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纪政纪案件处理相关问题问答
党纪政纪案件处理相关问题问答
1、给予党员纪律处分应履行哪些手续?
答:党员违反党的纪律,需要给予党纪处分时,应履下列手续:
(1)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如果涉及的问题比较重要或复杂,或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应分别不同情况,报县级或县级以上党的纪委审查批准。给予党员干部纪律处分,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党纪处分批准权限,报请主管党组织审批。
(2)支部大会讨论对党员处分时,无特殊情况,应通知受处分党员到会,允许本人申辩,也允许其他党员为其辩护。
(3)党组织对党员所要作出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同本人见面,认真听取其说明情况和申辩。如果本人对党组织所认定的错误事实、定性和处分意见有不同意见时,要认真进行复核,合理的意见要采纳。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本人坚持错误意见或拒不签署意见的,应根据事实作出决定,并写出书面说明,连同本人意见一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4)给予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的和本人对结论和决定有意见的,批准处分的党组织在审理告过程中应派专人或委托下级纪委同受处分人谈话,认真听取意见,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教育,并作好谈话记录。
(5)党组织作出的处分决定(或结论),经上级批准后,应给本人一份,并在适当范围内宣布。如果批准单位的意见与报批单位的意见不一致时,应连同批准单位的批复一并交给本人—份。
(6)处分决定批准后,要及时将批复抄送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有关部门。如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和给予其他行政处分时,应将处分决定抄政府人事部门或其他有关组织。
(7)决定和批准党员处分,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少数人决定和批准,也不允许任何口头决定和批准,必须写成正式材料,履行报批、审批手续。
2、对受刑事处罚的共产党员作党纪处理时,需要哪些材料?党组织怎样履行党纪处理手续? 答:党组织对受到刑事处罚的共产党员进行党纪处理时,除需要从司法部门取得判决书或免于起诉书,摘抄或复制主要证据材料外,还必须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的要求,写出事实调查报告。党组织履行党纪处理手续,仍须根据党章的规定,由支部大会作出处分决定(特殊情况下,由县级和县级以上党委、纪委直接作出决定),按批准权限程序报批。
3、党员受处分妁时间应从何时算起?
答:支部大会对党员的处分决定,必须报上级党委或纪委批准,才能生效。因此,党员受处分的时间,应从党委或纪委批准之日算起。
4、党员干部因犯错误被停职检查的,在正式决定处分后,是否需办理撤销停职检查的手续?
答:对于犯错误被采取了停职错误的党员干部,在正式决定处分后,如果所给予的处分是撤销党内职务或撤销党外职务处分以上的处分,则不需要办理撤销停职检查措施的手续;如果是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免于处分的,则应将处分连同批复一起抄送报准采取停职检查措施的机关,由他们办理撤销停职检查的手续,恢复正常工作。
5、对犯错误妁党员免予党纪处分将按什么程序报批?
答:根据中纪法复(1995)2号文件精神,免予党纪处分,是按党员违犯党的纪律的具体情况,本应给予较轻的纪律处分,但由于具有可以免予处分的条件,因此,对其免去应给予的纪律处分。对犯错误党员免予处分,要由有关党组织作出的书面结论和决定,并按照警告处分的报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
6、改变或撤销处分,应怎样覆行批准手续?
答:对党员和党的组织的处分,如有不当需要改变,或者处分错了,需要撤销的,由原决定和批准处分妁组织办理。在改变或撤销对党员的处分时,如原决定和批准处分的组织已撤销,由本人现在的组织办理。
7、党员调动工作后,发现他在原单位犯了严重错误,需要给予党纪处分时,应由哪里的党组织作出决定?
答:应由现在工作单位的党组织作出决定,但应征求原工作单位党组织的意见。在查处中,原单位党组织应予协助。
8、党员干部犯错误结案材料应如何处理?
答:为便于组织,人事部门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对犯有错误的党员干部,凡经过查实,给予党纪处分或免于党纪处分的,纪检机关均应及时将处分决定(处理意见)、错误事实调查报告、上级指示,本人检讨及本人对处分决定(处理意见)的意见,一式两份,加盖公章后,按干部管理权限L抄遂有关组织或人事部门,归入本人档案。
9、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是否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因为不涉及停止党员的权利问题,所以在党内仍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可不可以继续担任党内职务?
答: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原来担任党内职务的,如果工作需要而又称职的,可继续担任原来职务。如果在本单位不适合再担任现任职务的,可调整到其他单位任职;如果受到上述处分,工作又不称职的,可采耳晚职的办法,另行分配适当的工作,但不能视为是纪律处分,而应视为正常的工作调动或调整。
11、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时,应如何执行?
答: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时,党组织在作处分决定时,应当明确是撤销其—切职务,还是撤销某个职务,不要笼统地说撤销党内职务。如果决定撤销某个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开始顺序撤销。
12、撤职和免职有何区别?
答:撤职和免职是有原则区别的。撤职,是对于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的—种纪律处分。免职,则属于干部任用的—种制度,不是纪律处分。在某些情况下,有的党员犯了错误受到处分后,党的组织免去其现任职务,这是正常干部任免,不能视为纪律处分。
13、在党的机关工作的党员干部、非党员干部以及在其他机关中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党员干部,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是否降低工资?
答:根据中纪办(1988)92号梢神,凡在党的机关工作的党员干部、非党干部和在其他机关中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党务干部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原则上要降低工资,降低工资的具体办法参照《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级奖惩暂行处理办法》(劳人干(1987)62号)办理执行。降低工资的手续,由其任命单位办理。
14、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可否还给予撤消党内职务的处分?
答:留党察看处分是比撤消党内职务更重的一种处分。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不能再担任原任的党内的任何领导职务;在给予其留党察看处分时,其所任党内领导职务自然撤消,不必再另外给予撤消党内职务的处分。
15、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了党的纪律,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应如何处理?
答: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了党的纪律,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应开除他的党籍,不能再给予其他党纪处分。至于犯了一般性的错误,经过教育,诚恳地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在其他方面还没有完全丧失党员条件的,对其错误可作为察看期间的表现,到察看期满时全面考虑,一并处理。对于原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在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了党的纪律,但情节轻微,尚未构成党纪处分,本人认错态度较好的,可以延长留党察看一年。
16、由其他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留党察看的时间从什么时侯算起? 答:由警告、严重警告和撤消党内职务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的,留党察看时间应当从批准机关改变处分的时候算起;由开除党籍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的,留党察看时间应当从原批准开除党籍的时间算起。如原开除党籍处分时间已经超过确定的留党察看的时间,应在改变处分时一并恢复其党员权利。
17、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又发现新问题,在没有搞清问题之前,能否延长留党察看时间?
答: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尚未办理恢复正式党员权利手续,又发现了新的违纪问题,应在尽快查清问题后,再讨论决定是否恢复正式党员权利,或根据其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决定延长留党察看时间(只适用于受留党察看处分一年的)或开除其党籍。不能在已经发现了新的违纪问题的情况下,不经调查核实,就作出延长其留党察看时间或恢复其正式党员权利的决定。
18、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后,是否可以提前恢复其党员权利?
答: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其察看期规定为一年或两年,是根据其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确定的。这种察看,是必要的,有益的。受到这种处分的党员,应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察看。经过察看期的考验,确定改正了错误,表现较好的,才能按时恢复其正式党员的权利。对于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一般不提前恢复其正式党员 权利,应当坚持按期办理。如有个别同志在留党察看期间确实表现突出,做出了特殊贡献,或者有立功表现,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党委批准,方可提前恢复其正式党员权利。
19、延长留党察看时间由哪里批准?从什么时候算起?
答:延长党员留党察看时间,应该由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基层党委批准,并报原批准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委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备案。延长留党察看时间,应从原留党察看期满的时间算起。
20、党员因某些过失犯罪,被判处刑期较短的有期徒刑而收监执行,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的,其考察期从什么时间算起?
答:党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收监执行,由于政治上、工作上一贯表现良好,没有丧失共产党员条件而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的,其察看期应从刑满释放之日算起。因为在监禁期间,已经停止党的组织生活。党组织无法直接进行考察了解,只有在刑满释放后,参加了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党组织才便于直接考察。
21、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表现不好,可否开除党籍?
答:党章规定,党员经过留党察看,期满后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开除党籍。其中受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在留党察看期满后,由于改正错误不好,不能恢复正式党员权利,但又没有完全丧失党员条件,可以再延长一年留党察看期限,到期仍坚持不改正错误的或者又犯应受党纪处分错误的,应当开除党籍。
22、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病故,应当怎样处理?
答: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病故,一般情况下,不必办理恢复其党员权利的手续。但生前对错误的认识较好,具有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由有关党组织在该党员病故后及时作出恢复其党员权利的决定。
23、党员受刑法处罚的是否都要开除党籍?
答:共产党员违犯刑法,受刑法处罚的,一般应开除党籍,但如遇下述情况可变通办理:
按照1954年6月《中央关于处理受刑事处分的共产党员党籍问题的规定》的精 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如共产党员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或判处拘役、管制,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根据其犯罪情节和一贯表现,可以开除党籍,也可以不开除党籍,也可以不开除党籍,但必须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反革命罪犯和经济犯罪不在此列。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又收监执行的,其中有的人过去一贯表现良好,又确实符合共产党员条件,为了慎重对待和珍惜其政治生命,也可以不开除党籍,但必须给以留党察看处分。共产党员在服刑期间,停止过党组织生活。
24、党员犯了严重错误,支部大会决定开除其党籍,在上级党委(纪委)批准之前,是否可以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答:党员犯了严重错误,支部大会决定开除其党籍,在报上级党委(纪委)批准之前,仍可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因为支部大会的决定,必须经过上级党委(纪委)的批准才能生效。
25、开除党籍和除名有何区别?
答:开除党员党籍是党的最高纪律处分,适用于严重违犯党的纪律、丧失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
除名是指党组织按照党章规定,注销党员在党内的名籍,即取消党员资格。除名不是一种纪律处分,是党组织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理措施,对退党、劝告退党以及自行脱党的党员都可以进行除名。
党组织对被宣布除名的人不应该歧视或打击,应热诚地团结、帮助他们。
26、党员在受处分以后,党组织又发现他隐瞒错误怎么办?
答:党员犯了错误受到党的某种纪律处分后,党组织又发现其隐瞒错误,这说明他不接受教育、对党不忠诚老实。党组织应根据其隐瞒错误的情节和性质,或严肃批评教育、或加重处分。
27、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作出错误决定、严重违犯党的纪律的,应当怎样处理?
答: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作出错误决定,严重违犯党的纪律,造成严重后果的,除应由该党组织领导班子承担主要责任外,还应按照作出和执行错误决定的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轻重,分别给予纪律处分。不能因为错误决定是集体作出的而不追究个人应负的责任,该处分的也不给处分。但在执行这种纪律处分时,应与纯属个人 犯错误有所区别。
28、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犯了错误,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应如何履行审批手续?
