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时间:2019-05-14 12:4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第一篇: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答:

一、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理想,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工人阶级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也就是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作为领导这个运动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就是为谋求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和活动的,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私利。

第二,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鲜明地昭示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第三,在我们国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人阶级已经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广大农民仍是它的巩固的同盟者,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种状况表明,能够忠实代表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仍然是中国共产党。

第四,我们党的历史也证明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不惜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转战南北,驰骋沙场,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共产党员为了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各条战线上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凯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共产党员带头解放思想,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前进,大胆创新,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繁荣富强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

重温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一文,备受教育,深受启发。

《为人民服务》这篇伟大著作,是毛主席在延安追悼张思德同志时的讲演。张恩德,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主席就为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烧炭的红军战士开追悼会,并发表著名的讲演,称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从此,《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我们的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中国人民的队伍。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革命事业是在依靠人民和团结人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军队之所以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是因为我们的党和军队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是同全中国人民紧紧地站在一起,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全民族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因此,我们的党是有力量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依靠中国人民的觉悟、团结和努力来实现的。

如今,正值举国欢庆建党9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向全国人民表明一种态度,这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进步和发展,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单单强调了发展而不愿意强调同人民的团结和进步,甚至完全不提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不对的,因为没有真正的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就没有迅速的、切实的进步,又怎么能够发展呢?强调发展,却原来是要脱离人民,如此所谓的“发展”乃是假发展,不是真进步;是不合理的发展,不是合理的进步;是形式主义的发展,不是实际的进步。今天,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团结和进步,也就无从谈起中国的发展;如果不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也就无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条被压迫者经过革命、团结和进步到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经验,如果我们不认识中国人民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就容易对人民的力量产生动摇,对党的正确的政策产生暂时的模糊。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的工作中,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已经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还有许多严峻的困难摆在我们党和中国人民面前,这就要求我们的党继续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走团结和进步的路线。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勇敢的中国人民必将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夺取新的胜利!

一是加强学习,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是每个党员远大理想,而现阶段跟党走就是“走中国行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能动摇。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学习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的内涵,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理论精髓,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

二是努力工作,不断践行党的宗旨。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们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抗得住诱惑,坚持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慎重交友、慎重用权;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生活中,要有正派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已慎行,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摆脱低级趣味。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遵守法纪,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当前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作为党员干部,要主动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 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要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

重温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一文,备受教育,深受启发。

《为人民服务》这篇伟大著作,是毛主席在延安追悼张思德同志时的讲演。张恩德,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主席就为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烧炭的红军战士开追悼会,并发表著名的讲演,称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从此,《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张思德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l、学习他看淡泊名利,正确对待得与失。张思德当兵11年,从士兵到班长,从班长到士兵,他从不计较职务的高低,以能为党工作为荣。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思想境界,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忘我工作。然而,时下有少数人名利思想严重,患得患失,图回报、争荣誉、争地位,而忘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担负的责任。我们要摒弃这种思想,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

2、学习他时刻牢记并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之所以深受全国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原因。而现在我们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处处搞特权,影响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时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做群众的好榜样,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学习他用崇高的无产阶级感情正确对待同志。张思德敢于给领袖提意见,对于同志的“错误”他痛心疾首,对老革命老战友他像对父亲一样关心,他用朴素的道理教育同志,尤其是他“把本职工作当作前线”的话语更是闪耀着伟大的光芒。他那种“与人为善”的美好品德,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像甘露一般滋润着、温暖着、激励着我们。

4、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张思德打过仗、纺过线、烧过炭,无论是在战斗一线还是后勤服务,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切从党和人民需要出发,这种思想境界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像他这样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人。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要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喜好和利益出发,在工作中去除浮躁之风,脚踏实地地工作。

张思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是在他牺牲之后,毛主席专门写文章来纪念他。张思德是伟大的!张思德所做的都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但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有着伟大的闪光点。他把公众的事情、别人的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他看到别人需要,他就会积极主动去关心,去做。上前线跟日本鬼子真刀真枪地打仗,是英雄;张思德在后方做着非常平凡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小事,也是英雄。他说,不管在哪里,前线就在脚底下。是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把前线放在自己脚下,就能在平凡中做出伟大。张思德是平凡的,但是谁又能说他不伟大昵!

