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师资格证2004-2011年_真题卷(附答案)整理版

时间:2019-05-14 11:2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教师资格证2004-2011年_真题卷(附答案)整理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教师资格证2004-2011年_真题卷(附答案)整理版》。

第一篇:湖南省教师资格证2004-2011年_真题卷(附答案)整理版

湖南省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2010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 D、教育技术

2.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观点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 B、凯洛夫 C、杜威 D、布鲁纳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思潮的体现。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4.“长善救失”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不变性 B、发展性 C、保守性 D、历史继承性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6.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A、内发论 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心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A、学校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9.“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生中具有()。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10.校园文化属于一种()。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学校课程 11.()不属于教师职业的角色。

A、示范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法人 12.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为中心。

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是关键。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家访

C、转化后进生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填空题

1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17.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18.赫尔巴特的 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19.学期结束时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写评语,这种德育方法属于。2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 作用。

2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

22.我国现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2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

2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的关系。

25.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26.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学校的特点以及校外环境。28.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应当以 为基础。

29.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说明了教学具有。30.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1.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32.中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

3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 之间的矛盾。

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种班级管理模式称作。3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适合的领导方式是。

三、简答题:

36.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37.发现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38.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

39.在德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陶冶法?

40.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论述题:

4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教育先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请你运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现在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2.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请运用有关德育原则分析这种现象。2010年教育学

1—5 ACBDB 6—10 BADAA 11-15 DCBDD

16社会性.17.《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 18.《普通教育学》19.品德评价法 20.主导 21.最近发展区 22.建设者和接班人23.教育育人 24.(民主)平等 25.综合课程 26.过程与方法 27.教师的特征(点)28.直接经验 29.教育(或思想)性 30.领会知识 31.班级授(上)课制 32.道德教育33.品德(道德)水平34.平等管理 35.民主(型、式)

36.(1)积极的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3)坚忍不拔的毅力;(4)广泛的兴趣。

37.(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38.(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巩固新教材;(4)布置课外作业。

39.(1)创设良好的情境;(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4)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0.(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41.(1)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2)教育对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一种,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

42.(1)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地教育影响;(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该原则要求:①校内外各方面的影响要协调一致;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教育学(中学)20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A、《学会关心》B、《学会做事》C、《学会生存》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

A、弦琴学校B、鸿都门学C、国子监D、航海学校

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

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

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A、加拿大B、美国C、法国D、英国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D、学生亚文化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A、方向性B、可能性C、现实性D、必然性

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因材施教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15、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

二、填空题:

16、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是近代以 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17、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 从而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8、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相对稳定性和 性等特点。

19、普通教育学有两大基本任务,分别是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学的。20、1657年发表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大教学论》的学者是。21、20世纪上半叶,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与赫尔巴教育学形成对峙的教育理论,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 教育理论。

2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 性。

23、教育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2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在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最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论和 本位论。

25、从层次来看,教育目的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

2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具有一定的 能力。

2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关系。

28、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儿童和。

29、常用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和 评价模式。30、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包括:、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3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32、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综合型和 型四种主要类型。

3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情、意、行。

34、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叫。

35、班主任的领导风格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 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3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9、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40、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了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这个案例。

43、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也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

请运用德育的原则,谈谈这个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的问题。2009年教育学

1-5 CBBAD 6-10 CCBCC 11-15 BABAA

16·学校;17·身心发展;18·专门;19·实践运用;20·夸美纽斯;21·实用主义;22·双重;23·个别差异性; 24·个人;25·教学目标;26·研究;27·相互促进; 28·知识;29·目的游离;30·激发学习动机; 31·上课;32·方法;33·知; 34·谈话法;35·放任。36.答:(1)鲜明的生产性;(2)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答对I点计1分)

37.答:(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答对1点计1分,2点计3分,3点计4分,全对计5分)38.答:(1)按照不同学科,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注意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顾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答对1点计1分)39.答:(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答对l点计2分,2点计4分,3点计5分)40.答:(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答对I点计2分,2点计4分,3点计'5分)

41.答:(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十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答对1点计2分,2点计4分,3点计5分)42·答:(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1分);(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分);(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机制;(1分);(4)掌握规律性知识、举一反三;(2分);(5)启发学生独立思考;(2分);(6)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2分)。(联系实际论述1分)43.答:(1)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分);(2)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分);(3)对学生的要求正确、具体、严宽适度;(2分);(4)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要认真执行。(2分)。(联系实际论述2分)

教育学(中学)2008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中的()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都是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11、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

A、克伯屈 B、伯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12、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14、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A、群体意识B、社交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合作能力

15、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A、代用制 B、自用制 C、长用制 D、暂用制

二、填空题:

1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 的社会实践活动。

17、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18、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夸美纽斯于1657年发表的《 》,被是近代最早的一教育学专著。

19、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可分为四大类:(1)知道是什么,(2)知道为什么,(3)知道怎么做,(4)。

20、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虽受制于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但同时它也具有 性。

21、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人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 论。

22、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过程中实现的。

23、国家的教育目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而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所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学说。

25、青少年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其发展具有潜在可能性和 性,因此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

26、现代师生关系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和社会体系模式。

27、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要求,也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了课程设计要符合 性的基本要求。

28、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国家、地方和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29、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此为中心。

30、课的结构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综合课大体由五个环节构成:组织教学、、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31、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32、在我国中学常用的教育方法中,通过创设良好情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称为 法。

33、在当前班级管理中,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常常偏重于 专断 型。

34、班主任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研究学生、、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35、世界各国都将 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管理,就管理体制而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 制。

三、简答题:

3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3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8、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建立很好的师生关系?

39、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

40、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要求?

41、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发哪些方面的工作?

四、论述题 :

42、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佻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43、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2008年教育学

1-5.BCCAA 6-10.CDDCA 11-15.BBDCA 填空:16.培养人 17.文字 18.《 大教学论 》 19.知道谁有知识 20.相对独立 21.外铄 22.社会实践 23.教学目标 24.人的全面发展 25.可塑 26.相互作用 27.发展 28.学校 29.教学 30.检查复习31.班级授课制 32.情感陶冶 33.专断 34.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5.中央和地方合作

36.①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②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③促进政治民主化

37.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8.①树立新型的师生观②建立教师威信③善于同学生交往④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39.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②教师的特征③学校的特点④校外环境 40.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气氛热烈

41.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2.①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②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a.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c.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42.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 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④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2007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 ] 2.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

A、军事体育 B、体操训练 C、文雅教育 D、文法教育 [ ] 3.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学生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

A、结构课程理论 B、教育与发展理论

C、从做中学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 ] 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 B、夸美纽期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斯宾塞的《教育论》 [ ] 5.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

A、政治效益 B、技术效益 C、文化效益 D、经济效益 [ ] 6.教育要重视培养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 ] 7.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休体发展的影响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 ] 8.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

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标 [ ] 9.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

A、人格平等 B、主导地位 C、自主发展 D、自由发展 [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这为了保护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 ] 11.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 ] 12.“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 ] 13.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自我评价法 [ ] 14.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 ] 1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的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平行管理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促进学习化社会产生并带来教育观念变革的“终身教育”概念是以“、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

1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这说明教师工作具有明显的 性。18.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 》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19.教育实验法是教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在运用这种文法时可采取三种形式,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 实验。

20.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培养人才、宣传思想和。21.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

22.关于个体发展的动因,有人认为它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这种观点被称为内发论;而有人认为它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这种观点被称为 论。2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24.教育目的的制定既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制约,还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

25.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即必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26.课程评价主要有 功能、修正功能和决策功能。

2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性、简捷性和交往性四个方面。

28.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 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29.综合课大体上由、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环节组成。

30.测验的 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31.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矛盾运动,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 能力的教育活动。

32.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要素构成,其中受教育者既是受教的客体,又是 的主体,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

