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10:1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

第一篇: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

问题的提出:

问题学生一般是指道德品质差、行为习惯不良、心理不健全、表现明显异于同龄人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绩差,有自卑、戒备、逆反、冷漠,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心理问题。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擂肥逃学等也常常是问题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甚至导致恶性刑事犯罪,让社会和家庭都为之忧心忡忡,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

我校是一所城郊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纷扰,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2003-2006年,为了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开展了“城郊中学生心理障碍调查分析与学校辅导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的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在家校协作层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很好的与学校教育实现整合,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受到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极大困扰。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在最近十年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由于问题学生得不到科学的引导和教育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几乎成为社会公害。党和人民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寄予厚望。在这样的情势下,学校和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教育问题学生的重任。然而,事实表明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尽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但也是困绕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曾经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对问题学生教育开展过方方面面的研究,包括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但是从近年来问题学生不断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升高的严峻局势看来,问题学生的帮教和感化工作成效有限,没有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因此,继续开展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深入探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成因,非常有现实性。作为初中学校也急需有新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解决此类学生的教育问题。

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使本校更加深入系统地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探究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这一课题将提高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1、政策依据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当前末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由此可见,研究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2、理论依据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问题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在其家庭教育中找到依据和成因。其中14-17岁是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期,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初二和高一年级行为问题发生率最高。两成以上的问题学生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半数问题学生的家长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七种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一是管理上的简单粗暴型,对孩子非打即骂;二是教育素质不高型,有的家长学历不低,但教育方式过于平淡,有的还易走极端;三是放纵型,对孩子基本不管;四是溺爱型,凡事都护着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评价过高;五,有的家长自身道德修养差、文化素质低;六,隔代教育型,父母外出谋生,家中老人只能让孙儿吃饱穿暖,无力担负教育重任;七,父母离异等造成的问题家庭也对许多孩子有负面影响。

3、理论假设:由于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其心理和行为异常之间有这很强的关联性,而不同的问题学生其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具体表现又不尽相同,因此,开展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就有可能深入揭示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的种种缺陷,从而找到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立学校教育干预其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问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

三、研究目标:

1、揭示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类型及其缺陷,探究问题学生身上的心理和行为异常与其家庭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关联性。

2、寻找加强家校协作,利用学校教育干预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形成问题学生的学校辅导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本校初中生中的问题学生及其家庭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考外地学校对同类问题的研究。

2、研究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记录其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其心理和性格特点。

②个案研究法:搜集和整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通过对问题学生与非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的对比研究、以及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之间对比分析,寻找心理成因。

③文献法: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开阔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

④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优等生、中等生以及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特征对比研究,寻找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共性。

五、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将首先通过教师访谈,结合在校学生行为和心理表现,从全校1200多名学生中确立30名左右的问题学生,然后再深入学生家庭调查走访,记录和搜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的个案资料,洞悉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在亲子关系、习惯养成、目标引领、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特点,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并掌握其家庭教育的类型、倾向和缺点,进一步探究问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特征,其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轨迹。其家庭教育方式在其心理发展上起到何种消极作用,其家庭主要教育方式存在什么问题。还将深入研究网络成瘾,行为暴力,心里偏执,纪律涣散等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行为懒散,虚荣轻浮等问题女生的家庭教育缺陷。从而寻找利用学校教育积极干预家庭教育,更好地整和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表现特征和存在的缺陷,以及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做好本课题课题组成员必须深入每一个问题学生家庭,真实准确把握每一个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失策、失当之处,从而探寻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正是研究本课题的难点。

六、研究步骤与计划: 本课题研究预计分四步走:

第一步:确立课题组组成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申报本课题为市级重点课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确立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2007年5月30日前完成。责任人:付玉华、姚鸿斌。

第二步: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访谈,确立本校各班问题学生名单,建立问题学名录,(保密),全校20-30人,课题组成员、班主任深入问题学生家庭调查走访,每名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调查走访不少于五次,并填写好每次调查走访记录作为研究资料。撰写《问题学生XX的家庭教育个案分析》。2008年10月前完成。责任人:课题组成员。第三步:在数十份《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参考相关文献,找出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寻找有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撰写《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缺陷与对策分析》、《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论文。2009年8月完成。责任人:付玉华 姚鸿斌。

九、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质量和成果水平,如期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实现按时高标准、高质量结题,决定采取下列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研究补助如交通费、外出调查补助,培训经费,及时拨给小型会务费。保证各种文件的打印费。

2、纪律保障:课题组成员要服从分工,积极参加每一次课题研讨会议,认真、及时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确保研究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定期接受课题主管部门对研究过程的检查。发现弄虚作假、敷衍差事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步:整理和规范近三年的相关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认真修改完善,积极向教科院申请,确保按时完成预定研究任务,如期结题。结题时间:2009年12月。责任人:付玉华

对“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的个案分析 内容摘要:

小L为一名铅中毒的多动症问题学生,经过与其家长的沟通、指导,转变其教育方式,严格要求、多关注、多激励,从而使其有所改变,逐渐向正常生靠近,提高其自理自立能力,做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

