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试述包头市休闲农业发展
遂宁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近300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休闲农业潜力巨大,加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保障。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打造观音文化,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狠抓发展,使休闲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一、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我市休闲农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郊区和旅游景点周边逐渐出现了一些依托农村和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以采摘、垂钓、品茗、观光观赏、农事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和休闲农庄,并且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以旅强农的重要渠道,成为我市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据调查统计:到2010年底,全市有经营主体休闲农业167个(其中,农家乐145个,休闲农庄19个,休闲农业园区13个)从业人员5000多人,2010年全市各类休闲农业主体接待总人数8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1.04亿元。带动农户数30.9万户。遂宁市休闲农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模式:观光观赏模式:遂宁市誉为中国观音故里。农业特色明显,地道中药材白芝享誉中外,素有中国白芝之乡。沙田柚、白柠檬等水果,二金条海椒等蔬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还有成片的油菜花、桃花、梨花等,为开发观光观赏型 休闲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规划和建设中的“玫瑰爱都”旅游度假区和龙凤古镇、桃花山玫瑰谷、东篱花溪、红涪菜乡等乡村旅游度假区,都是遂宁结合旅游,依托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观光观赏型休闲农业的典型。
现代观光农业连片开发模式:主要以大英县万亩柑橘基地、安居区会龙、常理等乡镇万亩黄金梨基地,会龙、常理、隆盛、玉峰等乡镇10万亩油菜生产基地为主,其他特色水果药材种植基地等,全市基本实现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带动产业模式:主要是以农业休闲为平台,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如船山区唐家乡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蓬溪县高升、安居区老池的茶叶产基地等,采用这种模式的占20%。
融合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把休闲农业开发与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如安居区的塘河村、射洪县的蒲家浩村、蓬溪县的天宫塘村、船山区的旗山村等。
同时,我市地域风俗、节庆活动特色浓、类型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让人陶醉享受其中。一年一度的遂宁桃花节、梨花节等节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让人流连忘返。给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二、遂宁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一)发展战略明确,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近几年来,遂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环境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可持续服务业”的绿色经济发展路子。先后制定出台了《遂宁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实施意见》、《中共遂宁市委、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措施,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保障。
(二)树典型,突出了休闲农业龙头建设
遂宁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打造出了“神奇遂宁、八大景观”培育出了“中国死海”“观音故里”“宋瓷国宝”几大旅游品牌。带动了全市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树立了以中国红海、“玫瑰爱都”旅游度假区和龙凤古镇等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典型。
(三)抓宣传,扩大休闲农业的影响力
一是将休闲农业与全市重点旅游景区进行捆绑宣传。二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实施网络推介,提高休闲农业景区知名度。三是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到休闲农业景区参观学习、过党团组织生活,较大地提升休闲农业景区人气指数,带动了市内外客源的流入。
三、遂宁市“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环境立市,绿色发展”战略,以农业综合园区、农家乐、庭园经济、都市农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 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全市建成星级以上农家乐250家,建成3条以上集生产、观光、休闲、品尝、体验、教育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线路,全市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2011年6月23日
第二篇:富阳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富阳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富阳市风景旅游局
王
毅
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年。发展以农家乐乡村旅游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今年以及“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项目开发的重要内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以田园风光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农事经营活动、民风民俗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建设,使其成为既具农业经营特色,又呈新型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农业的新一轮创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转移就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取得初步成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及有利条件
