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建议

时间:2019-05-14 10:1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工作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工作建议》。

第一篇:德育工作建议

德育工作建议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起着统帅和保证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性质决定的。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如何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学生的心坎上,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通过开展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未成年人道德水平明显提高,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主流。现就近年的德育工作做如下建议:

一、加强班主任建设及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全面直接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班主任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德育处通过组织外出学习、每月集体培训和班主任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力争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熟练的业务知识,注重对班主任工作研究,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具有示范性,得到绝大多数师生、家长好评的班主任队伍。

2、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结对子活动.并通过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集体研讨等活动,促进班主任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鼓励班主任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搜集各种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方法,并灵活运用于班主任实际工作中。

二、加强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1、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校把“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经过同学们的不断努力,大家的精神面貌,学风以及校园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好转,广大学生也逐步的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简单的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一同学先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不喝酒;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乱倒污水,不乱涂乱画,不损害公物,不打架斗殴;管住自己的腿,不践踏花草,不翻越护栏,不乱穿马路闯红灯。从学生每天的到校、上课、做操、自习、集会、就餐、值日、进出校门等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小学生。

2、上课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自主读书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评互评的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动手实践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清洁卫生的养成教育

勤洗澡、洗头;睡前刷牙、洗脸又洗脚;勤换衣服,勤剪指甲;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离开座位前能整理好物件,清理掉垃圾;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包装袋等能主动地给予清理;保证自己周遍环境的清洁;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不吃变质食物,不买三无食品;不边走边吃,不拿零食当正餐。

三、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班队主题活动“育”德。

道德的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道德是发自个人良心的自觉、自愿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为了使思想品德的提升成为一个不断“内化”不断“觉悟”的过程,近年来各我校围绕“养成良好习惯我能行”“团结互助友爱、共建和谐社会”“知荣辱、树新风”“我在国旗下成长”“中华魂”等主题,开展了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作文竞赛、歌咏比赛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每次活动都充分调动了全体队员的小主人精神,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深刻而具体的教育,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深化“知”、升华“知”、巩固“知”、发展“知”。通过教育让学生明辨:严重妨害别人是可耻的;欺负弱小是可耻的;随意损坏公物是可耻的;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考试作弊是可耻的;不好好学习、浪费光阴也是可耻的……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了解历史人物,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以纪念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革命纪念日是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见证和记载,不断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广泛深入地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活动,对于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以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应力求做到灵活多样,新颖活泼,使思想教育具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否则,学生就会对德育感到厌倦或产生对立情绪。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经常变换教育方式、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针对孩子们年龄小、年级低、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我们还采用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力求做到以趣引情,以情入理。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举行升旗仪式;重要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汇演,课文朗读表演赛、课本剧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得到了升华。实践证明: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是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

四、积极发动家庭和社区参与德育教育

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重视每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家庭教育基本上是对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个别教育、个别指导和训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频率高,更能够顾及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教育的针对性更强,在日常生活中道德实践的机会更多。社区的参与一方面可以为以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统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教育载体关系的作用;而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学校、社区的指导。在德育中,学校、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满足青少年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其创造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个性特长得到发挥。在这方面,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管理,促进学校、家庭、社区以共同组织活动、定期交流信息等多种方式加强联系与沟通,以实现各教育载体的优势互补。

五、把德育融入现实生活,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留守学生中间,与留守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内在的需求,设计一些潜在课程,形成课内、课外、校外一体化的课堂生活。可通过行为训练、学习磨练和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学生的行为,磨练学生的意志,锤炼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意识,自觉地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和能力。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乡情、了解实际,使留守学生在真正的社会课堂中学习社会规范,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体验社会角色,唤起他们对家乡、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也让他们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抛弃烦恼、创造快乐,在创造中发现真善美,发现人生命的意义,从而消除留守儿童过于实用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和健康的人格。

总之,学校德育占有重要地位,我校将通过小学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保证他们的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

第二篇:我校德育工作的不足和的建议

我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我主持学校的德育工作已有几个年头,结合学校实际和自己的工作经历,发现我校德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我校的德育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在不同的程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去年上级的年终目标考核项目中,我校德育工作项目得分较高,并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切实加于解决的突出问题。

