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试用青少年心理咨询大纲
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1)师生关系的问题;(2)亲子关系的问题;(3)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
(4)对异性的看法问题;(5)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1)学习压力问题;(2)厌学问题;(3)学习困难问题;(4)学习障碍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1)自我评价问题;(2)自我体验问题;(3)自制力问题。
心理健康的含义
(1)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 :心理健康与否,往往来自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是作为影响体验的潜在因素;
(2)辩证地看待心理健康 :绝对心理健康是不存在的,不同人在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所谓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表述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标准(四条):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顺利;有幸福感;发挥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经典十条):自我安全感;了解自己;理想、目标切合实际;适应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控制情绪;适应群体,发挥个性;适当满足个人需要。美国人格心理学的标准(七条):自我开放(不自我封闭);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安全感;正确地认识现实;胜任自己的工作;自知之明;内在的统一的人生观。第二章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定义
心理咨询其英文为counseling;心理咨询是专业人员运用心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帮助,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和个性充分发展的过程。心理治疗在英文中有时被称为psychotherapy或 therapy。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都有近百年历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1)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同或相似点在两者关系的性质上。两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 并贯穿到咨询或治疗过程的始终。(2)在工作的目的上。两者都希望通过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增长的目的。的。(3)在工作的对象上。两者的工作对象常常是相似(4)在指导理论和方法技术上。两者所遵循的指导理论和采用的方法、技术常常是一致的。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不同之处 已复原的病人。(1)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心理治疗则主要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正在恢复或行工作的。
问题,主要问题有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恋爱婚姻(2)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等方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往往是某些神经症、性变态、行为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及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
般为咨询一次至数次,少数可达十几次。而心理治疗则往(3)所需的时间不同。心理咨询所需的时间较短,一往费时较长,常需数次、数十次不等,有的需要数年方可完成。
较浅,大多在意识层面进行,更重视教育性、支持性、指(4)涉及意识的深度不同。心理咨询涉及的意识深度导性工作,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或在对现存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改进意见。而心理治疗的某些流派主要针对无意识层面进行工作,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的人格。明确;而心理治疗的目标常比较模糊,(5)目标不同。心理咨询的目标往往较为直接、它往往着眼于整个具体、人的成长和进步。
美国),从事心理治疗的人接受专业训练的时间多于心理(6)专业训练及所属专业组织不同。在国外(尤其在咨询专业工作者。此外,各自所属的专业学术团体也不相同。
询者((7)(8)起源不同。
counselor称谓不同。),求助者被称为来访者或咨客(在心理咨询工程中,帮助者被称为咨client);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帮助者被称为治疗者(therapist),求助者被称为病人或患者(patient),也有称为来访者的情况。
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帮助对象(来访者或患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意义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涵义中可以得知,心理咨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维护和增进心身健康,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和潜能开发。
获取来访者的个人生活史,1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有助于加深心理与行为研究 也能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活咨询者往往能详细动,特别是深层心理活动内容,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理解人类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以作为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依据,2经由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而获得的资料,.为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进而为提高全社会这些都可乃至全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贡献,才能实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最大价值。
者和治疗者常常受到来访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最重要的3虽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有助于咨询者和治疗者的个人完善
咨询是,常常能从来访者或患者的生活经验里获取教训,反省自己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以及自己的心理卫生,督促自己改善性格,改善自己的应对方式,改善自己的心理生活。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发展 发展历史概况: 启动阶段1949-1965;空白阶段1966-1977;
准备阶段1978-1986;发展阶段1987至今 ; 目前的发展 ; 存在的问题 ;
心理咨询及治疗对专业工作者的要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流派
三大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
1(、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疗法。1)特点:①治疗的目标:通过对案主的心理分析,将
这些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人格结构的协调和健康发展。
际关系障碍、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②适宜病症:癔病、心理创伤、性心理障碍、人抑郁症、适应性障碍等。
(2)方法与技术:③治疗的时间:旷日持久。
①自由联想:让案主在毫不拘束的情境下,尽情讲述自己心中所想到的一切,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的体验,甚至自己内心深处荒谬的、稀奇古怪的观念和想法,都尽情地说出来。
②梦的解析:根据案主在清醒状态下所报告的梦来分析其潜意识中的需求。的情感关系转移到咨询者身上。③移情分析:移情指在分析的过程中,案主把对其他人
移④防御方式分析: E、投射 F、反向形成A、否认 G、升华 B、压抑 H、退化。咨询者在与 C、合理化 D、转案主的交谈过程中,要敏锐地把握他们的防御方式,并予以解释,以使案主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防御方式对自己的影响。
⑤解释:根据案主在自由联想,对梦的陈述、移情以及防御方式分析等步骤中所搜集的资料,向案主进行耐心的解析,让案主了解他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切其背后的深层意义,找到困扰自己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行为疗法。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斯金纳—行为治疗 ;
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异常或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特点:①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A、人的行为,不管是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并由于强化而得以巩固。B、通过奖赏或惩罚的强化方式,可以控制行为增减或改变的方向。
态行为②适宜病症: D、自控不良行为A、神经症 E、其他 B、性功能障碍
C、性变 为B、③疗法的基本特点:强调环境事件的重要性A、对象是个体的非适应性行C、不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D、是一种系统的、操作性很强的方法。
(3)方法与技术:①系统脱敏法:A、进行放松练习。B、确定焦虑层次。C、分级脱敏练习。②厌恶疗法:A、确定靶症状。B、选用厌恶刺激。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以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最著。(1)特点:①基本目标:“去伪存真”②基本特点:A、以案主为中心。B、将治疗看成是一种转变过程。(2)实施程序:①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②无条件倾听。③复述和反馈治疗过程与阶段:A、案主有一种求治似乎不是出于自愿,对治疗也不抱希望的心态。B、能够对与己无关的问题发表意见,有时把感情说成是不属于自己或是过去的事。C、感到已被治疗者完全接受,逐渐消除顾虑,更自由地谈到自己,甚至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体验,有了求治的愿望。D、对自身问题及症状的描述减少,对自己的体验开始产生疑问,并初步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负有责任,自信心也开始增强。E、案主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当时的感情,不仅希望拥有自己的感情,而且希望找到“真正的我”,并开始意识到他的自我应做调整以适应现实而不应按内心冲动行事。F、转变的关键阶段。G、代表着治疗的趋势和最终目标。
第三章心理治疗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治疗关系的特征 治疗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
改进 *积极的情绪体验 ;*认同作用 ;*自尊心的提高 ;*移情式的治疗关系的特征1来访者的关系都是独特的。独特性 ;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每一2程,都要求治疗者保持客观的、中立的立场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全部过
3限制对于咨询与治疗的成功往往是非常必要的。专业限制 罗杰斯认为每一种咨询情境都有其限制。这些
第二节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 共情(empathy)
*心体验的理解;设身处地体验来访者内心世界;
*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积极关注(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作进一步思考;positive regard)
尊重和温暖(respect and warmth)
真诚可信(genuineness and authenticity)第三节与治疗有关的其他影响因素 具体化(concreteness)
即时化(*澄清具体事实;immediacy*了解来访者所说词汇的具体含义;)*及时反应;关注当下-here&now
; *对来访者与治疗师关系的敏感并*对峙(对来访者情感体验及行为及时反馈;confrontation):揭露矛盾*实际行动的差异;来访者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异;
*来访者思维感受与*第四章来访者想象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差异;会谈技术
第四节会谈中的非言语性技巧 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汇
*注来访者的身体语汇;目光接触:目光关注直视对方、偶尔短时间离开;*关其他非言语性技巧
*加强听者的紧张状态;语气温和; *语调富于变化;*停顿的技巧:留白、会意、某些基本技巧的训练
*第五节对好听众与不好听众的观察;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技术*会谈的实践性练习面部表情
身体动作所传递的信息声音特征综合印象
沉默现象的观察与处理
*第五章创造性的沉默;对象的区分与心理诊断*自发性的沉默;*冲突性的沉默 第一节对象的区分 对精神病人的区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征
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特征:妄想。精神分裂症的又一个主要症状:幻觉。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躁狂抑郁症病人;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其病因尚不明确,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可在同一病人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缓解性,间歇期病人精神活动完全正常,一般不表现人格缺损。心境高涨躁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本症的临床表现有(2)思想奔逸(3)活动增多 3个特征:(1)人格障碍
第二节心理测验的应用
心理测验需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选择材料 2不要滥用心理测验 3测验结果要可靠
第三节对问题的确认和分析过程 对问题的确认和分析
*问题与深层次的问题;问题;*问题形成的可能原因;*把问题具体化*对问题的分析;*表面的有关心理诊断方面的论述
*环境?来访者的问题是? *治疗师的基本理论倾向? *来访者怎样看世界?*来访者所处*对来访者言语的分析治疗师要做什么?
