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初二语文快乐寒假作业
2013初二语文快乐寒假作业
一、阅读课文,对照下面的时间表,给课文分段。
1.本文大约写于1927年。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指的是1925—1927年。
3.“那年冬天”,指1917年冬,作者20岁。
4.“近几年来”,从1927年往前推。
5.“我北来后”,指作者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
二、给下列词语中的多音字注音,再按照另外的读音组词。
差使 还了亏空 照应 奔丧 不禁
三、解词
祸不单行 狼藉 惨淡 妥贴 警醒 颓唐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琐屑
四、讲解句子含义,选择正确答案画“√”。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a.表现父亲很坚强
()
b.父亲体帖儿子,宽慰他
()
c.表现父亲的乐观精神
()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a.恨自己太聪明了
()
b.反语,恨自己太笨
()
c.悔恨自己当时没体会到父亲的深情()
3.我赶紧拭干了泪。
a.“我”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
b.“我”怕自己流泪引起父亲伤心
()
c.“我”怕父亲认为我不坚强
()
4.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a.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坏
()
b.父亲对我越来越亲
()
c.父亲对我越来越疏远
()
五、填空
1.我和父亲分手时,家境越来越,彼此心情都很。
这些都表现在第 段中,为下面车站别亲起 的作用。
2.课文第4段,连用两个“再三”,为了说明 ;两个“踌躇”,说明,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
3.文中 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它是父子依依惜别时父亲留给儿子的印象,凝聚着,寄托着 ;在结构上,背影起到了 的作用。
六、解释“已、之、和”在句中的意思,并说出它们的词性。
七、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桔子的过程,要求运用下列词语:
蹒跚、探身、穿过、攀、缩、抱、放、爬下、一股脑儿 答案
一、本文为倒叙。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2至6段是第二部分,7段为第三部分。
二、chāi cī chā chà huán hái
差使(参差、差错、差劲)还了亏空(还有)照
yìng yīng bēn bèn jīn jìn
应(应 当)奔丧(奔向)不 禁(禁止)
三、略
四、1.b 2.c 3.b 4.a
五、1.衰落 忧郁 2、3 渲染气氛
2.父亲不必亲自送我 父亲还是不放心 父亲一片爱子深情
3.四 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贯穿全文
六、已:1.已经,副词 2.控制,动词 3.停止,动词
之:1.代“情”、代词 2.的,助词
和:1.表并列的连词 2.跟,介词
七、略
第二篇:初二语文寒假作业
八年级语文寒假假作业:
请同学们出版自己的第二部作品集,作为少年时代美好的记忆。
一、作业目的:
(l)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2)增强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3)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作业要求:(请规范书写,认真完成,下期将在校内展示你的“作品”。).........................
买一本精美笔记本,用来出版自己的作品集,按正规图书出版要求进行编辑、设计。步骤如........
下:
(1)自拟书名,根据书名进行合理的封面设计,可以绘画,大胆想象,达到美观。
(2)为自己的作品集作“序”或请家长、朋友作序,介绍主要内容、成书经过、感受等等。(字数300字左右)
(3)要求有一个清楚明确的目录。并给作业标注页码。
(4)“作品”具体内容应包括:
①温暖亲情。和父母作一次深刻的谈话,写谈话记录,要求真实,并选自己最得意的近照或生活照(或家庭照片)贴在此文合适位置。(字数300字)
②诗文荟萃。摘录七八年级所学诗词,(写一遍)并选择其中5首进行鉴赏。(可以张贴山水画在旁边)
③名著杂感。购买并认真阅读两部好书,写两篇读后感。读后感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能够联系自身及社会现实,字数600字以上。下期报名时带回所购买书籍,充实班级“书香阁”,共同交流学习。参考书目《简爱》、《海底两万里》、《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④字词集锦。抄写《文科爱好者》每课的字词:“单音字”“多音字”“易混字”“词语积累”一遍。⑤我评时事。读报看电视,关注时事新闻,写一篇杂感,写出你对某件事的独特见解。(字数500字)
⑥文笔展示。作文《“我”是为你好》、《生活的颜色》,字数600字以上。
⑦师生情深。给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写一封信,可以回顾本期以来班级变化、班级活动趣事或问你一直想问的问题。(字数600字以上)
⑧美文汇集。要求写20个比喻句,20个拟人句,20个排比句。
第三篇:初二语文寒假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
1、预习八(下)内容,熟悉课文。
2、八(下)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形、注音各两遍——拿不
准的注音要查找工具书,确保正确!
