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

时间:2019-05-14 10:5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

第一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

【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养老保险跨省转接困难、覆盖面积小、统筹层次低等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更好的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跨省转接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45-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保)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因此要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关注并深入研究,尽早发现问题,根据国情制定差异性方案,有效解决养保问题。

一、我国养保现状

21世纪,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职工和农民养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本文研究对象是社会养老保险。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建立多种类型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制度。如在城镇地区,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但近几十年,我国城市发展程度发生很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使劳动力流速加快,基本养老保险越来越不适应变化,养老保险跨省转接越来越困难。虽然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但推进过程却非常缓慢。表面我国养保制度很成熟,实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现行养保制度存在很大局限,很多方面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现状和社会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快速进行养老保险改革,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方案并加大力度实施,保证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进行。

二、我国养保存在的问题

(一)跨省养老政策已出台,实施力度不足

目前因劳动力流动导致跨地区养保问题而出台的《暂行办法》,存在实施力度不足问题。《暂行方法》规定农民工基本养保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新就业地参保,只须提出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转入和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协调办理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手续。但各地缴费规定不同和实施力度不够、企业为自己利益而变得自利、个人来回在跨地区办理手续等原因阻碍政策实施。①所谓方便跨地区养保变成了一个空想,这时流动工人利益最易受到伤害。②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东、西部不平衡,且养保制度具体实施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由表1知,在不同地区供款比例是一样,但各个城市个人工资、补贴优惠等显然不同。在中国走向“全民养老”背景下,养保发展面临着制度转型等一系列问题。

(三)社会养老保障税不足,统筹层次比较低

养老社会保障税是养老社会保险最有效的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手段,而我国还没建立完善的养保制度,经常入不敷出。基本养老保险已初步实现,但统筹层次低。因我国社会保障税制不完善,现行财税体制下,实行全国统筹难度更大。

三、建议与对策

(一)实行全国联网,简化跨省转接

根据《暂行方法》,跨省关键是处理以前和现在的基础养老账户和个人账户问题。面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接问题,需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养保实行全国联网。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政策不同问题,对全国联网的投保人是本地的按照本地政策,在各省份下面设置节点,有效完成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接,别也给补助,但其资金是本地由地方财政支付,中央财政给外区适当支付。配合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借鉴银行系统的技术实行全国联网,向全覆盖范围发展,实现办理手续最简化。③

(二)增强立法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为完善我国社会养保,要提高管理系统,加大监督力度。利用法律强制性、无偿性,规范养保操作方法,实现统一缴费基数、比例、操作和计算,使我国社会养保惠及每个公民。现阶段,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完善地方政府和中央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形成多层次养保制度。

(三)完善现代社会养老保障税,全国统筹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核心,因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税税迟迟不能开征,严重制约我国养保制度完善和发展,我国须立刻完善养老保障税,以完善现代养保制度。④而实现全国统筹、搞好老年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需要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更需要国家财政给予大力支持。为实现由各省份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我们要在扩大养保覆盖范围、完善管理体制等基础上,划清楚国家和企业在养保基金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各省各方面都兼顾,打破户籍壁垒,保障每一个公民权利和利益,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教育、技术等都迅速发展,但社会养老保险问题非常突出,它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对我国养保制度挑战不能采取单一保障办法,应采取“多保障”思路,构建一个多元化、范围广的综合型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养老保险跨省转接问题解决,未来向着养保操作统一、全国统筹方向发展。

注释:

①唐晨辰.关于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新政策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11).②黄必红.养老金制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③陶志勇.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和接续难题求解[J].中外企业家,2009(4).④龙卓舟.养老社会保障税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第二篇:浅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

