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砥砺奋进

时间:2019-05-14 11:2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砥砺奋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砥砺奋进》。

第一篇: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砥砺奋进

法律,通过司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司法,让法律的信仰根植于每个社会成员内心。

司法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中国的司法制度,深深扎根在中国广袤的沃土。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加快推进,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推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开拓向前。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党的十七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改革司法保障体制……2008年底,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部署了4个方面、60项改革任务。

自上而下,先易后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各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呈现出整体推进、扎实有序、举措频出的良好态势。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而又复杂艰巨的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治保障,向着“公正高效权威”的目标砥砺奋进。

这是深化对权力监督制约的改革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执法行为,确保执法办案质量,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法院副院长王红梅,对曾经宣判的一起普通盗窃案记忆犹新:被告人刘某听完宣判结果,失望地说:“同监室的另一个人盗窃数额一样多,人家判了五年,我却判了六年半,我不服,我上诉。”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王红梅:为什么同一类案件,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在判决结果上会发生同案不同刑、量刑畸轻畸重的现象呢?能不能将量刑过程脱离案件的人文因素和地域因素,避免同案不同判呢?

一次不公的裁判如同污染了水源;一次不规范的量刑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王红梅在思考。同时,南京张明宝、三门峡王卫斌、成都孙伟铭醉驾案等相同或相似的案件,量刑却存在较大差异,也使得规范法官量刑刻不容缓。

2010年10月1日,“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作为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成为新中国刑事法制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法院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方法,使法官量刑从“估推”到“精确计算”决定刑期,避免因不同的法官由于学识、素养、经验不同,对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得出不同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表示,“这一改革是中国刑事诉讼程序由粗放走向精密,从估推走向严谨、科学、规范的必由之路。”

科学合理的审判程序设置是实现结果公正的根本保障。

法庭量刑过程引入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被法学界普遍认为是改革的一大亮点。公诉人可就量刑提出刑罚的种类、幅度、执行方式及其理由和依据。同时,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等发表量刑意见,规制法官在控辩双方量刑交锋确定的范围内量刑,减少了量刑的随意性。

改革推行以来,刑事案件审判上诉率、抗诉率、发回改判率大幅下降,当庭认罪率、退赔退赃率、当庭宣判率和服判息诉率明显上升。

四川成都武侯区法院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检察官、律师、社会公众等共30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98%以上的受访者赞成量刑规范化改革。

“以权力制约权力”,各部门之间对于权力的监督制约频频拿出得力举措,推动改革前行:

——规范财产刑执行程序,执行裁决权与实施权分权制约。最高法院出台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若干意见,提出优化执行权配置、强化执行监督,完善立案、审判、执行协调配合机制,建立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

——完善诉讼监督范围。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公安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对公安机关违法立案的情形进行监督。同时,增加诉讼监督手段,强化对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渎职行为的法律监督。

——优化检察职权配置、强化自身监督制约,检察机关全面推行职务犯罪审查逮捕程序改革。自2009年试行职务犯罪批捕权上提一级改革以来,全国职务犯罪案件不捕率由2008年的3.9%上升到接近8%。

——公安机关出台了12万字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一大批规范,逐步深化规范执法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公信力。各级警务督察部门本着“边建、边用、边完善”的原则,不断延伸督察触角、不断前移监督关口,依托已经建成的系统开展网上督察,促进执法安全、整肃警容风纪。

——司法行政机关改革监狱体制,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监狱经费全额保障和监企分开、收支分开,严格办理减刑、假释程序和标准,减少了刑罚执行环节发生的腐败现象,保障了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各政法机关相互配合,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体现中国特色——

2009年,云南晋宁县看守所发生的“躲猫猫”事件,一度让监管场所发生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了监管执法专项检查活动,清理牢头狱霸在押人员2207人,166名民警、7名检察人员因失职渎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截至2009年底,全国将近95%的监管场所实行了派驻检察室,共安排9000多名派驻检察人员。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安监管场所共增加警力8052人。

2010年3月,中央综治委办公室、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综合治理看守所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开展看守所安全管理大检查专项活动。

检察机关积极配合人民法院量刑改革。2010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下发《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同年9月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 全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为确保改革取得成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会签了《关于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通知》。

司法鉴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一批10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已向社会公布,重复鉴定、多头鉴定等问题进一步缓解。

……

没有制约的权力,将导致滥用和腐败。司法职权正以其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方式,实现着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规范着司法执法行为,维护着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精神的改革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保障人权,改革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

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并已在监狱服刑十多年的河南商丘农民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裳的突然回家而被宣告无罪释放。无论是几年前发生的佘祥林案件,还是赵作海案件,都考验着中国司法。

死刑案件人命关天。“尊重和保护人权”成为各政法机关的共识。

不久,在中央政法委的高度重视和统一指导协调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力求从执法源头上把好证据关,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防范冤假错案。

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特别强调,“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依据”。

两个规定下发后,上海一中院刑一庭法官在承办一起故意杀人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供述反复,庭审中不供认,并且案件其他证据不能得出唯一结论,不足以排除一切合理怀疑,遂提出被告人无罪的意见,经与检察机关沟通,本案最终以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结案。

把住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责任关——这是对人权的保护,这是“以人为本”精神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一条鲜明主线——

“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司法刑事政策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正确实施国家法律的指南。目前,刑法修正案

(八)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从立法层面贯彻宽严相济。

草案涉及多项重大改革举措,适当减少了死刑罪名,调整了刑罚结构,解决“死刑偏重、生刑偏轻”的问题,加大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严重犯罪的惩处力度,完善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规定……

2010年在全国推行的社区矫正,也是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项重要改革。被矫正者能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接受改造,免受狱内其他罪犯的“交叉感染”,有利于其重新回归社会,避免被矫正者个人家庭的稳定性遭受太大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截至去年9月,社区矫正已经覆盖全国57%的乡镇、街道,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54.5万人,累计解除矫正28.7万人,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0.2%左右。

