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小故事—跳动的壶盖
跳动的壶盖
瓦特是二百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
他小的时候,有一天看奶奶做饭。火炉上,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发出啪啪的声音。
瓦特很奇怪,就问奶奶:“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 奶奶说:“水开了,壶盖就跳动了。”
瓦特又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呢?” 奶奶回答不上来。
从此,瓦特就常常坐在炉子旁边仔细地观察,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水汽直往上冒,冲起了壶盖,他想:壶盖是被水汽推动的,一壶开水产生的水汽,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会产生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瓦特长大以后,还是不断研究这个问题,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很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第二篇:科学小故事
科学家小故事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金冠之谜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很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数学王子高斯解难题
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没有在意,埋头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他感到越来越吃力。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天亮时,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导师看了他的作业后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牛顿都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诺贝尔故事
一天,实验室里雾腾腾,诺贝尔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来找他,说:“诺贝尔,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没有你的自传怎么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弟弟,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复劝说,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你就说说,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难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但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能写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甚么值得写的哟!” 原来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的一点点事而己,为甚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他始终不答应。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诺贝尔又埋头做起实验来。
诺贝尔的遗嘱,是他理想的精华,心血的结晶。虽然他身拥巨富,却不愿把财产分配给亲友们。他认为:大宗财产是阻滞人类才能的祸害,凡拥有财富的人,只应给子女留下必须的教育费用,如果留下过多的钱财,那是奖励懈惰,使他们不能发展自己的才干。
因此,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决定用自己的全部财产,设立诺贝尔奖金,奖励当代的世界精英。
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的故事
金刚石作为一种稀有的贵重物品,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重要象征。在大自然中,金刚石以极少的矿藏量深埋在地底下。偏偏是这种少得出奇的金刚石具有世界万物中独一无二的特性: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的一种矿石。金刚石的这一特性,使它具有广泛的社会用途:有人将它镶嵌在金光闪闪的戒指、耳环等首饰中,以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有人把它制成锋利无比的金刚钻,用来切割钢铁、玻璃等等。
可是,储量如此稀缺的金刚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它的巨大需求。渴望拥有金刚石的人往往会天真地想,要是有一天金刚石能成为大量存在的物品,那该多好!1893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尴地研制出了人造金刚石!
片刻间,这一爆炸性的特大喜讯传遍全法国,传遍全世界。人们轰动了,法国轰动了,世界轰动了!莫瓦桑一下成为新闻媒介的焦点,成为人们心目中巨额财富的生产者,在法国,甚至有人称他为“世界富翁”。早在发明人造金刚石之前,莫瓦桑已经是法国一位颇负盛名的化学家了。1886年,莫瓦桑首先制取了单质氟。6年后。他又发明了高温电炉。不过,莫瓦桑并没有被鲜花和荣誉绊住前进的步伐,在科学的道路上,他仍旧一如既往地孜孜进取。
有一次,莫瓦桑准备进行一项化学实验,需要用一种镶有金刚石的特殊器具。这种器具非常昂贵,因此实验室里的助手们倍加爱护。
早上,莫瓦桑来到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时,各项仪器都准备好了,讐找不到那镶有金刚石的昂贵器具。奇怪,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呢? 助手突然惊叫起来:“啊?门好像被撬过了!莫非有小偷光顾?” 莫瓦桑仔细一看,可不是,门锁很明显被人撬开过。进实验室前,谁也没有留意到。这么说,小偷看上那昂贵的金刚石了。
这桩意外使莫瓦桑萌生了一个念头:“天然金刚石如此稀少而昂贵,如果能人工制造金刚石,该有多好!”
