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辩析部分

时间:2019-05-14 11: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辩析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辩析部分》。

第一篇:2012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辩析部分

二、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

(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其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是关于之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为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4)把马克思全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其发展。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但唯心主义不都是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划分的‘二者虽有联系,但又有不同。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当然是错误的.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又认为,人的思想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论。只有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观点。

(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的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并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5.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错误。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1)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2)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事物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6.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错误。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性的认识。

(1)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7.假象是一种错觉。

错误。假象与错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混淆。

(1)假象是现象的一种,是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本质的表现,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环节、一个方面。

(2)假象和错觉有本质的区别: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表现,是客观的,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是主观的。

(3)假象同错觉又有联系,即假象容易引起人们的错觉。8.多数人承认的认识就是真理。

错误。因为多数人承认的认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看它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其标准只能是客观实践。人们是否承认是主观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2)凡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能够指导实践获得成功.迟早会被多数人承认。但不能说获得多数人承认的就一定是真理。迷信和谎言在一定条件下被多数人拥护,但却不是真理;如果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拥护,也不能否认它是真理,最终还是要由实践来证明其真谬。

9.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错误。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1)知识或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实践,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而,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10.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1)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11.劳动创造了人。正确。

因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本质的实践活动。它提供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人类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类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等的全部社会生活。

12.哲学里有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个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错误。

(1)哲学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除此之外并无别的哲学基本问题。(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并不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之外或与之并列的另一个问题。13.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社会意识也必然先进。错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民族,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民族,社会意识不一定落后.14.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因而它们之间是不存在矛盾的。错误。

(1)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为内容的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也依然存在并起作用。当然,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社会基本矛盾有着不同性质和表现。

(2)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基本适合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是基本适合的。但这种适合只是基本适合,不可能是完全适合,更不是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这种基本适合的状况,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改革的必要性。15.既然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创造的,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的主观意志支配下的,那么社会历史也就没有什么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可言。错误。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着与自然界规律一样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社会历史规律也有着与自然界规律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是纯粹客观的、自发的力量,而社会历史规律则体现在人的自觉活动之中,表现为无数个人意志所形成的“合力”。

16.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

(1)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无阶级的社会中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当然,阶级斗争也就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即使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也只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7.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错误。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但毛泽东思想又不是毛泽东同志的个人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正确。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判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19.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正确。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2)“工农武装割据”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①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②只有建立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③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

(3)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20.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错误。

(1)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道路,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和平赎买政策。正确。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用和平赎买手段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必要性看。对民族资本采取与对官僚资本不同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两面性决定的,即它既有剥削工人、追求利润的一面。也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对其进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其现有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可能性看,建国后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为和平改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具体实现步骤上看,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最终逐步实现对所有制和对人的双重改造。

2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错误。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结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深人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23.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只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的综合发展。错误。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21世纪中叶之前我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是指社会现代化,也就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4.特区姓“资”不姓“社”。错误。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是:(1)我国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上。

(2)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主要是:①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经济特区已成为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获得知识和传递信息的窗口,使世界了解我国坚决实行改革开放等政策的窗口。③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④经济特区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总之,特区姓“社”不姓“资”。

25.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正确。

(1)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从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经济体制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2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在我国,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矛盾的这种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其自身的进步与完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7.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错误。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比如,在非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领域,就可以多发展一些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对外开放领域可以多发展一些外资经济。2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引进国外技术。错误。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9.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出资者既享有所有者权益,同时也要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且这种责任是完全的。

前一部分正确,后一部分错误。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权责明确。权责明确是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财产增值的责任。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按投资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0.按劳分配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正确。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按劳分配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体现。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制度,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31.社会主义讲求效率,不可能兼顾公平,否则效率也不可能实现。错误。

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能够做到既提高效率,又兼顾公平。因为,一方面,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分配最终要取决于生产,取决于能够分配的产品。没有效率的提高,不能生产出大量可供分配的产品,社会公平就失去了它的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火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就离不开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公平又是效率的前提,是促进效率提高的强大动力。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效率与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

