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江西国考大纲
2018年江西国考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国考报名入口国考职位表国考真题及答案国考与省考的区别相信很多朋友都想报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那么2018年江西国考大纲你知道吗?详情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根据往年惯例,2018年江西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10月中旬启动,届时出国留学网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提供2018年江西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您也可以查看《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以供您参考。
2018年江西国家公务员报名可能出现的问题答疑 1.报名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提交后,没有页面显示为空白页
答:点击提交后,如果出现空白页,请稍微等待,可能是网络速度原因引起,如果时间过长仍无法打开,请先关闭IE浏览器。重新进入人事考试网,无须再注册新用的用户,用原来注册用户登陆系统,进入后点击报名资料填写/修改,查看信息是否正确。
2.网上报名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提示网页上有错误
答:网上报名系统要求浏览器版本为IE6.0或IE6.0以上,请先确认本机浏览器是在IE6.0及以上,如果不是IE6.0浏览器,请先将IE升级到6.0版本,然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工作。另外提醒,在报名时请将上网助手、防火墙等拦截工具作详细设置或停用。推荐使用IE浏览器访问考录专题网站,如IE浏览器版本较高,请选择兼容模式浏览。
点击查看完整版>>>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可能出现的问题答疑
江西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江西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2018年江西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2018年江西国家公务员职位表下载
2018年江西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 行测 | 国考模拟试题
第二篇:内蒙古2018年国考大纲
内蒙古2018年国考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国考报名入口国考职位表国考真题及答案国考与省考的区别内蒙古2018年国考大纲你想知道吗?那快来看看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栏目为您整理的资料吧。希望大家都能按照国考大纲复习。
根据往年惯例,2018年内蒙古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10月中旬启动,届时出国留学网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提供2018年内蒙古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您也可以查看《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以供您参考。
2018年内蒙古国家公务员报名可能出现的问题答疑 1.报名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提交后,没有页面显示为空白页
答:点击提交后,如果出现空白页,请稍微等待,可能是网络速度原因引起,如果时间过长仍无法打开,请先关闭IE浏览器。重新进入人事考试网,无须再注册新用的用户,用原来注册用户登陆系统,进入后点击报名资料填写/修改,查看信息是否正确。
2.网上报名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提示网页上有错误
答:网上报名系统要求浏览器版本为IE6.0或IE6.0以上,请先确认本机浏览器是在IE6.0及以上,如果不是IE6.0浏览器,请先将IE升级到6.0版本,然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工作。另外提醒,在报名时请将上网助手、防火墙等拦截工具作详细设置或停用。推荐使用IE浏览器访问考录专题网站,如IE浏览器版本较高,请选择兼容模式浏览。
点击查看完整版>>>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可能出现的问题答疑
内蒙古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内蒙古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2018年内蒙古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2018年内蒙古国家公务员职位表下载
2018年内蒙古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 行测 | 国考模拟试题
第三篇:2014国考申论大纲
2014国考申论大纲
一、历时5年一变惊人
自从2010年国考大纲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进行全新定义,国考申论划分副省级、地市级两级考试以来,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不负众望,再次挑战了考生的极限,考试时限调整为“180分钟”。相较往年,申论考试时间增加30分钟。
【中公预测】由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本次考试时间增加是为了增加两类试卷的区分度。
区分一:主题不同。从申论考试材料主题来看,2011年、2012年、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均是完全不同的材料主题:2011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 “黄河的治理开发与黄河精神的弘扬”,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农村子弟教育问题”;2012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化解社会道德危机,推进社会道德重建”,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加强安全文化教育,保障公共安全”;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试卷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保留文化多样性”,而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推断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与地市级申论材料主题仍会不同,能力考查侧重也会有所不同,考生可根据自己报考职位所属级别进行针对性复习。
区分二:细节变化。考生切不要因为多了30分钟的作答时间而沾沾自喜,本次时间变化预示着试卷细节如材料篇幅、题目数量、作答字数均有可能发生相应变化。2010年-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一直为四道大题,其中第一道题目包含两问,2013年直接改为五题模式,随着考试时间的增加,题目数量会增至6题,甚至7题,作答字数势必会相应增加。
二、五大能力雄据主位
大纲依旧强调:“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同往年相比,关于能力的阐述一字未变,可见申论仍是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考试。文案工作能力是每位公务员应对机关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申论测查的重点恰恰是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需领悟五大能力的考查重点。
(一)阅读理解能力
作为五大能力之首,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达到如下要求:
第一,准确理解,即能够给定资料的内容、含义及各部分的关系。如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市地级)给定资料3,重点考查考生能否正确理解“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这一应急管理的重要概念;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给定资料6,考查考生能否领悟“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深刻含义。
