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范文

时间:2019-05-14 11:5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范文》。

第一篇: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范文

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注:A 内容 B 语言 C 篇章

1、一类卷:(54—60分)

A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B 语言顺畅,没有语病;C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①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下(54分); 三项条件的, 评一类下(54分

②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

具备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上(58一59分)。

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评一类中(55—57分

2、二类卷:(45—53分)

A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B 语言通顺,偶有语病;C 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以49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 B 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②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③具备 B 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3、三类卷:(36—44分)A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尚具体;B 语言尚通顺,语病不多;C 条理尚清楚,能分段。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 基本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② 其中 B 项比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4、四类卷:(18—35分)

A 偏离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不具体;B 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C 条理不清楚。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另两项较好的,以26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 ABC 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③ 另两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兼有 ABC 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5、五类卷:(0—l7分)

A 文不对题,不知所云;B 语病严重,文理不通;C 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以9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 凡属 ABC 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 ② 其它两项尚好,酌情加分;

③ 兼有 ABC 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说明:

1. 漏写题目扣3分。

2. 错别字每3个扣 l 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3. 字迹工整的加2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扣2分。

4. 凡认为观点有严重错误,或文不对题的答卷。应提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第二篇: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一、作文分值:50分

二、按照下面标准评分。一类(46-50分):

1、内容方面: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2、语言方面:通顺,有文采,有个性。

3、结构方面:完整,条理清楚,分段恰当,详略得当。二类(41-45):

1、内容方面: 较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

2、语言方面:较通顺,较有文采。

3、结构方面:较完整,有条理,能够分段,有详有略。三类(36-40):

1、内容方面: 基本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简单、欠具体。

2、语言方面:大体通顺

3、结构方面:基本完整,分段不恰当,详略不够得当。四类(31-35):

1、内容方面: 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

2、语言方面:不够通顺。

3、结构方面:不成篇。评分说明:

1、淡化文体要求,评卷宜从二类切入,根据类别酌情评分。

2、特色加分:达到下列四项之一者,可越等级加3-5分(加到满分为止)。

① 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② 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③ 语言有文采,有个性。④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3、对相对完美的作文要敢于给高分(一类卷的比例不少于全部作文的15%),要严格控制低分层。满分比例控制在5左右

4、无题目扣2分,在规定作文最少字情况下,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话题作文用话题做题目扣2分。

5、四类作文应交评卷组组长审查。卷面模糊难辨、字数不到要求字数一半的作文,原则上不能及格。

第三篇:衡阳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衡阳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45--50分):符合题意,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二类卷(40—34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比较明确,文字比较通顺,条理比较清楚。

三类卷(35--39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具体,文字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清楚。

四类卷(30--34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文字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

五类卷(29分以下):不 合 题 意,中 心 不 明 确,内 容 不具 体,文 字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不成篇)。

评分要求:

①须二人阅一卷,各自独立给分,若误差超出规定范围,由第三人(终审)重阅。②基准分为42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评分类别进行评定。

③未写题目的扣2分; 600 字的,每少50字扣1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酌情扣 1--2分;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扣1分。

④达到一类卷要求的作文,应给高分甚至给满分。满分作文应占全部作文的适当比例。

⑤凡判为满分和五类卷的,原则上须经阅卷组长认定。注:(1)没有标题扣1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到3分为止。(3)每少50字扣1分

(4)特色加分(5分)。达到下列三项之一者可加2-3分;特别突出的可加5分。①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②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

③语言生动,有文采。

第四篇: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6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延续了前几年的优势和特色,即:板块明晰,结构简练;题量适中,难易适度;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强化理解运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贴近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显示了“稳中求变,锐意创新”的新精神、新要求、新趋势。下面对试卷中的试题略作点评,以探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考试命题思路,为今年初三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教与学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池塘中铺满了荷叶,翡翠般温厚,碧玉般圆润。粉红的荷花zhàn fànɡ其间,俊俏可人,清新雅致。淡淡的荷香邀约浓郁的茉莉花香悄悄地yùn niànɡ着夏的滋味。

(1)zhàn fànɡ□□(2)yùn niànɡ□□

(3)俊俏()(4)浓郁()

【点评】《课程标准》要求识记常用汉字3500个,《考试说明》强调重点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生字词的音、形、义。本题是在特定的文段语境中考查汉字的识记和拼音的掌握情况。有强化语言实际运用的意识。考查生字词的积累,强化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予以重视。

2.默写。(10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部分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选自余秋雨《阳关雪》)

