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理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法学
所谓法学,也称法律学,法律科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知识体系。是以特定的概念、原理来探索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
2、法学的职业性
就是法学的专业性,即通过系统的法学专业学习培养职业素养,而所有从事法律专业的人员是在统一的法学语言中对话。或者说,要把社会现实中的问题转化为法律专业问题进行思考。
3、法学体系
也叫法学的分科体系,是指法学各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法理学的地位?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一致的,即,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第一、法理学是研究法学的一般理论的学科。
法理学以一般法——整体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不具体分析法律制度和部门法问题;将部门法的具体制度抽象为法律的一般问题;运用一般理论指导具体的法律活动,解释具体的法律现象。第二、法理学研究法学的基础理论。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法理学研究法的普遍问题,即适用于一切部门法的理论基础,其二,法理学要提出和构建系统的、统一的法学范畴——具有内在意义的概念系统,如法、权利、义务规范、法律原则,等。第三、法理学研究法学方法论。
可以理解为法理学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判断法律问题的基本方法,核心是法律推理方法和法律解释方法。
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法学
是指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及法律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比较为其基本研究方法的法学学科。
2、法系
是指由若干国家或特定地区的、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法系不是一个国家法律的总称,而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总称。
3、英美法系
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习惯法)为基础和传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因此又叫做普通法法系。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关系行为的规范? 第一、法是一种规范。
所谓规范,就是标准,针对不同的人有效。如果只针对特定的个人,则不是规范。法律的规范性表现为三个方面,法律调整一般行为,具有概括性;法律表达一种规则,就是规则性;法律明确地表达抽象的意思,以此区别于宗教与道德,因而具有明确性。
第二、法调整关系行为。
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单个的个人行为受意识支配,在社会中受道德支配。法律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之一。(1)法只能针对人的行为,而不能是思想。(2)法只针对关系行为,而非个人意义上的个体行为。(3)法所针对的关系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2、为什么说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的效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这就是法的国家强制性。法的国家强制性表现在:第一、法具有规范的强制力。强制力就是约束力,这是任何行为规范都具备的要素。强制力不是暴力。法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特殊强制力。第二、法的实施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必要性。如果缺乏国家强制力,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就难以完成,因此,对法律的违反必然会引发国家强制力的运用。
3、大陆法是如何形成的?
大陆法发展的历史长河是由五个支流汇合而成的:罗马法、教会法、商法、西方革命对大陆法系的影响、德国法。最古老的渊源是罗马法。罗马法给现代大陆法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典编纂和法律注释方法。大陆法的第二个最古老的组成部分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法。在意大利大学里,从十二世纪开始就遵循罗马法与教会法的互相研究和教学。现代大陆法中的家庭法、继承法、刑法和程序法深受教会法的影响。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大陆法系各国开始制定商法典,并不断与民法融合,形成了现代民法与商法关系的两个趋势:民法的商法化与商法的民法化。大陆法的许多公法,尤其是宪法和行政法不在五个法典之列。它们是革命的产物,从1776年开始的西方世界的革命使现代宪法和行政法得以产生。并且使司法组织、司法行政、司法程序都发生了很大的革命。德国法,它使大陆法变成“纯粹”的真正的法学,十九世纪以萨维尼为首的历史法学派,也称潘德克顿派学者(Pandektistik,也称学说汇编学派)的积极贡献。
4、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有什么不同? 主要是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A、法律渊源的不同
主要是看判例是否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大陆法系里,一般情况下,制定法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而判例则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英美法系里,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律的直接渊源。
B、法典编纂的不同
大陆法系里,一些基本的法律往往采取比较系统的法典形式,在它的主要发展阶段上,法典几乎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尽管制定法也在不断增多,但其制定法一般采取单行法规的形式,不采取包罗万象的法典形式。
C、法律分类的不同
在法律的分类上,两大法系也有不同。大陆法系一般按照公法与私法的分类作基础;而在英美法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类是基础。
D、诉讼程序上的不同
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中心,积极参与法庭审理活动,影响案件的审理过程,具有纠问式诉讼特征,被称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英美法系里,诉讼的进程以诉讼当事人,即原告和被告及其代理律师为中心,法官只是诉讼的消极仲裁人,不能积极参与案件证据的调查和争论,因此,其诉讼程序通常被称为对抗式诉讼,属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权利
法律权利是指,在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行为自由和行为控制,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是由他人的法律义务和国家的强制力加以保障的权利
2、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自然人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因法律规定的其它事由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从性质上说,民事责任是补偿性的财产责任。责任的承担者是具有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
3、归责
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二、问答题
1、权利和义务分类
第一、根据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或者说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社会关系)的重要程度,或者说在权利和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可划分为基本权利义务与普通权利义务。
第二、根据权利义务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权利和义务与相对权利和义务。绝对权利又叫对世权利;绝对义务又叫对世义务;相对权利又叫对人权利或特定权利;相对义务又叫对人义务或特定义务。
第三、根据权利之间、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可划分为第一性权利义务与第二性权利义务。第一性权利又叫原有权利;第二性权利又叫补救权利或救济权利。
第四、根据权利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
2、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
根据构成违约行为和违法行为的要素,可以将法律责任要素分为下列五个方面。
第一,责任主体。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二,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该要素是法律责任构成的核心要素。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即作为与不作为。
第三,损害结果。行为侵害他人或社会,给其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损害结果的确定性,表明损害事实在客观上能够认定。
第四,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具有法定性,即,必须是由法律规定的因果关系。
第五,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在民事法律中,法律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规定;刑事责任中,无过错即不犯罪,即不受罚,过错亦为必要的犯罪构成要件。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来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
2、行为模式
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
3、法律后果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
3、法律原则
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其特点是,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4、法律体系
也称法的体系或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问答题
1、比较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权利性规则中,有些属于任意性规则。
2、简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及法律部门划分。当代中国法律部门可分为:
(1)宪法法律部门。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是最重要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2)行政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3)民商法法律部门。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民法通则和单行民商事法律。(4)经济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是有关国家对衽宏观调控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具有极其广泛的范围。(5)劳动法法律部门。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科教文卫法法律部门。科教法是调整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以及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资源环境保护法法律部门。简称环境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8)刑法法律部门。刑法是规定有关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程序法或诉讼法法律部门。诉讼法是有关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称诉讼程序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基本法律。
(10)军事法法律部门。军事法是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
是社会生活关系的法律形式,法律主体基于一定法律事实而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保护性法律关系
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执行的是法的保护功能,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部分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3、双向法律关系
是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着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关系。例如买卖合同关系。
4、法律事实
所谓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现实地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二、问答题
1、法律关系有什么特征?
