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五篇

时间:2019-05-14 10:0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

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

第一单元 班集体建设

一、职业技术学校的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及功能

班集体是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中成员能团结互助的集体。班集体作为一个学校组织具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功能:第一,社会化功能;第二,个性化功能。

(二)建设班集体的意义

1、建设班集体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需要,集体主义是当今社会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具有集体主义观念的人,时时处处以集体利益为重,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集体中努力做到先人后己、先公后私。

2、建设好班集体,有利于学生们的活动和交往。在班集体中,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在班集体中,学生可以自己管理自己,每个学生又都是班集体的主人。这就促使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在班集体中健康成长。

3、健全的班集体是教育后进学生的“最好老师”。如果把一个后进学生安排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他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能够进步很快的学生。同样,一个原来很好的学生如果生活在纪律涣散的班集体里,也会很快受到不良影响。

二、职业技术学校班集体组织与建设

(一)班级干部的选拔准

1、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在广大同学中能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感召力;

2、热心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遵纪守法,诚实正派,是非观念强,心里素质好,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4、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能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

选择个别“差生”当干部要慎之又慎。班主任发现个别“差生”的闪光点,为促其转化,让其担任学生干部也是一种选用班干部的方式,但是让“差生”担任学生干部要把教育的用意告诉全班同学,让全班同学共同关心和支持这个“特殊班干部”的工作。一般来说,选择“差生”当干部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班集体的风气要健康向上,以正压邪,给担任学生干部的“差生”以一定的压力;第二,在任命前,要有一个“试用期”,观察“差生”干部是否有责任心和具备管理才能;第三,“差生”干部担负的工作一定要具体,使其始终有一种“角色”感;第四,对“差生”干部,要多表扬、多提醒、少批评。

(二)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

1、教育学生干部树立工作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从学生干部任职的第一天起,就要加强责任心和荣誉感的教育,要告诉他们,当干部要吃苦、吃亏的思想,会牺牲自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会遇到不少的困难与阻力。要准备自己的工作不被同学,甚至老师理解,既要任劳,又要任怨。

2、培养学生干部具有当干部的热情

要让学生有热情当干部,班主任首先要明确学生干部的职权,充分相信学生干部是有能力的。另外,要多为班干部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主题班会、节日庆祝、各种文体活动、社会调查等都是锻炼学生干部的好形式。

3、帮助班干部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学习成绩选拔学生干部的条件之一,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是难以在同学中树立威信的。学生干部,也应该以学习为主。我们绝不能让过多的班级工作影响学生干部的成绩,在临近考试阶段

更应如此。

4、正确对待班干部身上的优、缺点

班干部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班主任必须及时予以肯定,但一定要注意对他们表扬不要太多。

三、优良班风的创建

(一)良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了实现该目标而不懈的努力。

2、有由班干部和班级积极分子组成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3、全体同学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4、有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班风。人人都能自觉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二)创建优良班风的方法

1、坚持做好“第一次”工作

如开好第一次班会。第一次班会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或者让学生熟悉学校为主要内容。

2、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级应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要保持其活力,就必须向全班学生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

3、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言论和意见。良好的舆论环境,需要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共同努力来营造。

第二单元 班级活动

一、主题班会

(一)举办主题班会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举办主题班会必须富有教育意义,应该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主题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于发展,又必须是班内大多数同学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并要有一定的深度,且富有哲理性。

2、新颖性原则。主题班会的主题内涵,围绕主题所确定的内容及表现的形式应符合时代的要求,具有新颖性。可采取灵活多样,新颖活泼的形式,如演讲、报告、竞赛、抢答、座谈、辩论、参观、访问、诗歌朗诵、相声小品、歌舞节目等,使学生在活动过后有回味。

3、针对性原则。班主任应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弄清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主题班会的主题和内容;同时应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工作重点,有计划地安排主题班会。

4、主体性原则。主题班会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只起指导和协调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尊重和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动脑、动口、动手的锻炼机会,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岗位、有职责,有相对的自主权和发言权。

5、情境性原则。主题班会的地点应精心选择,会场应精心设计和布置,做到既生动活泼又富有艺术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美的熏陶,以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二)主题班会的组织

1、选定主题。主题的选择一是符合教育性、针对性原则;二是内容要丰富,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适于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三是要有深度,能细细回味。主题的确定还应力求题目醒目、简明、富有哲理性。

2、充分准备。主题班会的准备可分为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两个方面。精神准备主要是调动班级干部和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投入到与主题班会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中;物质准备主要是

把主题班会要用到的东西及时准备好,如会场布置用的鲜花、画像、横幅、幻灯、图片、音响设备等。

3、主题班会的实施

(1)要对主题班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有不足之处应尽快加以弥补。

(2)要事先下一番功夫把会场环境设计布置好,使学生一进入会场就受到主题班会气氛的影响。(3)选好主持人。主题班会一般由学生主持,因此,要选组织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担任主持人。

(4)对主题班会中涉及到的人和事,要有安排和准备,必要时还要考虑应急措施和补救措施;对偶发现象,应做好两手准备,以免临时惊慌,忙中出错,导致主题班会的失败。

(5)及时总结、巩固成果。

二、文体活动

(一)文娱活动

1、学生文娱活动的内容(1)文艺演出。

(2)跳集体舞和歌咏比赛。(3)班级联欢会。

2、班主任如何组织学生搞好文艺活动(1)积极准备,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2)突出主题、寓教于乐。(3)选好节目主持人。(4)做好收尾工作。

(二)体育活动

1、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有: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游泳、武术、滑冰、军事体育活动等。形式有:体育课、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等。

2、班主任如何指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1)指导和组织开展班级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一般要抓如下几项工作: ①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组织好体育课 ②组织好“两操”和眼保健操 ③织好灵活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④家长工作,做到校内外相结合

⑤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志、情感品质

(2)积极协助体育教师进行“达标”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主动做好宣传工作,明确锻炼的目的,端正锻炼态度,了解推行“达标”的意义和要求。②取得体育教师的支持,加强技术指导,培训骨干,带动全班。

要持之以恒,经常锻炼,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使课外体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3)生保健工作,进行卫生教育。

三、节假日活动

(一)组织节日、纪念日活动的要求

1、安排要有计划性

2、主题要有针对性

3、内容要有知识性

4、活动要有趣味性

5、形式要有多样性

第三单元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一、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一)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意义

1、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使学生将外在的高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与自觉的道德观念。

2、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3、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分类和内容

(一)日常行为规范的分类与内容

1、按行为的社会含义可分为:遵纪守法行为、学习行为、人际交往行为、劳动行为、文明礼貌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日常社会行为、文化生活行为、爱国行为等。

2、按心理因素可分为:理智性行为、好奇性行为、情绪性行为(如焦虑、冲动性行为等)、意志性行为、习惯性行为、性格性行为(如任性、固执性行为等)。

3、从心理卫生角度可分为:正常行为、异常行为、问题行为、性意识行为、受挫行为。

4、从社会心理角度可分为:角色行为、暗示行为、模仿行为、感染行为、从众行为(如随大流、盲目附和)、服从行为、时尚行为等。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1、提高学生的行为认知水平。

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对行为规范知识进行学习,并将知识学习和行为分析结合起来,避免知识学习与具体问题脱节。在学习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以执行行为为规范为目标的学生操行竞赛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进行评比竞赛,通过阶段性小结,观察学生对行为规范内在性理解的程度。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1)创建良好班风和良好教育情境。

班主任要营造一个优良的班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让学生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中努力进行行为道德实践并在其中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长期保持这种情感体验,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将行为知识转化为自觉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行为辨析能力。

在提高学生的行为辨析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

4、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和自我行为调节能力。

(1)当学生得个人愿望与行为规范的要求发生矛盾时,要教育学生控制个人情绪,避免过激的行为产生。

(2)当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3)帮助学生抗拒外界环境中不良因素的诱惑,增强抵抗能力。

(4)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让自己成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引路人。(5)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6)在活动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常见违规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一)迟到、旷课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1)班主任首先应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使他们认识到随意迟到、旷课的危害性,同时给学生一个适应期,要教会学生合理地分配利用时间。

(2)检查、督促学生遵守作息时间的情况,避免出现迟到、旷操的现象。

(3)对旷课、逃课现象要分析原委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严格管理。一方面要从理解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另一方面要从规章制度的角度去分析错误行为,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纪律,否则就要受罚。

(4)对违规行为必须限期改正。

(二)上课讲话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班主任要协同任课老师,统一基调抓好课堂纪律,一方面教师要多使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还要把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让学生必须遵守这一现象规范。

(三)不健康语言的预防与教育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除了以自己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还应该帮助他们分析讲文明语言与讲污言秽语给社会风气带来的美与丑的后果。

(四)打架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1)团结教育多数,孤立个别。对多数同学要教给他们如何团结起来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的方法。对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要说服教育,指出错误,启发他们觉悟,以提高他们对问题的认识。