3、背八(下)文言文,包括21——30课及课后十首古诗词,熟读
文言文课下注释。
4、作业本上默写25课、30课及课后十首古诗词,共20首,一天
一首,红笔圈错,错字改五遍。家长每天监督、签字
5、每周一篇周记,共四篇,按照大作文的要求,每篇700字以上,要有意义,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
6、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和《名人传》。
7、吸取教训,努力提高书写水平,每天练字一篇,约100字,用
专门的练字方格纸写,内容为《名人传》精彩片段。书写一定要认真,确保有进步!
8、按要求作文。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要抄袭!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700字。为了便于老师批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少写或不写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可请用单名代替)、地名、校名等。
与周记一起写在稿纸上
另:
1、期末考试中注音和默写题出现错误的同学,把相应的复习卷抄写一遍。
2、作文得分在40分以下(不包括40分)的同学,重写作文《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按要求认真完成,写在稿纸上。
所有要写的文章,都要力求避免出现错别字!
第四篇:2013初二语文寒假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
一、写作表达。
1、请以“滋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请以“心中的阳光”(或“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古诗提前背诵、默写,家长签字。
赠从弟(其二)(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宣州谢脁楼钱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菜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范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三、名著阅读。
阅读八下教材中推荐阅读的课外名著有《海底两万里》《名人传》,并写读后感两则。
第五篇: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及答案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及答案
作业(一)
[熟能生巧]
一、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气概(ɡài)哀思(üi)追悼(diào)焕发(huàn)
B.暂时(zhàn)拘囚(qiú)烂漫(làn)彼岸(bǐ)
C.屏气(bǐnɡ)丞相(chãnɡ)凝结(nínɡ)浠水(xī)
D.痛斥(chì)怜悯(mǐn)名誉(yù)心弦(xuán)
二、给加点字注音。
1.嗟来之食()单调()挫折()
2.战战兢兢()粲然()毋庸()
三、选词填空。
1.当然,开怀大笑与号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
A.举动 B.动作 C.悸动
2.闻一多拍案而起,()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A.怒目而视 B.横眉怒对 C.怒目相视
3.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A.疾呼 B.呼吁 C.呼喊
四、选出反义词完全正确的一项()。
A.俯——仰 浓——淡
粗——细 开——关
B.渺小——伟大 膨胀——收缩
强大——弱小 贫困——富贵
C.消失——出现 呆板——迅速
热情——寒冷 打败——取胜
D.刚强——软弱 主观——客观
坚决——犹豫 鼓励——怂恿
五、用下列词语各造一句。
1.底蕴:
2.奋勇前进:
3.鞭策:
六、默写。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_______;替_______,替_______,就_______。
七、文学常识填空。
1.《谈骨气》的作者_______是_______家。
2.《从一个微笑开始》的作者_______是_______代_______家,他有短篇小说_______和长篇小说_______。
3.《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是作者写给_______的一封信,选自_______。
八、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谈骨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地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人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语出_______,其中“淫”的意思是_____,“移”的意思是_____,“屈”的意思的是_______。
2.第一段文字作用是 _____。第二段文字通过引用古语来_____。
第三段主要从_____的角度指出,从论据的角度考虑,是_____ 论据。
第四段中_____一句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五、六两段的表达式分别是_____、_____。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指代_____,用的是_____手法。
五、六两段印证了孟子的话_____,进而证明_____。
第七段写了_____的事实,从_____的角度证明论点。
3.从论证方法上看,七段先_____,后 _____,接着用八段这一_____段加以小结。
4.九段中对闻一多之例的叙述采用了_____的记述顺序,是为了突出_____。
这段先叙述 _____的事实,再 _____,使说理充分。
5.五到九段列举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
九、阅读课外选文,回答问题。
学会认输
①国人素爱面子,于输赢上比较认真。
②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规则在上,赢了谁不高兴?至于输了的一方,郁闷、伤心、一蹶不振的不少。
③逐鹿中原,争霸天下之际,失败就意味着Game over。以至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兵败乌江之时,当即拔剑自刎。因为他知道为寇者的悲惨命运。人们也往往认为项羽是失败了的英雄,起码李清照是这么认为的。这位杰出的女词人,也作了一首杰出的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是很佩服“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的。好男儿自当有凌云壮志,轰轰烈烈地活一场。然而,对于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事,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更赞同杜牧的观点,要批评项羽:没有学会认输!