A. 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规则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一种思想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物与物,亦非人与物之间关系。是合法关系:有法律依据。B. 法律关系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法律是意志性与规律性的统一。除依法律设定之外,可以通过约定而成立。C. 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此所谓为法律关系之内容,使法律关系成为一种形式上可把握的关系,技术性要求,法律对话共同体。
2、试述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构成分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也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公民权利能力可以分类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一般权利能力为所有公民都同时平等具有的法律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特殊权利能力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具有的基于基本权利能力的法律资格。法人权利能力皆为一般,始于成立,终于解体。但其法律资格诉范围由法人成立时的宗旨和业务而定。(2)行为能力。
也可称为意思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意思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资格。公民行为能力的取得依照法律的规定,其有无取决于两个标准:一是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二是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法律上一般将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即,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如此划分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达到一定的法定年龄,二是法律认可的智力水平和能力。法人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是同时产生和消灭的。也同样受到其宗旨和业务范围的限制。
3、法律关系客体有哪些种类?(1)物。
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物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生产物;可以是活动物,也可以是不活动物。法律关系客体所称的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应得到法律的许可;第二,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第三,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第四,必须具有独立性。(2)人身。
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它是人的物质形态,也是人的精神利益的体现。(3)精神产品。
精神产品是人通过某种物体(如书本、纸张、胶片、磁盘等)或大脑记载下来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精神产品属于非物质财富,无体物。我国法律上常称为“智力成果”或“无体财产”。(4)行为结果。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结果是特定的,指义务人完成其行为所产生的能够满足权利人利益要求的结果。物质结果和非物质结果均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行为
是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2、单方法律行为
即一方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或由一方当事人主动作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3、要式行为
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者必须遵守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4、主行为与从行为
根据行为之主从关系所作的分类。主行为是指无需以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从行为是指其成立以另一种行为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二、问答题
1、法律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第一、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所谓社会意义,是指能够产生社会效果、造成社会影响,具有人际交互性。单纯的自我指向的行为,不具有社会意义。
第二、法律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具有法律性。所谓法律性,是指法律行为由法律规定、受法律调整、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产生法律效果。
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具有意志性。在法律上,纯粹无意识(无意志)的行为,例如完全的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第四、法律行为具有价值性。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利益和价值的认同。
2、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法律行为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大体分四点。第一、外在行动(行为): A.身体行为;
B.语言行为;分为书面语言行为和言语行为。C.默示行为。
第二、行为方式(手段):
行为人为达到预期目的而在实施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方法。第三、具有法律意义的结果:
行为人的行为对外界造成的变动。表现为:行为或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或发生物质性或精神性的损害。第四、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无论是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法律皆关注因果关系。
第七章 立法、执法和司法
一、名词解释
1、立法
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2、立法体制
立法体制是指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置和立法权的行使等各方面的制度,主要为立法权限的划分。
3、立法程序
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4、司法
又称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是法的实施方式之一。
二、问答题
1、试从广狭两方面说明执法的概念。
执法即法律执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它包括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狭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2、司法的特点有哪些?
司法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实施法律的活动,它有自身的一些独有特点:
(1)司法具有专门性。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也就是以国家名义行使司法权的活动。
(2)司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权威性。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以国家的名义运用法律于案件的专门活动,因此,它所作出的裁决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3)司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或称司法程序的法定性。司法是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活动,因此,程序性是司法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之一。(4)司法必须具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第八章 法律推理 略
第九章 法律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做的说明。法律解释的主体这里特指享有法定法律解释权的人或组织。法律解释从性质上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
2、文义解释
又称文法、文理等解释,是指根据语法规则对法律条文的含义进行分析,以说明其内容。法律解释一般都是从文义解释开始的。解释可以分为字面解释、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
3、历史解释
是指通过研究立法时的历史背景资料、立法机关审议情况、草案说明报告及档案资料,来说明法律条文的内容和含义。
4、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做的解释。
二、问答题
1、法律解释有什么意义?
法律解释在法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又是法的发展的重要方法。第一,法律是概括的、抽象的,只有经过解释,才能成为具体行为的规范标准。第二,法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过解释,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第三,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经过不断的解释,法律才能趋于完善。
2、简要概述我国的立法解释。
从狭义上说,立法解释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所做的解释;从广义上说,则泛指所有依法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这里所说的立法解释是广义的。它包括:
(1)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法律的解释;(2)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行政法规的解释;(3)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
第十章 法律渊源
一、名词解释
1、正式法律渊源
主要指权威国家机关经常据以作为法的来源或据以作为处理法律问题根据的法的渊源。
2、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为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结合本行政区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 限,通过和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自治条例
自治条例一般是指规定关 于本自治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以及其他比较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4、“禁止拒绝裁判”原则
“禁止拒绝裁判”原则,是指法律禁止法官借口没有制定法或制定法不明确、不完备而拒绝受理案件的原则。主要发生在民法领域,刑事法上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
二、问答题
1、现代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有哪些?
现代国家法的渊源主要包括:(1)立法;(2)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或阐释;(3)司法机关的判例和法律解释;(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5)习惯。(6)道德规范、正义观念、宗教规则;(7)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8)乡规民约、社团规章以及其他民间合约性规则;(9)外国法;(10)国际法。
2、非正式法律渊源有哪些类别?
非正式法律渊源指具有法律意义的材料、观念和有关准则,如正义和公平之类的观念,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习惯,乡规民约和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还有外国法等。
主要有:第一,判例。判例,是指审判机关对于某具体案件作出的判决。判例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有法律拘束力。第二,习惯。在中国法的渊源中,习惯有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法理。这里的法理不是法律学说,而是指普遍的正义观念与要求,根据学者观点,法理即伦理。
第十一章 法律效力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各种法律对法律主体的约束力或拘束力的通称。其针对的是某一个具体的法律文件。分为对象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三种。
2、法的溯及力
指新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否加以适用的效力。一般说法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行为,不应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3、法律的失效时间
指法律从何时起开始消灭作用力。一般根据法律的规定、立法发展、客观情况变化等因素决定。
4、法律溯及力
法律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指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以适用的效力。如果不能适用,则称无溯及力。
5、法律的域外效力
是指法律在其制定国主权领域以外的效力。域外效力是域内效力排他性的例外。各国基于保护原则、互利原则和国际义务的理论,以条约、公约等形式确认一国法律的域外效力。
二、问答题
1、简述法律的生效时间。
法律生效时间是指法律从何时起开始发生作用力。一般根据法律的规定、惯例、具体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通常有: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具体规定生效时间;比照其他法律以确定本法律的生效时间;自法律试行之日起生效;以送达期限为生效时间。
2、简述我国法律的域内效力。
法律的域内效力,是指法律基于国家主权原则在一国领域之内有效。当一国的立法体制规定中央和地方均享有立法权时,域内效力原则又被进一步延伸为法律在其制定机关管辖的领域内有效。在我国,法律的域内效力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1)
由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在国家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有效。包括领陆、领水(含内湖、内河、内海等内水以及领海)、领空,还包括延伸领土(驻外使、领馆舍,航行在外的船舶和飞机等航空器、航天器)。
3、法律对象效力范围有哪些原则?
