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政治第一部分第3章单选练习题

时间:2019-05-14 11: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人高考政治第一部分第3章单选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人高考政治第一部分第3章单选练习题》。

第一篇:成人高考政治第一部分第3章单选练习题

第三章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A、是否是最新出现的事物

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C、力量是否强大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C、是否承认事物的运动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说(A、质变是量变引起的B、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C、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D、量变是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4、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全盘的否定

C、外力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任意的否定

5、事物螺旋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上升性

B、重复性

C、周期性

D、循环性

6、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A、既保留又继承

B、彻底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

7、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本质

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8、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A、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与发展的规律

1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理论依据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事物发展的理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3、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是()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的主次之分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有繁简之别

1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1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6、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区别的 B、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 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17、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18、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0、系统是指()

A、诸要素相互联结的统一整体 B、事物的普遍联系

C、同事物有关的诸要素的总和

D、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

21、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B、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的关系 C、一切先后相继现象之间的关系 D、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关系

22、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A、可有可无的作用

B、破坏性的作用

C、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D、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23、可能性是指()A、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B、实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C、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东西

D、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

24、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D、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6、事物的本质是()

A、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和

B、事物诸矛盾的总和 C、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D、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

1、D

2、D

3、A

4、A

5、A

6、C

7、D

8、D

9、C

10、A

11、D

12、D

13、C

14、B

15、D

16、D

17、B

18、B

19、C 20、A

21、B

22、C

23、D

24、B

25、D

26、C

第二篇:成人高考高起点《化学》单选练习题

成人高考高起点《化学》单选练习题一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各种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这一著名假设,最先提出者是 D

A、波义尔(Boyle)B、盖·吕萨克(Gay-Lussac)

C、道尔顿(Dalton)D、阿伏加德罗(Avogadro)

2.对于实际气体,处于下列哪种情况时,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B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

3.若空气的组成是21.0%(体积)的O2 及79%的N2,大气压力为740 mmHg。那么O2 的分压力最接近的数值为C

A、300 mmHg;B、550 mmHg;C、155 mmHg;D、284mmHg。

4.通用摩尔气体常数R的取值是 B

A、82.06 L·atm·K-1·mol-1;B、8.314 J·K-1·mol-1;

C、1.987 cal·atm·K-1·mol-1;D、0.082 cal·K-1·mol-1。

5.当用压缩因子 来讨论实际气体时,若Z>1则表示该气体 B

A、易于压缩;B、不易压缩;C、易于液化;D、不易液化。

6.双参数普遍化压缩因子图的建立是基于 C

A、范德华方程;B、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C、对应状态原理;D、不同物质的特征临界参数。

7.若某实际气体的体积小于同温同压同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则其压缩因子Z应为 C

A、等于零;B、等于1;C、小于1;D、大于1。

8.在范德华(van der Waals)方程式中,把实际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应引入的校正因子的数目为 C

A、4;B、3;C、2;D、1。

9.气体的压力可以用不同的单位表示。在换算中,与1 atm相当的哪个换算系数不对? C

A、101325 Pa;B、1.01325 bar;C、76 Torr;D、760 mmHg。

10.在1 atm下,当1 L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将变为 B

A、2.5 L;B、2.0 L;C、3.0 L;D、0.5 L。

成人高考高起点《化学》单选练习题二

1.在0℃某气体 mol占有体积为 L,则其压力近似为D

A、atm;B、76 mmHg;C、273 atm;D、22.4 atm。

2.对比温度是代表温度T和下列哪个温度的比值?A

A、临界温度TC;B、沸腾温度Tb C、波义尔温度TB;D、273 K。

3.当物系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时,则应采用哪一式子?B

A、绝对压 = 大气压-表压;B、绝对压 = 大气压 + 表压;

C、绝对压 = 大气压-真空度;D、绝对压 = 大气压 + 真空度。

4.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C

(A)T,p,Q;(B)m,Qp,V;

