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试题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广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a)。
a.言
a.a.b.c.d.新闻报道语言b,新闻音乐语言c,新闻节目音乐d,新闻环境语、常用的镜头编辑点有(b)。表情编辑点b动作编辑点,c,特写编辑点d,活动编辑点、2003年温家宝给《焦点访谈》的赠言是(b)。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解疑释惑、观念引导、舆论监督、沟通上下
4、论据是用来说明或证明观点的材料,新闻评论使用的论据分为(a)。
a.理论性论据b,依托式论据c,输入式论据d,杂糅式论据
5、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b)。
a.时间子系统b,顺时性子系统c,空间子系统d,延时性子系统
6、“(出风声,压混)”,这段音响是(a)。
a.实况音响b,采访音响c,资料音响d,主体音响
7、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独具的特色是(a)。
a.时间同步性b,求新性c,突击性d,灵活性
8、现场直播是(c)。
a.不可控的b,强调过程c,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d,重大报道常用的报道方式
9、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a)
a.良好的大局观念b,栏目组成员的意见c,时间意义d,实践的检验
10、《东方时空》是(a)。
a.新闻性栏目b,专题性新闻栏目c教育性新闻栏目,d,专栏型新闻栏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有(abcde)。
a.描写式导语b,议论式导语c,直接导语d,间接导语e,叙述式导语
12、顺时播放、选择性差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弱点之一,为此,广播电视部门采用的弥补方法是(ace)。
a.增加节目套数b,免费收视c,正点播出d,加强节目预告e,滚动播出
13、新闻栏目以语言为媒介的起承转合方法有(abe)。
a.节目提要b,串联词c,音乐d,音响e,按语
14、电视新闻采制画面时应重点发掘(abcd)
a.纪录新闻主体形象的画面b,凸显新闻事实的画面c,揭示事实本质的画面
d,突出典型情节的画面e,衬托铺垫的画面
15、《新闻会客厅》属于(bce)。
a.杂志性节目b,新闻性节目c,谈话类节目d,插播节目e,定期节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谈话节目的特点及要求。
通过各抒己见的谈话传播观点与见解,反映当代人的心态观念等,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意见、观点和见解。
要求主要从主持人来讲双向交流、彼此互动;即兴谈话,真实传播;特殊情境,制约性强
2、简述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内容优先;目的性,反映传播者的意识;客观性,客观对象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不能随意改变;逻辑性,分清主次、轻重,发现并组织好各事实间关系;控制蒙太奇效应,防止产生歧义。
3、简述广播新闻编辑的手法和技巧。
最重要的是音响的选用和合成。使用音响的技巧:在报道中音响尽量早出,以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增强报道的生动性;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说明的尽量用音响,如有可能,解说是最好也把音响作背景;根据报道内容,把音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切实起到表现和烘托主题的作用;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片中的平衡,必要过于集中或分散;不要滥用音响。音响的合成技巧:切换,一种声音结束立刻出现后一种;淡出淡入;混播,两种声音同时播出,分主次叠放
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选题论证:请在以下几个选题中,为东北某省电视台一档10分钟的深度报道节目,选择一个报道选题,并说明原因。
n 汛期将至,黄河隐患依存n 一悍妇将丈夫眼睛活活抠出n 北京试行网上预约看病n 发廊女被杀案引发社会“道德”争议n 东北出现欺诈短信
2、分析所给广播新闻稿,评价其采写特色。
《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
10月初,浙江诸暨市牌头镇66岁的农民周信均,到民政部门领取了全家每月16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费。从这个月开始,浙江省23万贫困农民同城市贫困居民一样,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10月1号实施的《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在全国首开先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省从一个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位居全国前列。有了强大的经济后盾,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将贫困农民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制定了专门的地方法规。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将拿出1亿多元资金,确保所有贫困农民能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认为:
[出录音]“设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这是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一办法可以让少数目前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民,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五、写作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1、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或电视)新闻导语。(10分)
印度南部暴雨30万人被疏
一辆公共汽车被洪水冲入河中 20人死亡70人失踪
据新德里电台26日报道,由于连日暴雨,泰米尔纳德邦已有12个地区传出洪水泛滥的消息,当地政府说这是自去年海啸以来在当地发生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根据所给材料撰写直接导语一则。(10分)
本报讯 昨天,冬季书市组委会在京发布消息称,冬季书市将于2004年12月24日至2005年1月4日在地坛公园举办。据了解,本次书市是历届冬季书市仍继承了往届书市图书品种多、数量大、价格低的优点。参展单位有新华书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20余家,共设500余个展位,所销售的图书及音响制品品种达到二十余万种,且价格低廉。组委会透露说,与往年冬季书市不同的是,本届书市将大打贺岁品牌,读者除了可以在书市现场撞贺岁钟、猜灯谜、看民俗表演外,元旦当天,书市组委会将向1月1日出生的读者,免费赠送书画家现场创作的春联一幅。此外,郭峰音乐家族还将携“红”组合助阵书 市。
3、阅读所给消息并配发短评一篇。(25分)
安徽富豪慈善捐款几乎为零
新华社合肥11月24日电 记者近日获悉,来自安徽省各慈善机构的信息显示,以工薪阶层为主的普通市民、大中专学生以及退休老人是目前慈善捐款的主要来源,掌握巨大社会财富的富人阶层在慈善事业中却屡屡缺位。据安徽省慈善协会副会长陈义明介绍,安徽省慈善协会成立十多年来,共接受和发放善款、善物2亿多元。据陈义明会长透露,除2003年江淮水灾严重、全年收到善款激增至4000多万以外,安徽省慈善协会平均每年所收款额在2000万左右。而这些捐款当中绝大部分来自省外、境外,源于安徽省富豪阶层的捐款几乎为零。
