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4 11:3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2007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2007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第一篇:浙江省2007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浙江省2007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看到月亮的边上有一圈光晕,就推知将要刮风,这是(B)A.知觉 B.思维 C.想象 D.遗觉像

2.根据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权威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阶段处于(B)A.后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可逆水平D.前习俗水平

3.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D)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 4.主题统觉测验属于(C)A.自陈测验 B.纸笔测验 C.投射测验 D.特质测验

5.认为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这一派别称为(B)A.行为主义 B.格式塔心理学 C.机能主义 D.人本主义

6.睡眠的过渡期阶段的脑波为______,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B)A.β波 B.α波 C.δ波 D.θ波 7.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D)A.倒U型曲线 B.偏态分布形式 C.U型曲线 D.正态分布形式

8.当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时,是否看得出四周远处有微弱光亮借以辨别方向,反映了这个人的______的高低。(C)A.视觉适应力 B.视觉差别感受性 C.视觉感受性 D.视知觉

9.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D)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第 1 页(共 5 页)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10.将电话号码8585582编成“拨我拨我我帮尔”,以帮助记忆,这种复述称为(B)A.语义复述 B.精细复述 C.保持性复述 D.情景性复述 1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______决定。(A)A.声波的频率 B.声音振动的大小 C.声音的组成形式 D.声波的起伏 12.有些酗酒者认为“喝酒伤身”没有科学根据,照样喝酒,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B)A.文饰 B.否认 C.投射 D.反向

13.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C)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颜色恒常性 D.知觉的组织性 14.已学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D)A.相似干扰 B.后摄干扰 C.接近干扰 D.前摄干扰 15.英国心理学家______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说。

(B)

A.瑟斯顿 B.斯皮尔曼 C.斯腾伯格 D.高尔顿

16.依据语义网络,当想到一个单词时,很容易地会想起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各词,这个过程在理论上叫做(D)A.相似联想 B.激活 C.接近联想 D.扩散激活 17.______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A)A.晶体智力 B.言语智力 C.流体智力 D.内省智力

18.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______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A)A.中心特质 B.次要特质 C.首要特质 D.主要特质 19.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称为(B)A.教育测验 B.性向测验 C.成就测验 D.智力测验 20.______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上多采用整体加工方式。(C)A.系列型 B.沉思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第 2 页(共 5 页)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爬山法: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3.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4.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要说明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

(1)不回避,面对焦虑,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但因为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2)正面迎战有两个理由支持我们正面迎战以克服焦虑:第一,正面迎战可以让我们习惯于使我们的生活不好过的人、事、物;第二,正面迎战会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当看到自己主动迎战而不是一味回避的时候,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3)做记录,与焦虑作战时,做记录能起到特别的作用。记录下以下事项:a时间、地点及当时情况;b对焦虑做1到5的等级评定,1代表没什么焦虑,5代表严重焦虑;c所使用的应对测量;d使用应对策略后的焦虑等级评定。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表征方式,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问题表征方式则是问题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包括视觉表征与意义表征。问题表征是否正确对问题解决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

(2)无关信息的干扰,人们总是默认问题中给出的条件或数据都有用,并在解题过程中想方设法利用这些条件。

(3)功能固着,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或常用功能认识它。(4)心向(定势):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准备状态)。

3.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1)定义:由于人们在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生长环境和所接受教育等方面都不相同,人和人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

(2)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不同,从总体上讲,智力水平服从正态分布,智力非常高与非常低的人只占少数,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3)智力结构,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如有的人记忆力特别好,有的人言语能力特别好,32# 心理学(中学)试题第 3 页(共 5 页)有的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强。

(4)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的形态,有的人稳定发展,有的人在小时候就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智慧,有的人智力发展晚熟,早期平平,后期发展快。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结合实例,说明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互相接受,情感上互相肯定,互相喜欢,并有进一步接触的倾向。

人际吸引的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相似的年龄、性别、社会背景、教育水平、职业、经济收入等方面的相似性会增进人际吸收。态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当交往双方的角色不同时,当双方需要不同时,互相的期望也就不同,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能互补的人。

(2)个人品质,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交往者的内在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品质包括:热情、开朗、幽默等。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近彼此的了解,有更多的机会增进吸引。

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说明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途径。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成就动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动机,它也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成就动机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喜欢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并全力以赴获取成功。这种人更富于创造性,他们总是力图将每件事做得尽可能的好。

(2)具有坚定信念

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行为目标明确,对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底,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始终对之抱有成功的期望。

(3)正确的归因方式

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常把以往的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今后更努力地去改变自身不利于成功的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低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则会把以往的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种稳定的、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而把成功归因于外在原因(如运气等),这种归因会使他们安于现状,消极被动,过于自责,不思进取。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鼓励学生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或为其创造这类任务情境;(2)培养或培训学生的创造性与创造能力;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第 4 页(共 5 页)(3)增强学生的自信息;

(4)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并引导其体验活动的内在意义;(5)当学生失败时,引导他正确分析失败的成因,避免做能力归因。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第 5 页 5 页)