(C)T,p,U;(D)T,p,W。

5.体系的下列各物理量中哪个不是状态函数。C

(A)H;(B)G;(C)Q;(D)U。

6.下列各物理量中,哪一组皆属体系的强度性质?C

(A)H、Vm(B)Cp、T(C)Vm、T(D)V、r

7.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适用于:B

(A)理想气体(B)封闭体系(C)孤立体系(D)敞开体系

8.工作在00 °C和25°C的两个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的效率为:A

(A)20%(B)25%(C)75%(D)00%

9.H2和O2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水,在该过程中B

(A)DH=0(B)DU=0(C)DT=0(D)Dp=0

10.反应H2(g)+O2(g)=H2O(g)的恒压热效应为 DH,则该反应热为:B

(A)H2(g)的燃烧热(B)H2O(g)的生成热

(C)H2O(l)的生成热(D)H2O的生成热

第三篇: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单选练习题

学习是一个不断的积累的过程,为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单选练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下列音乐作品中,由贝多芬创作的是()。

A、《第三交响曲(英雄)》

B、《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C、《(威廉退尔)序曲》

D、《如歌的行板》

参考答案:A2、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是()。

A、京剧

B、越剧

C、昆曲

D、豫剧

参考答案:C3、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

A、传播媒介

B、传播内容

C、传播主体

D、传播效果

参考答案:A4、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属于()。

A、巴罗克式

B、洛可可式

C、拜占庭式

D、哥特式

参考答案:D5、影片《乱世佳人》女主人公的扮演者是著名影星()。

A、奥黛丽赫本

B、费雯丽

C、葛丽泰嘉宝

D、英格丽褒曼

参考答案:B6、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族民间舞蹈形式的是()。

A、芦笙舞

B、锅庄

C、长鼓舞

D、绸舞

参考答案:D7、莎士比亚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A、喜剧

B、正剧

C、悲剧

D、悲喜剧

参考答案:C8、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

A、《北朝民歌》

B、《离骚》

C、《古诗十九首》

D、《诗经》

参考答案:B9、武侠小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通俗文学类型,《射雕英雄传》的作者是()。

A、梁羽生

B、金庸

C、古龙

D、温瑞安

参考答案:B10、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思想倾向、审美观念、创作手法相近或相似,从而形成()。

A、艺术思潮

B、艺术意蕴

C、艺术流派

D、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C11、右图中的书法作品在书体上属于()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书法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草书始于汉代、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为了书写便利打破了隶书方正的格局,通过各种手法、按一定规律实现了简便书写的目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图中所示为草书。

12、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需要的意大利美学家是()

A、席勒

B、普列汉诺夫

C、克罗齐

D、弗雷泽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起源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关于艺术的起源,席勒持游戏说,普列汉诺夫持劳动说,弗雷泽持巫术说,而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则持表现说。克罗齐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13、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纤夫》属于()

A、超现实主义流派

B、印象派

C、表现主义流派

D、巡回展览画派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作品《伏尔加河纤夫》。

【应试指导】列宾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伏尔加河纤夫》是他的代表作。

14、下列民乐中,属于二胡独奏曲的是()

A、《二泉映月》、《十面埋伏》

B、《二泉映月》、《江河水》

C、《高山流水》、《十面埋伏》

D、《高山流水》、《江河水》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音乐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属于二胡独奏。《江河水》是源于东北辽南鼓吹乐笙管曲的同名曲牌,初为双管独奏,后被移植改编成二胡独奏,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

15、苏州拙政园营建之初属于()

A、私家园林

B、皇家园林

C、寺庙园林

D、公共园林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苏州拙政园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苏州拙政园在营建之初是私家园林,现在它已成为公共园林,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16、被誉为世界古代建筑奇迹之一的胡夫大金字塔坐落于()

A、印度

B、埃及

C、墨西哥

D、希腊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埃及金字塔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在埃及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大金字塔是位居中央的最大的一座。

17、我国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中,《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书法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赤壁赋》是北宋时期大文豪、书法四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有两篇,分别被称为《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

18、“王利发”这一人物形象出白话剧

A、《雷雨》

B、《北京人》

C、《天下第一楼》

D、《茶馆》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话剧《茶馆》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话剧《茶馆》通过一个北京茶馆的历史变迁和茶馆掌柜王利发的命运,以及环绕着茶馆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黑暗的主题。

19、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艺术的是()

A、文学、绘画

B、绘画、雕塑

C、绘画、舞蹈

D、雕塑、戏剧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视觉艺术的概念。

【应试指导】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20、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是()

