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时间:2019-05-14 11:3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篇:(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修订宪法,把什么内容写进了宪法? 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科教兴国”的战略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2.(2007•江苏•8)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答案:B 3.(2008•江苏•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答案:B。4.(2009•江苏•12)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答案:B。5.(2009•江苏•15)“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答案:A。6.(2009•江苏•16)宣传画又名招贴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为目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下列宣传画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答案:D。7.(2010•江苏•14)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A。8.(2011•江苏•14)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9.(2011•江苏•1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0.(2011•江苏•20)2011年2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再次到台湾访问,与海基会及有关单位商谈合作事宜。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流活动始于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两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D.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答案:C。11.(2012•江苏•16)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答案:C 12.(2012•江苏•20)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 答案:B

二.判断题: 无。

三.材料题:

13.(2008•江苏•37)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第一章 总纲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六章 法院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1分)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3分)

(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2分)

答案:

(1)三权分立原则。(1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2分)(2)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分)

第二篇:(07至11年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修订宪法,把什么内容写进了宪法? 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科教兴国”的战略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2.(2007•江苏•8)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答案:B 3.(2008•江苏•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答案:B。4.(2009•江苏•12)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答案:B。5.(2009•江苏•15)“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答案:A。6.(2009•江苏•16)宣传画又名招贴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为目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下列宣传画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答案:D。7.(2010•江苏•14)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A。8.(2011•江苏•14)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9.(2011•江苏•1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0.(2011•江苏•20)2011年2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再次到台湾访问,与海基会及有关单位商谈合作事宜。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流活动始于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两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D.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答案:C。

二.判断题: 无。

三.材料题:

11.(2008•江苏•37)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第一章 总纲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 法院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1分)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3分)

(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2分)答案:

(1)三权分立原则。(1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2分)(2)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分)

第三篇: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范文)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国和国的成立

1、背景:(1)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2)1949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国家领导人就职。会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

3、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2)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一届人大的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内容: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意义: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新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配政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虽都属于代议制的范畴,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第二,组织活动的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组织活动;资产阶级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活动。第三,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1)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常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依据这一方针,中国共产党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①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中共合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作出贡献。②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民主党派表现出与中共合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愿望。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也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④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需要团结民主党派共同奋斗。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意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对于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各党派、各民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大意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建立:①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②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当地民族自己做主和管理,行使自治权利。1954年宪法也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样,民族区域自治就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它对于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3)概况:内蒙古自治区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58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58年10月,西藏自治区65年。

(4)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②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③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各民族的发展。④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这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三、“文化大革命”——“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冲击党政机关,批斗各界名人:“文革”期间,江青等人煽动群众冲击党政机关、学校、工厂和农村基层组织,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文化科学教育界知名人士,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2、非法夺权,党政机关瘫痪:1967年1月,上海的一批选择派组织,非法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之后全国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争斗。宪法遭到严重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10年没有召开,人大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力,公检法各部门已无法正常工作。

四、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1、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原因——文革的教训:经过“文革”,党和人民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认识到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重大举措:①提出法制建设方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②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7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又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国家领导体制:1982年新通过的宪法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国家领导体制,从而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2)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1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3)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凋制度: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4)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5)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①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②2002年“十六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1)含义:“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提出:它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它是在中国国际地位日渐提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在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已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了大会的通过。

(3)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科学地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在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方面毫不含糊,同时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又充分照顾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利益,完全符合台湾、港、澳地区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与发展。同时,这一构想也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的回归 ①过程: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1984年12月,中央经过谈判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1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解放军进驻香港。

②意义: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进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澳门的回归:中葡两国政府就澳门问题进行谈判,并于1987年4月,在北京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实现了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新中国成立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长期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倡议直接实行通邮、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通航、通商。1987年,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一些开放措施,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2)九二共识和“汪辜会谈”

①两会成立:1990年,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1991年,中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两上民间团体开始进行对话。

②九二共识: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③汪辜会议: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辜振甫会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史称“汪辜会谈”,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

(3)江泽民的八项主张:1995年,汪泽民提出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4)新世纪以来的反台独斗争:2000年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

(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并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进行会谈。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实联系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依据: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水军到达台湾。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③元朝时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管辖。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⑤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⑥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设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从国内法来讲: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②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完成统一祖国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b从国际法来说:①二战时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②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③《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如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都承认台湾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侵害的一部分。⑤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5、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条件与特定涵义

①条件:“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实事求是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②特定内涵: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祖国统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第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第三,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在各方面有着根本、重大的区别。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6、“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1)二者的联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二者的区别:①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②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③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④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7、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对我国的经验和教训:(1)前者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2)后者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认识到任何改革不是一撮而就的,它们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积极性,学会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您的教育资源库