3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错误。

依法治国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来,是党的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治国方针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3.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①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在我国,要创造使民主得以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条件,不经过长期的努力是办不到的。②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这些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严重障碍,但要完全清除它们,却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③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客观发展过程的认识,对于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制度、措施、办法的选择,对于民主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观察和处理,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依靠反复实践、勇敢探索和长期经验的积累。

34.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错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不可偏废。②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俱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加强理想建设。不全面。

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核心。但这并不是说其他两个方面不重要,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因此,不能以理想建设来代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部。

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错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37.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错误。

和谐社会并不简单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是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的社会是以牺牲社会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38.在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错误。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这里的“东西问题”指的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以及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间的关系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是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都还未解决的一个问题。邓小平指出:“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这里的南北问题指的是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即南方国家)与发达国家(即北方国家)的关系问题。39.对外开放就是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错误。

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即指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本国的经济。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决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本国人民;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争取外援要付出代价。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40.“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错误。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主体,是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但不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坚持“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 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要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41.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确。

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但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一种战略考虑。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反对任何公开的或隐蔽的“台独”,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针对外国势力干涉和“台独”势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有助于和平统一的。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42.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正确。

(1)党风好坏决定了党的事业的盛衰兴亡。党的生命在于联系群众,民心所向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无论是搞改革,还是搞建设,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风好,党员和党的干部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就高,人民群众就信任党,与党同心同德,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风不正,就会玷污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威信,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党就失去了力量源泉。

(2)党风好坏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实现。党要实现自己的领导,不仅要以代表人民利益的正确政策来引导群众,以其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来团结群众,而且要以其好的作风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群众。

(3)党风好坏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风在整个社会风气中居于核心地位,对社会风气起着引导、制约和决定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内出现了不正之风,社会上的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就有所增多。

(4)党风好坏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的作风,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如果用人民给予的权力搞不正之风,以权谋私,甚至作统治人民的工具,不仅会严重脱离群众,而且还会严重腐蚀党的肌体,以至走向腐败。此外,党风不正,政风不廉,还极易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煽动群众的借口,还会引发社会**和**。43.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正确。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因为:

(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是同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根本不相容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消除剥削制度、消除腐败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某些高层领导发生腐败,党和国家就会发生“改变面貌”的问题。

(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惩治,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腐败根本不相容,但我国仍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滋生蔓延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因此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是严峻的、艰巨的。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力求取得更明显的成效。44.是否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错误。

(1)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

(2)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3)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却片面夸大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英雄创造历史。

45.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错误。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二篇:2012成人高考政治复习简答部分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①它是哲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②它是各种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而不能回避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是否存在同一性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标准。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1)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是黑格尔在哲学上的最杰出成就,他以精神辩证运动的形式,阐述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他首次提出的辩证法三大规律,被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继承。

(2)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恢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权威,使费尔巴哈哲学成为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3)黑格尔虽然在历史上是系统地阐述辩证法的第一人,但他的哲学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使他不能真正懂得和正确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因而没有积极地吸取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从而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3.简述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的反映和表现。

(2)阶级根源。唯心主义符合腐朽、反动的剥削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因而它们总是这样或那样地鼓吹唯心主义,歪曲世界的本来面貌,以欺骗人民群众而达到其维护过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目的。

(3)认识根源。人的认识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的复杂曲折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

①在认识过程中,如果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就会导致唯心主义。②在认识过程中,如果离开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导致唯心主义。③在认识过程中,如果把感性认识阶段或理性认识阶段绝对化,就会陷入经验论和唯理论,从而导致唯心主义.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任何哲学理论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哲学家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本立场、根本方向和路线以及基本原则和方法。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人民在实践中的一切活动,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件大事,都是在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它从实践中产生,又为实践服务,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始终以革命地改造世界为己任,它反映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公然申明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的规律,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不断地补充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可靠基础,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生动体现。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而革命性又推进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这种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6.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点,同历史上一切旧哲学的物质观点划清了界限。它的内容和意义包括三个方面:(1)物质概念是一个哲学范畴,物质标志客观实在,既不同于物理学中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物质形体,也不同于化学中的元素。“客观实在性”反映了一切实体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使它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2)物质定义肯定了物质具有第一性,它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这就坚持了物质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它就是物质,这使它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

