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天》读后感:灵魂的漂泊纪(范文)
《第七天》读后感:灵魂的漂泊纪
对于自己在文学上的定位,我看得十分清楚,不过是个仍追捧郭敬明,辛夷坞等青春文学领军人物,时常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文艺小青年罢了。我涉猎的图书实在算不上广泛,至于很多真正的文学大家的,倒是一篇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过。
因为上述种种,我总算下了个决心,不管读时有多么枯燥乏味,死板深奥,都要耐着性子攻克一本大家之作。我选择的这第一个突破口便是号称“七年磨一剑”的《第七天》,它出自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中国作家之一,余华。也许这个介绍未免太假大空,那么我也可以抛出一个重磅炸弹,他可被外界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虽然孤陋寡闻的我一直未曾听闻,可现在终于知晓。
在书店里被这本书打动,出于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听起来可能有些幼稚可笑,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封面上有一颗特殊的水滴,它就像是泥人张手下那龙飞凤舞的泥塑一般逼真,是一个人的大体轮廓,它呆坐在青黑色的石阶上,也许不可以用“呆”来形容,因为它没有五官,并看不出神态,但无端给人一种寂寥空灵之感,却又让人感觉这颗水珠转瞬即逝,有种无法扭转的悲哀。周围的一切都是模糊的,像是晨雾中那灰洞洞的世界,有人影忽隐忽现,指引人进入余华那荒谬,绝望的黑色幽默的世界。
事实证明,阅读一本大师之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熬。这本书就好比是一个灵魂的漂泊纪,引用余华本人的话,这叫“借尸还魂”。七天的日子,是杨飞对这个世界的最后记忆,更是一出荒谬绝伦的戏剧,使得我们对这个世界更多了一点看破红尘的失望。的确,我们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心中一半明媚,一半哀伤,却要装出怀揣着对生活无尽美好热情的样子,作为新世纪的青年,继续斗志昂扬走在未来的阳光大道上。
我对这本书感触最深,思考最多的地方与别人依旧不同,是在最后几天杨飞到达的那个名为“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恐怖得堪比人间地狱吗?初读我也有些震悚,最后却发现它是如此名不副实,这是一个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的地方,人人死而平等,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我们脑海中所能幻想出来的最美好的境界,这里全都占尽了,至于我们想不到的,那里也是一应俱全。可是,不要忘了,除了死亡,你再没有一条通往它的道路。不知道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我们的悲哀呢?人世间,总算是没有一个如此好的境界!说来也可笑,倘若桃花源真实的存在于人世,那么现在的它岂不是成了土豪们的私家花园,即使竖立上“穷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冠冕堂皇的告示牌也不值得诧异了。说不定,它会成为领导们闲暇之余的度假山庄?可是我敢肯定,如果要舍弃前生的所有享受与荣华,义不容辞地投入那“死无葬身之地”,恐怕他们也会吓得屁滚尿流,离那地方敬而远之。要做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没有想象中那么轻而易举。
“死无葬身之地”是这本苦难巨著中难得的欢乐色彩,其实它身处的大背景仍然是层出不穷的小人物的悲剧故事。鼠妹因为男友的欺骗而跳楼,她的男友又为了给她买一个墓地而去非法组织卖肾,导致最后自己因为身体的原因死亡;张李二人的凶杀以及张刚父母的挟儿子以令警察局;被强拆致死的郑氏夫妇等等。当然这其中也有令我久久不能释怀的,这也是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事儿了。一群生下孩子却没有钱支付后期费用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被医院偷偷地扔进了小河沟里,当事情被李月珍发现,被报纸杂志披露出之后,医院竟然还敢明目张胆地将这些无辜的小生命称作应该被处理掉的“医疗垃圾”!也许真的,他们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良知,他们那空洞的躯壳背后,只有一副狰狞的吃人面孔!
