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中国现代诗四首1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一、教学目的:|揣摩诗的意象,领会诗的象征意义,并体会这些诗的韵律和结构的特点
二、教学设想:教学本课,不必追求“讲深讲透”的效果,主要是组织学生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在诵读中进行再造想象,创造出各自心中的诗的意境,读出诗味来。《再别康桥》由学生反复诵读,由于语言轻巧,章法整齐,音韵柔美和谐,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回喜欢这首诗的。
《死水》死水就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怎样理解这一意象的寓意,可以不强求统一。教学的任务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培养学生对优秀的诗歌的浓厚的欣赏趣味。介绍作者可联系初中学过的知识,进而介绍其艺术风格。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怎样体现“三美”,主要不是靠讲析,而是靠指导诵读。
《赞美》教师可指导学生体会诗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精神品格(如生命体验的庄重感、历史厚重感、现实人生的时代感)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作家作品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土序,笔名南湖、云中
鹤。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胡 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飞往北平,在山东济南开山遇难,年仅35岁。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号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笔名一多。湖北省活水县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了在当时的诗坛颇有影响的诗集《死水 》,这是他的代表作。1946年7月11日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15日闻一多发表了《最后一次的 讲演》。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祖籍浙江海宁。2.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 年8月,诗人曾游学 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
《死水》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 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 实令他极为失
《赞美》抗战爆发后,1942年5月,穆旦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抗战以来,穆旦面对 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产生了对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记忆和经历引起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的 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
3.什么是自由诗?自由诗是诗歌的一种,是一种不讲究格律,诗的节数、行数、字数没有固定规格,略有节奏,有大致相近的韵的诗歌。美国诗人惠特曼为自由诗的创始人。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后流 行这种诗歌形式。由于自由诗不受传统格律的束缚,可以自由地表达研习新课 1.《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第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
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出了难分难离的离情。使我们仿 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第二节,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着诗人无比喜欢和眷恋的感情。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 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夕阳照耀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
第三节,写了康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景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招摇”二字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二字,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那榆树浓阴覆盖着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让人想象出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醇厚的诗意,在这里诗人融情于景,诗人的留恋全部融入到了康桥的风光中。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已经忘记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他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到达顶点。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消失了的梦竟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销,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就连青草从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洋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及至。第七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的手法,表露了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死水》第一段: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死水”的原意是不活动的水,通常用来比喻革新运动、时代潮流和进步 风气等尚未波及的地方;这里所指的,就是诗人当时见到的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像一潭死水那样滞塞、腐烂。诗人以深沉的失望和愤疾的心情,把黑暗的旧中国比喻为“ 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比喻一切健康的、先进的思想和行动,但对它毫不起作用了。“漪沦”,原意是水是的波纹,这里用来比喻社会上的变化和反应。因此,诗的前两句,表 现的是一个年轻的爱国诗人对黑暗现实的诅咒,吐露了“五四”以后开始觉醒而又找不到出 路的青年一代的苦闷。这段诗的后两句如何理解?关键在于抓住诗中的“你”字。联系的最 末一段,“你”实际上指的是“丑恶”,亦即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等等。意思是:既然这 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且让你们这些反动派疯狂地进行侵略和掠夺,放肆地剥削人民、挥 霍享受吧!诗中的“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细细玩味,正是针对他们的军事侵略和经 济榨取,这两句,总的来说,是愤激的语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极
第二段:直承第一诗节的三四句,从色彩、光泽上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既然诗人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死水”,那么,这一段正是以造成这沟“死水”的 反动派的欺骗宣传所作的辛辣讽刺和无情揭露。诗的前两句承接“破铜烂铁”,后两句承接 “剩菜残羹”。诗人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美好的形象来描绘“ 死水”表面的那些装饰和点缀,本质上只不过是“破铜烂铁”、“剩菜残羹”霉烂生锈酝酿 而成的一种假象而已。十里洋场,香风阵阵,光怪陆离,目不暇接。此种“繁华”的“太平景象”,犹如尸骨之上建造的宫殿,使人感到恶心和腥臭难闻!