陈义明会长介绍,2004年年底安徽省慈善协会收到的一笔最大额的个人捐款,也并非出自富豪手笔,而是出自江苏一位七旬退休老人。他家境并不富裕,乘火车硬座赴皖,但一次性就捐给贫困群体50万元。此外,2005年百位中华慈善大奖获得者中惟一的安徽人李玉兰,也不过是经营小饭馆的普通个体户。富裕阶层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建立起来。制度层面如何促使富裕阶层从事慈善事业。呼唤本省人群的人道主义。谴责富裕阶层为富不仁。为“富人”一辩。安徽富豪慈善捐款几乎为零,这则消息再次引起人们关注的目光。其实,这类现象并非安徽独有。据统计,全国80%以上的个人财富掌握在占人口比例20%左右的所谓富人阶层手中,然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这类所谓富人的各类慈善捐款总额却远低于中低收入者的无私捐助。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引导下,出现了大批高收入者,甚至形成了所谓富人阶层。这是令人欣喜的,他们在积累个人财富的同时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做出了贡献。但是近年来,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也萦绕人们耳畔:天价月饼、黄金筵席甚至修建超豪华坟墓等等富裕阶层的畸形消。费方式令人眼花缭乱;又有报道,中国7万亿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但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仅占总量的不到10%。一时之间矛头所指,“为富不仁”似乎已经成了新兴富裕阶层的 代名词。公众的指责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一定道理,一部分富裕阶层的消费观念和纳税观念确实存在问题,但在这里笔者想为“富人”一辩。对富裕阶层的普遍不满,从根本上说,是对占有社会资源总量远远超过普通公众的这一人群,社会期待他们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确保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保证是:社会利益的再协调,即在社会分配公平的前提下,对社会财富一步进行调配。对富裕阶层从事慈善事业的“期待”,正是源于这种考量。从富裕阶层自身来说,有意识地从事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也是从根本上保障自身利益。最重要的是音响的选用和合成。使用音响的技巧:在报道中音响尽量早出,以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增强报道的生动性;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说明的尽量用音响,如有可能,解说是最好也把音响作背景;根据报道内容,把音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切实起到表现和烘托主题的作用;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片中的平衡,必要过于集中 或分散;不要滥用音响。音响的合成技巧:切换,一种声音结束立刻出现后一种;淡出淡入;混播,两种声音同时播出,分主次叠放
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根据所给资料,为中央电视台(或电台)一档30分钟的新闻节目策划一组报道。
新闻资料:哈尔滨市区380多万市民,日均用水107万吨,其中来自松花江的水源为87万吨,采自地下的水源不足20万吨。11月13口,松花江上游第一松花江段,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环爆炸,事故造成新苯胺装置、1个硝基苯储罐、2个苯储罐报废,导致苯酚、老苯胺装置、苯酐装置、2、6一二乙基苯胺等四套装置停产。11月19日,松原市监测站最先测得结果:松花江水硝基苯含量竟然超标100倍!无法饮用,市内自来水管网遂局部停止供应。对所给新闻线索进行深入采访,制定出采访计划、列出采访提纲新闻线索: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近期发布了新的《蜂蜜》国家标准,明令禁止在蜂蜜中掺入其他糖类物质。请对这一信息进行深入采访,并制定采访计划、列出采访提纲。
五、写作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1、请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或电视新闻导语。(5分)
印度南部暴雨30万人被疏一辆公共汽车被洪水冲入河中 20人死亡70人失踪
本报讯 由于连日暴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已有12个地区传出洪水泛滥的消息,当地政府说这是自去年海啸以来在当地发生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给材料写作。要求: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消息,300字左右。(20分)
(2)为你撰写的消息配发短评一篇,300字左右。(20分)
联赛第27轮北京现代队作客大连,当时大连已很冷,比赛后回到北京时,张帅有一些感冒症状,由于当时队内因伤病和红黄牌停赛原因,后卫人员比较紧张,而当时一段时间张帅竞技状态不错,颇得教练组赏识,为能够多打比赛,张帅自己服用了感冒药想尽快好起来,结果由于不了解相关情况而出现了这次的误服事件。
a瓶检验结果证明:张帅确实在联赛第28轮京沪之前服用了某种含用违禁成分的药物。那么,这个药物究竟是什么?据国安俱乐部初步调查,张帅很可能是私下服用了一种感冒药,正是这种感冒药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今天下午,张帅的b瓶尿样检测结果出来了,仍然呈阳性。按照规定,他最终可能被禁赛两年。自从涉嫌服用兴奋剂后,这几天,张帅一直把自己关在俱乐部的宿舍里,整日以泪洗面。
张帅曾是国奥队主力左后卫,两年前因违纪事件被国奥队除名,今年联赛他在队内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发挥不错,对过去在国奥队期间的违纪行为也有深刻的反省,因此,国奥队主帅沈祥福才允许他重返球队,不料在国奥队重新集中前,张帅却因一时大意而出现了误服事件,这不但使他彻底与国奥队无缘,也将会对他未来的运动生涯产生不利的影响。
根据中国足协正式下发的有关兴奋剂的处罚措施通知的规定:中国足协将对所有甲级俱乐部球员进行不定期的“兴奋剂检测”抽查,检测在比赛结束后进行;如果参赛一方球员中查出一例兴奋剂,当场比赛结果判该方以0比3告负,如果实际比分超过0比3,则以实际比分记入成绩,同时罚掉联赛积分3分;如果参赛双方同时各查出一例使用兴奋剂,则双方各罚3分;查出使用兴奋剂的球员将被停赛两到四年,罚款5000到10000元,该队主教练、总经理、队医停赛1年,主教练处以10000元罚款;如果某队在比赛后查出多例兴奋剂事件,则该队将被处以降级的处罚。在2002年中国足协颁发了关于《中国足球协会反兴奋剂规定》的通知,张帅可以说是成为该草案的第一个违禁者。看来中国足协可能对张帅涉嫌服用兴奋剂事件将要加大力度,以此树立中国足坛的形象。
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处罚程序是,运动员及其相关单位应在接到通知后的5日内向有关单项协会提交书面。情况说明,并确认是否进行b瓶复检;在确认复检要求后,由兴奋剂检测中心在确认复检要求之日起10日内按有关复检规定完成b瓶复检;接到兴奋剂检测中心复检结果报告后,有关单项协会立即通知运动员及其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和单位可在接到通知后5日内向有关单项协会提出书面申诉或要求举行听证会;如当事人提出召开听证会,有关单项协会应在当事人提出此要求的10日内召集听证会。国安可以在最后的检测结果出来以后要求召开听证会,提出“再申诉”。不过,决心以张帅“误服”事件为戒的国安俱乐部,已经基本放弃了申诉的打算。今天下午,张帅的b瓶尿样检测结果出来了,仍呈阳性。按照有关规定,可能被禁赛两年。张帅成为《中国最球协会反兴奋剂规定》颁布后第一个违禁者。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处罚程序规定,国安队可以在检测结果出来以后要求召开听证会,提出“再申诉”。不过,决心以张帅“误服”为戒的国安俱乐部,已经基本上放弃了申诉的打算。这几天张帅一直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整日以泪洗面。
联赛第27轮比赛后,张帅患感冒,为了能够多打比赛,自己服用了感冒药,结果在第28轮京沪赛前的尿检中,检查结果呈阳性。
根据中国足协有关规定,如果甲级俱乐部球员在比赛后查出使用兴奋剂的球员将被停赛两到
四年,罚款5000到10000元。
(短评的角度可以很多样,既可以是立论式的,称赞中国足协处理得当;也可是驳论式的,为张帅叫屈;还可以是提示性的,对运动员要加强相关知识教育)
第二篇: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试题
考生信息:(学号,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6分)
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A、节目的前期策划B、谈话现场的氛围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2、深度报道是()
A、一种新闻体裁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D、一种报道理念
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
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
