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关心、理解、包容、激励(写写帮推荐)
“爱”——关心、理解、包容、激励
摘要:如何去爱我们的学生呢?首先,昭示你对学生的爱;第二,关心我们的学生;第三,理解我们的学生;第四,学会包容;第五、激励学生
关键词:关心、理解、包容、激励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有一首流行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爱你在心口难开”。在这时提起它,是告诉诸位:我是“爱你在心口常开”。当然,这个“你”指的是特定的对象,那就是我的学生。
首先说一说皮革马利翁效应(爱的效应)。
古希腊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有一位王子,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在雕刻过程中,他倾其所有,把全部的心血都灌注于其中。雕刻成功后,他对美丽的象牙姑娘越看越爱,日夜不离。于是,奇迹发生了:象牙姑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大美人!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爱的效应。
爱的效应在教育领域中,也是一个铁定的真理。周宏和他的女儿和他的学生的典型事例,足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我认为,作一个教师:首先要有这样一种素质:爱,爱心。教师的爱是最纯洁、最高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按照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理论:爱是一种情感行为,是一种为喜爱的对象付出而最终达到占有对方的情感行为。爱的本质是占有。但教师的爱已超越了爱的功利性质,改写了爱的定义和拓展了爱的外延。教师的爱始终将目标锁定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成长上,而没有期望从中获得什么利益和好处。因为爱所以爱,你的快乐和成功,就是我的所有。所以教师的爱是最纯洁、最高尚的。教师的爱,要爱得大方,爱得明白,爱得科学。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注意了,如果说教师的爱有什么消极影响的话,那就是,如果你没做到“爱得大方,爱得明白,爱得科学”,也许在无意中,你已经发出了让崇拜你的异性学生敏感的错误信息,那接下来所产生的尴尬、被动甚至严重的后果,我就不能负责了。
如何去爱我们的学生呢?
首先,昭示你对学生的爱。每次面对我的新的一批学生,我第一堂课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爱你们。接着,我会告诉他们:我爱你们,是因为我从你们身上,感受到了生命、青春的活力;我爱你们,是因为你们会让我因为你们而骄傲自豪;我爱你们,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也许,你们当中有人会让我不满、难过、痛心甚至愤怒,我也许会对你们失望,但请记住:我永远不会对你们绝望!因为,我爱你们!一席话,说得学生双眼放光,笑容灿烂。老师和学生的心一下就贴近了。有了这一个基础,还有什么不能做下去的工作呢?
这算是一种爱——语言之爱吧。另一种姑且就叫微笑之爱吧,就是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目光,询问的表情,倾听的姿式,一句话,让学生感到你关注他,重视他,情感效果自然就出来了。我是屡试不爽——学生自然就亲近你了。
还有一种爱可以叫做行为之爱吧。就是在必要而适当的时候,和学生进行有限的身体接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是这样认为的: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有“情感饥饿症”(这似乎是我命名的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人在满足了温饱的要求后,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情感上满足的需要。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心理上还处于“断奶”期,他们的情感满足的一种基本方式就是父母的爱抚。其实,成年人也是如此吧,只不过爱抚的行为主体不再是父母而已。但他们往往得不到父母的爱抚。几种情况:要么是父母太忙,顾不上和孩子在一块儿;要么是父母贪玩,一心要出去打麻将,却假装严厉地对孩子说:“别放瓜,去做作业,妈妈出去有事!”要么是父母对此无正确认识:哎呀,这么大了,还在妈妈身上滚来滚去的,去去去,不象话!殊不知,这样伤害了多少孩子的心!至少有五个学生在日记里和我谈到这个问题,并因此怀疑父母不爱他了。情感饥饿症的的危害就是,造成学生心理的压抑。表现是有的学生沉默寡言,有的学生郁郁寡欢,有的学生敏感冲动,对男生而言,就表现为攻击性。其总体表现是缺乏乐观向上的精神情绪状态。
情感饥饿症的表现之一,就是渴望身体的接触。大家可能注意到,学生们爱“打堆”,特别是女学生,还有就是爱疯玩,学生的这种表现折视出他们渴望身体的接触,从而渲泻情感的欲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适当的有限的身体接触,经此传达我们对学生的爱。我举个例子:曾经有一次,我教育一个十分厉害的女孩,说了许多后,我有些冲动,一下把双手搭在她的肩上,说,你怎么还不明白呢?说着说着,我突然发现那女孩的神情变得我从未见过的温顺。我当时不解,后来明白些什么。之后,我有意识地又试了几次,针对不同的对象,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往往有这种现象,我进教室,找学生谈话,一会儿,身边就围了几个学生,和我挨挨擦擦的,其中当然也有女生,开始我觉得不自然,后来注意到那些学生全都自然而然的,一脸纯真的表情,我禁不住责备自己,怪头怪脑的。于是,我坚信,我们的学生存在皮肤饥饿!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适当的有限的身体接触来解决他们的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渲泻情感,传达老师对学生的爱。
我之所以要反复强调必要的适当的有限的身体接触,是因为我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习俗的制约。如果不谨慎,可能会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因爱成祸。
第二,关心我们的学生。
关心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眉眼神情:从中揣摸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这里有几个例子:某天上课,我发现一个学生宋x,眉宇间透出较为明显的倦意——我上课有个习惯,学生起立后,我不急于让学生坐下,而是先扫视全体学生,一是粗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二是向每个学生问好,然后让学生坐下,学生坐下后,我还要扫视全班,看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这时候,我用关切的目光询问式地在她脸上停了一下。下课后,我在过道上遇到她,我刚说道:“你今天状态不佳——”,她马上说道:“是的,我昨天晚上遇到难题了,熬到一点钟„„”之后,我交待了她几句,你看她那感动的表情!因为,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
