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走马初中2014级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试题(样例5)

时间:2019-05-14 10:4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万州区走马初中2014级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万州区走马初中2014级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试题》。

第一篇:万州区走马初中2014级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试题

万州区走马初中2014级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试题

七年级下九主题

一、选择题(15分)1、2013年5月14日,第八届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展会以全面展示世界印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目标,展出面积将达12万平方米。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华佗

B.蔡伦

C.毕昇

D.祖冲之

2、鉴真东渡日本,航海中他当时可能使用的最先进的方法是()

A.看日出日落判断航向

B.运用司南

C.使用指南针

D.使用GPS定位系统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①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②战国七雄

③三国鼎立局面形成④宋金南北对峙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4、下列是中国古代四部科技著作,其中被称为“17世纪中国工艺的百科全书”的是()

A

B

C

D

5、唐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苏轼 6、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7、假如你是生活在唐朝时期,你的生活中可能没经历过的事情是()A.每天看到对诗的人群

B.诵读活字印刷《金刚经》 C.每天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D.看吴道子现场画画

8、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的()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灿烂,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郦道元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吴承恩

⑤《红楼梦》——曹雪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⑤

10、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留下姓名的2300多位唐朝诗人,创作出近5万首诗歌,内容丰富,气象万千。其中背誉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11、2013年11月26日晚,作为南京文化艺术节的闭幕演出,《名典流韵》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民族交响音乐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首演,28日,在南京音乐厅再次献演。由曹雪芹创作的代表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一首是千古流传的豪放绝唱,它的作者是()

A.曹操

B.白居易

C.辛弃疾

D.苏轼

13、在我国堪称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河南的龙门石窟

C.山西云冈石窟

D.重庆大足石窟

14、右图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这幅人物画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徐渭 15、2013年6月11日“神州十号”成功发射,飞船入轨后,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在飞行期间,航天员开展了航天医学实验、技术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下列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

B.宋元时期——炼丹家发明火药

C.北宋时期——发明指南针

D.明朝郦道元——编写了《天工开物》

二、判断题(5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明清两朝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代小说转变的时期。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记载的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记载的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给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朝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与前代相比都有较大发展。乾隆年间诞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表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其后的括号里答“A”;如果违背上表所表达信息就答“B”;如果是上表未直接涉及的,请在括号里打“C”。

16、小说在文学史上一直占据垄断地位。

()

17、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

18、《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故事写成的长篇小说。()

19、明代小说《红楼梦》是章回小说的顶峰。

()20、《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

三、填图题(21题3分,22题2分,共5分)

21、在《隋朝大运河》地图上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A.洛阳 B.涿郡 C.余杭

22、在《明长城》地图上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嘉峪关

B.山海关

四、材料题(23题7分,24题6分,共1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以上,火点著铁甲皆透。――《金史》(金,1115―1234年)材料二: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余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1127―1279)《梦粱录》

材料三: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电的利弊》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这一时期我国另一项重大发明是什么?(1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科技成就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材料三中鲁迅提出了什么观点?你是如何看待鲁迅的观点的?(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

材料二: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报刊移至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战火中成长,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整编

材料三:(14、15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1942年4月3日,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庆成功首演?(2分)

(3)材料三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1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1分)

五、问答题(25题6分;26题6分,共12分)

26、唐宋时期被赞誉为中国最辉煌灿烂的两个时代,唐与宋在文化成就上时常并称。这一时期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请回答:

(1)在唐代,选拔人才和官员的制度得到很大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名称是?(1分)

(2)文化的繁荣表现在文学的繁荣。哪位诗人被誉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又是哪位宋代词人扩大了词的功能,使词成为独立发展的新诗体?(2分)

(3)唐宋时期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产生了许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成果。请分别列举唐代和宋代一例科学技术领域的成果?(2分)

(4)在重庆,有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型石刻博物馆,其中的作品大多创作于宋代,该博物馆位于何地?(1分)

26、2012年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回良玉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南水北调工程。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工程建设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合力攻坚,扎实推进,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切实加强水质保护,继续搞好移民安置,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把南水北调工程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1)在我国隋朝时期也有一项类似于“南水北调”的伟大工程是什么?主张开凿这项工程的皇帝是谁?(2分)

(2)有人说开凿这项工程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你认为这样评价正确吗?为什么?(3分)

(3)结合对古代建筑的认识,谈谈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1分)

第二篇:万州区2014年中考复习研讨会112

万州区2014年中考复习研讨会

强调几点

一、严格执行《考试说明》的要求,努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注意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的要求,适当进行衔接。(只减不增)

