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逆反心理体现及应对措施
初中生逆反心理体现及应对措施
孟家桥中学英语教研组 刘光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电子产品的问世,对孩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孩子不服管,和家长、老师对着干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如何教育学生,怎样教育好学生,就成了广大教师要面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探索一些比较好的教育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工作总结了一些初中生的逆反心理的看法。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首先,对教师的教导全当耳旁风。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的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难管了”。的确,在老师眼里调皮捣蛋、喜欢闹的学生,不是今天犯个错,就是明天犯个错。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有的是表面顺从,实际上一跨出办公室的门就忘,照犯不误;有的则很干脆地直接和老师顶嘴,全然不顾后果。这个班我是从七年级开始带的,一天班长反映,班上有两位男生没有上化学课。是的,他们逃课了。事后,我找来了这两位男生,与他们进行了一番谈话。我问他当时为什么这样做。两位男生说:“化学老师问他俩为什么作业没写完?他们说:“不会写”。老师就说:“为什么别的同学都会写,就你们不会写,肯定是你们没用心,就是想偷懒”。这两个学生说:“当时他俩一听老师的话,感到自己受了很大的冤枉。其实用心做了,实在是因为基础太差,上课没听懂才不会写的。他们希望老师能理解,可是老师的话让他们很受伤,于是就选择逃课了。”经调查,发现这两个学生经常和化学老师对着干,在和他俩的交谈中也流露出对老师的讨厌,甚至发展到对化学课的厌恶。其次,没有树立正确的榜样。现在的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认知能力,并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观察社会,当他们发现自己所观察的与被教育的不相符,有违事实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诱发逆反心理。如,当我们在宣传先进人物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工作的事迹时,偏偏在他们生活的周围出现的是领导干部贪污腐化、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现实。于是,他们在接受教育时,就会由对丑恶现象的愤恨,转而导致对新闻报道中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真实的。然而由于无力改变现状,又对那些报道事迹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于是说风凉话就成了他们发泄心中困惑的途径。所以在对是否向先进人物学习时,有 许多的同学没想过向他们学习。这样的结果势必将会导致新生一代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隐患。
再次,对生活没有理想。由于社会的进步,许多的学生在家里不干活,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能够达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境地。我班的一名男生,说实话他非常的聪明,就是因为家长从小对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许多坏毛病。一天总想着干一些投机取巧的事,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
最后,随大流。学生已进入九年级,我班有几个学生已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有一部分学习程度中间的学生,不服老师的说服教育。他们认为后面几个学生老师都不严格要求。不是不严格要求,而是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这一部分学生因此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我觉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并不可怕,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在工作中,我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比如,跑操的时候老师跟着跑,要求学生中午到校安静的学习,教师也必须到教室里安静的站一会儿。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你有一种亲和力,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攻自破。
其次,满足学生一定的需求。我班有一名学生,他可以不吃饭也要去上网,他说:“这是他现在唯一的爱好,我们不能剥夺他唯一的爱好”。由于刚开始的错误做法,他和老师对着干。经过调整思路,满足他的爱好。但是,我也提出了一定的条件,必须有时间的限制,而且只有在周六、周日两天里进行,还有时间限制。结果很好,学习积极了,作业也能认真的完成了。
最后,敞开心扉,真心交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作为老师我们应拿出积极的态度,去和学生进行交流,给他们创作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的环境。
新型的平等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共同铸造,拿出我们的爱去融化学生纯洁的心灵。
第二篇:初中生逆反心理
初中生“逆反心理”现象的调查报告
广西博白县实验中学刘晓芳
前言
“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提到逆反心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穿着奇装异服,留着怪异的发型;对于先进人物的宣传,学生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贬低宣传及宣传者;当老师表扬某学生遵规守纪、成绩优秀时,一部分学生的反应不仅不屑一顾,而且还会产生仇视心理;还有的学生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课就不舒服”……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调查动机
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穿着奇装异服,如低腰裤、烂洞裤、低胸褂、大冷天不扣扣子等。有的留着怪异的发型,如烫发染发、蓄长发,动作行为作态,故意与他人表现不同;对老师的教育臵若罔闻,甚至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对家长的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反感情绪,甚至以离家出走威胁。这些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如果不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我萌生了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的动机。
二、调查过程
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状态,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效的配合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做了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的成功,我们特做了以下准备工作,首先确定了调查对象为初一,初二,初三同学;其次,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80名同学;调查形式为固定时间统一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侧重点分别为:征集问题、发现逆反原因、征集解决方法。
三、调查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现今初中生存在着许多逆反心理的现象,尤其对班主任老师分析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很重要的意义,也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