关心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相对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来说,这是一种长期的行为。通过对学生的长期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动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变化,发现学生人格的优缺点,寻找最佳的教育楔机。有个学生吴x,初一和初二上期成绩表现不怎么样,从初二上期开学时的学习竞赛开始,他向同学杨x挑战。由于当时他主动跟我谈起,神情激动,我特别有印象,于是,我便注意他的表现,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都关注着他的成长,并数度询问他的进展情况,他因此很是感动,也因此信心大增,因为他知道老师关注着他,老师看重他。果然他表现不俗,初三上期半期考试后,在教师内部对学生的排名表(说明:未对学生公开)上,他进入了全年级前40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始终赶不上对方,他因此急躁、伤心,沮丧。看到他这种情绪,我及时开导他:学习能力和素质,学习成绩有一个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虽然你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在能力和素质上,你比他是有点差距,所以,暂时比不过他是正常的,不要气馁——跟别人比,更要和自己比啊,你看,你现在的进步多大啊!于是,他豁然开朗,又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运作起来。
第三,理解我们的学生
理解是爱学生的前提,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同时,理解,也是沟通的桥梁,而沟通,特别是情感的沟通,是爱的实现的保证。无知产生恐惧,同样,不理解,产生的就是隔阂、冷漠甚至仇恨。在学校中,师生之间最密切的活动就是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矛盾冲突。在这些时候,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理解沟通,恐怕要解决矛盾和冲突,是不容易的,有时还是艰难的,更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师生之间由隔阂、冷漠、不满发展成为仇恨,悲剧由此产生了。
要理解学生,老师要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特别是要融入学生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必须要承认,学生和老师是两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其间是有界沟的,再加上代沟的影响,师生之间要相互理解是有客观困难的,特别是要求学生能理解老师,尤为困难。所以,要实现理解和沟通,老师要主动地去努力。
和学生沟通,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经常看《课堂内外》之类的中学生读物,从中去把握学生的时代脉络,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世界。二是经常和学生通过日记交流,从日记中去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他们肯定什么,他们否定什么,他们最喜欢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他们追求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帮助,他们有什么疑惑,有什么不满„„这样之后,在和学生交住中,我们才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帮他们树立信心,助他们激流勇进。在处理有关学生的系列问题时,我们才能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行为、心理,不会对学生的行为感到不解、愤怒,从而更为理智、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特别是老师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解决了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后,学生对你的理解和信任也就建立起来了,真心换来了真心。我的学生在日记里和我无所不谈,学习、生活、同学纠纷,家庭矛盾,甚至于个人隐私(没有向任何一个同学透露过的)、家庭隐私等,我有个原来的学生,在一天晚上,突然给来打来电话求助,问我她与男友发生了性关系,她现在很迷乱,问我怎么办!啷个办?凉办!过几天冷静下来就行了。
和学生实现理解沟通后,不仅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尊重,还能得到学生的维护。有一天,我和一个男生一同下楼梯,后面有几个女生冲上来,不满地告诉我,该男生居然叫我“小A”,要我惩治他。我当时就说:好,给你一个惩罚——我以后就叫你“老B”。当然,他以后没叫我“小A”,我也没叫他“老B”。
第四,学会包容
像上面提到的事情,如果我听了那几个女生的报告后,马上把那个男生拿下,提到办公室,一番声色俱厉的训斥,再给点什么处罚。之后,我得到了什么呢?我失去了什么呢?学生犯过失、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认为老师不能太在意学生的错误,而要去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意学生犯错误后的表现。首先,要基本肯定一点:学生大多数不是有意要犯错误的。犯错误后他的心里也是不好受的。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找到错误的原因,帮助他明确之后该怎么办,并督促他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改正错误。举个例子:马x,生活在一个另类的家庭里,行为习惯和思想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她作为一个小女孩,仍然有她单纯的一面,她仍然有上进的思想。从初一开始,她曾有数次的努力,希望有语文学习上有所进展,但终没有明显效果。我始终关注着她的表现,给她关心和帮助,初三后,她到了三班,当了我的科代表,工作积极主动,大胆泼辣,尽管由于个人素质问题,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不能否认她的回报老师的赏识的心愿。因为她的出格表现,后来也失去了科代表的资格,但她一点不满也没有,有时还要帮助现任的科代表工作,并主动要求做语文的值勤工作。由此可见,包容的情感力量。其实,包容的实质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包容就是保护学生。它是春风化雨,它往住比秋风扫落叶式的批评更有教育转化力量。
第五、激励学生
如果说学生是远航的船,那老师的激励就是鼓胀的风帆。这是我在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得到的一个鲜明的感受。
在初三的日子里,对学生而言,有几多压力,几多挫折,几多失落,几多的彷徨。开始,场面是壮观的,万船竞发,直奔目标。船行了一段时间,有些船冲在前面,有的船落下了一段距离,而有些船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这时候,问题出来了:学生在日记里问——老师,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是在后面?老师,我还有希望吗?老师,我这样的辛苦,如果考不上学校,是不是划不来?