张廷斌

2012-8-10 15:08:30 来源:《大观周刊》2012年17期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十多年来,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整理和总结,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后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 键 词: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对策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养老保险工作迅速开展起来,截至2011年底,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的838个县(区)的参保人数达1.3亿人,到龄领取养老金人数为3582万人,基金累计结余563.8亿元。同时,20个省的409个县自行试点,参保人数达4469万人,到龄领取待遇的人数为1421万人。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西藏、青海、宁夏、海南、重庆等9个省、区、市实现了全覆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状况的出现,部分家庭子女赡养老人已经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非家庭养老保障体系,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差甚远,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部分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所限,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的个人集体补助很少,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有限,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鼓励性储蓄,不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参保缴费档次低、目前社会养老保险片面地强调覆盖面,忽视了缴费基数和部分参保人员年龄偏大、积累金额少,加之没有统筹金支持等因素,造成了现在符合享受待遇人员基础养老金人均55-70元左右,达不到“养老”的目的。

(二)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谈何增值?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从整体看,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无法承担农村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冲击。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来看,1986年民政部确定,以经济较为发达的石家庄等五个城市的农村进行了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 1991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推广阶段;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整顿保险工作小组起草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停办此项业务并进行清理整顿,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进入整顿阶段;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许多省市都试探性地建立了适应本地区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计划从2009年起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进行农村养老工作试点并逐步拓展,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以新农保试点推进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从政策设计和政策执行两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一)完善缴费制度,提高保障功能。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组建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理顺各方面关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三方共同负担的模式。提倡家庭成员互济参保,建立“子女代缴”机制,提高参保人员集体补助,拓展缴费资金来源。明确各级财政职责,形成良性有序的投入机制。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中央财政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资金支持。

(二)确立农保待遇调整的长效机制,保证制度稳定性。建立基础养老金的自然调整机制,实行分档缴费和分档补贴方式,多缴多补。一是要加大对选择较缴费高档次和缴费年限较长的人员的激励性政策补贴力度,充分体现少缴费与多缴费、缴费年限长与缴费年限短的区别。二是要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国务院规定,给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民每人每月发放55元基础养老金,作为省、市、县三级政府也要从地方财政中增加基础养老金,并根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调整,尽量提高农民养老待遇,使农村老年居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三)拓宽基金管理思路,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根据社保法规定的安全、稳健的原则,研究农保基金投资模式,一是提高投资运营的层次,将新农保基金投资运营权集中到中央统一运作;二是尽快解决制度缺失问题,明确各级基金管理机构及当地政府对基金保值增值负有责任;三是 可采取相对保守的运营方式,如发行“支农债券”等,确定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收益率,以应对通胀风险和支付风险;四是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建立和壮大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树廷。中国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辛苑。农村养老责任分担的实践及其制度化障碍[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沙占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平原。我省新农保试点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8期

[5]刘卫。浅谈依法加强新农保基金管理[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12期

第三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保险专业雷雪婷 指导教师:刘树峰

【摘要】: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统一实施的旨在使特定社会成员在达到一定年龄、丧失劳动能力、退出社会劳动过程时能够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一定收入来源的社会保险方案。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的人数广,涉及的领域宽,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对规范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以现收现付制为筹资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简便而行之有效的,而且体现了公有制下社会保障的互助互利功能。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三十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中国政府需要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金筹集模式,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不断老化和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部分积累制。同时实行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制度,实行个人缴费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社会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贡献与享受相联系的原则,在其它国家的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具有切实的可行性。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趋势,然后回顾了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障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关键词】: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制度建设。

一、目前养老保险总的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统筹覆盖面窄

制度的设计与“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相矛盾,由于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方案时,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因此,在城镇三大社会体系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一样。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由国家财政统包。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潜在的支付危机日益突出

在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转轨过程中,已经退休的人员和在此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由于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没有为自己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积累,从而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缺口”或“隐性债务”。目前这笔欠债是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缴费积累支付的,再加上有些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比如低报工资、少报人头,将部分职工摒除在社会保险的“安全网”之外或将缴费

义务转嫁给职工等逃避或拖延缴费,使得个人账户变得有名无实,成为“空账”。在空账运行的情况下,这部分负债不得不继续依靠现收现付进行融资。长此下去,最终必将导致部分积累制的名存实亡,复归到单一的现收现付制,从而预算积累资金防范养老金支付危机的目的就难以实现。(三)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与现实情况相脱节