(2)抓违规典型,各个突破。对少数有不良行为的同学也不能集中起来一起抓,要注意在教育中抓典型、实施各个突破的办法进行教育。应选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作为突破口,每天监督他的行为。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打架行为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为人观。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帮助学生分析打架行为的危害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观。一方面教师利用典型案例对打架行为的利弊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让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来编辑“打架事件案例分析集”。

(4)对已出现的打架事件要冷静地分析原委,公正、合理、合情、合乎规章地处理事件,达到既教育学生本人又教育广大学生的目的。

(五)吸烟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班主任除了正面引导,讲清吸烟的危害性,使学生提高认识、自觉纠正不良的吸烟行为外,还要结合行政措施进行禁、查、堵,强制执行,甚至给违反者一定的处罚,使其从受罚中得到教育。

(六)随地吐痰、墙上踩脚印和乱扔纸屑、果皮等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1)正面宣传教育是预防的主要手段。班主任要号召全班同学创建整洁美观的教室环境和寝室环境,铲除不讲卫生等不良行为的土壤。

(2)必需的奖惩措施一定要跟上。措施是预防教育成功的保障。用制度来管理班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的方法是许多教育成功者的经验。

(3)检查、督促、教育是最常规、最实用、最有效的老方法。

(七)不良上网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1)找学生谈话,帮助其分析上网行为已造成的危害和即将发生的可能危 害,要使用批评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摆脱思想上、心理上的障碍。

(2)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3)指导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4)开放校园网,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要规范校园网的运作,以防不良信息污染学生的心灵。(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尽可能地多采取措施弥补网络高科技带来的缺憾。

(6)监督、控制学生的上网行为。利用任课老师及家长进行监督,制定其上网行为规则,使其摆脱痴迷状态,否则就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摆脱。

第四单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协调

3、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能动地适应环境

6、保持人格完整

7、符合年龄特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协助培养学生各种优良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发展健康心理,掌握方法,防患未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1、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培养勇于发挥优势、张扬个性的良好品质。

2、教育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学会相互协作,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乐趣,善于与人协作的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

3、教育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热爱学校生活。

4、教育帮助学生发展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5、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6、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乐观、平和、愉快的心境。

7、教育帮助学习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

8、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勤动手、勤操作的创新物化能力,多角度、多渠道、标新立异地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9、教育、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他们主动地区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改进和提高他们的学业。

10、教育、关心、帮助受情绪困扰的学生,端正他们的思想,改进他们的情绪,矫正他们的行为。

11、教育、关心、帮助家庭环境条件不利的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关系与温暖。

12、教育、关心、帮助有明显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矫治

(一)学习心理障碍

针对心理障碍,班主任在通过深入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排除这些心理障碍的同时,往往还应适

当借鉴行为矫正技术,对学业不良学生的那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矫正,并提出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及错略。

(二)嫉妒心理障碍

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必须先掌握了解产生嫉妒的原因,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嫉妒因素。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同时,避免空泛的表扬,而是摆出实际,据“绩”表扬,以“据”服人。

(三)社交心理障碍

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意识,使之明确正常交往活动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运动各种心理咨询手段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第五单元 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

(一)优秀学生的特点

1、优秀学生的长处

(1)道德品质良好,能根据道德行为准则支配和调控自己的言行,能自觉地履行《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思想觉悟比较高,热爱班级,关心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热心公益事务。

(3)思维敏捷,学习目的明确,爱好学习,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优异,对专业技能能努力钻研和动手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自信心,勇于进取,敢于竞争;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5)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

2、优秀学生容易出现的短处(1)恃才自傲,目空一切。(2)自我中心,处事冷漠。(3)盲目自信,讳疾忌医。

(二)中等学生的特点

1、正常发展型

(1)自尊心很强,但又常常被挫折感困扰。(2)学习成绩中等,但相对稳定。

(3)自觉性和自我约束力较强,容易管理,但组织性欠佳,或对班集体活动不热心。(4)性格内向者居多,处事谨慎,顾虑多。

2、潜能尚未完全开发型

(1)意志薄弱,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怕苦畏难。(2)散漫疲沓,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和好胜心。(3)学习态度时好时坏,学习成绩时有波动。

(4)有某些方面的特长,并有一定的潜力,但缺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

(三)后进生的特点

1、后进生的心理特点(1)变态的自尊心。(2)枯萎的学习动机。(3)模糊的是非观念。(4)薄弱的意志力。

2、后进生的行为特点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2)情绪急躁,难以自控。(3)意志品质薄弱。(4)行为习惯不良。

三、对厌学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一般而言,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

1、教育原因,如学生成绩差,学业负担过重。

2、社会原因,如受“知识贬值”等错误思潮和不良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3、家庭原因,家长放任自流。

4、自身原因,学生本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5、家庭变故、家庭经济拮据、早恋及心理偏差等。

(二)加强引导,重树坐标。

首要的是从政治思想入手,通过积极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明确人生坐标,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形式,克服自卑心理。对于少数迫于家长压力,无奈选择了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尤其要重视专业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

(三)关爱学生,尊重人格。

首先,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但要更关爱厌学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观察、多谈心、多找闪光点,让他们觉得班主任的帮助是真的,一旦发现进步,要及时鼓励。其次,在对厌学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这也是对待学生态度以及师生关系方面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给予更多的关爱,使之感受温暖。

班主任要特别留意他们,有的放矢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一方面,生活上关心他们,问寒问暖,细致入微,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思想上鼓励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从班主任身上感受到失去的父爱母爱;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引导全班同学主动接近他们,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帮助他们,使他们充分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

(二)消除其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班主任应当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学会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自己、他人和环境,教育他们用客观的态度审时度势,消除以前的心理定势。引导、教会他们自我长处和优点,善于自我评价,肯定自我,帮助他们消除自卑的心理。

(三)引导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要加强单亲家庭子女人际交往的教育与引导,重视他们情感方面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指导他们的交往,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其他同学接触,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消除孤僻的心理。

(四)培养其健全的情绪。

班主任对他们要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绪教育,要教会他们驾驭自己的感情。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指导他们遇到的情绪刺激时,学会忍让克制,运用转移注意、自我安慰、心理暗示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五)充实和丰富其生活内容。

班主任要积极引导他们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引导他们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多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影视剧,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开阔视野,陶冶、净化情操。

(六)严格管理,培养其自立精神。

班主任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其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他们能自觉、自

愿地在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五、对早恋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寻找归因,对症下药。

作为班主任只有亲切地关怀学生,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了解他们内心的秘密。如因思想道德修养差、内心空虚,缺乏积极的追求和自我约束能力引起的早恋,班主任要设法优化环境,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正确的舆论,创造健康的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建立真挚的友谊。

(二)尊重关心,正确疏导。

对有早恋现象的学习,绝对不能加以歧视,不能用轻蔑的态度横加指责,切忌简单粗暴的制止,而是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感情,在赢得他们的信任的基础上,劝导他们,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

(三)个别施教、严守秘密。

对早恋学生的教育不宜在班集体中公开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只会伤害早恋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对集体的离心力。另外,公开的批评教育也会使其他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而妄加猜测或议论纷纷,成为早恋行为的诱因之一。

(四)晓之以理,束之以规。

班主任应作学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

六、对“网迷”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因势利导,主动进网。

班主任应该变堵为疏,引导学生主动进网,让学生跟着我们走,而不是被网络牵着鼻子走。

(二)正面教育,明确危害。

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三)构建班级文化,培养“自律能力”。

班主任与班干部要身体力行,树立起大家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班级形象,构建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敬业进取的班级文化。使班级形成一种被全体同学认同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群体意识的统率和鞭策下,使“网迷”不但接受来自社会、家庭、学习等方面的教育,而且以自己的努力来教育自己、约束自己、督促自己,有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自己抵制网络的诱惑。

七、对有攻击性行为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分析原因,因人施教。

首先要分析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如学生的内在气质、性格、情感体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班主任通过观察和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寻找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

第六单元 正确处理偶发事件

一、偶发事件的特点与成因

(一)偶发事件的特点

1、偶然性。这类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发生在谁的身上以及事件的性质、程度都是难以估计的,相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所碰到的其他问题而言,偶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较低,只是偶尔出现。

2、突发性。偶发事件大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或者是突然出现,一般都无法制止或未曾料及。

3、震撼性。偶发事件一旦发生,有的是在班内产生极坏影响,有的在校内产生不良后果,有的甚至还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4、破坏性。学生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有的涉及到个人,有的关联到整个集体,会使班级产生震荡性的效应,引起全体学生或者大多数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强烈震动,处理不当,会造成混乱而难以收拾的局面。

5、紧迫性。偶发事件总是人们意料不到的事件或是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有时来势凶猛,震动性大,涉及面广,对学生思想有冲击作用。对积极的偶发事件以因势利导,及时强化其积极作用。对消极的或者有伤害性的则快速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影响。