在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激励。对学习疑惑者,帮他们明确问题所在,解决问题的方法所在,正确认识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对前途悲观者,鼓励他们尽力前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初三只是人生学业的一个小站,并不是人生学业的终点站。对患得患失者,告诉他们,初三是人生的一段宝贵经历,在初三磨练中得来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是人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知之明,但对自我的认知、判断的能力也是较弱的。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失落、徘徊的时候,正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怀疑否定的时候,老师对他的肯定的判断,必要的鼓励对他的学业成长是大有益处的。老师不可吝啬自己的赞赏激励的语言。虽然,对于个别学生,我们明知道他是不可能考上温、二中的,但我们还是要进行善良的欺骗:没问题,通过你的努力,你还是大有希望的(其实,这时候我们也有一个潜意识的希望,万一有奇迹发生呢!)当然,此时的激励教育要因人而异,内容得当。如果你对一些基础很差,水平很低的学生,鼓励他们考x中、x中,然后去考北大、清华,不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激情和自信,反而让他们以后你是在讽刺、嘲笑他,结果适得其反。对这类学生,要告诉他们,学习的概念不仅仅学文化知识,也包含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社会生活的知识、能力,学会生存的能力和技巧。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态度,培养坚韧不拨的毅力,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学习组织管理的方法,形成组织管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纪律素质,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文明礼貌,提高个人修养。所有这些,将对你们走入社会,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提供有益的帮助。
经过这样的激励教育,就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定位,各得其所。以上就是我所要谈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爱”的几个方面——关心、理解、包容、激励。
结束语:爱满天下,情满人间,愿我们所有的老师,在爱的教育这条道路上,一路走好!
第二篇:理解包容团结友爱(范文)
理解包容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又到了班会课时间,这节班会,我们的主题是什么呢?现在我就告诉大家,这节班会课的主题就是:理解包容团结友爱。
首先,那么什么是理解包容团结友爱,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试举例说明。
明确:理解是同情与认可,是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
举例:下雨天同学们被允许穿拖鞋;身体不适,可以请假不用出操;
包容就是心胸宽广,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容纳不同的观点与他人的缺点。林则徐有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还说: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举例:唐太宗任用敢于直谏的魏征开启了“贞观之治”
楚怀王放黜敢于说实话的屈原终使楚国灭亡
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心胸开阔天的宽,得饶人处且饶人。一个人没有包容就会顽固不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激化矛盾,最终被孤立为孤家寡人,甚至一个没有包容的社会就会止步不前,经济落后;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没有包容就不会繁荣昌盛,不会民富国强。
团结就是相互帮助,就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就是众人拾材火焰高。同学之中要有竞争与合作,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美德。
举例: 中国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促进了中华民族事业的发展,现在的社会离不开合作,自私自利是发展的绊脚石。就像欧洲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措施,必然是损人又害己的。
友爱,就是在理解包容团结之上的一种情愫,友爱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有了它人和人之间不在孤单不在无助;友爱是一种默契,是一种心灵的相通;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情怀。韦唯的那首《爱的奉献》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举例:1,将相和,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即负荆请罪。
2,古人诗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结合学校及周边地区谈谈“理解、包容、团结、友爱”这一主题。《一》事件回放:
1,我校198班罗荣华同学因为与林桂山等同学闹矛盾,在打架过程中,用刀刺伤了四名同学造成了一重伤,三轻伤的伤害事件。
2、我县城北中心小学因为两名小学生闹矛盾,其中一位同学用铅笔刀刺伤了另一名同学。.我县葛破初中,一位同学因为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冷落加上父母的不关心,心扉意冷在宿舍的卫生间自缢身亡,4、我县朝东镇某村一农妇在家与丈夫吵架后冲进校园打伤数名小学生,被刑事拘留。《二》、启示
这样的事件太多、太多。看似一个个偶然的个案事件,但也是必然事件。这些个案的主人公都是因为没有做到:理解、包容、团结、友爱。他们将一些小矛盾小摩擦不断升级,最终爆发,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三>总结
经过这节主题班会课,我们明白了同学之间要相互理解、包容、团结、友爱。只有理解包容、团结、友爱的集体才是我们和谐的大家庭,只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三篇:理解与包容教案
《理解与包容》教案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第30课