*其他有关问题叙述事实*喜欢为他人负责任
*这可不是我弄坏的*第六章治疗个案记录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提问方式*图示法第一节心理治疗的目标
医学目标与心理学目标 中间目标与终极目标 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一般性目标与特殊目标
矫正、发展和预防目标 综合目标 影响治疗目标的因素第二节心理治疗的不同阶段 心理诊断阶段
1维度信息的收集:包括时间、思维与情绪、思维与行为三个 ; 2心理诊断:来访者问题的各种形式、治疗者与来访者; 3信息反馈:向来访者反馈得以证实,决定是否进行治疗; 4咨询目标的确立:具体、可实行、心理学的、有缓急、可评价的目标;帮助和改变的阶段
*反移情;治疗者的责任;*对峙; **解释;领悟; * 支持;*反塑造 ; *移情;*结束阶段
*标实行情况;对来访者进步的肯定;*巩固治疗成果; *回顾治疗要点;*给予必要的连接 *检查治疗目 第七章心理治疗的阻力与问题 第一节来自来访者的阻力 阻力的表现形式
1者有关的问题上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3回避问题的方式; 2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治疗 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阻力产生的原因
1行为;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开始新行为、结束或消除旧的2心理冲突;阻力来自机能性的失调;失调的获益、失调掩盖更深的3不同、非自愿阻力来自对抗治疗及治疗者的心理动机:需验证、与众应对阻力的要点
1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解除戒备心理;2正确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帮助第二节来自治疗者的干扰和问题 来自治疗者的干扰
*访者等;满足自身需要的干扰:私人关系、控制他人、不接受来
*移情;治疗者个人缺点有关干扰:治疗者个人问题、刻板印象、*者、走神犯困、只谈自己、忘记来访者信息、提出不可能干扰具体表现:迟到或取消约定、自我中心不关注来访要求、突然转介、拒绝讨论要事、讽刺来访者、只谈论自己兴趣对帮助来访者无益治疗者面对的其他难题
**缺乏自信心:帮助来访者的可能性、对自身优势的认识; *治疗出现失误:承认失误、树立榜样、使来访者释然;整、团队支持;治疗者自身的苦恼:治疗者是人、也会有情绪、自我调
第八章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心理分析的理论 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潜在心理活动;无意识(潜意识)
:对行为真正动机无察、清醒意识下有*成意识;前意识:介于意识无意识之间、回忆可记起、随时能变
**意识:可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活动;
起来;压抑的功能:把经历、回忆、各种欲望冲动保存、隐藏
人格构成学说
*本我、自我、超我:原始本能、现实化的本能、理想自我;
*升华、置换、抵消、反向形成;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固着、性心理的发展
*青春期口欲期12-180-1;肛欲期;
1-3;性器欲期3-6;潜伏期6-12;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
*第二节症状的意义;心理分析的治疗 *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治疗的方法
*版《梦的解析》自由联想:1895; 年由弗洛伊德创造;
*释梦:1900年出**阻抗:病人有意无意回避敏感话题,使治疗重心偏移;解释:心理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技术。移情:病人把对父母、亲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治疗的实施
*侧后方;治疗对象的选择和治疗规则
:病人半卧躺椅上,治疗师在*年,多治疗实施过程;每周2-4年;
3-6次,每次1小时;疗程少0.5-1第三节心理分析治疗的发展 历史悠久、不断被补充修正
*发展起来;自创立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在批评和指责中艰难地*荣格等;逐渐被学术界和公众认可是,发生分裂:蛮克、阿德勒、*1909*弗洛伊德赴美演讲,30-50新弗洛伊德主义;新;近年来,对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修正和革
中国的认识领悟疗法
**创始人: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一种心理分析式治疗;人的具体问题;理论与方法:解决两大问题
-各种病人的一般性问题,病**领悟的本质:通过治疗者的解释病人领悟而消除症状;面谈;首谈由家人及病人描述病史;以后深挖过去;和病治疗适应症及步骤:强迫症、恐怖症及性变态等;直接人一起分析症状性质;对既往有人是后,再与病人联系过去及幼年根源;
*第九章治疗举例: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对认识领悟疗法的分析和看法第一节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最早由斯金纳等人1954年提出,至今在教育、心理和管理学领域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巴甫洛夫的狗;
*模仿学习原理桑代克:关在迷箱中的猫;
*机建立过程;注意的过程;
*保持的过程; *运动的再现过程; *动第二节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和治疗过程 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
**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的;过学习获得缺少的适应性行为;个体可通过学习消除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行为治疗的基本过程
**确认不良行为、制定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式;以适当方法矫正不良行为,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行为方
*行为分析及行为观察与评估记录靶行为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用以评估;
*过程;行为分析:也称功能分析,是收集分析有关病人信息的*录;④持续时间:对连续性行为的观察记录行为观察与评估:①频数测量;②反应分类;③间隔记第三节行为治疗中的常用技术
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法 ;模仿学习;角色扮演或行为排演 ;决断训练 ;强化的方法
第十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第一节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一*对人的基本看法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人的主观性;人的实现倾向;对人的其他看法
**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和心理失调;自我概念与心理治疗:①个体根据什么原则行动?
第二节②什么情况促使精神障碍形成?③什么措施可以使精神障碍好转?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过程与方法治疗过程
1.况;来访者前来求助;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现;2.治疗师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情
4.的萌动;治疗师要接受、认识、澄清其消极情感;
5.来访者成长6.接受真实的自我;治疗师对来访者积极情感的接受和认识;
7.来访者开始8.产生;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和应采取的行动;10.进一步扩大疗效;
9.疗效的11.非制导的治疗方式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12.治疗结束。1.确认、说明其行为反映的情感与态度;以某方式确认来访者表达自己反映出的情感与态度;
2.3.5.指出对话主题,让来访者发挥;4.确认来访者谈话主题;6.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情况确定会谈情境。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治疗相关信息;
7.根据来访者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1.交流共情式的理解与交流;2.真诚地交流;3.积极关注式地会谈技巧
1.理解其情感体验的个人涵意;不加评判完全接受来访者任何情感思想变化等;
2.深刻3.引领双方走向来访者问题内核;伴随来访者对自身的探索;4.相信“有机体的才智”能5.第十一章帮助来访者充分体验其情感。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简称RET上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创立1.出版;标志: 2.1955基本理论为年埃利斯的《心理治疗中的理性与情绪》ABC理论。合理情绪治疗对人本性的看法
1.性思维行动就愉快而有成效;人既可是有理性合理的,也可是无理性不合理的,按理
2.理、不合逻辑的思维造成;情绪伴随人的思维而产生,情绪或心理上的困扰有不合3.思维和无理性不合理思维;人具有生物学、社会学的倾向性,同时存在有理性合理
4.复不合理信念导致情绪困扰;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语言而进行,不断用语言重
5.ABC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A理论
指特定情境下的情绪行为结果;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遇到诱发事件而生的信念;C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1.第二节绝对化的要求;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2.过分概念化;3.糟糕至极一.指出并解释其思维方式信念的不合理性;二.指出其情绪困扰为不合理信念所致
三.通过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而认清不合理处;四.帮助其认清并放弃不合理信念学习合理信念第三节合理情绪治疗的技术方法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
1.问;夸张式:针对其信念不合理处故意提出夸张的问题辩论的具体方法:质疑式:直截了当向其不合理信念发 ; 2.极提问促进其主动思维;对辩论方法实施的探讨:找到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积3.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举例
1.绪反应;使其想象进入不良及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情
2.3.帮助改变不适当情绪反应并体会适度的情绪;
发改变停止想象,让其讲述怎么想就使情绪发生了变化从而引
认知的家庭作业
1.合理的自我分析合理情绪治疗自助量表;RSA
2.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3.第十二章森田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的论述 神经质与神经质症神经质:森田正马基于对神经衰弱等神经症本质的不同看法而提出,认为纯属主观而非客观所致;
神经质症:森田疗法另一代表人物森田弟子高良武久提出,认为其是神经症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神经质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具有某种非器质性原因造成的症状,对其正常工作学习造成障碍。患者本人对症状有内省能力并努
力克服,有强烈求治动机。否则就非神经质症患者。
神经质3种类型:普通神经质、强迫观念症、发作性神经质。
疑病素质与神经质症疑病素质:被森田定义为神经质症患者具有的某种共同特征,是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或称素质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上的倾向性。对自己心身状态异常敏感,总过分担心心身健康出问题。生的欲望和死亡恐怖
1.知欲强;成为伟大幸福的人;向上发展。生存欲望:希望健康生存;更好生活;被尊重;努力求
2.过高健康欲过高的生存欲VS疾病恐怖。VS死亡恐怖;过高成就欲VS失败恐怖;神经质症状的主观性适应不安与精神交互作用精神拮抗与思想矛盾
第二节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顺应自然” 的治疗原则
1.情感;顺应自然即认识情感活动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2.种想法和观念;顺应自然即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
3.4.顺应自然即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为所当为”顺应自然即认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的治疗原则
接受客观规律;1.第三节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2.面对现实,陶冶性格住院治疗
1.烟听收音机等,绝对卧床;绝对卧床期:一般4-7天,禁止会客、读书、谈话、抽
2.谈;轻工作期:一般
3-7天,禁止外出、看书,仍不许多交3.可逐渐开始读书;重作业期:一般3-7
天,不问症状,只让其努力工作,4.社会环境及原社会角色;生活训练期:一般1-2周,为出院准备,指导其回归原门诊治疗
1.2.详细体检以排除一种躯体病的可能,消除患者顾虑;3.指导患者接受症状而非排斥它;
诉;嘱咐患者不向亲友谈症状,也嘱咐亲友不听不答复其病
4.动;对人恐怖症患者不应回避人,要带着症状去参加各种活
第十三章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向及思考 第一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向 整合的发展倾向
1.己的其他流派理论与方法;不同治疗学派在完善理论的同时也向外吸收一些有利自
2.并蓄的情况更加突出;从心理治疗及咨询师个人而言,趋向各种理论方法兼收趋向整合的原因
1.治疗成功的共同因素;不同疗法疗效相近;2.4.不同疗法各有千秋;现实社会的要求3.寻求影响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整合1.兴起;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整合体现在折衷主义治疗的2.义;目前心理咨询与治疗界对于折衷主义的理解包括多种含
3.4.多种模式的行为治疗是折衷主义的;5.某些折衷主义其中又可分别出不同的理论派别;的称谓。近年来有研究者采用心理治疗的整合或整合性心理治疗
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趋向的看法
1.流派缺陷不满及其他学派长处重视;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的整合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单一
2.缺的;总体而言,没有哪种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理论是完美无
3.趋势十分有利。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起步不久,面临国际心理治疗整合第二节对于治疗理论和方法的思考 对理论及方法的选择1.*对于理论的选择;
观念、特点、经验;理论的选择依赖于很多与治疗师有关的因素:治疗师的**治疗师的个人特点也会影响他对治疗理论的选择;2.治疗师对理论的选择更多依靠其临床工作实践。*问题为准选择方法;可以来访者人格特征为准选择方法;对于方法的选择;
*也可以来访者的*
面对具体来访者及其问题,还应遵循简单性原则。
第二篇: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
主诉:
我叫晓鸣(化名),16岁,我上初三。初一刚来学校时,第一次住校,我因为想家大哭,大闹了几天,影响很不好。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平静下来,开始认真学习。初
一、初二我一直是全年级前三名。我爱好广泛,体育项目、文艺活动我都表现不错,担任班干部。上初三后,我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第一次月考成绩是全年级第十,我很紧张。现在每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我全身会发抖,不能集中注意力做题。我很伤心,我知道他们都在说我。我妈妈和老师都说没什么,名次不重要,我已经很好了。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但就是一想到考试就害怕,一想到成绩就心烦,不能集中注意力了,总想心事,快中考虑了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诊断:
经过西安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对以上的盘顿,晓鸣属于考试焦虑症。
心理咨询师分析:
1、叙述中能感受到他是胆汁质的气质类型。思维灵活,勇于进取,性格刚强,处理问题容易情绪化。这种类型的学生成就动机高,容易发生焦虑反应。
2、对考试的认识不正确。他强调名次不重要,其实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挺很重的。有较强的完美主义倾向。全年级前十名已相当棒了,同学们只有羡慕的份,有谁会笑话他呢?
3、心理调试能力较差。从入学到初三的考试失误都能看出哓鸣的心理调试能力不够好。家庭全方位的呵护,让他没有学会应对挫折的能力。有时候遇到困难并不全都是坏事。
第三篇:生涯学习档案资料册 大纲(学生考试用)
封面:1.生涯学习档案资料册
2.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院班级、学号、电话、email
从第二页开始正文:
第一部分:自我探索
个人基本档案(中文姓名、英文姓名、别号昵称、户口所在地(市、区)、以后就业地点、我以后意向工作地点、意向职业、出生日期、血型、外形特征、兴趣爱好、我的人生观、我的理想、照片......)个人自传:介绍生命中发生的大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喜欢的科目
喜欢做的事
职业兴趣测验结果
性格测试(MBTI)
价值观测试
朋友对我的看法
第二部分:外界探索
我的家庭职业树
我喜欢的工作
我对职业的认识
人物访谈对象、给我的启示
我参加过的机构/兼职
我的社团活动/学生会
我的荣誉榜
第三部分:职业决策
我的5W分析
我的SWOT分析
我的未来:三年后的我、五—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我第四部分:规划制定
我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我想加入的资料
资料册可以打印版,可以手写版,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进行答辩,届时带好自己的资料册进行一对一答辩。
第四篇:社会调查考试用
《社会调查》填空题1 A 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分裂抽样和(非比例)分类抽样两种。
A 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称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A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
A 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
B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互关系)。
C 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
C 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C 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C 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有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C 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几率方法,主要有:标记、(批注)、编制纲要和(撰写札记)等。
C 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C 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与(四分位差)。C 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现象和本质)分析法。