答: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不是常任制。因此,党代表大会代表犯了错误,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时候,应同其他党员一样,按照处分党员的批准权限的规定,履行批准手续。
29、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是否能在党内提升或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原任职务?
答:《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规定,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受撤消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在受处分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高于原任的职务;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原任的职务;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
30、党政干部因引进资金、项目按当地政府政策获取奖金等物质性奖励问题如何处理?
答:2001年12月19日,中纪委办公厅针对党政干部因引进资金、项目按当地政府政策获取奖金等物质性奖励问题如何处理,答复如下:
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党和国家对党政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界定适用奖励政策的范围。为发展地方经济积极作出贡献,是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义务,不应获取额外报酬。党政干部在引进资金、项目后按一定比例或一定标准获取奖金或其他物质性奖励,实质上是从事经济生活中的有偿中介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诱发行贿受贿、贪污私分国有资产,以及其他以权谋私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第二条第(二)项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从事有偿中介活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八十八条也明确规定,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中的党员干部,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依照经商办企业错误处理。这一廉政要求应当同样适用于非党员干部。因此,以下人员不应适用地方政府对引进资金、项目的物质奖励政策。
1、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中的党政干部;
2、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的党政干部,其他事业单位中相当于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
3、领导班子由省部级以上党委管理的企业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由地厅级党委管理的企业的领导班子中的领导干部。
上列人员为当地引进资金、项目做出重要贡献的,可作为年终评优和评选各种先进的参考条件予以鼓励。
上列人员因引进资金、项目获取的奖金或其他物质奖励,可由各级党委政府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其中,以引进奖金、项目获取奖励为名行贿受贿、贪污私分国有资产,以及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应当严肃查处。
一些地方已经发布并适用于党政干部的奖励政策中,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布的有关党风廉政法规制度相抵触的内容,与本答复所提要求不符的内容,应当修改或者废止。今后,地方不得制定对党政干部因引进奖金、项目予以奖金等物质性奖励的规定。(中纪办[2001]220号)
31、对一个党员需要同时给予党内和行政处分,应如何履行手续?
答:应该由党的组织和行政部门分别履行审批手续。党的组织在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时,如认为必须给予撤消党外职务处分的,应向党外组织提出建议;须给予其他行政处分的,也可以提出建议,但均须由行政部门讨论决定和履行手续。
党组织给予党员的处分决定中,有向党外组织建议撤消党外职务和其他行政处分时,应将处分决定送政府人事部门或其他有关组织。
32、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业务部门,而党的关系在地方党委的党员,受党纪处分时,应如何履行审批手续?
答: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业务部门,党的关系在地方党委的党员,需要给予党纪处分时,应按党的隶属关系,由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处分决定后,按处分党员的批准权限,报上级党委或纪委审批。但在上报前征求主管业务部门的意见,尽可能做到协商一致。如果意见不一致时,应把两种意见同时上报核定。
33、犯错误的党员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署意见怎么办?
答:规定犯错误的党员,在党组织对他所作出的处分决定上签署意见,这是党组织严肃谨慎地执行党纪的郑重态度,也是尊重党员权利的表现。作为犯错误的党员,应该珍惜这种权利,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拒绝签署意见是不对的。如 遇到这种情况,党组织也要注意查一查错误事实有无出入、处理是否恰当、措词是否准确,对本人的合理意见应当采纳。如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分恰当,经过一再征求意见,说服教育,犯错误的党员仍不签署意见,也要按规定履行上报审批手续,不能因此而影响或拖延对他的处理。但上报时应说明本人不签署意见的情况,并附送谈话记录。
34、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申请退党,应如何处理?
答:《党章》第九条规定:“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有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这一规定,也适于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要求退党的党员。
35、对党章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应如何理解?
答:1996年3月5日中央纪委对党章所称“特殊情况”应如何理解,答复如下: 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一、确有违纪问题应给予党纪处分的党员,其工作的秘密程度较高,或其违纪问题涉及的秘密程度较高,不宜由基层党组织讨论;
二、确有违纪问题应给予党纪处分的党员,其所在的基层党组织瘫痪,或该基层党组织领导人同违纪问题有直接牵连的;
三、已查明某党员确有违纪问题应给予党纪处分,而其所在的基层党组织拒不处理或故意拖延不作处理的;
四、确有违纪问题应给予党纪处分的党员,原来所在基层党组织被撤消或合并,无法由原基层党组织和新单位党组织作出处理的;
五、跨地区、跨单位的集团性违纪案件中确实需要由这些地区、单位共同的上级党组织一并作出处理的;
六、遇到各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作出处理的;
七、其他省级或省级以上党组织认为必须直接作出处分决定的情况。
36、党章第四十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被处分的党员是否有权到会申辩?
答: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时,受处分的党员不参加会议,但在会前要与他谈话,听取他的申诉。
37、如何理解党章第三十九条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两年,仍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开除党籍的规定? 答:所谓坚持错误不改,是指坚持原来的错误不予改正,或者又犯其他同类性质的错误以及其他严重错误,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对于处分不服进行申诉上访的同志,要认真分析原因,不要轻易认为凡是申诉、上访的就是“态度不好”,“坚持错误不改”。应看本人申诉是否有理,有道理的应妥善解决。如确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分恰当,教育无效,仍无理取闹的,应视为坚持错误不改,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38、在党委机关工作的干部违犯纪律,需要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是否也应按照中央纪委《关于党员干部行政纪律处分审批手续的通知》(中纪发[1981]6号)的规定,由政府人事部门承办?
答:经与劳动人事部商定,在党委机关工作的干部违犯纪律,需要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由任命机关办理,不再经过人事部门。具体办法,参照劳动人事部制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级奖惩暂行处理办法》(劳人干[1987]62号)执行。
39、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时,由哪一级党组织讨论决定?
答: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以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除在特殊情况下,由中央或县级和县级以上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直接决定外,应当经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按照《关于处分违犯党纪的党员的批准权限的具体规定》报批。
40、按照党章第四十条规定“对于严重触犯刑律的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由同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开除其党籍”之后,是否还要经过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答:根据党章规定,对于严重触犯刑律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由同级委员会决定开除党籍后,必须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41、党章第四十条规定“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以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2/3以上的多数决定”。2/3以上的多数是按全体委员人数计算还是按全体会议实际到会的委员人数计算?
答:是指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人数的2/3以上的多数,不是指实际到 会委员人数的2/3。
42、某部委一副局级党员干部离休后组织关系转入地方从事一般党员干部工作,后因贪污而被判刑,党支部对其作出的开除党籍处分应由哪里审批?
答:应由该离休干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提出处理意见,并按其原职务和处分违纪党员审批权限的有关报批。上级机关在了解情况后,应予审批。作出处分决定后,应将处理情况通知其行政关系所在单位。
43、党员干部犯错误,决定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或免予党纪处分时,可否在处分决定或批复中写上免除党内职务或建议免除行政职务的意见?
答:在决定给予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或免予党纪处分时,不应在处分决定或批复中写免除党内职务或建议免去行政职务的意见。因为免除职务不是处分,不属于纪律检查机关的工作范围。
44、党员触犯刑律,若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是在人民法院宣判之前还是在宣判之后?
答:对触犯刑律的党员予以纪律处分,可以在公安、检查机关逮捕、起诉之前(如犯罪事实已经调查核实),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判决之后。这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什么时候处理有利来决定,不作统一规定。处理时,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同有关司法部门取得密切联系,互通情况,以利及时作出正确决定。
45、党员干部在离、退休后犯严重错误的,是否可以撤消原任的党内职务和建议撤消原任的党外职务?
答:党员干部在离、退休后犯了严重错误的,不宜给予撤消原任的党内职务和建议撤消原任的党外职务的处分,可根据其错误性质、情节,给予其他党纪处分。
46、有的党员干部在离休或退休前犯的错误,在离休或退休后才作处理,按其错误应给予撤消职务处分的,但他已经不在职了,是否还要给以这种处分?
答:党员干部在离休或退休前犯了错误,离休或退休后才作处理,按其错误确应给予撤消党内职务和建议撤消党外职务处分的,就应当给予这种处分。如果属于可撤消可不撤消的,则考虑给予其他轻处分。
47、给予违纪党员干部撤消党内职务处分时,如本人已从犯错误时所在单位调走,是撤消原任职务还是现任职务?如原任职务已被免职,又未任命新的职务,可否给予撤销原任职务的处分? 答:凡受审查的党员,在审查期间一般不得调离其原工作单位。如果在决定给党员干部以撤消党内职务处分时,其本人已从犯错误的单位调走,一般应撤消其现任职务。如因查处其问题而被免职审查的,也可以给予撤消原任职务的处分。如在查处其问题前,原任职务已被免去或落选,又未任命新的职务,即不使用撤消党内职务处分,可考虑给予其他党纪处分,但对其受处分后的职级应同时作出决定。
48、受处分的党员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署意见,处分决定是否有效? 答:党员因犯错误受到纪律处分,本人对处分决定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保留意见的,除了可在党的会议上发表和向上级党组织申诉外,还应当在处分决定上签署本人意见。这是执行党的纪律所应履行的一项手续。党组织在处分党员时,不让受处分者在处分决定上签字或本人拒绝签署个人意见,都是不对的。受处分的党员如果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字时,有关党组织应在处分决定上注明“已经本人阅过,但拒绝签署个人意见”,以便备查。
但是,受处分的党员是否在处分决定上签署本人意见,不是处分决定是否有效的一个条件。即使受处分的党员拒绝签署个人意见,只要处分决定是按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经有关党组织批准,即可生效。
49、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工作,被安排在比原职务低的职位上工作,但仍保留原职级待遇的,对这部分干部的党纪处分批准权限是按其享受的待遇还是按现职务履行批准手续?
答:根据中纪办[1999]188号精神,“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工作,被安排在比原职务低的职位上工作,但仍保留原职级待遇的,对这部分干部的党纪处分批准权限是按其享受的待遇还是按现职务履行批准手续”的问题,中央纪委曾作过答复,指出“军队转业的党员干部,职务没有得到相应的安排,仍享受原职级的政治、生活待遇,因犯错误须要给予党纪处分的,按其原职级和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报批。”
考虑到目前各地区、各部门的组织人事部门对这部分党员干部一般是按其现任职务进行管理的,如对这部分干部的党纪处分批准权限仍按原职级报批,就会在同一级党委中造成对这部分干部有权任免无权处分的现象,不利于对这部分干部的监督管理和违纪问题的查处。经中央纪委研究,并征得中央组织部同意,对这一问题重新作出如下答复:
对没有按原职级安排,但仍享受原职给待遇的军队转业干部因违纪须给予党纪处分的,按现任职务和处分违纪党员的批准权限报批。
50、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五项规定中所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其含义是什么?
