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工作培训资料

时间:2019-05-12 07:1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办公室工作培训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办公室工作培训资料》。

第一篇:办公室工作培训资料

谈学生社团办公室与秘书工作

----王寅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院学生会副主席、秘书处长王寅,下面将由我对社团办公室及秘书工作进行阐述,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日常工作

1、资料管理工作

建立社团资料库是办公室部门的基本职责,负责社团各类文件的归档、整理、立卷工作。

2、会务工作

负责社团内各类会议的会场布置工作,负责与会人员的通知、会议记录、签到等工作。

3、文字工作

负责社团大事记的记录,并负责各部门相关文字材料的书写培训工作,如会议记录、活动大事记、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请假条、会议流程等。

4、协调性工作

协调作用是办公室部门的根本职责,负责协调部门间各项社团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活动组织过程中,协助活动主办方召开活动协调会及活动总结会。不定期与其他社团办公室部门召开横向研讨会,加强交流与学习。

二、常用文字材料的格式

(一)活动大事记

突出纪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明确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尽量少的使用修饰性、意义性的语言。通常分为四段进行活动记录,第一段落叙述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及活动名称;第二段落叙述出席活动的领导及嘉宾;第三段落叙述活动概要,第四段落进行活动总结,介绍活动获奖情况,同时可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请假条

纸张为红字信笺纸,使用黑色碳素笔进行书写,第一行为请假条标题,第二行为称呼,第三行起空两格书写正文,需交代请假具体原因,及批假时间。正文下数三行进行署名。

(三)会议流程

1、会议流程包括的内容

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会议议程。

2、发言顺序的确定

以发言人身份、职务高低为发言顺序可分为“大小大”和“小到大”两种会议流程安排。

(1)“大小大”适用于有两位以上的同级领导参加。

指院级领导先发言,之后由老师或学生代表发言,最后由领导进行总结性发言的形式;(2)“小到大”

常用于一般会议,依次发言,最后由领导进行总结性发言。

3、嘉宾介绍顺序

介绍到场嘉宾时务必介绍职务全称,以示尊重。注意千万不要将嘉宾姓名、职务弄错。介绍到场嘉宾一般以职务高低为依据,由高到低依次介绍,与会嘉宾职务级别相同,以工作资历程度为依据;与会嘉宾资历程度相同,依据介绍惯例。介绍到场嘉宾时一般将行政职务、学位放在姓名前,将职称放在姓名后,如“党委书记、博士***教授”,如只有行政职务或职称可将行政职务或职称放在姓名后介绍,如“法商学院***院长”、“法商学院***教授”等。

4、台签摆放原则

中间为大,从中间到两侧依次职务降低,发言席在一侧。如有特邀外单位嘉宾参加应与本单位领导同在中间就坐,然后再两侧依次按职务进行安排。台签摆放关键要了解参会领导的职务,台签的打印从纸张颜色、字体大小、是否在姓名后加职务均要统一。

5、确定主持人

一般不由与会最高领导担任主持人,一般由职务次之的人担任。如果领导参加部门会议,则由部门主管担任主持人。如果是多部门、多单位会议可由会议组织、主办部门或单位领导担任主持人。

(四)会议记录

第一行写标题,需交代会议具体名称,如“院学生会秘书处会议记录”。正文通常分为五段。第一段为“时间”,记录会议召开日期及具体时间;第二段为“地点”,即会议召开地点;第三段为“人物”,记录主持人、出席人,以及与会人员迟到、请假、旷会等情况;第四段记录正文,分项记录,如“第一项由***发言”,另起一行阐述发言概要,依次记录;最后一段为“会议结束”,交代宣布会议结束的人及具体时间。正文记录完毕后,下属三行位置为落款,需写清记录人的姓名、职务和记录时间。

(五)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第一行为标题,如“院**社团**部门**年度**月工作计划”。工作计划通常共分为两段。

第一段为引言。点明制订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对基本情况的说明分析,需要讲清制订本计划的必要性、执行计划的可行性。

第二段为主体。主体分为三项。

1、目标与任务。首先要明确指出总目标和基本任务

2、办法与措施。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办法与措施。

3、时限与步骤。工作分清先后、主次与缓急。针对在计划中提出的具体情况事先规划好操作的步骤、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

正文下属三行为落款,落款需记清楚计划人的姓名、职务和计划时间

(六)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第一行为标题,如“院**社团**部门**年度**月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第一段为开头。主要用来概述本月工作的基本情况。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

第二段为内容。内容应详细阐述本月工作的情况。就本月工作中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段为结尾。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正文下属三行为落款,落款需记清总结人的姓名、职务和总结时间。以上就是我对社团办公室及秘书工作的简单阐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相关问题加关注和针对性学习,促进社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谢谢大家。

院团委 院学生会秘书处 2009年4月9日

第二篇:大调解工作培训资料

高坪镇大调解工作培训资料

一、人民调解工作基础知识

(一)人民调解的概念

人民调解工作是“大调解”工作的基础工作,它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社会公德,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当事人进行规劝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的活动。人民调解也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它不同于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他们在机构、性质、效力等方面都不一样,但三种调解是我国调解社会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三驾马车”,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凸现的情况下,我县率先建立了“大调解”工作格局及衔接工作机制。

(二)人民调解的范围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社会矛盾纠纷包括民事纠纷、轻微刑事违法引起的民事纠纷以及违反社会公德引起的纠纷。

人民调解受理范围是指人民调解组织负责调解哪些类型、哪种性质、什么内容的纠纷。明确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的范围,可以确定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职责界限,使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不同的组织范围内具有明确的归属,使不同的问题在各自范围内有一种合理解决的具体途径,从而更好的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

条例第六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为调解社会矛盾纠纷。条例第二条进一步对矛盾纠纷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本条例所指的矛盾纠纷,是指发生在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民事争议”。公民与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纠纷,一般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邻里、同事、居民、村民等社会成员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纠纷,十分广泛,例如,征地拆迁安置、医患纠纷、工伤索赔以及农村村民与农村合作组织、经济组织、乡镇企业之间因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化服务中的合同、划分宅基地、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纠纷。企业职工与所在企业之间,因企业转制、租、兼并、收购、转让、或者因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等发生的纠纷。城市居民与城市市政管理组织、施工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因城市街道市政建设、危险房屋改造等引发的纠纷等等。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的纠纷有那些?

条例第二条第四款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调解下列纠纷:

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不适用于调解方式解决的。

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有:

1、法律有明文规定由有关部门管辖或处理的。

(1)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如工商管理引发的纠纷、税务纠纷等等。(2)已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

(3)构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是,以上(2)、(3)种情况,如果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认为以人民调解方式解决更好,移交或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的除外,如自诉案件(有的案件通过作思想工作,把赔偿问题解决好了,自诉人大多要主动撤诉的),治安案件中金钱赔偿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积极赔偿后可以不给予治安处罚)。

2、人民法院已经审理完毕的。

3、已经申请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或处理完毕的。

4、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5、在集贸市场因摆摊设点,强买强卖等引起的斗殴、伤害及损害赔偿的纠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当地派出所调处。但在个体协会中已成立调解委员会或工商、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组织联合调解委员会的,亦可调解此类纠纷。

6、涉及违章建筑引起的民事纠纷,由规划、城建、房管、公安部门按各自分工范围负责处理,都不属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职权范围。但在城镇因搭建房舍而引起的相邻关系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配合房管部门进行调解。

(三)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当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事由时,当事人才可以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调解协议或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

当事人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情形是:

1、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调解协议的情形是: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调解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不得撤销。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合同一般讲平等、自愿,只有少数合同要受公权的干预,如关系到国家声誉、自然资源的合同、中外合资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外商独资合同,这些合同有的事关国家主权、国家声誉,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因此法律法规作了强制规定,一律要经批准程序。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五种情形是无效合同,即: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实际工作中,当我们遇上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是不是一律无效呀?根据合同法规定,只要不是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其他无效合同的效力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当事人不请求变更或撤销,就有效,反之,就无效。当事人行使撤销权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合同法第五十五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七条有完全一致的规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回到前面讲,当事人也可以以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为由抗辩,只要符合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的条件,调解协议就有效,人民法院就会认可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要注意的是人民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能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而人民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或形成的调解书是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权所形成的司法文书,一旦履行或送达立即生效,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以同一诉讼标的再向法院起诉。它与生效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是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

(四)人民调解具有自愿性的特点

人民调解必须当事人自愿,不得强制进行调解。表现在:

1、调解是纠纷当事人自愿提起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根据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当事人没有申请,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

2、调解是否达成协议以及达成的协议内容必须由当事人双方的意愿决定。

3、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由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自愿履行。

(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与人民调解员的组成

根据条例第五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形成有以下几种:

1、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2、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3、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4、区域性、行业性和其它社会组织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应当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3-9名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委员。

人民调解员除由村民委员会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有关负责人兼任的以外,一般由本村民区、居民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群众选举产生,也可以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聘任。

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乡镇、街道辖区内设立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推举。

企业事业单位、区域性组织、行业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本单位、本组织职工(会员)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会员)大会选举,或者组织群众推举。

人民调解员任期三年,每三年改选或者聘任一次,可以连选连任或者续聘。人民调解员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原选举单位或者聘任单位补选、补聘。人民调解员严重失职或者违法乱纪的,由原选举单位或者聘任单位撤换。

(六)人民调解委员的基本调解方法

这里简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汤群芳人民调解工作十三法:

1、准绳裁量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进行调解的方法。

2、穷根寻据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对案件深入调查,实地搜集相关证据,最终化解纠纷的方法。

