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作评价
习作评价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作为课程的具体落实者——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该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为这些孩子服务呢?我认为,老师的批改应当重视、理解、尊重、欣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努力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多加鼓励,激发其习作的积极性。
一、爱心评语,评价激励。
我们大多教师不辞劳苦地批阅学生的习作,常常挑灯夜战,一本又一本地认真批注、修改,并“工工整整”地写了评语。当习作本发到学生手中,却出现了一种令我们教师难堪的景况:大多学生只看一下分数,对我们教师的辛勤汗水无动于衷,就把习作本丢在一边;即使是少数所谓的“好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汗水结晶(评语)也不大领情,只是象征地一瞥(多数是看评分),便也毫不客气地将习作本收到抽屉里去了。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批语模式儿、概念化,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中心明确等。似乎教师不是写给学生看的,而是为了应付作业检查,写给学校领导或上级教研部门的同志看的。教师的评语除了根据习作要求具有针对性外,还要有激励作用。
教师的评语应该是“爱心评语”,具有启发性、激励性,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这些批语中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在平时每周一次的周记批改中,我都遵循这一点。上学期,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六一儿童节汇演,我班也排了一个节目。汇演后,一个学生写来一则周记,反映了自己因没参加演出,奶奶责怪,妈妈开导的过程。见过习作,我的内心也很不平静,我提起笔,写下了这样的批语:孩子,你在老师心中一直很优秀。这一次的演出,你虽然没有参加,但这丝毫不代表老师不关注你。老师不希望因为这样一次活动,导致你生活的不快乐。老师愿你和以往一样,快快乐乐地生活,健健康康地成长。习作下发后,我留意了一下那个学生,我又看到了他阳光般的笑脸。学生的习作带回家后,学生家长来到学校,与我谈到了这件事,表示感谢。此后,那位学生在习作中大胆地写出自己的想法。只有当教师把情感倾注于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才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再视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敢于亲身体验——乐写作文。
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精彩的短文,让学生警醒,更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好的评语还应该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大朋友,能与学生娓娓而谈,更能给他们指点迷津,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作文评语不仅要写在作文本上,更要走进学生心里。在批阅学生的习作中我也深有其感。一次习作,一个学生写了自己在双休日的风闻,写了自己约好朋友到新华书业看书,结果因变天,好朋友们一个也没去,自己非常苦恼。收上来批发后,我认为一个只有上十岁的孩子,他的内心一定充满着矛盾与委屈。于是,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诚实、守信在你的身上体现了出来,让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有你,老师觉得幸福。虽然你的伙伴没能和你一样,但老师觉得你这样做是值得的。老师欣赏你!让诚实、守信永远伴随着你!学生在收到习作后,在我写的评语下回复了一句话: 谢谢 老师!看到孩子稚嫩的笔迹,我的心里也很高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评价时,笔中含情,笔下传情,以殷殷真情去评价一篇篇习作,去呼唤一颗颗心灵。对学生习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照习作目标和要求,把学生习作中取得的成绩归纳出来,予以热情地肯定,让学生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自己感到我真行,我也能做得好。只有这样,学生对写作这一艰苦的劳动才会产生兴趣;教师在批改时,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地予以正确的引导,以商谈的口吻提出修改的意见,并指出这样修改的理由,让学生感到把这地方改过来就会“好上加好”,就会更成功了,也就不会因这些失误产生忧伤,产生“惧作”心理了。
二、拓宽途径,评价互动。
传统的习作评价符号比较单调,一般是在好词佳句下加圆圈或波浪线,最后用一两句话写上总评,打上等第。习作本发下后,学生首先看等第,然后欣赏一下被老师圈画出来的词句,最后看总评。学生会为得到一个优秀星而欣喜,会为本子上圈画到的词句而自豪,但这大多是作文优等生的待遇,一般的学生却可能得不到特别的感受。再从孩子的天性看,他们喜欢追求新奇,只有常变常新的东西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不懈努力。所以,教师应尝试丰富多彩的评价符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鼓励。比如,我在批改学生习作时,把事先割好的各种图案准备好,对写得出色的习作奖励一个大苹果,或画上一个苹果的笑脸;对有进步的习作送给一粒糖果;对有待努力的习作贴上一颗紫星星,加上一句“加油哪!”等等。这样,体现了评价符号的人性化,个性化,更符合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传统的作文评价是封闭的评价,教师是惟一的“审判官”。《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习作,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美国《提高写作技巧》一书开宗明义就表明:“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
