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逆反心理辅导案例(王燕妮)
初中生逆反心理辅导案例
——记一位优秀生逆反心理转变历程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自身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更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背景资料
王某某,就读九年级7班,男,14周岁,外地生,他是我班一个成绩中上的男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情绪化,好表现自己,该生属男生中的早熟型,已进入青春期,且已有青春期逆反心理,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叫他干的事偏不干。其父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家庭条件还是挺不错的。但是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有很大的原则上的分歧。其母亲一切任其自由发展即可。其父亲则认为从小要打好基础没。两人经常为这个问题发生分歧。
二、案例分析
1.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与“原有的理所当然的观点或行为”发生背离的内发的反向力量,在现实中表现为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你说正,却使我产生一种负的感觉,你本想叫我向东,我却偏偏产生一种向西的要求;你不许我这样做,倒反而使我增强了想这样做的欲望。其实逆反心理也并非中学生所特有,它往往隐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2.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2014年下半年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作业 上述案例中的王某属于自主逆反心理的表现。自主逆反在一些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其一,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有关。一方面青春期的少年,其心理发展处于依附与反抗的矛盾之中,随着独立性及成人意识的增强,他们需要学校和家长给自己自由思考活动的空间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成人感、自尊心的需要。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希望别人将自己当小孩看,他们反抗成人的约束,以表现自己已经长大,因而更容易产生“自主冲动”以至“自主逆反”。所以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会让父母感叹:“这孩子真长大了,连我们的话也不听。”另一方面他们仍是孩子,仍离不开成人的支持与保护,这是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属正常现象。其二,整个社会、学校及家长给中学生所造成的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也越来越重视知识和人才,所以在社会、学校及家长眼中好成绩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们造成了巨大压力。当他们遭受挫折时便产生了一种反抗情绪,有的甚至故意有违父母的意愿不好好学习。其三,由于学校和家长的关爱不够或教育方式不当,使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致使他们表现出极强的逆反性,从而使正常的教育失效,有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后来与吴某的交谈中,反应出他母亲对他过于严厉,事事都为他安排,不允许有任何“不”的现象,一旦有“不”就会大发雷霆。虽然他也知道母亲是为了他好,但是他对母亲的这些行为很不理解,结果就导致亲子冲突的发生。
三、辅导方法和过程
1、和风细雨,努力挖掘闪光点。
具有叛逆性格的学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爱“顶撞”,你说什么,他偏不听;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个别脾气暴躁的学生甚至会当面反驳或顶撞你,让你下不了台,这时我们先不要生气,也不要和他继续争执下去,如果不顾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场合地对学生大声呵叱,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首先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且停止这次谈话,防止矛盾的继续恶化,避免冲突的发生,然后我们要静下心来把学生犯错误的情况、性质以及所涉及的各方面情况了解清楚,再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找学生个别谈话,注意一定不能将学生的错误公布于众,使之产生无脸见人之感。谈话的时候,我们的语气一定要轻,要和风细雨,润物于无声之中,并且尽可能寻找其闪光点。
2、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叛逆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偶然间形成的,所以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应从一些小的方面对其进行引导,比如说早上早些到校;头发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修剪;自习课不应大声喧哗„„等等。从这些小事上对其提出要求,他不会因很难做到而放弃,他也可以体会到我们对他的关心。这些问题在王某某学生身上基本都存在,因此我先教给他基本的做人准则,如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诚实守信等,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学会容忍、平等和协调,培养他乐观开朗的良好性格。
3、加强沟通,取得配合
(1)与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通过与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让其他老师了解这位学生的情况,从而配合我的教育。同时也及时了解他其他科目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因势利导。(2)与其父母的沟通:通过与
2014年下半年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作业 其父母的沟通,让其父母达成一种一致的教育观点,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点。(3)与其他同学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让其他同学了解我对这位学生的一些做法,从而理解我的良苦用心,而不至于有其他想法。也配合我对这位学生的教育。
四、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一个学期下来,王某某同学的逆反心理已经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学习也比以前更认真了,成绩也名列前茅,在期末的评优评选中以高票数被评选为“优秀班干部”。我班上也因为少了他这个“特殊学生”,课堂纪律有了很大改善,已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在家里,顶撞他父母的次数也少了很多,父母因为他的教育起的争执亦几乎没有了。
五、评析和反思
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以上几点做法只是我的拙见,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分寸,逆反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具体对象要具体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第二篇:中学生逆反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逆反心理辅导案例
九年二班史建强
内容提要: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愿顺从的心理状态。有“逆反心理”的人常具有明显的“对抗”和“反控制”情绪,它不同于一般的抵触情绪,它是一种稳定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本案是班主任通过教育活动使一个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转化的例子。一.案例介绍
杨某是我班一个个成绩中等的男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家长叫他干的事他偏不干。
二.辅导方法
1、全面评价该生,努力挖掘“闪光点”。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就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进步得更快。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当我们教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所以一旦这个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些进步,我就立即表扬。
2.坚持疏导教育,保护该生自尊心
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杨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多次辅导,平时我就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让他接受你。
