷油正时提前,见图1—83。
当调整装有自动控制冷启动装置(ACSD)的发动机时,一定要参阅适当 的修理手册,因为所用的方法和数值将因发动机的型号而异。
②自动海拔高度补偿装置(HAC)自动海拔高度补偿装置根据汽车所处的海拔高度,自动减少燃油喷射量。
自动海拔高度补偿装置主要由真空波纹管、推杆、连接销、控制臂等组 成,见图1—84。
③涡轮增压器与增压补偿器
增压补偿器的用途是根据增压情况增加燃油喷射量,从而使燃烧始终保持 在最佳状态。
基本涡轮增压系统见图1—86。增压补偿器特性曲线见图1—88。增压补偿器的工作过程见图1—89。
当增压压力低时(大约在13. kPa以下),见图1—89(a),当增压压力上升时,见图1—89(b),如果增压压力升至图1—90中交叉点以上时,见图1—89(c),图1—90说明了喷油量随增压压力变化的情况。通常,C和D两部分用于增压补偿;B则是故障防护区。在故障防护区,喷油量因增压压力上升而下降(而不是上升),这可防止发生超压。(5)丰田柴油发动机直列式喷油泵
丰田柴油发动机的直列式喷油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前面讲的YC6108、YC6112系列柴油机基本相似,(6)丰田柴油发动机直列式喷油泵组合调速器
由气压式调速器及机械式调速器组成,如图1—50所示。① 组合调速器的气压式调速器
由真空室和大气压状态下的空气室等组成,见图1—91。
图1—92说明在发动机转速恒定时,负压随节气门开度增大而降低;在节气门开度恒定时,负压随发动机转速下降而降低。
注意,除非大修调速器,否则绝不可以调节满负荷止动膜盒。如果调节不小心,将影响最大喷油量,从而由于喷油量小而导致发动机输出减小,或者由于喷油量过大而导致不完全燃烧,这可能造成排气管中冒黑烟。
连接器安装(仅丰田2D发动机)在膜片上,其构造如图1—94所示,连接凸耳有一个连接器弹簧和一个连接销,用连接螺栓装在控制齿条上。在连接销中有一个椭圆孔,连接螺栓插在其中,而该螺栓可以在椭圆孔内往返移动,移动距离为L。② 辅助喉管 辅助喉管的结构组成见图1—95,辅助喉管能够防止发动机反向旋转,柴油发动机启动有时会转错方向。其工作原理如图1—96 ③组合调速器的机械式调速器 在喷油泵凸轮轴的后端有飞块,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当发动机转速增至最高允许转速附近时,调速器通过齿条控制杆将控制齿条向减少喷油量的方向移动,从而限制最高转速。组合调速器的机械式调速器与普通的机械调速器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似。
④组合调速器的工作过程见图1—97。a怠速运转,见图1—97(a)。
在怠速运转时,飞块的离心力小于转速控制弹簧的张力,所以机械式调速器不起作用。
b.部分负荷,见图1—97(b)。
当加速踏板被部分踩下时,节气门部分地 打开,于是负压减弱。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膜片和控制杆受主弹簧张力的作用 而向左移动。所以机械式调速器在中速时也不起作用。c.满负荷,见图1—97(c)。
当发动机处于满负荷状态时,即使发动机低速运转,节气门还是全开。喉管处的负压低于发动机中速时的负压。由于发动机转速低于 最高允许转速,所以机械式调速器不起作用。d.最高转速,见图1—97(d)。
当加速踏板在部分负荷时保持在全踩下位置时,发动机转速达到最高允许转速。这使飞块的离心力变得大于转速控制弹 簧及主弹簧的张力。因此,滑块通过齿条控制杆将控制齿条向右移动。,最高转速控制几乎完全由机械式调速器完成。(7)喷油嘴
①喷油嘴类型 喷油嘴可以大致分为孔式和轴针式两种。见图1—98。孔式喷油嘴包括单孔式和多孔式;多孔式喷油嘴一般用于直接喷射式发动机,轴针式喷油嘴又分为节流式和针阀式两种,轴针式喷油嘴则主要用于预燃室式和涡流室式发 动机。
③ 调整喷油压力的必要性
喷油嘴开启压力因发动机类型而异,压力设置要保证由喷油嘴喷出的燃油在汽缸中与空气混合,并尽快燃烧。若喷 油嘴开启压力不正确,对燃油的喷油正时和喷油量将产生有害的影响,见 表1—6。图1—100是喷油压力与喷射时间的关系曲线。所以,喷油嘴开启 压力必须经常正确调整。
③两级喷油嘴 有些新式发动机使用两级喷油嘴。燃油压力上升时,燃
油喷射量可分两个阶段增加。采用两级喷油嘴,可降低喷油嘴开启压力,从而 提高轻载时喷油的稳定性,改善怠速稳定性。此外,在起始阶段只喷人少量柴 油,还可使柴油机爆震减弱,使乘坐舒适。图1—102是丰田1HD-T发动机两级喷油嘴分解。图1—103是丰田1HD-FT发动机两级喷油嘴分解。
图1—104是丰田1HD-T发动机针阀 封壳分总成分解。’ 图1—105两级喷油嘴的工作原理,图1—106针阀升程与燃油压力的关系。a. 第一级工作。喷油泵使燃油压力升至约18MPa时,燃油压力就克服第一级压力弹簧弹力,将喷油嘴针阀向上推,使喷油嘴开始喷油。在1号压力销和2号压力销接触后,要待燃油压力达到大约23MPa时,喷嘴针阀的升程才能改变。b. 第二级工作。
燃油压力升至约23MPa时,就克服了1号压力弹簧和2号压力弹簧的弹力,使喷嘴针阀上升得更高。一旦喷嘴针阀和隔片接触,即使 燃油压力改变,喷嘴针阀升程也不再改变。因此,当发动机轻载时,只有少量燃油喷人低升程范围;另一方面,在发动机重载时,少量燃油喷人前置升程范
围,然后,大量燃油再喷人高升程范围。
(8)输出阀 输出阀用阀座和弹簧装在分配头上(分配式喷油泵)或泵壳体上(直列柱塞式喷油泵),见图l—107。与喷油嘴针阀一样,输出阀阀座要高精度抛光。输出阀结构见图1—108。(9)启动泵
如燃油箱无油,或新换燃油滤清器或喷油嘴等,空气就会进入燃料系统。就需要在启动发动机之前用启动泵排除燃料系统的空气。
有两种类型的启动泵:
一种适用于分配式喷油泵,见图1—109;
一种适用于直列柱塞式喷油泵,见图1—110。,1.4.3 依维柯S系列燃料供给系统结构特点
依维柯汽车燃料供给系统主要由燃料箱、低压燃油管、输油泵、燃油滤清 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等部分组成。
8140.07/27发动机分别采用了博世公司生产的VE4/11F2000R342型和VE4/11F1900R294型转子分配泵。分配泵上分别装有液压供油量调节阀(HBA)和气动供油量调节阀(LDA)。与柱塞泵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利 用燃油直接润滑,安装方向任意等优点。
该机输油泵采用膜片结构,该输油泵出口的自动调节油压应为(2.5十 0.5)X10sPa,否则应检查推杆的行程是否为2.5~2.6mm。
输油泵从燃油箱中吸出燃油,经过燃油滤清器后,到达二级输油泵进 油腔。二级输油泵为叶片式,它的作用是依据发动机转速的增加来提高燃 油压力,然后燃油到达调压阀,此阀用来调节喷油泵内的燃油压力;燃油 到达高压油泵低压油腔,在分配器柱塞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油压,并通过高 压油管将燃油送人喷油器,从喷油器渗出的燃油被回油阀回收,并送回燃 油箱。冷却系统
课堂小结(10′)
1. 丰田柴油发动机的直列式喷油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
1组合调速器的气压式调速器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一 复习提问(10')
1依维柯S系列燃料供给系统结构特点
二 教学过程(60')
1.5冷却系统和启动电气系统 1.5.1冷却系统
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功能是保证受热零件得到适度且可靠的冷却,柴油机出 水温度一般控制在80一95℃范围内为宜,使柴油机在各种条件下均能持续地、可靠地正常运转。
YC6108Q、YC6112ZLQ柴油机都采用强制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主要零部 件有散热器、水泵、风扇、出水管和调温器等。冷却系统示意见图1—111。冷却液的流动路线见图1—112。
各种车型柴油机的冷却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基本相同,与汽油机的冷却 系统也基本相同。1.5.2 启动电气系统
启动系统的功用是用外力旋转曲轴,使柴油机从静止状态进入运转状态。柴油机常用的启动方法有人力启动、电动机启动。YC6108Q、YC6112ZLQ柴 油机都是用蓄电池供电,直流电动机作启动机。由电动机小齿轮带动飞轮上的齿圈进行启动。启动后蓄电池消耗的电能及时由硅整流发电机充电。调节器的
作用是当柴油机转速变化时,稳定充电电压。另外,蓄电池和发电机还能供给汽车各用电器的用电。
YC6108Q柴油机的启动电气系统见图1—113。
启动时应注意,启动电动机的持续工作时间不要超过10s,否则容易 烧坏。另外还需注意,启动电机连续使用时,每两次的间隔时间应不小于 lmin。如果连续三次都启动不成功,则应停止,先检查出原因,消除故障 后再继续启动,以免电机出故障和过多地消耗蓄电池电量,影响以后的 启动。
柴油机启动成功后,应立即将开关拧回“0”位,否则柴油机将会通过飞 轮齿圈带动启动电机超速运转,使电机烧坏。
各种车型柴油机的启动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基本相同,与汽油机的 启动电气系统也基本相同。
课堂小结(10′)
2. 柴油机的启动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
1启动电气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一 复习提问(10')
1启动电气系统结构特点
二 教学过程(60')
1.6 预热系统 1.6.1 概述
根据车型、发动机型号及使用地区的不同,柴油发动机采用各种不同的预 热装置。目前常使用的五种预热装置是:
①预热塞监测器型;
②固定延迟型;
③可变延迟型;
④新式超级预热型;
⑤常规式超级预热型。
图1—114是柴油发动机的预热装置 1.6.2 预热指示灯
预热指示灯装置在仪表板中,向驾驶员指示发动机是否做好启动准备。预
热指示灯熄灭,即表示发动机可启动。
预热指示灯运作和预热塞加热系统无关,并不显示预热塞是否实际变热。
所以,当发动机启动困难,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分析时(包括发动机冷态怠速不平稳),即使指示灯运作正常,也应逐个检查预热塞。1.6.3 预热塞
预热塞有几种不同类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以下三种: ①常规型,见图 l—115;
②温度自控型(包括用于常规预热装置和新式超级预热装置的预热 塞),见图1—116;
③用于常规式超级预热装置的低电压型。
发动机每个燃烧室壁内都拧进一个预热塞。预热塞壳体有一个装在管子中的预热塞电阻线圈。电流通过电阻线圈,使管子发热。管子表面积很大,可以 产生更大的热能。管子内部充填绝缘物质,以防止电阻线圈因振动而和管子内壁接触。
注意,所使用的蓄电池电压(12V或24V)和预热装置不同,各种预热塞的额定电压也不同。所以,一定要使用型号正确的预热塞,使用不正确的预热 塞会过早燃烧或发热不够。
温度自控型预热塞。这种预热塞装有一个发热线圈,该线圈实际上由三个线圈组成——阻滞线圈、均衡线圈和骤热线圈,三个线圈串联。电流通过预热塞时,位于预热塞尖的骤热线圈的温度首先升高,使预热塞炽热发光。由于均衡线圈和阻滞线圈的电阻随骤热线圈的 温度上升而急剧增大,使通过骤热线圈的电流因而减小。预热塞即如此控制自身温度。有些预热塞由于其温度上升特性,没有安装均衡线圈。
