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的分类

时间:2019-05-14 10:4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诗的分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诗的分类》。

第一篇:浅谈诗的分类

浅谈诗的分类

浅谈诗的分类

众所周知中国诗歌的分类,是按照其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来进行划分的,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这指的是以一九一九年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为分界,在“五四”运动之前的几千年的诗歌(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古代诗歌。“五四”运动以后,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包括旧体诗)都是现代诗歌。也可以说诗歌按照时段来划分,分为古体诗和现代诗。后人对古代诗歌形式进行创新,为了与古人的诗加以区别,叫作近体诗(如格律诗等)。如按照诗歌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照诗歌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除此之外,诗歌还可按照题材来划分,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等。本人就涉及诗的形式分类发表一点意见,其意在与大家共同商榷,文章中如有不妥当之处,还望得到诗友们的海涵指正。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表达重于修辞运用。如果把现在诗歌与古代诗歌作一比较,虽都是为感于物而作,同样是心灵对话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现代诗的笔峰所指,直抒胸怀,少了些古人的那一份含蓄。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歌的主流是自由体诗,自由体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完全采用白话,打破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形式服务于内容,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它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也较为通俗。自由诗从旧式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胎而出,在体式、音节、语言方面力求解放,显示出新的特色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仙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或气势磅礴,雄伟奔放。或俊逸清新,潇洒自然。我们来欣赏《将进酒》这首乐府诗,诗人站在盛唐诗歌艺术的顶峰,唱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这等绝唱是何等的大度气魄。“古来圣闲皆寂寞”,“人生得意须尽欢”,那种知音难觅的郁闷,与适逢知音的快感。“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为了友情可以把名贵马、千金皮衣等物拿出来抵押酒钱,这里使我们看到古诗带来的意境魅力,也从中找到了诗酒文化的入口。此诗抒发了作者处事那种狂放不羁、自信乐观的性格和对现实生活的愤懑之心。古代诗风是汉、魏之前已经形成的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相当的自由,但句式要求每句五、七言等却是固定不变的,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或称之为古典诗风。

所谓绝句,亦称截句、短句。亦认为“截取律之半”,以方便入乐传唱,对此各家的解释并非一致。五言四句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它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受到六朝民歌的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同一对孪生姊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奇光异彩,出现在靓丽的诗坛上。区区二十个字的小诗,却能够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情深意切的意境。这使我们在五言诗绝句的欣赏中足以看到,以小见大,因少容多,短小精悍,一字千金。以上十六个字,也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点。所谓的五言律诗按照一定的格律而创作,具有五字一联、八句成篇的诗体叫做五言律诗。这种发挥祖国语言文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近体诗。其主要的特点:

一、音分平仄,韵律严谨。每句文字必须平仄相同,同联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

二、结构固定,对仗工整。一般除首尾联外,中间二联必须要对仗。

三、一般以仄声起句为正格,以平声起句为偏格。用平声韵,隔句用韵,一韵到底。唐宋以来这种诗体以典丽精工的艺术技巧,使律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引起了历代文人巨大的兴趣,人们的创作如同雨后春笋,春花浪漫,呈现出月朗星繁、气象万千的壮观场景。

所谓七言绝句就是七言四句,它基本符合律诗的规范要求,但又区别于五言绝句的诗体,亦有平起仄起二格。此体为唐代人所创立,常常作为歌辞被称之为管弦。七言绝句的最大特点:声情并茂,意长精永,唱叹之间,使人的神情融合于物我之间。如唐朝诗人李白、王维、王昌龄、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都是精通于此诗体的。杜甫对此更是别具一格,风格迥异。所谓七言律诗,主要特点同五言律诗,区别于七字八句,以平声起句的为正格,以仄声起句的为偏格。此体创型于初唐,流行于盛唐。主要代表人物是杜甫、王维,王维的诗词语华妙,意象超远。杜甫则沉郁顿挫、博大精深,成为了一代宗师,为诗词的发展贡献巨大。虽然此种体裁每句比五律多了两个字,却大为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内容的能力,给诗人提供了驰骋才情的又一形式。