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实际替代率水平全国已达86%左右,远超过当初制度设计时60%的替代水平。目前我国的实际替代率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5%~50%的水平,这不仅严重影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亦不相适应。高替代率除了违背公平原则和制约了国家的竞争力外,还有其他危害:(1)提前退休膨胀,有的职工甚至4O岁就退休,这使得本应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加强积累的壮年阶段提前进人了积累的消费阶段,这不仅减少了当期财政缴费资源,也加重了未来财政的压力;(2)企业无力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基金,又面临加大缴费率的局面。

(四)断保问题日益严重。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和改制等因素的影响,职工断保问题严重。到今年 6 月底,衡水市全市断保人员共24571人,占全市参保人员总数的18.6%,其中自由职业者断保的2457人,占断保人员总数的10%,企业改制断保的4103人,占16.7%,企业破产而断保的1622人,占6.6%,“两不找”人员16389人,占66.7%。,大批职工断保既导致这部分职工脱离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安全网”,也减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

(五)欠费数额增加,征缴率下降。97年衡水市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率为98%,从98年后企业欠费逐年增多,到2000年底全市企业累计欠费3519.8万元,平均征缴率为92.1%,同97年相比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今年征缴养老保险费难度更大,上半年全市应征缴7236.5万元,实征缴5925.9万元,征缴率为81.9 %,其中有两个县市征缴率不足60%。征缴率的下降严重削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六)退休人员增多,基金供需结构失调。经测算,衡水市1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需要5.2名参保人员提供保障。96全市企业参保职工123562人,离退休人员20468人,离退休人员与参保职工之比为1:6。2000全市企业参保职工132020人,离退休人员 28534人,缴费职工118052人,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之比为1:4.1。其中枣强、武邑、武强、饶阳、安平、深州、阜城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之比不足1:3.5。由于供需结构不合理,即使征缴率达到100%,养老金也入不敷出。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对劳动保障征缴政策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恶意逃缴、拒缴。调查发现,很多私营业主法律意识淡漠,对劳动保障政策不了解,认为给员工投保,增加成本、影响利润,拒绝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同时由于就业难度大,职工因怕解雇而不敢奢求。如衡水市宝力橡胶厂、京华焊管厂都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效益状况良好,但仍游离于养老保险范围之外;有些国有、集体企业经营者谈起养老保险政策,了解都很到位,但涉及到缴费时,却总是以多种理由搪塞。衡水市市建材厂就是如此,该厂累计欠费已达220多万元。

(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景气,停产破产企业增多影响征缴。最近,衡水市劳动局对安平县化肥厂、食品厂、拔丝厂、丝网厂等14个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已有3个破产,11个长期停产,涉及职工2100多人,这种情况虽然比较特

殊,但严重堪忧的经济状况对养老金的征缴成效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执法力度不够、影响征缴成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征缴制度和程序、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都作了规定,为养老保险征缴提供了政策依据,但部分经办机构执法不严、违法不咎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养老金的征缴成效。

三、意见与对策

(一)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各级政府要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对扭亏无望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要由政府出面,进行破产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搞活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二)努力做好城镇个体私营人员的养老保险工作。从当前调查的情况看,城镇个体私营业主普遍存在参加养老保险没必要、不合算、不可靠的认识误区。对此,要加强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参保的自觉性。同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配合协调。认真贯彻好省政府冀政〖98〗33号文件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把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作为工商年检的内容,对不参保的不予办理年检合格手续。各级劳动部门要同工商管理部门联手制约,逐步将生产经营较稳定,效益较好的个体私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三)强化措施,做好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当前,养老保险费征缴率仍然较低。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用好用足征缴政策。对那些不按规定申报缴费的,逐户进行稽核,责令其整改,并加收滞纳金。对拒不缴费的,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按《条例》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四)努力做好断保人员的续保工作。为确保职工未来老有所养,增强基金支撑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的同时,要抓紧抓好再就业人员的续保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续保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严格退休标准。职工退休标准执行的严格与否关系到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承受能力,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为此,要建立健全退休公示制度,对拟办退休的人员,在报劳动部门前,先由企业在职工中进行公示,充分发挥企业工会、职代会和职工的监督作用。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保机构要实行联合办公,把好退休标准的执行关,使退休及养老金的发放与领取更公开、更合理,缓解社保资金的压力。