比如:一是“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核心”与“中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少数教师的不良言行起到了负面作用。三是关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在人格上师生平等相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等。四是各班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没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高低年级、不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不讲层次,抓大放小,脱离学生实际。五是德育工作还缺乏实效性。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重“教”不重“育”,重理论不重实践,知行脱节,枯燥说教,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六是德育合力不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有个别班级个别老师,班主任的教育不能被家长接受和理解,甚至出现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抵触的现象。也有个别班主任,学生一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家长。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保证我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年级和班主任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结合学校实际,谈谈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南,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学生品德的评定以及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等都要为实现目标服务。我觉得,确定学校德育目标的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求应适度。适度的要求是增强可接受性的前提条件,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方面都应提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要求,从而分出层次,循序渐进,以求实效。在低年级,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爱清洁,不打架,不骂人,认识国旗等。高年级应以“五爱”为核心内容,着重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指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二是持因材施教。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德育的要求,如果不研究德育对象,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学生群体中,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除此之外,出于遗传、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

格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德育工作者既要善于把握全体学生的一一般特点,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家庭概况、学习环境等。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二、要有专职的教师

现在,各学科教学都配有专职教师,教学上要求很严格,而有的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师往往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似乎可有可无,上课也不正规,也没有严格要求,摆在所谓“豆芽科”的位置上,毫不重视。因为中考不考,有的老师甚至把思想政治课改上中考科目,就更不应该了。所以学校要加强检查,要有专职的教师担任德育课,更要经常加强德育专职教师的培养。

三、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德育的难点在于德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无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常常受到社会上流传的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的冲击,使学校教育失败,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两步,到了社会退三步”的现象。我们应该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对策。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网络的建立,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取得教育思想上的共识,让三者协调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加强以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为主的德育工作,社会和家庭是学生以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为主的德育实践基地。教师和家长是学生道德规范的楷模,只要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就会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他们的道德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总之,学校工作只有把德育放在首位,消除“重智轻德”的思想倾向,全面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会有所成效。

第三篇: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与建议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与建议

唐庄初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关键在德育,而德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纲要》)。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点工作。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实效性差,德育工作陷入两难境地。

一、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东、西方思想文化思潮的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然而,学校教育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大行其道。加之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学校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即学校的生命线、生存线)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现行的德育教育与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生活各方面变化巨大。而传统的思想教育,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现代中学生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内在的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思想前卫的学生提问,大多敷衍塞责,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

三、说起来“德育首位”,实际操作是“德育无位”

追其根源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于学生分数和升学率,而且这种现象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只要成绩好,一好顶三好”还将继续存在,学校教师为了自身利益或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重智轻德。

四、纯粹的德育政治化倾向严重。

我国“文革”时期把德育窄化成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的极端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德育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它的政治价值,即担负培养“接班人”的重任,他们看不到或者不愿意承担德育也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服务。于是乎,学校德育轰轰烈烈,实际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越来越形式化,成为一种对上交差而对下不负责的“应景之作”。

五、学校的德育手段、方式方法偏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空洞的“说教”、“灌输”是教育教学方式上最简便易行的,于是,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便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现象,这种客观现象与学生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学生便无法产生学习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条目(如《守则》)、《常规》、《公约》等)当作对象性知识来传授、灌输,借助背诵过关和考试等其他方法进行强制学习,这实际上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

六、德育万能,忽视德育的本质功能。

全社会对学校“寄予厚望”,从社会评价来看,学生奇装异服时,有人批评学校德育没搞好,风气不正,出现了“道德滑坡时”,有人指责“学校德育没有抓好”,这是普通的社会心理,即期望学校德育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到学校去调查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蛮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德育的实效性偏低(五加二等于零),一言以蔽之“德育无能”。

七、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当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不仅是受教育者,而是成为教育者(现身说法),这就是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现在学校的德育教育,组织者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德育主体——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禁止、训斥、批评、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演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 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

八、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

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孩子赖于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现实社会,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私活)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的爱,把孩子逼上“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学优品劣”的学生,家长无计可施反倒说“现在孩子到底还缺什么?”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就是“缺少”。