33.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特殊的,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34.在班主任工作中,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目标最能体现班主任作为 者所发挥的作用。

35.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37.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

38.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3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0.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41.学校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有位教育家曾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请你说明教师人格特征的内涵,并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特征。

43.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现在不知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动不动就是一顿骂,甚至打上几巴掌,有次把一个同学都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一些知识点不懂提出疑问,班主任就说了一些很刺激的话,然后课也不上了,坐到讲台上就向我们大发脾气,说什么400分以上的同学留下来听课,其他同学不愿意上课、听不懂的就滚到操场上玩去!让我们不上课,我想问她有这个权力吗?她曾经找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谈话,说“xxx,你看你脸皮蛮厚的,我从初一讲到你初三,你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说难听点就是死不要脸。”你猜猜我们同学管她叫什么?——变态老师!(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哪项德育原则。

(2)谈谈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

2007年教育学

1-5:B、A、D、C、D 6-10:C、B、C、C、B ll-15:A、D、B、A、D

16、生活

17、示范

18、论语

19、循环 20、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促进民主)

21、最近发展区

22、外铄

2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24、身心发展规律

25、道德修养

26、诊断

27、引导

28、新的问题情境

29、组织教学 30、效度

31、自我修养

32、道德实践

33、社会组织

34、设计

35、教职工

36、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1分)②同伴群体的影响;(1分)③师生的交互作用;(1分)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1分)⑤社区的影响。(1分)

37、①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1分)②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1分)③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1分)④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美学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2分)

38、①产生新的课程方案(1分);②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1分);③合目的性;(1分)④合科学性;(1分)⑤合发展性。(1分)

39、①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1分);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1分);③学生特点(1分);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1分);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分)。

40、①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1分)②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2分)③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2分)

4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激励;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42、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具体包括:①积极乐观的情绪;②豁达开朗的心胸;③坚韧不拔的毅力;④广泛的兴趣。

43、①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要点3分,论述2分)②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人。(要点2分,论述1分)③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2分)

2006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l、《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于《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春秋》 D.《论语》

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撰写的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是

A.家庭教育 B.社区教育 C.发明创造 D.学校教育

4、在校园文化的多种表现形态中,核心是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环境文化

C.学校精神文化 D.校园的组织制度文化

5、“揠苗助长”教育方式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原则 B.不平衡性原则 C.互补性原则 D.个别差异性原则

6、确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中国具体实际

7、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

A.权利平等 B.义务平等 C.知识平等 D.人格平等

8、在学生具有的权利中,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9、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

A.“知”是关键 B.“情”是关键 C.“意”是关键 D.“行”是关键

10、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依据的是 A.课程制定者 B.课程任务 C.课程功能 D.课程组织核心

11、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具有

A.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 B.强制性、普及性、民主性 C.强制性、阶段性、基础性 D.强制性、开放性、针对性

12、在学生认识发展的下列阶段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3、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应选择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启发法 D.练习法

14、内容型教学策略的两条主要途径是指

A.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B.结构化策略和生活化策略 C.问题化策略和全面化策略 D.生活化策略和全面化策略

15、班主任根据学校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设计时,最主要的是要

A.制定班级建设的目标 B.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 C.选择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D.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7、卢梭是启蒙时期的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在其作品《____________》中,他大力宣扬自然主义的教育理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18、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教育仍然具有____________性。

19、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它不但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____________,而且还能为教 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20、____________是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的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21、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____________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22、__________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它的制约。

23、搞“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担,是对学生____________权的侵害。

24、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向积极因素方面转化,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____________的能力。

25、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____________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26、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____________的总和。

27、三个层次的课程文件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____________。

29、教学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根本目的。

30、“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这句话说的是教学应当遵循_______________原则。

31、与人类的认识过程相比,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________的认识过程。

32、______________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33、在教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____________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等。

34、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____________中心”的领导方式。

35、在交往中,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的交往类型是按交往双方的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来区分的;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类型是按交往双方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不同来区分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37、遗传对个体发展有何意义?

38、简述学生应承担的主要义务。

39、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40、在课程实施中需要分析的教学任务通常包括哪些方面?

41、作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应如何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各方面都优秀的“全才”,而“全才”在目前社会条件下是很难有的,因而素质教育无法贯彻实施。

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43、传统教育倾向于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单一的传与受的关系,不适当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儿童中心主义又走向另—个极端,把教师降到从属地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正确地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06年教育学

1-5:C、B、D、C、A 6-10:A、D、D、D、C 11-15:A、B、B、A、A 17.爱弥尔 18.相对独立 l9.动力 20.成熟 21.差别

22.教育目的 23.身心健康 24.自我教育 25.因材施教 26.进程 27.教科书 29.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0.理论联系实际 31.特殊32.备课 33.分组教学 34.集体 35.数量多少 36.见P12-13 37.见P71-72 38.见P106 39.见P198-201 40.见P141 41.见P235 42.见P95-98 43.见P117-121

200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学生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是

A、身心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 ] 2.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运用了德育的 A、体谅模式 B、认知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D、价值澄清模式[ ] 3.班集体的核心队伍是指团结在教师周围的一批

A、优秀学生 B、进步学生 C、班队干部 D、积极分子 [ ] 4.“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个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A、可塑性 B、发展性 C、能动性 D、向师性 [ ] 5.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因素是

A、教育方针 B、政治经济制度 C、教育政策 D、科学技术 [ ]

6.班主任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都属于学校的

A、物质文化 B、环境文化 C、精神文化 D、组织制度文化[ ]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反映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个体实践 [ ] 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古代教育家是 A、墨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 ] 9.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康德 C、洛克 D、杜威 [ ] 10.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创新精神 B、艺术素质 C、思想道德 D、强健体魄 [ ] 11.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学方法改革 B、教育体制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学手段改革 [ ] 12.环境保护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它属于 22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科中心课程 13.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4.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说明学生认识的对象是 A、具体的 B、直接的 C、模糊的 D、间接的 15.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中,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是

A、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B、有利于统一教学进度与要求 C、有利于系统传授知识 D、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对应于小组讨论道德两难问题的不同阶段,教师的提问可分为引人性提问和_____________提问。

17.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_____的关系。

1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____________化。19.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____________化的过程。

20.教育对政治经济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为政治经济制度____________;它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它可以促进民主。

2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教育再生产____________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两方面来实现的。

2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__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2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的____________向积极的方面发生变化。

25.内发论强调个体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由身心____________决定。

27.马克思关于人的____________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8.安排课程丧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____________原则。29.在我国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文件中,_______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31.在教育史上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32.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________为基础。33.直观教具可分为____________和声像直观。

3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教学任务的类型数,可将课分为单一课和____________课。35.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班集体对学生有哪些教育作用?

38.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9.什么是广义的课程?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0.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41.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新年伊始,某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指导意见》正式在参加 课改的试验区推行。根据该《指导意见》,如果初中毕业生被确认孝敬父母,热爱劳动,参加升国旗仪式,平时学习表现优异、善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质疑,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成绩与问题,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并控制不良情绪等,都能为升学“挣分”。

根据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的理论来分析这一案例。

43.一天早上,李老师路过教室,发现王东海丢扫帚玩。当王东海发现李老师时赶忙用扫帚扫 地。李老师假装没有看到他丢扫帚,在上课时表扬了他早上到校自觉打扫教室,王东海脸红了。第二天,他真的早早来到学校打扫教室了,第三天、第四天„„在他的带动下,班上形成了谁早来就谁先打扫环境卫生的风气。(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教育方式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2)以李老师的做法为例谈谈应如何处理师生关系。2005年教育学

1-5:C、A、D、C、B 6-10:D、A、B、C、A 11-15:C、B、B、D、D 16.深入性 17.互动 l8.多样化 19.个体 20.培养人才 21.劳动力 22.教育规律 24.身心特点 25.成熟机制 27.全面发展 28.生理适宜 29.教科书 31.赫尔巴特 32.直接经验 33.实物直观 34.综合 35.班级授课制 36.见P227 38.见P43-46 39.见P122、P128-129 40.见P173 41.见P177-183 42.(1)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见P93-94。该《指导意见》较好地体现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分析略(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见P76。该《指导意见》„„分析略