A、构图、色彩和声音

B、镜头、场景和蒙太奇

C、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D、构图、光线和色彩

【答案】C

第四篇: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练习题综合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练习题

1、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a)A.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a)A.惟一特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关系的是(d)

A.白天过去,黑夜到来

B.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b)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d)D.生产关系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a)A.阶级压迫的工具

11、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C.阶级斗争

12、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是在(c)C.土地革命时期

13、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是(d)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4、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a)A.《改造我们的学习》

15、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c)C.实现对农民的领导

16、新民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定是(c)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观点的著作是(d)D.《反对本本主义》

18、毛泽东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成熟的著作是(a)

A.《论人民民主专项》 19、1947年3月,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团体的政党是(a)A.中国民主同盟 20、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是(c)C.陈云

21、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b)B.城市买办资产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2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c)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2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b)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4、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c)C.改革

25、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D.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2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8、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c)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29、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C.效益

30、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B.发展

31、坚持与时俱进,最主要的是要(a)A.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3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d)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c)

C.全方位推进

3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b)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35、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4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9.“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5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56.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 和平赎买 57.“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

5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59.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6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65.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 6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7.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8.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69.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70.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7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3.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74.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75.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76.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78.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81.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8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83.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8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85.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86.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87.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88.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89.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90.毛泽东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 9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92.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9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96.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98.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101.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10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104.“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05.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10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07.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10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0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110.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11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1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3.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

11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15.下列不正确的是:无产阶级领袖是历史的主人 116.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18.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 119.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20.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1.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122.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12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24.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125.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12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7.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8.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1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30.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13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2.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13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34.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135.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1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3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38.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39.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14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14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42.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4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4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6.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4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48.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149.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50.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151.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15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 153.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154.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5.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156.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57.“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58.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59.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在:三湾改编 16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6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163.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1987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16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16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166.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16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69.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7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7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7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7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7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77.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178.“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179.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180.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82.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18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184.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85.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186.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187.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188.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189.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90.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9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93.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194.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96.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197.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198.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0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01.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2.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04.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20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20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07.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209.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2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1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12.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13.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

2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5.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216.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218.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219.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0.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下列错误的是: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1.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这是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2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22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

22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225.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城市合办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226.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22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8.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22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0.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是:不要四面出击

231.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3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33.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234.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235.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37.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238.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4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1.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42.现价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24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45.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和合作

24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247.把物质说成一种或者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24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49.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50.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25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52.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合 253.上层建筑的两个方面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5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5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所遵循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56.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

257.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258.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以下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 25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260.“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 26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262.直接影响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大法宝作用发挥的是:党的建设 263.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政权的问题 264.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文件是:《五四指示》 265.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26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67.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鞍钢企业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 268.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269.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2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2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72.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27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275.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27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们服务

277.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278.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279.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280.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3.时间的不可逆性是指它的C.一维性

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5.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6.理性认识赖于感性认识,这体现了A.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C.真理具有相对性 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意在说明C.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0.有人说伟大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种观点属于 C.片面夸大个人历史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11.在社会存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方式

12.在自由和必然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D.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3.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D.《反对本本主义》

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5.“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B.土地革命 16.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C.人民政协

17.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D.独立自主

19.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C.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20.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领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中共 D.十五大 2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C.执政为民

2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2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D.生产力标准 2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D.坚持党的领导

25.我们党正式确定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C.十三大

2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 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基本纲领

27.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任务是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放在 B.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A.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经济法人实体 3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B.控制力上 32.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C.社会福利

3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基本方略

3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3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 提出的。b B.台湾问题

36.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lO月9日公布了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数据.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度为:D.8844.43

37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 背离人民 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 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8.从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现行的税目、税率 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通过税收手段,限制 行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C.消费税 高消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a)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2.唯物主义—元论与唯心主义—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c)C.世界的本原问题

3.形而上学认为静止(c)C.无运动寓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4.“存在就是被感知”是(b)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5.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指D.矛盾规律

6.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C.事物自身的转化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8.阶级现象D.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9.社会形态是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0.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生产力

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4.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是B.李大钊

15.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C.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16.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D.护国战争的失败

17.下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是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18.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经济纲领中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C.保护 1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d)D.新民主主义社会