新式超级预热塞所使用的温度自控型预热塞,不需要电流传感器,这就使
预热系统更加简化。1.6.4 预热塞监测器型
预热塞监测器型预热装置由预热塞、预热塞监测器、预热塞继电器等部件
构成。预热塞发热时,仪表板上的预热塞监测器即显示出来,其电路连接见
图l—117。
(1)预热塞监测器 装置在仪表板上,见图1—118,对预热塞的发热过程 进行监测。预热塞有个电阻搔在问一电源上。并且预热塞变红时,这个电阻也同时变红(通常,预热塞监测器在电路接通后应发红光约15—20s)。几个 预热塞监测器并联连接。因此,如果某一预热塞短路,预热塞监测器会比正常情况提前发红。另一方面,如果某一预热塞断路,预热塞监测器要较长时 间才发红。
注意,对预热塞加热超过规定时间,会损坏预热塞监测器。
(2)预热塞继电器 可防止大量电流通过启动机开关,并保证由于预热塞监测器造成的电压降,不会对预热塞产生影响。预热塞继电器实 际上包括两个继电器:当启动机开关处于“G”(预热)位置时,其中一个继电器电流通过预热塞监测器至预热塞;当开关处于“START'’(启动)位置时,另一个继电器将电流直接输送至预热塞,而不经过预热塞监测器。这就避 免了在启动过程中,由于预热塞监测器电阻造成的电压降而影响预热塞。(3)工作过程 预热塞监测器型预热装置的工作过程见图1—119。
启动机开关在“G”位置时,启动机开关在“START”(启动)位置时。1.6.5 固定延迟型(启动机开关设有G位)在这种固定延迟型预热装置中,预热定时器只控制预热指示灯的发光时
间。预热指示灯根据预热定时器的运作情况,在固定的一段时间(约17s)内
发光。指示灯熄灭,表示预热过程结束,发动机做好启动准备,其电路连接见 图1—120。·
固定延迟型预热装置(启动机开关设有G位)的电路原理见图1—121。将启动机开关置于“G”位置时,预热塞继电器工作,使电流从蓄电池流过预热塞进行预热。这时,电热指示灯也根据定时器的运作情况发光。大约17s后,定时器将指示灯关掉,提示发动机已做好启动准备。在指示灯熄灭之后,预热塞继电器仍然保持接通状态,使电流流过预热塞继电器继续预热,直至启动机开关扭至“START'’位置为止。在预热完成后,如果偶然将启动机开关再次置于“G”位置,而且这时定时器中的电容器如尚未完全放电,预热指示灯会在较短的时间发光。
1.6.6 固定延迟型(启动机开关上未设有G位)在这种固定延迟型预热装置中,预热定时器控制电热指示灯发光时间和预 热塞继电器工作时间的长短。根据预热定时器的工作情况,指示灯在固定的时间内(约Ss)发光,预热塞继电器也接通一固定时间(约18s)。当指示灯熄 灭时,表示预热过程完成,发动机做好启动准备。
固定延迟型预热装置(启动机开关未设有G位)的电路原理见图1—122。启动机开关拧至“ON'’(接通)位置时,预热定时器开始工作,预热指示灯发光,同时将预热塞继电器接通。预热塞继电器将电流输至预热塞,使预 热塞迅速发热。在预定的一段时间之后,预热定时温度已升至足以启动发动 机,预热塞继电器断路,防止烧坏预热塞。当启动机开关拧至“START”(启动)位置时,预热塞继电器不受预热定时器的控制,仍保持接通状态。这
样就防止了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预热塞温度下降,从而提高了启动能力。发动 机启动之后,放电警告灯熄灭。这时,预热定时器检测到来自调压器L端子 的信号,断开预热塞继电器,使预热塞停止加热。1.6.7 可变延迟型
此预热系统由预热定时器来控制。预热定时器则根据冷却液温度及交流发
电机电压(作为发动机运转信号)运作。预热指示灯发亮时间和预热塞预热时
间则根据冷却液温度而异(无余辉功能)。(1)预热定时器 预热定时器的功能如下。
①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不断将冷却液的温度传递至预热定时器,定时器在 T1时间内接通预热指示灯,在T2时间内接通预热继电器。时间T1和T2随 冷却液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车辆型号不同,时间T1和T2:也不同。
②发动机启动后(由调压器的L接线柱电压决定),定时器切断预热塞及
预热指示灯的电流。冷却液温度与定时器运作之间的关系见图1—123。(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装置在汽缸体
上,见图1—124。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根据冷却液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预热定时器感知电阻的这些变化,以控制预热时间和指示灯发光时间。(3)工作过程 可变延迟型预热装置电路原理见图1—125。
启动机开关扭至“ON'’位置时,启动机开关扭至“START'’位置时,发动机启动之后,放电警告灯熄灭。这时,预热定时器感知来自调压器L 端子的信号,使预热塞继电器断路,预热塞停止加热。1.6.8 新式超级预热系统
新式超级预热系统,靠温度自控预热塞迅速完成预热,以缩短驾驶员必须 等待启动发动机的时间。除快速预热外,此系统还具有余辉功能,以改善寒冷天气的燃烧能力,减少白烟和发动机爆震。
新式超级预热系统包括:温度自控预热塞、两个预热继电器(主、副继电 器)、一个预热塞电阻、一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一个预热定时器。(1)温度自控型预热器 预热塞内有三个不同特性的线圈,这些线圈串联 在一起(见图1—116)。
(2)预热塞电阻 这个电阻降低施加在预热塞上的电压。1号预热塞继电 器关闭时,电流通过这个电阻输送至预热塞,使预热塞的温度保持在足以启动发动机的水平。
(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与可变延迟型预热系统中所使 用传感器属同一类型。
(4)预热定时器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不断将冷却液的温度变化信号传递至 预热定时器,即预热指示灯发光时间丁1,见图1—126(a)。预热定时器控制预热时间丁2,即2号预热继电器工作时间(根据冷却液温度而定),见图1—126(b),或1号继电器的接通时间Ts(根据施加在预热塞上的电压而定),见图 1—126(c)。预热定时器也控制余辉时间,2号预热继电器的接通时间T2。发动机启动时,预热定时器同时接通1号预热塞继电器和2号预热塞继电器。图1—127是预热和余辉的工作时序。
(5)工作过程 新式超级预热系统电路原理见图l—128。启动机开关扭至“ON'’位置时,将点火开关扭至“START”位置时,在一些新式发动机中,采用了自动控制温度的预热塞——陶瓷预热塞,这
是一种陶瓷加热元件,它能够缩短预热时间,2号预热塞继电器和电阻器也不需要了,连余辉功能装置也简化了。但由于陶瓷受到碰撞时,容易破碎,因此在处理时需要特别小心。1.6。9 常规式超级预热系统
在常规式超级预热系统中,通过向额定电压低的预热塞施加较高的蓄电池 电压,迅速完成预热,以缩短驾驶员必须等待启动发动机的时间。同时,该系统将预热塞保持在预定温度之下,以防止预热塞过热。除快速预热外,此系统 还具有余辉功能,以改善寒冷天气的燃烧,减少白烟和柴油机爆震。
常规式超级预热系统包括低额定电压预热塞、两个预热塞继电器(主、副
继电器)、一个预热塞电阻、一个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一个预热塞电流传感器和一个电热定时器。
(1)预热塞 此系统使用额定电压低的快速加热型预热塞。预热塞加热时
间不同,其额定电压也不同,见图1—129。注意,在检测时,切勿在预热塞上加12V电压,否则会烧坏预热塞。
(2)预热塞电阻 此电阻将施加在预热塞上的电压降低。当1号预热塞继 电器断路时(即预热塞温度升至约800~C),电流通过此电阻器流至预热塞,见图1—130。
(3)预热塞电流传感器 预热塞电流传感器在温度改变时仍能保持几乎是
恒定的电阻值。由于预热塞的电阻值在不同温度时有很大的变化,预热定时器 检测这一传感器每一端的电压差,将大多数发动机的预热塞温度保持在750~900~C之间。
(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与可变延迟型预热系统中所使用的传感器属同一
类型。
(5)预热定时器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不断将冷却液的温度变化传至预热定
时器,定时器据此使预热指示灯发光,见图1—131(a),预热指示灯发光时间T1。根据冷却液的温度变化,预热定时器控制预热时间和余辉时间,见图1—131(b),图1—132为预热与余辉工作曲线。(6)工作过程 常规式超级预热系统电路原理见图1—133。
当启动机开关扭至“ON'’位置时,当启动机开关扭至“START'’位置时,发动机启动后,仪表板上放电警告灯熄灭时,电压调节器L端子的电压
从。升至蓄电池电压。然后,预热定时器将1号预热塞继电器切断。由于预热定时器仍使2号预热塞继电器接通,来自蓄电池电流继续通过预热塞电阻器流至预热塞,产生余辉。余辉延续时间丁2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
课堂小结(10′)
1.可变延迟型预热系统组成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
1.新式超级预热型系统组成 一 复习提问(10')
1固定延迟型热型系统组成
二 教学过程(60')
1。7 其他设备
1。7.1 自动定时器(用于直列柱塞式喷油泵)汽油发动机装有一个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该装置随发动机转速增加,将点火正时提前。柴油发动机也有类似装置,称为自动定时器或自动正时器。
分配式喷油泵使用一种随燃油压力而变化运作的定时器,这种定时器装置
在喷油泵内部,在直列柱塞式喷油泵中,则使用一种随离心力变化而运作的定 时器。在此,补充介绍用于直列柱塞式喷油泵的自动定时器。
自动定时器装置安装在喷油泵和其主动齿轮之间,具有以下两种功能。
①将发动机的转动传送至喷油泵,以驱动喷油泵凸轮轴。
②随发动机转速提高,自动将喷油泵正时提前,以保证有效燃烧。
驱动定时器的方式因发动机类型而异,但所有定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 基本相同,如图1—134所示。
自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见图1—135。1.7.2 减压器
当切断燃油或空气供应、或由于汽缸压力卸压阻止自燃时,柴油发动机就
会熄火。一些车辆上装置了减压器,见图l—136,只要驾驶员拉动装在驾驶室内的球形把手,就可操作减压器,使进气阀或排气阀开启少许,从而使各汽缸 燃烧室中的压力卸压。这就确保驾驶员关掉发动机时,发动机会停止运转。天气寒冷时,减压器也可使发动机更容易转动,以产生足够的速度自行启动。检查喷射正时、气门间隙等项目时,用手转动曲轴也较容易。1.7.3 离心式机油滤清器
有些型号发动机将纸芯机油滤清器和离心式机油滤清器结合在一起,见图1—137。
图1—138是装有这种离心式机油滤清器的丰田2D发动机润滑油流向。1,7.4 额外喷油磁铁<适用于直列柱塞式喷油泵)额外喷油磁铁能够在发动机启动时供应所需要的额外燃油,使其易于启 动。如图1—139所示,这个磁铁用于直列柱塞式喷油泵。连在喷油泵齿条上的动杆由钢索与额外喷油磁铁的柱塞相连接。当发动机启动时,磁铁拉动柱塞,将喷油泵齿条拉至“燃油增加”位置,从而使发动机易于启动。1.7.5 电子柴油喷射控制装置EDIC(适用于直列柱塞式喷油泵)在EDIC装置中,见图1—140,来自启动机开关及机油压力开关的信号,通过喷油量控制电动机的运作,来控制喷油泵。发动机启动时,喷油泵控制电动机通过连杆,将喷油泵的1号推杆拉至“启动”位置;发动机停机时,则拉至“停机”位 置。直列柱塞式喷油泵上,都装有EDIC系统或额外喷油磁铁。(1)功能