1、资源丰富。首先,富阳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所必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183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87万亩,森林覆盖率66.8%,气候温和,水量充沛,适宜众多动植物的生长。目前,在全市范围已建成优质米、干水果、竹笋、茶叶、蚕桑、水产、蔬菜等农业生产基 1 地。其次,富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丰厚。从秦王政二十六年臵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期间孕育了三国吴大帝孙权及其后裔聚居地龙门古镇,晚唐诗人罗隐,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清代父子宰相董邦达、董诰,近代文学家郁达夫等众多名人。富阳的山川景色秀丽。“两江一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轴心线富春江横贯东西,素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的美誉。近年来陆续开发建设的龙门古镇、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富春山居国际高尔夫球场、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富春桃源、天钟山、黄公望森林公园等景点为富阳旅游增添了新内容。目前,全市纳入农家乐乡村旅游规划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35个,预算建设资金10亿元人民币。其中已建成并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有8处,实际投入资金1.78亿元,直接从事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户95户,从业人员1000余人。06年接待游客约127万人次,较05年同比增长63%,乡村旅游总收入8560.5万元,较05年同比有大幅度增长。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展食宿、观赏、采摘、垂钓、科普、民俗风情文化、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健身养生等活动项目,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目的地。
2、区位优势显著。富阳地处沪杭甬“长三角”交汇处,距杭州仅35公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外延和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与省会杭州的联系将更加密切,与国际大都市上海和港口城市宁波的距离也日益拉近。横贯富阳的富春江居三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之中段,扼两湖(千岛湖、西湖)之咽喉,是西湖——富 春江——千岛湖这条国家级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地,又是杭州“旅游西进”战略的首站,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显著。
3、良好的旅游市场基础。2005年,富阳市人民政府修改下发《关于加快富阳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产品结构多元化,投资热情高涨的良好局面。如成功开发的富春山居国际高尔夫球场、富春桃源、天钟山、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等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富阳旅游掀起新高潮。2006年,富阳市接待中外游客373.7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28.02%。去年和今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政府又相继出台《关于促进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意见》,为新农村建设和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4、特色经营格局显现。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相继开发了龙门客栈、富春桃源、杭州云森生态农业观光园、永安高山农庄、白鹤乡村俱乐部等风格各异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既有人文古迹、自然景观、休闲度假等不同特色,又有高中低档次区别,结构多元化,地方特色明显。龙门客栈依托龙门古镇景区开发建设500亩花卉苗木、茶叶水果基地,计划分步建立总面积为1500亩的生态观光农业基地,由此派生出餐饮、茶座、烧烤园、拓展训练等旅游、休闲度假项目,接待游客7.2万人次,营业收入180万元。同时,龙门古镇先后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并获得“最具潜力旅游景点”和“浙江魅力乡村”称 号。4A级旅游景区富春桃园依托两洞一湖和岩石岭自然风光,着力建设水果、药材、水产养殖基地,积极打造集山水溶洞、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旅游休闲观光度假景区。杭州云森生态农业观光园总占地面积18000余亩,以高科技生态观光农业为龙头,融合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为一体,已投入资金1.3元,各项设施配套且具一定规模和档次。
5、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建设将步入快速发展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空闲时间增多,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更加注重绿色消费,更加注重亲身体验和参与。希望通过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来放松身心,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家生活,现场采摘瓜果和欣赏田园风光,这种让城里人回归自然的新型旅游方式,既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奇、求特的需要,又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由省农办和省旅游局首批命名的“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和杭州市旅委评定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白鹤村乡村俱乐部,利用地处城郊,依托北靠黄公望森林公园和南临富春江的地理优势,由十多家农户率先投资700多万元,先后建起十三家农家餐馆和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富阳市风景旅游局会同市“百千”办、东洲街道等单位对该景区作了全面整治,开通公路道口、设立红绿灯和大型广告牌、餐馆引导牌,规范经营行为,成立“白鹤农家旅游协会”,使整个景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游客接待能力大大提高。2006年总营业额达2080万元,利税700万元,安排就业人数200余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5万 多人次,经营收入近300万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土特产茶叶、柿子、樱桃、蔬菜等的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被评为浙江省(二星级)“乡村旅游点”。永安高山农庄,至今已累积投资2300万元,建成占地3000余亩的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基地。去年接待游客11.6万人次,营业收入385万元。整个夏季,游客爆满,海拔500多米的永安山上绿色清凉,吸引了杭州、上海的休闲度假客和自驾车族,无公害种植的彩色小番薯、西瓜、蜜梨等各种农副产品,其产品价格虽比市场高一成,但因为绿色环保,销售依然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双丰收。永安山环境、地理条件独特,06年引进高山滑翔运动项目,并成功地组织了小型全国性滑翔比赛,取得非常好的反响,其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去年,也被评为“浙江省(二星级)乡村旅游点”和“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特色示范点”。
