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2.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3.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和()
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 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
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5.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B.成就动机 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
6.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迁移又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9.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策略。
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B.逆向工作法 C.计划法 D.联想法
10.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面积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1.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属于心理障碍
12.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焦虑症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3.学生在学习记叙文写作时知道了记叙文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素后,在阅读、写作那些写人、状物和记事的记叙文时就会以此为指导,对全文的梗概更容易明确,这种迁移属于()
A.低路迁移 B.具体旺移 C.一般迁移 D.纵向迁移
14.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15.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17.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___________与精确性。
18我国学者过去一般把学习分为三类;_______、技能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19.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一般包括直接记忆和__________两种成分。
20.元认知策略包括___________、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21.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___________的关系。
22.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___________水平。
23.___________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24.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__________。
2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_________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26.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___________、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7.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___________题。
28.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___________。
29.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________,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30.开展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1.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___________。
32.体谅模式把___________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3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___________.34.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___________最早提出的。
3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36.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37.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38.简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39.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
40.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41.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42.运用记忆规律,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
43.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篇: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心理大纲》 C.《教育心理发展史》 D.《教育心理论》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一推孟量表》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6.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的不同而不同。
A.学习效率 B.教学要求 C.学习毅力 D.任务性质
7.学会写“木、石、口”,有助于学习写“森、磊、品”,这是一种()A.顺向迁移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8.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的记忆术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9.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知识。
A.陈述性 B.条件性 C.程序性 D.策略性
10.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1.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12.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特征。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先进性
14.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5.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人格障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17.2~7岁的儿童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特征,处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__________。
18.__________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19.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__________。
20.苛勒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__________。
21.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
22.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23.一般条件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__________关系。
24.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______。
25.__________是原有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26.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被称为__________。
27.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28.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
29.知识学习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30.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
3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__________与分散练习。
32.__________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33.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是对学习进行__________。
34.原型定向阶段是主体掌握__________ 的阶段。
35.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变通性、独创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37.简述动机的强化理论。38.简述迁移的作用。39.简述复述策略的方法。40.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1.简述教师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试论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43.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参考答案见下一页>>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 l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故选A。
2.【精析】B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对《比纳—西蒙量表》做了多次修订而成的,故选B。
3.【精析】C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4.【精析】D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故选D。
5.【精析】C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6.【精析】D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故选D。
7.【精析】D具体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题中所述应为具体迁移,故选D。
8.【精析】C记忆术中的“缩减法”就是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因此,很明显,题中的例子是用的此法。
9.【精析】A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故选A。10.【精析】D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1.【精析】D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故选D。
12.【精析】C调节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13.【精析】C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14.【精析】C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故选C。
15.【精析】A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由于考试而产生紧张情绪,以致考试不能正常发挥,属焦虑症,故选A。
二、填空题
16.群体差异 17.前运算阶段 18.性格 19.接受学习
20.完形 21.改变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2.趋向或接近23.正相关 24.近景直接性动机 25.迁移
26.水平迁移 27.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28.150 29.知识的理解 30.人过去的经验 31.集中学习32.交互式教学 33.自我调节和控制 34.操作性知识 35.流畅性 来源 :
三、简答题
36.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包括:
(1)条件反射习得,即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
(2)条件反射消退,条件反射会因得不到无条件刺激强化而消退。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一种消退性抑制,这种抑制解除后,条件反射会恢复。
