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学故事 初中班主任
教学故事与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故事
(2012——2013学年下期)
沐川县实验中学廖梦鲜
作为班主任,尽管每天披星戴月的工作,虽说班主任津贴少的不能再可怜了,但为了学生,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干下去。从教几年来,虽谈不上有经验,但我已深深热爱教书这一职业。我与我的学生每天都在发生着精彩的故事……
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就有阳光。刚接手班主任工作时,前任班主任刘明耀老师无意中提到班里有一个学生,很内向,几乎不跟其他人沟通,反映不是很快,但学习很刻苦,思想有些极端,很自卑,曾有过极其消极的想法,这一无意识的提醒,倒引起我特别的注意,我了解到她家很贫困,父亲瘫痪在家,里外就只有母亲一个女的操持着……,刚开始找机会与她交流时,感觉到她强烈的排他心理。一天早上来到班级,她发现她的椅子是被睬过的,上面有大大的鞋印,她不是将脚印擦掉坐下来上早自习,而是把椅子放在桌子上,掉着眼泪嘴里还边骂着难听的话……,所有的同学都瞪大眼睛看着我的反映。这是个棘手的场面,我迟疑了一下,走到这个女生的旁边把椅子拿下来,并用手把上面的脚印擦掉,然后让她坐下来把眼泪擦掉。“同学们,早上我们都是带着好情进入班级,我们期待着在学校里过得快快乐乐的,可是像这样的情况确实不能不让人觉得
很生气,早上一来发现椅子是被别人睬得满是脚印,你说换成是你们,你们的心情会好吗?我理解这个同学的心情,但是我更愿意把它认为是昨晚有人借用了这把椅子,然后忘了做该做的事,你们说呢?”一个尴尬的局面化解了。过后,我用我的方式,跟她进行心与心的交谈,已经不记得我跟她交谈过多少次,也记不清我是从哪些小事开始引导她,慢慢的,她不再排斥我了,我们有了交流的话题……渐渐的,她和同学也有了笑声。
用敏锐的心智建立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是说因为学生犯了错才联系家长,由于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尽量用委婉的语气提及学生的错误,千万不要把孩子的错误一摆,让家长看着办。我们应本着为孩子着想,处处为孩子着想,让家长觉得他们的孩子不是无药可救,虽是有错,但仍然可以看到孩子多希望。在家长方面,让家长感到我们能沟通得来,在学生方面,让他们觉得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没接一个班,我总会给学生说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在课下我们是朋友关系,我和学生们有着融洽的师生情。
我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单亲生、贫困生。现在的单亲生、贫困生仍然不少,而这一群体往往是学校教育的难点。他们来自各个地方,小学的学习基础根本不同,他们的性格往往两极分化的比较多。
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总是找机会从多方面关心帮助他们。
我发现:我给学生越多的关注、关爱、鼓舞和欣赏,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学生也就学会了关爱,班级也就形成一种互帮互助、人人关心集体的和谐氛围。
我用心感受幸福,发现快乐、幸福无所不在。闲暇之余,我会静静地、悄悄地巡视着每一个学生,那种感觉很甜,很幸福,我为自己是他们的班主任而感到无比的自豪。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班级,是我和孩子们温暖的家,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信心与勇气、温暖与热情、理想与动力……当我走上讲台,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全都注视着我,神圣、崇高与责任油然而生;当我走出课堂,与学生亲切交谈,一起活动,看到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的心里注满了活力与幸福。我感到幸福。
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爱我的学生,我的青春因为我对学生的爱而更显光彩;我的心因为我对学生的爱而更加年轻;我的生命因为我对学生的爱而更加灿烂.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2012——2013学年下期)
沐川县实验中学 廖梦鲜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
一、点拨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4
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装的主体情感受,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特别高。而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有兴趣,课堂上学生才会兴奋起来,才会乐学,学习才会有成效。创设情境地便是创设氛围,调动兴奋点。在教学中,我常有联想、比较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在刚一接触课文时,他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5
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相容而欣然接受。如我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国演义》中片头的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将它与课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因了《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飞起来。凭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积淀和理解,他们也能体味到这些语句都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也能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论是怎样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代码物都有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则,必然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但仔细品味,他们也发现了那些语句所蕴含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在这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豪迈的场景,豪迈的感情这些要素,然后通过联想比较,让他们积极参与,并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而这跳一跳才能抓到的苹果则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则便是为了激励,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和心进脉搏,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013-6-23 7
第二篇:我的班主任教学故事
我的班主任教学故事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13年了,期间,有许多事情让我记忆犹新,但有一件事我始终不能忘记。