43.(1)对学生以表扬、激励为主,因势利导,遵循了正面教育原则。爱护、尊重、信赖学生,遵循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2004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德育活动中,表扬与批评属于

A、说理教育法 B、自我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2.使受教育者形成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 A、随机性 B、方向性 C、双重性 D、条件性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走在发展的前面 D、抓住关键期 5.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第斯多惠 C、赫尔巴特 D、洛克 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是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春秋》 7.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C、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D、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8.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C、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9.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0.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1.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显学的两家私学是

A、儒家、法家 B、儒家、墨家 C、道家、墨家 D、儒家、道家 12.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洛克 13.下列说法不属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生活即教育 B、学校即社会 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生活 14.最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说法是

A、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 C、不陵节而施 D、导而弗牵 15.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A、德鲁克 B、凯洛夫 C、加里宁 D、苏霍姆林斯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___的关系。

18.教育史上,德国教育家____________率先明确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19.在教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20.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依据和评判标准是____________。

21.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____________性,各地学校必须严格执行。22.各种图表、模型属于直观中的____________。

23.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____________的活动。

24.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6.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____________。

2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_法。

29.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____________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30.____________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31.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___________。

32.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活动是____________。

33.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被称为____________。

34.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等。

3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____________、教学时间、设备条件以及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教学策略有哪些基本特性?

37.如何形成与培养班集体?

38.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39.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0.科学技术如何影响教育?

4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有一次,老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该老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老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

请用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分析教师应如何对待这种现象。

43.学期伊始,为了上好课,一位新教师特地搜集了许多特级教师的有关教案,准备照着这些教案的内容去上课。

试评价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

2004年教育学

1-5:D、B、C、D、A 6-10:C、C、B、A、B 11-15:B、D、A、C、A 16.(民主)平等 18.赫尔巴特 l9.班级授课制 20.教育目的 21.强制(性)22.实物直观 23.道德品质 24.教育问题 26.价值观念 28.练习(法)29.(道德)情感 30.班主任 31.专业素养 32.教学 33.教学原则 34.组织教学 35.学生(特点)

36.(1)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2分)(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2(3)灵活性。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1分)37.(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1分)(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1分)(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1分)(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1分)(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1分)38.(l)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分)(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1分)(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1分)(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1分)

39.(1)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2分)(2)学校教育使发展水平有差异的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有助于个体的发展。(2分)

(3)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1分)

40.科学技术不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且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分)

具体表现在:

A.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分)B.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1分)C.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1分)41.(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分)(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分)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1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1分)

42.(1)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大学生在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形成了寻求统一的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小学生思维活跃,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少,因此对该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3分)(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3分)A.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追求创新的意识。(2分)B.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他人不同的答案。(2分)43.(1)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该教师重视备课环节是正确的。(1分)

(2)备课应做好的三项工作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3分)A.教师首先应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而非仅仅阅他人的教案。(2分)B.教师应研究、分析所要教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学习习惯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如果照般他人教案,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的学生,必然使教学缺乏针对性。(2分)

C.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仅仅只有教案(即课时计划)必然影响教学的整体性。(2分)

第二篇:湖南省教师资格证2006-2011年真题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B)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C)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中的(C)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C)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D)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D)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C)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都是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A)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11、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B)

A、克伯屈 B、伯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12、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B)A、自我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D)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14、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C)

A、群体意识B、社交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合作能力

15、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A)A、代用制 B、自用制 C、长用制 D、暂用制

二、填空题:

1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7、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字 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18、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夸美纽斯于1657年发表的《 大教学论 》,被是近代最早的一教育学专著。

19、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可分为四大类:(1)知道是什么,(2)知道为什么,(3)知道怎么做,(4)知道谁有知识。20、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虽受制于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但同时它也具有 相对独立 性。

21、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人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 外铄 论。

22、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实现的。

23、国家的教育目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而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所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 教学目标。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

25、青少年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其发展具有潜在可能性和 可塑 性,因此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

26、现代师生关系模式主要有两种,相互作用 模式和社会体系模式。

27、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要求,也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了课程设计要符合发展 性的基本要求。

28、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国家、地方和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29、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 教学,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此为中心。

30、课的结构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综合课大体由五个环节构成: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31、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班级授课制。

32、在我国中学常用的教育方法中,通过创设良好情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称为 情感陶冶 法。

33、在当前班级管理中,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常常偏重于 专断 型。

34、班主任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35、世界各国都将 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管理,就管理体制而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 中央和地方合作 制。

三、简答题:

3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①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②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③促进政治民主化

3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8、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建立很好的师生关系?

答:①树立新型的师生观②建立教师威信③善于同学生交往④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39、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

答: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②教师的特征③学校的特点④校外环境 40、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气氛热烈

41、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发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四、论述题 :

42、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佻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答:①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②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a.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c.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43、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答: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 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④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

1、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B)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2、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C)A、教育实验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个案实验法

3、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B)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4、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D)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学

5、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C)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6、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A)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7、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A)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8、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A)

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

9、学生的知识还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学习理论是(D)

A、联结学习论 B、认知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论 D、建构学习论

10、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下列哪种动机(B)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认知性动机D、交往性动机

1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C)

A、触类旁通 B、闻一知十 C、照本宣科 D、温故知新

12、合作学习体现了资源管理学习策略中的(D)A、时间管理策略 B、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他人支持策略

13、在创造分类中,区分真创造与类创造的主要依据是(C)A、产品的独特性 B、产品的新颖性 C、产品的价值意义范围 D、产品的清晰性

14、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B)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

15、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A)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基本规律的科学。

17、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来概括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即:教师成长= 经验+反思。

18、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个体获得 自我同一性 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人格成熟期。

19、归因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 结果的原因归究。

20、早期的 形式训练 迁移理念认为,学科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某种心理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2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观念,多具有自发性、顽固性、隐蔽性和 广泛性 等性质特点。

22、根据技能的分类,快速阅读属于 心智或智慧(智力)技能。

23、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练习。

24、做笔记是学习时常用的一种 精加工 策略。

25、人们对越熟悉的事物,越难灵活地想到可能的新途径,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 功能固着。

26、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和 创造性想像。

27、已有研究指出,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为 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8、研究显示,中学的 初中二年级 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9、个体的从众行为通常具有 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 意义。

30、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只能用耳朵听、眼睛看,不能随便动口、动手,一旦违背要求,就采用训斥与压服方法来课堂的“稳定”。教师的这种领导方式属 集权型 类型。

31、某学生因性格太内向,不大和同学交流而影响到其学习成绩。他这种行为问题,主要属于 内向退缩型 行为问题。

3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的重点是 预防。

33、影响学生品德学习的条件主要有: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 同伴群体。

34、通常,学校里的学科学习无度主要属于对学生进行 标准或自我参照测评。

35、班图拉认为,强化有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 替代 强化三种。

三、简答题:

36、简述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

答:①对活动的反思②活动中的反思③为活动反思

37、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①学习者的心向②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③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38、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答:①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②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③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9、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答:①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②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进行合理复习40、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生成性原则④效能性原则

4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①情绪稳定、乐观②人际关系和谐③人格完整④正确的自我观⑤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⑥行为合理

四、论述题:

42、试运用品德心理的有关观点分析:为什么有时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品德观念教育,但收效甚微?