(3)条件反射泛化,条件反射可以由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引起,越相似,越能引起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分化,分化与泛化是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在条件反射建立的初期,相似刺激能引起条件反射,出现泛化现象,但随着用无条件刺激对不同刺激进行强化或消退,就建立分化条件反射。
(5)多级条件反射.即在条件刺激的基础上,再赋予它以信号意义,形成二级条件反射,依此类推,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
37.现代的S—R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该理论认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按照现代S—R心理学家的观点,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冈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38.(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从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方法和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来,把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巾,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准确、有效地提取有关经验来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迁移的问题。(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是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
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有效的迁移原则,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准确地应用原有的经验,防止原有经验的惰性化。
39.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 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也是我们学习和识记的主要形式。(2)排除相互干扰。一般来说,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对篇幅短小或者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可以采用整体识记,就是完整地一遍一遍地去识记,直到记牢为止;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或者缺乏内在联系的材料可采用分段识记。即将材料分为若干部分或段落,先一段一段地识记,然后把它们整合为一个整体。(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进行复述和识记时,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5)复习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与人讨论以及向别人讲解等,这比单调重复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6)画线。在阅读过程,我们经常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勾勾画画,我们采用的就是画线技术或策略。画线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也是复述的策略。画线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40.(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平常事物多观察,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指定作业后,才去套用公式或定理去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以免过早地局限于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临控与评价。也就是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
41.教师A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1)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2)许多教师对测验准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甚至没有准备。(3)许多教师编制的测验太简单,题量太小。
总之,测验准备不充分、题量小、相信主观判断,都会导致过分强调无关紧要细节,从而忽略自编测验的重要原则或注意事项。考
四、论述题
42.(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2)班级规模。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其次,学生越多,学生问的差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再次,班组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4)对教师的期望。班内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 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这种定型的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43.建构主义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1)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2)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义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3)根据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长生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巾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问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试大-教师资格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D)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B)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B)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C)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D)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B)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规则的学习,属于(B)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B)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C)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D)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来源:考试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教师资
第三篇: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D)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B)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B)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C)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D)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B)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规则的学习,属于(B)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B)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C)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D)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四篇: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2年湖南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
A、自主性
B、主动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奋感
3、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5、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6、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学习的定义
B、产品的使用说明
C、汽车驾驶方法
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
7、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
A、定向阶段
B、模仿阶段
C、熟练阶段
D、整合阶段
8、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9、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A、理性情绪法
B、自我控制法
C、松驰训练法
D、系统脱敏法
10、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取向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问题的是()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15、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
B、认知
C、人格
D、技能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17、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经验型向
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向与定势。
19、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区分,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
20、品德学习包括亲历学习和
学习两种形式。
21、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和影响性会谈两种类型。
22、某学生为提高复习效率,主动将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这一学习策略属于
策略。
23、根据新旧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其中,又称类属学习。
24、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它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和
三项任务。
25、分析教学任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确定学生原有基础、分析教学目标和。
26、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的社会环境和
两方面。
27、影响有效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方式、、学生的责任感及对教师的期望。
28、学校的期终考试通常是对全学期教学情况的测评。这种测评类型属于。
29、加涅根据学习的水平、层次将学习分为由低到高八类,经典条件学习属于其中的 学习层次。
3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
31、具有追求成功倾向的学生,通常多选择成功概率为
%的任务。
32、练习曲线可反映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三种练习进步状况,即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和。
33、问题空间由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
三部分组成。
3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扮演学生父母、长者、朋友和的角色。
35、教学效能感可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
三、简答题
36、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37、简述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
38、简述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三种启发式策略。
39、简述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及其构成。40、简述课堂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四、论述题