(共

第二篇:浙江省2009年07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学习按学习方式可分为(A)4-114/115

A.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言语学习和操作学习、关系中的学习B.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言语学习和操作学习C.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关系中的学习D.言语学习和操作学习、关系中的学习

2.目前,我们一般把学习理论分为以下几个流派(D)3-74

A.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发展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C)10-338 A.小组活动组织形式和个别活动组织形式 B.师生合作组织形式和个别活动组织形式

C.集体活动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组织形式和个别活动组织形式 D.集体活动组织形式和个别活动组织形式

4.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B)8-279 A.前习俗阶段、习俗阶段和后习俗阶段 B.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C.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阶段、法律和秩序取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阶段 D.他律阶段、好孩子阶段和自律阶段

5.以下哪一种评价方式不是属于个人评价方式?(C)12-405 A.发展状况鉴别 B.儿童参加评价的协约

C.“沃斯克-戴开放型与传统型学习环境及儿童课堂行为测定量表” D.活动记录

6.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B)1-11/14

A.幼儿教育心理理论研究、幼儿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构建 B.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幼儿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构建 第 1 页

C.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幼儿教育心理理论研究、幼儿教育心理的实验研究 D.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幼儿教育心理的实验研究、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构建 7.游戏的基本心理成分为(D)5-147 A.动机(需要)C.自我调控

B.情感体验 D.想象

8.安德森提出的对应于信息加工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为(A)11-366 A.先行组织者、概念获得、概念发展和记忆 B.小组调查、法理探究、角色扮演 C.非指导性咨询、导学、模拟和综合

D.呈现材料、小组调查、角色扮演

9.表征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为(C)6-226 A.表现作用和内化作用 C.内化作用和过渡作用

10.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B)3-92 A.外部强化、内部强化和自我强化 C.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

B.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D.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B.记忆作用和过渡作用 D.表现作用和记忆作用

11.白佐俊宪的研究发现,支配型的亲子互动风格易使子女形成以下的人格特点(B)14-456 A.服从、攻击、适应困难、不安全感、神经质、内向、固执、不守规则 B.依存、内向、盲从、认真、自我中心、紧张、喜欢争吵、冷淡、不协作和胆大 C.服从、孩子气、嫉妒、神经质、攻击、不安

D.缺乏适应力、攻击、反抗、嫉妒、神经质、问题行为 12.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为(D)9-318 A.适应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C.适用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 D.适用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13.彼得罗夫斯基根据学习内容和水平的不同,把学习分为(A)2-57 A.反射学习和认知学习C.反射学习和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和知识学习D.技能学习和认知学习

14.典型的一般适应综合症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D)13-434/435 A.警觉阶段、反应阶段和衰竭阶段 C.反应阶段、警觉阶段、抵抗阶段

B.反应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D.警觉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15.如果教育活动设计对儿童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在儿童身上就很难发生。这是哪种学习理论提出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思路?(B)10-353 A.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C.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学习理论

16.游戏的指导策略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D)5-191/192 A.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个别指导法和“真实发言人” B.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指导游戏法和个别指导法 C.个别指导法、合作游戏法、指导游戏法和“真实发言人” 第 2 页

D.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指导游戏法和“真实发言人”

17.具体地说,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11-388/389 A.建构教育活动情境、监控教育活动情境和调节教育活动情境 B.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监控教育活动情境和调节教育活动情境 C.确定教育活动目标、建构教育活动情境和调节教育活动情境 D.确定教育活动目标、建构教育活动情境和监控教育活动情境

18.概念的掌握应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建构概念的过程。这是哪一种关于概念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D)7-239 A.联结理论 C.折中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D.假设理论

19.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叫(B)2-63 A.学习敏感期 C.发展关键期

B.发展敏感期 D.学习关键期

20.王国维先生的创造性过程的“三境界说”认为,创造性过程经历了以下三个境界(D)9-304 A.“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和“验证”阶段 B.“悬想”阶段、“酝酿”阶段和“顿悟”阶段 C.“准备”阶段、“苦索”阶段和“顿悟”阶段 D.“悬想”阶段、“苦索”阶段和“顿悟”阶段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互动13-413

答:

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社会交往,无时无刻不在行为和情感的交互作用,即互动 22.创造性学习9-314

答:

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3.概念7-232

答:

在逻辑学中,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24.教学事件11-372 答:

加涅根据学习的内部过程提出了与之相对应并对学习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即教学事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殊性。2-44/45

答:

第 3 页

(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作准备的 26.简述良性的家庭互动一般所具有的特征。14-453/454

答:

(1)稳定性(2)凝聚性(3)适应性(4)支持性(5)滋润性

(6)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性,如开放性、完整性等也是良性互动家庭所应具有的特征 27.简述加里培林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6-220/221 答:

智力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内化”即外部动作向内部转化,也就是内部的动作映像形成的过程。加里培林认为,实践动作的内化需要经历一系列阶段。智力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下述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8.试述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基本方法。12-395/397

答:

幼儿发展性评价可采取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内评价三种基本方法:

(1)相对评价,相对评价是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称常模参照评价。

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与同一幼儿团体的平均水平或常模进行比较来解释幼儿学习与发展水平的方法。这种评价重视幼儿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幼儿智力测验、创造力测验等。

(2)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的参照标准是在对测量结果作出统计处理之后确定的。

绝对评价就是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的现状与既定的教育活动目标所作的比较。达标标准的问题是绝对评价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的标准时,不应定得太高,也不要太低。对于某一具体的单元主题教育的标准可以定得高一些,如90%或更高,对于某一主题领域教育活动的标准就应低一点,但至少也要70%以上。(3)个人内评价,个人内评价是比较同一个体在同一教育活动中或不同教育活动间的成绩或能力差异的评价。个 第 4 页

人内评价是比较同一个体在同一教育活动中或不同教育活动间的成绩或能力差异的评价。它不同于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具有某种共同的标准,而是依据个人的标准进行的。在教育活动中,实行个人内评价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个别差异,也是进行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指导的重要依据。29.试举例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4-130 答:

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促进学习——动机——学习的良性循环。成功学习的结果一方面是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掌握;另一方面是求知欲、自信心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和提高。这些都可以促使人这些都可以大大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如求知、自尊、获得他人赞扬等,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可以说,动机并非绝对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与学习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互为因果关系。

例如,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获得父母和老师的关注而努力学习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得到这个荣誉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这个荣誉、维护这个荣誉带来的自尊心可能就成为了该生日后学习动力的一部分。

五、案例题(本大题10分)

30.请根据幼儿道德认识的特点,设计一份简要的道德教育方案。8-283 答:

【书上知识点】

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8-283 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较低,他们不仅道德知识不多,同时道德认识也很肤浅,概括力差。

幼儿道德是非观念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道德认识的一致性,在某种条件下,道德观念的正确率高,但在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错误的观念较多。

幼儿道德评价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

幼儿道德认识的发生、发展是个长期教育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道德认识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初步道德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道德教育方案】

一、目标

开展“国学进校园,美德成行动”传统道德专题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二、教学对象 ****学校四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

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仁、义、礼、信教育。“仁”的教育的核心是“仁者爱人”,首先让学生成为“仁人”,宽厚、大度、仁慈、豁达,然后让学生成为“爱人”,爱家长、爱师长、爱同学。“义”既是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也指符合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的事。就是要学生做符合国家、社会和家庭需要的事,要对国家和家庭有一种责任心,要努力尽自己的各种义务,“义”的教育就是责任的教育。“礼”的教育主要是礼仪、礼貌教育。“信”的教育指的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讲诚信活动。

四、教学活动

(一)“仁”的教育:

第 5 页

组建义工组织,定期开展去附近敬老院帮忙;帮助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工作。

(二)“义”的教育:

“回报他人,奉献社会”我为家乡建设做实事,比如清扫街道

(三)“礼”的教育:

学校设立礼仪示范周、示范日。评选文明礼仪标兵。

(四)“信”的教育:

设立无监考试场,学生自行申报,同学评议,学校批准。

第 6 页

第三篇:2009年上半年湖北中学教师考试心理学真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主张学生的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A)

A.人本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2.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公式原理时,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去把握所学的内容,这属于(D)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整体性

3.学生语法学得扎实、巩固以后,再学英语就更容易,这属于(A)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4.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B)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5.短时记忆的容量是(B)A.5+-2组块 B.7+-2组块 C.5+-2 D.7+-2

6.某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圆的”的时候,说出“老鼠洞石圆的”,“李谷一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撒性思维的(B)A.流畅性 B.独特性 C.综合性 D.多维性

7.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 A.问题表征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8.某人智力年龄是8岁,实际年龄是10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A)

A.80 B.90 C.100 D.125

9.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D)

A.注意分散 B.粗心

C.知觉整体性 D.定势

选择题:1至15题:ADABB BDADC BAACC

二.名词解释

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17.关键期: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18.从众:指个人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一致,但内心却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但迫于群体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与群体认同。

19.创造力: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三.简答题

20.简述实验法的主要内容

答: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得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得影响。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

21.简述奥苏泊尔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动机理论 答:奥苏泊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

22.简述耶基斯——多的森原理

答: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由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23.简述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答:有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感觉的含义及其种类:决定感受性和绝对感觉 限。车别感觉性和差别感受 限的含义及其关系: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知觉的含义:知觉的特征:知觉的类型:运动知觉的种类,错觉的含义:记忆的含义:记忆的基本环节:记忆的种类: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遗忘的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增进记忆的方法: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思维的过程:思维的类型:概念的形成与掌握:问题解决过程:影响解决问题因素。

无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

四.论述题

24.如何根据迁移的原理有效地组织教学

(1)改善心智功能;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2)传授基本知识;教师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详细而有计划的传授给学生(3)有效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指导,给他们最需要的帮助(4)提高迁移的意识性;教学中,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把握好难度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6)设计情境性教学。创造引人注意的情境,比如设想,举例或者换位思考等。

五.案列分析题

25.考察教学效能感.26.马斯洛需要层次

第四篇:浙江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试资料

绪论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教育学

二、基本问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创立标志,各学者所作出的贡献 3.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其他学派教育学的区别 4.学习研究教育学的价值