答:①指出“苦口婆心”实质上只是重视“说道理”,即道德认识教育。②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阐述品德结构及关系,并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③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促进品德结构的各方面都整体的参与、受影响。

43、试述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

答:①指出有效即积极迁移。②具体方法a.在真实情景中学习b.注意最初的学习程度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d.教授学习方法

2007年教育学考试试卷(中学)

一、选择题:

1、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B)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2、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A)

A、军事体育 B、体操训练 C、文雅教育 D、文法教育

3、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D)

A、结构课程理论 B、教育与发展理论 C、从做中学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C)A、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斯宾塞的《教育论》

5、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D)

A、政治效益 B、技术效益 C、文化效益 D、经济效益

6、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C)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7、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说明了(B)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8、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有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C)

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标

9、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C)

A、人格平等 B、主导地位 C、自主发展 D、自由发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为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B)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A)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12、“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D)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B)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自我评价法

14、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A)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的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D)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平行管理

二、填空题:

16、促进学习化社会产生并带来教育观念变革的“终身教育”概念是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

1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这说明教师工具具有明显的示范性。

18、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19、教育实验法是教育学研究的常用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可采取三种形式,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

20、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培养人才、宣传思想和促进社会民主化。

21、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2、关于个体发展的动因,有人认为它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这种观点被称为内发论;而有人认为它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这种观点被称为外铄论。

2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教育目的的制定既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制约,还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25、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即必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26、课程评价主要有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和决策功能。

27、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和交往性。

28、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新的问题情境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29、综合课大体上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环节组成。

30、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31、学校德育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矛盾运动,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32、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要素构成,其中受教育者既是受教的客体,又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

33、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34、在班主任工作中,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目标最能体现班主任作为设计者所发挥的作用。

35、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教职工。

三、简答题

36、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答: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②同伴群体的影响;③师生的交互作用;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为;⑤社区的影响。

37、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

答:①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性的能力;②培养学生鉴赏性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③发展学生创造性能力;④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

38、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答:①产生新的课程方案;②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③合目的性;④合科学性;⑤合发展性。

3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①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40、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答:①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②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③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

41、学校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激励;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四、论述题

42、有位教育家曾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请你说明教师人格特征的内涵,并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特征。

答: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具体包括:①优良的个性品质a积极乐观的情绪b豁达开朗的心胸c坚忍不拔的毅力②积极的创新品质a创新教育观念b创新教育能力。

43、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现在不知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动不动就是一顿骂,甚至打上几巴掌,有次把一个同学都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学生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一些知识点不懂提出疑问,班主任就说了一些很刺激的话,然后课也不上了,坐到讲台上就向我们大发脾气,说什么400分以上的同学留下来听课,其他同学不愿意上课、听不懂就滚到操场上玩去!让我们不上课,我想问她有这个权利吗?她曾经找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谈话,说:“XXX,你看你脸皮蛮厚的,我从初一讲到初三,你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说难听点就是死不要脸。”你猜猜我们同学管她叫什么?——变态老师!

(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哪些德育原则。(2)谈谈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

答:①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②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人;③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200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中学)

一、选择题:

1、某教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本地区十几所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C)

A、实验研究 B、个案实验 C、描述性研究 D、实验室实验

2、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B)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3、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于(D)

A、自我认识 B、自信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4、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A)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5、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B)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6、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C)A、认知的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7、学生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D)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8、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C)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

9、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B)A、过度学习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0、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A)

A、设置目标 B、列提纲 C、寻求同学帮助 D、做笔记

1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A)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资源管理策略

12、划线是阅读常用的一种(B)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

13、在解几何证明题中,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A)

A、反推法 B、算法式 C、简化法 D、类比法

14、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A)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5、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A)A、参与式 B、监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二、填空题:

16、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1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前后著书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学习心理三大问题。

18、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份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9、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慌的阶段划分理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

20、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观,教育中使用的“警告”,属于负强化。

21、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究学习,如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评价问题解决的途径以及如何批判性地思考等。

22、马斯洛认为每人都有七种基本需要。由于它们的主要作用和特点不同,这些需要又可分别归属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自尊的需要就归属于 缺失 需要。

23、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 共同原理进行概括。

24、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 的学习。

25、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知识直观方式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26、在学习的策略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策略与其头脑中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以便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熟练的运用,这是遵循了策略教学的 内化性原则。

27、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可将创造分为真创造与 类创造。

28、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29、在知识学习中,正例通常包含了事物的 本质特征。

30、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主要属于结构良好 问题。

31、已有的研究认为,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是 有一定相关得非线性 关系。

3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尤为重要

33、卢家梅等指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 隐匿性与突发性、多元性与单一性、无知性与盲目性等特点。

34、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 三种。

35、教学测评可分为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三、简答题

36、简述布鲁巴奇等提出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①写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

37、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①教学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②教学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方式③教学手段与学生认知差异相适应。

38、简述有意义言语学习的条件。

①学生应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材料应有逻辑意义③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可利用适当观念

39、简述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①创设开放、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②注意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③引发认知冲突④鼓励学生交流

40、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①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②自我意识增强③品德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结构更为完善

41、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①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②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③学生能自我管理

四、论述题:

42、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学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答:①增强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②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③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

43、试述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答:①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规律;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③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④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2006年湖南省教育学试卷

一. 选择题(自己打字的,所以省去了选项,直接标出答案。)1.《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于《四书》范围的是(《春秋》)。

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撰写的(《大教学论》)。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4.在校园文化的多种表现形态中,核心是(校园的组织制度文化)。5.“揠苗助长”教育方式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原则)。6.确定我国社会注意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7.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8.在学生具有的权利中,最主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

9.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行”是关键)。10.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依据的是(课程功能)。11.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12.在学生认识发展的下列阶段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13.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应选择(谈话法)。

14、内容性教学策略的两条主要途径是指(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15.班主任根据学校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设计

时,最主要的是要(制定班级建设目标)。

二、填空题

16.普通教育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17.卢梭是启蒙时期的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在其作品(《爱弥尔》)中,他大力宣扬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18.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教育仍然具有(相对独立)性。19.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它不但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20.(成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的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21.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22.(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收到它的制约。

23.搞“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担,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权的侵害。

24.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向积极因素方面转化,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25.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26.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27.三个层次的课程文件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8.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9.教学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30.“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这句话说的是教学应当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1.与人类的认识过程相比,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009年湖南省教育学真题回忆(只有5个选择题不记得)

这是我21号上午考的,趁着没忘记,晚上就发上来了,供没考好者和后来者复习参考,页码标记是针对湖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教育学》。

(全靠回忆,遣词造句不一定完全一样,但答案和大概题干绝对没有记错)

一、选择题(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

1、我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2、小学生的教育多运用直观教学,中学生可运用抽象教学,这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的规律。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教师不可辱骂、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是因为学生具有(人格尊严权)。

5、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是测验的(效度)。

6、培养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是德育的(思想)教育。

7、下列(英国)的学校行政管理模式是采取中央与地方合作制的。【备选项有: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

8、埃德加·富尔在其(《学会生存》)一书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

9、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发现教学是(布鲁纳)提出的。

10、第一次提出教育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是(亚里士多德)。

二、填空题:(20个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3、近代最早的一步教育学专著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4、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形成对比的,应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第三章P50

6、教育目的的层次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7、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8、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在道德上是(促进)关系。

9、教师的领导方式有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10、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叫(谈话法)。

11、课程评价的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CIPP模式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2、教学过程有(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3、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4、教学策略有内容型、形式型、综合型和(方法)型。

1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是(知)、情、意、行。

16、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有社会、儿童和(知识)。

17、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相对稳定性、(专门性)。

18、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19、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20、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不稳定性。。。(不太记得了)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6个,总分30分)

1、与原始社会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相比,现代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内容日益科学化

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3、教科书的编写遵循什么原则?第七章p163 答:⑴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⑵强调不同的基础性。

⑶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⑷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⑸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同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4、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p206(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5、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答: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6、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什么?【第9章】p213(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四、论述题(2个题,每题10分,共20分)【只回忆大概内容】