(二)偶发事件的成因

1、潜在因素

(1)客观因素

首先,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存在着多渠道、多层面的联系。其次,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个家庭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家庭环境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潜在因素。

(2)主观因素

①学生自身的因素 ②教育者的因素

2、直接因素 ①天灾人祸 ②外来干扰 ③节外生枝 ④紧张关系 ⑤品德不良 ⑥情感障碍

二、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意义

(一)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意义

1、有利于化解矛盾、消除隐患、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正确、及时地处理偶发事件,可以迅速有效地平息事端,遏制事态的发展,消除隐患,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全班同学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达到既拯救当事者,又教育其他同学的目的。

2、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正确、妥善的处理,在学生中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并且成为转化后进生的契机,使“自责”“自愧”等情感体验转化为回避性动机而产生“自制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坏事变成好事。

3、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班主任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和教育,可以使全班同学的身心从中受到深刻的洗礼,从而增强凝聚力,使班级体更充满生机和活力。

4、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在正确处理偶发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制、高度的理智感、责任感和巧妙的教育艺术,能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闪光的智慧和人格之魅力,从而能有效地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反之,处理不当,则极易使事态激发,导致师生矛盾冲突,甚至发生难以挽救的恶性事件,既有损教师形象,又伤害学生身心。

三、处理偶发事件的基本要求

(一)处理偶发事件的基本要求

1、要沉着冷静

2、要机制果断

3、要谨慎行事

4、要平等公正

5、要因势利导

6、要说服教育

四、处理偶发事件的步骤

(一)处理偶发事件的步骤

1、及时平息,防止事态扩大。

2、调查研究,掌握全过程。

3、分析原因,弄清事实。

五、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一)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1、对待一般偶发事件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促成当事人互相谅解。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用以理解人的方法开展思想教育;热心、细心、耐心地用直言规劝的方法做劝导工作;通过含蓄、间接的方法加以提醒,以维护学生的自尊;通过向学生分析说明,从消极和不利方面推想事情发展的后果,使其晓之利害,进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2、对待打架事件的处理要对不同的问题区别对待。如对以强凌弱的学生,则应严肃批评教育;对于保护弱者,或主持公道的,则首先肯定他出发点是对的,但同时要教育他不应参与打架,不违反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对于被打的学生因奋起反抗而打架的,则应根据其个性特点或具体情节,对他适当地进行教育;对无过错的学生则用表示安慰的方法进行思想疏导,3、整体问题,当场处理。一类是大多数人出现的问题,一类虽然不是大多数人参与的,但影响大多数,影响集体,这时就应该当场处理。

4、局部问题,个别解决。问题出在局部或只影响少数人,一般应做个别处理。

5、个别问题,悄然处理。大众场合,对于个别人的问题没有影响他人,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动作向他做出停止的暗示,使其自觉加以改正。

6、做好善后工作,巩固处理效果。要在巩固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找出工作中存在缺点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防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把偶发事件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七单元 学生操行考核评定

一、学生操行考核评定的意义与作用

(一)学生操行评定的意义与作用

1、具有督促学生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作用

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以此鞭策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可以促使优秀学生戒骄戒躁,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可以促使后进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感到有压力,奋起直追,切实改正。

2、具有帮助并检查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对学生考评所反馈的信息中,可以了解学校前一阶段的教育工作情况,包括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教育措施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功与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等等,从而研究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办法。

3、增进与家长的沟通,有利于家长配华学校协调教育

班主任要定时不定时地将学生在校表现(实习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以“学习通报”或其他的形式通知家长,可帮助家长较全面了解自己孩子学校的教育情况,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具体表现,有

针对性地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主动积极地按照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及时的教育。

二、学生操行评定的原则

(一)学生操行评定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操行评定的目的是有效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学校教育不仅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良好社会功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就是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对每个学生的优点,既不抹煞也不拔高;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既不掩盖也不随意上纲上线。

3、定型与定量向结合的原则

根据考核内容中各方面的不同,将思想政治状况与行为习惯加以区分,将日常表现与突出事例加以区分,在各方面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加以考评,并坚固质与量两方面的要求,就能比较符合实际和正确考评学生的品德与操行。

4、过程性评价原则

操行评价工作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注意终了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注意在评价中对学生的行为予以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体验,发挥过程性评价中的教育作用。要做到自评、互评和班主任评价向结合。

三、学生操行评定的内容及方法

(一)学生操行评定的内容及方法

1、学生操行评定的内容

具体考核以下几个方面: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文明生产、遵守功德、勤俭节约、自尊自爱、仪表端庄、关心集体、追求上进、爱护公务、助人为乐、拾金不昧。

2、操行评定的等级

根据学生在上述内容方面的表现,班主任对学生的操行可分别定级。一般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3、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程序)

学生操行评定的程序一般分三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测评。

评定工作应该注意平时的记录,注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观察。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委统计学生的平时行为表现状况;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再与有关任课教师等各方面人或组织的意见,然后,采取学生自我评定与班主任负责下的集体评定相结合的办法,定出学生的操行等级;最后由班主任综合写出操行评语草稿。

四、学生操行评语的撰写

(一)学生操行评语的撰写

几种不成功的评语(撰写学生操行评语注意事项)

1、不负责任,随意“造句”。

2、具有浓重的八股味。

3、语言生硬、措辞严厉。

4、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学生。

(二)写好学生操行评语的要求

1、要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评价切合实际。

2、评价中肯,多看优点,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也不放过。

3、内容要具体,对问题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4、要有侧重点,写出个性。

5、针对性要强,评价面要宽

6、对学生要提出努力的方向。

(三)写好学生操行评语的四原则

1、全面衡量,避免晕轮效应。

2、中心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3、激励为主,不可彻底否定。

4、情真意切,不可伤及自尊。

第八单元 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与评估考核

一、班主任的工作计划

(一)班主任的计划工作

1、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

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是指班主任在较为充分地了解了所负责的班级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情况、生活作风等内部情况,以及掌握了学校对班级工作提出的要求、周围班级的基本状态、任课教师基本状况等外部情况的前提下,对自己如何开展班级工作作出的理性思考后形成了书面计划材料。

2、班级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班委、团支部等学生组织自行制订的工作计划。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推动班委、团支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指标的兑现。

制订好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是班主任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干部制订好班级学期工作计划的依据和前提;班级学期工作计划是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的具体化,没有一份好的班级学期工作计划,再好的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也无法落实到实处。

二、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总结的种类

1、综合性总结

总结多方面情况的是综合性总结。这类总结一般内容详细,涉及面广,时间较长,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整个工作的全貌。在写作上,要求内容比较全面,点面结合,但也要注意重点突出,防止面面俱到,该详则详,该略则略。

2、专题性总结

仅对某一专题性的工作情况进行的总结称专题性总结。这类总结不仅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比较普遍,而且其内容也比较集中单一,针对性强,写作时要求内容具体,不要面面俱到,或经验、或教训。

(二)如何做好总结工作

1、掌握总结的体例和写法。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四部分组成。

2、掌握写总结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2)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3)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要写出“自己”的特色。

(5)叙议结合,语言合体。

(6)语言准确、简明和朴实。

(三)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1、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

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的主要依据是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在写作时,应主动对照学期初制定的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在于本人一学期来执行计划和完成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做了哪些工作,完成了哪些任务,作出了哪些成绩,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教训,还存在哪些问题,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2、班级学期工作总结

写作前,应组织班团干部召开相应的工作总结会议,搞清各项工是否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有多大,计划中提出的措施是否得到了贯彻,取得了怎样的经验,有那些教训可吸取,班委、团支部在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

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

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策略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育人性,即它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职业。它的工作对象是生动、变化着的学生个体。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鲜明个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钻研精神,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科学地了解和认识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要教师,是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引导、帮助、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这些工作只有在了解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时才可能圆满完成。中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对的是多样的学生,既有阶段性发展的共性特点,又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个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1.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充分了解这些特点,才能避免用成人的心理来推测学生的心理,避免提出不符合学生特点的要求。

学生的心理发展都具有脑与认知的基础。儿童期的脑还在发育中,很多方面如控制和执行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很多认知能力都与成人不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考虑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兴奋和抑制系统还不够协调,这就导致他们在注意、情绪、抑制等方面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注意演算速度和准确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他们的注意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而不能提出他们能力不及的要求。有些教师在学生一入学就要求学生上课时安安静静地听课,认为这样才算是遵守纪律,这样的要求是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状态强烈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动机和日常行为。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很容易大喜大悲.缺乏控制。比如,他们受到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注意方式。关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积极情绪实现对儿童学习的促进作用。很多班主任老师习惯于课前处理班级问题,然后再讲课,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问题,一是浪费了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二是容易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影响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地坚持。因此,教师要求小学生做需要长久意志努力的事情时,最好能设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完成,这样既避免学生觉得枯燥、不好完成,又可以让学生经常体会成功的感觉,提高他们的参与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渐增加需要学生自觉坚持的任务,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坚持性。

