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
2012年“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
集成项目评审会在天津召开
2012年11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在天津组织召开了2012年“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评审会。
基金委有关负责同志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审专家在百忙中参会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集成项目是对本重大研究计划前期资助项目所提出的共性理论成果、共性关键技术及车辆改装与传感器配置方案等进行集成升华。在评审以及集成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评审集成项目时,要看申请者是否有实力完成集成项目的预期目标;集成项目不是洒胡椒面,必须成熟一个,支持一个;第二,如何把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方法应用到无人车验证平台中非常关键,要让无人驾驶验证平台切实用到认知计算的新理论、新方法;第三,无人车比赛的评价标准要与国际接轨,要吸收国际上最新的评价机制,提升比赛的整体水平与影响力;第四,把无人车比赛变成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比赛;明年的无人车比赛,力争有一到两支国际车队参赛;第五,重大研究计划要安排一些项目支持无人车相关传感器的研发;传感器是实现无人车自主、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我们总不能采用拿来主义,要做好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在无人车技术上的整体研发实力,走在世界前列。与会评审专家认真听取了两家集成项目申请单位的答辩,围绕能否把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理论与方法用到无人车上,能否实现长距离、全天候驾驶的预期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与讨论。最后,经无记名投票,国防科技大学提交的申请获得了立项资助。
与会当天上午,部分参会人员,国家发改委、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及总装备部、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科技日报、法制日报,以及北汽集团等相关单位和媒体的人员观摩了北京至天津无人驾驶车测试。无人驾驶车由本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等研发,测试任务由北京理工大学相关项目组完成。该无人驾驶车是在原有小汽车基础上,通过改装,达到环境感知和自主、智能控制两个目的。环境(交通标识、道路状况以及环境干扰)感知系统主要包括在小汽车上加装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高速摄像头等传感装置组成;自主、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改装了汽车控制总线,把汽车底层控制总线集成在一台计算机上。计算机通过对摄像头、雷达等传感装置获取的感知信息,利用基于认知机理获取的计算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由控制装置执行分析结果,实现了如人一样的驾驶行为和效果。本次测试在北京台湖收费站至天津东丽收费站之间104公里高速路段上进行。测试结果为:无人驾驶车平均时速79公里,最高时速达105公里,历时85分钟行完全程,其中超车33
次,无人工干预,达到了阶段性研究目标要求。
稿件来源:信息学部自动化学科 王成红,宋苏,鲁仁全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例研究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课例研究计划
信息技术课例研究的目的:
通过课例研究,促进老教师转变观念,新教师快速成熟;实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统一,提高教学有效性,真正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团队的研究能力、协作能力的提升。
在这期的课例研究活动中,我们信息技术组就专门针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把分析学生自主性的激发和主动性的发挥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去,在教学思想上给予重视。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当前学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学习任务,从教学方法给予体现,并有具体合适的可选方案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索、合作讨论等形式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探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活动主题】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
【活动时间】
2013年3月
【活动地点】
教学楼三楼机房
【参加人员】
信息技术组:史晓旭、徐军、王磊、曹琳、李珍珍
【活动安排】
交流的课例包括如下内容:
(1)整体构思:该课例研究的目的、意义、操作思路与流程。
(2)教学设计:围绕主题改进教学设计或多个教学设计的比较。
(3)课堂实施及观察:聚焦主题的课堂实施步骤及观课情况。
(4)课后反思与交流:着眼于问题解决的交流与互动情况。
(5)后续跟进:问题的解决与行为跟进情况。
(6)形成报告: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及扼要的内容。
【具体上课人员】
王磊,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三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2000年4月20日委办公会议原则通过)
一、试点实施的原则和目标
1.为进一步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试点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研究计划)。
2.研究计划应适应基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针对核心科学问题,整合与集成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包括面上、重点和重大项目),形成具有统一目标的项目群,实施相对长期(6-8年)的支持,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争鸣,激励创新。
3.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和创新体系框架下,研究计划与国家其他重大科技计划构成链条和互补关系,注意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协调配合。
4.借鉴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经验,结合基金资助工作特点,构架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模式。遴选采取上下结合原则;决策、执行与评估相对分离,适度交叉;基金资助管理与专家学术管理结合;资助管理实行跨学科联合工作方式。
二、研究计划的立项
1.提出《建议书》
围绕基础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纲要》和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自然科学基金委依照上下结合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征求科学界的意见,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明确总体目标及核心科学问题,组织成立专家组,起草并提出研究计划《建议书》。