关 键 字:

溺爱 问题学生 行为分析 矫正转化 正 文:

小L是我班的一名“问题学生”。我对这名学生在一年半的教育教学内持续给予更多关注,和他的家长共同分析他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和行为方面共同对他加以辅导,帮助他矫正不良习惯,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

一、成长背景及家庭背景

小L,男,12岁,现为六年级学生。在小L的家庭中,妈妈因在橡胶厂工作导致孩子出生后严重的铅中毒,从而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妈妈总觉得亏欠孩子太多,一味地溺爱;爸爸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要求也很低,除非是惹了什么严重的祸端才会严厉地教训,很少打骂,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娇纵的。

二、问题行为的原因

小L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因为他每次惹事或者是成绩不及格了,只要一说自己哪里不舒服了,妈妈爸爸就不会批评他、惩罚他,相反还会毫无条件地原谅、安慰他,所以,即使他想一个正常的学生,但是父母的行为举止却时时提醒他,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可以搞特殊。小L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造成他错误地认为同学都应该谦让他,他招惹了别人,他也不应该被批评、被教训。

三、家庭教育问题的概述

小L同学在家不服父母的管教,逆反心理强。他的母亲性格软弱,对儿子没有约束力。父亲在家虽然对儿子进行教育,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极少发火打骂,但脾气还是有些急躁。通过对小L的家访,以及与他的父母和他本人的谈话,我可以大致地勾勒出小L家庭教育的问题。(1)妈妈温和的溺爱教育。(2)爸爸的疏于管理与抹稀泥教育。(3)父母教育方式基本属于溺爱放任自流型,使他在宽松放纵的的教育方式之间寻找空间。

四、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纠正

1、对家长做好引导和分析工作,创造学生成功机会

家长听惯了老师批评和告状,回家后对小L无非就是不疼不痒得说说,这解决不了问题,几次下来他依旧是上课不听讲、招惹同学,甚至推翻桌椅、撕碎书本。因此,我在和家长的谈话过程中,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首先肯定小L的优点。我首先肯定小L能够主动打扫卫生、帮助同学整理学具的,然后再指出,他对同学讲脏话和动手动脚,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种先扬后抑的做法,使小L家长有了个适应的过程,听到表扬自己孩子,看到老师喜爱自己的孩子,也从心里愿意和我交流。

第二步:分析小L同学的问题。小L同学上课不听讲、爱搞小动作的现象,从医学上来分析,是他因铅中毒而造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一种自我表现欲,他实际是想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如不能如愿,他便会恶作剧,用破坏性的手段来扰乱班上秩序,让人人为之侧目。

第三步,和家长共同讨论教育方法。从小L同学问题分析说明,学生需要别人对他关注。家长首先要正视孩子,不要一味溺爱,一定要把孩子当成正常的儿童,不要再有愧疚感、亏欠感,一定要严格要求孩子,如果犯了错误更要严厉教育;其次是要学会欣赏孩子,然后再称赞孩子尤其要学会激励孩子,这样才能发掘出孩子巨大的潜能。同时我也给小L同学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在上课时,我给小L上课发言的机会,他的积极性很高,作业也能完成了,有了错误什么放弃课间娱乐的时间追着老师改错。在几次考试中,语文基础知识都达到了45分左右(满分60分)。

2、改变教育方式,家校共同用情感的方式培养同孩子的感情

我对小L妈妈和爸爸在家庭教育上的建议是:改变教育方式,用健康的情感培养起自理自立的品质。首先请小L的父母改变过去溺爱、放纵的方式,因为这种方法随着小L年龄的增长,只会让其越来越依赖父母,越来越孤立自己,还会造成他很强的逆反心理,遇事不能正确对待,从而破罐破摔。所以,小L妈妈和爸爸应该对小L严格要求,但方法要恰当。我想,对他来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礼”无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爸爸妈妈对小L的严格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要求孩子完成作业,同时也要让他注意自己疲惫的父母也需要问候;不仅仅要求小L在考试中取得合格成绩,也应要求他在家庭中,在集体中也有一份自己的责任。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的增加,孩子会逐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虽然是不求回报的,但他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事理和情理。

同时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情感。比如:在班级中开展“我为妈妈献爱心”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做一天家庭的小主人,完成买菜、做饭、洗衣等日常家务,体会一下父母的辛劳,为妈妈洗脚。又比如在学生中提倡 “我是你的天使”的互助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用爱心回报付出!