何谓填词,是指人们依照音乐或者格律,填写能依声朗唱的词。也可以说:词按照已有词牌之字句定额、声韵、曲谱安排等格式,故称为填词。词是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格律诗,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称之为“曲、杂曲、曲子词”等。自从宋以后称词叫:“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由于诗词中的词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长短句,由此把诗词中的词也叫“律词”,律词是格律诗体对长短句的延伸,从而也更加丰富发展了格律诗的体裁。

第二篇:诗的分类

爱国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夏日绝句`李清照示儿`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题临安邸`林升赠花卿`杜甫寒食`韩翃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己亥杂诗`龚自珍

田园诗:渔歌子`张志和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咏物诗:七步诗`曹植咏鹅`骆宾王咏柳`贺知章梅花`王安石

山水诗:敕勒歌`北朝民歌鹿柴`王维望庐山瀑布`李白望天门山`李白绝句(之一)`杜甫绝句(之二)`杜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枫桥夜泊`张继滁州西涧`韦应物竹枝词`刘禹锡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山行`杜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小池`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言志诗:江雪`柳宗元浪淘沙`刘禹锡 墨梅`王冕石灰吟`于谦竹石`郑燮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边塞诗: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翰出塞`王昌龄从军行`王昌龄塞下曲`卢纶思乡诗:宿建德江`孟浩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静夜思`李白商山早行`温庭筠 颂春诗:春晓`孟浩然春夜喜雨`孟浩然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江南春`杜牧元日`王安石春日`朱熹游园不值`叶绍翁

哲理诗:登鹳雀楼`王之涣游子吟`孟郊题西林壁`苏轼

劝学诗:长歌行`汉乐府

抒情诗:回乡偶书`贺知章竹里馆`王维独坐敬亭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李白秋浦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寻隐者不遇`贾岛 乐游园`李商隐泊船瓜洲`王安石 乐府诗:古朗月行`李白

咏史怀古诗: 乌衣巷`刘禹锡

可怜:悯农(之一)`李绅 悯农(之二)`李绅秋夕`杜牧

特殊:清明`杜牧

第三篇:小学古诗分类:爱国诗

小学古诗分类:爱国诗: 0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宋•林升 02、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宋•陆游 03、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0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0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06、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0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第四篇:中考必背诗 分类

中考必背诗句古诗文名句--

舟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清张继《枫桥夜泊》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秋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南北朝谢灵运《岁暮》

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文名句--黄河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唐刘长卿《秋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唐王建《十五望月》

5、月明松间照,青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4、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唐杜甫《后出塞之二》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清谭嗣同《豳州》

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

古诗文名句--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宋朱翌《南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秋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秋歌》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

唐诗人流传下来的描写

冬天

诗句: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唐·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唐·杜甫《阁夜》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唐·王维《老将行》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唐·刘驾《苦寒吟》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唐·崔涂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李商隐《幽居冬暮》

其他朝代及近代描写冬天的诗句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南北朝·范雪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峰草木荣。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翁洮《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宋·周邦彦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宋·苏轼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昇《雪望》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纳兰性德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谚语

冬,四时尽也。--《说文》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古诗文名句--声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万籁此都寂,但闻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维《鸟鸣涧》

古诗文名句--色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唐骆宾王《咏鹅》

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文名句--香(嗅觉)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古诗文名句—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唐 王昌龄《从军行》

第五篇:送别诗的一般分类

送别诗的一般分类 | 古诗词鉴赏分题材大精析 001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词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解题时要注意谁送谁,谁要走谁不走。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同时还要掌握其他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深婉含蓄,有的直露,有的蕴籍、有的用语浅近不事雕琢,却“境近意远,词浅情深”。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的往往有别,大致可以分为:谢别、恋别、壮别和阔别等几种。