这是一本叹而观止的书,里面有太多的悲哀太多的无可奈何,因为它实在被浓缩了太多的观点,赋予了太多的意义,一次性让我们全部接受实在太困难,所以它被许多网民称之为新闻大杂烩也情有可原。
只是,我们在何时才可以真正将这些意义全部读懂呢?
第二篇:《漂泊的灵魂》读后感
《漂泊的灵魂》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漂泊的灵魂》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美的事物总是在伴随着满足。”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应该拥有这份诗意。
克努尔普,这个可爱的流浪汉。他的一生都在流浪,于城镇乡间、他人居所,享受着别人的喜欢、爱慕和馈赠,带给别人欢乐和对自由的思考。他无所事事的一生,自由快乐,不被任何琐事所束缚,不被他人的灵魂所干扰。因为他明白“每个人都各自拥有自己的灵魂。那是不能同别的灵魂交杂混合的。两个人可以一起行动,互相交谈,处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灵魂却像花朵一般植根在不同的地方。任何灵魂都不能到别的灵魂那里去。”人们总是劝他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天赋安定下来,做个教师或者牧师,有份稳定的工作,娶一个勤劳的老婆,过一份健康的日子,但是他选择流浪,在流浪中亲近着自然,感受着美丽,享受着自由的同时,也再默默的享受着孤独。他就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永远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
可爱的流浪汉,本可以获得更佳身份和富足生活的他,却选择了这条流浪的道路,年轻时风光无比,动听的歌喉,绅士般的气质于修养分分钟让人为之倾倒,但最后却选择了终身流浪。就是这样一个狂放不羁的人,病危时最挂念的地方居然是故乡,长久以来的流浪生活仿佛变得无足轻重,相反的,充满神秘的故乡,则增添了一层特别的魅力,所以即便深受着肺病的折磨,他还是毅然放弃了医生的治疗,拖着沉重的病躯,走在故乡的路上,故乡的小镇早已变换了模样,漫步在回忆里,深切地怀念着十四岁时爱恋的那个女人,她改变了他的一生,为了爱情他放弃了良好的教育,却得知被女友玩弄感情,最终流浪他乡。在故乡漫无目的地徘徊,他心力交瘁,开始怀疑这一生是不是走错了。在一场暴风雪中,严重怀疑流浪意义的克努尔普,迎接了神,叹息着14岁时他就已经死了,本可以在年轻时多学点东西,成为一个正经的人,但他竟然错过了。
当克努尔普在生命的尽头时,他自己也质问了,“在错误的一生的纷乱中愈陷愈深,他找不到任何意义和一丝安慰。”
黑塞在最后借着神的名,给这个“漂泊的灵魂”安慰。
神说,“我要的只是原来的你,你用我的.名去漂泊,把一些对自由的向往和情绪带给那些安定的人”。这也安慰了我。克努尔普的流浪是洒脱的,自由的,也是孤独的。而我们大多数人经历着与克努尔普一样的孤独,却没有勇气有他一半的洒脱。一生漂泊,到底是对自由的追寻,还是一事无成?看到神的时候,克努尔普是痛苦的还是幸福的?我想,是痛苦的。即使神告诉他是幸福的,是为了给芸芸众生带去对只有的一点思念之情,但他还是痛苦的。儿时对人的不信任,使其一生蒙上了悲剧的色彩。就像无脚鸟,看似自由,实则孤独,痛苦。
第三篇:《第七天》读后感:行走的卑微灵魂
行走的卑微灵魂
——《第七天》读后感
Angelauncle
历来爱读余华的小说,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极其吸引我读下去,初读《活着》,我觉得余华老师的笔调该是沉重,悲悯和写实的,即便故事情节着显虚构,但文字流露出来的底蕴、情感却是无可比拟的,真实的。如果说《活着》给人以勇气,那么这本《第七天》则给人以生命。
我在想他竟这般大胆写出这样的目录,开篇目录直接对应书名,分别以第一天到第七天为题目,按照现在人的想法和读书的喜好,我想是没有人愿意去听你讲这简简单单的几天,总觉略显低浅。但余华就是余华,没有第二个,也只有他敢这么做吧,直接阐明自己的思路,简单叙述,不故作奢华和诗意,让观众就从这七天里,随着他一起踏上这趟精神之旅。