3、排异求同法。是针对一些没有或很难取证的案件,只能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即一方的最大承受能力与另一方的最低接受意愿进行调停,最终达成协议,化解纠纷,使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的方法。

4、心理疏导法。是指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对当事人的心理进行沟通,解开当事人的“心结”,让一方当事人得到一定心理安慰,消除双方之间的障碍或误解,从而快速化解纠纷的方法。

5、趁热打铁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洞悉、诱导并抓住有利时机,趁热打铁,及时进行调解的方法。

6、降温冷磨法。是指针对当事人需要一定时间反省的案件,而采取不急于解决的方法。

7、中立公正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不偏不袒,居于中立,公正处理纠纷的方法。

8、换位思考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解决纠纷时,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双方换个位置,即站在对方的立场,多为对方想一想;另一方面就是当人民调解员受到当事人的埋怨的时候,要置身于当事人的角度,客观思考,从而促成问题解决的办法。

9、利弊权衡法。是指通过处理纠纷的各种方式的利弊进行比较,让当事人自愿选择某种方式或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

10、刚柔相济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根据情况当硬则硬,该软则软,做到“软硬兼施”,以彻底地化解矛盾的方法。

11、粗细结合法。是指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对案件的陈述和处理,宜粗则粗,当细则细,促使矛盾纠纷解决的方法。

12、避锋防撞法。是指调解员在调解中,巧妙地使当事人避开对方激烈的情绪和锋芒,已达到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

13、异地化解法。是指当调解员遇到有些难于调解的群体性纠纷的时候,将当事人双方代表从纠纷发生现场转移到干扰小和无刺激的地方去调处的方法。

(七)人民调解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不得有下列行为:

1、徇私舞弊,偏袒一方当事人;

2、压制、侮辱、处罚、打击报复当事人;

3、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4、索取、收受当事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5、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6、其他违反调解相关规定的行为。

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司法行政部门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纠正,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民调解员作为最基层的法律工作者,应当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既为广大人民群众做个遵纪守法的表率,又可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人民调解员除了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带头人外,还应当珍惜和维护人民调解员的声誉,诚实守信,举止文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职业道德修养。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同事,又是一项直接服务予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工作,只有真正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人才能长期坚持下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人民调解工作真正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

人民调解工员主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开展调解工作。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的过程。因此,人民调解员仅仅有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技能。这就对广大人民调解员提出了学习的要求,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道德知识,还要学习调解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道德素质和调解技能。

调解工作要得到群众真心诚意的拥护和帮助,调解结果要得到纠纷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调解人员要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理解,人民调解员就必须做到待人公平、执法公正。具体的来说就是以下五个“不得”:

(1)不得徇私舞弊,偏袒一方当事人。这要求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必须不偏不倚,不得偏袒自己的亲友、朋友和乡亲;不能为谋私利或畏惧权势而区别对待,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当事人有时因为情绪激动,对人民调解员恶言恶语,甚至拳脚相加。如果未对人民调解员造成重大伤害,人民调解员应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如果对人民调解员造成重大伤害,人民调解员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切不可通过工作机会打击报复当事人以泄私愤。对于与自己曾起冲突的当事人,也绝不允许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威胁、压制和报复。

(3)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时只能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帮助当事人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使双方自愿接受调解和调解结果,不能使用侮辱或处罚的手段威胁、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和调解结果。

(4)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总是能接触到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和调解结束后都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绝不泄露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一点一滴,既不泄露给其他人,也不能当闲话泄露给自己的亲友。

(5)不得索取、收受当事人财物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这是维持人民调解员作为居中调解者地位的需要,是人民调解员公平、公正调解的保障。无论是为了使人民调解员为自己说好话,在调解过程中偏袒自己,还是为了感谢人民调解员的公正调解,人民调解员都应婉言谢绝。

(八)有关人民调解协议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人民调解协议?其形式有几种?

人民调解协议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相谅解,对纠纷的解决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

人民调解协议有两种方式:一是口头协议。对于简单的纠纷,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达成口头协议。二是书面协议。

2、调解协议有效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司法解释为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规定了三个实质性要件:第一,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谓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当事人具有能够独立实施任何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意思表示真实”,即调解协议正确反映当事人的意志,并非因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调解协议或者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人民调解协议必须同时具备司法解释规定的三个条件才有效。另外,司法解释第五条作出了关于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情形的实质性规定:“(1)损害国家利益、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3、人民调解协议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调解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单位或住址等自然情况。

(2)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即当事人双方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过程,所争议的具体事项及内容,以及在该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各自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3)当事人解决纠纷的约定内容。即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当事人在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如何解决纠纷所达成的一致意见。

(4)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和期限。明确写出调解协议的履行方式、地点、期限、有利于协议的实际履行,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5)当事人签名,人民调解员签名,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这样表明双方当事人对该协议的认可,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表明该协议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完成后,由纠纷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4、履行调解协议有哪几种方式?

履行调解协议的方式,可以分为自觉履行和督促履行两种:

(1)自觉履行。就是在调解协议中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简称义务人,下同),不需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督促和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简称权利人,下同)的督促,自觉主动履行协议中确认应尽的义务事项和具体要求,使协议得以全面履行。

(2)督促履行。就是在协议确认的履行义务的实践已到或者已经超期,而义务人还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人民调解员去提醒、催促义务人履行义务。督促不是强制,而是促使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积极履行应当承担的义务。

5、对于拒不履行已达成的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有反悔的该怎么办?

人民调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始至终没有国家权力强制性,这就意味着人民调解不存在进入执行程序的问题。它只有履行,而履行是出于当事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权机关请求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及依照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规定了人民法院审理“人民调解协议纠纷”案件的原则。

6、对调解协议的效力应如何理解?

效力一词的含义,是指使一种行为或文件发生一定的效果,也就是该行为或文件在社会上所产生的作用。一种行为或文件能否在社会上发生效力,是由它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因此,不同性质的调解协议有不同的效力。例如,人民法院主持协商达成的调解协议它的性质是国家审判机关审理案件所作出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所以合法送达当事人后,既不允许反悔,也不允许以同一诉讼标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或上诉,它就具有不可争议和强制执行的效力。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它的性质是群众自治组织的调解文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法律约束力,但不等于强制执行力。调解协议主要靠当事人的诚信自觉履行,只有经过人民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8、调解协议书的法律约束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表现在,它是由国家法律规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作为法定的调解组织主持达成的协议,对当事人应当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其次表现在,协议是依法达成的,对有过错的当事人来说,具有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约束力。

再次表现在,如果义务人既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又不向其他国家机关申请解决,那么该当事人要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法律后果。

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9、怎样做好回访工作?

要做好回访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负责,讲求实效,不走过场。第二,回访必须及时,以便及早发现和解决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减少工作中失误的影响扩大。第三,回访要有重点地进行。对那些比较复杂、疑难的纠纷,或者协议的履行有一定难度的纠纷,或者当事人思想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反复的纠纷,要列为重点回访的对象,坚持适时回访。第四,回访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加强对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工作,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九)反映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和工作的具体内容 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相对的场所和其他相关的必要工作条件”。

反映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和工作的具体内容应当是:

1、“六有”:(1)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2)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吊牌、坐牌、印章;(3)有人民调解标识牌、人民调解员徽章;(4)有规范的人民调解文书;(5)有统计台帐;(6)有人民调解工作业务学习资料。

2、“六统一”:(1)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2)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3)人民调解标识;(4)人民调解工作程序;(5)人民调解工作制度;(6)统一的人民调解文书。

3、“四落实”:(1)人民调解组织落实;(2)人民调解制度落实;(3)人民调解人员落实;(4)人民调解员报酬落实。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规范下列资料反映工作情况:

1、纠纷排查、登记资料;

2、人民调解案卷资料;

3、纠纷信息传递和反馈资料;

4、纠纷统计资料;

5、回访资料;

6、业务学习记录资料;

7、调解纠纷的经验总结及交流资料;

8、上级表彰的相关资料。

(十)涉法矛盾纠纷

这里所说的“涉法矛盾纠纷”,是指以法律权利义务为争议焦点,主要依靠释法析理的方法进行调解,基本不涉及道德等因素的矛盾纠纷。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法制体系不断健全,许多公共道德已经通过立法提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以前依靠公共道德进行调整的大量纠纷逐步转化为主要依靠法律调整的涉法矛盾纠纷。这类纠纷类型涉及合同、继承、票据、知识产权等各种法律关系,主要特征有:第一,纠纷解决依据的法律性。这类纠纷大多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处理中有法可依;第二,纠纷内容的复杂性。由于此类纠纷涉及一个或多个法律关系,争议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第三,纠纷调处的困难性。这类矛盾纠纷往往涉及多个矛盾纠纷,涉及金额较大,当事人对立情绪严重,所以加大了调处的难度。

在调处涉法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法律为依据的原则。调解中,要将坚持以法律为依据的原则贯穿于调解过程的始终。要做大量的、充分的案头工作,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对具体纠纷进行法律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调解方案进行调解;二是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原则。是非曲直,明确当事人的法律权利义务,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调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与认可,保证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平等自愿原则。从受理阶段开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要基于平等自愿原则,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解和说服,不允许采取歧视、强迫、偏袒和压制的办法。订立人民调解协议也必须遵循自愿原则。

第三篇:调解工作培训资料

调解工作培训资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

根据安排,由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有关调解方面的工作知识,在座的各位领导都调解过不少的矛盾纠纷,如有讲得不妥的地方,敬请包涵和批评指正。

