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 我们不得不正视“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近80%的人口在农村, 农村养老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我国政府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到今天依然“理还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许多问题是不争的事实, 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共同关注。这些问题中, 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有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制度本身的缺陷主要包括:
第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当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蓄, 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如果要使这项工作开展下去, 常常需要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 这又违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性原则。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使其执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第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
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1992年1月3日民政部制定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 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变更,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 甚至是某些长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 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第三, 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基本方案》规定: “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 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 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1996年下半年以来, 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 更不用说增值;
第四, 保障水平过低。
《基本方案》规定, 农民交纳保险费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 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 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 每月可以领取4.7元, 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 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 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每月投保4元、6元甚至是10元, 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其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过程中, 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 基金的管理不规范。
大多数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由当地的劳动或民政部门独立管理, 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于一身,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而地方政府利用掌管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便利条件而挤占、挪用和挥霍农民养老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从而导致该制度大量失血;
第二, 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
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有的市(县)提取的管理费连给职工发工资都不够, 加上会议费、宣传费等, 空缺更大;
第三, 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
《基本方案》规定: “同一投保单位, 投保对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但在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 同一个行政村的干部和群众却不平等享受集体补助。这样大的差距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农村社会不公平, 强化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抵触情绪。
应对的解决方法:
第一、加强监督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的许多方面。要求政府牵头,统一政令,加大推力,协调方方面面关系,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县、乡、村各级都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应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组建一个权威性的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理顺各方关系;要大力提高对农村社会保障的组织、协调管理水平。政府应投入资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改变目前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扶持微乎其微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财政支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二、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
应建立以法定基本社会养老为主体,乡、村集体和家庭储蓄保障等并存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体系。资金来源按照部分积累的原则,由国家政策引导、集体补助、个人负担,建立基本社会养老基金。还要发展多层次的补充保障。
第三、加强对农民参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是引导、促成这种观念转化,接受这项新事物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第四、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
为了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建议在拟定《社会保险法》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诸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的运营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
第二篇:浅论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目前,我国大批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大都没有达到养老年龄。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年老体衰后的养老问题将发展为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制度缺陷、立法滞后、企业不愿参保、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将农民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保障其基本权益的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城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5亿左右,由于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大部分都还没有达到养老年龄,农民工养老问题目前还不突出,没有成为社会问题。但若现在不重视,在不久的将来,大规模的农民工年老体衰后的养老问题将发展为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年老后在哪里养老,城市还是农村?谁将承担养老义务,是农民工自身、是其子女还是国家和社会?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给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一、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亿人被纳入该制度的覆盖范围。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包括各类企业及其全部职工,明确规定包括1年以下的农民工,而且农民工对于养老保险有强烈的需求。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并不乐观,存在许多障碍。
(一)制度有缺陷
目前实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参保农民工只要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了规定年龄就可领取退休金。但农民工从事的多数是体力活,多数是灵活就业,也很少有单位会这么长时间雇佣他们。由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造成农民工大量退保的现象。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统筹层次低。二是转移办法滞后。三是省际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遇到问题,迁出地省社保机构解决不了,迁入地省社保机构也不管,农民工不知找谁才能解决问题。
(二)立法滞后,执法不严
近年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立法不足、执法不严和行政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劳动者必须依靠法律的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低“硬度”使维权工作缺乏力度,其存在的不少漏洞和操作性不强,以及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条款等问题,使该部法律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上显得软弱无力。对于涉及农民工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问题,大多都是出现了问题或投诉举报才进行检查处罚,主动监督不足。由于我国相关法律立法滞后、行政管理和执法的缺位,导致企业在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用时,是逃费的多,纳费的少,主动纳费的更是微乎其微。
(三)企业不愿参保
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脏、累、差的体力活和高危行业,这些企业人工费用所占比例较高,参加养老保险对企业的压力较大,大多数企业缺乏为农民工缴纳保费的积极性、主动性。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是弱者,只要能找到一份活干就行,几乎没有可能考虑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等事项,农民工生存压力大,他们只能考虑当前的生存问题,因而产生部分收入低的农民工愿意企业不参加养老保险而给予一定的补贴,导致许多企业根本不给农民工参加任何社会保险。
(四)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
