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D)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B)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B)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C)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D)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B)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规则的学习,属于(B)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B)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C)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D)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二篇: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2年湖南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
A、自主性
B、主动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奋感
3、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5、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6、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学习的定义
B、产品的使用说明
C、汽车驾驶方法
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
7、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
A、定向阶段
B、模仿阶段
C、熟练阶段
D、整合阶段
8、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9、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A、理性情绪法
B、自我控制法
C、松驰训练法
D、系统脱敏法
10、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取向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问题的是()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15、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
B、认知
C、人格
D、技能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17、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经验型向
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向与定势。
19、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区分,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
20、品德学习包括亲历学习和
学习两种形式。
21、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和影响性会谈两种类型。
22、某学生为提高复习效率,主动将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这一学习策略属于
策略。
23、根据新旧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其中,又称类属学习。
24、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它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和
三项任务。
25、分析教学任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确定学生原有基础、分析教学目标和。
26、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的社会环境和
两方面。
27、影响有效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方式、、学生的责任感及对教师的期望。
28、学校的期终考试通常是对全学期教学情况的测评。这种测评类型属于。
29、加涅根据学习的水平、层次将学习分为由低到高八类,经典条件学习属于其中的 学习层次。
3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
31、具有追求成功倾向的学生,通常多选择成功概率为
%的任务。
32、练习曲线可反映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三种练习进步状况,即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和。
33、问题空间由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
三部分组成。
3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扮演学生父母、长者、朋友和的角色。
35、教学效能感可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
三、简答题
36、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37、简述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
38、简述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三种启发式策略。
39、简述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及其构成。40、简述课堂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四、论述题
41、论述技能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42、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就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
1、B.成熟时期
2、C自我同一性
3、A负强化
4、B自尊的需要
5、D逆向正迁移
6、A学习的定义
7、C熟练阶段
8、B复述策略
9、D系统脱敏法
10、C后习俗水平
11、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B布卢姆
13、C课堂气氛
14、A效度
15、C人格
二、填空
16、学习过程
17、理论型
18、相似性(共同因素)
19、伦理式道德感
20、模仿(观察)
21、评估性会谈
22、认知(组织)
23、下位
24、选择教学策略
25、分析支持性条件
26、课堂的物理环境
27、班集体的特点
28、总结性评价
29、信号(最低)
30、学习期待31、50%
32、练习进步前后一致
33、算子(认知操作)(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4、管理员
35、个人教学效能感
三、简答题
3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分)最近发展区阐述了教学促进儿童发展可能性,即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有水平。(4分)
37、强调学习的过程;(2分)强调直觉思维;(2分)强调内部动机;(1分)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1分)
38、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类比法。(任选3点,每点2分)
39、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使用的有关方法的技术。(2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共4分,少一点扣1分)40、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2分)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1分)运用感知规律,(1分)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1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1分)
四、论述题
41、区别:性质不同:技能是活动方式,(2分)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2分)范围不同:技能的活动方式的特定性(具体性),(1分)能力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普遍性。(1分)联系:技能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2分)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2分)
42、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3分)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4分)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3分)
第三篇:2007-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精选)
湖南省2011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D)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C)
A、不可逆性 B、单维性 C、自我中心 D、集中化
3、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哪一个人格发展阶段相对应?(D)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耻 C、勤奋对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精度任意球认知风格是(A)
A、冲支型 B、反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5、一位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C)
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6、教师在开始讲授“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先让学生讨论了对“回声”的了解,接着他将雷达的工作原理与类似的回声联系起来。他使用了下列哪种技术?(B)
A、陈述性先行组织者 B、信息论生先行组织者 C、标记 D、提示策略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稳定、可预测环境的需要,属于(B)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自尊需要
8、“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D)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9、某学生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该死—煤气”。该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是(A)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10、知识学习中,理解某一原理意义的学习属于(A)
A、陈述性知识学习B、程序性知识学习C、策略性知识学习D、操作性知识学习
11、下列活动中,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A)
A、下棋 B、体操 C、书法 D、游泳
1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B)
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界定清晰问题 D、非现实问题
13、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与进去,朋友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B)A、直接学习B、替代学习C、亲历学习D、试误学习