江岸区惠济路小学陈世玲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有乐于与人交往的愿望,但由于深受父母长辈的疼爱,自我意识过强,不懂得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互相理解包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包容理解,遇事容易斤斤计较,不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缺乏对同伴的关心和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与他人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而人际关系不和谐及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学会理解包容对他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我首先设计了“我做你猜的游戏”这个课前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们都希望别人能够理解自己,犯错时别人能够原谅自己。有了这一感受之后,一开课,我就用“真心话”的游戏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矛盾,而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的理解与包容,从而导入课题;接着通过听故事、看图片和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理解与包容的涵义,同时认识的理解与包容的必要性;然后进入训练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知道如何去理解包容别人;在学生掌握了理解与包容的方法后,实际运用,设计了“假如时光倒流,我会这样做”这一环节,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领悟到理解包容化解矛盾冲突、消除误会,让人身心愉悦,生活快乐。
教学活动目标:
1、感悟理解包容的内涵,认识理解包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必要性。
2、学会理解包容他人的基本方法。
3、懂得拥有一颗理解包容他人的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快乐生活、享受生活的根本。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 本教学活动适合小学5-6年级的学生,参加者在40人以内。教学活动材料清单:
1、游戏:我做你猜
2、课件:PPT
3、实验用品:2小包盐、2个大小不同的杯子、一包棉签 教学活动步骤: 课前活动:
1、游戏:我做你猜
2、游戏后提问:你能猜对(或猜错)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学生能感受到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理解自己,自己犯错的时候别人能原谅、包容自己。)
一、游戏导入课题
1、真心话游戏:请你说一说,你曾经因为什么与谁发生过冲突或产生过矛盾。
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与别人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而化解这些矛盾与冲突的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理解和包容。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而解决的办法却恰恰是我们自己所需要的理解与包容,从而引出课题。)
二、感悟理解与包容
【活动一】听理解包容小故事(卡耐基的故事)
1、思考:卡耐基是怎样将敌意化解为友谊的?
2、小结:理解和包容是促使人际关系和谐的催化剂,是搭建友谊之桥的基石,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格。
【活动二】神奇的画
1、出示一幅画,谁来说一说画的是什么?
2、转动图画:现在还是青蛙吗?
3、思考:为什么同样一幅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
4、小结: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别人,认可接纳别人。
【活动三】咸淡盐水实验
1、将两包一样克数的盐,分别倒入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中,然后让同学尝试并说出感觉。
2、提问:为什么两个杯子中放入的是同样多的盐,却给你不同的咸淡感觉呢?
3、你能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启示?
4、小结:同学之间的矛盾其实就像这盐,它的咸淡是由装它的杯子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像这盐,如果你用狭隘的心胸去面对可能矛盾会更大。可是,如果你用宽广的心胸去面对,那么矛盾就不算什么了。
(设计意图:三个活动从不同的方面让学生感悟到理解包容的内涵,并让学生认识到理解与包容是解决矛盾冲突的良方。)
三、学会理解与包容
1、课件出示:训练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做?(1)同学不赞同你的说法,与你有分歧。(2)妈妈翻了你的书包,看了你的日记。
(3)小明说《三打白骨精》里的孙悟空应该理解包容白骨精,不该将他打死。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指名说该怎么办,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本次训练场选取了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和现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掌握理解包容的基本方法。第一题是让学生知道当意见不一样时,应该向别人说明自己的理由,从而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支持。当意见实在无法统一时,也不要勉强别人,要接纳不同的观点与做法。第二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要与人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第三题则是让学生明白包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宽容是有原则的,违背原则的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包容。)
四、指导实践
1、课件出示:假如时光倒流,我会这样做
回忆自己与人产生矛盾与冲突的情景,思考:假如时光倒流,自己会如何做?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解包容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自己现实存在的矛盾冲突。第二个目的是通过相互的讨论交流让学生积累各种不同矛盾的解决方法,知道以后碰类似的矛盾冲突自己该如何正确的处理。)
4、出示雨果的话。
5、现在请你走到曾经与你产生过冲突的同学面前,对他说出你想说的话。如果与你发生冲突的是你的家人或邻居,你可以将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回头交给他。