在每次的习作讲评课上,我都让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自己的习作当作一篇即将学习的课文去朗读。自己读过后,让学生为自己的习作找读者,让学生交换习作。学生在交换习作时,常常“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关键要解决他们羞羞答答,很不情愿的问题。我的做法是:在小组互读互评时,我首先要求是“欣赏”,无论再差的习作,“读者”都必须找出优点,划出波浪线,然后高兴地向赞扬对方;第二步用平和的字眼“提醒”,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习作训练要求,提醒对方怎样写才比较妥当;接着再次进行自评、自改。最后,让学生把习作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这样一来,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互评互改,同学间学会了欣赏,增进了友谊,而且培养了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能力。
三、创设氛围,成果激励。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被认同,被肯定的需要。小学生的这种需要显然更强烈些。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必要的时候要善于放低评价标准,以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善于把对学生的习作发展要求寓于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引导与激励。教师要开辟多种园地,为学生的习作“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
1、朗读优秀的习作: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说过:“三分文章七分读。”老师们要善于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朗读发挥,而这朗读本身也就蕴含了老师对学生习作的理解与肯定。这样的做法既发挥了导向作用,又起到了鼓励、促进与创设情境的作用。当学生读着师长、同伴的热情赞扬、由衷希望时,心中的自豪感不由而生,那一张张欣喜的笑脸是最好的见证。每周一次的周记,在我批改好后,总是抓住习作中的优美句段在班内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读给同学听,孩子们特别喜欢这种方式,使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小作家”,自己身边有“小作家”。
2、积极利用好校园广播站:对于特别出色的习作,我会及时把习作 推荐给学校广播站,让其在校园广播站播出。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习作竟然在广播中播出时,其自豪感和成就感将是不言而喻的。
3、鼓励学生投稿与参赛:当学生的习作逐步趋于成熟之时,我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如环保、读好书、新学年新打算等。在上学期举行的母亲节征文活动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有关刊物投稿,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参加各种类型的作文比赛。无论成功与否,那终归是一种锻炼。而这种锻炼还会不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想:成功的快乐莫过于此。学生作品一旦发表,应立即向学生表示祝贺,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地做出行动。
4、开展日记上墙活动。我每天轮流安排四名学生将近期写的,且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日记贴上教室里指定的位置上,让老师评改。凡是得到好评的,都可以作为本学期作文成绩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习作评价既省去了那种徒劳无益的日记检查,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又给学生创造了进步的机会,从而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5、汇编班级学校的优秀作文集,并装订成册后发给学生。让学生汇编自己及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己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加上家长或老师写的序言,不仅能够展示每位学生的才华,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加写作活动。每学期期末时,我都会让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习作作搜集、整理,和学生一起装订,共同分享。
四、个性飞扬,捕捉亮点。
在以往的习作讲评中,教师往往只是宣读几篇优秀习作作为一次习作的总结。而事实上,当一个老师在肯定几个优秀的同时,也意味着否定其他的学生。因为每一篇习作都是学生的心血,对自己“呕心沥血”写出的作品没有一个学生认为自己的是差的。老师的不肯定无疑打击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但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又不允 许 老师去宣读每一篇习作。解决矛盾的方法是让学生得到展示的喜悦。
叶老曾说:“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每次作文后,我始终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在讲评时,为了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竭力在他们作文的字里行间睁大眼睛寻找优点。一旦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例如用得好的一个词,写得好的一句话,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如“这个词用在这里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等等,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时时关注着他细微的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对于优秀作文我总是极力赞扬,夸张鼓励,培养他们的成就感。但必须注意这种鼓励赞扬是发自老师内心的,要不吝溢美之辞,同时也要注意批语中与学生交流的话语,让学生既感受到老师对他作文的关注,又感受到对他本人的关爱,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如果以班级尖子学生的作文作为评分的标尺的话,那么,差生的作文永远打不上及格分。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班级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我认为,同一次作文,好生与差生的评分标准可不同。评改“差生”习作时,要高抬贵手,采用“角色对换”的方式,对待他们的习作。用发展的眼光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肯定。除用红笔画出好词、好句外,还可以写眉批,尤其在总评时,多给予鼓励。对其不足之处,也要用中肯的话语指出或提示。我常常觉得一些习作困难的学生,他们生活中的故事要比其他的学生多。因为这些学生调皮一点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会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不失时机欣赏暂时落后学生的习作,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有一回,几个学生的习作没写好,我让他们放学后留下来,再进行指导,而且进行润色。次日,课上宣读了留下来接受老师指导并修改的作文后,同学们为他们鼓掌。这样使他们获得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性。