第三段:这一段所写的是“死水”里的种种丑恶和腐败的景象。在阳光的蒸发下,“死水” 里的腐败东西在发热、发酵,冒出一颗颗气泡,发出咕咕的声响;气泡由小到大,色彩绚烂 斑驳,最后又被腐水滋生的花蚊咬破。用“绿酒”、“白沫”、“小珠”、“花蚊”等等比 喻,十分逼真地状写了一沟死水所具有的种种特征;另一方面,也给读者带来种种联想,让
第四段:也是讽刺的写法,以动衬静,写出了死水的沉寂。当时反动派连篇累牍、喋喋不休宣传的,正是这些使诗人为之深 恶痛绝的东西。当正直的、爱国的、有血性的人们对这潭“死水”发出诅咒,嗤之以鼻,或 者唯恐远避而不及的时候,偏偏还有些靠“丑恶”恩赐剩菜残羹过日子的“青蛙”们,唱着 刺耳的颂歌来点缀“死水”,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第五段:诗人在前两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愤怒,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既然断定了当时腐败的中国现实不是“美的所在”,那么,最后两句不过是诗 人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恨到了极点时的诅咒而已。
《赞美》全诗共4节。第一节,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用密集的意 象群来展现眼中所见:这大地是美丽的,有山峦,有村庄,有河流草原,有鸡鸣狗吠,但这是一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土地,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歌的东流水流过荒芜的土地,表现的是诗人复杂的精神世界。“荒凉的亚洲土 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片土地的爱怨交加的感情。
第二节和 第三节重点写一个在土地上耕耘的农夫。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毕竟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 上了抗战的行列。这是觉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诗人 要“拥抱每一个人”。最后一节,诗人以两种相互交叉的感情,写了复杂的内心感受,一切 使作者感到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所以“我”并不失望,仍有勇气等待下去。
2、鉴赏要点:《再别康桥》①首先,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 首诗告别的即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的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②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七节诗几乎 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 的享受。③表现了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 感应
《死水》①艺术风格。他要求新体格律诗必须具备三种美:“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音节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状形绘声的优点: “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均齐。《死水》就是他新诗理论的尝试与实验的最完 美的作品。②象征与寄托。《死水》整首诗是一个比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社会现实。“死 水”的物象加上“绝望”的感情,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的完全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诗人选择了“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辞藻来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优美。美与丑的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赞美》(1)广大的包容性;本诗并不想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现复杂深刻的感情。(2)民族生存力的讴歌:全诗尽管流落了低沉的情调,但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人民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呼唤,踏上了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第二篇:中国现代诗四首
中国现代诗四首
教学目的:
1.抓住关键词句,理清四首诗的思路。2.通过抓手法、意境和主要意象把握内容大意。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感悟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内容和思路。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与重点辨析欣赏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鉴赏《再别康桥》
一.新课导入:听朗读录音,谈感受。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写了一些积极向上的诗文其代表做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拉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新月派”的主要人物还有闻一多《一句话》、朱湘《情歌》《关外来的风》等。
2.背景: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修理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三.听朗读录音,确认生字,然后竞读课文。
畔()
荡漾()
荇()
榆()
篙()
斑斓()
笙箫()四.赏析全诗: 1.第一节:“轻轻的”反复,“西天的云彩”拟人,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2.第二节: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3.第三节:采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康轿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4.第四节:采用比喻手法写榆树下的清潭。参照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见《语文读本》第三册),可知这所谓“榆阴下的一潭”即指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那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醇厚的诗意!在这里,诗人融情人景,诗人的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5.第五节:设问、拟物和夸张手法使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了,他挥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诗人的快乐到达顶点。
6.第六节:本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消失了的梦竟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7.第七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五.总结诗歌特点: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 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拍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六.作业:
课后练习一;针对徐志摩“回归自然”的问题,写一段200字的评论文章。七.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赏析《死水》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二)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三)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四)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分析: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升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记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结”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结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外表的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
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重意义: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死水》虽然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其原意如上所述。那么,到了1926年4月,身在北京的闻一多先生,才特意把它拿出来发表,又有什么新的含意呢?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棋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第三重意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
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
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结及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纸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人思考的魅力。
3.《死水》是如何体现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创作“三美”主张的?
