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硕士名词解释汇总

时间:2019-05-14 10: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33教育硕士名词解释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33教育硕士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篇:333教育硕士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社会活动。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苏格拉底产婆术: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法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分为苏格拉讽刺、定义、助产术三个步骤。8.洛克的“白板说”: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由此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制度,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9.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0.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1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3.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通过教育基本储量的测定,可以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4.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15.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16.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以及为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物质和精神收益。

17.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18.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9.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0.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1.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2.主体实践论: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即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4.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5.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6.人的潜能: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人培养成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27.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8.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9.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30.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31.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32.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3.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3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35.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6.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37.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8.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9.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40.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41.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42.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43.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44.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45.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46.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47.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48.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9.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50.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51.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52.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53.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54.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55.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56.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57.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58.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9.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60.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61.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6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6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6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6.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6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68.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9.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70.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71.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否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7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73.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7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75.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76.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种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77.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78.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9.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80.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8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82.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83.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84.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85.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道德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86.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87.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8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89.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9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91.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92.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93.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94.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95.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96.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7.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98.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99.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第二篇: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教育学名词解释总结全部

教育学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形式化教育:教育着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化。

3. 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

者。

4.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

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6. 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7.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中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8. 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

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10.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11.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的和内容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2.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1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4.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就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15.自然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卢梭、康德等均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对教育的自然性思想作新的解释,并使之哲学化,认为教育的根本属性在于充分发挥人的自然禀性。

16.洛克“白板说”: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人力资本理论: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2.教育资本储藏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测定,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教育与教育学 9. 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4.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5.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

6.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有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3.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4.主体实践论: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是内因与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这称为“主体实践论”,即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发展关键区:即发展最佳期。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而提出的。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6.成熟:人的某中先天素质的发展过程。

7.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机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8.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以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9.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10.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11.个体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12.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1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14.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5.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16.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差别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17.环境:指在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18.身心发展年龄特征: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出要求。

3.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和/或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要求。

4.教育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万古不便的教育目的是没有的。

6.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7.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9.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10.感受美:指的是人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11.创造美:个体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对美的创造。

1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具体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

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第六章课程

1.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综合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通常指广义: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2.学科中心论:其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主张学科本身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

3.儿童中心论:其出发点是儿童。主张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4.学科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丛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他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

5.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6.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7.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8.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

9.必修课程:是课程计划中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10.课程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展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11.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2.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第七章教学理论

1.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教学任务:是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基本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4.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是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如阅读、协作、计算、问题解决,以及哩、化、生学科的实验技能等。技能通过多次操练,可以发展为技巧。

5.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7.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8.认识的间接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书本知识间接地认识世界。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了的认识过程,有多种模式,且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

9.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10.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

11.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1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3.循序渐进和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指教学即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及学科知识演进顺序进行,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14.教学策略: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中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在现代教育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景,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第八章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

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2.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4.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5.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6.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

7.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8.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9.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

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1.练习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2.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展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3.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6.贝尔——兰喀斯特制:又称为“导生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转授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17。道耳顿制:1920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的道而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8.文纳特卡制:1919年,美国人华虚朋在芝加哥市郊的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课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19.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20.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有教育学教授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21.小队教学:又称“协同教学”,是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一项尝试,旨在发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基本特点是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的结构,通过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

22.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3.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4.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25.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26.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27.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28.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9.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诧异为目的。

第九章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

2.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4.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5.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生活或目标的想象、向往和追求。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6.道德教育:道德是调整人我、群我、物我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通过善恶评价、社会舆论、人们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持。道德教育就是传授这类行为规范和准则,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7.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9.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10.道德意志: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11.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为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

1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3.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4.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15.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6.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17.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18.前景教育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

19.平行教育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就是“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

20.道德内化:就是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亦即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21.道德两难法: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明确了道德冲突在人们做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便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第十章学校班级活动与课外活动

1.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2.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三篇:2013年在职联考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2013年在职联考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4、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5、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6、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7、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纪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8、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9、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10、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11、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资料来源:环球卓越

第四篇:(教育硕士) - 南京师范大学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委托培养协议书

编号:教硕委

协议方:甲方(接受培养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乙方(委托培养单位):

丙方(拟录取考生):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培养的规定,经协商,甲、乙、丙三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推荐同志攻读甲方2010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专业研究生。经国家统一入学考试、复试(部分专业或方向)和资格审查,甲方拟录取丙方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三年,课程学习以集中授课为主。

二、按规定,丙方作为我校委托培养的学生,需缴纳规定委托培养费共人民币贰万肆仟圆(¥24000.00),每年人民币捌仟圆(¥8000.00)。第一年的费用在报到前付清,否则甲方不予办理丙方的报到手续;其它费用分别在每年第一次面授前付清,否则甲方有权按规定对丙方作退学处理。

(注:1.丙方住宿费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另行收取;2.丙方的生活费和医疗费均自理。)