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有人说把公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只要需要不管大小就去做,这是为人民服务;有人说,为他人做有利的事情就是为人民服务;还有人说,在本职之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如果看到了,又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总之,时代在变,我们的崇高理想不能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正确对待职务、正确等工作、正确对 5 待同志、正确对待地位、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发扬光大。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

在“老三篇”学习中,我重温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倍感亲切。提起“为人民服务”,我不禁想起:呕心沥血的好书记焦裕禄,博大襟怀的铁人王进喜,“螺丝钉”精神的雷锋,死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为人民服务”对我们来说,是脍炙人口、耳濡目染,我们从小就聆听着“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为人民服务》内容虽短,但内涵博大精深,现在读起来,仍然让我们激情满怀,感慨万千!

为人民服务不是“嘴皮功”,而是要练就“真内功”,需要见实效。如何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是所有共产党人一个长久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认为,真正要落实好为全心全意人民服务,就需要增强五种意识。即: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大局意识。

政治意识。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孔子说:“政者,正也。”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说:“政治是实现正义、为民谋利,以达到最高'善业'的行为。”孙中山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这都是伟人对政治意识的精辟阐释。

我们的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并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该正确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要为推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行使好权力,要为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行使好权力。这就是我们要树立的政治意识。我们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为标准,来指导我们使用权力。增强政治意识必须把握“四个坚持”: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二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具有强烈的公仆观念和忧患意识,使自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三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四要坚持严明的政治纪律。坚持集体为先,大局为重,正确处理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是一种要求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的自觉行为,责任意识是一种传统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热爱祖国的责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尽到对国家的责任即为好公民;尽到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即为好党员;尽到对下属的责任即为好领导。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更是素养的体现。所以,只有善于承担责任、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增强责任意识必须发扬“三种精神”:一要发扬负责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具有很强震撼力和感召力的负责精神。只有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时,才会解决各种难题。强烈的责任意识不能光“喊口号、图热闹”,尽职尽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才是硬道理。二要发扬“敢于”精神,即敢于吃苦、敢于吃亏、敢于牺牲的精神,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逆向思维,换位思考,把大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三要发扬善学精神,善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民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虚心向群众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钥匙。

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正确的服务意识需要强烈的服务观念,需要我们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用细心、精心和真心,为群众提供体贴细微的服务。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也决定了他的态度和行 为。一个素质低下的人,他只有“人人为我”的思想,工作中也只是在表面上进行敷衍,在行为和态度上表现出来是生搬硬套、就事论事、不动脑筋,其实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意识必须做好“两个树立”:一要树立服务意识。心中要常怀服务,常思服务,只有意识没有行动也不行。骗人、蒙人、诈人不行;目中无人、粗暴待人、失礼于人更不行,所以有没有服务意识,有没有正确的服务意识,每个人应当认真思考。二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正确的服务意识就是为社会工作,为单位工作,为人民工作。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服务是全方位的,服务是双向的,服务无所不在,这就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的服务意识。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当今科技主宰世界的时代,无时无处需要有创新意识。超越前人是创新,推陈出新是创新,创造性地解决难题也是创新。我们增强创新意识,利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利于更好服务人民。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打牢开拓创新的思想基础。勤于研究积累,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培养宽广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扎实的作风。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过程。

增强创新意识必须常抱“四种欲望”:一要常抱好学欲望。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发扬勤奋好学的精神,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在创新中发挥强劲作用。二要常抱敢想欲望。在新形势下,思想保守,墨守陈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敢闯,不敢冒,就难以实现事业的跨越发展。因此,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树立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发扬敢闯、敢冒的精神,倡导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三要常抱探索欲望。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我们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积累和艰苦磨炼。创新有风险,可能会失败,需要付出代价。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科学态度,百折不挠,创新就一定能成功。四要常抱创造欲望。不能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要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于探索,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明。大局意识。大局意识就是全局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心中要常怀大局的观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大局。坚持地方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克服小集团主义和个人主义。斤斤计较眼前利益和个人得失,就会因小失大,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摆正个人与国家、与集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克服自我主义,多为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着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变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的观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等,均为大局观念。