①启动机启动时,EDIC系统增加燃油喷射量,使发动机平稳启动。
②启动机开关断路时,EDIC系统切断燃油供应,使发动机停机。
③机油压力下降得太低时,EDIC系统也切断燃油供应而使发动机停机。
这种停机可能发生的原因有几个,其中包括发动机的反向旋转。(2)组成部件 EDIC系统主要由喷射量控制电动机、控制继电器和机油 压力开关组成。
①喷射量控制电动机 喷射量控制电动机的作用是根据控制继电器的状态,在启动机开关断开时,或者发动机开始反向旋转时,推动喷油泵1号推杆,切断燃油的供应;或在启动过程中,推动1号推杆,以增加燃油供应量。
喷射量控制电动机的结构见图1—141。
②控制继电器 控制继电器的作用是根据启动机开关和机油压力开关的 状态,控制EDIC系统的喷射量控制电动机。
③机油压力开关 机油压力开关的作用是检测机油压力。当机油压力大
约是30kPa时,内置开关断开;低于这个压力时,内置开关接通。如果发动机开始反向运转,则机油泵不产生油压,结果油压开关接通,使发动机立即停机。
(3)工作过程 电子柴油喷射控制装置EDIC的电路原理见图1—142。喷射量控制电动机的工作过程见图1—143。
①启动机开关:从“OFF'’(断)至“START'’(启动)当启动机开关 从“OFF'’(断开)扭至“START'’(启动)位置时,电动机转动,然后停在 “START'’位置。喷油泵1号推杆也从“STOP'’(停机)转到“START'’位 置。“启动机开关断开”的意思是拧至“LOCK'’或“ACC'’位置。
具体电路工作过程如下:1号继电器通(接点从A转至B),3号继电器 通(接点从A转至B),电动机开始运转。随后,限制器底板转至“START'’ 位置[见图1—143(a)],3号继电器断(接点从B转至A),电动机停在 “START'’位置。
启动机开关处于“START'’位置时,三极管1在预定一段时间(晶体管 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所需时间)后接通,使2号继电器继续工作(接点从A转 至B)。
②启动机开关:从“START'’(启动)至“ON'’<接通)发动机启动 之后,启动机开关扭回“ON'’位置时,电动机运转,然后停在“RUN'’(运行)位置。所以喷油泵1号推杆的位置从“START'’(启动)转至“RUN”(运行)。
具体电路工作过程如下:1号继电器断(接点从B转至A),3号继电器 通(接点从A转至B),电动机开始运转。随后,限制器底板转至“RUN'’位 置[见图1—143(b)],3号继电器断(接点从B转至A),电动机停在“RUN'’ 位置。
③启动机开关:从“ON'’至“OFF'’至“OFF'’位置时,电动机运转,然后停在推杆的位置从“RUN'’转至“STOP"。
当启动机开关从“ON'’位置扭“STOP'’位置。所以喷油泵1号
具体电路工作过程如下:三极管1断,2号继电器断(接点从B转至A),3号继电器通(接点从A转至B),电动机开始运转。随后,限制器底板转至 “STOP'’位置[见图1—143(c)],3号继电器断(接点从B转至A),电动机 停在“STOP'’位置。
④防止发动机反向运转 喷油泵1号推杆位于“运行”位置时,万一发 动机发生反向运转,电动机便会运转,然后停在“STOP(停机)”位置。所 以喷油泵1号推杆的位置从“RUN(运行)”转至“STOP(停机)”。
具体电路工作过程如下:当机油压力降至约30kPa以下时,机油压力开 关通,三极管1断,2号继电器断(接点从B转至A),3号继电器通(接点 从A转至B),电动机开始运转。随后,限制器底板转至“STOP'’位置[见 图1—143(c)],3号继电器断(接点从B转至A),电动机停在“STOP'’ 位置。
⑤防止寒冷天气时失灵 环境温度极低时,会使机油黏度增加,使机油 压力难以升至确保发动机有效运作的水平。这时,油压开关可能不在发动机启动后立即断路。这会产生与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相同的效应,使三极管1断开,发动机停机。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三极管1延迟约8s(电容器放电所需的 时间)断开。
1.7.6 进气口收敛机构
(1)进气口收敛机构的作用 有些柴油发动机中使用了进气口收敛机构,其功能如下。
①使发动机停机 当发动机开关扭至“OFF'’位置时,进气口收敛机构
切断汽缸空气供应,确保发动机正常停机。
②减少发动机停机时的振动 如果没有进气口收敛机构,甚至在启动机
开关断开后,空气仍会吸人汽缸压缩,使发动机剧烈震动。为防止这种现象,启动机开关一断开,进气口收敛机构即切断汽缸空气供应。
③降低吸气噪声 发动机减速时,进气口收敛机构可以大量减少吸人汽缸的空气量,从而使噪声减至最低。否则会吸人不必要的空气而形成噪声。(2)进气口收敛机构的组成 进气口收敛机构的部件构成如图1—144所示。(3)进气口收敛机构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如图1—145所示。
①发动机启动及怠速运转,见图1—145(a)当启动机开关扭至“ON'’位
置时,VSV接通,大气压的空气作用在执行器上。这使推杆A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推杆B。由于收敛阀固定在推杆B上,它就从完全关闭位置开启少许。开 启角为20‘(与全关闭位置所形成的角),使进入汽缸的空气量刚好等于启动发动机所需要的空气量。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收敛阀保持20‘的开启角,保持适量空气进入汽缸 ②巡行或加速,见图1—145(b)踩下加速踏板可牵动其拉索,并使推杆 C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这使推杆D(和收敛阀相连)逆时针方向转动,进一步 打开收敛阀。根据加速踏板踩下的程度,收敛阀的张开角度可由20‘到完全张开位置。
③减速 发动机减速时收敛阀由完全关闭位置回到20‘的张开角,以限制
进入汽缸的空气量,这样就减少了减速中的吸气噪声。
④当发动机停机时,见图l—145(c)启动机开关扭至“OFF'’位置时,VSV关闭,并使负压作用在执行器上。推杆A拉回,而推杆B(和收敛阀相连)则逆时针方向转动。这就使收敛阀完全关闭,切断了所有进入汽缸的空气供应,从而确保发动机完全停机。
注意推杆C与推杆D接触,阻碍推杆D 将收敛阀完全关闭。所以,在停机前,驾驶员必须松开节流阀按钮和加速 踏板。1.7.7 中冷器
YC6112ZLQ柴油机装有中冷器。增压器压气机出来的空气不是直接进入
柴油机的进气管,而是用管子将增压空气引至安装在柴油机冷却液散热器前面 的空—空冷却式中冷器。在中冷器里,压缩空气经过冷却,使其密度进一步提 高,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的充气效率,中冷器的布置见图1—146。
增压空气在中冷器扁管中通过,扁管外表面有起散热作用的板翅。
课堂小结(10′)
1.进气口收敛机 的作用,组成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
1.中冷器的作用,组成 一 复习提问(10')
1进气口收敛机 的作用,组成
二 教学过程(60')
1.8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 1.8.1 概述
(1)电子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汽油发动机上,各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柴油机的循环供油、喷油正时、可调气阀正时、总体控制、故障自诊断和故障保护、自适应油门校正、停缸控制、充分转换和顺序增压控制、燃油温度补偿、多缸油量偏差、补偿调节、电热塞电流控制、进气量控制、进气涡流强度控制以及加速性、增压压力、空燃比、转矩和排放控制等功能。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降低排放和噪声,仍是柴油机研制和生产部门的主要目标。
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则是将上述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有关 的因素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向电控单元输入信号,经分析处理、计算后向执行器发出控制指令,由电动式执行器,如步进电机、电磁线圈等直接驱动控制套筒移动,实现对柴油机的电子控制。
(2)控制内容及功能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主要包括喷油量 控制、喷油正时控制、怠速控制、各缸喷油量不均匀修正、燃油停供控制、增压控制、进气控制、排气再循环控制、启动预热控制和故障自诊断及故障保护功能等。
①喷油量控制 喷油量的控制是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一项主要控制内 容。该系统由发动机转速信号和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信号计算出基本喷油量,并由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冷却液温度等修正信号对喷油量进行修正,通过电磁溢流阀的快速响应,对喷油量进行十分精确的控制。有些系统还具有燃油特性修正、低温启动后的修正、急减速时的修正等功能,以适应不同工况及工作条件的变化需要。
②喷油正时控制 喷油正时是由发动机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决定,由冷 却液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等修正信号进行修正,并通过着火正时传感器检测实际燃烧开始时刻,实现对喷油正时的闭环控制,从而排除了因燃油十六烷值和大气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喷油正时的差异,实现对喷油正时的最佳控制。
③怠速控制 柴油机怠速运转时,由于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动力转向 液压油泵等装置工作状态的变化将引起柴油机负荷的变化,从而导致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柴油机控制系统将通过反馈控制系统控制喷油量,把怠速控制在所设定的目标转速值上。
④各缸喷油量不均匀的修正(怠速颤振控制)在多缸柴油机工作时,即使喷油量控制指令值一定,但由于各缸喷油泵的性能差异将导致各缸的喷油量的差异,从而引起发动机转速的波动,即所谓怠速颤振。柴油机电控系统通过各缸在做功冲程时的曲轴转速变化判断各缸喷油量的差异,利用电磁溢流阀的快速响应性,及时修正各缸的喷油量,以降低发动机转速的波动,即按各缸间转速无波动偏差来控制各缸的喷油量。
⑤排气再循环(EGR)系统通过控制参与再循环的排气量以减少排气 中的NO。排放量,与汽油机电控系统相同。
⑥进气节流控制 在怠速时,系统通过控制节气门的开度,控制进气量,以降低怠速时的振动和噪声。停车时,系统关闭节气门,中断进气,以减轻发动机的振动。⑦增压控制 通过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增压压力和进气量、空燃比。
