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QQ空间看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交际
从QQ空间看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交际
QQ空间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个性多媒体空间博客,是近年来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活跃账户数最多(6.233亿,来源于腾讯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的社交网站,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互动性网站。
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对新媒体事物接纳性更强,借助QQ这一即时通讯平台,QQ空间迅速成长壮大。较早的针对大学生社交的网络应用非人人网莫属,但随着博客、微博、微信一个个新媒体的冲击,人人难以维系用户粘性,加之一届届的大学生更替,人人网难以令老用户保持足够粘性,新用户注册减少,用户基数减少,人人网下坡路越走越快,至今仍没落中。随着QQ的逐渐站稳脚跟,90后注册意愿强烈,腾讯公司的其他各种游戏娱乐应用维系了较高的用户粘性,QQ空间顺势而起。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到,除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外,人类最渴望的就是社交需求了。社交需求应该从人类诞生之时就应运而生,但起初可能是单独个体无法抵御自然力量而促发的功能性相互需要,而随着工具功能工具的进化,个体拥有的能量也随之提升,原始社会的功能性社交作用逐渐演变为通过集体智慧、通过交换让个体远离生存压力,拥有更多自由的需要。
当然,社交需求最重要的还是基于“自我存在感”的获取,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对此有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如果我不存在,则一切不存在。就像地理坐标需要设定参照点才能有效衡量一样,人们也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找寻自己存在的边界,进行自我定位。“当人类脱离了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后,没有参照的虚脱感会给智慧生物带来无比的痛苦感,甚至会使得思考本身成为自我认同的阻碍。那时虚拟空间里的信息几乎是线下全部意义与价值的照搬。由于获取的便捷性与持久性不断提升,原本匮乏的网络资源变得唾手可得,人们再也不会担心信息传递与接收的成本,于是正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在这个空间里意义与价值开始慢慢稀释(当然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与价值的重塑)。网络社交行为出现了一种强烈趋势,即是:用尽可能简单的表意符号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人们在功能与心理双重动机的驱使下进行了各种社交方式的尝试:远古时代的人类群居狩猎、战争产生之后的同仇敌忾、文明不断进化又开始了温暖的面对面聚会、网络时代开启后社交的形式上出现了根本改变—它脱离了时空,虚拟社交变为现实。人类开始在互联网上上演起一幕幕狂欢。最初刚触网的人们还未能适应挣脱距离限制后的无束,无比小心地在另外一个空间复制着曾有的生活,互联网上各种追求短平快的社交产品不断涌现:文字要再短一点、画面要再短一点、声音也要再短一点,人人享受着被创造出来的快感,QQ空间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
大学生作为时间最丰富的用户,其较强的信息发现意识与表现意识,决定了其将较多时间投入QQ空间,通过好友动态的刷新可以及时发现好友发表了什么内容转载了什么内容,各种信息推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了解,通过发表评论和转载,使大学生可以与好友交际,最新的点赞功能更是引领网络潮流,通过个人日志展示自己的文章相册展示自己的图片(博客功能),通过说说表现心情记录生活供大家转发评论(微博功能),最近新上线的认证空间更是大有雄霸天下之志,此举推进了官方账号进驻空间。
不得不说的是,QQ空间作为信息平台,其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重复性高是最常见的信息特征,但重复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此信息受关注程度较高。在认证空间进驻以前,QQ空间信息质量较差,各种低劣抒情日志及未经验证的妙方秘招充斥在各个日志;认证空间的进驻,QQ空间出现了一大批活跃的励志鸡血领航账号,专门为大学生打气解惑指路,其中较著名的有大学生必备网、唯美英语、职友集等;此举更加增强了大学生的刷空间动态热情,在一遍遍的猛刷中,时间流逝,但是获取到的些许有价值信息不让他们内疚,QQ空间的大学生铁杆粉丝日益增加。以下诙谐的打油诗,或许可以为QQ空间纷繁芜杂的信息加个目录了。
生活常识化妆计,十二星座小秘密。不看后悔成功路,论文大全雅思题。恋爱金句传送门,男默女泪蛋疼文。读到哪句心痛了,不赞不是中国人。
QQ空间的营销无疑是成功的,那句“分享生活,留住感动”是否也让你心头一暖,没有过多的广告,有的只是空间功能的的不断完善,更加舒适的体验,更多的可选择性,QQ空间一步步的为你搭建平台,用户的赞就是最好的证明。
网络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交际面,但因为过多的时间投入导致大学生现实交际面变得较窄,智能手机的普及,让QQ空间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大学生闲暇之时,掏出手机,刷新好友动态,同学发表了什么说说,评价或赞一个;远方的朋友有什么动态,评价与关注;这种无目的性的刷新就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别于手机通讯的及时目的性交流,QQ空间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在无意识中增进人际交往的需求,这种需求来源于现实交际的缺乏,然而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沟通交际能力较差。在大学里,很普遍的情况就是同学之间可能现实之中没有过多的交流,但在QQ空间里互赞互评,如何将网络交际与现实人际交际有机的结合,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QQ空间是是不是会成为下一个人人网,目前还难以窥出端倪,但是大学生网络交际,绝对不会离开历史舞台。
第二篇:从毛泽东看当代大学生 读《毛泽东传》有感
从毛泽东看当代大学生
----读《毛泽东传》后感
外国语学院 英语10甲班
李姗姗
内容摘要:毛泽东的一身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揣摩、去学习。因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已经失去了我们原本应该有的激情与热情,表现出来的却是是落后腐败的一方面。外部条件的和谐和生活条件的优越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去奋斗不去拼搏的理由。通过自身与毛泽东的对比,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变,重新焕发我们的青春面貌!