九、学校德育与学生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

中学德育目标在确定上,存在着理想化倾向,这就是无意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现实的德育活动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不当、宽而无边。如在学校德育中引导学生向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学习,而这些英雄人物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不具有时代特色,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溶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学生的年龄、觉悟程度、认知水平、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多年的德育实践,我们认为中学生有如下特点:、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意接受训导式的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研究式的态度接受教育。、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与丑。、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成长,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作为德育工作者,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发挥学科渗透的德育功能。

如何走出德育困境,有如下九条建议:

一、在德育目标上,造就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

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崭新事业,作为这宏伟壮丽事业的继承者和参与者、建设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但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地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教师动辄以“古人云”、名人和英雄豪言壮语对付学生,书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敢也不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久而久之,思维受到束缚,思想变得苍白,创造精神被压抑以至泯灭。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应该具有“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二、在德育内容上,要切合实际。

不唯上唯书,不迷信古人,“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是没有人讲的”要使德育真正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就必须切合学生心灵,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理解学生中引导学生。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上,学校德育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体要求是: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又富有远大理

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不能片面追求实惠和享受,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不能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泥坑。

三、德育教师应是塑造人的灵魂工程师。

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一些德育失误,追根求源无不与教育者本身的弱点相联系: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这往往是教师(家长)“慈母般无微不至关怀”的结果;学生不张扬个性,习惯封闭自己的心灵,言谈举止总是被动服从,这是教育者(家长)“严加管教”的结果。令人忧虑的是,这种“保姆型”、“警察型”的教育工作者,至今还被一些人所推崇,这样的德育工作者难于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现代化新人。德育工作者最根本的任务是“塑造灵魂”,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现代教育的实质是提高学生的“四大素质”:即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学会 认知(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为社会、个人创造价值);学会共同生活(与他人交往、合作共事);学会生存。

四、正确处理和把握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这里所提到 的教育情感是指师生关系。本来,师生之间是一处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但这决不应该是师生之间唯一的关系。“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传统的观念应有所改变或赋予新的含义。“我说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从”等旧德育观念一代传一代,就使得学生对师长敬而远之,畏而远之,学生创新思维难于撞出火花,连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也逐渐缺乏。我们应当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等至理名言体现在德育之中,使师生建立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同志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双方的平等意识。

五、在德育方法上,变堵为疏,变教为导。

在德育中,灌输和引导都是需要的,但要注意主次,注意适时适度。我们的这种教育符合德育中因势利导的原则,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回想我们的德育常规工作,最常用的词是“不许„”我们何不俯下身子,了解学生的内需,而后提出“允许„”呢?“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语)。“一个不高明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学生去自己发现真理”——(第斯多惠语)。我们的教育目的一定要明确,但我们的教育痕迹最好淡化,师生平等相处、合作共事、共同探讨真理、辨别正误,春雨润物的德育感染比慷慨陈词的德育说教更为奏效。

六、德育过程要用真诚来充实。

以往德育客观存在种种虚假作法,让我们不自觉的培养了这样一种人:想的与说的不一样,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演讲、为迎接检查而搞一次大扫除,如此等等,教育者也许是习以为常,而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教育者应该明白:德育的力量在于诚实。教育工作者的真诚才能使德育过程真诚。只有真诚唤起真诚,信念只有靠信念来铸造!

七、德育环境要大胆开放。

“五加二等于零”这是许多教师的共同感言。细回想近十几年来的学校德育教育,什么“封闭式”管理,就是教育者的无能,不得不采取如此下策,尽量减少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少与外界联系,甚至连野炊、春游也取消,一来出于安全考虑,二来是要把学生封闭在校园的净土中,这种做法,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清朝中期的“闭关”政策,结果是中国看不到世界各国的发展变化而逐步落伍。真正的德育教育应是开放型,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经受社会风浪,才能立足于社会。