第二,把握本质,即能够抓住给定资料的本质,精准的领悟命题人透过材料传达的意图、主旨或精神。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给定资料5谈到了美国利用强大的语言优势达到的目的,也谈到了世界其他国家为了保护本民族的语言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其隐藏的命题人意图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说明我国对汉语的保护政策还不够;二是说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考生如果不能理解第二个层面,对材料主题的把握就会出现偏差,流于肤浅。
(二)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申论必考能力,考生应该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观点鲜明。即按照题干要求,综合给定资料中命题人的意图,准确提炼观点且观点鲜明。如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第一题:“谈谈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这一说法的见解”,要求考生能够精准提炼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一旦毁灭则无法再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这一主题。
第二,理据结合。理,就是理论和政策,考生应能够恰当地运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理论和政策,对给定资料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近年来,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地市级,都重视考查考生的政策分析水平,因此考生应对政策分析予以重视,辅助自己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据,就是恰当运用给定资料里提供的各种案例、事实、数据等论据,以辅助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贯彻执行能力
贯彻执行能力贴近实际,近几年命题均通过应用文写作为载体对该能力进行考查,且考查比重有增无减。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考查了讲解稿及网站宣传短文,而市级在给定讲座主题的前提下,要求考生指出讲座的重点,考查形式趋于灵活,因此,考生在练习应用文写作时,不应仅局限于掌握公文的写作逻辑,还应掌握讲解稿、宣传短文等类型应用文的写作框架。
(四)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申论必考能力,虽然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未出现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但是并不能排除2014年出题的可能。因此考生还是应提高警惕,掌握如下要求:
第一,角度正确。解决问题时,考生要明确自身立场,一般题干未明确说明时,均应以“政府角度”作答,即思考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会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如果题干明确限定身份,考生便可按照题目要求转换身份,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对策具体。申论考试切忌使用对策模板,或提出“假、大、空”一类令阅卷者深恶痛绝的对策,一定要保证对策的具体可行、切合实际。
(五)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最能体现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考生务必重视该能力的训练。第一,简洁流畅。由于申论考试严格的字数要求,因此考生必须保证用语简洁,这不仅能节省作答字数,也可以向阅卷者展现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把控能力。申论文章写作题均会出现“语言畅达”、“语言流畅”的要求,因此考生要恰当选用关联词语,保证作答语句畅通。
第二,规范生动。规范指考生应避免使用口语、网络用语,而应使用书面语、机关常用语、惯用语,以求达到大纲要求。在规范的基础上,考生应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及名言警句,为作答增添文采的同时获得阅卷者青睐。
三、复习循序渐进 切勿乱了方寸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不要因为申论考试时限增加,而方寸大乱,还应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第一,做真题,知晓不足。考生应以最新一套真题为基础,通过在规定时间内作答,知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第二,读教材,补齐短板。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选择一本恰当的教材,通过学习教材的解题思路、作答方法来KO自己的不足,从而补齐短板。
第三,练模拟,培养感觉。考生在练习真题后,可选择与真题难易程度接近的模拟题,通过练习培养自己的临场感觉,把控自己的作答时间。但是不提倡考生使用题海战术,那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疲惫无法自拔。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变化虽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两类考生一方面要深刻领会“180分钟”背后的含义,调整作答时间模拟训练;另一方面也仍要切记“稳中求胜”,坚持锻炼申论各大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调整好作息,做好规划,在余下的四十天里用知识武装头脑,克服心中的恐惧与担心勇往直前,相信考生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第四篇:2015江西教资国考高级中学《生物》考试大纲二
2015江西教资国考高级中学《生物》考试大纲二
(三)教学设计 1.学习需求分析(1)分析学习者
l 分析高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一般特征,如年龄特征、整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
l 分析高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差异性,如个性差异、知识水平差异、不同的学习态度等。
(2)分析教材
l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特点,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明确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l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明确核心概念,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2.确定教学目标
(1)领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根据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并准确表述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
策略和方法。
(2)合理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4.设计教学过程
(1)合理安排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环节。(2)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3)分析并评价教学案例。5.撰写格式规范的教案
6.了解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评价类型及其特点 7.简答题
(1)绘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简图,标出主要部分名称,并描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在进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一概念的教学中,你认为教学难点是什么?简要说明如何突破该教学难点。
3.教学设计题
阅读“细胞有丝分裂”的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略),确定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目标。
4.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引入新课
提前10天左右让学生利用玉米种子培养幼苗(可用小培养皿,底
部铺浸湿滤纸的方 法)。实验分2组,一组在完全不透光的盒子中,另一组在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盒子中。上课前选取实验结果较明显的幼苗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 出疑问:一侧开孔的盒子中的幼苗弯曲向光生长,为什么?