C 抽样推断主要由(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部分内容组成。C 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 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图表)和(数字)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化论)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想(定量论)进步。
D 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D 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D 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D 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D 定量分析是最发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
D 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D 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D 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重复),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颠倒)。
D 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
E 二十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
《社会调查》填空题2
标志。
F 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G 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
G 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电话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
G 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
G 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
G 观察的内容及其结构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
G 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G 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G 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
G 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J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J 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有(经验观察)得到。J 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
J 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
J 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访谈的(效率)要求更高。这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
J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
L 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指标),另外还需要(比较对象)。M 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M 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中的(Excel)等。P 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
S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S 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诸多方面对(密度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S 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S 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社会调查》填空题3
(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S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美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S 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及(确定课题)、(统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
S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盐焗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S 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
S 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S 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
S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
S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
S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试调查)三种。
S 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做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S 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S 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因果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S 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S 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
S 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T 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个单位未接,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个。
T 提高实验的强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精确度)两方面着手。T 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着手。W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作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文化。
W 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及典型调查。W 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数文献查找法)。
W 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计词法、(概念组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
W 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W 文献法具有(间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
《社会调查》填空题4
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
W 问卷指导语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W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W 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主观评价法)。
W 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W 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系统)和(完整),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X 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
X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X 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冷却法)和(请教法)。
Y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德国马克思------
Y 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Y 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Y 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
Y 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Y 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告别)和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Y 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Y 一般认为,调查报道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Z 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古希腊)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Z 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意识趋势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三是(追踪研究(同组研究))。
Z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
Z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项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
Z 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查。Z 总的来说,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Z主观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社会调查》填空题5
两种。
Z 在问卷调查中,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Z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
Z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Z 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问题。
Z 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Z、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
Z 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较(聚类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应用范围较广。
Z 在标题之下要署名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的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2、(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3、(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4、(当场纪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5、(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
6、(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
《社会调查》单选题1 B 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方法的是(C、古希腊人)
B 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D、结构式访谈)
B 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B、针对性)
C 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D、异质性)C 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B、检索工具查找法)
C 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Excel)C 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D、因素分析)C 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D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是,这种关系称为(C、直线相关)
D 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实验环境)
D 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定量分析)D 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A回归分析)E 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A、美国)E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
《社会调查》单选2
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F 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个别访谈)G 个案调查是一种(A、定性研究方法)
G 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A、统计值)
G 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人们的感觉器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G 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G 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A、定性研究)H 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J 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两组前后侧实验设计)
J 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影响的设计是(D、拉丁方格设计)
L 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括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C、李景汉)
M 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D、盖洛普)
M 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A、实证主义)
M 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C、互斥性)
P 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D、动态分析)
Q 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S 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S 实践证明,报刊问卷和网上传达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为(A、10%~20%)
W 问卷法适用于(D、成分单一的社会群体)
X 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C、问卷法)Y 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B、外在效度)Y 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C、抽样单位)Y 用以概括描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D、离中量数)Y 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C、抽样分析)
Z 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有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定类变量)
Z 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与反应量的差异的变量是(B、离散变量)Z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Z 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B、主观抽样)
Z 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B、一次文献)
Z 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A、总加量表)Z 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后面)
Z 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D、机器记录)Z 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D、实验法)Z 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A、真实性原则)
《社会调查》多选题1 A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A、普查B、抽样调查E、个案调查)
A 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个人文献B、社会组织文献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F、官方文献)
A 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ABCDE)C 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A、家庭D、村落E、非正式组织)C 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确定总体B、制定抽样框C、决定样本容量D、决定抽样组织形式E、抽样样本F、评估样本)
C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
D 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征是(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E、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D 对是指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分组界限E、编制变量数列)