3.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经常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他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4.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所以在平时我都对该生关爱有加,经常找他谈心,问问家里的情况等。三.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杨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英语成绩进步很大。四.反思
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心病还得心药治”,为此,教师要加强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素质的培养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
总之,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非是不可解的疑难问题,只要我们教师认真探索原因,找出其思想根源,然后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必将受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心理学C证作业——初中生逆反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逆反心理辅导案例
——记一位优秀生逆反心理转变历程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自身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更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背景资料
王某某,就读八年级1班,男,14周岁,外地生,他是我班一个成绩中上的男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情绪化,好表现自己,该生属男生中的早熟型,已进入青春期,且已有青春期逆反心理,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叫他干的事偏不干。其父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家庭条件还是挺不错的。但是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有很大的原则上的分歧。其母亲一切任其自由发展即可。其父亲则认为从小要打好基础没。两人经常为这个问题发生分歧。
二、辅导方法和过程
1、和风细雨,努力挖掘闪光点。
具有叛逆性格的学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爱“顶撞”,你说什么,他偏不听;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个别脾气暴躁的学生甚至会当面反驳或顶撞你,让你下不了台,这时我们先不要生气,也不要和他继续争执下去,如果不顾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场合地对学生大声呵叱,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首先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且停止这次谈话,防止矛盾的继续恶化,避免冲突的发生,然后我们要静下心来把学生犯错误的情况、性质以及所涉及的各方面情况了解清楚,再找一个
2014年下半年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作业 合适的机会,找学生个别谈话,注意一定不能将学生的错误公布于众,使之产生无脸见人之感。谈话的时候,我们的语气一定要轻,要和风细雨,润物于无声之中,并且尽可能寻找其闪光点。
2、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叛逆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偶然间形成的,所以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应从一些小的方面对其进行引导,比如说早上早些到校;头发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修剪;自习课不应大声喧哗„„等等。从这些小事上对其提出要求,他不会因很难做到而放弃,他也可以体会到我们对他的关心。这些问题在王某某学生身上基本都存在,因此我先教给他基本的做人准则,如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诚实守信等,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学会容忍、平等和协调,培养他乐观开朗的良好性格。
3、加强沟通,取得配合
(1)与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通过与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让其他老师了解这位学生的情况,从而配合我的教育。同时也及时了解他其他科目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因势利导。(2)与其父母的沟通:通过与其父母的沟通,让其父母达成一种一致的教育观点,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点。(3)与其他同学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让其他同学了解我对这位学生的一些做法,从而理解我的良苦用心,而不至于有其他想法。也配合我对这位学生的教育。
三、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一个学期下来,王某某同学的逆反心理已经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学习也比以前更认真了,成绩也名列前茅,在期末的评优评选中以高票数被评选为“优秀班干部”。我班上也因为少了他这个“特殊学生”,课堂纪律有了很大改善,已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在家里,顶撞他父母的次数也少了很多,父母因为他的教育起的争执亦几乎没有了。
四、评析和反思
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以上几点做法只是我的拙见,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分寸,逆反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具体对象要具体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2014年下半年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作业
第四篇:初中生逆反心理
初中生“逆反心理”现象的调查报告
广西博白县实验中学刘晓芳
前言
“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提到逆反心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穿着奇装异服,留着怪异的发型;对于先进人物的宣传,学生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贬低宣传及宣传者;当老师表扬某学生遵规守纪、成绩优秀时,一部分学生的反应不仅不屑一顾,而且还会产生仇视心理;还有的学生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课就不舒服”……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调查动机
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穿着奇装异服,如低腰裤、烂洞裤、低胸褂、大冷天不扣扣子等。有的留着怪异的发型,如烫发染发、蓄长发,动作行为作态,故意与他人表现不同;对老师的教育臵若罔闻,甚至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对家长的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反感情绪,甚至以离家出走威胁。这些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如果不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我萌生了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的动机。
二、调查过程
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状态,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效的配合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做了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的成功,我们特做了以下准备工作,首先确定了调查对象为初一,初二,初三同学;其次,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80名同学;调查形式为固定时间统一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侧重点分别为:征集问题、发现逆反原因、征集解决方法。
三、调查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现今初中生存在着许多逆反心理的现象,尤其对班主任老师分析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很重要的意义,也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
