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时代风云 挥写人事情理

时间:2019-05-14 11:4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注时代风云 挥写人事情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注时代风云 挥写人事情理》。

第一篇:关注时代风云 挥写人事情理

关注时代风云 挥写人事情理

——高考作文命题直击当年热点话题的传统与继承

特级教师 李迪明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

关注时代风云

传统与继承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直击当年热点话题”的传统的回顾,论述了高考作文命题继承这一传统,引导考生“关注时代风云”,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歌唱,对克服华而不实、言不由衷的文风,防止宿构和抄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大胆预言:中国高考作文命题必将进入一个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新时代。

2009年全国高考共出18道作文题,其中江西卷就“圆明园兔首、鼠首铜相巴黎拍卖事件”中蔡铭超的行为发表看法的新材料作文,辽宁卷关于“明星代言”的新材料作文,天津卷“我说九零后”的话题作文,广东卷关于“常识”的话题作文,山东卷“见证”的命题作文,江苏卷“品味时尚”的命题作文,湖北卷的“站在 的门口”的半命题作文,福建卷“这也是一种_____”的半命题作文,这8道作文题都直击当年热点话题。此外,海南、宁夏卷关于“善良”的新材料作文,安徽卷就“弯道超越”写引发的联想或感悟的新材料作文,四川卷以“熟悉 ”为题的命题作文,全国1卷(供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广西用)关于“小动物学游泳”的新材料作文,全国2卷有关道尔顿等3人成功的新材料作文,重庆卷“我与故事”的命题作文,湖南卷以“ 踮起脚尖”为题的命题作文,浙江卷就歌词《绿叶对根的情意》的主旨写材料作文,上海卷“板桥体”的新材料作文,北京卷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的命题作文,这12道作文题,虽不一定全是中国民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但却都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反映社会主流意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题目。

其实,高考作文命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甚至直击当年热点话题,这在去年高考作文命题中就已露出了端倪,去年共出19道作文题(包括灾区题),已有全国1卷关于抗震救灾的材料作文、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的话题作文、四川灾区卷以“最想说的”为话题的话题作文,共3道作文题直击汶川大地震这个当年最大的热点话题。另有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的新命题作文,上海卷以“他们”为题的新命题作文,辽宁卷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材料作文,天津卷“人之常情”的命题作文,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的命题作文,这5道作文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年热点话题。可见,去年全国高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年热点话题的作文题就有8道,约占总命题量的一半。笔者也曾为此欢呼过,并预言:中国高考作文命题必将进入一个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新时代。考生应该关注时代风云,挥写人事情理。

没想到,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甚至直击当年热点话题,今年就已全面开花,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为近30年之所罕见。

其实,“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也。“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是唐代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来的。所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也就是他在《新乐府序》中说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的反映,只不过有的作品反映现实的成分重而直白,有的作品反映现实的成分轻而含蓄而已,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是绝对不会被人认可和流传的。

古往今来,做到“为时而著”的虽不乏其人,但可以肯定地说,更多的是虽有“为时而著”之心,却未必能写出真正的“为时而著”之“文”。究其原因,就在于要想真正做到“为时而著”,就必须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歌唱。而要让经常写文章的士大夫们都做到这些是很困难的,他们更多的只擅长于“嘲风雪”“弄花草”。

对高考作文命题直击当年热点话题,有人热情支持,有人坚决反对,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有人总把“高考作文从来不跟社会热点”作为反对的理由,笔者就觉得有说几句的必要了,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应该说我国高考作文命题是有“直击当年热点话题”的传统的。南宋宝祐四年的科举考试,试题要求考生为遭受外患的大宋出谋划策,化解危机。这道考题选拔出了一位光耀千古的状元——文天祥。从“辛苦遭逢起一经”的青年学子,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生的考试都很圆满。这道切入“时事热点”的作文题,考出了考生的国家情怀、道德境界和社会实践力。文天祥用他的生命,交出了一份无愧于状元的考卷。

即使到科举制度走向没落的晚清,感时入世仍然是考察人才的重要标准。1895年的状元骆成骧(四川资中人),殿试名次原列为第三名,由于他的策论中有两句话:“君忧臣辱;君辱臣死”,适逢甲午大败之后,刚刚经历公车上书的光绪皇帝大为感动,认为骆成骧血性过人,特地亲手拔至第一名状元。骆成骧一生清廉自守、坦荡光明、变法图强、重教兴学、护国倒袁,成为当之无愧的“爱国状元”。

中国学术最优秀的传统,就是“经世致用”。当代著名作家阎延文说,“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其原则是择优录取。这里的所谓‘优’,绝不应是空谈务虚和押题押宝的优胜者,而是对考生才智、学识、境界、情怀的综合考核。历史上的科举考试,虽然屡受褒贬,但仍能以选才用才为方略,用感时忧国的题目激发考生潜能;考场中选拔出的,是一个个匡扶社稷、吞吐大荒的杰出人才。” 难道今天的高考人才战略,还比不上封建时代的皇帝吗?

且不说历朝历代,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吧。从建国以来到文化大革命前,直击当年热点话题,引导考生关注时代风云的高考作文命题,屡见不鲜。如1958年全国开展大跃进运动,其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当社会主义总路线公布的时候”,就直击这一热点话题,到1961年,全国高考作文都还在考“大跃进中的新事物”;1962年,从军队到地方全国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就直击这一热点话题;1965年3月美国对越战争升级,抗美援越成为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热点,而1965年的高考作文题“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就直击这一热点话题。1966年5月至6月,在整个社会着力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舆论影响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也近乎疯狂,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无疑再现了这一热点。虽然实践证明,当年的大跃进和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有不少“荒唐”之处,但这不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问题,而属于政治生活本身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甚至高考作文命题直击当年热点话题,是我国建国以来到文化大革命前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

高考作文直击当年热点话题,作为一种命题指导思想,时断时续,从建国以来一直延续到恢复高考制度的1977年。大家知道,1951年、1958年两年,高考是由各行政大区命题;文化大革命10年,除1973年外,我国未举行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但该年的高考是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仍有不少省市的作文题直指当年热点话题,如上海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天津的“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山西的“为四个现代化作贡献”,河南“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广东的“大治之年气象新”。这些作文题目,既有对错误观点的批判,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礼赞;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伟人的怀念。有振兴中华的热切愿望,反映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从1978年开始,出于提高高考信度,避免猜题、押题等考虑,高考作文命题出现了重大转折。

先是命题形式的改变。高考作文由单一的命题作文,转向多种形式作文。高考命题先后出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给范围自由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这的确增加了猜题、押题的难度。尤其是材料作文,几乎让人无法猜中考题,考生们要想得高分,就只有在练好写作基本功上下功夫。但与此同时,材料作文在审题上要求高,学生对材料必须认真推敲,如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内涵,就可能跑题。加之材料作文容易脱离现实,引出故作深奥的玄虚文风。于是崇尚自由,要求宽松,贴近现实之声此起彼伏,话题作文应运而生。1999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拉开了话题作文的帷幕。话题作文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要求拟题新、立意新、形式新、语言新。不但不限文体,审题的要求大大降低,内容的开放程度也令人赞赏,所写作文只要与话题有关就可以了,绝大多数考生不至于跑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写作才能。话题作文登上高考舞台,无疑值得喝彩。它为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后来发展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持续了十来年。