D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CDEF)D 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A、朴实C、准确D、简明E、庄重F、修辞)
F 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B、主观抽样D、定额抽样E、偶遇抽样F、滚雪球抽样)
F 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A、重点访谈B、深度访谈F、客观陈述式访谈)
G 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A、访谈法B、观察法C、实验法)
G 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E、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G 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CDEF)
J 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A、再测法C、分半法E、复本法)
J 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D、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F、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
M 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A、公理B、定理D、假设F、经验概括)
M 目前,人民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A、概念的形成C、概念的界定E、选择测量指标F、编制综合指标)。M 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BCDF)
S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专门性B、系统性C、客观性D、针对性E、实证性)
S 社会的基本要素是(A、地理环境B、自然环境C、人口)S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目的可划分为(A、描述性研究C、解释性研究)
S 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A、客观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F、伦理道德原则)
S 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A、实用性B、系统性C、时效性D、经济性F、弹性)
S 社会测量的要件有(A、测量对象B、测量工具D、测量规则F、测量数值)
S 实验法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BCDEF)
《社会调查》多选题2
S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A、控制性强D、可重复运用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效验)
S 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C、检验D、分组E、汇总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T 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B、查阅文献D、咨询F、实地考察)W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A、文献搜集D、摘录信息F、文献分析)W 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C、调查的目的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W 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B、设计问卷C、选择调查对象D、分发问卷E、回收问卷)
W 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背景性问题B、客观性问题C、主观性问题E、检验性问题)
W 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C、分类D、汇编E、审查)
W 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外观审查B、内涵审查C、逻辑审查F、来源判断)
X 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B、观点D、格式E、资料F、字句)
Y 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B、准备阶段D、调查阶段E、分析阶段F、总结阶段)Y 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ABCE)
Z 纵贯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B、趋势研究C、同期群研究D、追踪研究)
Z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骤是(A、浏览B、精读C、筛选E、记录)Z 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A、标题C、栏目D、数字F、表注)Z 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ACDE)
《社会调查》简答题:1 R如何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提示:不同的抽样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多假设一些不同的调查总体(社会现实),分别寻找与之适应的抽样类型即可。D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G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答: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1)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2)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3)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4)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5)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6)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7)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8)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J简述访谈法及其类型。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 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J简述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
《社会调查》简答题:2
主题。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J结合实际叙述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这是调查报告的首要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它是对调查主题进一步确认或收缩、放大、分解、修正、提升的过程。调查报告的观点,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看法与评价,也是调查报告主题(中心论点)的发散。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即调查报告主题;下有若干说明主题的分论点。分论点之下,还可以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调查报告的骨架。(2)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调查报告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的需要,精心筛选素材,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3)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通常包括:(1)标题。(2)观点句,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3)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其详略可自定。(4)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便可以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者除了前述格式方面的要求外,主要指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一种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但无论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调查报告,都以记叙和说明为主,只是后者议论的比重更大些。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朴实、准确、简明、庄重、修辞。(5)修改定稿。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他文章一样,一般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对初稿仔细修改。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观点、资料、字句。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
S 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民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S 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第一,专门性。首先在研究的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有其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第二,系统性。从开始的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个步骤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第三,客观性。社会调查研究是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第四,实证性。社 《社会调查》简答题:3 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所归纳出的结论和理论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想一致,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它所关注的也不是认识对象的所有属性,而主要是其社会属性。
S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具体科学原理是指逻辑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科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大量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都来自这些学科,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地表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S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它们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
S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答: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具体说,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项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量表)和卡片等;测量规则,即测量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定;测量对象,即社会现象的属性与特征;测量数值,即赋予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可直接观察到的、具体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比较简单易为,而一些抽象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就比较复杂难订,需要反复斟酌。
S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抽样的常用基本术语有:
1)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2)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3)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 “抽样分子”或“个体”。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抽样元素是单个的人,但也可以是家庭、学校、企业、商店等。4)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抽样元素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是不同的。5)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
《社会调查》简答题:4
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6)参数值。它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在统计中最常见的参数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7)统计值。它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8)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由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所抽取的样本有多大,都无法涵盖总体,所以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抽样误差的大小是可以在样本设计中事先进行控制的。
S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答: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
S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
S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问卷法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它适用于:第一,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问卷法通常与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以及资料的定量分析相联系。许多社会调查都是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体,这也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第二,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问卷法的适用性通常会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在单一成分的总体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因素较 《社会调查》简答题:5 多,问卷设计相对容易。比较而言,成分较为复杂的总体中,人们社会背景中各种因素差异较大,要设计一份适合每一类人的问卷就非常困难。因此问卷法在成分单一的总体中更为适用。S什么是观察法?它有哪些特点?答: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观察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第二,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第三,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第四,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S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举例)
S什么是资料整理?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S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答: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W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答: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
W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
《社会调查》简答题:6
下几个部分: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Y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第一,调查者的问题: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工作作风不认真、深入等。第二,被调查者的问题:被调查者样本选择不当等。第三,测量的长度:项目数量过少或过多。第四,测量的难度:测量题目太容易或过难。
Z怎样进入实地观察现场?答: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进入观察现场的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让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自然地、直接地、公开地进入现场当然十分理想,但往往比较困难。因此,观察者有时需要采取逐步进入和隐蔽进入的方式。逐步进入是在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在以后观察有了一定进展、对方习以为常时,再提出扩大观察范围或延长时间等要求。有时,观察者也可在观察的开始阶段先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再自然而然地逐步建立与观察对象的关系,由浅入深地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以后随着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关系的加深,再逐步暴露自己的身份。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地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这种方式较为适用。
Z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答: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Z怎样进行资料整理?A.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一般有如下三个步骤:(1)选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就是分组的标准或者依据,一般作法是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进行分组。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我们还可以用以上四种基本标志组合出其它多种复合标志。(2)确定分组界限分组界限是指划分组与组之间的边际。分组界限包括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等内容。在很多情况下,组中值可以作为该组的代表值。(3)编制变量数列变量即各个标志的具体数值。编制变量数列实际上就是把各数值归入适当的组内。分组完成后,就可以按照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编制变量数列。B.文字资料的整理步骤:(1)审查(2)分组(3)汇编