司法,不只有雷霆万钧,当她展露出春风化雨的一面,能让几近枯萎的心灵获得重生。

2010年9月15日,山东青岛监狱的广场上临时搭建起了十几个遮阳布棚。20多家用工单位,正在对90位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进行面试。

还有一年多就将刑满释放的齐铮(化名)拿着墨迹未干的工作合同向管教们展示,“能带着一张合同回家,真好!”这一天,除了齐铮,还有60人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高墙内的人”不会被社会遗忘。近年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针对刑释解教人员探索建立起“大墙内外资源共享,监所社会双向互动”的教育改造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新机制,实现了“出来有人接,接回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助”。

司法,帮扶弱者的担当,让人们从心底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改革是司法领域人权保护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2009年3月,中央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救助工作在全国范围全面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意见印发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救助刑事案件被害人1497人,发放救助金额2377万元;全国法院共发放救助金7695万余元,2680多名被害人得到了救助;2010年,全国检察机关救助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人数和金额均有较大幅度上升。

——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在全国范围陆续开展,目前已有17个省区市和一些地、市出台了实施意见,对一批刑事被害人实施了救助。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也进一步完善了刑事赔偿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司法部推出法律援助便民利民10项措施,不断加大法律援助财政支持力度。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已从6000万元增至1亿元。各地根据改革要求,努力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010年8月通过的人民调解法,建立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完善了人民调解与诉讼制度相衔接的机制,促进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

……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改革历历在目。人本精神融入立法和司法实践,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关怀。

这是推进司法公开与民主的改革

——拓宽畅通民意沟通渠道,让人民广泛参与,发挥各方监督作用

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根本职能是为人民服务。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发动群众让人民广泛参与。

2009年6月22日是检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09正式开通的第一天,同时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网站正式更新的第一天。由于点击人数太多,导致网站近乎瘫痪,而刚刚开通的举报电话也几乎被打爆。

司法机关迈出拓宽民意沟通渠道的一步,就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改革推进司法公开与司法民主,顺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是大势所趋。

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政法机关敞开大门访民意,打开心扉听民声——

2008年12月起,全国190多万公安民警进村入户,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从大接访到大走访,再到今年开展的开门评警,公安机关近年来深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2009年5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民意沟通电子邮箱,专门收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合理意见建议,并转化为法院工作决策的参考依据。

2011年2月9日,各高级法院全部开通了法院工作人员违纪违法举报网站,并与最高人民法院的举报网站实现联网对接。

近日,微博救助乞讨儿童掀起网民热情,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也通过微博积极予以回应,“将认真对待每一条线索,努力部署核查。”

……

按照科学、畅通、务实、有效、便捷的要求,广泛深入地了解把握社情民意,改革的形式创新就在点滴的进步中完成。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司法公开须臾离不开创新,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阳光司法”——

审判公开、警务公开、检务公开、狱(所)务公开……司法改革几年来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

从法院、检察院开放日到院长、检察长接待日,从110宣传日、消防宣传日到警营开放日;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到特约监督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咨询员……各级政法机关把大家“请进来”倾听呼声、解决实际困难,也让群众了解了政法工作,拉近距离、消除隔膜。

从建立检察机关综合服务大厅、健全案件办理查询机制,到人民法院破解“立案难、申诉难”,开展“立案信访窗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法院网上晒判决书、进行庭审现场网络直播,到检察院利用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听民声、维民权、解民难,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从消防事故责任公开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公开处理,到建立新闻发布会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司法公开透明就要满足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司法改革就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已经建立的制度,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深化司法民主——

近8万名人民陪审员、2万多名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法官、检察官办理案件的监督制约。

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全国法院审理案件近200万件,占基层法院普通程序案件总数的19.5%。在选任人民陪审员的过程中,各地法院注重吸收社会不同行业、性别、年龄、民族的人员,既吸收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员,又扩大吸收群众威信高、品德好、有能力的城乡基层干部、普通群众、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

人民监督员制度自2003年启动试点以来,全国3137个检察院共先后选任人民监督员3万多人次,监督案件3万多件。2010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同时将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方式改革为由上级检察院统一选任,将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扩大到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中具有终局性决定权的主要环节。

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对加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廉洁公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司法机关普遍建立健全和党外人士的沟通、通报、联络和联席会议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听取和审议“两高”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多种监督形式……从人大的法律监督到政协的民主监督,从舆论监督到群众监督……全国人大代表拜秀花说,从知情到参与,再到监督,人民群众越来越广泛地参加到司法审判工作中,通过这种参与的扩大,监督机制和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加大对司法的监督的力度,是促进司法廉洁,减少司法腐败的有效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认为,解决司法腐败首先还是要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进行完善,使得司法权力能够在合理合法、公平公开的轨道上运行,从而把腐败降到最低限度。

这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改革

——巩固成果、开拓进取,在继续深化改革的攻坚道路上再铸辉煌

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跳跃着时代发展的脉动——

高科技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打造公正廉洁司法功不可没。

公安机关网上督察成了“千里眼”、“顺风耳”,不但能够及时发现、预防、纠正干警在执法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还能够通过分析研判加强源头治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痼疾顽症”。督察人员反映,以往通过现场督察走遍17个环京公安检查站,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通过网上督察巡查一次只需要几分钟。

河北邯郸鸡泽县公安局利用网上督察系统,为一起当事人在派出所闹事、殴打民警情况进行了录音录像。当事民警说:“开始在所里安装视频探头,自己心里总觉得不自在,有抵触情绪。后来发生了这件事,县局根据监控录像为我维了权,原来这也是对我们执法的一种保护。”