五、对问题行为纠正的效果和反思

在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中,我对这个“特殊”的学生始终非常关注,积极与他的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改进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用情感的方式培养感情,使学生明事理和懂感情。在校内,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潜能来对他的课堂行为进行矫正,这个方法成效显著,许多任课老师在上我们班的课时,都反映小L同学的变化很大,上课不仅不无缘无故发脾气了,还能努力集中精力听讲了,作业也能认真书写了。虽然有时小L同学的行为举止还会出现反复,但我一点儿也不急躁,因为在教育中学生的行为出现反复是自控力较差造成的,这是教育过程中经常自然现象,更何况这种反复多来自于她的身体疾病,只要他的总体变化是呈上升的趋势,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有效的。小L同学在我开始对他实行行为矫正时,曾经很抵触我、甚至用仇视的目光审视我,但是我始终以微笑面对。而现在小L的感受是“我要好好学习,我可以以合格甚至良好的成绩毕业。”

通过对学生个案的研究,我认为,教育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调动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积极因素,利用家校互动对学生行为进行矫正,引导他们向良性的方面发展。实践也证明了通过家校互动针对性个案研究,有助于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提高个人素质,培养完整人格。

每一个学生其实就是一本不断更新的教科书,或薄或厚,或精致或简陋,或一目了然或晦涩难懂。但是他们都能给我带来收获,带来启示。

总之,作为班主任对问题学生,我们应该全面分析他们,深入了解他们,加强与他们的感情沟通交流,善找他们的闪光点,激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用集体的力量温暖他们、信任他们;家校合作帮助他们,及时关注他们,想方设法、持之以恒地教育、转化他们,“顽石虽坚,尚可雕琢”,使问题学生也拥有一片灿烂的天空,也能活得像优生一样精彩。

浅析“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

和孩子所学的语文、数学一样,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要取得好的成绩需要学习,要做好家庭教育,家长同样需要学习。家庭为孩子奠定一个健康、良好、积极的性格和心理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比教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孩子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与父母亲和家庭其他成员相处时间最长,因此,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家庭不可推卸的职责。

由此我又想到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一个时髦的词——问题学生。这个词专指那些在学校中人格品行上有很大缺陷的学生。倒不是学校中其他一般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品德问题,而是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带来了超出一般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般问题,而是如品德不良、打架斗殴、人格变态等对学校具有挑战性的德育问题。往往学校没有很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类问题,于是制造这些问题的学生就成了学校里的“问题学生”。

我们不能反对认为个人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对“问题学生”的出现有一些作用,但是就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先天遗传的影响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是由后天教育决定的。先天基因的作用不可改变,所以对于教育来说就肩负了个人发展的主要内容。教育又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掌握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力教育方式,往往对于学生人格发展与形成所起的作用不如家庭教育更重要。“问题学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如果一些父母没有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或者自身就是一个“问题家长”的话,培养出“问题学生”就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一、产生“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类型:

(1)、棍棒型的家庭教育。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在大众观念中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农业文明中,社会发展模式与社会文明特征基本保持固定的,所以家长作为权威代表了古老的生活经验与真理,绝对服从家长的权威就代表着选择了正确。也应该承认在家长的棍棒威力下,古代社会也确实打出了一个个孝子贤孙。但是时代不同了,现在是一个无论在经济社会生活还是文化传统观念都在极具改变的大变局时代。我们上一代人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观念已经与下一代有了非常的不同,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时代特征催化出一个人类从未有过的世界,我们不要指望那些过去时代的老观念去解决新生的冲击与挑战。棍棒型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待子女稍有不如意轻则责骂,重则拳脚相加。长久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会缺少家庭温暖,会产生对父母的怨恨之心。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孩子易于形成富于攻击性的暴力倾向,且缺乏对人的关爱之心。

(2)、训斥型的家庭教育。这类家长与前一种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棍棒在嘴上”,希望*骂声来塑造出完全合自己意愿的孩子。表面上这种管教方式不像上一种方式更严厉,但实际上它更能引起孩子的心灵创伤,因为不绝于耳的恶言恶语对子女来说就是一种精神折磨。

(3)、完全管束型的家庭教育。这类教育与前两种家庭教育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主要就是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希望以说服教育来施加影响。但是,家长们在唠唠叨叨中并没有能把握好教育孩子的主要原则,缺乏有力的说教,反而以太多的清规戒律冲淡了必要的规矩,使子女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4)、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可以这样说这类家庭教育方式是目前我们社会独生子女增多所带来的一种特定社会现象。以前的家庭中孩子多,犯不着去溺爱哪一个孩子。可是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溺爱就是常态了。独子的稀缺性使得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和主角。父母们的百般宠爱、千般依顺再加上物质享受的过度满足与父母们对孩子人格发展与精神引导的忽视相形益张。不客气地说,这样的孩子好像是被父母当作宠物来养的,孩子只有得到满足的权力,没有按必要的品行要求去发展自己道德的义务。如果父母可以以自己的出众人品以身示范的话,孩子一般还不至于发展成“问题学生”。如果父母的人格也存在缺陷的话,估计他们的孩子一般就会大成问题了——骄横跋扈、任性唯我。因为既没有必要的要求,又没有父母行为的示范作用,*孩子自己去自发地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既然家长对孩子性格等方面的形成存在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在新的时代里家长们如何才能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呢。(1)、建立朋友关系。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种连续持久的关注。不是今天心情好就和孩子好好地相处,明天心情不好就把孩子痛打一顿或者痛骂一顿。必须是像朋友那样和他相处、平等对待他们,绝对不是对他们发号施令!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你是他们的爱长的朋友,也是全家的朋友。是朋友,可以敞开心扉交流。同时,也拉近了情感距离。家长每天要分配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交谈,从中能了解到孩子的性格、脾气以及能力的成长。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这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孩子的快乐成长都是很重要的。有了情感的理解,就容易产生信任,对孩子的症结形成,就有了深刻理解,就可以互相信任,从而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走出混惑。

