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应用题(稍难)
四年级应用题
1、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2、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4、李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5、小明身高124厘米,是妹妹的2倍,而爸爸的身高是妹妹的3倍。爸爸身高多少厘米?
6、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7、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8、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能吃了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
9、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了多少千克?
10、五里明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树多?多多少棵?
11、兰兰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
12、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13、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4、上午旅游景点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5、有两筐橘子,第一筐182个,第二筐50个,如果每次从第一筐拿出6个放入第二筐,拿多少次后,两筐橘子同样多?
16、某生产商为了扩大饮料的销售,决定凡是在本店购买的饮料,都能用3个饮料瓶换一瓶饮料,一个人在这买了15瓶饮料,他最多能喝多少瓶饮料?
17、一列火车以16米/秒的速度2分钟就通过了全长1800米的隧道,求车身长多少米?
18、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19、父亲45岁,儿子23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二倍?
20、青青牧场如果养27头牛,6天能把牧场的草吃尽,如果养23头牛,9天把能把草吃尽。如果养21头牛,几天能把牧场的草吃尽?(牧场的草是不断生长的。)
第二篇: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定稿)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皂户李镇中心小学 马晓玲
一、教材解读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 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 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二、目标预设
改的要求。第3点利用多种媒体广泛查找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案例、预案,汲取专家、同行的经验。
2、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研究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编成本节课的学习素材。(2)收集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编成习题。
3、教学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设备和教师工作量的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选取教学媒介的原则我们定为:易得、简捷、经济三个原则。
五、学情分析
1、知识点的学情分析:已掌握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解题技巧。
2、情感态度的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有上好这节课的欲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关系引渡。
1、每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1)把这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平均分成4份,把3份画上阴影。(2)看着这个图,你想说什么?(放开来让学生说)(阴影部分、空白部分、整个长方形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意图: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实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边折边想的活动中复习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与
识解决它吗?A、首先请大家独立思考,独自解决一下。B、结果算到30米的请举手。把你的思考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C、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教师在巡视时选定第一种思路的学生回答。)120—120×34=120—90=30(米)答:还剩30米。D、你是怎样想的? E、我们班的同学很善于思考,学数学就要学数学的思想方法,它比知识更重要。现在请你把他的方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F、听明白同桌思路的请举手,说说你听到什么?G、小结:用刚才的思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这快布的34是多少,再用布的总米数减去用去的米数,就能求出还剩多少米。(板书)(例1的第1种思路对学生后继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要让学生都能理解与掌握这种思路,形成思维力。)(2)谁和他的解法不一样的?谁也求到30米的有没有? A、我们班上的同学很聪明,不但同时能求到正确的结果,而且方法不一样,大家猜猜他可能用什么方法?把你猜的情况与同桌交流交流。(如果学生做不出,我们先来解答第3个问题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请在图上标出来,现在你猜到他的方法可能是什么?请你把你的方法说给同学们听)(3)请刚才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120×(1—34)=120×14=30(米)(4)你是怎样想的?又是个了不起的数学思想方法。(5)你们有没有跟他同样的体会?请把你的想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6)小结: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先求出还剩的米数是总米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求还剩的米数,就是求总米数的(1-34)是多少。)(7)还
哪儿?那么解这类问题应该注意什么?
(六)整体设计意图: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一课的教学设计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思考力,扎实进行“课改”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设计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时机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是平等的首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有效探究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使思维能力训练落到实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在分数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而分数简单乘法应用题的解题依据其实是分数乘法的意义。不管是整数、小数、分数应用题,只要学生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我握思维方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本着这样的思考,我们把这节课的学与教的背景定位在以学生已有的分析方法和已掌握的数量关系以及对分数意义的充分理解上,实现教学结构的开放,教学素材组织的开放,学生思维的开放,因为学生在掌握了分数一步乘法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知识技能前提下,对例1的思考肯定有多种角度,多种思路方法,我们认为教材的两种方法框得过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飞跃。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设计方案中,我们不忘这节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全体学生都能学会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加减法数量关系求所求
标的有效达成落到实处,从而为实现高效率轻负担提供可能。
在练习设计中分三个层次:基本题,变式题,对比题。都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围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教学质量,体现课改精神而展开的。使得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内容。
第三篇:四年级应用题
四年级应用题补充
1,某小学四,五年级与灾区小朋友举行:“手拉手”活动,四年级有7个班,平均每班捐120本书,五
年级共捐书726本,两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2,小明读一本360页的儿童读物,前3天已经读了80页,剩下的平均每天读40页。总共需要几天读完?
3,玩具厂生产“美羊羊”毛绒玩具。三月份每天生产56个,四月份每天生产62个,两个月一共生产了
多少个?
