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山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自然条件恶劣,这些外部条件给农业经营者们带来大量经济损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亟需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本文从山西农业保险的现状研究入手,结合山西农业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理论和实际的分析,找出了山西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对策及建议
山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亟需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农业保险的实施力度不够,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一、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
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者以支付小额保险费为代价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就是以农业为对象的一种保险。
二、山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山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山西省自2007年恢复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以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农业保险有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11年,全省农险保费收入达到4144万元,较2007年增加了39.16%,受益农户43498户次。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开办为稳定山西省种植业生产,分散和降低种植业生产的自然风险起到积极作用。在商业性农业保险方面,山西省积极探索各种经营模式,相继开办了林木火灾保险、小麦种植、玉米种植、收获期农作物火灾保险、塑料大棚蔬菜种植保险、烟草种植保险等农业保险业务,为各类经济种植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持。总之,山西省农业保险的深入开展,对于稳定山西省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有效需求不足,阻碍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概括地讲,造成山西省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保险意识较为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农民家庭收入偏低,难以支付相对较高的保险费用,导致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成为有效需求;三是保险金额较低,与农民期望有差距;四是承保品种少,保险覆盖面不够宽;五是保险责任范围与农民要求有差距。
第二篇: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提纲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完善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怀涛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虽然农业保险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农业保险的因素,本文从农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担保人、保险人、政府三个方面剖析其原因,然后基于上述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 政府导向 保险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央政府连续四年在一号文件中相继提出“加快建立”、“稳步推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2006年《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保险“三补贴”政策。2007年4月,在政府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的大趋势下,中央财政决定当年拿出1O亿元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试点省份确定为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湖南6个省区,由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和吉林安华3家保险公司将参与试点,此举极大的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2007年4月,中央财政10亿元资金正式注入被列为首批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省份,这六个省份是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保险对象为五大种植品种,即棉花、玉米、水稻、大豆、小麦;保险责任包括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旱灾和冰冻;所遵循的原则是低保障、广覆盖;保险金额中央财政承担25%,省级财政承担25%,其余部分由农户承担,或者由农户和龙头企业,省、市、县级财政部门共同承担,具体比例由试点省份自主决定。保额原则上为农作物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包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灌溉成本、机耕成本和地膜成本。各试点省份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试点农作物的品种、保险责任的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以及保费比例。
可见我国农业保险的整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对农业的保障程度较差。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的供需平衡机制,促进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险业发展滞后,有保险业自身发展不成熟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和农民保险意识
淡漠的因素。
(一)投保人方面
1、农民参保意识淡薄
农民缺乏保险意识是保险业在农村发展不起来的一大症结所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落后、保险宣传力度不够使绝大多数农民缺乏保险相关知识,甚至根本就不懂保险是怎么回事,对保险公司、险种、保险条款等的不了解,导致对保险的抵触,更不用说主动购买了。多数农民认为保险“意义不大”、“不值得”,而且索赔困难,如果出现状况向保险公司索赔时,手续极其繁琐,而且很多时候保险公司不肯赔付;再加上有些保险营销人员忽视职业道德,刻意夸大产品的功能,掩饰保险条款中的免赔责任,严重影响了农民对保险公司的信任。所有的这些原因导致农业投保率低。
2、农民收入水平低
近年来,农民的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大约在9%左右,城乡收入的差距在不断加大,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为13,786元。农民必须用这些收入去交纳各种费用、购买生活必需品,赡养老人、为子女提供教育费用等,大部分农户所剩的收入已是非常有限:而且由于我国的农民没有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另外还要考虑一些其他突发事件,他们还要留有一部分收入来满足预防需求。而我国按农业受灾损失率制定的农业保险费率也通常较高,因此,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下,在让农民拿出高达10%的收入去购买保险,这显然是农民难以接受的。