老实说,我想读这本书的原因主要因为余华的写作魅力,没有其他理由,也不过多去渲染自己是多么的有眼光,单看到书名我就决定带着问题进入一定会很精彩,比如作者会以怎么样的一种形式去写这部小说?这七天发生了什么事?第七天到底怎么啦?这部小说通过这七天传达的意义又是什么?于是我开始了阅读。
作者开篇第一天直接以主人公杨飞在殡仪馆等候火葬的情景来开端,并以一个灵魂记述的方式来回忆自己死亡的真相,从而讲述后面几天里所遇到的人和事,前面的篇幅基本偏阴沉,就殡仪馆等候火葬这里的描写,如市长的vip待遇,有机墓地的对比,及死者墓碑的比较都折射出现实至极的部分。再到中间篇幅,主人公遇见了因爱情而跳楼的鼠妹,因为死去女友买墓地卖肾而死的伍超,因餐馆意外爆炸而死的餐厅老板一家,因救起所谓“医疗垃圾”的婴儿而最终被宝马车撞死的“母亲”等等,这些死亡背后透露的黑暗与复杂,这死亡背后那些卑微的人生,作者以一种灵魂重现的方式在写实所有的人生诉说。
从生母的意外铲子,到养父的抛弃与死亡,再到妻子的逝世,主人公经历着重重痛苦,但在养父的照顾下,他健康成长,即使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生母,但还是毅然决定离开奔向养父的怀抱,那个一生为了他都未娶妻的养父,也正是最终养父的死亡,作者才以追念父亲为导线来展开叙写,“我走遍这个城市的所有角落,眼睛里挤满老人们的身影,唯独没有父亲的脸庞”,然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终于再次相遇与养父相遇,与“母亲”相遇等,然大多人因没有墓地而无法得以安息,相反这些人在世界的另一端重逢,没有一些复杂黑暗的外界影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重新开启,而这里面有墓地的人本可以选择安息,就如老李与老张在棋盘上的不羁世界。他们被这幸福场景,毫无杂念的内心所打动,他们毅然选择彼此余欢。
作者将这些卑微的人生写就出来,文中以没有骨骼的人来形容死亡离世的人,一个自己的灵魂,与自己对话。其实我们可以想到,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不仅只有这几个人的卑微人生,是在给予我们一种生命的力量,作者最后一段写道:“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穷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是什么地方?死无葬身之地”。好一个死无葬生之地,回观现实生活,比如这阵子的九寨沟地震,泥石流,天津港爆炸事件,传销致使学生死亡等等这些意外及人为的死亡事件,从来都是冤死的灵魂,没有骨骼的人,他们不会想要去死亡,这个世界就是有灾难,有毁灭,有疼痛,面对这些他们才显得如此卑微怜悯,也从来不是命运多舛。只是我们需要一个和平安稳的世界,和一个与世无争的自己。
这没有骨骼的人啊,那方净土,如果不能给予或找寻,我愿意呆在那死无葬身之地,看花开花落,花飞花散。
第四篇:《第七天》读后感
大学文学鉴赏论文
姓名:沙安琪
班级:2020级中药学班
学号:202002006017
书名:《第七天》
2014年5月,余华在答《京华时报》记者问时说,他一直有这样一种欲望,“将我们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集中写出来”,“让一位刚刚死去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让现实世界像倒影一样出现。”余华试图同时塑造死者世界与现实世界,并通过死者来描写现实世界。在《第七天》里,用一个死者世界的角度来描写现实世界,这是我的叙述距离。《第七天》是我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以后可能不会有这么近了,因为我觉得不会再找到这样既近又远的方式。”余华塑造的近景世界是现实世界,远景世界是死者世界,其现实世界是一个荒诞的、冷酷的世界;死者世界是一个至善的、温暖的世界。正如他所言,“在写的时候感到现实世界的冷酷,写得也很狠,所以我需要温暖的部分,需要至善的部分,给予自己希望,也想给予读者希望。现实世界令人绝望之后,他写下了一个美好的死者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十分美好。”