可这谈何容易!作为化学家,莫瓦桑心里最清楚:“点石成金”这不过是美好的神话。要想制造金刚石首先要弄清楚金刚石的主要万分并了解它是怎样形成的。
翻阅了许多资料这后,莫瓦桑了解到,金刚石的主要万分是碳。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很少,只有德布雷曾提出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紧接着莫瓦桑想到,要人工制造金刚石,得有可供加工的原材料。选什么材料才合适呢?还从未有人作过这方面的尝试,看来,一切要靠自己摸索了。有一回,有机化学家和矿物学家查理·弗里德尔在法国科学院作了一个关于陨石研究的报告,莫瓦桑也参加了。
在报告中,查理·弗里德尔说:“陨石实际上是大铁块,它里面含有极先是的金刚石晶体。”
听到这儿,莫瓦桑猛地想到:石墨矿中也常混有极微量的金刚石晶体,那么,在陨石和石墨矿的形成过程中,是否可以产生金刚石晶体呢?
想到这里,莫瓦桑头脑中出现了制取人造金刚石的设想。他对助手们说:“金刚石的主要万分是碳。陨石里含有向量金刚石,而陨石的主要万分是铁。我们的实验计划是:把程序倒过去,把铁熔化,加进碳,使碳处在跔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看能不能生成金刚石。”
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制取金刚石的实验开始了。没有先例,没有经验,更没有别人的指点,一切都像在黑暗中探路一样。第一次失败了,认真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二次再来„„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探索,莫瓦桑的实验室里终于爆发出一阵激动的欢呼声,大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成功了!
从此,人造金刚石诞生了,并日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它那坚不可摧的威力。
弗莱明与青霉素 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八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在二十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起初人们并不重视他。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当面叫他小弗莱,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有一天,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工作人员口若悬河,哗众取宠,惟独小弗莱一直沉默不语。赖特爵士转过头来问道: “小弗莱,你有甚么看法?”
“做。” 小弗莱只说了一个字。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不如立即恢复实验。
到了下午五点钟,赖特爵士又问他: “小弗莱,你现在有甚么意见要发表吗?” “茶。”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
这一天,小弗莱在实验室里就只说了这两个字。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弗莱明皱了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虑下去。
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赏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个名字: 青霉素。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从死神的手里夺回许多生命。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一)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②“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③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英)马克思 ④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英)达尔文 ⑤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英)斯宾塞 ⑥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馈赠给人类生活。——(英)培根 ⑦科学需要幻想,发明贵在创新。——(美)爱迪生
(二)关于科学的诗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三)关于科学家的故事
1、诺贝尔
诺贝尔的名字在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是因为他在科学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设臵了著名的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世界公认的最高科学奖。诺贝尔有过很多科学发明,但人们一定想不到他小时候只上过一年学。诺贝尔小时候生活在瑞典,父亲是一位机械师。由于父亲的生意不好,他们的生活很贫困。更不幸的是,一场火灾又烧毁了他家的全部财产,他们的生活完全陷入困境,只有靠借债度日了。父亲为了躲债,背井离乡到俄国谋生。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的童年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调皮、活泼,他到了八岁才上学,并且只读了一年书,就再也没有进过学校。后来,父亲在俄国的生意好起来,诺贝尔全家便迁居到了俄国。由于不懂俄语,诺贝尔和两个哥哥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就请一位老师在家里教他们俄语。当俄语学得有一定基础后,又跟老师学习其它学科。诺贝尔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也很好,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后来,父亲又让他出国进行学习,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美国等很多地方。他善于思考,认真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但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而且成为一位受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那时,他父亲创办的工厂正在生产武器和炸药,他在父亲的工厂里学习和掌握了地雷、炸药的生产,研究了大炮和蒸汽机的设计。他不但掌握了许多实用的工艺技术,还熟悉了一个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就这样,诺贝尔通过自学,逐渐成长为科学家、发明家。2、数学家故事〃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祖冲之晚年的时候,掌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
第三篇:科学小故事
1、海水为什么是咸的【科学故事】
水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们的生活真是一刻都离不开水。但是作为饮用水的只能是淡水,海水由于很咸是无法饮用的。那么,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海水之所以是咸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各种盐分,其中大部分是氯ǜ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钙等。其实,在海洋刚形成的时候,海水和江河湖水一样,都是淡的,后来,雨水不断冲刷岩石和土壤,并把岩石和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冲入江河,而江河的水流到大海,使海洋中的盐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海中水分不断蒸发,而盐分几乎不会蒸发,这就使盐的浓度越来越大,于是,海水就慢慢变咸了。
2、鸡为什么飞不高【科学故事】
鸡的祖先是鸟,小朋友们都知道鸟是会飞的,可鸡为什么飞不高呢?