第四篇:2012年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检测题及答案

复习练习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关系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

3.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在此强调()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发展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D.鼓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4.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下列各项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推翻国民党政权B.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5.(2010·德州高三二模)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6.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行“一五”计划D.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7.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做好农村民主理财,是保证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性工作

②此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③“五合章”能成功使用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 ④“五合章”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8.大型六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将其中四集①千年巨变②中国新生 ③伟大转折 ④世纪跨越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9.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

A.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被迫开放B.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

C.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D.两者性质不同

11.“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风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B.60年代末70年代初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

19.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当选后明确表示不会去搞“两国论”或“法理台独”,而是坚持“九二共识”。这表明马英九()

A.拥护“一国两制”的方针B.坚持两岸和平统一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反对外国干涉势力

1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能够体现这一方针的外交行动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抗美援朝C.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D.参加万隆会议

13.我国政府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国策,主要是因为

A.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B.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

C.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主要因素D.世界大战的悲剧再也不可能重演

14.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再次争执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风和日丽的局面,使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15.30年来的实践表明,中美双方要维护和发展两国的正常关系,必须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③合力操纵国际反恐大局④共同解决台湾统一问题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6.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稳定与发展B.经济与政治C.和平与发展D.安全与统一

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清朝后期开埠通商,本质不同点在()

A.入关税率不同B.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C.开放地区范围不同D.政府对中外交流采取的态度不同

18.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内在上的一致性是()

①继续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③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④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是()

A.东盟B.东亚四国同盟C.亚太经合组织D.亚洲自由贸易区

20.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加强的是中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合作„()

A.俄罗斯与中亚B.日本与朝韩C.新加坡与东盟D.印度与东南亚

21.新时期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

C.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D.为国家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2.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A.一个中国B.三个世界C.一国两制D.四项原则

二、非选择题(第23题18分,24题10分,25题17分,共45分)

23.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世界,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

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中国新华社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着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所谓将统治者关进笼子,当然包括民众有权对官员进行大胆的质疑与强有力的监督。

1.新中国制定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6分)

2.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6分)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的?(6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4.综上分析中美两国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什么?(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第三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只有友好合作,才能共同发展。但由于日本国内一部分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的企图,给中日关系造成很大干扰。日方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给中日关系带来的不应有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材料二: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于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自1977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四: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方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摘自1979年美国卡特政府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建交三十多年以来,日本制造过哪些不利于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事端?(6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6分)

3.材料二、三与材料四的观点是否一致,其原因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

23.【答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

2.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健全基层民主。(6分)目的:维护人民的利益。(2分)

3.通过1787年宪法,实现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2分)。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2分)。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2分)。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

4.政治民主化;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答到两点即可得2分)

24.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家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6分)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分)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永远不称霸。(2分)

25.1.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修改教科书、美化侵华战争、钓鱼岛“国有化”等。(6分,答对三点即可)

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不谋求地区霸权和世界霸权。(6分,答对三点即可)

3.不一致。(1分)原因有:美国企图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谋求亚太地区和世界霸权,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4分,答对三点以上才可得满分)

第五篇:4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010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2010年浙江会考8题)图2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2010年6月广东会考10题)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3.(2010年1月新疆会考7题)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4.(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7 题)村民杨明在2000年通过直接选举成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他能当选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C.《刑事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

5.(2010年6月广东会考45题)1949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6.(2010年广东会考11 题)“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

A.经济特区 B.民族自治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开放区

7.(2010年江苏会考14题)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8.(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 5题)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下列哪一方针运用的结果 A.民主集中 B.“一国两制” C.武力统一 D.多党合作

9.(2010年广东会考10 题)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求同存异”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0.(2010年湖南会考13题)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2010年1月山东会考8题)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A.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B.香港回归

C.海峡两岸实现了通邮、通商、通航 D.澳门回归

12.(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 6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宗法分封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2010年1月福建会考8 题)澳门回归祖国十年的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 泽 民

D.胡锦涛

14.(2010年6月广东会考11题)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荣辱与共

B.一个中国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15.(2010年广东会考45 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

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16.(2010年1月新疆会考8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是 A.“九二共识” B.两岸实现“三通”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香港、澳门的回归

17.(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3题)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18.(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1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19.(2010年浙江会考11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求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一、选择题

1.C 2.A 9.A 10.D 6.B 17.D

3.B 11.B 18.B

参考答案

4.A 5.A 6.C 7.A 12.D 13.B 14.B 19.D

8.B 15.C 1

下载(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