2006年,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我对刚上来的孩子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当时班里有个孩子叫陶宇。他脾气很古怪,平时沉默寡言,经常不写作业,有时还和学生打架。有一次我让他把家长找来,第二天来了一个人,我以为是她妈妈,我还没等她说话,就开始唠叨起来,“怎么不管孩子写作业,成绩差还不听话……”说了老半天,那个女的才说话,“我是她邻居,他爸爸进监牢了,妈妈跑了,爷爷没了,现在就和一个78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听到这我惊呆了,这孩子的命怎么这么苦,同情之余,我暗下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给予他更多的关爱。打架之事也弄明白了,原来同学们经常笑话他,说他是孤儿,深深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我在班里开了一个班会,让其他同学们都伸出友谊之手关爱这个特殊身份的孩子。我经常找他谈话,说说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从此以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喜欢学习,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几年了,但我深深感觉: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还要关爱学生,走进孩子的心灵之处,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只要我们有心、有所为,就一定能帮助学生走过难关,走上成功。
第三篇: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
我的初中美术教学故事
镇原县城关中学 张静
记得那是去年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五下午的第二节课,上课铃声响了,我习惯性的空着双手,踏着轻快的步伐,向初一(5)班的教室走去,一走进入教室,看到满是埋头苦“学”的“学子”,我这“兼职副科”自然也不敢怠慢,赶快配合,腾出更多时间让他们自修其它科。为了不破坏这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我连站在讲台上受学生的“行师礼”都免了,嘴里很自然地说出那句老话:“同学们好,看来大家都挺忙的,那按老规矩,同学们自己把握时间做练习吧,不要大声说话就行了”。“啊,又是自习,又是学习”“是啊,老师,整天都在学习,我们好累”“连想放松的时间都没有”“老师,我们上美术课吧,画画吧,就权当是放松课吧”……可别说,这下真的使我的内心深深的震撼了,一时间接不上话来,有些不知所措,有些尴尬更有些愧疚。好久,好久!我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那好吧!那哪位同学借我课本”。我的反应是那么的牵强,说完我迈着缓慢的脚步走上讲台,又准备开始 “读”课本的教学了,问了几位同学拿课本,不是丢了就是撕了,搞笑的是墙上贴的、椅背上垫着的居然尽是美术课本。“那好吧,我们今天不上课本上的新课了,就画人物简笔画吧,画你最熟悉的同学,有哪位同学乐意站在讲台当模特,让台下的同学画呢?”“我”“我”“我”……我声音一落,整个班沸腾了起来。这种激情,是我教这个班以来,从未有过的。我被他们这种激情给深深的感染了,随即,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最后整堂课在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可想而知,这堂课是成功的,这种好效果也是我远远意想不的。
现在的美术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美术教学,难度大。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走出局外,可以看到几点客观原因。
1.社会观念因素:封建观念长期驾驭着中国的农村,农村家庭中的思想观念依然陈旧。美术,他们的理解似乎就是“画画=不务正业”。
2.“升学率”因素:“升学率”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的“硬道理”,学校要发展靠的就是这个“硬道理”了。自然,美术课程做为“副科”的身份,跟“升学率”的“主角”根本沾不上边。
3.教材本身因素: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教委投入课改的精力加大,教材更具人性和深度了,但并不完全顾及“因材施教”教育环境的理念。许多不同层次的学校用起来自然力不从心,越起到相反的效果。
此外,当然还有师资力量等的因素。
我们分析完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有些是可以改善的,有些只能望而却步,如此,不能改变只能适应了。反过来,如果这些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因素都存在,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就亮“红”灯了吗,其实不然,我觉得我们还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推动美术教学:兴趣、手段、学校的足够重视。
一、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愿学的内动力。内因决定外因。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兴趣做某件事,他身心一旦受到激发,大脑及身体的诸多器官就积极活跃起来,做事的效率就高。要学生学好美术,就要激发学生爱好美术的兴趣,只有当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更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趣,提问题,留悬念激趣,让学生在学中玩中求趣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愉乐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参观大自然、赏析美术作品,培养他们向往美、追求美和享受美的意识。
二、手段。
首先,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和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反感和产生厌学情绪,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反之,在教学中把美术中美而有趣的形象巧妙设计以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的能力,学习就不会显得乏味了。
其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尽管用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它们的目标还是一致的,终究是在传授传统的知识,久而久之,自然也会枯燥无味。如此看来,如何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成了评价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不同于传统教学之所在。美术课的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的独特性质,决定了美术科教师总不能绷着脸在严肃的氛围中结束课堂。例如,可以在练习课堂中播放一些轻音乐,这样,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心情愉快,思维自然更加敏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让学生得到视、听觉美的全面感受。当然,一个完整的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丰富的教学表情,和谐、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也是关键,教学效果会更佳。
