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税会差异处理的新规范.doc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税会差异处理的新规范
企业所得税会计是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规定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下统称“旧规范”)对2007年之前的企业所得税会计进行规范。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行为进行规范(新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实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税会差异的处理采取了与旧规范完全不同的方法。
(一)新会计准则目标影响税会差异处理的方法
目前,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些因素要求经济领域中包括会计标准在内的各种标准、制度应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客观环境的需要。我国会计准则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需要,在会计目标方面有了创新。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将会计目标明确规定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基本准则还明确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由此可见,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这些决策有用信息中包括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信息,即企业当期应缴所得税税额或应退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以及在当期已确认的交易或事项对未来纳税的影响(确定未来应缴的所得税或者可以抵扣的所得税)。这表明新会计准则将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有用性臵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也要满足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包括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所得税会计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反映税会差异及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情况。
(二)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处理税会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处理税会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旧规范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企业遵循实现原则,即收益的确认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为基础,对于因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价值变动,只要没有发生实际的交易,就不予以确认。按照”收入费用观“而产生的财务报表体系是以收益表为重心,强调已实现的收益,报表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编制,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也导致了报表主要反映过去,使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未来进行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差。对于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旧规范规定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应付税款法是一种简单的方法,按照此法,将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同样处理,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税所得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缴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不反映在会计报表中,这种方法不符合配比原则,据此提供的所得税费用信息不能满足相关性的要求;纳税影响会计法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强调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信息的可靠性,据此提供的所得税费用信息也不能有效地满足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
为了提高企业所得税信息的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创新内容之一,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资产负债表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确认资产、负债和收益,即首先定义并规范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收益来源于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加或负债价值的减少,可进一步认为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加额。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代表净资产的增加,亏损代表净资产的减少,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报表;与此相适应的收益观是全面收益观,即收益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和未实现的收益。在此观点下,要求企业提高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恰当反映资产未来经济利益,不高估资产价值;要求企业合理确认预计负债,全面反映现时义务,不低估负债和损失。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表观“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对决策的有用性。按照”资产负债表观“进行企业所得税核算的方法称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
中的所得税费用。
(三)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确定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问题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正确运用,关键在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在此基础上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即确定其暂时性差异。所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确定也
是税会差异处理的核心问题。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臵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为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按会计准则规定确认的某些预计负债会使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产生差异。例如,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而预计的负债,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企业对于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将发生的支出在满足有关确认条件时,销售当期即确认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税法规定,与销售产品相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对于这一预计的负债,其计税基础为零,从而使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了差异。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明确了税会暂时性差异的相关概念并规定确认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将其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核算时要确认暂时性差异,就是确认企业报告期(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对企业未来的应纳税金额的影响,即未来应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多少,未来可抵扣的企业所得税为多少。对企业而言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的,两者之间的差额可产生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应确认为资产,称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反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会增加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
税,应确认为负债,称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好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应计原则:同时也体现了配比原则,即资产和负债事项形成时确认所得税费用。因此,据此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性更强,能实现新会计准则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服务的目的。
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税收征收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企业会计人员和税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变化的内容多、难度大。新准则规定企业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种全新的方法来核算企业所得税,并规定企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些具体的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人员只有准确理解并掌握这些相关内容,才能达到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目的;税收征管人员只有准确把握其内容,才能了解企业核算的所得税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和税法的规定,才可能对企业的所得税缴纳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从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更关注给投资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
企业核算所得税,主要是为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包括
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即: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