向。我们常说教育工作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通过调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追寻心中的教育梦想,我们会更加努力!总之,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非是不可解的疑难问题,只要我们本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学生的逆反心理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调查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80%的都有过逆反心理。关于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占了65%,其中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占70%,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达到80%,关于逆反心理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很大影响影响的占40%,学生对于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来缓解的占80%,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
针对以上结果我们进行了深深的反思,我们常说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影响很大的因素。更何况初中阶段是孩子身体、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认真细致地做好疏通和缓解工作,怎么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呢?基于此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工作: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要明确。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首先,对于学生出现的带有正确性质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产生的不满何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
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错误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四、对策与建议
1、学校和家庭应正确认识中学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必然存在的现象;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弱化和减少逆反心理的不良影响; 改变逆反心理状态,可以促进学生与师关系的和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策略:
(1)当你在课堂上遇到学生对你的讲授内容采取怀疑的态度时给学生自主发言的机会,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分析,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从教师自身找原因,改变自己传授知识的方式。
这也是要求教师重视孩子的角色意识,尊重孩子。调查结果显示接触对象不尊重自己引来的逆反心理的占70%,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希望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被尊重的感觉。在生活中教给孩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一理念,让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乐成长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
(2)对学生厌倦学校生活,受不了制度约束,不关心集体,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时,要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形成正确认识;让周围的同学主动和他交往,激发他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发现他的长处,并让他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然后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后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减缓这一情形的占80%,所以应该让学生多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孩子既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增加交流的欲望,还可以化烦恼于无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3)当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把老师的批评当作恶意,出现顶撞行为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遇到这种情况先不处理,让学生回去,等他心情平静下来后再个别谈心;进行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得当。
3、家长策略:
(1)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有了独立的倾向。这阶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变化大并难于驾驭。他们有了喜怒哀乐,不但不愿向父母吐露,还要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如果父母处臵不当,如对孩子的表现刨根问底,或是漠不关心就会增强他们的反抗情绪。
作为父母应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当孩子的知心朋友,争取成为他们倾吐心事的对象和安慰者。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心理断乳期”。
(2)叛逆心理在青少年身上是全方位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表现在学习方面,若是父母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孩子时,他们不仅不会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还会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若孩子对一些事物的爱好和探索,家长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不能以一成不变、简单粗暴干涉的方式来约束孩子,应该突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家庭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父母应该在平时多留意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想法,注意与孩子沟通,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也多向老师求教,双方配合合理引导,使孩子个人爱好与他长远的人生目标衔接上,从而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父母应想办法与孩子交朋友,从而得到孩子的信任停止发言,等 孩子心情平静之后,再与他讲清道理;鼓励孩子继续发表见解,并给以适当的引导,作出中肯的评价;孩子注重仪表,讲究吃穿时多沟通,有选择的满足。
结语
我们要充分认识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危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容易冲动,心态也不很成熟,对问题缺乏全面客观的意识,所以不要总是盲目地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在经验教训中不断进步。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我们常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想,我会更加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加油!
