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0:0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马红云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又增添了新的特征元素,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体来说,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是每一个优秀班主任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可能有很多班主任认为,我辛辛苦苦为班级管理服务,一切为了让学生“好”,帮他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可怎么就费力不讨好呢?为什么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苦衷呢?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独立个体,不可能任由教师安排。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同与理解,班主任老师就必须换位思考,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去思考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外在要求,做到尊重学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与外部世界接触的渠道更方便、更多,已能快速获取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当多思考怎么样跟上时代的步伐,考虑用什么样的管理语言与管理手段与学生交流。开展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班集体活动,把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拉回到现实的班集体中来,使学生把班集体当作自己的家,当作自己心灵和情感的港湾。一切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换位思考,去理解和接受这些孩子,鼓励和帮助他们获得进步,将会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收获。

二、用平等和爱唤起学生的潜能

在班级管理中,忌讳的是教师高高在上地发布命令,学生在下面熟视无睹,即使表面遵从,内心也在反抗。新课程理念倡导教育民主化,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从以前的发布命令转变为了帮助学生开启心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有益于促进师生敞开心扉,缩短心理距离,彼此理解与认同。而爱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一切成功的教育,究其根源,皆出于爱心。班级管理工作中一条重要的方法就是关爱学生。班主任拥有了爱心才能全身心扑在班级工作上任劳任怨,学生获得了教师的爱与关心就能激起心底的感激与希望。关心学生教师就要把学生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思想方面,都要关心。或许有些学生会犯错误,但若这些学生本质是不愿意这样出错的,也后悔自己做错事情了,班主任了解到了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就不需要对学生做出过多的指责与批评,而要用宽容与信任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让他们自己克服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必须要给予他们战胜困难的鼓励与帮助,用爱去激发学生心底内在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

三、营造集体团结互助的氛围

班集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一个优秀的班级体必定是和谐、团结、友爱、互助的大家庭。作为班主任要以营造集体团结互助氛围为首要重任,抓好班级建设。首先,班主任要把班级看作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其中的家长,亲切的语气、和蔼的眼神能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为此,班主任平时平时应多注意学生的喜好,和学生多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促进师生间理解与沟通;在学生生病的时候,班主任要多关心问候;在学生生日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送去生日的祝福;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班主任发动全班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其次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沟通,化解一些误会与矛盾,促使同学间互相帮助。另外,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是班集体团结的催化剂。班主任应多开展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四、利用科学评价来促进班级管理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评价来自多方面:有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全面素质,做出公正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对教师工作效果的总结与反馈,能帮助教师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评价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在班集体中,学生之间更加了解与熟悉彼此,学生之间的评价往往十分准确。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我们要用好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评价方式,积极有效地进行评价,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五、积极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教育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说留守学生的出现,他们的心理障碍、生活困难、安全问题等,都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点。外面世界的诱惑:电脑、网吧、游戏厅在腐蚀我们学生的心灵;早恋、网恋现象等让我们防不胜防。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来应对这些的困难。新的班级管理模式思想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与借鉴一些优秀学校优秀班级管理的经验;第二,反复思量,用心揣摩符合自己学校学生状况的班级管理方案;第三,教师提高认识,多进修、多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多锻炼自己的实际管理能力。

六、小结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等方面的支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不断锤炼、提高自我素质和管理水平,掌握正确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去探索学生的情感世界,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与发展自我,从而为学生未来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做出努力,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班级建设和管理初探

时间:6月3日

地点:五楼会议室

主讲人:蒋应兵

学时:6学时

新课程理念下班级建设和管理初探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建设质量的好坏,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完成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理论把班主任定义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对于前二者,应该说不存在什么疑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理解,对于班主任“领导者”这一角色,我产生了一些困惑。作为“领导者”,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在班级建设中,无疑容易形成师权至上,导致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教师忽略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从经验出发,给班级建设抹上浓浓的个人色彩,从而扼杀学生的个性,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因为缺乏个性的学生同样缺乏创造力。