调解制度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曾被西方法学人士喻为“东方一枝花”。它是在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并自觉履行协议,从而消除社会矛盾的一种活动。我国自古民风淳朴,老百姓之间有关人身和财产方面的争执,愿意找调解组织协议解决。近年来,我县各级调解组织平均每年征地、拆迁安置、医患纠纷、工伤赔偿、雇工损害赔偿、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生产经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等各类社会矛盾5000余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金融危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大学生就业等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调解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去年我省应运而生了《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今年3月,根据中宣部批示,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了我省“大调解”工作经验。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一是汇报调解工作的基础知识,以期得到各位领导对调解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二是把我县建立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及相关衔接机制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以期得到各位领导建言献策,使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三是重点通过以案讲法,剖析案例,来共同学习和探讨调解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调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人民调解工作基础知识

(一)人民调解的概念

人民调解工作是“大调解”工作的基础工作,它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社会公德,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当事人进行规劝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的活动。人民调解也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它不同于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他们在机构、性质、效力等方面都不一样,但三种调解是我国调解社会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三驾马车”,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凸现的情况下,我县率先建立了“大调解”工作格局及衔接工作机制。

(二)人民调解的范围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社会矛盾纠纷包括民事纠纷、轻微刑事违法引起的民事纠纷以及违反社会公德引起的纠纷。

人民调解受理范围是指人民调解组织负责调解哪些类型、哪种性质、什么内容的纠纷。明确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的范围,可以确定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职责界限,使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不同的组织范围内具有明确的归属,使不同的问题在各自范围内有一种合理解决的具体途径,从而更好的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条例第六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为调解社会矛盾纠纷。条例第二条进一步对矛盾纠纷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本条例所指的矛盾纠纷,是指发生在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民事争议”。公民与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纠纷,一般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邻里、同事、居民、村民等社会成员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纠纷,十分广泛,例如,征地拆迁安置、医患纠纷、工伤索赔以及农村村民与农村合作组织、经济组织、乡镇企业之间因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化服务中的合同、划分宅基地、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纠纷。企业职工与所在企业之间,因企业转制、租、兼并、收购、转让、或者因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等发生的纠纷。城市居民与城市市政管理组织、施工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因城市街道市政建设、危险房屋改造等引发的纠纷等等。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的纠纷有那些?

条例第二条第四款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调解下列纠纷:

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不适用于调解方式解决的。

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有:

1、法律有明文规定由有关部门管辖或处理的。

(1)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如工商管理引发的纠纷、税务纠纷等等。

(2)已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3)构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

但是,以上(2)、(3)种情况,如果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认为以人民调解方式解决更好,移交或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的除外,如自诉案件(有的案件通过作思想工作,把赔偿问题解决好了,自诉人大多要主动撤诉的),治安案件中金钱赔偿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积极赔偿后可以不给予治安处罚)。

2、人民法院已经审理完毕的。

3、已经申请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或处理完毕的。

4、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5、在集贸市场因摆摊设点,强买强卖等引起的斗殴、伤害及损害赔偿的纠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当地派出所调处。但在个体协会中已成立调解委员会或工商、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组织联合调解委员会的,亦可调解此类纠纷。

6、涉及违章建筑引起的民事纠纷,由规划、城建、房管、公安部门按各自分工范围负责处理,都不属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职权范围。但在城镇因搭建房舍而引起的相邻关系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配合房管部门进行调解。

(三)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当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事由时,当事人才可以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调解协议或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

当事人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情形是:

1、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调解协议的情形是: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调解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不得撤销。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合同一般讲平等、自愿,只有少数合同要受公权的干预,如关系到国家声誉、自然资源的合同、中外合资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外商独资合同,这些合同有的事关国家主权、国家声誉,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因此法律法规作了强制规定,一律要经批准程序。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五种情形是无效合同,即: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实际工作中,当我们遇上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是不是一律无效呀?根据合同法规定,只要不是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其他无效合同的效力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当事人不请求变更或撤销,就有效,反之,就无效。当事人行使撤销权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合同法第五十五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七条有完全一致的规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回到前面讲,当事人也可以以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为由抗辩,只要符合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的条件,调解协议就有效,人民法院就会认可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要注意的是人民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能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而人民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或形成的调解书是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权所形成的司法文书,一旦履行或送达立即生效,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以同一诉讼标的再向法院起诉。它与生效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是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

(四)人民调解具有自愿性的特点

人民调解必须当事人自愿,不得强制进行调解。表现在:

1、调解是纠纷当事人自愿提起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根据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当事人没有申请,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

2、调解是否达成协议以及达成的协议内容必须由当事人双方的意愿决定。

3、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由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自愿履行。

(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与人民调解员的组成

根据条例第五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形成有以下几种:

1、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2、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3、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4、区域性、行业性和其它社会组织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应当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3-9名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委员。

人民调解员除由村民委员会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有关负责人兼任的以外,一般由本村民区、居民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群众选举产生,也可以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聘任。

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乡镇、街道辖区内设立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推举。

企业事业单位、区域性组织、行业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本单位、本组织职工(会员)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会员)大会选举,或者组织群众推举。人民调解员任期三年,每三年改选或者聘任一次,可以连选连任或者续聘。

人民调解员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原选举单位或者聘任单位补选、补聘。

人民调解员严重失职或者违法乱纪的,由原选举单位或者聘任单位撤换。

(六)人民调解委员的基本调解方法

这里简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汤群芳人民调解工作十三法:

1、准绳裁量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进行调解的方法。

2、穷根寻据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对案件深入调查,实地搜集相关证据,最终化解纠纷的方法。

3、排异求同法。是针对一些没有或很难取证的案件,只能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即一方的最大承受能力与另一方的最低接受意愿进行调停,最终达成协议,化解纠纷,使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的方法。

4、心理疏导法。是指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对当事人的心理进行沟通,解开当事人的“心结”,让一方当事人得到一定心理安慰,消除双方之间的障碍或误解,从而快速化解纠纷的方法。

5、趁热打铁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洞悉、诱导并抓住有利时机,趁热打铁,及时进行调解的方法。

6、降温冷磨法。是指针对当事人需要一定时间反省的案件,而采取不急于解决的方法。

7、中立公正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不偏不袒,居于中立,公正处理纠纷的方法。

8、换位思考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解决纠纷时,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双方换个位置,即站在对方的立场,多为对方想一想;另一方面就是当人民调解员受到当事人的埋怨的时候,要置身于当事人的角度,客观思考,从而促成问题解决的办法。

9、利弊权衡法。是指通过处理纠纷的各种方式的利弊进行比较,让当事人自愿选择某种方式或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

10、刚柔相济法。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根据情况当硬则硬,该软则软,做到“软硬兼施”,以彻底地化解矛盾的方法。

11、粗细结合法。是指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对案件的陈述和处理,宜粗则粗,当细则细,促使矛盾纠纷解决的方法。

12、避锋防撞法。是指调解员在调解中,巧妙地使当事人避开对方激烈的情绪和锋芒,已达到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

13、异地化解法。是指当调解员遇到有些难于调解的群体性纠纷的时候,将当事人双方代表从纠纷发生现场转移到干扰小和无刺激的地方去调处的方法。

(七)人民调解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不得有下列行为:

1、徇私舞弊,偏袒一方当事人;

2、压制、侮辱、处罚、打击报复当事人;

3、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4、索取、收受当事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5、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6、其他违反调解相关规定的行为。

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司法行政部门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纠正,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民调解员作为最基层的法律工作者,应当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既为广大人民群众做个遵纪守法的表率,又可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人民调解员除了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带头人外,还应当珍惜和维护人民调解员的声誉,诚实守信,举止文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职业道德修养。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同事,又是一项直接服务予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工作,只有真正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人才能长期坚持下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人民调解工作真正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

人民调解工员主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开展调解工作。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的过程。因此,人民调解员仅仅有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技能。这就对广大人民调解员提出了学习的要求,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道德知识,还要学习调解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道德素质和调解技能。

调解工作要得到群众真心诚意的拥护和帮助,调解结果要得到纠纷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调解人员要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理解,人民调解员就必须做到待人公平、执法公正。具体的来说就是以下五个“不得”:

(1)不得徇私舞弊,偏袒一方当事人。这要求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必须不偏不倚,不得偏袒自己的亲友、朋友和乡亲;不能为谋私利或畏惧权势而区别对待,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当事人有时因为情绪激动,对人民调解员恶言恶语,甚至拳脚相加。如果未对人民调解员造成重大伤害,人民调解员应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如果对人民调解员造成重大伤害,人民调解员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切不可通过工作机会打击报复当事人以泄私愤。对于与自己曾起冲突的当事人,也绝不允许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威胁、压制和报复。

(3)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时只能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帮助当事人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使双方自愿接受调解和调解结果,不能使用侮辱或处罚的手段威胁、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和调解结果。

(4)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总是能接触到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和调解结束后都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绝不泄露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一点一滴,既不泄露给其他人,也不能当闲话泄露给自己的亲友。

(5)不得索取、收受当事人财物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这是维持人民调解员作为居中调解者地位的需要,是人民调解员公平、公正调解的保障。无论是为了使人民调解员为自己说好话,在调解过程中偏袒自己,还是为了感谢人民调解员的公正调解,人民调解员都应婉言谢绝。

(八)有关人民调解协议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人民调解协议?其形式有几种?