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
A、概括性论据B、事实性论据
C、理论性论据D、规律性论据
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B、时序结构
C、引导结构D、逻辑结构
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
A、导语B、主体C、背景D、结尾
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A、实事求是B、观点鲜明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D、有丰富的材料
8、以下哪种景别方式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A、近景B、特写C、中景D、全景
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A、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C、实况语言D、实况音响
10、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A、何时B、何人C、何事D、何地
11、新闻采访的难点尤其体现在()
A、求新性B、突击性
C、灵活性D、持续性
12、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还包括()
A、现场参与者B、现场解说者
C、现场引导者D、现场目击者
13、为获得最佳效果,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提问()
A、多提开放型问题B、多提闭合型问题
C、尽量减少提问,由被访者主动阐述 D、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阶段选择
14、广播电视评论中最富有依附性的一种评论类型是()
A、本台评论B、编后话
C、本台短评D、新闻评述
15、()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A、实况语言B、广播音乐
C、音响D、广播语言
16、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
A、突发性报道B、阶段性报道 C、概貌性报道 D、典型性报道
17、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
A、真实B、生动
C、及时D、具体
18、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
A、逆光B、侧光C、顶光D、顺光
19、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的评论体裁是:()
A. 社论B.本台评论C.编后话D.谈话类评论
20、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叫做()。
A.广播评论B.广播漫谈C.编后话D.谈话类评论
21、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以表情达意、叙事分析,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叫做()。
A.新闻述评B.新闻调查C.电视述评D.舆论监督节目
22、在新闻评论中,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叫做()。
A.评论的要素B.论据C.论点D.论证
23、按照编排好的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稿件录制合成为完整的播出带,以备按时播出,这种播出方式就叫做()
A.录播B.录像C.播出D.直播
24、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个编辑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这一环节叫做()。
A.栏目编排B.统筹策划C.录制播出D.通联E.稿件编排
25、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效果、音乐等而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叫做()。
A.音像编辑合成 B.栏目编排C.录制播出 D.稿件编排 E.修改稿件
26、广播电视中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即()。
A.片头B.评论C.专题D.节目E.栏目
27、广播电视中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是()。
A.本台短评B.编后话C.小言论D.脱口秀E.主持人评论
28、为《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的是()
A.温家宝B.李鹏C.江泽民D.朱镕基 E.胡锦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29、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
30、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
3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每题8分共计16分)
1、针对下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消息(荣辱两分明)(2006年5月5日),分析这则电视消息的特色。
主持:“五一”期间记者在北京采访时看到,外地游客在北京火车站和水关长城两个不同的地方受到的待遇迥然不同,使得荣辱之间界限分明。现场:漫月旅行社的旅游巴士上
解说:这家自称名叫“漫月”的旅行社在街头散发的小广告上以及旅客上车前都一直承诺每人一天100元,保证全天游览的所有费用,但是上车之后导游却宣布增加一个每人60元的自费项目。
导游:有的朋友说了,导游我这一天,我就想花这100块钱的团费,我不想去这自费景点。没关系,您听清楚了,现在我还没收您钱呢,从这第一站是长城,我给您拉到长城,不收您一分钱,您自己下车。
现场:游客付款场景和水关长城外景
解说:自己下车走,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游客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他们只好接受这些条件。在车上导游称水关长城的门票是每人45元,到了地方大家发现散客才26元,旅游团体票则会更便宜。
现场:回程的巴士上
游客:下回倒找俺钱俺也不来了,照他这样。
解说:和漫月旅行社的见利忘义不同,在北京火车站您会看见一老一少为游客义务指路的人。
现场:北京站一老一少为外地游客指路。
解说:今年61岁的退休老人吕英曾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从5月1号开始他每天上午都会带上儿子坐公共汽车赶到北京火车站义务指路,遇到自己也不熟悉的地方吕英会拿出整理的北京公交路线手册查询。
吕英: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能给外地到北京游客提供很大的方便。
游客:心里感受就是到北京好像到家一样,比较温暖。
2、对所给新闻线索进行深入采访,制定出采访计划、列出采访提纲。
新闻线索:2005年10月23日,在吉林省九台市卢家小学,7岁的女孩小欣月突然摔倒在操场上。医院诊断为髓母细胞瘤——脑瘤中最严重的一种。身患绝症的小欣月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站在天安门广场观看隆重的升旗仪式,听国歌响起。为此,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于3月29日派代表赴长春在小欣月的病榻前举行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3月31日,小欣月到北京接受了手术。目前,小欣月病情稳定,正处于恢复。
四、写作题(共计13分)
根据以下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消息,300字以内。(13分)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高鹏汪涌)著名导演张艺谋16日说,能够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是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尽管担子“重如泰山”,但他有信心圆满完成任务。张艺谋当日在北京奥组委举行的聘书颁发仪式上说,受聘担任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是文艺工作者一辈子至高无上的荣誉,是他最大的光荣。他将竭尽全力,努力工作,不辜负北京奥组委对他的信任。
作为中国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张艺谋在国内外获得过无数大奖,此前曾两次执导北京奥运会宣传片。但他坦言,执导奥运会开、闭幕式“压力很大”。他说,奥运会开、闭幕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独特历史文化风貌的盛大文化庆典,同时也是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非常重大,“接受这个任务,我感到自己肩负的担子重如泰山”。