2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1.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A.土地革命

22.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是 D.《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23.邓小平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发展生产力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6.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D.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

2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

30.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

31.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是B.社会主义民主

32.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的基础是C.社会主义

33.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C.集体主义

34.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3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依法治国

41.个别包含一般,一般并不完全包含个别。

42.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现阶段它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更重要。43.简述历史人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4.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什么? 45.什么是新的科学发展观? 46.毛泽东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 41.答案要点:

命题正确,正确地表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1)个别包含一般,表达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辨证关系。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性只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2)一般并不完全包含个别,表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关系。矛盾特殊性由于是具体的事物,因此比普遍性要丰富、具体。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只概括了个性、特殊性事物中的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所有的东西,因而是抽象的、深刻的。42.答案要点:

答:错误。上述说法颠倒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任何外国的控制和干涉,并且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来发展民族经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更不是盲目排外,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对外开放永远都不能取代或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根本方针。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二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更好地加强自力更生的能力。43.答案要点:

(1)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根据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性质,又可区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历史规律、代表进步阶级和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2)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第一,历史人物是历史实践的当事人和策划者,因而他们总要在历史事件上留下自己鲜明的印记,使历史事件具有独特的个性。第二,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在历史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一些伟人或杰出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44.答案要点: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三大作风”为核心内容的一套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优良作风。“三大作风”是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总结出来的。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强调指出,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45.答案要点: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根本观点。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

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整个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之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20分)46.答案要点: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主要内容是:(1)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他们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这一矛盾同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加以解决。正是这些矛盾推动我们社会的前进。(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属于非对抗性矛盾,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民主的方法。(3)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4)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方针;在教育工作中,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这些方针为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41.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4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43.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45.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6.试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二、辨析题41.(1)错误。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42.答:错误。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着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但毛泽东思想又不是毛泽东同志的个人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

三、简答题43.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意识的反作用,指的是意识反映客观事物并影响客观事物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表现在人们的思想动机和行为目的上,意识具有选择性。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面前,我们以什么作为认识对象,以什么方式认识对象,认识的目的是什么,取决于人的不同主观意识。(2)表现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意识具有指导性。人们在改造世界之前,须预先制定计划,提出设计,并通过实践把观念形态的计划、设计变成物质状态的现实。(3)表现在对人自身生理机能的控制和影响上,意识具有调整性。人们是否理智,自控力强弱等就是这种作用的体现。

44.客观条件有:(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之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有利于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2)红色政权产生的地方一般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有较好的群众基础。(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主观条件有:(1)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2)最重要的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1)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经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相当长的阶段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现代化、工业化过程。(2)建国50年,社会主义事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仍没有改变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所以要在初级阶段中解决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

四、论述题4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和任务。它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各项国家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说,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2)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又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3)依法治国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4)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答: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也就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是划分辩证法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标准。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变化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纯外力的结果。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它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内容上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特征、特点上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实践性是根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小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从研究对象上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3)从内容上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4)从作用上来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5、说明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关系?

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第三,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休,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41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42当前全面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1)长期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2)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3)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4)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5)实施科教兴农。

43简述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答:(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一切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2)非公有制经济有其重要作用对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4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1)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深度扩大对外开放。(2)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4)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5)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5简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答:(1)政治协商,主要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协商。(2)民主监督,主要是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46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意义何在?

答:(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2)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3)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47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党的一切事业、一切活动以及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之所以取得执政地位并能够长期执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能够始终做到“三个代表”。(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世纪艰巨任务面前,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就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四、论述题48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试论如何理解我国的国情及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答:(1)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最大的国情是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党的基本纲领。(2)当前,我们必须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3)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第五篇:成人高考政治

1.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答:(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2.为什么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答: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是因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基本的群众,也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榨取的主要对象。如果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是不会成功的。因此,毛泽东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但是,如果没有广大的同盟军,单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就是一句空话。在同盟军中,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而且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工农联盟的形成,就成为无产阶级实现其领导权,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敌人的首要条件。

(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且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就要求充分重视农民问题,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最广大的人力物力支援。

3.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答:(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是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实现;和平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昂大战。在这两者之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

4.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

答:(1)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和具体体现。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的长期探索的基础上。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路线规定: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6.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2)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企业改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构造结构优化和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3)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7.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2)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就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线。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