信息化是政法机关一直下大力气狠抓的“硬件”建设——

公安机关“金盾工程”2003年全面启动实施,目前信息网已覆盖了全国省级公安厅(局)、478个市局、3361个分县局和7万多个基层所队,接入网覆盖率达到99%。

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人民法院实现“审判公正、执行高效、队伍廉洁”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法院一级网全部开通,90%以上中院开通了二级网,约60%基层法院开通了三级网,部分地区已经将网络和应用延伸到人民法庭,实现了专线通信、视频提讯、庭审直播、案件信息传输等功能。

检察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启动电子检务工程,推动健全科技强检工作机制,加快推行网上办案,基本实现办案信息网上录入、办案流程网上管理、办案时限网上预警、办案质量网上考核,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物质保障。

政法机关“硬件”装备大幅提升,人员素质的“软件”建设也有声有色——

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分12期举办了全国中级和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将全国3600多位中级和基层法院院长全部轮训一遍。

检察机关重点加强和完善初任检察官、晋升高级检察官资格培训及新进大学生、军转干部等新进人员岗前培训。2009年全国共培训拟晋升人员2万多人,2010年9057人进行了晋升高级检察官资格网络培训。

两年来,公安部直接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6万人。目前,全国建有各级训练基地2000多个,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四级训练基地网络。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监狱劳教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进行“处突”演练近3600次、综合演练近1200次,2010年组织全国司法所长、县市区司法局科室负责人执法大轮训。

职业培训制度使广大政法干警执法能力、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夯实政法基础建设的后盾,是坚实的经费保障支持——

财政部两年来累计专项安排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680多亿元,地方对政法经费支出数也持续增加,极大改善了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政法机关的经费保障水平和执法办案条件,解决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皇粮不够吃杂粮”的问题,促进了政法机关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升了政法机关综合战斗力和执法公信力。

同时,财政部会同中央政法机关先后制订下发了县级公检法司等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编制、修订了10项政法基建标准,初步建立了政法基础设施国家建设标准体系,加大了对政法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大力气解决长期困扰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保障难题,加快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司法机关职务序列改革、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改革润物无声,政法机关正在逐步充实提高。

回眸奋进历程,步伐铿锵有力,收获硕果累累;展望发展前景,使命更加荣光,信念更加坚定——

2011年,注定成为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一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

——在优化职权配置方面,完善刑事诉讼二审、再审程序,完善死刑复核的法律程序,改革完善民事、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完善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制度等改革需要出台新举措,进一步完善政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司法制度。

——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面,完善逮捕条件,探索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等项改革,修改完善刑诉法相关规定。

——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制定政法干警职业道德规范,研究确定与政法工作性质和地区特点相适应的政法专项编制标准,建立完善法官、检察官及其辅助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司法警察的职责和职权,完善政法干警工资和职业保障制度等。

号令再次发出,号角再次吹响。

2010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时强调,要抓好已出台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打好明年改革任务的攻坚仗,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的“时间表”也更加清晰——2011年着力抓好剩余改革事项实施意见的出台;2012年对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进行评估和总结,确保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感受风云际会,把握时代脉搏。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更加突出、更为紧迫,加快完善司法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更加繁重。

公平正义——司法改革的奋斗目标,人民对司法的殷切期望。为了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承载时代风云,政法机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以攻坚克难的精神,积极推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的成效;

——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依法治国,法治天下。公平正义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

第二篇: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砥砺奋进

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砥砺奋进

——我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深化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民警说:“开始在所里安装视频探头,自己心里总觉得不自在,有抵触情绪。后来发生了这件事,县局根据监控录像为我维了权,原来这也是对我们执法的一种保护。”

信息化是政法机关一直下大力气狠抓的“硬件”建设——

公安机关“金盾工程”2003年全面启动实施,目前信息网已覆盖了全国省级公安厅(局)、478个市局、3361个分县局和7万多个基层所队,接入网覆盖率达到99%。

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人民法院实现“审判公正、执行高效、队伍廉洁”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法院一级网全部开通,90%以上中院开通了二级网,约60%基层法院开通了三级网,部分地区已经将网络和应用延伸到人民法庭,实现了专线通信、视频提讯、庭审直播、案件信息传输等功能。

检察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启动电子检务工程,推动健全科技强检工作机制,加快推行网上办案,基本实现办案信息网上录入、办案流程网上管理、办案时限网上预警、办案质量网上考核,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物质保障。

政法机关“硬件”装备大幅提升,人员素质的“软件”建设也有声有色——

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分12期举办了全国中级和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将全国3600多位中级和基层法院院长全部轮训一遍。

检察机关重点加强和完善初任检察官、晋升高级检察官资格培训及新进大学生、军转干部等新进人员岗前培训。2009年全国共培训拟晋升人员2万多人,2010年9057人进行了晋升高级检察官资格网络培训。

两年来,公安部直接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6万人。目前,全国建有各级训练基地2000多个,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四级训练基地网络。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监狱劳教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进行“处突”演练近3600次、综合演练近1200次,2010年组织全国司法所长、县市区司法局科室负责人执法大轮训。

职业培训制度使广大政法干警执法能力、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夯实政法基础建设的后盾,是坚实的经费保障支持——

财政部两年来累计专项安排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680多亿元,地方对政法经费支出数也持续增加,极大改善了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政法机关的经费保障水平和执法办案条件,解决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皇粮不够吃杂粮”的问题,促进了政法机关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升了政法机关综合战斗力和执法公信力。

同时,财政部会同中央政法机关先后制订下发了县级公检法司等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编制、修订了10项政法基建标准,初步建立了政法基础设施国家建设标准体系,加大了对政法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大力气解决长期困扰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保障难题,加快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司法机关职务序列改革、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改革润物无声,政法机关正在逐步充实提高。