为了确保奥运会开、闭幕式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精品,能够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北京奥组委确定了一个中西结合的强大创作团队。除邀请张艺谋出任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和国家歌舞团副团长、艺术总监陈维亚将担任副总导演。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以及曾经执导过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澳大利亚著名大型活动制作人里克?伯奇等将作为艺术顾问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工作出谋划策。
张艺谋说,奥运会开、闭幕式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工程,绝非依靠一两个人的力量能独立完成的,必须发挥集体智慧。因此,他将集中全体创作团队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他说:“我们今天在这里接受聘书,就是立下了一个军令状。我代表开、闭幕式的主要工作人员,向北京奥组委、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任务,不辜负北京奥组委对我们的信任,不辜负全国人民的嘱托和期盼,不辜负全世界各界人士对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关注和期待。”
第三篇: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概论论文
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概论 论文名称:分析《新闻1+1》主持人特色 任课教师:李学孟 学生姓名:闫金良 学 号:2011013419
分析《新闻1+1》主持人特色
《新闻1+1》是央视推出的新型的新闻模式,它突破了单纯的谈话或者是播读新闻的模式通过主持人自己的访谈和采访对当前的热门话题,社会现象来进行评论,央视的官网是这样来定位这档节目的“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这样就要求主持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主持人不仅是记者还要是新闻评论员;不仅要具备主持的能力还要拥有节目编排、新闻评论及深度报道的能力,因而复合型主持人在这档节目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这档节目的主持人有两位白岩松和董倩,他们都有着长期的电视直播和评论型主持人及电视记者的从业经历,他们身上体现着鲜明的符合型主持人的烙印,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复合型主持人的特点。
一、从广播电视新闻特性和媒介优势来看主持人的评论能力及基本素质。
即时同声传播是广播电视的特性,广播电视还具有传播形象化、内容广泛化、形式多样化的媒介优势。在《新闻1+1》中要求主持人必须在直播中有更灵活的思辨能力,不能出现观点和立场的含糊,例如在一起“电视问政问出了什么”的节目中当专家总结出电视问政在制度和持续的保障和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后,谈到电视问政的常态化,董倩总结道:“那意思就是说用人大去问政,用电视去传播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当有一天他们用人大主任去问的话这才是法制。” 在直播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专家的剖析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而且还进行了思辨性总结,这就是主持人在直播中的概括性、思辨性观点总结的能力体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新闻1+1》的主持人是在充分驾驭直播要领的情况下通过电视媒介进行观点传播的意见领袖和新闻评论员。
二、从电视新闻谈话及要领的特征来分析《新闻1+1》主持人的节目驾驭能力 在电视新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要紧扣新闻事实,把握社会和时代的脉络。在节目中董倩首先问专家“你平时看这样的节目是想看官员非常囧的样子么?”“你觉得官员的紧张是下面坐着市委书记还是面对着他的市民紧张”“作为任何观众看到这种对抗性很强的节目都会很过瘾,但是这种过瘾之后能够留下什么”三个问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但是从整体的问答来看是有一定的承接性的,这些问题是紧扣在新闻事实的上而且是油话题感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能引人入胜。由此可见《新闻1+1》的主持人的身上有很强烈的节目意识及对于新闻事件的领悟能力和驾驭能力,他们敢于驾驭访谈并且善于引导。
三、从记者型主持人的特征来看《新闻1+1》主持人的记者身影
一个优秀的访谈主持人还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因此这样的主持人还要具有新闻报道尤其是深度报道的能力。在“海外代购的诱惑与风险”节目中在谈到空姐是否知道代购商品是否应该交税的时候白岩松出具了这样一组证据“她作为一个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为自己辩解但是从另外的一个层面考证她以前是做空姐的,今天我们从航空公司查到空姐的规范其中有一条‘自觉遵守各国海关规定严禁捎买代行为不得利用执行航班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面对空姐的辩解最终还是在这种深度的调查中现出了原型,也告诉我们在这档节目中这里的主持人还是一个具有深度报道能力的记者他们能够出具那些弄清楚事情原委的各种证据。
四、综述
其实《新闻1+1》主持人不是一个单纯的话匣子而是一个融合了评论员、记者、意见领袖的综合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的任务并不是传达新闻本身而是在新闻本身的基础上提炼和传达更多的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启迪民众的信息,这才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在很多时候新闻本身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它引领的变革社会的风潮。
《新闻1+1》的主持人以他们自身的发展告诉我们主持人是很难做的,想在 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需要更为丰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淀和更为广阔的视野,需要我们自身有提升自己的意识,需要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第四篇: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与特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1、广播新闻的定义、内涵 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广播新闻的声音符号体系中,包含有声语言、音响、音乐三大部分。
从节目样态角度出发,广播新闻具体可以分为: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连续报道、广播新闻评论、广播谈话等。
从广播传播的时效角度考虑,可以把广播新闻分为广播现场报道、现场录音剪辑等。
2、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早期的电视新闻经历了以口播新闻为主和以影片新闻为主两个发展时期。电视新闻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电视新闻消息、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专题、电视系列报道、电视连续报道、电视调查性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等。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
1、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