关键词:求知若渴
用于担当 事不关己 实事求是
毛泽东一代伟人,在他的生命中不知道创造了多少的奇迹,他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的封建社会和被压迫的帝国主义的控制,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人民过上了当家作主的日子。但是为什么就注定是他带领中国走出了这样的困境,寻找到了出路?我想这应该可以从他的一生奋斗中可以看出。
然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可以像毛泽东一样,在面临困境,面临挫折的时候迎刃而上呢?这个答案似乎不确定。
一、毛泽东的求知若渴与当代大学生弃学,厌学对比
在毛泽东少年时代,他非常喜欢看书,不断地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去深造。记得书中有一幕是写:入夜时分,整个山村似乎已经融入大自然之中,只有毛家的房子里有一个暗淡的黄色的亮点,黑暗中一面墙壁依稀可辨。虽然在中国农村这绝对是应该睡觉的时候了,毛泽东却正在屋子里熬夜。他俯身坐在那里,面前是一本《水浒传》,他那汗流满面的脸贴近那一盏火苗只有黄豆粒大小的油灯,并且还用被子半遮着油灯及自己,一面灯光照出去。即使在那样的条件下,毛泽东还是要读书。一天上午,毛泽东的父亲看到毛泽东在地边的一块墓碑旁看小说,他大发雷霆:“你是不打算干活了?”毛顺生一边说一边扫了一眼毛泽东跟前的两只空粪筐。“不!爸爸,我只是歇一会儿。”事实上毛泽东已经送了五六筐了。毛泽东为了在干农活的时候也拼了命地挤出一点时间看书,可见他是多么地求知若渴!
然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的我们,是怎么样呢?来到大学以后,仿佛觉得没有必要像以前一样的学习,因为我们不用再承受升学考和高考的压力。所以很多人一进入大学,就经常地逃课,翘课。有些人甚至说:“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时不完整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断言?难道现在的我们有了和谐发展的外部条件,良好的生活条件就不需要努力学习了吗?伟人之所以可以成为伟人,或许就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信念和意志。
二、毛泽东的勇于担当与当代大学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思想的对比
毛泽东一群人报国无门的时候,杨昌济教授向他们提出了赴法留学,然而毛泽东却选择了留在中国,有位学生对毛泽东没有赴法表示遗憾,但毛泽东回答道:“革命不可能等到你们归来再着手。”这实则可以体现出毛泽东的用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在1972年,有好多著名的左派分子都流亡到国外,许多领导人都被党指派到苏联、上海或是安全的地方去了,然而毛泽东从未想过要去欧洲避难。从这样的两个实例中可以看出,毛泽东 当时已经把改革中国作为自己的责任,留在中国潜心研究当时的形态局势,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革命。在中国内战中,当蒋介石提出要与毛泽东进行重庆谈话的时候,有些领导人担心毛泽东的生命安全,但是毛泽东却说:“回前线去战斗,不要为我在重庆的安全担心。实际上,你们的仗打得越好,我的安全越有保障,与蒋介石的谈判就越能成功。”只身赴会展现了伟人的舍身为国,一心为中国的和平事业所考虑。
那我们呢?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算是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一部分,将来是建设中国的主心骨,我们是否能像毛泽东一样,把建设中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作为己任呢?或许这个问题应该打上问号。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是会把这样一个重担作为己任,但是大多数人则认为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足够了。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不难看到社会中发生的一些事情都反映出了我们当代大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在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当做没看到管自己走开。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会觉得他是在装可怜,或许就干脆当没看到。我们真应该多学习学习毛泽东,学习他的那种担当与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这样我们才会有目标,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毛泽东事实就是的思想与当代大学生虚无缥缈做对比
毛泽东在一篇谈到群众生活问题的报告中说:“真正的铜钱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的拥护革命的群众。毛泽东还过:‚赢得中国农村‘老百姓’的支持,就等于赢得战争的胜利。‛这两点都明确的表明了他当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深刻的看到了群众是革命的基础,单靠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点点力量,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是远远不行的,毛泽东却是是做到了实事求是
毛泽东对于‚关门主义‛很是反感,他认为拥护这一理论的人们没有名族危机感。他认为他们是在机械的运用,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而对中国的特殊情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毛泽东批判了这些拥护者忽略了中国的实际国情,没有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理论依据。
现在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之后,是否真正学到了这一精髓了呢?我们在考虑事情,做事情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呢?或许是,但或许又不是。
我们中的很多人做事情总是忽略了实际。在这个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年代了,很多高科技的产品为我们所心动,很多人会争相去购买。但是一般这样的产品的价格并不便宜,还是有很多人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也是要求父母给自己买这样的东西。这显然说明了做事并没有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做抉择。脱离了实际,我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当然我们也不能得到自己最终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更应该仔细地去揣摩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以及在之后建设新中国时期所得出的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
读完《毛泽东传》这本书,让我对毛泽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于他的家庭生活背景,幼年时期的求学之路以及之后的革命道路和对于新中国的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他的身上我们确实可也学到很多,通过与毛泽东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确实存在了太多的问题,或许是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外部的良好条件,然我们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激情与理想,更多的是安于现状。我们真的应该从毛泽东的身上学到一些知识,重新焕发我们原本应该有的生机和活力,因为中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中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担负!