6、随机采访:你与别人的矛盾冲突化解了吗?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7、小结:通过刚才的体验活动,我们再一次感悟到理解与包容能消除误解,化解矛盾与冲突。学会理解与包容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同学们,让我们划动包容的桨,扬起理解的帆,驶向幸福的彼岸吧!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与包容的确是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的良方,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
教学小结: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学生感悟到理解与包容的内涵,知道理解与包容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会了理解与包容的一些基本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去面对矛盾,解决矛盾。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理解包容之心,因为理解与包容会化解矛盾,消除误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
教学反思与建议:
本次教学活动,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交流为导向,以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与人的交往能力为目标,从学生中现有矛盾冲突这一实际出发,运用听故事、做小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理解与包容的内涵,知道理解与包容是化解矛盾冲突的良策,让他们有了应该学会理解与包容的意识,然后通过具体生活场景,让他们理解与包容的方法,最后通过自己体验尝试,感受到用博大的胸怀去理解包容别人在化解矛盾的同时还会带来快乐。整个过程的设计环环相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分析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专家点评:
本课切入点很好,针对学生实际,从身边的实例说起,进入主题,过渡自然。教学活动过程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活动过程中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开展有序的活动,活动目的明确,能有效突破重难点。电教媒体的运动有效的辅助了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指导恰到好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活跃。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小学陈惠华周利萍
第四篇:爱是包容(作文)
爱,能包容一切
那是一件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事——
我曾经是一个任性的男孩。在那个多雨的夏天里,家里只有妈妈和我两个人。虽然妈妈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但我却讨厌妈妈的束缚。
一次上英语课,我上课时不听讲而被老师批评,所以我把满腹的委屈和愤怒全部发泄在了妈妈身上。而原因则是妈妈认为我的房间太乱要把它打扫干净,不小心放乱了我的东西。
“我不要你管我!”我大声喊。“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歇一会儿!”而妈妈并不发怒,只是小声嘀咕着:“妈妈是为你好。”“为了我?那就请你别再管我了,好吗?我很烦。”我再次大声地对妈妈喊着,“我真想快点到十八岁,这样我就可以离开这个家!”说着我就跑进了屋子里,重重地关上了门,把一脸茫然的妈妈关在了门外。
我哭得很伤心,虽然连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仔细看这整洁干净的屋子,哪样东西不是妈妈为我买的,哪能个地方不是妈妈帮我打扫的?我真是不相信刚才用刻薄的话语去伤害妈妈的那个人是吗?我好想出去向妈妈道歉,可是妈妈会原谅我吗?
吃饭的时间到了,我推开厨房门,桌上依旧是
丰盛的饭菜,妈妈的脸上仍是那慈祥的笑容。我哭着扑到妈妈怀里,边哭着和妈妈说对不起。“别哭丧着脸了,快吃饭吧!”妈妈为我擦去了眼角的泪水。“妈妈,你为什么不说我呢?你为什么不打我呢?你为什么能够包容我呢?”我问妈妈。“因为,因为我爱你。”妈妈轻轻地吐出了这几个字。瞬间,我的泪水再次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流了下来。
我想:母爱是无私的,爱能包容一切,“爱”这个字眼中所蕴涵的东西要比整个世界还重。
第五篇: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日期:2012-04-09 作者:卓新平来源:文汇报
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卓新平研究员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信仰论坛”的讲演
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信仰作为人的重要精神活动,有着广泛的涵括和巨大的影响,因此,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而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的信仰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包容及平等共处。
卓新平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宗教理论、基督教神学。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2部,主编及合著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著有《宗教起源纵横谈》、《宗教与文化》、《尼布尔》、《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宗教理解》、《基督宗教论》、《基督宗教研究》、《圣经鉴赏》等。
“老人跌倒该不该救”、“幼儿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一些原本并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成为时下社会热议的话题,现代道德观念和准则中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返老还童”真使人感到悲哀。中国社会对信仰的关注确实到了该反思、“该补课”的时候了。
实际上,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中国自古就有将道德诚信作为信仰的诉求,比如民间的“关公崇拜”就是诚信、仗义的“神化”,只可惜关公崇拜在重物而没有精神情操的氛围中也出现了嬗变,现在多把关公敬为“财神”,其原来的价值意义蕴涵却已被人们所遗忘。正是在这种道德及意义危机中,中国人重新开始呼唤道德价值和信仰意义的回归,找寻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如在“离开雷锋的日子”又重提“雷锋精神”、重塑“公民雷锋”形象;广州和武汉联手上演《信仰》之剧,以文艺形式让信仰重新登上当代市民社会的舞台;甚至关公崇拜也被有识之士以“申遗”方式,谋求其返璞归真。