0910一个单选和一个简答1.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0904两个单选一个名解5.实验教育学0810三个单选一个多选(共5分)0804简答:中学教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一个单选一个多选(共8分)0710一个单选和简答1.简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0704只有一个单选2分 0610两个单选共四分一个多选一分名解5.文化教育学 0604三个单选共3分0510三个单选一个多选共4分0504三个单选一个多选0410一个单选简答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0404名解1.教育学 0310简答5.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0210简答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0204简答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具体内容:

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问题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选择题型(补充)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二、教育学的创立

<一>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结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创立阶段必须记住的几个人物:

1、英国学者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在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立。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 《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

《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P9。从自然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P10

3、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1803年《康德论教育》“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4、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自然教育”的思想。

5、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 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漫话》中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主张绅士教育。

6、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 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 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 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7、裴斯特洛奇,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他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著名的教育论著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三、教育学的发展

(一)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在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上毫无用途。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第三,把教育实验划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第四,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二)文化教育学 德国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的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四)制度教育学

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制度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反对赫尔巴特以来的传统教育学把教育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一些师生个体行为的观察、分析、指导和校正上,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应该首先把培养制度亦即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以阐明教育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第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制度比教育意图、计划、策略对师生教育及学习行为的影响更大、更深刻。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想要完成的社会变迁,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制度分析,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约他们思想、行为的制度因素,把学校中“给定的”制度(即从外面强加的制度)变成“建立中”的制度。第四,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那些显在的制度,如教育组织制度、学生生活制度等,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如学校的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等。

(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与其他教育学派的区别是建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点

基本观点: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到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

(六)批判教育学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 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凯洛夫的《教育学》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显示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育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比这种后果更严重的是人们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公平丧失了“意识”,将之看成是一个自然的事实,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第四,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策略。第三节 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 学习研究教育学的价值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教育、教育要素、教育起源

二、基本问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 2.教育的起源

3.奴隶社会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

4.现代教育的特征

0910简答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0904名解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0810名解1.教育;简答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0704名解

1、受教育者0610名解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0604名解31.教育0510名解1.教育影响 0504简答3.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0310名解4.教育、简答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0304简答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0210单选教育的起源 具体内容: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是指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09.04名解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0904单选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该文中,恩格斯通过劳动这把钥匙去考察人类的起源问题,对人类的起源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从而与在该问题上的历史唯心主义做斗争。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如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学者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范畴。

二、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补充: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章 学校

一、基本概念:学校、学制、学校文化、学校管理

二、基本问题:

1.学校管理的沟通功能

2.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任务

4.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配合

0910名解1.学制0904名解1.学校物质文化0810名解2.学校文化 0804简答2.简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0710简答2.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3.学校对儿童身心发展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0704名解2.学校文化

0610名解1.教师文化0510名解2.学校管理

0504简答4.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0410名解1.学制

0401名解1.学校 0304名解1.学校文化 0310简答题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途径有哪些? 0210名解1.学校文化0210简答2.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0204名解1.学校

具体内容: 第一节 学校概说

一、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二、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第二节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核心观念是价值观。学校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教师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 第三节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一)学校组织特征的独特性:垄断性、非自愿性、公益性

(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学校管理的沟通功能:

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四)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五)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对品德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提高品德教育师资队伍,强化和规范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实现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第一,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第二,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第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第四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二、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

(1)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2)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3)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观点。(5)开展各种家庭服务,如设立校外青少年儿童活动站,为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所,为家长解决双职工子女的午饭问题等。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有几个方面:一般性 针对性 分类 个别 相互配合的方法:互访 家长会 家长委员会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配合的途径:(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 学生

一、基本概念:儿童个体的发展、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主体。

二、基本问题:

1.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2.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3.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和规律及其教育 4.学生主体性与教育的关系 具体内容:

第一节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影响

一、遗传决定论

二、环境决定论

三、辐和论

第二节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 皮亚杰 杜威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一)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二)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活动之中

(三)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第三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一、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和规律及其教育

(一)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二)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三)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四)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五)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二、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二)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三)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四)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三、学生主体性与教育

1、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1)建立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2)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2、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其原则

(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二)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章教师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教师、教师资格

二、基本问题: 1.教师职业素质要求 2.教师聘任制度 具体内容:

第一节 教师职业

1、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颁布时间

2、教师职业专业化尝试开始的标志

3、教师专业化要具备的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教师地位的构成(影响因素);

谁把教师列入“天、地、君、亲”的行列; 教师节设立;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

4、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一)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应包括:(1)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二)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1)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2)教师要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3)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1234

(三)职业道德素养(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第二节 我国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训及考核制度

1、教师资格条件(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的规定部门;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程序

2、教师的聘任制度的特征:

(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4)教师聘任有着严格的程序。形式:(1)招聘(2)续聘(3)解聘(4)辞聘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基本概念: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问题: 1.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5.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具体内容:

0710 论述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结合当前实际论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如何贯彻落实? 0610简答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0510简答 2..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