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应充分以挖掘学生写作中所展示的个性差异价值,个性化的评价与鼓励,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让学生充分地舒展各具魅力的情思,充分享受作文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使人人乐于写作文。
对学生作文的赏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欣赏他人、相信自我、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老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应该是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
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处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并尊重个性的认识和原始表达,那么,我们将迎来一个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的春天。
第二篇:《星期天》习作修改及评价
一、原文
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看到三个孙中山,下面的一个站着,是铜的。爬到上面,房子里有一个坐着,是白色的。屋子里面还有一个睡着的,是石头的。后来,我吃了一个冰激凌,就回家了。
二、习作评价:
1、选题较好,从学生兴趣出发。本习作选取了孩子喜欢的星期天为题,这样他就愿意去写愿意去表达,愿意去“画”。
2、能写清游览的时间、地点,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过程结果都有简单记述。
3、小作者抓住了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孙中山塑像,写出了三种不同姿势的孙中山,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有不足之处。过程过于简单,叙述不清楚。
三、修改建议:
教师应引导孩子慢慢捕捉自己的内心动态:说什么、想什么、怎么做的。本习作出现了我们习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记流水账。其实从脑中想什么到落到笔尖是一个较难的过程,是一个要加强引导经过反复修改的过程。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学习作要求,首先要“内容清楚明白”。
其次要通顺、完整。“看到三个孙中山”改成“ 看到三个孙中山的塑像”读起来较流畅。而且缺少恰当的心理、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所以文章显得枯燥,没有趣味;
总之,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他们像刚刚露出竹笋,需要我们的呵护与鼓励。在习作课中,避免出现描写生动、形象之类的不着边际要求,尽量让课堂语言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在轻松地氛围中完成习作。
第三篇: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方法之我见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参赛论文
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方法之我见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马家桥小学:赵剑飞
【摘要】语文教师在学生习作评价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多数情况是事半功倍、收效甚微,笔者通过课题研究对小学生习作评价方法有了自己认识见解:即要改变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的评价中,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运用习作成长记录袋的多元化评价,让体验分享习作的快乐;在学生交流展示习作的活动中进行多元评价,从而使习作评价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评价方法 主体多元 成长记录 交流展示 正文:
习作教学长期以来是语文教师的难题,特别是习作教学评价一直是耗时费力而不见成效,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我们常见的情形是这样的:有的教师,尽职尽责,辛辛苦苦给学生们的作文左批右改,写上大段的评语,再给上分数或等级,学生们只关注成绩,忽视对评价作文中过程 “亮点”,更不会体验分享教师作文评价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因此教师的辛劳付之东流。要改变小学作文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率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达到想写、会写、写好的地步,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发展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参加贵阳市《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教育多元化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实践研究》课题中,专门对小学习作多元化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一些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方法。现着笔与大家交流,望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参赛论文 一份喜悦。同时让他们在回望中对未来的习作之旅更多了一份热情与期盼。在习作作品收集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评出“最佳习作作品收集明星”,给予学生表彰奖励,如一本故事书等,提高积极性。