8.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答: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的。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部。投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因此没有进行和平斗争的可能性。

(2)中国革命的敌人相当残忍,不许人民有丝毫的反抗,要革命,只能武装起来。

(3)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相当强大,而革命的力量相对弱小,只有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革命力量才能逐渐壮大。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国家政权,这也决定了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9.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的阶段。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并在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的阶段。这个阶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理论。并在“十三大”上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和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

(3)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的阶段。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等系列问题,“十四大”则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4)“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等问题的认识上有了重大。1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规定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11.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种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崭新的革命理论,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1)关于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关于革命的动力,明确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

(3)关于革命的对象,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用经济条件决定政治态度的科学方法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此确定了中围革命的对象不是~般的资产阶级,而是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以及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

(4)关于革命的领导权,充分强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地位,并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领导权的问题,认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

(5)关于革命的道路,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关于革命的步骤,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它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7)关于革命的方式方法,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是什么?

答:(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它的具体内容是党的“十三大”首先提出的,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2)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4)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两个基本点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3.人的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答:(1)无论是个人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条件是非常复杂的,总起来讲可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①主观条件是指个人的机体素质和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的意志、品质等。

②客观条件是指个人所处的客观的社会环境和机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需要和社会所能提供给人们去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各种条件和手段。机遇是指个人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有利的偶然性。尽管这种偶然性也是受必然性所制约的,但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却是一种机遇。

(2)个人价值实现的惟一途径是社会实践。个人价值在实现以前只是潜在的价值,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使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的价值,把可能转化为现实,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一个脱离社会实践的人,是什么价值也实现不了的。14.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如何正确处理资产阶级的关系?

答:在革命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就要实行叉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1)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叉斗争的政策。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他们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易同敌人相妥协的一面,所以无产阶级对这种动摇性和不彻底性又要进行必要的斗争。另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对革命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消极的作用。这也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同他们进行联合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斗争。

(2)在特殊情况下,无产阶级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某一些派别也会结成统一战线。这个时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对象,进行各种不同的联合与斗争。

(3)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都要采取叉联合叉斗争的政策,但是在联合与斗争的性质及方式上是有差别的。同民族资产阶级主要是政治上的联合和斗争;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批评和教育。而大资产阶级从总体上说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其中某一集团有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的间接的暂时的同盟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他们的联合,属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性质的联合,对他们的反动政策耍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种斗争既有和平的说理斗争,也有非和平的流血的斗争,甚至不排除一定规模的武装对抗和冲突。

15.为什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答:“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这是因为:

(1)“一国两制”符合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符合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应与大陆实现统一。但是,由于这些地区长期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与大陆的社会主义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实行“一国两制”,既能实现祖国统一,叉保留它们的差别,所以它是一种最佳方案。

(2)解决港、澳'厶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必然涉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涉及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也涉及有关英国、葡萄牙、美周等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因此,要使这些地区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有一个被几个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既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又不损害英、葡、美等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

(3)“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大陆和港、澳、台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而且,它更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4)“一国两制”符合大陆的历史和现实。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体。实行“一国两制”,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所以,“一国两制”不仅考虑到了港、澳、台地区的现实,而且更考虑到了大陆的现实。大陆坚持社会主义,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也是祖国统一的基础。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既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叉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

16.简述系统及主要特征。

答:(1)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要素按~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①整体性,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系统的最本质的特征;

②结构的有序性,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

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和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下载成人高考政治第一部分第3章单选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人高考政治第一部分第3章单选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人高考政治

    政治题型: 一、 选择题:人品加背功 二、 辨析题: 步骤一:判断对错 步骤二:题中各个出现的名词用相关原理解释 步骤三:与题目结合,应用之前相关原理解释为什么做此判断 步骤四:总结陈......

    2017年成人高考政治练习题四[优秀范文5篇]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7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练习题四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政治练习题http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政治练习题http://www.xiexiebang.com 广西招考网中国教育在线 2011-4-18 9:30: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必看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

    2016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一 选择题(单选)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

    2010成人高考政治简答

    1、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第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

    2012成人高考政治时事精选(范文)

    2012备考时事政治 考前20题 发布时间:2012年9月12日点击:0 1.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