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统一的规划布局。目前,我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规划和合理布局。虽然资源优势明显可开发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多,潜力大,但是发展速度不快,有些项目的开发带有一定地盲目性,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即使一些已开发的项目,也是各自为政,零散分布,无法形成产业主导。白鹤乡村俱乐部,虽然地理环境好、人气指数高,也仅仅是主要解决了吃的问题,按照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内容单一,缺乏活力。
2、招商引资的力度不够大。目前,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累积投入资金仅1.78亿元,和预期的相去甚远。这主要是招商引资的力度不够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再加上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存在投资大、见效慢的问题,制约了开发商的投资热情。
3、宣传促销不到位,民俗文化特色内涵待挖掘。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延伸出来的新兴产业,富阳有利条件很多,开发潜力巨大,但发展速度还不够快,营造优势不明显,对挖掘农村旅游资源和当地民俗风情、餐饮特色还不够深入,尤其对农村特有的节庆活动、农耕劳作等游客参与性的项目内容缺乏深度开发。向外推介宣传力度不够,只能小打小闹,缺少有一定冲击力的形象和口号,尚未引起社会多方关注,吸引客源还不多。
三、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要认识到优化资源配臵、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在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的第二空间的同时,将潜在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引导,并争取吸引更多的 6 投资者前来考察环境,投资兴业,使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缺乏规划或是规划不到位,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功能缺失。因此,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长远规划、统筹全局,制订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把握市场行情,依据形势确定开发规模及深度,重点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农业的可续性发展。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从外地成功的经验来看,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建设往往具有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的特点。位于慈溪的宁波大桥生态农庄和周边的海皇星生态观光园的经验都值得借鉴。因此,要使富阳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上规模、上档次、出精品,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按照“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充分吸纳境内外各类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之中。同时,应建立政府资金为引导,业主资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多方位、多渠道的农业投入机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4、实施政策扶持,加大开发力度。富阳的农家乐虽然起步很早,但是因为多种原因一度停滞不前,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自身的发展机制还很不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特别是一些宏观层面上的问题,更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帮助才能解决。如观光农业园区的土地征用、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供水排 污、有线电视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必须由政府统筹安排。富阳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市财政每年安排的用于休闲观光农业扶持资金100万元,要尽快出台其实施管理办法。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推动作用。另外,还要依靠各有关职能部门支持,齐心协力,加强合作,强化管理和市场促销,扩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影响。
5、建立健全组织,培育专业协会。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为资源,集观赏、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要做大做强这一涉及面广又需多部门多专业协作的新兴产业,必须尽快明确牵头单位和行业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协调、运作。同时成立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行业协会,借助协会作用,带动和促进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篇:观光农业市场分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在短短的20余年发展当中,通过挖掘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经过技术组装与体系建设,在农业生态型品种、农产品加工、生物疫苗、生物肥料农药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形成了一批生态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逐步总结与完善出了一系列适应于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受我国农业科技总体发展水平落后的严重影响,没有取得应有效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不利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中国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仅有42%左右,而目前发达国家高达70^-85%;作物良种覆盖率仅有80%,发达国家己经达到100%;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35^-40%,发达国家达到60%以上;我国化肥当年利用率30 % ^'40%,发达国家在60%以上;我国农田机耕率仅54%,机播率28%,机收率14%,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具体分析,制约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创新性不足,主要表现在科技人员积极性不高,创造乏力,原创性生态农业技术很少,技术的集成度还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生态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国家级生态农业基地尚未建立起来,示范推广体系远未形成。二是国家生态农业科技投入资金不足,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业科研的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自1985年以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996年降到0.36%,目前仅为0.2%左右。