(六)加快养老保险立法进程,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和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时,通常都以立法机关制定或者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先导,依法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已比西方发达国家晚100多年,从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快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显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

(七)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

个人账户是积累制区别于现收现付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对老龄化有良好的抵御能力。考虑到目前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较大,可以采取“名义账户制”的形式,逐渐过渡到真正的实账积累。使个人缴费和未来收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参保人员缴费积极性,最终实现个人账户的实账运营

(八)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城镇职工中,以私营企业职工、外资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为重点,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使用权转移、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将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很有必要。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步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和国家扶持为辅、自助互济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九)加强政府监管,确保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安全完整。

四、农民社会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60%以上,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毕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无论在制度建设还是在实践环节都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仍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法律法规,民政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出台的相关规定位阶过低,权威性较差。有些省份还没有出台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地方性法规,管理不够规范。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少数地方出现了挪用保险基金等问题。2.农村养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原来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已趋于瓦解,同时,农村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土地保障功能也呈减弱趋势。我国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过小,保障水平很低。3.农民工是否应纳入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存在争议

进城农民工参与城镇养老保险十分困难。首先,农民工收入有限,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超出了支付能力;其次,农民工劳动岗位和区域的频繁变动,超出现行的养老统筹范围;再次,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权益漠视,甚至以拖延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来招商引资,都导致了农民工的低参保率和高退保率。进城农民工的人数日趋增多,其应纳入城镇养老保险还是应纳入农村养老保险,成为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难题。

4.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渠道少,缴费率高,收缴难度大

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渠道过少,只有农民自身和地方财政支持。就农民自身来说,农村养老保险是采取自愿的方式而非强制性实施,农民收入来源本来就少,受经济收入因素制约,投保率不尽人意,这与“大数法则”的保险数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就地方财政支持而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目前是以县级为单位进行统筹,而大多数县级地方财政捉襟见肘。这就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费率偏高,实践中收缴难度大。

5.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保富不保穷”和“保小不保老”

我国目前开展养老保险的大多数地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群体基本上是较为富裕的农民,而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农民养老保障不能从社会保险制度中获益,现实中恰恰是后者最需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给予的保障。另一个问题是,实践中出现了“保小不保老”倾向,据山东社会科学院的调查,19岁以下的投保者占全部投保人数的60%以上,这显然与我们制度设计的初衷相悖。

6.农村养老基金在运营和监管制度上很不完善

目前,在相当部分地区无专门的机构负责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营运,养老基金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制度缺失,基金投资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一些地区农村养老基金被挤占,挪用或贪污等现象比较严重。当前由于缺乏制度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问题成因

1.我国农村目前正处于由以家庭养老为主向以社会养老为主的格局变化时期。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形式。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目前正处于由以家庭养老为主向以社会养老为主的格局变化时期。其间,旧有的制度因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而崩溃,新制度正在生成,许多矛盾和问题因而出现。

2.国家缺乏针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政策。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分为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和部分积累式3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政策扶持”的方针,实际上采用了完全积累制,政府不承担直接财力支持的责任。该制度基本上成为完全由农民个人储蓄的积累制,丧失了社会保险的互助共济的功能和意义。政府今后应该在政策调整与长期的财政支付安排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投入,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实施财政转移支付。3.农民的养老社会保险意识欠缺。

我国的大部分农村普遍缺乏养老社会保险意识,“养儿防老”思想在农村仍有不小的市场,这给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许多人认为,由于我国农村耕地基本实行的是人口均等承包的制度,依靠土地可以实现其养老功能。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我国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人多地少矛盾非常突出。