人民调解协议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相谅解,对纠纷的解决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

人民调解协议有两种方式:一是口头协议。对于简单的纠纷,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达成口头协议。二是书面协议。

2、调解协议有效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司法解释为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规定了三个实质性要件:第一,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谓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当事人具有能够独立实施任何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意思表示真实”,即调解协议正确反映当事人的意志,并非因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调解协议或者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人民调解协议必须同时具备司法解释规定的三个条件才有效。另外,司法解释第五条作出了关于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情形的实质性规定:“(1)损害国家利益、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3、人民调解协议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调解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单位或住址等自然情况。

(2)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即当事人双方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过程,所争议的具体事项及内容,以及在该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各自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3)当事人解决纠纷的约定内容。即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当事人在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如何解决纠纷所达成的一致意见。

(4)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和期限。明确写出调解协议的履行方式、地点、期限、有利于协议的实际履行,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5)当事人签名,人民调解员签名,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这样表明双方当事人对该协议的认可,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表明该协议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完成后,由纠纷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4、履行调解协议有哪几种方式?

履行调解协议的方式,可以分为自觉履行和督促履行两种:(1)自觉履行。就是在调解协议中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简称义务人,下同),不需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督促和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简称权利人,下同)的督促,自觉主动履行协议中确认应尽的义务事项和具体要求,使协议得以全面履行。

(2)督促履行。就是在协议确认的履行义务的实践已到或者已经超期,而义务人还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人民调解员去提醒、催促义务人履行义务。督促不是强制,而是促使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积极履行应当承担的义务。

5、对于拒不履行已达成的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有反悔的该怎么办?

人民调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始至终没有国家权力强制性,这就意味着人民调解不存在进入执行程序的问题。它只有履行,而履行是出于当事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权机关请求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及依照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规定了人民法院审理“人民调解协议纠纷”案件的原则。

6、对调解协议的效力应如何理解?

效力一词的含义,是指使一种行为或文件发生一定的效果,也就是该行为或文件在社会上所产生的作用。一种行为或文件能否在社会上发生效力,是由它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因此,不同性质的调解协议有不同的效力。例如,人民法院主持协商达成的调解协议它的性质是国家审判机关审理案件所作出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所以合法送达当事人后,既不允许反悔,也不允许以同一诉讼标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或上诉,它就具有不可争议和强制执行的效力。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它的性质是群众自治组织的调解文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法律约束力,但不等于强制执行力。调解协议主要靠当事人的诚信自觉履行,只有经过人民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8、调解协议书的法律约束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表现在,它是由国家法律规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作为法定的调解组织主持达成的协议,对当事人应当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其次表现在,协议是依法达成的,对有过错的当事人来说,具有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约束力。

再次表现在,如果义务人既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又不向其他国家机关申请解决,那么该当事人要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法律后果。

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9、怎样做好回访工作?

要做好回访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负责,讲求实效,不走过场。第二,回访必须及时,以便及早发现和解决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减少工作中失误的影响扩大。第三,回访要有重点地进行。对那些比较复杂、疑难的纠纷,或者协议的履行有一定难度的纠纷,或者当事人思想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反复的纠纷,要列为重点回访的对象,坚持适时回访。第四,回访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加强对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工作,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九)反映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和工作的具体内容 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相对的场所和其他相关的必要工作条件”。

反映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和工作的具体内容应当是:

1、“六有”:(1)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2)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吊牌、坐牌、印章;(3)有人民调解标识牌、人民调解员徽章;(4)有规范的人民调解文书;(5)有统计台帐;(6)有人民调解工作业务学习资料。

2、“六统一”:(1)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2)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3)人民调解标识;(4)人民调解工作程序;(5)人民调解工作制度;(6)统一的人民调解文书。

3、“四落实”:(1)人民调解组织落实;(2)人民调解制度落实;(3)人民调解人员落实;(4)人民调解员报酬落实。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规范下列资料反映工作情况:

1、纠纷排查、登记资料;

2、人民调解案卷资料;

3、纠纷信息传递和反馈资料;

4、纠纷统计资料;

5、回访资料;

6、业务学习记录资料;

7、调解纠纷的经验总结及交流资料;

8、上级表彰的相关资料。

(十)涉法矛盾纠纷

这里所说的“涉法矛盾纠纷”,是指以法律权利义务为争议焦点,主要依靠释法析理的方法进行调解,基本不涉及道德等因素的矛盾纠纷。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法制体系不断健全,许多公共道德已经通过立法提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以前依靠公共道德进行调整的大量纠纷逐步转化为主要依靠法律调整的涉法矛盾纠纷。这类纠纷类型涉及合同、继承、票据、知识产权等各种法律关系,主要特征有:第一,纠纷解决依据的法律性。这类纠纷大多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处理中有法可依;第二,纠纷内容的复杂性。由于此类纠纷涉及一个或多个法律关系,争议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第三,纠纷调处的困难性。这类矛盾纠纷往往涉及多个矛盾纠纷,涉及金额较大,当事人对立情绪严重,所以加大了调处的难度。

在调处涉法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法律为依据的原则。调解中,要将坚持以法律为依据的原则贯穿于调解过程的始终。要做大量的、充分的案头工作,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对具体纠纷进行法律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调解方案进行调解;二是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原则。是非曲直,明确当事人的法律权利义务,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调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与认可,保证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平等自愿原则。从受理阶段开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要基于平等自愿原则,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解和说服,不允许采取歧视、强迫、偏袒和压制的办法。订立人民调解协议也必须遵循自愿原则。

二、我县建立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及衔接机制情况 根据县委办、县府办2008年5月《关于建立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大调解”工作格局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县建立了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互相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及衔接机制。

(一)基本原则

1、党委、政府主导。积极形成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各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使大调解机制真正成为党委和政府主导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职权法定与资源共享。人民调解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三方在工作机制上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要严格依据各自法定职权开展工作,加强信息沟通与业务协调,不断扩大解决纠纷工作网络的覆盖面,实现三方人员、经费、信息、工作场所、专业知识等资源上的整合与共享。

3、平等与自愿。人民调解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三方要本着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在纠纷各方平等参与。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实现矛盾纠纷的最终解决。

(二)“三大调解”的对象和范围

1、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社会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人民调解是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行为。社会矛盾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一般民事纠纷、轻微刑事违法引起的纠纷,以及违反社会公德引起的纠纷。

2、行政调解是指具有调解纠纷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主持的,根据国家政策、法律,以自愿为原则,在分清责任,明辨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行政调解的对象一般是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主要调解公民与法人、公民与公民、法人与法人之间的民事、经济纠纷。行政调解可单独使用,配合必要的行政命令,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时能够收到更好效果。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调解在行政调解中最为典型。

3、司法调解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类案件时,由司法机关主持,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在民事诉讼中,司法调解是法院解决所有民事纠纷以及一切刑事自诉案件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民事案件的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司法调解是有条件适用的,但适用范围在逐步扩大。

(三)主要任务

1、规范“大调解”程序衔接机制

人民调解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进一步理顺交接流程,规范纠纷受理、调处、协助调解、委托调解工作程序,明确各自调处工作责任,建立合法、完善的衔接程序机制。

(1)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程序衔接

一是规范立案前调解机制。法院设立立案前调解窗口,选择具有较丰富法律知识和调解能力的法官及经过一定程序聘请的调解员组成专门调解机构,负责立案前调解。凡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家庭纠纷、小额的债务纠纷以及小额损害赔偿纠纷、邻里纠纷等一般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到法院起诉的,立案庭应主动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优势,告知并建议当事人首先选择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当事人同意接受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立案庭将案件转移至调解窗口,由调解窗口负责调解或转移至纠纷所在乡(镇)调委会进行调解。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不予受理的社会矛盾纠纷,也应当及时将案件转移至调解窗口或函告纠纷所在地调委会,由调解窗口和调委会做好调解息诉工作。

二是规范委托调解制度。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司法机关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对于民事案件,法院在立案后庭审前,或案件审理中,将部分有可能通过调委会调解的纠纷,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将案件委托辖区内的调委会进行调解。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由法院出具调解书,也可以撤诉选择由人民调解组织出具调解协议书。对于轻微刑事诉讼案件的委托调解制度,因琐事纠葛、邻里纠纷导致的轻伤案件,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认为可以自行调解或委托调委会调解的,且当事人愿意调解的,检察机关可以自行调解或委托给调委会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退回公安机关另行处理或做不起诉处理。

三是设立巡回法庭。法院应当从审判业务部门抽调司法调解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组成巡回法庭。巡回法庭的主要职责应包括以下几点: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对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不成的案件就近进行立案;审理各乡(镇)调委会调解未成功的社会矛盾纠纷案件;对人民调解协议书进行司法审查。

(2)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程序衔接

一是在具有调解纠纷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设立调解室,在行政机关主持下,对发生的民事、经济纠纷,通过聘请乡镇、社区调委会调解员,进行调解,把行政协调的成果,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人民调解协议书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其法律约束力,从而防止矛盾纠纷的反复。

而是通过“三会一代理”制度,实现行政协调与人民调解在形式、内容、方法上的有效衔接。如行政当事人上访,尤其是群体性上访时,涉及主要行政单位主动召集当事人和有关部门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然后再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商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听证会和协调会的基础上,可以出具调解协议书的,纠纷移交至人民调解委员会,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召开调解会,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整个过程可由民间代表组成人员代替上访人员到有关单位联系,落实信访事项。

三是在公安派出所设立调解室,通过警民联调实现公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衔接。警民联手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引发伤害案件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其

一、对于因琐事纠葛、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案件,派出所接处警在现场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激化,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其后确定矛盾性质。如果必须给予有关当事人相应处罚,但受害方表示愿意放弃追究对方当事人的治安乃至刑事责任且双方表示愿意接受调委会调解的,由调解室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由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其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案件时,需要派出所帮助调查取证的,派出所积极给予配合。取证完毕后,司法所、派出所、调委会联手进行调处。对于调处成功的案件,由乡(镇)调委会出具调解协议书,公安民警协助调委会通过回访制度,监督协议的执行。