农民工自身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问题。虽然农民工普遍意识到以后养老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但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养老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二是生存压力。目前农民工工资收入一般不足1000元,在西部地区只有600元。三是就业压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为生计满足于有活干,只能放弃养老保险等权力。四是法律意识淡薄。对不签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权行为,往往持克制,忍耐的态度,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民工中推行不力的原因之一。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措施
建立平等、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当前的城乡差异现实,决定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具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可衔接性,才能有助于逐渐消除人身差异,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才能提高国家、社会在老龄化高峰来临时承受风险的能力。
(一)加快立法、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至今尚未颁布《社会保险法》,制约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加快《社会保险法》、《职工养老保险法》的立法工作,已成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和迫切要求。目前,农民工参保率在低位徘徊与参保后其利益得不到保障有直接关系。由于农民工流动频繁,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缴费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接续。要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参保,就要设计适应农民工高流动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劳动保障部门抓紧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2010年 1月1日新施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没有继续缴费的,由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下转第14 页)
(上接第39 页)关系,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农民工返回城镇就业并继续参保缴费的,无论其回到原参保地就业还是到其他城镇就业,均按前述规定累计计算其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与城镇职工同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农民工不再返回城镇就业的,其在城镇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并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或在其达到规定领取条件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出台实施,一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二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特别是2009年全面实现了省级统筹,劳动者在省内流动就业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有了制度和体制的基础。三是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在城镇之间流动就业或间断性在城镇就业,只要参保缴费并达到规定条件,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养老保险待遇。这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就业,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三)强化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当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严格查处各类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工作,要走综合整理的道路,从用人单位这个源头抓起,从签订劳动合同入手,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特别是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要进行严肃查处,杜绝企业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现象的发生,将在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全部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四)加强社会保险知识的宣传培训,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在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针对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加强对养老保险重要性的宣传、养老保险知识的教育。包括: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参加养老保险是企业应尽的义务、是农民工应享受的权利,企业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办理养老保险转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的关系、如何衔接等。采取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增强农民工养老保险意识,督促企业为其参加养老保险,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民主法制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公平正义则是凝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解决社会公平必须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因为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压阀,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险种之一,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社会的安全网和减压阀的作用。农民工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9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不相符的,必须进行制度改革、创新。
第三篇: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家庭养老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农业人口占多数,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的现实。十多年实践的结果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一、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模糊,重视不足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80%的人目前及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其关键的内容。随着越来越近的农村老龄化浪潮(据报道,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28亿,占总人口的10.2%,至此我国已达到10%的老年型标准,预计到2020年将有2.31亿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16.0%,2050年达4.12亿,占总人口的26.1%。而我国80%的老人都居住在农村),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都是以城镇居民为核心,以致于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城镇居民的专利。曾经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政府以往并未承诺过要解决农村(民)的养老问题;更有人认为,目前政府承担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负担已经非常沉重,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无力承担。甚至有人拿发达国家说事,提出西方国家把养老保险扩大到农村用了较长的时间,而且是在工业化相当发达,经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后,才陆续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由于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与混乱,使得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和农民不仅未能像城镇一样,确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就连原来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已经荡然无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加上历史形成的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在此情况下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求农民在较短的时间里抛弃“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改为通过投保而养老,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农民的投保观念与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认识上的混乱。结果一些地方出现了成年父母为儿女投保、爷爷奶奶为孙子孙女投保的“保小”不“保老”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据我们在苏北某县所作的调查,有80%左右的农民参加了大病医疗保险,但参加养老保险的基本没有,仅有极个别农民的问到养老保险时说给小孩保了。
(二)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199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建立起来的。其基本模式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量力选择缴费标准;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农民得不到任何补助,保险基金基本上或完全由参保农民自己缴纳。个别地方即使有补助,也只是象征性的,而且往往是干部多,而村民少,反而人为的制造了干群矛盾。在这种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或鼓励性的储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了农民自保,与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相比,最大的差别是不具有互济性,缺少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部分。这既违背了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也失去了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与福利性。也是广大农民不愿参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调查时就有农民说,既然我自己交钱,为什么非要交给干部?我存银行不也一样?