作为班主任老师,一方面要注意与学生加强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避免学生因缺乏同伴交往而加人不良群体。比如,可以通过班队活动营造温暖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具有安全感、亲密感和归属感。师生、同伴之间的合作与友好相处,可以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从中学习良好的交往模式,建立起社会支持体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感到孤单和孤立无援,这样有助于他们打开封闭的心理,培养开朗的性格,抵御不良行为和不良群体的影响。

总之,班主任老师要时时提醒自己,小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各方面的发展还没有成熟,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2.主动关注儿童心理的多样性是成功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

儿童心理发展受环境影响。

由于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儿童,会因为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心理特点。

学生的发展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比较发达城市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比较富裕,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自我中心、耐挫力差的特点;农村的学生比较淳朴真诚,承受力强,具有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的美德,但交往能力、卫生习惯比较差。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在区域的特点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入新的元素,如城市的学生教育可以加入一些体会生活艰辛、培养抗挫折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环节,而农村的学生教育可以加入交往技巧训练和卫生习惯培养的内容。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性格特点、教育方式,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从家庭教养方式来看,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孩子就有可能蛮横无理、攻击性强;家庭教育溺爱、放纵,孩子则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体会别人的立场;而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有的由爷爷、奶奶带着,有的寄住在亲戚家中,缺乏心理沟通和多样的交往活动,这些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存在自卑感,不愿在大庭广众下说话,不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只是一些典型家庭的教育问题,其实家庭教育不能这样简单分类,每个家庭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从而每个孩子也会出现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考虑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因为学生的发展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不能以一种方式应对所有类型的学生。

儿童个体因脑的发育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由于脑的特异性,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如有些学生擅长语言文字的学习,有些学生擅长数学学习,有些学生擅长运动,有些学生擅长音乐、美术。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儿童习惯于通过听觉学习,有些儿童习惯于视觉学习,有些则习惯于通过动觉方式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教学方式,提出教学要求,不能给所有学生设定同样的标准。

儿童的脑与认知发展的速度具有差异性,有些儿童的某些方面发展很快,而另外一方面可能发展很慢,就像大家常说的有“早慧”的儿童,也有“大器晚成”的儿童。因此,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起点和发展变化,不能凭学生一时的表现就武断地预期以后的发展。另外,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障碍问题。除了智能明显较低的孩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很少注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特异性障碍。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儿童青少年正经受阅读障碍、计算障碍、注意缺陷障碍、学习障碍等认知障碍的折磨,他们中许多人智力正常,但却存在不同的学习困难。也就是说,每个班主任老师的班级里都有可能存在有认知障碍的学生,只是老师和家长很少注意到这些问题,大家经常把这些学生的成绩不良归咎于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总是采取批评教育、加大作业量等方式解决,这样的解决方式不但错过了帮助这些学生解决问题的时机,还容易影响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充分认识班主任在改变学生过程中的职责与能动性。

1.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勇于担当改变学生的职责。

班主任既要承担学生各种要求带来的压力,还要承受学校的管理压力,这些压力使很多班主任疲于应付,身心疲惫。而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复杂化,又给老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阻力和变数。教师经常辛辛苦苦做很多工作,但因环境影响,效果不够明显,以致经常充满无力感。很多老师因此视班主任工作为畏途,逃避班主任工作。但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责任,班主任工作也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就放弃自己的责任。这是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和责任。

2.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改变学生的能力。

学生入学后,班主任老师是与他相处时间最长的重要他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反应。在我们开展的“心理健康促进工程”项目中有这样一次实践作业:每个老师选择一个自己平时不喜欢且很少关注的学生,主动对其表示友好和关注,比如,见面时跟他打招呼、微笑点头,等等。对这些老师来说,这个友好的表示可能最初不是真心的,他们也不完全相信这能够改变学生的行为和师生关系,但做起来并不难,所以就坚持下来。一段时间后,老师发现,这些以前跟自己很疏远的学生也开始报以真诚的微笑,并且行为表现也有所改善。教师的主动改变真的引发了学生的变化。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教师也经常有这样的议论,说什么老师带出什么学生,学生的性格特点、做事风格甚至字迹都会带有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特点。这些事情都说明,教师具有影响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行为会引起学生有意无意的模仿,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容易受社会家庭环境影响而失去教育学生的信心,只要付出努力,找对方法,教师是有能力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的。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

1.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改变学生行为的保证。

接纳自己。

班主任角色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评价与压校长、教研员、学生、学生家长、社会„„都从自己的角度对班主任评头论足,这些无形的压力带给班主任焦虑感。同时,班主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观念中拥有很多“应该怎么做”的规条,甚至比别人对自己更严格。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对自己有透彻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不足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坦然地接受“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对自己不苛责。对于一些暂时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允许它暂时存在。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有多重因素,应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速度成长,不因为个别学生成长进步缓慢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相信自己会不断发展,能力会不断提高,问题会不断获得解决。

明确界限。

很多班主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些家长采取放任态度,有些家长因为没有家教能力,而将孩子委托给班主任,告诉班主任“只有你能管教孩子”,结果班主任扛起了家长的责任。这样替人扛责任,会加重班主任的心理压力。同时,失去了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的机会,帮助家长推卸了本应承担的责任。所以,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有清晰的界限,班主任具有指导家长家教的责任,但不要替家长承担全部责任。

控制情绪。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大部分学生从内心是尊重老师的,一般不会轻易冒犯老师,他们的一些“不听话”或者“不良做法”,多数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是心理发育不成熟情况下的行为。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就宽容了许多,而不是直接去跟他们“较劲”。

其次,要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觉知。班主任老师要加强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当自己情绪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清晰地觉知,有助于自我控制,这时,深呼吸对于抑制冲动行为非常有帮助;或者暂时远离引发情绪反应的情景,等情绪恢复后再回来处理问题。

如果班主任没有很好地控制住情绪,对学生不够耐心,发了火,说了不该说的话,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向学生解释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真诚地向学生道歉,相信学生会为你的真诚而谅解你,并从这件事中学到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参加体育锻炼,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寻求社会支持。

当教师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可以向相关的人求助。比如,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跟领导沟通、跟专家请教、跟同事倾诉、跟网友讨论;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跟朋友、家人等倾诉。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工作难题,更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和心灵援助。

2.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共同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有关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发现,教师、学生和家长分别提及最多的教师教育问题行为是:对学生不一视同仁、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不认真工作、说脏话。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行为是过分重视成绩、忽视学生、干涉学生、对学生的不当惩戒和发脾气。

研究发现,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最大的行为是,犯错误时老师不听学生的解释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阻碍了师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与交流,进而影响教育效果和学生成长。班主任需要时刻警醒自己,避免上述行为。有调查发现,学生喜欢老师的以下行为:感到被喜欢:平时碰见会主动和我打招呼;经常找我谈话;经常对我善意地微笑;可以耐心地为我讲解我所问的问题。

感到被尊重:在我回答问题出错时,鼓励我而不是嘲笑我;当我发表个人见解时,老师能专心听并作出回答;老师批评我时有分寸;当老师做错事时会说对不起;我犯错误时,能首先听我的犯错原因。

感觉被理解:当我们提出意见时他会认真听;不在考完试后在全班念分数;能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能用我的思路来讲解我所询问的题目;在我学习成绩下降后找我聊天,而不是打电话给家长;课下主动与我们交流,并了解我们的兴趣喜好、所思所想;在我失落的时候会主动安慰我,说一些能够鼓励我的话。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学生喜欢的行为,也是我们班主任老师经常做的,只是有些老师可能会因为工作忙、班额大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持之以恒或者不能顾及全体学生。老师们可以尝试一下,当你平等、尊重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时,是否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温暖的班集体,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可以事半功倍。

3.运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转化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引发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外在动机是

指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如得到奖励,避免惩罚等。二者相比,内在动机更稳定,不易受到环境、时间、奖励物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外在动机易波动,一旦环境改变或奖励、惩罚等消失,行为也容易随之消失。

促进外在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转化,保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对于学习而言,外在动机维持的学习行为虽然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作用不是长期的。内在动机更有利于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实现终生学习。

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早期,可能因为家长或老师使用的奖励方式不当,形成了学习的外在动机。当师长督促他学习时,总是跟大人讲条件,要买这、要玩那。如何将这种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呢?教师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做出好的学习行为时,教师要用表扬、鼓励等口头的奖励代替物质的、活动的奖励,让学生适应用社会的称赞和期许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再后来,教师要逐渐减少表扬,引导学生去体验学习活动本身的乐趣,比如,成功解题后的成就感、获得新知识时的心满意足、读到好文章时的喜悦之情„„让学生沉浸在由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就由外在动机逐步转化为内在动机,爱学习的习惯被稳固地保持下来。