14、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B)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15、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整体状况,并据此安排自己的教学。按福勒和布朗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该教师所处的成长阶段是(C)
A、关注生存 B、关注学生 C、关注情境 D、关注结果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所涉及的学习与教学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评价与反思过程。
17、国内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中学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
18、迁移认知结构论认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辩性与稳定性是影响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19、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或避免失败。20、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形成经历五阶段,即:活动定向、物质或物质化、有声言语、无声的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21、已有研究表明,创造与智力的关系表现为一定条件下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2、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23、教师对教育教学在学生学习行为及学习成绩中影响作用的主观估计被称之为教学效能感。
2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扮演着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的角色。
25、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成正比或是一致的。
26、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的课堂纪律四类型是: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27、有效的课堂管理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是:争取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学生投入学习和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28、由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之为直觉式的道德感。
29、根据自编测验题的构成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反应限制来区分,“是非题”属于客观题类型。30、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1、高原现象一般出现在技能练习的中期。
32、研究表明,与适度学习相比较,学习某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
33、学习动机具有激发、指导和维持或调节,或强化功能。
3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即获得、转化和评价。
35、自我意识从观念上区分,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三、简答题:
36、概述学生特征差异的表现方面。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 ②性格的理智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37、简述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①学习者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38、简述三种记忆系统及其特点。①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 ②短时记忆,保持时间2秒—1分钟
③长时记忆,保持时间1分种以上,直至终身。
39、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构成。①学习时间管理 ②学习环境管理 ③努力与心境管理
④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的管理 40、简述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①流畅性 ②变通性 ③独特性
四、论述题:
41、根据观察学习的有关研究,论述榜样示范法在学生品德培养中的实施要求。①应注意榜样的特点,选择可接近或可信服的榜样。②应注意榜样示范行为的呈现方式。③应注意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及后果。
42、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教师常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3个实例,请用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分析说明各实例中处置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措施的心理学依据(即采用的行为矫正策略)。
例一:课间,学生张明和王林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于是决定用8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结果两个学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
例二:肖云上课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干扰同学的学习。他多次承诺改,很快又重犯。今天上课时,他趁李军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注意,抽掉李军的椅子使其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这里严肃宣布,取消肖云很期待的和全班同学一起去春游活动的资格。
例三:对于平时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上述3个实例中对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视为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除过程,而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条件是强化、惩罚和消退等外部条件。
例一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餍足法(过度满足法)。他在采用其他方法无法终止学生违规行为的特殊情况下,让学生过量的重复其原有行为,使其因得不到强化、失去意义而自动消退。例二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代价法(负惩罚或取消惩罚)。该学生违规行为多次发生,现为促使他放弃,教师采用违反了要付出代价的惩罚性措施,来使其错误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例三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强化法(正强化)。他对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不讲闲话”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实际是通过强化与学生原有错误行为不相容的行为,来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D)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B)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B)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C)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D)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B)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规则的学习,属于(B)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B)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C)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D)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09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1 9世纪末.美罔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A.动物
B.人类
C.学生
D.儿童
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
B.熟练的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
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提出的。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感
6.学乍对自已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与自我意识中的()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
7()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表现。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止渴
D.近墨者黑
9.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
B.动作技能学习
C.智慧技能学习
D.认知策略学习
10.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A.连锁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学习
11.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12.“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现象。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1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班杜拉
15.“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极化
D.从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16.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法有__________、自然实验研究。
17.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__________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18.在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初中阶段正好处在少年期,高中阶段正好处在__________。19.在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随年龄增加,__________的影响越来越强。2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_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21.条件学习有经典条件学习和__________ 条件学习两类。
22.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同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具有__________性。