(三)缺乏合格的管理运营人才,农村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困难,隐藏着潜在的支付危机。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营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地方,不仅增值困难,甚至连保值都成问题,潜藏着巨大的兑付危机。民政部的方案规定: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自主运营。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行保值增值。由于缺乏应有的投资管理人才,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绝大多数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都是采取存入银行的消极方式。但是,自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银行利率经过多次下调,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去年虽有所上调,但仍属低水平。如果再加上通货膨胀及违规运营甚至挪用、挤占农村养老保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连保值都非常困难,更遑论增值,隐藏着潜在的兑付危机。
另一方面,为了使基金能够平衡、连续运行,国家只好不断下调原先承诺的农村养老保险帐户的利率,结果又造成了投保农民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照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继续投保和参保的积极性。D·盖尔·约翰逊指出,由于中国1993-1997年的投资收益率为负,对于从1993-1997年每年投入了同等数量保金的个人来说,他们积累的基金实际价值低于他们支付出的保费。我们在苏北农村调查时,农民对此问题反映非常强烈,有80%多的农民对养老保险到时能按标准发放持怀疑态度,是他们不愿参加养老保险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正确的解决,不但使广大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失去信心,而且可能产生重大的社会危机。
(四)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保障面太窄,保障水平过低。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保险覆盖面太窄,全国发展极不平衡。据有关调查,在我国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农民投保率和投保额均显著高于中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即使是在发达地区,农民的投保率也不高,据人民网报道,2003年初,北京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区18至59周岁的农业劳动力进行了摸底调查。全区共有140789 人应参保人员。其中男性 72466 人,女性 68323 人。已参保 14783 人,占应参保人数的11%。调查结果表明:平谷区已参保人员的覆盖面还很小,与市政府要求还相差甚远。另外,从基金金额上来看,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四省市的基金总额就占全国基金总额的56.5%。二是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标准难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起不到养老保险应有的保障作用,这也是农村养老保险难以吸引农民参保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政部的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加上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参加保险的农民均选择了保费最低的投保档次,即2元/月。经测算,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这样的缴费比例,15年后,当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时,每月仅仅可以领到9.9元。这点钱对农民养老,不要说15年后,就是现在也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与养老保险的基本要求,即: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相距甚远。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执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改革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社会保障的责任,是指社会保障的提供者,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基本生活所承担的一种确保或维持性质的责任。从依法行政的角度看,一种政府行为,应当有其相应的法律依据。一般而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城镇延展到农村,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后的必然产物。在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方式、水平、时间不一,但农民普遍被先后纳入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这在全球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早在1933年,国际劳动组织就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残疾保险和遗属保险纳入了条约范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从试点到全面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政府政策,通过各种文件并下达指标,依靠基层工作人员发扬“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的精神,才得以推进。但是,由于实施中缺乏足够的法律地位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其一是一些部门对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停留于感性上的认识,而缺乏实质意义上的共识。其二是部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疑虑和不信任。其三是制度运作不规范,基金安全缺乏保障,责任不够明确,政策尺度难以把握等等。要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必须制定出适合农村实际的农村社会保险法规。一方面将成功的做法和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另一方面根据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环境,对不可取之处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国家正在起草的《社会保险法》不能仅仅针对城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明确其法律地位,使农村养老保险成为我中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二)多方位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三方共同出资。
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模式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量力选择缴费标准;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农民得不到任何补助,保险基金基本上或完全由参保农民自己缴纳。因此农民普遍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认为,为了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为真正的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应该负起应负的责任。可以考虑的方面有:一是将目前国家财政各种支农开支中的部分开支,以适当形式用于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并将其直接规定为国家负担的份额。如改变农产品收购资金、粮食等农产品风险基金的现行使用方式,以补贴缴费的方式,直接用于支持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免税。即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可以税前列支,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可以税前扣除;保险基金增值不征税;对存入国家金融机构的农保基金给予免征利息税,并可按规定签订协议存款利率。三是让利。国家向农保基金发行高于银行利率的长期建设债券,或者借鉴国际经验,向农民养老基金定向发行特种国债。四是投资回报。国家集中用于重点项目的长期投资,并给予较高的回报;允许部分农保基金投资金融市场中风险低、收益高的产品。五是承担最终责任。农村保险基金出现危机时,由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给予支持,即国家扮演最后出场的角色。