增强大局意识必须发扬“四种精神”:一是忠诚精神。以诚为本,平等待人,宽厚容人,诚实为人,要忠于职守,高度负责。遵守政治纪律,谨言慎行,坚决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做的不做。二是奉献精神。谋事不谋利,奉献不索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三是求实精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怕批评,不计得失,争当踏实人,争干踏实事。四是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讲大局、讲原则、讲风格、讲配合。为人要忠厚诚恳,公道正派,不说三道四,不违心奉承。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严峻考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十分重视,实行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组织按照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斗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有了明显收敛。但从长远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深层次的腐败问题还没有有效解决,某些方面和领域的腐败现象还较的突出。下面,就当前腐败现象的表现、特点、滋生的主要原因和惩治腐败的对策谈一点自己的 看法。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

当前反腐败面临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和人们道德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资产阶级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政治观念对我们的冲击,诱发导致腐败的因素增多,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也较过去大不相同了。

当前,腐败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犯罪猖獗。经济违纪违法主体在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往往一查就是大案、要案、串案、窝案,违纪违法金额越来越大,新经济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如金融、房地产、土地批租等)趋于高发状态。

2、权力运行中弄权勒索、贪赃枉法严重。利用行业、岗位特权违纪违法比较突出,在经济、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还出现权大于法,钱大于法的怪异现象。

3、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任人唯亲。在有的地方和部门凭个人好恶恩怨用人,搞帮帮伙伙,拿职位拉关系,搞交易,甚至出现买官卖官司现象;有的地方和单位无视中央三令五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阴奉阳违;甚至为了部门利益、局部利益,不惜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

4、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生活腐化。公款吃喝玩乐之风屡禁不止;公款送礼,从送纪念品发展到送礼金,有价证券,从送几百元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几年,党员干部及领导干部赌博、嫖娼、包养情妇等案件增多,有的甚至用公款嫖娼、赌博。

二、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

1、权力的商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把权力当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暴富发财的有价证券。“用我手中的钱,买你的权,用你手中的权力为我赚更多的钱”成了一些人聚敛财之道。

2、腐败渗透的广泛性。腐败现象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在一般干部和高级干部中,在党内和党外,相互渗透。

3、腐败的疯狂性。现在是腐败现象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有些人目无法纪,肆无忌惮。有的单位领导搞腐败是“前赴后续”,前任倒了,后任又步其后尘。

4、腐败的顽固性。这几年,我们抓的一些消极腐败问题,有的“休克” 一阵后,又起死回生。“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反腐败工作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工作。

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

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层次的原因,又有表层次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原因,又有客观上的原因,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症”。下面着重从主要一些原因上作些分析。

1、思想观念混乱,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撤除了原有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体系和以往统得过死、管得过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在商品经济逐渐活跃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多年来,一些错误的东西往往被加以新的“包装”,成为一些人搞腐败的所谓“理论”。比如在什么是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上,有的人认为打“擦边球”、“闯红灯”、“破禁区”,就是解放思想。在什么是能人这个问题上,有的人认为能赚到钱的就是能人,说什么捞到票子的坐位子,捞不到票子的让位子。诸如此类的思想观念是非观念上的扭曲,不仅没有受到有力的批评,相反成了一些人判断是否解放思想和衡量是非人才的标尺。思想观念混乱,必然导致行为出轨。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再好的法制和制度也要靠上去执行。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期,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上成效斐然,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却失误较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淡化,导致一些干部政治素质低、不讲政治、只讲金钱;不讲奉献,只讲索取;从狂歌劲舞中寻找刺激,从灯红酒绿中领略潇洒,从封建迷信中获取寄托,从违法乱纪中求得平衡。一些干部抗腐蚀的能力很弱,这几年“小马失蹄”、“老马迷途”为数不少。

2、权力过分集中,而现行的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腐败现象滋生的一个重要根源。邓小平同志于1980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式式的特权现象。”目前,一些党政一把手干部,集各种大权于一身,在政治上掌握着干部的任免升迁;在经济上掌握着借款贷、审批资金等权力;在制度上掌握着行 政决策和行政执行权。而有些掌有各种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由于个人私利等原因,使得一些本不应提升的干部得到提升,本不该批款的单位或个人得到了大量的资金,国家的金库到了一些主管人的手里,只要签个字,巨资就可变成某个人所有,慷国家之慨,使国家和集体财物大量流失。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缺少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来约束权力。