Z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答:资料定量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 《社会调查》简答题:7 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人们称其为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
Z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答: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
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
Z在进行集体访谈时,应采取哪些具体操作方法?答:应当采取以下做法:
第一,引导被访者尽快进入角色。第二,创造活跃的会议气氛。第三,客观公正,平等待人。第四,谦恭,中立。
第五,牢牢把握会议的主题。第六,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第七,做好会议记录。第八,即使结束会议。
《社会调查》问答题:1 C抽样应当怎样进行?根据某种社会实际选择适宜的抽样类型对其加以说明。提示:任选一种社会实际,从教材所述的概率抽样各种类型中,根据某种社会实际选择适宜的抽样类型对其加以说明,按照抽样的步骤加以叙述。
3.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答:概率抽样依照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其它概率抽样都以它为基础,可以说是由它派生而来的。简单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类。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样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是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这种抽样方法,在总体同质性较高时,用来比较准确有效,但在总体异质性较高时,则不一定效果好。当总体所含个体数目太多时,采用这种抽样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很难操作。(2)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其做法是先编制抽样框,将总体的所有单位都按一定标志排列编号;再用总体的单位数除以样本的单位数,求得抽样间距;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距内随机抽出第一个样本单位,作为抽样的起点;接着,按照抽样间距依次抽取样本单位,直到抽足样本的单位数为止。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有明显的优点:易于实施,工作量较少;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更均匀,精确度更高,代表性更强。其局限性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也是仅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总体。当总体内不同类别个体的数量相差过于悬殊时,采用此法所抽出的样本代表性可能较差。(3)分类抽样,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分类抽样建立在两个假定之上:(1)只要类型划分较细,那么同一个类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同质的,所以样本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质。(2)只要类型划分合理,且分配给各类的名额符合总体中各类人员的分布,那么,样本就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分类抽样两种。分类抽样有着突出的优点:能够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精确度较高;便于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探索;便于分工。分类抽样的缺点是,如何分类通常由人们主观判定,因此要求调查者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并且必须事先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而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完全实现,这就会影响分层的科学性和精确性(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整群抽样分为等规模整群抽样和不等规模整群抽样。人们往往采用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规模大则抽取样本比例相对小,规模小则抽取样本比例相对大,从而保证每个群体中的最终抽样单位都具有被抽中的同等机会。整群抽样对于个体单位之间界限不清的总体,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社会调查》问答题:2
却并不适用于总体单位界限分明的情况。另外,整群抽样对于所含子群总数较少的总体也不大适用。整群抽样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转化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群抽样的最大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样本的代表性较差,因此与其它抽样方法相比,在样本数相同时,其抽样误差较大。另外,对整群样本的资料分析,如统计推断、假设检验等,也比前面几种抽样方法复杂。(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它是在总体内个体单位数量较大,而彼此间的差异不太大时,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分成若干群体,作为抽样的第1阶段单位,并依照随机原则,从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1阶段样本;然后将第1阶段样本又分成若干小群体,作为抽样的第2阶段单位,从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2阶段样本,依此类推,直到满足需要为止。最末阶段抽出的样本单位的集合,就是最终形成的总体样本。一般在抽取前阶段样本时采用分类抽样或等距抽样,抽取后阶段样本时用整群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多阶段抽样的意义在于缩小总体范围,提高抽样效率,降低抽样成本。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达到以最小的人财物消耗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调查效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调查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此外,多阶段抽样由于在各阶段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能够综合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样本质量。多阶段抽样的不足之处是抽样误差较大。由于每次抽样都必然产生误差,所以抽样阶段越多抽样误差就越大。
C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关系?答: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信度是效度的比哟啊条件是说,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是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可信的测量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量必定可信,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任何科学的测量,都是效度和信度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说,社会测量中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第一种,可信且有效;第二种,可信但无效;第三种,不可信且无效。
D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G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到它?答:访谈的过程就是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能否做到有效控 《社会调查》问答题:3
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1)提问方法,在提问时,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二,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就应该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订的提问提纲,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访谈,要注意根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第三,适时追问。第四,题目转换自然。第五,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刺激性的语言。还可以采用动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第六,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对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2)行为方式,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者的影响。J简述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J结合实际叙述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这是调查报告的首要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它是对调查主题进一步确认或收缩、放大、分解、修正、提升的过程。调查报告的观点,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看法与评价,也是调查报告主题(中心论点)的发散。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即调查报告主题;下有若干说明主题的分论点。分论点之下,还可以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调查报告的骨架。(2)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调查报告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的需要,精心筛选素材,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3)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通常包括:(1)标题。(2)观点句,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3)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其详略可自定。(4)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便可以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社会调查》问答题:4
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者除了前述格式方面的要求外,主要指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一种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但无论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调查报告,都以记叙和说明为主,只是后者议论的比重更大些。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朴实、准确、简明、庄重、修辞。(5)修改定稿。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他文章一样,一般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对初稿仔细修改。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观点、资料、字句。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
S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1)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人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状况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社会调查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人口状况,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2)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它们大致可分为八类。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
S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功能及特点?答: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描述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况及事件,即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没有或较少议论。解释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一般是从理论假设出发,对原因与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一假设,再通过观察、调查来检验假设;同时努力通过表象发现其本质及规律。社会调查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两种类型。横剖研究也称横向研究、截面研究,是指收集某一时点的有关资料,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横截面上的状况,或者分析在这一时点上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横剖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调查面广、数据格式较统一,便于反映在某一横截面上的总体情况,分析某一社会事实中不同部分的特点。但仅仅基于某个时点的社会调查难以反映深层次问题。纵贯研究也称纵向研究、历时研究,是指对不同时点或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事实历史演化的研究,用以描述现象的变化和前后间的逻辑关系,以期了解其发展变化及规律性。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即对某一社会事实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研究,即对某一社会特殊群体在不同时点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其规律的研究;三是追踪研究,又叫同组研究,即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研究。纵贯研究的优点是可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找出蕴于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规律,研究的内容和结论比较深入。但纵贯研究较横向研究在时间与物资的花费要多一些,因此调查范围一般不宜过大。依据调查的性质,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内容、特点见名词简释)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
S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应该怎 《社会调查》问答题:5
样进行这项工作?答: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
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之所以要进行这项工作,是因为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由于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所以开始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子概念组合而成。一个概念越抽象,它所包涵的信息就越多,也就越难把握。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操作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互相交流形成的。概念在形成之初,通常缺乏确切的定义,社会调查研究最初提出的许多概念,特别是假设所涉及的概念,往往是这种比较粗糙的概念,因此,必须对这种概念进行某种澄清和界定的工作。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抽象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性质和特征所作的概括说明。抽象定义有直接定义法和间接定义法之分。直接定义法就是通过直接描述事物的本质而对概念下定义。凡是与可以直接观察到事物的相对应的概念,都可以用直接定义法。间接定义法则是针对那些抽象程度较高、所含变量较多、无法直接观察的概念,我们可以找出概念所含变量的共同特征,通过这些特征间接地给出定义。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所谓操作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其作法是把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一步步从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分解为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这些指标一般都是与概念中的变量相对应的。这一过程也就是概念的操作化过程。概念的操作化的关键就是寻找一定的、能够明显区分的测量指标来说明概念的属性,其中每一项指标反映概念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变量。寻找测量指标可以综合采用经验的办法和理性的办法。经验的办法是研究者通过对概念的大致理解,提出若干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理性的办法是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找出概念的各种含义,根据其变量列出备选的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于复杂的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选出的测量指标往往很多。为了明确其中变量的层级和变量间的关系,人们通常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指标。至此,概念的操作化即告完成。
S什么是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他们有何区别?答: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完全参与观察可以获得许多深入的、真实的资料,但是总让人感到有“欺骗他人”之嫌,所以有人批评它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观察者不仅能够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得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感性资料,而且能够公开地同被观察者深入探讨问题,收集到许多完全参与观察难以得到的理性资料。但这种方法会使被观察者时时感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影响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观察结论易带主