答: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解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 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五项规定中所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包括:国有独资企业以及国有独资企业所属具有独立经营权的单位和授权经营单位(或分支机构)的领导人员;国有独资企业委派到其他企业的领导人员;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公司中由上级党组织、行政机关或者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委派、任命、招聘的领导人员以及其他经上述单位批准执行职务的领导人员。
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的中层经营管理人员适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五项规定。
未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以及未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参照执行。
51、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中“不准个人擅自决定企业的大额度资金运作、生产经营和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重要的人事任免等事项”是指什么?
答: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解释,个人擅自决定,是指违反企业制度所规定的决策程度、个人或者少数人作出决定。
大额度资金,是指超过由企业或者企业主管部门所规定的企业领导人员有权调动、使用的资金限额以上的资金。
重大决策,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的事项;企业的资产重组,工程发包,对外担保;企业对外部投资,在国(境)外投资;企业上市、配股、分红,股权收购、转让;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引进重要技术和设备,新产品开发,委托生产,转产;企业的工资制度和福利制度等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改革、重要管理制度、职工利益等重大事项的决策。
重要人事任免,是指企业对本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和下属企业、单位负责人的任命、免职或者聘用、解除聘用。
52、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中“不准将国有资产转移到个人名下或其他企业谋取非法利益”是指什么?
答: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解释,将国有资产转移到个人名下,是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以划转、调拨、公款私存、将用公款购买的房产或汽车等公物落户给私人、无偿或低价将国有企业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让私人使用或者转让给私人以及其他任何方式将国有资产转移到私人名下。
其他企业,是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所在企业以外的任何企业和其他经营性单位。
53、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中“未经投资者批准,不准以个人名义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投资参股”含义是什么?
答: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解释,不准以个人名义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投资参股,是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用企业资金以个人名义或者其他人的名义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投资参股或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购置不动产,或者进行其他经营活动。
因驻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必须以个人名义进行上述活动的,应当经过投资企业批准;投资企业有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上级企业的,还应当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上级企业批准。进行上述行为,应当按照规定办理以个人名义进行产权注册委托协议的公证手续。
54、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中“不准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含义是什么?
答: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解释,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是指提供人力、资金、关系贷款、物资、技术、设备、担保、经营场所、经营项目、商标、品牌、专利、非公开信息、客户市场等方面的便利,或者以降低卖出价格、提高买入价格或者降低场地、设备租金,以及其他方式提供优惠条件。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既包括私人的经商办企业或者其他经营性活动,也包括以承包、租赁、委托、合作、联营等方式在国有、集体单位的经商办企业或者其他经营性活动。
55、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中“不准配偶、子女个人从事可能侵害该企业利益的生产经营活动”含义是什么?
答: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解释,配偶、子女个人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个人经办或者与他人合办私营经济组织;个人受聘担任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经济组织高级职位;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后回国经营;个人进行中介活动等方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可能侵害该企业利益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个人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所在企业直接发生商品、劳务、经济担保等经济关系,或者依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所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个人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因专利、特许经营等原因具有经营项目的独占性,企业必须与其发生经济往来的,其经营的项目及项目所涉及的重要指标应当列为厂务公开的一项内容。
56、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中“不准擅自兼任下属企业或其他企业的领导职务,经批准兼职的不得领取兼职工资或其他报酬”含义是什么?
答: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解释,擅自兼任下属企业或其他企业的领导职务,是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未经主管部门、上级企业或者本企业批准,兼任下属企业或者其他企业的领导职务,或者担任这些企业的顾问或名誉职务。
主管部门、上级企业或者本企业批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兼职,应当确定其本职和兼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组织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所在单位的职务为本职,其他职务为兼职。组织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不在一处的,应当并为一处。
下属企业或其他企业包括:本企业的下级企业、本企业下属的具有独立经营权的单位、授权经营的单位,与本企业合营或者本企业参股经营的企业以及经营性事业单位,本企业以外的国有、集体、私营经济组织。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批准兼职的,兼职单位给予的工资或者其他报酬,应当上交本企业。
企业领导人员个人出资在经批准兼职的企业合法持有的股份,其红利不视为个人兼职取酬。但兼职企业给予企业领导人员的股份及其红利应视为兼职取酬。
57、党员、行政监察对象接受私营企业老板出资的旅游活动应当如何定性处理?
答:中央纪委、监察部办公厅答复如下: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益,接受其邀请,本人或携带亲友外出旅游,费用由邀请方支付的行为,以受贿错误论,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六十一条给予党纪处分。
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他人邀请,本人或携带亲友外出旅游,费用由邀请方支付的行为,以受礼错误论,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六十三条给予党纪处分。
行政监察对象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接受他人邀请,本人或携带亲友外出旅游,费用由邀请方支付的行为,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可参照本答复处理。
党员、行政监察对象接受私营企业老板出资的旅游活动,应当区别不同情况,根据上述规定定性处理。
58、纪检机关办案中确需到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或者冻结被调查对象的存款时,应如何办理?
答:中央纪委、监察部办公厅答复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十 一条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时,经县级以上监察机关领导人员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必要时,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依法冻结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根据这一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察部1998年10月13日印发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十一条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依法冻结涉嫌人员存款的操作程序并附有文书格式;监察部1999年6月7日印发了《监察机关监察文书格式标准文本式样》,其中式样10即为“查询存款通知书”。根据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行使两种职能的实际,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今后在办案中确实需要到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存款或者冻结存款时,无论是以纪检机关名义立案的,还是以监察机关名义立案的,均应以监察机关名义使用上述监察文书,并应按规定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未设监察机关的部门、单位或者系统,纪检机关需要到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和冻结存款的,可到所在行政区监察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开具监察文书。
59、对犯有贪污、贿赂错误党纪处分的数额界限怎样掌握? 答:中央纪委答复如下:
一、贪污、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贪污、受贿在5000元以上,未被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且具有《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减轻处分情节的,也可以不开除党籍,须给予留党察看处分;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的,依照《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一律开除党籍。
二、对于贪污、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的党纪处分标准,在中央纪委未作出具体规定之前,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具体情节酌情掌握。
三、处理贪污、受贿错误规定的违纪金额标准,只是违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的一个方面,在实际执纪工作中,还应考虑其他情节。
四、中央纪委以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答复相抵触的,1997年10月1日后以本答复为准。
60、党员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否一定要等开除党籍才能逮捕、起诉、审判?
答:对违犯刑法的共产党员的党纪处理,可以在公安、检察机关逮捕、起诉之前(如犯罪事实已经调查核实清楚),也可以在法院判决之后,这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什么时候处理有利来决定。
61、党员干部私自驾车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害应如何定性、处理?
答:未经批准私自驾驶本单位车辆外出,或者没有驾驶执照擅自开车,或者虽 有驾驶执照但违反交通法规开车,均属于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共产党员有上述行为之一,致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定性处理。
62、嫖客已付给卖淫女财物,但尚未发生性关系应如何定性处理?
答:对嫖客已付给卖淫妇女财物,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虽未发生性关系的,仍应以卖淫、嫖娼行为定性处理。因为,给付卖淫妇女财物是卖淫、嫖娼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财物的易手说明双方有卖淫、嫖娼的故意,并已经着手实施卖淫、嫖娼的行为。只是由于他们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这种情形可比照即遂者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不宜以“其他流氓行为定性处理”。
63、受党纪处分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如何确定等次?
答:1998年4月8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对受党纪处分的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机关工作人员和政府机关公务员确定年度考核等次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二、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因其他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三、受撤消党内职务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虑,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按其新任职务参加年度考核,按规定条件确定等次。
四、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受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五、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六、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可以参加年度考核,但在其受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不给予党纪处分的,按规定补定等次;给予党纪处分的,视其所受处分种类,分别按上述一、二、三、四、五条的规定办理。
七、受党纪处分同时又受行政处分的,按受党纪处分的情况确定其考核等次。企业、事业单位对受党纪处分人员确定年度考核等次,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64、党组能否批准对党员的党纪处分?
答:根据党章规定,给党员纪律处分,须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 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党组不是一级党委,不负责批准给党员纪律处分(需要对下属单位实行高度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工作部门的党组,其职权中央另有规定的除外)。机关党委(支部)在作出处分决定时,应征求党组的意见。
65、中央纪委《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接收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的解释?
答:本规定所称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国家拨给经费的各社会团体中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礼品,是指礼物、礼金、礼券以及象征性低价收款的物品。本规定所称其他礼品,不包括礼金和礼券。因为按照1993年4月27日中央办公厅、国家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礼金、礼券是严禁收受的,如果收受了,不论价值大小,必须一律登记上交。
凡属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即使是亲友馈赠的礼品,也不能收受,收受的必须登记上交。
66、浙江省纪委、监察厅对浙江省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登记、上交礼品的管理有何具体规定?
答:《浙江省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登记、上交礼品的实施和管理办理》规定,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品,必须自收受礼品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礼品的,自回本单位之日起)一个月内登记上交。凡应上交的礼品,不准以个人名义用于捐资助学、扶贫、解困、救灾等。
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指定受理礼品登记上交的机构,负责本单位的礼品登记、保管、上交等工作。省直属各单位上交礼品的管理和处理工作由省直机关纪工委负责。
各部门、各单位受理礼品登记上交的机构对本单位工作人员上交的礼品,应妥善保管,并按本级负责礼品管理和处理工作的部门的要求上交集中处理。其中,鲜活商品、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副食品,登记后由各单位自行处理,《礼品登记表》上交本级负责礼品管理和处理的部门。
上交礼品时,应填写《礼品登记表》一式三份,一份由本人留存,另两份随同礼品上交本部门、本单位受理礼品登记上交的机构。各单位集中上交礼品时,应将《礼品登记表》一份留存,一份随同礼品上交。
67、什么是案件审理工作?
答:案件审理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是对已检查结束的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和复查、复议、复审、复核案件所进行的审查处理工作。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案件审理工作部门在纪检监察机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对案卷材料所做的审核工作;二是党组织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各级政府和它的监察机关对案件进行审查和作出处理决定的工作。
68、基层党委案件审理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对管辖范围内党员违犯党的纪律的案件,在党委审批之前,进行集体审议、提出审理报告。
69、基层党委案件审理小组在办案中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处理检查与审理的关系,采取交叉办案的办法。对于一个具体案件,强调一定要有未参加检查的同志来审理,审理小组同志不得同时参加一个案件的检查,避免发生自查自审的现象;正确处理承办人审理与集体审议的关系,在承办人审理后,审理小组要集体审议,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避免片面性;正确处理审理与审批的关系,审理不能代替审批,处理案件最后要由基层党委集体讨论决定。
70、如何理解立案检查后需要作出审查结论的案件要移送审理?