分析:闻一多先生要求新格律诗具有三种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所谓“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请“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就是他新诗理论的尝试与实验的最完美的作品。这首诗从第二行起,每一行都用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即两或三个字组成的音尺,也叫音组、音步或顿)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也一样多;全诗都用形象的词藻,语言雕绘满眼,像死水、丑恶、银沦、残羹、翡翠、桃花、罗统、云霞等词 语,安排妥帖,缕金错采,在视觉上令人目眩神摇;每行诗收尾的都是双音词,读起来音调和谐。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融合。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吟诵作品。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所体现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学生按照诗歌的节奏、韵脚,反复吟诵作品。师生明确: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从韵律看,各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脚韵,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全诗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反复吟诵,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自可领悟。
2.让学生在吟诵中把握诗中的意象,再造想象,创造出各自心中的诗的意境。
教师可选择一条臭水沟、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及三十年代前后的中国等幻灯或录像,让学生结合不同的画面吟诵作品,从而体味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师生明确:
“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
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对优秀诗歌的浓厚的欣赏趣味。
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应由学生去联想,允许他们见仁见智。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结合书下注解及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分析,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师生明确: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统”“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事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3句中的“丑恶”,究竟怎么理解,几十年来看法不一。朱自清先生在给《闻一多全集》写的序言中引了这四句,他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恶贯满盈,‘绝望’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革命”。(《诗刊》1979年第四期)“丑恶”究竟作何解,应允许学生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见仁见智。
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教师板书:(略)
(三)朗读
(四)课后练习。
1.学生完成练习一。
2.写一篇对《死水》内容、写法评析的文字,不少于300字。
[小资料] 闻一多的”三美”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新格律诗心学而且有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所谓“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谓“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诗集机构就是这一书一创作。作理率的最好实践。
(四).总结诗歌特点:
1.寄托和象征
对《死水》的寄托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流行的一种认为,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黏滞的流不动的、沤的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
对《死水》的象征意义也有几种说法。(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2)象征北洋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3)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2.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接见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和批判了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句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绘画美的语言色彩
《死水》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但所用的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这里有翡翠绿、桃花 红、珍珠白,有五彩缤纷的“罗绮”,有鲜艳照人的“云霞”。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第三课时 赏析 《我爱这土地》《老马》
一.导入《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无固定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把握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并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全诗感情波澜起伏,诗意层层递进。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
2.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然后分析鉴赏:
1.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做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诗人借鸟儿死后羽毛腐烂在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献身之意。
2.第二节: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四.总结特点:
1.写实和象征交织
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有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具体说来,下面的说法也算是一种理解。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
2.强烈的抒情色彩
诗人用饱含浓情的诗笔书写抗战现实,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五.《老马》赏析:
老马 教学目标
(一)鉴赏《老马》深沉的感情,丰富的象征意蕴。
(二)体会这首诗讲究格律的特点。难点、重点分析
(一)《老马》这首诗并没有存心用老马去象征农民的命运,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读者和选本的注释家,都说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
分析: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再创造。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所以要承认文学鉴赏中的差异性,也要承认欣赏者的理解可能超过或有别于作者的原意。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鲁迅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见《集外集拾遗补编》)臧克家曾说过: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但几乎所有的读者和选本的注释家,都说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原因是老马的形象塑造,舍其形而传其神。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于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诗人越是突出老马的忍辱负重、善良忠厚,就越能激发读者对被压迫而不觉悟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愤怒和诅咒。因此,《老马》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了“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
(二)怎样理解全诗“朴素凝炼”的语言风格?