⑧进气涡流强度控制 系统通过控制进气通道的变化,以便在不同转速 及负荷下更好地组织进气涡流,改善燃烧质量,提高动力性、经济性,降低 排放。
⑨启动预热控制 在不同的启动条件下,系统通过控制启动预热塞的通 电时间,以改善柴油机的低温启动性能和稳定低温怠速运转。
⑩故障自诊断功能及故障保护功能 此项功能与汽油机电控系统的故障 自诊断及失效保护功能基本相同。
(3)控制方式 这里主要介绍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喷油提前角的控制
方式。
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开
环—闭环综合(复合式)控制,如图1—147所示。三种控制方式对柱塞式喷油泵和分配泵均适用。
①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是用电子控制装置取代喷油提前
角调节装置。此种控制方式会因为零件的磨损、喷孔的堵塞等原因,导致即使相同型号的不同发动机或同一台发动机在不同的使用阶段喷油提前角存在差异。
②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是通过测定实际喷油提前角和调节流人正时活塞的压力在发动机工况及工作条件变化时对喷油提前角进行调整。一般采用喷油传感器或着火正时传感器反馈实际喷油正时。.
③开环—闭环综合(复合式)控制 此种控制方式是把闭环控制系统与凸 轮滚环位置的定位控制结合起来,可克服传统闭环系统响应速度慢的缺点。当 调整点与实际喷油正时出现误差时,控制系统就会知道活塞移动的距离,补偿 误差。通常在相邻两次喷油间就能达到调整点。
(4)对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要求 对柴油机电控系统的要求如下。①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柴油机电控系统应能在不同的工况及工作条件下精确地控制喷油提前角,并始终保持在最佳值,以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排放污染。
②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系统还必须具备诊断和支撑功能。一方面便于诊断与排除故障,同时又保 证当发动机在某些非关键部位或环节出现故障时,发动机能在准正常状态下运转,即前面汽油机电控系统所提到的失效保护功能和备用功能。
③对柴油机运行工况进行实时高精度控制
④较强的适应性,通过改变电控单元中EPROM的软件程序,就能实现改型匹配。提高了电动调速器的匹配适应能力。1.8.2 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仍然是由信号输入装置(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①信号输入装置与输入信号
a.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用以检测加速踏板的位置,即发动机的负荷信号,此信号输入ECU后,与转速信号共同决定柴油机的喷 油量及喷油提前角,是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控制信号。
b.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用以检测发动机转速或曲轴位置,与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共同决定喷油量和喷油提前角,是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主控制信号。
c.泵角传感器。检测喷油泵轴转角,与曲轴位置传感器配合共同控制喷
油量,并保证在喷油正时改变时不影响喷油量。
d.着火正时传感器。检测燃烧室开始燃烧的时刻,修正喷油正时。e.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f.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以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g.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压力,以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h.溢流环位置传感器。检测溢流控制电磁铁的电枢位置,以反馈控制溢
流环的位置。用于ECD-I控制系统。
i.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定时器正时活塞的位置,将喷油
正时提前量信号输入ECU。用于ECD-I控制系统。
j.控制杆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柱塞式喷油泵调速器中控制杆的位
置,将燃油喷射量的增减信号反馈给ECU。
k.控制套筒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分配式喷油泵调速器中控制套筒、的位置,将燃油喷射量的增减信号反馈给ECU。
1.E/G开关。发动机点火开关,向ECU输入发动机工作状态信号。m.A/C开关。空调开关,向ECU输入空调工作状态信号,是怠速控制
信号之一。
n.动力转向油压开关。检测动力转向管路油压的变化,所获信号是怠速
控制信号之一。
空挡启动开关。向ECU输入自动变速器是否处于空挡位置的信号,是怠速控制信号之一。②电子控制单元 柴油机电子控制单元的功用和组成与汽油机电子控制
单元基本相同。
③执行器由执行电器和机械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柴油机执行器中所使用的执行电器主要有电磁铁、螺旋管、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和力矩电机等。执行机构的形式则根据被控制对象和在发动机上的布置而定。
柴油机控制系统的执行器主要有电动调速器、溢流控制电磁铁、电子控制
正时控制阀、电子控制正时器、电磁溢流阀、高速电磁阀和电子液力控制喷油器等。
(2)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对数字信号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预定控制规律的控制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直接运算和处理,然后输出控制指令;二是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特征抽取,即对输入信号的处理并非为了得到直接控制决策,而是从大量输入信号中抽取那些有用的信息,然后根据所抽取的特征值来决定控制决策。经运算处理后微机通过I/O接口输出控制指令信号,经输出回路放大后控制各有关执行器动作,使发动机相应参数或状态向目标逼近,接近程度也可由相应传感器来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闭环控制,使柴油机按最佳状态运行。1.8.3 典型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
(1)电子控制式喷油泵 调速器和喷油提前角调节器(时间控制器)由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影响喷油量及喷油提前角的有关因素通过传感器将信号输入电子控制单元,经分析处理后输出控制指令,通过电动调速器和时间控制器来控制燃油喷射量和喷油提 前角。
电子控制式喷油泵也分柱塞式和分配式两种型式。①电子控制分配式喷油泵 图1』48表示了电子控制分配式喷油泵的组成。
a. 喷油量喷油提前角喷油量的控制是由ECU控制电动调速器中的控 羽套筒的位置来实现增减喷油量的。电动调速器的结构见图1—149,由 专子式电磁执行器和油量控制机构组成。转子式电磁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月图1—150所示,b.喷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
课堂小结(10′)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
1喷油量的控制
一 复习提问(10')
1电子控制式喷油泵也分柱塞式和分配式两种型式组成
二 教学过程(60')
五十铃汽车的I-TEC系统,五十铃汽车的I-TEC系统(全电子控制式)柴油机的控制项目如图1-154所示。图1—155则表示系统构造.系统的最大特征是具有自动巡行控制。系统具有燃料愠度传感器,但没有喷油正时器位置传感器,不对喷油时刻施加反债控制,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与加速踏板直接连接,如图1—156所示,中间不需连接线。这是一种可变电阻式信号发生器,推杆与加速踏板联动,铁心与推杆做成一体.根据加速踏板的位移,当铁心在线圈中移动时,线圈的阻抗产生变化。结果脉冲信号的输出频率也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结果,检测加速踏板的位置.
为了减少发动机在暖机后怠速期间的扭矩变动、降低噪声以及防止停机时 在切断进气后产生表面点火,必须控制进气节流。五十斡式与丰田式不同,采用有别于电子电路的真空促动器,控制进气节流。
③电子控制柱塞式喷油泵 组成见图1—157.电子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由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凸 轮轴位置传感器(N-TDC传感器)、启动开关、空调开关等输入电子控制单元ECU(臣中细线),而检测实际动作值的反馈信号也通过时间传感器(装于时间控制器上)和控制杆位置传感器(装于电动调速器内)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ECU(图中虚线)。ECU对输入的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相应的喷油量及喷油提前角控制参数值,分别送往电动调速器和电磁阀(图中粗线),使调速器和时间控制器动作,从而精确控制喷油量(由电动调速器控制)和喷抽提前角<由时间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
a喷油量的控制.由ECU控制电动调速6D进行动作来实现增减喷抽量的,电动调速器的结构如图l—158所示,由电动助推器、连杆机构、控制杆等部分组成。控制杆位置传感器装于壳体内,由ECU输入的控制指令信号控制电动助椎器的上下移动,通过连杆机构将助推器的上下移动变为控制杆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喷油景的增减控制。
b.喷油提前角的控制。由ECU控制电磁阀,电磁 阀控制由发动机机油泵进入时间控制器的油压,从而使时间控制器动作而改变喷油泵凸轮轴与油泵驱动轴(曲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时间控制界装于喷油泵驱动轴(曲轴)与喷油泵凸轮轴之间.