三、丙方在校学习期间,甲方按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和学籍管理,乙方应主动配合做好丙方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若丙方在学习期间因生病、学习成绩不合格以及其它原因中途需停止培养的,由甲方根据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处理,丙方停学后返回乙方,甲方不再收取下一学年的培养费。

四、丙方学习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可向甲方申请学位,经甲方审查合格,甲方可向丙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五、丙方毕业后须回乙方工作。

六、丙方的党团组织关系、人事档案、户口、粮油、工资关系等不转入甲方。

七、乙、丙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签订有关协议作为本协议的补充,但其内容不得与本协议冲突,否则以本协议为准。

八、本协议书须在甲方发录取通知书之前协商确定有效。

九、本协议书未尽事宜可由三方协商解决。

十、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均不得中止本协议,否则将依法追究违约责任。

甲方:南京师范大学乙方:丙方(签字):联系部门:南师大研究生招生办负 责 人:邮政编码:联系电话:025-85891892联系电话:联系电话:单位盖章(研究生招生办代章):单位盖章:邮寄地址:

2011年1月20日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

第五篇:教育硕士论文答辩稿

教育硕士论文答辩稿

尊敬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委员、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我提交的论文题目是《“暗示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的导师是***教授。

论文的总体框架包括五各部分: 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关键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综述

3.研究的理论基础

4.暗示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即我为什么这么做?我做了什么?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之所以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国家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高校输送现代合格人才的需要

由于使用条件的限制和对暗示教学法的使用存在误区,以及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对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暗示教学法在我国中学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广泛运用。综上,本研究欲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整合暗示教学法和其它化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我做了什么? 首先,先了解我校开展暗示教学法的现状与基础

为了了解本校化学教师运用暗示教学法现状,更好、更有效激发学生潜能,本研究对天津市杨柳青一中的15名化学教师从以下6方面进行了访谈。

访谈结果分析如下:

第一,是否了解暗示教学法:

第二,课堂上是否运用过积极暗示

第三,是否尝试小组学习:高一和高二的相对较年轻的教师愿意用小组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老教师还是习惯老的教学模式。高三的老师比较倾向于传统的黑板+粉笔+知识清单+大量习题。

第四,是否尝试有音乐背景的学习

第五,是否经常进行情境设计,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 第六,本校化学教师都能努力加强和学生间的交流。可见,本校教师对于暗示教学法的认识尚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自发的状态,但在新课程实践中,已经注意到根据教学任务,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与激励。

其次,对暗示教学法进行调整与改造

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和我校高中生特点,对洛扎诺夫的要求略有调整:

第一,把上课时间适当缩短 第二,把班级人数适当增多 第三,流程的修改

再次,提出了暗示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暗示教学法的情境策略

(1)运用角色扮演来创设情境(2)运用化学史来创设情境(3)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情境

暗示教学法的音乐策略

(1)自学为主的复习课,积极和消极的音乐配合使用(2)理论性强的复习课,音乐和游戏搭配使用(3)比较枯燥的习题课,运用比较轻松的音乐 暗示教学法的合作策略

暗示教学法的效果取决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合作效果。(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充分利用群体与个体的相互暗示 暗示教学法的情感策略

(1)充分利用“期望效应”(2)倡导进行自我暗示,无惧高考 教学结果分析 学生学习状态的对比调查与分析 调查对象

2009级理科2个不同层次班学生(本校实施分层教学,成绩较优秀学生分在实验班,成绩相对一般的分在平行班,其中实验1班成绩一般,实验2班成绩较好),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不设对照班,作问卷调查及班级的成绩的前后测试对比。

问卷的实施

2011年8月进行前测,笔者向所在学校天津市杨柳青一中两个层次七个理科教学班发放问卷350份,问卷回收率94%,其中有效问卷304份。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校高中生的现状。并对笔者任教的两个班分别进行前测的单独统计,2012年2月对两个班进行后测,并进行统计。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第一,暗示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第二,暗示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第三,暗示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潜在情绪能力。第四,暗示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第五,暗示教学法会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社交潜能 学习成绩分析

(1)高三实验1、2班历次考试成绩排名情况 表4.9 高三实验1、2班历次考试成绩排名

由上表可知:实验1、2班在高二学期末的时候平均成绩在同类班中倒数第一,是比较差的。而实施暗示教学法后,他们的平均成绩稳中有升,到第三、四次月考时,已能考到同类班第一名。可见,暗示教学法对提高学生成绩是帮助的。(2)高三实验1、2班历次考试学生化学成绩统计

表4.10 高三实验1、2班历次考试学生化学成绩统计〔注1〕:本研究以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成绩作为参照物,然后分别统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月考化学学习成绩均值(X)与第一次月考化学成绩间差异的显著性程度。

〔注2〕:

式中:SE1、SE2------------------两个样本的标准误

从表中数据及统计结果看:虽然两个实验班第一次月考的平均分相差较大(这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层次造成的),但实施了暗示教学法后,两个班都有进步,以后的诸次月考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2班成绩提高更为明显,说明暗示教学法对成绩好一些的学生的影响更大一些。从 Z值分析,第三次月考和第四次月考的显著性水平是差异非常显著,说明改变教学方法后,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实施暗示教学法还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5.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1)暗示教学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2)暗示教学法使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提高