2、规范“大调解”制度衔接机制

(1)联席会议制度。“大调解”成员单位每年召开两次以上联席会议,通报大调解协调中心排查、受理、调处情况,分析纠纷排查调处形势,促进部门工作的协作和配合。

(2)调处上报制度。各调解委员会对受理移交的矛盾纠纷或纠纷隐患要认真登记,安排专人调查处理,并按照先稳定后解决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做好稳定工作,避免纠纷激化。在此基础上,对简易纠纷应当在5日内调结,一般纠纷在15日内调结,重大复杂纠纷30日内调结,对情况特殊的可适当延长。调处后,一案一卷整理归档,并把调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十日内报大调解协调中心办公室。

(3)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对有重大影响的纠纷以及某一个部门难以解决的疑难纠纷,要及时上报大调解协调中心办公室,大调解协调中心经研究确定调处方案后,指定有关部门统一牵头处理。

(4)督查回访制度。对分流到各调解委员会或有关单位的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办公室定期跟踪督查。对已处结的矛盾纠纷,特别对重大的疑难纠纷和有明确履行期限的纠纷要进行回访,制作回访笔录,做好信息反馈。

(四)保障措施

1、组织建设。为做好全县调解工作,指导与协调全县三种调解方式的有机衔接与配合,县委成立武胜县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承林担任主任,唐昌友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县综治办、县维稳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法制办、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局、县经贸局、县工商局、县人事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统计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交通局、县环保局、县粮食局、县农业局、县畜牧食品局、县林业局、县教育局、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县文体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协调中心下设办公室,负责三大调解衔接的具体工作。人民调解工作由县司法局牵头,并指导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行政调解工作由县法制办牵头,司法调解工作由县法院和县检察院承办。各成员单位要建立三大调解衔接配合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自参与调解的具体工作,强化内部调解工作职能,做好与其他职能部门、人民调解组织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共同形成全县三大调解衔接配合工作格局。

2、经费保障。县财政局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三大调解衔接工作专项经费,用于信息网络平台工作、聘请专职人员、教育培训、日常办公等项目支出,明确全县三大调解衔接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尽快规范全县大调解工作格局。

3、考核机制。三大调解工作纳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范畴,并将调解衔接配合调处工作列入维稳综治目标考核内容。

第四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培训资料

目 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概说----------------------------2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2

三、做好新形势下的综治委、办工作----------------------4

四、综治工作的制度和经费------------------------------6

五、关于维稳情报信息工作------------------------------8

六、关于综治维稳工作责任制----------------------------11

七、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16

八、关于社会治安形势分析------------------------------27

防范和打击处理邪教工作

一、国内现有的邪教组织和有害功法----------------------31

二、韶山现有的邪教组织和有害功法的基本情况------------31

三、邪教及有害练功组织的活动特色及社会危害------------33

四、如何做好防范和打击处理邪教工作--------------------37

治安责任中心户及楼栋治安工作--------------------------39 门卫主要职责-----------40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41

-*********2627282930定物、思维控制、隐身等功能‛,有推迟地球爆炸时间的大神通,妄称‚目前,全世界只有我一人在传正法‛;

2、宣扬练功可以治病,实施精神控制;

3、非法敛取钱财,大量组织书籍、画像、音像制品、练功服、练功垫等‚法轮功‛系列产品的非法出版和生产销售;

4、危害社会,主要表现在用极端的手段与现实社会主义对抗,特别是去年以来大量散发 ‚九评共产党‛等反宣文章,公然污蔑共产党,公开与政府对抗,已成为政治上的反对派。

(二)门徒会(邪教)。

门徒会,又称‚旷野窄门‛或‚旷野教‛,是陕西省耀县农民季三保发起成立的,有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设有‚总会、大会、分会、小会、小分会、教会、聚会点‛等七级机构。使用的主要书籍有:《闪光的灵程》、《慈祥的母爱》、《神国与永生》等非法宣传资料,该会于一九九六年前后从宁乡县传入我市,设立小分会三个,聚会点二十余个,发展成员达500余人,涉及我市的杨林、清溪、如意、韶山、大坪等乡镇。

其主要活动:

1、季三保自称是‚神所立的基督‛,可以行神迹奇事,蒙骗群众对其盲目崇拜,宣扬‚祷告治病‛、‚赶鬼治病‛;

2、宣扬‚世界末日很快来到‛,叫人们赶快认罪、悔改、信主。突出宣扬‚信教的上天堂,不信的下地狱‛;

3、宣扬吃‚生命粮‛,叫人们‚一天只吃二两粮,种庄稼没有用‛;

4、提出‚打倒东方习俗‛,称不信主的人为‚外邦人‛,信教的人‚不与外邦人结亲,不往来,不帮工‛;

5、搞所谓‚万事复兴‛,叫人们‚为迎接主的到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鼓励信徒两个结对外出传教,叫‚开新工‛,致使他们抛家弃业,导致家庭不和,夫妻反目。

(三)全范围教会(邪教)。

全范围教会,是由河南省镇平县基督教徒徐永泽于1984年4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建立的,他将全范围教会解释为‚广、大、深‛。该组织于1993年前后从湘潭县传入我市,先后在银田、永义、如意、韶山等乡镇建立教会六个,成员达100余人。

其主要活动:

1、积极培养骨干,派住各地‚开荒布道‛;

2、定期聚会,煽动狂热。聚会中除了祷告,唱自编的圣歌,还嚎啕大哭,以表示对所谓罪孽的忏悔,求得耶稣宽恕。每次聚会时间长达一星期,每天只吃一顿饭,天天跪着祷告、痛哭,直到‚得到生命‛。

3、煽动信徒敌视党和政府,敌视‚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教会,宣传‚听神的人不听人的‛。

4、散布谣言邪说,扰乱社会秩序。大肆宣扬‚世界将到尽头,灾难就要降临‛的谣言,到处鼓吹‚信主能治病、免灾、保平安‛。他们频繁组织聚会活动,聚会时大声哭泣,闹得四邻不安。受其影响,许多信徒不思生产,一心等待‚升天‛。

(四)观音法门及由此演变而来的圆音法门(邪教)。观音法门,是英籍华人释清海(俗名张兰君,女),于1988年4月在台湾苗粟县成立的。观音法门没有系统的经典,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教职人员,其书籍、资料全部是释清海的讲法记录和录像资料。该教于1995年从湘潭、株洲等地传入我市,发展成员10多人。

其主要活动:

1、宣扬对释清海的崇拜。要求信徒念清海无上师法号,吃素100天,再由师父‚印心‛、‚开悟‛。

2、不设固定活动场所。主要是‚打坐‛和‚同修‛聚会交流修行体会。

3、释清海持明显的反共立场。

(五)实际神(邪教)。

实际神又称‚全能神‛、‚七灵派‛、‚女耶稣派‛、‚东方闪电‛。是黑龙江省原‚呼喊派‛骨干赵维山于1989年创立的。于1996年9月由株洲两女性传入我市,发展成员近10人,使用的书刊为《神最后的说话》,活动情况有待查实。

(六)中华养生益智功(有害功法)。

中华养生益智功,简称中功,由张宏堡创立。中功组织总部称为麒麟集团,本身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执委会、下设有事业部—人事资源部、财务部、法务部、市场部。

该练功组织自1994年4月传入我市,创办了韶山市生命科技学校和韶山泰威克科工贸有限公司。学校配备5名专职人员,下辖20余个传发师。该组织自1994年开办至1999年8月止,全市参加中功组织活动的有5000余人,被该校收取的学费和产品销售费无法估算,该校每年上缴湘潭分公司纯利15万元。1999年10月1日,我市一举查处了中功组织在韶山设立的临时华东市场部,获取了中功组织大量的非法活动证据,经过几年的打击处理,大部分对象已停止活动,但极个别骨干成员仍在秘密串联,妄图恢复中功组织活动。

其主要活动:

1、打着强身健体的幌子,通过举办一至四步功,圆顿班的名义招收学员,收取学费、结业证费。

2、以推销中功书刊、练功衣服、信息水、信息茶、非法敛取钱财。

3、采取以商养政的方式,形成完整的组织体系,妄图与党和国家对峙。

4、通过散发信件、传单,积极参与‚法轮功‛组织活动。

三、邪教及有害练功组织的活动特色及社会危害 当前邪教及有害练功组织的活动特点及社会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邪教头子无不冒充神灵,大搞造神运动,神化自己。在教内建立神权统治,让信徒顶礼膜拜。门徒会头子自称‚神的儿子‛,具有大能。中功头目张宏堡以超能给人开‚天目‛治病为幌子,让信徒们将他定为心中的‚神‛。

2、进行精神控制和人身摧残。邪教头目通过灌输邪说,对信徒进行‚洗脑‛,使他们丧失独立思考、分辨是非的能力,甘愿听从其摆布。除精神控制外,邪教组织及有害练功组织还灌输荒唐的信仰,诱使其拒绝接受医疗。‚门徒会‛向信徒灌输信教可以治病,造成一些信徒伤残、死亡、精神错乱。我市杨林乡联邑村门徒会信徒袁某(女,50岁)有病不治,在传教过程中死亡。韶山乡韶光村肖某(女,39岁)因笃信全范围教会的‚只有大声哭泣,才能重生得救‛的邪说,造成精神失常,拒绝吃喝,扬言要携子一起‚升天‛。