其次是文体形式的改变。1985年开始出现一次考两个作文的命题方式,此后便奉为定例,绝大多数时候是“一大一小式”,即小作文要求描写、叙述,大作文都是议论文;也有两个作文“同样大小式”,如1992年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都是不少于350字。这种考法,能全面考查考生运用各种文体进行写作的能力,但写作量大,考生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所有试题有些紧张,不容易写出有分量的好作文。从1999年开始,恢复了考查一篇大作文的形式,而且采用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这种改变使考生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擅长的文体,用心写好一篇文章,体现出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文以载道”,一篇文章避免不了时代的印记,一道作文命题也同样深受时代和文化的制约。伴随着恢复高考后走过的31年,高考作文命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作文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作文内容尽量避开当年的热点话题。尽管如此,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还是或深或浅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我国处在全面开放、深化改革的时期,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进步,不断完善。1988年的命题作文“习惯”,1989年就“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而写的“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1990年关于“花下有刺”的给材料作文,1991年关于“近墨者黒”“近墨者未必黒”的辩论稿,这些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道德,关注品行修养,关注精神空间,还是有一些时代色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作文命题对象已经逐渐转变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如1994年的命题作文“尝试”,1995年根据《鸟的评说》写议论文,1996年欣赏评论漫画,1997年关于“乐于助人”的材料作文,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的选作题,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想象作文,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都以感悟为手段,以理性思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思辨能力,既回避热点又暗合了时代主题。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社会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个性的张扬,注意捍卫个人的权利,注意强调个人的感受。其高考作文题:2001年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2002年关于“心灵的选择”的话题作文、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2004年全国卷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作文、北京卷“包容”的命题作文、2005年全国卷3(包括四川)“忘记和铭记”的话题作文、山东卷关于“双赢的智慧”的话题作文、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的命题作文,2007年湖南卷“诗意的生活”的命题作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人文,注重体验,注重实践。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带有时代色彩。

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话题作文,虽然加大了对考生的思想认识、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的考查力度,但考生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尽情发挥。那些会读书、勤思考、悟性强、有创新意识的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自从采用话题作文以来,出现了不少好作文,甚至满分作文。

但与此同时,长达十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也催生了一种“新八股文”:开头罗列排比,引出论点;中间采用三段论,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结尾照应开头,进行总结。按这种模式克隆的文章,背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真实感受,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前几年,“新八股文”很受追捧,充斥于各类满分作文的读物上;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把它当作取得高分的秘笈,引导学生仿写、套写,如果不按照“新八股文”的模式,而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喜怒哀乐,那么就有可能得不到高分。记叙类文章尤被列为师生不齿的肤浅之作,不被看重。

2007年江苏省有一篇被打捞出来的抒写真情实感的高考佳作——《怀想天空》,写儿子顶着烈日帮助父亲收麦,再现了父亲厚实的胸怀和儿子感恩的情意,写得真实纯净。但一评只得36分,二评给它42分,第三位老师判39分,最终,综合判定为37分。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文章。读了3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何永康教授为这篇文章写了批语,并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何教授说:“推荐它是一种导向。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新八股文风令他忧虑,他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文章,让“我手写我心”的朴实文风重新回归高考考场。对这篇作文的重新定位,意义十分重大,它预示着高考作文要回归现实生活。2008年上海阅卷就尤其推崇朴实无华、有一定语言功力的文章,强调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自然流露、返璞归真,打击华而不实、言不由衷的文风。

随着话题作文逐步走向成熟,它的致命弱点——难以防止宿构和抄袭,也暴露得越来越充分,使高考的信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2001年四川考生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当年第7期《杂文选刊》刊发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2003年海南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杂志刊发的《爱的误区》;2004年重庆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涉嫌抄袭;2004年江西满分作文《桃花源祭》涉嫌抄袭;2005年福建考生的满分作文《执子与通子》,涉嫌抄袭4年前湖南湘潭市一中邓丽的同名获奖习作。满分作文常见抄袭,那么非满分作文是否有抄袭的呢?据推断,不但有,而且还会很多,只不过它们不像满分作文那样容易曝光。作出这种推断的理由,就是中学教育中一种叫做“套题”的应试技巧。具体到作文应试上,无非是大量背诵一些文字材料,诸如名言警句,事例典故,抒情段落,针对不同考题,把提前背好的材料进行组合粘贴,既省时间,又省脑子,写出来的文章还显得成熟老辣。

高考作文命题,在开放的同时,其限制性也在加大,如2002年全国卷“心灵的选择”,就要求必须扣住“心灵”,应写出心灵经受的挣扎与搏斗,这个过程应是具体的,没有这个过程属于跑题。2003年全国卷的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要扣住“感情亲疏”四个字,行文中要体现出感情的远近对认识能力的影响,并且要写出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限制性很强。2003年北京卷“转折”回到命题作文中来,考生要审清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范围,比如它与“转变”的区别,“转变”是一个结果,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转折”主要强调发展的过程,在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意义比“转变”要深、要大。虽然这样,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势在必行。

2008年、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直击当年热点话题,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这是一种改革,一种突破,也是对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高考作文命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年热点话题,让长期 “悬于半空”的高考作文命题“落地”,引导考生从古代名人情结中摆脱出来,从“嘲风雪”“弄花草”的“为文而作”中解脱出来。把目光聚焦到现实生活领域,更加广泛地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时代风云,做到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歌唱。这样,“文章合为时而著”,用生活之水浇作文之树,不仅能使考生更好地写出人事情理,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同时,高考作文命题直接或间接反映当年热点话题,决定了写作思想的个性化和不易模仿,不仅能杜绝抄袭与复制,还能提升考生的作文质量,不断给阅卷老师以惊喜,有助于阅卷质量的公正、公平。

必须承认,高考作文直击当年大话题,难免有弊病,但就目前来看,它顺应了时代潮流,是利大于弊。从2008年、2009年的优秀作文里,我们看到“新八股文”已黯然身退,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和鲜活个性的文章,摇曳着满树繁花,尽显无穷的魅力。这就是希望。

(本文于2009年7月在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壹等奖,但未正式发表)

附:荣誉证书

第二篇:《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读书笔记

《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读书笔记

与众多注释毛泽东诗词的著作不同,《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这本书从“史”的角度具体解释了毛泽东的诗词。在我看来,过于偏重文学层面的研究往往会导致解释不符合作者的原意,而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则会更加确切。毛泽东诗词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的产物,又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军事政治主张和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

1973年7月,毛泽东接见杨振宁时,曾感慨地说:“百把年以后,对我的这些诗都不懂了。”而我阅读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不求深解毛泽东的诗词但也不至于对他的作品毫无所知,透过毛泽东的诗词看时代风云,看毛泽东本人,也看他各个时期不同的思想,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另类的诠释。