权力失去约束就会导致滥用,而权力的滥用,就会导致干部的腐败行为。监督是制约权力免其腐败的更大手段,而现行的监督机制对权力的制约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督种类不少,实际效用不大。依据法律规定,人大监督最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但由于我国各级人大所处的实际地位和自身属性,人大监督往往是原则监督,对具体问题缺乏同步性和一贯性。纪委或监察、审计机关本来就是党委或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监督下级尚可,监督同级勉强,监督顶头上司书记和省、市、县长,难于实际操作。再说,就纪、监部门的监督大多又是在问题出现后的事后监督,因而其监督具有滞后性和手段上的不完全性。至于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一般只能通过有权监督机关行使监督权力才能达到监督目的,因而缺乏相应的强制性。二是监督机关人、财、物的调配权,隶属于地方政府,因而监督机关对其上司及同级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无法超然行使监督权,实际还有些监督存在不敢、不能、不便进行的情形。有些监督则根本无法进行,监督不了,往往形成一种没事不能监督,有事监督不了,出事后最多只能惩罚行为者个人,而对其造成的政治、经济损失则无法挽回。

4、对腐败犯罪打击不力。腐败分子不同于其他犯罪分子,他们手中有权,通过权又可以搞到钱,同时他的上下左右还有一个人际关系编组的网,可谓既有权又有钱有势。因此,在打击腐败犯罪的实际操作中,难度要比打击其它犯罪行为来的更大。“官官相护”是打击腐败犯罪的最大障碍。近几年,在查处腐败案件时,总会受到一些官网和人情网的干扰,特别是对一些大案、要案,办案人员确实也存在着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现实中,还有许多腐败分子,其行为严重触犯刑法,但案件查处的结论中却认为是 党风不正,以党纪政纪处罚代替判刑。有的案件虎头蛇尾,有的案件不了了之,有的案件远不止据以定罪量刑的那个数额,因而造成相当数量的“黑数”存在。这样使不少腐败分子落不了法网,甚至有的从法网里开溜,有的虽受到制裁但只伤皮毛,又在“有立功表现”、“主动交待”、“积极退赃”的幌子下,惩处越来越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分子器张气焰。

四、惩治腐败的主要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腐败现象滋生,首先是思想的腐败,有句古话:“物自腐而后虫生。”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腐化堕落,不管有多少客观原因,归根到底是思想的蜕变。因此,要遏制腐败问题,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的“总开关”上防范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当前开展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每个党员干部思想上最重要的是要有“公仆”意识,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首先提出了“公仆”思想。他认为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些权力中能是为人民所用的工具,而不能变成为个人谋求的手段。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要求每个共产党人“都应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也强调“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可以看出,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是非常重视提倡“公仆”精神,因此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应树立“公仆”意识,才能长期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避免患利益“饥渴症”,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带头加强廉政建设,作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并教育和管好自己的子女、亲属及其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他们当中发生的腐败问题,要坚持支持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包庇纵容。

2、深化改革,完善法制,发挥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要加强政府职能的分离,按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思路,建立有效的行政系统和干部人事制度,按照科学化、系统化、严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廉政法规,逐步将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

3、制约权力,强化监督。权力制约,首先要制约“一把手”的权力,决议要由集体做出,副职不能只是摆设,不能养成“一把手”一人说了算的恶习。其次,决策应当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除涉及泄密的事项,应当提高民主化,党务和政务透明度,臵全体党员和民众的监督之下。再次,在管理和执行过程中要强化内部制约机制,通过职能交叉,上下级交叉,条块交叉,人员交叉等形式,相互约束,相互监督,抑制权力滥用现象,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法制机制,用规章制度制约腐败的产生。为防范腐败,各级监督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能,树立依法执纪监督的责任感,敢于监督,主动监督,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纪监、审计、民主党派和民众、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逐步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手段的权力监督机制。

4、动真碰硬,严肃执纪。我们目前的法纪和制度,不可谓不全不多,那么,为什么腐败现象还是堵不胜堵,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重立法,轻执法。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结果可想而知,导致现在的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危害越来越大。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读了《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使我感触颇深。书中精辟地讲述了一个人不论是想成就一番事业,还是做好日常工作,只要做好每一个细节,才可能获得成功。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执行的好干部。本书从始至终贯穿一个宗旨——细节决定成败。