八、德育管理走向法治化轨道。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对管理者而言,习惯于“人”治。教师的口头禅是:“跟我把作业交来,跟我„„”、三尺讲台“一言堂”、“严父慈母”其实质是“家长式”作风,与其说管理,不如说是管制。教师希望通过管制,从表象上看学生规矩,对于各项禁令不越雷池半步,但潜在的德育负效应是令人担忧的:我们提倡“法治”,就是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与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强,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九、德育评价工作要规范化、科学化。

德育工作来不得急燥冒进,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就是说,德育效果有隐性和显性的,有行为的也有观念上的,有短时的也有长远的。因此对德育评价不能片面化:一是以智论德,成绩前列的班级就是优秀班级;二是庸俗化,用数字量化德育绩效,班主任有填不完的表格,学生有写不完的分数。如此这般,往往诱导德育就是搞形式,助长师生弄虚作假,但科学的量化也是必要的。既要有定量分析,也要有定性描述。既要看学生的一时一事,也要看对学生将来发展的作用。改革德育评价,也是德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各位德育工作者:新的历史时期,呼唤德育工作者用“爱心”、‘细心'、“责任心”去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我们从事的是塑造人的灵魂的高尚艺术工作,虽苦犹荣,钻研其中,其乐无穷。我愿和大家一道在德育艺苑这片沃土中,精耕细作,培育出更多的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第四篇: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关系到提高中华民族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新

时代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的原因分析

1、学校德育传统内容及观念及教育方式难以适应开放的社会环境,学校

正面教育难以抗拒社会负面影响。

处在改革开放、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时代的青少年儿童,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及家庭中耳闻目睹了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而他们在学校这片“净土”中所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理想、前途的教育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样就出现了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的背反现象。学校“说教式”的教育工作不能有力地指导学生认识人生与社会。

3、家庭教育出现畸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把成绩当作孩子一切表现的指针。在今天,家庭出现了单亲离异家庭的子女增多;因随父母外出打工的流动型学生增多,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形成的寄养子女数量增多,面对这些各具特点的“几多现象”,实施家庭德育的家长思想、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家庭教育中难以实施健康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对子女缺乏正确的指导和辅导,往往指责多鼓励少,造成孩子心理负担

重,在育人上适得其反,影响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

4、社会教育呈现管理的真空。

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效果最严重的是社会的负面冲击波,既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的音像书刊、舞厅、网吧、电子游戏中的不健康因素。很多宣扬色情、暴力、赌博的东西泛滥,严重的侵蚀

和毒害着广大青少年的灵魂,阻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5、德育队伍建设滞后。

学校德育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德育方法多说教化、粗暴化或成人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难以应付新情况新问题。教师自身的敬业思想和业务水平有

待提高。

二、创新德育建设,向德育要质量

学校德育必须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立德树人”。对于当前的教育,我们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必须充分提高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

次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校德育工作。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端正教育思想,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地位。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当前我国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切实加强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要求势在必行。我们应根据青少年学生发展和适应时代的需要,开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

美的能力

2、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目前,充斥文化市场和娱乐环境中的含色情、暴力、贩毒、黑社会组织、赌博等不健康因素多的音像书刊、网吧、舞厅、电子游戏室等应于清理和限制。严格禁止赌博,录象场所和营业性舞厅严禁学生入场。学校内部环境应注意净化,定期清理图书馆、阅览室里的图书杂志和报刊。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加学生的判断力和辨别力。加强与公安派出所和社区居委联系,互通有无,以

保证学生在学校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使学校教育转向

社会化

抓好对青少年一代的德育教育,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教育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建立法制副校长制度,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讲课,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机构,吸收学校、家长及社会代表参加,定期研究青少年思想的现状及对策。

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教育具有互补性。学校德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而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小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学校德育内容有限,课程之外的许多伦理问题也主要在家庭环境中得以自觉补充。除内容外,家庭环境亦是学校环境之外的互补时空之

一。同社区一样,学校德育影响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和社会的配合、补充。与社区及社会宏观环境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补

充往往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设立家长开放日,广泛听取家长意见,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

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动员各方力量,让社会教育的作用充分体现,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城区的青少年宫应加大投入,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基地;社区建设,让学生周末和寒暑假有生活娱乐的地方;发挥老同志余热,齐心协力搞好关心一下代工作;学校现有设施也在星期天和寒暑假对学生开放,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减少学生接触社会不良习气。