(三)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对农民的负债基金,是参保农民日后养老的“活命钱”,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运行的基石,其管理和运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这项事业的成败。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完全个人账户制,根据参保者缴费计算积累总额,尔后确定给付标准,因此基金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如果不能保值增值,就不能保证养老金的充分给付。但根据现行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或买国债,国家尚无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值运营的保护性和优惠性政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值渠道单一与基金客观要求高收益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加上近年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雪上加霜。这不仅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难以增值,达不到农民老有所养和稳定社会的作用,也导致某些地方为追求较高收益率而违规运作基金。因此,必须加强对基金管理。当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求其工作人员特别是管理干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然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队伍的现状与这一要求有一定距离。前几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操作方式、某些不适当的宣传以及社会保险基金违规运作乃至被骗等现象,不能说与此无关。事实上,这支队伍中有不少人员社会保险业务素质较低,未经系统学习和正规训练即开始从事业务活动。他们对社会保险原理不很了解,对社会保险的常识也知之甚少,法律、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则更少。因此,要对现有农村社会保险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实行统一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制度。把那些业务素质低、思想作风差的人员清除出农村保险队伍,同时适当引进专业人才,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与业务素质。
2.建立基金分级运营的核算管理机制。目前基金实行县级核算,县级运营,层次较低,风险较大,运营中极易出现亏损,难以补救。因此应该确立“多层法人,分级运营”的体制。此模式先期可考虑确立省、市、县三级法人,按比例分级负责基金运营,每级之间采用责任准备金和风险预备金制度,以进一步分散风险,确保基金安全。3.尽早出台基金运营优惠政策并拓宽基金运营渠道,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一是由中央政府每年发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项优惠债券,或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银行储蓄优惠利率;二是建立确定一定比例,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投资一些风险小、收益高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样既保证基金有较高的回报率,又可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与金融管理部门协商,将各地分散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作为“协议存款”,以保证基金增值高于个人定期存款的利率。根据我国目前发展水平,农村养老应该“以家庭为主”,在继续健全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建议试行几种补充模式:1.利用现有银行体系,以零存的方式,开展养老特别储蓄计划,政府给予贴息和免税。这是国外养老的一种重要方式,相对灵活,运作成本低,也不会增加农民的负担。2.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这种模式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又满足不同缴费能力投保人的需要。3.试行合作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结合模式,将合作医疗保险筹集的资金,交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协商的保险合同承担赔付责任。
(四)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
为了避免多部门争办农民养老保险而形成部门利益矛盾、挪用救灾扶贫款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等。为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步伐,必须强化国家尤其是各级政府对其的行政管理和监督,使其纳入规范化轨道并健康发展。
1.完善管理体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是要使农村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业务管理相分离,政府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二是在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机构前提下,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并使其协调有效地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的职能部门主要涉及到民政、财政、劳动、卫生、人事等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必须明确并有所侧重,在农村社会保障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有序管理,共同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三是要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的管理内容和重点并使管理程序规范化。
2.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效率,首先是职能部门转变管理观念和工作作风,真正体现为民服务的思想。应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少干部数量。我国目前基层政府仍然承担着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职能,一些地方的县乡这几年把七站八所合并成几个中心,并且减少了干部编制,但是职能照旧。为了完成工作,这些机构就又雇用了许多编外人员,结果,有些县乡干部的实际数量并未减少。要真正减少基层政府的干部数量,必须让那些执行在市场中可以商业化经营职能的机构和政府脱钩,并打破政府垄断,允许私营企业进入。这样既可以减少干部数量,减轻农民的负担,又有利于私营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农村社会保障不仅范围广,政策性强,而且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必然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等。3.强化监督机制。就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监督机制的强化而言,主要包括:(1)强化国家权力机关对其的监督,如中央权力机关对执法情况的监督,地方权力机关尤其是县、乡级人大对当地政府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具体监督等;(2)强化政府自身对其的监督,如上级政府农村社会保障职能部门对下级政府相应职能部门监督、同级政府及审计等部门对农村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的监督等;(3)强化农村社会保障行政职能部门对相应的业务管理部门和基金营运机构的监督;(4)利用行政诉讼等司法程序进行监督;(5)重视社会监督,如新闻媒介监督及群众监督等。监督的重点是农村社会保障的目标落实情况、依法进行行政管理情况和基金运行情况等方面。
(五)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互协调与衔接