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的修改(2011年11月的课程标准修订稿)从2012年9月初一开始执行。

1、增加的主要内容有:

(1)会用根号表示算术平方根.(2)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3)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4)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5)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6)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7)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8)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9)会利用基本作图完成: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10)为适当加强推理,增加了下列定理的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长定理等.但是,不要求运用这些定理证明其它命题.2、删除的主要内容有:

(1)有效数字.(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3)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方程组的近似解.(4)梯形、等腰梯形的相关内容.(5)视点、视角、盲区.(6)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3、数学板块名称表述改变的有:

(1)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改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不叫“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第三学段不另叫“课题学习”,即三个学段都统一叫“综合与实践”).(2)“数学公理”改名叫“数学基本事实”,并明确了9条基本事实.(公理)

(3)对数学的“双基”要求,改为数学“四基”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4)新增“模型思想”、“几何直观”的概念.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二、适当降低考试难度,这个是针对重庆市主城区而言的,对我们区县来说就是难度大幅度下降

1、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如:重庆市的五个建设,重大事件的发生,十八大,两会议的内容注重联系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建立方程与函数模型的能力,等等,为应用题背景。

2、2012年试题可能发生的变化:

(1)降低选择题的难度,使选择题全面体现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2)适当降低几何证明题的难度。今年还是考二个几何试题;

(3)适当降低较难试题的难度:如25题还是考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的估算问题,仍然的像一篇文章为相关知识为载体,要学生认真审题,创设数学情景的题目;26题还是要考平面动点的函数知识的最值问题的考查和运动点的某一时刻的存在性的考查。

3、三个注意内容:都是2012年不考试的内容

(1)新增的不考内容:有效数字、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用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

(2)注意不考的内容:与圆有关的证明问题;相似三角形的证明。

(3)降低要求的内容: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只作了解。

4、复习中要把握好学生层次的关系: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以达到复习的实效性;

对于数学优秀生,能让他们自己看的让他们自己学习,我们应该大胆地放手。

对于大型综合问题要学会分解并在相应复习内容中加以融会贯通。

2012 年中考数学取消几何作图题专题考查,但总题目个数不变,共26个。务必做好有关其它作图题的培训工作,在考试中的作图题一律使用签字笔。

第三篇:2014年广元历史中考复习试题(自制)

一、选择题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

A.禹成为夏国王B.启继承禹的位置C.桀继承禹的位置D. 夏朝的建立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A.商朝B. 西周C.夏朝D.东周3、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古鼎()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 青铜面具

4、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A.鲁国B.齐国C. 魏国D.秦国

5、城濮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晋国和秦国B. 齐国和赵国C.晋国和楚国D.吴国和越国

6、战国初年,瓜分晋国的三家不包括()

A.韩氏B.魏氏C.田氏D. 赵氏

7、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的一场大战是()

A.马陵之战B. 牧野大战C. 围魏救赵D.长平之战

8、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B.奴隶主和封建地主的矛盾

C.封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D. 农民和平民的矛盾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应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B.商朝C. 西周D.东周10.今天的农历,源于哪个朝代的历法()

A.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1.春秋战国之际,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名医是()

A.伊尹B. 姜尚C.扁鹊D. 班鲁

12.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C.孔子D. 孙子

13.记录老子学说的著作是()

A.《春秋》B.《道德经》C.《尙书》D.《论语》

14.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学说B. 儒家学说C.墨家学说D.法家学说

15.下列不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温故而知新B.因材施教C.反对苛政D.民贵君轻

16、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是()

A.普遍使用青铜工具B.人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石器和木器的改进D. 铁器和牛耕使用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朝文化内容的是()

A.历法较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B. 有关日食、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C.青铜器驰名中外D. 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8、下列各项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有()

①多次观测日食 ②盛行“钟鼓之乐”③屈原创作《离骚》④ 采用四诊法治病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明朝时。掌管地方权力的是()

A.行中书省B.六部C. 中书省D. 三司

20、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B. 为了摆脱南方大地主的控制

C.为了巩固刚夺取的政权D.为了发展社会经济

21、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② 设立特务机构东厂③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④实行削藩政策⑤迁都北京⑥八股取士⑦设立特务结构锦衣卫

A.①②③④B.②④⑤C. ②③④D.①③⑥⑦

22、明代时,全国的丝织业中心是()

A.苏州B. 南京C. 成都益州

23、清代广州的十三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D. 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24、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是()