3、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过于分散使得农业保险难以推广,也在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
(二)保险人方面
1、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高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特点导致农业保险自身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农业保险的低收益局面无法维持商业保险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从而面临两难的困境。相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制约较多,尤其是我国自然灾害频繁。1982-2004年,全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共计80.98亿元,赔款支出共计70.65亿元,平均赔付率达87.24%,大大高于一般财产赔付率53.15%的平均水平,也超出了保险界公认的70%的盈亏平衡点,如果再加上接近保费收入的20%的经营费用和其他费用,农业保险的平均综合赔付率超过120%。这都使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从而与一般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严重背离。
2、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
农业保险的推行力度不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险公司缺乏对保险的宣传,或者是宣传不够,不能彻底的打消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顾虑,保险公司作为农业经纪人,应切实为农民着想,从农民的思维、利益角度,去制定一系列的农业保险法规。当然也可以通过如宣传册、农业保险普及员等等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
3、缺乏从事农业保险的专业人才
农业保险种类多、情况复杂,使经营农业保险存在着特殊的技术障碍;我国农村经营方
式分散,导致难以对保险对象的资料进行充分收集,保险公司也就无法正确评估风险和厘定准确的保险费率。我国保险公司缺少能对气象和自然病虫害进行中期预警的专业人才,也导致农业保险风险不可控。
4、产品的创新度力度不够
农民不相信、不购买保险的原因还涉及农业保险的产品单一,农民可选择的空间太过狭窄,而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保险的产品还保留在原有的状态,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政府方面
1、政府推行农业保险发展的力度不够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率特点,使得单纯靠商业性的运作很难发展。基于我国农业投保人对保险认识的局限性和保险人对保险商业经营模式的习惯,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使得投保人对保险有认识、了解、和投入使用这样一个过程。也使保险人能切身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赔付制度。而我国政府在农业保险的宣传上做的力度不够。导致农业保险在我国推行发展缓慢。
2、缺乏相应的财政、税收的优惠支持及相应的法律支持
我国农业保险本身发展就很滞后,再加上再保险机制不够完善,在现有的赔付条件下,一场大的天灾,将使得农业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保险公司面对的将是大量赔款后的亏损,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经营主体自身,亏损较大,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尚未涉及,也没有制订其他有关农业险的条例法规或者出台其他配套扶持政策。这一切都使得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退避三舍”。
三、完善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一)投保人方面
1、加强对农业保险的认识
发展农业保险,农民是主体,为了改善当前农民对保险的淡薄意识,加大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开展一些如电视、讲座、广播等使得农民了解农业保险,懂得投保、索赔、防灾防损常识,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提高其投保的主动性。
2、鼓励农业技术创新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想办法改进农业发展技术,如灌溉、种子改良等等,提高技术创新的收益,让创新者能得到收益,同时要加强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技术、资源浪费。政府要提供鼓励自由创新的环境,减少对创新活动的限制,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
3、增加农民的收入
直接和间接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更多的农民有经济能力参加农业保险。其中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三种途径: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多元化经营如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它可获得收入的项目。而间接的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方法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政府补贴部分保费分摊一部分保险成本;二是农民可以转嫁保险成本,因为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
小,农民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将一部分保费转嫁给消费者,这样使更多的农民有经济能力参加农业保险。
(二)保险人方面
1、转变经营体制,进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
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商业保险公司无暇顾及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及社会的保障作用,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农险的经营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的需求。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创新。
2、转变经营观念,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商业保险公司要转变观念,在产品上创新,在服务上创新,在销售渠道上创新,不断扩大保险产品的覆盖力。要适当拓宽承保的风险范围和地域范围,不但要承保低风险的项目和灾害发生率低的地区,还要承保部分风险较高的项目和地区,切实体现农业保险提供保障的特点,在农户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3、积极参加再保险,增强农业保险公司承保能力
建立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的特征,要大规模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单一的商业保险公司没有实力承担全部风险。完善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体系,是帮助保险公司转移风险的重要手段。以财政资金进行再保险,比直接用于救灾赈济款项,更能够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更好地发挥资金的运作效益。