24.班杜拉将人们事先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种任务的估计称之为__________。25.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可因学生的__________而异。26.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__________ 理论。
27.在课堂教学中,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直观材料,这种直观方式属__________直观。28.根据技能的分类,“默读”主要属于__________技能。29.阅读时的“划线”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__________策略。
30.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算法式和__________式。31.观察学习和__________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32.在个体品德的构成中,道德__________是其品德的核心部分。
33.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辅导、__________、心理治疗及普及心理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34.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被称之为__________。
35.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和__________ 问题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37.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39.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4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41.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3.有些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专门开设了学习策略课程,但发现这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试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来分析之。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 桑代克自1896年起,开始从事于动物的学习研究,并依据研究的材料,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也由此确立。
2.【精析】B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研究得最多、时间最K的部分。3.【精析】B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4.【精析】C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精析】D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建立或发展自我同一感。
6.【精析】A 心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认知能力属于心理属性方面的内容。7.【精析】D 智力的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种族差异等,水平差异属于个体差异。
8.【精析】D 根据学习的特征:表现为行为的变化;引起的变化相对持久;反复经验引起,可判断只有D项符合。
9.【精析】C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智慧技能的学习即学习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
10.【精析】B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11.【精析】A 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是内部动机,学习兴趣属于内在的需要。12.【精析】C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闻一知十”是典型的迁移现象。13.【精析】C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14.【精析】A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5.【精析】B群体对个体活动起到的促退作用称之为社会惰化,“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其影响表现。
二、填空题
16.实验室实验研究 17.操作能力 18.青年初期 19.同伴 20.认知方式 21.操作 22.类属(下位)23.主观 24.自我效能感 25.个性 26.经验类化 27.模象 28.心智 29.复述 30.启发 31.亲历 32.认识 33.心理咨询 34.群体凝聚力 35.心理性
三、简答题
36.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2)提供变式。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3)科学地进行比较。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而,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37.(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38.(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可以说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3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
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4)示范法。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1967年由班杜拉等人建立。其基本原理是: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冈此.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5)处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40.(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第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义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41.知识是教师生存的基石。没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就无法胜任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基础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的。
(1)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在本学科方面具有精深的专业造诣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学科知识,以便适应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
(2)广博的知识领域。具备渊博的知识,对于教师做好教书育人丁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
(3)必备的教育科学理论。教师只有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切实按照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所揭示的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丰富的个体实践知识。个体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的对学生学习风格、兴趣、需要、潜力、困难的洞察力和全套教学技术和课堂管理技能。这种知识是教师在对本体性知识深刻了解的基础出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时间与经验而形成的
四、论述题
42.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曲”,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第三,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4)保护好奇心。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求知。好奇是创造活动的源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通过给学生介绍或引导阅读文学家、艺术家或科学家传记,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科学博物馆、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2)推测与假设训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3)自我设计训练。这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训练课程,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并要注意从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43.尽管学习策略影响学习效率,人们在学习时也常使用各种策略。.但是,学习策略的价值是受具体情境制约的,表现出具体性、个体性等。为此,在学习策略的教学和训练中,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
(1)主体性原则,即任何学习策略的训练和使用都有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要向学生阐明策略教学的目的和原理,使其领会,同时,教他们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策略。而且要给学生充分的运用学习策略的机会,并指导他们分析和反思策略使用的过程与效果,以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监控。(2)_内化性原则,即学生学习策略的学习,不但要不断重视学习的实践,还要逐步将新策略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有关策略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内化自己的学习能力,以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熟练地应用,形成新的认识和能力。(3)特定性原则,即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所学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4)生成性原则,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即高度的心理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策略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策略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什么是策略、策略运用的有效性,能有意识地去发现策略、总结策略,从而生成适合自己的新策略。学生能生成新策略也就标志着他们真正的“学会了学习”。(5)效能性原则,即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策略的效力,还要让学生有信心学好学习策略,树立学习策略的个人效能感。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具体学习时,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测查,并根据这些评估给学生定成绩,促进学生使用策略,以体验到使用学习策略的收获。特别是高中生,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属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对于新的学习策略不愿去尝试,除非能给学习成绩带来很大的提高。