4,某机械厂要加工一批小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80个,15天完工。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
多生产9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5,西安园艺博览会会场需要插5600面彩旗,组委会把这项任务交给了25个志愿者小组来完成。每个小
组有8名志愿者,平均每名志愿者要插多少面彩旗?
6,水果超市购进苹果和梨子各146箱,苹果每箱重27千克,梨子每箱重23千克,水果超市一共运进苹
果和梨子多少千克?
7,同学们共摘西瓜590千克,装了14筐,还剩30千克,平均每筐装西瓜多少千克?
8,运动会前,五年级两个班同学折纸花,一班有54人,平均每人折3朵,二班有46人,平均每人折4
朵,二班比一班多折多少朵?
9,王叔叔用150元购进了60千克苹果,他按每千克4元的价格卖出48千克,剩下的每千克只卖3元,王叔叔共赚了多少元?
10,两支修路队合修一条长948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45米,乙队每天修36米,已经修了8天。一共
修了多少米?剩下的要3天修完,剩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11,服装店的上衣58元一件,裙子42元一件,王阿姨共进了75套,共花了多少钱?
12,学校买4筐苹果和4筐梨子去慰问抗洪抢险的战士,每筐苹果重48千克,每筐梨子比每筐苹果重
4千克,两种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13,四年级1班有45人,平均每人向灾区小朋友捐赠图书14本,四2班45人,平均每人捐赠图书16
本,两个班共捐赠图书多少本?
14,白莲湖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水鸟多了起来,野鸭有288只,是鸳鸯的3倍,鸳鸯数量是白鹭的4
倍,白鹭有多少只?
15,王爷爷家有一块菜地,算出这块菜地的周长和面积。
16,万达影院周六卖出493张电影票,周日上午卖346张,下午卖出454张,这两天一共卖出多少电影票?
17,学校开运动会需要120套运动服,上衣每件68元,裤子每条32元,购买这批运动服一共需要多少元?
18,用25辆卡车运化肥,每辆卡车每次运102袋,这些卡车一次能运多少袋?
19,一个养鸡场一共有125个鸡笼,每个鸡笼里有32只母鸡,每只母鸡每季度大约产25个鸡蛋。这个养鸡场每季度大约可以收多少个鸡蛋?
第四篇:四年级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1、一件儿童上衣48.7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5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15.2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2、大生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3、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没分钟行70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4、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得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5、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
6、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7.书架上有两层书,共计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相同。书架上、下层个有多少本书?
8、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9、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
10、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1、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方案一:成人全票60元一张,儿童半票
方案二:满10人可购团体票:48元张(1)成人14人,儿童20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成人20人,儿童1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12、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 倍,而舅舅的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13、小明每次游泳都游七个来回,这个游泳池长15米。他每次游多少米?
14、学校新教学楼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课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进购多少套桌椅?
15、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 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1、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2、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4、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5、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6、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
7、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8、一件儿童上衣48.5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8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2.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9、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10、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几倍?
11、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13、学校组织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14、小丽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牛奶每袋2.40元,比豆浆贵1.80元。小丽家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
15、张英、李强和肖红参加跳高比赛,张英跳了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米,肖红跳了多高?
16、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7、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18、某公园上午有游人180人,下午有270人。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9、学校楼前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8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
20、啄木鸟7天能吃4515只害虫,山雀一周能吃1155只害虫。啄木鸟平均每天比山雀多吃害虫多少只?
2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54米,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2、一个足球48.30元,一个篮球54.20元,王老师用150元买足球、篮球各一个,应找回多少元?
23、一把椅子35.4元,比一张桌子便宜16.2元,小明买一套桌椅,共用多少元?
24、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5、有1800个乒乓球,每6个装一筒,每20筒装一箱,这些乒乓球需要装多少箱?
26、风扇厂某车间每天装配电风扇125台,多少天才能装配完3500台?
27仓库有汽水250箱,现在用车运走,如果每车最多装30箱,能装多少辆车?还剩多少箱?
28、小华身高132厘米,小英比小华高13厘米,两人身高一共多少厘米?
29、光明小学四、五年级师生接受上山植树任务,四年级去了38人,五年级去了26人,两级共植树64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4、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行驶480千米,需要几小时?
35、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丙地,每小时行60千米,要8小时到达,如果需要6小时到达丙地,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30、某粮仓运进大米320吨,相当于原来存粮数的4倍,原来存粮多少吨?
31、一块正方形地周长是3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2、一个商店运进8箱运动衣,每箱50件,每件卖60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33、育强小学有20个班,平均每班40人,他们共向穷困地区小学捐献图书3200本,平均每人捐图书多少本?