促进内在动机向外在动机转化,瓦解不良行为。利用外在动机不稳定、容易随奖励的消失而消失的特点,也可以把学生做某些不良行为、干扰行为的内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外部动机,从而“消灭”学生不良行为。下面这个例子说明了外在动机在瓦解不良行为中的应用。

一个院子里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在院子里做游戏,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往往是大吵大闹,这对一些邻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大人们屡次干涉也不起作用。一个邻居的朋友是心理学家,他知道这件事后,为朋友设计了一个治理孩子吵闹的方法。方法是,告诉在一起玩耍的孩子,谁叫得越大声,谁得到的钱越多。结果有的孩子得到5角,有的孩子得到2角,还有的得到5分。待孩子们的吵闹的动力被吸引到金钱上去后,就大大减少给孩子的钱数。孩子们卖力地叫了半天,本希望得到的钱还和原来一样多甚至更多,但大人给的钱却少了,孩子们觉得很不值。又过了几天,孩子们的奖励被彻底停止了,一分钱都没有了。孩子们说,没有钱.我为什么还要给你叫?于是就对大喊大叫完全失去了兴趣。原来的不良行为模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上面的例子说明,物质的奖励会破坏内在动机,让人形成不稳定的外在动机。对孩子形成的良好行为来说,物质奖励没有起到强化的效果,而是潜伏着干扰作用。

4.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爱心是行为矫正的前提。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普通科任老师,都应该认识到,孩子虽然有不良行为,但这只表示他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表示他的品质就不好。每一个人在某个特殊的时期都可能有过一些不良行为。“消灭”或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在接纳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我是受欢迎的,如果消除了不良行为,我会更受欢迎”、“我能做到”时,学生也才会更积极地配合行为矫正、寻求改变。

行为矫正的第一步是要客观地分析问题行为,而不是凭借经验“想当然”地分析和判断,然后仓促地采取矫正措施。“凭经验”办事常常事与愿违。比如,老师对于上课不遵守纪律、故意招惹其他同学的学生,往往是在班上点名批评,甚至让学生站起来听讲。在教师点学生名的那一刻,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如果学生站起来后再扮一点怪相,全班肯定哄堂大笑,好一会儿才能恢复秩序。那个被罚站的学生不仅不觉得羞耻和悔改,可能还洋洋得意。为什么老师的批评和惩罚无效?因为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行为时没有搞清楚学生行为的真正目的。如果学生的目的是获得别人的关注,那老师点他名、关注他,再加上全班同学都停下笔来看着他,无疑是满足了该生的愿望,“奖励”了其不良行为。

对问题行为的分析包括对问题行为的发生情境、发生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强化物等的分析。比如,科任老师向班主任反映,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总是在不停地窃窃私语,对老师的问题和授课置之不理。班主任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需要先调查学生的窃窃私语是只发生在这门课上,还是在所有课堂上?窃窃私语的同学有多少?持续多长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方式缺乏吸引力,还是学生没有形成课堂学习规则?学生从窃窃私语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用“小步子原则”。

看到学生有不良行为,特别是具有攻击性、伤害性的行为时,教师都恨不得能立刻、彻底改变情况。但事实上,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能长期保持下来,必定是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强化。要矫正不良行为,必须要循序渐进,遵循“小步子原则”。

有一个女学生,被同学称为“疯婆子”,人际关系很差,因为她经常对同学破口大骂。班主任希望有方法能令她一朝彻底变样。但专家认为,骂人已经成为其习惯,必须要慢慢来,于是建议使用“差别强化法”。

“差别强化法”就是接纳不良行为的暂时存在,但要求学生控制不良行为,让不良行为减少;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得到一定奖励。然后逐渐提高得到奖励的标准,即要求不良行为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差别强化法”应用在“学生骂人”这个案例中,就是先了解该生平均每天骂人的次数。连续观察3天发现,平均每天骂人10次。于是班主任告诉该生,如果明天她能把骂人次数控制在7次以内,就可以得到一个画片,并且放学时老师会在班上表扬她,全班为她鼓掌。该生第一天做到了。这个标准又坚持了两天都做到了。后来,班主任把标准从每天7次逐渐减少到每天5次、3次、2次、1次、0次,该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做到了,最终彻底改掉了骂人的习惯。

5.运用群体心理学效应,改变学生不良行为。

利用社会性强化物奖励学生的改变。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自己所属的班集体的认同。他越喜欢这个班级,越是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班集体成员的赞赏就是社会性强化,它满足了学生被接纳、被尊重、被爱的需要。社会性强化通常对全体学生都有效。因此,当学生有好的表现或是不良行为减少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群体的力量提供有力的强化物。当以往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的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请大家为他的进步鼓掌,让他体验到被大家肯定与赞赏的快乐。这种强化作用是物质奖励、老师的表扬无法比拟的。

利用群体从众心理,帮助学生远离犯罪。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个青少年都会寻找和加入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体以获得归属感、友谊和情感支持。在各种青少年团体中,“从众心理”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从众”,就是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很多有关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调查都发现,不良同伴群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就是由于“从众心理”,而跟随他人做出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相应的,一个风气良好的班集体也可以借助“从众心理”而帮助处在边缘的学生学习、模仿良好的行为习惯。班集体应该对边缘学生具有包容性,不管他成绩是好还是差。不管他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不管他的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他的家庭是完整还是残缺,都能在班集体中感到自尊、自信,学生就能远离不良群体,远离犯罪,形成有益身心的行为习惯。

第三篇:班主任培训资料

班主任工作常规

班主任工作重要性: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集体的灵魂,是联系班级中各科老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学生各种组织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

在学校中,每一个学生都学习和生活在一定的班级中,学校教育计划的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班级组织去进行的,因此,虽然在一所学校里,在同一校长的领导管理之下,由于班主任工作状况的不同,同年级的各个班级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可以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同时,班主任在执行学校教育指令方面起着中坚作用,一个任课教师不得力,可能会出现乱堂,而一个班主任不得力,就会出现乱班。一个学校哪怕只有一个乱班,就会对整个学校工作产生冲击。班级好比细胞,细胞出了问题,机体的健康也就不存在了。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一学期(学年)常规工作

一、制定计划,确立班级目标

班级计划分为四个部分:(1)学生情况分析 ;(2)上期工作得失和本期工作目标;(3)实现目标的措施;(4)教育活动的系列安排。

第一部分:学生情况分析。班级情况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即概况、本班特点及主要表现、个别学生情况和家长情况。概况:两个学期应有所不同:在第一学期的概况中,应反映出本班学生的年龄、人数、男女比例、是否有集体生活经验情况等。在第二学期的概况中,应主要反映变化了的情况。如:年龄的变化、人数的变化、科任教师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及家庭的变化等。班级特点及主要表现:包括优势表现和薄弱因素分析两个部分,主要应反映出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能力状况、集体观念状况,以及语言、动作、认知等发展状况。另外,可对薄弱因素的成因及背景略作分析。个别情况,应简单描述个别学生的主要表现并简略分析问题的成因。家长情况,应反映出本班学生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及需加强家校合作的工作等。

班级情况分析是为了给学期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只有建立在对班级情况准确分析基础上制订的目标,才可能是具有针对性的。

如:本班学生现状分析:五年级共有学生19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7人,男女人数失衡。学生来自周边各个村寨,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品德特殊的学生。

具体情况分析:(1)品德方面: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班集体,团结上进、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按照《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种种的原因,部分学生身上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可以通过集体教育来转化。(2)学习方面:本班学生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作业美观大方。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总的来说,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较整齐,但容易浮躁,需在认真与扎实方面继续培养。(3)身体素质方面:本班大多数学生的体质较好,热衷于体育活动;有少数学生体质较弱,易得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学生平时体育锻炼较少,需加强体育锻炼。(4)干部状况:通过一年的培养与锻炼,班内大多数干部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待工作积极热情,愿为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责任心比较强,但能力上还缺乏锻炼培养,不够主动,需培养。(5)班级形成情况:班内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均是农民,家长能支持老师的工作,但不重视家庭教育,能希望与教师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6)班级特点:本班学生爱学习、守纪律。男生活泼、好动,爱表现;女生文静、可爱,不爱张扬。总的来说,班级特点比较稳,但稳中有活。

第二部分:学期目标。

班级目标是班级成员共同的期望、追求和要达到的成果,它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标是一种设想,还不是现实,要切合实际,它必须是能够实现的。内容包括: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劳动目标。

(1)德育目标制定应参照《中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少先队计划的相关内容。

(2)智育目标应参照智能开发的理论、学校的计划和要求、以及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所提出的目标期望。智育目标可以提出学习水平和及格率、红分率这些指标,但要避免被分数牵着鼻子走,要重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能力培养这些基本智能素质的内容。