回眸奋进历程,步伐铿锵有力,收获硕果累累;展望发展前景,使命更加荣光,信念更加坚定——

2011年,注定成为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一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

——在优化职权配置方面,完善刑事诉讼二审、再审程序,完善死刑复核的法律程序,改革完善民事、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完善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制度等改革需要出台新举措,进一步完善政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司法制度。

——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面,完善逮捕条件,探索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等项改革,修改完善刑诉法相关规定。

——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制定政法干警职业道德规范,研究确定与政法工作性质和地区特点相适应的政法专项编制标准,建立完善法官、检察官及其辅助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司法警察的职责和职权,完善政法干警工资和职业保障制度等。

号令再次发出,号角再次吹响。

2010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时强调,要抓好已出台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打好明年改革任务的攻坚仗,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的“时间表”也更加清晰——2011年着力抓好剩余改革事项实施意见的出台;2012年对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进行评估和总结,确保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感受风云际会,把握时代脉搏。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更加突出、更为紧迫,加快完善司法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更加繁重。

公平正义——司法改革的奋斗目标,人民对司法的殷切期望。为了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承载时代风云,政法机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以攻坚克难的精神,积极推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的成效;

——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依法治国,法治天下。公平正义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杨维汉、陈菲、隋笑飞、崔清新、邹伟)

第三篇:关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的思考

关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的思考

理论前沿 2007年第20期

[摘要]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是新时期人民法院面临的首要课题。要通过以下基本路径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1)培养理性司法观;(2)保障司法独立;(3)完善诉讼程序制度;(4)建设职业化法官队伍;(5)营造良好司法环境;(6)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关键词] 公正; 高效; 权威; 审判制度

[中图分类号] D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7)20-0011-0

3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是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创审判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成为新时期人民法院面临的首要课题。有鉴于此,笔者就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的建设路径作一探讨。

一、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的内涵、特征

(一)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的内涵。

公正即公平正义,它的传统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态度公允、利益平衡等内容。公正司法是指审判机关对诉讼案件及时作出符合法律事实和法律规定的裁判。高效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它是指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来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高效司法是指通过科学设置程序,合理运用司法资源,以最小的司法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果。

权威意味着服从的正当性。司法权威就是要通过严格的司法程序、规范的司法行为向当事人和全社会所展示的一种司法威望和公信力。概而言之,所谓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为使案件得到公正且高效的处理,并使这种处理结果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和执行,所赖以从事司法行为的规则的有机集合。

(二)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的特征。

第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一致性。和谐社会要求满足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诉求,实现人民孜孜以求的司法目标。而司法工作的灵魂和生命是司法公正,人民法院始终追求并努力实现的司法目标是司法公正,衡量司法能力强弱和司法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还是司法公正。人民群众对公正高效司法的期盼最热切,对司法不公的指责也最激烈。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满足了人们最热切的期盼,是否能将人们的指责降为最低乃至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公正、高效、权威的有机统一性。公正、高效、权威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公正是权威的获得途径。司法的权威从形式上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实现的,但其基础则是司法的公平与正义。司法唯有恪守并实现公平与正义,才能为人民所信赖和信仰。被信仰的司法必然是有权威的司法。高效是公正的具体表现。司法公正必须是有效率的公正。如果案件久拖不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能及时实现,司法的“公正”也就失去了意义。权威是公正的有力保障。人民法

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专门机关,要实现定分止争的功能,不能没有权威作为坚强后盾,否则即使办理的案件和作出的判决再多再好,也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公正、高效、权威的衡平性。衡平即价值的均衡,在同时追求几种价值的实现时,往往会出现无法同时达到价值最高点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择衡平的价值。一般来说,在三种价值中,公正是第一位的,公正是司法的最终和最高目标。司法制度和司法程序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的公正性。如果失去公正,再高的效率、再高的权威也没有意义。案件审判的及时高效、审判的权威性,要在保证案件质量、实现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案件不公正,引发当事人上诉、申诉,就没有了效率,就丧失了司法权威。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不同历史时期,公正、高效、权威三种价值的顺序可能出现各有侧重的情况。

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的基本路径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任务,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最终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司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思想基础,针对制约法院工作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宏观上找出通往司法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观念支持——理性司法观的培养。

观念是制度构建的基础和制度运行的驱动力。首先,要正确把握司法的功能定位。一方面,在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民法院应当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在争端解决、权力制约乃至政策形成方面担负更重要的职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承认司法的有限性,正确处理好恪守司法的被动性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关系,做到“到位”但不“越位”。其次,要明确司法的应有职责。坚持为大局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一致性,坚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和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既要着力维护社会秩序,又要充分保障人权;既要着力保障国家权力实施,又要依法限制权力滥用。再次,要明确司法工作的检验标准和目标追求。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统一、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最后,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司法价值观。必须转变重政权轻民权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保障人权作为人民法院的基本价值观和工作出发点,努力使我国的司法制度及运行实践与人民群众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要求相适应。

(二)制度保障——依法独立审判的确立与落实。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首先,要健全司法体制,保障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独立性是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关键因素,必须在制度上建构确保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司法体制。在保障司法的外部独立方面,国家应在法院的编制体制、人事制度、经费预算和拨付方式以及法院的基础装备设施等方面提供充分的保障,使法院不受制于行政机构。在实现司法内部独立方面,应从制度上规定法官的平等地位、独立判断权和表决权,在实现法官职业化的基础上构建法官身份独立制度;按照司法权运行规律合理规范法院内部审判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规定不同审级法院的法定职责与关系。其次,加强有效监督,保障司法权的公正行使。任何权力都要受到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审判权作为一种具有终局权威性的权力,在强调依法独立行使的同时,强化并规范外部当事人的监督、人大监督、检察监督、舆论监督和内部审判监督,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障审判权的正确行使。