古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谈“细节决定成败”。时代有变,但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道理,古今传承,从未改变。书中提到:“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是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这告诉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古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不断的成功。有的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他们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讲细节,就是让我们做事要关注细节,关注小事,将小事做好,做细。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有很多事情要做。譬如我们的言谈、举止、着装关系到单位的精神面貌,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荣誉,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高度关注。比如:在与同志们交往和来访群众的过程中,不经意中说出一句鼓励的话,会让他铭记在心,使得他树立信心,有所启发,从一个无所事事者变成为一位有成就的成功者,说出一句讥讽之言,会让他产生反感的情绪,处处与你对抗,直接影响工作,影响关系,甚至发生其他难以预料的事情。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反思一下,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我们应该从细节着手,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早到一会儿。凡事,尤其上班、开会,包括约人见面,都要早到一会儿。这既体现一个人对工作、对组织活动守时、守纪,同时也是对组织和会见人的尊重,体现着人的修养;二是多问一句。未明白或有担心、有疑惑、把握未准的需办之事,要多问一句。这一方面是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另一方面,多问一句,也是同志、友人间的善意提醒。这样都可预防意外情况下影响行程、活动,推动使所参与的事项进展顺利;三是早办一天。承办的事项要尽可能早办一天。承诺兑现的事项,不宜“掐着钟点”去完成,能早一天完工就要早一天完工,预防有其他临时情况、临时任务出现,而影响原有工作事项的按时完成;四是多记一点。按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格言,对上级指 示、待办事项,为免错办或遗忘,要勤动手、勤动笔多记一点;五是少闲一点。作为领导干部,作为党员,作为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以解决困难、解决问题脚踏实地去工作,贪图轻闲者是难以完成重任、担当大任的。

上述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说,可谓很“平俗”的话题,每个人都懂得,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践着,但并非所有人都已系统地给予认识。所以对工作要予以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地规范约束自身,注重细节,做一名无愧于人民的好干部。

《诚实也是官德》读后感

近读《诚实也是官德——一名省委领导的调研手记》,深为其直言陋弊、匡扶正气而感动。感到它如一石入静水,荡起满湖涟漪。是官,就必作潜意识的思考——将诚实找出各自的诠释和对照。

我们常讲“诚实是做人的最起码品德”。而这位省委领导把“讲诚实”引入官德,一是重申实事求是的利害关系;二是借此引申为官必备的其他基本品德。其深刻用意在于“举一反三”,让每一个领导干部自己体会玩味!

谁也知道“官德”岂只是“讲诚实”?当官应当具备的素质多了。首先被称为“官”者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层面,过去泛指政府和公家的人,现在界定为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或经过一定法律程序选举产生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统称为领导或领导干部。顾名思义,官是管事的,宝盖头下口相连,民生社稷归他管;领导是以民为主,带领和引导公众从事各类公共社会事务,用党的宗旨观念解释,叫为人民服务。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最起码是一个诚实的官、勤奋的官、公正廉明的官、有才能素质的官、内心装着党和人民事业、踏踏实实工作、乐于无私奉献的官。如果连真话、实话都不讲、不会讲,谈不到起码的诚实,连做人都不够,何言具备做官?

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封建王朝的官讲的是效忠朝廷、效忠皇上。即使这样的社会,还创造了“忠”、“孝”、“礼”、“智”、“信”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流芳百世的杰出人物。其可圈、可点之处,就在于诚实守节守信。“诚为信、实为本”。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老百姓眼中的官,更应该是讲诚信的楷模。然而,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仍然玩虚的,就人格德性而言,也将前无颜对祖宗、后无言对子孙,更有愧于拥戴维护支撑社会基业的百姓!官场古训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干部身份是人民的公仆,职责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执政办事不诚实、虚假浮夸,必产生贪污腐败,此风泛化至全党,一是党会丧失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信,二是党所领导的国家政权也会有丧失的危险。我们有过五十年代后期虚假浮夸造成经济落后的经历,我们更不能忘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和历史教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不诚实造成的虚假误国误民,终将会“一损具损”。

在讲诚实也是官德的时候,我想到了“打假”运动。“打假”关键在打“造假”之人,也要打击教育贩假买假之人,消除其途径和市场。正如“实事求是”是共产党的办事原则,党一再强调党的干部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不仅自己悖逆了党的基本原则,而且还要为不诚实者提供贩假售假的市场,在充当造假对象的同时,扮演着售假、买假的多重角色,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最终必将成为被“打”的对象。

要把改善环境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已经迫在眉睫。各地要把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城市建成全国环境的首善之地,努力让城乡居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要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格局。

加强社区建设提高服务功能 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创造条件,明确社区定位,促进社区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部门在要求社区协助工作时要“费随事转”,加快发展以社区为龙头的社会服务网络化、产业化建设步伐,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使社区进一步明晰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治理的自治性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