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特别是二元经济结构将长期维持,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和城镇要分别实行适合各自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事实上,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工业化的产物,是为保障工薪劳动者退休后生活来源而建立的制度;而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只能采用低水平和灵活缴费的社会养老保险方式。其次,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村劳动力因其就业不稳定性、季节性、兼业性等特点而更适合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使是向乡镇企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兼业性的,即亦工亦农,他们始终与土地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农闲务工经商,农忙种地务农。从身份来说,他们还是农民。其三,大量农民或多或少带有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也缺乏现代的保障观念,接受互济性较强的社会统筹形式需要一个过程。两种制度并存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制度的协调和衔接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口非农化加快,现实对这两种制度的协调和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这一点,现实中常见又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农民工或外出打工者的养老保险关系不确定,因工作单位的变动或工作性质转变(如回家务农)而在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间双向转移。因此需要在原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增加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的新内容。原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应增加相应的内容。对此,各地已有一些方法,需要总结和推广。如上海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规定:“劳动者迁出所在县或者因就业情况变化,其养老保险关系(含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内资金)应当转入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如无法转移的,也可以将其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中个人缴费额的余额退给本人。本市城镇企业录用的农村合同制工人及城镇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农村帮工,合同期满回本市农村并属于本办法适用范围的,应当将其合同期内的养老保险关系(含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内资金)转入其所在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
07级在职研究生 国际贸易专业 张蕴
第四篇: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xxx学院
系别:xx系
专业:xxxx
科目:社会保障概论
姓名:xxxx
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系到占总人口约 7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长期滞后,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他们的养老问题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这种状况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且大部分住在农村,生活水平比较差、质量低。农村的养老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刚刚起步,发展比较缓慢,在发展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矛盾尖锐
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基本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为主,“社会救助供养”为辅,但农村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工业化大生产的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也随之受到削弱。农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矛盾尖锐化。
(二)养老保险强迫性特点突出
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强迫性,据中央出台的关于《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可以不用缴费,每月可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规定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反感,同时使一些无子女赡养的老人领不到保险金等种种问题困扰着农民,使农民对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去信心。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可能会因此遇到很大的困难,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政策将会化成泡影。此外,政府为了做业绩还会出现强迫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使社会养老保险失去本意,丧失它的作用。
(三)保障水平偏低,覆盖面偏小
由于保障水平偏低,因此新农保还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又是以个人缴纳为主,这使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有心无力,不仅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少, 缴纳的保险费也很低,根本无法满足年老时的生活所需。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2007中国只有2亿人享有养老保险,仅占劳动者的25%。专家认
为,中国离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目前社会保险制度中,覆盖面最大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广大的农村劳动者几乎没有养老保险,1亿多丧失劳动力的农村老人没有社会化的养老保障。新农保的地位和作用让农民感觉不到他的保障作用,让农民对他失去了信心。
(四)法律支持不足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都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实行的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相对而言,在这方面中国“新农保”没有统一的法律条文,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没有自己的法律体系看,难以形成规范的法律保障,因此缺乏普遍的强制性和规范性。
(五)参保人群不均衡,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
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保富不保穷的缺点,社会养老保险采取自愿入保的形式,这样一来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富裕的一部分农民吸入进来,而没有吧经济不富裕的、需要赡养老人的一大部分农民纳入其保障的范围,使他们享受不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收不到政府的养老财政补贴。这使得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是进一步推动了贫富差距加快扩大,所以说新农保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大多农民都没有参加新农保,农民的养老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从覆盖范围上看,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农民投保金额明显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比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低,参保能力有限,且由于新农保的倾富性,导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较低,甚至不参加新农保。
二、农村养老保险出现问题的原因
农村的养老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新农保自身的原因还有农村的原因,更有历史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落后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出现问题
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薄弱,创造的价值不如二三产业,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二三产业比重较少,发展较慢。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国家的管理可能会因管理层级太多而导致管理的失灵。所以,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在刚刚实行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国家可能重点放在发展二三产业,而忽视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的重要性,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滞后于其他地区,导致农民没有经济能力去参加新农保。