(三)政府方面
我国要想使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发挥其在减轻农业灾害损失和保持农村稳定方面的作用,政府就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强制性措施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1、加大资金的投入
政府应筹集大量的资金,给予农业保险必要的财政支持,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从国际、国内开展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如果完全实行商业化经营模式,必然导致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对农业保险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对投保人即农民提供保费补贴以刺激农业保险需求,政府对保险人提供经营费用补贴和再保险支持,实行减免税政策。
2、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
中国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农业保险法规。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是建立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关键一环,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支持作用、保险费率形成机制、经营主体应该享受的政策支持、农业保险补偿体制框架、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机制等内容,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或因财力问题而忽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促进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3、建立完善的农村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村服务体系主要包括:(1)由气象部门、农情研究机构组建农业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分析研究洪涝灾害台风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并给予预警,抵御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害;(2)发挥国家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技术支持网络,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推广抗灾的优良品种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害;(3)建立农产品的市场信息系统,引导农民走市场化道路,积极参预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以降低农业的经营风险;(4)完善农村的金融系统,将农业保险与农民获得农业贷款相结合,在风险发生时由保险方归还部分贷款,可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由农业保险的把关与支持,降低了农业贷款的经营风险。
综观农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农业中高风险的存在,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损失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其他方式所无法完全替代的。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单靠任何一方的参与是很难以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针对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诸多复杂问题,提出了农业技术改造、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强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并依赖政府在资金、立法、构建农村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作为,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1、《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姚琴、许建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2、《我国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李莉、马丽丽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3、《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变迁的制度分析》黄英君、叶鹏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第三篇: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山东省滨州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发挥的作用,文章中还指出了设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山东省滨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强化措施,把设施农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来讲,滨州市的设施农业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初步进入全面提升的发展阶段。
一、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滨州市地处山东省北部,黄河下游,总面积9454平方公里。目前,全市辖6县4区,总人口377.92万,其中,农业人口257.45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61.41万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7194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41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9.42亿元,拥有农机总动力546.21万千瓦。蔬菜、瓜类播种面积达4.4万公顷,产量达222.36万吨。
(二)设施农业情况
滨州市设施农业主要有设施种植业和设施畜牧业两大类,设施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蔬菜、瓜类、食用菌等,截止2010年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为3.34万公顷,拥有各类大棚13.6万个,其中:连栋温室50个,日光温室2.52万个,塑料大棚2.17万个,中小拱棚8.92万个。
(三)设施农业装备情况
各类设施农业装备达到3.2万台(套),其中:温控设备为32台(套),光控设备为4台(套),二氧化碳施肥设备为3002台(套),灌溉设备为16393台(套),自动卷帘设备为12536台(套)。
(四)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种形式
主要有中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四种形式。
中小拱棚:指以塑料薄膜为全覆盖材料,以竹片为支架,两端直接插入地下,形成的小拱形简易保护设施。采用竹架结构,造价低,不受地形限制,不需要特殊的基础建设投入,一个一亩地的拱棚投资在2000至5000元不等。