(1)电视媒介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电视在媒介特性方面与电影、广播的区别(2)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传播形象化、传播及时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
2、广播新闻的特性
(1)广播的媒介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2)广播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广播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最新的、值得报道的事物和情况,通过无线或有线电波,把可以传情达意的、真实的声音符号系统即时传递给广大的听众。
第二章 电视新闻体裁(上)第一节 电视新闻消息
一、电视新闻消息的概念、特点与要领
1、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
电视新闻消息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以图像、声音、音响等综合符号体系,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电视新闻体裁。
电视新闻消息是电视新闻最普遍、最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2、电视新闻消息的特征
电视新闻消息(短消息、长消息)的特征:篇幅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一般一两分钟,有的就几十秒。它在对新闻事实作“概要性”报道时,很讲究简洁明了,新闻要素要传达清楚。
3、电视新闻消息的采编要领
(1)仔细观察,精心捕捉典型画面(2)点面结合(3)注意拍摄章法,攀登“无剪辑”境界(4)快采快播,力争时效
4、电视口播新闻、字幕新闻(1)电视口播新闻
电视口播新闻的界定:是播音员通过电视屏幕,主要运用声音,辅以字幕、图片、图像资料,口头传播新闻信息。
电视口播新闻的作用:有的新闻难以获得图像,或者暂时无法获得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口播新闻这种形态。
弱点 缺乏图像,欠缺形象生动性和感染力
(2)电视字幕新闻
电视字幕新闻的界定:是在正在播出的其他节目的画面下方,以滚动的字幕,插播最新新闻消息的报道形式。
第二节 电视深度报道
一、深度报道的含义与特点
深度报道从内容层面尤其是内容的语境特征着眼可分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评论性深度报道、访谈性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从外部表现形式着眼可分为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概念与要求
1、电视深度报道的界定
运用声画符号体系,声形并茂地记录、反映、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以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
2、广电深度报道的特点
透视解析立体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传播语境真实化
3、电视深度报道的报道要求(1)对新闻事件进行完整梳理(2)对新闻背景进行有效整合(3)对新闻信息进行理性解读(4)要对新闻事实进行精当点评
三、调查性电视深度报道
1、调查性报道的界定
调查性深度报道就是对大量表面现象掩盖之下的事实真相的揭示。调查性深度报道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在报道中为了探寻实际情况,必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并提出公正的证据。调查性电视深度报道的主体是调查的过程,节目主要是对调查过程的展示。
2、调查性报道的分类
(1)针对某人某事的“单项揭丑式”与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式”(2)广义调查报道与狭义调查报道
广义调查报道——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解密和对未知世界的探寻。狭义调查报道——记者独立展开的对被掩盖的损害公共利益行为的调查。
3、从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内容和样态特征来区分(1)主题性调查(2)舆情性调查(3)历史揭秘(4)事件性调查(5)纪录式调查(6)内幕调查
4、采制调查性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完整记录调查过程(2)注意采访事件双方当事人
三、评论性电视深度报道
1、界定:评论性电视深度报道是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电视评论形式。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新闻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
2、特点:“透过现象说本质”,虽然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却更侧重于评论,侧重于“用观点说话”,注重解释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
3、具备的要素 新颖的观点 广阔的背景 宏观的关照 微观事实的佐证 不同意见的反馈
四、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
1、界定: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是以访谈对话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剖析和展开,阐述对某个问题、某一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观点。
2、特点:
(1)以人为表现主体,综合利用形、声、情、态等表现手段。(2)常表现为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提问-回答”形式。(3)注重深刻性、思想性、庄重性。
3、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要领(1)“人”是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关键因素。
(2)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记者(主持人)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掌握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准备好相应的文案和访谈提纲。只有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才能把访谈向纵深推进。
(3)选题要能激起观众的兴趣。
(4)访谈的过程中,除谈论新闻事件本身外,还要注意把访谈的内容向当事人的内心深处引导,从而通过访谈体现出访谈对象的内心世界、个性。
五、电视连续报道
1、连续报道的界定
连续报道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持续的分段报道。
2、连续报道的特点
(1)报道事件过程的完整性与动态性(2)“进行时”的时效感与悬念感
(3)连续报道的节奏、频次由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决定
3、电视连续报道
1、界定:电视连续报道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
2、电视连续报道的要点:要善于充分运用电视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系统表意传情,进行新闻报道。
六、电视系列报道
1、系列报道的界定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若干具有并列意义的不同新闻事实,在一定时间段内多次展开报道,以达到全面深入反映新闻事实的效果。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2、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区别
(1)连续报道表现为纵向性,各部分内容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各次独立的报道之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自然联系,是新闻事件上下、前因后果自然顺序的连续,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颠倒、任意变动。
(2)系列报道表现为横向性,各报道之间是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并列关系,内容上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这种并列关系主要是因同一的新闻主题聚合在一起,不存在新闻事件发展进程上的上下、前后承续关系,各个单独的报道次序可以互相调换,而不会影响报道的完整性与逻辑关系。