分析:《老马》歌咏的是一匹老马轭下的生活,却象征地概括了多少年来农民背上的苦难的重荷。全诗朴素凝炼,用词精彩传神。“扣”、“飘”字,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了老马受压迫的深重,平中见奇;“横竖”、“咽”字,朴素、凝炼形象地道出了老马的坚忍。
不用柔曼的音调来诉说个人的哀乐,也很少用热烈的呼声来抒发对于旧世界的愤懑,而是用经过锤炼的诗句,抒写旧中国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勤劳与坚忍,让读者从咀嚼和回味中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减克家正是以此独特的风格,为三十年代的诗坛吹来一阵清新的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重视。教学过程设计
(一)吟诵作品。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
学生按照诗歌的节奏、韵脚,反复吟诵作品。师生明确:
《老马》在形式上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全诗共两节,每节四句,每句基本上是八个字,隔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一种“建筑美”和“音乐美”。
2.让学生在吟诵中把握诗作的形象。
师生明确:“老马”是贫苦农民的真实写照。中国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勤劳与艰辛,剥。削阶级的贪婪与残忍,作者的同情与债爆,都通过“老马”这雕塑一般的形象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二)整体感知。
1.笔者及写作背景。
臧克家,出生于山东诸城县的农村,从小熟悉农村,热爱农民,所以他的诗篇多为歌唱农村之作。1933年《烙印》出版,翌年又出版《罪恶的黑手》。这正是“现代派”颓废诗风遭到读者厌弃的时候,减克家的描写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的诗篇为诗坛吹来一阵清新的风,因此立刻引起文学界的注意和重视,并且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拓了崭新的天地。
《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作者亲眼看到了一匹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就有一种压力。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减克家30年代新诗创作的成就和特色。
2.感受内容大意。
《老马》简短八句,塑造了一个不堪重负的老马的悲惨形象。
第1节,写装车。
前两句的“总得”与”横竖”相呼应,侧面表现出主人贪婪、残忍,让老马超负荷运载,同时也写出老马倔强、坚忍的性格,把一腔悲愤深埋在心里。后两句实写装车,一个“扣”字,一个“重”字,·把老马负重受压的惨状刻画得极为生动、深刻,主人的冷酷,老马的痛苦,都包含在其中了。
第2节,写扬鞭出发。前两句是虚写,刻画老马的悲愤而又无望的心理。后两句写实,“一道鞭影”,活现出主人的凶狠、无情。在这样严酷的压迫下,在“前面”等待老马的又是什么呢?诗人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师板书:
老马
装车(实写)--扬鞭出发(虚实结合)
老马(农民);倔强、坚忍、悲愤、无望
主人(统治者):贪婪、残忍、凶狠、无情
作者:同情、不平、愤怒、诅咒
[小资料]
自己的
我的每一首诗,都是经验的结晶,都是在不吐不痛快的情况下写出来的,都是叫苦痛迎着,严冬深宵不成眠,一个人咬着牙龈在冷落的院子里,在阿卜的寒风下,一句句,一字字的磨出来的,压榨出来的。
-臧克家《我的诗生活》 六.作业:
课后练习三;仿写一首小诗,歌唱某种事物。第四课时
赏析《赞美》和《断章》
一.朗读导入:这首诗规模宏大,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诵读时须注意两点:
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里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感受;二是注意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二.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0年毕业后留校。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抗战以来他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理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三.鉴赏分析全诗
1.第一节:
诗人仿佛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来充分展现眼中所见。这大地是辽阔美丽的,有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有美丽的河流草原,动听的鸡鸣和狗吠,但这是一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原土地,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表现的是诗人复杂的精神世界。“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片土地既爱且怨的感情。诗人对土地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他要拥抱的人民是在耻辱里生活的佝偻者。但“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着爱,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他感受到一个伟大的史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2.第二节和第三节:
诗人重点写了“他”——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毕竟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战的行列。这是觉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意味着他们除了忍受饥寒、疲劳外,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诗人要“拥抱每一个人”。3.最后一节:
诗人以两种相互交叉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悠久的年代的风”,年复一年吹过“倾圮的屋檐”,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吹过“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与“虫鸣”及“乌鸦的声音”相应和。这一切使诗人感到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所以“我”并不失望,仍有勇气生存下去。四.朗读全诗,总结其赏析要点:
1.广大的包容性