④争霸天下的大事之中,尚且有认输的学问;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更要学会认输!
⑤成功是人人想要的,但是,成功是不易的。生活的内容极其丰富,生活的领域极为宽广,没有人会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里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遇到的挫折和失败的次数要比获得成功的次数多得多。挫折会一次又一次地找上我们。连爱迪生这样的科学家,当他研究灯泡时,挫折也要找他上千次的麻烦,它又怎么肯放过普通的人呢?
⑥学会认输,首先要能对所面临的糟糕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形势还未绝望时,绝不能轻言认输。某年高考的作文题目,给了一组漫画。画上的人挖井,每处所挖距离出水都不远,也许只要再挖一镐就可以成功了,但是其人认为此处无水而放弃。这漫画给我的印象极深刻。就说项羽吧,如果轻言认输,又怎么会有破釜沉舟之举,谱写出以少胜多的辉煌篇章呢?但形势无望之时,却必须放弃!还说项羽,四面楚歌,身边仅余28勇士,还不肯渡江而去,令人嗟叹。假如当初项羽肯听从建议,渡江东去,再集合江东健儿,与刘邦一决高低,历史就可能另写了。形势如果绝望了,那么就痛痛快快地认输吧!比如鸡蛋与石头,相碰的结果当然是鸡蛋输。如果,一直拿鸡蛋往石头上扔去,岂不愚蠢?
⑦认输之后,重要的是尽快清除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行路之人一不小心摔倒了,摔倒就是摔倒了,没什么,重要的是,赶紧站起来吧!不要一直坐在地上,怨天尤人。站起来,拂去身上的泥尘,继续赶路才对。当年东南亚经济危机袭来,许多富翁一夜之间沦为穷人,一时传来不少富翁打工的消息。我是很佩服这些打工的富翁的。打工,说明他们已经坦诚地认输,而且已经成功清除了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改变了富贵时的那些锦衣玉食的习惯。不打工,犹在说“当年我是多么富有”之类的话,再坚持要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岂不令人齿冷?
⑧认输之后,还得再来!比如求职,让人拒聘了,之后仍要找工作;比如吃饭,一次被噎着,之后饭仍是要再吃的。下棋的人经常认输,没有关系嘛,输了一盘,再来一盘呀!只要人还活着,棋总是有得下的。输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下棋的人,永远无法进入高手境界。我们的创业或许会失败,我们的理想或许一时无法实现,但是我们的人还活着。活着真好!活着就有无数的机会,重新来过,或另辟捷径都好。
⑨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记着,在找到成功这个宝贝儿子之前,首先要学会认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选文⑥⑦⑧三段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三段间的层次关系是什么?