塑料大棚:指以塑料薄膜为全覆盖材料的拱形单体温室,一般跨度在6.0~12.0m,脊高2.4~3.5m,长度在30~100m以上。每亩大棚投资在5000-10000元左右。日光温室:指前坡面以塑料膜为覆盖材料,并配有活动保温被,其它三面为围护墙体的温室。采用机械构建厚土墙体,竹木拱架结构,是越冬生产园艺产品的主要温室型式。温室跨度一般为6~10m,脊高2.6~3.5m,长度多在60~80m。每亩温室造价在1-1.5万元。
连栋温室:指温度、湿度、水肥等生长条件可控的现代化整体连栋温室。包括玻璃连栋温室、PC板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这种类型标准较高,投入大,资本回收期较长。温室内水分、温度、湿度自动调节,通风、加温、覆盖、滴灌等设备齐全,适宜各种设备配套和种养殖高产出、高效益产品。
二、设施农业发挥的作用
1、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农业的收益高于种粮收益,正在逐渐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统计滨州市的设施种植总面积达16万亩,通过设施农业生产的农业产值达26.4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15.6%。从亩均产值来看,以日光温室为例,亩均年产值达1.51万元,远远超出种粮的产值。
2、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转变。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调整的步伐,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像店子镇积极推广的五彩椒—小西瓜—五彩椒的“三种三收”种植模式的试种成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花卉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
3、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近几年,滨州市农机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大力示范推广大棚种植、灌溉、植保、微耕等新机具、新技术,开展设施机械的购置、安装调试、操作、演示、故障维修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成效显著,使得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越来越
高。为了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2011年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共12个大类40个小类166个品目,机具型号达到4940个,比上年增加了1883个。其中,抗旱排灌机械、菌类生产机械、温室保温被等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
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强了农业抗灾防灾的能力。设施农业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特别是农业区干旱缺水、积温不够、自然灾害频繁的突出问题,农业的整体抗旱防灾能力增强,农业效益成倍提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此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施农业整体装备差,高档连栋温室很少,已有大棚温室的机械装备不足,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且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虽然设施农业面积发展迅速,但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落后,设施农业的设备、技术更新换代缓慢,自动化水平低,大部分劳动量还是靠人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我市设施农业主要是以简易中等水平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为主,高档次、设施环境可控程度、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连栋温室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一旦遭遇灾害性天气,生产难以保障。另外尽管市面上有些设施结构,但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和栽培品种,更重要的是高出农民的购买力,因而农民仍旧习惯采用简单低廉的设施结构。
2、前期投入大,资金筹集比较困难,制约了设施种植和养殖规模。发展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较大,特别是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前期建设不仅有建造成本,还有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数额较大。从我市的情况看,目前设施农业所需资金,政府投入仅占1%左右,基本上需要农户自筹。尽管设施农业是高产高效农业,一亩设施农业的效益相当于大田作物的十倍以上,但是规模小、相关设施不配套已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3、农民品牌意识、环保、生态意识淡薄,农产品的知名度不够高。设施农业优点之一是能够生产出高档绿色产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设施种植产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尽管政府部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但广大种植户在此方面却意识不强,或者有意识而缺乏落实,使得在我市种植的蔬菜不得不贴牌种植外销。
4、设施农业技术储备不够。设施农业涉及机械工程、农艺栽培、自动化、信息化、声、光、电等诸多领域,内容广泛。但目前设施农业科研项目少,相关机具的研发滞后,制约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同时,掌握相应技术的专业人员少,缺乏系统的技术推广网络,设施农户得不到有效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致使一些先进的技术及设备难以推广应用。
四、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抢抓有利时机,促成我市农业的二次崛起。发展设施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滨州市是农业大市,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抢抓黄河三角洲开发“高效生态”的特点,认真分析形势,充分利用政策,尤其是在我市被科技部批准为“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国第三个省部共建的农业园区的时机,根据农业规划,建造、建成一批代表区域性农业发展的示范园区,加强政策扶持。把设施农业建设纳入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尤其注重发挥农机部门在发展设施农业中的龙头作用,明确职责,增加投入,强化手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按区域分别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对于已有基础的设施农业基地,应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发展档次较高的设施模式,对已进行设施生产的经济水平一般的县区、乡镇,应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发展,逐步对现有设施条件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农业效益。无论是哪一类,在设施农业发展上首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设施农业,并把主攻方向放在改进提高现有设施水平和加强管理上,千万不可脱离实际,盲目发展。
