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11.29 石蒙蒙 语文因“主题学习”而精彩——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乡镇组决赛圆满落幕
语文因“主题学习”而精彩 ——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乡镇组决赛圆满落幕
石蒙蒙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侣第一家”。2017年11月23日-24日,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乡镇组决赛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泰安隆重举行。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不同省市的老师展示了13节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精彩课堂,一千多名充满教育情怀的追梦人汇聚一堂,聚焦课堂,用心聆听。各位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清新的教学思路,灵活的教法,丰富的情感,让人记忆犹新。
来自山东平邑的陈俪菡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通过抓关键词、让学生想象画面,配以伤感的音乐,直击学生心灵,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普罗米修斯坚强、无畏的精神品质。并通过主题学习,拓展中外神话故事,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总结神话故事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习学习神话的兴趣和热情。
来自广东的张丽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奇异的植物世界。通过学习单的提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配合主题丛书,让学生领略到植物世界的神奇与奥妙,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同时张老师适时引导总结“移步换景法”让学生做到真正理解,并通过课堂训练学以致用。
江西俞寒玥老师执教的《丑小鸭》,通过了解丑小鸭的经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展开想象,感知童话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飞跃,情感被激活,引起了学生广泛共鸣,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来自广东东莞的黎雪珍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通过“谈话导入,引入爱”“初读课文,感知爱”“品读片段,表达爱”以及“阅读丛书,演绎爱”这四个环节,将人间大爱——孝道,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另外黎老师依据本课内容改编的《三字经》,节奏欢快,朗朗上口。在反复吟诵中,本课内容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令人拍案称奇,赞不绝口。
来自河北省邢台市的李红霞老师执教的《文成公主进藏》通过抓“人名”“地名”“农作物”这三类关键词语,将整篇课文化繁为简,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并通过阅读单,小组合作学习,深化课文内容,通过复述、品读等让学生理解民间传说的口口相传、与众不同,并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编传说。学生们思维活跃、手法精炼,博得阵阵掌声。
参加此次比赛的教师,有的课堂设计紧凑,重难点突出;有的注重朗读,入情入境;有的传授写作秘诀,适时迁移运用。十三位参赛老师们精巧的教学设计、对教材及丛书的巧妙整合、以生为本的多元课堂训练,都深深吸引着学生,同时让听课的老师受益匪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期两天的听课学习结束了,但13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还历历在目。在这次活动中,来自全国13名优秀教师,用独特的课堂思维和全新的教育方法,充分展示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独特魅力和巨大作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语文主题学习”犹如一朵初绽的花朵,沁人心脾,愈久弥香,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思索,为之努力。
第二篇: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张玉芬
上周六我校派了我们十名教师去山东---潍坊学习。我们怀着热情的心情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议,听取了李虹霞、韩兴娥、毕英春、万增艳、代吉娥、李海梅、于永正、尹宜梅八位名师的展示课,现场观摩了李振村校长报告的《全课程教育实验的语文走向》先进做法,还听取了陈耀方的
报告《语文主题学习的10件事》,还有很多数不胜数,让我感受颇深,我的心也热血澎湃。
讲课的八位老师,讲课风格,各有特色。现在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小感受吧。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心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
韩兴娥老师的课,平凡却最有实效。她的课是平常积累的一种展示,曾经很多人慕名而学,但是成就的仅仅只有韩老师自己。看过网上很多关于韩老师的评论,印象最深的却是平凡扎实两个字。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触最深得就是语文就是生活,尤其是韩老师将我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最为日常所习,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当然,也需要老师不断的积累、学习、反思、坚持,韩兴娥老师做到了平常老师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2、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
韩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海量阅读”的课堂教学艺术,以及毕英春老师的“1+X”单元阅读教学展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成了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有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丛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3、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主题阅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提供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这几位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篇: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因竞争而精彩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因竞争而精彩
伍凤英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金堂分校 邮编:610400
电话:*** [伍凤英,1980年4月生,女,四川成都金堂人,任教于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金堂分校,小学一级教师,大学专科,小学语文教师。致力于研究农村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摘要: “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势在必行,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组建具有实效性的学习小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现状 成因 策略与方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于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之间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便成为了“探究式学习”“体现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形象代言人,轰轰烈烈的走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但凡各个级别的语文赛课,总能见到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身影。然而,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现状又如何呢?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透析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的发挥,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思想陈旧,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部分教师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应试教育的阴影作祟。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有部分自认为教书应考有法的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考这些内容。