参考文献:《毛泽东传》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第三篇:从大学生暴力事件看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本文已发表在2013年02期《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从大学生暴力事件看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赵国锋1,肖洁2(1.西京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陕西西安 710123;2.宝鸡市姜谭联中,陕西宝鸡 721008)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校园内外暴力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大学生人格存在缺陷,而人格缺陷又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我认知能力欠缺等因素“合力”的结果,文章通过对造成大学生暴力事件深层次根源的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几种有效途径。关键词:大学生 暴力事件 健全人格 培养
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伴随着中西文化碰撞、价值观念冲突、贫富差距凸显,利益格局调整,造成了人们心理的严重失衡;本位主义的强化加深了个体的孤独感和失落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选择机会,难以统筹兼顾的矛盾加深了个人的内心冲突,使人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由此导致的内心失衡和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群体,他们年轻、有朝气、思维活跃,但缺乏社会经验,思想、意志等均不成熟,因此心理失衡尤为明显。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对全国12.5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后发现,其中有20.23%学生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1]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面临着由于学生心理压力加剧所产生的暴力事件带来的严峻挑战。
一、大学生暴力事件的现状
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向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倒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造成5只动物严重受伤。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6幢317号宿舍发现4具男性尸体,死者是该校生物技术专业的4名学生,而杀人者正是该校学生马加爵。
2005年4月22日下午,北大中文系一名女生从北大逸夫苑理科2号楼9层跳下,当场死亡。据悉“其
[2]自杀原因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
2006年9月29日凌晨,曲阜市一居民区胡同口发生一起持刀杀人案,某校4名学生将一男子连捅数刀,致其死亡。据悉,死者张某是曲阜某大学学生。
2010年10月20日夜,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对方刺死,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后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这一连串的大学生校园内外暴力事件已经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逐步演化为以暴力倾向为代价的心理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约1/5的未成年人在成年之前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情绪或行为暴力,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有困难、吸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离[3]家出走、自杀或暴力犯罪等。
难道这就是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以求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却恰恰忽视了改造自我、培养独立人格,健全自我心理这一教育后果。社会各界都在追问:大学生暴力事件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二、大学生暴力事件形成的原因探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群体,“象牙塔”中的佼佼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反省个人自身修为。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这句话的正确性,冲破了伦理的约束。马家爵由于家境贫困,自卑感极强,导致人格激变,残酷的杀害了室友。北大跳楼女生事件的表面原因虽是找不到活着的理由,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心理脆弱、人格扭曲。药家鑫刺死受害者的原因更简单,因怕受害者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这些看似简单的暴力事件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根源和成因,笔者认为促成大学生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的情感表达导致大学生人格畸形发展 长辈过度溺爱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助人为乐以及独立思考的权利和机会。溺爱比仇恨对 个性和人格造成的扭曲更大,而这恰恰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普遍的特点,也是大学生暴力事件的家庭根源。北京大学精神病研究所的唐登华教授说“蔫人出豹子”这句俗话很有道理,从心理学的规律来看,严重的个性压抑就会带来巨大的个性膨胀,受到压抑的个性最终会为自己的伸展找个缺口,大学生暴力事件的悲[4]剧往往也就这样产生了。目前,中国家庭的“421”结构,两代人共同照顾一个孩子,加上学校教育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家长、老师对孩子严重“溺爱”,这种苦心培养的结果使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也失去了自我作主的机会和能力,一旦遭遇挫折,就不知所措,在失望、焦虑、压抑中就会产生荒诞怪异的想法以及反社会的行为。
2.青春期的叛逆促使大学生人格严重扭曲
社会生活价值以及角色扮演的多元化,使得家长、老师疲命于应付社会结构转型的多种需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以兼顾青春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多元化、情感丰富化,人际交往广泛化等都被家长和老师望子成龙要求的一元化所替代,造成学生人格缺失,性格孤僻,个性趋同,反社会化倾向的隐患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埋藏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这样,孩子在表面顺从,个性严重压抑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超越社会规范的行为举止。
3.统一的评价标准严重制约大学生的人格形成
学校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对于青少年人格和个性的影响至关重要。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家长和学校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重要标准,相应降低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就忽视了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培养,所谓“一俊遮百丑”,成绩好就是真的好,这种功利性过于浓厚的社会评价机制和教育方式同样也影响着当下的高等教育。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往往不太重视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加之在心理教育、环境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方面有所欠缺,使青少年失去了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然而社会对青少年寄予厚望,学校也往往凭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判一个学生,这给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期望与现实相距太远时,他们的心理防线就会很快地崩溃。