通过这两个世界的描绘,作品呈现出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以揭露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给予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情,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和鲜明的理想主义情怀。于是,余华借助于《旧约·创世纪》开篇的方式,尽管中国有头七的说法。余华写作的时候“不让自己去想头七,脑子里全是《创世纪》的七天。”在《第七天》的正文前,作者引用了《旧约·创世纪》中的一段话,“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这段引文告诉表明,小说《第七天》的外在形式借助于《旧约·创世纪》的“七天”,其七个部分分别以“第一天”、“第二天”乃至“第七天”命名,但其内容不是机械地与《创世纪》的七天一一对应。
《第七天》选择一个刚刚去世的死者“我”(即杨飞)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由“我”讲述死后七天里的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我”力所不及的一些故事或故事片段则蝉蜕给与“我”相关的他者,由他者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
主人公杨飞是主环,这一主环分别连套一些不同的次环,次环又连套次次环,从而形成多重连环式结构模式。分别是杨飞——李青——李青的后夫,杨飞——杨金彪——生父生母一家,杨飞——杨金彪——养父兄弟姊妹,杨飞——鼠妹与伍超——肖庆,杨飞——李月珍夫妇——杨金彪,杨飞——李月珍夫妇——二十七个婴儿等均构成一个个三连环结构。三连环结构涉及第一人称蝉蜕叙事。所谓第一人称蝉蜕叙事是指由第一人称叙事者“我”蝉蜕到下一个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叙事者的叙事方式。杨飞到“死无葬生之地”后不久,遇到“我”出租屋的邻居“鼠妹”,她认出新到的防空洞地下室的鼠族邻居肖庆,肖庆为大家带来了“鼠妹”的男朋友伍超在阳界的消息。于是,故事的讲述者就由杨飞蝉蜕到“肖庆”,然后“肖庆”以第一人称为大家讲述“鼠妹”到“死无葬生之地”后大家所不知道的关于伍超的故事。[2]
今天我介绍的余华的一本《第七天》这本书我之前看了两遍,但现在复述起来还有点困难,这书与位人公杨飞死后的七天的所见所闻,接而引出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让人觉得荒诞却又悲哀。这本书真得死了好多人。她们死的原因让人觉得惋惜。杨飞因为一场火灾而去世,而这个火灾且由于一些有点权力的人因为不给饭钱而与老板起了冲突进而引发的一场火灾,一个鲜治的生命就这样逝起了。在火灾中他看到了李青去世的消息,而没有及时去撤离。李青原本是杨飞的爱人,李青长得好看,又有能力有那么多男人追求他,但他却选择了毫不起眼的杨飞,可能想飞与其它男人不一样吧。她们之间是相互爱着对方的。李青也愿意为了杨飞去吃苦,但是李青不甘平庸,而杨飞也愿意去放手,脱离杨飞的李青真得近好吗?其实不然,若杨飞知道了李青的处境说什么也不会放唉,好可惜了。这本书让我最感动的就是杨飞的父亲杨金彪,杨飞的母亲在火车上生下了杨飞,但不小心掉下去了.恰好被杨金彪捡到了,因为杨金彪的善心他不忍丢弃这个孩子。因为父爱.杨金彪至今还没老婆,都说父爱深沉,这样的父爱真得是直击人心,已经不是言语能够表达了。到最后杨金彪得了病
死后的他们来到死无葬身之地”在这里的人都没暮地,但是他们却团聚了。现实的世界是一个荒庭,冷酷的但在死者的世界里却是一个至善、温暖的,我只写了一部分,还有很多都没写二十七个婴儿的死体现了社会的冷酷与我忍在个时代生命于他们而言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那些人们是如此的麻木与冰冷。,还有的死让我感受到了在那个时代里小人物 悲哀。为了一个盗版的手机以及男友没有时出现就了结了自己的生命.真得不值,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后面的遗憾与恨只应吞进肚子里,拖累物飞就离开了,去世后的杨飞也一直在寻找他的父亲,熟不知他的父亲就在殡仪馆的门口那个带着白色手套的领路人。生前他也且穿着正装笔直地站那给别人指路.这是他热爱的,他一生都在付出,可喜得是从扬飞身上得到了回报,杨飞即使找到了亲生父母也还是回到了杨金彪身边,这感人的亲情,温暖到了骨子里却不知如何去表达杨飞的另一个母亲“李月形”去也了因为车祸,他们都是如此的善良,但却没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这本书中人物的死总是这么惋惜而又匆匆。