我觉得,在新时代班主任更应该是班集体成长过程中的建议者、导师、带路人管理平台的搭建者。在班级建设方面,依据新课程理念,对班级建设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班级建设

1、班干部的遴选:班干部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头羊”,在建设班集体过程中能起桥梁作用,所以班主任要善于选拔、培养学生干部,建立一个战斗力、凝聚力强的领导班子,形成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力量。班主任可以在查阅、看其表现、观其行动的基础上,通过指定——试用——公开竞选的方式产生班干部。

2、制定好一个班级规范:班级规范的制定应该民主,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内容上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班集体的目标以及班级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要求,同时,班级规范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和对老师的要求,以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具体条文上应该以提倡为主,惩罚性措施为辅。在形式上采用小组讨论,班长汇总,班主任润色。班级规范一经制定,即须严格执行,体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也是为了培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在班级规范的遵守上,班主任更应该以身作则,使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3、小组内部管理: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团队,由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民主协商,明确每名同学在小组管理中的职责,每周轮换,这样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管理之中,每周体验一种新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学生可以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地观察、体验、思考,进行扬弃,使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提高并富有学生的个性色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内部成员分工协作,课前搜集整理学习材料并进行整合,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课后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和责任感,通过强化这种小组的内部管理,让学生不再感到自己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品质,增强了他们对工作对学习的责任感。

4、小组竞争评比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小组之间的竞争评比,设立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等等(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班级目标灵活设定)。由小组推荐一人上台进行演讲,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小组在一个月里的各方面的情况,各小组根据演讲,综合打分,评出本月最佳,给予奖励。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把班级每个组、每个人推进了一个竞争的氛围里。小组与小组在竞争,同桌在竞争,每个人都在竞争。在竞争中,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团结、合作、互助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4、小组值周制度:每周由一个小组值周,称为 “值周班长组”,负责全班的管理工作,特别是班级规范的严格执行,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分工,每名成员负责班级常规管理的一个方面,由小组长做好每天的值周记录。班级常规 1 管理工作繁杂、琐碎,而由小组每名同学负责一个方面,更能够落到实处。

5、开好班会课:班会课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里参入到集体中来彼此交换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班会课应该是让学生从事鼓励、聆听、独立思考、共同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评价等实践活动的一个自主空间;也应该是学生之间享受彼此的陪伴、分但彼此的忧愁以及彼此的快乐的空间。

班会的主持人为值周小组,小组推荐一人在班会课上做好一周的总结性发言,对班集体中好的现象进行表扬,不足之处也要列举出来,班级其余成员要对值周小组的同学进行感谢和鼓励。然后是学生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或者是对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对于解决方案,也应该进行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在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佳的决绝方案,并作好班会记录,未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记录下来,留待下次班会课时处理。在班会结束时,主持人要对每个人的倾听和参与表示感谢。

二、班主任的角色

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具有甘为人梯的幕后策划者的意识。在班级建设之初应该是班级管理模式的设计者,当班级管理基本成型之后,就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班长、小组长的培养上去,这时,班主任就应当是导师、大朋友,应该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管理,特别是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其次,对于小组成员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协调员。再次,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重新回到集体前进的道路上,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孩子王。

保姆似的管理不再适应当今的社会,放权于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成长,这是现代教育新观念的体现。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在这种较为松散的管理下,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中,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的自觉性也大大增强,即使班主任不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也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

一、知心朋友

班主任热爱、关心和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全面地、出色地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班主任对学生必须真诚、平等。要看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满怀着对未来的责任感和激情,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要经常跟学生推心置腹地、朋友般地谈心要客观地、不带偏见地了解学生,看待所发生的每件事。几位教师在如何与学生沟通,怎样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上都位我们作出了榜样。要知心必须贴心,班主任要豁达大度,学会宽容,允许学生说错话、做错事要给学生认识错误、弥补过失留有充分的余地在学生需要的地方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无话不谈,把老师真正当作知心朋友。