图1—159是电磁阀的结构。电磁阀为双组式,共有三个通道:从而控制时闯控制界内的话客的位置来实现喷油提前的调节·,图l—160是时间控制器的结构.时间控制器主要由缸筒、活塞、大小凸 轮、法兰和圆盘等组成.受电磁阀泥人的油压大小控制,活塞位置发生改变,通过活塞上的销带动凸轮偏转,从而使法兰(泵轴)相对于圆盘(发动机曲 轴)偏转一定角度,实现喷油提前角的调节。
(2,丰田公司2L-THE型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ECD 有ECD>I型和ECD-Ⅱ型两种。ECD-I型上还保留了一部分机械控制式喷油泵的机械控制机构,只是喷油量及喷油提前角采用电子控制方式,ECl>11型在喷油量的控制方式上有了根本的改变,它是通过ECU控制电磁溢流阀,定时开关溢流通路实现对喷油量的控制,即通过控制停止喷油的时间长短来控制喷抽量.同时在喷油提前角控制中采用了着火正时传感器,用以检侧燃烧室内开始燃烧时刻,对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更为精确.
①ECl>I型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液组成如图1—161所示.其输入信号由转速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发动机开关(E/G开关)、空调开关(A/c开关)、空挡启动开关等辖人ECU。而检测实际动作值的反馈信号由滥流环位置传感器,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反馈给ECU。控制喷油量的执行器是滥流控制电磁铁,控制喷油提前角的执行器是正时控制阀.此外,还有进气节流控制、排气再循环控制的真空控制阀(VSV阀),均受ECU控制。
a. 喷油量控制,在ECl)I型控制系统中,喷油量的控制是由溢流控
制电磁铁使控制杆移动,控制溢流环(控制套筒)的位置来实现的。滥流
控制电磁铁的构造如图L—162所示。它由定子哉圈、弹簧、动铁心、滥疯
环位置传感罪等部分组成。
a喷油量的控制,b喷油提前角控制。并根据冷却液租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对喷油提前角进行修正,同时还根据着火正时传感器检潞到的实际燃烧开始时间,喷油提前角,以减小燃油十六烷值和大气条件的变化对喷抽提前角的影响。c怠速控制.
d.各缸喷油量不均匀的修正。e进气节流控制. e.启动预热控制.
下面主要介绍ECD-Ⅱ型控制,喷油量控制和喷油提前角(喷油正
时)的控制。分配式喷油泵燃油通过柱塞在高压室加压,由高压袖管送至喷油器喷人燃烧室,在ECD-Ⅱ型系统中,采用电磁溢流阀直接控制溢流的通路.既简单控制性能又好,响应速度快,能精确地控制燃油喷射量。
实现对喷油量的精确控制,电磁溢流阀应满足下述几点要求。l滥流通路的开闭面积必须大,以尽可能减小高压燃油溢出的流动阻力,使停止喷油更干脆。
b在电磁阀关闭时,高压室内必须保持高压燃油.
c响应速度快,以保任发动机商建运转时精确控制喷油量。” d.电磁隅线圈控制电压为12V或12V以下,功率消耗尽可能小。,其工作过程如图I—167所示。当柱塞右移时,见图 1—167(a),停止喷油时,见L167(b),一旦辅助电磁阀打开将主阀右侧油压泄掉,见图1—167(c),ECD—Ⅱ系统喷油量的控制方式如图L168所示。泵角脉冲发生器的结构如图l—]69所示,ECD—Ⅱ系统对于喷油提前角的控制方式如图1—170所示
(e)喷油泵—喷油器器样式电控系统 图1-171为一种高速电磁阀控制的喷油泵—喷油器的结构.该系统通过高速电磁阀的开闭,控制高压燃油的回油通路的开闭时刻,从而控制喷油开始及停止的时刻来实现对喷抽提前角及喷油量的控制.高速电磁阀受ECU控制,ECU根据发动机转速传赂界、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及压力传搐ee的输入信号,经分析处理,计算出相应的最佳控制参数值,控制高速电磁阀电磁线圈电流导遇与关断的时刻及通断时间的长短,从而实现对喷抽提前角丑喷油量的实时控制.
图L172为英国Lueas公司开发的重型卡车用的电子控制系统EUI喷油泵—喷油器的构造.
图1—173为Caterpillar公司开发的电控喷油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喷油泵的柱塞采用液压驱动,这种方式可使喷油压力等控制不受发动机转速及负荷的影响.
电子液力控制喷油料的结构如图1—74所示,它由液力控制伺服阀及针阀
等组成.针阀的开启和关闭是由控制伺服阀通过伺服油路控制的。{()蓄压式电子控制喷油系统系统的组成如图l—175所示,通过控制压力调节阀进行控制,并保证在柴抽机启动和息速时也能保证足够高的稳定油压。
(4)电子控制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
柱塞式喷油泵的高压抽管的压力与喷油泵转速和静态供油速率成正比,保证低速时有高的喷油压力,① 预行程可控式喷抽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l—176所示,普通柱塞式喷油泵的进出油孔设置在柱塞套筒上,当柱塞关闭进出油孔时,开始泵油的预行程是不能改变的,供油速率也是一定的。
如果将预行程改为可调节式的,供油速率则可自由调节,这样就可以在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增大预行程,提高柱塞速度,从而增大供油速率,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升高;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用常规的预行程保持原有的供油速率,以控制高压管内压力,防止其过分升高。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随着预行程的增减,喷油开始的时刻也发生变化,高速时提前喷油,可得到相当于普通喷油提前角调节器的功能。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实际上可实现对供油速率和喷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的控制. ’
②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的构造 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与普通柱塞式喷油泵内部结构的比较如图-177所示.
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结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柱塞套筒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控制套筒,通过调节杆的上下移动来控制预行程量的变化;二是进油口设置在柱塞上,其燃油的喷射过程与昔通型喷袖泵不同.其工作过程如图1—178所示。
a进油过程。如图l—178(a)所示。
b开始压油.如图l—178(b)所示,当柱塞被凸轮顶起,开始上升至柱
塞上的进抽孔被控制套筒关闭止,所对应的凸轮升程即为预行程,此后压力室内的压力开始上升并开始压油. ’
c喷油 过程。如图1—17B(c)所示,柱塞上有凹槽与柱塞中心的进油孔
相通,从柱塞上行至进油孔被控制套筒关闭时起,到柱塞上的凹槽与控制套筒上的出油孔连通时为止,此间柱塞上的进油孔和凹槽均被关闭。随着柱塞的上升,压力室的燃油被压送到喷油器(即喷油过程),柱塞的这段行程即为有效泵油行程。在柱塞总行程(由凸轮升程所决定)一定时,预行程越大,有效行程越小,泵油量越小,喷油量越少;反之,预行程越小,有效泵油行程大.泵油越大,喷油量也越多。
d.停止喷油.如图-178(d)所示,从以上工作过程可看出,泵油量的大小决定于柱塞的有效泵油行程,而有效泵油行程又决定于开始泵油的时刻和停止泵油的时刻.开始泵油时 刻决定于预行程的大小。而停止泵油时刻决定于柱塞上的螺旋凹槽与控制 套筒上的出拙口的相对位置,即由调遣器控制油量控制齿条转动柱塞来实 现.在柱塞与控制套筒圆周位置一定时,只要使控制套筒沿柱塞上下移 动,即可改变预行程,从而改变开始泵油时刻,改变泵油量,同时也改变 了喷油提前角。预行程小,泵油时刻提前,泵油量大;预行程大,泵油腔滑调开始时刻晚,泵油量小。
③预行程控制机构 预行程控制机构如图1—179所示。控制套筒在导向杆的引导下可上下移动,而控制套筒的上下移动是由预行程执行机构(螺旋电磁线圈)通过u形接头转动定时杆,并由其上的销钉拨动控制套筒上下移动来改变预行程的。
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增压压力)等有关信号,计算出最佳控制参数值,控制螺旋电磁线圈执 行机构动作,控制预行程,井根据预行程位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修正.
④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电子控制系统 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电子控制
系统的组成如图1—180所示。
该系统对预行程控制制是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冷却液温度等信号由ECU计算出最佳控制参数值控制螺旋电磷线圈来进行反馈控制。提高发动机过渡运转时的喷油提前角控制精度,改善低温启动性能。
课堂小结(10′)预行程可控式喷油泵的构造
四 课后作业布置(15′)预行程可控式喷抽泵的工作原理 一 复习提问(10')
1丰田公司2L-THE型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
二 教学过程(60')
第2章 柴油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分析 2.1 概 述
柴油机在运行一般时间之后,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在处理柴袖机故障时,传统的方法首先要“看”,就是要仔细观察整机的完整及损坏情况,二要“听”,听一听(可用长旋具助听)柴油机运转的声音,判断异响及其所在位置,必要时也可听取用户对故障情况的陈述;再就是
“摸”,利用触摸直感了解整机或部件的运转情况;还可以“闻”,通过故障可能发出的异常味道来确定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故障发生的部位,特别是电气系统损坏时往往伴有烧焦的异味。
对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诊断与故障排除要借助诊断仪器,按电控系统诊断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基本诊断方法与汽油机电控系统诊断方法相同。
进行故障排除分析时,若采用不合乎逻辑的程序,就会使问题复杂化,或作出草串的结论及不必要的维修.有效的故障排除分析需按下列步骤进行。
(1)对故障进行模拟尝试 第一个步骤就是要仔细评估故障,排除先入之
第四篇:教案-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教案(朱明zhubob)
前言(5')
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
二、教学内容(60’)
单元一 企业管理基本原理 课题一 企业的基础知识
一、企业的涵义 〃 设立企业的基本条件。
二、我国企业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化。●生产力方面的特征: ●生产关系方面的特征:
2三、现代企业的种类 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划分: 按照企业规模划分:
按照企业同外资联合的方式划分: 按照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划分: 按照生产要素的比重划分:
五、现代企业环境
六、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课题二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经济体制的需要,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具有独立财产权利和责任的一种有限责任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知识
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课题三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
一、企业管理的内涵、性质、职能及作用 1.企业管理的内涵 2.企业管理的职能
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
企业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项。3. 企业管理的作用。
二、企业管理的演变发展
三、现代企业的基本原理 1.系统管理原理 2.效益管理原理 3.能级管理原理其位 4.动力管理原理 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 现代企业管理的新内涵
2.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信息
织维修作业,使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保护环境,降低消耗,缩短在修车日,保证维修质量,合理核价。极力开展修后服务。
增加盈利,扩大积累,发展企业。-3.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4.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和要求
三、课间提问(5')
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四、课堂小结(5’)
五、课后作业(5’)
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和要求
五、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和务实性工作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复习提问(5’)
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60’)
单元二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创新 课题一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模式
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
二、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
现代汽车和科技的新发展引发了维修企业管理模式的革命。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呈现出融结构化管理、知识化管理、网络化管理、眼务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国际化管理、电子化管理、生态化管
理等于一体的全新管理模式。
三、世界主要企业的管理模式
1.美国和日本两大企业管理模式的总体差异 美国企业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
2.美日企业管理模式的交融
3.传统型企业管理模式与现代型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
四、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体制 1.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 3.厂长/经理的素质 厂长(经理)的基本素质。4.提鬲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素质要点。
5.汽车维修企业领导者的职业习惯 课题二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创新
一、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创新 1.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是指企业家抛开旧的观念,对生产要素实施新的组合,以新的面貌出现。企业创新的内涵。
[注]这里的创新应理解为一个经济概念,并非理解为一个技术概念。
企业管理创新 是指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重新整合人才、资本和科技要素,以创造、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达到自身效益和社会责任双重目标的过程。
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不完全决定于物质基础,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
●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策略。
●创新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创新是企业改善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
企业管理创新的形式。
●企业管理创新的形式 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情况,对人才、物质、资本、经营、服务和科技等要素,实施创造性、组合性和适应性的不同方式、方法和行为。●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创新的形式类别。2.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企业管理创新;曲阿察是指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的项目和范围。●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范围。3.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特点。4.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
三、课间提问(5')
企业管理创新
四、课堂小结(5’)
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
五、课后作业(5’)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特点
一、复习提问(5’)
电子燃油喷射装置的空气供给系统存在哪些优点?