3、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一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技术,积极争取更多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加工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二要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帮助、引导农户进行小额资金贷款,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三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扶持高档园区、特色园区的标准园建设;二是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和基础建设;三是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示范创新,促进设施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
4、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设施农业机具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将设施农业机具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48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内容,组织协调高等院校、地方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机具。同时,对生产急需、农民欢迎、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和成果,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设施农业的规模和效益。
5、健全组织推广体系。设施农业涉及种植、园艺、植保、畜牧、林果、渔业、机械及科研生产诸多领域,为加强组织协调,应当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和完善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定期培训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推广服务能力。
6、加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设施农业是农业高科技的产物,囊括了当今农业先进技术的主要内容,而我们现有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这就造成了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凭经验管理和经营。目前很多栽培品种只是从大田生产移入大棚温室栽培,产品的品质、产量和病虫害抵抗能力都存在很多问题;设施内的栽培技术多半是沿用的大田栽培技术,标准化水平不高。因此可以通过举办阳光工程设施农业专题培训班的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宋立成 李明刚)
第四篇: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吴斌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
摘要:有机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内在意义,科学地分析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4—0067—02
一、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中国有机农业始于80年代,过去10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从有机农业在国外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已经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形成正说明了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继续通过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加以解决,而发展有机农业正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好办法。现代农业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这就使得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有机农业强调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杆,人畜粪便的综合利用,既利用了农村的废弃物,也减轻了农村废弃物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2、发展有机农业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德国农业部的农业报告,以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的农业企业的多年平均纯收入水平,无论是按单位土地利用面积、单位劳动力还是农户计算,均至少不低于以常规方式生产的同类农业企业。这主要是因为生产的购入物资成本较低。近年来国内很多单位积极开拓有机食品这一新兴环保产业,通过开发有机食品帮助部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3、发展有机农业可增加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起来,走的是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邻近南京的江苏省溧水县共和乡原为贫困乡,近几年靠发展有机农业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客商到该乡投资,现在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已经初具规模,预计不用多久,该乡就将甩掉贫困乡的帽子。在我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有机农业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食品生产资料,比如武夷菌素(山东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供应2008年奥运会代表团的食品安全,并且目前绝大部分有机食品已出口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但目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的情况仍未根本改变,农业自然经济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业污染等问题突出。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1、市场层面
第一、有机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生产和市场需求脱节。中国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
小,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中国国内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目前中国有机农业主要集中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缺少市场需求量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最为关注的畜牧和水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市场不够规范,假冒有机产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国内有机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由于有机农产品很难直观判断其真伪,消费者消费后也难以感觉其和常规农产品的区别,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而市场问题对有机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只有规范了有机产品的市场,才能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泛滥,也才能使消费者信任有机产品。