法律对象效力范围的原则有:①属人原则。又称属人主义,即以公民的国籍和组织的国别为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和组织,不论其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和组织即使在该国领域内也不适用该国法律。②属地原则。又称属地主义,即以地域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一国的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和组织,不论其是否为本国的公民和组织。本国公民和组织不在本国内,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③保护原则。又称保护主义,即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无论行为人的国籍和行为地域如何,只要侵害了本国利益(包括本国国家、公民和组织利益),都要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④综合或折中原则。又称折衷主义,即以属地原则为主并以属人原则、保护原则为补充形成的综合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首先,一国领域内的人和组织,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一般适用该国法;其次,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以适用居住国法为原则,但有关公民义务、婚姻、家庭、继承、特殊犯罪等,仍适用其本国法;再次,依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享有外交特权的人,则适用其本国法。由于在确定一国法律的对人效力范围时,既要坚持本国主权,维护本国利益,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故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综合原则,中国也不例外。
第二篇: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法 2.法律义务 3.法律关系 4.法律行为 5.归纳推理 6.法律效力 7.立法 8.立法技术 9.司法 10.部门法 11.法律事实 12.准用性规则 13.法律权利 14.法的实施 15.法的渊源 16.法的移植 17.法律意识 18.国家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
2.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简述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4.简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5.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6.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8.简述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9.试述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10.什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何贯彻这项原则? 11.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有几种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2.简述法的继承的依据。13.简述法律责任的免除。14.简述法的规范作用。15.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和主要区别。
3.在我国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
参考答案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律义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3.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4.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5.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中运用该推理之典型是判例法制度。法官审案时,将案件事实与以前类似案件的事实加以比较,从中归纳出一个比较抽象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
6.法律效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所有法律文件的效力,无论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具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7.立法:有广狭二义。广义上指的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各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上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相应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8.立法技术是指在整个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
9.司法又称为法的适用,三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10.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11.法律事实就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没的客观情况或现象。12.准用性规则即并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援用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
13.法律权利是指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及权利主体或享有权利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以至国家本身),具有自己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
14.法的实施是指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它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贯彻。15.法的渊源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
16.法的移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异国或异地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原则、法律意识等引进、接受、迁移的表现与行为。
17.法律意识泛指人们对于法律,特别是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和态度等。
18.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国家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行使公共权力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定权利与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
1.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法律意义上的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可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客观物质。(2)行为结果。一定的行为结果可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和需要,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行为结果包括物化结果和非物化结果。(3)人身。即由各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有伤公序良俗。此外,活人的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不能作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4)精神产品(智力成果)。即人通过某种物体或大脑记载下来并加以流传的思维创造成果、精神财富,包括创作活动的产品以及其他与人身相联系的非财产性的财富。
2.从来改革就有两种:一种是以崭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的改革。它与现存社会制度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因而它必须由代表当时新生产方式的先进的社会力量进行,改革的结果不是使现存制度的自我完善。另一种改革则是在同一社会内部的改革,是改革现存制度中的不合理的环节,纠正其弊端。它同现存制度的矛盾。通常是非对抗的,因而这种改革一般是由该社会的统治者进行的,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是使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得到完善。我国当前的改革就属后一种,所以说,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1)在古代社会,法律与宗教、道德密切联系。一些著名的法典兼有法律、宗教、道德三种性质的规范。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天主教教会势力强大,与世俗政权相互依存又相互争权,教会法与世俗法并存。(2)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一般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但并不彻底。在一些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伊斯兰教法拥有更大的影响。(3)在中国历史上,君权至上,以君主名义发布的法律是最高的法律。从来不存在如西方那样皇权服从教权的现象。4.(1)治理国家主要靠什么?是法律还是道德?人治论者认为国家主要应有道德高尚的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教化来治理。法治论者则认为主要应由掌握国家政权的人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来治理。(2)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主要靠一般性的法律规则还是依靠针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人治论强调具体规则的指引,而法治论者则强调一般性指引。(3)在政治制度上应实行民主还是专制?法治论者主张民主共和政体,人治论者主张君主制、君主专制或寡头政治。5.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是为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提供说明。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1)对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而使理解和执行有困难的问题进行解释,赋予比较概括、原则的规定以具体的内容。(2)通过法律解释使法律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社会情况。(3)对适用法律中的疑问进行统一解释。(4)对各级各类法院之间应如何依据法律规定相互配合审理案件、确定管辖以及有关操作规范问题进行解释。(5)通过解释活动,弥补立法的不足。6.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所进行的法律监督。它既包括国家行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机关的法律监督,也包括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时对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因此,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可以分为四类,即:一般行政监督;专门行政监督;行政复议;行政监管。(1)一般行政监督是指行政隶属关系中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2)专门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它包括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两种。(3)行政复议是指由行政复议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对被申请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活动。(4)行政监管是指行政机关以法定职权,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的监督。
7.法律规范的特征有:(1)国家意志性。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2)规范性。法律规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范所应受到的制裁措施。(3)同一性。法律规范使用同一标准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4)逻辑性。法律规范是具有完整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
8.(1)正确。首先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其次要定性正确;再次要处理正确,宽严适度。(2)合法。首先要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判决要依据实体法作出;其次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的规定。(3)及时。首先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要及时办案、及时结案;其次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再次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办案时间,尽快结案。(4)合理、公正。要求必须居于公正立场,秉公执法,其审判结果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符合我国社会现状和发展,满足人民的公正要求。