答:中纪法复[1993]1号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试行)》第三十条所称“审查结论”,是指纪检机关对于违反党的纪律、应该给予党纪处分、但因具有免予处分的情节而免予处分的党员所作出的正式书面结论。凡经立案检查需作出审查结论的案件,都要移送审理。审理这类案件,仍执行中央纪委颁布的《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
71、申诉案件复查或复议由哪一级党组织承办?
答:确定复查或复议的申诉案件,一般情况下,应转交原决定处分的党组织或原批准处分的党组织进行复查、复议。原单位已经撤消的,应由申诉人现在的县级和县级以上党组织负责复查或复议。必要时,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可以直接或指定有关的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进行复查或复议。
对于上级党组织交办的需要复查或复议的申诉案件,下级党组织应及时办理,并报告结果。
72、案件的呈请审批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两项内容:
(1)案件集体审议后,审理部门应及时将案件材料和审理报告送纪律检查委员会主管领导,呈请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批。
(2)按照《关于处分违犯党纪的党员批准权限的具体规定》,凡需要报同党委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党委审批的案件,在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同级党委讨论决定后,由审理部门办理呈请审批手续。
73、履行备案手续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
一、按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应报上级党委或上级纪委备案的案件,必须由审批案件的党委或纪委正式向上级党委或上级纪委报送备案报告,不可只送备案材料。
二、报送备案的材料必须齐全。凡报送新处理的备案案件,应报送处分决定、调查报告、主要证据材料、受处分党员的检查或处分决定的意见及党组织对意见的说明、批准机关的决定及批复。复查处理的备案案件,应报送复查报告、复查中所取的主要证据材料、复查处理决定及有关党组织的意见、申诉者本人对复查处理决定的意见及党组织对其意见的说明和原处分决定、原调查报告及主要证据材料。
三、报备案的各项材料的份数,新案的处分决定、调查报告,复查案的复查处理决定、复查报告,均送一式三份,其它材料各送一份。报中央纪委备案的材料,除主要证据材料只送一份外,其它材料均各送一式三份。
四、审理备案案件,必须按《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办理。各级纪委审理部门审理结束后,须正式向常委提出书面审理意见。审理部门如同意下级纪委的处理决定,经分管审理的委领导签字同意后即可归档;如认为应改变下级纪委的处理决定的,须报常委会讨论决定。
五、上级党委或纪委对下级常委或纪委报送的备案案件,一般不下达批复,故处分决定一经批准或已直接决定,就应及时下达执行。备案报告上可写“如有不当,请指示”,而不必写“当否,请批示”。
74、报上级党委纪委或政府、监察机关备案的案件需报送哪些材料? 答:(1)处分决定;(2)调查报告和主要证据材料;(3)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或对处分决定意见及党组织或监察机关对其意见的说明;(4)批准机关的决定和批复。
75、审理部门受理申诉案件的范围是什么?
答: 经审理部门审理报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党委,以及原来报经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委批准过的案件中的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处分或结论不服而提出的申诉案件;本委领导临时交办的申诉案件。以及工作人员不服行政处分提出的申诉。76、如何确定申诉案件的复查或复议?
答:审理部门接到党员、党组织对处分结论不服的申诉后,应指定专人研究申诉理由,并调原处分卷进行审查。如确实在事实证据、定性处理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复查或复议的,应提出具体意见,按立案程序报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审定。凡属原认定的主要事实和影响定性量纪的重要情节有出入,或在手续方面严重违反组织原则而影响了正确处理,申诉人又提出一些新的线索等情况,则应进行复查;凡属原定主要事实无误,只是定性处理不当的问题,则应通过复议解决。对申诉案件是否进行复查或复议,原则上要由原批准单位党组织确定;原批准单位已经撤消的,由申诉人现在所在地区的县以上党委或纪律检查委员会确定。
77、申诉案件复查或复议由哪一级党组织承办?
答:确定复查或复议的申诉案件,一般情况下,应转交原决定处分的党组织或原批准处分的党组织进行复查、复议。原单位已经撤消的,应由申诉人现在的县级和县级以上党组织负责复查或复议。必要时,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可以直接或指定有关的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进行复查或复议。
对于上级党组织交办的需复查或复议的申诉案件,下级党组织应及时办理,并报告结果。
78、申诉案件审批需报送哪些材料?
答:申诉案件经复查、复议或复审、复核后,上报审批时应具备下列材料:(1)犯错误人员的申诉材料;(2)主要证据材料;(3)复查、复议决定或复审、复核决定及有关组织的意见;(4)申诉人对复查、复议决定或复审、复核决定的意见和有关组织对其意见的说明;(5)原处分决定、调查报告和主要证据材料。
79、案件审理中如何阅卷?
答:一般方法是:(1)认真阅读全案材料。首先,重点阅读调查报告、错误事实见面材料,以便对案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从头到尾地阅卷,并认真做好阅卷摘录。(2)在从头到尾阅读案件材料的基础上,应将调查报告与本人检查、本人申辩材料与证据材料、调查报告与证据材料、证据材料与证据材料对照审阅,看事实是否清楚,情节是否吻合。然后进行摘录案件材料工作,主要是摘录能够证实受处分人有错的证据和能够证实受处分人无错的证据,以及相互矛盾的证据。在摘录证言时,不要只摘证言里的某一句或某一段,而要注意到证言的联贯性、全面性,还要注意记明原卷名称、年、字号、页数、证据种类、所证实的事实、时间、地点等。(3)在认真细致地审阅全部案卷材料后,应进行综合分析,看所认定的错误事实的证据是否确凿、充分,错误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情节、后果以及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是否清楚,有关人员责任是否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补充调查,以便为定性和处理打下基础。
80、结案材料的抄送是指什么?
答: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受处分党员的处分决定、主要错误事实材料和批复抄送管理干部的党委组织部门或人事干部部门。处分决定中,如有建议撤消党外职务或其他行政处分时,应将处分决定和批复及主要错误事实材料抄送行政监察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如有建议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同时抄送有关司法部门党组。
81、什么是案卷材料的立卷归档?
答:立卷归档,就是对已审批结案的案件,按照要求,对案卷材料全部整理,编排目录,装订成卷,移交档案部门保存。归档材料包括:(1)上级党委、政府或者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案件处理的批复。(2)《案件结案审批表》、审理报告和审理过程中与犯错误人员谈话记录。(3)下级党委、政府监察机关的请示。(4)呈报单位同犯错误人员的谈话记录。(5)有关组织对犯错误人员的处分决定或对申诉复查的结论。(6)犯错误人员的检查材料或申诉材料。(7)受处分人员对处分决定、复查结论或错误事实材料的意见和有关组织对受处分人员上述意见的说明材料。(8)调查报告或复查、复议、复审、复核报告。(9)主要证据材料。(10)立案依据和手续。
第二篇:党纪政纪条规知识问答
党纪政纪条规知识问答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党内监督条例》中规定,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什么?
答:《党内监督条例》中规定,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5、《党内监督条例》中规定,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和权利有哪些?
答: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和权利:
(一)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二)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或向党的组织提出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三)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的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四)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五)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活动,发表意见。
6、《党内监督条例》 规定了党委、党委委员、纪委、纪委委员、党员和党代表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责和作用。对同级党委常委、委员以及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应由谁来履行?
答:对同级党委常委、委员以及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应由党的各级委员会来履行。
7、《党纪处分条例》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党纪处分条例》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
8、《党纪处分条例》中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哪些?
答:《党纪处分条例》中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9、哪些行为可以依照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
(二)主动检举同案人员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
(三)主动挽回损失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
(四)主动退出违纪违法所得的;
(五)有其他立功表现的;
(六)《党纪处分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
10、哪些情形可以依照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一)强迫、唆使他人违纪违法的;
(二)串供或者伪造、销毁、隐匿证据的;
(三)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四)包庇同案人员或者打击报复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人员;
(五)有其他干扰、妨碍组织审查行为的;
(六)《党纪处分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
11、《党纪处分条例》中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财物或者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定性为什么?
答: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财物或者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
12、《党纪处分条例》中规定,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应给予什么处分?
答: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3、《党纪处分条例》中规定,嫖娼、卖淫,或者组织、强迫、介绍、教唆、引诱、容留他人嫖娼、卖淫,或者故意为嫖娼、卖淫提供方便条件的,应如何处理?
答:嫖娼、卖淫,或者组织、强迫、介绍、教唆、引诱、容留他人嫖娼、卖淫,或者故意为嫖娼、卖淫提供方便条件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4、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的,应如何处理?
答: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5、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什么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
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答: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16、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其中哪条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答:公务员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担负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其中依法履行公职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17、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答: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的其他义务。
18、《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于2007年4月4日经国务院第173次常委会议通过,自何时起施行?
答:《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19、《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有哪几种?
答:《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20、什么是违法违纪行为?
答:《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所谓的违法违纪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行为。对于什么是违纪行为,在起草《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过程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不论情节轻重,都是违法违纪的行为。另一种意见认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并不一定都是违法违纪行为,只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并达到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程度,才是违法违纪行为。《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采纳了第二种意见,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给予处分。
21、挪用公款行为应当给予什么处分?
答:挪用公款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公务员为满足个人或者他人的某种需要,凭借自己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暂时将公款挪作他用,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即将被挪用的公款如数退还,公款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的行为。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挪用公款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2、受贿行为应当给予什么处分?
答:受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受贿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3、挪用公款行为与贪污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答:挪用公款行为与贪污行为的区别是:(1)挪用公款行为与贪污行为在主观方面表现不同。二者虽然都是故意,但挪用公款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以非法占有的公款的使用权为目的,即暂时改变公款的用途,待以后归还;贪污行为则是以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为目的,将公共财政永久性的占为己有。(2)挪用公款行为与贪污行为所侵犯的客体不同。挪用公款行为侵犯的是公款的使用权,而贪污行为所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3)挪用公款行为与贪污行为在客观表现上有所不同。二者虽然都是利用了职务之便,但挪用公款行为将公款归个人使用,一般不用永久性掩盖其挪用公款行为的手段,而贪污行为则采用永久性掩盖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手段,做平帐目,不露破绽。(4)挪用公款行为与贪污行为所侵害的对象不同。挪用公款行为侵害的对象仅仅是公款,而贪污行为所侵害既有公款,又有公物。
24、单位“小金库”中的款项能否成为挪用公款行为的违法违纪对象?
答:在实践中,单位非法设立“小金库”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这一过程中,也常伴随有“经管”“小金库”的有关行政机关公务员大肆挪用“小金库”库款的情况。对于这种行为能否以挪用公款行为惩处呢?我们认为可以。理由:(1)单位非法设立的“小金库”库款依法应当上缴国家,因此其在性质上属于公款;(2)挪用这部分款项的行为谈不上对擅设“小金库”的单位的公款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的侵害,但最终侵害了国家对这部分款项的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3)以挪用公款行为规制这类行为,并不意味着默认私设“小金库”的行为是合法的,而是出于维护归家对这部分款项的所有权的需要;(4)对这种行为放任不管,不利于保护国家对上述款项的所有权,不利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放纵违法违纪之虞。
25、在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和处理中回避适用的条件有哪些?