《再回兴义忆耀邦》的读后感

读了《再回兴义忆耀邦》之后,真切地感受到这片回忆文章中的情之深、义之重,很是感人,感触很深,从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得到温总理对胡耀邦同志的缅怀之情。从另一角度看,何为公仆?如何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何为心系群众?如何以身作则?从整个行文中更能通俗易懂地看出,并找到相应的答案。有人做过统计,2009年双休日和法定假日除国务活动重大会议以外,温家宝总理基本上在考察基层指导工作中度过。温家宝是一位亲民爱民、平易近人、完完全全的平民总理,总是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田间地头蹲得下,农家土炕坐得下,粗茶淡饭咽得下,工农商学兵都谈得拢,这就是温总理实实在在的亲民表现。作为一名公务繁忙的国家总理,都能时时刻刻心系群众,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又该如何做呢?我想,毫无疑问,为人民服务应该始终作为一名党员、公务员的宗旨和神圣职责,这也是我党的灵魂所在。从温总理的回忆录中,对如何做,或者说,如何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普通公务人员,谈点粗浅的想法:

首先,要有信仰。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一种信念,一种奋斗目标,它是人生奋斗的方向和指明灯。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也不是高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它需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通过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通过努力奋斗,会逐渐把我们与所奋斗的事业拉近距离。高楼大厦也是通过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是从个人的利害得失出发的。而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先是以信仰的 标准为准绳进行衡量——这就使得他们与前者虽然在一些行为上会有些接近,但是出发点、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会从长远、大局、抛开个人利益方面去努力实现已定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温家宝总理在回忆中写道,“他远望的目光,坚毅的神情总是给我力量,给我激励,使我更加勤奋工作,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一种信念给予的极大的精神支持与动力的结果。

其次,做人要诚。有心则诚,诚则心清,心清则明,心中才不会有私心杂念,大公无私之心将永相随。信念会照亮你工作的方向,信念是激励你工作的动力。心中有了群众后,就会时刻想着群众的疾苦,就会时刻想着深入基层去关心群众的冷暖,就会带着深厚的感情去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需要的困难。其中温总理在回忆中有一段话,“我亲身感受着耀邦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和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亲眼目睹他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夜以继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忘我情景。”正是因为有这样大公无私之心,有这样的追求,有这样的理想,心无杂念,才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做到关心群众的疾苦。

再次,做事要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工作要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为了从群众中了解到深层次的问题,了解到群众实际的困难,才能去做一些有针对性、有效果、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而不会只是浮于表面、为工作而工作,为应付而应付。2003年底,温总理刚刚担任总理不久,在重庆市考察工作时,路过云阳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时,中途下车向一位叫熊德明的农村妇女询问,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熊德明说到在外打工的丈夫2300元工资被拖欠,给家中造成困难。温总理把此事记在心上,在他的过问下,被拖欠的工资很快被追回。尔后,国务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统一行动。“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这是胡耀邦同志经常说的,这句话也是优良传统延续与传承最好的印证和体现。整片文章朴实无华,情意浓浓,含意深刻,非常值得我们的深思,同时,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能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因此,不管是从个人情 感,还是个人品德,或是工作作风,都能让我们产生许多的共鸣。愿逝者安息,生者健康。

昨天《人民日报》刊登的温家宝总理怀念胡耀邦同志的深情美文,读来感人至深。对于胡耀邦同志给温总理等同志们在工作作风上的言传身教,文中有非常典型的事例和格外真切的细节。它也揭开了温总理为什么下乡调研时车队和步履老是爱抛开当地预定路线而“突然拐弯”的谜底。

在关于温总理下乡调研的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温总理的“突然拐弯”。比如著名的“为农民工讨工钱”佳话,就是他在重庆调研时“突然拐弯”的结果。2003年底,温总理刚刚担任总理不久,在重庆市考察工作时,路过云阳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中途下车向一位叫熊德明的农村妇女询问,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熊德明说到在外打工的丈夫2300元工资被拖欠,给家中造成困难。温总理把此事记在心上,在他的过问下,被拖欠的工资很快被追回。尔后,国务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统一行动。有一次,总理到某地农村视察,在一条偏僻的小路坚持要下车,并步行到附近找到一家农家,才发现了农民的日子有多苦,一年下来收了多少白条....而在2006年的6月3日,一大早,温总理一行乘坐的车辆就行进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公路上。突然,车停下来,温总理走下车,径直沿着有些陡峭的土坡来到一家农户院子里,“突然”向非常吃惊的乡亲说:你好,我来看你来了。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林深情谈起了温总理“三农”情结。他说,温总理每次下乡不是按照地方政府或是党委给他安排好的路线去考察,而是随时改变路线,或随时让车中途停下来。这样的好处就是能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情况。