0504论述 1.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规定性的意义。0410、0401、0204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

0310 论述1.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 0304论述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0210简答4.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0204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0410、0401、0204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四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名言。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0210简答4.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主观依据:主要是受教育目的的确定者的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客观依据: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教育目的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第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考察点和出题角度:0504论述 1.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规定性的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层面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善结合。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0810简答4.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哪些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首先,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的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的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0610简答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0310 论述1.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几个方面: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

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0710 论述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结合当前实际论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如何贯彻落实?0310 论述1.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0304论述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六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框架:

一、基本概念:德育、智育、美育、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体育

二、基本问题

l.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2.美育的任务 3.体育的功能

历年真题:0710 名解 美育 0704简答 2.简述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0610 论述1.联系实际论述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主要任务。0604论述1.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0510论述3.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0504、0204 名解 德育 0410名解 智育 0404简答5.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0401名解 德育 0310 名解.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0304、0210名解 美育 0204简答 简述美育的任务。

第一节 德育 本节中考查过的内容有:0604论述1.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0510论述3.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0504、0204、0401 名解 德育0310 名解.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考查题型是名解、简答和论述都有。德育: 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经济、文化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德育对其他各育的促进功能:动机、方向、支持

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任务是努力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的品德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造个体的幸福生活。内容包括三个层次:(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3)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第二节 智育

本节中考查过的内容有:0704简答 2.简述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0410名解 智育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1.从社会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三节 体育

本节中考查过的内容有:0610 论述1.联系实际论述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主要任务。体育:

体育的功能: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第四节 美育

本节中考查过的内容有:0404简答5.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0304、0210名解 美育 0204简答 简述美育的任务。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蔡元培先生的观点 美育的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学校中实施美育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教育美育。

第七章 课程 框架:

一、基本概念: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二、基本问题: 1.课程与课程论

2.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3.课程结构

4.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0604简答37.泰勒关于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0510名解3.课程设计 0504简答1.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0410名解4.课程 0404论述4.2.试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0304名解3.课程 0204简答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0204论述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在本节中我们要重点掌握两个概念和一个简答。它们是:

课程,P218(0410、0304名解3.课程)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大体从内容上可以分两个层面,一是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一个是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

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

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0504简答1.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0204论述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第二节 课程的一般范畴

课程的一般范畴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我们重点掌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三个层次

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教科书:简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二)课程的其它结构 第三节课程设计

在本节中重点掌握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泰勒是著名的美国课程论家,其中1944年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其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后来被称为泰勒原理。其四个问题是: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泰勒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论证了教育目标的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2)解决了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第一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第二是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给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3)规定了教育目标的表达方式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的5条原则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的主要准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课程的四个步骤:1.确定评价目标2.确定评价情景3.设计评价手段4.利用评价结果。

第五篇:历年招教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2002年4月幼儿园教师考试-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1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12.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13.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4.“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15.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16.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17.我国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称为()

A.教师

B.保育员

C.阿姨

D.保姆

18.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

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20.幼儿的完整学习的概念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蒙台梭利教学法

B.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

C.戈尔曼的情感智力理论

D.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21.个体社会化是()

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D.在社会而不是家庭中进行的 22.有关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界中诸如老猫教幼仔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水等也是教育

B.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C.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较,具有可控性强等特点

D.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23.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24.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

A.上课

B.游戏

C.作业

D.户外活动

2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5小时

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B 2.A 3.C 4.B 5.A

6.C 7.A 8.D 9.B 10.A

11.C 12.A 13.C 14.B 15.B

16.A 17.B 18.D 19.B 20.D

21.C 22.A 23.B 24.B 25.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的方法。

2.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3.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4.是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含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5.是学前教育基本原则之一,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1)放置基本设备

(2)放置儿童玩具

(3)由儿童自己布置,自己管理

(4)儿童天地中的物品与儿童活动连接

2.(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3.(1)纯真美好

(2)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3)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4)幼儿教师具备多重角色

4.(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

(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四、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原因:

(1)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2)师资力量薄弱

(3)办学条件差

危害: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3)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

(4)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浙江:2002年4月幼儿园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A.任何时候

B.关键期

C.最佳期

D.敏感期

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

B.强化

C.移情

D.挫折

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15.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16.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7.“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8.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19.幼儿语言发展中最早产生的句型是()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20.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21.下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A.道德感

B.归属感

C.美感

D.理智感

22.3~6岁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 D.个性基本定型

23.幼儿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一般在()

A.1~2岁

B.2~3岁

C.3~4岁

D.4岁以后

24.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25.下面有关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游戏

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

2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2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A.动作

B.言语

C.表象

D.情绪

28.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29.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30.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

A.2岁后

B.3岁后

C.4岁后

D.5岁后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怎样科学地组织幼儿复习?

2.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有何优缺点?