原来,鸟的祖先是始祖鸟,始祖鸟既飞不高,也飞不远。因为当时的地面上都被一些大型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如恐龙、老虎、大象等霸占了,始祖鸟身材矮小,力气又弱,还跑不快,所以就经常饿肚子。
那时候,天上除了一些蚊虫会飞以外,就只有长翅膀会飞的极少数恐龙了,始祖鸟很羡慕他们,梦想着自己能飞到果树的高枝上吃个饱。于是,始祖鸟先开始练习跳跃,练习腿部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始祖鸟可以吃到矮树枝上的果子了。始祖鸟没有骄傲,而是加紧了训练。
一天天过去了,始祖鸟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了奇异的变化,先是小腿上多余的肉没了,跟着大腿也发达起来,整条腿重量减轻了,弹跳力越来越好。再就是上肢的手指不见了,代之以一大块蓬松的羽毛。羽毛可以伸展,伸展时像一把扇子,训练时热了还可以扇风呢。慢慢地始祖鸟发现,扇着扇着身体轻了许多,有种浮力在托着自己向上飘。始祖鸟便双脚用力一蹬,自己竟飞了起来。
始祖鸟高兴极了,它吃到了更高树上的果子。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始祖鸟终于吃到树尖上的果实了。
这时候,始祖鸟彻底变了,变得跟现在的鸟儿们差不多,他们天天自由地翱翔在蓝天白云间。
后来,有一种鸟儿被人类饲养了,变成了现在的鸡。那么,鸡为什么不会飞了呢?最初被饲养的时候,鸡很想飞,它向往大自然的广阔,更向往自由。人类用笼子罩住它,让它飞不出去,又用好吃的粮食喂饱它,让它吃的胖胖的。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渐渐就丧失了飞行的本领,这就是鸡为什么飞不高的原因。
小朋友,你是想做始祖鸟呢,还是想做不会飞的鸡?
3、幼儿科学童话故事:是谁咬死了果树 一株果树枯死了。老园丁拔起来一看,发现果树根上有好几处被虫咬坏了。
他狠狠地说:“我一定要查出是谁咬的,一定要把他查出来!”
墙脚边有株杨树,杨树上有只知了。他听了老园丁的话,指着杨树叶上的螳螂说:“疑是他!疑是他!”
老园丁问知了:“你怎么知道是他呢?”
“你看他,一天到晚举起两把锯子,在果树上跑来跑去。不是他是谁呢?”
老园丁正要责问螳螂,被蜻蜓看见了。
蜻蜓立刻飞下来,对老园丁说:
“螳螂的两把小锯子,是捉虫和防身的武器,不是用来锯果树的。那株果树被咬坏的是根,螳螂却从来不钻到地底下去。你查清楚了再说吧!”
知了听了,立刻改口说:“不是他!不是他!”
老园丁问知了:“你说不是螳螂,那么果树是谁咬坏的呢?”
知了低头一看,草上有一对蟋蟀。他就指着蟋蟀说:“或是他!或是他!”
老园丁问知了:“你怎么知道是蟋蟀?”
知了得意地说:“你看他嘴上生着两个大牙齿,又阔又锋利,像一把大剪刀。那株果树,一定是他咬死的。” 蜻蜓听知了又在说慌,连忙对老园丁说:“蟋蟀的两颗大牙齿,是掘土和防身的武器,他最喜欢吃草根,却不大咬树根。据我看来,知了小时候倒是长在土里的!”