2013年10 月10日
第三篇: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
摘 要: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存在是较为普遍的,它的形成来源于方方面面,本文着重探讨初中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以及作为教师采取哪些应对策略,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关键词:逆反心理 原因 对策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是大量存在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会遇到有些学生与之“顶牛”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抱怨孩子上了中学就没有小学时候听话了,有时甚至蛮不讲理,有的对教师和家长的正面教育持“对着干”的态度,以“反其道而行之”为快,有的故意做出与自己主观意识相违背的行为。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应对,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存在严重逆反心理的学生,最容易导致情绪躁动和逆反行为,甚至酿成不良后果,笔者就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于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作为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生理上的发育开始趋向成熟,使他们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出现了一种脱离成人的倾向,他们由小学那种学习生活突然过度到紧张的中学生活中,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就表现得特别突出。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教育的影响,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因素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按照中学生的心理变化的特点进行管理,而是采用简单、粗暴、强制性的压服或惩罚的方法,过分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其感到压抑,使得学生把老师的合理要求、正面的教育视为专门针对他们的“管”“卡”“压”,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做本来愿意做的事,甚至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结果造成一些 “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
3、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
有的家长没有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把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当小孩看待,使孩子产生不满和反感。还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存在误区,期望值过高,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个教育者而不是父母,只重视智力的培养,没有好好把握教育规律,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失去信心,反其道而行之,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同时在一些家庭中教育要求不统一,家长的溺爱,放任,或者专制,或采用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统一,特别是祖辈和父辈之间的不统一,使孩子无所适从。
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应对,就会向产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笔者认为对于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1、注重班集体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
学生对老师在班级提出的表扬、批评、号召和要求等做出的心理反应,总是和班级的风气相联系的。如果班风正,每个学生都积极向上,有正义感,教师在班级提出的正确意见就会得到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拥护;如果班风不正,歪风邪气占上风,教师一些正确意见也可能被曲解,优秀学生受到孤立,一些调皮的学生胡作非为,不受约束,干扰教师正确意见的贯彻。所以说教师只有着力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树立正确的风气,才可能防止学生一些逆反心理的产生。
2、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教育方法要妥当
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感情用事,不要见到好学生就喜笑颜开,见到差学生就紧皱眉头,横眉冷对。在感情上不要有亲有疏,把学生分成等级。表扬好学生不夸张,批评差生不过分,批评学生要讲方法,对学生要多做些引导、耐心的说服工作,态度要和风细雨,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师生之间经常交往思想、感情,关系融洽、和谐,这都有利于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3、对学生已形成的逆反心理的处理要慎重,不可盲目地埋怨学生
首先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先看看是由于学生思想上的问题造成的,还是教育态度和教师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如果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问题,教师就要耐心地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如果是属于教师态度和教育方法上的问题,教师就要主动承担责任,虚心向学生说明自己的失误。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教师态度诚恳,指导思想对头,学生还是能够理解和谅解教师的,这样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消除。
总之,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非是不可解的疑难问题,我想只要我们本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学生的逆反心理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
参考文献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解决现代人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P637
第四篇: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姓名 :郝艳丽学号:20065050054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指导老师:刘雪
摘 要: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为更好地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为其能顺利进入高等学府打基础。学生在初中时期心理上会产生急剧的变化,对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做调研,为更好地发现其中的规律,更好地指导这一关键时期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初中生 逆反心理 调查 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上蔡县第二中学周边社区环境不是很好,生源不理想。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筛选后进入此校。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此外,本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为其能顺利进入高等学府打基础,这正是本次调查初中生心理现状的目的。
二、课题的界定
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类型来看,一般有自负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种类型。本次调查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内涵是通过对本校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以便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为其能顺利进入高等学府打基础。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公开信调查和谈话式调查。2009年9月上旬,我们向全校教职工宣讲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们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内涵、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发出公开信,由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供可能属于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同时,我们选择了初三的一个班进行谈话式调查(话题是:三年来,你对教师或家长是否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你渲泄此种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学生写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绪的表现形式。第二步,2009年9月中旬,我们认真分析了第一步调查的资料,又研究设计了调查卷,然后选定9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对初三(7个班)300余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二次调查:2009年9月下旬,在对学生和教师近一月的心理疏导之后,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份调查卷,对原初三195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实施了对比验证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公开信与谈话式调查结果:
60封公开信调查反馈:认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师为100%,列举出可能属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现的教师为71%(43份)。谈话式调查反馈:三年来对教师和家长曾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的学生分别为48%和22%,其反感情绪的渲泄方式有10余种(下文将作具体分析)
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第1次第2次