答: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
答:
[生活常识]
数九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劳动人民经历了千百年与风雪严寒的搏斗,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记叙数九期间寒暖变化规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谣:
未从数九先数九,一九二九冰上可行走。三九四九掩门叫黄狗。五九六九开门缩颈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顾禄《清嘉录》上记载有一首“数九歌”,十分风趣地描写了古代人们过冬的情形:
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手都因怕冷而缩在面袍里);三九二十七,篱头吹 篥(寒风刮在篱笆头上,像吹 篥一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窝里像睡在野地里一样);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穷人衣薄,起舞取暖);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透露出一点暖意了);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
在古代社会里,穷人过冬尤其受罪。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民谣是这样的(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自冬至起,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
[参考答案]
一、C
二、略
三、1.C 2.B 3.A
四、A
五、略
六、略
七、略
八、1.《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迷惑;改变;使屈服
2.提出中心论点 阐释“骨气”的含义 历史;有骨气是中国人的传统;事实 “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例” 记叙;议论 史册;借代 富贵不能淫;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古代穷人饿死不吃嗟来之食;贫穷不能移
3.摆事实,讲道理;议论
4.倒叙;闻一多不畏强暴的光荣结局
5.不能。这三个事例依次论证了孟子的三句话
九、1.我们应该学会认输(或“人应该学会认输”)
2.(学会认输,首先要能对所面临的糟糕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认输之后,重要的是尽快清除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认输之后,还得再来。层层深入(或递进)
3.首先指出成功是不容易的。接着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中,失败和挫折是经常发生的。最后举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上千次的例子来印证成功是不容易的。
作业(二)
[熟能生巧]
一、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巡逻(xún)卑鄙(bì)戕贼(qiünɡ)诬蔑(miâ)
B.舆论(yú)显赫(hâ)提防(dī)荒谬(miù)
C.卑劣(lûâ)寒噤(jìn)譬如(pì)耻辱(chǐ)
D.羡慕(xiàn)花卉(huì)赋予(yú)揣摩(chuǐ)
二、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捶击 芦苇平庸 沐浴
B.恐怖 诸君 报酬 论调
C.幼稚 挫折 排斥 国粹
D.防害 倘始 耻辱 挟带
三、解释下列词语。
1.挑拨离间:
2.心旷神怡:
3.坚苦卓绝:
4.全神贯注:
四、空格内填入哪一项最合适?
努力之于成功,一如水到自然渠成;亦如_____。
A.盘根自然错节
B.根深而后叶茂
答:()
五、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A.储藏()迷恋()B.兴致()壮阔()
C.和蔼()教诲()D.闪烁()闲适()
六、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A.压抑()晴朗()B.紧张()沉重()
C.迟钝()轻巧()D.粗野()热情()
七、全是褒义词的是()。
A.光辉灿烂 威胁利诱 鞠躬尽瘁
B.一意孤行 民族风格 年富力强
C.斩钉截铁 富贵不淫 昂然屹立
D.威武不屈 一无所获 孜孜不倦
八、与“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一句修辞方法相同的是()。
A.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
B.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
C.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D.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九、句式填空最恰当的是()。
经过两年的努力,_____,改变了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
A.我们把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全都克服了
B.我们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C.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都被我们克服了
D.我们不是把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都克服了吗?
十、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
1.归纳这一语段的段意。
2.文中标有横线的三个词从词性上看是什么词?这三个词强调了什么内容?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说说在表达上起的作用。
4.“这成什么话?”是反问句,将其改成陈述句,与原句作比较,说说原句的表达作用。
(二)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②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③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④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⑤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的光荣!