现实生活的荒诞,反而在死者世界里是至善,温暖的。例如李月珍收养了二十七个无墓地的婴儿。还有死者给将要前往墓地的鼠妹制作婚纱。卖淫的男子和警官却和好如初,一起下棋拌嘴成为了很好的棋友。
第七天》描写的都是日常见怪不怪的新闻事件。譬如,暴力拆迁、灾祸后有关方面瞒报死亡人数、医院将死婴做医疗垃圾处理、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男子假扮女人卖淫,等等。每个人,他身边发生的事情都不是新闻了,因为我们在一个巨大的新闻里面,而在新闻里面发生的暴力拆迁等,只不过是这个巨大新闻里面的日常生活,所以处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当中的人有一个怎么来理解今天这个时代的问题。[3]
现实生活虽然荒诞,但也有温情,杨金彪与杨飞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杨飞与李青的凄苦爱情
鼠妹的男友卖肾就为了给鼠妹买一个墓地.小人物身上的温暖且如此的震撼人心 余华把社会的冷酷.官僚腐化.贫富分化写得这么彻底.书中的那些关的爱情,感人之深的亲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复杂的情感却与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于那些匆逝去的人.我只愿你们能够东却痛苦,忘邪恶,忘却不公,回归本真 回到那个至善的温暖的界。
第五篇:《第七天》读后感
《第七天》读后感
网上的版本:
余华新书的名字叫《第七天》,看完整本书后,才发现这个名字企图在吻合中国传统的“头七”,虽然书的前面写着了《旧约 创世纪》的句子。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周围最常见的人或事,还有每天被新闻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余华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读者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辈们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杨飞等人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面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兢兢业业买房结婚然后相濡以沫努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小说文风很紧凑,快速有力,不点缀不渲染,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堵着喘不出气。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殡仪馆里,沙发坐的贵宾区穿的都是工艺极致的蚕丝寿衣,每个都在两万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叶紫檀,每个都在六万元以上,刻着富丽堂皇的图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区,却会有人因为在同一家店买同样的寿衣比别人贵了50块而唉声叹气。
当然,还有没有寿衣没有骨灰盒没有净身没有化妆的人„„