信仰究竟是什么呢?“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以这样的诗句作答。在此,我想从信仰理解、信仰分层、信仰包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信仰问题,以信仰呼唤来求信仰回归。
信仰理解
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研究思想文化问题,不能绕过对信仰的关注评说。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反映出人类在认知和实践上的超前把握及决定,体现出人追求超越性和神圣性的境界。其中“信”为认知上的超前性和超理性,“仰”则是行动上的超越性和敬畏性,指往上的、超然的、折服的心态及相应的行动选择。信仰虽然可能有神秘性因素,但更多体现敬佩、推崇和神圣的境界。
信仰被视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一种“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其涵括面较宽。信仰以向往、憧憬、追求甚至自我牺牲、奉献的态度及方式表达出人们对某一事物、事业、理想或幻想,对某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或宇宙观的执著和信守。信仰是对尚不能肯定之事物的肯定,对不可知的“强知”。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们对信仰的不同理解,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种认为信仰乃为宗教所独有,只有被信仰的对象具有神圣性、精神性和超越性才值得“信”且“仰”,任何世俗理念、个人、物体、主义或理想都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另一种则认为信仰不只是宗教信仰,有更宽泛的蕴涵。西方社会多强调信仰的宗教意义,却也没有断言信仰只有宗教这种唯一形式。《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在解释belief时将之译为“信仰”,其定义为“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定势(或态度)。”可以说,信仰与信念、信赖、理想密切关联,甚至就包含这些内容,其所指既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为世俗的。与之相似,中国的《辞海》在解释“信仰”时也持上述宽泛之态,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这里,宗教和“主义”可同为信仰的对象。
按照第二种理解,信仰是一种涵盖较广的概念,可以包括宗教又多于宗教,涉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多层面内容,通常被人视为“是人对一种事物,一种理想,一种价值观、人性观,甚至是对一种虚幻的世界观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源于现实的更高的心理追求和实践努力的方向。是与信念和理想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由此来看,信念可以包含在信仰之内,信念中虽暗含未知、猜测和神秘的因素,但其作为人们把握世界之独特方式的基本观念,却被相关人群视为确信或坚定的理想。因此,信仰具有前瞻、远眺、希望、渴慕的因素,它虽无现实中的确定性,在相关人群中却有心理上、情感上的确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信仰”的理解将持一种开放态度,涵括神圣与世俗两大层面。而且,从对信仰根本特点的理解出发,人们也理应发现信仰之中及信仰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商讨、探究的空间。
信仰是人类求知的产物,显然,这其中也有对尚无法获得答复之问的“自答”、“自解”。人们在此意义上通常也将信仰视为“未来学”范围,指出其认知特征即对“未知”、“未来”的前瞻、预设、断言、宣称。实际上,人的认识过程是极为复杂和漫长的,有着求知本性的人类与生俱来就在不断探索、询问,而其答案在留给后人后也仍在不断调整、完善。用有限的认知去谈论无限的世界,用局部存在去把握整体,这就进入了信仰的领域。在此,信仰和科学乃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宇宙的无限性,科学探索会永无止境、永在途中。信仰关涉未来学、预测学,是人的精神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前瞻功能。信仰作为人的重要精神活动,有着广泛的涵括和巨大的影响,因此,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而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的信仰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包容及平等共处。
信仰分层
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信仰分有层次,不同层次的信仰可以和谐共处,甚至同时共信。此外,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彼此同样可以从相互排斥经过对话、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处。
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信仰分有层次,不同层次的信仰可以和谐共处,甚至同时共信。此外,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彼此同样可以从相互排斥经过对话、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处。一般而论,信仰可分为世俗信仰和宗教信仰两大层面,其中世俗信仰从“此岸”、“今世”的角度关注人类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对之表达一种追求、坚信和确认;宗教信仰则设定一种终极神圣或终极实在的存在,认为一切,包括未来均在这一超然神圣存在的把握、掌控之中,人们对其认知、信仰则多为神秘化的形式,但同样也并不排斥理性认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样,信仰的存在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空间或领域,而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或跨信仰沟通自然也大有可能、大有作为。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各组织团体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持守的信仰,是其对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坚信。政治信仰虽也面向未来,却有其明确的此岸性、属世性,是其生存处境中的社会理想追求,即以政治手段来改善或革新其所在社会。人们在政治信仰中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党派、“主义”和政治主张。政治信仰因为其此岸性而彼此关联密切,多有交融互渗;不过政治信仰的排他性也非常明显,不同政治理念、信仰间有着非此即彼的尖锐斗争,甚至往往不可调和、妥协。尽管如此,政治信仰中仍有对话的空间和实践。一种政治信仰并不是孤立形成的,而往往是综合、继承的结果。政治信仰表面的排他性并不可能完全排除其内在的互渗性、关联性甚至共构性。