文中提到的那几首人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的诗你一定也很熟悉,请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含有以上名胜名称的相对完整的古诗文句子。(三处名胜中任选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情况。但各小题的考查角度,对学生能力层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前(1)—(4)小题就是要求学生记熟记牢原文,体现古诗文积累的基本要求。第(5)题除了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外,还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句子的含义。第(6)题则引用余秋雨《阳关雪》中的一段文字设置了特定的语境,要求默写出含有文段中提到的名胜名称的相对完整的古诗文句子。学生必须从记忆中快速地搜索并找到与题目相关的内容,考查了学生筛选有用信息,进行联想迁移,调动积累进行答题的能力。这六道小题,内容涉及了诗、词、文,比较全面,体现了对学生古诗1

文积累的不同要求,对教学的导向性非常明确。

3.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3分)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点评】这是一道根据上联找下联的匹配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学生对句子节奏的把握,对词语性质的了解,以及对联上下联之间意义相关,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等等有关对联的基本常识的把握。这一道题富有地域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搜集与本地名胜古迹有关的诗词对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故乡情节,增强本土意识。

4.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席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3分)

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全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本题要求概括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席话中的主要观点。目的是使内容表达的更为简约和凝练,有明确的字数要求。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一要抓住不同材料的文体特征筛选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二是要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整合信息。本题从题干中我们可以明了这段话是关于教育问题的,其中一再强调的是“平民教育”问题,强调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全民的教育,使人人能得到教育。据此按考题要求就可整合为:要重视平民教育(教育要平民化等)。在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整合信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运用原材料中负载主要信息的原词加以整合。2.尽量运用肯定的陈述句来表达。3.整合的信息要点要涵盖住整个材料的内容。4.必须严格控制字数,连同标点符号不能超过规定字数。

5.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分)

例句①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创新的历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语文考试的必然。本题就是考查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阅历和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主动探究。运用多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对美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其次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构成,根据题目的要求,参照例句进行仿写。因此

2本题在仿写句子的冒号前应先写出××说,如:船长说、农民说等,然后在冒号后的引号中写出一个 句子表现不同人眼中不同的美,这一部分语言表达的难点在于这个句子的主语前的定语必须是两个四字词语,如果不用四字词语,这一题就不能拿满分。另一个难点在于所写句子要言之成理,文理通顺,否则也很难拿到高分。总之,这类开放型试题充分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在今后的考试中,这类试题所占的比例可能还会增大。希望同学们在解答这一类试题的过程中能不断总结经验,找出规律,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6.名著阅读。(7分)

(1)阅读《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其寓意。(3分)

(提示:寓意可按原文的写,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新的见解。)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你所读过的名著中与之对应的人物或作品。(4分)

示例:纶巾羽扇空城计六出祁山对应人物:诸葛亮

①天蓬元帅九齿钉耙净坛使者对应人物:_______________

②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对应人物:_______________

③荒岛日记鹦鹉波儿辛格顿船长对应作品:《》

④不来夫斯古帝国飞岛勒普塔慧骃国对应作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基本情况。对名著的考查《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篇目,第(1)小题答案相对开放。读一则伊索寓言,写出其寓意,寓意可按原文的写,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新的见解。这一题较之于第(2)小题难度略大一些。答好这类题的关键在于阅读名著时应注意对其主要内容、思想精髓的理解和思索,并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第(2)小题题目设计时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篇目的一些信息,要求学生写出所读过的名著中与之对应的人物或作品。这就考查了学生是否真的读过这些名著。解答这类考题,首先要熟悉名著,对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精彩片断、常见典故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平时认认真真阅读积累,做好读书笔记,就能应对自如。这两个题目难度都不大,对教学的导向性也很明确,即义务教育阶段文学名著的阅读主要还是侧重在积累,侧重在“打底子”,引导学生自觉的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文化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二、阅读(60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7—11题。(16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3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2)皆以美于徐公()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9.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__。(2分)

10.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_______________ ”的成效。(4分)

11.邹忌劝谏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4分)

(二)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4分)

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文言文阅读材料

(一)是一则课内经典语段。第7题给文段中的句子断句,考查学生的文言语感和朗读能力。第8题是词语解释,结合具体语境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文词语的积累和掌握。第9题考查成语积累。这些都是平时的功夫,我们在日常学习时应多注意学习和积累。第10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段的整体理解能力。第11题由材料本身拓展开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五题考查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要求适度;还注意由此及彼,适当拓展,沟通课内、课外的联系,体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第12题13题用翻译方式考查了学生对文言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把握。这两个句子都是出自教材内其他经典课文,扩大了文言文考查的范围。第12题重点落实在使动用法的掌握上;第13题重点落实在文言句式“若„„然”的掌握上。翻译句子首先要把句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翻译出来,然后用尽可能准确、清晰、流畅的语言来表达。

现代文阅读

(二)阅读现代文《黑森林的猫》,完成14—17题。(18分)(文略)

14.从全文内容看,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分)

15.第③段举了日本、德国的两个事例,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3分)