二、学习的导师

学生对于精通专业、学识渊博的教师格外尊敬。班主任要争取成为学科的佼佼者,主要的是能担当起学生治学与成才的向导和顾问的角色。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学海泛舟,养成独立自学的良好习惯及智力品质,使他们学会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争取优良成绩。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当班级的、小组的以及个人活动的辅导员,起参谋、顾问、指导作用。

三、纪律管理员

班主任承担着监督、检查,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规范的职责。执行纪律、规范要靠深入细致而又经常的正面教育,重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断提高学生遵守纪律、规范的自觉水平。要更多地靠道德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落实纪律、规范,形成传统、风范,而不是简单管束、消极限制,更不能搞情感凌辱和简单精暴的“棍棒”纪 2 律。

四、父母的形象

班主任扮演着使学生既感到亲切、温暖、关怀又严格要求的角色。学生常把老师看成家长,对老师甚至比对父母还尊敬。优秀班主任都应像父母那样疼爱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营养、发育和卫生健康。但这决不是姑息纵容和溺爱,而应是理智的爱,是对学生负责的爱。

五、心理医生

班主任应像心理医生那样和蔼可亲,细致入微地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应像心理医生那样奉行“非指导性原则”。在跟学生谈心时班主任应摆脱“教育者”角色,深切关心地倾听、平等交谈,为学生提供情绪、思想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分析,调动他们自身内在的力量自我疏导、自教、自律、自强。为此,班主任必须熟悉心理学,学会综合运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心理障碍,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艺术家

班主任是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一致、相配合的枢纽、桥梁。班主任要经常把学生带到社会大课堂和大自然中去进行“活”的学习,到各行各业建设者的身边感受时代的脉搏,了解改革开放,了解我国的国际关系与对外经济、科技、文化交往,开阔眼界。要主动依靠社会、社区、学生家长及广播、电视、报刊等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的灿烂文化和先进科技,力求使学生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实环境,贴近国际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挑战要引导学生把学习跟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联系起来。班主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把教育科学送到每个学生的家庭,为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多做实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公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学生的社会性学习,首先是通过模仿教师进行的。班主任跟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应当做在前头,班主任就是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道德修养的模范、开拓进取的模范。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班级建设和管理初探论文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建设质量的好坏,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完成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理论把班主任定义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对于前二者,应该说不存在什么疑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理解,对于班主任“领导者”这一角色,我产生了一些困惑。作为“领导者”,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在班级建设中,无疑容易形成师权至上,导致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教师忽略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从经验出发,给班级建设抹上浓浓的个人色彩,从而扼杀学生的个性,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因为缺乏个性的学生同样缺乏创造力。

我觉得,在新时代班主任更应该是班集体成长过程中的建议者、导师、带路人管理平台的搭建者。近一年的时间里,在班级建设方面,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对班级建设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班级建设

1、班级结构:我所带的是初中一年级的一个班,全班63人,来自两所小学,经过了两三周的相互熟悉之后,由学生自荐、互荐的形式确定了九名小组长,然后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进行搭配,每组包括组长在内共七名学生,使班级中形成了九个小团队,班干部只设一名常务班长,负责处理好班级的一些常规性的事务。

2、制定好一个班级规范:班级规范的制定应该民主,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内容上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班集体的目标以及班级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要求,同时,班级规范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和对老师的要求,以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具体条文上应该以提倡为主,惩罚性措施为辅。在形式上采用小组讨论,班长汇总,班主任润色。班级规范一经制定,即须严格执行,体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也是为了培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在班级规范的遵守上,班主任更应该以身作则。记得有一次,我上课时忘了佩带工作证,上课之后,一名学生站起来指出我违反了班规,按班规应加入卫生值日小组负责公区卫生,我当场表扬了这位同学,下午我自觉的拿起扫帚,加入了打扫公区的行列。这件事对全班学生产生很大的触动,使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3、小组内部管理: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团队,由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民主协商,明确每名同学在小组管理中的职责,每周轮换,这样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管理之中,每周体验一种新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学生可以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地观察、体验、思考,进行扬弃,使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提高并富有学生的个性色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内部成员分工协作,课前搜集整理学习材料并进行整合,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课后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和责任感,通过强化这种小组的内部管理,让学生不再感到自己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品质,增强了他们对工作对学习的责任感。