2008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2.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A.教育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个案实验法
3.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4.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学
5.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
6.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7.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8.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9.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学习理论是()A.联结学习论
B.认知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论
D.建构学习论
10.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37.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38.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39.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40.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4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试运用品德心理的有关观点分析:为什么有时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品德观念教育,但收效甚微? 43.试述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在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桑代克。
2.【精析】C 自然实验即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教学或其他实验处理进行比较长的时间的考察。
3.【精析】B在教师成长的阶段中,关注情景阶段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并由此使他们很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有关的问题。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到关注学生的成绩上了。
4.【精析】D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5.【精析】C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6.【精析】A认知方式为场依存型的人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7.【精析】A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8.【精析】A 言语信息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形式传递的内容,或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
9.【精析】D建构学习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
10.【精析】B学生为了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是属于外部动机中的附属内驱力。11.【精析】C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2.【精析】D他人支持的利用指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合作学习便体现了他人支持策略。
13.【精析】C根据产品创造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
14.【精析】B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15.【精析】A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这是重视移情效应的教育方式。
二、填空题
16.学与教 17.经验+反思
18.自我同一性 19.结果的原因归究 20.形式训练 21.广泛性
22.心智或智慧(智力)技能 23.练习24.精加工 25.功能固着
26.创造性想象 27.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8.初中二 29.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 30.集权型 31.内向退缩型 32.预防 33.同伴群体
34.标准或自我参照测评 35.替代
三、简答题
36.(1)对活动的反思;(2)活动中的反思;(3)为活动反思。
37.(1)学习者的心向;(2)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3)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38.(1)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2)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3)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9.(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2)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进行合理复习。
40.(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生成性原则;(4)效能性原则。
41.(1)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正确的自我观;(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行为合理。
四、论述题
42.(1)指出“苦口婆心”实质上只是重视“说道理”,即道德认识教育。(2)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阐述品德结构及关系.并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3)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促进品德结构的各方面都整体地参与、并受到影响。
43.(1)指出有效即积极迁移。(2)具体方法:①在真实情景中学;②注意最初的学习程 度;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④教授学习法。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2007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某教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本地区十几所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A.实验研究
B.个案实验
C.描述性研究
D.实验室实验
2.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3.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
A.自我认识
B.自信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4.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5.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6.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识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7.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8.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来源:考试大
D.相关类属学习
9.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0.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识策略()
A.设置目标
B.列提纳
C.寻求同学帮助
D.做笔记
1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转载自:考试大-[Examda.Com] 12.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在解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A.反推法
B.算法式
C.简化法
D.类比法
14.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5.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A.参与式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B.监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__________和教学监控能力。
1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前后著书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__________三大问题。
18.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_________。
19.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划分理论,__________人格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
20.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观,教育中使用的“警告”,属于__________。
21.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 .如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评价问题解决的途径以及如何批判性地思考等。
22.马斯洛认为每人都有七种基本需要。由于它们的主要作用和特点不同,这些需要又可分别归属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自尊的需要就归属于__________ 需要。23.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__________进行概括。24.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的学习。25.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知识直观方式有:__________、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6.在学习的策略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策略与其头脑中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以便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熟练地运用,这是遵循了策略教学的__________。27.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可将创造分为真创造与__________。
28.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__________ 以及资源管理策略。29.在知识学习中,正例通常包含了事物的__________。
30.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主要属于__________ 问题。31.已有的研究认为,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关系。
3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义务感、__________和羞耻感尤为重要。
33.卢家梅等指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__________、多元性与单一性、无知性与盲目性等特点。