这首诗并不想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现复杂深刻的感情。重要处不吝惜笔墨,敞开思路大胆铺排。2.民族生命力的讴歌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五.讨论:先对《断章》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自己赏析,讨论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提示:这首短诗玲珑精巧,是短诗中有悠久生命力的一朵小花。作者用常见物、眼前景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为读者想象留下开阔的空间。有人认为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装饰”二字上,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有人认为作者从虚处着笔,实写一位美人。作者撰文认为,意思着重在“相对”上,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六.作业:课后练习二、三、四 七.板书设计:(略)
第三篇:中国现代诗四首
中国现代诗四首
《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2、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3、体悟《我爱这土地》深沉而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3、《我爱这土地》中抒情主人公真挚的爱国情感。
4、《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教学方法
1、诵读吟咏法;
2、欣赏法;
3、点拨法; ◆媒体设计
1、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片尾曲的MTV。
2、配合朗诵,播放一组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抵御日寇入侵的画面及《黄河大合唱》MTV、《我爱你中国》MTV。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就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传世的《再别康桥》留给了诗坛,也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人们。现在,让我们走进志摩,走进他的《再别康桥》。
2、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 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地对祖**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
二、解题
1、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两年。在他临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来到剑桥大学碧波荡漾的康河里泛舟,在康桥上漫步,他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于是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风雨飘摇的1938年。那时日寇的铁蹄正肆意践踏着祖国的大地。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诗人无法抑制的拳拳爱国热情终于喷发出来,他拿起笔写成了《我爱这土地》,从此,这首诗在抗战时期广为传诵。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录音,指导朗读。
(2)学会朗读,体会。
2、欣赏品位
(1)《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生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生怕打扰了康桥的静谧;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二节至第四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阴下的水潭,一一映如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是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像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五、六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的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一切归于寂然,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此时的沉默而无言,由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诗意也有递进,间接表达出作者深邃的感情。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神思飘逸,是对徐志摩“诗话人生”的最好描述。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主要表现在1、押韵,韵脚为:来、彩、漾;摇、草;虹、梦、;歌;萧、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音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这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合着诗人感情的潮气潮落,它低徊曲折,一咏三叹,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练,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
所谓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层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所谓建筑美,指的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3)《我爱这土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诗人先把自己幻化成一只不屈的鸟,为我们的土地苦难的历史,为我们悲愤的人民,为那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而歌,死了,也要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
诗表现出一种“沉郁”的感情特点,这种“沉郁”是对灾难深重的阻隔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因而格外动人。同时,诗人对祖国的“黎明”抱乐观的信念,所以,对可以预期的光明幸福的未来,也唱出了一曲深情的恋歌。
最后,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敢激流再次升华,用直抒胸臆的自白点燃了情感爆发的导火线:“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在此呼应了标题,省略号的运用再次表达了这份爱的凝重。这两句,曾激起了多少炎黄子孙的共鸣啊!