全书共分为了十三组诗词。它们分别为:

1、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写的两首诗

2、青年时期表达爱情的两首词

3、大革命时期写的两首词

4、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初期写的六首词

5、立三路线统治时期写的一首词

6、记录江西中央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的两首词

7、被“左”倾路线排挤最严重时写的两首词

8、记录长征由湘桂黔丛山中至遵义会议前的四首词

9、长征过岷山后,至长征结束,在兴奋喜悦的心情下写的四首诗词

10、长征结束后,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期间写的两首词

11、抗战时期写的一首挽诗

12、解放战争中转战陕北时写的两首诗

13、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和筹建新中国前夕写的两首诗。

鉴于诗词组别之多,如一一细数一方面不能深入分析该时期背景和毛泽东诗词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显累赘。所以我将在阅读并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对书中三个组别的诗词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我将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个是作者的写作背景,另一个的是对诗或词内容上的分析。

第一组: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写的两首诗。

(一)《五古•挽易昌陶》

背景: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户农户家里,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就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他从早期阅读儒家经典、《盛世危言》到信冯桂芬、郑观应的早期改良主义再到赞同引进西方设备、设议院、定宪法、行君主立宪,使毛泽东萌发救国救民的抱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上中学的毛泽东受孙中山、黄兴排满兴汉影响,在思想方面较为激进并于1911年10月22日参加长沙革命党人起义。毛泽东于1914年正式进入湖南一师,在当时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他热爱看报、分析时事,爱国热情高涨。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该诗借悼念亡友,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机的深沉忧虑和雪耻救亡的学子抱负,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其中“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更是提出了日本及俄国对中国的威胁,从一个层面体现了他对时局深刻的洞察力。可见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有了为国奋斗的决心,只是当时他还没有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上偏向激进。

(二)《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背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认为必须要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奋斗才能拯救中国。为此,他广交追求进步的学友,并于1918年4月14日成立了新民学会,而纵宇一郎就是学会里的罗章龙。在新民学会中讨论最多的就是会员出省出国的问题。由于日本一方面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先生组织兴中会、同盟会和武昌起义都受到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东方和西方科学文化的桥梁地带,维新早,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早,所以当时的新民学会成员主张前去日本留学,但当时日本反动政府对东京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高压手段,驱赶中国留学生回中国,这也迫使新民学会的会员们放弃了去日本的机会,转而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为新民学会的赴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当萧子升约毛泽东一同前去的时候毛

泽东却委婉谢绝了。后来毛泽东曾解释说:“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变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们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以上这些一方面体现了毛泽东的开放意识,但在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为他缺乏对欧美,对世界的直接认识带来了局限性。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这首虽是送别诗,但没有惆怅、悲凉和伤感,只有乐观、自信、积极、高昂的情绪,表现了毛泽东对罗章龙的友谊和期望。其中“名世于今五百年”一句反应了青年毛泽东还未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还存在着崇奉圣贤豪杰的历史观,强调杰出人物的作用,认为只有依靠圣贤豪杰之类的杰出人物,才能推动历史,才能救国救民。当然这一句也表现了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血气方刚,有一往无前的锐气。这为他将来的救国之路铺就了精神上的动力。但不管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从毛泽东的青年时期在思想及行动上的为国拼搏之志可以看到以后一代伟人的踪迹。

第一组诗词总体为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受到西方各种社会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成为了一个拥护新文化新思想的激进青年,他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为振兴中华、报效祖国做着积极的准备。但由于他当时还没有确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时的毛泽东在认识上明显带有局限性。

第二组:大革命时期写的两首词

(一)《沁园春•长沙》

背景:当时的毛泽东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由激进青年转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为了国共两党共同的任务——打倒军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1924年,毛泽东也成为了共产党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但后其因劳累回湘养病,在湖南自发大兴农民运动,这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作用,为大革命失败之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该诗就写于国民大革命兴起之时。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该诗上阕写游览橘子洲头看到的湘江两岸的秋景,透出积极的情绪和对未来形势的乐观估计以及对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非凡气魄和决心。这些都取决于国共两党合作在望,对毛泽东有极大的鼓舞。但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则在思考谁来主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由哪个阶级来领导国家。而下阕则是对上阕问题的一个回答,毛泽东认为主宰中国革命的绝

不是军阀,而应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的人民群众。我觉得正是由于毛泽东在这一点上有了正确的认识,这也指导了他日后的工作建立在群众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他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动用广大的农民力量。区别于部分左倾教条主义,毛泽东以他敏锐的分析能力与之前数次革命起义的失败经验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这也成为他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菩萨蛮•黄鹤楼》

背景:该首词写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前夕。自孙中山去世后,国共两党间的平衡逐步破坏,蒋介石的分裂活动更是日趋猖獗,并开始对共产党人的大屠杀,使革命遭到局部失败。但当时担当共产党总书记的陈独秀则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忍让妥协,盲目相信蒋介石集团,毛泽东当时提出的很多切中时弊的意见都没有被采纳甚至很多意见都没有被放到各个大会上进行讨论,导致共产党的损失越来越大,而陈独秀与毛泽东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毛泽东曾说过当时“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这首词在作者看来是他写过的最为压抑的一首,表现了他在大革命失败前夕复杂沉重的苍凉心情。其中的一句“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表现了他对反动派叛变革命的愤恨,对右倾路线的埋怨,对革命危机的忧虑,对时局发展的无奈,对探索革命新出路的思考。我觉得当时的毛泽东在心情上是十分郁闷的,首先是他饱览群书、广泛阅读各类报刊杂志,亲身经历大革命的起起伏伏从而对中国革命拥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但他当时许多正确的意见却没有被采纳;另外与他产生分歧的又恰好是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党内矛盾也逐渐显露,可见当时他写下这首词的心情。但“心潮逐浪高”一句也体现了他对救国救民仍然抱有积极的心态,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

第二组诗词是毛泽东在经过五四运动的锻炼,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下,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时期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毛泽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投身到这场大革命的激流中去,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这场革命中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中三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影响力深远的重大事件,亲身经历了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他这个时期写的两首词,正好记录了他在大革命兴起和失败时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救国救民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对革命保有积极的态度。

第三组:长征结束后,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期间写的两首词

(一)《沁园春•长沙》

背景:自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南昌起义使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共产党开始了漫长的长征之路。中央红军虽于陕北会师,但鉴于陕北经济落后,大批部队的供给无法满足,在这种形式下,毛泽东提出了“以发展求生存”的方针,决定东渡黄河,夺取吕梁山,开辟新根据地。这首词就写于毛泽东东征山西前夕。这段期间,毛泽东的心情极佳,不同与以往长征时的被动,东征山西是从主动出击中寻找红军的出路,达到巩固和扩大苏区的目的。