(三)合理规制——完善诉讼程序制度。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应当围绕诉讼程序制度的完善,合理规制司法权。就公正审判而言,应进一步强化落实公开审判原则,把依法应当公开的内容全部予以公开;进一步强化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使当事人充分享有诉讼程序中应有的知情权、控辩权、陈述权、举证权等;进一步改革案件管辖制度,探索实行跨地区民事案件的管辖方式,扩大一审案件管辖范围,加强提级管辖、指定管辖的适用;进一步规范审理程序,改革完善举证制度,健全法官中立制度,认真执行法官回避制度,确立权力寻租的司法排除规则,严防当事人和法院争夺管辖权的不正常现象。就高效审判而言,应发展和完善简易程序,适当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审级,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合理确定法院功能和诉讼程序设置之间的关系,严格审限制度和举证时效制度,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探索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实行委托调解、诉调对接等新的方式方法,积极运用网络信息等高科技手段,确保案件及时、快捷处理。

您可能更想看„

新制度经济学与政治学新制度主义的三...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范式:一个归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探析

制度兼容制度互补与我国自然资源产...理解制度: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政治学新制度...制度分析的层次问题与国际制度研究

论教育制度变革的观念前提

制度变迁与制度效率的波型特征的经济...制度变迁方向的确定性:基于恩格斯合...(四)基础要素——建设职业化法官队伍。

法律制度所应获得的尊严和威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认识广度以及他们对其所服务的社会的责任感的性质与强度。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官队伍,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合当前法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的法官队伍建设应继续坚定不移地以职业化、专业化为发展和努力方向。一是完善法院队伍分类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推行法官员额、法官助理和主审法官制,实现审判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探索法官职业准入及流动机制,改革法官选任制度,拓宽法官选任渠道,加强法官职业流动,不断增强法官队伍活力;三是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改革现行的以在职教育、一般法律学科教育为主的培训模式,构建符合职业化要求的包括“职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在内的法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培训机制;四是规范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符合职业化特质的以法官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完善符合法官职业特点和独立审判要求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提升法官的职业意识和修养;五是完善法官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法官职业身份保障制度、职业权力保障制度和职业安全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符合职业化需要的法官保障水平。

(五)社会认同——营造良好司法环境。

认同,可以理解为信任和赞同,是对事物品质真实性和他人行为可靠性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一种认可和支持。社会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社会认同是司法活动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司法认同感缺失的社会,就难以树立司法权威,司法就失去公信力,司法也就无法正常活动。因此,普遍的社会认同感,应该是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内在的凝聚核。问题在于,法律如何才能被信仰,司法认同、司法权威如何形成。一方面,应通过司法的公正高效和法院法官的良好形象,树立司法的公信力。诉讼应该在公开、公正的环境中进行,法官据以定案的司法标准是统一的,法官应该具备与职业相适应的素质品质;诉讼参与人应该正确对待自身举证责任,恰当行使诉权,尊重司法程序。另一方面,全社会要形成信仰法律的习惯,抵制非法破坏司法权威的因素。必须树立法律是全民的法律,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共同遵守的理念,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同感。提高全社会的法律素质,在全体公民中养成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事实证明,审判权威的形成,离不开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司法部门的强大力量,更离不开全社会对法律的共同认同感。只有在拥有认同感的前提下,人民群众才会自觉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法治社会才能形成,司法权威才得以树立。

(六)根本保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的根本保证。首先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就是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活动需要通过国家立法予以规范。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必然会加强党对司法的领导。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应在党的领导下制定,应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国家意志化。其次,党要督促、支持和保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加强和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应该努力提高司法队伍素质,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带头支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最后,改善党对法院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必须是大政方针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应在整体上把握,全局中总揽,通过着力加强人民法院的党的组织建设和法官队伍建设,指导审判机关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和指导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司法领域贯彻落实,领导并推动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功能和作用。

(本文作者:丁义军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第四篇: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9-27 09:21:00 ]作者:李娜编辑:studa0904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实现十七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而奋斗。

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是新形势下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对司法活动规律的新认知和新总结,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把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探索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方法和途径,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根本性措施,是改革和完善党对司法工作领导方式和解决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突出问题的正确选择,是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特别是审判制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现行司法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和弊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基本功能的发挥。

一、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基本内涵

公正,是指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是人们进行诉讼所追求的直接目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司法公正,则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公正;一个国家所设立的司法机关的活动体现不出公正,则会丧失设立的目的。

高效,是指司法机关追求司法资源的节约和司法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化。司法效率是司法公正的本质要求,没有效率的司法不是公正的司法。任何一项诉讼争议必须在合理的期限内解决才有意义,如果诉讼无止境地拖延,最终的裁判结果实体上即便是公正的,它对当事人和社会来说,实际上也是不公正的,即“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权威,是指司法机关应当具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司法权威是人们对司法的信赖,也是对司法公正的认同。司法的权威代表了法律的权威,代表了国家的权威、代表了执政党的权威。只有人们相信司法是公正限制、约束权力而保护权利的时候,司法权威才会确立起来。没有权威的司法制度不是完善的司法制度。

公正、高效、权威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有机统一。公正是目的,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高效是要求,是我们党司法为民的具体体现;权威是保障,是司法活动得以良性运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

二、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司法权力的地方化。我国司法机关的设置与管理体制一直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司法机关隶属并受制于地方。这使得司法机关难以抵制地方的不正当干预,造成有些司法机关不是以国家法律为裁判依据,而是以是否符合地方利益及领导人的意志为标准。由于党政职能与司法职能混同,司法机关及人员没有法定的职业保障,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受利益驱动在司法活动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引发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司法公正。

(二)司法管理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我国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设定、人员配备及内部工作程序等基本上是按照行政管理体系设计的。司法机关的院长、检察长、审判员、检察员等也对应行政级别,处理案件层层把关,实行首长负责制的请示汇报制度,任何责任都由“集体”承担,司法程序不规范,司法行为随意性大,司法责任制难以落实,给司法腐败形成空间。