在中国社会所常论及的共产主义信仰,其实质即一种政治信仰。有些人认为共产党员不要有信仰,这实际上把共产党人的精神持守、理想追求都否定了。我认为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信仰,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信仰,我们相信其在未来一定会实现,但现在尚未实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不少共产党员为其信仰而奋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虽然看不到其信仰的实现,却已表现出对其“信”之坚定和在“仰”之行动上的忘我,体现出这种政治信仰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在政治信仰层面上有一定的排他性,其信仰的坚贞就包括对其所持信仰的专一和坚守。不过,不同的政治信仰之间仍然可以对话和交流,在特定时机甚至可以相互包容和共同合作。各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团结合作代表着人类政治民主的积极发展。
就共产主义而言,其信仰也绝非一家独成,马克思是犹太人,同时也是19世纪的德国人,其思想精神有着明显的犹太教、基督教文明传统积淀,也反映出德国源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思辨和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也有着西方文明的思想文化渊源。所以说,政治信仰尽管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对同一层面的信仰和其他层面的信仰仍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吸纳性。
2、民族信仰
民族信仰是相关民族之魂,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有密切关联,民族精神因其继承性、延续性和永恒性而成为了信仰,对其民族精神的持守就是其民族信仰的表现,信仰本民族的精神即意味着守护其精神家园、传承其民族文明。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保持着对其民族精神的信仰和追求,犹太民族就具有与神立约的契约精神、期待“复国救主”的救赎精神、忍受磨难痛苦的赎罪精神和精明睿智的“选民”精神;视为信仰的民族精神还包括理性思辨、执著严谨、社会批判的德国民族精神;崇尚自由、追求民主、欣赏浪漫的法国民族精神;冒险创新、稳健有序、规范优雅的英国民族精神;群体至上、直率顽强、欧亚融通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等。这些民族信仰有些与宗教信仰相关,有些则各有侧重,并不完全重合。有些民族以其信仰来维系,保持其血缘关系、血脉传承的纯洁,守护其人种学意义上的民族存在,而有些民族则以其信仰来形成新的族群观念,淡化原本多元各异的民族或部族来源。此外,民族信仰在有些民族中被高扬、凸显,在有些民族中却成为沉潜、内在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信仰以向心凝聚、整体共构的“大一统”思想作为其核心精神理念。这种“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的一统观念乃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信仰的这种一统观念自远古以来就已经用祖先崇拜和民族图腾的形式固定并流传下来,如“炎黄子孙”所表达的统一祖先的信仰,“龙的传人”所折射的民族图腾之凝聚观念。此后,这种“渊源共生”、同根同源的信仰观念又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其更具有文化特质的“海纳百川”、“和谐共融”的中华一家的“大民族”信仰。从此,血缘、语言,甚至宗教信仰都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才具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3、文化信仰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精、气、神,是各民族及各社群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言的文化并非泛指的文化,而有着相应民族、相关国度文化的特质性。文化的这种民族、国家特色导致其提供的精神家园也各不相同。相关人群在其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也使之有着相应的文化信仰。钱穆曾指出,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文化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只有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英国也曾有政治家在谈到文化信守时强调,可以“失去印度”,但不能“忘掉莎士比亚”。相关的文化或文化认同及共识也可以超出国土、跨越国界,有更为宽阔的辐射和影响,在政治信仰各异的处境中仍能达到文化信仰的相同。例如有海外华人曾提出,基于“文化中国”的理念来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实现文化上的“同情共感”、“同体共爱”,达到“情深而文明”的境界。
文化信仰保持了一种内蕴的精神力量和外延的包容涵括。在中华文化信仰中,其内蕴的精神力量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而中华文化信仰在外延上则体现在其海纳百川、宽和共融的文化气势上。“大一统”民族共在的奥秘,就在于“多元通和”的气魄,从而使中华文化成为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宽容中和的“和合文化”。这种“和合”性就具有牟钟鉴所言“多源性的综合,多样性的交渗”。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全球治理的无序和国际力量的失衡,使不少人希望能借助于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文化信仰来达成全球平衡、世界和谐的文化共识。在多元世界中,人们已有经济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尝试,虽不太成功却也稍有成效。日本学者西川博史提出,全球化的人类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拥有“共同体价值观”,并通过逐渐培育这种相互理解的共同价值观来建立一种“文化共同体”。这种发展应该就是典型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层面,给人类提出了“成圣”、“敬神”的要求和追求。其参与敬拜的形式即有建构性的团体组织,也有弥散性的个人自我。而且,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及国家中,多种宗教并立共在、各自发展也是铁的事实。宗教信仰关注宇宙的始终、人类的死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磨难、困境和迷惘,而其回答往往是彼岸的、来世的、超越的、超脱的,其真与实多会深藏在其虚无缥缈、似非而是的表述、暗示或引导之中。故其学问亦为“神学”或“玄学”。