(3)体育目标应参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及体育课程标准(各年级体育达标的要求、身体素质的要求)的要求及本班学生(4)美育目标应参照音乐、美术课的计划和要求及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对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表现的需要对环境美、语言美、仪态美、服饰美、行为美、心灵美提出目标和要求。

(5)劳动目标主要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几个方面来制定。

如:中期目标:

1、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继续培养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3、继续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4、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小组的重新组建,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力争整体成绩在全校同年级第一名。

5、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健康。

6、继续进行家校联系,促进班级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的体育兴趣和特长来制定。体育目标要有特色,有自身的传统项目。

近期目标:(3月份)

1、全出勤,出满勤;课堂纪律良好。

3、优秀同学与进步较大者介绍学习经验。

4、布置教室,营造班级文化气氛。

5、做好常规工作,完善相关制度。第三部分:工作措施。

1、学习方面:为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同时针对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里建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取名叫“我最棒!”。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好就可以随时加分,学生每得到20分,就可以换一月亮。随着红花个数的增加,表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这样,学生一学期的整体表现情况可一目了然。另外,班里还将定期评选“优秀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2)建立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一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四人小组的组长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谁的奖章多谁就担任,如果下一次评比你超过了组长,那就可以取而代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2、文明行为方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2)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养成良好习惯。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学生文明行为记录本,对两操、放学路队、课堂课间纪律、好人好事等进行相应的加、减分,此记录本的加减分将纳入评比栏。

(3)利用“优秀小组”的评比,要求小组中的每一位组员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齐心合力才能成为“优秀小组”。

3、卫生方面:学生能够打扫卫生,但不够认真仔细,为此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对卫生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责任到人,增强小组意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卫生委员和每天的环境小卫士分工明确,把教室内外检查整理干净,警告卫生习惯不良的同学,做好记录。有大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3)利用上午间操的时间,由卫生委员检查个人卫生。(4)综合各方面表现,结合卫生委员的记录,每周评选一次“卫生标兵”。

4、德育工作方面:在德育方面的工作,要处处与学校德育处保持一致。为此我制定以下措施:

(1)搞好班级的育人环境,在班内张贴班训及名人名言。让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校历表、学生座次表、环境小卫士值勤表上墙。利用壁报栏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美化环境,利用评比栏鼓励学生进步。

(2)培养班干部同学的责任心,号召他们积极帮助后进的同学。班主任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不忽视中间学生,让他们同样受到老师的关心,有积极上进的动力,从而也成为优秀的学生。

(3)班主任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时刻做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

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的孩子因为家庭、社会的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便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地给予教育。

(2)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实施有计划的教育。要多与这些孩子交流,找到问题的关键,及时进行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转化的记录,从中发现规律,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

(3)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4)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家长、老师随时反映学生近期的家里、学校的表现,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

6、家访工作的方面:由于班级人数不多,本学期我打算对全班学生进行家访,利用双休日的上午或下班以后的时间进行。家访中,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表扬孩子的优点,委婉地说出孩子存在的不足,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对于家长的来访,我会热情地接待。

7、问题学生的转化方面:

(1)本班有几位学生属于特别活泼好动的孩子,自制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保持时间不长。针对上述情况,转化措施如下:

①班集体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用大多数学生良好行为来教育他们。

②对于他们在行为上的不良之处,慢慢纠正,有进步时及时表扬。③多给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积极严格地要求自己。

④多与家长联系,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与家长一同把孩子教育好。

(2)班内还有几位学生属于听话,举止文明的孩子,但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些吃力,接受新知识较慢。针对上述情况,转化措施如下:

①号召全体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②学习委员与学习助理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在学习方面帮助他们。③当他们在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表扬。④多与家长联系,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

8、安全工作方面:(1)建立起班级安全信息员和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有关安全法规和措施。(2)重点抓好教室防盗以及体育活动、课外和校外活动的事故预防,要加强防火、安全用电的教育,防止学生私自离家离校出走,学生上学期间出校门等安全问题。(3)加强学校的校规校纪和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生在校内、校外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教育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同时,要有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

第四部分:周或月工作安排。

二、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在一个班级中,有一支健全的、有积极分子组成的班级领导核心领导班集体的工作,是形成一个坚强集体的主要条件,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关键。作为班主任,在接一个班以后,首先注意物色班干部,组成健全的班委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而班主任只是做好领导和指引工作。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他们做的事,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班主任忽视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事事不放心,大小事都由自己操劳,结果是班级领导核心建立不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难调动,班主任累死,而良好的班集体也难以形成。二是要注意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放手让他们干更多的事,决不是代替老师做不属于他们的工作,如改作业,改考卷等,有的班主任班级的大小活动都由学生干部组织,发生了问题一概由学生干部自己处理,自己不闻不问,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所以,对班干部要支持他们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但决不能掩盖他们的缺点。要放手但不能放任。

班干部一般设置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班委会设置有一定的灵活性,还可设置课代表、组长、观察员、纪律委员等,尽量做到让学生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在班上有位置,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齐心协力建设优秀班集体。

班干部一般由学生大会选举产生。要明确班干部职责、严格要求、加强指导,形成合力。

三、制订班级各项常规制度

一个好的班集体必定是协调的、团结一致的、行为有规范的。要做到这一点,那就是要有制度。有了制度才能保证行动一致,才能保证统一的严格纪律,才有管理的依据,才能形成集体的团结,一丝不苟的作风。

制度的制定要根据学校要求和本班特点来制定,不得违背学校和上级的方针政策。制定的各种制度应以育人为目的,引导学生共同制

定,使学生认识到班规是保护班集体利益,保护全体同学合法权益的保障,让同学们在制订制度中受到教育。

班级制度包括学习制度,纪律制度,考勤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每日值日制度,大扫除制度)、公物保管制度、安全制度、校内外活动制度、值日生制度、礼仪制度等内容。

执行制度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不能时松时紧,不能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不能“下不为例”,不能因人而异。班主任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模范执行制度。

四、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档案

班级档案是对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考察和记载,并对这些第一手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班级管理规律性,以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这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内容有:

1.学生报到、注册情况记录表;

2.班级学生情况登记;学生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学习基础、健康状况(如视力、疾患、体质等)以及爱好、特长等情况;

3.班委会干部简表; 4.学生座位表; 5.学生出勤登记表; 6.班级课程表; 7.学生成绩登记表;

8.模块考试、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表和统计表(包括考试日期、科目、全班考试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等);

9.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表; 10.家校联系沟通工作记录表; 11.班会记录; 12.班级活动记录;

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对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很有帮助。内容有:(1)班级精神文化建设;(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3)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1、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班风。风气要正,精神状态要好,士气要高,秩序要井然,团结一致,相互信任,身心愉快,关系和谐。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3、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力求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室内环境进行精心的规划和包装,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如:开学初,在黑板上写上热情洋溢的班主任寄语,把“三表”张贴在公布栏中,把桌椅板凳摆放整齐,窗户地板檫扫干净,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开学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布置、改善、保护教师环境,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表现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如师生共同讨论班训、班级口号,设立“学习园地”、“班级兴趣角”“作文世界”、“作品展示”、名人简介等。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

六、开展好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顾名思义是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各种活动,在这里,学生是主体,班主任则是班级活动的主导。班级活动有助于满足学生交往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拓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班级活动主要有班级例会、主题教育、文体活动、学习竞赛活动、科技活动、社会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

1.班级例会即常规性的班会,内容有布置工作,班级(一周、期中、期末)情况总结,班级活动计划的讨论等等。

2.主题教育是大量的、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活动,其方式多种多样。有:

(1)主题班会、系列主题班会:选择一个教育主题,充分发动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采用适当的方式——或辩论,或演讲,或讨论,或表演,使主题充分地,深入地体现出来,普遍受到教育。有的主题活动,一次不能完成,就分为几次,搞成系列主题活动。

(2)报告会,英模事迹、理想法制、科技发展、时事政策、革命传统、改革成就等内容均可。一般事先有动员,有要求,有必要的舆论宣传,时后以不同形式总结收获。

(3)伦理讲话,内容有:理想、志向、纪律、友谊、团结等等,一般由班主任主讲。

(4)主题座谈活动,以学生最关心的事情为专题。也可以请已经毕业的学生来座谈交流。

3.文体活动如联欢会、运动会、队列比赛和小型的体育竞赛等。4.学习活动如作业展览、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方法讲座、知识竞赛等。

5.科技活动是以科技内容为主的班会,如电脑设计、科普知识学习等。

6.社会教育活动如参观访问活动、社会调查、清明节扫墓等。7.社会实践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到社区村庄工厂参观访问调查等。

七、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形成教师与家长进行教育上的合作,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种方法,对学生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联系方式主要有:

1.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毕业班或问题多的班级还要开得多些。

2.家访(实地家访、电话家访、书信家访等)。3.家校沟通短信平台。

4.家长接待日,可确定每月一次。

要注意的是,对特殊学生应多与家联系沟通。在与家长联系时,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向家长传授小学生心理、生理、学习特点等知识,宣传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交换学生生活交往、学习习惯等情况,取得家长支持。