4.转型期的困惑致使大学生难以形成健全人格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正在逐步解体,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体系虽初步形成,但还不健全、不完善,不能给人们提供良好的道德约束机制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此外,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也需要假以时日,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准确的目标定位和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短视行为导致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淡漠,从而形成具有缺陷的人格,这就引发了许多暴力事件。
综合来看,大学生暴力事件产生的成因既有家庭因素、又有学校以及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就造成了一些大学生人格扭曲和性格畸变,进而导致校园内外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社会转型期的当务之急。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
中国古代有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标准,西方现代人本心理学也提出了健康人格标准。我国著名教育家
[5]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健全人格不是单纯的心理学概念,而应是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甚至整个人文社会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健全人格可以理解为道德人格、美的人格,它包含了对人格真善美的追求。
所谓健全人格,就是能够促使人发展的人格。它是知、情、意三方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从内涵来看,应该包括:① 具有较高的认识判断能力,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丰富、有创造性思维,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明辨是非。② 情感丰富,爱憎分明。既有异性之爱、亲情、友情,又有道德感、正义感、美感。对国家、社会、民族、人类的发展进步有着强烈的责任感。③ 意志坚强。能根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来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和适应能力。能协调人格
[6]结构内部知情意三者的关系,避免人格的畸形与分裂。
当前社会正面临着价值观的重塑、社会的转型、贫富分化、就业压力加剧、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恰逢其时,是在浮华与浅薄中固守大学校园的一方净土,承袭传统,继续坚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传统,还是随波逐流,适应时代潮流的召唤,融入社会,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沉重而又难以廓清的话题。但不管怎样,人之为人,真善美的追求是古往今来做人的终极 追求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其不可逾越的前提。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应对大学生人格培养
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工作节奏日益加快,这种高频率、短周期、大幅度持续变化的趋势使得高等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创设卓越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进行知识与技能上的武装,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更加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以人为中心,把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个性与才能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过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作为其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恰当的情感表达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
就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现状来看,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居多,这些孩子大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缺乏生活的独立性和实践的自理能力,很多人上大学才第一次离开家庭的庇护。进入大学后,完全置身于班集体之中,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其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团结和睦的班集体,同学间友爱互信,易使人产生温暖和安全感;相反,不团结的班集体,同学间冷漠、敌意和猜忌,使人产生压抑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当代的大学生,在父母的娇惯下,进入大学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往往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很少考虑集体,甚至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猜忌闹矛盾,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必然会对其健全人格和个性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笔者认为,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以恰当的情感表达来奠定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基础。其主题思想应是“尊重,爱而不溺”。强调尊重,是双方交流的平等对话。这里,尊重是爱的核心,长辈对孩子做到爱而不溺,应该做到:
⑴ 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的爱护自己的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长辈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又能激发起孩子积极向上的愿望,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良好品德,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⑵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需求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限的,家长既不能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使孩子过分贪婪,也不能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以节俭为名,非常苛刻,导致孩子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走上邪道。这样,才能使孩子在长辈的正确情感表达中培养出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良好的环境营造出培养健全人格的氛围
环境是个体生产生活过程所处的周围天然的或者人工的场所和景观,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良禽择木而栖”等说法。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外在的衣食住行之美,名车、豪宅、时装、美酒等正吸引人们耗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去追逐。相比之下,人们对内在美的追求、对传统道德习俗的承袭、似乎已经开始淡忘,外在环境造成整个社会风气的虚浮和浅薄。环境对人性的塑造正在走上一条畸形的道路,人们健全人格的衰退显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隐患,是经济和财富增长过程中的不合谐音符。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观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此,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应注重良好环境的塑造,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起来做到三位一体,共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服务。