(3)物质定义确认物质具有可感知性,是可以被人们的感官所感知和反映的。这使它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4)物质定义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r界限。7.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来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本身的涵义是指: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运动就是一切的变化和过程。物质与运动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认为存在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认为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观点。8.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

①从一切物质具有的物理、化学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其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①劳动促进猿脑进化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②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外壳;③劳动不断丰富着意识的内容,推动着意识的不断发展。

(2)意识的本质要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意识的内容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和规定。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具有别的动物大脑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它能接受语言、文字这样的信息,并对各种实物的刺激作出反应;人脑具备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的能力,具有产生愈识和进行意识活动的功能。总之,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了的物质的机能和属性。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只有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形成大量的感性材料并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抽象的概念或原理,才能产生意识。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9.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指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和质的变化。(2)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②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没有运动就无所谓静止,没有静止也无所谓运动。③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否认相对静止存在的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和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从而区分和利用不同的事物。②只有承认相对静止,事物才能进行分化,生命才有可能,如果所有事物都瞬息万变,物质的分化就缺少了必要条件,生命也无法存在和发展。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10.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真实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都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启遍性原理,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要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11.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丧失了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量变的准备必然导致质变的到来,使事物的发展必然以新质态代替旧质态;②旧事物内部包含着消极、落后的因素,而新事物不仅消除了旧事物的消极、落后的因素,而且还生长着积极、先进的因素。所以新事物优于旧事物,它必然要代替旧事物.(3)新事物由于开始总是比较弱小的,,它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旧事物虽然是趋于灭亡的事物,但它还暂时地强大,所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个过程.由于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最终要代替旧事物。12.什么是度?掌握事物的“度”有什么实际意义?(1)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标志这种质量统一的哲学范畴就是度。度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①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事物的度。②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界限。事物只有在它的度所规定的数量界限范围内,事物的质态才是稳定的;超出了这个数量界限,事物的质态就失去了存在的稳定性。③度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关节点,这种关节点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中的上限和下限这两个量。事物的量变超越了这两个关节点,就会引起质变。

(2)质和量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事物的存在都有一个度。要把握事物的质和量,必须掌握事物的度,这就是“适度原则”。“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讲的都是掌握适度原则。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事物量的变化破坏质的规定性并超出度的界限,而要看实践的需要。

13.简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对立。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①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②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否认事物的质变和飞跃。③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世界,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看到事物的反面,既看到事物的过去也看到事物的现在;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事物,只看事物的一面而否认另一面。④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14.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②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③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15.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旨,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16.简述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1)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①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二者区别的确定性。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过来也是一样。这是二者区别的不确定性。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引起原因的进一步变化,这就是彼此之间互为因果。

(2)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今后的行动取得成功,避免失败。17.简述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②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正确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实际工作,特别是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①把握必然性是认识和实践的基础。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②必须重视偶然性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区分不同的偶然性,利用有利的偶然性促进工作的发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对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危害。18.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复杂多样性。(1)量变和质变的复杂多样性,首先表现为量变形式的复杂多样性,高度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形式: 数量的增减与构成事物的成分空间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复杂多样性,还表现为质变形式的多样性,高度概括起来,也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3)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还表现为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虽然事物整体的根本性没有发生变化,但发生了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而在质变过程中又包含着新质要素的量的扩张。

19.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现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区别和对立主要表现在;①现象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的统一主要表现在;①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②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某种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

(2)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①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决定了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可能性。认识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是要通过科学研究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②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可能性。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只有通过对现象的研究才能达到对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凭空想象事物的本质。并且要在不断积累现象材料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20.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开实践。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课题的经验材料,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手段和认识工具,从而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可能和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必要条件.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1.为什么说认识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在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认识活动的指向物,是与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认识对象。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

(2)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3)认识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为:①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使主体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所以认识是主体以实践为中介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认识是人脑通过反映活动来实现的,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产生了关于对象的感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加工整理成为理性认识。③认识是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是由认识主体所创造的感性认识形式和理性认识形式所构成的。④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反映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反映是通过选择和创造来实现的。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1)认识的辩证运动包括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形象性、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