(4)《我爱这土地》的意象。
诗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四组意象是有象征意义的。“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意象展示了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抒写了人民的悲愤和激怒,象征抗战力量的日渐壮大和那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苦难人民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黎明。
(5)诗人为什么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这只鸟不是百灵,也不是蓝天中啼叫的黄鹂,诗人在诗中仅仅用了“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发生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这里如果改成“珠圆玉润”“动听”“柔弱”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3、课堂训练 学生有表情朗读两首诗歌。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
1、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2、戴望舒《雨巷》;
3、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设计者:丁光辉 刘人云)
《死水》《赞美》
◆自读导言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化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自读点拨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比一个丑人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人不象人,鬼不象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更“丑”,“丑”至灭亡,再照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
3、具有音律美。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不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想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遵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赞美》一诗也鲜明地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运用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4、第一节中的“不知”“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休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0、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哪一句话跟本诗作者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11、比较《死水》与《一句话》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13、背诵全诗。
(设计者:刘人云)
《赞美》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了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义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全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13、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15、课外阅读《穆旦诗集》。
16、拿此诗与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和田间的长诗《给战斗者》比较,说出他们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7、有感情地朗读。
参考答案:《死水》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2略
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4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
5、丑陋不堪,污臭至极。“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6、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
7、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
8、略语、归纳概括全诗内容。
9、略高于1。思想上:(1)同激烈的情感;(2)异:《一》从正面写;《死》从反面写。艺术上:(1)同:构思新颖;新格律;(2)异:《死》用了反讽手法,较含蓄。
《赞美》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
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
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
4、略胜一筹、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
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要结束。
7、略
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9、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
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
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
13、略。
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设计者:刘人云)
第四篇: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四首-教学教案
《再别康桥》《死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 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 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 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
第五篇: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教学教案
徐志摩
教学目标:领会诗歌的韵律美;
体会诗歌的重章叠句;
了解作家作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高高瘦瘦,儒雅飘逸,而又充满忧郁的主人公――徐志摩。
二. 解题: 1. 康桥。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帝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再别康桥》:淡淡的别愁,哀而不伤。四.体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1.韵律美。四句一节,单行与双行错开排列,每节换韵。于整齐中见变化,每节押韵,逐节变韵,追求章节的波动和旋律感。练习:读这首诗的感受像:()a、倾听岳飞高唱《满江红》。
b、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c、领略白居易笔下瑟琶女的弹唱。
d、静听肖邦的小夜曲。2.重章叠句:继承诗经的传统。死 水 闻一多
教学目的:领会诗歌中死水的象征意义。
体悟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一.复习《再别康桥》 二.导入新课。
(8月17)搜狐网新闻:美能源部司法部策划荒唐闹剧 李文和案真相大白 8月14日,美国各大媒体都纷纷刊登了美国司法部13日公布的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称,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文和间谍案竟是一件冤假错案。报告称,这宗闹剧的始作俑者系美国能源部,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则接受了能源部的误导,没有对能源部的结论进行调查与质疑,就对李文和进行了长达4年的审查,并将其关押了9个月,还对他提出了59项重罪起诉。报告称,在这一事件上能源部和fbi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自诩为人权卫士。但是种族歧视十分严重。且是历史由来已久。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于1922年赴美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1925年,诗人心理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和由衷的希冀从美国归来,但黑暗的社会现实却令痛心与捻。于是,他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以艳丽鲜明的语言来刻写丑恶,再以精心刻写的丑恶来加强对现实批判与否定的力度。从那激愤的反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死水》是闻一多的名篇。三.学生诵读《死水》,体会诗歌的艺术特点,象征意义。每行诗以四音节为主,双行押韵,每节一韵。四句一节,每句九字,排列整齐。
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华美的词藻给以视觉绘画感。
象征意义:把旧社会比为死水,象征地描写出和辛辣地嘲讽了那丑恶的现实,鞭挞了反动统治者,抒发了无比憎恶和悲愤的心情。
体味本诗时,应整体理解死水的象征意义。不宜一句句拆开来理解。四.课堂背诵《死水》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教学目的:了解诗人艾青
理解和把握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题解: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976年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现任《诗刊》编委,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诗歌特点:诗的形象完全依赖语言的表现。艾青对于自己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便是“适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