二、教学内容(60’)
单元三 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与策略 课题一 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特点 一. 汽车维修企业的定义、作用和特点 1.汽车维修企业的定义 1)经济活动: 从事汽车维护、修理或相关服务等.2)基本经济组织: 为满足汽车用户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3)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 汽车维护和汽车修理
2.汽车维修企业的作用和特点 1)汽车维修企业的作用 2)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
(1)随着许多高新技同步发展。
(2)汽车维修企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企业。(3)社会分散性。(4)市场的调节性。(5)隶属关系错综复杂。(6)汽车维修企业也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存在激烈竞争和一定风险的企业。
二.汽车维修企业的类型 1.汽车维修企业分类的必要性 2.汽车维修的类别及其作业范围
按定义和类别可分为汽车维护和汽车修理。1.汽车维护的类别和主要作业内容 2.汽车维修的类别及其作业范围 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历史 汽车维修业的现状
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和品种(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急剧增加,汽车的档次和高新技术含量迅速提高。
汽车维修业的整体规模,作业方式,技术水平,维修理念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新的维修制度的建立 1)定期检测 2)强制维护 3)视情修理
2.企业体制的变革与竞争机制的建立 汽车维修行业的前景
汽车维修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光明前景 课题二 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与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的含义 1.经营的含义 2.管理的含义 有三层含义: 1)管理的职能 2)协调作用 3)组织目标 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
1)对汽车维修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对汽车维修工作的需要,了解与满足相应的维修市场,2)对维修市场作出预测,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开拓维修市场;
3)在企业内部培训各类人员,提高职工素质,精心组织生产,改革修理工艺,配备先进的专用设备和检测仪器,提高质量,缩短维修周期,降低成本,改善修后服务,树立企业形象,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
经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化经营管理
企业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是指: 运用现代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符合现代生产的要求,具体内容主要有:
确立现代化的经营思想;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掌握正确的经营决策方法;导人IC战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等。现代化经营管理 2)市场观念与竞争意识
搞活经济,首先就要抓住客户,要抓住客户,就意味着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汽车维修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维修质量;2)维修价格;3)维修周期与服务质量。竞争的实质是: 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具体地讲就是质优、价廉、周期短、服务周到。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服务项目
按照GB/T16739.1—2004《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的规定: 1)汽车维修企业分为汽车整车维修企业(按规模大小又分为一类与二类)2)汽车专项维修业户(三类)三种类别,汽车维修企业结合自身条件(修理维护等级、生产规模、工艺水平、厂房设备及人力资源等)在确保维修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创造条件,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拓展服务项目,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4)单一车型的特约维修与多种车型的维修服务
企业在一个车间内加强维修的专业化,形成单一车型的维修车间,争取某车型的特约维修权,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单一车型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具备多种车型维修能力的企业,适应这种变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2.发展战略
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包括: 1)企业能力分析、2)企业环境分析 3)企业业绩分析。
三、课间提问(5')
汽车维修市场竞争主要表现。
四、课堂小结(5’)
企业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
五、课后作业(5’)
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一、复习提问(5’)
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二、教学内容(60’)
单元三 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与策略 课题三 汽车维修市场调研与预测 汽车维修市场预测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车辆的总拥有量、2)各车型的拥有量、3)车辆的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进而得出社会总维修量的预测、4)配件需求量的预测、5)技术发展的预测。修车后的服务重要作用:
(1)修车后的服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与修车质量、收费标准、修车周期共同构成企业的竞争能力。它是占领市场举措的延伸。
(2)修车后的服务是了解客户要求、了解维修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改进维修工艺、提高维修质量积累第一手资料。
(3)修车后的服务,拓展了维修企业的服务内容,是企业增加收入一个新的途径。
修车后的服务是赢得信誉、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2.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包括: 1)企业能力分析、2)企业环境分析 3)企业业绩分析。
分析企业业绩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预测业绩,二是根据业绩的预测结果,预备分析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可用图7-2表示。市场调查: 是以获取确认顾客的需求所必要的知识为目的的有组织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对市场经营有用的事实和数据的过程。
(1)企业市场经营的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2)市场调查方法分为两大类: 既存资料利用法和实际调查法。
①既存资料利用法。a.政府部门的资料,b.地方部门、地区团体的调查资料,c.民间机构或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资料,②实际调查法分为: 提问法、观察法和实验法,(3)市场调查的基本步骤,如图7-4所示。5)市场预测
(1)“专家预测法”又称德尔菲预测法,: 是运用调查表以匿名通信方式轮番征询有关专家意
见得出预测结果的一种经验判断预测方法。
专家预测法的特点是:
①匿名性:
②反馈性:
③统计性:
④对专家的初步意见进行归纳和整理,提出下轮预测要求,再寄专家征求意见,如此反复
⑤做出预测结论,对专家预测意见进行统计处理。
三、课间提问(5')
汽车维修市场预测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5’)
市场调查的基本步骤
五、课后作业(5’)
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一、复习提问(5’)
汽车维修市场预测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60’)
课题四 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 经营决策
1)决策的类型
决策是指选择、决定行动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包括两层含义:
1)决策是一种自觉的有目标的活动,2)决策是一个过程,常见的分类是:
1)按决策范围分类有: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2)按决策的地位分类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按决策问题出现的频率分类有: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 4)按对决策问题的了解程度分类有: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5)按决策过程的作用分类有:突破型决策和追踪型决策; 6)按决策过程的特征分类有: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2)决策的过程
(1)确定目标:
(2)发现、探索和拟定可行方案:(3)选择方案:
(4)执行决策和跟踪检查: 3)决策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
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居重要地位,是现代经营管理的基础。(1)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效能的决定因素。(2)决策是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3)决策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
4)科学决策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2)信息化原则: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4)对比优化原则:(5)民主化原则:
现代管理者必须学会现代决策技术,注重科学决策。
4.企业CI战略
1)“CI战略”的概念 CI由三部分组成: 1)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标准。2)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企业非视觉化形象的展示和塑造。
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CI战略的中心,这套识别系统能被公众和消费者感知。
CI是表现为一套统一和标准化的图案、标志、文字、符号、色彩等视觉识别信息。
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企业标志、企业商标、产品识别、企业的标准用色及特有标准造型等。CI其侧重点在于突出企业的整体形象,从各个方面给予公众和消费者以深刻的视觉刺激,使公众认识和了解企业。
4.企业CI战略
2)CI的功能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功能:(1)识别功能:(2)促销功能:(3)凝聚功能:
课题五 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策略实例
三、课间提问(5')
决策的类型。
四、课堂小结(5’)
决策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
五、课后作业(5’)
科学决策的原则
一、复习提问(5’)
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60’)
单元四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 课题一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质量管理及其发展 质量的概念 国际标准ISO 8402: 1994对质量作如下定义: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二.产品质量的构成与形成 1。产品质量的构成
(1)与确定产品需要有关的质量(2)与产品设计有关的质量(3)与产品设计的符合性有关的质量(4)与产品保障有关的质量
四个方面的质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产品质量的构成与形成
四个方面获得产品的适用性和符合性:
(1)设计质量。(2)制造质量(3)使用质量(4)服务质量 2.产品质量的形成
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产品质量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 质量管理指
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进行设计、生产和服务,以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研究质量管理的发展作用
有助于正确认识质量管理的产生、发展的必然性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单纯质量检验(SQI)2. 统计质量控制(SQC)3.全面质量管理(TQC)课题二 准时生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 汽车维修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汽车维修质量,是维修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任务 1.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实施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的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概括为三方面(1)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2)制定企业质量规划
(3)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一个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质量目标和落实质量规划的关键。
二、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
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质量管理的 各个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岗位 的质量管理活动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责权利明确、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2.质量保证体系的类型 质量保证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类:
(1)按管理层次和工作范围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按产品对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3)按业务系统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工作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步骤 1.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四个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四个阶段, 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简称,按照先后顺序,相互联系,头尾衔接,不断循环,图9—4所示。
PDCA循环圈有三个特点: 2.全面质量管理的八个基本步骤 汽车维修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
1.汽车维修企业的产品质量
质量是指维修后汽车的适用性,并以此来衡量维修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汽车维修质量是指汽车维修后对原有汽车产品质量的恢复和维持的程度。
汽车维修质量也同样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课题二 准时生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 汽车维修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汽车维修质量,是维修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维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加 2)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
用户接待、进厂检验、故障诊断、维修作业、中间检验、配件供应、检验试车的全过程。1)维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隐患消灭在维修过程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2)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努力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使整个维修企业目标一致地保证好维修质量。3)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的是
1)维修企业有关部门都要参加维修质量管理。
2)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齐心协力把维修质量搞上去。4)全面质量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方法是多样的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阶段。1 准备阶段 2 建设阶段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顾客满意度测评 1.顾客满意度的含义 2.顾客满意度指数的确定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检查维修服务质量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工具,1.内部审核的含义 2.内部审核的要求 3.内部审核程序流程图
汽车维修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质量体系认证的程序和规则 2.获准注册后的监督
三、课间提问(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四、课堂小结(5’)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五、课后作业(5’)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四个阶段
一、复习提问(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内容(60’)
课题三 汽车维修服务质量管理 汽车维修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分析和控制产品质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排列图法
二、因果分析法
三、直方图
四、控制图法
五、相关图法
课题四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经济性分析
一、质量成本的概念及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1.质量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质量成本的构成包括五个部分:
(1)预防成本(2)鉴定成本(3)内部损失成本(4)外部损失成本(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2.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核算