1、某学校一宿舍灯不亮了,学生请了电工,原来是灯泡坏了,电工换了灯泡就行了。学生说,原来是灯泡坏了。不久,灯泡又不亮了,学生检查不出原因,又请来电工,电工检查出是保险丝烧坏了。学生说:在物理课上我们也学过这些知识,为什么就不会运用呢?请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理论,分析此例。p189-p190

2、一位教师说他的学生太不懂事,不打他,他就老犯错。学生却说,老师把我们管得像犯人,有时候我们躲着她,即便知道错了,我们也要与她作对。运用德育原则的理论,分析此题。p244-p247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 育 心 理 学(中学)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

A、动物 B、人类 C、学生 D、儿童

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时,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下列哪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A、认识定义的符号 B、熟练的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

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感

6、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下列哪类自我意识()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7、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

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上渴 D、近墨者黑

9、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D、认知策略学习

10、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后,掌握了“四边形”概念。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

11、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问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12、“闻一知十”属学习中的 现象()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13、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班图柆

15、“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下列哪种社会心理效应的表现()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激化 D、从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法有、自然实验研究。

17、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咶能力、教学 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

18、在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初中阶段正好处在少年期,高中阶段正好处在 期。

19、在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随年龄增加,的影响越来越强。2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 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21、条件学习有经典条件学习和 条件学习两类。

22、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新旧知识的同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 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还是对现实的准确表现,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具有 性。

24、班图拉将人们事先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种任务的估计称之为。

25、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可因学生的 而异。

26、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 理论。

27、在课堂教学中,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直观材料,这种直观方式属 直观。

28、根据技能的分类,“默读”主要属于 技能。

29、阅读时的“划线”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策略。

30、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算法式的和 式。

31、观察学习和 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32、在个体品德的构成中,道德 是其品德的核心部分。

33、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及普及心理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34、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被称之为。

35、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和 问题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37、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39、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4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1、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3、有些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专门开设了学习策略课程,但发现这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试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来分析之。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 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A、《学会关心》 B、《学会做事》 C、《学会生存》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A、弦琴学校 B、鸿都门学 C、国子监 D、航海学校

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A、加拿大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D、学生亚文化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5、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

16、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是近代以__________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17、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__________ 从而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8、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相对稳定性和__________性等特点。

19、普通教育学有两大基本任务,分别是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学的__________。20、1657年发表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大教学论》的学者是__________。21、20世纪上半叶,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与赫尔巴教育学形成对峙的教育理论,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__________教育理论。

2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性。

23、教育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

2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在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最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论和__________本位论。

25、从层次来看,教育目的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 __________。

2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能力。

2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关系。

28、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儿童和__________。

29、常用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和__________评价模式。30、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包括:_____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3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32、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综合型和__________型四种主要类型。

3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情、意、行。

34、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叫__________。

35、班主任的领导风格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__________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3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9、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40、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了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这个案例。

43、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也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请运用德育的原则,谈谈这个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的问题。

湖南省2 0 1 O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遍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 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用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一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问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 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的 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16.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和 作用。

17.在科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中,着重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测量》和 三大问题。

18.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提出的学习类型有:言语信息学习、心智技能学习、动作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和

19.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观,学习中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词清楚地表达新概念的主要特征时,该学生已在其头脑中建立起了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 联系。

20.通常,动机可引起个体的行为。这是动机的 功能之表现。

2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者的心向和定势。22.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来感知事物,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直观。23.从迁移的性质和发生的方向看,倒摄抑制属于 迁移。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策略。

25.“我们能熟练地操作该知识,但不一定能清楚地说出它”,这讲的是 知识。26.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途径)是 27.在学习策略的分类中,记忆术属于 策略。

28.根据问题的清晰性分类,研究性学习中涉及的问题多属于 问题。29.根据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一个高智力者,其创造性 30.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 构成。

31.根据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学校中的课外兴趣小组属于 群体。32.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等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变化的力量统称为群 体

3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当学生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应使其动机强度控制在 水平。

34.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 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3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重视和关注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对学生个体的表现关注较少。据此该教师现在主要处在成长阶段中的关注 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帮助学生建构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37.简述迁移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作用。38.简述错误观念的主要性质特点。39.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40.简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4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42.试述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题型分析

试卷结构

总分:100

时间:150分钟

题型比例:选择题20×2` 填充20×1`简答题5×6`论述题1×10`

难度:低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六个转变: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现象,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态度。

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3、改变课程难、繁、偏的现象,强化与现实结合。

4、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的能力。

5、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变教学实践的过程。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现学校地方国家共同管理。

二、课程结构:

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数、外、科学或物化生、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积极实行学分制管理,05年秋天江苏省高中开始实行学分制。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城市普通中学要逐步开展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国家、地方、学校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六、课程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

七、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八、教师的培训与培养: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技术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

新课程时间安排: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要进入新课程。

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高中课改:

1、在课程结构上,新的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者构成,其中学习领域规定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八个大的学习领域,在学习领域下设具体的科目,在科目下设置模块,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划分三个层面内容,从学习领域到科目再到模块不断细化。

2、在课程内容上每个科目都规定必修系列与选修系列的内容。

3、在课程评价方面

①首先要合理有序的安排课程

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③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④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关于课程结构调整的三个基本原则: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结构

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

教育理论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

教育理论选择题在性质上是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择概率占1/4。给出四个选项答案,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在试卷题型整体结构中,选择题为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约占总分的l/4,不可忽视这类问题。

从内容上看,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我们在明确了选择题内容的这种针对性后,在命题方式上,要看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是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是什么”。比如,利用伪装防止敌机轰炸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经过分析,正确回答应是选择性,而非知觉的理解性或整体性。其次,关于对一些所谓“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是选择题在命题方式上又一显著特点。比如: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性格,而非能力或气质;教师劳动的根本特点是什么?“根本”特点并非劳动的复杂性或间接性、而是对人的培养。我们查阅了历年的试卷。有一点提醒你,选择题中第一小题都问某部教育著作的作者为何人?在给出四位教育家名字的选项中,让你选择出一位。比如:《教育漫话》的作者应是洛克,而非其他教育家。这类题不难,多注意一下就行了。开卷第一题答好,可以立即增强你考试的信心。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

掌握了选择题题型特点和命题的基本方式,还需要有相应的解题技巧。

1.排除法:把明显不正确的选项先排除掉,逐渐缩小范围,集中思考,有助于正确答案的选择。

[例]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特征?()

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

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内容

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

古代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抓住这一特征,首先排除掉B点,因为讲授相同内容是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其次,排除掉A点,固定的修业年限是学校制度的特点。个别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互不相同性,D点虽说的是知识程度不同,但学生的年龄相同,因之也应排除。正确选项就是C。

2.“正本清源”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不好排除,这时对选项的本义可以回忆思考,能使你摆脱困境。

[例]一支白粉笔,无论是在明处还是在稍暗处,人们都会知觉它是白色粉笔,这是利用知觉的下列哪种恒常性?()

A.大小

B.形状

C.颜色

D.亮度

问题出在“颜色”和“亮度”判断上,错误是选作颜色恒常性。根据正本清源法,白色不是颜色,只是亮度,正确判断是D。

3,联想推理法:选择题的选项如果是年代,就要通过联想推理法解决,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著名事件,有什么杰出人物和思想,然后才能有把握的进行选择。

[例]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始于()

A.1840年

B.1879年

C.1902年

D.1918年

寻找答题线索,这时至关重要。1840年是鸦片战争,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1918年十月革命,都与心理学产生无直接联系。在这种基础上,可集中对1879进行联想判断。冯特是德国有名心理学家,其贡献是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联想到这一切,再根据“心理学发展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说法,就可判断是B。

对有些选择题实在回答不出,可以进行猜测,这也是一种应试能力。实际上命选择题时,出题的人已把猜测的可能性估计在内了。

二、填空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填空题题型特点

在试卷中,填空题是另一类重要题型,分为9道小题,每小题只留有两个填空,这是填空题形式的主要特点。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是填空题内容上的特点。