34.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__________三种。
35.教学测评可分为__________、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布鲁巴奇等提出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37.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38.简述有意义言语学习的条件。39.简述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40.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41.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学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43.试述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描述性研究即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2.【精析】B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是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知觉方式。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丁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干扰,善于察言观色等。
3.【精析】D调节策略即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4.【精析】A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学形成些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等。
5.【精析】B泛化指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通常,泛化取决于新刺激与原刺激的相似程度。
6.【精析】C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在青少年中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7.【精析】C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8.【精析】C 七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点,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9.【精析】B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10.【精析】A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它主要有: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等形式。其中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1.【精析】A 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止现象。
12.【精析】B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
13.【精析】A反推法即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最后倒退到起始状态。得出要达到该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最后把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14.【精析】C在18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5.【精析】A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参与式和监督式。主张参与式领导的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创造自由空气,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
二、填空题
16.教学操作能力 17.学习心理 18.最近发展区 19.青少年期 20.负强化 21.探究学习22.缺失 23.共同原理 24.150% 25.实物直观 26.内化性原则 27.类创造 28.元认知策略 29.本质特征
30.结构良好 31.有一定相关的非线性 32.责任感 33.隐匿性与突发性 34.对抗的 35.诊断性评价
三、简答题
36.(1)写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
37.(1)教学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2)教学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方 式;(3)教学手段与学生认知差异相适应。
38.(1)学生应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材料应有逻辑意义;(3)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可利用适当观念。
39.(1)创设开放、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2)注意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3)引发认知冲突;④鼓励学生交流。
40.(1)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结构更为完善。
41.(1)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2)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3)学生能自我管理。
四、论述题
42.(1)增强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3)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
43.(1)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规律;(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3)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4)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第四篇:2013年 湖南省 教师资格证 中学 教育心理学 真题及答案
201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认定教育心理学
(中学)考试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以下不属于学习的是()A.入乡随俗 B.感觉适应 C.谈虎色变 D.上行下效
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以培养自我同一性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3-6岁 B.6-12岁 C.12-18岁 D.18-24岁
3.学生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意识属于()A.理想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4.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A.正强化 B.替代强化 C.负强化 D.自我强化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学生结交朋友、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尊需要
6.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常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之于自己能力水平低下。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归因 B.内部不稳定性归因 C.外部稳定性归因 D.外部不稳定性归因 7.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A.温帮知新 B.近朱者赤 C.举一反三 D.因噎废食
8.形式训练说强调,促进学习迁移应重在训练()A.心理官能 B.利用相同因素 C.原理概括 D.理解水平
9.英语默读方法属于()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言语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0.错误观念现象既可能发生在多学科的学习中,也可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中。这表现了错误观念具有()A.顽固性 B.自发性 C.广泛性 D.隐蔽性
11.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讲解 B.示范 C.强化 D.练习
12.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复述策略的是()A.关键词法 B.做笔记 C.记忆术 D.下划线
13.已掌握了“问题”的概念,新学习“结构良好问题”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
14.某学生认为,只要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了伤害,不论动机如何都是不道德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观,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A.自律水平B.他律水平C.习俗水平D.前习俗水平15.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结果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A.常模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16.构成学与教过程的主要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_________。17.某学生知觉事物时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由此可推知他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__________。18.研究表明,到高中阶段后,学生的__________记忆发展迅速,具体形象记忆则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19.布鲁纳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__________。
20.相似性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相似性有: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和__________的相似性。
21.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学生的方言对其英语读音的影响属于__________迁移。
22.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学生的某类心智活动需要借助教具来操作,表明该心智技能处于__________阶段。
2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进步暂时停止现象,被称之为__________。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________。
25.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将问题从起始状态转变为__________的过程。26.道德情感有直觉式道德感、形象式道德感和伦理式道德感三种,学生的责任感属于其中的__________道德感,27.一般认为,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_________和内化三阶段。28.心理健康既指一种良好的状态,也是一种持续的__________。
29.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制定出了两种评估模式,即疾病模式和__________模式。