(三)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将评优晋级与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容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面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小学语文真正有效的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不仅仅只是一句话,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
三、小学语文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有效策略——组建具有实效性的学习小组
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模式?经过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组建具有实效性的语文学习小组,无疑是一条最为简洁有效的途径。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不是一上课就放开手脚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学习,而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对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先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并且给出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群策群力,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定位教师角色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必须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参与的示范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小学生对合作交流的经验相对较少。那么,要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教师必须事先做好示范。如在教学《种子的梦》时,我先教学了第一小节,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共同学习第二、三小节,这时出现了个别小组“冷场”的现象,于是我就参与到这个小组中,和组长一起示范如何交流所思所学所得、如何分工、如何总结小组的意见等,这样给学生导个向,再让他们展开合作,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合作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如:要听从组长安排;要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小组讨论要有秩序且不故意大声喧哗;听人发言要专心、耐心;如有疑问,请人解释时要有礼貌„„
2、充分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
记得著名的教育家吕型伟提出了这样一个著名的教育理念:“因人施教”。所谓“因人施教”,就是主张针对不同主体确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争取实现不同的教育效果;就是主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在比较自觉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实践经历、认知途径、体验方式,达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社会化目标。所以,在组建学习小组之前,我们必须对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由充分的了解,包括班级的总人数,男女生的比例,以及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组织能力等。唯有对学生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分组。唯有对学生个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组建学习小组
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在组建学习小组之前,必须对所在班级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包括班级的总人数,男女生的比例,以及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组织能力等。唯有对学生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分组。在分组时,每小组以4-6人为宜,以4人为最佳。每个小组之内,除考虑男女生合理搭配之外,更应考虑组内每个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建议每组一号为优生,二号、三号为中等生,四号为学困生,即“组内异质”;而在组外,每一小组都具这一特点,即所谓的“组外同质 ,组间同质”。
4、选拔培养小组长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况且小学生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对组长应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地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确地向师生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5、明确成员分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中心约翰逊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其他同伴学习负责,这是构成合作学习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按这样的理念帮助学生明确个人责任,使学生相信他们必须将自己的努力同其他成员协调来完成任务。使学生明确个人责任的策略有二:其一为科学组建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如每组一号为优生,二号、三号为中等生,四号为学困生,由于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能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其二是明确分工,如组长、记录员、评分员、汇报员或组织者、检查者、汇报者、评价者等,小组成员各有其职,均能主动投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角色互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体验不同角色的魅力及不同的成功体验,促进参与意识。、选择合适的时机
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适合开展小组活动,要因教学内容而定。适合利用学习小组进行教学的有:文章当中有结构相似段落出现的新授课,有明确学习任务的复习课(特别是单元复习或专题复习,需要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的),语文课外相关知识收集之后的交流课以及在语文课后题处理需要讨论时等。因材施教,不仅指对不同的学生教学不同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但是,并非课堂上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是同样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说来,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可以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综合实践活动时进行合作交流,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作游戏、合作表演、合作监督、合作竞赛、合作绘画、合作调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唯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才能方显药的良效。否则不仅不能治病,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是学习小组有效进行的第一步。
7、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
在小组之间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与语文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与语文无关的、其他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促进小组内学生团结的活动。开展这类活动,有利于增强小组内学生间的相互团结,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例如:在每周周一,可以花一点时间让小组间开展周末语文课外知识收集大比拼等。
8、保证交流时间
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富有个性地学习,合作学习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表达、交流、协商、互助,只有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了火花,学生的智慧在合作中得到了展现,合作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9、建立反馈调控机制
作为学习小组的总调控者,我们语文老师应随时监控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并即时给于调控。如组员的搭配是否合理、小组内的活动是否有效的进行等。