⑴ 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在中学阶段,学
[7]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们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这说明比起少年儿童,大学生受家庭影响的高潮已经过去了。虽然家庭条件不可忽视,但是相比之下,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学校里,良好的校风、学风,高尚的师德风范,融洽的师生关系,健康的班集体,丰富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个性品质。因为这一系列的条件,既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能提供学习模仿的榜样。既可以及时地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得以巩固和发展,又可以使畸变的人格和个性得以预防和矫正。
⑵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的特殊性,又可以使之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大量的社会信息。求知欲望的增强,使他们更加趋向各种社会信息;思维能力水平的有限性,使他们又很容易不通过充分加工,就 去吸收这些社会信息。所以有时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可以激发他们的激情,引起他们模仿的意向和行动,这些都为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正确分析,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人格
进入大学校园,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知识体系、新的远景规划,迫切的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心活动进行探讨,更加明确的认识自己。他们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急迫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水平大大提高。但古人云: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自我评价和认识是比较困难的,加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尤其是认识能力还处于发展之中,对他们认识自己带来一定的困难,当遭遇失恋、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受到挫折时,都有可能带给他们对待自身认识和评价的错误影响,所以他们在评价自己的性格特点时还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可是如果人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就谈不上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介绍有关方面的知识,帮助并引导他们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塑造良好的人格和个性打下基础,在引导中化解矛盾、平息纠纷、解决危机,帮助大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健康成长。
4.调整课程设置,以人文精神滋养健全人格
从刘海洋到药家鑫事件的发生,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教育的失败和人生价值体系的扭曲。笔者认为:当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教育中“重理轻文”的现状,除了做好课程设置和安排以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资的遴选和教材的选编,从而能够实现以人文精神本身的美感和魅力打动、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充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今天,科技发展越来越与伦理问题纠结在一块,诸如生物基因与遗传科学问题等等。离开了人文与伦理的关怀与指导,科技的发展非但不会造福人类,反而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带来负面效应。人文教育是由人来进行的,因此,教育者自身应是具有深厚学养的学者,而不是通过“人文教育”来作践人文学科,使学生成为失去人文兴趣的“南郭先生”。在人文教育的构成中,当前还应特别注意克服伪哲学的积弊,改变哲学教育的某种“真空”状态。思想大师早就告诉我们要提高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和精神素养,除了学习哲学之外别无他途,如果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通过加强和改善人文和哲学学科的教育,使学生既有丰富的“意象世界”和形象思维能力,又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理性
[8]思维、综合思维素养,那么就可以真正做到以人文精神来滋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
5.修正评价标准,培养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功利性思维方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教育的各个领域,我们追求的素质教育仍然只落实在口头上,对于学生好坏的评价仍然是依成绩而论,过度强化的应试教育理念难以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当全社会都在追求学生应该“知识至上”时,我们是不是该冷定的思考一下,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文化。学习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改造自我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文化,还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负责人的个体,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摆脱原始欲望的控制,能够在群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展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获得快感。目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他们的评价标准却不尽相同,且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因此,三者应该联合起来,为学生制定一个统一的努力目标,使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而且要身心健康。我们只有在改变传统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而这一特殊群体中存在着人格不健全,个性有缺陷的不在少数,这对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好这部分人的心理转化工作,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佚名.大学生心里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分析[EN/OL].http://,2011-02-23 [2] 评北大女生自杀事件 心理教育问题不容小视[EN/OL].http://edu.qq.com/a/20050425/000065.htm,2005-04-25 [3] 蓝燕.三大障碍困扰3000万学生 学龄期社会心理因素成诱因[N].中国青年报,2002-03-04 [4] 邹辉.近来**四起 中国大学生何时心理断奶 [EN/OL].http://news.sohu.com/81/91/news148239181.shtml,2002-03-23 [5] 梁启超,蔡元培等著.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223 [6] 赵怀玉,王磊著.人文素质教育视点(上)[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204-206 [7] 卢黎歌.思想道德修养[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23 [8] 翁寒松.人文精神缺失的警告[N].中国青年报,2002-03-10,第三版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网络犯罪
当代大学生网络犯罪