(二)填空题解题技巧

(1)填空题本身有文字描述,给你实际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要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答题。

[例l]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______计划、课题计划和______计划。

在这道题中,课题计划对你是一个提示,明确了范围,举一反三,可很快填出答案来,这就是“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例2]高级社会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主要有道德感、______和______等三种。

同样的方法,这道题以道德感出发进行思考,答案应填“理智感”和“美感”。

(2)原理和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

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遇到这类问题,当你突然一下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到个别,填出关键词。

[例1]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组织学生的______,统一______的过程。

这个问题是一条德育规律,我们已记住了它,把规律只需复述一下,答案就自然在脑海浮现出来。这个方法很有效,让你想起关键词应是“活动和交往”及“多方面教育影响”。[例2]心理是______的机能;心理是______的反映。

用复述法,可立刻答出来,这儿应填的关键词是“人脑”和“客观现实”。

(3)教育理论中一些内容,既不好命为选择题,又不宜出成问答题,而这些内容又要求你必须掌握,则最可能命为填空题,复习时应当注意。

[例l]综合课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这五个知识点,可任意抽掉两点变为填空题。

[例2]人的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这些要点,同样可抽出两点命为填空题。这反映出命题的一种方式。填空题中的这类问题最不好回答,所以,我们对这类问题要多加注意。

此外,凡是含有两个知识点的问题更容易被命为填空题,这是由填空题的出题形式特点决定的。

[例3]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______和______的反映。

答案:“概括”和“间接”。

[例4]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启发式”和“注入式”。

填空题要求只填两个知识点,这类问题正好符合这一命题要求。

最后,课程中的重点概念也倾向以填空题方式来考察。

[例5]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______。

答案:总体系。

[例6]动机是一个人与满足某种需要有关的、发动和维持活动的______,是______的具体表现。

答案:“内部动力“和”需要”。

凡此种种,有了这些知识,就有利我们形成较好的解决填空题的技能。

三、简答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简答题题型特点

在试卷中,简答题在总成绩中所占分值最高。考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对简答题的回答情况。简答题涉及的都是较大的问题,让你阐述一种观点,或者对某种理论作出解释,也可能是提供证明,有一定的系统性。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论点或根据不可遗漏。简答,这既是简答题内容上的要求,也是这类题的题型特点。

(二)简答题解题技巧

(1)对已有的科学事实和观点做出肯定,阐明其具体表现,这是简答题中比较好对付的一类问题。在回答中,只要说明“是怎样”,就可以了。

[例]教学为主的标志是什么?

当然就这么回答:“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

(2)比较难的一种问题,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对这类问题,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回答就可能出现错误。

[例]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只有这样答才严密:

①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②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和经验;

③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

④要将词与感性材料相结合;

⑤正确下定义;

⑥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3)最多一类问题,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对这类问题,关键把道理讲清楚,看你的论据是否全面。

[例]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就是这种性质的问题,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

(4)还有一种特殊问题,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回答这类问题,语言必须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就达到了题目要求。有时,最好的办法和策略,就是叙述概念,自然把差异说了出来,不必再写什么。

[例]再认和回忆有什么不同?

这时叙述概念:“再认也叫认知,是对过去感知过的对象再接触时,有熟悉感,知道它是知觉过的对象”;“回忆也叫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对象不在主体面前,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过程”。这样两相对照,就是一种差异显示。

(5)在简答题中,最简单的是一些记忆性问题,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你整体把握。一个问题,回答的要点多,是这类问题的特点。

[例]我国普通学校应当遵循哪些主要教学原则?

答案要全面,得写出全部七个原则:

①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③直观性原则;

④启发性原则;

⑤循序渐进原则;

⑥巩固性原则;

⑦因材施教原则。

这必然是一道7分题,一条原则一分,每个原则不必解释,否则,会影响整个应试速度。应当注意,我们统计发现,这类问题多出在教育学部分的内容中,心理学部分则少见,因此,准备这类问题要有侧重点。

四、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的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

论述题的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从论述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学科水平。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就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

[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互相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

(3)能否用教育和心理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又一个方面。根据理论,如何去做?

[例]按照心理学对能力的分类,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能力?

显然,只有懂得了能力分类知识,才能指导教育实践,还表明这是一种理论运用,这是关键所在。其回答是:

①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应培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②按照能力的功能,应培养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③按照其所参与活动的性质,应培养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4)对一种教育观点或新生事物作出评价,是论述题中最难的一类问题。要会分析,指出优点和可能存在的弊端。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好能自由发挥。当然,这种发挥要符合教育原理或心理规律,不能偏离主题,应当防止出现这种错误。

[例]评论“分层教学”?

经过分析,可从两方面肯定这一新生事物:

①此举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②可以避免能力分组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但是,分层教学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而且,分层的标准难以掌握。这就又指出了缺点。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___阶段、__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______提出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和____。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_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

7、1902年通过了“___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_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____”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____的骨干作用和抓好____的转化工作。

11、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A 发展方向

B 发展阶段

C 发展结果

D 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的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15分)

1、教育目的2、教学大纲

3、集体舆论

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2分)

2、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10分)

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萌芽、创立、发展

2、教学活动

3、布鲁纳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9、实用性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10、优秀生、差生

11、缺陷矫正 早期干预

二、不定项选择

1AC 2B 3ABCD 4ABCD 5A 6C 7C 8A 9AB 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四、解释名词

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3、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五、简答下列各题

1、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2、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 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

4、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六、论述题

1、提示: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意义: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崐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崐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

在教学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现二者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2、提示:问题有:1)重知识轻能力 2)片面追求分数 3)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4)制约教学改革。

改革做法: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七、实例分析:

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二)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___。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___、教育的生源起源说、___、___。

3、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____、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____。

4、______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6、190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_______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家长会、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15分)

1、学制

2、课堂教学

3、学校教育

五、简答下列各题(共15分)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10分)

2、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12分)

七、实例分析(8分)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吗?)

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问题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4、上课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1B 2C 3B 4D5D6A 7B 8D9C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

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正确。

四、解释名词

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五、简答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六、论述题

1、答: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2、答:(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和热爱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等方面。

(2)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3)恰当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

七、实例分析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篇: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

D.社会课程

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因材施教

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陶冶法

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艾宾浩斯遭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先慢后快

B.匀速加快

C.先快后慢

D.匀速减慢

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5.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

A.团体警觉

B.替代强化

C.最小干预

D.处理转换

16.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先行组织者

D.自我差异性

18.郭阳同学近来总是不由自主地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19.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A.鼓励合作学习

B.给予积极期望

C.提出纪律要求

D.引导发现学习

20.“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21.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

A.教学责任感

B.教学幸福感

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3.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25.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会带我出去旅游了。”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

……反思中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几位学习后进的学生。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我问他们,如果要你们选择一样的话,你们想要哪样?想不到大家都选择奖状。于是,我说:“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

”“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他们终于在同学中抬起头来了。

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下个月能取得“月明星”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上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会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将开展的义务劳动策划一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解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一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于是,这些原来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问题:

(1)该班主任老师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2)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8分)

31.材料:

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在学校,取得好成绩事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及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融洽。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他非常恨自己,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该怎么办。

问题:

(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10分)

(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8分)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所以此题选择A。

2.【答案】C。解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发现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瓦

·根舍因。所以此题选择C。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所以此题选择A。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题干所述“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D。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题干中,量变导致质变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因此正确答案为C。

6.【答案】C。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之间是平行的,既不对应,也衔接。答案为C。

7.【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对象划分,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题干中,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8.【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采用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分科课程。故选A。

9.【答案】B。解析:我国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

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故本题选B。

10.【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故选D。

11.【答案】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属于品德评价法。故本题选B。

12.【答案】A。解析:有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题干中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去听课,是有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有意注意。故选A。