(三)司法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我国对司法活动是多头监督,但没有形成一个严密健全的法制监督网络体系,没有用切实可行的法制措施将其变成有力的全程监督,断层、脱节、失控现象突出。一是国家权力机关还没有行使监督权力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规则,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只表现为“工作监督”,即限于各级人大根据同级党委的意见选举或罢免同级司法机关的负责人,听取和审议司法机关的工作报告。二是司法机关内部制约监督不到位,检察机关的监督只是一种事后监督,法院上下级监督是“自己监督自己”;三是纪检监察的监督权利和责任不明确,程序操作不规范,监督效果不显著;四是社会监督缺乏规范合法的渠道。这势必出现没有针对性的监督、盲目监督或者自由监督,势必出现不必要的干预或者侵权,导致司法不公。

(四)司法运作程序缺乏规范。司法公正必须通过司法程序即诉讼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实现,而诉讼程序公正则是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要使当事人在借助司法的力量定纷止争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公正,那么即使司法的结果与当事人的主观预期有差距,当事人也会自觉接受对自己不利的结果。这样的裁判才能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实践中,司法程序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诉讼制度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最基本的程序没有贯彻落实,存在诸如侦查活动、证据确认不公开,暗箱操作等突出问题。司法机关内部以大量的文件形式规定“隐形程序”,而当事人不知晓。程序不公正是影响司法机关和从业人员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的最主要原因。

(五)司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地方的司法人员法治观念淡薄,滥用司法权,执法犯法;有的司法人员地位不中立,与当事人单方面接触,职业道德差,行为失范;有的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权钱交易,枉法裁判,甚至充当黑社会的“保护伞”,等等。

三、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了一般司法理念与中国具体国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反映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映和坚持了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反映和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要求;反映和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因此,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

(二)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进一步强调:“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机关越是以独立的方式保证司法公正实现的程序,其维护党的领导权威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作用就越大。反之,势必损害党的领导和威信,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为保证司法公正,党和国家就赋予司法机关相对独立的地位,以防止一切非法的干涉和干预。这是保证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法律制度选择。

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在:从路线、方针、政策上加强领导,指导司法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使之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监督司法机关严肃、文明、公正执法,支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领导和监督政府提供开展司法工作所必需的物质保障;加强对政法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监督,提高司法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搞好廉政建设。

(三)遵循司法工作的内在规律。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司法活动的内在规律。人类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的智慧成果和经验总结证明,分权制衡是不可回避和必须遵循的一条普遍的法治规律。我国的根本制度和国情决定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别国的具体模式,但科学配置、规范权力,实现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以及司法系统内部权责的相互分立、合理配置和相互制衡,确保国家机器协调、顺畅、高效运行,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确保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司法活动具有六种特性:一是中立性。要求司法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做到不偏不倚,居中裁判,公平、公正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诉讼纠纷。二是独立性。即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不受其他权力的影响和不当干扰,只服从法律,对司法权只能实行监督而不是发令指挥。三是民主性。主要是指司法活动要公开接受权力机关、法律监督机关、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公民、党的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防止司法权的滥用。四是被动性。司法权功能是有限的,只可被动行使,在诉讼活动中是被动的,即不告不理。五是程序性。司法权只能在程序提起之后在程序中运用,未提起程序及程序之外用权,则是司法权的滥用。六是终局性。司法权是国家最后的权力,是解决矛盾争议的最后一道防线。如诉讼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不具有终局性,没有时间限制并可以不同理由反复上诉和修改,当事人就不会尊重法律裁决,并拒绝执行对其不利的裁决,就会严重削弱司法的公正和权威性,则社会无正义可言,国家也无秩序可言。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无论从制度设计和技术性规则制定上,应该借鉴和利用现代法治国家的有益经验和理论成果,尊重一切客观规律,以期充分体现和发挥司法应有的功能作用。

(四)树立和强化司法权威。司法权威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权威从本质上说应是一种通过制度获得的公信力。在当前公众对法律信仰尚未建立,司法的社会公信力不强,司法人员素质不高的条件下,必须从司法过程和行为本身营造和树立司法权威,即国家通过立法授予司法机关最终裁判权,终局性的司法裁判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最后结局,具有公定力、执行力和强制力,除法定的情形外,任何力量(包括案件当事人、其他国家机关)都不得动摇、推翻司法裁判,以获取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遵从,从而保证司法公正,达到定纷止争,稳定秩序,促进和谐的目的。

四、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几点建议

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中国司法建设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前行。

(一)改革现行司法体制的外部关系

司法机关对于行政机关必须保持财政、人事上的独立地位,即不能被行政机关实际控制。否则,独立司法就会落空。为此,应当对司法体制作如下改革。

1.改革司法机关的地区设置

我国的司法机关可以参照西方一些国家的办法,使司法机关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行政区划,即可以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划以下划分若干个与行政区划相交叉的司法区,在每个司法区设置一个中级法院,其下按照司法工作需要设置若干基层法院;保留按照省级行政区划设置的高级法院,全国设置最高法院;检察机关与各级法院对应设置。这样,就可以使容易受到地方行政干涉的基层、中级两级司法机关摆脱地方利益和地方权势,更好地独立行使司法权。同时,为保证人大监

督制度的落实,地方上可以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直接监督基层、中级和高级司法机关的工作。