(2)、在培养教育孩子的性格和道德等问题上如果一开始没有搞好,以后再纠正就比较困难了。纠正一个坏习惯往往比养成一个好习惯更困难。就像做米饭一样,要把夹生饭搞熟,比重新做一锅米饭困难得多。但是,我们对一个孩子的教育是不允许从头再来一次的!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要抓住件件小事施教,特别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尝试、第一次犯错误和第一次懂事理的表现,纠正错误也要在首次上多下功夫。

(3)、在物质方面

①、在孩子吃的方面,必须保证孩子吃好、吃饱,但不需要让他们吃得太好、太饱。不让孩子去追求高档食品,平时尽量控制零食,不许孩子挑食,家里做什么饭菜,就吃什么。平时在家做饭时,从来不问他们:想吃什么?这个吃吗?那个吃吗?盛到碗里的饭、夹到碗里的菜,必须吃完,不能浪费。

②、在孩子穿的方面,保证孩子有衣服穿,穿干净衣服,但不让他们穿得太好、太讲究。家里有比他们大的孩子穿剩下的衣服,只要能穿的,要接着往下穿。并时常提醒他们,要保持衣服的整洁干净。

(4)、和孩子建立弹性的亲子关系

成人要追随孩子的发展成长。孩子逐渐走向独立,成人对孩子就不必事事帮他。不要过于啰嗦,要看到孩子的能力和成长。有时孩子不愿听到家长的念叨,觉得家长老一套,不愿跟家长多谈,就是因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缺乏弹性。有弹性的亲子关系是,家长了解孩子能力的发展,对孩子能做的事情能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是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去帮助他。这样成人和孩子双方都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工作、生活。

(5)、注重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了自信心,孩子的自发性和独立性才能得到发展。怎么去让孩子生长自信心呢?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鼓励的、肯定的。不要总是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好。这些贬义的用语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都是不利的。孩子做事情,即使做不好,也要肯定孩子做事的良好愿望。实际上,家长这时能体谅他,给孩子机会去重复操作,孩子自然会进步,自信心也一步一步建立起来。

(6)、给孩子创造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接触的都是成人,他需要和同龄孩子接触、游戏。在庭院中、在休闲时、在游乐场中,我们都要让孩子去接触与他年龄相近的孩子,发展社交能力,知道如何与他人相交往,避免在一个封闭的家庭环境中,失去交往的机会与乐趣。为了你的孩子和你的未来我们要用心去体会孩子,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家长。

“问题学生”教育之我见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部分所谓“问题学生”的个性表现是每个班主任最为头疼的事情。何谓问题学生?有关专家是这样表述的:由于个体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张扬,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对象。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低劣,或有违法乱纪行为,或经常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学习成绩差,等等(《当代教育学》1998年版,袁振国)。我还是倾向于从日常行为规范角度(即德育角度)定位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到班级的稳定和发展,不仅如此,班主任如果不能恰当地处理好这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他们也许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出现新的问题,进而影响班集体建设,影响全体同学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教师要确立一个观念——问题学生并不一定就是坏学生,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现代教育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情形也是这样,在一些方面表现比较薄弱的孩子,在另一些方面又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优势来,没有哪个孩子在这几个方面都是表现很优秀的(或很薄弱的)。成功的教育就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到孩子的优势成长潜质,并不断挖掘、培育,直至看到孩子的成功,这实质上是促进了孩子有个性的成长发展。班主任要切记: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不会在主观上想成为“坏人”,或被别人瞧不起的人。问题学生也是正常的人,也有其一些闪光的优点所在。我们处理问题学生,面对的应当是他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他本人的其它方面,更不是他的人格。面对问题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只要是真诚地热爱他们、帮助他们、关心体贴他们、并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他们的合理要求,特别是要善于经常关注到他们的闪光点,那么,再调皮的学生也是会被教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只要始终这样想,教育问题学生最起码不会成为班主任特别的心理负担和过重压力。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及其产生原因,并结合这些原因做好帮扶工作。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一般来说,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可能有家庭、学校、教师、社会等诸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我一般不赞同在找问题学生产生原因时只强调说“个人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因为现在社会较以前极其复杂化了,对于年龄较小的未成年学生来说,他们也许没有辨认事物好坏的能力,更谈不上抵御什么诱惑的能力了,也许在他们看来某件本身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情是非常正确的、值得学习的。班主任要结合问题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具体问题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好帮扶工作。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早就表明,作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爱和表扬,因此他们许多活动的出发点都与此有关。很多问题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诸多问题,一个最可能存在的原因就是他们某个时候的某一个心理需求没有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当然这个需求也许是过分的、不符合社会常理的,但他们当初是意识不到这点的),从而刻意追求个性表现,以引起师生关注。