1.上文第一段演讲词哪一句话体现作者的观点()
A.① B.④ C.⑤
2.上文①这个设问句的表达作用是()
A.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B.加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C.引起听众的思考,以产生感情的共鸣
3.“无耻”“光荣”“集团”“诬蔑”这些词的感情色彩是()
A.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 贬义词
B.中性 褒义词 贬义词 贬义词
C.贬义词 褒义词 中性 贬义词
4.上文⑤句是()
A.复杂单句 B.复句 C.多重复句
5.上文选自闻一多写的《最后一次讲演》,“最后”一词的意思是()
6.上文中“你”指代(),“他们”指代()。末句的“两桩事”指的是⑪()⑫()
十一、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难得寂寞 李秋生
①傅雷先生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翻译大师,他以卷帙(zhì,书画外面包着的卷套)浩繁、技术精湛的译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修养,被学术界称为一两个世纪也难得出现一位的巨匠。
②他16岁时赴法留学学习艺术理论,刻苦攻读,得以观摩了解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③他1931年秋回国,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大师级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的重要作品,并把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的《艺术哲学》引进中国人的视线,且形成了自己的翻译风格,堪称“傅译”。傅雷艺术造诣深厚,不仅在翻译方面,而且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自己没有弹过钢琴,却能培养出傅聪这样一位世界知名的钢琴家。他没有学过专业美术绘画,却能够赏识当时并不出名的著名国画家黄宾虹,显示出其独特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④人们不免会对傅雷这样的“天才”产生兴趣。有人说,傅雷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寂寞。傅聪曾经这样评价过他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一个寂寞的先知,一头孤独的狮子,愤慨、高傲、遗世独立„„”傅雷自己也曾一再告诫儿子傅聪,“要耐得住寂寞”。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好友杨绛女士在《忆傅雷》中讲道:“傅雷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墙洞里的小老鼠”,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之意,其内涵还是寂寞。
⑤寂寞是一种智慧。善于发现的雕塑家罗丹有独到的心得:“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能丰富人的情感。”这恐怕才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不喜欢寂寞的真正原因。鲁迅就有这样奇妙的体验,“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⑥寂寞是一种磨炼。真正的寂寞是人们内心深处演绎、裂变、积淀的情愫。
⑦寂寞是一种享受。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寂寞不仅是痛苦,对一些心存大志、特立独行的人来说,孤独、寂寞、隔离,有时确是一种至高享受。
⑧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想成才的人特别多。但首先得问一问自己,我能不能坚持我的初衷?现在热闹场面的诱惑实在是多:结婚宴请,同学聚会,生日派对,母校校庆,考察学习,出境旅游,扑克麻将,彩票足球,度假休闲。稍不注意,就会被聚会缠身,被喧哗左右,被欢乐包围。
⑨寂寞无价。对当代人来说,更是如此。
1.阅读全文后,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①至③段讲述傅雷先生的事例,其作用有二:一是从行文结构上,二是为证明观点。
3.下面是1954年9月4日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的一段话,结合这段话并联系上文谈谈傅雷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原因,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100字以上)
你的随和脾气多少得改掉一些。对外国人比较容易,有时不妨直说:我有事;或者:我要写家信。艺术家特别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己已经心烦了),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生活知识]
暑伏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参考答案]
一、B
二、D
三、略
四、B
五、A.贮藏 留恋 B.兴趣 壮观 C.和气 教导 D.闪耀 舒适
六、A.舒畅 阴暗 B.沉着 轻松 C.敏锐 笨重 D.文明 冷漠
七、C
八、C
九、B
十、(一)1.义正辞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令人震惊的罪行。2.三个都是副词。强调李先生的行为是一个中国人的正当行为,是正义的。3.“光明正大”、“偷偷摸摸”。用对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到极点。4.“这实在是不像话。”原句语气有力,痛斥敌人;改后轻描淡写,语气无力。
(二)1.C 2.A 3.C 4.B 5.生前的最后一次 6.特务 遭受屠杀的昆明青年学生 李公朴被暗杀 “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反对内战被屠杀
十一、1.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耐得住寂寞。2.引出论述的观点 提供事实论据 3.傅雷先生能够在成名之后不但自己仍然坚守初衷,享受寂寞,坚持自己的追求,而且还教育自己的儿子,要经常享受寂寞,在寂寞中冥思默想。这就是他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原因。我们应该向傅雷先生学习,不受纷繁热闹生活的诱惑,坚守心灵和生活的寂寞,多学习,勤思考,努力积累知识,提高思想和认识水平。
作业(三)
[熟能生巧]
一、给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聪慧(huì)不朽(xiǔ)
B.渊博(yuün)倒霉(mãi)
C.瑰丽(ɡuī)鞭策(câ)
D.磨砺(lì)大儒(rú)
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滚瓜烂熟 急燥
B.腐草为萤 停滞
C.满不在乎 焦急
D.情窦初开 感悟