(3)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3.如何理解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而不是离开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抽象永恒的符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符合的正确认识,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和客观事物发展的一定过程的正确认识,人们不可能超越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去追求和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24,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也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2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1)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答是客观的,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真理客观性根源于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

(3)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客观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由于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就称它为绝对真理。26.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区别。

(1)二者的含义不同: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认识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发生;唯心主义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

(2)二者的出发点不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把认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作为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唯心主义先验论把认识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以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为基本前提和出发点。

(3)二者的认识路线不同: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先验论是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4)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分歧在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27、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1)实践是指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客观物质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一种变革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自觉地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就是一定的阶级关系)中进行的,是社会的集体的活动。

(3)实践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实践。

28.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全部社会历史现象可以分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个方面。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第一,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第四,它规定着各门社会科学及现实生活中研究解释具体社会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观点。29.简述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一次有了完备的形态,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2)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3)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4)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走历史必由之路,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指南。30.简述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所谓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2)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②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3)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31.什么是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1)生产力的物质性是指生产力是由物质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的物质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生产力的物质性是由以下两种情况所决定的:

①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都是物质性的要素,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劳动资料中的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

②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现代人所面临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生产活动的结果,并成为现代人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力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基础。

(2)生产力的社会性是指生产力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力量,而不是自然力量。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①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是人的能力,即人改造、控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它与自然力具有根本的区别。

②生产力不只是单个人的力量,而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力量,所以它不是个人的生产力而是社会的生产力。

32.简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亦称生产方式,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1)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2)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人的物质生活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3)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4)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人类的物质生产不会长久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必然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社会制度发生改变。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33.简述社会的基本结构。

(1)所谓社会结构,亦称社会制度,即一定社会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关系体系。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大体可区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三个基本领域,相应地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三种基本关系,规范化、制度化后形成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结构等三层基本结构。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的重要工具与方法。

(2)所谓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亦称社会的经济制度。其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的性质。

(3)所谓社会的政治结构就是一定社会中的政治上层建筑,亦称社会的政治制度。其中,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4)所谓社会的意识结构就是指由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构成的观念体系。其中,社会意识形态也称思想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结构的核心。34.国家有哪些重要职能?(1)从国家职能的范围来说,国家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从国家职能的性质来说,国家具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

(2)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国家的政治职能,主要是用于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国家的经济职能,即组织经济建设,运用政权的力量巩固和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组织、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组织和管理社会生活,调整社会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等。

(3)国家的对外职能首先的和主要的是政治职能,国家是国际政治活动的主体。国家的对外职能包括:①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民族、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

②剥削阶级的国家在企图实现对外扩张的目的时,则实行对外侵略;无产阶级国家则是坚持国际主义原则,保卫世界和平,支持各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4)国家职能的发展趋势。国家的产生,主要是阶级斗争的需要,因而最突出的是政治职能,同时也具有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的经济职能日益提升起来。在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将会上升为国家的主要职能。35.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亦称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它联合哪些阶级去统治哪些阶级。政体亦称国家的形式,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选择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36.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随着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新的上层建筑也要随之产生,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③经济基础的更替决定上层建筑的更替。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迟早也要随之变革。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后,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表现为上层建筑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①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主要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方式来进行的。

②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主要是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残余和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

③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也就是说,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一种社会形态新建立起来的时候,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这时二者之间虽也有矛盾,但可以在该社会形态内部通过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部分和环节加以解决。当一种社会形态已发展到没落时期,经济基础已不能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客观上要求变革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会千方百计地阻碍这种变革,这种矛盾就必须通过先进阶级发动的社会革命,彻底消灭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以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起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就实现了在新的基础上的新的基本适合,从而又开始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新的矛盾运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新,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使上层建筑不断地得到变革,适应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意义。按照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维护适应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地变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确定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37.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生尖锐冲突的时候,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确立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用较高的社会形态代替较低的社会形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道路。

(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革命是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那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革命不仅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阶级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学会建设新社会的本领。38.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从而使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不仅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而且也创造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部分地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而且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思想材料,因而也间接地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任何时代,人民群众都是社会革命力量的主体,因而都是革命的主力军。