知了一听着急起来,扑扑翅膀对老园丁说:“你看我身体这样胖,怎么会钻到土里去呢?我的嘴,是一根细长的管子,怎么会咬坏树根呢?我的翅膀亮晶晶的,像一件玻璃纱大衫,怎么舍得在肮脏的泥土里爬进爬出呢?蜻蜓在哄骗你,你千万不要上他的当!”
正在这时候,有只蝼蛄在地上爬过。知了立刻指着蝼蛄说:“原是他!原是他!”
老园丁举起锄头,打死了蝼蛄。
蜻蜓连忙飞过来,对老园丁说:“蝼蛄的确是个大坏蛋!死得应该。他的大腿像铲子一样,专会在地底下打洞;他有两个大钳,专咬玉米和棉花的幼苗。可是,我看咬坏树根的,不是蝼蛄而是能说会道的知了。”
知了听了这话,直叫冤枉,蜻蜓忍不住了,就说:
“知了,知了,你太不老实了!你不说,我来说。你从卵里一孵化出来,就钻到地底下去了,躲在树根旁边。那个时候,你只是一条瘦瘦的小虫,也没有穿上亮晶晶的玻璃纱大衫。你偷偷地吃着树根的液汁。一直吃了三四年,吃得身体胖胖的,你才爬到地面上来,挂在树枝上,脱去一件硬外套,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再说说你那张嘴,虽然只是一根细管子,可是厉害着哪,你把它插进树皮里去,靠它吸树干里的液汁过日子。就是你害死了果树,你还装什么好人呐!”
知了给蜻蜓说得一声不响。老园丁瞪着两眼,狠狠地对着知了说:“啊!咬坏果树的,原来就是你呀!”
他一把抓住知了,把这个坏蛋掐(qiā)死了。
4、啄木鸟的移动电
在一座森林里,住着好多好多动物朋友,啄木鸟先生就住在一棵高高的白杨树上。
每天清晨,啄木鸟先生总要飞到白杨树项上,看看天气情况,然后,坐在小圆桌边喝一杯露水。
“铃,铃铃!”电话铃响了,啄木鸟先生每天都会接到许多要求治病的电话。
“我是啄木鸟,知道了,马上就来。”啄木鸟对着话筒说。啄木鸟飞到生病了的梧桐树跟前,仔细地瞧瞧,噢,看见蛀虫了,“啄啄啄”,啄木鸟医好了梧桐树的病。
啄木鸟刚回到家,电话铃又响了,他来不及喝口水,又匆匆地飞了。
一直到天黑,啄木鸟才喘了口气,不过,他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来了。
吃了晚饭,啄木鸟对着电话左看右看,心里想:“这电话机要是能随身带多好。”
于是,啄木鸟剪断了电话线,然后,捧着电话机走到门边,想试打一下电话,可一点声音也没有,没办法,只好重新接上电话线。
想呀想,啄木鸟怎么也想不出改装电话的办法,他随手打开电视机,咦,电视机里的人手上拿着什么,他怎么边走边打电话? “电话上没电话线呀。”啄木鸟看得可仔细了,他真激动。
第二天,啄木鸟进城了,他到电话商店,挑了一只移动电话,还把铃声变成“啄啄啄”。
现在,啄木鸟医好一棵树的病,便在这棵树上休息,听到“啄啄啄”的电话铃,他问清方向,就再飞到另一棵树上。
森林里的树们,把啄木鸟的移动电话叫做“啄啄啄”电话,啄木鸟听了很开心。老树怪爷爷:啄木鸟真忙呀,这么多树等着他去医病,别的鸟就不行,啄不鸟为什么会治病呀? 红小树怪:是不是啄木鸟的嘴像老鼠的牙一样,需要不停地磨磨,顺便也吃些虫子。
黄小树怪:你真没劲,老是不把别人往好处上想,你自己也和树有关呀,你不知道啄木鸟啄虫是为了帮树治病吗? 绿小树怪:啄木鸟吃虫子是不是饿了呀? 老树怪爷爷:哈哈,这回是红小树怪答得一点不着边。啄木鸟喜欢吃树身上的虫子,如果发现树里有病害,他就用尖利的嘴啄出一个洞,将舌头伸进去,把虫子勾出来吃掉,1只啄木鸟每天能吃1000多条害虫和虫卵,他自己饱了口福,树的病也医好了。