答:回避适用的条件,又称回避的理由,是指应当回避的情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参与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被调查的公务员以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其回避:
(一)与被调查的公务员是近亲关系的;
(二)与被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被调查的公务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26、《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被依法判处刑法的,给予何种处分?
答:《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被依法判处刑法的,给予开除处分。
27、《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党一部怎样的党内法规,其立法依据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其立法依据是《中国共产党章程》。28、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9、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怎样的规定? 答: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30、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报告哪些事项?
答: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报告下列事项:
(一)本人的婚姻变化情况;
(二)本人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的情况;
(三)本人因私出国(境)的情况;
(四)子女与外国人、港澳台居民通婚的情况;
(五)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及有关情况;
(六)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指同财共居的子女,下同)私人在国(境)外经商办企业的情况;
(七)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担任外国公司驻华、港澳台公司驻境内分支机构主管人员的情况;
(八)配偶、子女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九)本人认为应当向组织报告的其他事项。
31、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深刻领会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所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精神实质,并体现到实际工作中。这八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答: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32、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的四大纪律和八项要求是什么?
答:四大纪律: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八项要求:(1)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阳奉阴违、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软弱放任;(3)要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4)要廉洁奉公,不接受任何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谋取私利;(6)要公道正派,不任人唯亲、营私舞弊;(7)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贪图享受;(8)要务实为民,不弄虚作假、与民争利。
3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具体内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34、《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提出并重申了八条禁令,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一、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请托人财物:(1)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2)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3)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前款所列市场价格包括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不针对特定人的最低优惠价格。根据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各种优惠交易条件,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的,不属于违纪。
二、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或者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实际转让的,违纪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所分红利按违纪孳息处理。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违纪数额。
三、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由请托人出资,“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而获取“利润”的,以违纪论处。
四、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
五、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通过赌博方式收受请托人财物。执行中应注意区分前款所列行为与赌博活动、娱乐活动的界限。具体认定时,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赌博的背景、场合、时间、次数;(2)赌资来源;(3)其他赌博参与者有无事先通谋;(4)输赢钱物的具体情况和金额大小。
六、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七、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以本规定所列形式,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特定关系人中的共产党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前款所列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共同违纪论处。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以共同违纪论处。
八、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后,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离职前后连续收受请托人财物的,离职前后收受部分均应计入违纪数额
35、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一是实施重大决策听证制度,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决策要组织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二是实施重要事项公示制度,各级政府及部门对大事项进行决策时和决策后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向社会公示;三是实施重点工作通报制度,重点通报政府及其部门工作重点和落实情况;四是实施政务信息查询制度,通过开通“96128”政务信息电话专线,答复公众提出的咨询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36、我市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五进”工作,“五进”是指哪“五进”?
答:廉政文化“五进”是指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
37、州委‚五不准‛、德宏州国家工作人员十条禁令、瑞丽市委‚十不准、十一个严禁‛分别指什么?
答:“五不准”的规定:‚不准吸食毒品,不准赌博,不准个人经商办企业,不准‘吃、拿、卡、要’,不准迟到早退‛。德宏州国家工作人员十条禁令:(1)严禁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2)严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顶着不办、拖着不办;(3)严禁插手物资采购和建设工程的招投标;(4)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对当事人刁难和吃拿卡要;(5)严禁参与赌博活动;(6)严禁在公共场所打麻将;(7)严禁酗酒闹事和影响工作;(8)严禁上班时间不务正业;(9)严禁用公款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10)严禁以任何理由吸食毒品。市委‚十不准、十一个严禁‛:
第三篇:党纪政纪案件审理业务辅导材料(最终版)
党纪政纪案件审理业务辅导材料
一、党纪政纪案件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党纪政纪案件审理(简称案件审理),是专指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审理部门或专、兼职案件审理人对调查结束的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在作出正式处理决定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原则,对案件的实事、证据、定性、处理以及办案程序等方面所作的审核处理工作。这也是案件处理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
案件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案件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专门活动之一,是对调查案件的活动及其结论的再审查。它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原则、要求和程序。
(二)案件审理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承担。为了公正、客观地处理案件,案件审理工作必须由纪检监察机关中不承担案件调查任务的案件审理部门承担。在没有条件设立案件审理部门的单位,也要由没有参加过案件调查的专职或兼职的案件审理工作人员来承担。这是案件审理工作任务性质决定的。
(三)审理案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办法》、《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直接行使行政处分权的程序问题的通知》等纪检监察法律、法规,对审理违犯党纪政纪案件和审理申诉案件的审理程序、批准程序、执行程序都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审理案件一定要按照这些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办理。
二、案件审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范围
案件审理工作,是指对调查结束的违犯党的纪律和行政纪律的案件所进行的审核处理工作。
(一)案件审理工作的任务
1993年,纪检机关和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同时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履行两项职能在案件审理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根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以及《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的规定,案件审理工作的任务是:审查处理党员、党组织和行政监察对象违纪党纪政纪的案件和申诉案件,实事求是地核对违犯党纪政纪案件的事实材料,审核鉴别证据,根据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纪政纪条规分析认定案件的性质,按照规定的程序,正确地处理违纪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具体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6项任务)]
1、审理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严肃查处违犯党纪政纪的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方面,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章规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的主要任务和职责范围是: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案件审理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查处理违纪案件的必经程序。因此,审理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使违纪人员得到正确的处理,使不构成违纪或者虽有错误但情节显著轻微不应给予处分的人免于追究纪律责任,是案件审理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案件审理部门根据案件审理工作的职责范围,受理党员、党组织违犯党的纪律和监察对象违犯行政纪律的案件。审理部门依据审理违犯党纪政纪案件的要求,审核全部案件材料,弄清案件的事实,正确地鉴别和使用证据,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准确地认定案件的性质,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并审核办案手续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的规定。按照处分党员的批准权限和处分监察对象的行政处分权限,报请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察机关部(厅、局)长办公会议及党委、政府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各种手续,这是案件审理工作的一项经常性的、主要的任务。
2、受理申诉案件。党员和监察对象对处分决定或审查结论不服提出申诉,是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民主权利。因此,受理申诉案件也是案件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受理申诉案件不仅是保障党员和监察对象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正确执行纪律的保证。案件审理部门根据其具体的职责范围,受理受处分的党员或监察对象对已经生效的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或审查结论不服的申诉,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原处分决定或原审查结论进行重新审查,提出维持、变更、撤销原处分或原审查结论的审理意见,报请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察机关部(厅、局)长办公会议审批,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各种手续。从而维持正确的处分或结论,纠正错误的处分或结论,维护纪律的严肃性。
3、草拟案件审理程序方面的条规。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案件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审理部门应根据案件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草拟案件审理工作程序方面的条规,加强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
4、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案件审理工作是调查处理案件的必经环节,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案件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案件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办理案件的质量,对于能否正确地执行党的纪律,更好地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审理人员的素质,是案件审理工作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也是保证办案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5、为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选择典型案例。
6、办理并指导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
(二)案件审理工作职责(十二项)
根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及处理违犯党纪政纪案件批准权限的有关规定,案件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范围如下:(十二项)
1、审理本级纪检监察机关批准或作出处分决定的案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按照处理党纪案件的批准权限和处理政纪案件的行政处分权限的规定,审理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呈报的需由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审批的案件。这里所讲的下级监察机关呈报审批的案件,指的是监察机关派出机构立案调查,在调查结束并提出审议意见后,报派出的监察机关批准,由派出机构下达处分决定的案件。
(2)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立案调查,并由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作出处分决定的案件。
(3)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呈报的特别重要或复杂的案件。(4)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对司法机关已处理的案件中涉及的党员和监察对象,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一般由审理部门受理;如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则应由案件检查部门办理立案手续。
2、审理需呈报上级党委、纪检监察机关,同级党委、政府审批的案件。需报上级监察机关批准的案件,主要指的是监察机关派出机构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根据行政处分权限的规定,对派出机构监察对象中的某一级别的监察对象给予撤职以下(含撤职)行政处分时,除报主管机关批准外,也可以报派出机构的监察机关批准,由派出机构下达处分决定。至于地方各级监察机关,对本级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时,呈报本级政府批准,无需报上级监察机关批准。
3、审理虽然不属于本级监察机关行政处分权限之内,但由本级监察机关直接立案调查,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的案件。
4、审理申诉案件。受理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的申诉,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来说,案件审理部门和信访部门都有受理申诉的任务,但职责范围不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和《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的办法》的规定,审理部门负责受理以下案件:
(1)对本级党委、纪检监察机关批准或直接作出处分决定不服的申诉,以及对主管部门、下级政府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申诉。
(2)对本级党委、纪检监察机关决定,并报上级党委、纪检监察机关批准的处分决定不服的申诉。
(3)对下级党委、纪委批准的处分决定不服,经下级党委、纪委复议、复查,申诉人对复议、复查决定仍然不服,由上级纪委再次进行复议、复查的案件。
(4)审理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不服的申诉案件。(5)原作出处分决定的下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撤销,申诉人现在所在单位难以进行复议、复查或复审的申请,也可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复议、复查或复审。除此之外,其他受处分人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提出的申诉,由信访部门办理。对于不属于审理部门受理范围内的申诉案件,审理部门应及时转给信访部门办理,不得扣压。
5、审理征求意见案件。包括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征求意见的案件和本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部门和信访部门征求意见的案件。征求意见案件也要按程序办理,审理部门的答复意见,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况,需分别经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察机关部(厅、局)长办公会议,主管审理工作的委、部(厅、局)领导批准同意,或经审理部门集体审议后答复。对征求意见案件的答复,仅供征求意见的单位参考。
6、审理下级纪委呈报的备案案件。
7、审理本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案件。这类案件也应按审理程序的规定办理,审理结果应向交办案件的领导同志报告。
8、审理下级纪委对同级党委处理案件的决定有不同意见,请求予以复议或复查的案件。在一般情况下,纪委应服从党委的决定。但是纪委认为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请求上一级纪委进行复议、复查。
9、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审理工作和执行纪律的情况调查研究,进行业务指导。
10、草拟案件审理程序方面的条规和规定。党的纪检条规和行政监察法规分别属于两个体系,因此,案件审理部门应分别草拟有关审理违犯党纪案件和审理违犯政纪案件规范化的法规、条规和规定。对合署办公后审理部门在履行两项职责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具体办法进行规范。
11、编写典型案例,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12、办理并指导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