2、好词佳句经典诗文积累。要求学生多读书,重积累,并把自己收集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的经典诗文分类制作成卡片形式存入档案,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涉猎各类知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做人、作文的品味。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检查评比活动,评出“最佳好词佳句收集能手”“ 好词佳句最佳朗读明星”“ 好词佳句最佳阅读明星”等,用发喜报的形式及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以促进学生积累兴趣,为习作积累素材。
3、获得表扬及获得奖项作品。把自己得到表扬和获得奖项及发表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作品封面附上自己所获证书,发表的作品,把刊物或报纸收集起来,整理存档,记录下自己习作成长之旅,以鼓励自己不断进取。到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习作获得奖项多少评出“习作小明星”,给予表彰、表扬。
三、在学生交流展示习作的活动中进行评价
孩子是在表扬中得到呵护成长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展示的优点,得到大家的赞扬。如果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活动平台,让他们去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加以适当地点拨、开掘,学生的习作潜能就会开发。
1.欣赏。
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同。教师在学生互改习作中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去发现、去捕捉一些典型的例子去大加赞赏。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通过小组推荐,选择写得好的作文,或全篇或片段,进行朗读分析,让同学们欣赏。
第四篇:小学生习作发展性评价初探
小学生习作发展性评价初探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苏
萍
作文教学评价一直是耗时费力但成效不大的难题。教师们对待学生的作文,首先是像啄木鸟似的努力把作文中的错别字“啄”干净;接着,又喋喋不休地评点作文选材新否、立意妙否、中心明确否;最后,自然忘不了“贴”上代表教师个人的“分数”,全套流程方可告一段落。但学生们不领情,他们看完分数就把作业本往抽屉里一塞,教师评语中指出的错误下次又重犯了,这样周而复始,作文成了学生的“最怕”。
其实,作文教学评价,不单纯是为了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在作文评价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为此,运用发展性评价手段,改变作文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率的状态,显得十分必要。
一、评价主体互动化
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主体互动化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在实行多主体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这样会造成费时费力,而且有可能出现形式主义。一般说来,多主体评价的目的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或者使评价的多个主体都能从评价中受益。如学生间相互评价促进学习和交流,家长评价学生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
第二,多主体评价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不能过于笼统,这样会削弱评价的可操作性并且有可能增加评价结论的不一致性。例如,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可以分解为立意、格式、语言等三个方面,如果在评价文章的语言时还是感到笼统,还可以再将其进行分解为准确性和表现力等。
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学生之间互评,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三,在多主体评价时,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的反思。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分等级上,这样不但无助于学生向他人学习,还往往会造成同学之间互不服气,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
由于评价主体的互动化,使学生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过去,学生除了不得不向家长汇报考试成绩外,对平时的学习情况怎样,很少主动向家长汇报,相当多同学写的作文是不让家长看的。因此,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家长是不甚了解的。由于采取了评价主体互动化的手段,每次习作不再是过去那样天知地知老师知自己知,而是众所周知了。因此学生对每次习作都引起了重视,对习作的评价也尤为重视,学生对作文的关注度空前加大,有的同学甚至悄悄地提前预习单元作文,写好提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积极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作文教学的评价目标,也应从三个维度去体现,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设计学生作文的评价内容上,我也力求从三维目标去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1、知识和能力的评价
评数量速度。在一些作文课上,老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速度要求,记录学生完成习作的时间和速度,给予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提高习作效率。
评写作表达。写出来的习作要设法让读者明白你的写作意图,清楚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我常引导学生这样评价:这篇文章的内容有没有意思,写高兴的事能不能引起读者发笑,写气愤的事能不能引起读者也生气,写美景能不能让读者也盼望实地一游,写人物能不能让不认识的人凭着你所写的人物特征找到你所写的这个人,等等。总之,文章要通过自己的表达,让别人读得懂并且愿意读、喜欢读。