3.简述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4.简述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

三、论述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试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2.试论儿童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以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

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

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浙江省2002年4月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1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A 3.B 4.C 5.B

6.C 7.A 8.C 9.A 10.C

11.A 12.A 13.A 14.A 15.C

16.B 17.B 18.A 19.B 20.D

21.B 22.C 23.B 24.D 25.C

26.A 27.C 28.B 29.B 30.C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

2.(1)优点:能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利用特定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

(2)缺点:由于幼儿在实验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导致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局限。

3.(1)民主型: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

(2)专制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或是驯服、缺乏生气,或是自我中心、胆大妄为。

(3)放任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好吃懒做、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缺乏独立性等等。

4.(1)缺失:缺少兄弟姐妹和儿童玩伴;

(2)独特:经历比较特殊;

(3)家长—子女关系

5.(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

(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6.(1)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情感上逐步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

(2)依恋有三种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和反抗型。

浙江:2002年10月幼儿园教师考试-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从广义的教育看,受教育者包括()

A.中小学、幼儿园及高校在校学生

B.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及高校全日制函授学生

C.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学生

D.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的人

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从()

A.出生后开始的 B.2岁开始的 C.3岁开始的 D.入小学以后开始的

3.关于我国托儿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集体教育为主

B.具有社会福利性

C.具有保教性

D.是3岁前儿童的保教机构

4.适合初生~2、3个月婴儿的玩具有()

A.娃娃、小碗

B.积木、拼图

C.不倒翁、拨浪鼓

D.摇篮上挂一些色彩鲜明的小球,提供听的材料(音乐或小铃)

5.婴儿的喂养过程应注意()

A.应过量喂养,使婴儿肥胖

B.0~6个月的婴儿人工喂养优于母乳喂养

C.喂养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机

D.无论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方式,科学喂养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而与心理发展无关

6.婴儿的认识过程以()为主。

A.感知觉

B.记忆

C.想像

D.思维

7.婴儿期发展语言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A.独白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连贯语言

8.目前我国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A.咨询活动

B.家长开放日活动

C.家长委员会

D.书面联系

9.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10.社区教育起源于()

A.美国

B.瑞典

C.丹麦

D.澳大利亚

11.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活动目标

D.远期目标

12.我国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

A.3~6岁

B.2~6岁

C.4~6岁

D.3~7岁

13.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A.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B.开发智力

C.培养创造力

D.发展幼儿情商

14.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15.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16.某独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现象。这种做法主要违反了()育儿守则。

A.做好榜样

B.理智的爱

C.步调一致

D.规矩明确

17.学前教育目标即()

A.教育目的

B.学前教育方针

C.学前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18.维果斯基提出了()

A.情感智力理论

B.认知结构主义理论

C.儿童中心说

D.“最近发展区”理论

19.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20.在教育史上,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典范的人是()

A.福禄培尔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皮亚杰

21.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了行动教育研究

B.强调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C.认为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

D.提倡“自然后果法”

22.关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夸美纽斯()

A.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

B.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C.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

D.认为教学即生活

23.儿童恒牙替换乳牙大致年龄为()

A.3~5岁

B.6、7~12、13岁

C.12、13~15岁

D.15~16岁

24.“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先天因素

25.3岁以后,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浙江:2002年10月幼儿园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 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成体系的 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2.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

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

D.想像力不够丰富

3.()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

A.2~3岁

B.4~5岁

C.6~7岁

D.5~6岁

4.托马斯·切斯根据9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

A.适应型、迟缓型、分离型

B.适应型、冲动型、迟缓型

C.活动型、适应型、分离型

D.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

5.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A.1~2岁

B.3~5岁

C.12~13岁

D.5~7岁

6.9个月左右的孩子,会不断地抛玩具,以认识玩具本身,这说明孩子处于()

A.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

B.新异性探索阶段

C.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

D.兴趣广泛发展阶段

7.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A.15分钟

B.5分钟

C.7分钟

D.10分钟

8.某幼儿能按物点数,然后说出物体的总数,这说明该幼儿()

A.已掌握数的组成 B.已掌握数的实际意义

C.已形成数概念

D.已掌握数的表面意义

9.()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A.表象

B.符号

C.表征

D.再现

10.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

11.()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份。

A.想像

B.直观行动思维

C.情绪

D.感知觉

12.()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快的年龄。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13.某幼儿在给鸟下定义时说,“鸟是一种飞禽”。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C.不会下定义

D.同义反复

14.某托儿所训练刚入所的孩子早上来时向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所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孩子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这是()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的分化

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D.情绪的社会化

15.某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快,原因是他坐在汽车里,看到天上的飞机飞得很慢。说明该幼儿在进行()

A.内容判断

B.间接判断

C.直接判断

D.形式判断

16.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

D.幼年健忘

17.从()开始,能够把语音作为自觉意识到的对象。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6岁左右

D.4岁左右

18.()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A.3岁儿童

B.6岁儿童

C.5岁儿童

D.4岁儿童

19.电报句一般出现于()

A.1岁至1岁半左右

B.2岁半至3岁半左右

C.2岁半至3岁左右

D.1岁半至2岁半左右

20.()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兴趣的发展

D.社会性发展

21.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

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

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2.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纯洁性

D.思维的表面性

23.(),儿童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

A.幼儿末期

B.幼儿早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中期

24.某孩子看见人生病时要打针吃药,当她看到小树长虫时,就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棍给树打针。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A.经验性