(3)暗示教学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4)暗示教学法促进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改善

(5)暗示教学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业压力,有利于健康心态的形成 5.2 研究反思

本研究持续了一个学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不足。

首先,是时间,笔者仅将暗示教学法应用了将近7个月的时间,所取得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时间验证和长期的观察巩固。

其次,本课题所取得的暗示效果只是在相当的程度上改良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精神面貌,与洛扎诺夫所描述的记忆力增强二十倍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许多环节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三,在实施暗示教学法时,仅面向本人任教的两个班的所有同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习起点有很大差异,而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教学方法相同,但是实验结果有较大差别,成绩较好的实验2班成绩提高效果更好一些。是不是暗示教学法对成绩较好同学的作用更大一些呢?需要笔者的进一步的探索。最后,对音乐的选择,只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也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

回首三年的求学经历,我要感谢的人很多!

深深地感谢我的导师教授,论文的完成得益于导师悉心的指导和不断地鼓励。导师对于论文给予了详尽的指导和建议,尤其对论文逐字逐句的修改,电话中的论文回复,都使我倍受感动。还要感谢教授提供的论文数据处理方法。更要感谢各位老师为我打下的理论基础,给了我走向教育研究大门的钥匙,您们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最后,对我的家人、帮助过我的同学同事以及工作单位给予我的支持致以深深的谢意!

我的汇报结束,谢谢各位专家的聆听,也欢迎您的提问。

教育硕士论文答辩陈述词(短文学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叫,我提交的论文题目是《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本文从搜集资料、构思、撰写、修改到定稿,都得到导师余静教授的悉心指导,在这里我向余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中抽时间参加我的论文答辩。下面我简要地陈述本论文研究的有关问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1.选题来源

选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二是针对教学实际而提出了的。

(1)案例教学的运用是新课改的要求

新一轮教学改革在我国逐步推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将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及其要求,提出了案例教学的研究。案例教学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变教师主宰的课堂为师生多边互动的课堂,通过案例创设情境,构建师生、生生的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

(2)案例教学的运用是提高《经济生活》教学实效的需要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经济生活》的编写“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境”的思路,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注重获得知识的体验、感悟的经历;关

注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强调引导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出发,重视形成知识过程的体验,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许多学校和教师都能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推进新课改。但是,由于受到升学压力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经济生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以“应试本位”、“知识本位”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还占着重要地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及学习结果,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师生双边互动也不足,课堂上还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学生独立思考、亲身体验和能力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法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法违背新课标的理念,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探讨和研究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选题意义

(1)深化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模块教学的研究

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的研究比较少,在学科模块教学中的研究更是不足,使案例教学在学科模块运用的理论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白,不利于该教学法的推广。本研究把案例教学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模块--《经济生活》教学中来,深入地对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模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论和研究。

(2)转变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模块--《经济生活》教学中来,可以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作者,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案例为中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生成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同时在案例教学的互动中,也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3.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首先对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什么是案例、什么是案例教学进行了界定,并说明他们各自的特点。在明确案例教学相关概念的前提下,本文以新课标理念对案例教学进行了审视,结合案例教学的三个要素--教学文本、学生、教师,从教材的编写特点、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教师的能力等角度,分析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本文的重点则放在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首先指出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过程:案例设计--呈现案例--案例讨论--案例总结。在分述这些过程的具体操作规程或设计思想后,以《新时代的劳动者》为例,展示了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具体实例。最后提出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思考,肯定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所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电子资源等方式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比较,了解并掌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研究的现状,积累较为全面的研究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提供研究的参考和依据。调查研究法。深入中学政治课堂,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言行和行为表现作观察和记录,并对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有针对性地整理、分析与反思。设计与论题相关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案例教学前后的变化情况。

行动研究法。主要通过观摩公开课和亲自教学实践的方式。通过实施案例教学,对案例教学的理论进行验证,不断地对案例教学进行反思和修正,在实践教学中完善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4.创新之处

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研究本来就较少,在学科模块如《经济生活》的运用研究更是不足,缺乏系统地研究案例教学在模块教学中运用问题。因此,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运用研究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研究把案例教学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模块--《经济生活》教学中来,深入地对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模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5.论文的缺点

本论文的写作及修改的过程,也使我认识到学海无涯,虽然我尽可能地搜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个别论述缺乏材料佐证,有些内容仍有待细化,逻辑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与老师们期望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总之,无论如何我仍需要继续努力。同时,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包容并批评指正。我的陈述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333教育硕士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333教育硕士名词解释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关教育的名词解释

    有关教育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 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AECT’94定义:教育技术......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

    主题教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四铁”党委机关习近平在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时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牢记使命、牢记责任,当好军......

    健康教育-名词解释

    1.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 。行为――是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 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的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促进......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及其同事、学生、专业研究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

    2018年考研翻译硕士专业名词解释整理[合集五篇]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翻译硕士专业名词解释整理 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阐述变化的经书。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