今年我班上有一女生,经常没有集体观念,又是很夸张的表现自己的问题“个性”,比如经常上课吃东西、交头接耳、与同学发生小摩擦时哭、闹、骂。在我批评教育、指出其缺点时,她从不以为然,甚至有一次我并没有过多说什么她就哭闹着要跳楼;后来我又试图转化策略故意给她安排一些事务从而激发她的集体意识并尽可能发现其优点予以表扬,但收效甚微。在与家长沟通中,我知道她从小就处于溺爱的环境中,只要略有过激言行,其家长就会设法满足其愿望,长时间养成了她这种过激的自我中心思维定势。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我尽可能不去正面关注她,而是对其家长做了大量的教育指导工作,同时又通过她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感化、影响她。经过多方努力,现在的她总体表现较为稳定,较以前好多了。

最后,对个别问题学生,班主任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以适度的惩罚。惩罚不等于体罚,它是针对问题学生的一种强制性的纠偏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范围内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教育措施(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语)。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学生懂得规矩,辨明是非,记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主动地认识行为边际界限,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里显然是难以宽恕的错误,但是他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措施是画出两张解剖结构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

如果我们始终视惩罚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那么我们的惩罚措施就不会出格。当然,我们还是要慎用惩罚,必须到不得已的时候。今年我班上有一名爱上网吧的男生,刚开始时是偷偷去网吧,一开始我与其家长配合做了大量的说教工作,而且要求家长在家中适度控制其上网时间,但效果甚微,他后来居然经常逃课去网吧,甚至给别人说“张老师就这两下子”。我想可能是我这种春风化雨的温柔方式助长了他的风气,于是有一天我试探性地把他叫到办公室,连大声呵斥带很响亮地拍打着桌子,最后还让他写出保证书,并果断要求其家长掐断家里的网线。当然我并没有放弃对他的跟踪,我指导其家长帮助他安排课余的活动计划,并要求他把每天在家中的情况详细记录,定期交给我看。结果两个月下来,他就没有去过网吧,也慢慢把精力投入学习了,今年他已经读高二了,各方面表现还挺好。

总之,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如果失去学生,我们教师的存在将无任何意义,因此我们要关爱、尽全心全力教育学生。“问题学生”也是富有个性、灵性的未成年生命个体,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教育他们的重任,我坚信,只要班主任老师多一点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认真研究问题成因,我们就可以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作更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第二篇: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

问题的提出:

问题学生一般是指道德品质差、行为习惯不良、心理不健全、表现明显异于同龄人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绩差,有自卑、戒备、逆反、冷漠,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心理问题。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擂肥逃学等也常常是问题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甚至导致恶性刑事犯罪,让社会和家庭都为之忧心忡忡,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我校是一所城郊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纷扰,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2003-2006年,为了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开展了“城郊中学生心理障碍调查分析与学校辅导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的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在家校协作层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很好的与学校教育实现整合,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受到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极大困扰。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在最近十年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由于问题学生得不到科学的引导和教育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几乎成为社会公害。党和人民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寄予厚望。在这样的情势下,学校和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教育问题学生的重任。然而,事实表明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尽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但也是困绕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曾经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对问题学生教育开展过方方面面的研究,包括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但是从近年来问题学生不断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升高的严峻局势看来,问题学生的帮教和感化工作成效有限,没有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因此,继续开展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深入探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成因,非常有现实性。作为初中学校也急需有新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解决此类学生的教育问题。

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使本校更加深入系统地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探究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这一课题将提高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1、政策依据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当前末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由此可见,研究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2、理论依据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问题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在其家庭教育中找到依据和成因。其中14-17岁是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期,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初二和高一年级行为问题发生率最高。两成以上的问题学生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半数问题学生的家长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七种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一是管理上的简单粗暴型,对孩子非打即骂;二是教育素质不高型,有的家长学历不低,但教育方式过于平淡,有的还易走极端;三是放纵型,对孩子基本不管;四是溺爱型,凡事都护着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评价过高;五,有的家长自身道德修养差、文化素质低;六,隔代教育型,父母外出谋生,家中老人只能让孙儿吃饱穿暖,无力担负教育重任;七,父母离异等造成的问题家庭也对许多孩子有负面影响。

3、理论假设:由于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其心理和行为异常之间有这很强的关联性,而不同的问题学生其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具体表现又不尽相同,因此,开展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就有可能深入揭示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的种种缺陷,从而找到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立学校教育干预其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问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

三、研究目标:

1、揭示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类型及其缺陷,探究问题学生身上的心理和行为异常与其家庭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关联性。

2、寻找加强家校协作,利用学校教育干预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形成问题学生的学校辅导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本校初中生中的问题学生及其家庭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考外地学校对同类问题的研究。

2、研究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记录其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其心理和性格特点。