9.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法律解释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通过解释探求法律文本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2)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首先,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引起。其次,法律解释需要将法律条文和案件实事结合起来进行。(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4)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解释循环学是指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有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可以防止人们孤立地、断章取义地曲解法律。
10.这项原则的基本含义(1)以事实为根据,就是指司法机关审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客观事实作为根据,而不能以主观臆想作依据。(2)以法律为准绳,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即包括实体法,也包括程序法。贯彻这项原则,在司法工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2)在司法工作中,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不仅严格依照实体法的规定,而且严格执行程序法,尤其要重视程序法。
11.(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的活动。(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主要有三种方法,即法规清理、法规汇编和法典编纂。(3)法规清理是指法的创制机关的专有活动,法规清理不是立法活动,既不制定新的法律,也不修改原有法律,而是依据一定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4)法规汇编不改变原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只对其进行外部加工,即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一定顺序排列,汇编成册。法规汇编也不是立法活动。它可以由各级立法机关编辑,也可以由有关国家机关、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编辑。(5)法典编纂是对属于某一部门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法典。法典编纂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它必须由立法机关按照职权和法定程序进行。12.(1)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的继承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连续性,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也必然前后相继。(2)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继承性。法受一定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也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的改变,并不能导致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全部消失,新兴统治阶段可不同程度地予以利用。(3)法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决定了法的继承。在法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类型的法所形成的法律术语、概念等成为人类历代相传的共同文化遗产。法在继承中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法的继承性。(4)法的发展历史事实验证了法的继承性。
13.法律责任的免除,又称免责,指由于具备法定条件而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在我国,法律责任的免除主要有以下几种:(1)时效免责,即法律责任超过了法定期限而免除。(2)自首、立功免责,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违法之后有自首、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3)因履行不能而免责。指在财产责任中,因责任人确无能力履行时,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免除或部分免除其法律责任。(4)不诉及协议免责,指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受害人或有关当事人不向法院起诉,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实际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与加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而免责。14.(1)指引作用。即法作为一种规范、规则,为人们提供其本人进行一定行为的模式、标准。具体又可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2)评价作用。即法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具有判断、评估作用。(3)教育作用。即通过法的贯彻实施,对人们以后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引导、劝诱作用。(4)预测作用。即人们可根据法律规定,提前知晓、估计当事人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5)强制作用。即法为保障自身的贯彻实施,可以运用国家强制力惩处违法行为。15.(1)惩罚功能,即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2)救济功能,即救济法律关系主体受到的损失,恢复受侵犯的权利。(3)预防功能,即通过使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教育违法者和其他社会成员,预防违法行为。
三、论述题
1.(1)建设民主政治,应将民主与法制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还要使两者相互渗透和融合,使之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2)法制的民主化是指在法制的各个环节上都坚持民主原则。首先,实行立法的民主化,使新立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使人民成为立法的主人。其次,执法、司法实行民主化。执法、司法的过程应成为维护人民利益、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的过程,成为依靠人民、争取人民支持、参与的过程。第三,实行守法的民主化。一切社会主体无例外地都要守法,不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和超越于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的存在。第四,实行法律监督的民主化。动员和通过社会各个方面,来监督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3)民主的法制化指掌握政权阶级运用国家政权,将自己的民主通过法律形式加以和固定,使之法律化、制度化。这就是将人民国家的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等依法确认和固定下来,使民主得到制度化的保障。(4)实践证明,两者必须结合。否则,法制离开了民主就会走偏方向,走向专制;而民主离开了法制,民主就失去保障,最终导致无政策主义和专制主义两个极端。
2.(1)在当代中国,法与党的政策的一致性表现在: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体现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都以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根本任务;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2)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制定的机关和程序。法由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制定,政策则由党的领导机关依民主集中原则制定。②实施方式。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普遍约束力,政策则以党纪为后盾,对公民靠宣传、说服。③表现形式。法以宪法、法律等确定性、规范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肯定性、明确性、具体规定了权利和义务;政策通常以纲领、决议、决定等非规范性的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着重理论的阐明、规定原则,少有具体、明确的权利义务的规定。④调整的范围,政策比法调整的范围更为广泛,法只是调整重大社会关系,提供是否违法犯罪的标准。⑤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相比而言,政策较灵活,适时变化。
3.(1)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出发。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具体国情出发去制定法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到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所处的具体国际环境与国际交往情况。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甚发达、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够成熟、民主法制不够健全、封建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还有广泛影响。我国的立法工作必须从这些具体国情出发去进行。(2)必须从建设与改革的需要和可能出发。既要反对在客观条件业已成熟的情况下不去积极主动立法的消极保守思想,又要反对在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贸然立法的急躁情绪。当前总的要求是加快立法。(3)搞好调查研究是正确立法的基础。要认真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我国现存各种社会关系的由来、现状与发展,从中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只有认真调查研究,在掌握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基础上立法,才能使所立之法符合客观需要和客观规律,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三篇:法理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法学
所谓法学,也称法律学,法律科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知识体系。是以特定的概念、原理来探索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
2、法学的职业性
就是法学的专业性,即通过系统的法学专业学习培养职业素养,而所有从事法律专业的人员是在统一的法学语言中对话。或者说,要把社会现实中的问题转化为法律专业问题进行思考。
3、法学体系
也叫法学的分科体系,是指法学各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法理学的地位?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一致的,即,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第一、法理学是研究法学的一般理论的学科。
法理学以一般法——整体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不具体分析法律制度和部门法问题;将部门法的具体制度抽象为法律的一般问题;运用一般理论指导具体的法律活动,解释具体的法律现象。第二、法理学研究法学的基础理论。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法理学研究法的普遍问题,即适用于一切部门法的理论基础,其二,法理学要提出和构建系统的、统一的法学范畴——具有内在意义的概念系统,如法、权利、义务规范、法律原则,等。
第三、法理学研究法学方法论。
可以理解为法理学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判断法律问题的基本方法,核心是法律推理方法和法律解释方法。
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法学
是指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及法律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比较为其基本研究方法的法学学科。
2、法系 是指由若干国家或特定地区的、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法系不是一个国家法律的总称,而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总称。
3、英美法系
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习惯法)为基础和传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因此又叫做普通法法系。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关系行为的规范? 第一、法是一种规范。
所谓规范,就是标准,针对不同的人有效。如果只针对特定的个人,则不是规范。法律的规范性表现为三个方面,法律调整一般行为,具有概括性;法律表达一种规则,就是规则性;法律明确地表达抽象的意思,以此区别于宗教与道德,因而具有明确性。
第二、法调整关系行为。
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单个的个人行为受意识支配,在社会中受道德支配。法律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之一。(1)法只能针对人的行为,而不能是思想。(2)法只针对关系行为,而非个人意义上的个体行为。(3)法所针对的关系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2、为什么说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的效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这就是法的国家强制性。法的国家强制性表现在:第一、法具有规范的强制力。强制力就是约束力,这是任何行为规范都具备的要素。强制力不是暴力。法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特殊强制力。第二、法的实施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必要性。如果缺乏国家强制力,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就难以完成,因此,对法律的违反必然会引发国家强制力的运用。
3、大陆法是如何形成的?