三、案件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案件审理工作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案件审理工作最基本的原则。案件审理工作中要对客观存在的违纪行为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对案件进行公正恰当的定性处理。因此,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定案件事实,客观地反映案件的本来面貌,分析案件的性质,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在案件审理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审理的每一个阶段,必须注意从不同案件的客观实际出发去研究、分析,并作出判断。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作为定案的基础。以事实为依据,是正确处理案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定性和正确地处理案件。案件审理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不论是在研究案情还是讨论汇报,都应根据案件材料,完整、准确、真实的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不允许凭个人的好恶,主观臆断,随意决定对材料的取舍,也不允许捕风捉影,似是而非,把没有证据的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更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虚构不存在的事实。如果在错误事实的认定上出现偏差,应由审理部门和审理人员承担主要责任。因此,审理人员必须公正、准确、客观的反映和认定案件事实。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必须以查证属实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是认定事实的依据。只有证据充分、确实,才能认定受审人员是否犯有错误,犯有什么性质的错误,以及错误的严重程度。因此,案件审理人员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调查收集的各种证据,进行系统、周密的分析,鉴别真伪,在准确判断证据的基础上,认定案件的真实情况,对案件事实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3)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准确认定案件性质。准确地认定案件性质,是正确处理案件的关键。如果定性不准,就难以做到处理恰当。认定案件性质要坚持实事求是,是什么样的问题,就定什么性质。不能预先定调子、划框框,不能“无限上纲”,更不能以任何理由随意夸大、宿小或歪曲案件事实的和性质。
(4)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恰当量纪。量纪是否恰当,是调查处理违纪案件的基本环节。在对受理审查人作出处理决定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以查证属实的事实为依据,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党纪政纪的纪律处分条规为准绳,客观看待案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环境,科学地分析认定受审查人员应负的责任,公正地从重、加重、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分的情节,根据有关规定,恰当地确定应该给予的处分。不以对受审查人员的印象好坏、职务高低或个别领导的意见而随意量纪。
(5)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有错必纠。由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在查处案件中难免发生差错,对此也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管在调查处理案件过程中,还是在申诉案件的复查、复议、复审、复核中发现错误,都应坚持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的原则。如果发现差错,不论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作出的,不论是哪一级组织、哪一个领导人批准的,都应坚决纠正。
(6)在案件审理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审理人员要敢于和善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审理人员必须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审理案件过程中,排除私心杂念,即便在舆论压力、领导压力或者个人得失面前,也不屈服,不退缩,敢于讲真话,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秉公办案,不徇私情,敢于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2、惩处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惩处和教育相结合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惩处违法违纪人员的同时,对违法违纪人员进行教育。既使本人能够认识、改正错误,不再重犯,也使广大党员和监察对象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在案件审理工作中正确贯彻惩处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违犯纪律的党员和监察对象,给以恰当的处理。既要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又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惩处本身就是教育,错误的惩处不但难以使受处分人员受到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广大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拥护,还有可能起到错误的导向作用。只有正确的惩处,才能使犯错误人员认识自己错误的危害性,找出犯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才能使广大党员和监察对象分清是非,从犯错误人员身上得到教训和警示。
(2)坚持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审理人员要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以同志式的态度,热心地对待受审查人员。通过和受审查人员谈话,当面听取本人的意见,指出他们的错误,帮助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建立改正错误的信心,并为他们改正错误创造条件。同时对受审查人员的申诉和辩解,应该耐心听取、认真考虑。
(3)挑选部分处理过的典型案例,对广大党员和监察对象进行纪律教育。
3、严肃慎重、区别对待的原则
严肃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处理违犯党纪政纪的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时,要严格按照党章、《准则》,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办理。慎重是指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要谨慎从事,不要轻率地作出决定,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错误。区别对待,是指在弄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所犯错误情节显著轻微的党员和监察对象,主要是通过批评、教育的方针,帮助他们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对于犯有严重错误的党员和监察对象,则必须给予必要的党纪政纪处分;对于严重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党员和监察对象,则要给予严厉的党纪政纪处分,直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案件审理工作要正确地中贯彻严肃慎重、区别对待的原则,必须做到五个区分:
(1)区分故意违纪和过失违纪。故意违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实施了违纪行为。过失违纪则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或过于自信没有预见或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违纪人违纪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不同,反映了恶性程度的不同,故意违纪的恶性程度较之过失违纪要严重得多,因此在处理时要注意区别。
(2)区分案件性质。案件性质不同,处理就会不同。要注意认真分析违纪行为的构成要件,准确把握案件性质。(3)区分违纪的后果。违纪后果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对处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应予注意。
(4)区分违纪责任。受审查人员在违纪案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处理也不同。例如应将负主要责任的人与负次要责任的人相区别,将主动策划违纪的人同被动实施的人相区别等。
(5)区分认错态度好坏。
4、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指党的纪律对一切党员都适用,行政纪律对所有的监察对象都适用,没有任何例外。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体现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党员和监察对象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党的纪律和行政纪律,必须受到纪律的约束,决不允许任何人有例外。任何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民主权利,都要受到纪律的保护;如果违犯了纪律,就要追究纪律责任或给予相应的处理。二是纪检监察机关执行纪律要严格依法办事。凡是违犯纪律的党员和监察对象,只要该追究纪律责任的,都要受到追究,并按照同一原则和标准进行处理。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人员,不允许有凌驾于党纪、政纪、法律之上的任何特权。贯彻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就必须:
(1)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案。不能因受审查人的地位、身份、职务、民族、财产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任何党员和监察对象的申诉或者申辩都要一视同仁。(2)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敢于坚持原则,不惧干扰,不畏权势,才能秉公执纪,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坚决有效的斗争。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党和国家最根本的组织制度和原则,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运用。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维护全党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体现了党的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和政治纪律的统一。
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广泛的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而没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党和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就无法实现。在案件审理工作中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可以充分听取不同意见,集思广益,使案件办理的更加扎实、公正、可靠,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
在案件审理工作中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审理部门的集体审议制度。承办人在阅卷完毕之后,案件要经过审理部门集体审议,由审理部门集体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进行审核。
(2)在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时,要经过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察机关部(厅、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能个人或少数人决定或批准对党员、党组织或监察对象的处理。
(3)在执行纪律的时候,要坚持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下级党组织、行政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对上级党组织、行政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作出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向上级反映或请示重新审查。但在上级党组织、行政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改变处理决定之前,必须坚决执行。
6、保障党员和监察对象权利原则:
保障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权利,是党章、《准则》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对正确处理案件,有着重要的意义。(1)保障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政策开放以来,党中央制定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正确方针,修改了党章、宪法,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立法的角度保障了包括党员和监察对象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通过健全法制来防止“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悲剧的重演。(2)保障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权利,是正确执行纪律的需要。根据党章、《准则》、宪法、法律以及纪检监察法规的规定,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党员和监察对象违纪案件,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办案。对于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也要保障他们的正当权利。
在案件审理工作中,保障受审查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在党组织决定对党员的处分时,一般情况下,本人有权参加会议并进行申辩。党组织要认真听取本人的意见。如果本人的意见有道理,党组织应当采纳。如果本人的意见没有道理,要进行教育、帮助,并对其意见作出说明。B、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和受处分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如果本人有不同意见,案件需报上级批准时,应将党组织、行政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的决定、本人的意见以及对本人意见的说明,一并报上级审定。
C、党员和监察对象对处分决定或审查决定不服的,有权提出请求和申诉。对党员和监察对象提出的请求和申诉,必须及时办理,并答复本人。对于不属于案件审理部门受理范围内的请求和申诉,要及时转递,不能扣压和推诿。D、在审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审理部门应派人和受审查人员谈话,直接听取本人的意见。E、处分决定和批复应送交本人一份。
F、受审查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和本案有某种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有权申请办案人员回避。此外,还应注意保护证明人、揭发人和检举人的合法权利。
(二)案件审理中的回避制度:
案件审理工作中的回避制度,是指和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审理人员不得参与审理案件的制度。案件审理工作中实行回避制度,是案件审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决定的。
1、回避的条件:
根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和《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的规定,办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是案件被调查人、检举人、控告人、申诉人的近亲属。(这
第四篇:党纪政纪心得体会
学习《党纪政纪典型案例解析》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通过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及党纪政纪条规学习,有了很深刻的体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党性煅练和党性修养。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共产党加强世界观改造和思想修养,决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更不是什么“左”的东西,而是共产党员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我们党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党员修养搞得好,党员队伍素质就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然或放松了党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党员修养,党员素质就下降,党的形象就要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要受到影响甚至挫折。作为一名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更要从指导思想上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引领自己行动上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向成熟。
在指导思想上,从建党始,因为有信仰,我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不容臵疑的事实。自从我入党的那一刻起,就坚持从自我做起,从武装自己的头脑做起,自觉克服“平凡岗位上难以体现先进性”的想法。尽管自己注重从理论上武装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做到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坚定,但在学习的深度、广度
上还需进一步拓展。因为党的创新理论,在指导工作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极其丰富,内容博大精深,靠一阵子、一会儿的突击是不能掌握其精髓的,还需下大功夫深研细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不论环境、条件怎样变化,严格按照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自己立身做人的标准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不迷失方向,才能永远不忘记职责,才能永远心明眼亮,才能以党的旗臶为旗臶,党有号召,自己就有行动,在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树起先进性形象。
在精神状态上,精神是人的灵魂,没有精神什么事都是办不成的。人的精神不是天生带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源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根植于对革命科学理论的武装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时时注重建立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努力完善自我。好的精神状态,就是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坚定的形象、能力素质过硬的形象、道德情操高尚的形象、作风求真务实的形象和本职工作出色的形象。我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始终认为,精神动力是抓工作的基础。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去做好各项工作,把自己融入到单位及工作中,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做每一件事情。如在体育比赛中,我们不乏见到实力较弱的运动员凭着高昂的斗志以弱胜强,因此比赛时精神状态往往决定比赛结果。在
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一定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见成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干好本职工作。
在能力素质上,能力素质与体现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实践中提高和升华。我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素质与工作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如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要正确处理好现实性与可行性的关系,坚决改变习惯性的工作套路,以快捷、高效、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工作落实。
在工作作风上,改进工作作风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自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把工作的高效率与领导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根本尺度,心里始终装着党的事业,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本职岗位上,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我知道,把自己正在做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还是一种可贵的工作品质和作风。这种无形的东西可直接影响单位及职工队伍的整体形象,影响行政工作的整体提高。对此,要努力做到:“沉”下去探个究竟,不靠“拍脑袋”办事,建立起工作的高标准,树立起工作的求真务实作风;“思”字自
有千斤重,不以坐而能论道,认识到工作任务的重要性,树立起工作的责任心,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我党肌体的一个细胞。党员干部是党的骨干力量,我们只有自觉地从指导思想、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审视自己、剖析自己,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
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人事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行业自律制度,形成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道路还很漫长,我将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引下,满怀对党的信赖,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轨迹,始终沿着坚定正确的方向前进。
沈小斌
二○一二年三月九日
第五篇:纪委查办案件业务知识问答
纪委查办案件业务知识问答
1、什么是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
答:广义上的违纪行为,泛指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一切违反党章和党内法规,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狭义上违纪行为,专指上些违纪行为中,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应当受到追究的行为。
2、什么是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答:指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行为。
3、党纪处分和行政处分种类有哪些?