只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80年代平均水平的50%左右,同时也明显低于 30个最低收入国家的加权平均数0.37%。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的投入比例一直比较稳定,研究投入占农业部总预算的比例一般在2}-5,平均为3%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也为1%。三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不畅,经费缺乏,功能乏力,农业科技转化能力较低,我国每年5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中,只有40%左右的成果实现了转化,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 X2297。
四是农民整体素质低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瓶颈因素之一,这不但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本。五是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支持不够,近年的呼声很高,但通常说的多,实际做的少,真正付诸农业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及其措施不多,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严重流失,农民培训的投入和机制有待改进,农民当中的科技“能人”还很缺乏。
第四篇:浅析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与创新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模式,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阻碍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新发展对策等,从而加快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速度,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现代模式;创新发展;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使得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一种娱乐方式,其可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田园乐趣。国外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时间较早,其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所应用的“绿色旅游”模式,欧美所应用的“度假农庄”模式等,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旅游消费特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需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与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适合我国的高效发展模式,才能促进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1]。
1我国休闲观光农业所应用的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参照相应的区域条件以及所具备的文化背景,可将目前休闲观光农业所应用的发展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包括自然生态型、城市及景区依托型、特色农业型和民俗民风型。
1.1自然生态型
我国的山林地区、滨水地区以及草被植物丰富的地区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具备着独特的人文优势,上述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均依托着先天自然环境和资源,核心为农民创新就业与增收,需要与自然资源、生产资源以及独特的民俗民风进行紧密依托,在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休闲农庄以及农家乐等,为游客提供农业生态游和农业景观游[2]。
1.2城市及景区依托型
以大中型城市和名胜风景区周边地带为主要发展区域,是为了有效满足市民所具备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该模式的基础为大型设施农林牧渔,主要的营销模式为新、奇、特等高端农产品产销,同时将休闲度假、宣传教育和观光体验进行有效结合,具体的形式主要为采摘乐园、休闲农庄、主题公园、开心农场等,其对城市所具备的区域优势以及市场优势进行充分依托,重点工作为功能衔接以及特色互补,突出休闲以及餐饮所具备的服务功能,强化休闲体验,从而使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
1.3特色农业型
其是依靠当地所具备的农业资源,农耕文化以及自然景观,对农业所具备的多功能性进行有效拓展,对景观农业、体验采摘、观光休闲以及农事节庆等进行发展,可使农业生产流程得到强化,并使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创意得到提高[3]。
1.4民俗民风型
在对休闲观光农业进行发展时,少数民族地区具备独特基础,可依托本民族所具备的特色民风民俗资源,从而使民族自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在我国观光農业的发展中,古村古镇属于热点的项目,其可依靠独具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建筑设施,以及文化传统使游客能够感受到新鲜感。
2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标准
目前,国家虽然确定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休闲农业的必要性,却未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目前在对开心农场、农家乐等经营场所进行管理时,不具备相应的界定标准,也无法对其开展有效监管,使休闲农业产品得不到有效的质量检查和控制[4]。
2.2财政支持以及融资渠道不足
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以及土地使用费。而单纯依靠门票、餐饮以及农副产品的收入,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导致收支失衡,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受阻。
2.3缺少创新型人才
目前我国休闲观光农业所产出的农产品缺乏创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创新型人才[5]。目前在我国高校毕业生中,旅游专业人数占比较低,而在毕业后能够投身农村发展事业的人才更少。使得休闲观光农业的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同时未对其开展系统培训,导致其服务意识薄弱,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2.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休闲观光农业大多距离市区较远,不具备先进的基础设施条件,配套设施数量明显不足,例如洗手间、指示牌等,道路路况较差,而主要的设施缺乏较好的条件,例如餐厅、客房、茶楼等,无法实现正常的水电供应以及干净整洁的卫生情况,从而导致游客的体验较差。