八、写好评语

评语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素质及能力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主要依据的原则是:实事求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要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评语要起到激励作用,做到“公平”两字;

九、做好期末“三好生”、优秀班干等各类优秀学生评选

1、充分发扬民主。2.严格掌握标准和数量。3.评选过程、结果公开、公示。

十、写好工作总结

1.全面总结: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及进行情况;取得的成绩及效果;主要经验和教训;对改进今后工作的思考。

2.专题总结:紧扣选题逐层深入地进行讨论。提倡研究性的总结。

3.案例分析:

一月工作常规要求

1.一个月至少主持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以充分发挥干部作用,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加强对班级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工作。2.督促每月至少办一期黑板报,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

3.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利用电话、短信、实地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形式,针对学生情况,每月至少跟本班三分之一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校沟通联系工作记录。

4.加强与科任老师的联系沟通,每月听本班各学科的课不少于一节,每月与科任教师相互交换一次意见,分析学情,协调工作。5.每月分类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心理健康、学习要求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6.每次学生大休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守法教育和安全教育。

一周工作常规要求

1.星期一早晨组织本班级学生参加学校升旗仪式。

2.星期一下午第三课主持班会课,总结班级一周工作,对新一周班级工作提出要求,根据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并形成教案,不得上其它文化课。

3.每周至少2次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督促检查宿舍内务工作,积极配合宿管科开展宿舍管理工作。

4.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对每个责任区要安排到位,责任到人,和卫生委员一道全面检查,不留任何死角。

5.每周找学生谈话人数不少于5人次,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6.每周与家长联系不少于5人次,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生

一日工作常规要求

1.每天召开班级晨会,总结上一天班级工作和布置新一天工作。2.每天检查本班学生常规工作,包括检查学生迟到、早退、旷课、卫生、头发、拖鞋、服装、上网吧、爬围墙等违规现象; 3.凡学校(含年级、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集会、参观、外出、卫生打扫除等)应到场亲自组织,不得遥控;

4.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严抓学生在两个时间段的出勤情况,即:早自习、下午第一节课两个时间段的迟到现象;

5.严把学生请假关。学生请假出校门必须征得家长同意,没有非常特殊情况的一般不给予批假。学生请假必须限定出校门和入校门时间,及时跟踪学生是否晚归;

6.安排好每天班级的值日生,保持宿舍、教室、校园的卫生清洁,一般是早、晚各打扫一次。教育学生不得乱丢废弃物,对乱丢废弃物的同学给予批评教育;

7.参加每天学生的两操活动,和学生一道做操,保证人数,做到队伍齐,步伐齐,口号响亮。

8、检查学生午睡、午清、晚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第四篇:班主任培训资料

班主任培训资料

如何开展班级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人管的班级那么轻松,而自己管的班级管手忙脚乱? 2 间的仅仅是因为别人的命运好?分到好的班级 3 家长不理解不支持 令班主任们感到很为难格”学生越来越多 班主任们一筹莫展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

(1)班级的功能: 1 社会化功能

人的社会化是指社会将一个“生物人”教化成为一个“社会人”,使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实现人的社会化。陶行知先生曾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教育的本质与人的社会化的要义,即“教人学做事和学做人”。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

2、学生通过班集体的共同活动及生活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习“做人”之道。

3、为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选择功能

关于班级的选择功能存在不同的界说。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教师担负着职业指导的任务,要帮助学生选择今后的专业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迅速发展,青少年选择职业的门路日益加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迅速,有些地方在班级课程设置中增加了有一定职业倾向的课程,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活动,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与才能,开辟个人通向不同职业的途径,为寻求不同职业目标创造条件。在班级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班主任,要全面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能力、爱好、特长、个性倾向。3 保护功能

社会生活环境和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某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忽视班级保护功能的发挥,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营养保健,增加户外活动,创设学习、文体休息等方面合理调度配置的环境,指导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和仪表,从而保护青少年

(2),班级的管理关键:班级的文化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怎样理解班级文化? 指班级全体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在学校教育中形成的过程对班级运行,以及对教师学生产生影响的存在的方式的总和

(3)班级文化对学生学习成绩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1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4)班级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为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文化的氛围为平的形成提供活动的平台促进德育方式多样化和有效化

(5)班级文化的管理价值: 1 有利于促进班级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使管理事半功倍

能够达到不今而行的教育管理状态 二 班级文化的主要构成

作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1、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

2、民主选举班干部,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负责人,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3、设立班级活动项目,例如组织班级外出活动、策划板报和创办班级刊物等

4、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与学生同心协力,共同进步

5、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集体活动项目,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文化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构成的。

1、物质文化——是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载体。

物质文化包括:

①教室设施(色彩、声音、温度、座位排列等)

③班级标志(班级标志:班徽、班旗等)

2、行为文化——是以班级活动、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动态的体现。

行为文化包括:

①行为方式(行为模式 理解范式)

②班级活动(组织方式 活动样式)

3、制度文化——以班级组织及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保障。

制度文化包括:

①班级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②班级制度(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4、精神文化——是以群体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班级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包括:

① 班级精神(班训、班歌等)

② 班级形象(班风、班貌)

第五篇:班主任培训资料(本站推荐)

教育方针政策

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策略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育人性,即它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职业。它的工作对象是生动、变化着的学生个体。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鲜明个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钻研精神,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科学地了解和认识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要教师,是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引导、帮助、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这些工作只有在了解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时才可能圆满完成。中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对的是多样的学生,既有阶段性发展的共性特点,又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个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1.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充分了解这些特点,才能避免用成人的心理来推测学生的心理,避免提出不符合学生特点的要求。

学生的心理发展都具有脑与认知的基础。儿童期的脑还在发育中,很多方面如控制和执行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很多认知能力都与成人不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考虑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兴奋和抑制系统还不够协调,这就导致他们在注意、情绪、抑制等方面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注意演算速度和准确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他们的注意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而不能提出他们能力不及的要求。有些教师在学生一入学就要求学生上课时安安静静地听课,认为这样才算是遵守纪律.这样的要求是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状态强烈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动机和日常行为。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很容易大喜大悲,缺乏控制。比如,他们受到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注意方式,关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积极情绪实现对儿童学习的促进作用。很多班主任老师习惯于课前处理班级问题,然后再讲课,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问题,一是浪费了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二是容易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影响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

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地坚持。因此,教师要求小学生做需要长久意志努力的事情时,最好能设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完成.这样既避免学生觉得枯燥、不好完成,又可以让学生经常体会成功的感觉,提高他们的参与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渐增加需要学生自觉坚持的任务.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坚持性。

班主任工作基本常识

一、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

2、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4、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5、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6、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7、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主任有哪些职责?

1、按照《中小学德育整体化工作纲要》、《中小学德育规程》,联系本班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经常与科任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3、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视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工作。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做好个别生的转化工作。

5、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6、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搞好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

7、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了解和研究班集体。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与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5、进行日常管理。

四、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对学生全面负责。

2、正面教育,启发诱导。对学生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力戒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热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耐心帮助。

4、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表率作用。

6、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相结合。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五、法律、法规部分

(一)宪法与我们学生有什么关系?宪法中有哪些规定是学生有关的?

宪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宪法第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都有休息的权利。

宪法第49条: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儿童。

宪法第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

公德。

(二)什么是未 成 年 人?

未 成 年 人 是 指 未 满 十 八 周 岁 的 公 民。

(三)未成年人不得有哪些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二十字?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五)对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国家有什么规定?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条例》明确要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依照《未成年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要按照《条例》的规定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者连续三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对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能于创造是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这些品质无意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生存环境日益复杂,生态问题越来越尖锐,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将加重人的心理负担.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是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一、班主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必要性

“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学校设施的诼步完善,当前规模较大的学校已经有了1-2名“心理辅导员”,但数目太少的,尤其在小学里甚至还不能做到专职从事这项事务,所以精力极为有限,不可能顾全每位学生的心理.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有针对性且持久的心理辅导的教师还是班主任.其次,在小学,班主任的基本任务中规定,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教育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全面”自然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心.班主任应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这是新世纪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新要求,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内涵.二、班主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优势

1、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辅导者对被辅导者要了解,熟悉,不但要了解其外在的行为,还要了解其心理的需要或心理发展趋向.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全面了解的机会非其他老师可以企及,从学习情况到个性心理,从现在的状况到以前的表现,有心的班主任都会作详尽的了解,辅导会更有针对性.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2、班主任与家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心理辅导中,如果能取得家长的配合,效果会更好.班主任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都比较了解,通过电话,家长会,家访等途径与家长保持联系的习惯也由来已久.一般的家长也是对学校里的班主任比较熟悉,和班主任更能沟通.3、班主任容易与各课教师协调.了解学生在其他学习,生活中的情况,有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矫正问题.班主任在学期的每个阶段都会向任课老师了解情况,介绍班级的总体情况,提出一定的要求;任课老师发现班级中存在什么问题也会向班主任及时反馈,这样班主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可团结各任老师齐心协力解决某些突发事件,省时省力 ,且更有效.4、班主任更能重视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

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独特的心理效应即群体制约效应,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很重视班级的凝聚力,懂得利用群体约束力,这是班级群体健康成长的共同心理环境.心理学研究证明,心境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成材都是有很大影响的,良好的心境能促进认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良的心境则会降低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阻碍人才的成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心理环境,班主任会更深刻地感受到,并且极大地帮助他的工作开展.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与其他科任教师相比最长.因此,各种琐事几乎都由班主任承当.充分利用班队课,重视塑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为人处事,学习状态均有好处.对教师的课堂效应,师生互动等也很有帮助.班主任工作部分

(一)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

2、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4、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5、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6、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7、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主任有哪些职责?