姓名:鄢榕芳 学号:210991391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其犯罪特点朝着暴力化、群体化、多元化、智能化、专业化等发展的趋势;犯罪原因也由传统的单一型转化为复杂型。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原因。为了更好地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了齐心协力积极防范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培养和造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预防与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不仅是亟需解决的一项社会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所在。它需要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管理,共同努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数据实现了网络化,网络因素也开始逐步地介入伪造证照(证件、车牌照等)犯罪。网络因素的介入,导致伪造证照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和共同犯罪形态都逐渐出现异化。同时,刑法对于传统伪造证照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法定刑设置上的不相协调,造成本质上仍是传统犯罪的伪造证照犯罪,由于网络因素的介入而在定性上被迫全部转化为计算机网络犯罪,可以说,此种司法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架空了伪造证照犯罪,成为网络时代一个尴尬司法现实。
一、伪造证照犯罪中网络因素的介入及其司法尴尬
学位证、毕业证、驾驶证、军官证、车辆牌照、执业医师证„„,客观地讲,此类证照本身即证照的文本载体自身可以说并无任何价值,存在价值的是其所承载的信息,传统空间中的伪造证照,实际上主要就是伪造这种文本载体上的信息。
(一)伪造证照犯罪中网络因素介入的时代必然性
随着网络进入数据信息领域,个人的身份信息、资格信息等信息通过网络基本可以达到同步的网络内查询,于是证照所承载的信息就被纳入到了网络中,从而可以更高效地查询和使用。以此为基础,一份证照就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一是现实世界,一是网络虚拟世界。于是,仅仅针对文本证照本身进行伪造,只是完成了整个伪造过程的一部分,而另一份网络虚拟领域中的信息还在正确地、真实地存在着,要真正实现伪造证照的现实使用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1
就必须要完成对网络虚拟领域中信息的伪造。
过去,证照真伪的验证主要靠人力进行,这种由人凭借一定的经验来识别证照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且准确率不高;同时,此种文本证照的制作成本低,防伪技术不高,被伪造的可能性很大。之后,防伪技术开始进入证照,例如,在证照表面使用激光防伪技术、水印技术等,防伪技术的运用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证照伪造的门槛,但是,对于证照的查验来说,只是徒增了人工工作量,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带来诸多不便。再之后,人们开始使用机器来识别证照和读取证照信息,它的技术模式是在证照内部植入微型智能芯片,例如,当前的银行卡、医院的就医卡都使用了这项技术,可以快速地读取相关证照信息,这一技术的初衷本是为了提高证照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但是,客观地造成伪造证照的技术难度被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效率与质量的完美结合。然而,仅仅通过提高证照本身的高科技含量和防伪技术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证照被伪造的可能性:一方面,部分证照的自身价值不高,而高技术化的证照本身却是需要大量成本投入的,运用过高的技术防伪显得不必要、不经济;另一方面,只要某种证照具有足够大的使用价值,无论多么高的防伪技术都无法避免被伪造的命运,我国居民身份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第一代身份证的防伪技术含量已经很高,但伪造身份证的案件屡见不鲜;即使是防伪技术含量更高一筹的第二代身份证,也是不断出现被伪造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证照验证效率,打击证照伪造行为,一个有效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证照信息与证照申请办理时存档的信息进行对比,这样仅仅对文本证照本身的伪造就很难蒙混过关,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证照信息的比对在瞬间即可完成。
应当说,网络的出现及其同步性和共享性特征,为证照信息的同步、网内共享、查验和比对提供了最佳解决手段。而与此同时,政府信息化的快速进展,为我国证照信息的网络化查询和比对构建了物质基础,网络因素在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传统证照领域。正是由于此种证照信息的网络化,才使得对于证照信息进行伪造的犯罪行为也同步进入了网络领域。
伪造证照犯罪的异化之一:犯罪停止形态的异化
传统的伪造证照犯罪的既遂标准是伪造行为的完结,但是,随着证照信息的网络化,文本证照的作用已经逐渐降低,无法通过相关网站或信息系统查证的文
本证照,开始变得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即使没有文本证照,只要拥有其证件号码的,且根据该号码可以查证相关数据信息的,就等同于拥有该证照和通过信息查验对比。因此,单纯针对文本证照的伪造开始逐渐失去意义,要使伪造的证照能够被有效使用,就必须对于网络中的证照信息进行与文本证照同步的伪造,唯有如此,文本证照才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而被认可。
(一)传统领域中伪造证照犯罪的犯罪完成形态
传统伪造证照犯罪之中,伪造行为是伪造证照的实行行为,整个伪造证照犯罪就是围绕着伪造行为进行的,它是整个伪造证照犯罪的核心。在传统社会中,证照主要是客观的、有形的实体,具有物质性,主要指文本形态下的证照,例如驾驶证、学位证、毕业证、身份证等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证照。虽然在刑法理论上,伪造本身包括有形伪造和无形伪造两种具体行为方式[1],而且从危害性和发现难易程度来看,无形伪造更应当成为打击伪造犯罪的重点,但是,从现实案发情况来看,伪造证照主要是有形伪造,是没有文书制作权限的人员冒充拥有该种权限的人员或机关的名义制作文书,这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关注的重点和打击的重点。
伪造证照犯罪侵害的法益是证照的公共信用,一旦伪造行为完成,就已经实现了对证照公共信用的侵犯,而不是等到伪造证照流入社会以后才开始侵犯证照公共信用的。因此,伪造行为完成,整个伪造证照犯罪就达到既遂状态。当然,这里的伪造行为如上所述并不是指一切的违法制作证照的行为,伪造行为必须使被伪造的证照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存在着对伪造行为进行刑法上的价值判断的必要性。基于此,很多出于好奇或者玩耍而随手制作的、与真正的证照相差很大的假证照,并不是刑法意义上的伪造行为,也不构成伪造证照犯罪。此外,刑法意义上的伪造证照行为可能包括空白文本的制作、证照信息的填充、印章、签名等的一系列文本证照的伪造行为,只要某一特定证照的伪造行为完成,达到了使一般人信以为真的程度就是伪造行为实行完毕,即为伪造证照犯罪的既遂。伪造证照犯罪中网络因素的介入引发的犯罪完成形态的异化
网络被用于证照信息领域,源于证照信息的比对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方便使用者的查询。网络技术的介入,导致了证照犯罪的“物理”结构开始实行发生变化。
1.证照查询和比对的网络化。
伴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印制水平不断提高,伪造的文本证照制作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与真实证照的差别日渐缩小,不仅人工难以识别,甚至连机器都无法鉴别;而证照颁发单位在办理证照时是备有存档备案的,而且此种备案信息被纳入到数据库并连接到了网络,以供需要的人员进行查询。此种存档信息是在办理证照的过程中形成的,伪造证照一般是不具有的,当然,无形伪造的证照可能存在这种留存信息。因此,通过将文本证照的信息与留存信息进行对比来进行证照鉴别,已经成为目前证照查验的最简捷和快速的方法,而且准确率是非常高的。除此之外,网上信息的比对和查验工作一般人员即可实施,无需进行过于专业性的训练,社会的广泛普及具有可行性。例如,当前被誉为“中华第一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准考证就是由考生自己打印的,考试时对于准考证的查验完全依靠与身份证、留存信息及本人的比对来进行的,只要四者一致即可认定证件为真,证件属于考生本人所有。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证照信息上网之前,有关人员需要查验证照信息时,只能向发证机关发出查询函,不仅有很多紧急的场合不适合发函,即使发出了,一方面时间过于漫长,二来发证单位对诸多查询也应接不暇。在证照信息上网之后,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用户只需将相关内容,一般是证照的号码信息输入查询系统进行查询即可,如果是伪造的证照,查询结果就是文本证照信息与网络证照信息不一致或者根本就查不到相关信息。