4.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

虽然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等惠农政策,但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仍然不高,对于大多数中西部农户而言,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收入情况决定了家庭支出结构,许多农民不愿意从本已干瘪的口袋里再支出养老保险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实施归根结底要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来完成。

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差。

(三)意见与建议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目的的顺利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农民能持续稳定地缴费,二是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开展到农民老年获得回报后,而不是中途解体,这两个条件都令人怀疑,因为农民不像城市职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民收入受自然气候及农产品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因而其缴费的稳定性没有把握。从政府方面看,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是在法律基础上建立的,其受行政因素影响较大,往往很不稳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遵循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加快立法建设、合理规划养老资金的筹集与运作以及管理体制、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第四篇: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化,职工的流动性日趋增大,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越来越复杂,同时,随着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政策的落实,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呈现刚性增长.我市养老保险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缓慢。目前,我市国有、集体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很快,到今年10月底,全市城镇个体私营企业的参保工作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共10.4万人。国务院颁发的《关

于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97〕26号)明确规定,将城镇个体私营企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对此,各级劳动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阻力大,这项工作尚未打开局面,到今年10月底,全市城镇个体私营共纳入5508人,仅占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总数的5.2%。大量城镇从业人员未参保,不仅影响了城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断保问题日益严重。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和改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市断保问题比较严重,导致这部分职工脱离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安全网”,也减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所谓断保就是原来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由于种种原因而中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现象。到今年10月底,全市断保人员共24571人,占全市参保人员总数的18.6%,其中自由职业者断保的2457人,占断保人员总数的10%,企业改制而断保的4103人,占有16.7%,企业破产而断保的1622人,占6.6%,“两不找”人员16389人,占66. 7%,所谓“两不找”人员即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而中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

(三)欠费数额增加,征缴率下降。97年前我市企业基本不欠养老保险费,征缴率均在98%以上,进入98年后企业欠费逐年增多,到2001年底全市企业累计欠费3519.8万元,平均征缴率为92.1%,同97年相比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征缴率下降削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四)退休人员增多,供需结构失调。经测算,我市1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需要5.2名参保人员提供保障。96全市企业参保职工123562人,离退休人员20468人,离退休人员与参保职工之比为1:6。2001全市企业参保职工132020人,离退休人员28534人,其中断保人员13968人,缴费职工118052人,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之比为1:4.1。其中枣强、武邑、武强、饶阳、安平、深州、阜城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之比不足:3.5%。由于供需结构不合理,即使征缴率达到100%,养老金也入不敷出。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2001除市直、冀州外,其他10个县市区养老金收支相抵均呈现赤字,共亏2687万元。同时,养老保险积累金越来越少,支付能力明显下降。截止今年10月底,除市直、桃城区和冀州外,其他县市积累金均不足3个月的支付能力,超过了养老保险的警戒线,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构成了威胁。

二、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一)认识不到位。很多私营企业主认为,给员工投保,增加成本,利润下降,参保吃亏。市宝力橡胶厂、京华焊管厂都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效益也不错,从98年我们就动员他们参保,但他们认为,职工参保,企业拿大头,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不愿参保,至

今仍游离在养老保险范围之外。有些国有集体企业领导谈起养老保险都有认识,但到了缴费时,总是以很多理由搪塞。市建材厂就是这样,该厂累计欠费220多万元。

(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景气,停产破产企业增多。最近,我们赴安平县化肥厂、食品厂、拔丝厂、丝网厂等14个企业进行调查,其中破产的3个,长期停产的11个,涉及职工2100多人。如此的经济环境影响了征缴成效。

(三)劳动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征缴制度和程序、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都作了规定,为劳动部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劳动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我市就业困难,职工找个工作不容易,单位不给上保险或不足额缴费,职工因怕解雇不敢奢求。启明、英才、汇龙、南苑等私立学校办得都很红火,教师均系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养老保险意识很强,但校长不给他们上保险,由于他们怕被炒鱿鱼而忍气吞声,这几所学校至今未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三、今后工作措施