《社会调查》问答题:6
观感情成份。
S实验法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实验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多种不同的分类。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对照组实验见以上名词解释)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人工特别设置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调查。这种实验的环境是所谓“纯化了”的和封闭的,实验者对实验环境可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实验对象除了接受引入的自变量实验激发外,不会受到任何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的、现实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调查。实验者只能部分地控制实验环境的变化,实验对象除了受到引入自变量的实验激发外,还会受到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相比,前者实验结果的准确率要远远高于后者。但是社会领域的实验调查,仍然大多采取现场实验的方法,这是因为实验室实验的成本高,操作复杂,而且样本规模十分有限,所以难以广泛应用。而现场实验所处的环境都是自然的现实的环境,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成本相对较低,操作也简单得多,样本规模可以很大,并且只要对非实验激发因素有较充分的认识和一定控制,也能保证实验结果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应用非常广泛。按照实验的目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是以揭示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对某一领域理论的检验与探讨。应用性实验则是以解决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方法。研究性实验调查和应用性实验调查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们只是就实验调查的主要目的而言的。事实上,许多研究性实验调查的结论,往往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许多应用性实验调查的结论,也可以作为重要的理论概括。因此,它们中间并不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界限。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单盲实验是不让实验对象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实验,由实验者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目前多数实验都是这类实验。双盲实验是不让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双方知道正在进行实验,而由第三者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之所以有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是为了避免两种情况:一是实验对象出于对实验激发的欢迎或反感而有意迎合或故意不配合实验者;二是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出于对实验结果的某种心理预期而影响实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实验法还可分为心理实验调查、教育实验调查、经济实验调查、法律实验调查、军事实验调查等等。
Y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 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 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 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 《社会调查》问答题:7 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Y应该怎样搜集文献?答:在搜集文献的实际过程中,首先应当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所需的文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有个人写的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等文献,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内部文件、规章制度、统计报表、总结报告,宗族的族规、家谱,宗教组织的教义、教规等。这部分文献相对数量较少,查找的办法也比较单一,我们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所有的各种类型的正式出版物和仅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数量十分巨大,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文献检索工具。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按其著录形式可分为目录、索引、文摘和全文等几种形式。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它们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不仅可以提供文献的线索,更可以成为获取文献具体内容的直接通道。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当我们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上述文献检索方法发现所需文献的存身之处时,其后的搜集文献就变成一件顺其自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一般说来,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若属于个人收藏品,可以根据线索,主动联系,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或者官方不宜公开的内部资料,则可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法搜集,某些特别的历史档案则可到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去采取借阅、复印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若是正式出版发行的各种书籍、刊物、磁带、光盘等文献资料,可到图书情报机构和可能收藏这类文献的单位、读者那里去借阅,或者从互联网上的有关数据库中下载,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另外,对那些虽未正式出版发行,但已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献,例如个人撰写的各种文章,《社会调查》问答题:8
大众传媒机构因版面不够或其他原因未刊印的稿件,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网站中发布的各种信息、文章、统计资料等,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复制的方式来搜集。
Z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资料分析有三大类,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各自特点见以上名词解释。
三者关系: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直至今天,这两种分析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但就社会调查研究本身而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定性分析的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等工作为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定量分析对调查对象精确的测量、描述和推断使调查对象的定性更加科学;理论分析则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定性分析区别事物、分析划类和定量分析准确地说明事物变化的程度和趋势,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
第五篇:恐惧症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
一、一般资料
戴某,男,17岁,某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家中有一姐姐,身高170cm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亲大专毕业,在机关工作,收入稳定,父母家族均无精神疾病历史。
戴某足月顺产,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与爷爷奶奶同住,家里他这一辈就他一个男孩,自己有一个姐姐,全家人自他出生就对他疼爱有加,但父亲对他的要求较严,希望他将来可以出人头地。自幼就性格腼腆,少说话,对于家中的陌生客人经常躲而不见。
念书期间,在幼儿园、小学期间,伙伴就较少,不太会与人交往。但因为上学时自己聪明且非常的勤奋用功,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很好的,虽然与别人的交往较少,但有家里姐姐、父母、爷爷奶奶的理解和关爱,对各方面的发展,自己认为很顺利。但自从考入高中、寄宿在学校,离开姐姐、父母、爷爷奶奶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了能够包容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姐姐,就开始感到很多的事情非常不顺利,很让自己苦恼,让自己不知所措。
两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用余光看了一下前桌的女同学,发现此女同学偏着半个身子靠着桌子写字,正巧女同学摸了一下自己的耳朵,他当时认为这影响了他,因为女同学从他的眼光里看出“问题”才偏着半个身子写字,同时摸耳朵是在警告他。从此,只要在余光范围有人,特别是异性,他就很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没有效果,而且很慌乱。起初只是在余光范围怕见到异性,后来发展到与同性、与老师交往不敢使用目光,怕人们看出他的目光有问题。
从此,他基本上不与同学来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感情也越来越淡漠,感觉在学校里没有人可以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帮助自己,孤独感和自卑感时时刻刻笼罩着自己,情绪很不稳定,时而抑郁,时而焦虑,痛苦至极。由于情绪很不稳定使得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非常差,成绩也急剧的下降。现在已经休学在家,与家人交往基本正常,言语较少,目光闪烁。
老师和同学都说他性格太内向,与人相处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近来与人交往都不敢抬头,老低着头,很紧张,好象在躲避什么。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加,基本上没有一个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和伙伴。
心理测评结果
SCL—90测验结果:恐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
二、主诉:
自小就比较不会与人打交道,特别是考入高中以后,在学校的寄宿生活太累,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处理。目前最大的苦恼就是我认为“自己的眼光里有‘不正派’的东西,怕别人从我的眼光里看出来”,所以就很少与人交往,害怕交往,而缺乏了交往,同学们对我很冷淡,我自己内心越来越感到空虚、孤独,情绪时好时坏,学习成绩和效率明显的下降。
三、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齐,说话有礼貌,表情不自然,情绪较低沉,不敢与咨询师有目光接触。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病、神经病。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高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适应不良
2、人际交往障碍
3、自我评价过低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求助者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解答青春期困惑,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即克服不敢用目光与人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培养求助者独立自理的能力,回到学校、适应学校的集体住宿生活。克服不良个性特征的制约,注重自身有关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完善自己的个性,最终养成求助者健康的心理,掌握并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和正确途径,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水平,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使用原理: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支持心理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人际交往障碍和学校环境适应不良上,人际关系问题是处在青春期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导致各种神经症状的主要因素。人际交往障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是造成求助者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和自身素质方面,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长期宠溺的家庭生活使他较难适应独立的学校,自理生活能力很差,形成了求助者不良的人格特征。由于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时期,身心变化巨大,一方面十分渴望获得友谊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加之又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而求助者的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自我调整能力差,以致形成不正确的认识、观念,所以难以适应新的人际交往和学校环境较为复杂的关系,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求助者在学校认识和协调人际关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认知偏差: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知是基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情感和意志,主导行为取向。正确的认知会产生健康的情感和意志;错误的认知则导致消极的情感、意志和不良的行为。求助者在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一些正常的性幻想、性欲要求,但是又用成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谴责,对人际认知存在错误想法,从而出现怕别人从眼光里看出来他的“问题”,与别人交往不敢用眼光。
(2)个性缺陷: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性格可以改变和弥补气质的某些消极因素,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良好的性格是身心健康基本保证,相反,不良的性格不仅严重影响人际关系、人的成长与进步,而且十分有害与身心健康,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求助者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缺陷,如过分的内向、个性的自我封闭、抑郁、过分依赖家人的心态,对人际关系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3)能力欠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由于成长环境和个性方面的原因,求助者十分欠缺人际交往的能力,平时他即不爱说话,也很少与人来往,经常独来独往,孤家寡人,非常不善于为人处事,更欠缺这方面的锻炼。尽管有时他也希望和同学交往改善关系,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做,产生了非常强的自卑感和恐惧心理。而他处在青春期这个“狂风暴雨”期,“眼光有问题”就成为他躲避交往恐惧的诱因。
综合上述的原因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都是在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认知的偏差和能力的欠缺。所以应及时的采用操作性、时效性、目标性很强的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使求助者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之间的转换,再加上学校适应不良的催化,所以应转换到家庭环境后用支持心理疗法,在合适的时机再回到学校,融入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
2.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
心理测验收费:SCL—90 每次10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心理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2005年9月27日
目的:
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
建立信任感和情感互动协调;
确定主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安排近期目标;
使求助者了解他自己的心理障碍;
使求助者的困难正常化并注入希望;
设置日程安排(提供一个可遵循的基本原则)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协助求助者做相关的心理测验,同时了解求助者的成长经历;
了解求助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陈述自己的问题出在那里,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
发现求助者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
与求助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求助者的认知偏差,让求助者理解自己心理与行为问题背后的存在的心理不成熟。
布置家庭作业:写出自己关于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的认识。
第二次:2005年10月4日
目的:
加强咨询关系;
找出求助者对人际关系非理性认知,并进行纠正,使求助者自己用悟到的正确认知去说服自己;
鼓励求助者向人调查,了解别人的想法;
方法:会谈、行为疗法、认知领悟法
过程:
1、通过会谈,加强咨询关系。
2、找出求助者对人际关系的非理性认知,咨询师针对求助者的认知,在对他的观点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问,促进求助者对正确认知进行领悟,让他领悟在青春期有性方面的需求是人的天性所需要,同时别人不会从他的目光看出他的想法有“问题”。
3、鼓励求助者用调查的方式来获得真实的结果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
4、布置家庭作业:用目光直视每个家人2分钟后,询问他们从目光中看出什么?