评突出的优点和主要的不足之处。作文评价不必面面俱到。学生更不可能较全面地对一篇文章提出评价意见。如果让学生评价一篇文章的一个优点或一处不足,学生是不难办到的,而且这样评价也利于被评价者有针对性地修改。
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评习作的准备。由学生汇报或自我反思:习作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有无事先思考还是临场准备;平时的阅读、思考是否充分等。
评习作方法是否掌握。结合年级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学会观察事物,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记叙,是否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记叙,注意有一定的详略安排,突出自己重点想表达的内容,学会分段记叙,会用比喻、拟人、数据、对比等手法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动,更吸引人,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评习作的修改。引导学生关注如下方面进行评价:习作前有无起稿,自行修改后才誊写到作文本上,有无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有没有认真阅读老师、家长或小组成员给你的评语;每次习作前后几稿,是否有明显改进的地方;别人提出的合理性意见是否采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评写作态度。学生是否做到写作态度认真、积极,按时完成习作,书写工整。
评写作诚信。主要评价内容是:学生是否诚实写作,感情真实、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摘抄或改编作文选里的文章。
评写作情感。主要评价学生是否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乐意写作,写完后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有20%归结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从三维角度设计作文教学的评价内容,既重视了学生的语文认知发展水平,又重视了学生身心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使评价的目标真正达到促使学生发展的导向作用。
三、评价过程动态化
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在评价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多样,使学生参与评价不觉得枯燥。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有:(1)设计评价表。学生和家长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做综合性评价。(2)抽评。组织课堂评价时,在全班的文稿中任意抽取几位同学的文章,由老师或同学大声朗读,或投影放大,全班一起帮这位同学修改、评分。(3)张贴。利用教室的墙壁,把全班同学的文章,不分优劣,全面张贴出来,供同学们评议。当然其他任课教师也会前来阅读。(4)评选。讲评课上,让优等生朗读自己的好作文;让中等生讲述自己的好段落;让差生来读读自己的好句子好词语。教师千方百计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成绩,看到希望,感到写作文不是“难于上青天”。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我为每个学生建立习作水平记录袋,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学生的习作,以呈现学生习作的创作态度以及在写作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习作水平记录袋收集的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习作作品、参考资料、好词好句摘录卡、读书记录卡、获奖奖项、自评反思、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家长评价、学生习作能力评价表……习作水平记录袋注重图文并茂、文质兼备,丰富记录方式,使学生认为记录是赏心乐事。学生所提交作品之质量和价值不再以单元习作分数来作最终仲裁,而是视习作水平记录袋的建设质量来综合评定。
小学生习作水平记录袋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习作水平记录袋记载历史,直面现在,面向未来,全程陪伴学生的习作生涯。由于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发展性评价策略,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学生逐渐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发挥出潜能,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附: 例1:学生写作过程自我反思问卷 学生姓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1、习作前的准备是否充分,你是从哪里获得写作的素材?
2、习作前有无起稿,自行修改后才誊写到作文本上?
3、下笔时思维是否流畅,有无执笔忘字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4、写完后是否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5、是否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乐意写作?
6、你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怎么样?
7、你喜欢写关于什么的文章?_ 通过问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一方面起到自我调节、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使用时,应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
例2:同伴修改作文问卷
作文题目:___________习作者姓名:__________ 评改同伴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1、你们认为习作者写作的态度怎样?
2、文章的内容是否有意思?是否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记叙?
3、作者是否能突出自己重点想表达的内容?
4、文章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
5、你们认为这篇习作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6、你们还想给作者提出什么建议?