10、建立激励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们觉得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小组活动能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关键性条件,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缺乏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学习小组的活动终将如一潭死水,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终究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学习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最好是采取“短频快”的方式,并将小组之间竞争过程以小组打分的方式贴在教室的班务公示栏处——小组之间优劣评比的时间“短”,以一周最为适宜;小组之间的竞争比拼“频”,即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在课内积极发言上,而且也包括在作业完成质量上(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且答对者记一分,答错不扣分;不按时完成作业者或作业完成存在应付成分者扣一分);小组评比之后见成效时间“快”,首先在成立学习小组之初建立小组之间竞争的约法三章,对于小组比拼落后者将受到怎样的惩罚要事先约定好,当每周五小组之间的比拼结果出来后就要当场兑现,以此来激励学生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增加语文学习活力的目的。
总之,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影响着其将来的发展方式,学生的发展方式又转过来影响着其今后的生存方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势必影响学生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突出语文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让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真正走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中利用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然而要让学习小组活动真正有效的进行,引入小组竞争机制不失为一剂使小组合作更有效的强心剂。竞争,让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主编
裴娣娜
(辽宁大学出版社)
[2]《教育学—情境与原理》 主编
傅道春
(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新编》
主编
李小融
(四川教育出版社)
[4]《班主任新视野》
主编
杜松鹏
倪传荣(中国人事出版社)
[5]《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工作计划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已在我校走过了一个学期,并逐渐成熟发展。“语文主题学习”是依据语文学习大量阅读的规律,以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为前提,实现课堂上的拓展阅读,从而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为了更好地搞好主题学习,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让生活走进课堂,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
二、明确主题学习的目的:
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大阅读数量,多读书,读好书,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自主阅读的兴趣,形成一种乐于探究,努力发现和求知的心理倾向。
2、拓展渠道,构建语文课、综合实践课、地校课三课一体,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主题丛书。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强化积累,丰富读书摘录、古诗文诵读、优秀作文集等多种形式的积累活动。
5、初步建立一套班级读书检测与奖励机制。
三、《主题学习丛书》运用的策略
.调整课时安排,营造语文教育的大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沟通课堂内外,创立宽松、自主的听说读写的大语文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满足学生喜欢读物激趣、介绍读物激趣、开展活动激趣、谈感受激趣、实行竞争激趣等等,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供有效阵地。
2.立足于课堂的课内阅读文本。
主要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因此要找到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的联结点、切入点是有效实施主题学习的关键。
我们将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自主合作阅读,搜集并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材料,丰富对事物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学生适时获得阅读的快乐。
3.调整教学关系,提高教师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教学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新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情境,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我们在一学期中,不仅要学完课本知识,还要读完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实验一开始,既要与以前的语文教学搞好衔接,又要加快学习节奏。在每个单元中,找出一篇课文作为精读课文,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具体措施、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现行语文教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课堂中老师准确把握课文重点,设计最合理的问题,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在课堂上少讲,精讲,充分让学生读书与交流心得。
2.配合“小陶子读书”,开展多种活动,巩固主题学习效果。
定期开展学生的语文主题学习手抄报、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语文素养展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予以奖励。
3、合理安排时间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争取三分之二的时间学完教材,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丛书。老师精心挑选教学篇目,指导学生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表扬鼓励读书积极分子。交流的形式可以是背诵一个片段、可以是有感情朗读一段,可以说一说读后感等。定期开展年级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并在全校范围内展评。
5、多种课型的灵活运用,提高学习的实际效率。
本学期我校将配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由教学能手带头进行观摩研讨课,再在三至六年级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同课异构活动,取长补短,促己进步。
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案引领的方法,指导学生拓宽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另一方面也重视典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针对选文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优美语言。
6、课内课外多措并举,培养阅读情趣
在研究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构建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活动课尽享读书之乐。师生共读,乐在其中。
总之,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中一定要立足“主题学习材料”,整合多种资源,以此为平台,引导学生主动读、悟、记、听、说、写,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学用结合,互相促进,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五篇: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主题学习,给学习语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良杖子小学李淑萍
前几日,我有幸和霍校长,王校长等一行人一起赴潍坊,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欣赏了专家、名师们的精彩展示,这里既有新锐的课堂展示,又有新颖的教育理论;既有名师的精彩表现,又有专家的理论指导。通过此次学习,我的感觉就是:潍坊学习,不虚此行!大开眼界。
一,研讨会中的印象
(一)不一样的老师
本次活动近距离的感受到了由韩兴娥,毕英春等几位名师的精彩语文课,真正领略了名师的博学多思,多才多艺,循循善诱;我听后简直就是艺术的享受。同样是语文老师,为什么我做不到呢。
(二)不一样的学生
在名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回答问题时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文采飞扬;在练笔时,出口成章,积累丰富;朗读时,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感情丰富,真是令人赞叹,同样是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行呢?