3、电视系列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系列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的特点在于要充分调动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符号体系进行叙事。
七、电视专题
1、电视专题的界定:
在一个独立的节目单元中,专门针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
2、电视专题的特征: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作的充分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而且有深度。它或对新闻事实做比较详细、系统的解释和分析,或者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追踪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在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节目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报道。
作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更注重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深入挖掘题材的内容。
八、电视特别报道
电视特别报道(特别节目)的界定
(1)对可预见的未来某一既定时刻将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在做好前期策划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深度报道。案例:香港回归
(2)对某一突发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所采取的紧急报道。
第三章 电视新闻体裁(下)第一节广播电视评论节目 一 电视新闻评论
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视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的看法和态度 要领 选材上考究 选材明确具体 联系现实 引起关注 表现上发挥画面感染力
广播新闻评论特点 稍纵即逝 要求论题具体实际 论点集中 形式短小精悍 说理深入浅出 用于口语化 增强现场真实感染力
焦点访谈选题特点 准确把握时代精神、时代脉搏、科学选题的根本方向;精心追求切入选题的独特视角
选题角度 以事实为基础 政策为依据 独到为目标 完善制度 选题的预警 筛选 储备 论证 优化机制
第二节 电视新闻谈话节目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电视谈话节目——以电视媒介为载体,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室或某个特定场合,围绕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面对面即兴 双向平等的对话交流。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1、按照谈话题材划分
(1)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
(2)日常生活类谈话节目
3)娱乐话题类谈话节目(4)专业对象类谈话节目
2、按照谈话形式划分(1)辩论式谈话节目(2)聊天式谈话节目
(3)访谈式谈话节目 综合式
3、按照参与谈话的对象划分(1)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2)无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
三 社会功能 切合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世俗化趋势 切合人们情感宣泄社会化需要
四、广播谈话节目的特征要领 1话题与节目形态
广播新闻类谈话节目的话题,是试用广播媒介手段表现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近期的社会热点 一般是通过节目谈话形式介绍新闻背景 分析新闻事件 预测社会趋势 反映公众意见等 一 官民对话 要政访谈 二 新闻事件评论与分析 三 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 生活方式漫谈
2要领
一 紧扣新闻事件 把握社会何时到脉搏 二 心态开放 敢于包容多元观点 三 驾驭谈话 善于引导
五、电视
1要领 以主持人为引导的叙述 以当事人为主的叙述 以画面为辅的叙述
2待解课题 时段开发不足 缺乏现场直播 储备不足 回归真实传播本质,用真诚赢得受众 强调主持人包装 注重品牌效应
第二节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
电视节目以制作、播出方式来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现场直播、实况录像转播和录像节目播出三种。
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界定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指电视新闻制作机构,运用电视直播设备与技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即时报道的节目形态。
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在新闻节目中的地位 声画并茂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即时报道,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特性,最能体现电视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优势,能最有力到地发挥和争取电视应有的传播效果。
三、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优势
(一)与录像节目播出的比较
1、时效方面
录像节目播出是节目制作完成以后再播出,在时效上与现场直播有太大差距。
2、叙事特征方面
现场直播的叙事时间(播出时间长度)与真实时间(事件过程时间)是一致的。录像节目播出则经过蒙太奇手法剪接,既缩短了事件的实际时间长度,也可能改变事件真实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与实况录像转播的比较
1、时效方面
实况录像是在节目制作完成以后再播出,在时效上比不上现场直播。
2、叙事特征方面
同:都是完整记录同一时空内发生的事件。
异:实况录像是以前发生事件的事后播出,告诉观众的是曾经发生了什么。现场直播是同步展现,是此时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播出。现场直播在最大程度上缩小了受众观看与传播新闻之间的时间距离,给观众以就在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现实感,会使受众的接受心态与新闻现场更为接近。
由于现场直播不经过事后的剪辑加工,观众怀疑有“修改”的可能性较小,所以,报道的透明度最彻底、更能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所以,现场直播报道比实况录像具有更强的现场感、新鲜感和真实感。
四、现场直播的主要设备系统
1、转播车
2、电源车(发电机)
3、微波转播机
4、摄像机
5、电缆
6、脚架、轨道车、摇臂
五、现场直播的主要工作人员
总策划 总编导 编导 导演 导播 前方记者、摄像 演播室主持人 技术音频
第四章 电视新闻类别(上)第一节 电视时政新闻
一、时政新闻的界定
时政新闻是关于时事、政治领域的新闻报道,包括对国家和政党最新的国务活动、政治活动、方针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政治事件的报道。
二、时政新闻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色彩
2、严格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3、具有“头条新闻”的优先权
4、时效性强
5、周密策划与随机应变
三、时政新闻的选题
1、国家、政党最新的方针政策
2、党政机构的会议
3、党政机构组织的活动
4、党政机构领导人的活动
5、国内外重大时事
四、国内电视台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常见的问题:
1、报道就事论事,看不到事情的来龙去脉,缺少新闻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意义。