7、你们认为这篇文章与作者以前写的文章相比是否有进步?为什么?
8、请你们给这篇文章作一个总体评价(A B C D)
9、习作者本人对于以上评价的意见是————————————————————————————————————————。
用同伴合作讨论的方法对作文进行评价,使评价的结果对习作者本人来说容易接受,同时参与评价的小组成员都可以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受益,另外还培养了同伴间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第五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方案
一、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提起作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怕教与怕写。第二学段是书面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更是觉得无话可说。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另外一种现象,现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看待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高低都是以分数论英雄,能否考出高分、能否考入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原本很单纯的教学带上了功利性的成分。小学生虽然是初学习作,但也无法逃离考试对其产生的影响,高考的压力早已经转移到了小学。考试成为学习的指挥棒,考什么就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因此,在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心中,用什么话和用什么形式写出的习作能得高分、能讨阅卷老师的喜欢就怎么写,至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则变得无足轻重。于是,看到的学生写作内容多了求同,少了求异,作文中看不到学生的个性,小学的“趣味写作”变成了“痛苦写作”,无忌之童言变成了小孩说大人话。还有就是小学习作训练方式单一。在科技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这一先进手段,切切实实地为学生排难解忧。
抛开这些杂念,如果在学文时研究该如何评价作者是怎样写文的,通过评价作者的写文来指导学生的写文,充分利用教材汲取写作素材;0或者是训练方式上改变教学策略,可能会有所改观。
二、小学习作教学评价的确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三、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课堂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只有以 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专业的眼光、专业的品质、专业的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形成。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的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思想,评价教师对文本价值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对语文课堂特点的把握。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把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
3.过程性原则。
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最后表现,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或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奖励、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唯一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调整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把评价的目光放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教师课前对文本价值的钻研是否到位,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最后对自己的教学评估是否适度。关注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是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有效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手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通过诊断性、定量性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更具有促进意义
所以说在习作教学中更应该将这些原则发挥出来,更应该体现出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听了张祖庆老师的习作教学课,让我明白习作课也能上这么有声有色,更激发了我在习作教学中应该像张老师学习。后来又接触到管建刚老师的习作教学一系列的书籍,我更加明白了我们应该注重习作的教学评价,因为管建刚老师也是一步一步从一个村小教师成为一个特级教师的,他的经历跟我好像真的很像啊,所以我更应该巡着管建刚老师的路走出自己的路。
四、小学习作教学实施步骤:
不知道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一直尝试如何提高我的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有一点点的小进步,现将我所采取的方法述说一下:
运用手机拍照、摄像。
摄下节日的风采。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国,节日之多,是众所周知的。恰当利用节日的欢庆场面,让学生自己摄下来,可以提供写作素材。如:元旦摄下全校小学举行文艺汇演的不同举行方式及精彩节目;六一节摄下各种精彩活动;春节、元宵节摄下有趣的民俗活动……
摄下生活的乐趣。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身心,帮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提炼写作素材,我们总是布置一些生活作业。自己精心设计生活作业的内容,然后拍摄一些有乐趣的片段,摄下自己的成功之作让大家共享。如:烧饭烧糊、运动会的精彩场面、洗衣服玩泡泡……
摄下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馈赠给我们的不仅是美丽,还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日月星辰,冰霜雾露,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
做一个摄影师、拍客,对于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能做到,同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些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可这只是针对少部分的学生,经过思考这个方法有些局限性。读了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我侧重了作文讲评课。
作文讲评方法:
选一些优秀习作进行讲评;通过这些优秀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它好在哪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习作方法?自己评——小组评,同时也要发现问题。