宗教信仰的产生已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人们可将之分为三类,一为绝对一神论的宗教信仰,二为二神以上之多神论的宗教信仰,三为抽象、升华而似乎呈现为“无神”的宗教信仰。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宗教信仰的生成板块都在亚洲,而且自古延续至今的文明宗教基本上是这些源自亚洲、传到全球的宗教信仰体系。因此,亚洲的“宗教性”、亚洲人的“信仰”特性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同理,主张、推崇信仰包容,促成信仰融合,作为亚洲文化核心地区的中国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要担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宗教信仰之间的排斥和纷争,在亚洲地区及亚洲宗教中格外突出,这也使化解冲突、和谐共存成为亚洲宗教信仰理应体现出的时代新兆、未来远景。
由此可见,人类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与宗教关联密切,有着复杂交织。中华文化在其长达五千年的历程中显然有着宗教的身影,“上古神话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蕴涵并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此后在儒、佛、道三教的历史中,宗教信仰得以集中和凸显。“敬天”、“法祖”、“仁爱”、“礼治”、“德政”等乃宗教、伦理、律法的有机共构,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离开儒、佛、道则会被架空,缺失关键内容。
信仰包容
信仰的专注性、忠贞性使各自对话和包容有着一定张力或风险,但人类为了在一个共同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仍在继续努力。
信仰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应该包括政治信仰、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和宗教信仰等领域之内和其各领域之间,但实际上也都只是取得了相对成功。信仰的专注性、忠贞性使各自对话和包容有着一定张力或风险,但人类为了在一个共同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仍在继续努力。其最新进展之一,就是“世界不同信仰间和谐周”活动的开展。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共同利益而寻找共同点”,其基本共识在于承认每一种信仰都有自己的特征、传统和做法,所以应该承认和尊重不同信仰传统所共有的价值,形成相关的共同原则,并使之成为人们得以在多样化基础上团结起来的“共同点”。仅就宗教而言,宗教信仰所指导、规范的社会实践标准和伦理规范不一定就与社会政治层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必然矛盾、相悖;宗教信仰之思曲折地反映出人的现实需求和追求,因而其向往的真、善、美、圣也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可以与社会需要的真理、完美、和善及神圣求同、共在。
信仰包容是全球化的时代精神及需求,关系着人类的信仰如何承担文明共存的责任,有效完成其时代任务的重大课题。对此,宗教信仰和其他任何层面的信仰并未达其完善或理想之境,但已看到沟通、和解和融汇的希望。所以,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中必须包括并积极推动人类信仰层面的深刻反思,并将这种反思转化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实,在信仰追求中,过程才是一种真正的、真实的实现,我们必须重视、把握、欣赏或警惕的是这一过程。信仰所问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从何来”、“人往何去”,其实很难找到真实、准确的答案。实际上,“人从何来”,不知道,也不需要弄清楚;“人往何去”也不知道,同样也不需要说明白。而人在来去之间的过程则可以知道,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只有从其来与去之间的过程才能回答、解释“人是什么”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关注信仰问题,关键就在于对信仰者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参与的关注、研究、重视,是其今生今世而不是什么“彼岸”之“神”。探讨有“神”、无“神”,弄清“唯心”、“唯物”,实际上是哲学认识论问题,而并非社会存在论问题。从纯学术层面可以继续不断探究这一问题,但在社会政治层面则可以对之扬弃、超越。
综合信仰的哲学宗教理解和社会政治理解,信仰说到底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即有没有信仰文化,其内涵和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其实,中国有着久远、深厚的信仰文化,中国是一个与神圣结缘的国度,中华民族的信仰情结亦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由于现实关切容易成为其关切的焦点,因此使中国各层面的信仰有着特别的趋同性、共构性,人们不太强调此岸、彼岸的截然区分,神人之间也没有无限分离的距离。尽管这容易造成其挤在同一层面而彼此不容的悲剧,却也使这种信仰理解有着对我们的直接贴近感和亲切感。中国的圣人崇拜比不少宗教中的圣徒崇拜多了人文的内容、社会的蕴涵。在中国宗教信仰的神明体系中,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会被“神化”,成为真神;同理,中国政治信仰中的人物及其思想、学说、理想,也可以高达宗教崇敬的程度。
中国信仰的核心,无论在其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之中,都体现出其追求“大一统”即整体共在的这一奥秘,都可以发现其对中国社会独特、持久的整体性和一统性传统及其发展惯性的注重和神圣化。中国社会体制在世界政治史范围中乃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超稳态、持久型的“大一统”社会,其旺盛生命力,源于中国社会所持守的“海纳百川”、“多元通和”的圆融、共构精神,它要求一种神圣的“大同”世界,纵令有异也需达到不同而和的共融,这为今天中国社会政体所倡导的“和谐文化”奠定了基础。当中国突出并实践“斗争”哲学时,社会则基本处于混乱、动荡的状况之中,其结果是人人自危,信仰丢失,就连其倡导、实践者本身也不例外。而“大一统”政治及文化理念的持守,既需要求同存异,也允许和而不同。在当前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已进入多元社会的氛围中,人们希望的是一种多元并存的局面,却没有丢掉“大一统”共在的共识。其维系及坚持乃是中国信仰文化的力量,这种坚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信仰之魂。为此,信仰不可相混,却必须对话沟通。这种信仰对话、信仰包容,则可使中华更美好,世界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