诗词分析:个人认为该诗上阕写景,描绘了祖国北方冬天的壮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更加透露出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下阕以议论为主,评论了中国封建时代五位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帝王,既肯定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又指出他们在文治方面的不足。其实“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也有作者对封建主义制度的批判。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则显然是全词的主旨。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的未来信心十足,对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最后的胜利报以乐观的态度。而他豪情满满的这一句词更是被后人广泛引用。当时的毛泽东虽经历了长征的艰苦磨砺却依然满怀信心。

(二)《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背景:共产党员丁玲1932年下半年担任“左联”党团书记,她同时也是一名有名的女作家。在遭到国民党绑架、监禁达3年之久后她没有放弃共产党的信仰,毅然前去陕北。而毛泽东也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中共中央以罕见的规格接待了丁玲。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对于丁玲投身红军和创作上反映工农兵的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而写的。

诗词分析:上阕写的是对丁玲的欢迎,下阕写丁玲的从军,高度评价丁玲来保安并投身红军的意义,赞扬丁玲是从军的巾帼英雄。其中“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点明了丁玲思想感情和创作上的转变,表达了作者对丁玲的评价和期望,也表达了中共中央对一切到革命根据地到部队去的文艺工作者的赞扬。

第三组为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时期所写,“西安事变”最后的和平解决使得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936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已成为了全党的共识,客观革命形势也朝

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毛泽东展望未来,激情满怀,信心百倍。

该书从对诗词背景的分析来看毛泽东所作诗词的含义,让我了解了毛泽东在思想上的成长以及毛泽东本身的性格特点,从中收获匪浅。

以上便是我阅读《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一书后完成的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指正,谢谢。

法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111班

11040118

钱姬君

第三篇:群英荟萃话时代风云 浅评[范文]

群英荟萃话时代风云 浅评《建国大业》众影星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主要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拍摄的,云集一百七十余位明星。此片拍摄时中影掌门人韩三平十年后重新掌镜,众大腕零片酬出演,国产片拷贝有创新等新闻本身就有巨大噱头,让人们重新唤起了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

本片中的人物设置特殊,中央的领导人大都由特征很相近的影视演员饰演,而国民党方面的人物却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唐国强自从《长征》中饰演毛泽东之后都无进步。刘劲等特征演员的表演在剧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进。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扮演者给人新奇,赞叹的印象,民盟,民革这些主要领导人个人性格魅力的展示无意识这部影片的特点之一。

影片围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展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以及民主党派人士在1949年建国之前,惊心动魄的斗争过程。影片之所以能容纳那么多角色,也正有赖于当时复杂的中国政局,各方势力在抗战胜利之后,对于中国往哪儿去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考,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英雄辈出,在一次次明争暗斗中,影片也为我们讲述清楚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最终胜利,而蒋家父子又是怎样一步步失去政权的。尽管张国立为扮演蒋介石辛苦减肥,但他一定不是最像蒋介石,最起码蒋介石地道的宁波口音,张国立就很难学像。但《建国大业》似乎无意塑造一个形似的蒋介石,而是着力表现了一个内外交因的蒋介石。也正是在《建国大业》中,蒋介石的面目如此清晰,他的孤僻,不信任人,优柔寡断让他在一次次对决中败北,而他在关键时刻,企图调走北京城内少校级以上军官退守江南,才真的让对他死忠的傅作义在关键时刻决定甘心为毛泽东牵马执鞭。

建国大业中充作着前所未有的豪华人物群像,而其中一些人员虽然戏份很少,却让人印象深刻。以往献礼片中大量的特型演员,如今全置换成了明星脸,明星的加盟不仅仅将大幅度助推《建国大业》的票房表现,其实也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里享受到了最精彩的表演。

第四篇:关注: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关注: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平静的中国高校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清华大学:行胜于言

记者 段风华

清华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目前也正在逐步推进。7 月 6 日,央视《对话》节目聚焦北大改革,在现场慷慨激昂的对话中,人们就听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声音。一位清华大学教师的现身说法让人们从中获知了一些清华大学的改革进展。这位教师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副教授,1985 年留学日本,1997 年年底回国被清华聘为讲师,2000 年 8 月份晋升为副教授,到今年 8 月份,正好是三年,第一个聘期结束。今年 5 月。他接到校方通知不再续聘,并要求于 8 月份聘期满后离开清华大学。因此,当北大人对改革方案规定中青年教师在合同期内最多只有两次晋升机会感到竞争残酷的时候,他却很羡慕北大的老师。因为按照北大的规定,副教授的聘期有三个合同期(每个合同期三年)。所以他觉得北大的老师还是挺幸运的。对北大改革中的另外一个规定,他也很是羡慕,那就是北大提前一年告诉被聘方来年不再续聘,为被聘方留出的缓冲时间较为充足。

从这位清华大学教师的境遇看,清华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裴兆宏说,尽管如此,但在校内产生的改革振荡并不大。早在 1989 年,清华大学就开始与青年教师签订合同,合同期三至五年,签订合同的目的在于稳定教师队伍,深入考察了解青年教师的情况。合同期满,双向选择,留下的转为非合同聘任,从当时的情况看,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但是对那些合同期满不能继续留在清华的人来说,这样的合同制约束力并不强,清华大学也感到了这种方式的不完善之处。于是,从 1994 年开始,清华大学开始在教师中实行 “ 非升即走 ” 政策:初级职务在达到任职年限后三年内升不了中级;中级职务达到任职年限五年内升不了副高级者,非升即转或非升即走。其目的还是希望通过末位淘汰提高教师质量,优化队伍结构。1999 年开始实行有限期与长期聘用相结合的聘用制度,把非升即走的政策制度化。对新聘人员实行连续合同聘用,规定初级职务最多两个聘期,中级职务最多三个聘期,如果不能晋升高一级职务则不再续聘。副教授以上经过一至两个聘期后可以长期聘任。目前清华大学 45 岁以下教师的 60 %,全体教师的 40 %处于有限期聘任状态,为择优汰劣、优化教师队伍提供了条件。

1999 年,清华对新聘教师取消了任职资格证书,代之为有明确聘期的教师职务聘书。聘任年限与合同聘用期限同步。从 1994 年至 2002 年,据保守数字统计,中初级教师调出近300 人。其中,博士占 5.3%,硕士占 6.9%,本科占 4.8%。1998-2002 年聘用合同没有续聘(含未满合同)的教师占签聘人数的 10.8%。

2002 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清华大学开始了力度更大的改革,即规范教师队伍,按岗位职责聘任教师职务。学校将教师队伍分为三大部分:教学-科研系列、教学系列、科研系列。其中对教学-科研系列的教师提出每年至少承担两门课,同时必须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教学系列采取专兼结合的模式,其总量占教学有关教师的 15 %左右,以后将逐步降低专职教学的教师比例。专职研究系列也是专兼结合的模式,根据需要可以扩大聘用临时合同研究人员。三个系列按照不同的岗位职责进行管理和考核,并以不同的标准聘用、晋升职务。