33、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丙地,每小时行35千米,行了3小时,离丙地还有86千米,乙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6、修路队要修一条94千米的公路,修了5天后还剩69千米,修路队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37、王力从家到学校要走1700米,他走了400米后又回家取笔盒,这样他从家到学校共走了多少米?
38、某水果厂运来18筐苹果和8筐雪梨,每筐苹果重25千克,每筐雪梨重18千克,运来苹果和雪梨共多少千克?
39、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562本,比文艺书多208本,少儿科技书一本数正好是文艺书的2倍,学校图书室共有科技书多少本?
40、一辆汽车,3 小时支货物18吨,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上午8时开始运货,一直到下午5时,共运货多少吨?
4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进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时,离乙地还有12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2、第一车间原计划用48小时生产2736个零件,实际每小时生产75个,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
43、一辆卡车用35千克汽油可以行驶175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700千米要用多少千克的汽油?
48、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要用5小时,如果要在4小时内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49、来大米500千克,用了7天后还剩17千克,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
44、一辆小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时,离中点还有128千米,甲乙两地总长多少千米?
45、院一楼有620个座位,二楼有座位22排,每排有4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6、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了24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一共行了9小时到达乙,甲乙两相距多少千米?
47、进106筐雪梨,卖出2065千克后,还剩下47筐,平均每筐雪梨重多少千克?
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
1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每袋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30天吗?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6、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
17、车间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机器,24天就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1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19、有370人去旅游,每辆汽车坐30人,要几辆汽车才能拉完?
20、有450千克大米,每天吃60千克,最多能吃几天?
21、学校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8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2、刘叔叔带8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下80元,每袋化肥 的价钱是多少?
23.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6小时
以行多少千米?要求6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必须先求:
列式解答:
24、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3小时,货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5、甲有14.8元,乙有15.2元,俩人要合买一个足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他俩人钱数总和的2倍,一个足球多少元,他们还差多少元?
26.一台机器3小时耕地15公顷,照这样计算,要耕75公顷地,用5台机器需要多少小时?
27.商店有14箱鸭蛋,卖出去250千克后,还剩4箱零20千克,每箱鸭蛋有多少千克?
28.光明小学为山区同学捐书,四年级捐240本,五年级捐的是 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120本,平均每个年级捐多少本?
29.粮店运进大米、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9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30.两根绳共长48.4米,从第一根上剪去6.4米后,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2倍还多6米.两根绳原来各长多少米?
31.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树种18.6千克,四年级比五年级少采集2.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多少千克树种?
32.一个车间原来每月用电2450千瓦·时,开展节约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电量,现在可多用2个月,这个车间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33.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四年级共有96人,每人栽3棵树,五年级有87人,每人栽4棵树,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栽树多少棵?
34.第一小组6个同学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别是:86、79、98、100、89、94,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
35.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6.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37.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2筐梨,每筐苹果38千克,每筐梨42千克,商店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38.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39.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
40.小华、小林,共有12支铅笔,小刚和小红共有20支铅笔,他们平均每人有多少支铅笔?
41、某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给620棵树浇水,三年级每天浇40棵,浇了8天;剩下的由四年级来浇,5天浇完,平均每天浇多少棵?
42.3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336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43.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44.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45、新华书店运来一批科技书籍,第一天售出300本,占这批书籍的30%,这批科技书籍共有多少本?
46、五年级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占50%,五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47、六年级有学生300人,是三年级的2倍还少10人,三年级有多少人?
48、水果店有苹果60箱,是橘子的3倍还多10箱,水果店有橘子多少箱?
49.已知某一铁桥长1000米,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桥共用一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钟,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
50.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旁人看见以后问她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碗?她回答说,家中来了许多客人,他们每两个人合用一只菜碗,每3个人合用一只汤碗,每4个人合用一只饭碗,共用了65只碗.她家究竟来了多少客人?
第五篇:四年级应用题
1.五(3)班买了4把椅子和2张桌子共花了198元,每把椅子的价钱是22元,你能算出每张桌子的价钱吗?
2.师徒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5小时共加工450个,师傅每小时加工5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3.修一条长360米的路,每天修80米,修了若干天后,还剩40米,已修了多少天?
4.一座山洞长960m,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侧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可挖3m,乙队每天比甲队多挖2m,多少天能完成这项工程?
5.爸爸的体重是66千克,比小军的2倍轻24千克,小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6.食堂买茄子,付出15元,买8千克茄子,找回1.4元,每千克茄子是多少钱?
7妈妈买回两箱单价都一样的苹果,大箱15千克,小箱11千克,小箱比大箱少花
6.4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