2.改革司法人事管理体制

地方保护主义对司法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地市和基层两级法院,有必要改革地市和基层两级司法机关人事管理体制,取消行政机关对司法官员的人事管理调配权,而将司法官员的推荐、调配权交还司法机关,任命权提高到省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具体言之,就是由上一级(司法区或现行的地市级)司法机关考察后,提请省级司法机关向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荐基层院法官、检察官人选,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予以选举或者任命;司法区或现行的地市级法院和检察院的司法官员,由省级司法机关考察后向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荐选举或任命。即便在当前一时不可能改变司法机关地区设置的情况下,也应将司法机关人事管理权限交给上级司法机关,即由上级司法机关为主进行考察、推荐,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任命。为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一方面,司法机关的党组织要加强对人事工作的管理;另一方面,地方党委也可以向上级司法机关推荐人选,或者协助上级司法机关进行考察,但是最终确定人选的权力掌握在上级司法机关党委或者党组的手中。至于行政机关,则无权过问司法机关人事安排。这样,才可以保证司法人员素质,解除其依法独立办案的后顾之忧,并且不使国家统一设置在地方的司法机关变成受地方保护主义左右的“地方化”的司法机关。

3.改革司法财政管理体制

联合国大会《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第7条规定:“向司法机关提供充足的资源,以使之得以适当地履行其职责,是每一会员国的义务。”这表明,保证司法机关足够的经费和物质条件,是司法独立原则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中央司法机关和地方各级司法机关的经费,分别列支于与其级别相应的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财政。这种财政体制必然使得地方各级司法机关的经济利益与所在地方的经济利益挂钩,地方经济状况较好的,该地司法机关业务经费就足,司法干部工资福利待遇就好,反之亦然。这势必使得一些司法机关在办理涉及经济利益尤其是本地与外地经济纠纷的案件时,受利益驱动,而偏袒本地一方,或者以罚代刑,导致司法不公。另外,由于司法机关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当地政府财政部门手中,办案如果受到行政部门干预,很难挺起腰杆进行有效抵制,而影响司法独立。应当认识到,司法机关“司”的是国家的法,无论其等级高低,都是国家的而非地方的司法机关。所以,要改革司法机关经费管理体制。可以参照国外比较普遍的做法,由中央财政统一列支司法经费,即可由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每年分别作出全国法院、检察院下一的财政预算,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由中央财政拨付“两高”,用于全国法院、检察院的业务和工资福利等开支。这样,就使司法机关摆脱地方利益和行政机关的影响,得以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二)改革审判方式,确保程序公正

审判方式的改革首先应以审判公开为核心,公开审判的实质就是要当庭举证、质证、认证和裁判,案件事实调查和认定的整个过程都应当在法庭公开。其次要改革审判方式:一是庭审方式要从询问制向对抗制转变,强调当事人举证,加强对证据的质证和开庭辩论,充分发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的积极性。把开庭审理的过程真正变成调查案件事实、核实证据和双方当事人说理辩论的过程;二是审判方式要采取法官的独立负责的责任制,改革现行合议制与审判委员会制,建立主审法官制。改变现行中的审判集体负责制,要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与判脱节的状况,取消层层审批制度,使参加案件审理的主审法官享有独立裁判的权力,同时让其真正独立地负起责任。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应对主审法官起监督和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主审法官承担责任,一旦出现错案,应由主审法官个人承担责任。同时还要确定法官独立审判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且对违反该行为规范的后果作出具体规定,从而在制度上确保审判是在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的前提之下实现的。三是简化诉讼程序,真正体现“两便”原则,避免重复劳动,以最少的诉讼消耗,取得最佳的审判效果。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实现案件繁简分离,从机制上确保案件审理的快捷高效,使一般经济纠纷,能得以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四是凡是能够调解,当事人也愿意调解的,开庭前可以调解,庭上庭下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由审判庭予以受理和审判,不应久调不决。

(三)强化司法监督机制,惩治司法腐败

惩治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措施是靠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我国的新闻舆论素来以正面报道为主,司法、行政、权力机关之间未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司法权的专横和滥用,司法腐败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司法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司法监督的作用,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实现审判管理体制的正义价值,必须建立并实行严格错案追究制度。权力的约束和制衡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随着审判组织的独立和法官职权的扩大,必须大力强化对审判主体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实体正确。对独任审判员错误裁判,应由独任审判员承担责任。对合议庭成员评议案件时,故意歪曲事实,曲解法律,致使合议结果错误,造成错判的,由导致错误结果产生的成员承担责任。对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违背事实,曲解法律,导致错案发生的,由有过错的审委会委员或主持人承担责任。对院长、庭长工作不负责任,好人主义,知错不纠,导致错判的,要由院长、庭长与有过错的法官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客观分析产生错案的原因,准确界定错案范围,严格执行错案追究程序。区分错案性质、过错程度,把错案责任追究到人,保障实体正义价值的实现。对司法人员在司法程序中的职务犯罪行为,要根据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

2.强化检察监督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负有监督的职能。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是一种来自法院外部的监督,它体现了检察权与审判权的互相制衡,这种制衡,不仅要体现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上,同样也应在民事、经济案件中得到落实。监督仅仅出自内部是肯定不够的,如果缺乏来自外部的、直接针对个案的监督,并不足以保障当事人所应该享有的权益。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监督应当触及司法活动的各个领域,对少数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吃、拿、要、卡、贪、占等行为应及时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改革检察监督系统,健全检察监督制度,改变目前检察监督软弱无力的局面。

3.加强人大司法监督力度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我国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法律监督机关。我国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其监督。虽然人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履行了监督职责,但力度远远不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监督机构不健全,对监督的保障没有制度化,监督队伍的素质不够理想。因此,要尽快进行监督立法,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确立监督责任。由于目前地方保护主义及裁判不公问题较为严重,因此要求加强人大对司法审判活动的监督的呼声较为强烈。我认为,强化人大的监督确有必要,但是,人大的监督应是整体、抽象、一般的监督,即透过一个时期、一批案件所暴露出来的现象,发现问题,进行调查,以利决策;而不应是对个案的直接监督。在具体操作上,人大不应该过多地针对某个具体案件要求听汇报、调案卷,甚至提出处理意见。即使是对个案的监督,也主要应是事后的监督。如果人大的监督特别是个案监督影响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法院作为社会纠纷最终裁决人的地位,干涉了法院对具体案件的正当审理,违反了司法独立的原则,从而使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实际上被干扰或剥夺;无疑是不可取的。要是人大发现法院或法官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确有违法行为,可以建议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但并不能对案件进行任何的指示。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有利于从宏观政治角度保证司法工作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意愿,促进司法的公正性。