41、论述技能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42、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就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
1、B.成熟时期
2、C自我同一性
3、A负强化
4、B自尊的需要
5、D逆向正迁移
6、A学习的定义
7、C熟练阶段
8、B复述策略
9、D系统脱敏法
10、C后习俗水平
11、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B布卢姆
13、C课堂气氛
14、A效度
15、C人格
二、填空
16、学习过程
17、理论型
18、相似性(共同因素)
19、伦理式道德感
20、模仿(观察)
21、评估性会谈
22、认知(组织)
23、下位
24、选择教学策略
25、分析支持性条件
26、课堂的物理环境
27、班集体的特点
28、总结性评价
29、信号(最低)
30、学习期待31、50%
32、练习进步前后一致
33、算子(认知操作)(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4、管理员
35、个人教学效能感
三、简答题
3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分)最近发展区阐述了教学促进儿童发展可能性,即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有水平。(4分)
37、强调学习的过程;(2分)强调直觉思维;(2分)强调内部动机;(1分)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1分)
38、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类比法。(任选3点,每点2分)
39、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使用的有关方法的技术。(2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共4分,少一点扣1分)40、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2分)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1分)运用感知规律,(1分)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1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1分)
四、论述题
41、区别:性质不同:技能是活动方式,(2分)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2分)范围不同:技能的活动方式的特定性(具体性),(1分)能力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普遍性。(1分)联系:技能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2分)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2分)
42、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3分)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4分)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3分)
第五篇:2013年 湖南省 教师资格证 中学 教育心理学 真题及答案
201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认定教育心理学
(中学)考试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以下不属于学习的是()A.入乡随俗 B.感觉适应 C.谈虎色变 D.上行下效
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以培养自我同一性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3-6岁 B.6-12岁 C.12-18岁 D.18-24岁
3.学生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意识属于()A.理想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4.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A.正强化 B.替代强化 C.负强化 D.自我强化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学生结交朋友、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尊需要
6.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常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之于自己能力水平低下。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归因 B.内部不稳定性归因 C.外部稳定性归因 D.外部不稳定性归因 7.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A.温帮知新 B.近朱者赤 C.举一反三 D.因噎废食
8.形式训练说强调,促进学习迁移应重在训练()A.心理官能 B.利用相同因素 C.原理概括 D.理解水平
9.英语默读方法属于()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言语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0.错误观念现象既可能发生在多学科的学习中,也可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中。这表现了错误观念具有()A.顽固性 B.自发性 C.广泛性 D.隐蔽性
11.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讲解 B.示范 C.强化 D.练习
12.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复述策略的是()A.关键词法 B.做笔记 C.记忆术 D.下划线
13.已掌握了“问题”的概念,新学习“结构良好问题”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
14.某学生认为,只要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了伤害,不论动机如何都是不道德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观,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A.自律水平B.他律水平C.习俗水平D.前习俗水平15.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结果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A.常模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16.构成学与教过程的主要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_________。17.某学生知觉事物时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由此可推知他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__________。18.研究表明,到高中阶段后,学生的__________记忆发展迅速,具体形象记忆则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19.布鲁纳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__________。
20.相似性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相似性有: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和__________的相似性。
21.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学生的方言对其英语读音的影响属于__________迁移。
22.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学生的某类心智活动需要借助教具来操作,表明该心智技能处于__________阶段。
2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进步暂时停止现象,被称之为__________。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________。
25.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将问题从起始状态转变为__________的过程。26.道德情感有直觉式道德感、形象式道德感和伦理式道德感三种,学生的责任感属于其中的__________道德感,27.一般认为,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_________和内化三阶段。28.心理健康既指一种良好的状态,也是一种持续的__________。
29.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制定出了两种评估模式,即疾病模式和__________模式。
30.当学生每次表现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就发给他们一些象征性强化物,如筹码、卡片等。这些筹码和卡片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可兑换成有实际价值的奖励,以此来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方法被称之为__________。31.艾里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所提出的用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被称为__________理论。
32.教学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__________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33.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教师的热心和__________、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可显著 影响教育效果。
34.知识概括学习时,运用反例最有利于传递___________的信息。
35.研究表明,当个体对学习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37.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38.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39.简述布鲁姆关于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层次。40.简述福勒和布朗关于教师成长的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4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42.论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BCDCC 6-10:ABABC 11-15:DD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教学环境 17.场依存型 18.抽象(逻辑)19.基本结构 20.学习情境 21.顺向
2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 23.高原现象 24.资源管理策略 25.目标状态 26.伦理式 27.认同 28.(心理)过程 29.健康 30.代币奖励法 31.ABC 32.教学评价 33.同情心 34.辨别 35.15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教育心理学具有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分)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1分)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2分)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进行研究(1分)回答: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也可同样计分。37.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 认知内驱力(2分)自我提高内驱力(2分)附属内驱力(2分)
38.简述学习策略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1分)内化性原则(1分)特定性原则(1分)生成性原则(1分)有效监控(1分)个人自我效能(1分)
39.简述布鲁姆提出的教学认知目标六层次 知识(1分)领会(1分)应用(1分)分析(1分)综合(1分)评价(1分)
40.简述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 关注生存(2分)关注情境(2分)关注学生(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3分)教授学生运用策略(2分)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以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2分)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3分)
42.论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2分、主要表现类型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或者品行性问题行为与心理性问题行为。(一种类型计1分,共2分)
三种以上课堂问题行为处置的适宜方法: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其他人的良好行为、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只要能说出其中三种以上即可。(三种计5分,三种以上计6分;少于三种,每少一种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