3、编造和散布‚世界末日‛邪说。邪教组织都是极端的‚末日论‛者,无不歪曲利用宣传教义,极端狂热地散布‚世界末日‛邪说,声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信教的可以上天堂,不信教的会下地狱,以此胁迫群众加入。‚门徒会‛宣扬‚宿命论‛和极端‚世界末日‛邪说,声称‚一切靠神的恩赐‛、‚信教的可以吃赐福粮、生命粮,种庄稼没有用‛,致使部分信徒不思生产,整天聚会祷告,以致土地荒芜,全家生活无着落。

4、秘密聚会。为避免引起社会注意,逃避法律制裁,邪教组织均采用地下秘密聚会,‚门徒会‛成员在开‚同工会‛时,采取单线联络,暗号接头,从不打听姓名,聚会时并安排有专职放哨人员,以确保联络渠道和人员安全。

5、非法敛取钱财。邪教绝大多数都打着宗教旗号,编造种种理由,以‚奉献‛为名,对信徒进行搜刮。有害练功组织以向信徒出售练功用品的方式,非法聚敛钱财。‚门徒会‛以‚万事复兴,现在交一千元,上天堂可以得一万元‛为幌子,要信徒交纳‚慈惠钱‛、‚慈惠粮‛、‚慈惠物‛,部分信徒为交‚慈惠钱‛而不惜变卖农具和牲畜。我市韶山乡铁皮村某农户全家五口修炼中功花费达三千余元。

6、攻击诋毁宗教。邪教组织视基督教‚三自‛爱国教会是其发展的障碍,频繁派人到基督教堂与我争夺群众,妄图扰乱正常的宗教秩序。

7、制造社会分裂,破坏家庭和睦。门徒会提出‚打倒东方习俗‛,建立主内人际关系,把不信教的人称为‚外邦人‛,要求‚信徒与外邦人不结亲,不往来,不帮工‛。观音法门成员打坐、吃素、夫妻不同床,钱财全部用于‚放生‛。门徒会指派部分信徒长期外出传教,抛家舍业,导致家庭不和、夫妻反目。

四、如何做好防范和打击处理邪教工作。

(一)总体目标。

认真组织动态排查,对管理责任范围内的‚法轮功‛等邪教人员随时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严防发生‚法轮功‛人员上省进京外出滋事、在当地公开聚集闹事和插播‚法轮功‛有害信息及‚法轮功‛人员自杀、自焚、自爆、自残、脱逃等违法犯罪案件和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简称为三个零指标),确保辖区内社会政治稳定。

(二)工作措施。

1、落实领导责任。层层签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责任状,把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纳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简称四个纳入),明确职责,落实措施。

2、建立健全防范、监控机制。首先是建立村(居)治调会主任为信息员的防控队伍;其次是认真落实五帮一的监控措施,即乡镇一把手、分管负责人,村(居)负责人,管区民警,联村干警共同帮教监控一名法轮功练习者。第三是充分挥乡镇专职、业余治安巡逻队的作用,做好全面的防范控制工作。

3、及时处臵各类‚法轮功‛案件和问题。当前‚法轮功‛及其他邪教组织的活动比较频繁、主要表现为:散发反宣传单和光碟、录音电话、传真九评内容等。打击处理工作必须做到:一是凡发生‚法轮功‛案件,应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第一现场,收缴反宣品、调查案发原因和线索;二是将情况及时报告市委610办和当地派出所,并由其安排警力开展全面侦查破案。三是对辖区内‚法轮功‛对象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其是否有作案的可能。

(三)做好情报信息反馈和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凡涉及到‚法轮功‛内容和案件都属政治事件,如‚法轮功‛人员聚会、外出务工、经商或者死亡都必须把情况弄清楚并报告市委610办。凡涉及到‚法轮功‛的名册和资料必须妥善保管好,防止内容外泄。

治安责任中心户及楼栋治安工作

一、农村治安责任中心户职责

1、及时掌握本居住地的治安动态,随时报告重要信息。

2、牵头组织各户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3、及时调处好当地的矛盾纠纷,主动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稳定工作。

二、农村治安责任中心户的设立

以农户集中居住地分设,一般每15户左右明确一名治安责任中心户长,由党(团)员或治安积极分子的家庭担任。

三、楼栋治安信息员工作职责

1、负责本楼栋(院)周围的安全防范,落实防火、防盗安全措施。

2、及时调解邻里纠纷,化解住户或农户的矛盾。

3、掌握人口信息变动、租赁房屋和暂住人员情况。

4、及时收集上报治安信息。

5、经常向居民进行法律、安全防范方面的宣传教育。

门卫主要职责

一、门卫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履行职责,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二、按时开关大门,根据单位要求严格控制车辆、人员的出入。

三、认真做好来客来访登记和外来车辆的进出登记,对外出的车辆注意检查,防止居民车辆被盗。

四、加强夜间人员、车辆出入控制,要锁好大门。

五、加强夜间本院区内的治安巡逻,查看门、窗是否关好,有无撬门扭锁,攀登窗户或搬、拉、破坏窗户防护栏的可以现象。

第五篇:换届选举工作培训资料

毕节市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培训资料

村(居)民委员会是选举保障村(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法律法规、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依法办事、精心部署、精心实施。整个选举工作大致可分为选举准备、投票选举、验收总结三个部分。

一、选举准备

选举准备是指召开投票选举大会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整个选举工作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调查摸底、建立机构、制定方案、选民教育、宣传发动、选民登记等环节。

(一)调查摸底

开展调查摸底是保证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目的是通过摸清本行政区域内村(居)民委员会及选民的基本情况,为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选举工作方案打好基础。调查摸底主要由市、乡、村三级进行。

1、调查内容

(1)辖区内的各村(居)民的户籍状况,包括户数、人口数、选民数、长期在外务工的人数、外来人口状况等;

(2)辖区内各村(居)民委员会干部情况,包括干部数、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

(3)村(居)民委员会班子各村级经济、村务管理、公益事业、以及村(居)务公开等工作开展情况;

(4)村(居)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状况和村(居)民收入情况;(5)村(居)民对村(居)民委会反映的突出问题及处理情况;

(6)上届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难点村”“难”的原因。

(7)分析本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调查方法:(1)召开各种座谈会,如村(居)干部座谈会、村(居)民代表座谈会等;(2)开展家访谈心活动;(3)印发问卷表格。

(二)建立机构

按照《贵州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成立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和第九条“村要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组织本村的换届选举工作。”的规定,各级都要成立换届选举工作机构。

乡(镇、办事处)成立选举工作指导小组,组长一般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组织、民政、财政、公安、民委、农业、司法、团委、妇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指导小组办公室一般设在民政部门,但这次属村(居)“两委”换届,建议设在乡(镇、办事处)组织室,由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

村(居)成立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其行使职权从组成之日起,至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止。

2、市、乡级选举机构职责:

(1)宣传贯彻有关选举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中央及省的文件精神。

(2)制定选举方案,部署和指导本辖区的选举工作;(3)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4)查处信访和举报案件,及时纠正选举工作的违法行为;(5)做好本辖区选举工作有关数据统计工作,对本辖区选举工作进行总结,并及时报市选举指导小组;

(6)整理和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3、村(居)级选举机构

村(居)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5-7人组成,其成员由民主推选产生,其产生方式有两种:一是由上届村(居)民委员会召开村(居)民会议直接选举产生,候选人可由村(居)党支部、村(居)民委员会提名,也可由村(居)民10人以上联名提名,由参会村(居)民无记名投票选举;二是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选举产生,候选人可由村(居)党支部、村(居)民委员会提名,也可由本村(居)民小组村民10人联名提名,还可由各村(居)民小组会议选举,可等额选举,也可差额选举,以得票相对较多的当选。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村(居)民委员会候选人的,不再担任村(居)民选举委员会中的职务,所缺名额,从落榜的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候选人中得票多少依次递补;村(居)党支部(党总支)成员担任村(居)民选委会成员也要经过法定程序进行推选。

村(居)民选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做好本村(居)委会选举的宣传和发动工作;(2)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3)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4)确定并公布选举日、投票地点、投票方法;

(5)进行选民登记、选民资格审查、公布选民名单、发放选民证、处理选民提出的申诉等工作;

(6)组织选民对候选人的提名,审查候选人资格、公布初步候选人名单,酝酿、协商,确定并公布正式候选人;

(7)主持召开选举大会,组织投票选举;确认选举、选票是否有效,公布选举结果;

(8)处理选举中出现的问题;

(9)总结选举工作和整理档案,报乡(镇、办事处)人民政府和市民政局备案;

(10)办理选举工作中其他事项。

4、发布村(居)选举委员会成立公告。村(居)选举委员会经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通过讨论组成之后,必须向村(居)民发出公告。

(三)制定方案

在调查摸底掌握情况之后,市、乡、村都应按照上级要求制定选举工作方案,乡(镇、办事处)应指导村(居)制订选举工作

方案。

选举方案主要内容:

(1)选举的指导思想,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目的和重大意义。

(2)成立选举机构。

(3)选举前的准备,如选民教育与选举发动、选民登记、候选人的提名与确定方式。

(4)唱票人、监票人、计票人和流动票箱管理人员的人数及推荐办法。

(5)培训选举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内容。(6)明确选举时间,确定选举日。

(7)投票选举大会的召开时间、秘密写票处的设立和流动票箱的管理办法。

(8)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办法。

(四)选民教育与选举发动

选民教育与选举发动工作,是村(居)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准备工作的继续和深入,其目的是要把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以及选举的意义、时间、方法和程序原原本本地告诉选民。

1、选民教育

(1)选民教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贵州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有关换届选举的文件和工作方案等。