然而作者意图并不在这里,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着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里构建出来的暖巢,于残酷现实里流露真实的人性温暖。“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记演绎出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个人补充:
我觉得网上的版本讲的挺好的,所以关于内涵我就不做过多补充了。这本书实际上是通过一个死人道出了活人世界的丑恶。
第一天,杨飞去火化,见到了一场车祸。在殡仪馆,发现人世的高低贵贱带来的差别待遇在死后仍然存在。各色人等谈论死亡,炫耀死后的待遇级别。然后杨飞开始回忆自己的死,他死之前发生的事、见到的人,同时为下文做铺垫。他去给人做家教,结果因为强拆,那家人死在楼里,只留下可怜的女儿在人世,揭露政府强拆的种种不人道的行为和
残酷手段。自己到谭家菜馆吃饭,发生爆炸未能逃生而死。同时引出工商部门白吃白喝打白条的行为。需要有墓地才能火化,杨飞只能离开。
第二天,他见到了同样死去的妻子。并借此回忆了他们之间的故事。他们本是一个公司的同事,妻子美丽异常,常去交际。但本人并不因此而堕落。妻子是因他可靠本分与他走到一起。但在偶遇一个富豪海归之后,找到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移情别恋,与他离婚投向他人怀抱,并与先生共同开创事业。但妻子并不幸福,公司面临危机,富豪独自脱身,她无力解决,自杀身亡。而杨飞正是因关注前妻自杀的消息未躲过爆炸而身亡。两人共同回忆往昔,短暂相聚又分离。
第三天,杨飞回忆自己的身世,养父在铁轨上捡到他,并为了他舍弃一段爱情。最后终生未婚,与他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亲生父母来寻亲,但认亲后并不快乐,家庭纠纷使杨飞重回养父身边。因为养父患绝症,杨飞花光了钱,生活艰难。养父突然失踪,不知去向。养父好友之妻即杨飞养母,不幸车祸死亡。其曾揭露死婴被医院当作医疗垃圾处理的事件。并由此揭露官场的遮掩粉饰等各种丑陋面目。
第四天,来到死无葬身之地,遇到鼠妹刘梅。讲述刘梅与其男友之间艰难悲伤的故事。他们是社会底层艰难求生的人的代表。生活不易,游走
在道德的边缘,最初是洗头工,后来换了许多工作,越活越艰难,搬到地下室成为鼠族。曾为是否要做小姐赚钱争执,彼此相爱。鼠妹最后因伍超——她男朋友,给她买了山寨的iphone手机,感到被欺骗,有联系不上伍超,伤心自杀,其实最后是意外坠楼。同时还讲了警官和李姓卖淫男子之间的恩怨纠葛,再现官场黑暗。但二人死后却成为好友。
第五天
杨飞遇到了熟悉的店主一家,原来他们也死了。还遇到养母李月珍和那群死去的婴儿。两人共同分享了所知的信息,回忆了死前死后的事,政府的虚假面目,假骨灰一事。杨飞得知父亲就是殡仪馆的服务者。他在死无葬身之地见到家教的雇主夫妇,告知他们女儿的事。
还有许多人,都讲述了自己在现世遇到的不公事件。
第六天,伍超的朋友肖庆因车祸而死,来到死无葬身之地告知大家鼠妹死后,伍超的事。伍超伤心欲绝,为了给鼠妹买墓地去卖肾,同时揭露卖肾的黑幕。最后买了墓地,但自己也岌岌可危。死去的人们都很感动,他们一起为鼠妹净身。仪式十分圣洁,死去的人们亲自送她去殡仪馆火化。同时杨飞在殡仪馆见到了父亲,并得知父亲离家后的遭遇。父子互吐真情。
第七天,等待鼠妹火化之时,再次描绘殡仪馆的现象,并由老者解释,富人们费尽心思建的墓地风水并不好,来世只会不幸,与他们今世的跋扈恰成反讽。就在鼠妹火化之后,伍超来到殡仪馆,杨飞告诉他鼠妹很高兴,虽然未遇见,但来生会幸福。最后他和伍超来到美丽安宁的死无葬身之地。
小结与感受:
这本书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没有余华的其他书那样触动人心。好吧,触动我的心。他的体裁和我以前读过的一本书相似,因此虽然奇特,但却让我反感。不过还是揭示了人世的种种黑暗面,但可能也正是因为短小的篇幅加了太多复杂的内容,所以倒并不显得精彩。而且都是大家人所共知的一些社会问题,挖得不深反而流于俗套。好吧,我讲了太多缺点,只是个人吐槽,反正这本书不想活着会让我哭半天。整体还行吧。室友比较有感觉,很喜欢鼠妹和伍超爱情的那段。认为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