2、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由新华社发通稿,对地方党政领导人的活动报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由此造成“百台一声,千报一面”局面。
3、大多数报道仅表现领导对某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说明、对相关工作措施的部署,套话连篇,与百姓生产生活关联不紧。
4、缺少鲜活的现场和有个性特征的同期声。
5、会议报道过多、过滥、模式化。
五、国内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改革的方向:
1、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追求时效
2、领导人活动:突出现场、凸显真情(1)拓宽领导活动报道的视野。(2)创新领导活动报道的视角。(3)少用套话,摆脱八股模式。
3、会议报道:跳出程序、贴近群众。
(1)有“平民”意识,以“平民”的视角来报道会议。
(2)从“封闭式”的会内采访转变为会内外立体配合的“开放式”采访。(3)多种节目形态结合,使报道深入浅出。
第二节 电视经济新闻
一、电视经济新闻概念 经济新闻:关于社会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最新变动及其发展趋势的报道。电视经济新闻:运用画面声音符号体系,电视媒介综合优势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最新变动及其发展趋势的报道。
二、电视经济新闻的类别
(一)按照体裁分
1、经济资讯(以短消息为主)
2、经济题材深度报道
3、经济题材专题
4、经济题材调查性报道
5、经济题材纪录片
6、经济题材电视活动
(二)按照经济行业划分
1、农工商新闻
2、金融证券新闻
3、财税新闻
4、商贸新闻
5、房地产新闻
6、旅游业新闻
三、经济新闻的出现与发展
1、经济新闻的出现
1566年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威尼斯新闻》诞生时,就是以商船到岗的情况等为主要信息的。
2、世界范围内经济新闻及经济新闻媒体的发展
(1)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是在不断加大的。(资本主义、商业经济)(2)专业性经济类报刊的相继出现。在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不仅综合性报纸注重对经济新闻的报道,还出现了专业性的经济新闻报刊。
1843年,英国最有影响的周刊《经济学家》在伦敦创办。1888年,英国全国性的经济金融报纸《金融时报》创办。1889年,美国的金融专业报纸《华尔街日报》创办。
在日本,五家全国性报纸中有两家是经济类的——《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
3、中国电视经济新闻的出现与发展
(1)我国的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经历了从零散信息,到专门栏目,再到经济频道的发展历程。(2)我国的电视经济新闻报道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在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3)在电视领域,1989年12月18日,央视开播了专门的经济新闻栏目——《经济半小时》。(4)1992年,央视二套创办了《经济信息联播》。
(5)在中央电视台的影响下,各地纷纷开办经济栏目、经济频道(财经频道,如上海电视台开办的第一财经频道)。
四、电视经济新闻的特点与要领
(一)电视经济新闻的特点
1、具有较强实用性。
2、较高的抽象性。
3、不确定性。
4、前瞻指导性。
5、大众性
(二)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要领
1、专业性与大众性的结合
策略:大众视角,实用落点;硬主题,软表达。具体手法:突出人物;叙述故事。
2、具有“时效信息观”与宏观洞察力 时效:短期时效;长期效用。
宏观洞察力:注意对全局性、深层次的经济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报道。
3、树立人本意识
这里的“人”指的是观众,即强调电视经济新闻的采制者头脑中要装着观众,要学会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指导自己的报道。
4、善于“电视化”地表现经济新闻
五、国内外知名电视经济媒体
(一)国内知名电视经济频道
1、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2、上海“第一财经”频道
(二)国外知名电视经济媒体
1、美国的CNBC(1)由道琼斯公司欲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于1997年联合推出,是专业财经有线频道。(2)CNBC采取24小时新闻频道的运作方式,全天不断报道全球主要证劵交易所、市场、期货和汇市的动态消息。
(3)CNBC在内容、编排、运作理念上的特点 频道内容特色
频道编排特色(定位为世界财经信息的报道者;重新定义“黄金时间”;大时段通栏节目构成的规模效应;节目内容的层次感强)
频道运作理念(直播与互动意识;专业精英意识;成本意识;明星意识)
2、美国的Bloomberg(1)总部设在纽约。
(2)客户为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投资机构、商业银行和政府机构、公司及新闻机构。(3)提供专业化的财经新闻。
(4)节目编排上遵循时差规律,使得身处美洲、欧洲、亚洲的用户都可以在早上了解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最新股市行情和经济动态。
(5)Bloomberg在内容、节目形式上的特点 1精确、规范的频道定位。(数据为本 规范化运作)2单一中寻求变化的节目形态。(采用图表形式的多样性、小标题提示谈话主体的转换、编排注重组合、色彩搭配、主持人语速)第三节 电视民生新闻
一、民生新闻与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
1、民生新闻:是以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与民众生计、民众生存、民众日常生活、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
2、电视民生新闻:以电视媒介为载体的民生新闻。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
1、价值取向上的民众接近性
2、传播形态上的平民可亲性
(1)在主持方式上:摒弃了传统的播新闻的方式,用“说”或“聊”的方式播新闻。(2)广泛发动民众参与,开拓新闻源。开通新闻热线
招聘信息员,建立信息网络 招募百姓摄像师
把屏幕中的表现对象、新闻中的话语权交给民众
3、舆论监督方面的公众平台性 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表现为:
(1)对社会丑陋现象进行批判、揭露
(2)对部分政府部门的腐败与官僚主义进行监督(3)对市民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
三、民生新闻的源起与发展
(一)民生新闻的起源
民生新闻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西方大众化报业时期。当报业从充当党政宣传、党派论战的角色逐渐转化为盈利工具时,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大量报道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民生新闻在我国,最初发端于报纸,尤其是晚报、都市报。
(二)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民生新闻的主力军是电视民生新闻。
1、电视民生新闻最早从电视动态新闻中的社会新闻发展而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2、民生新闻栏目在各地电视台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2000年之后)
四、民生新闻兴起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民众情感宣泄的需求
2、民众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
3、政治文明发展,民本思想普及
4、电视改革创新需求的驱动(地方台的竞争策略;“新闻立台”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五章 电视新闻类别(下)第一节 电视法制新闻
一、电视法制新闻的概念
电视法制新闻是以电视为载体,用电视的叙事方式对法制领域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
二、电视法制新闻的发展
1、电视法制新闻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是随着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建设、增强国民法治意识的需要而出现的。2、1985年,我国全面普法工作正式展开。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治宣传栏目”。3、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