②个案研究法:搜集和整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通过对问题学生与非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的对比研究、以及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之间对比分析,寻找心理成因。

③文献法: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开阔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

④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优等生、中等生以及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特征对比研究,寻找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共性。

五、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将首先通过教师访谈,结合在校学生行为和心理表现,从全校1200多名学生中确立30名左右的问题学生,然后再深入学生家庭调查走访,记录和搜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的个案资料,洞悉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在亲子关系、习惯养成、目标引领、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特点,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并掌握其家庭教育的类型、倾向和缺点,进一步探究问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特征,其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轨迹。其家庭教育方式在其心理发展上起到何种消极作用,其家庭主要教育方式存在什么问题。还将深入研究网络成瘾,行为暴力,心里偏执,纪律涣散等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行为懒散,虚荣轻浮等问题女生的家庭教育缺陷。从而寻找利用学校教育积极干预家庭教育,更好地整和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表现特征和存在的缺陷,以及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做好本课题课题组成员必须深入每一个问题学生家庭,真实准确把握每一个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失策、失当之处,从而探寻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正是研究本课题的难点。

六、研究步骤与计划: 本课题研究预计分四步走:

第一步:确立课题组组成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申报本课题为市级重点课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确立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2007年5月30日前完成。责任人:付玉华、姚鸿斌。

第二步: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访谈,确立本校各班问题学生名单,建立问题学名录,(保密),全校20-30人,课题组成员、班主任深入问题学生家庭调查走访,每名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调查走访不少于五次,并填写好每次调查走访记录作为研究资料。撰写《问题学生XX的家庭教育个案分析》。2008年10月前完成。责任人:课题组成员。

第三步:在数十份《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参考相关文献,找出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寻找有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撰写《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缺陷与对策分析》、《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论文。2009年8月完成。责任人:付玉华 姚鸿斌。

九、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质量和成果水平,如期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实现按时高标准、高质量结题,决定采取下列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研究补助如交通费、外出调查补助,培训经费,及时拨给小型会务费。保证各种文件的打印费。

2、纪律保障:课题组成员要服从分工,积极参加每一次课题研讨会议,认真、及时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确保研究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定期接受课题主管部门对研究过程的检查。发现弄虚作假、敷衍差事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步:整理和规范近三年的相关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认真修改完善,积极向教科院申请,确保按时完成预定研究任务,如期结题。结题时间:2009年12月。责任人:付玉华

第三篇:问题学生关爱个案

问题学生关爱个案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十个手指长短不一样”。在一个群体中,有能力超群的人,有表现平平的人,当然定会有什么都不能胜任的“废物”存在。在一个班集体中,成绩有优有劣,表现有好有差。在我所担任的班级中,有一名叫胡涛的男生,本期从县城中的名校转进来的。但凡有一点脑筋的家长都会明白:一个在著名初级中学的学生怎么可能随便转入到我们这个“城乡结合部”的小小单设中学来就读呢?可想而知,他的表现和成绩一定是令名校老师头很疼的典型“双差生”了。该生初到我班,反馈给我关于他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父亲生性懦弱,有打牌嗜好,因而该生幼小之时,父母就离异,现随父生活。几年前,父亲再婚,与继母生得一子,继母只疼爱自己的儿子,视该生“眼中钉”,从不把他当人看。他在县城名校中读书,所有老师基于他成绩太差,行为规范方面总令老师生气。老师置之不理,同学望而生畏,想躲避“瘟神”一样,见到他早早避之,几乎成了众人眼中的“周武”,一堆垃圾,不屑一顾。

该生来到我班第一天,我满怀激情向全班同学隆重给以介绍,当着全班同学大大表扬该生的优点,让他在一个新的集体中忘掉自己心中的痛苦,尽早将自己融入到一个新环境中,让全班同学欣然接纳他。在平时教育班上其他同学的时候,也不会以胡涛以前的不足为比较点。经常在课间,都要问问他在学习上有没有困难,需要老师和同学什么样的帮助,隔三差五到他的寝室去看看,了解住宿情况,了解他和同一寝室的同学关系融洽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磨合,该生表现还算正常。

但有一天,一件让我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外语老师告诉我,该生在听写英语单词时翻书照抄被老师发现,英语老师善意提醒,该生非但没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倒态度恶劣,不一会儿,他竟然摔书出教室。见此状,英语课代表跑到办公室找到我说明情况,我马上派几个学生将他追回来,把他叫到办公室来,了解情况之后,给他从多角度讲道理,平息了他心中的不快,然后让他主动向外语老师承认了错误。事情总算到此告一段落了。可放了午学刚吃饭不久,一学生风风火火跑到我办公室告诉我:胡涛正在和班里一同学打架。情急之下,我立即随同学生跑到教室去看究竟。我把两个当事人叫到办公室给与严肃的批评教育,事后,我还通知现在唯一还能过问他学习和表现的大姨到我办公室来共同开导他。我用自己的身世和读书经历对他“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经过这次教育,他泪流面面,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再细细观察该生的表现,效果很不错。紧接着,我利用语文课机会,抽一些他能回答的问题,锻炼他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发现他的进步,当即表扬。在他某次作业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与肯定。他在每次扫除和每次班团队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都给与肯定。