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7%
2、认为教育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87%64%
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38%33%
(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人数百分数
1、诊断受挫情形明显减轻
106人54%
2、诊断受挫情形未见减轻
45人23%
3、诊断受挫情形有所加重
12人6%
4、认为经疏导能把挫折转化为动力
57人29%
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第1次第2次
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7%
2、认为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87%64%
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38%33%
(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如下:
(二)初步分析
1、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从心理角度说,初中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成人感较突出,但却缺乏涵养,往往会过分地强调自我,表现自我。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当他们的需要因不能满足而感到受挫时,往往会采取怀疑和敌视态度看待周围世界。而这种怀疑与敌视态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总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是我们平时观察不够,未能发现或观察到了却未作细致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罢了。经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会在学习、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现渲泄反感情绪。
(1)学习方面:大多表现为兴趣谈化或丧失,经常走神,学得及其被动;有的表现为故作学态或抄袭作业,以逃避老师或家长的责备;严重的会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转移同学注意力,干扰教师教学;少数学生还会借故迟到,早退甚至借故负气出走。
(2)交往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老师或家长敬而远之,不理不睬,装聋作哑,不说真话;有的会背后嘀咕或说长道短,甚至假传教师意图,离间师生关系;严重的会故意找茬或当面顶撞。
(3)工作方面:有的会在班级工作中敷衍了事,不负责任,以此渲泄内心的不满;完全把自己当作局外之人。
3、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导致学生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师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去实现的。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忽视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措施不适应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加之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一味地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要求学生,则难免会出现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引起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诸因素中,教师的不当行为的确不容忽视。根据调查卷的反映,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教师行为有:重复哆嗦,随意拖堂,教法陈旧,作业过量;讽刺挖苦,当众训斥,告状揭短,秋后算帐;偏爱优生,漠视差生,随意停课,体罚与变相体罚。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误作早恋看待也会引起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校周边环境差,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普遍存在。据调查卷的反映和观察所见,易引起学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长行为有:唠叨、贬斥、打骂;擅定考分指标;许诺不兑现;家庭纠纷,夫妻离异;此外,强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参加名目烦多的校外补习也会引起逆反心理。
(3)学生自身因素。
初中生身心发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动复杂而激烈,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常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心理需求与现实的制约矛盾日趋突出,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因之一。其次,现在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衣食玩乐条件优越,缺乏磨练,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来挫折内化为前进动力,也是易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因之一。
四、主要疏导措施与初步效果
在认真分析了第1次调查结果后,经反复研究,建议本校采取以下措施对教师、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力争在一年内使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有明显改进,把学生的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得到缓解。
1、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融洽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改善来自教
师的使学生心理受挫的外部条件。
要实现上述设想,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学校除了及时地与施挫教师谈心外还利用政治学习经常地向教师通报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时对教师进行宣传教育。此外,学校还应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以“读书会”为阵地,引导教师们学习中外教育教学新经验、新理念。通过《逆反心理的成因》、《逆反心理的疏导技巧》、《焦虑心理的辅导》、《挫折心理》、《创新人格与心理发展》、《创新潜能开发与心理发展》等专题讲座和讨论交流,使教师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师生观,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改进教育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希望过去那种因恨铁不成钢而发生的不当行为明显减少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蔚然成风。
2、开放聊天室,开放聊天信箱,以心理咨询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努力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改善形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部条件。
心理教师接待来访学生要能十分自然地抛弃自身价值和经验参照体系,以“真实的自我”而非角色的朋友身份坦诚地面对来访的学生,开试布公地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并能以各种心理暗示技巧,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增强他们的受挫能力。
第五篇:初中生逆反心理测试题
日期:姓名:是否
1、你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吗?()()
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3、如果父母再一次叮嘱同一件事,你就厌烦吗?()()
4、你欣赏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
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
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划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
7、老师和父母越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习吗?
8、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
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
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定使你感到一种快乐吗?
11、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愤怒吗?
12、你是否认为老师有很多缺点和错误?
13、对别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别想尝试一下吗?
14、你喜欢搞一些被捉弄者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吗?
15、你是否觉得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小事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16、你蔑视权威吗?
17、对批评你的人,你都感到讨厌和恼恨吗?
18、你是否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19、你习惯上总是按照大多数人说的去做吗?
20、对你感到没有意思的事,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好好去干吗?
21、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吗?
22、人们对你很不重视吗?
23、一旦决定了干一件事,不管别人指出这件事多么地成问题,你也不会改变主意吗?
24、你总是对老师表扬的同学感到反感,不想理那个同学吗?
25、你喜欢干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学注意的事吗 ?
26、当你被别人说的火冒三丈时,你就故意不按照他说的去做吗?
27、你讨厌那些当干部的同学吗?
28、你认为上课时出现一些老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令人开心吗?
29、对伤了你的自尊心的人,你是否要给他添一些麻烦,()()
()()()()()()()()()()()()()()()()()()()()()()()()()()()()()()()()()()()()()()()()()()()()()()让他感到你不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