(四)健全符合国情和法治要求的司法管理体系。

1.探索司法机关分级管理,相对独立于地方权力机关的组织体系。对司法机关及人员的行政管理职能,应分解到现行的党委政法委和司法行政部门来履行,即对司法机关及人员的纪律检查职能、人事调配职能、经费保障职能和人员的教育培训职能交由政法委负责履行(司法人员任命除外,应依法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其他涉及行政执法的司法机关职能,如执行权等,应划归司法行政部门来履行。这样既能把司法机关从纷繁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又力求达到司法机关独立履行职责拥有足够的资源。

2.建立司法机关相对独立的经费保障体系。司法机关经费不足是困扰司法机关多年的难题。经费不足,并受制约于各级地方行政机关,司法公正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从制度创设上寻找治本之策。首先,司法经费由中央、省级财政统筹是可行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司法投入不断加大,从完善司法制度的角度讲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其次,司法经费统筹的程序法治化。借鉴现代法治国家做法,议会行使对财政的决策权、政府行使执行权,司法经费并不受制于行政机关,建议由党委政法委制定司法机关的经费预算,人大通过预算决议,地方行政机关执行预算拨付,司法机关管理使用。

3.建立司法人员任职保障制度。我国对司法人员的执法义务强调得多,而对司法人员的任职保障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司法缺乏权威等诸多问题无不与我国司法人员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有着重大关系。必须为司法人员独立行使权力提供必备的条件,包括任职、晋升、调转、回避、薪俸、退休、惩戒等保护和惩治措施。改革法官、检察官的遴选机制。修订《法官法》、《检察官法》,增加“法官、检察官实行自下而上的逐级遴选”规定,上级司法机关的审判人员与检察人员一般应从下级司法机关遴选。增加“法官、检察官可以向社会遴选”的规定,如从律师队伍中遴选高学历、高素质的律师为法官和检察官;允许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相互交换遴选法官和检察官。建立司法人员职务保护制。法官、检察官一经任用,除因行为不端或违法犯罪符合弹劾、撤免、调离或提前退休外,不得随意更换,免除因抵御干扰、公正司法而可能带来的后顾之忧。

4.加强对司法机关负责人的异地交流。应明确规定,法院院长和副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和副检察长在同一司法机关的同一职务上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一届,满一届的,必须实行异地、省级间的交流。

5.建立司法人员的职业薪俸制度。根据司法职业的特殊性,保证司法人员具有与其职业要求相称的素质要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待遇,如果没有司法人员的生活待遇的大幅度提高,没有相应财力予以支持,实现司法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难免流于空泛。司法人员的生活有关问题受制于地方权力机关和社会环境,也就难以做到依法独立办案。取消现有司法人员的行政级别,实行专业职称管理。

三十年的司法建设告诉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上,中国司法制度还需加快加大现代化的进程。目前,影响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仍有待解决,司法改革的统一性、配套性还有待加强,司法工作与社会需求尚有一定差距,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还未充分发挥。因此,我国仍需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改革,加强司法建设,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既符合司法发展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传承中华优良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司法制度,使其不仅具有充分的人民性、普遍的公平性、有效的协调性,也具有现代司法制度所必备的公正、效率、权威、中立、独立等特征。

第五篇: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人民法院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人民法院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

供坚实司法保障

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人民法院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2014年全省法院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以提升办案质效为中心,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司法廉洁和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保障,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人民法院,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着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司法办案,维护公平正义,服务保障大局。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依法严惩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暴力犯罪、食品药品犯罪和污染环境犯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以及重大责任事故犯罪,坚决执行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努力营造平安的生活生产和投资环境。妥善审理民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加强执行工作,深化“五全调解”,充分发挥司法的规范调节和服务保障作用,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二、着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公正度和公信力。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推进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研究论证和试点准备工作。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推进建立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建立健全预防和纠正错案机制、违法办案责任追究机制,推进涉诉信访制度改革,规范减刑假释制度。加快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实施,提高人民陪审员工作水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三、着力落实便民司法,深入践行为民宗旨。依法妥善审理好涉民生案件,集中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以“服务窗口、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和诉讼联络员”为支撑的便民诉讼网络,努力排除群众诉讼障碍。加强网络微博等新媒体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拓展民意沟通渠道,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加大司法救助、司法援助力度。

四、着力改进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廉洁司法。持之以恒整改法院系统存在的“四风”问题,认真解决群众不满意问题,建立改进司法作风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最高法院下达的铁规禁令,正风肃纪,落实严格、公正、文明司法的规定,提高制度执行力。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投诉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坚持“零容忍”态度和“零违纪”奋斗目标,深入推进法官廉政建设工程,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腐败现象。

五、着力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司法能力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法院队伍。建立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落实与高等院校人员交流“双千计划”,培养高层次司法人才。按照最高法院统一部署,建立完善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加强法官职业保障,最大限度调动法院干警积极性。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增强人民法院的凝聚力。

六、着力加强对下监督指导,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和支持。加强对基层法院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加强基层经费、物质装备和人才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建设,改善基层司法条件。推进基层法院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提高法院科技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法院安全保卫工作,确保诉讼群众和法院干警安全。(编辑/李舶)

------------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下载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砥砺奋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砥砺奋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