30.当学生每次表现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就发给他们一些象征性强化物,如筹码、卡片等。这些筹码和卡片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可兑换成有实际价值的奖励,以此来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方法被称之为__________。31.艾里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所提出的用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被称为__________理论。
32.教学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__________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33.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教师的热心和__________、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可显著 影响教育效果。
34.知识概括学习时,运用反例最有利于传递___________的信息。
35.研究表明,当个体对学习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37.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38.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39.简述布鲁姆关于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层次。40.简述福勒和布朗关于教师成长的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4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42.论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BCDCC 6-10:ABABC 11-15:DD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教学环境 17.场依存型 18.抽象(逻辑)19.基本结构 20.学习情境 21.顺向
2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 23.高原现象 24.资源管理策略 25.目标状态 26.伦理式 27.认同 28.(心理)过程 29.健康 30.代币奖励法 31.ABC 32.教学评价 33.同情心 34.辨别 35.15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教育心理学具有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分)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1分)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2分)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进行研究(1分)回答: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也可同样计分。37.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 认知内驱力(2分)自我提高内驱力(2分)附属内驱力(2分)
38.简述学习策略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1分)内化性原则(1分)特定性原则(1分)生成性原则(1分)有效监控(1分)个人自我效能(1分)
39.简述布鲁姆提出的教学认知目标六层次 知识(1分)领会(1分)应用(1分)分析(1分)综合(1分)评价(1分)
40.简述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 关注生存(2分)关注情境(2分)关注学生(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3分)教授学生运用策略(2分)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以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2分)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3分)
42.论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2分、主要表现类型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或者品行性问题行为与心理性问题行为。(一种类型计1分,共2分)
三种以上课堂问题行为处置的适宜方法: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其他人的良好行为、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只要能说出其中三种以上即可。(三种计5分,三种以上计6分;少于三种,每少一种减2分)
第五篇: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处于(B)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有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C)A、2岁
B、3岁
C、4~5岁
D、10岁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A、勤奋感对自卑感
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4、学习了苹果、梨子、香蕉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C)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5、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D)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6、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A)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学习英语单词,属于(B)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8、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达到以下熟练程度时,记忆效果最好(D)A、50%
B、100%
C、150%
D、200%
9、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扩是(C)A、打篮球
B、骑单车 C、吹口琴
D、解应用题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D)A、划线
B、复述
C、谐音联想法
D、列提纲
11、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B)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2、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C)A、直觉式道德情感
B、想像式道德情感 C、伦理式道德情感
D、表象式道德情感
13、下列教学模式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是(B)A、程序教学
B、合作学习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掌握学习
14、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A)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BC两种型
15、下列哪种型不属于客观题(D)A、选择题
B、是非题
C、填空题
D、论文题
二、填空题: 16、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心理学家是 桑代克。
17、个体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 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8、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行为规范 学习三类。
19、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 强化。
20、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中的干扰主要是有两种,即前摄抑制和 倒摄抑制。
21、熟悉了红砖是作为建筑材料用的,就看不同它的其它功能,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现象叫 功能固着。
22、多媒体教学属于 模象 直观方式中的一种。
23、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存在着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儿童的品德关键年龄大致在 小学三年级(或9岁左右)。
24、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 内化 三个阶段。
25、有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引起老师注意他。这时他的学习内驱力主要属于 附属 内驱力。
26、某学生在知觉事物时,喜欢看教师的“脸色”而修改自己意见,该生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场依存 型。
27、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动作技能 目标三大领域。
28、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问题,这属于心理 问题行为。
29、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30、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称之为 总结性 评价。
31、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教学反思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 和行动研究。
32、根据问题结构特点的分类,数学应用题中的问题一般属于 结构良好 问题。
33、技能即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一种活动方式。
34、流畅性、变通性 和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基本特征。
35、智力超常是指智商超过 140 的儿童
三、简答题:
36、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要做到:①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②彩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37、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8、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39、简述有效地促进知识保持的主要方法。
答: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合理进行复习。
40、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答: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③提高多种练习的机会;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41、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答:①教师的领导风格;②班级规模;③班级的性质;④对教师的期望。
四、论述题 :
42、请举例说明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答: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提供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43、当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的老师往往以说理为主,收效甚微。请你从学生品德结构特点及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答:①指出“说理”即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②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