第三次:2005年10月11日
目的:
1、缓解焦虑情绪
2、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方法:行为疗法(暴露法)、认知疗法
过程:
1.分析上次的家庭作业,指出原有认识的不合理性,进一步纠正。
2.与求助者一同列出社交恐怖的情景,鼓励求助者直接接触社交恐怖的情景,直到紧张感觉消失。
3.鼓励求助者与他认为的比较喜欢的人进行主动的交往和互动;强化求助者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4.布置家庭作业:一周内与自己比较喜欢的家人,并且主动的与他们去沟通,并记录沟通的心得。
第四次:2005年10月18日
目的:
1.学会合理正确的评价在校的学习、生活,提高自理能力;
2.提高处理人际交往矛盾的水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加强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沟通
方法:认知疗法、支持心理疗法
过程:
1)针对求助者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促使求助者认识自己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欠缺,从而利用科学理性的认知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锻炼、提高自己社会、生活的自立能力。
2)与老师商量,回到学校,指导他多利用集体的活动、班会、生日聚会的场合去与人交往,多与同学交流接触。
3)咨询师与老师协商,请老师在适当的时机多鼓励、表扬求助者。
4)布置家庭作业:找出自己的能被同学和老师接受的5个优点,并确认就是自己的优点,意在提高求助者与人交往时的自信心。制定自己与人交往的一个计划(一周内)
第五次:2005年10月25日
目的:
1)巩固咨询的效果;
2)训练交往能力;
3)从人际交往中完善人格欠缺。
方法:会谈、行为训练、支持心理疗法
过程:
1)通过与求助者一同分析他的家庭作业,提高他对人际交往的自信。
2)继续强化求助者对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利用角色扮演习得正确的交往技巧,并要求求助者尽快的迁移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br /> 3)与求助者共同分析他性格上的缺陷,鼓励他在完善自己的性格上下功夫,改善人际关系的深层动力,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的性格不断的得到完善。
4)布置家庭作业:记录自己的情绪与行为有什么改变。
第六次:2005年11月1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反馈上次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指出求助者需要继续用积极、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人际的关系和矛盾。
2)以后要不断的提高个人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非理性认知,提高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
3)结束咨询,进一步巩固自己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己的评价:我不再害怕看别人了,我能接受别人直视和直视别人了,不再害怕眼光有问题,感觉轻松多了,我从新回到了学校的宿舍,逐步学会自己打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同学交往渐渐多了,不再象以前那么忧郁,我觉得自己自信、有主见了。老师对我评价挺好的,我很开心,我的成绩也好多了。
2.SCL—90测验复查结果:恐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指数正常。
3.咨询师的评估:两个月后,咨询师进行了回访和跟踪,求助者的交流态度和状态都是非常好的,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的融洽。老师与同学反映,求助者与以前相比在为人处事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能与同学有说有笑,整个人变的自信、乐观了。
此次的咨询结构比较的严谨,咨询关系的建立比较好,咨询方法基本恰当,咨询过程相对完整,条理比较清楚。
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xiexiebang.com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02784530206夏老师,心语心理医生网上在线工作QQ:362890071 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xiexiebang.com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02784530206夏老师,心语心理医生网上在线工作QQ:362890071 社交恐怖症
■[个案]“要我上台发言,还不如把我杀了。”小张是名高中生,性格内向。上初中时,由于爱斜着眼看同一排的女生,引起了对方的反感。调换座位后,仍无法改变这种行为,后来连男生也不愿意坐在他旁边了。从此他便认为世上最难打交道的是人,十分害怕与人交往。老师说,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小张显然是得了社交恐怖症。
[应对]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就会惧怕与人交往,从而引发社交恐惧。因此作为父母应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给予更多表扬和鼓励。孩子则要注意训练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小贴士]患社交恐怖症的人,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出现显著的、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将面临窘境或耻辱。患者对所恐惧的环境一般采取回避行为,即使坚持下来也十分痛苦,经常会出现焦虑、多汗、面红耳赤等症状。
心理咨询案例 社交恐惧症
作者: 来源: 更新日期:2009-6-27 阅读次数:72 女士,女,27岁,北京市人,本科学历,未婚,社会经济地位中等,广东某国际贸易公司财务部职员。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无不良嗜好。
王女士是独生女,父母在外交部驻外大使馆工作。从出生3个月起,父母就连续出国工作8年,回国后虽然在外交部机关工作,也是经常有出国任务。王女士从小与外祖母生活,很少能和父母在一起。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外祖母对欢欢百般呵护,很怕王女士发生问题,经常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安全、别遇上坏人。从上幼儿园到小学毕业,都是由外祖母或保姆接送;从家到学校到回家,十多年两点一线不让接触外界。王女士在幼儿园时就不爱合群,性格温顺、听话,胆小孤僻。上学后学习用功,成绩优秀,成绩稍不理想就着急、烦恼;喜爱文学和绘画;家里藏书很多,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阅读,读了上百篇中外小说名著。就是不爱与人交往,从中学到大学毕业,也没有几个要好的朋友。
在大学5年的校园生活中,人际交往问题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变。与同寝室的女同学关系紧张,经常为琐碎小事产生矛盾。有些男同学主动来试图接近她时,她经常采取冷淡的态度,认为他们会有不好的企图。临毕业时,她对一个外班的品学兼优的男同学有好感,聊了几次天,觉得很合得来,就鼓足勇气约他周末去公园玩,没有想到他以论文没有写完婉转地拒绝了。这使她非常气恼,男人都是假情假意,再也不想理他了。后来从别人那里得知他在原籍已有女朋友后,她对他又有了非常强烈的崇敬感,懊悔自己没有能早些认识他。还感到自己冒失地去约会他,被他拒绝是一个天大的耻辱,心里又想他又怕见到他。白天,在校园从宿舍到教学楼的路上或食堂里,诚惶诚恐地搜索着他的身影;夜晚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他的音容笑貌,经常自编自演地遐想着与他聊天、散步、郊游,甚至抚摩他的身体、他的敏感部位,与他同床… …,两手不自觉地伸向自己的乳房和下身。一想到此,她就心慌意乱,面红耳赤。可是在内心又深深谴责自己怎么会这样无耻下流,为此忍受了2周的烦乱与失眠。平时很正常的例假不知为什么也错后了10天。整天害怕,怀疑自己是不是怀孕了,如果真的怀孕了,那太丢人了!只有一死了之。看到别人有意无意看自己时,就觉得他们一定知道了自己的“丑事”而马上逃避开对视的目光。
一天在食堂排队买饭,听到有人在背后小声叫她,回头一看,正是那个男同学。对视着他的眼睛,她感到心慌意乱,面红耳赤,就像自己裸体站在众人面前一样无地自容,马上低头跑回宿舍大哭了一场。
她没有参加毕业典礼的合影和会餐,也没有和同学们主动联系过。
毕业后由亲友介绍,2000年初来到现在的公司工作。开始的半年多时间,她感到离开了让自己窘迫、蒙羞的大学环境,心情还好,工作也比较顺利,与同事关系方面,虽然交往面比较小,但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有一次,上级公司财务监理来进行常规财务账目审查,欢欢不知为什么非常紧张,本来账目很清白,但在回答监理的提问时结结巴巴,面红耳赤。领导知道后找她问话,也出现这种情况。从此,她怕见到领导,怕上级来检查,怕与同事近距离的目光对视,怕开会发言,甚至不愿到食堂就餐,和以前不愿进校门一样不愿进入公司的大门。明知没有什么可怕的,但就是控制不住,生活和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心理测验结果:
1、EPQ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测验结果:
测 验 P 量 表 E 量 表 N量 表 L量 表
粗 分 4 6 21 6
T 分 45 40 70 75
2、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验结果:
总分:230 总均分:2.67 阳性项目数:67 阴性项目数:23 阳性症状均分:3.5
因子分(正常人上限2.5分)
因子 因子分
1、躯体化 2.3
2、强迫症状 3.0
3、人际关系障碍 3.8
4、抑郁 2.5
5、焦虑 3.3
因子 因子分
1、敌对 2.3
2、恐怖 3.9
3、偏执 1.7
4、精神病性 2.2
5、其它 1.7
二、主诉:
“上大学期间有过一次短暂的暗恋,虽然我与他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我从此以来不敢与别人目光迎视,开始是不敢对同班女同学的目光对视,后来发展为对班里男同学的目光也不敢对视,进而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男性和女性的目光都不敢迎视,怕他们知道了我的丑事,认为我的目光是不正常的,为此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
“离开大学环境,到了工作岗位,以为换了一个环境可以摆脱不敢与别人对视的苦恼,但仍然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又出现了这种情况。特别是害怕领导的目光对视,有时害怕出入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自知这是一种病态,但是又无力摆脱,十分痛苦。”
“我至今还没有正式地谈过恋爱,亲友介绍了几次,我都没有勇气去见面。”
“自己也曾看过不少关于心理治疗方面的书籍,也知道这种症状叫做社交恐怖症,是心理问题造成的。我下决心要改掉,但是一到实际生活中就常常不是那么回事了,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目光和表情不自然,怕人家怀疑自己有不道德的想法和行为。有一段时期感觉好一些,过后又犯,总也摆脱不了这种阴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自己连别人的目光都不敢对视,那怎么能在社会中生活呢?”