(二)立法的滞后,直接导致无法可依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地规定不一,没有法律约束力,基层无法操作,农民无法可依,参保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严重脱离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轨道,让新农保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新农保的实施。
(三)管理体制问题重重
农村社会保险工作有的仍然留在民政部门,有的已经划归劳动保障部门管理,造成工作脱节,管理混乱。手续繁琐,领取不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一般都是断断续续的,缴费不定时也不定额,每到符合退休条件需要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时,要进城确认身份、年龄、缴费、时间等,农民费时费力费钱;而达到退休
条件办理退休手续后,还得进城领取养老金。这些,参保人员意见很大,从而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四)、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对较少
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经济比较落后,政府的投入相对于第二三产业相对较少,又因政府的层层分配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导致资金的运作不利,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能够将新农保的范围像更大的范围扩展,致使大部分的农民置再保险之外,不能享受国家的发展成果。
三、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策
要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清楚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的现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做到从广泛覆盖到逐步完善。
(一)加大财政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作为财政支农的项目之一。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和每年财政超收入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投入,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民参保给予财政补贴。在这方面,“苏州模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典范。
(二)努力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一要求各市县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指定缴费标准,按年缴费。同时应鼓励宽裕家庭农民提高投保金额,以增强整个农保基金的互济功能。二要加强对农保基金的监督管理农保部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基金安全,在此基上寻找基金的增值。三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 ,积极探寻农保基金保增值新渠道。三要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原则。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让全国农民普遍参加社会保险是不可能的。要避免强迫农民参加的做法,因为这不仅增加农民的负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集体补贴与政策引导,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运行。在自愿的前提下,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富裕 地区,都可以实施养老保险。
(三)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坚持低标准起步,坚持个人缴纳资金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坚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储备积累的保险方 法,坚持自愿参加与政策鼓励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制度。这些政策从总体上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应当继续坚持,并要逐 步完善。
(四)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
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的通行做法。经过1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已经建立起城镇社会保 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并基本形成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现在必须尽快健全《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 法律,《社会保险法》不能仅仅面向城镇居民,而把广大的农民排斥在外。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为加快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必须强化国家尤其是各级政府对其的行政管理,使其纳入规范化轨道并健康发展。一是要使农村社会保障的行政 管理与基金管理、业务管理相分离,政府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二是在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机构前提下,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并使其协调有效地进行。三是
要 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的管理内容和重点并使管理程序规范化。同时,还应依靠坚持个人账户积累模式,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方法,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措施。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从农民最基本的保障问题入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真正体现了对农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社会保障概论 2010年04月
[2]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2005年05月
第五篇: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与对策探讨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 要:通过对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其模式介绍,探讨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风险、积极作用以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以及对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借鉴,提出了等相关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农户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80-02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政府政策变化和要求,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小额信贷项目或机构试验的初期阶段(1993年-1996年9月)。本阶段小额信贷试点主要是由社会团体或非政府组织利用来源于国外捐助和软贷款,以及自筹的资金进行小范围试验,资金来源基本上没有政府资金介入。相关的政府政策和法律依据也不完善,主要以国家整体的扶贫政策和国际相关经验为参考。
第二,项目扩展阶段(1996年9月-2000年)。这一阶段在国外援助和自筹资金继续试验的同时,由政府和指定银行(农发行/农行)操作的国内扶贫资金也加入进来并逐渐占到主导地位,在较大范围的贫困地区推广,两大类型的项目并行发展。
第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类项目可能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2000年-2005年)。在央行的推动下,正规金融机构开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2000年起,农村信用社开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试点并逐渐成为主力军。且在该阶段中央政府和央行都研究出台了促其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第四,中央管理部门鼓励民营和海外资本进入,试行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活动(2005年至今)。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与积极作用