(2)选民教育方法:选民教育工作贯穿选举工作的全过程,每个阶段都应突出不同的重点。在选举动员阶段,应向选民讲清民主选举的意义,引导选民了解、领会和掌握选举法规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在提名候选人阶段,要宣传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教育选民要出于公心、克服宗族、家庭等其他干扰因素,推荐办事公正、符合条件的人作为村(居)委员会候选人;在投票阶段,要让选民了解投票的程序、办法,如何办理委托投票等,教育选民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加投票选举;选举结束后,要引导选民密切配合村(居)干部,把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做好,增强村(居)民参与村(居)务决策和管理意识。

(3)选民教育形式:运用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召开各种会议;开展家访谈心;设立选举工作咨询站;张贴标语等。

2、选举发动

选举发动,是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和大众传播媒介,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目的、意义、选举时间、选举方法和程序以及有关事项告知基层干部和广大选民,使群众做好思想准备,积极参加选举。选举发动一般做法是:(1)集中时间发动,一般是在选民登记前,集中一段时间进行选民教育发动工作。通过集中发动,使之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2)利用各种形式动员,利用村寨内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见缝插针,广泛地动员选民。

(五)选民登记

选民登记,是确认村(居)民有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即确认选民资格的一项严肃工作。同时,选民登记又是确认和办理有选举权利的村(居)民参加投票选举的法定程序。选民登记内容:规定选民资格条件、进行选民登记、发布选民公告和颁发选民证等事项。因此,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慎重细致地做好。

1、确认选民资格:(1)户籍在本村(居)民的村(居)民(包括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因婚姻家庭关系住进本村具有选民资格,其户口尚未迁入或农转非人员仍在原村(居)居住并履行该村(居)村(居)民义务的人员);(2)年满十八周岁(年龄计算时间以选举日为准,出生日期以身份证或户籍登记为准);(3)享有政治权利;(4)具有表达意志,行使选举权的能力;(5)对于具有农业户籍性质或居民户籍性质,户籍关系挂在本村

(居)民,但不居住在本村(居)民以及长期外出打工、经商的选民,应在公布的选民登记起止时间内,主动回村登记;逾期不回村登记,又没有书面委托他人代为投票的,应予以登记,但不计算在本届选民总数内。(6)本村(居)民因征地等原因转为非农业户口后仍居住在本村(居),并履行村(居)民义务的(其是否履行村民义务,由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确定),应予以登记。

2、开展选民登记:(1)确定登记工作人员,一般2到3人,登记员要熟悉有关本村(居)民员委会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一定文化知识,熟悉本村(居)情况;(2)明确登记对象,具备选民资格的给予登记;(3)登记造册,选民名册内容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所在村民小组、身份证号等,名册封面上盖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及其负责人、选民登记员的印章。

3、公布选民名单(第三号公告):按照《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居)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公布的方式可按自然村(居)或村(居)民小组顺序排列顺序,用毛笔将选民名单书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本村(居)显著位臵。

4、受理选民申诉:按照《贵州省村(居)民选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村(居)民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在选举日的七日前向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应在选举日的前三日做出处理决定。

5、颁发选民证:根据选民登记名单填写选民证,由村民小组长负责,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颁证。选举投票时,选民必须凭选民证领取选票。

(六)民主推选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根据《贵州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在村民委员会换届期间推选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推选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工作应在选民登记结束后、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前进行”。因此,要按照规定及时推选出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以便保证提

名候选人工作顺利开展。

(七)候选人确定 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提名和确定过程,对于村(居)民民主选举权利的行使至关重要,所谓“指选”、“派选”问题,往往就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广大选民是否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候选人的提名和确定过程,直接关系到正式候选人的产生和确定,是否真正反映村(居)民意愿,代表村(居)民意志,关系到村(居)民委员会班子的素质、权威和选举工作的成败。应充分发动选民,正确引导选民,端正选举动机,认真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1、候选人资格:(1)认真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2)遵守纪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联系群众,热心为村民服务;(3)工作认真负责,有办事能力,能完成任务和带领群众致富;(4)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知识。

正在服刑、缓刑期内和正在劳动教养的人员,被司法机关逮捕的在押人员,涉嫌违法犯罪有关部门正在立案查处的人员,服刑期满三年内或劳动教养二年内的人员,三年不依法纳税的人员,违反计划生育被政策处理不满三年的人员,不宜提名为村(居)民委会成员候选人。

2、候选人提名:(1)由选民1人1票的方式直接提名村(居)民委员会候选人;(2)村(居)民委员会对选民所提名的候选人姓名在选举日的十五日前公布。

3、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第五号公告)。村民委员会成员实行差额选举。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应对照候选人条件进行审查,并经各选民小组充分酝酿讨论、协商,由村(居)民委员会按得票相对多且符合候选人条件的确定为正式候选人。主任、副主任应当分别比应选人数多1人,委员候选人应当比应选人数多1-2人。正式候选名单确定后,应按照候选人的姓氏笔画为序在选举日的前五日公布。

4、正式候选人的介绍与演讲。正式候选人确定后到投票选举

之前,为宣传正式候选人时期。对正式候选人的宣传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村(居)民选举委员会负责向选民介绍候选人情况;二是正式候选人,尤其是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正式候选人自己向选民介绍自己的情况,演讲自己当选后的治村打算。这两种宣传方式,对于选民全面了解候选人情况,提高选举工作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二、投票选举

(一)投票准备

1、确定投票方式。投票方式有召开选举大会投票、设投票站投票和流动投票箱投票三中,其中,召开选举大会投票为最主要形式。

2、公布投票时间和地点(第六号公告)。虽然在选民登记前已公布了选举日,但未公布具体的投票时间和投票地点,因此,在正式投票选举之前要进行公布。

选举日和投票的方式、时间、地点一经公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变动和更改。如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无法产生和确定正式候选人的特殊情况,需要更改选举日的,应向乡(镇、办事处)选举指导小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能更改。经乡(镇、办事处)选举指导小组批准后,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应再次向村民公告。

3、办理委托投票手续。在外地打工、经商的选民,在选举日不能回村(居)参加选举,可委托其他信任的选民,代表本人选举投票。委托他人代投选票,可以保证参加选举的人数,提高参选率。委托他人代投选票,必须办理书面委托手续,填写“选民委托投票书”,被委托人接受的委托人不得超过三个,但是候选人不能接受委托。持“选民委托投票书”的选民,在选举日当天,应亲自参加选举大会或亲自到投票站,凭选民证和委托书,领取选票,填写选票,亲自投票。不能再将委托书交他人再委托投票。选举工作人员亦应认真负责地核对选民证和选民委托投票书,再发选票。

4、印发选票。选票应由乡(镇、办事处)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印制。各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应在村(居)选举前一天,将选票密封后领回本村(居),妥善保管,选举日这天,在选举大会或投票站,由选举工作人员当众启封。

5、制作票箱。票箱分为选举大会中心会场票箱,投票站票箱和流动票箱三种。由于设立票箱的地点不同,其尺寸大小不一样,多大为好,由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决定。制作票箱时,必须考虑选举时密封、加锁、投票口不能过大。选举时应坚持设立大会场为主,流动票箱为辅的原则,尽量避免在投票过程中舞弊行为的发生。

6、投票会场和投票站的布臵。村(居)民委员会的选举,一般要在村(居)广场或学校设选举中心会场。会场布臵既庄严、隆重、又要有喜庆、欢乐的气氛。

中心会场应设立主席台,供会议主持人就座和工作人员工作。会场上方,要悬挂会标:“××村(居)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大会”字样。有条件的地方,可安音响设备,插彩旗。

投票站应设在比较开阔的地方,方便选民投票,由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指定的选举工作人员负责投票站工作。

7、建立秘密写票处。在投票会场和投票站,为了保证选民不受干扰地填写选票,必须建立秘密写票处,使选民个人独立自由地填写选票。

秘密写票处应因陋就简地设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室,也可以就地取材,搭建简易写票处。

8、流动票箱投票。流动票箱是为了老、弱、病、残和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到中心会场或投票站的选民设立的。应由三名选举工作人员携带,登门接受选民投票。由于流动票箱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问题和发生舞弊现象,因此,选民能到中心会场投票或在投票站投票的,都应到中心会场或投票站投票。需设立流动票箱的,应由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加贴封条,并根据登门接受投票的选民人数,再分成若干片,每片由三名工作人员携带票箱登

门接受投票。

9、确定和培训选举工作人员。(1)确定选举工作人员。村(居)民委会选举不论用那种方式投票,都要确定唱票、计票、监票员,投票站工作人员,流动票箱管理员,以及秘密写票处监督员,代写处的代写员等选举工作人员。上述人员(代写员可由无选举权的中学生担任)都应从本村(居)民的有选举权的村(居)民中产生,由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提名,村(居)民代表会议通过,选举大会上公布。但本次选举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正式候选人及其直系亲属不能担任选举工作人员。(2)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村(居)民委员会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二是省、地、市、乡有关文件,三是市、乡、村选举实施方案。四是村(居)民选举委员会依法制定的投票办法及程序,五是选举纪律和注意事项。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发给选举工作证,佩证上岗。

(二)投票程序

投票程序的科学性、政策性很强,只有进行严密组织,精心设计,才会真正保证村(居)选民行使民主权利。投票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举人员到位。选举人员包括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乡(镇、办事处)政府指导人员、总监票员、监票员、唱票员、计票员、维持选举秩序的人员,登记领票的选民名单的工作人员、检验选民证的工作人员,发放选票的工作人员等,在选举大会投票前都应佩戴工作证各就各位,行使各自的职权。