通过我班老师和全班同学们的精心帮助,一学期下来,他的表现达到了我班文明礼仪先进班级成员的标准,真正成为了班级中合格的一员了。语文成绩上升幅度很高。但数学和外语成绩还有待提高。今后对他关爱工作还要继续努力才行。

第四篇: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用爱撑起孩子的一片天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一、个案内容

2006年9月,我接手了初一(8)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们班有一个男学生。他性格较外向,喜欢与同学玩耍,有时候还喜欢搞恶作剧。但是,在学业上却表现出非常的不努力,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我通过观察和侧面了解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来学习,成绩也成了班级里的倒数。而且这个学生非常的有“个性”,爱打抱不平,只要是他看不顺眼的,他会不顾一切的去做,甚至是和老师对着干。刚开始犯错误的时候我采取的态度也比较强硬,但是发现这么做对于他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对解决事情不利。后来经过我与他平等的谈心、沟通。多了解他的家庭的情况,给他心理安慰,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我作为班主任为他感到高兴,而且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二、个案分析

1、个体心理原因

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过身所影响的。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他的关键之举。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理问题比别人要稍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

2、家庭暗示原因

该学生在家几乎从来都不做作业,父母早就离婚,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着他,爷爷虽然过问他的家庭作业情况,但是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加上小孩不自觉,久而久之使他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但家长对他的过高要求,使他背上了沉重点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恐惧感,给他的心理发张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性格内向,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没有快乐感成了他最大的特点。这与他的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3、学习诱发原因

在学习上,该生属于不爱学习,害怕学习的那种。他的成绩还算可以。进入七年级的时候,成绩已下降到班级后几名了。虽说当时老师也付出了很多,但收效不大。进入七年级下半学期后,我会同家长和以前的任课老师进行了剖析,发现他学习上懒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家长的经常鼓励,老师教育也缺乏计划性,班级的同伴也没有发挥良好的舆论作用。因而,他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老是遭到别人的责骂和白眼。到后来,家长和老师都有点放任自流了。所以,越来越懒,容易的知识就学点,难点的就放弃。这样成绩就越来越差,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成绩后进生,丧失了进取心。

4、主观评价原因

其实,该生形成后来的这样情况,不能不说是家长、老师教育缺陷以及班级的不正确舆论的“功劳”。如何客观评价,科学评价像这样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决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这需要大家的教育合力。据我了解,像“你真没用!”“你真笨!”“你真不可救药!”“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不争气的东西!”这些不负责任又大伤孩子自尊的话怎能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呢?孩子所能做到的就是:你越骂我笨,我就笨。反正别人不会夸我的。这些不正确的做法如果不及早纠正的话恐怕要害了孩子一辈子。

三、个案结论

1、放开“缰绳”,为学生松松绑。

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也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当学生常遭到别人白眼的时候,他自然不自在,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对这些孩子的转化不是马上去只抓他的成绩提高,固然这很重要。但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先治好“心病”,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我认为,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先不去注重他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思想倾向和他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多投入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别人的接纳,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由此,我想到了“牵着牛鼻子”干活的故事,你拉得越紧它越往后赖。你给它一点空间和自由,它反而比较卖劲。教育人似乎也离不开这个理。

就像×××这样,你若眼睛只盯着他的成绩,自然少不了训责。时间一常,转化就会变成泡影。所以,我一开始就不去谈论他的成绩,让他尽情地玩耍,尽可能地多的让与同伴一起活动。这样下来,他的心情变好了,也喜欢讲真话了。有了好心情,事情就好办了。这就为转化他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在看来,当时这样想和这样做是对的。

2、自我检讨,找最佳切入口。

这里所牵涉到的不止我一个人,它还包括学生家长,原来老师和学生等等。这里我并不是在责备某个人,而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反思。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这些人群的确在起着某种作用,或好或坏,现实就是这样。如何扭转人们的观念呢?那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在教育该生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往教师和家长“卡、罚、骂”等不良教育的影子在他身上还有反映。于是我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机会与这些人群接触,征得他们的支持。在接触过程中,我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我们几乎一致认为:先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搞好同伴关系和老师关系,以及家长关系,以“先让孩子开心起来”为突破口。“情、理、导、引”是我常用的方法,而我工作的重点也是放在这个方面,结果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3、力求合力,树长久竞争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促发内在需求的动因,学生成长就能少走弯路。从我的教育经验和许多成功案例中我深深感到,只有有了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才会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育者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以及一整套教育方案和良好的细心扎实的工作热心。从本文的教育个案来看,该生由原来的自卑、胆怯变成大胆、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学生。功劳不是我一人的,应该说是大家的功劳。具体做法:其一,要经常与家长多交流;其二,班级内多举行一些“亲子游戏”;其三,老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家长能看到或听到;其四,让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伙伴;其六,多征求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其五,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当孩子的心态变好了,求知欲强了,竞争性也就强了。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孩子将受益终生。