学校提出,用三年时间过渡,在过渡期内,还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逐项启动改革方案。与此同时,为了给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清华大学公布了 600 个面向年轻教 师的 教授岗位,直接面向 1952 年出生、1981 年以后本科毕业的教师。当时全校年轻教 师中 教授总计 300 余人,只占全校 900 多教授总数的三分之一。

2002 年,清华大学又改革了教授、副教授的聘任评审程序。两个环节成为重点:一是校外同行专家隐名评审;二是院系教授会议审议。高级职务的申请者提供五篇代表性论著,由学校或院系在校外同行专家库中随机指定专家进行通讯评审(教授送五位专家,副教授送三位专家)。申请者必须 向院系 教授会议做述职报告,教授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推荐人选。经过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批准,公示两周,如无异议,由校长聘任。

对不留本校毕业生的问题,裴兆宏说,清华没有硬性规定,因为有的学科清华本身就排名全国前列,对这些国内有的甚至是国际领先的学科,清华当然不会不留自己的优秀毕业生,但是总的进人原则仍然是:优化学缘结构,多种渠道补充教师。目前,清华大学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学缘结构。4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有清华本科学历的占 38 %,获清华硕士或博士的占 26 %,三个学位有一个不是清华的占 68 %。

从清华大学多年来的人事制度改革脉络看,其根本目的是为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保驾护航。清华人信心十足,正在向自己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浙江大学:“进”“出”途中,只留最优

记者 白瑜 焦江方

背景资料:

1998 年,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新的浙江大学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为了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浙大领导班子决定转原来的“只求所有”为现在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以多种形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浙大工作和为浙大工作。

为此,浙大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用人机制、分配制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如《浙江大学关于加强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工作的意见》规定,及时为引进人才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引进人才晋升高级职务不占所在学院当年晋职指标。学校设立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审组,为错过正常评审程序的引进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对少数学术水平特别突出者,可事先评定任职资格,到校工作后即予聘任。另外,该校还出台了《浙江大学从校外聘用人员的若干规定》,推出了人事代理方式,规范并加强了聘用人员的合同制管理。

合校之初,学校就聘任了 20 个学院的院长,其中外聘院长就达 12 人之多,并且七人是院士。除了这些外聘院长外,浙大还利用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等形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光学工程首批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特聘教授何赛灵博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同时,浙大还以智力引进的形式,积极争取各种优秀人才为浙大做贡献。据统计,合校以来,该校以智力引进的形式聘任了签约教师近30 多名,其中国内知名院士如徐如人、蒋明华、王玉竹,美国工程院院士鲍亦兴等来校讲学,海外学者杨芳莘、石敏俊等,美籍华人赵晶晶博士、刘锁群博士等到浙大短期工作。此外,教育部的 “ 春晖计划 ”、“ 聘请世界著名学者 ” 项目也是浙大积极利用的吸引人才的形式。

对于源源不断的人才引进,是否会涉及岗位的名额限制问题? “ 名额限制?不会。” 倪明江说,“ 对于这些外聘人员,我们的岗位是放开的,没有太过僵化的名额限制。只要是大家公认特别优秀的,我们也需要,什么时候来都有岗位,可以因人设岗。如果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大科学家来,那连协议都不用签,我们是求之不得。”

选留新教师对于整体教师队伍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倪明江说,近几年每年有 80 余名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这些人的人事关系开始不进浙大,而是先挂在杭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如果有博士学位、教授任职资格,工作优秀,六年后可申请把人事档案转入浙大。如果博士三年一个聘期期满仍晋升不了副教授,不再续聘。

“ 进 ” 与 “ 出 ” 是浙大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两个主要环节。以上倪明江谈的是 “ 进 ” 的方面。在谈到 “ 出 ” 时,倪明江语气坚决,一再强调: “ 如果不优秀,就走人。” 据了解,从 2000 年开始,浙大的人事制度改革就在悄然进行。流动聘任、有限聘期、末位淘汰等当前最敏感的措施已经执行到第三轮。《浙江大学 2003 年岗位聘任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是对以前改革的延续。该《意见》规定,2003 年全校下达教学科研岗位总数共 3800 人,各学院不聘岗人员原则上不少于 5%,其中应有不少于 2% 的人员调离或上交校人才开发中心。对此,倪明江作了解释。他说,四校合并后,总的本科生数量比原先合计总量要少许多。按原来人数统计,每年浙大应该招生 1.2 ~ 1.5 万人,而事实上只招 8000 人,因此教师就出现富余。同时,我们以前曾做过一次调查,经过对教师业绩进行量化,发现有 1/4 的教师承担 55% 的教学任务,65% 的教师承担 44.8% 的科研任务,而其余 10% 的教师只承担 0.2% 的工作量,所以,有的人员是不走不行,非走不可。

据悉,外语学院今年定岗 160 多个,但今年岗位聘任前却有 240 多人。倪明江说,在往年改革中,出于各方面原因,该学院在分流中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而以中庸的姿态,保留了岗位人数,把一张饼给摊薄了,而不是消减吃饼人数。但是今年无论如何分流了 40 人。不过浙大与杭州市政府合办了一所城市学院,与宁波市政府合办了一所宁波理工学院,从外语学院分流出来的有 30 多人去了这两个学院。

“ 这两所学院成立的目的,一是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大,分流学生;二是为了分流教师,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倪明江接着说,“ 不过说来说去,这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人事调整,今后还要进行高水平的调整,以彻底形成能上能下、择优弃劣的用人机制。按照我们的设想,到浙大建校 120 周年,也就是 2017 年,把浙大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知名高校。到那时,现在我们选留的上世纪 70 年代出生的年轻教师,恐怕只有少部分能留下来成为其中的一员,大部分要在这种机制下被逐渐淘汰。这就像攀登珠峰一样,体力不行的就不断要被淘汰下来,最后上去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改革进程中的上海高校

记者 段风华

改革成果显著

上海高校改革推行之初所产生的强烈阵痛,人们记忆犹新。2001 年 6 月,上海大学公布了六易其稿的《上海大学教师职务聘任条例》。条例规定: “ 上海大学实行按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严格考核后的职务岗位分级聘任,其中正、副教授等高级职务由校长聘任,只发聘书,没有任职资格证书;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对竞聘正、副教授岗位者进行四方面的严格考核:为本科生上课、指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从事科研课题研究。具体量、质标准视岗位高低而不同。一条不符合,即 „ 一票否决 '”。

上海大学这份全新的聘任条例率先拉开了上海高校改革的大幕。2001 年岁末,上海大学停止任职资格评审,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学校面向 全国招聘 教授。2002 年 4 月,上海大学首批聘任工作全部结束,全校共有 920 名教师被聘任到正、副高级职务岗位,原有正、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 143 名教师首批未被聘任,占原有正、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总数 873 名的 16.4 %。24 名留学人员落户上海大学,这一比例高于以往任何一年。著名学者、华东 师范大学 教授王晓明应邀成为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首 席 教授,并一度传出上海大学为王晓明开出年薪 100 万元身价的消息。上大 4 个学院就有九个 40 岁以下的青年教授,这在以前的上海大学是不可想象的。在上海大学所有的 22 个学院中,以前 40 岁以下的青年教授总数也从未超过九个。上大 文学院 教授、35 岁的张佩国认为,是学校的改革给了他机会。如果按照以前的评审和聘任程序,至少要两年以后他才有可 能当上 教授。