2、政府政策层面
第一、政府对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
第二、政府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的机构及相应服务体系不健全。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而中国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和科研开发缺少项目与经费,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影响有机农业持续发展和水品的提高。
第三、各级政府对开发有机农业还缺乏明确的政策、资金扶持。多数发达国家为了鼓励有机农业,制定对本国·策略2010年4月
有机农业的补贴政策,对获得认证的生产、加工企业等给予补贴,对有机农业的科研、咨询机构每年都提供相当数额的资金支持,其依据就是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既要靠有形手的调节又要靠无形手的调节。而就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状况来说市场和政府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有机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使其具有现实的发展意义,而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探讨就变的十分必要。
1、根据市场导向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有机农产品。面向发达国家和国内大中城市拓展有机食品市场,并开展有机食品的深加工。优先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有一定创汇基础的能形成品牌的天然食品、特色食品。采用国际标准,积极策划开发欧盟、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市场。同时加大对国内消费水平较高的居住区和高档超市,以及特殊性消费集团和群体为主的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2、在制定有机农业的标准上要与国际接轨
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有机农产品基本标准,包括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等;重点支持国内检查和认证机构的发展,把认证机构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单位或机构脱离开来,鼓励国际权威检查和认证机构来华开展工作;通过国际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权威的国际承认的检查与认证机构。另外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地方有机标准体系和有机认证机构。
3、政府要正确引导与扶持
要认识到我国大部分地方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尤其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单位及农民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还不够高,积极宣传开发有机食品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
义,扩大有机食品在市场上的影响。有机农业虽然节省了化学农药,化肥等的投入,但在生产过程中用工较多、产量较低,在生物治虫等科学管理方面投入较多,成本较高,而且从现代农业向有机农业过度的初始几年,有可能导致减产减收,降低了农业从事者的经济利益,我国应该对此进行相应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为顺应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首先了解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意义,然后探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对推动我国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春学、王玉林、李华臣:开发有机农业实现农业
可持续发展[J],垦殖与稻作,2006(2).[2]吴大付、李东方、刘大强: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
状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35(2).[3]李祥云、王瑞英、宋朝玉等:
第五篇:保险论文县级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对策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情况
(一)农业保险险种概况。目前,洪泽县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主要有三麦、水稻和能繁母猪保险。三麦、水稻保险是从2005年开始试点,到2007年在全县推开,主要由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洪泽县支公司承保;能繁母猪保险从2007年9月份开始,由人保财险公司洪泽县支公司承保。2011年开始,洪泽县又率先在淮安市范围内开展了设施高效农业保险。三麦、水稻保险主要是对种植初始物化成本保险,而不是一种针对农作物产量的保险。
(二)保费和理赔标准。按照保险条款的规定,2005年到2007年间,三麦、水稻每亩参保保费分5元档、10元档和15元档,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灾害造成减产70%以上的,参保农户相应得到每亩100元、200元和300元的保险赔偿。从2008年水稻保险开始,参保保费调整为10元档、15元档、20元档和25元档,赔偿标准相应调整为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原则上一个县城区域范围应选择一个档次进行投保。目前,洪泽县三麦、水稻种植业保险赔偿标准统一选择500元/亩的档次进行投保。能繁母猪每头保费为60元,保险金额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参照当地市场价格的7成确定,且不超过1000元/头。
(三)保费补贴。三麦、水稻保险2005年和2006年试点期间,保费市级财政补贴30%、县级财政补贴20%,参保农户缴纳50%;2007年保费中央财政补贴25%、省财政补贴25%、县财政补贴10%,参保农户缴纳40%,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对三麦、水稻承保面达70%以上的村,按农户实缴保费的10%奖励村组干部;2008年至今保费中央财政补贴提高至35%、省财政补贴25%、县财政补贴10%,参保农户只缴纳30%。能繁母猪保险保费省财政补贴50%、县财政补贴30%,参保农户缴纳20%。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为了加强农业保险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县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保险淮安中心支公司分别设立农业保险基金专户,对保险资金实行封闭运行、单独立账、独立核算。目前县政府基金由县财政局管理。农业保险试点管理费按保费总额三麦和水稻保险提取14%、能繁母猪保险提取15%,专项用于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的承保、勘察定损、理赔等相关工作费用支出,其余部分用于当年保险理赔,2008年下半年起调整为60%进入县政府基金专户,40%进入承保机构基金专户。当年保费不够理赔的,从基金账户中支出,历年基金专户结余资金仍不能满足理赔的超赔部分,2008年下半年起调整为县政府承担60%,承保机构承担40%。至2010年下半年开始,依据市政府与承保机构签订的农业保险种养业联办共保协议相关规定,政府与承保机构的专项基金及赔付分成比例调整为5:5,具体到洪泽县,由县政府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洪泽县支公司按照5:5的比例分别承担保险责任。