A.设置军机处B. 废除丞相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D.制造“文字狱”

25、郑成功从下列哪一国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A.葡萄牙B. 日本C.俄国D. 荷兰

2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尖锐

27、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顺治帝年间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B. 册封“**喇嘛”C.土尔扈特部回归D. 册封“**额尔德尼”

28、关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B.不利于我国的海外贸易

C.有利于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29、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 《梦溪笔谈》D. 《农政全书》

30、代表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红楼梦》D.《水浒传》

31、下列对清朝设置台湾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加快了台湾开发B. 强化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D.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32、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

A.戚继光抗倭B. 郑成功收复台湾C. 雅克萨之战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3、清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下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广州B. 苏州C. 宁波D. 漳州

34、明朝时,掌管地方权力的机构是()

A.中书省B. 三司C.行中书省D. 六部

35、国民革命军失败的原因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 丁泗桥战役D. 贺胜桥战役

36、国民革命北伐在两湖的对象是()

A.吴佩孚B. 孙传芳C. 张作霖D.曹锟

3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 四渡赤水②遵义会议召开③渡过乌江④ 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

38、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

A.遵义B. 会宁C.吴起镇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39、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40、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 五四运动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41、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心工作是()

A.确定党的名称B.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C.制定党的革命纲领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4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 国民党一大D. 创建黄埔军校

43、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

4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排列下列事件的顺序()①秋收起义②“八七”会议③三湾改编④ 南昌起义

A. ①②③④B. 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

45、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评述,正确的是()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彻底肃清了“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D.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例行会议

46、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47、“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哪一政策衷心拥护的写照

A.土地改革B. 人民公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减轻农民负担

48、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共同根本点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坚持民主集中制D. 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49、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

A.法律制度B. 经济制度C.社会性质D. 政治制度

50、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 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51、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一边倒” 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②③B. ①③C.②③D.③④52、1960年尼克松在竞选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太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有六亿人口的政府永久不予承认的态度。这表明()

A.美国政府要与台湾当局断绝往来B. 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势均力敌

C.尼克松要承认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美国统治阶层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出现分歧

53、新中国外交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的发展B. 综合国力的提高

C.外交政策的运用D. 西方国家对华态度的改变

5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成立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内涵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B.与原宗主国(英、葡)还有政治联系

C.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55、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56、材料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二(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回答: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指什么会议?分别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概括这两次会议在意义上的共同点?

第四篇:中考历史复习心得

中考历史复习总结体会

-----三明市2017年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与检测研讨会

泰宁三中 李霞

自2017年以来,历史学科中考的命题为全省统一命题,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给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复习时间短的特点,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应该有规划、系统的进行,复习课的质量必须全面提高。既要注意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现就将我个人近几年的一些复习经验跟大家交流交流,权当抛砖引玉。我认为,中考复习可分为三个复习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拓宽知识,打牢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教学时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板书有条不紊(采取纲要、表格和图示法等板书形式);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第二阶段:专题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这两句诗来形容经历了第一轮复习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我认为是很恰当的。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在复习的第二阶段,老师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纵横串联,比较对照,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如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社会主义建设史等几个专题。而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三次科技革命,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国际关系,社会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世界科技与思想文化等几个专题。

历史知识具有多样化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知识。理清同一历史时期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如近代重要国家资本主义确立的事件可归类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总结为“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两次资产阶级改革、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引导学生分别从背景、导火线、革命爆发标志、领导人、重要战役、重要文献、结束标志、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列表格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每一历史事件又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如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以不同历史时期为经线,以每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特征为纬线,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并先后相承的。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才能由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巩固,针对训练,突出重点、热点。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如台湾问题可以抓住七个“点”:①三国时卫温到达夷洲②元朝设立澎湖列岛③清朝设立台湾府④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阻挠解放军解放台湾。⑦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办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目前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活动,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这样对台湾问题就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导用书,要从中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及其要求等情况,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练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训练和理解训练两大部分。前者采用填空、选择、填图、识图、列举等题型;后者采用材料分析、简答题、综合问答题、编写大事年表等题型。而后者特别是综合问答题是中考分值最多、份量最重的题型。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兹以目前山西历史中考中常见几种题型为例,进行说明。

①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重要历史现象、事件的本质,采用肯定法或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要留意组合选择题(如几个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选择排列正确的选项)和反向选择题(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去伪存真。另外今年文科综合将采用两卷测试的办法,其中卷1为选择题,使用机读答题卡答题,这一新变化要在平时多训练。