这样的人员流动比例在上海大学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2002 年,上海大学的教师来源有了很大变化,最后学历非本校毕业的教师占到了教师总数的 62.4%。

改革震动了上海大学,震动了上海整个高教界。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认为,一评定终生、教授职位 “ 能上不能下 ”,已经成为国内高校传统体制中的顽疾。国内很多高校都在摸索,宗旨相同----建立开放、流动、具有活力的激励机制。上海大学将 “ 雷打不动 ” 的任职资格这一身份标识,用三年一聘的职务取代,步子相当大,勇气可嘉。

继上海大学推行改革之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陆续启动改革方案。2002 年 9 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在 “ 本市行政区划内,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适用本办法。自本办法颁布之日起,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停止任职资格评审,全面实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这表明上海市教委所属高校的聘任制改革全面启动。

金伟民说:事实证明,上海选择在 2002 年全面推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把握了一个很好的时机。1999 年,上海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从 1999 年的 16 万人增至 2002 年的 33 万人,而与学生人数的激增相比,教师的增幅并不大,只增加了将近3000 人。在需要大量教师的前提下,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人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并且不至于产生太大的振荡,从而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就在上海市教委所属的高校全面推行聘任制的同时,在沪的一些隶属国家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也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关键是观念的转变

上海市属高校实行聘任制后,教授成为一种职务而非职称,教师晋升聘任,只发聘书,不授任职资格证书;教师落聘或低聘,待遇则以现聘岗位确定。

从评到聘,一字之差却是观念和体制的巨大变化。

上海大学认为,停止任职资格评审,全面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其思路是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由资格的评审转向岗位职务的聘任;由论资排辈转向竞争激励;由指标控制转向结构比例制约,最终由学校自主决定。

据金伟民介绍,上海高校实行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高校的竞争机制增强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大大提高;科研经费成倍增长;青年教师攻博比例大幅上升;教委收到的教师来信明显减少。聘任制以后,教委把学术技术能力评议权下放到了学校,出现问题学校就可以自主解决。以前,大学一到评职称的时候,教师们纷纷忙着发论文、争课题,忙得不亦乐乎。评上的说: “ 我早该评上了,你还给我评晚了 ”。没评上的更有意见: “ 凭什么他能上,我不能上? ” 现在,这样的问题不用教委解决了,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岗位设置和岗位要求,聘任适合岗位需要的人才。

上海师范大学试行聘任制的过程中,曾有过二十几起争议申诉事件,经过校岗位聘任争议协调委员会的协调都予以缓解和解决,很多不安定因素都在学校化解了。在以前的机制下,教师职务重评审,轻聘任,如当事人对评审有意见,可以向纪检和上级机关反映,但评审组织的结论一般是不能改变的。实行聘任制后,不再进行资格评审,重点是职务的聘任,聘任是学校的行政行为,学校可以借鉴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方式,允许当事人提出疑义、申诉。为此上海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由教代会、校工会、校党政部门的代表以及律师组成的争议协调委员会,并制定了《争议协调委员会工作暂行办法》。改革的配套条件至关重要

从 2001 年岁末至今,一年多的改革实践让上海市属高校开始看到明显成效,但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从根本上说,实行聘任制是为了建立高校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形成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环境,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从目前上海市属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虽然学校希望广纳社会贤才,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竞聘者多为本校教师,这样学校的选择范围主要还是局限在本校。没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择优聘任,缺少竞争,自然会影响质量。上海师范大学更是直言不讳地声称: “ 严格地说,我们目前进行的聘任制是校内的职务聘任制 …… 它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还没有解决教师能进能出的问题。这个瓶颈不消除,教师职业聘任和职务聘任还是两张皮。长此以往,职务聘任制也会流于形式。”

进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出人的问题同样存在困难。以上海大学为例,虽然在首批聘任时,16% 强的正、副教授落聘,但是这部分人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沉淀在学校内部。该走的人没有走,该留的人自然会有意见。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显现出改革的不彻底性,另一方面则是暴露出配套机制的不完善。此外,由于推行聘任制的准备时间较短,一些岗位的设置并不科学,因人设岗的现象仍然存在。与聘任制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困扰上海市属高校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王建磐指出: “ 校长没有绝对的人事解聘权,一切都是空的。如果老是在体制内周转,臃冗的教职工队伍永远精简不了。只有让不称职的教授 „ 下岗 ',离开学校,才能真正为外来的和尚空出位置,让庙里的和尚感到危机。”

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指出: “ 这个问题是个 „ 老大难 ' :评教授前,不用扬鞭自奋蹄;评上了,终身制,羸牛从此卧斜阳。怎么办?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激励机制,但校长们好像都在回避相应而必需的制约机制。„ 能上 ' 是激励,„ 能下 ' 是制约。这不能光靠一个校长的决心,更需要政策、体制、制度、法规的配套与完善。”

从表面上看,实行聘任制只是用人方式、管理方式的改变,但实际上聘任制本身隐含着三个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流动机制。每一个机制都涉及到诸多方面,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环节,势必影响实际效果。

从外部配套环节上说,缺少配套政策法规与机制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高校教师自身没有转变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虽然今天教授也会 “ 下岗 ”,但在今天的下岗大军中拥有高学历、高知识水平的大学教师无疑属于强势群体,在整体竞争环境中有着自身的优势。只是,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的超稳定环境使一部分大学教师已经习惯在高校熬年头、熬资历,尽管他们很多人也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种种如何适应社会竞争的招数。当自己的学生们迈出校门,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四处奔波劳顿时,一些教授却在为自己怎么能下岗而困惑。

除去上述原因,一些高校感到了非常具体的困难----资金不足。早在上海大学推行改革之初,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就提出: “ 国外大学普遍实行教授聘任制,交大也想这么做。但高校要真正实现教师的聘任制,我认为除了观念要转变,还有两个条件不能少:一是高校要有足够的办学经费。„ 差 ' 的出,„ 好 ' 的进,有财力才能请到世界上最好的教师,才能在世界范围 „ 流 ' 起来。但从目前高校经济实力看,大范围聘一流人才尚有困难。二是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流动机制是关键。

说到底,高校的人应该真正流动起来,该进的进,该出的出,但上海许多高校本身目前尚未形成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教委方面希望和人事社保政策制定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和沟通,以促成相应的政策出台。

关于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上海高校仍然行进在改革的路途中,今天看来,徐明稚在上海大学改革之初的那句真诚祝福更显出它深远的意义: “ 真正打破铁饭碗,从此不走回头路!”