2.5消费者参与度不高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尽管已经重视消费者的体验,但在开展经营的过程中,仍旧不具备足够的创新点和特点,不具备足够的项目氛围以及气息,从而导致消费者的参与度不高。
3休闲观光农业的创新发展策略
3.1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对角色体验及互动要足够重视
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对民间艺术所具备的特点进行充分发挥,将泥塑、刺绣、风筝、皮影戏、年画、剪纸等所具有现场艺术表演、技法培训以及观众互动体验等功能进行充分发挥,从而使其发展成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促使乡村旅游体验更为丰富,有效融合休闲观光农业和民间传统艺术。
在对综合农业公园进行经营的过程中,可使游客参与到农产品采摘和畜禽喂养中,使游客能够体验到作为农民可获得的快乐,并可将体验活动和摄影、品评以及绘画等进行结合,从而使游览乐趣变得更为丰富[6]。森林公园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对垂钓区、狩猎场、露营野炊区进行设置,使游客能够获取丰富的体验。滨海区域需要创新发展海上垂钓、海滨浴场、沙滩娱乐等项目,同时可为游客提供挖海蟹、拾贝壳等体验项目。
3.2发挥休闲观光农业所具备的生产展示以及教育功能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提出,我国对农业方面科技力量的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建设,使农业生产以及科普教育能够有效结合,通过园区中所种植的农产品以及饲养的畜牧产品,可实现有效的科技示范功能,将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给游客。农业科技园区在对园区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建立观光走廊,从而使游客能够对农业产品生产的流程進行直观认识,并使其能够对农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认识,并对消费以及宣传进行正确引导。
3.3加快观光畜牧业的发展速度
观光畜牧业是十分受欢迎的休闲农业项目,尤其是孩子,可使孩子和家长在与动物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因此在观光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实现寓教于乐,培养少年儿童对科学的热爱,使其所具备的知识得以增长,品质与毅力得以增强。在对观光畜牧业进行发展时,一是需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有创意的项目,不可千篇一律;二是需要做好现代畜牧业所具备的教育、科研以及技术推广的作用。
3.4有效融合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
休闲观光农业需要与职业教育进行紧密结合,需要聘用学校专家教授,使其作为自身发展的技术顾问,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指导,增加企业所具备的技术力量。休闲观光农业企业需对学徒制学院进行吸纳,使其到企业接受培训,并对具有高文凭的专业毕业生进行优先录取。
4结语
随着国家对于休闲观光农业的不断重视,休闲观光农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相关企业需对发展机遇进行把握,不断提升产业服务和产品质量,展现农业产业特色、农民劳动生活以及农村风情风貌,最终提高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魏祥帅.休闲观光农业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4):60-62.[2]杨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困境探究[j].吉林农业,2018(20):24.[3]丁少华.余杭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7(06):10-13.[4]贾宝华,李秀启,郝浩浩,等.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24):5-6.[5]鲁凤娟.我国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构建与产业化保障研究[j].农业经济,2016(12):60-62.[6]海衡,张选厚,朱芳慧,等.西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4):232-233,253.
第五篇: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情况汇报
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情况汇报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xxxxx定位于旅游、休闲、宜居xxx建设,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现将近年来发展观光农业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态观光农业的现状
截至2011年,我街道已发展休闲农业企业8家,有从业人员82人,2011年实现接待游客24万人次。辖区内较具规模的“xx人家”为例,“xx人家”是我办事处xx村,以丰富的自然景观为依托,总投资700万元,占地面积105亩,职工人数达到45人,日接待能力为800人。2011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随着人气的不断提升,规模建设的不断完善,周边环境的不断美化,“渌水人家”将称为我市重要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
xx辖区内共有村、社区13个,境内xx景区森林茂盛、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自然资源丰富;紧靠城区、交通便利、游客众多,为旅游发展打下极好的基础。为扩大市场需求、提升景区品质,办事处将以文化景区建设为契机,将休闲农业打造成西山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xx村xx人家的生态农庄项目和民俗风情园已对外开业,1并建成了面积150亩农业公园。随着人气的不断提升,正愈来愈成为世人关注和向往的地方。在抓好接待服务型的山水人文旅游同时,积极发展农事参与型的休闲旅游,形成了以五里墩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为重点的休闲旅游点。
三、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定位不明。辖区内各地建设了多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园区,但由于缺少整体的规划和有效的指导,对建设的休闲观光园没有正确的定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同时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设想,尽管开发点较多,但分散,未连点成片,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资金不足。缺乏资金、投资小、以家庭作坊形式为主,规模小、设施简陋、内容单调。这样,一方面因档次低而造成社会知名度不高,吸引力弱;另一方面因内容少,容易受农业季节性瓶颈制约而造成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带动力弱。
三是特色不浓。农业观光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是它的特色农业。目前,大多数观光园主要以钓鱼、娱乐、餐饮为主,缺乏长久发展的特色农业基础,容易出现盲目和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