4、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教育是一项宏伟的育人系统工程,要教育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学生,除领导重视以外,还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广大教师应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水平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共青团、大队部等机构和班主任、科任教师的作用,各个部门各条线都要做学生的德育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形成强大的育人声势。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德育队伍进行轮训,提高德育管理的能力,对直接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要给他们参加一定的社会政治活动的机会,给他们一定的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提高的机会,以适应工作需要。同时在经济待遇上给予一定的照顾,以确保队伍的稳定。

5、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融德

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

作用。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

育常规制度,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做到定期检查、定期考核,让德育贯穿于

教学过程中。

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像今年开展的“全国形势教育大课堂”效果好,学校还应利用身边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教,起到教

育警示作用。

5、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学校有关部门要及时通报表扬,必要时给予一

定的物资奖励,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以彰显德育。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极少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影响太深,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还不懂得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还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激励和赏识是教育,批评和惩罚同样也是教育。惩戒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包括受惩戒者在内的所有学生的负责和爱护。惩戒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是与尊重、信任相对立的教育行为,换句话说,“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去避免惩

罚,而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失败去体验惩罚”。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最繁重、最复杂、也是最困难的工作,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努力营造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十点建议

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十点建议

刘义忠

中小学德育,关系到我国教育方针的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后继有人,全面小康社会愿望的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一点大家似乎都明白。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教育的最大失误是重智轻德,我以为重智没有错,而轻德就错了,而且错得很不应该,其后果不堪设想。我国现有未成年人3.67亿,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可塑性最强的一段时期,特别是初中阶段,既是最易接受正确教育,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期,又是最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被腐蚀和扭曲的危险期。学校的德育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和精神境界的形成至关重要,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作用。为此,我队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十点建议,仅供中小学德育工作着参考:

一、学校领导要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性,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德育的地位,有专职领导负责德育工作,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急功近利的做法;

二、加强德育专职教师的培养,学科教学都有专职教师,专业上要求严格,而有的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师往往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似乎可有可无,上课也不正规,也没有严格要求,摆在副科的位置上;因为中考不考,有的老师甚至改上中考科目,就更不应该了,所以学校要加强检查。

三、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要给德育时间,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各班级的德育工作情况要加强检查和考核;

四、班主任工作考核要强调德育内容,特别是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经验要组织交流,对突出者予以表彰;

五、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中要把教师德育工作情况放在重要位置,倡导教师全面关心和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五、优秀团员或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看学生的全面

发展,看学生言行表现,经常表彰德育优秀学生;

七、在德育内容上,重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好坏、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八、教师对学生的评定应以德育为重要依据。评语中要有德育内容。特别是学生品德表现,在升学鉴定中应有德育考核情况;

九、德育要紧贴学生成长特点和生活实际,要有针对性,不可过于理论化和成人化,学习知识和培养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一致,知与行一致,增加法律常识知识和心理健康的内容;

十、营造德育的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大德育的资金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

中小学要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必须克服重智育轻德育,或者口头上重德育实际上重智育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切实抓出成效来。

下载德育工作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工作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五篇范例]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基础。要提高教学成绩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德育基础,教学是团体性、协作性工作,如果没有德育为先,教学的各项工作将难以为继,教学工作难......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议论文(共5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提高。现在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学早已不满足仅仅是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现今的教育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总结 针对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改革深化、社会转型、思想开放、道德多样、价值多元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加强......

    德育工作材料

    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学校概况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201人,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3368人。其中城镇学生1083人,农村学生2285人,是典型的城乡结......

    德育工作

    近年来,由于幼儿教育备受关注,所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似乎成为争夺优质幼儿园的充分理由,好像入不了名牌幼儿园就意味着上不了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找不到好......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性科学。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着—个主要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其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的把思想品德课等同于德育工作,似乎只要上......

    德育工作材料

    优秀德育工作者事迹材料 ***,男,本科学历,小学高级职称。自200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战斗在教学一线,2010年以来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本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

    德育工作

    这一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校长室的带领下,坚持“追求完美道德,发展个性特长”的理念,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走“育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