39.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1)科学技术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力,还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②科学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动工具的变革和创新、劳动对象的开拓、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还是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③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首要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①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要求我们切实认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性地位,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③现代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实践。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40.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1)科学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独创性。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但不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已有的结论,而是根据中国特殊情况所作出的理论创造。

(3)完整性。它在深入分析中国社会状况的基础上,系统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道路、前途、步骤及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贯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4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不懈探索实际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包含以下三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薪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4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完整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2)这条总路线规定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革命的动力是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44.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目的是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相应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依据新民主主义理论,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即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5.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中共中央在185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53年9月,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总路线被写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这是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46.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主要有:(1)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深刻地分析农民的“两种积极性”,充分重视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及时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协作能够形成新的生产力的思想应用于自己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2)根据中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这样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地将农民由小私有制引导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3)在政策上,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并贯彻执行了实行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从而保证了整个运动的顺利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47.简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

(1)它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2)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民主专政。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48.简述我国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1953年,中共中央宣布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总路线的两翼。至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它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在历史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9.简述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

(1)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所以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0.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51.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5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是什么?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它的具体内容是党的十三大首先提出的,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两个基本点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3.简述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1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54.如何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1)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等等。

(3)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4)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5)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55.邓小平为什么提倡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各国的发展,都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优秀文明成果。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学习和借鉴别国的文明成果。只有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借鉴和综合他人的成果,才能不断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2)为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些文明成果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3)从中国的国情和当今世界发展状况的差距来看,我们更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一切文明成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还不长,在经济、技术方面都比较落后。而当今世界竞争又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必须以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大胆地加以吸收和借鉴。以这些先进的文明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落后,赶上先进,才能迅速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在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时,应该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吸收其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内容,剔除含有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和丑恶颓废的东西,坚决反对全盘西化。5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是什么?(1)我国对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地发展起来的。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通沿线、沿江和沿边地带,这样一个立体交叉的开放模式。

(2)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①所谓全方位,即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②所谓多层次,即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主要干线沿线地带的开放;鼓励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振兴;统筹规划,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形成全国范围内多层次的对外开放。③所谓宽领域,即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业等领域。57.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原则,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同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是一种进步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因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特征,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力量,并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坚待以公有制为主体,我们才能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使它成为实现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和宏观控制的主要物质基础,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才有切实的保证。

(4)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消灭剥削,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劳动人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全体社会成员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5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主要是: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营管理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等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现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因而它除了只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在宏观调控上,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59.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科学论断有什么重要意义? 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3)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属性,它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象征社会基本制度的一种标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采用这种经济手段。

(2)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确认了社会主义同样可以采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

(3)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60.如何正确理解“先富”与“共富”的关系?(1)先富与共富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这是我们最终走向共富的手段。

(2)先富与共富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先富、然后先富帮后富,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61.简述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内涵。

(1)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至少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要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二是帮助、扶持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实现各种商品和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有序流动。统筹区域发展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中央政府统筹全国性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地方政府统筹局部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应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区域划分。

(2)统筹区域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各地区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进行统筹考虑;二是对各地区人民生活要进行统筹考虑。统筹区域发展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依托市场机制,运用能够掌握的各种资源,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帮助和扶持弱势地区发展、缓解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商品和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62.简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基层民主制度。63.我国应如何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把立法同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结合起来。

(3)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行政机关的廉洁和效率,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的要求。65.如何理解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这是因为:(1)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的事业。

(2)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发展教育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4)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6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①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②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艺术,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第二,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第三,它深化了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6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在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同时,党中央还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①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③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④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⑤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条件;⑥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6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70.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人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3)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人。合理的收人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71.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问题,其次是发达国家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实现;和平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界大战。在这两者之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7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年6月,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先后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这一外交原则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现在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73.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2)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我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4)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74.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坚持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但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应有主次之分。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主体,在这个前提下才允许部分地区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是说,两种制度并存,主体是社会主义。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等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此地区的私人投资等,均予以保护;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不派军队到台湾。