答:党纪处分有五种: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行政处分有六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4、处分党员必须履行哪些手续? 答:⑴、必须经过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
⑵、党支部大会讨论对党员的处分时,应通知受处分党员到会,允许本人申辩,也允许其他党员为他辩护。
⑶、党组织作出的对党员的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认真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
⑷、党组织作出的处分决定(或结论),经上级批准后,应给本人一份,并在适当范围内宣布。
⑸、处分决定批准后,要及时将批复抄送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有关部门。
5、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对违纪党员的处分时为什么要通知犯错误党员到会?
答: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时,除特殊情况外,应当通知受处分的党员本人到会。一方面便于犯错误党员行使自己的权利,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另一方面使党组织有机会更好地听到犯错误党员本人的申诉,有利于更全面地考虑和处理问题,作出正确的、恰当的决定。
党支大会通过处分决定后,应当把书面的处分决定交给本人阅看,让他签署意见,然后报上级审批。
6、在犯错误党员未到会的情况下,支部大会作出的处分决定是否有效?
答:一般情况下,本人不在不要急于召开党支部大会,更不要急忙作出决定。特殊情况下,如本人关押、出走或长期外出不归,党组织无法通知本人参加党支部大会,在本人缺席的情况下,支部仍可作出处分决定。如果犯错误党员本人拒不参加支部大会,要做弃权论,支部大会通过的决定同样有效。
7、党支部书记犯了错误,支部召开大会讨论给其党纪处分,应由谁来主持会议?支部大会作出的处分决定由谁来签名盖章?
答:召开党支部大会时可以由支部副书记主持会议,但须有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未设支部副书记的支部,应由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主持会议。支部大会形成处分决定后,由主持支部大会的人写出说明,代表支部签名盖章。
8、支部大会讨论对违纪党员的处理时,可不可以要求非本支部的办案人员在会上介绍案情?
答: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精神,办案人员受党支部委托,列席会议介绍案情是可以的。但最好的办法是办案人员可先将案件的调查情况向支部负责人或支委会作详细汇报,召开支部大会时,由支部成员介绍案情,办案人员可根据支部的要求作补充。
9、支部大会讨论对党员的处分时,有两种意见,人数各占一半时,支部以支委会的多数意见决定给这个党员的党纪处分并上报,这种做法对吗?
答:支部大会讨论对党员的处分,在两种意见人数各半的情况下,以支委会多数人的意见决定给予某种处分上报是不妥的。支部大会上两种意见人数各半或有几种意见分歧不能形成决议时,支委会不要匆忙地做出决定上报,应进一步向党员介绍违纪党员的错误事实、性质,并结合学习《党章》、有关党纪处分条规等,充分酝酿后,再次召开支部大会进行讨论。如果仍然不能形成决议,支委会应将支部大会讨论情况和各种意见一并上报上一级党组织,按照审批权限,由上一级党组织作出对该党员的处分决定。
10、党员违犯纪律,未经支部大会讨论,可否由支部委员会决定免予处分?
答:党组织在决定对违纪党员进行处分时,应当认真调查和研究有关材料,仔细听取本人申诉,交党小组讨论。在集中党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处分决定。未经支部大会讨论,支部委员会无权决定免予处分。
11、临时党支部是否有权处分党员?
答:临时党支部一般由执行某项临时任务的党员组成,他们临时在这个支部过组织生活,没有赋予临时党支部执行纪律处分党员的取权,因此不能对违纪党员作出处分决定。
12、党员犯了严重错误,支部大会决定开除其党籍,在上级党委(纪委)批准之前,是否可以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答:党员犯了严重错误,仍然可以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因为支部大会的决定,必须经过上级党委(纪委)的批准,才能生效。
13、对党员的党纪处分决定是由谁作出的?
答:对党员的党纪处分决定是由党支部大会作出的,上级党委(纪委)下达的是批复。
14、处分决定与本人见面时本人不签意见怎么办?处分决定是否生效?
答:经党组织正式讨论对犯错误党员作出的处分决定,同本人见面时,本人对处分决定要签署意见。受处分党员如果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字,有关党组织应在处分决定上注明“已经本人阅过,但拒绝签署意见”,以便备查。受处分党员是否在处分决定上签署意见,不是处分决定是否生效的条件,即使受处分的党员拒绝签署个人意见,只要处分决定按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经有关党组织批准,即可生效。
15、同一案件中涉及多个不同级别的人共同违纪,且都应给予党纪处分,应怎样履行审批手续? 答:按照级别管理原则,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按照其中职务级别最高的党员的批准权限进行统一审批。
二是由有批准权限的党委、纪委对所有违纪人进行统一平衡后,提出处分意见,然后按照处分批准权限分别审批。这个有批准权限的单位指对职务级别最高的违纪党员有批准权限的党委、纪委。
16、党员犯错误后调到别的单位,应怎样处理?
答:党员犯错误违犯了党纪,只要本人工作调动之前参加了讨论对他处分的党支部大会,本人也表示了意见,调离后原支部的上级党委可以审批对他的处分,但要抓紧办理。如果调离时没有召开党支部大会,原支部就不要再讨论其处分,可将有关情况转给调入单位。
17、对受刑事处罚的党员进行党纪处理时,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履行审批手续? 答:党组织对受刑事处罚的党员进行党纪处分时,除需从司法部门取得判决书或不起诉决定书,摘抄或复制主要证据材料处,还必须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的要求,写出审理报告。党组织履行党纪处理的手续,仍须根据党章的规定,由支部大会作出处分决定,按照批准权限、程序报批。
18、给予因违法犯罪被关押、判刑的党员党纪处分时,怎样履行审批手续?
答:一般应按规定的程序办理。特殊情况下,如果确实无法与本人见面,应将这一情况记录在案,报有关领导批准后,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将上述材料存入档案。
19、党员在代理职务期间违纪需要给予处分的,是否应按当时所代理的职务报批?
答: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凡是由领导临时指定或口头宣布代理某项职务的,在代理期间犯了错误,需给予党纪处分时,按其原职务的权限审批。如是组织正式行文任命代理某项职务的,在代理期间违纪需给予党纪处分,应按所代理的职务的权限审批。
20、对离休、退居二线的党员干部给予党纪处分由谁审批? 答:对离休、退居二线的党员干部,给予党纪处分,仍按原任职务规定的批准权限办理报批手续,离休或退居二线后提高了政治待遇的,按提高后的职级报批。
21、党员干部因犯错误被停职检查的,在正式处分决定作出后,是否需要办理撤销停职检查手续?
答:在正式处分决定作出后,如果所给予的处分是撤销党内职务以上的处分,则不需要办理撤销停职检查措施的手续,如果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及以下处分或免处,则应将处分决定抄报批准采取停职检查措施的机关,由他们办理撤销停职检查手续,恢复正常工作。
22、对严重违反党的纪律的党组织应当如何处理?
答:根据《党章》规定,对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应该给予改组或解散。给予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纪律处分,由该组织的上一级党委作出处分决定,并需报再上一级党委审查批准。
对严重违犯党纪、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领导机构,应当予以改组。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外,均自然免职。对于全体或者多数党员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应当予以解散。对于受到解散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当逐个审查。其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应当重新登记,并参加新的组织过党的生活;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宣布除名;有违纪行为的,依照规定予以追究。
23、如何理解撤销党内职务和留党察看处分?
答: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指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选举或组织任命的党内各种职务。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组织在作出处分决定时,应当明确是撤销其一切职务还是某个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某个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开始依次撤销。对于在党外组织担任的职务,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
留党察看处分,分为留党察看一年、留党察看二年,对于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党员,期满后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再延长一年留党察看期限。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对于担任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
24、党纪处分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是否办理解除或撤销手续? 答:党员受到党内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其规定。受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后要求重新入党的,由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核后,报县委审批。
25、对公务员的政纪处分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处分期限:行政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撤职24个月。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26、如何解除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
答:人事部、监察部人发[1999]100号文件《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应由受行政处分的国家公务员所在单位根据受行政处分者改正错误的表现,向做出行政处分决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做出行政处分决定的机关批准解除行政处分。做出解除行政处分决定的机关,应书面形式通知有关部门和受行政处分的国家公务员本人。
监察机关提出监察建议,由有关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的,由做出行政处分决定的行政机关批准解除行政处分。
27、留党察看期满后恢复党员权利如何办理手续?
答:党员受留党察看期满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权利。首先由本人向党组织写出要求恢复正式党员权利的申请,报告自己对所犯错误的认识,留党察看期间改正错误的情况,今后努力的方向等。支部大会根据本人的申请和考察情况进行讨论,如确认其已改正了错误,就可以恢复其正式党员权利。恢复党员权利的决定要经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党委正式批准后生效,并报原批准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委(纪委)备案。
28、预备党员违纪能否予以党纪立案和给予党纪处分,如何处理?
答:纪委不能对预备党员予以党纪立案,也不能给予党纪处分。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29、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如何处理? 答:应当区别情况作出不同处理。
一是对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党组织应当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
二是对除前项规定的情况以外(指不需要开除党籍的),下落不明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党组织应当按照党章规定对其予以除名。
30、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的,或者死亡后又发现有严重违纪问题的,如何处理?
答: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开除其党籍;对于应当给予留党察看以下(含留党察看)处分的,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31、党纪处分决定和政纪处分决定应当从何时算起? 答:从按照审批权限的机关作出该决定之日算起。
3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是何时颁布试行,试行到何时?《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何时颁布实施? 答:1997年2月7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并自发布之日起试行。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
33、《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何时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何时起施行?
答:1993年4月24日,国务院第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令第125号发布,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施行同时废止《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3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何时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何时起施行?
答:1997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1997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5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4年9月6日,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35、《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何时起施行?
答: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36、中共中央纪委中纪法复[1997]2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997年9月1日,中共中央纪委颁布了中纪法复[1997]2号文件《关于对犯有贪污、贿赂错误党纪处分的数额界限问题的请示的答复》。其主要内容为:
㈠、贪污、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于贪污、受贿在5000元以上,未被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且具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二十六条(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减轻处分情节的,也可以不开除党籍,须给予留党察看处分;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三十条(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为第三十条)的规定,一律开除党籍。㈡、对于贪污、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的党纪处分标准,在中央纪委未作出具体规定之前,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具体情节酌情掌握。
㈢、处理贪污、贿赂错误规定的违纪金额标准,只是违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的一个方面,在实际执纪工作中,还应考虑其他情节。
㈣、中央纪委以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答复相抵触的,1997年10月1日后以本答复为准。
3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处分执行工作是如何规定的?