2.1 风险
作为一种金融活动,农村小额信贷具有的风险为以下几点:
(1)外部环境风险,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者农户投资的产品的市场突然出现某些外部因素使得农户偿贷能力下降而带来的风险,以及由于自然灾害而导致大量农户同时违约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风险、产品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等。
(2)银行管理风险,有时由于信用档案资料更新不够及时,评级带有主观盲目性;信用评价人为因素多方干扰,使得数据虚报;信用评级单一性等造成评级不准确,贷款额度核定不科学等,给小额信贷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3)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申请小额信用贷款最积极的往往可能是最不具偿还能力的农户。由于受小额信贷无抵押的影响,农户产生依赖思想,还款意识薄弱。
2.2 积极作用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实施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是也为扶贫攻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体现在:
(1)调动了低收入农户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潜能。把资金直接贷给贫困农户,为农户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机会和条件通过小额信贷,农户就有了起步资金,而且在还贷的压力下,农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逐步培养起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
(2)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扶贫资金利用率低,还贷率低的状况。由于低收入农户取得贷款后一般都是从事符合自身特长的项目,从实践来看即使某一家暂时还不起,小组其他成员也必须帮助其还贷,从人性的角度讲,当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直接相关时,小组成员之间都会相互监督,督促其还款。因此小额信贷还贷率很高,高还贷率就保证了扶贫资金的不流失,还贷次数多则保证了资金有效利用律和周转率,使得农户收益逐年增多,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收益面越来越宽。
(3)弥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它能很好的解决农户在商业银行贷款中提供严格担保和抵押困难的问题,只要农信社在提供小额贷款时能提供相宜的技术和信息证明其有法提高生产能力保证按期还款,就可以获得贷款。为农信社拓宽信贷渠道,开发农村低收入阶层在金融服务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4)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家扶贫压力。农信社发放的农户小额信贷,使得农户有了初始资金来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创造收益,这就为国家减轻了扶贫负担。
(5)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农户小额信贷改进和新建立了一套适合农户的金融制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的问题
3.1 政策性约束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最初是作为一项扶贫手段推广开来的,因此其首先考虑的是政策性目标而非赢利性目的。目前我国农信社小额信贷余额占整个小额信贷余额的67%,居于主体。但农信社大都承担着扶贫的政策性任务,在发放小额信贷的过程中,执行低利率,承担经济损失。而从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看,盈利性是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商业化运作是大势所趋。所以我国小额信贷的政策约束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3.2 政府干预过多
我国金融机构都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的过多干预使得我国小农信贷金融机构的市场商业化运作受到严重损害,权、责、利关系模糊。
3.3 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总量不足,受益农户范围窄
在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很多银行都不愿意直接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而将业务重点转向获利高的行业。这样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应渠道狭窄、总量不足。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竞争,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农户强烈的资金需求,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支农资金在总量上难以满足农户所需。
3.4 风险控制
由于小额信贷本身存在的外部因素风险,银行管理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且这些风险还具有系统性特点,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单一农户,而是波及整个地区,再加上贷款对象点多面广,贷款机构信贷违约风险剧增,联保机制形同虚设。
3.5 小额信贷投放方式过于呆板,贷款种类单一且期限过于固定
一方面是贷款投向单一。目前农村小额信贷的投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极少投放在个体工商业。二是贷款额度小,难以支持农户在高效农业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三是借款期限短,由于期限规定过于呆板.一些农户贷款到期可能尚未产生效益,无力偿还贷款。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经验与借鉴
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是福利主义小额信贷的代表。20世纪70年代,默罕默德•尤里斯教授以自己的资金作为担保让银行贷款给贫困农民,以使他们可以生产自救。在该实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以后,孟加拉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共同出资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模式——“乡村银行”。
GB主要向贫困农民提供存、贷、保险等综合性服务,实行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管理。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者(即贷款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在小组基础上建立中心,作为进行贷款交易和技术培训的场所从事无抵押、短期的小额信贷。贷款人分期还款,并定期参加中心活动。对于遵守银行纪律、在项目成功基础上按时还款的农户,实行连续放款政策。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路径选择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动我国小额信贷的积极发展:
5.1 逐步推进小额信贷的商业化运作
小额信贷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推进商业化运作。将其从单一的扶贫政策中解放出来,按照现代金融活动的原则创建可持续的资金运营模式。
5.2 加强信用风险控制,完善担保机制,建立资信
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杜绝多方关系的人为干扰,保证程序、管理、风险控制到位。借鉴GB模式中的小组联保提高还贷率。
5.3 实行外部风险补偿机制
为了分散和规避风险,可以在农村推行农业保险,使得农业风险能够转移,提高贷款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使农业风险由保险公司和农信社共同承担。
5.4 多元化资金来源途径
农信社除依靠自身的存款和央行的再贷款外,还可以发展同业拆借,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能相互融通,疏通横向资金融通渠道。再者适当允许小额信贷公司向金融机构批发资金,或适时通过资本市场发行短期融债券,股票等形式进行融资,解决可持续经营问题。
5.5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但是这一点必须十分注意政府支持的界限,不能把支持变成了过多的干预控制,应注意是宏观政策和基础设施的支持。
5.6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严格监督
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就得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监督管理,防范内部风险,使得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不断完善,满足农村小额信贷逐步扩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