向。我们常说教育工作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通过调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追寻心中的教育梦想,我们会更加努力!总之,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非是不可解的疑难问题,只要我们本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学生的逆反心理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调查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80%的都有过逆反心理。关于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占了65%,其中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占70%,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达到80%,关于逆反心理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很大影响影响的占40%,学生对于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来缓解的占80%,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
针对以上结果我们进行了深深的反思,我们常说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影响很大的因素。更何况初中阶段是孩子身体、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认真细致地做好疏通和缓解工作,怎么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呢?基于此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工作: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要明确。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首先,对于学生出现的带有正确性质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产生的不满何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
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错误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四、对策与建议
1、学校和家庭应正确认识中学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必然存在的现象;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弱化和减少逆反心理的不良影响; 改变逆反心理状态,可以促进学生与师关系的和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策略:
(1)当你在课堂上遇到学生对你的讲授内容采取怀疑的态度时给学生自主发言的机会,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分析,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从教师自身找原因,改变自己传授知识的方式。
这也是要求教师重视孩子的角色意识,尊重孩子。调查结果显示接触对象不尊重自己引来的逆反心理的占70%,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希望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被尊重的感觉。在生活中教给孩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一理念,让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乐成长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
(2)对学生厌倦学校生活,受不了制度约束,不关心集体,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时,要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形成正确认识;让周围的同学主动和他交往,激发他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发现他的长处,并让他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然后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后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减缓这一情形的占80%,所以应该让学生多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孩子既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增加交流的欲望,还可以化烦恼于无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3)当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把老师的批评当作恶意,出现顶撞行为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遇到这种情况先不处理,让学生回去,等他心情平静下来后再个别谈心;进行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得当。
3、家长策略:
(1)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有了独立的倾向。这阶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变化大并难于驾驭。他们有了喜怒哀乐,不但不愿向父母吐露,还要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如果父母处臵不当,如对孩子的表现刨根问底,或是漠不关心就会增强他们的反抗情绪。
作为父母应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当孩子的知心朋友,争取成为他们倾吐心事的对象和安慰者。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心理断乳期”。
(2)叛逆心理在青少年身上是全方位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表现在学习方面,若是父母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孩子时,他们不仅不会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还会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若孩子对一些事物的爱好和探索,家长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不能以一成不变、简单粗暴干涉的方式来约束孩子,应该突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家庭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父母应该在平时多留意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想法,注意与孩子沟通,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也多向老师求教,双方配合合理引导,使孩子个人爱好与他长远的人生目标衔接上,从而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父母应想办法与孩子交朋友,从而得到孩子的信任停止发言,等 孩子心情平静之后,再与他讲清道理;鼓励孩子继续发表见解,并给以适当的引导,作出中肯的评价;孩子注重仪表,讲究吃穿时多沟通,有选择的满足。
结语
我们要充分认识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危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容易冲动,心态也不很成熟,对问题缺乏全面客观的意识,所以不要总是盲目地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在经验教训中不断进步。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我们常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想,我会更加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加油!
2013年10 月10日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逆反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逆反心理
Lcj转载
【辅导简介】
陈X,男,13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眼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我通过与该生交流,了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和个别老师教育不当。制定了辅导计划,并实施。主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坚持正面疏导教育,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使该生的逆反心理有所改观,作业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健词】
初二 逆反心理 辅导教育
【原因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陈X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
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
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陈X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陈X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陈X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陈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陈X的逆反心理已有所改观,和同学、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