(4)宪法和法律保证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实行“一国两制”,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保证的一项长期的国策,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成百年,长期不变。75.为什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这是因为:

(1)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必然涉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涉及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也涉及有关英国、葡萄牙、美国等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因此,要使这些地区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有一个被几个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既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又不损害英、葡、美等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

(2)“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既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又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

76.试述“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主要体现在:

(1)“一国两制”构想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包融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制度及其政权组织形式长期存在的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从未有过的。

(2)允许两种制度并存于一个国家,就要求国家既要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要为一定区域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这就突破了一定的国家只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传统认识。

(3)“一国两制”的构想,展现了国家结构的新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新发展。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一国两制”属于单一制,但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制。在这种单一制下,香港、澳门、台湾等特别行政区享有单一制下的地方政府所没有的权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复合制特点的单一制。77.特别行政区有哪些高度自治权利? 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表现为:(1)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2)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税。(3)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

(4)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此地的私人投资等,均给予法律保护。

(5)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78.如何理解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所以,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才能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2)知识分子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了直接创造的作用,而且他们还是科学文化知识的直接继承者和传播者。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参加。

(3)知识分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知识分子既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者,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研究者、实践经验的总结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全民族的民主法制观念,都离不开知识分子。79、我国处理民族问题有哪些基本原则?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①由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所决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指民族不分大小和发展状况的差别,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都是一律平等的,它是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坚持民族团结的目的,是为了民族共同繁荣;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则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也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坚决揭露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一切分裂祖国的阴谋活动。8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根本任务是什么?(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由两个相互联系的联盟组成。一个是大陆范围内的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另一个是在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使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了空前的广泛性。(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这是衡量统一战线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为实现这一任务,要求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必须: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必须以工农联盟和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为基础。工人和农民是我国社会中的两个基本劳动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农联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在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以及个体劳动者,他们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组成部分。

③继续发展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即继续发展和扩大祖国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继续发展和扩大祖国大陆外以爱国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前一个范围的联盟是主体,主体巩固发展、坚强有力,后一个范围的联盟才能巩固、扩大,整个统一战线才能巩固发展,蓬勃兴旺。

④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使爱国统一战线成为团结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成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

⑤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协商议事,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81.怎样理解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当前,阶级斗争虽然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确保人民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必须依靠人民解放军的坚强后盾。

(2)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平与发展虽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人民解放军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人民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82.简述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83.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特点。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主体”和“两翼”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

84.简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其内在关系。

(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第一,有法可依是前提。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第二,有法必依是核心。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第三,执法必严是关键。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第四,违法必究是保障。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给予惩处。

第三篇:2012成人高考政治复习选择部分

一、选择题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4、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7、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8、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9、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10、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1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4、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15、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4.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6.形而上学认为静止(无运动寓于其中)7.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实践)8.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9.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性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10.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1.意识是人脑的功能,说明(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12.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1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4.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

1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6.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17.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8.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哲学)1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20.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世界的本原问题)21.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唯心主义)22.“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23.“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4.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3.“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说(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4.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5.事物螺旋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上升性)6.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7.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8.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9、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理论依据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14.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是(矛盾具有特殊性)1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1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17.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18.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19.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2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22.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23.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对抗和非对抗)

24.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5.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同该企业干部队伍的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工人的积极性、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需求直接相关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一果多因)2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27.系统是指(诸要素相互联结的统一整体)28.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29.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加速或延缓的作用)30.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31.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3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3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4.事物的本质是(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科学含义是(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4、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5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6、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7, 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个真理的两种属性)

9.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11.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2.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15,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16.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17.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1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社会实践)19.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20.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21、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22.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所有唯物主义者)

2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一认识一实践)

24、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5.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26.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劳动)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4.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劳动工具)5.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6.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社会生活的组织者)7,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暴力工具)8.不属于社会存在的是(社会心理)

9。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下列观点错误的是(社会历史发展并不存在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殊性)

10.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12.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13.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14.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5.社会意识形态是(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16.有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在社会意识的某些领域却超过了先进国家,这说明(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语言学)19.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0.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主义两个伟大发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1.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根本含义是(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6.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下列选项错误的是(科学技术可以直接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