4、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深受电视观众喜爱。5、1997年进行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法制节目在观众收视中位列第五,前四位是影视类、新闻节目类、综合文艺类、新闻评论类。法制节目在所有专门题材的节目中,是观众认同度最高的节目。6、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社会与法”频道。其他一些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开办法制频道、政法频道等相关频道。
三、电视法制节目的社会作用
1、我国法制改革的实践为法制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源泉,同时,法制新闻节目的发展又有力促进了我国法制改革的深化。
2、记录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程。
3、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提升了公民的法制意识。
四、电视法制节目的类型
1、现场纪实类
以现场纪实性见长,是现场目击式的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染力。
2、以案说法类
以法制新闻案件为由头,在对案件的报道中同时展开法理性的权威分析,作出符合法律法规的评判。
案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
3、庭审直播类
是指以法庭审判过程为内容的电视现场直播节目。
实现了纪实性和公开性,将庭审现场的情况展现给观众,增加了审判的透明度,也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与知情权,也有利于实现舆论对于司法实践的监督。案例:北京电视台的《庭审纪实》
五、电视法制节目的采制要领
1、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特征
(1)设置悬念(2)曲折叙述事技巧
A、巧妙设置悬念(设置悬念的叙事技巧在法制节目中被普遍使用,为了吸引观众,电视法制节目总是在节目开始就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或展开关键性的环节,制造悬念,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吸引他们想知道后续的情况,进而继续关注节目。)
B、曲折的叙事技巧(电视法制节目应避免平铺直叙,可以巧妙运用插叙,强化情节起伏,或刻画细节。合理运用插叙,可以把案件的背景巧妙安排在叙事过程中,同时,插叙还能补充一些法律专业知识在节目的整体叙事中,在避免对案件平铺直叙的同时达到普法的效果。)
2、电视法制节目的解说词
要通俗化,避免将解说词写成法律文书。
基本法律概念在解说词中应准确,法律名称、法律条文不能任意篡改,司法程序要清楚明确。
3、电视法制节目要注意案件叙述与说理的合理安排,做到叙事清楚,说理明白。
4、电视法制节目的社会责任意识 注意避免残忍、血腥的场面。干扰司法机关的侦查、审判工作。不要过细报道犯罪细节与手段。在以理性见长的法制节目中融入一分感性色彩和人文关怀。
第二节 电视文化娱乐新闻
一、定义
文化新闻是对文化领域内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
二、功能
1教育教养功能2休闲娱乐功能3文化交流功能4审美引导功能
三、要领
1以审美规律为纲,精选题材(报道符合美学精神,积极向上,反映社会文明的文化事物:报道富有文化内涵、特色浓郁、格调清新的文化新闻)
2由表及里,深化揭示内涵(把握宏观微观交汇点、紧扣历史和现实契合点、探索雅俗共赏契合点)
第三节 体育新闻
一、1广播电视体育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的体育运动和其相关事实的传播 2价值追求
1)定期连续向受众传递及时性 趣味性 重要性和相关性的体育信息
2)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宣传需求作为选择事实的标准
二、特征
娱乐性 全球性 情感性
三、要领 1转播要领
1)与赛事互动发展2)赛事现场直播优化3)解说创新
四、中国体育新闻报道新特点
报道视野全景化,并向专业化发展
参与国际新闻竞争,在国际重大体育活动报道中走向世界 向深快精发展
风格日益多样化 个性化
第五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试题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1)
?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D)。
?
A.节目音乐B.实况音乐C.实况语言D.实况音响
?
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D)
?
A.照片与图片B.影像C.文字D.示意图与图表
?
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A)。
?
A.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B.篇幅不长、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
?
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
?
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A)。
?
A.旁观式B.暗访式C.直播式D.录播式
?
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B)
?
A.逆光 侧光 顶光 顺光
?
6、景别是指(A)。
?
A.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
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A)。
?
A.动态性 B.时间跨度较大 C.空间范围较广 D.用典型说话
?
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C)。
?
A.声音转场 B.特技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续转场 E.字幕转场
?
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B)。
?
A.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
?
10、《中国财经报道》是(C)。
?
A.专题性新闻栏目 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
?
二. 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1、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是多层次的,它的节目系统包括(BDE)。
?
A.一组节目B一套节目C。一批节目D。一个节目E。一次节目
?
12、电视与广播共有的传播符号是(ABCE)。
?
A.声音B.音响C.语言 D.照片 E.音乐
?
13、广播电视节目按内容性质或功能划分,包括(CE)。
?
A.综合节目B特别节目C新闻性节目D专题节目E教育性节目
?
14、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是(ABD)。
?
A.集中性B广博性C追踪性D深刻性E分散性
?
15、开展舆论监督要遵循的原则是(ABD)。
?
A.坚持建设性监督B坚持科学监督C坚持群众监督D坚持依法监督E坚持大胆监督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
1、简述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
?
确定选题组织稿源;选择符合节目要求的稿件并进行修改、制作标题,确定播出形式;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节目播出后及时搜集反馈,改进栏目编排;为下一次编辑作准备
?
2、简述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
三者共同构成电视新闻整体。画面处于核心地位,解说词和同期声要配合画面,坚持从画面出发,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由于画面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用同期声或解说词交待画面无法交待而必须传达的信息。同期声让采访对象直接说话、对未
发生的事情进行展望,比单一的画面和解说具有可信性和感染力;解说词可以补充对新闻要素的交待,此外还可以深化主题、展现和深化画面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