大陆法发展的历史长河是由五个支流汇合而成的:罗马法、教会法、商法、西方革命对大陆法系的影响、德国法。最古老的渊源是罗马法。罗马法给现代大陆法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典编纂和法律注释方法。大陆法的第二个最古老的组成部分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法。在意大利大学里,从十二世纪开始就遵循罗马法与教会法的互相研究和教学。现代大陆法中的家庭法、继承法、刑法和程序法深受教会法的影响。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大陆法系各国开始制定商法典,并不断与民法融合,形成了现代民法与商法关系的两个趋势:民法的商法化与商法的民法化。大陆法的许多公法,尤其是宪法和行政法不在五个法典之列。它们是革命的产物,从1776年开始的西方世界的革命使现代宪法和行政法得以产生。并且使司法组织、司法行政、司法程序都发生了很大的革命。德国法,它使大陆法变成“纯粹”的真正的法学,十九世纪以萨维尼为首的历史法学派,也称潘德克顿派学者(Pandektistik,也称学说汇编学派)的积极贡献。
4、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有什么不同? 主要是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A、法律渊源的不同
主要是看判例是否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大陆法系里,一般情况下,制定法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而判例则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英美法系里,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律的直接渊源。
B、法典编纂的不同
大陆法系里,一些基本的法律往往采取比较系统的法典形式,在它的主要发展阶段上,法典几乎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尽管制定法也在不断增多,但其制定法一般采取单行法规的形式,不采取包罗万象的法典形式。
C、法律分类的不同
在法律的分类上,两大法系也有不同。大陆法系一般按照公法与私法的分类作基础;而在英美法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类是基础。
D、诉讼程序上的不同
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中心,积极参与法庭审理活动,影响案件的审理过程,具有纠问式诉讼特征,被称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英美法系里,诉讼的进程以诉讼当事人,即原告和被告及其代理律师为中心,法官只是诉讼的消极仲裁人,不能积极参与案件证据的调查和争论,因此,其诉讼程序通常被称为对抗式诉讼,属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权利
法律权利是指,在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行为自由和行为控制,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是由他人的法律义务和国家的强制力加以保障的权利
2、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自然人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因法律规定的其它事由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从性质上说,民事责任是补偿性的财产责任。责任的承担者是具有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
3、归责
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二、问答题
1、权利和义务分类
第一、根据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或者说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社会关系)的重要程度,或者说在权利和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可划分为基本权利义务与普通权利义务。
第二、根据权利义务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权利和义务与相对权利和义务。绝对权利又叫对世权利;绝对义务又叫对世义务;相对权利又叫对人权利或特定权利;相对义务又叫对人义务或特定义务。
第三、根据权利之间、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可划分为第一性权利义务与第二性权利义务。第一性权利又叫原有权利;第二性权利又叫补救权利或救济权利。
第四、根据权利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
2、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
根据构成违约行为和违法行为的要素,可以将法律责任要素分为下列五个方面。
第一,责任主体。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二,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该要素是法律责任构成的核心要素。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即作为与不作为。
第三,损害结果。行为侵害他人或社会,给其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损害结果的确定性,表明损害事实在客观上能够认定。
第四,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具有法定性,即,必须是由法律规定的因果关系。
第五,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在民事法律中,法律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规定;刑事责任中,无过错即不犯罪,即不受罚,过错亦为必要的犯罪构成要件。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来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
2、行为模式 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
3、法律后果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
3、法律原则
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其特点是,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4、法律体系
也称法的体系或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问答题
1、比较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权利性规则中,有些属于任意性规则。
2、简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及法律部门划分。当代中国法律部门可分为:
(1)宪法法律部门。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是最重要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2)行政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3)民商法法律部门。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民法通则和单行民商事法律。
(4)经济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是有关国家对衽宏观调控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具有极其广泛的范围。
(5)劳动法法律部门。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6)科教文卫法法律部门。科教法是调整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以及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资源环境保护法法律部门。简称环境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8)刑法法律部门。刑法是规定有关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程序法或诉讼法法律部门。诉讼法是有关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称诉讼程序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基本法律。
(10)军事法法律部门。军事法是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
是社会生活关系的法律形式,法律主体基于一定法律事实而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保护性法律关系
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执行的是法的保护功能,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部分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3、双向法律关系
是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着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关系。例如买卖合同关系。
4、法律事实
所谓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现实地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二、问答题
1、法律关系有什么特征?
A. 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规则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一种思想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物与物,亦非人与物之间关系。是合法关系:有法律依据。
B. 法律关系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法律是意志性与规律性的统一。除依法律设定之外,可以通过约定而成立。C. 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此所谓为法律关系之内容,使法律关系成为一种形式上可把握的关系,技术性要求,法律对话共同体。
2、试述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构成分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也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公民权利能力可以分类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一般权利能力为所有公民都同时平等具有的法律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特殊权利能力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具有的基于基本权利能力的法律资格。法人权利能力皆为一般,始于成立,终于解体。但其法律资格诉范围由法人成立时的宗旨和业务而定。(2)行为能力。
也可称为意思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意思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资格。公民行为能力的取得依照法律的规定,其有无取决于两个标准:一是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二是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法律上一般将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即,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如此划分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达到一定的法定年龄,二是法律认可的智力水平和能力。法人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是同时产生和消灭的。也同样受到其宗旨和业务范围的限制。
3、法律关系客体有哪些种类?(1)物。
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物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生产物;可以是活动物,也可以是不活动物。法律关系客体所称的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应得到法律的许可;第二,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第三,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第四,必须具有独立性。(2)人身。
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它是人的物质形态,也是人的精神利益的体现。(3)精神产品。
精神产品是人通过某种物体(如书本、纸张、胶片、磁盘等)或大脑记载下来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精神产品属于非物质财富,无体物。我国法律上常称为“智力成果”或“无体财产”。(4)行为结果。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结果是特定的,指义务人完成其行为所产生的能够满足权利人利益要求的结果。物质结果和非物质结果均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行为
是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2、单方法律行为
即一方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或由一方当事人主动作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3、要式行为 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者必须遵守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4、主行为与从行为
根据行为之主从关系所作的分类。主行为是指无需以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从行为是指其成立以另一种行为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二、问答题
1、法律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第一、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所谓社会意义,是指能够产生社会效果、造成社会影响,具有人际交互性。单纯的自我指向的行为,不具有社会意义。
第二、法律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具有法律性。所谓法律性,是指法律行为由法律规定、受法律调整、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产生法律效果。
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具有意志性。在法律上,纯粹无意识(无意志)的行为,例如完全的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第四、法律行为具有价值性。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利益和价值的认同。
2、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法律行为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大体分四点。第一、外在行动(行为): A.身体行为;
B.语言行为;分为书面语言行为和言语行为。C.默示行为。
第二、行为方式(手段):
行为人为达到预期目的而在实施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方法。第三、具有法律意义的结果:
行为人的行为对外界造成的变动。表现为:行为或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或发生物质性或精神性的损害。第四、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无论是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法律皆关注因果关系。
第七章 立法、执法和司法
一、名词解释
1、立法
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2、立法体制
立法体制是指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置和立法权的行使等各方面的制度,主要为立法权限的划分。
3、立法程序
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4、司法
又称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是法的实施方式之一。
二、问答题
1、试从广狭两方面说明执法的概念。
执法即法律执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它包括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狭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2、司法的特点有哪些?
司法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实施法律的活动,它有自身的一些独有特点:
(1)司法具有专门性。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也就是以国家名义行使司法权的活动。
(2)司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权威性。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以国家的名义运用法律于案件的专门活动,因此,它所作出的裁决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3)司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或称司法程序的法定性。司法是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活动,因此,程序性是司法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之一。(4)司法必须具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第八章 法律推理
略
第九章 法律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做的说明。法律解释的主体这里特指享有法定法律解释权的人或组织。法律解释从性质上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
2、文义解释
又称文法、文理等解释,是指根据语法规则对法律条文的含义进行分析,以说明其内容。法律解释一般都是从文义解释开始的。解释可以分为字面解释、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
3、历史解释
是指通过研究立法时的历史背景资料、立法机关审议情况、草案说明报告及档案资料,来说明法律条文的内容和含义。
4、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做的解释。
二、问答题
1、法律解释有什么意义?