资产)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重点解决的是递延所得税问题,准则对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与计量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定,这些信息更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相关。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额存在差异,差异包括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只涉及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即递延所得税的确定,也可以说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解决永久性差异问题。
当期应缴所得税的确定是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内容,更是税收征管机关重点需了解的信息。而当期应缴所得税的确定在实际工作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企业年末要以税前会计利润为基础,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计算当期应税所得额,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应缴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没有完全解决当
期应缴所得税这一问题。
三、关于税会差异协调的建议
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的差异,虽然有些方面减少或取消了,但总体而言是更复杂了。因此,在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完善和规范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两者的差异并协调好差异,达到节约社会成本的目的。
(一)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确定有必要协调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试运行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实际销售收入或按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新税法规定:自建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对于该固定资产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应作为销售商品,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在申报所得税时,应将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扣除试运行所发生的支出后的差额,确认当期所得或损失。当某项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有试运行情况时,在该项固定资产初始成本计量上会存在税会差异,这一差异导致固定资产以此为基础计算的折旧额不同,最后导致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不同,需要进行差异处理,如果此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较长,则进行差异处理的工作量大,也使税收管理工作在这项内容上变得长期复杂。笔者认为此项差异没有存在必要。其原因主要有:
其一,会计准则的这种处理方法并不符合谨慎性原则。这种处理方法将固定资产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抵扣发生的支出后的净支出记入固定资产成本,这些支出需要在整个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内才能确认;企业将固定资产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抵扣发生的支出后的净支出记入当期损益,这些支出在当期得到
确认,更符合谨慎性原则。
其二,不符合降低核算成本和降低税收管理成本的要求。由于固定资产初始成本计量上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折旧额的确定上有差异,企业在固定资产整个折旧年限内都要进行差异处理,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大
量增加,同时也增加税收管理成本。
因此,建议取消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计量上的税会差异。建议固定资产初始成本包括的内容
以税法为准,时点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二)会计制度和税法在对外投资方面的协调问题
新会计准则将对外投资重新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其核算方法也有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会计准则中变化最多的内容之一。而新税法仍是按投资权益性质分为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对这两种投资的持有收益给予了不同的税收待遇,对于股权投资的持有收益原则上不重复征税,比如,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这部分收益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减。而会计准则将股权投资的持有收益和处臵收益同等看待,都是企业利润的增加额。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企业按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时,原则上可考虑税法规定。通过设臵专栏式明细账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分为“持有收益”和“处臵收益”专栏进行核算,这便于处理持有收益的税会差异,易于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协调
新会计准则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加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新准则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并规定公允价值在企业一些资产的计量中有条件地使用,比如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面有条件地使用公允价值;新税法也有规定对一些资产的计量运用公允价值。比如,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前款所称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公允价值”所包括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建议会计准则和税法在那些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方面,两者在兼顾各自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统一,包括公允价值使用的条件、采用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减少两者的差异。
第二篇: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差异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差异分析作者:梁建平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2期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
第三篇:新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处理 作者:李 彦 何泉成来源:《财会通讯》2007年第01期
一、企业集团内部应收账款对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的影响
第四篇:权益法下所得税差异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投资核算方法作了明确规定,但对权益法下投资收益造成的所得税差异却未涉及。本文根据该准则的规定,结合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办法,探讨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投资时,所得税差异和实际分回利润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所得税差异的会计处理
第12号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按权益法记账的对联营公司的投资,在投资方分得其在被投资方未分配利润中的份额时,其将要支付的所得税款,应当在投资方确认利润时记作递延税款;当有理由假定投资方利润将不进行分配,或虽然分配但又不会产生纳税负债的,可作为一个例外。
目前,我国在权益法下核算对联营公司的投资时,在会计期末按被投资公司年报中的净利润乘以所持表决权资本比例,计算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由于该项投资收益并不是实际分回的利润,税法中并不确认该项投资收益,因此,要看投资双方所得税税率是否一致。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假定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1.投资方所得税税率小于或等于被投资方所得税税率,即该项投资收益以后不需补税,不会产生纳税负债,可将其视为一个“例外”,作为永久性差异,从当年利润总额中剔除,不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以后也不用再补交税款。
投资方当年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投资收益)×投资方所得税税率。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投资方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方所得税税率,即以后实际分回利润时需要交税,则将其列为时间性差异。具体处理时,先从利润总额中剔除该项投资收益以计算当年的应纳所得税,再计算应补交税款,作为当年所得税费用,计入递延税款的贷方,作为一项纳税负债。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投资方当年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投资收益)×投资方所得税税率。其中,投资收益=被投资方年报净利润×所持表决权资本比例。②应补交税款=被投资方分配预案中分配现金股利总额÷(1-被投资方所得税税率)×(投资方所得税税率-被投资方所得税税率)。
借:所得税;
贷:递延税款(应补交税款),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当年应交所得税)。
该项递延税款要待到实际分得利润时(往往已到第二年)才需上交。
二、实际分回利润时的会计处理
董事会提出的利润分配预案要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后才能得以实施,而股东大会批准的最终方案可能对预案作出修改。因此,实际分回利润时,根据股东大会批准的最终方案与分配预案是否一致,又有以下两种情况:
1.实际分配方案与预案相同,则,借: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2.实际分配方案与预案不相同,则应计算差异部分应多交或少交的税款。根据配比原则,多交或少交的税款所对应的所得税费用应由实现利润的那一年承担,而不能由实际分得利润承担,所以应调整实际分得利润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empirenews.page--] ①实际分得利润大于预案利润,应多交所得税款=(实际分回利润-预案利润)÷(1-被投资方所得税税率)×(投资方所得税税率-被投资方所得税税率)。
借:递延税款,期初未分配利润(应多交所得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该项投资分回利润应上缴的所得税)。
同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实际分回利润-预案分回利润)。
②实际分得利润小于预案利润,应少交所得税款=(预案利润-实际分回利润)÷(1-被投资方所得税税率)×(投资方所得税税率-被投资方所得税税率)。
借:递延税款;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应少交所得税款),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该项投资分回利润应上缴的所得税)。