养老保险基金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物质基础,为做好“确保”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

养老保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要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结构调整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最终取决于企业的主体作用。为此,企业要强化主体意识,加强市场调研,明确发展方向,搞好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在调整中培育优势,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对扭亏无望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要加快改制步伐,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搞活企业。

(二)努力做好城镇个体私营的养老保险工作。

从当前调查的情况看,城镇个体私营普遍存在参加养老保险没必要、不合算、不可靠的认识误区。对此,要加强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参保的自觉性。在宣传的基础上,还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省政府冀政〔98〕33号文件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作为工商年检的内容,对不参保的不予办理年检合格手续。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贯彻冀政〔98〕33号文件精神,同工商管理部门联手

制约,将生产经营较稳定,效益较好的个体私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把这个难点突破。

(三)强化措施,做好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当前,养老保险费征缴率较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保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用好用足政策。对那些不按规定申报缴费的,首先由社保机构对其进行稽核,重点稽核职工人数、工资基数和财力等,并按《条例》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四)努力做好断保人员的续保工作。

为确保未来职工老有所养,增强基金支撑能力,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贯彻劳动保障部《关于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的通知》精神,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同时要抓紧抓好续保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拟制续保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续保方案的内容应包括续保对象、调查摸底、宣传发动、下达《社会养老保险接续通知书》,缴费续保、政策措施和完成时限等。在限定日期内续保的,实施从宽政策,即按当时全省上年社平工资的60%为基数、现时费率计算养老保险费的本金和利息,并减收滞纳金。对限定日期外续保的从严,即按当时全省年社平工资为基数、现时费率计算养老保险费的本金和利息,并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不计入个人帐户。凡不续保的,属于调动的,不予办理转移手续,属新办退休的,核减养老金待遇。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出付给本人,同时解除养老保险关系。

(五)严格退休审批工作。退休审批工作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养老保险基

金的合理开支,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为此,要建立健全退休审批公示制度,即对拟办退休的人员,在报劳动部门审批前,先由企业在职工中进行公示,充分发挥企业工会、职代会和职工的监督作用。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保机构要实行联合办公,不讲人情,不开口子,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做好职工退休审批工作。对于病退人员,要适当减发退休待遇,按每提前一年减发2%的基本养老金。此外,要针对极少数离退休人员死亡不报、冒领养老金问题,定期开展离退休人员生存普查工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但要追回冒领的养老金,还要对冒领人进行经济处罚,确保基金不流失。

第五篇: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问题及对策

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问题及对策

作者:程艳敏 孙海英

【摘要】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在社会管理方面付出努力,以维护社会稳定,这是世界化进程中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 社会管理 机制创新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过去的三十年间,我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动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强力实施改革开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社会关系复杂程度加剧,社会管理体制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不可避免地引发更多的问题和矛盾。在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中,国际间的交流与往来不可避免地会彼此产生影响,改革开放打开了我们朝向世界经济的大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些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社会问题和矛盾增多,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例如众所周知的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就对全世界的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我国也难免被波及到,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就业群体压力增大、通货膨胀,物价走高,居民生存压力增大。而这些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背后隐藏着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危险因子,必然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社会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也对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也强调,社会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其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在社会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当前,只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加大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力度,才能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民生规划和预算制度不健全。民生工程大部分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的主体是公益性公共服务项目,民生工程的实施,标志着社会事业的发展进入了规模有序推进的阶段,这就对财政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经济实力不强、弱势群体数量比较大、城市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依靠过去那种临时性、短期性安排资金或在预算外追加经费“办实事”的做法,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但还远未达到健全的程度,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不仅存在社会保障体系整体覆盖面不全的情况,而且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城镇居民基本能被划入社会保障范围之内,但诸如农民工等城市外来人口、农民以及失地村民却徘徊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而他们恰恰又是目前我国最需要保障的人口。