B.固定性

C.抽象性

D.近视性

25.()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A.个性调节系统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的结构系统

D.个性倾向性

26.眼手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27.幼儿在认识b和d、土和士、方和万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说明()

A.幼儿方位知觉不够精确

B.幼儿观察的概括性不足

C.幼儿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D.幼儿感觉的适应能力不强

28.知道苹果是甜的,听说“桃子是甜的”,不用去尝,就知道它的甜味这种特征。这反映了()

A.知觉的恒常性

B.言语逻辑性的发展

C.语词的概括作用

D.言语的表情技巧

29.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是()

A.有意注意

B.选择性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分散性注意

30.写字活动属于儿童学识字的()

A.第三阶段

B.识字阶段

C.第一阶段

D.接受性言语活动阶段

浙江:2003年10月教师考试-心理学(幼儿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3.孩子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

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

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4.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婴儿都能找到藏起来的物体的年龄是在()。

A.4~6月

B.6~12月

C.12~13月

D.15~18月

5.儿童开始掌握时间概念约在()。

A.1岁以后

B.2岁以后

C.3岁以后

D.5岁以后

6.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母爬ㄐ?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7.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B.能伸手抓到东西

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D.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8.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

A.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

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

C.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

D.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9.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言记忆

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11.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12.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直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13.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14.能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是()。

A.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

B.儿童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

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

D.儿童试图打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的一张一合小嘴,最后突然顿悟,将手指插进盒子把它打开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

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

C.4岁幼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早、中、晚的时序

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

16.城乡幼儿发音正确率差异较显著的时期是()。

A.2岁

B.3岁

C.3~4岁

D.4~5岁

17.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18.儿童对“红、白、灰、蓝”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是()。

A.红、蓝、白、灰

B.白、红、蓝、灰

C.蓝、红、白、灰

D.红、白、蓝、灰

19.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A.怕

B.怒

C.悲

D.爱

20.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21.婴儿看到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主要体现了儿童动作发展的()。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B.首尾规律

C.近远规律

D.大小规律

22.个性倾向性的基本特征是()。

A.独特性和自主性

B.稳定性和独特性

C.积极性和选择性

D.独特性和社会性

23.一般不会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是()。

A.社会生活环境

B.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C.移情

D.遗传基因

24.让儿童比较两个物体,他们会依次找出物体的()。

A.相同处、不同处、相似处

B.相似处、相同处、不同处

C.不同处、相似处、相同处

D.不同处、相同处、相似处

25.儿童对“上下、左右、里面、后面”四个方位词的掌握顺序应是()。

A.上下、左右、里面、后面

B.上下、里面、后面、左右

C.上下、后面、里面、左右

D.上下、左右、后面、里面

26.打过针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心理现象是()。

A.记忆

B.思维

C.感知觉

D.自我意识

27.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A.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

B.行动的动机

C.行为的强度

D.行为过程中的态度

28.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9.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

A.破坏性

B.情绪性

C.目的性

D.情境性

30.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是()。

A.方位知觉

B.大小知觉

C.时间知觉

D.距离知觉

浙江:2003年10月教师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是()提出来的。

A.杜威

B.福禄贝尔

C.蒙台梭利

D.皮亚杰

2.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的教育环境。

A.自由

B.集体

C.温馨

D.有秩序

3.中国的幼儿教育之父是()。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雪门

D.张宗麟

4.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

A.游戏

B.学习

C.上课

D.运动

5.在目前条件下,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A.1∶15—20

B.1∶20—25

C.1∶25—30

D.1∶30—35

6.小班幼儿操作墙面的高度以()为宜。

A.80cm以下

B.70—100cm

C.100—130cm

D.130cm以上

7.学前班的教育()。

A.应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B.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C.每天至少上课三节(每节课半小时)以适应小学教学

D.与幼儿大班没有根本的区别

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

A.教育

B.平行

C.伙伴

D.服务

9.教师与家长谈话时以采用()进行交谈为宜。

A.专业术语

B.日常用语

C.普通话

D.方言

10.()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开放日制度

B.家长接待日

C.家访

D.电话联系

11.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12.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3.“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

B.生活化方法

C.移情法

D.直接法

14.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中应该避免的()。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

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15.儿童因为长期精神压抑或紧张而导致厌食、自闭、孤独等症状,这是由于()。

A.学校与家庭教育不一致所致

B.幼儿园教育条件不够好所致

C.现在的医疗条件不够好所致

D.儿童心理上积聚的能量得不到及时发泄所致

16.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

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旁观

17.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

B.教育环境、教育设施、教师水平、教育经费

C.人、财、物

D.教师、学生

18.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

A.接受知识的对象

B.“教师手中的橡皮泥”

C.学习的主体

D.学校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

19.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这是()对儿童的影响。

A.物质环境

B.精神环境

C.艺术环境

D.自然环境

2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学前阶段是人的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而对智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

C.胎教

D.父母文化程度

21.儿童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是()。

A.观察力

B.注意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22.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23.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由()创办的。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24.“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由()提出来的。