②填图题和识图题:它主要考察学生把握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复习时要对教材上比较重要的图归类汇总,如重要的人物、著作、遗址、事件及重要战争、运动的形势示意图等。填图题主要掌握重要事件发生的地点(包括古称)、路线,识图题主要掌握该图所反映的重要人物、事件、现象及其时间、时期和相关重要知识。

③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有关历史知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快速读完材料或图表(包括出处),弄清该阅读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要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弄清限制条件。再根据提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分析题常见的考查方法有:①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③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④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⑤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⑥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④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须审清题意,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要答项目和解答对象。行文力求语句简炼,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书写规范。评述型问答题一般是运用辨证唯物史观,根据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要用史实印证结论,史论结合;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也可以学到历史知识。新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针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就明确提到要注意“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因此要密切关注当今与历史有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西藏问题等。近年来中考并不回避热点问题的考查,在考前复习和训练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进行总结复习。

此外,学科之间的综合试题以及开放性试题也是近年来中考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考查,在教学中也要给学生提到,并进行专项训练。学科综合试题体现了高考综合考试的方向。学科之间的综合考试常见的有历史与语文(如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与政治(如时政热点的考查)、历史与地理(如填图题、识图题的考查)、历史与数学及自然科学(如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历史图表数据的分析)等学科的综合渗透。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学科综合意识,基础知识扎实,思路开阔,在训练过程中多从学科联系方面去锻炼思维能力。历史开放性试题常常针对学术针鸣较大的重要史实进行分析、阐述,有多种观点,考生可任选一种回答,并且常与当前形势、生活实际相联系,谈谈学生的启示、体会。开放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素质和发散、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符合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历史开放性试题常出现在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小论文等题型中。如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有人说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也有人认为消极方面是主要的。你的看法呢?联系今天的改革开放谈谈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失败给你哪些启示?答题要观点符合要求、事理结合、逻辑性强、要点清楚,多角度、多层次甚至多学科分析。当然,开放性试题也有历史考查、历史制作、社会实践活动等之类的开放性考试形式,此不一一述及。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要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读书,做到“五看四抓”,即看目录、看标题、看正文、看图表、看材料,抓概念、抓线索、抓框架、抓重点。不能叫学生死记硬背,而要融会贯通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其如此,方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使学生们在今后的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各位同仁,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复习心得,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中考历史复习心得

中考历史复习心得

长治县四中赵雁鸿

近年来,历史学科中考的命题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给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甚至有山西历史)、复习时间短的特点,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应该有规划、系统的进行,复习课的质量必须全面提高。既要注意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现就将我个人近几年的一些复习经验跟大家交流交流,权当抛砖引玉。我认为,中考复习可分为三个复习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拓宽知识,打牢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教学时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板书有条不紊(采取纲要、表格和图示法等板书形式);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第二阶段:专题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这两句诗来形容经历了第一轮复习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我认为是很恰当的。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在复习的第二阶段,老师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纵横串联,比较对照,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如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社会主义建设史等几个专题。而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三次科技革命,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国际关系,社会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世界科技与思想文化等几个专题。

历史知识具有多样化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知识。理清同一历史时期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如近代重要国家资本主义确立的事件可归类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总结为“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两次资产阶级改革、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引导学生分别从背景、导火线、革命爆发标志、领导人、重要战役、重要文献、结束标志、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列表格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每一历史事件又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如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以不同历史时期为经线,以每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特征为纬线,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可附表如下: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鸦片战争爆发-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1.列强侵略中国:

(1)(中英)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的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1.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时期(1919-1923年底)

2.国民革命时期或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

4.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包括防御、相持和反攻阶段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重庆谈判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解放战争:包括战略防御阶段、战略进攻阶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并先后相承的。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才能由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

律性的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巩固,针对训练,突出重点、热点。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如台湾问题可以抓住七个“点”:①三国时卫温到达夷洲②元朝设立澎湖列岛③清朝设立台湾府④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阻挠解放军解放台湾。⑦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办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目前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活动,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这样对台湾问题就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导用书,要从中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及其要求等情况,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练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训练和理解训练两大部分。前者采用填空、选择、填图、识图、列举等题型;后者采用材料分析、简答题、综合问答题、编写大事年表等题型。而后者特别是综合问答题是中考分值最多、份量最重的题型。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兹以目前山西历史中考中常见几种题型为例,进行说明。