13.【答案】C。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故本题选C。

14.【答案】D。解析:解析:精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题干中学生把上课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做笔记,属于精加工策略。故选D。

15.【答案】A。解析:团体警觉是指在讲演和讨论期间,老师用来鼓励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提问方法。题干中钱老师先提问后请答,让全班同学思考,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整个思考过程中保持注意力,属于团体警觉。

16.【答案】A。解析:胆汁质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题干中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有明显外部表现,与胆汁质的特质相符。因此,此题选A。

17.【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题干中的张老师所考虑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为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

18.【答案】C。解析:强迫症指的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题干中郭阳同学表现出的行为属于强迫行为,所以他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

19.【答案】B。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对学生应该给予积极期望。

20.【答案】A。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1.【答案】D。解析: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题目中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可见李老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这四个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非教育。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3.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四项任务。因此,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说法是错误的。

24.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错误。根据耶克斯—多德森认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而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5.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或倾向。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因此品德的形成受情感的影响说法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27.参考答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28.参考答案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29.参考答案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遵循了德育原则的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具体表现在:

①做到了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该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班主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后进生,并通过学生擅长的方面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改变以前不爱学习、不努力的现状。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学习,成绩也提升了很多。

②做到了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自己擅长的方面,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一点一点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努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提升。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主任积极信任、相信后进生也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所以采用写下优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改变。

(2)首先,该老师运用了品德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材料中老师通过选举“月明星”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变自己的小缺点,正是体现了这一方法。

其次,该老师运用了道德修养法。道德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变及行为控制。材料中老师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长,通过发挥特长成为月标兵,最终通过优点来带动缺点,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最后,该老师也运用了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材料中老师对于学生达到“月标兵”的标准更加严格和细致,每位同学也在老师的要求锻炼下形成了,优秀的品质,也能体现这一方法。

31.参考答案

(1)①情绪的爆发性和+-冲动型。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的猛烈爆发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情感情绪冲破理智的意识控制,淋漓尽致地显露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爱、恨、不满或恐惧、绝望等情绪。材料中,小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学校生活、与同学交往以及与父母沟通上都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冲动的一面,这些都体现了小辉情绪发展的爆发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②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心理学家曾把处于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情感情绪形象地比喻为“像一个钟摆”,在寻求平衡点的过程中摇晃于两极之间,这主要与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关。材料中,小辉情绪来的快,变得也快,正是不稳定性的体现,并且取得好成绩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非常和极度等都体现了其情绪的两极性。

(2)①敏锐觉察情绪,只有首先觉知自己的情绪及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适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适当的反应,进而给情绪一个转化的出口。②平和接纳情绪状态③正确调整情绪④有效表达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合理宣泄情绪。⑤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包括:宣泄: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人的情绪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如放松训练、气功、瑜伽等;转移:是从主观上努力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良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自我调节方法;调节认知功能:主要是运用艾利斯ABC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改变认知。对自己习惯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重解,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以更宽广的视角理解自己和他人

;积极的自我暗示:指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以及答案

08年《中学教育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里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

D.综合课程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认为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方面出发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敎为主导、学为主体论

D.双主体论 8.()世纪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A.15

B.16

C.17

D.18 9.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奖惩激励法 10.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

A.课堂教学

B.班

C.课

D.时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

A.教学大纲

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学目标 17.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可接受原则 19.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20.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育人性

D.量力性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

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 2.教师的职业形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道德形象和文化形象

B.教育者

C.政治形象

D.人格形象 3.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是()

A.说课

B.调查问卷

C.评教

D.考试

4.师生关系是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关系类型()

A.社会关系

B.伦理关系

C.伙伴关系

D.教育与心理关系

5.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集中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A.学习的组织性与依赖性

B.学习的间接性与基础性

C.学习的被动性

D.学习的积极性 6.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是()

A.以评价促发展

B.自主发展

C.职前教育

D.入职培训 7.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

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8.以下属于文字教材的是()

A.图表

B.讲义

C.课件

D.磁带

9.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A.充分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B.按时进行家访 C.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教学

D.面向每一个学生 10.下列属于教育学的专业期刊的是()

A.《教育研究》

B.《中国教育学刊》

C.《中国教师报》

D.《中国教育报》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师劳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2.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3.“课程”与“课”是同一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4.学校的建筑属于显性课程。

()5.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6.“传授—接受”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8.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9.班风属于班级的成文制度。

()10.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会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四、简答(每小题6分,四选三,共18分)1.上课的常规要求有哪些? 2.板书的设计策略是什么?

3.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4.学生作为人与作为学习者的本质属性各是什么?

五、论述(12分)

确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有哪两大类?就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谈谈你的看法。

六、案例分析(20分)

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

父亲易任同中国所有的父母一样,他对儿子易男抱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对其管教十分严

厉,稍有不从即予以重罚。但是其母亲却对儿子宠爱有加,言听计从。长此以往,易男从小就学会了“阳奉阴违”。在父亲面前他表现的很温顺,对人有礼貌,一旦父亲出门在外,则性情粗暴,蛮横无理。

父母离异、父亲再婚以后,易男对生母的依恋使得对继母异常怨恨,他经常以逃学上网吧或故意夜不归家予以报复。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他交朋友、货物贸易、行侠仗义,甚至随心所欲的“杀人越货”。对此,父亲易任及其继母除了简单的打骂之外无他。最终,易男离开了学校,离开家庭,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成了一个多次伤害他人的少年抢劫犯。

1.试根据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对案例中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2.就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其它因素而言,都在教育活动中处于()

A.主体地位

B.主要地位

C.重要地位

D.基本地位

2.活动课程论是和学科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这种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洛克

C.斯宾塞

D.杜威 3.“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

B.修养

C.陶冶

D.锻炼 4.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行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5.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昆体良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6.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规模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方法 7.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A.主动作用

B.主导作用

C.领导作用

D.能动作用 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9.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动性、反思性、日常性和()

A.理论性

B.系统性

C.实践性

D.基础性 10.最先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是()

A.高尔基

B.加里宁

C.第斯多德

D.乌申斯基

11.初中学生的年级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区别施教,其中初中一年级是中学生生活的()

A.关键期

B.适应期

C.过渡期

D.选择期

12.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

A.教学文件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指南 13.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社会本位学说

C.儿童本位学说

D.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育人功能

D.政治功能 15.创立了被史学家称为“产婆术”的谈话法的教育思想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昆体良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16.教学过程始终具有()

A.教育性

B.生产性

C.间接性

D.引导性

17.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

A.集体主义品质

B.爱国主义品质

C.共产主义品质

D.道德品质 18.宣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福禄贝尔

C.夸美纽斯

D.陶行知 19.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

C.洛克

D.孟禄 20.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智育

B.教学

C.自学

D.德育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1.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A.人格感化

B.艺术陶冶

C.座右铭

D.示范晄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是()

A.班级管理的贯彻者

B.班级情绪气氛的调控者

C.班级管理的监督者

D.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3.社区文化包括()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生活文化

D.制度文化 4.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儿童为中心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发扬教育民主 5.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A.发展方向

B.发展阶段

C.发展结果

D.发展过程 6.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

A.新授课

B.实验课

C.巩固课

D.练习课 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A.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功能

B.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功能 C.促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展

D.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

B.苏格拉底

C.亚里斯多德

D.柏拉图 9.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校外指导 10.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普及性

B.公益性

C.阶级性

D.国际性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

()2.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3.讲授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方法。()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思想品德过程。()5.“课”是班级教学的基本单位。

()6.教学模式是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的汇编。

()7.德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8.阶级性是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9.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

()10.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将自身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四、简答题(四选三,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怎样备好课?