质量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二、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质量成本预测
(1)质量成本预测的概念和内容(2)质量成本预测的主要依据
收集资料的内容
(3)质量成本预测的方法 :
1)经验判断法。2)比例测算法。3)数学计算法。2.质量成本核算
3.质量成本综合分析(1)质量成本分析的概念(2)质量成本分析方法(3)质量成本最佳值的确定 4.质量成本的控制与考核(1)质量成本控制(2)质量成本考核
质量成本考核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质量成本考核指标的建立;
一方面是对质量成本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ISO 9000系列标准
一、ISO 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IS09000系列标准的构成 1.术语标准 2.主体标准
主体标准分为三大类,即: 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指南性标准、2)质量保证模式标准
3)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标准。
(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指南性标准 由四部分构成:(2)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标准 由4部分构成:(3)质量保证模式标准
3.支持性标准
三、课间提问(5')
汽车维修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四、课堂小结(5’)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5’)
质量成本综合分析
一、复习提问(5’)
质量成本综合分析
二、教学内容(60’)
单元五 汽车维修企业生产技术管理 课题一 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 第一节 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组织 指的是生产过程组织与劳动过程组织的统一。(2)生产计划工作 主要指的是生产计划与运输生产作业计划工作。
(3)控制 主要指的是对生产全过程所进行的控制。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组织 指的是生产过程组织与劳动过程组织的统一。这种组织应是动态的,随着企业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提高效率及经济效益,企业应不断提高其生产组织形式及劳动组织形式的应变能力。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组织
(2)生产计划工作(3)控制
从范围来看,主要包括: 生产组织、生产过程等各个方面。生产管理的内容(1)组织
(2)生产计划工作(3)控制
二、生产管理的任务
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运用组织、计划、控制与协调职能,使投入生产过程的人、财、物等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灵活、快速的应变能力,增加企业营运收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目
三、生产管理的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2)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3)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4)坚持均衡生产的原则,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
一、生产过程组织
二、生产过程的构成
三、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一、生产过程组织 准备过程、基本过程、辅助过程、服务过程。
三、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组织生产过程要求:
(1)连续性(2)平行性(3)协调性(4)均衡性 第三节 劳动组织
一、企业劳动组织
企业劳动组织是从企业生产管理角度来讲的对人的组织与要求。
1.劳动组织的内容 2.劳动组织的作用 3.劳动组织的基本要求
二、企业劳动定额
三、企业劳动定员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工作 生产计划的编制四个步骤
二、生产作业计划
(一)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和要求 1.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
(一)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和要求(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第六节 生产现场管理
一、生产现场管理
二、生产现场管理的任务
三、课间提问(5')
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5’)
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
五、课后作业(5’)
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一、复习提问(5’)
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60’)
课题二 汽车维修企业的工艺管理 维修作业的工艺规程管理
工艺规程是维修作业的规范性文件。包含内容: 作业项目、检测项目、作业用主要工装设备、主要检测用仪器及精度要求、相关车型的技术要求、操作要点、过程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项目竣工、检验和技术要求等。1.整车大修工艺规程
1)制定针对企业主流维修车型的整车大修工艺规程 2)制定发动机大修工艺规程 2.相关要求 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和从事汽车车身专项维修业户维修质量必须达到GB/T15746.3—
1995《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车身大修》相关要求。1)制定针对本企业主流维修车型的工艺规程 2)编制专项维修作业工艺规程 3)快修作业的工艺规程 汽车检测与诊断管理 汽车的检测诊断技术,是指: 通过一定的检测诊断设备,在车辆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零件)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指汽车检测),以及查明汽车运行故障及隐患(指汽车诊断)的技术措施。1.汽车的检测 1)安全环保检测 2)综合性能检测 3)故障检测 2.汽车的诊断
1)人工经验诊断法(俗称中医疗法)2)仪器设备诊断法(俗称西医疗法)3)自诊断法
三、课间提问(5')
汽车维修企业的工艺规程
四、课堂小结(5’)
整车大修工艺规程
五、课后作业(5’)
汽车的检测
一、复习提问(5’)
整车大修工艺规程
二、教学内容(60’)
课题三 汽车维修企业的设备管理 第一节 设备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一、设备管理的内容
(1)实行系统管理(全过程管理)(2)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 (3)设备的监测和诊断技术 (4)运筹学的应用 (5)维修技术专业化 (6)设备的更新改造技术 (7)重视全员培训 (8)节约能源
二、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1.正确地选购设备
2.保持设备完好 3.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4.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第二节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一、设备的选择 选择设备的目的,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设备。
二、设备的技术经济评价
1)技术评价
2)经济评价
二、设备的技术经济评价 第三节 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第四节 设备的技术更新与改造
一、设备的磨损及其补偿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发生磨损,这种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二、设备的更新与技术改造(一)设备更新的概念
设备更新,就是新设备代替原有的旧设备完成相同的工作(或服务)。
(二)设备的最佳更新时机(三)设备的技术改造
设备的技术改造也叫做设备的现代化改装。
课题四 汽车维修企业的物资管理 生产物资管理 为了保证生产进度和生产节奏,缩短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待工待料”时间,应该抓好生产物资管理 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物资管理分为两部分 : 1)对内服务在业务上应该归属于生产管理系统,体现生产供应为生产服务的原则;
2)对外服务则可在业务上归属于汽车营销部门管理。工具类(如工具、量具、刃具、夹具、模具等)以及维修
机具和维修设备类的日常使用维修应该归属于生产管理,其选型购置、更新改造、折旧报废等的全过程管理等仍归属于技术管理。
三、课间提问(5')
生产物资管理
四、课堂小结(5’)
生产供应为生产服务的原则
五、课后作业(5’)
机具和维修设备类的日常使用维修管理
一、复习提问(5’)
机具和维修设备类的日常使用维修管理。
二、教学内容(60’)
单元六 汽车维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课题一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1)企业的兴旺发达与否,取决于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把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并体现到企业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和企业的各项政策及制度中,3)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地提高维修服务的质量,节约服务成本,主动维护企业的形象,4)有利于企业赢得更多的客户,实现赢利的目标。汽车维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两个方面: 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1)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是: 2)人力资源的作业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 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确保企业拥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绩效的员工队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区别: 汽车维修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特点是小而灵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无需像大企业那样一应俱全,应注意问题: 汽车维修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 1)小规模的汽车维修企业: 2)一个中等规模的汽车维修企业: 3)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汽车维修企业: 课题二 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与选拔 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 1.岗位的概念
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有若干个岗位组成,所谓岗位,是指一定的人员经常担任的工作职务和 责任。岗位具有三个要素:(1)任务:(2)职权:
(3)责任: 2.岗位的特点 3.岗位设置的原则 4.工作分析含义和作用 5.工作分析的前提条件 6.工作分析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制订过程分为六个步骤:
一、员工招聘的意义
二、员工招聘的程序 员工招聘大致分为招募、选拔、录用、评估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
三、人员招募
根据招募对象的来源可将招募分为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它们各自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一)内部招募
内部招募就是从现有的员工中寻找合适的人去填补空缺的职位。1.内部招募优点 2.可能出现的问题 3.招募的方法(二)外部招募
外部招聘就是从企业外部的求职者中挑选需要的人来填补空缺职位,适用于新建和业务迅速扩张的企业。1.外部招募的优点 2.可能出现的问题 3.招募的方法
四、员工选择 1.员工选择的重要性 2.员工选择的过程和方法
五、员工录用
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报酬管理
薪酬激励体系的组成 1.物质激励 2.精神激励 薪酬体系的分类
1.计时工资
2.计效工资,3.业绩挂钩工资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2.企业文化应具备的特征 3 新时代企业文化的特征 4 先进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 〃
三、课间提问(5')
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
四、课堂小结(5’)
汽车维修企业新增员工考虑因素
五、课后作业(5’)
企业文化建设
一、复习提问(5’)
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
二、教学内容(60’)
课题三 员工培训与开发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定义与范围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意义
1.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3.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4.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I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 5.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系统模型
四、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中的具体方法
课题四 员工激励、绩效考评与报酬 绩效考评
员工工作绩效是指员工经过考评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
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员工来说,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
评价。企业通过对其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获得反馈信息,便可据此制定相应的人事测定与 措施,调整和改进其效能。’
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考评时应首先注意绩效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等特征。(1)绩效的多因性(2)绩效的多维性(3)绩效的动态性
二、绩效考评的程序
绩效考评是企业根据员工的职务说明,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包括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进行考察与评估。考绩的程序一般分为“横向程序”和“纵向程序”两种。
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考绩的责任
四、绩效考评的标准与方法 1.绩效考评的标准 2.绩效考评的方法
绩效考评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业绩评定表
(2)工作标准法(劳动定额法)(3)强迫选择法(4)排序法(5)硬性分布法(6)关键事件法(7)目标管理法
五、绩效考评的实施
激励与工资制度
一、激励理论
二、激励方法
激励方法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激励的具体方法有:
(1)奖惩激励 奖励的方式(2)榜样激励(3)主体激励(4)目标激励(5)参与激励(6)岗位竞争激励(7)创新激励
三、工资制度 1.基本原则
搞好企业内部分配,充分发挥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应坚持以下原则:(1)按劳分配(2)效率优先,(3)重点倾斜,厚待人才 克服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差距,工资分配向关键部门、关键岗位,以及生产第一线的脏累、危险、环境条件差的工种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委以重任,并给予较高的工资待遇。2.工资水平 3.工资形式(1)岗位工资制(2)结构工资制(3)企业经营者年薪制(4)股票期权制和期股制
三、课间提问(5')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5’)
激励的具体方法
五、课后作业(5’)
绩效考评的程序
一、复习提问(5’)
绩效考评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60’)
单元七 汽车维修企业财务管理
课题一 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而展开。而要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任务。
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实施的管理,因此其对象可概括为企业财务。所谓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是指组织交通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各种财务关系。1.企业的资金运动 2.企业的财务关系
(1)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2)企业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4)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5)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二、财务管理的任务
具体任务有以下五点:
(1)依法筹集资金,保证资金供应(2)合理运用资金(3)降低运营成本(4)正确分配营运收入,(5)实行财务监督
财务管理的上述五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课题二汽车维修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资金筹集
一、运输企业的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
筹集资金是指企业向投资者、外部有关单位和个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
通过一定的渠道筹集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资金,满足企业运输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运输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两大类。
所以从资金来源的属性划分,可以将企业的筹资分为向投资人(所有者)筹集资金的权益筹资和向债券人借人资金的债务筹资两大类。1.企业的权益筹资
企业的权益筹资指的是企业从各类投资人(所有者)那里筹措资金,根据我国有关制度的规定,它又包括资本金(股本)、资本公积金和留存收益三个部分。
第三节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
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管好用好资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的分类标志是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