1、谢别

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花深千尺,不及汪伦迭我情。”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因羡慕大诗人李白,于是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玩,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当李白见到汪伦时,才知道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虽然这位冒失的汪伦的做法有点让李白哭笑不得,但他欲见自己的良苦用心和热情好客又让他感动,数日汪伦都好酒好菜招待李白,并亲自引导李白游历泾县的名胜古迹,临别时,汪伦又送给他许多的礼物。李白深受感动,为感谢汪伦的深情厚意,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这首诗赠别,表达对汪伦的深深谢意。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2、恋别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看来平平常常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却情真意挚,有着丰富的内涵。一个“更”字,意蕴很深,不仅写出临别的恋恋不舍,深情叮嘱,而且不难使人想到此前的频频祝酒,殷殷话别。末句更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试想,西出阳关已无故人。况且,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无故人”而已,眼前的一切包括如此熟悉的美好的渭城风物不是也统统见不到了吗?再说,“无故人”的又何止是远行的友人,诗人自己不也为身边少了一位故人而深感惋惜和遗憾吗?总之,两句诗将惜别、留恋、体贴、关切、祝福等情感,都包含在其中。既真挚动人,又耐人回味。

3、壮别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诗人因友人返京的惆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诗歌后八句述别情。先写在中军帐摆设酒宴、演奏边乐欢送即将起程返京的武判官——席次间的频频举杯、依依话别都只是在器乐的名称中略略带过,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饯别的情形。饮宴直到薄暮时分才告结束,送出辕门但见大雪份飞,矗立在军营中的那面醒目的大红旗帜都硬硬地垂落着,在劲风中丝毫不能翻动。可以想见,旗帜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塞外的天气是何等冰寒!而朋友却要在这样严酷的冰天雪地中赶路,怎不叫人担忧?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前方的天山道路都已被大雪铺满,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转中渐渐不见,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使人低回不已。

4、阔别

主要是达官贵人间的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人一洗以往送别诗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尤其是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显示出大丈夫宽阔胸襟,勃勃英姿,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两行名句发出的光亮简直要使一切送别诗黯然失色。

以上仅是从送别对象这个角度进行分类和探究,当然还有很多种分类的方法,如:可以根据送别诗所写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恨,如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的诗歌: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和赞颂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在对友人的劝勉)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胸怀和坚强性格。

送别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古诗词鉴赏分题材大精析 002

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诗歌的首联点告别的地点,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过。景色廖廓秀丽。颔联、颈联切题,写别离的深情。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迹,以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尾联两句情意更切,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

2、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如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诗《別董大》及李白诗《赠汪伦》等。

别 董 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此诗一改送别诗的凄清缠绵,显得明朗乐观。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纯用白描手法,日暮黄昏,黄云千里且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出没寒云。此等景象,气象雄浑,意境悲凉。使人顿生沦落之感,游子何之之意。眼见别意凄酸,似将拘于俗套,景物描写仿佛在为抒情蓄势?是写恋恋不舍的离情还是写真挚的友谊?都不是,高适却把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因为是知音,说话才直率豪爽,不必含蓄委婉;又因其沦落,才化希望为慰藉,并在慰藉之又充满信心和力量。

3、借送别言志诗。这一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正值众口交毁之际。赏析:诗的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玉壶”象征高洁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的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4、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赏析: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

5、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如李白诗《渡荆门送别》,杨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简析】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初次出蜀漫游,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不可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解】①毕竟:究竟,到底。②四时:原指春夏秋冬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③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④别样红:红艳异常,与一般的红不同。

【大意】究竟还是六月里西湖的风景美啊!这时湖上的风光和其他季节大不一样,万顷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一直连接到天边。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这荷花开得分外红艳。

【简析】这首诗是诗人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净慈寺是西湖边—座有名的佛寺。早晨诗人送朋友走出佛寺看到了西湖的美景有感而发,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用的是抓局部带整体的表现手法,着重描绘了碧绿接天的莲叶和红艳映日的荷花,突出了六月里西湖风光的特色。诗中的后两句也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多用来比喻有特色的、成绩突出的人和事。

6、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以唱叹起调,感慨去日苦多,今日愁闷。紧接着,由顺势转入登楼送别之事,点明题意:长风万里,秋雁北归,行人将去,此情此景,让人在百尺楼头欲一醉方休!这景象有送别的惋惜,但色调开始变得明朗,诗人虽为昨日、今日愁苦,却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浩然一饮,消愁逸兴。接下来,“蓬莱”二句,切题面的权位关系,说校书叔文章老成,得两汉蓬莱之风,切建安风骨;自己则如建此楼的谢眺,诗文清新秀发,由此,两人相俱有壮志逸兴,可共上青天搅取明月,至此,先前的烦忧在这想象中似已烟消云散。但是,这逸兴来去皆匆匆,诗人的愁思又猛然袭来,他以“抽刀断水水更流”作起兴,来抒写自己“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怀,说明“酣高楼”反而让心中的烦愁更加深重了,因而不禁发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慨。这个“不称意”又对应了起首句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烦忧,由此诗人自自然然地发出了解冠泛舟,归隐江湖的宣叹。全诗虽跳荡不羁,却起伏有致,前后对应,抑扬协调,在大起大落中展示其豪放气质。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 古诗词鉴赏分题材大精析 003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