赏识班级里的优秀习作以及习作中的亮点,让每一个学生的文字都有机会被全班欣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课标中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可能成为现实。
课堂中教授课文时进行习作教学。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在教学第九小节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写杨梅的颜色时,着重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于是我指导学生就有法可依了。比如写家乡的特产青团子的颜色时,引导学生观察青团子刚做好,蒸熟时,冷却后青团子的颜色变化。为了表达的更生动具体,我还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的方法进行描述。如那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继续扩写道:刚做好的青团子是淡绿的,蒸熟了就碧绿碧绿的,这时,如刷上一层熟食油,立即会冒出一个个晶亮亮的小泡泡,就像碧玉上缀满了许多细小的珍珠,让人越看越喜欢,冷却了就变成深绿深绿的了。经过指导,这位学生笔下的青团子那诱人的色彩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同时也为课后的练笔打下了基础。
五、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方法:
1、找亮点,通过激励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作业评价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主,恰当的鼓励,会激励出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发挥出其潜在的能力;正确的激励评价,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认真完成作业的成功和快乐,以利于其再努力地学习。
老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以人为本,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点进行,要抛弃传统的评价模式,观察每个学生的优点。对于一贯学习好的学生,给予积分制奖励;有独特见解的,也给予积分制进行奖励;学习差的学生有进步,也要给予积分制奖励。或者口头表扬,诸如“你很棒!”“你是好样的!”等等。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要一棒子打死,要有策略地进行帮助,比如在错题旁注上“再考虑考虑”“再检查一遍”,对于粗心的同学,可以提示其“请仔细看题目要求”等,让学生心平气和地对照评语改正错误,对于改正错误的,老师再予口头表扬或五角星奖励。
2、树信心,通过分层差异式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好坏的学生老师一样对待,作业一样多,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往往会出现学习好的觉得没深度,学习差的觉得学不会。这与学生的智力和兴趣都有关系,笔者将学生的层次划为三级,悟性好的学生多布置作业,学习没压力的,适当按课本要求进行,学习差些的,老师适当减轻作业标准,以领会为主,不以作业量多少为标准。分层布置作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评价也比较灵活,这样多数同学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激励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口头表扬,可以五角星鼓励,也可以在作业旁加注鼓励的评语,一个大大的“优”,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针对性的评价,会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提高整体教学成绩。
3、重主体,尝试多向型的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传统的作业评价模式一成不变,老师是教学主体,老师一味的灌输和机械的评价,让学生永远处于被考试的状态,只知道应付作业,不会主动地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非常不利。笔者认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评价形式全方位展开,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参与。
语文学习,阅读和摘抄非常重要,以及写感受,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摘抄,写读书心得,老师不妨以学生的摘抄、读书心得作为一个评价主体,首先请同学之间互评,看谁的摘抄内容好,谁写的心得好,谁的字迹工整,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然后大家一致推选最满意的作业,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学生会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满怀期望和信心的对待作业,改变了以前疲于应付的局面。对于有不足的作业,老师及时客气的予以点播,很多学生会满意地接受,并予以改正。
4、突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对其进行作文评析
小学生的年龄正是养成好习惯的时候,但是很多学生很难完成令人满意的作业,拖拖拉拉,字迹潦草几乎是通病。但是,被老师肯定或鼓励,是每一名小学生的向往,老师如果以批评为主,很容易伤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语文作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动力。所以,建议老师以鼓励为主,开展多形式的评价,学生作业可以自评、同学间互评、老师评等方式,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成功的感觉,以激励其学习积极性。
刘艳芳老师在《学生在评改作文中的成长》提到:“评价要多元化”,此外,还使用①面对面;②一对多;③一对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作文评价要多样,同桌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其中,在学生自改作文时,指名修改作文的方向,依据评价标准。最后,引领学生进行自改作文,需要学生明确内容上批改、结构上批改,语言文字、标点使用的批改;另外,也需要学生用红笔标出优美句子,做出简单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
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预期效果
通过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广泛阅读丰富语言储备,掌握和实践各种表达方法,习作内容充实,富有生活味,创新习作形式,不断活跃习作思维,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班级博客成为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交流的平台,习作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同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取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聆听他们的心声,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实现三方和谐相处,共同提高,最终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