①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重要历史现象、事件的本质,采用肯定法或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要留意组合选择题(如几个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选择排列正确的选项)和反向选择题(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去伪存真。另外今年文科综合将采用两卷测试的办法,其中卷1为选择题,使用机读答题卡答题,这一新变化要在平时多训练。

②填图题和识图题:它主要考察学生把握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复习时要对教材上比较重要的图归类汇

总,如重要的人物、著作、遗址、事件及重要战争、运动的形势示意图等。填图题主要掌握重要事件发生的地点(包括古称)、路线,识图题主要掌握该图所反映的重要人物、事件、现象及其时间、时期和相关重要知识。

③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有关历史知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快速读完材料或图表(包括出处),弄清该阅读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要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弄清限制条件。再根据提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分析题常见的考查方法有:①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③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④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⑤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⑥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④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问答题的常见类型有叙述题、分析题、评价题和比较题等。无论什么样的问答题,首先必须审清题意,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要答项目和解答对象。行文力求语句简炼,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书写规范。叙述型问答题一般是把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活动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系统的概括、归纳、综合,一般跨度较大,要面面点到,不宜过细展开;分析型问答题一般是依据史实,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说明历史事件、现象,跨度相对较小,进行深挖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现象的原因、内容、性质、结果、作用、教训等;评述型问答题一般是运用辨证唯物史观,根据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要用史实印证结论,史论结合;比较型问答题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现象的分析,比较其异同。对比较题应先弄清题目的比项和限制条件,而后将比项双方的史实进行归类、提炼、分析,得出相同点或不同点。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也可以学到历史知识。新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针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就明确提到要注意“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因此要密切关注当今与历史有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西藏问题等。近年来中考并不回避热点问题的考查,在考前复习和训练

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进行总结复习。

此外,学科之间的综合试题以及开放性试题也是近年来中考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考查,在教学中也要给学生提到,并进行专项训练。学科综合试题体现了高考综合考试的方向。学科之间的综合考试常见的有历史与语文(如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与政治(如时政热点的考查)、历史与地理(如填图题、识图题的考查)、历史与数学及自然科学(如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历史图表数据的分析)等学科的综合渗透。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学科综合意识,基础知识扎实,思路开阔,在训练过程中多从学科联系方面去锻炼思维能力。历史开放性试题常常针对学术针鸣较大的重要史实进行分析、阐述,有多种观点,考生可任选一种回答,并且常与当前形势、生活实际相联系,谈谈学生的启示、体会。开放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素质和发散、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符合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历史开放性试题常出现在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小论文等题型中。如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有人说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也有人认为消极方面是主要的。你的看法呢?联系今天的改革开放谈谈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失败给你哪些启示?答题要观点符合要求、事理结合、逻辑性强、要点清楚,多角度、多层次甚至多学科分析。当然,开放性试题也有历史考查、历史制作、社会实践活动等之类的开放性考试形式,此不一一述及。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要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读书,做到“五看四抓”,即看目录、看标题、看正文、看图表、看材料,抓概念、抓线索、抓框架、抓重点。不能叫学生死记硬背,而要融会贯通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其如此,方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使学生们在今后的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各位同仁,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复习心得,望大家批评指正。

下载万州区走马初中2014级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试题(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万州区走马初中2014级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试题(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历史考前复习

    中考历史考前复习“四字诀”编者按:复习的方法固然重要,但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新课学习更重要,只有学习新课时牢牢地把握住基础知识,复习时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味......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中考历史模拟题(襄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他是一代明君,是襄阳枣阳人,历史上称他的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他是( ) A、刘彻 B、刘备 C、刘秀 D、刘邦 2、“和平......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太原市36中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分值: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C.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D.实现了工农群众的联合斗争8. 下列叙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

    2014年历史中考试题

    2014年中考试题9.历史学家蒋廷先生认为:“中西关系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

    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五篇]

    历史是中考的一个科目_大家对于历史知识点掌握得怎么样呢_是否掌握了历史科目的答题技巧和知道该注意的事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的内容_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考历史......

    中考历史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汉阴县初级中学 第 1 页 2014/3/29有效复习共赢中考汉阴县初级中学邝小琴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汉阴县初级中学邝小琴,从教已经25个年头,以前长期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近几......

    中考历史的复习策略

    中考历史的复习策略中考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学校是否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课,检查教师是否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授课,是否体现了历史新课程改......

    2014中考历史复习研讨

    海童中心校2014中考历史复习研讨时间: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地点:海孜实验中学发言:葛思利(海孜实验中学) 一、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分析2、从历史分期上看3、从考纲样卷分析辨析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