A.杜威

B.陈鹤琴

C.福禄贝尔

D.陶行知

25.学前幼儿美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

A.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B.创造美的技能

C.鉴赏美的能力

D.评价美的能力

浙江:2004年4月教师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A.社会活动

B.人类社会的活动

C.人类自发的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

B.教育环境、教育设施、教师水平、教育经费

C.人、财、物

D.教师、学生

3.关于教育内容,下列哪种说法是最完整的?()

A.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B.学校所开设的课程

C.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全部信息

D.各门课程的教材

4.儿童在智力、个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差异的物质基础。

A.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

B.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

D.城乡之间的差别

5.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称为()。

A.生理特征

B.年龄特征

C.典型特征

D.个体特征

6.儿童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是()。

A.观察力

B.注意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7.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8.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是以“()”为出发点的。

A.儿童中心

B.儿童生命

C.适应自然

D.反对成人化

9.()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10.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11.学前儿童获得发展的最佳教育方式是让儿童()。

A.进行游戏活动

B.学习书本知识

C.弹钢琴、画画、做体操

D.任其自由发展

12.《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小时。

A.0.5

B.1

C.1.5

D.2

13.“培养小班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4.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15.在正常情况下,()最易造成“分离焦虑”。

A.小班幼儿入园初期

B.幼儿园放假后

C.老生新学期开学

D.每周一早上

16.我国的托儿所是()儿童的保教机构。

A.0~1岁

B.1~2岁

C.2~3岁

D.0~3岁

17.学前班是指()。

A.儿童上小学前的课程辅导班

B.学龄前1~2年儿童的教育组织形式

C.重点小学入学考试辅导班

D.学龄前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形式

1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

A.教育

B.平行

C.伙伴

D.服务

19.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20.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2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倾向提出来的。

A.幼儿教育多元化

B.幼儿教育制度化

C.幼儿教育小学化

D.幼儿教育特色化

22.对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按老师规定的程序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的活动

D.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3.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直观形象法

B.实践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24.大(2)班的小朋友们都在各自的兴趣小组玩游戏,唯独小强一个人懊丧地坐在一边,原来小强太霸道,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与他一起玩。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老师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A.自然后果法

B.冷处理法

C.权利剥夺法

D.平行教育法

25.下列各项中哪项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最大?()

A.父母的年龄差

B.家庭经济收入

C.家庭生活气氛

D.家庭结构

浙江:2004年10月教师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多数情况下,儿童厌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身体出现了病变

B.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

C.挑食的坏习惯

D.吃过多的零食

2.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A.形体

B.身心

C.心智

D.行为习惯

3.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B.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C.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D.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4.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首先掌握词汇的种类为()。

A.名词

B.代词

C.形容词

D.数词

5.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母亲读物》

6.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他强调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出“自我中心化”阶段时,称为()。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发表《情感智力》一书,提出了“()”这个新概念。

A.IQ

B.TQ

C.EQ

D.BQ

9.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小时。

A.1-2

B.2-3

C.3-4

D.4-5

10.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

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旁观

11.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2.儿童因为长期精神压抑或紧张而导致厌食、自闭、孤独等症状,这是由于()。

A.学校与家庭教育不一致所致

B.幼儿园教育条件不够好所致

C.现在的医疗条件不够好所致

D.儿童心理上积聚的能量得不到及时发泄所致

13.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14.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以()为主要教育类型。

A.民办幼儿班

B.私立幼儿班

C.学前班

D.家庭教育

15.()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16.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17.下列哪种做法适合学前班的教育?()

A.应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B.每天至少上课三节以适应小学教学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与幼儿园大班没有根本的区别

18.教师在与那些认为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的家长交谈时,采取以下哪种谈话方式较易被接受?()

A.首先向家长指出孩子在园的不足之处,让家长明白孩子并非十全十美

B.告诉家长他们的教育观有问题,需要改进

C.向家长介绍别的孩子的长处,建议向他们学习

D.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谈论问题

19.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20.()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开放日制度

B.家长接待日

C.家访

D.电话联系

21.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是指()。

A.政府出资对智力超群的学前儿童实行的早教计划

B.政府出资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的学前教育

C.在幼儿园正式开学之前允许有特殊需要家庭的儿童提前入学

D.由社区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制定的学前教育计划

22.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这是()的思维特点。

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23.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24.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5.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的美国。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下载浙江省2007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2007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浙江省劳动就业概论历年试卷试题真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

    浙江省2006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五篇范例]

    浙江省2006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历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LIN

    历年浙江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1. 2010年3月20日上午宁波市 1. 快乐、兴趣、理想的关系。 2. 小李是新进公务员,以“谦虚低调”为处事原则,还埋头干自己的事,不管别人。平时开会......

    浙江省2005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五篇材料)

    浙江省2005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美术专业考试历年真题

    教师招聘考试美术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美术课程具有_性质,是学校进行 _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1、请你归纳出“给定资料”中所蕴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加以概括叙述。(24分) 要求:归纳得当,......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 1.(单选题)2012 年1月消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通知,明确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考试真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为C(1P38)【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