16.结合语境,解释第③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抠门:_______________

17.政府向全民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你一定积极参与其中了吧!请举出一种发生在你身边的浪费资源的现象(文中提到的浪费资源的例子除外),写出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拟出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语。(9分)

(1)浪费资源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约资源好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约资源公益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第14、15题的立意在于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理解能力,整体感知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第16题考查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句,“抠门”本身是贬义词,但在文中不含贬义,是贬词褒用。第17题是综合性试题,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求。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第17题就是与试题素材相结合,把中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试题要求考生举出一种发生在你身边的浪费资源的现象,写出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拟出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语。解答好这类题目,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功底,而且要读活书,读社会。回答第(1)(2)问题,考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和积累,简明准确地列举现象,并根据所举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第(3)个问题考查学生根据主题拟写公益广告词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虽然考题对字数未作限制,但广告词本生就要求做到言简意赅、思想健康、富有鼓动性,所以内容和字数的要求已隐含其中。解答时,只要注意了这些情况,表述合理即可。当然,拟写广告词能够追求更形象、独特、新奇、诙谐就更理想了。

(四)阅读现代文《不仅仅是左手》,完成18-22题。(22分)

(文略)

18.在“我”看来,王老师的威信不仅来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还在于他__________,会干各种手工活,__________,会做司仪,__________。(6分)

19.王老师做人做得好生响亮和牛气,不仅因为他有本事,还因为他乐于助人。文中第③段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种助人精神,这个词语是: __________。(3分)

20.本文第③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起的__________作用。(2分)

21.王老师对付最顽皮的男生只用左手的原因是什么?对于王老师用武力教育学生的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理由。(5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请摘录一处并作简要点评。(6分)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这篇现代文阅读材料本身语言富有表现力,感情色彩浓厚。选择这样的测试材料,能够体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的要求,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美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试题前三问依然是考查文意的把握、要点的概括等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第21题则是开放性试题,对问题允许有个性化的见解,对于王老师用武力教育学生的方式可以赞同,可以不赞同,也可以辩证地谈看法。但理由必须阐述充分。语言表达应准确通顺,合乎逻辑。第22题意在引导学生作读书笔记,通过摘录和点评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积累语言材料,感受作品内涵。这道题考查了学生欣赏、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注意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需要强调的是摘录句子一定要精心选择,所选的句子应是内容深刻,富含人生哲理的;或者是言辞优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独具匠心,这样分析点评起来才能言之成理、具体而深刻。

三、作文(60分)

23.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有________才有真正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以填的词语如:志气、宽容、付出、自信、真诚、善良的心、无私的爱„„

作文要求:

①文体自定。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点评】今年的作文考查采用的是“二选一”的选题作文形式。对考生来说选择面更宽,灵活性更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才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体现了对考生的尊重和人文化关怀。第一道作文题是命题作文,这是写作命题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注重引导学生表达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有所教益的人或事物的认同和感恩,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第二道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题目,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又有相当的自由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内心的感受来写。题目设计中供考生填写的那些词句是很好的提示,同学们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视,万一自己想不出更好的内容,这些提示内容对你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篇: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要求

标准:

第一等级(45分至50分):符合题意,有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有较强的感染力或说服力,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二等级(40分至44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比较明确,语言比较流畅,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严谨,书写比较工整,卷面比较整洁。

第三等级(35分至39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具体,语言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清楚,结构大致严谨。

第四等级(30分至34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结构不够严谨。

第五等级(29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不成篇)。

要求:

1、未写题目的扣5分;擅改题目的建议0分;字数不够的,每少10字扣1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酌

情扣1—2分;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扣1分。

2、达到第一等级要求的作文,应给高分甚至给满分。

下载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5),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 二类卷(54—48),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2009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满分50分,分五个等级评分 第一等级: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有较强的感染力或说服力,语言流畅,条......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标准 注:A内容B语言C篇章 1、一类卷: A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B语言顺畅,没有语病; C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2、二类卷: A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B语言通顺......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范文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 一类卷:(45-50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字数......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一、评分原则 本大题共20分,内容和语言占18分,书写和卷面分2分。内容要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达。 二、说明 内容要点错漏、时态、语态错用,句子结构错误为大错,介......

    200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200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2009-12-16 14:52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包括内容、语言和结构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各包括五个等级。阅卷老师阅卷时,先通读全文,画出病句、错别......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等第A 综合 计分 60 | 53 分 中心与材料 (25分) 语言 (25分) 思路与结构 (10分) 思路通畅, 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 详略得当 10—9分 思路连贯, 层次较清楚, 结构完整, 能注意详略 8—7......

    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中,“切合题意”是A类卷的要求,其他各类卷则为“符合题意”(B类),“基本符合题意”(C类)。 在“2011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