(三)不一样的课堂
他们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轻松、愉快,在李虹霞老师的课上,四年级孩子们所展示的那种自信和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了整个的课堂。这显然不是简单应急性的训练,而必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内化过程。可以看得出,孩子们真的喜欢语文课,喜欢李老师,师生的互动那么的自然,氛围如此的和谐。这恰恰对应的是她所建设的“幸福教室”这一目标。让师生因学习而快乐,因学习而幸福,不愧是幸福的课堂。同样是语文课堂,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做不好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学习中,我第一次领略了于永正老先生的非凡魅力,身为教育家的于永正先生,如今已有七十三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多才多艺,妙语连珠,于老的精神令人钦佩!聆听于老的京剧真可谓人生一大幸事,于老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他的课堂最突出的是朗读示范堪称经典.(四)不一样的阅读量
他们的学生,一个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一个学年课内阅读200万字,真是海量呀!我们的学生也在阅读,为什么不行呢?
从韩兴娥老师地报告中,了解到,他们从低年级就开始实施,自己编教材,适合儿童的特点,比如:
低年级:各种版本的教材、儿歌、童谣、韵语、诗歌、小故事、绘本;
中年级:诗歌、故事、各种版本的教材,各类儿童文学读本;
高年级:《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论语》、》《道德经》及各种书报刊物。
这个课程内容可以看出海量阅读的阶梯递进目标,符合学生的阅读年龄特征。有了低中年段的积淀,才有高年段的读写自如。
经过此次学习,我再次被语文课的非凡魅力所征服,陶醉在其中的同时,深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二、研讨会后的反思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立足,不被淘汰。我感觉首先应该改变。
(1)备课方式的转变。就犹如专家所言,备课无需再“怎样讲的精彩”上花时间,而是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老师也必须变成一个读书型教师,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写作。
(3)改变教学方式,从孩子们的学习愿望出发,不去模仿哪一个名师的教学方式,而是在自己的课堂里和孩子一起实现自己的梦想,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研讨会后的行动。
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还孩子一个生动、鲜活的语文,从讲语文,变成读语文,使自己不再教得累,使孩子不在学的厌。
(一)如何处理教材
要将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作为学生的主导的时间,八节语文课,留下二到三节做单元整合,其他时间让学生阅读。
像我们最好的处理教材的方法,我还是最欣赏毕英春老师的1+x的单元主题教学。何谓“1+x”,简单来说,“1”指的是精读课例的教学。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精读课例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教师、同学间的平等对话,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并渗透、领悟一定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就是例子,相当于数学中的例题,担负着“以例悟法”的艰巨任务,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x”指的是若干篇略读课例的教学。每单元除一篇精读课例之外的其他几篇文章,都作为略读课例。对这些文章,可采用学案的形式,放手让孩子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即“依法自学”,起到反三归一的作用。
精读课例的教学目标不要定的太多,面面俱到,而是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一课一得。我以往的语文课,存在着目标太多,容量太大的问题,总想在40分钟里把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感情朗读,学法指导等等都体现出来,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生怕漏掉哪个知识点,看起来什么都抓到了,也抓到位了,实际学生可能什么都没学会。毕英春单元主题教学,则注重整合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删繁就简,教学目标相对集中,教学内容大胆取舍,做到一课一得,循序渐进。
例如毕英春老师在执教《他令我们感动》这个单元时,《桥》和《金色的鱼钩》确立的目标是:
1、结合“环境描写”,“动作语言等人物刻画”的方法,品词析句,感情朗读,体会“老
汉”和“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
2、领悟“环境描写”、“前后呼应”等表达方法的好处。
基本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直接引入
如,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组课文是围绕那个主题写的?《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部:带着疑问读书。
直奔目标,比如:一位老汉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老汉的动作。第三部:交流点拨:
与此同时,注重朗读训练。
第四部:以例悟法,依法自学。
比如依法自学,《金色的鱼钩》,体会老班长的动作语言。
像我们刚开始走语文主题学习这条路,可以用一节课整体来预习一个单元。
步骤如下:
提前让学生预习。
第一步:检查生字。