《建议书》应包括:
(1)建议依据(战略需求,前瞻性,国际前沿与我国优势,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及与国家其他重大科技计划的关系等);
(2)科学目标与核心科学问题;
(3)研究计划实施的初步框架;
(4)实施的基础与前景;
(5)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的建议名单;
(6)经费需求及预算框架。
2.立项遴选
召开委务扩大会议,由委务会议成员、科学部兼职主任和委外专家(不含建议的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成员)确定评议标准、评审程序和遴选办法。
委务扩大会在听取研究计划起草专家组论证报告的基础上,遴选与确定立项的研究计划及其资助规划框架与经费预算。
三、研究计划的管理体制
研究计划设立学术指导专家组、协调组和学科资助与管理联合工作组。
1.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以下简称计划专家组)负责研究计划的科学规划、实施部署与学术指导。计划专家组由 7-9人组成,每两年更换2人。主要由不承担项目的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1人组成。设组长1人,由不承担项目的专家担任。计划专家组成员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下,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人年。专家任职期间一般不申请研究计划的项目。
2.研究计划协调组(以下简称计划协调组)主要负责对研究计划实施的宏观管理、协调及组织评估。计划协调组主要由1位自然科学基金委委领导(以下称计划主管委领导)、相关科学部若干人、计划专家组1人组成。
学科联合工作组由有关科学部的相关人员组成(以下简称学科联合工作组),负责组织研究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评审与资助工作。“学科联合工作组”由计划协调组组织。研究计划的主管科学部负责学科联合工作组的协调工作。
四、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
1.研究计划经委务扩大会议评审确定立项后,计划专家组可对研究计划的规划框架做进一步调整,提出研究计划《实施规划书》。《实施规划书》主要包括:科学目标与核心科学问题、实施方案、经费计划。
2.《实施规划书》及建议的计划专家组名单经计划协调组审核后报委务会议审查,批准研究计划实施。
《实施规划书》作为研究计划实施和评估的依据。
研究计划实施期间,计划专家组成员变动,须经计划协调组审查,并报计划主管委领导核准。
3.计划专家组主要负责研究计划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学术指导。
主要职责是:
(1)把握研究计划总体目标及核心科学问题,负责研究计划的总体部署与方案调整;
(2)提出拟启动的项目计划、指南及经费建议;
(3)组织学术研讨与交流,对在研项目给予学术指导,提出调整建议;
(4)承担项目评审和检查、验收的学术评估。定期出版《工作报告》(含研究计划实施、进展情况及对项目执行的评估意见等),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研究计划实施期满,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交《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计划专家组设学术秘书2-3人,协助专家组处理日常事务.4.计划协调组定期(2-3年一次)组织专家对研究计划的总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研究计划实施结束后,计划协调组组织开展研究计划的绩效评估,并向委务会议提交评估报告。由委务会议批准研究计划实施结束。评估专家由计划协调组选聘,被评估的计划专家组成员应予回避。
五.项目资助、实施与管理
1.学科联合工作组根据计划专家组提出的资助项目计划,结合经费安排的可行性,落实研究计划的立项计划,经计划协调组审核批准后,发布项目申请指南。研究计划项目可相当于重大、重点或面上项目,但一般以重点或面上项目为主,执行期可为3-5年。
2.申请者应符合基金项目申请条件。申请者以及项目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成员,申请和承担研究计划的项数限为一项。在研的面上、重点和重大项目可提出申请纳入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重大、重点及面上项目视同相应的基金项目,申请者和项目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成员均执行科学基金限项规定。
公布申请指南、受理申请、拨款及项目管理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管理办法》。项目组报送《申请书》、《报告》、《总结报告》使用与面上项目相同的表格和计算机录入程序,但需在封面注明研究计划字样及所属研究计划的名称。
3.学科联合工作组负责项目申请的资格审查、同行评议送评及意见汇总、组织评审会等工作。
同行评议及评审工作执行自然科学基金委回避与保密的有关规定。评审工作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执行。评议表一般使用与重点项目相同的表格,根据研究计划评议工作的需要亦可另行设计。
按研究计划召开项目评审会。评审组由计划专家组专家和部分同行评议专家组成,也可先由有关学科评审组评审,再由计划专家组复议。
4.学科联合工作组将评审结果报计划协调组审核,由计划主管委领导审查批准。学科联合工作组负责向项目主持人及其所在单位下达项目《批准通知》。
5.项目实行课题制。资助经费按项目逐项批准、核定、拨款。项目主持人对项目组织实施、计划执行与完成、经费核算负责。
项目组应积极参加计划专家组组织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项目主持人应按时出席计划专家组与项目主持人联席会议,汇报研究进展和项目实施情况,听取计划专家组的意见。
6.项目验收需经计划专家组审核同意后,由学科联合工作组做出验收工作安排。项目结题由计划主管委领导核准。
第四篇: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1重要支持方向
1.东亚季风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研究东亚地区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主要年际-年代际变化信号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对东亚地区年际-年代际变率的影响,辨识年际-代际气候变率可预报性的因素,提高利用耦合气候系统模式预报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的能力。
2.全球及典型区域海平面变化机理与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内在机理和变化趋势,揭示海平面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规律;提出我国典型河口三角洲地区、重要滨海生态系统和重要岛礁领土相对海平面变化驱动的城市防护、环境安全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领土安全的适应性对策。
3.海洋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