法律解释在法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又是法的发展的重要方法。第一,法律是概括的、抽象的,只有经过解释,才能成为具体行为的规范标准。第二,法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过解释,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第三,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经过不断的解释,法律才能趋于完善。
2、简要概述我国的立法解释。
从狭义上说,立法解释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所做的解释;从广义上说,则泛指所有依法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这里所说的立法解释是广义的。它包括:
(1)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法律的解释;(2)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行政法规的解释;(3)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
第十章 法律渊源
一、名词解释
1、正式法律渊源
主要指权威国家机关经常据以作为法的来源或据以作为处理法律问题根据的法的渊源。
2、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为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结合本行政区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 限,通过和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自治条例
自治条例一般是指规定关 于本自治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以及其他比较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4、“禁止拒绝裁判”原则
“禁止拒绝裁判”原则,是指法律禁止法官借口没有制定法或制定法不明确、不完备而拒绝受理案件的原则。主要发生在民法领域,刑事法上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
二、问答题
1、现代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有哪些?
现代国家法的渊源主要包括:(1)立法;(2)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或阐释;(3)司法机关的判例和法律解释;(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5)习惯。(6)道德规范、正义观念、宗教规则;(7)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8)乡规民约、社团规章以及其他民间合约性规则;(9)外国法;(10)国际法。
2、非正式法律渊源有哪些类别?
非正式法律渊源指具有法律意义的材料、观念和有关准则,如正义和公平之类的观念,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习惯,乡规民约和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还有外国法等。
主要有:第一,判例。判例,是指审判机关对于某具体案件作出的判决。判例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有法律拘束力。第二,习惯。在中国法的渊源中,习惯有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法理。这里的法理不是法律学说,而是指普遍的正义观念与要求,根据学者观点,法理即伦理。
第十一章 法律效力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各种法律对法律主体的约束力或拘束力的通称。其针对的是某一个具体的法律文件。分为对象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三种。
2、法的溯及力
指新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否加以适用的效力。一般说法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行为,不应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3、法律的失效时间
指法律从何时起开始消灭作用力。一般根据法律的规定、立法发展、客观情况变化等因素决定。
4、法律溯及力 法律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指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以适用的效力。如果不能适用,则称无溯及力。
5、法律的域外效力
是指法律在其制定国主权领域以外的效力。域外效力是域内效力排他性的例外。各国基于保护原则、互利原则和国际义务的理论,以条约、公约等形式确认一国法律的域外效力。
二、问答题
1、简述法律的生效时间。
法律生效时间是指法律从何时起开始发生作用力。一般根据法律的规定、惯例、具体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通常有: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具体规定生效时间;比照其他法律以确定本法律的生效时间;自法律试行之日起生效;以送达期限为生效时间。
2、简述我国法律的域内效力。
法律的域内效力,是指法律基于国家主权原则在一国领域之内有效。当一国的立法体制规定中央和地方均享有立法权时,域内效力原则又被进一步延伸为法律在其制定机关管辖的领域内有效。在我国,法律的域内效力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1)由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在国家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有效。包括领陆、领水(含内湖、内河、内海等内水以及领海)、领空,还包括延伸领土(驻外使、领馆舍,航行在外的船舶和飞机等航空器、航天器)。
3、法律对象效力范围有哪些原则?
法律对象效力范围的原则有:①属人原则。又称属人主义,即以公民的国籍和组织的国别为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和组织,不论其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和组织即使在该国领域内也不适用该国法律。②属地原则。又称属地主义,即以地域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一国的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和组织,不论其是否为本国的公民和组织。本国公民和组织不在本国内,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③保护原则。又称保护主义,即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无论行为人的国籍和行为地域如何,只要侵害了本国利益(包括本国国家、公民和组织利益),都要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④综合或折中原则。又称折衷主义,即以属地原则为主并以属人原则、保护原则为补充形成的综合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首先,一国领域内的人和组织,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一般适用该国法;其次,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以适用居住国法为原则,但有关公民义务、婚姻、家庭、继承、特殊犯罪等,仍适用其本国法;再次,依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享有外交特权的人,则适用其本国法。由于在确定一国法律的对人效力范围时,既要坚持本国主权,维护本国利益,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故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综合原则,中国也不例外。第十二章 法的演进
略
第十三章 法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是指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法本身的作用或法的专门作用。
2、法的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特别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如何对待人们的行为,进而根据这种预知来作出行动安排和计划。
二、论述题:试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法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但它不是唯一的方法。除法之外,还有政策、纪律、规章、道德、民约、公约、教规及其他社会规范,还有经济、行政、思想教育。
2、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
在不少社会关系、社会生活领域或很多问题上,采用法律手段是不适宜的。例如,涉及人们思想、认识、信仰或一般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就不宜采用法律手段。
3、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
法作为规范,其内容是抽象的、概括的、定型的,制定出来之后有一定稳定性。法不能频繁变动,更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会失去其权威性和确定性。但是,它要处理的现实社会生活则是具体的、形形色色的、易变的。因而,不可能有天衣无缝、预先包容全部社会生活事实的法典。这就使得法不可能不存在规则真空和一定的不适应性。
4、在实施法所需人员条件、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体系,其实行必须有人来运作。即使有最良好的法,如果缺乏具有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法律专业人员,这样的法也难以起到预期的作用。
第十四章 法的价值
一、论述题:法对自由的保障和限制。
(一)法对自由的保障:
1、法律以自由为目的。法律规范系为确认和保障自由而设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系为实现自由而设定。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以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自由为核心;法律的实施必须以自由为宗旨,法律的保护或打击、奖励或制裁都应以自由为依归。
2、自由需要法律的保障。用法律保障自由是保证自由免受侵犯的需要。用法律保障自由是保证自由不被滥用的需要。法律保障自由是宪法的使命,是其他法律、法规的重要追求。法律确定自由的范围的方式包括:确定基本自由;确定自由的量度;法律确定自由的边际。
3、法律保证自由的实现。为解决自由与其它价值的张力和冲突提供法律准则。法律解决自由之间的冲突,确保自由的共同实现。法律为自由的享有者提供实现自由的法律方式、方法。法律以防止自由被滥用的方式来保障自由的存在和实现。法律防止对于自由的破坏和妨碍,以保障自由。
(二)法对自由的限制:
事实上,自由一方面强烈地要求摆脱限制,另一方面又迫切地需要限制。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如果自由不受限制,那我们最终也就失去了自由。
追求自由是每个人的愿望和权利,一般说来,接受约束和限制也是人们所理解和同意的。有学者综合了众多思想家的学说,概括出对自由限制的四项原则:第一,伤害原则,即对伤害他人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第二,立法伦理主义原则,即对不道德行为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第三,冒犯原则,即对冒犯他人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第四,亲缘主义原则,即对伤害自身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
总之,一个健全、理性的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在自由与限制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否则,社会可能因缺乏自由而面临极权统治和失去活力,也可能因缺乏限制而陷于混乱和堕落。这既是一个法哲学的理论性问题,又是人类无数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的实践性问题。
第十五章 法与其他社会因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作用下,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或者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以及学说理论的复合有机体。
二、试述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政策和法律在阶级本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社会目标等根本方面是高度一致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别。
(一)党的政策是党的意志的体现,表现为党的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内部”的;而法律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表现为由立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则,它们必须是公开的,面向社会公布的。
(二)政策可以主要由或完全由原则性的规定组成,可以只规定行动的方向而不规定行为的具体规则;法律则是以规则为主,不能仅限于原则性规定,否则,权利和义务界限不明,难以对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加以有效调整。
(三)政策主要靠宣传教育和党纪保证实施,但党纪只能适用于党内;而法律则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可以对任何违反者(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组织,包括在中国境内违法的外国人和组织)实施制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四)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虽然党的根本政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大量的具体政策往往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否则便不能发挥及时的指导作用;而法律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法律一般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如果变动周期过短,则受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便处于捉摸不定的状态,这样就不能建立起良好的法律秩序。
第十六章 法治国家的一般理论
一、试述我国的法治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一般表述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无产阶级在创建无产阶级政权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政府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是法治政府的核心,亦是二十一世纪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规规定。