7.关于社会形态的演化,下列选项错误的是(社会形态的演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9.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10.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11.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1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2.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4.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6,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而贯穿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9.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

10.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11.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2.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3.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党的十五大)

14.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15.面向21世纪,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的思想是(与时俱进)16.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5、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6、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

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8、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9、第一次明确指出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这一思想的著作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11、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势力)

12、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15、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1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7、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帝国主义)

18、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1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20、中国共产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21、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

2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23、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4、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

27、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

28、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29、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30、我国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定息)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7.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9.邓小平完整地指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11.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该主要体现在(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13.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16.将“和谐”加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的会议是(党的十七大)17.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得出的依据是(中国的具体实际)18.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是在(党的十五大)

19.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历史阶段)20.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政治保证)

21.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2.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

2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中国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5.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26.我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实现(小康)

2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28.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动力是(改革)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4.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5.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6.1979年党中央批准试办的经济特区有(深圳)7.1988年我国决定建立(海南经济特区)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9.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10.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11.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12.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

1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4.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5.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提法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16.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7.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18.进人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1.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2.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

3.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人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5.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按根本性质划分,可分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是依靠(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1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不包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12.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国有经济是指(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14.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的股份公司(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15.某人到一集团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得到了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经营风险收入)

16.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认识到(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1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18.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经济以及市场活动最基本的主体是(企业)19.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一般都采用(公司制)

20.宏观经济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22,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殊性在于(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6.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28.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收入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29.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30.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31.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在量的方面是指(被社会承认的社会必要劳动量)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3.下列各种收入中,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农村乡镇集体企业中职工工资收入)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5.“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6.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8.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0.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12.民主属于(上层建筑)

1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1.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5.繁荣学术和文艺,要贯彻“两为”方向,即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6.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的问题)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9.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批判地继承、发扬)10.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是指(把“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1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2.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

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7.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必须坚持我国教育的(公益性质)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杜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坚持科学发展)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11.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教育)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3.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多极化)4.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5.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6.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8.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争取和平)

9.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1.“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中英联合声明》)4.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5.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6.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9.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0.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利是(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1.“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2.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础上的)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7.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在基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就要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9.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10.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11.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三个代表”)

12.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把水、火、土、气等具体物质形态看成世界本原的观点,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4.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的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5.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从认识到实践)

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10.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是(教育)

11.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源于对立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

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七大)1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6.从社会性质上看,近代中国社会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

18.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9.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四项基本原则)20.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21.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分配方式的是(生产方式)

2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其(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又好又快)24.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的文明发展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

25.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27.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个方针主要是指(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9.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教育)

3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终结。自此世界格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

31.“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首先解决的是(香港问题)

32.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农民阶级)34.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党的领导)3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36.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进行,最终成为冠军的是(西班牙队)

37.2010年10月25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38.为期6个月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10月31日闭幕。历史上,世博会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本次世博会是(第一次)39.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男性与女性占总人口的比例(男性略高于女性)

40.2011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于5月26日至27日在法国多维尔召开。这八国之中有一个是亚洲国家,即(日本)

第四篇:成人高考政治复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要求: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具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解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长期性、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特别强调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五、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要求:了解选择正确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掌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了解加强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性。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根本任务。

九、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

要求: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及其格局,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要求: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五篇:成人高考政治复习

十五、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涵义?

答: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十六、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分两步走?两步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三点路线内容

2.2点革命性质

3.2种错误倾向(左/右)

4.3个革命对象(三座大山)

5.3项革命任务

6.4个革命动力(4大阶级)

7.一个革命领导(工人阶级)

十七、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答:毛泽东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我们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这时中国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的。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是属于无产阶级了。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了历史舞台,随后组建了自己的政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毛泽东认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期。在这样的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就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改良或其他形式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事实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指导不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获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武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几次失掉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遇,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十八、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分两步走?两步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上篇和下篇的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在这二者的关系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看到两者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简要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1.三大法宝的含义

2.统一战线的2条必要性、4条可能性、4条历史经验

3.武装斗争的3条必要性、4条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4.党的建设的1个形成、3条思想建设、5条执政党建设