2.伪造证照犯罪的被迫同步跟进及其形式。
此种情况,对于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而言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仅仅是对文本证照进行伪造已经无法达到掩人耳目、以假充真的目的,因为,他人只要在网上进行简单地操作就可以查询到该证照的真实信息,伪造证照立即就会被戳穿。那么,要实现伪造证照能够现实化使用的目的,犯罪人就必须要解决网上信息查询和比对的问题。于是,伪造证照者为了达到“以假充真”的目的,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到了网络上存在的诸多网络信息数据库。如果能够进入这些信息库并添加或者修改信息,那么伪造的证照就真的成为能够通过验证的“真照”了。对此类信息数据库进行篡改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有形篡改,即由专业技术人员采用黑客技术侵入相关网站的数据信息库,然后进行篡改;另一种是无形篡改,即由发证机关
单位内部的有权人员进行篡改。客观地讲,伪造证照犯罪通常不是偶犯,而更可能是具有常习性和连续性的行为,因此,此种篡改数据的行为更多的是多次的、反复的,由发证机关单位内部的有权人员实施是不太现实的。除此之外,并不是任何一个伪造证照者都有此种内部关系型的“共同犯罪人”可以利用。而另一条通道则是现实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员开始熟练掌握黑客技术,相比来说,有形篡改更为可行一些。
从犯罪历程来看,早期由于网络技术还不十分发达,一方面,一般情况下,证照查验还仅仅是查看文本证照;另一方面,黑客的技术门槛较高,相关技术人员稀缺,一般人员很难完成这样的高难度、高技术犯罪行为,因此,网络信息篡改行为还仅仅是偶尔出现,也就导致此类能够通过信息查询和比对的证照价格非常昂贵,因此,购买这种可以在网上查验的“真照”的人并不是太多。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证照的网络查验和比对已经非常便捷,特别是对于学历证书,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会进行网络验证;同时,黑客技术也日渐成熟,甚至出现了专门供用户下载黑客软件的网站,这就导致了网络信息篡改行为变得简单易行,直接网络信息的篡改行为快速增加。
因特网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先进工具,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文明进步的大平台。目前,因特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又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接受前卫观念,关注世界前沿问题,又会传播一些颓废、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不仅严重危害社会冶安和社会秩序,也给青少年自身和家庭带来不幸和灾难,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从网络引发的犯罪,笔者试就从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预防及对策谈些粗浅意见,但愿对青少年引起一些思考和启发。
第五篇:从中国社会经济形势看当代大学生的机遇和使命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看当代大学生的机遇和使命
南京农业大学 金融104 匆匆
论文摘要: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当前国际形式正继续发生深入变化,需总体趋于缓和,但区域之间的分歧仍较为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贫富差距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这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式还是国际形势都很严峻,大学生应该肩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做一个正直的大学生,一个正义的大学生,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大学生,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一个能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生,一个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大学生,一个能为祖国的富强崛起奋斗一生的大学生。
关键词: 经济形势 消费 资源与环境 历史使命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遥走,在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神话,中国也发展成了一个大国。一个不仅仅是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
一、我国经济发展趋势
在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这个难关,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巨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我国经济增长达到8.7%的速度,明显超过了年初制定的保8%的预期目标。2010年我国的经济走势明显好于2009年,企稳回升的势头在一直延续下去。中国经济内部增长潜力巨大,尽管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到10%以下,但潜在增长率仍可保持在9%左右。
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将会有以下几个趋势:[1]
(1)产业结构将逐步改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消费低迷;农业的劳动力就业数量庞大,40%—50%的劳动力数量只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服务业创造的产值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还要低;产业结构不均衡,制造业发展比重过大;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失衡。现在只有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我国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效率才会更高,经济才会又快又好地高速发展。
(2)价格适度上涨但不意味着通货膨胀
对于当前我国价格形势,众多专家学者普遍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表现较为温和,且幅度尚属适度范围,并不会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
有专家指出,当前CPI上涨幅度扩大,主要原因在于受到气候异常、上游产品价格传导、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去年基数较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经济形势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如天气转暖,鲜菜、鲜果价格有望稳中有降;近期国际油价回落,上游价格传导压力减弱;“五一”小长假的结束,部分服务项目价格将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等。目前及未来数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处于温和上升通道中,只要食品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政策性调价项目出台力度恰当,后期CPI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3)扩大内需,继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
虽然2010年以来消费实际增速达到近年来高点,但扩大消费依旧面临着居民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局限。前三季度中国经济7.7个百分点的增长中,投资占了大头,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贡献了4个百分点(出口的贡献是负3.6个百分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有较大空间[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2010开始,国家将采取措施,继续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将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落实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