1、出示本单元的生字词,2、检查生字词,重点识记疑难字词。
第二步:了解内容,明确主题。
1、运用方法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1、摘录句段法,2、问题回答法,3、题目扩展
法,4、感受法,5、几种方法的综合用用。)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尽量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每一刻的主要内容。
3、给单元拟定主题,说明理由。
问:这一单元是围绕那一个主题写的,说说你的理由。
(1)指名说主题,写在黑板上。
(2)评价主题
第三步:学习每篇文章的表达方法。
第四步:习作指导。
其实归纳起来,就是:单元导读——以文带文——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按以上的步骤操作,我们就可以用2-3节整合一个单元,其余时间让学生阅读。
(二)、如何使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我们学校的四年级已经开始配备了《语文主题学习从书》,那如何使用这套教材呢?前两天我看了看这几本书,每册书以教科书编写的单元主题为大主题也就是本册书的书名,然后又围绕大主题编排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又是一个小主题,而且语言优美,字字珠玑,篇篇经典。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别人的做法。
1、把阅读《丛书》的时间完全安排在课内进行,绝不能像过去对待其他课外书一样,让孩
子随意去读,放任自流。
2、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大量压缩学习教科书的事间,大约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从书》。
3、还可以采用课文加《丛书》的方法。
每单元确定一篇精读篇目,老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1)经课文读通读熟,整体把握全文主要内容;(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的句段,批注一下自己的感悟心语;
(3)感情朗读体会最深的语段;(4)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5)发现写作特色
并模仿练笔。然后运用精读课文上学到的方法阅读《丛书》中的其他文章。对《丛
书》中其他文章的学习,我们同样要求学得扎实有效。我们和学生一起选择统和
篇目放在课中共同阅读,其余的放在精读课前或精读课后,这样,一文带多文,课本加《丛书》,互相补充,互为融合,互为依托,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如何上好古诗文这种课型。
听了李海梅老师的《如梦令》和韩兴娥老师的《论语中的成语》这两节课,要想
上好古诗文的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原文。
(3)体会意境
(4)积累运用
(四)如何让学生学会积累
我们学生现在的积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而且抄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到写作时根本用不上,这不是白费时间吗?通过学习,我感觉人家的积累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积累得让学生背下来。激发他把自己的积累用到写作中。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做法。让学生学会积累,老师的检查也要到位。可以这样试试。
(1)、每人建立摘抄笔记,从课文中或丛书中摘抄好词、佳句。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积累的美文佳句大胆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每恰当使用一处,给学生奖励一分。
(2)坚持我们的大量背诵经典诗词,实行天天我来背。不要拘泥于小册子。
(3)坚持我们的每天一格言,外加讲一条成语,要求背下。
(4)班级经常举行“美文诗词朗诵会”、讲故事大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在活动中体验背书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背诵的热情。
(五)如何培养学生写日记。
几节课下来,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师生同步写作。课上共同交流。
在读《人民教育》时,才知道他们的做法是:
(1)师生共同写随笔.教师随笔以教育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主,适当兼顾对日常生活、社会、人生、自然的观察与评论;学生随笔可以写读书收获、成长经历、学习心得、生活观察等,以学习生活为主。
(2)共写日记。
教师和学生一起天天写日记,记下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记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师生定期进行日记交流,教师总结讲评,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日记本上留下自己的感言。这个方式很好的增进了师生感情,使教与学更加和谐。
(3)共记“阅读卡”,共写“周读书小练笔”。
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推行使用“阅读卡”。内容包括:内容梗概、摘录、一句话书评、人物形象赏评、迁移写作训练等栏目,并有字数要求。每周两练笔,即每周一次主题日记、每周一次读后感。
(4)共度一本书。
家长、教师、学生共同读一本书,共写一份稿(读后感)、同讲一个主题。
四、存在的困惑。
语文主题学习,对于好学生而言,这样的形式比较受欢迎,对于拓宽知识面也很有效,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就有些生搬硬套,他们跟不上大队伍的步伐。
五、奋斗目标。
最后,让我们在中心校宋校长的领导下,在学校王校长的带领下,打好这场语文改革的打仗,打出成绩,打出水平,我们共同期待上谷中心校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