(五)受灾理赔。农业保险受灾理赔工作由承保公司牵头,有关镇、部门配合,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理赔定损小组,对受灾情况进行勘察定损,勘察定损情况报县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市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复核,最后由县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委员会主任批准理赔。目前,按照省市相关文件,承保机构严格按照淮安市农业保险七步工作法的相关要求进行受灾后的查勘定损及理赔工作。具体流程分为:农民申报、村组核报、乡镇初审、县级查勘、市级核查、张榜公示、理赔兑付。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农户认为承保理赔手续较为复杂。经过6年的运作,农户对开办农业保险的态度是积极且支持的。但很多农户希望能简化相关承保、理赔等手续,承保前,农户缴纳了保费后就认定保险公司已接受保险,保险生效日期在缴费后已经确定,而实际过程中,保险公司必须经上级核准后,由电脑系统生成正式保单。而农业保险承保是以县为单位集中统一承保录入,工作量大,因此保险公司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录入工作。同时,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在承保前必须在村级地区进行承保公示,同时能繁母猪保险必须经过20天的母猪观察期之后才能正式生效,这就和农户希望尽早承保生效的要求产生矛盾;特别是在受灾后,农户更是希望能够尽快拿到理赔款。而这与农业保险涉及到的承保、理赔手续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府规定的理赔七步工作法操作相矛盾。因为七步工作法必须要经过七个具体环节,即农民申报、村组核报、乡镇初审、县级查勘、市级核查、张榜公示、理赔兑付,将七个流程完整的完成必须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大宣传解释工作。
(二)承办农业保险的人员力量严重不足。随着农业保险所涉及到的险种的增多以及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中华联合财险洪泽支公司的农险人员在宣传、承保、查勘、理赔等具体环节上的调配越来越困难。目前该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主要依靠政府的相关部门,这其中乡镇的农经站起到了重要角色,投保资料投递要通过农经站、理赔核查也要借助农经站。借助政府的力量对推动农业保险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可能让保险公司产生依赖性,从而影响农业保险下一步的发展。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仍显狭窄。目前种植业保险的开办是以农户的粮食直补面积为基数进行承保的,每年的参保面基本在90%左右,而种植业保险目前仅限于三麦、水稻两种农作物。养殖业保持覆盖面虽在90%左右,但也仅限于能繁殖母猪。随着“十二五”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种植业已逐步从传统的粮食种植向优质瓜果、蔬菜等现代高效农业多种种植方式并重的方向转变,农业对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加大,现有的三大主要农业保险险种已不能满足农户多方面的保险需求。
(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仍显滞后。虽然目前我国的农业法、保险法等对农业保险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刚性的要求多,量化的、可操作性的条款少,相对来说比较笼统。如对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组织推动方式、各级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责任以及如何具体实施等方面都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理赔工作中不够规范,有关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同时,由于缺乏严谨的农业保险操作规程,在农户受灾理赔过程中,当农户夸大受灾损失,镇村审核不严时,就给保险公司定损、核赔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合力推动仍需加强。据中华联合保险洪泽支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农业保险本身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而保险公司的理赔具有一定的标准,部分农户因受损达不到理赔标准,保险公司不予理赔而降低次年的投保积极性。加之目前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主要依靠镇一级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够高。同时,还由于各乡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高有低,乡镇之间、村组之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中还存在不平衡性。
三、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在坚持农民自主自愿参加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政府的引导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同时财政补贴及相关的措施落实更需进一步跟上。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农业保险政策性宣传,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条款、国家护农惠农政策向农民宣传到位,解决农民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保险操作规程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取得农民的理解与配合。
(三)进一步充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办力量。一方面承办农业保险的机构要充实自身农险人员,加强农险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借助外部力量,充分发挥基层村组干部协办农险的作用。
(四)进一步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业务险种。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在扩大。这就需要保险机构一方面要巩固发展传统的三麦、水稻和能繁母猪保险,力求做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要加大创新力度,结合各地实际,开展诸如水产、家禽、牛羊养殖等具有各地特色产业的保险,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五)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鉴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殊性,要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目的、性质、原则和组织形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用、保险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法律框架内健康发展;同时保险机构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操作规程,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切实防范造假骗赔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