(三)司法独立原则。
所谓司法独立,就是指司法审判机关及其法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在不受外界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预下独立自主地审判案件,公正地作出裁判。对司法独立的具体内涵,应当包括司法权独立、司法机关及其法官独立和司法活动独立等方面。
(四)保障人权原则。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第四篇:法理学复习题(本站推荐)
法理复习题
答案:
1、BCD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英美法系的特征? A.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 B.在法的基本分类中有普通法与平衡法之分 C.在诉讼程序上采取当事人主义 D.成文法是法的渊源之一
2、AD
2、法系是法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法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法系是一个比较法学上的概念,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
B.历史上曾经存在很多个法系,但大多都已经消亡,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法系只有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
C.民法法系有编纂成文法典的传统,因此,有成文法典的国家都属于民法法系
D.法律移植是一国对外国法的借鉴、吸收和摄取,因此法律移植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3、AD
3、“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据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1804年《法国民法典》是对罗马法制度、原则的继承 B.国内法不可以继承国际法
C.法的移植不反映时间关系,仅体现空间关系
D.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制定法,还包括习惯法
4、AD
4、关于“法的起源、法的历史发展”,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形成;
B.法的移植对象只能是本国或本民族以外的法律,法的继承对象则主要是本国或本民族的法律;
C.与原始社会规范的适用相比较,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根据居民的血缘关系来确定的; D.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
5、ABC
5、下列关于法的继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继承是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影响和渗透 B、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延续性和继承性 C、反映法的一般价值的原则,是法的继承内容之一
D、社会主义的法和资本主义的法之间是不会存在有继承关系
6、BC 6、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和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均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编纂而成的。从《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和罗马法的本质和渊源上看,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表述是正
确的?
A.三者都归属于同一法的历史类型; B.法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延续性;
C.法律概念、技术和原则具有继承性; D.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移植的关系。
7、ABC
7、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些是不适当的?
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
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 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
8、D
8、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
B.马克思主义有关法的本质和作用的思想 C.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论
D.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9、C
9、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
10、D
1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个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邓小平曾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法律思想。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邓小平理论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 B.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 C.用法律措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11、B
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关这一表述,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逐渐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
12、C 12、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
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有关“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
B.“宪法法律至上”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D.“宪法法律至上”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
13、AC
13、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 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14、B
14、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15、C
15、法的本质是().A.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
B.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手段 C.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D.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
16、B
16、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强制性
17、B
17、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18、BD
18、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哪些方面 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
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
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
19、C
19、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上层建筑之一 C.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0、BCD
20、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社会规范,因而具有规范性
B、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而保障实施的,因而具有国家强制性 C、法是由国家公共权力机关指定或认可的,因而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的可诉性表明,法律具有被法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必然性
21、A21、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
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
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
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22、A22、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规范。A.授权性、义务性和禁止性
B.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 C.确定性、准用性和委托性
D.强制性、义务性和任意性
23、D
23、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A.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包括可为、应为和勿为三种模式
C.法律规范中的假定包括行为主体的条件和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 D.将法律规范的三个构成要素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的现象较为常见
24、BD
24、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假定部分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 B.行为模式在法律条文中可以省略 C.法律后果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 D.法律规则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
25、B
25、“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这一规定属于()。A.情况性规范B.非确定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
26、ABD
26、关于法律原则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案件审判中,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 B.案件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 C.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D.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27、B
27、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 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 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
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28、B
28、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 A.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C.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 D.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
29、D
29、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 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 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 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
30、ABCD
30、自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所实施的全国性法律是哪些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D.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协议
31、CD
31、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哪些不正确 A.不成文法大多为习惯法 B.判例法尽管以文字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C.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构成国家的正式法源 D.中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没有不成文法
32、BC
32、下列有关法源的说法哪些不正确? A.大陆法系的主要法源是制定法 B.英美法系的法源中没有成文宪法
C.不同国家的法源之间不能进行移植
D.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先适用正式法源,然后适用非正式法源
33、D
33、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34、BD
34、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下述哪些?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 C.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商法
D.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
35、B
35、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36、B
36、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37、B
37、《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该条是关于权利的规定,因此属于授权性规则
B.该规定表明法律保护人的自由,但自由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C.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因此国家利益是我国法律的最高价值
D.该规定的内容比较模糊,因而对公民不具有指导意义
38、C
38、下列哪种情形产生民事法律效果?