三、解释下列词语。
1.阴差阳错:
2.画蛇添足:
3.辨伪去妄:
4.融会贯通:
四、给下面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扼要(ã)曲折(qū)摸索(suǒ)肢解(jiě)统率 抽噎 辨论 煎熬 透彻(châ)启迪(dí)素蟫(yín)凄美(qī)懒惰 锻练 救赎 凄美
我 们 相 信 它 因 为 它 是 不 信 它 因 为 它 非
五、用下面词语造句。
1.灵动:
2.倜傥:
3.望梅止渴:
4.缠绵悱恻:
六、仿写。
1.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2.一个青年即使他没有大学毕业或中学毕业,但如果他有了自学的习惯,他将来在工作上的成就就不会比大学毕业的人差。
七、文学常识填空。
(1)《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家。
(2)《有书赶快读》的作者是 _____,_____ 者、_____ 者。
(3)《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 _____,中国 _____ 家和历史地理学家。
八、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 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在文中横线上填人适当的词语(辩论 修正 怀疑 评判)。文章第⑨句冒号后及第⑩句的意思,如果仿照本题括号内词语的格式,也用两个字加以概括,就是_____。
2.本段的论点是_____。
3.②③④⑤四个句子中,句为一个小层次,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 句是另一小层次,从正面说理,指出_____。
4.“一切学问才会起来”中,“起来”在文中可解释为 _____,第④句中,加点的“问题”应取下列哪种解释()
A.须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B.事故或麻烦
C.关键、重要之点
D.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5.⑥⑦⑧三句同第①句的关系是_____,此三句中,_____句是一个小层次,提出一个小的论点;_____句是另一个小层次,用大学问家戴震“ _____ ”(填—俗语)的事例来证明 _____,进而证明_____。
6.本段如果只有前⑩句,意思也表达得很清楚,可是作者偏偏又加上了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九、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励志 感恩 奉献
①近来,《人民日报》刊登了几位大学生的感人事迹:
②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谷振丰,毕业时主动要求到地处西北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他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③上海中医药大学贫困学生孙悦礼,深怀感恩之心,立志报考医学专业,热心义工和公益活动。他说:“当医生,能给更多的人减轻痛苦。我要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别人。”
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冯圣兵,当年发起成立“圣兵爱心社”,8年间,爱心社通过卖报纸、收集废品、义卖商品及接受馈赠等方式,筹资帮助农村贫困家庭高中生近200名,其中90%步入了大学殿堂。’
⑤上述三个故事,反映出当代优秀大学生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融入民族振兴的伟大洪流,在投身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又着眼现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⑥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多属“独生”一代,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吃、穿、用、住基本不愁。身处宽松的成长环境,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有的大学生习惯于接纳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爱社会;有的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⑦远大理想、感恩意识与奉献精神都是今天的青年人不可或缺的,都需要我们注重养成,自觉践行。只有志存高远,懂得感恩,学会奉献,我们才会真正领会责任,回报社会,关爱他人,我们的社会才会多一份【甲】和宽容,多一份【乙】和温暖,多一份【丙】和团结。
⑧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未来呼唤着一代代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的青年人。新一代青年人应当更好地认清责任和使命,把握理想与现实,进而在祖国的需要里找到人生的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价值,在火热的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阅读第⑦段,根据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甲】处应填(理解 了解)
【乙】处应填(和谐 和平)
【丙】处应填(真挚 真诚)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②③④⑤段的论证过程。
[生活知识]
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左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夏至与农谚
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农事谚语,“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玉米夏谷快播种,大豆再拖光长秧。早春作物细管理,追浇勤锄把虫防。夏播作物补定苗,行间株间勤松耪。棉花进入盛蕾期,常规措施都用上,一旦遭受雹子砸,田间会诊觅良方。一般不要来翻种,追治整修快松耪。高粱玉米制种田,严格管理保质量。田间杂株要拔除,母本玉米雄去光。起刨大蒜和地蛋,瓜菜管理要加强。久旱不雨浇果树,一定不能浇过量。麦糠青草水缸捞,牲口爱吃体健壮。二茬苜蓿好胀肚,多掺干草就无妨。藕苇蒲芡都管好,喂鱼定时又定量。青蛙捕虫功劳大,人人保护莫损伤”。
夏至与成语“杯弓蛇影”
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夏至”也是诗人们的咏吟对象,唐朝权德舆《夏至日作》,“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与诗
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宋朝张耒《夏至》诗:“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