第五篇:江西吉安2017国考申论备考:从大纲入手轻松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江西吉安2017国考申论备考:从大纲入手轻松提高解决
问题能力
从近几年国考题型出现的频率来看,提出对策题近四年没有出过,但是这并不代表提出对策题不重要,虽然提出对策题目考察频率略有下降,但是背后所考察的解决问题能力仍然在国考大纲中,未曾删去,因此不可忽视。这也从侧面说明,国考命题越来越灵活,题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晰,十分融合。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带领大家回归本源,从考试大纲中找出命题人的意图,进而切中要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
国考大纲中,对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表述: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在给定资料的理解分析基础之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意在说明招考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即见多识广、社会经验丰富。并非想招录那些读死书,死读书毫无社会实践的书呆子。
“在对给定资料的理解分析基础之上”,意在说明,要点的来源依然来自材料,因此,材料必须要分析到位,仔细全面,不可疏漏一点;“发现和界定问题”,意在说明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一定针对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予以针对性的解决,不要去解决与材料反映无关的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意在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及措施要具有可行性,包括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伦理可行性,不可拍脑袋随意堆砌对策,更不可脱离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意在说明解决问题的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中操作实施的下去,即对策越具体越好,不可空谈理念。
通过中公教育专家的讲解,我们可以掌握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质,在做题时可灵活运用在其他的题目中,做到问什么答什么,不拘泥于一个僵化的题型本身,努力提高招考单位所需要的合格称职的能力。
下面给大家一些申论热点,让大家更好的学习: 背景链接
2016年5月,一位名叫李新奇的服刑人员“吃空饷”,引发了舆论关注。据报道,这位曾任陕西省扶风县林业站副站长的李新奇,已经有十余年未到单位上班,但却照领工资,而在其因非法经营罪服刑期间,仍然拿着每月5000多元的工资单。
综合分析 [原因分析]
第一,“吃空饷”问题有体制“病因”。“吃空饷”大致可分为“娃娃饷”、“矿工饷”、“病假饷”、“多头饷”、“冒名饷”、“死人饷”、“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当然也包括“提前退休二线”之类,看似提前让出权力岗位,却是变相地导致了人浮于事,编制冗余,“老资格”之下,也有了“吃空饷”的底气。
第二,“吃空饷”有政策执行传导缺位“病因”。尽管在很早以前国家相关部门就研究制定治理了公职人员“吃空饷”和解决超编用人、编外用人的政策措施。然而在权力与利益相扶持之下,政策执行度被打了折扣,我们看到的是“吃空饷”吃空饷”年年查,年年生的尴尬。
第三,“吃空饷”有处分流于形式化“病因”。近年几起著名的“吃空饷”事件处理结果,无非是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或者辞退当事人,追缴工资;更有案件打出“家庭困难”、“曾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等等处分来弱化处理结果,这般形式化的处置是在传递禁止信号还是鼓励信号呢? 总之,吃空饷现象频发,一方面是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改革进程中,下海官员的身份不明晰,缺乏明确的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安排。另一个方面,在基层权力的逻辑中,熟人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看面子、拉关系等等举动,在基层官场尤其有深厚土壤。
[影响] 在当前高倡公平公正的社会大背景下,一面是一边坐牢一边还能领工资的“权力者”,一面是每日辛勤工资却依旧薪水不多的劳动者,一面是官员子女未毕业就能领上薪水,一面是普通百姓家的儿女为寻找工作深深苦恼,这种强烈的对比严重偏离国人对公正、平等期待,给人一种面对现实的撕裂感。如果官员或者官员家属总能打好权力的“擦边球”、以权谋利,那么这种地位的不平等感更会煽动社会的消极情绪,政府的公信力度会因为一桩桩“特权事件”渐渐下滑。
[参考对策] 中公教育专家分析:
一是规范编制的管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其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源于政府税收,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这些部门的编制规划、编制使用,以及员工的录用、升迁、离岗离职等情况,自然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甚至可以考虑逐步推行编制实名制,推动编制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要强化法规制度的约束力。着重加强对人事和财政监管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停薪留职、借用借调等行为,健全层层审批及动态跟踪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吃空饷”行为入罪量刑,使查处时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是要完善监督机制。要着力改变治理“吃空饷”自上而下的单一格局,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举报渠道,落实快速查办及信息反馈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广大群众对“吃空饷”的监督,构建较为完善的监督网络。
四是要强化惩治的威慑力。只有惩治有力,预防才能有效。要做到有案必查、查必从严,加大“吃空饷”者的违法成本,不仅要向“吃空饷”者追缴违法所得,还要清理出干部队伍,并追以刑责。同时还是对“吃空饷”行为实行源头追溯问责,对“吃空饷”行为负有领导责任、直接责任或监管责任的领导干部,对涉及帮助“吃空饷”者违规操作的单位或干部职工,按照问责制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给予组织处理、党政纪处分或追究刑责,从而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遏制“吃空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