“我听说心理咨询可以治疗社交恐怖症,但是几次下决心来咨询,都没有敢来,我怕也会不敢看咨询师的目光。”
三、观察印象:
动作缓慢,神情紧张疲惫,多汗,低头、目光游移、躲避对视,话语少,低语调、语速稍慢、断续,开始交谈时语音有颤抖。思维、逻辑有层次,衣着得体、化妆适度,有礼貌、频繁使用敬语。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但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人交往困难,将应对窘迫不合实际的夸大,惧怕与领导交谈,不敢对视别人的目光。在上述交往中,求助者害怕在人面前面红耳赤、语无伦次,伴有显著的心悸、气短、出汗,紧张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为此,该求助者对自感难以应付的人际交往和预期事件采取反复持续的回避行为。持续时间长(最近一次从去年10月至今),恐惧内容泛化。病史初起可追述到幼年期,有焦虑性人格基础。该求助者对上述症状有病感,认为不可思议,但克制不住,主动求治。在既往病史中,未见该求助者酗酒、药物中毒、脑外伤史。医院检查结果排除脑及躯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病因。EPQ心理测验表明,该求助者有抑郁质倾向,易焦虑、紧张,对刺激反应过度。SCL-90分析结果,总分230;阳性项目数67;强迫症状3.0;焦虑3.3;人际关系3.8;恐怖3.9;均超过正常人上限,其他因子分数阴性。综合上述资料,可排除精神疾病。
该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属于神经症性障碍社交恐怖症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惧怕在正常人际交往场景中的近距离目光接触,有意回避,行为退缩,影响社会功能;
2、夸大潜在危险,过分关注自身躯体症状,联想中引发紧张和焦虑,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3、自知恐惧感过分,不合乎情理,但不能自控与消除,有苦恼、痛苦体验;
4、不能接纳自己的弱点,缺乏自信,失去生活目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与近期目标:缓解求助者的紧张焦虑,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适应职场人际环境,部分恢复其社会功能。
(2)最终与长远目标:帮助求助者理智地认识客观现实,取代非理性观念,愉悦的接纳自己,建立对社会生活的自信心,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尽可能地全面恢复社会功能。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良的社会交往行为上,无论是回避的行为倾向还是人际关系的紧张,都是因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极易导致逃避社会现实,自我封闭的结果。
求助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性人格基础让该求助者更加敏感地捕捉人际交往中的他人评价因素,对现实的认识过分偏颇于不幸和担忧,并感受其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其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身体的恐惧反应上,或自认为存在窘迫的身处环境中,失去了洞察内在感受和外在现实的能力。
要改变求助者原有的情感体验、情绪反应、处世态度和行为表现,需要从该求助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着手,了解其对生活状况的感知和思维模式,从中发现错误思维和认知扭曲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引导求助者逐步以客观积极的思维替代消极扭曲的思维,走出原有的循环误区。由于求助者有较多的躯体感受经验,这些经验被求助者不恰当的用以支持错误的认知。因此,在进行认知治疗的同时,辅以行为治疗,以缓解焦虑,重新建立认知和行为的联系,逐步纠正行为偏差。
鉴于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内容,以及其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领悟能力,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 门诊收费咨询: 周一至周四每小时268元,周五至周日每小时368元。
网上收费咨询: 周一至周四每小时168元,周五至周日每小时268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2005年8月7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做EPQ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验,同时了解成长过程,尤其是长期养成习惯和发生的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目标;
4、摄入性交谈,鼓励、启发其倾诉,以倾诉宣泄为主,辅以认知性引导,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
6、布置咨询家庭作业: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紧张焦虑,想法与体验。
第二次咨询 2005年8月14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突破应对策略。
方法: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模式、核心信念、条件信念准则、生活事件和认知脆弱性的相互作用、补偿和对应策略、目前障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其自我分析进行引导,适当的肯定其正确做法、想法。引导其自我比较、自我分辩、自我检讨,引出正确认知。
分析作业,寻找当前典型问题和问题情境,搜索情境中典型的自动思维,再现问题情境中的感觉和行为,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就人际交往时的恐惧感进行情境再现。经过两次重复当时情景,发现有的时候这种自我的负性认定好像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认为不会出现紧张时,就不会有问题,当认定自己会紧张时就会非常紧张。当然这种认定有的时候是经历过、证实过,有的时候是心理联想造成的。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事件的程度与情绪反应程度的比较;
2、谈在人际交往行为的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认知;
3、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进行演练;
4、布置咨询作业:我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好的事例分析。
5、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
第3次咨询 2005年8月21日
目的:
1、学会合理自我评价;
2、提高自我控制力;
3、加强人际交流。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治疗“代币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行为契约”完成顺利,得到同事的赞许,并在某天午餐时,比较自然地进入食堂,和同事打招呼。有了从容的体验感受;
2、进一步分析行为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领导及同事;
3、使用“代币法”,逐渐增强人际交往的数量。
第4次咨询 2005年8月29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发展交往策略;
3、增强自信心。
方法:
会谈、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肯定其交往能力认知行为方面的进步,找出交往策略问题;
3、训练面对面解答提问,以提高交往自信,减消紧张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交流方面。
4、布置咨询作业:
先前事件与当前情绪之间的关联,合理认知与评价。
第5次咨询 2005年9月16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反馈作业:评价交往策略应用,调整对应人际关系角度;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进一步巩固与亲友、同事、领导的关系。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自我评价:
“在公司里愿意与人主动说话了”;
“感觉同事们开始喜欢我了”;
“我不再害怕与领导对话了”;
“现在我有信心接受男朋友的约会”
和领导一起去深圳出差7天,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庆祝公司成立5周年晚会上参加了集体舞表演。
2、咨询师的评估:
本案例综合运用了“心理分析”、“认识领悟”、“行为疗法”等治疗方法。这就使来访者不仅对自己的症状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解决自身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深化自我认识,学会面对社会现实,逐渐形成正常的人际交往,达到了消除心理障碍的咨询目标。同时提示心理咨询的局限性,为达到长期目标而继续努力。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自我封闭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工作适应性水平。
心理咨询案例 社交恐怖症
作者: 来源: 更新日期:2009-6-27 阅读次数:49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情况:吴某,女,一十九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既往健康状况与咨询史:该来访者既往身体健康,没有得过大病,也无明显躯体疾病,未进行过心理咨询。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急切地问:“老师,请她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神色慌张而羞怯,动作僵硬,面谈中眼神不敢直视对方。
四、评估与诊断
经过对求助者进行通过scl-90自评量表的测验及咨询交流,结果显示:因素项f1躯体化f2强迫f3人际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f10其它T分1.2; 1.3 ;3.5 ;1.6 ;2.4; 1.2; 1.3 ;1.5 ;1.1 ;1.25
对照scl-90国内常模(成人),可以显著地看出晓婷的人际敏感分明显偏高,焦虑分次之(因子分一般应低于2分,3分以上表明有相当严重的程度)。
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具体目标是指导来访者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加深对自己心理问题来源的认识,降低人际敏感程度和焦虑强度;最终目标是指导来访者克服社交恐怖心理,获得正常健康的人际交往。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方法和原理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中国大陆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故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中国式心理分析”、“钟氏领悟疗法”。咨询中要用符合病人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他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这样可使求助者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系统脱敏疗法:其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即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还有交互抑制理论。由于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人员的鼓励、赞许对求助者的操作训练起着强化作用,使求助者在恐怖情境下仍保持放松,不再引起焦虑,这样,恐怖行为就会自然消退。换句话讲,心理咨询人员有步骤地让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想像以前曾引起他恐怖和回避的情境,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由于处于放松状态,求助者一般不会出现回避行为,并且能直接体验到平静和放松的情绪,因而原先恐怖反应的强化因素被消除,这样经过反复多次以后,求助者的焦虑和回避行为就会逐步减退和削弱。
(二)双方责任与义务:向吴某指出心理咨询目标的效果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要求吴某每周准时来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并于每次咨询之后写出心理感受及心中的疑问。心理咨询人员要无条件的积极针对吴某的问题给与咨询服务,及时解答吴某心中的疑问。
(三)时间:6次(包括其中1次对来访者进行scl-90量表测评),每次1小时。
七、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有效的咨询关系,以患者为中心,以倾听,共情为主,积极关注。
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我的耐心开导下,吴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 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说到不愉快的经历,吴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我、孤立我。这使我委曲极了,难过极了。我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我们发生了冲突。我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我也觉得她讨厌我。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此阶段获得了吴某的充分信任,吴某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历和内心感觉和盘托出,使其内心中压抑等不良情绪得到发泄,使其内心平静下来,开始理性面对自己的问题。
第二阶段:认知领悟过程,每次探讨一个问题。
与吴某进行探讨其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对其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产生影响的因素。使其领悟到:
1、父母对她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她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羞耻,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
2、少儿时,她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
3、在与同学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恶意相待,于是委屈、怨恨、愤激;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压抑的敌意和回避反应导致她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她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所以,人际矛盾这桩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她对人恐怖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
4、正值青春期的她,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她已经内化了的有关两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有意无意地使她批判自己的想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她常常处在一种是否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而害伯、羞于见男生这种病态反而减轻了她的这种冲突。从心理学上讲,躯体的“症状”是内心冲突的“改头换面”。
5、当她出现对人恐怖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已该怎样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她愈感到“不自然”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她的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她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 了综合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回避同性,害怕男生外,还那么怕上课的老师的缘故。
在吴某对自己人际恐怖症状成因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后,焦虑心情有所缓解。
第三阶段: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放松训练
由于个体在人际交往有心理恐惧感的同时还伴有强烈的焦虑、紧张和抑郁情绪,且和心理恐怖感产生交互作用,进一步加深患者的痛苦,所以在鼓励其带着症状自然生活的同时,辅以交互抑制松驰训练和躯体放松技术,利用这种方法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当在社交场合恐怖感觉出现时,意志上不是人为地与之它进行对抗,而是保持情绪自然,以一种新的刺激替代当前的思维活动。让吴某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我不断地鼓励吴某面对这种场面,让吴某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当出现恐怖感觉时,进行简单易行的自我放松训练。即让她在一套我的一些语言指令暗示下和轻松音乐伴随下,全身肌肉依次放松。
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在想象中将最想见又最怕见的人(如某位男生),想回避又回避不了的人(如任课老师)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然后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驰的反应,最后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
经过几次放松训练法,情景想象的治疗,吴某已经降低了在人际接触过程的敏感心理和焦虑症状,可以实现正常的社交活动,具备了相应的自信和平静。
八、咨询效果评估
吴某自述对人际交往不再感觉焦虑,与男生的交往已能保持轻松自信的态度,不再消极回避。
心理咨询人员观察到吴某在咨询的后期收尾阶段,表情放松,见面、交谈、离开的几个过程中表现出正常的人际交往态度,态度平静、积极,情绪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