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
39、B
39、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
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
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 40、D
40、某县政府为鼓励县属酒厂多创税利,县长与酒厂厂长签订合同约定:酒厂如果完成税收—百万元的指标,第二年厂长和全厂职工都可以加两级工资。该合同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A.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D.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41、B
41、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须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42、C
42、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43、BCD
43、汪某和范某是邻居,某天,双方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范某怒而挥刀砍向汪某,致汪某死亡。事后,范某与汪某的妻子在中间人的主持下,达成“私了”。后汪某父母得知儿子身亡,坚决不同意私了,遂向当地公安部门告发。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之后,移送检察院。最后,法院判处范某无期徒刑,同时判决范某向江某的家属承担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该案件形成多种法律关系
B.引起范某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事件 C.该案件中,范某与检察院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 D.范某与汪某的家属之间不形成实体法律关系
44、ACD
44、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教育制度
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45、AD
45、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自治区的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46、ABC
46、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遵守我国法律的行为或事项?()
A.某市仲裁委员会的仲裁
B.某县公安局的治安处罚决定
C.习惯法
D.《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47、ABC
47、下列哪些行为不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A.法官乐某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双方的代理人分别有多次私下接触
B.族长决定强奸案的被害人赵某及家人不许向公安局报案,由强奸实施人董某向赵某赔偿5000元
C.在处理合同纠纷时,诸葛法官接到市委书记的批条,指示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
D.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因贪污、受贿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原局长万某收监执行
48、B
48、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49、AC
49、法律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不同的法律解释其效力也不相同。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 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B.法律规定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
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D.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 50、B
50、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
B.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 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
D.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
51、C
51、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扩大解释
B.文法解释 C.目的解释
D.历史解释
52、B
52、周军因要结婚,准备好工具打算到某国有林场砍伐一些木材打家具用,其女友得知后指出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周军接受劝告,放弃了伐木的打算。以上事例体现了法的什么功能? A.指引功能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预测功能
53、A53、甲去外地出差,偶拾一块金表,本想据为己有,可又担心受到法律制裁,于是将表送到失物招领处。根据上述情节,张甲的行为没有体现法的哪些规范作用?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教育作用
54、BD
54、张某是某大学学生,在校强奸某一女生后潜逃回家,其父得知情况后,对其错误进行训斥,并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送其到公安自首,张某自首后,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6年。此事反映了法的那些规范作用?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教育作用
D 强制作用
55、AD
55、下面关于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的表述中,恰当的有哪些?
A.某大学法学院学生甲在一次商家的抽奖活动中获得奖金5000元,他刚学完税法知道依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他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于是他依法交纳了法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这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B.某村村民秦某因故意伤害(轻伤)被当地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有期徒刑2年,事发后该村其他村民知道刑法的严厉性,不敢在日常生活纠纷中随便动手伤人了,这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C.法的社会作用是从法的本质和目的这一角度出发来确定法的作用的,它是由法的内容决定的,法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体现了法的社会作用
D.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涉及两个方向:政治职能(即阶级统治的职能)和社会职能(即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在现代社会,法的社会职能不容忽视,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便主要体现了在执行社会职能方面法的社会作用
56、A
56、关于法律与人权关系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人权的法律化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 B.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之一 C.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D.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法律并不能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
第五篇:法理学复习题范文
简答题
一、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2.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4.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二、法的本质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三、法的规范作用
1.2.3.4.告示作用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预测作用
5.教育作用 6.强制作用
四、法的局限性(论述)
1.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2.法律并不能有效地干预或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3.法律具有保守性、僵化性和限制性 4.法的运作成本巨大
五、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
1.立法
2.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
3.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 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的政策 5.国际法 6.习惯
7.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 8.社会规章和民间合约 9.外国法
10.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
六、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制定
2.法律:1)基本法律(刑法、民法)→全国人大制定
2)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商标法、文物保护法)→常委制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省、直辖市、自治区、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5.自治法规: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行政规章:1)国务院下属各部委→部门规章
2)国务院下属各地方行政机构→政府规章 7.国际条约
8.其他法的形式1)军事法规、军事规章
2)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
3)有关机关授权别的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七、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三种方式
1.法的清理 2.法的汇编 3.法的编纂
八、法的一般分类
1.国内法和国际法 2.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3.根本法和普通法 4.一般法和特别法 5.实体法和程序法 6.公法和私法(拓展)
九、法的对象效力
1.属人原则 2.属地原则 3.保护原则 4.综合原则
十、法的溯及力
指新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可以加以适用的效力
十一、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1.在对事及对人的覆盖面上,法律原则较宽,法律规则较窄,即法律原则有更大的宏观指导性,某一法律原则常常成为一群规则的基础
2.在变化的速率方面,法律原则有较强的稳定性。法律原则通常是社会重大价值的积淀,不会轻易改变,相比之下,法律规则的改变要容易得多。3.在是否使用的确定性方面,原则较为模糊,而规则较为明确;当原则与原则、规则与规则相互冲突时,选择的方法也不同。
十二、法律原则有哪些功能
1.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有指导意义。2.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
3.可作为阴暗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
十三、法律体系的特点
1.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构成的整体
2.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化的有机整体 3.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注:法学体系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
十四、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2.民商法 3.行政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7.诉讼与非诉讼法
十五、权利和义务的本质、特征和作用(论述)
本质:任何人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社会上的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或集团的意志的体现,是该阶级或集团及其所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特征:1)作为法理学研究对象的权利与义务是由法律规范明文规定的,或包含在法律规范逻辑中的,或至少可以从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中推定出来的。
2)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3)权利和义务互相比较,权利具有能动性和可选择性。
作用:权利和义务归根到底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而不是他们想达到的目的
十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2. 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3.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4. 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十七、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1.法律行为是具社会意义的行为 2.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
3.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具有意志性
十八、法律行为的结构
1.内在:动机、目的、认知能力 2.外在:行为、手段、结果
十九、法律关系的特征
1.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二十、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1.惩罚 2.补偿 3.强制 二
十一、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补救免责
5.协议免责或意志免责 6.自助免责
7.人道主义免责
二十二、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1. 首先,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其次,法的起源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3. 最后,法的起源过程受到宗教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最初的法律总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影响和道德痕迹
二十三、法和原始习惯的区别
1.产生方式不同 2.体现本质不同 3.适用范围不同
4.调整内容不同 5.实施方式不同
二十四、法律移植的原因(必然性、必要性)
1. 社会发展和法律发展不平衡性
2. 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
3. 法律移植也就是法律方面的对外开放,这是整个社会对外开放应有的内容 4. 法律移植还是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十五、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1.首先,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有许多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是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制定的,是在人治因素非常浓厚的体制下形成的。
2.其次,法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形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是其内容,内容的变化要求形式的变化。3.再次,整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4.最后,当代中国,法律演进和法律发展与法制现代化是等值的概念,法制现代化意味着法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二十六、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 2.法治原则
3.民主原则 4.科学原则
二十七、守法的构成要素
1.守法主体 2.守法范围 3.方法内容 二
十八、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1.守法是人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考虑
2.守法由于惧怕法律的制裁 3.守法是出于是的压力
4.守法是出于心理上的惯性 5.守法是道德的要求
二十九、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1.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
2.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权力是否受法律的约束不同
4.是否具有民主、作用、平等和人权等价值观念的不同 5.各自所要求和所具有的政治基础不同 三
十、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1.是否强调法律至上不同 2.3.4.5.产生和存在的时代不同 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不同 具有的价值观念不同 与民主的关系不同
论述题
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
所谓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人们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实行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等一系列认识、观念和理想的结晶。
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首先必须明确它是人类文明史的下降法治理念,是更完善、更高层次的现代法治信念、价值和理想的集合体,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
其次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命题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针对构建资源的人治和专制理念,针对“左”的政治理念,针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提出的新型法治概念
最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行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但现阶段,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这是新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