总之,面对哪些具有任性、自私、专横、懒散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绝不可轻易下结论,过之甚至会酝造悲剧。因而,对这类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造成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转化。从该生身上,我发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更多地加以渗透性的教育,多旁敲侧击,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韦韦

2007年5月2日

第五篇:二年级问题学生个案

问题学生转化个案

单位姓名

梨园中心小学 肖加锋

问题学生转化个案

2010年9月份,自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工作安排接手了现在这个班并当了班主任。第一次干班主任,没有任何经验可谈,干好干不好自己心里也没有数。前几周先摸摸班里学生的情况。全班47个人,29个男生18个女生。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班不太好管理,我接手这个班时已开学两周,前任班主任由于个人原因对学生的管理没有跟得上,课堂纪律差,不完成作业的大有人在。经过这两个月的观察有几个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高华龙。

高华龙,一接班的时候我就听开校车的老师说在一年级的时候他一天打哭了五个,最后把自己气哭了。我当时还在纳闷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果然有一天有学生报告说高华龙把别人打哭了。我闻声而至,立即对他批评教育,他歪着个头,一副犟头犟脑你能拿我怎么办的架势。问他情况时,总是说别人如何不好,如何招惹他,却从来不说自己的错处。当我指出他的错处时,他还气呼呼的不肯接受。对他的教育并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发现了有不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一次他妈妈打电话问我晚上是不是不布置作业,高华龙说语文老师从不布置。但是我一听很生气,我每天都布置一点的。后来一想这是我工作的疏忽,跟我没有工作经验有关系。在我检查作业时他说忘带了,而我说明天带多来在再检查,事情多到了明天就忘了,没再检查,他蒙混过关。回家就和家长说没布置作业。最让我气愤的是有一次要求交创新练习,他没做完竟然趁中午教室没人把写的好的同学的改上了他的名字。当时气得我但电话告诉了他家长。后来我就在思考能不能再找一个更好的办法使他转变。一名好老师就不能放任和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高华龙身上虽然有打架、不完成作业、撒谎、不爱劳动等毛病。但是,进过我细心的观察他身上还有很多优点。高华龙很聪明,因为聪明才能想出那么多的外招。同时也很勇敢,能打仗是勇敢的一方,但不值得提倡。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读一篇文章,只读了一遍就让同学起来讲故事的梗概,当时没有举手的大家都在犹豫,这时华龙举手了,并且讲的佷精彩。从此我就断定此生可塑,并着手进行。

针对他打架和撒谎的问题,在上语文和品德课时,凡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都得提问他课本上提到的做法对不对,应该怎样做。同时,让他反思以前和同学打架、撒谎、自己都对别人都错的做法对不对,他开始认识问题,反省自己。我着力培养他讲诚信和团结同学、发现别人优点等良好品质的计划初见成效。他们村的同学在学校吃中午饭,班缺一个生活委员,我考虑了一下让他担任。自己是个小官了就得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分菜分馒头都得公平。再不能和别的同学打架欺负别人了。针对不完成作业的问题,我让他担任了小组长,检查别的同学的作业,前提是自己先得保质保量的完成。“当官”以来没有再不完成作业,当生活委员为班级服务了,自己也干得很有劲。通过他态度的转变,我深深感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育实践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有时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往往走了许多弯路,取得不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经常说“因材施教”,所谓“材”,就是学生心理的个性差异,其中主要的是指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点,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使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达到统一的教学要求。我们教师是教育人的,和人打交道的,研究利用学生的心理个性差异,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不同于别人的个性心理,并利用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我相信按教育规律做事,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载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我班有一位学生叫刘朋,该生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或与他人相处不密切。同时,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二(5)班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何为 一、个案内容 学生姓名:周钰松。男。 很多老师对周钰松印象深刻,因为他聪明,实在是太聪明,一年级下期的写话内容中,他就可以十分准确的使用到一......

    家庭教育个案

    犯罪少年的家庭背景分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统计: 犯罪青少年父母以第10阶层居多,约占58%左右,第7、8、9阶层约占25%左右。[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 经理人员阶层[3]......

    家庭教育个案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 新疆乌鲁木齐市六十一中周春梅 我校处在米东区,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地区。米东区大部分是原来的农村社区组合而成,这使得我校的生源发生了极大变化。农村家......

    问题学生个案追踪记录

    问题学生个案追踪记录 姓名:阿甘 年龄:十二岁 性别:男 就读年级:六年级 备註:轻度自闭 二、 问题行為概述 (一) 会朝别人喷口水 (二) 偶尔会揑人家手臂、大腿,导致别人皮肉瘀青红肿 (三......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引导学生走出“围墙” 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各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优劣、高下之分,问题学生的存在也就具有必然......

    问题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问题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心理健康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辅导和教育手段等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推荐阅读]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一、个案学生基本情况:某男生13岁,在本案中称为“该生”。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有口吃,语言较少,孤独,不能与任课老师沟通,与其他同学关系不那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