4、小组竞争评比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小组之间的竞争评比,设立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等等(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班级目标灵活设定)。由小组推荐一人上台进行演讲,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小组在一个月里的各方面的情况,各小组根据演讲,综合打分,评出本月最佳,给予奖励。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把班级每个组、每个人推进了一个竞争的氛围里。小组与小组在竞争,同桌在竞争,每个人都在竞争。在竞争中,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团结、合作、互助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4、小组值周制度:每周由一个小组值周,称为 “值周班长组”,负责全班的管理工作,特别是班级规范的严格执行,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分工,每名成员负责班级常规管理的一个方面,由小组长做好每天的值周记录。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繁杂、琐碎,而由小组每名同学负责一个方面,更能够落到实处。

5、开好班会课:班会课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里参入到集体中来彼此交换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班会课应该是让学生从事鼓励、聆听、独立思考、共同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评价等实践活动的一个自主空间;也应该是学生之间享受彼此的陪伴、分但彼此的忧愁以及彼此的快乐的空间。

班会的主持人为值周小组,小组推荐一人在班会课上做好一周的总结性发言,对班集体中好的现象进行表扬,不足之处也要列举出来,班级其余成员要对值周小组的同学进行感谢和鼓励。然后是学生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或者是对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对于解决方案,也应该进行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在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佳的决绝方案,并作好班会记录,未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记录下来,留待下次班会课时处理。在班会结束时,主持人要对每个人的倾听和参与表示感谢。

二、班主任的角色

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具有甘为人梯的幕后策划者的意识。在班级建设之初应该是班级管理模式的设计者,当班级管理基本成型之后,就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班长、小组长的培养上去,这时,班主任就应当是导师、大朋友,应该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管理,特别是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其次,对于小组成员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协调员。再次,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重新回到集体前进的道路上,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孩子王。

保姆似的管理不再适应当今的社会,放权于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成长,这是现代教育新观念的体现。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在这种较为松散的管理下,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中,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的自觉性也大大增强,即使班主任不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也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对于这种缺少权力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尝试,还处于初级阶段,虽说已初见成效,但是相信还有许许多多不可预测的情况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新课标》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南。为了让班级文化建设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发展,我们应探求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使班级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具特色和时效性。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学生在班级里上课、交往,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度过了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同时,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稚嫩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与班级文化的熏陶、导向、选择、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在且长期的,而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因此,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己成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突显课题。在实践中,我着手于丰富班级物质文化、完善班级制度文化和提升班级精神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丰富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布置以及班级的育人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用来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我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来布置“共同的家”。主要方法“八个一”:

——设一个“中队角”。在教室后墙设立中队角,张贴“星星火炬”、“勤学、团结、进取、创新”班级八字精神;展示着全班每一位学生的照片,围成一颗大爱心,象征着全体学生心连心,团结一致的风貌;同时还张贴着“班集体奋斗目标”、“每期主题班会内容”、“每周开心一刻栏目”、“班干部评议表”、“你追我赶竞赛栏”、“优胜小队评议表”、“互帮互助荣誉栏”、“队干部职责分工表”。中队角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力量,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

——开一块“金色园地”。教室左边的“金色园地”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如三八妇女节,我班组织了“献给母亲的礼物——三八妇女节寄语比赛”的活动,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奖”、“最有亲情奖”、“最有决心奖”及“言简情浓奖”等几个单项,获奖作品在“金色园地”一一展出。

——办一个“雏鹰争章”园。教室右角那块醒目的雏鹰争章园,有着很强的竞争激励功能。“争章园”独具匠心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比较的“展台”、竞争的“擂台”、相映生辉的“舞台”。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个个要求进步,在激励中自信,在竞争中自强,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