答: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的基层党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还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等相应变更手续;涉及撤销或者调整其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及时撤销或调整其党外职务。特殊情况下,经作出或者批准作出处分决定的组织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不按照规定落实党纪处分决定和其他相关手续的,应当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责任人员的责任。其中情节较重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本条例规定处理。
38、党纪处分对考核结果的影响是怎样规定的? 答:1998年4月8日,中纪委、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受党纪处分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考核有关问题的意见》规定:
㈠、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㈡、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因其他错误而受到严警告处分的,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㈢、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按其新任职务参加考核,按规定条件确定等次。
㈣、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受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㈤、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㈥、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可以参加考核,在其受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不给予党纪处分的,按照规定补定等次;给予党纪处分的,视其所受处分种类,分别按前述五条的规定办理。
㈦、受党纪处分同时又受行政处分的,按受党纪处分的情况确定其考核等次。
㈧、企业、事业单位对受党纪处分人员确定考核等次,可以参照本意见执行。
39、审理案件的“二十四字”方针要求是什么? 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40、如何理解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原则?
答:㈠、事实清楚。指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必须清楚,这是对违法违纪行为正确定性量纪的客观基础。定案的事实必须清楚,不能前后矛盾、牵强附会、含糊不清,更不能把一些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颠倒是非、随意夸大或缩小的材料,作为定案所依据的事实。
㈡、证据确凿。指据以认定违法违纪行为和给予违法违纪行为人处分的证据必须能够充分证明违法违纪行为的存在以及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对不能够充分证明违法违纪行为客观情况的证明则不能采信。证据确凿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
⑴、证据必须真实。所取得的证据要能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
⑵、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内在的联系,与案件没有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⑶、证据必须充分,能够将违法违纪事实证明清楚,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
⑷、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排除。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不能认定违法违纪;证据确实、充分的,即使犯错误的本人拒不承认,也可以认定违法违纪。
㈢、定性准确。指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对违法违纪行为人所犯错误事实的性质的认定确实无疑。准确判定案件的性质,是正确处理案件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纪律能否得以正确执行。要做到定性准确,必须要有正确认定案件性质的依据。即党纪处分条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国务院的决定。除此之外,任何规范性文件都不能规定违法违纪行为和处分幅度。要严格按照上述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决定中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构成要件来认定案件的性质,切忌将此行为认定为彼行为。
㈣、处理恰当。指根据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依法给予违法违纪行为人恰当的处理,要做到轻重适度,不枉不纵。给予违法违纪行为人的处分是否恰当,对于正确执行党纪和公务员纪律,惩处违法违纪行为人,挽救犯错误人员,教育广大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处理轻了,难以使违法违纪行为人受到应有的惩处,起不到教育挽救本人的目的,还会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产生消极作用。处理重了,滥施纪律,就会损害违法违纪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㈤、手续完备。手续是指案件查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书面材料,即案件调查处理要经过受理检举控告、初核、立案、调查、错误事实材料和本人见面、形成调查报告、移送审理、基层党组织提出处理意见、案件审批、下达和送达处分决定等程序,每道程序都要有相应的文字材料存卷。如果某一程序的手续未到位,就不能进入到下一程序。
㈥、程序合法。程序合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调查处理的程序是法定的,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二是调查处理程序中每个阶段的任务、手续、要求是法定的。受理、初查、立案、调查、审理、处理,都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
41、什么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国务院的决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怎样? 答: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及法律的授权,制订并颁布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以及由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地方性法规: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法律授权和特别权的形式赋予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法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文件。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须经国务院批准,这是行政规章,或者称为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级人民政府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所制定的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也不得同部门规章相抵触。行政规章要服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其与地方性法规处于一个级别。地方政府规章除了服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外,还要服从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决定:国务院为开展行政管理活动,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行政权,就某方面或某项工作,发布的发布行政决定,行政命令。
国务院决定与行政法规不同,决定与命令的对象是比较特定的,使用的范围比较窄。制定行政法规是行政立法活动,程序更严格,对象是不特定的,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使用,具有宏观性,目的是为了落实宪法行法律。
42、在党纪处分决定书和行政处分决定书中告知被处分人不服处分决定的申诉途径和期限怎么写?
答:在处分决定最后一个自然段应告知被处分人处分决定的生效日期,如果对所给的党纪或政纪处分不服的申诉途径和申诉期限。
党纪处分决定:本决定自某年某月某日(指党委或纪委研究批准该党纪处分决定的日期)起生效。如对本决定不服,可向某某乡纪委等提出申诉。(注:不服党纪处分申诉没有期限限制,但申诉必须按规定逐级办理)政纪处分决定:如对本决定不服,可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本机关申请复审。
43、一份处分决定书能否下达多人的处分决定?同一人的党纪处分和行政处分能否用一份文件下达?如何行文? 答:不能。处分决定书只能一人一下,并且同一人的党纪处分决定和行政处分决定也必须分别下文,党纪处分决定书只能用党委或纪委的文件下达,政纪处分决定书只能用行政机关的文件下达。
44、什么是报批案件的请示?能否用“报告”或“意见”来表达?
答:指党委、政府或纪检监察机关对本机关审议后决定给予处分的案件,按照党纪处分的批准权限和行政处分权限的规定,报请有批准权的上级机关审查批准的正式文书。“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上级机关必须答复。“报告”、“意见”则不属于必须答复的公文。因此不能用“报告”或“意见”代替“请示”。
45、如何写报批案件的请示? 答:报批案件的格式有文头、文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名称、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日期、加盖印章、主题词、抄送机关等构成。
标题:由受处分人姓名、处理意见和公文类别组成。如“关于开除XXX党籍的请示”、“关于XXX贪污受贿案件处理的请示”。
正文: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简写。包括受分人的姓名、职务、错误性质、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处分意见、报送的主件名称、结束语等。如:“XXX村党支部书记王XX,贪污公款XX万元,经XXX乡党委会议讨论,决定开除王XX党籍。现将《关于开除王XX党籍的决定》送上。妥否,请审批。”另一种是繁写。包括受处分人姓名和现任职务、本案简要办理经过、认定的作为处分依据的事实(应简单明了)、定性和处理意见、结束语等。
46、留党察看处分应从何时算起?由其他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的,其留党察看的时间又从何时算起?
答:计算留党察看处分的时间,应从上级党委或纪委批准的日期算起。由警告、严重警告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留党察看的时间应当从批准机关改变处分的时间算起。由开除党籍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留党察看的时间应当从原批准开除党籍的时候算起。如果开除党籍处分的时间已经超过两年,可以在改处分决定的同时,一并决定恢复其党员权利。
47、党员因过失犯罪,或因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造成犯罪,被判处较短的有期徒刑而收监执行,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的,其考察期应从何时算起?
答:其考察期应从刑满释放之日起算起。因为他们在监禁期间,已停止过党的生活,党组织无法直接进行考察了解,只有在他们刑满释放后,参加了所在党支部的活动,组织才便于进行直接考察。
48、党员触犯刑律,被判处拘役(或宣告缓刑)、管制、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宣告缓刑),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其考察期从何时开始计算?
答:其考察期应分别从刑满释放、解除管制和缓刑期满时算起。在服刑和缓刑期间,停止党的组织生活。
49、延长留党察看时间,由哪里批准,从什么时候算起? 答:延长党员的察看时间,应该由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基层党委批准,并报原批准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委(纪委)备案。延长党员的留党察看时间,应从原留党察看期满的时候算起。
50、留党察看期满不申请恢复党员权利的怎么办?
答:期满后本人不提出申请,经组织反复做工作,仍不申请的,说明他对自己的错误没有认识,仍坚持错误不改,党组织就要坚决按照《党章》规定严肃处理,或延长留党察看一年(只针对原受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或开除其党籍。
51、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支部讨论恢复其党员权利,本人有没有表决权?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后,在上级党委或纪委未批准前,有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支部大会在讨论恢复其党员权利时,本人可以参加,但不能参加表决。在上能党委或纪委批准前,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2、党员受处分后不久,党组织又发现他隐瞒错误怎么办? 答:这说明他不接受教育,对党不忠诚老实,应根据其全部错误事实重新处理。
53、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后,又犯同类性质的错误,怎样处理? 答:说明该党员没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因此在决定对他的处分时,不仅要根据这次错误的具体情况,而且应当将他前后所犯错误联系起来考虑,一般应给予比前次较重的处分。如果后次错误轻微,也可以给予较轻的处分或不给予处分。
54、审理申诉案件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二是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处分基本恰当的原则。三是分级办理的原则。四是申诉期间原处分决定不停止执行的原则。五是客观、历史、辩证的原则和全面审查的原则。
55、什么是申诉案件的分级办理原则?
答:指办理申诉案件,要按照党纪处分的批准权限和行政处分权限的规定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分别办理。
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的申诉,先由原批准处分的党委或纪委承办,作出结论。申诉人如果对复议、复查结论仍然不服,由批准的党委或纪委将申诉人的意见及复议、复查的结论和有关材料,一并上报上一级党委或纪委审查决定。申诉人对上一级党委或纪委的审查决定不服,有权再向作出审查决定的上一级党委或纪委,直至中央委员会或中纪委申诉,上级党委、纪委如认为需要,可以调阅有关材料审议或直接派人处理。
申诉案件要做到“首诉必理,首理必办,办有结果”。
56、什么是申诉案件的复查、复议、复审、复核?
答:“复查”指党的组织和纪检机关,对已经处理的党纪案件重新调查核实。
“复议”指党组织和纪检机关对已经处理的党纪案件,不再重新调查核实,只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对审查结论、处分决定和证据材料进行复核。
“复审”指不服监察机关的处分决定,由原作出处分决定的监察机关对已作出处分决定的案件重新审查后,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处分决定。
“复核”指不服监察机关的复审决定,由上一级监察机关对作出复审决定的案件重新审查后,作出维持、变更、撤销原复审决定的决定。
57、“复议”适用于什么案件?
答:一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申诉人只对定性、处分提出不同意见的案件。二是申诉人虽然对错误事实提出不同意见,但案卷材料齐全,能够解决申诉人提出的问题,审理部门可以得出结论性意见的案件。三是其他只需要审查案卷材料就能解决问题的案件。
58、“复查”适用于什么案件?
答: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调查补证而又不适宜或不需要退回原办案单位的案件。
59、申诉案件怎么处理?
答:申诉案件经复议、复查或复审、复核后,由纪检监察机关根据不同情况按照批准权限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处分或原结论的决定,并下达相应的文书。60、哪些人员是行政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 答:一是国家行政机关。
二是国家公务员。不包括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工勤人员。三是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指国家行政机关直接委任、委派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的人员,实行招聘、选举、租赁、承包等制度的企业事立业单位中经国家行政机关委任、聘任等方式批准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下文或决定任命有职务的人员,与其是否是国家公务员身份无关。
监察机关不能对管辖范围以外的单位和人员行使监察权,如果监察事项涉及到管辖范围以外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