5.三大法宝之间的2层关系

十九、简要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与武装斗争的开展密切联系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一切,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军队,就不可能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

(2)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而统一战线问题主要也是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在统一战线中正确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党就发展和壮大,否则,则相反。

(3)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4)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因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关系就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5个条件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2)良好的群众基础

(3)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工农武装割据的3条内容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3条必然性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奋斗的结局也证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正是初选“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阵地和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点。

4.道路理论的4条意义

(1)农村包围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冲破教务、条主义的束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上,开辟了革命道路多元化的进程,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树立了榜样。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现,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国情,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是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二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答: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第五,共产党正确领导。

十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答:第一,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第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第三,农村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二十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答: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第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题的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第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奋斗的结局也证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正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阵地和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点。二

十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答:(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发展,取得胜利。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现,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1.4条内容

(1)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2)科学地分析了各个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和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转变,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伟大目标。

2.三个特点

(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而不是列入专政对象。

(2)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3)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十四、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第一,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科学地分析了各个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地位;第三,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第四,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

十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答:第一,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而不是列入专政对象;第二,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第三,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十六、完成民主革命建设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答:确定“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方针,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1.两项内容(一化三改造)

2.4条必然

二十七、简述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正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具有伟大的意义:第一,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的强烈愿望。第二,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经过建国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新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课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必然性。第三,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十八、中国社会注意建设道路的提出及指导方针?

答:正确认识社会注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以苏联为借鉴,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理解邓小平理论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简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性历史性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论题)

1.历史地位

2.3个形成条件

3.2个基础与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2条实质

二十九、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答: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十、简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答: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主席,我们党把它称为毛主席思想。党的七大把毛主席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到了自己的章程中,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2条含义

2.基本路线的3条内容提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且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要知道)

3.基本路线的2层关系

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答:(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共同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转变经济(简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意义)

1.增长方式

2.中心

3.基础

4.结构

十二、简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意义?

答:(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

(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内容)

1.含义

2.四项内容

3.一个核心

4.四个功能

十三、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内容?

答:(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第一,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援助,它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第二,社会保险居于社会保障的核心地位,指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生活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主要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第三,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提供的帮助和服务。第四,社会优抚是对特定阶层比如对军人或军烈属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鲜明特点

1.领导者(共产党)

2.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组织形式

4.基本方针

5.活动准则

十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鲜明特点?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又不同于一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其鲜明特点主要有: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各民主党派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形式,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亡的平等地位。

依法治国(什么叫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主体

2.客体

3.依据

十五、什么叫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指导思想与总的要求(原文的一大段话)

2.3项意义

3.两项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技文化建设)

4.一项原则(重在建设)

十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什么?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1.四项内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高度)

2.四项意义

十七、“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

(1)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国两制”长期不变。这种不变,既是承诺,又有《基本法》作保障。

十八、“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而提出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主要是: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可以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二,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涵义,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主要是:第一,它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民族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政策是什么)

1.一个实质

2.三项原则

3.一个政策

十九、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族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主要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还存在差别。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坚决揭露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一切分裂祖国的阴谋活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时期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和性质是什么)

1.内容

2.任务

3.基础与性质

十、新时期爱国统一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和性质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政治联盟。它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闭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3)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

下载2012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辩析部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辩析部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C

    十五、简要说明毛主席思想科学概念的涵义? 答:毛主席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第一,毛主席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专升本)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专升本)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 1、学习目标 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1,要掌握......

    全国成人高考政治复习纲要

    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

    16版成人高考政治复习教材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教材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攻略1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攻略:答论述题注意3要点 成人高考考试网 更新:2010-10-12 编辑:画心thea 第一,答题时先要解释概念、论述关系,这部分占题量的二分之一或更多,分值也比较高。这部......

    成人高考政治

    1. 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答:“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

    成人高考政治

    政治题型: 一、 选择题:人品加背功 二、 辨析题: 步骤一:判断对错 步骤二:题中各个出现的名词用相关原理解释 步骤三:与题目结合,应用之前相关原理解释为什么做此判断 步骤四:总结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