企业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运输设备、装卸机械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劳动资料,通常属于低值易耗品。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是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
二、流动资产的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大部分表现为存货,如燃材料、材料、配件、轮胎等;小部分表现为货币,如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另外还有债权,如应收款及预付款项等。(一)流动资金的分类 1.按在运输过程中的物质形态不同分类(1)储备资金(2)生产资金
(3)结算资金、利润分配的原则
正确地组织企业的利润分配,必须遵守国家的财政法规,兼顾国家、所有者和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使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发挥利益激励与约束功能以及对再生产的调节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为了协调好利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的利润分配应遵循四项原则:首先要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维护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兼顾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再次是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最后是利润分配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积累与消费者的关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课间提问(5')
运输企业的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
四、课堂小结(5’)
固定资产管理
五、课后作业(5’)
流动资金的分类
一、复习提问(5’)
固定资产管理
二、教学内容(60’)
课题三汽车维修企业的营业收入及其结算
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和商品、提供服务(维修车辆)及让渡资产使用权而获得的资金流入,企业的营业收入按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来源不同,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但是具体到某个企业,二者并无严格的划分,而视企业的性质、业务的主次、规模的大小决定。如汽车维修企业的对外磨曲轴可作为主营收入,而其他机械加工,企业则可将其作为其他营业收入。又如汽车运输企业将运费列入主营收入,而汽车维修企业则可将其列为其他营业收入。
一、主营收入(基本业务收入)是指通过企业持续的基本业务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主营收入的作用。
●主营收入是维修企业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保障。●主营收入是企业取得利润的主要途径。●主营收入是企业现金流量最重要的来源 费用结算的控制、监督管理
指按照计划的要求对经营活动中的价格确定、收费原则、收费方式及其收入实现的监控活动。●监控项目。●监控收费、结算执行情况。●监控票证管理。1.成本概述。⑥按其经营目标分类。
●生产性成本
●劳务性成本
课题四汽车维修企业的损益管理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维修经营活动中耗费的补偿尺度。
●成本是反映汽车维修企业整体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成本是制定价格的主要依据。
●成本是进行经营预测、决策与分析的基础。
四、汽车维修企业的利润与分配
指汽车维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1.汽车维修企业的利润
企业利润的组成。●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课题五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报告及财务分析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一、财务报告(1)资产负债表(2)收支情况表
(3)有关附表(4)财务情况说明书
二、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的内容 财务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2.财务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三、财务评价报表的编制
财务报表是财务评价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课间提问(5')
转阀式怠速控制阀。
四、课堂小结(5’)
怠速控制阀控制过程
五、课后作业(5’)
转阀式怠速控制阀
第五篇: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浙江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财经科相关专业的学生。
(二)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的考核说明。
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三)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填空、判断和选择题:
(1)填空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及简单的计算和应用。占全部试题10%。
(2)判断题: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占全部试题的10%。
(3)单项选择题及多项选择题:前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20%。
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
(4)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10%。
(5)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5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考核形式:本课学生过程考核的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
(四)答题时限: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分钟。
(五)其他说明: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课程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统计的研究对象
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具体含义及社会经济统计所研究的数量方面的特点。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
理解:统计总体、总体单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含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含义;统计指标的含义、组成要素及分类。注意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相互关系。
掌握统计指标的特点及总体、单位、标志、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标志和指标的概念及特点,正确区分统计指标与标志。
(四)国家统计的职能
了解国家统计三职能的含义。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一般概念
了解:统计调查的含义、基本要求和统计调查按下列标志的分类:总体范围、登记时间的连续性、资料的来源。
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及主要特征。
注意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及具体分类。
(二)统计调查方案
了解: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项目、调查对象的含义、调查项目的含义、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的含义。
理解: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某个具体统计研究搜集实际资料的需要出发,拟定一个统计调查方案。
(三)统计调查方法
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随机性原则的含义、基本组织形式;重点调查的要领及重点单位的含义。
理解:普查的概念;抽样调查的特点、优越性及作用。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一般概念
了解:统计整理的含义。
(二)统计分组
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统计分组的种类(按分组的任务和作用分、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单项式分组及组距式分组、组限(下限和上限)、组中值等的含义。
理解:统计分组的作用、选择分组标志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
综合应用: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正确地选择分组的标志及组限的两种表现形式,熟练掌握组距、组中值的计算并能根据研究任务和提供的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组(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
(三)分配数列
了解:分配数列的概念、组成要素。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单项式数列
和组距式数列的含义、频数和频率的含义、变量分布的含义及条件。
综合应用: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四)统计表
了解:统计表的概念。
第四章综合指标
(一)总量指标
了解:总量指标的含义、分类(按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按所用计量单位不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可作一般理解。
理解:总量指标的作用。重点理解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相互关系并在正确确定总体单位的基础上分辨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二)相对指标
了解:相对指标的意义、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理解:相对指标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掌握: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不同特点;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的计算。注意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在下列情况时的计算:
(1)当计划任务数以绝对数形式出现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的计算及检查其计划执行进度完成情况;
(2)当计划任务数以相对数形式出现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的计算。
(三)平均指标
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及特点;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含义;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平均指标的作用。算术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数的区别;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因素、权数的意义及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综合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并能通过计算平均指标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四)变异指标
了解:变异指标的一般概念和种类;变异系数的含义。
理解:变异指标的意义、作用;变异系数的应用意义。
综合应用:根据实际资料计算各种变异指标(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方法。
第五章抽样推断
(一)抽样推断的一般概念
了解:抽样推断的含义、特点和作用、抽样推断主要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含义。
(二)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了解: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样本容量和样本个数、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等到的含义。
理解和掌握:根据一个具体样本的观察资料熟练计算如下样本指标:样本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的方差、样本成数、样本成数的方差。
(三)抽样误差
了解:抽样误差的含义、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定义公式、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表示、抽样误差的概率度t的含义。
理解:抽样误差和调查误差的不同。注意区分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
掌握: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与概率度的相互关系。
综合应用:在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和抽样极限误差(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的计算方法。
以下对应的数量关系需要熟记
t=1f(t)=68.27%
t=2f(t)=95.45%
t=3f(t)=99.73%
(四)抽样估计的方法
了解:抽样估计的含义及种类、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抽样估计置信度的含义。理解:点估计的基本特点、区间估计的基本特点(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置信度与概率度的关系。
综合应用:根据具体资料进行点估计的方法和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
(五)抽样组织形式
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的含义。
理解:抽样组织形式的特点。
掌握: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必要抽样单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假设检验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第七章相关分析
(一)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
了解:相关分析的含义、相关关系的含义、相关的种类(按相关程度分、按相关方向分、按相关形式分、按影响因素多少分)。
理解: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二)相关关系
了解:相关系数的意义、相关系数的基本公式。
理解:相关系数的性质、并能熟练掌握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利用相关系数性质判别具体相关系数表明的相关关系。
(三)回归分析
了解:回归分析的含义、回归议程y=a+bx中待定参数a和b的含义、估计标准误差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理解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和联系。
综合应用:简单直线回归议程的建立及求解。用最小平方法计算a、b参数并利用回归议程进行预测或推算。
第八章指数分析
(一)指数的一般概念
了解:简单现象总体和复杂现象总体的含义、指数的两种理解。
理解:指数的作用、指数的种类(按对象范围分、按指标性质分、按编制任务分)、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
(二)综合指数
了解:综合指数的含义、指数化指标的含义和同度量因素的含义。
理解:综合指数的特点;同度量因素的确定方法。
综合应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方法。
(三)平均指数
了解:平均指数的含义、平均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理解:平均指数形式(常用形式)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条件(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以基期总值指标加权;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以用计算期总值指标加权);作为计算指数的独立形式,平均指数的两个重要特点。
综合应用:平均指数的两种计算方法。
(四)因素分析
了解:因素分析的含义、因素分析与指数体系的关系、因素分析的内容(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
理解: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方法并熟练掌握对总量指标变动进行两因素分析(包括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的方法。
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
(一)动态数列
了解:动态数列的含义及构成。
理解: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含义、动态数列分析指标的两大类、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
掌握: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特点。
(二)现象发展水平指标
了解: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
理解和掌握:对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时期数列、连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公式)、对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公式)。
(三)现象发展速度指标
了解: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的种类(发展速度——定基和环比;增长量——累积和逐期;增长速度——定基和环比、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程式法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下列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理解: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三个公式;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不同特点。
综合应用:根据一个具体的动态数列计算发展速度(定基环比)、增长量(累积、逐期)增长速度(定基、环比);利用各种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计算所需要的速度指标;根据具体的资料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右平均增长速度(水平法)。
(四)现象变动趋势分析
了解:影响支柱数列变动的四个因素及其含义;测定长期趋势的主要方法的种类;测定季节变动的主要方法(季节比率)。
掌握:利用测定直线趋势的数学模型法(最小平方法)来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注意利用简化公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第十章统计综合分析与比较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