——立一块“黑板报”。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掘取知识的“宝库”。黑板报的文字编辑、板报内容、版面设计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工作。我们班级采用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来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美感。

——建一个“图书角”。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利用教室的小柜建立一个迷你型图书室,营建一种文化气息,发挥教室的文化功能。图书角的上百本书,都是学生们自己从家里拿来的。还完善了图书的分类和借还制度,每当课间或午间时,学生们就可以向图书管理人员借阅图书。图书角的图书定期更换,这样就促使大家抓紧时间,在更换之前把所爱的图书

1都看遍。同时开展争当图书角“佼佼者” 的活动,每学期举办一至二次“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征文比赛。

——搭一个“才艺台”。设立一个才艺展示场地,展示的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苛刻的要求,人人能行,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能的发挥创设良好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才艺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份自信,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按计划举办好各种主题班队会的同时,开创有班级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开心一刻”晨会课活动。

——挂一本“心语册”。在黑板上角挂一本心语册,不但能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且能发挥教室的情感功能。因为孩子们有亲和的动机及归属的需要,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爱护。那么在心语册中大家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可以互相激励和赏识,可以是表达歉意,还可以倾吐心里的烦恼。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的健康人格。

——摘一句“名言警句”。在黑板的最右角展示名言警句,包括座右铭、名人名言、格言、歇后语等,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名言警句,由学生按学号轮流摘抄,一日一换,这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良好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完善班级制度文化。

《新课程》改变了课堂教学,也改变了班级管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建设的核心理念。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生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班规”大家定。班级有了班规,管理才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一是,大家制定“班级公约”。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讨论商量,最后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办法,制定出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奖惩等方面的班级公约,以“学人箴言”的形式上墙,并要求学生能时刻铭记在心。二是,大家制定“班级具体规章”。全班同学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九条班训”和“一日值日班长轮流制、四人小组评优制、一周争章评比制、助理班主任制、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考评制”等十一则制度。同时还建立了自检、互检、干部检查、班主任抽检的四级监督反馈系统。另外,班级设立了好人好事登记本、各类考核评比表等台帐,把班级管理纳入民主化、规范化、有序化轨道,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意识,从而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目标”大家制。集体是一个以共同奋斗目标维系而建立起来的团体,只有令人鼓舞的共同奋斗目标,才能激励大家积极向上,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开学初,组织全班学生召开“理想与目标”讨论会,大家踊跃发言,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一致认为把“争创文明班级、优秀班集体”作为全班同学共同追求的班级远期奋斗目标,还制订出了班集体中期目标及近期目标。然后,全班学生又讨论提出了 “我们是最棒的” 富有童趣的班级口号,相匹配它的班徽就是翘起大拇指的两只手。《我爱我家》的班歌歌词创编也源于学生,尽管歌词很稚嫩,但毕竟是学生们的创造,也应值得赞赏。在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每位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点与优势也各自详细制定了一份“个人奋斗目标”。同时制订和落实了实现班级、个人奋斗目标的具体计划措施。学生有了正确指南,有了动力,就会付诸行动,形成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岗位”自己找。新课程的理念认为,班级属于每个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让学生人人都参与班级的各种管理活动。在班中设“大到班级管理,小到擦桌擦椅”多个岗位,帮助每位学生在班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让那些一直充当“被管理”角色的学生不再游离

于班级之外,形成班级工作人人做,集体事情人人管的局面。如,有专门负责报刊发放的“报长”,有负责检查课桌排放的“桌长”,有负责领广播操的 “操长”,有负责午餐纪律的“餐长”„„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个管理服务岗位。同时还制定《班级角色轮换制》和《岗位责任制》。另外,由师生共同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岗位责任评价制度,设立“明星榜” 来考评每个岗位完成任务的情况,切实做好检查和评估工作。班级岗位责任制的建立,真正将班级还给了学生,提高了每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程度,培养了他们的班级责任感和协调合作能力。