最后,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要体现“因材施教”。面对农村班级,不要认为他们不喜欢美术科,只拼命为“升学”而奋斗,其实他们也有很多爱好,也想放松。这个时候,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他们的特点,不一定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量身而作,给他们上一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此外,在平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后进生的培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点,允许他们有自己思考和创作的空间。
三、争取学校足够的重视。
一个好的教师,不会埋怨教学环境如何的不好,只会发现和创造一些条件,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得更好。美术科要有发展,学校的重视少不了,教师更要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我平时经常带一些有美术爱好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美术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生活的热爱,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我想自己会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更加努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争取培养出更多有美术爱好的学生,让学校的美术教育取得突破。让学生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内在的创造性、造型表现欲望与外部存在的美术相碰撞,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的终极目标,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者所追求的共同方向。
有了这些,我相信自己在中学美术教育也会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第四篇:我的初中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故事
_________马月勤
我们都知道要做一位普通的老师不难,但是要当一位受学生,家长尊重的好老师就很难了!虽然我在老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上可能还没足够的经验去提出好的建议,但是在近十年里,我也学会了不少。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由于以前教学经验的不足,如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很难吊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时候还经常会在课堂上出现一些小插曲,意识不知道怎么处理,让我觉得很难堪。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我与学生的感情也与日俱增了,在课堂我尽量让学生做到遵守纪律,认真听课,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课后我经常与学生分享自己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经验,尽量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区,让学生快速走上热爱学习之路,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成绩的取得,不仅是要教师,学生付出努力,更多的是要多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进行不断的总结与探索。不过这点还是我需要不断去改进的地方。在我的课堂教学上,以前我总是一脸的严肃,怕学生认为我好欺负,上我的课捣蛋,其结果是学生跟我之间有大大的隔阂,学生与我不怎么交流,可想而知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在理想。现在,我改了我的一贯作风,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面带微笑,也不对学生大声批评,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尽量让学生去学懂,学透,能够知道举一反三。
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不断的去总结和探索教法,精益求精,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争取做一名受人尊重的出色的好教师。
第五篇:我的初中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故事
我是一名平凡的农村特岗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快一年了。回首这近一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使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事数学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
我将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与同行们分享。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课堂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出现的各类错误。有几名男同学在捣乱,打乱了我的思路。我一生气,批评了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甚至那几位男同学更是变本加厉,越来越无视老师的存在。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以及那几位男同学轻蔑的态度,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学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是我的批评,挫伤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信心,反而使他们故意和老师作对。那怎么才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面对这样一些说不得,骂不得的学生,我感觉自己无法应对。在这次教学事件之后,我不禁思索着补救的方法。找到他们,和他们谈心,说出了老师批评他们的原因,希望他们以后好好学习。学生也希望得到鼓励,而不是批评,最终师生关系达到了融洽。对于学生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我自己,现在的学生不是我们的学生时代,他们受不得一点儿委屈。他们更希望老师的表扬,尽管是自己错了也不允许老师正面的批评,而是课后正确的引导。而更多的农村学生辍学,是学生基础差,自己不愿意学习,主动放弃。而这是家长常常在外打工,孩子缺少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在学校老师也拿他们没办法,教育不行,说重了课堂上有捣乱,和老师故意发生矛盾,使得课堂上师生发生冲突。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没有了批评的话语。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我从学生课堂发言积极,热烈讨论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