教员的选拔和晋升制度

一个大学究竟是好是坏,教授队伍的组成非常重要,教授的权力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大学的教授队伍不是由真正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学者型人才组成,教授不以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为天职,这个大学就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不可真正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声誉。教授的选拔和激励制度是大学治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选一个教授非常困难,困难在哪里呢 ? 就在经济学讲的信息不对称。一个优秀的学者,不仅要有很强的搞学问的偏好,还要受过很好的训练,要有天赋,还要具有某种压力。许多条件结合在起来才是一个好教授。当我们面对一个年轻的求职者时,怎么去判断这个人是一个好苗子还是一个不好的苗子呢?这个似乎很难说。尽管如此,但是选择大学教授还是有一些大家公认的条件。首先,一般来讲要受过很好的专业训练,系统的教育。“ 科班出身 ” 是很重要的,但是反过来,科班出身也是有问题的,并不是所有科班出身的都是优秀的人才,也不是没有经过科班训练的就一定不能当个好教授。我们知道好多优秀的学者,比如钱穆,就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一个小学教员,还有华罗庚也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一个大数学家。那么大家就要问了,为什么还要求科班出身呢?这是统计学上的一个问题,我们想犯哪一类错误。统计上有两类错误,第一类是可能拒绝一个正确的选择;第二类是可能接受一个错误的选择。关键是看想要避免哪一类错误,如果我们要求每个申请人 都有 博士学位,可能在选择的时候就拒绝了一个优秀的候选人;但是如果不要求这个条件,所有的人,比如小学毕业都可以申请来北大任教,我们就有可能犯第二类错误,就是接受了好多不该接受的人。我们看哪一类错误更容易发生,然后我们再决定用什么样的办法比较好。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受过博士训练的人未来是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授的,所以我们招聘新教员的时候,要求候选人 应该有 博士学位。

其次,当教授必须有一个试用期。因为选择的困难,选择可能犯错误,所以在选拔教授的时候绝对不能一面定终身。大学的教授一定要有一个试用期。选教授类似谈恋爱,不宜操之过急。见了候选人,面谈一小时两小时,或者一天,看了一篇文章,怎么就能确定他以后会有大成就?只能是说有可能,但是不能保证,所以可以先试用,如果不合适,还可以辞退。一般大学中试用一个人要五六年时间,或者要六七年时间,这也是大学人才制度的特殊性。一个人拿到博士学位毕业以后,没有六七年时间是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的。大学教授平均起来是六七年,这是经验,但是有的人大器晚成,六七年还试用不出来。但是,制度是针对绝大多数人设计的。如果你真是大器晚成的人,也没有关系,你离开了以后也还会成功的。这样的事情其实也不少,包括在国外有一些学校比如说做了六七年了这个人也没出什么成果,学校说那不行你得走人,结果走了之后过了三四年成果全都出来了,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但这没有关系,你还可以回来;即使不回来,你在其他大学工作,对社会也没有损失。也有人慧眼识真金,有些校长判断他是个大才,虽然他还没有什么成果,还是顶着压力再用他两年。过两年之后出了成绩就证明成功了。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人不是随便可以乱说的:我是大器晚成的人,你们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如果六七年还没有表现出来的话,我觉得再想有所表现就很难了。就算你没有学术论文正式发表,但是至少也要证明你很有思想,与众不同吧。这就是选人的问题,很困难。

再说作为教员,我们生产的产品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我们花了时间搞研究是不是能出成果呢?不一定!那么,我们是论功行赏呢还是论苦行赏?论苦行赏,就是以你的投入来看你行不行,你这个人很努力,一晚上不睡觉都在办公室工作,尽管不出成就,也给你升教授。这就又回到一个问题:我们大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如果大学就是给大家一个工作,那他这么辛苦当然应该提了。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创造知识,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那你就不能说是因为他辛苦,熬足年头了就给他一个教授。在大学里面评价一个人主要应依据他的产出,而不是投入,这是大学的功能决定的。

选拔教授的工作,只能由同行来做,不可能靠外行。你的研究做得好不好,只有和你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人,才能说得清,所以在选拔教授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就是五个字 ——“ 武大郎开店 ”。从人性角度讲,每个人都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比自己更优秀。当然也不希望别人和自己差的太远。比如你是一个优秀的学者,你不希望同事比自己水平太低,因为太低了就没有办法对话了。学校的新教员要由现有的教授来选。我怎么会愿意选一个比我好的人,在学术地位上和声望上超过我的人?假如我觉得有些人好了以后就可能把我替代了,我就没有位置了,那我就更不能选拔这样的人了。制度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让大家避免 “ 武大郎开店 ” 呢?

这就是我要讲到的大学在试用期之后的终身职位和学科的末位淘汰的问题,也就是 Tenure 制度问题。Tenure 制度一般被认为是用来保证学术自由的,它最初也确实和这个有关 ——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因为发表了校董事会成员不喜欢的言论而被开除了,于是美 国全国 教授协会建立了 Tenure 制度。但它最重要的作用并不在于此,而且 Tenure 制度能否保证学术自由本身就很难讲。如果只有拿到 Tenure 的教授才有学术自由,那是不是说拿 Tenure 之前就没有学术自由呢?显然不能这么说。

Tenure 制度与我们过去的铁饭碗是不一样的。拿到 Tenure 的教授是经过试用期后严格选拔出来的,铁饭碗是只要你拿到饭碗就有饭吃。其实我们的铁饭碗倒是没有能起到保护学术自由的作用。我更看重的是这种终身制在人才选拔中防止 “ 武大郎开店 ” 的积极作用。假如我是一个教授,系里已经有十个教授了,如果我们再选一个人,他比我好,下次我就被淘汰了,那我当然就不愿意选他了。但是假如我的位置本身是稳定的,选了再好的人,他的学术地位超过我,我也不会被淘汰,也还有饭碗,那么我 “ 武大郎开店 ” 的积极性就小一点,因为我受到的威胁小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些教授们拿到这样一个稳定的位置,使得他们在评价新人的时候不会过于恐惧。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一个教授的位置都是相当不稳定的,都可能被淘汰,那么大家想会有一个什么结果呢?每一个教授都惶惶不可终日想着怎么样来维持自己的位置,而维持自己位子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招聘比自己好的人。现在我们让一部分人放心,他们的位置是不会动摇的,再有优秀的人进来他们的位置也是不会变的,那他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这就是为什么选终身的或是一般的教授决策要由有 Tenure 的教授来决策,没有 Tenure 的人就有利益冲突了,你上去了我就上不去,这就不合适了。

但是即使有 Tenure,我也可能不喜欢别人超过自己。虽然我生存的位置没有问题,但是我的学术地位呢?招一个比我更伟大的人,学生听课之后觉得我不如他,那我也心里难受。显然没有工作的后顾之忧还不行,还得有一个鞭策,有一个制约,使他不得不选最好的。这就是我讲的学科的 “ 末位淘汰 ”。如果你不选好的,你老是系里的权威,别人比你都相差好远,那么你这个系科在全国学术界的排名不断下降,你的系科就可能被解散。所谓 终生 教授就是这样,好比你是颗钉在墙上的钉子,只要墙不倒你这颗钉子就不动,但是墙倒了,你也就没有地位了。这就促使你不断地选好人,而且新人选得越好,你自己的位置就越稳定。因为各个学科都在不断进步,如果你总是选和你自己一样的人,那么以后肯定就完蛋了!只有新进来的人都是最有新思想受过最好训练的人,你才有安全感。有试用期之后的终身雇用制加上学科的末位淘汰,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选人制度,是选人制度中的激励机制。