(一)习俗类意象

1、柳(折柳送别)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2、酒(饮酒饯别)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所以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

(二)时间意象

3、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4、月亮

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三)空间意象

5、长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6、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此外,“寒蝉”、“阳关”、“古道”、“西风”、“春草”、“眼泪”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送别诗中的典型表现手法 | 古诗词鉴赏分题材大精析 004

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则更是把浓重的离愁别绪直吐出来而不假任何掩饰。

当然,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间接抒情这一法宝。

2、借物抒情

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①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的赠别之作,原共两首,此为第二首。

②这两句说,本来多情的人,由于离别,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倒像彼此无情;在饯别的酒宴上,强颜为笑也难以做到。樽:酒杯,此指酒宴。

③这两句说,蜡烛好象懂得别人的心事,也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为离人流着痛苦的眼泪直至天亮。[简析]这首诗主要写离别时的惆怅情怀。前两句抒情。作者从侧面落笔,通过“却似”、“唯觉”等语,以无情衬托有情,把一对情人在离别时难分难舍的细微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后两句赋物。作者以物设喻,使无知之物人格化,由烛之垂泪拟人之悲痛,把离别悲伤的感情写得含蓄幽深,余味无穷。

[赏析]诗三、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常带着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再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

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移家:搬家。②浑:全。③频啼:连续鸣叫。

[译文]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不啻是天造地设。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为后人广泛采用。宋人周邦彦“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王实甫《西厢记》“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长,咫尺情牵惹”等以柳条写离情,都是与这句诗的写法一脉相承的。“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3、借景抒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确,景物在诗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诗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的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的色彩。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这一点在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送别诗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

4、借乐景衬哀情。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赏析]首句写离人乘舟而去,点明送别。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5、比喻,以喻显情

如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释]泛菊杯深:指两人共饮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满。梅:梅花。角:号角,这里指笛声。远:指笛声悠远。浮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吹梅:吹奏《梅花落》。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时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赏析]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写聚,作者从两人的交往中选取了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加以叙写。陶潜在《饮酒》诗中说:“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他们共饮菊花酒,其乐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满。一个“深”字,把他们畅怀酣饮的情形描写出来了。

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中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构思缜密,惜墨如金。

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这首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读者伤心动情。

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语句间情深意切。

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舵尾”(《惜双双》)句意,说明在离别之后,他的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这样的写法,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6、想象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下载浅谈诗的分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诗的分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节 幼儿诗的分类

    第二节 幼儿诗的分类 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诗的分类情况,不同类型幼儿诗的艺术特点 2、初步尝试幼儿抒情诗的片断创作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类型幼儿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尝......

    诗人派别代表人物及诗分类

    豪放派代表人物有: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等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破阵子》(罪里挑灯看剑)《永遇乐》......

    古诗分类鉴赏之边塞征战诗鉴赏

    古诗分类鉴赏之边塞征战诗鉴赏 一、定义 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古诗分类鉴赏之边塞征战诗鉴赏

    古诗分类鉴赏之边塞征战诗鉴赏 一、定义 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诗文分类积累(诗句、作者、诗题)

    诗文分类积累(诗句、作者、诗题) (一)劝学类: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二)惜时类: 1.少壮不......

    古诗分类鉴赏之边塞征战诗鉴赏

    古诗分类鉴赏之边塞征战诗鉴赏 一、定义 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人教版小学古诗分类:送别诗(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古诗分类:《一》 送别诗: 01、 李白登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 02、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

    古诗题材分类鉴赏之羁旅思乡、闺怨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也被称作“羁旅行役诗(羁旅:客居异乡的人;行役:行旅,出行)”。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