在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方面,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继续实施鼓励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积极促进服务消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
(4)经济发展更注重资源和环境
尽管我国许多种类的自然资源储量巨大,但人均水平很低,许多指标远低于世界平均值,资源压力原来越大。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会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生态环境的变化总体趋于稳定、有所改善。2010年间,工业的污染强度会有所下降,并产生加速缩减“三废”排放总量的效应,但仍将无法抵销工业快速增长造成的“三废”排放总量的增长。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水土保持、沙化治理等随着技术进步和制度安排取得进展而出现良性发展,保持稳定乃至有所改善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多。
(5)技术进步,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初步现代化
经济增长应更多地依赖于科技进步,改变过去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的生产模式。现在我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科技进步将成为推动其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随着“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金桥工程等高新技术发展与扩散以及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为提高中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积极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大缩短了中国各领域技术装备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与此同时,国内在消化利用引进技术设备的基础上,独立开发与研究能力将大大提高,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将形成一个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完整的先进技术体系。
技术进步应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托,在此问题上可采取“抓住重点,加快改革”的方针,即在有限的高新技术领域内采取重点突破的战略,对于大范围的产业技术进步,则应通过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依靠市场竞争来加快其步伐。另一方面,在引导技术进步,规范企业行为上,可采取“适度干预,赏罚结合”的政策,通过制定各种有时效性的产业政策,促使企业走集约化道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有效利用稀缺资源,并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对低水平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组织实行惩罚,迫使其重视技术进步。
(6)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总体来看,2011年治理通货膨胀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两难情况更加明显。内需强劲恢复、货币信贷高增长,以及资源、能源价格体制进一步改革,都将形成重新推高物价的动能,但也存在一些抑制通胀的因素。今年经济政策应当慎重,既要保障当其经济社会目标
实现,特别是真正实现经济复苏,又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实现。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虽然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前景光明,经济高速增长。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对着许多挑战。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作为大学生,特别是我们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更加沉重。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以一名党员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在思想上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准备为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告诉我们,上升性或前进性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趋势。国际形势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样,也是遵循这一规律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不仅是处理国家事务、发展党和国家的发展观,也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反展观,要求当代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当代大学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自身的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将培养创新意识作为自身的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当代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3]。
最后,要立足现在,把握自我,练好本领,做有用人才。当代大学生既是目前的知识学习者,又将是明天的祖国建设者。因此,在面对和关心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同时,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立足现在,把握自我,确确实实地珍惜当今的学习机会,安心学习,在学习中做到打牢理论知识的基础,不断把所学的经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勤学勤问勤思。这些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现阶段要求我们完成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看清社会形势和自身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外来冲击对自身造成的影响的问题,正如鲁迅曾说过,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立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学习先进的思想,看清现在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知道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自然就会有紧迫感和社会使命感。一个社会的不好需要人去改造,一个社会要向好的方向发展需要有人去推动,一群人要一起创建一个富强的社会需要人领导,我们应该好好看清社会形势,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盲目跟风,看
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对人民有益的,什么是对人民有害的。[4]同时,我们还应该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理解,在解疑释惑中明辨理论是非,在交流互动中统一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大学生,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一个能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肩负起经济发展的重责大任,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1]陈佳贵、李扬 《经济蓝皮书: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张清学,朱云生 《形势与政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百度文库:《从中国当前国际形势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
[4]天涯问答:《当代经济政治形势发张与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