答:

1、按照《中小学德育整体化工作纲要、《中小学德育规程》,联系本班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经常与科任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3、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视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工作。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做好个别生的转化工作。

5、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6、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搞好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

7、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3、了解和研究班集体。(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4)协调与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5)进行日常管理。

(四)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对学生全面负责。

2、正面教育,启发诱导。对学生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力戒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

罚学生。

3、热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耐心帮助。

4、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表率作用。

6、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相结合。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五)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答: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2、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3、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现代班主任培训的十项素质、班主任的四项

基本功

现代班主任培训的十项素质:

一、政策素质: 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也就是说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道德素质: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襟怀坦白、理想远大、情操高尚。

三、职业素质:敬业爱岗,对学生倾注着真诚热烈的爱。

四、思维素质:思维应该是“开放型”的,工作应该是“创造型”的。

五、心理素质: 既有惊人的耐心、顽强的意志,又有极强的自我感情控制力。

六、理论素质:要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并能自觉地、熟练地运用这 些理论去解剖学生的心理、实施具体的教育。

七、知识素质:既要出色地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有宽泛的横向知识面。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要懂一点,音乐、体育、绘画、书法都得有一手。其知识 结构是“金字塔”状的,底层宽广,顶端拔尖。

八、言语素质:要有雄辩的口才。教师的教学语言重在科学性,而教育语言 重在说理性,好的教育语言,应有无可辩驳、使学生心悦诚服的魅力。

九、能力素质:最要紧的是敏锐的观察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

十、身体素质:健壮的体质。

班主任的四项基本功:

一、了解学生的能力。这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要迅速、准确、全 面地了解学生,关键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调查研究。

二、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性。针对学生的 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说话,可引起学生的思考、打动学生的心灵。同时,在“说” 时还必须善于控制和调解自己的感情。

三、形成班集体的组织能力。这要求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培养学生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远景”出发,及时地、递进性向班集体提出鲜明、生动、富有 感召力的“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还要帮助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四、指导班级活动的能力。班主任应有广泛的兴趣和特长,懂音、体、美、科技等方面的常识,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增强 学习兴趣和上进心。了解学生的十种方法

1、摸底法

6、考验法

2、谈话法

7、比较法

3、观察法

8、自荐法

4、写我法

9、会诊法

5、家访法

10、考试法

法律、法规部分

(一)宪法与我们学生有什么关系?宪法中有哪些规定是学生有关的? 宪法第 46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宪法第 42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 务。宪法第 43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都有休息的权利。宪法第 49 条: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 待儿童。宪法第 53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二)什么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三)未成年人不得有哪些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 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二十字?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五)对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国家有什么规 定?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条例》明确要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 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

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依照《未成年保护法》第二条的 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18 周岁的公民”。要按照《条例》的规定严厉查处接 纳未成 年人上网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造成 恶劣影响的或者连续三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对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新德育的特点

1、新德育是互动教育。向学生学习,和孩子一道成长,师生关系是精神对 话关系。教师要和孩子一道成长,一样有追求、有使命感。

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爱学生,把学生当成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教 育过程要充满人情味。

3、新德育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指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 义务的自学意识,公民意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他人的尊重。

4、新德育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就是把德育贯穿生活的全过程,把德育的 时空扩展到人生、社会和自然,把德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 科研课题。

5、新德育是唤醒教育,也是期待教育。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6、新德育是渗透教育,是与其他教育互相渗透的。朱小蔓教授有一个恰当 的比喻,德育是盐,必须融入渗透到生活当中。

7、新德育是活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符合其心理特点和兴趣的活动中,受 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感染中走向心灵的高尚。

8、新德育是自主德育,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包括自育、自理与自治。要引导学生写成长日记,反思自己,体验成功的历程,能够让学生自己做的,老师决不包办;成立一些学生自治管理的机构,让学生在 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

9、新德育应该是真教育——真诚、真实。新德育所造就的学生应该是行为 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胸襟开阔的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他人、社会、国家负

责的现代公民。

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掌握一些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 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成功的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 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 正确的爱的方法。爱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

1、了解是爱的根基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 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 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 破口创造条件。

2、尊重是爱的前提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 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 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 要像保护珍贵瓷器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 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3、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 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 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 来源于遗

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 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 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 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尊重差异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我们不应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有这样那样 问题的学生,而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 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4、鼓励、赞扬与热情的期待是一串金钥匙 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 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 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他的意思是 说: 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的行为时,这些学生真的展露出老师所 预言的才华; 反之,老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由此可见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班主任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时 关心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给学生情感上的期待。当你信其可行,他便可行;当你信其不可行,他将万劫不复,难道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学生毫无 所成吗?我们何不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呢?

5、教师的爱应是朋友之爱 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

朋友之爱。其原因就是朋友之 爱才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样谈时事,谈学习,谈未来,谈做人。在他们的成长历 程中,师生的心灵琴弦一定会鸣奏出一曲曲动人而和谐的乐章。陶行知有这样一句话: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一名 教育工作者应该把陶行知的话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掌握一些班级管理的方法 班集体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往往带有当年班集体的 某些特殊的印记:严谨的、朴实的、活泼的、宽容的、谦恭的,或者是放任 的、散漫的、敷衍的、浮躁的、保守的。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1、国有国法,班有班规 一个新的班级组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珍惜友谊、互敬 互爱,共建班集体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的小主人意识。班规的制定不应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应由学生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制定,共 同研究为什么要这样制定,进而在全班学生中形成共识。试想像学生对某项要求 如果不理解其重要性,或对某项要求不能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时,又如何去遵照执 行呢?

2、班规落实要持之以恒 班规的制定并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班级内 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机制,使常规训练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通过竞选争取班内的职务,赋予他们不 同的职责权限,鼓励他们来协助老师工作。此外,还可以在班内开展轮流班长负 责制,使每一项制度都能得到落实。评比结果由专人及时通知家长,并与评选挂 钩,提高学

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充分发挥集体的舆论功能 当班内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时,可以随时召开班队会,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 论分析不良行为的后果,使班内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使犯错误的同学认识危害,自觉改正。把不良行为的苗头即使扼制住。在班内设臵意见建议箱及时了解学生 的呼声。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参与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要充 分利用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每一个 活动。

下载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培训资料

    班主任培训资料 新任班主任工作指南 一、 开学前 (一)新生见面 一般于8月下旬与新入学的学生见面,准备军训等事宜。与新生见面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事先要认真阅读学生档案,从......

    班主任培训资料

    ⑴事业心责任感是班主任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缺乏事业心责任感,能力再强也没有用。周济部长说:没有责任心,就不能搞好教育。 ⑵事业心、责任感,是一种精神面貌、工作姿态、思想......

    班主任培训资料

    班主任培训材料 安国乡中心小学 支教教师 苟琪瑞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班主任培训材料(1) ——班级文化建设 11月10日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所谓“文化”,是社......

    班主任开学安全工作培训资料

    班主任开学安全工作培训资料 1、班主任早上7:00在校长室签到后立即回到班上,锁好教室后门,坐在教室前门口办公,本班学生只能进不许出(学生需上厕所要灵活处理)。 2、凡进到班里的......

    班主任培训资料(5篇材料)

    班主任培训实施方案 培训的基本内容 1、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培养 2、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培训 3、学习生活管理的培训 4、主题班会实施方法的培训 5、课外活动实施方法的培训 6......

    班主任培训资料 2

    班主任培训资料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班主任培训资料之三十八

    班主任培训资料之三十八 新任班主任工作指南 一、 开学前 (一)新生见面 一般于8月下旬与新入学的学生见面,准备军训等事宜。与新生见面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事先要认真阅读学生......

    班主任培训资料之一[五篇范文]

    班主任培训资料之一 新任班主任工作指南 一、 开学时 一般于在新入学的学生见面。与新生见面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事先要认真阅读学生档案,从学习、老师评语及担任学生干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