3.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有哪些? 4.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要求。

五、论述(12分)

试析21世纪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六、案例分析(20分)

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教育学有关原理分析该案例。

模拟试卷二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论语》

B.《劝学》

C.《学记》

D.《进学解》 2.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3.启发性教学原则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这一著名的教育要求是由大教育家()提出来的

A.苏格拉底

B.孔子

C.王夫子

D.孟子 4.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A.积极作用

B.影响作用

C.制约作用

D.导向作用 5.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6.教育产生于()

A.物质生产劳动

B.人的心理需要

C.生物的本能

D.人的模仿 7.一般认为,思想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是()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的著名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卢梭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主动性和示范性

B.个体性和集体

C.复杂性和繁重性

D.长期性和长效性 10.主张“不论我们选择敎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布鲁纳在他的著作()一书中提出的。

A.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B.教育过程

C.教育过程最优化

D.教学与发展 1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行政工作

B.公共关系

C.教学工作

D.总务工作

12.赫尔巴特被称作是()

A.传统教育学派的奠基人

B.现代教育学派的奠基人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

13.一种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和确认事物的因果联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教育实验 14.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5.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16.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17.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8.决定人才质量和规格的因素是()

A.教学方法

B.教学计划

C.教学目的 D.课程建设

19.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为()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20.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由于古代社会()A.教育规模的限制

B.教育数量的限制

C.教师水平的限制

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

A.“教育即生长”

B.“学中做”

C.“做中学”

D.“教育即社会” 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

A.学生成绩

B.学生品德

C.学生个人

D.学生集体 3.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规范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4.直观的具体手段主要有()

A.感性经验

B.模拟直观

C.间接认识

D.语言直观 5.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凯兴斯坦纳

B.涂尔干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6.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学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A.夸美纽斯

B.赞可夫

C.罗杰斯

D.赫尔巴特 7.小班教学在实施中应注意()

A.教师包班而不分科任教

B.因材施教

C.学生机会

D.分层管理 8.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A.谈话法

B.复习课

C.单一课

D.综合课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学》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D.卢梭的《爱弥儿》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以下权利()

A.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C.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D.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的教育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2.由于个别教学便于因材施教,因此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3.学科设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4.“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我国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5.“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7.课程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总称。

()8.新课程追求教学目标的三维统一,即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

()9.教学课例的表达形式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

()10.体谅模式的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向学生表明:关心的方式是愉快的方式。

四、简答题(四选三,每小题6分,共18分)1.怎样上好一节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2.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4.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12分)

结合实际,试论品德的结构和德育中学生知、情、行转化过程。

六、案例分析(20分)

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载: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刘亦婷生于一个普通家庭,未出生时,其母就接触了国外早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制订了培育她的计划。

初生的刘亦婷与其他健康的婴儿没有明显区别。在父母的精心养育下,0-1岁,她的识记能力迅速发展,比同龄幼儿平均水平提早至少6个月,三岁时,她的智力已达到上小学水平;小学阶段,她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毕业时考取国家教委在全国设立的14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成都外国语学校。(录取比例只有1.8%),初中阶段,除了努力学好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外,她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出演电视剧《苍天在上》,参加“初中物理知识联赛”获全国二等奖。而且学习成绩在班上始终在前几名;高三阶段,她在积极准备高考的同时,现学现考托福并完成12所美国大学的入学申请,以连续高强度,超负荷运转,以坚韧的意志支撑下来,并最终获取美国四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根据教育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哈佛女孩”成长的认识与启示。

第五篇:2013年 湖南省 教师资格证 中学 教育心理学 真题及答案

201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认定教育心理学

(中学)考试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以下不属于学习的是()A.入乡随俗 B.感觉适应 C.谈虎色变 D.上行下效

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以培养自我同一性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3-6岁 B.6-12岁 C.12-18岁 D.18-24岁

3.学生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意识属于()A.理想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4.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A.正强化 B.替代强化 C.负强化 D.自我强化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学生结交朋友、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尊需要

6.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常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之于自己能力水平低下。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归因 B.内部不稳定性归因 C.外部稳定性归因 D.外部不稳定性归因 7.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A.温帮知新 B.近朱者赤 C.举一反三 D.因噎废食

8.形式训练说强调,促进学习迁移应重在训练()A.心理官能 B.利用相同因素 C.原理概括 D.理解水平

9.英语默读方法属于()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言语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0.错误观念现象既可能发生在多学科的学习中,也可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中。这表现了错误观念具有()A.顽固性 B.自发性 C.广泛性 D.隐蔽性

11.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讲解 B.示范 C.强化 D.练习

12.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复述策略的是()A.关键词法 B.做笔记 C.记忆术 D.下划线

13.已掌握了“问题”的概念,新学习“结构良好问题”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

14.某学生认为,只要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了伤害,不论动机如何都是不道德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观,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A.自律水平B.他律水平C.习俗水平D.前习俗水平15.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结果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A.常模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16.构成学与教过程的主要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_________。17.某学生知觉事物时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由此可推知他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__________。18.研究表明,到高中阶段后,学生的__________记忆发展迅速,具体形象记忆则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19.布鲁纳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__________。

20.相似性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相似性有: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和__________的相似性。

21.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学生的方言对其英语读音的影响属于__________迁移。

22.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学生的某类心智活动需要借助教具来操作,表明该心智技能处于__________阶段。

2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进步暂时停止现象,被称之为__________。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________。

25.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将问题从起始状态转变为__________的过程。26.道德情感有直觉式道德感、形象式道德感和伦理式道德感三种,学生的责任感属于其中的__________道德感,27.一般认为,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_________和内化三阶段。28.心理健康既指一种良好的状态,也是一种持续的__________。

29.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制定出了两种评估模式,即疾病模式和__________模式。

30.当学生每次表现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就发给他们一些象征性强化物,如筹码、卡片等。这些筹码和卡片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可兑换成有实际价值的奖励,以此来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方法被称之为__________。31.艾里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所提出的用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被称为__________理论。

32.教学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__________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33.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教师的热心和__________、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可显著 影响教育效果。

34.知识概括学习时,运用反例最有利于传递___________的信息。

35.研究表明,当个体对学习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37.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38.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39.简述布鲁姆关于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层次。40.简述福勒和布朗关于教师成长的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4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42.论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BCDCC 6-10:ABABC 11-15:DD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教学环境 17.场依存型 18.抽象(逻辑)19.基本结构 20.学习情境 21.顺向

2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 23.高原现象 24.资源管理策略 25.目标状态 26.伦理式 27.认同 28.(心理)过程 29.健康 30.代币奖励法 31.ABC 32.教学评价 33.同情心 34.辨别 35.15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教育心理学具有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分)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1分)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2分)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进行研究(1分)回答: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也可同样计分。37.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 认知内驱力(2分)自我提高内驱力(2分)附属内驱力(2分)

38.简述学习策略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1分)内化性原则(1分)特定性原则(1分)生成性原则(1分)有效监控(1分)个人自我效能(1分)

39.简述布鲁姆提出的教学认知目标六层次 知识(1分)领会(1分)应用(1分)分析(1分)综合(1分)评价(1分)

40.简述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 关注生存(2分)关注情境(2分)关注学生(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3分)教授学生运用策略(2分)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以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2分)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3分)

42.论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2分、主要表现类型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或者品行性问题行为与心理性问题行为。(一种类型计1分,共2分)

三种以上课堂问题行为处置的适宜方法: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其他人的良好行为、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只要能说出其中三种以上即可。(三种计5分,三种以上计6分;少于三种,每少一种减2分)

下载湖南省教师资格证2004-2011年_真题卷(附答案)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教师资格证2004-2011年_真题卷(附答案)整理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湖南省2011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布卢姆......

    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1 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本站推荐)

    QQ交流群: 211136294中公教师考试网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2011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育学真题(中学部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09.10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汇

    湖南省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2010 一、选择题: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 D、教育技术 2.......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历年真题07-09(5篇)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一、选择题: 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B)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湖南省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共5篇)

    湖南省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来源:山东教师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 湖南省2011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教育学(小学)......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处于( B )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2、有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