同时,转回去年多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预案分回利润-实际分回利润);
贷:应收股利。
第五篇: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
2005-4-2 10:04:52来源:作者:【大中小】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以下简称“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以下简称“税前扣除”)《关于企业股权投资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以下简称“通知”)以及有关税收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前者从会计角度,后者从税务角度)对企业所得税的操作作了明文规定。由于两者存在许多差异,所以操作难度较大。本文试从以下方面将两种不同处理差异作一解析。
一、计提“四项减值准备金”的差异
(一)“会计制度”第54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制度”第56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税前扣除”第6条规定,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税前扣除,均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二、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计提的范围、口径、比例、确认标准的差异
(一)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差异
1.“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于坏账损失的核算一律采用备抵法,及估计可能产生的坏账,并计提坏账准备,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关的应收款项的方法。
2.“税前扣除”第45条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原则上要求采用直接转销法,即待应收账款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计入发生坏账当期的损益,并冲销应收款项的方法。
(二)计提坏账准备范围、口径上的差异
1.“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值得注意的是,应收票据因本身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存在不确定因素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2.“税前扣除”第46条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年末应收账款是纳税人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但会计和税法在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的时间上不一致,税法规定是直接计提,而会计规定要待转入应收账款后再计提。“税前扣除”还规定,纳税人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以及关联方之间的任何往来账款,不得计提坏账准备金,从而否定了其他应收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
(三)计提坏账准备比例的差异
1.“会计制度”因为在方法上不再局限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因此,不同的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是不同的,相应采用的计提比例也不尽相同。2.“税前扣除”第46条规定,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显得十分严格。
(四)坏账损失确认处理标准上的差异
1.“会计制度”对坏账准备的确认并无明确规定,只是列举了诸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不足等情形。
会计处理上要求企业对已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根据企业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在管理上只要由内部权力机构批准即可。
2.“税前扣除”第47条规定,对坏账损失的认定有明确标准,纳税人符合下列的条件之一的应收账款,应作为坏账处理:①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②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③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保险赔款等)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④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定,确定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⑤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核销的应收账款。在税务管理上对坏账损失都要作为财产损失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在税前扣除。
三、股权投资收益处理的差异
(一)“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取得收益和处置收益都确认为投资收益,而短期投资收益确认仅限于处置收益,持有期间取得收益冲减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方法,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是否拥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这两种不同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确认标准分别是:①采用成本法时,投资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该数额的部分,冲减投资成本。②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额认定为当期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投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冲减投资账面价值。
(二)“通知”规定,企业持有股权投资期间取得收益放在股权投资所得中核算,将处置收益放在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中处理。股权投资所得即股息性所得,它是指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以被投资企业所得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包括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股权转让所得即资本利得,它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这两种所得由于所得税税率不同,因此,税法要求将它们分开核算。
“通知”还规定,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的分配支付额,如果超过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而低于投资方的投资成本的,视为投资回收,应冲减投资成本;超过投资成本部分,视为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所得。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方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确认投资损失。
四、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差异
(一)“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还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可计提折旧。(二)“税前扣除”规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①房屋、建筑物为20年;②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③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以及长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状态的机器设备,确需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税前扣除”还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企业按会计制度计提的折旧额与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额的差额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
五、业务招待费的处理差异
(一)“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税前扣除”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下列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六、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处理差异
(一)“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税前扣除”)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的,可据实扣除;自2001年1月1日起,制药、食品(包括保健品、饮料)、日化、家电、通讯、软件开发、集成电路、房地产开发、体育文化和家具建材商城等行业的企业,每一纳税可在销售(营业)收入8%的比例内据实扣除。粮食白酒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
纳税人每一纳税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在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范围内可据实扣除。
七、工资薪金支出处理差异
(一)“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为组织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税前扣除”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工资薪金支出实行计税工资扣除办法,计税工资扣除标准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月人均800元执行。
八、其他支出的处理差异
(一)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
(二)纳税人为其投资者或雇员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以及在基本保险以外为雇员投保的补充保险;
(三)纳税人支付给本企业雇员的,为没有合法真实凭证的、超过服务金额的5‰以上的销售佣金;
(四)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和出租给职工个人且租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而纳入住房周转金的住房所计提的折旧;
(五)纳税人出售职工住房发生的财产损失;
(六)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七)自创或外购商誉的摊销;
(八)纳税人向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
(九)贿赂等非法支出;
(十)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
企业实际发生上述费用支出超过或高于税法规定范围和标准,应按税法进行纳税调整。
总之,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方面的不同,而导致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核算时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纳税时按照有关税收规定计算纳税。这一原则也是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