5、蜜蜂眼镜
你可知道,小小蜜蜂有5只眼,3只排列成三角形的单眼和2只由许许多多六角形的小眼球组成的大复眼。3只单眼只能看到近处的东西,而大复眼却能看到很远的物体。美国纽约的一位眼科医生,根据蜜蜂复眼结构原理,发明了一种多镜头视力扩大镜,它可以帮助几乎丧失视力的人恢复视觉。原来,这种眼镜共有8个镜头,其中2只像普通眼镜的大镜头戴在眼睛的正前方,另外6只小镜头分成两组装在大镜头的前上方。不少眼病患者戴上了“蜜蜂眼镜”,看东西可清楚啦。
第四篇:科学小故事
国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轮船,可是想了许多办法想把
它推到水里去,结果都失败了。最后他们把全城 的人都集合了起来一起推,可还是没能把它推动。国王就对
阿基米德说:“请你帮忙把那艘大船推到水里面去吧!” 阿基米德满口答应了。他通过精心准备设计了一套用复杂的杠杆和滑轮组合成的机器,在机器的末端还留了一条长长的拉绳。然后阿基米德就请国王来看表演了。
这一天,海边站满了许多围观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啊。那艘大船有十几丈长,几层楼高。人们看了觉得它确实是一个旁然大物,阿基米德怎么可能搬得动它啊?阿基米德真的是疯了。可阿基米德呢却将那一条小绳交给了国王,非常自信的说:“请你拉一下吧,一切都可以解决了。” 国王半信半疑,首先看了看,但还是把绳子拿在了手里,然后就这么轻轻的一拉。突然,奇迹出现了:大船移动起来了,慢慢地慢慢地向海里滑去,就象是一位魔术师耍了魔术一般。国王不相信的瞪大了眼睛,惊讶的张着嘴半天才说:“这,这是怎么回事呀,莫非有上帝在帮助你?”
第五篇:科学小故事
能推动轮船的人
国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轮船,可是想了许多办法。想把 它推到水里去,结果都失败了。最后他们把全城的人都集合了起来一起推,可还是没能把它推动。国王就对阿基米德说:“请你帮忙把那艘大船推到水里面去吧!”
阿基米德满口答应了。他通过精心准备设计了一套用复杂的杠杆和滑轮组合成的机器,在机器的末端还留了一条长长的拉绳。然后阿基米德就请国王来看表演了。
这一天,海边站满了许多围观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啊。那艘大船有十几丈长,几层楼高。人们看了觉得它确实是一个庞然大物,阿基米德怎么可能搬得动它啊?阿基米德真的是疯了。可阿基米德呢却将那一条小绳交给了国王,非常自信的说:“请你拉一下吧,一切都可以解决了。”
国王半信半疑,首先看了看,但还是把绳子拿在了手里,然后就这么轻轻的一拉。突然,奇迹出现了:大船移动起来了,慢慢地慢慢地向海里滑去,就象是一位魔术师耍了魔术一般。国王不相信的瞪大了眼睛,惊讶的张着嘴半天才说:“这,这是怎么回事呀,莫非有上帝在帮助你?”
知识链接: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决定于滑轮组的使用效果。动滑轮被两根绳子承担,即每根绳承担物体和动滑轮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