利益协调机制存在问题。社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社会管理要最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而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机制中,人民群众的需要却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尤其是底层社会群体利益往往因表达渠道不畅通而难以实现。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的侵犯农民工群体的利益,侵犯失地农民的利益,城市拆迁中的强拆现象等等,这些弱势群体因其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淡薄、法律维权成本过高、找不到或找不起利益诉求渠道等等而不得不忍受自身利益的丧失。同时,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特别是强势社会群体和弱势社会群体之间缺乏集体协商和沟通的有效平台,由此导致利益分配格局的进一步失衡,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事件必将频繁出现,势必会影响到社会有序管理的实现。

社会应急体系建设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国的社会应急体系建设还只处在初步阶段,主要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负主要责任,群众更多的是被动配合,对社会应急事件缺乏了解,没有必要的防范知识,往往造成难以有效应急对社会应急事件的局面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应急体系的建设存在问题,比如信息公开性不足、信息传达渠道不流畅,群众因不了解必要的信息而盲目行动,也致使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参与严重不足。同时政府的应急管理方式有待改善,政府的科层化管理方式束缚了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削弱了重建复原能力,这些都成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的障碍。社会中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时刻存在,只有正视社会应急体系的缺点,才能更好地处理好突发事件。

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途径

当前,我国即将跨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又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对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抓住重点,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破解各种难题,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力争早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机制。因此,我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创新管理理念,推进职能转变。坚持“民生为先、高效便民、公平正义”理念,筑牢“执政为民”思想基础,以正确政绩观检验工作成效,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顺应时势,优化完善机构设置,理顺社会服务管理机制,规范创新社会管理,推进职能转变,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社会管理工作成效更多惠及普通民众。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社会也难以构建。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庞大,但社会财力不足,因此,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高福利,我们的社会保障非常有限,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是整体社会保障只处于初步阶段,远未完善。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在遇到生活或工作的挫折时,很容易滋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怨恨与不满情绪,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重视和维护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才能使人心稳定、消除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符合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我国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争取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等各方面均能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要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

创新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良好的社会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对不同利益群体正当利益诉求的满足。利益诉求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最终根源。社会越是发展,越是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因为他们表达自身权益的机会和渠道相对有限,获得的社会资源相对欠缺,他们就越需要获得关注。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会感觉到社会的温暖,才会感觉的社会公正的真正实现,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社会矛盾,降低社会不安定事件的出现。因此,要建立健全包括利益导向、利益表达、利益约束、利益调节、利益补偿等内容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畅通、有效的诉求表达渠道和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形成一种维护社会和谐的常规性的社会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创新社会应急机制。要构建严密的社会应急体系,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对社会危机事件的敏感性,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征兆,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事件等应急事件,做到有备无患,临危不乱。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和传达机制,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畅通,在应急事件出现时,要做到信息公开,使群众心中有数,不盲目行动;要加强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在应急管理上,不仅要做到科学有效,行动迅速,而且要重视社会的自我管理及自我救助能力,同时要动员社会非营利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企业以及各级群众积极参与,改变传统由政府全面主导负责、群众被动配合的应急管理体制。要加强善后恢复的能力建设,以保证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社会秩序不会因此陷入全面混乱的状态,这一点,“日本强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不仅要加强政府的能力建设,而且要加强群众的应急事件恢复能力,从而保证在灾难等应急事件面前,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人民群众心中安定。同时要加强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服务。(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公平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514036,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下载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

    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 一、 我国民生财政概况 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近年我国财政支出中各项攸关人民福祉的支出数额不断增多,相关的政策也不断出......

    我国养老保险主要问题研究

    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3)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伴随着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养老保险的需求......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分析(问题、必要性、时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分析(问题、必要性、时机)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分析 1、我国农民虽然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其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 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作业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保......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历程以及存在哪些问题,如......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2007-12-15 23:35:5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2)新洲区......

    养老保险基金流失问题对策

    摘 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和规范管理,特别是严防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新洲区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