(三)提升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的深层面是班级精神文化,它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班级成员的自我规范除了制度的监督外,班级精神更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在具体实践中,我主要从创设和谐人际关系和开展丰富多彩班级活动两方面来提升班级精神文化。

——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新课程倡导“民主、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开朗、舒畅、愉快、欢乐的心理环境”。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是学生持续健康、主动发展的催化剂。

一是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班级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应只是简单生硬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是充满师生平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为依赖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平视的眼光”对待每位学生,用理解和宽容、欣赏和赞许的心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有不足,教师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有求助,敢于向学生说谢谢;有隐私,敢于为学生保密„„“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只有把自己融入孩子当中,同孩子们一起谈学习、谈生活,才能倾听到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说真话、掏真劲,并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把事情做好。

二是建立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积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对于学习较吃力的同学,由成绩优秀的同学和他们做朋友,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辅导他们的学习,使知识私有、保守学习秘密逐步被团结向上、友爱互助的新型同学关系所取代。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习吃力的同学进步很大,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同时结合班级实际,开展了如“友谊地久天长”、“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等各种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班级生活内容,又强化了团结友爱的情感体验。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班级开展文化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智、能、意、行的发展,做到活动主题鲜明,活动形式和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以下我主要介绍三种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班级活动。

一是举行主题班队活动。成功的主题班会是落实班级文化主题、实现班级文化建设长远目标的有效手段。每学期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班级实际,有意识地让全班同学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主题班队活动,制定好一学期的主题班(队)计划,并选好主持人,做到人人参与,富有个性。如,为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我们开展了“我爱我家”主题班会;为激发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开展了“现实与理想”主题队会;为使学生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我们了开展“诚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次次主题班队活动内容新颖、气氛热烈、群情激昂,学生们不仅受到了良好教育,而且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是创设“开心一刻”晨会课。晨会是班级活动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同学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我班每周举行的一次重视学生能动性、个性特长发挥的“开心一刻”栏目,为学生们提供了表现自我、展示自信的舞台。每次活动,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采取轮流制方法,推选出活动主持人、版图设计人、表演人,每个小队准备一个节目进行排练。“开心一刻”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学生表演绘声绘色,既锻炼了学生胆量,又提高了学生组织管理、编排节目、表演艺术等综合素质。

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新课程强调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班学生经常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访村、居委会、行政机关等,把调查访问到的情况编成快板、诗歌、书画来反映家乡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全班还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雏鹰假日小队,积极开展打扫居民楼、做新村宣传员、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慰问军人送鸡蛋等活动。通过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网(http://wendang.baidu.com/)

第五篇: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问题教学 教学情境

论文摘要:本文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教学的保证、问题教学的有力保障、问题教学的目的四个方面结合实例对数学问题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创设问题情境要以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不同问题、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潜心去挖掘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恰如其分的提问,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问题教学尤为重要.可以说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问题教学有着更深一层次的突破。

一、问题教学的前提是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具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1.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学习与发展是为现实生活所服务的。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手中拿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由于不小心被打破成如图1所示的两块.如果照原样到店里配一块.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1)可不可以将两块全部都带过去配?

(2)可不可以带其中的一块?若能,带哪~块?

(3)从以上二.个问题中你发现什么问题?

这个情境的创设,使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角边角”概念。而是把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的记忆中,不是角边角,而是那块玻璃所带有的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2.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趣味性情境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枯燥的、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直观地趣味化,游戏化,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我们可以讲一些生活琐事.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位同学家中的衣柜上的圆形玻璃镜不小心被碰碎了.这个同学仅仅找到一块带有边缘的碎片到镜店就配了一块合适的镜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如果

是你,你能做到吗?这个同学用什么方法完成的?这样一来,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经历、动手能力、情感体验与数学有机地结合,使学生乐于听,愿意学。