当然,也许我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我后面讲到,优秀的学者既希望自己比别人好,又需要与水平差不多的人交流,否则太空虚太寂寞也不成。但这要求选人的人本身是优秀的,如果他自己不优秀,不知道学科前沿在哪里,没有足够的评判力,你不可能指望他能选出优秀的人。

人们对终身制的一个担忧是,拿到终身职位的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有压力继续努力工作。那么,拿到终身职位之后这个激励怎么保证呢?第一,一个教授在学术界升到一定地位以后,他会有一个自我驱动的力量,有点 “ 无须扬鞭自奋蹄 ” 这样一个意思,所以很少有一个真正优秀的教授在拿到了 Tenure 之后就停步不前了。第二,一个学者一旦建立起一定的学术地位以后,他就会特别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约束有名的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他的声誉。试想如果你是有名的人,你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新的成果发表,而且还抄袭别人的,那你不就名声扫地了吗!所以这个约束就能促使你不断地去提高和创新,这个压力是很大的。第三,对拿到终身教职的人也有一个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即使不需要走人,也对他涨工资定级别有些影响。这对那些太不自觉的人也是一个约束。

不升即走(uporout)这种制度,是学校对教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学校对教员做出的不埋没优秀人才的承诺。为什么呢?比如有三个人,一个比较年轻,你就晚两年提拔,先提不太优秀但年龄比较大的、呆的年头长的、关系和你好的,但是这样的话,优秀的人就要走了。正是因为他要走,所以你不能不提他,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承诺(commitment)。有了这样一种制度之后,你就不能放着优秀的不提而提升不优秀的了,提升的标准就会改变。这就是 uporout 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原来我是优秀的,你不提我,我还是在这里待着,等几年就是了。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先提后提关系不大,教师的上进心就没有了,只剩下熬年头的耐心了。但是现在我是优秀的你不提我,我就只好走了,就会造成优秀人才流失。所以要想真正办好大学,放着优秀的人你就要把他提上来。这个承诺是对领导阶层而言的,是对学院领导的一种限制。有一个优秀的人,要么你让人家走,要么你就得提,假如说你还负隅顽抗,还是坚持不提好的,你的大学管理就有问题了。如果一个大学不能选出一个公正的院长,那这个大学是要完蛋的。新制度对整个管理,对院长、系主任的行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过去谁都可以混着当院长当系主任,以后就不成了。我们就是要改变这一点。

我还要补充一点,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一辈子当一个讲师不行吗?为什么要我升教授,升不了就得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明白我们大学的目的,我们选老师的时候,目的是选一个优秀的学者,讲师、副教授都只是一个过渡,是一个试用阶段。如果一个人进来之后当了五六年讲师都不够资格当一个副教授、教授,那就说明我们已经选错人了。这和企业不一样,企业里工作性质是固定的,秘书就是秘书,我不能说秘书没有提拔就不让他当秘书,因为我要的就是一个秘书。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对我们大学里面的职位理解的肤浅。他不知道他在这个位置上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使命,不知道究竟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教授。如果你只能做讲师的话我为什么要招你呢?我招你是期待着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教授,优秀的学者。现在已经证明你失败了就没

有必要在这个位置上继续留下去了。这就是一个大学的理念。

第五篇:关注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亮点解读

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10章44条。《条例》起草过程“十一年磨一剑”,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促动力。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改革关系到3153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公教育通过官方权威喉舌,集众家媒体发言,从专业领域深度解读“破题”之后,事业改革又去向何方? 实施公开招聘

【条例】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解读】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了事业单位招聘中因人设岗的所谓“萝卜招聘”、“内部招聘”,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强烈谴责。今年3月,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通报了湖南省严肃查处的江永县少数领导干部子女亲属违规调入事业单位案,当事人受到了党纪和行政处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早有规定。2005年11月,原人事部发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3年宣布,截至2012年底,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

“条例的出台,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从部门规定上升为行政法规,有利于这项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从而有效杜绝事业单位违规招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负责人说。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公开招聘漏洞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监督缺位,导致个别领导干部用权力破坏公开、平等的人事制度。

对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指出,人社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督导员、裁判员的作用,加强对公开招聘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违规操作、违法乱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规范聘用合同

【条例】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解读】我国从2002年开始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目的是改革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由以前的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原人事部发布的《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提出,聘用合同分为短期、中长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条例并没有对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进行分类,而是统一规定聘用期一般不低于3年。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指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既有短期的,也有无固定期限的。她说:“聘用合同期限定在3年以上,主要考虑到事业单位人员以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订立比较长期的合同有利于保持科学研究、公益服务等事业的延续性,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

条例对签订长期合同也作出新规定。按照以往,在本单位工作满25年可以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条例去掉了这一条,只规定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可以签订这样的长期合同。

参加社会保险

【条例】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例提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再次从法律层次发出信号,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已箭在弦上。

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10章44条。《条例》起草过程“十一年磨一剑”,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促动力。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改革关系到3153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公教育通过官方权威喉舌,集众家媒体发言,从专业领域深度解读“破题”之后,事业改革又去向何方? 实施公开招聘

【条例】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解读】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了事业单位招聘中因人设岗的所谓“萝卜招聘”、“内部招聘”,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强烈谴责。今年3月,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通报了湖南省严肃查处的江永县少数领导干部子女亲属违规调入事业单位案,当事人受到了党纪和行政处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早有规定。2005年11月,原人事部发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3年宣布,截至2012年底,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

“条例的出台,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从部门规定上升为行政法规,有利于这项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从而有效杜绝事业单位违规招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负责人说。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公开招聘漏洞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监督缺位,导致个别领导干部用权力破坏公开、平等的人事制度。

对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指出,人社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督导员、裁判员的作用,加强对公开招聘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违规操作、违法乱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规范聘用合同

【条例】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解读】我国从2002年开始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目的是改革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由以前的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原人事部发布的《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提出,聘用合同分为短期、中长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条例并没有对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进行分类,而是统一规定聘用期一般不低于3年。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指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既有短期的,也有无固定期限的。她说:“聘用合同期限定在3年以上,主要考虑到事业单位人员以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订立比较长期的合同有利于保持科学研究、公益服务等事业的延续性,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

条例对签订长期合同也作出新规定。按照以往,在本单位工作满25年可以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条例去掉了这一条,只规定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可以签订这样的长期合同。

参加社会保险

【条例】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例提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再次从法律层次发出信号,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已箭在弦上。

下载关注时代风云  挥写人事情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注时代风云 挥写人事情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