研究海洋变异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和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揭示海洋动力、热力过程和海-气耦合作用及海洋对气候的调控作用,以提高我国预测气候变化的能力;研究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储碳过程与机制,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对自然和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与规律,定量认识海洋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4.湖泊与湿地等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生态恢复通过对表征湖泊与湿地等生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揭示研究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湖泊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定量评估人与自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贡献,建立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演化的模型,定量评估人与自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贡献,为区域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提出途径与对策。
5.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研究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年代-百年-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特点、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揭示这些典型区气候变化特征的差异及其时空关联、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异同,评估其面临的全球变化风险。
6.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气候灾害关系的研究
研究环境风险和气候灾害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探讨中国环境与气候灾害风险防范的适应性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的关系,特别是对近年来我国极端干旱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的影响,以及干旱致灾机理,评估典型区域农业和社会经济等对气候灾害的适应能力。
7.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适应机制研究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途径和适应机制,探索全球变化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域气候敏感疾病的响应和适应机制,评估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人群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8.天文与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研究太阳活动、宇宙事件等天文因素及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其对海洋、陆面和大气过程的作用,解析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对外动力触发气候变率的响应机制和调节作用,区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变化的贡献,评估上述天文和地球运动因子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作用。
第五篇: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计划修改建议
信息与计算科学改革建议
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信息系统的辨识能力和优化能力,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软件设计与操作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涉及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内容及其交叉领域。培养的大学生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信息与计算科学、教育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数学软件开发,或在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本专业、相近专业硕士学位。
学习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值分析、运筹学、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与密码学、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总体改进思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类的理科专业,所以基本的数学训练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这也是这个专业的学生最终具有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但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适时增加计算机类的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的计算机课程以计算机软件类的课程为主,(暂不开展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课程,如有需要可选修计科系的相关课程)。开设课程、课程体系及关系详见pdf文件。
具体改进措施:
1、增加1-2门主流的编程语言课程。推荐C++或Java等,以增加学生在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目前企业的软件的开发一般采用C++或Java的编程语言,因此熟练掌握一种编程语言,让学生在择业时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同时加强
编程语言的实践环节,有必要让学生完成编程类大作业或参与实际开发项目。
2、在算法及数据结构课程中,结合理论复杂度的分析,增加算法及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环节,以增加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由于目前企业在面试毕业生时,往往以算法及数据结构来考察毕业生的逻辑思维与应变能力。因此,让学生通过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实践课程,来加深对算法及数据结构的理解。
3、增加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如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使得学生对计算机类课程的全面了解,为学生就业或深造、报考计算机类研究生积累一定的基础。
4、增加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类课程:如信息安全与密码学、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使得数学与计算机课程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或深造积累一定的基础。
5、每个学期中,结合相应的计算机理论课程,开设计算机实践课程。
6、有条件地开设计算机的双语课程,增加学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
7、压缩数学类课程的学时与授课内容,建议将“常微分方程”纳入“数学分析”课程,将“数学软件应用”纳入“数学模型”课程,部分内容可以改为学生自学;根据学生情况,压缩或删减“微分方程数值解”、“应用随机过程”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