第二步:宣布选举大会开始。选举大会由本村(居)民选举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开始后,先由主持人介绍本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准备情况,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和选举工作要求,宣布本届选民登记数及正式候选人名单,宣布唱票、计票、监票人员、流动票箱管理人员名单。

第三步:介绍选票和投票方式。主持人要详细介绍选票的式样,如何填写选票,比较好的办法是用黑板或大的纸张放大选票 的式样,逐字逐句向选民交待。另外,要向选民讲述投票的方式,包括验对选民证、领取选票、进入秘密写票处、填写选票、折叠选票放入票箱等。

第四步:检查、密封票箱。票箱(包括各投票站票箱和流动票箱)在使用前,要由工作人员当众打开,检查是否空箱,经选民认可后当场封闭并贴上封条。

第五步:领取选票。选票一律凭自己的选民证领取。因故不能参加投票的选民,应在选举前委托他人投票,并填写委托书,被委托人凭委托人的选民证和委托书领取选票。选民领取选票的方式一般是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依次排队到发票处领取选票。选票发放处一般应有三个工作人员,负责查验选民证,在选民册上做出领取选票的标记,将选票发到选民手中。

第六步:选民阅读选票并排队进入秘密写票间。选民领取选票后,应认真阅读选票,并排队依次进入秘密写票间。秘密写票间一次只能由一名选民进入,独立写票。不能写票的选民,可以委托自己信得过的人代写,代写人不得违背选民的意志填写选票,每个代写人只能代3个人填写。

第七步:选民投票。选民在写票间写票后应将选票折叠,然后走出写票间,将选票亲自投入票箱内;不得采取收取选票的办法集中选票或几个人的选票集中由一个人投入票箱。

第八步:集中投票箱。所有的票箱(包括选举大会会场使用的票箱、各投票站票箱和流动票箱)在投票结束后,应当随即集中在选举大会会场开箱。各投票站票箱和流动票箱从出发到选举大会会场过程内必须有三名以上工作人员跟随,投票结束后必须回到选举大会会场开箱。

第九步:开箱验票。不设投票站和流动票箱的选举大会在投票结束后即可开箱验票。设有投票站或流动票箱的选举必须等到所有的票箱都集中到中心会场后才能开箱验票。开箱验票一定要保证公开性,有一定数量的选民在场监督,选举工作人员也要有两人以上同时一起开箱,严防秩序混乱,出现舞弊。开箱验票应

逐个开箱进行,按每个票箱分片负责范围核对接受投票的选民名单数与该箱点验的票数是否相等,逐个开箱点验无误后,计算出总投票数。每一票箱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选民数,该票箱的选票无效,等于或少于的有效;工作人员开箱确认后当场宣布选举是否有效。

第十步:整理选票。唱票、计票前应事先拣出无效的选票。每一选票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名额的无效,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有效。无法辨认或不按规定填写选票无效。对于无法确定是否有效的选票,工作人员应将选票交村(居)民选举委员会研究决定。整理分拣选票的工作也可以与唱票、计票同时进行。

第十一步:唱票、计票。有效选票分捡出来后,由唱票人、计票人在两名监票人的分别监督下,逐张选票进行唱票、计票。唱票人应高声读出每张选票所写的被选人姓名,计票人应在黑板上推选人姓名下放如实做出标记。被选人如不是候选人,计票人则应当在黑板上如实写上被选人姓名,并在其下方如实做出标记。监票人分别监督唱票人所读出的姓名是否与选票相符和计票人记录的姓名与唱票人读出的姓名是否相符。

唱票结束后,分别计算出每一位被选人所得票数。如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得票数相等的候选人或其他选民重新投票。

第十二步:宣布选举情况

1、公布选举票数。经唱票、计票、监票人员核对、计算票数后,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如实公布全部候选人和另选人的姓名及得票数。

2、封存选票和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投票选举结束后,应由唱票、计票、监票人员将全部选票包括有效和无效票整理后封存,并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选举结果报告单一式三份。分别报乡(镇、办事处)人民政府和市民政局备案,村(居)民委员会自留一份存档备案。

3公布选举结果(第七号公告)。选举结果经村(居)民选举

委员会确认有效后,除了要在选举大会上当场公布以外,还应在当日或次日用布告的形式公布。

(三)关于“海选”。“海选”是提名和选举一同进行的选举方式。由于不事先提名推荐候选人,在选举大会上直接投票选出村(居)民委会成员,因此,这种选举方式既便捷,又能充分体现广大选民的意愿。为了确保“海选”顺利进行,应在市选举指导小组和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进行。“海选”的基本程序是:

1、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制定“海选”方案;

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3、由具备任职资格的村(居)民自荐竞选职位,村(居)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竞选者应向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提交治村(居)民演说提纲;

4、公布选举时间;

5、召开选举大会;、6村(居)民主任、副主任的竞选者在选举大会上演说治村方案。

7、选民在无候选人的选票上按应选名额填写选票。

8、当场唱票计票并公布选举结果。

“海选”可一次投票选举,即村主任、副主任、委员同时选举;也可多次投票选举,即先选村(居)民主任、再选副主任、最后选委员。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选举有效,被提名人获得参选选民过半数赞成票始得当选,如当选人数少于应选人数出现缺额时,按得票多少顺序确定为缺额成员的正式候选人,再组织投票选举。

由于目前尚无规范完善的操作办法,采用“海选”这种选举方式应选择那些选民民主意识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试点,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再逐步加以推广。

三、验收与总结

(一)验收内容,验收的内容:一是村(居)民选举工作指导小组是否健全;二是发动和教育是否充分;三是是否严格依法进行选举,对出现的问题能否及时处理;四是立卷归档工作是否规范;五是村(居)民对选出的村(居)民委员会班子是否满意;六是村(居)民委员会及下设的工作机构是否健全;七是是否建立健全村(居)民

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是否有制度作保证。

(二)总结

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结束后,市、乡(镇)、村三级都应该认真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另外,市、乡(镇)两级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在验收、书面总结之后,可开展逐级评比工作。评比出选举工作好的乡(镇)、好的村、好的选举工作者。

四、立卷归档

市、乡、村三级都要建立相应的村(居)民委员会工作档案。选举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各种表格是选举工作的真实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分类装订成册,形成的档案由专人保管。村的选举工作档案可以由村(居)民委员会专人保管。

(一)市、乡选举工作立卷归档内容

1、上级和有关部门关于选举的文件、领导讲话;

2、市、乡、村三级成立选举指导机构的决定及组成人员名单;市级派到各乡镇的选举联络员和市级选举办公室工作人员名单。

3、市级选举工作意见、计划、要求、决定、会议通知、议程、会议记录等。

4、选举工作报告、请示、批复问题的处理,选举经费的预决算。

5、选举宣传提纲、宣传材料。

6、各乡镇选举工作计划、方案、安排、要求。

7、上级和市、乡两级选举简报和情况通报;

8、市、乡两级检查验收选举工作的资料;

9、选举工作中的各种统计表;

10、村(居)民委员会选举结果报告和当选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名册,村(居)民小组长名册。

11、村(居)民委员会选举中的来信来访记录,原始材料。

12、市、乡两级关于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书面总结。

13、市级组织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上岗培训资料;

14、选举前期准备工作中调研情况。

15、其他。

(二)村(居)民选举工作立卷归档的内容

1、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名单;

2、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或村(居)民委员会发布的有关选举方面的公告。

3、选民登记册。

4、上级有关选举方面的文件、通知等;

5、宣传提纲、宣传材料。

6、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名单。

7、候选人、正式候选人提名、确定情况。

8、选票和投票委托书、选举报告单。

9、村(居)民委员会成员花名册。

10、其他有关选举方面的资料。

(三)档案的保管期限

村(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是严格依法进行的,它涉及到选民的民主权利问题。因此,选举档案,应该有一定的管理期限。

市、乡(镇)所建立的村(居)民委员会选举档案,应长期保存,以备查。档案先存在市民政局,然后再按档案存档的规定,移交市、地档案局,长期保存。

村建立的选举工作档案,至少存三年,到下一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长期保存。

下载办公室工作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办公室工作培训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干部工作培训资料

    班干部工作培训资料 荔涛 2016.9.2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本周是第四周,开学已经将近一个多月了,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进行培训。这种会议在我们学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今后......

    就业工作培训资料

    就业工作业务培训内容 一、报到证管理 报到证是到用人单位(回原籍)报到、档案转移、户口调动的唯一凭据。毕业后的两年内,报到证可改派。 1、报到证去向: ①档案、户口回原籍的:......

    火灾隐患整治办公室检查人员培训资料(范文大全)

    火灾隐患整治办公室检查人员培训资料 一、对单位履行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1)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有《公众聚集场所......

    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五篇

    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 第一单元 班集体建设 一、职业技术学校的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及功能 班集体是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中成员能团结互助......

    创模工作培训资料

    创模工作培训资料 一、组织领导:各单位成立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各单位组要领导为组长,明确专人负责创模工作,健全建立创模工作相关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及各类危险医疗废物应急处置......

    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精选5篇)

    班主任工作培训资料: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策略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育人性,即它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职业。它的工作对象是生动、变化着的学生个体。......

    培训资料

    培训资料主讲人:王懿培训对象:全体医护工作者培训地点:医院食堂培训时间: 2012 年 11 月 6 日金州区第二人民医院院科两级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方案质量管理活动是一个工作过程,也是......

    培训资料

    培训资料 电脑销售品牌:联想,惠普,华硕,宏基,戴尔(DELL),三星,东芝,索尼 类别: 台式机,笔记本,一体机,平板,兼容机(DIY,组装机) 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AMD,I3) 相机销售品牌:索尼,三星,尼康佳能,卡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