3.创设悬念的教学情境

追求知识,了解知识,渴求知识。是青年学生的天性。创设悬念情境将他们引入一个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含的境界,将有益于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的感情波澜,撞击他们的求知心灵,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例如:在学习乘方时,我采用如下故事:拉面师用较粗的一根面对折、拉直,再对折,拉直„„这样拉20次是多少根,拉次呢?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于是就产生一种渴望的心理去研究,此时他们的学习不用教师强迫,他们是自愿自发的.也容易接受新知识。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问题教学 教学情境

4.创设综合性学科的问题情境

通过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发现,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这也说明了数学也接近生活,这也为自然科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体积与压强的关系。这种教学情境从自然科学中反映了一种数学建模的方式,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知识引申到数学中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的综合性。

二、问题教学的保证是问题的设计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问题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待重新认识。

1.问题的设计应顺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把握应在学生的能力范畴内,略高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任何高于或低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自觉性。

2.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顾名思义,就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从数学角度上来讲,可以从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结论、方案策略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不同的角度上.不同的知识水平上,就会给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在讲测量时,我们只需提供给学生一条皮尺

去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其余的就由学生来完成那么不同的学生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1)用升旗的绳子拉着皮尺去测量:

(2)晴天利用身高与旗杆成影,根据相似,二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计算:

(3)也可以利用臂长与到旗杆的距离,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可以利用镜子成像,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5)添加测角仪,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求解。

这些方法不得不说是好方法,虽然整节课只讲测量旗杆的高度,内容虽少,但知识面广,学生兴趣也非常浓,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真正做到了教学要面向全体。

三、问题教学的有力保障是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准确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思考方向,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教者,必善问”。提问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发问的技巧。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问题教学 教学情境

1.提问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基础上

在数学教学方面,教师提问最忌讳:“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提问只能说是哗众取宠,课堂形式搞得热热闹闹,但效果全无。问题的设计要有铺垫,有程序、有轻有重。如在探索数学规律的问题上有这么一个问题: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如图2所示。

(1)按照图2中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呢?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4)如果我要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用n表示.你是怎么得到的?

这种问题的提问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层层设问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相应的知识。

2.提问要把握时机

一个适时的提问,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中恍然大悟。两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益。因此,要精心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1)在关键点上点拨。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对一个问题进行全身心投入思考时,遇到困难之处.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问,切中要害。正如“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满堂问,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学习效果。这个道理最简单不过了。比如

在计算(2+1)(2‘+1)(2。+1)(2。+1)(2+1)(2“+1)时学生也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在时机成熟时,教师说出了问题的关键,如果在(2+1)前边乘上一个1而且把1看成是(2一1)会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马上想到了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解决,这就是教师的成功之处,伟大之处。

(2)在模糊处巧问。在学习中,最容易令学生感到模糊的是概念性的问题。因此当遇到学生模糊,似懂非懂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提问,使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对概念性的知识有所了解。

(3)在重点难点处追问。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学生可能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有层次、有步骤地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设计各种问题情境,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巧妙地提问,根据知识的情况、课型情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结合教师A身的特点.合理地进行数学问题教学,使数学课堂真正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更好地达到课堂效果和课堂目标。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及策略初探1

    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堂教学方法与反思 作者:李月奎 永善县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及时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促成学生的全......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萍乡市莲花县琴亭镇城北小学 刘聪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尤其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要有爱心,尊重学生,理解......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 管理好班级的四个基本思路 一、教师主导 二、学生自治 三、精设方法 四、常规养成 一、教师主导 第一,班主任要树立育人意识。 • 《礼记》中说:―......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A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 作者:陈红彦 来源:办公室时间:2008-11-27 18:23:14 11月27日下午,我校召开了学生管理经验交流会,会上高校长结合我校实际和当前教育大家在班级管理方面......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农二师二十六团中学 刘长江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6月,国务院又发出了......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之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之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创设 情境条件价值种类误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学习动机理论者认为:在现实的生活学......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面对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如何提高普通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在教学进程中整合运用,是体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