对于温总理的这种“突然拐弯”,广大群众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和喜欢,因为它能够让群众在没有地方官员“陪同”和“准备”的情况下向总理说出内心话,也能让总理及时真切地了解到地方工作的真实情况和老百姓生活的实在情形。可是对于某些作风飘浮、弄虚作假的地方官员来说,他们则感到总理的“突然拐弯”是在“坑”他们。比如有一年温总理在安徽 某县考察,就狠狠地“坑”了某些地方官一回:“我再说一遍,我是来搞调查研究的,不是来参观的,请你们不要只让看‘闪光点’!”

也是在温总理“突然拐弯”之后,看到几个农民扛着树皮走过来,温总理迎上去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一个妇女见问话人面相慈善,话声和蔼,虽是干部打扮,却没有想到这会是中央下来的干部,因此答得就很随便:“现在青黄不接,山上没东西可卖,供销社正在收购树皮,听说造纸用,就削点树皮去卖,好买点口粮回来。” 温总理转身又去问一位男青年,当得知对方是位民办教师,便仔细了解他的工资情况。民办教师发愁地说:“乡里一个月只补助五十元,连吃粮的钱也不够,说是补助,也只是欠着,赶到要过年了才给,平时就连买粮的钱也没有。”县委书记不知道温总理在来的路上已经没按‘规定’下过车,依然像往常一样地做着汇报,他甚至激动地说道:‘这几年,我们XX县有了很大的发展,既脱帽,又加冕,脱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戴上了‘奔小康’的帽子。’接着就把全县的国民生产总值、粮食产量、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的各种数字,熟练地报了一遍。他还准备把各种成绩的统计数字一一报来,温家宝却截住了他的话头,忽然问:“你这个县这么好,可以按时发工资吗?” 县委书记回答得斩钉截铁:‘我们不欠全县职工一分钱!’”面对地方同志们的种种表现,温总当年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党的政策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我还希望去看绝大多数群众。如果农村都这么好的话,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呢?在北京郊区的房山,我看到过许多农民仍在看九英寸的黑白电视,难道你们这里比北京郊区还好吗?共产党人一定要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只关心少数人!”

温总理的这种“突然拐弯”的习惯,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比较出名了。1996年5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到安徽检查扶贫工作。在大别山革命老区霍山县,他中途下车,离开公路深入山村,了解到拖欠民办教师工资的真实情况。在舒城县,温家宝发现陪同的县委领导预先安排了考察路线,只看几个比较好的村镇。温家宝提出到水灾淹没区去看看群众的生活情况,了解到一些农村贫困落后的真实情 况。这为他指导农村工作与后来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感性认识和依 据。

今天我们读到了温总理怀念胡耀邦同志的文章,发现温总理的这种“突然拐弯”的调研风格,原来正是来自于胡耀邦同志的言传身教。温总理在文中这样写道:到中央办公厅工作之前,我就听说耀邦同志下乡时,经常临时改变行程,与群众直接交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用他常说的话就是,“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所以,当耀邦同志给我布置这个任务时,我心里明白:他是想尽可能地多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过去了24年后,温总理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胡耀邦同志派他夜里摸黑去调查贵州兴义城郊区农村的情景,而且在今年到西南指导抗旱时还去寻找过当年调查过的农户,可见胡耀邦同志对温总理在工作作风上的言传身教,有着多么巨大而深刻的积极影响。如果简单朴直地说一句“温总理下乡调研的‘突然拐弯’是学自胡耀邦同志”,想来也是切合实情的。而胡耀邦同志又是向谁学的呢?答案也非常明显,就是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上,胡耀邦同志特别强调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毛主席当年搞农村调查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他自己也正是模范的身体力行的带头实践者。这种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风范,也通过温总理等一代代领导干部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使党中央国务院的心和最底层的群众的心贴得更近更紧。

第二篇: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解

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解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我们要从本质上去理解它。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对“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条的理解。

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句话就十分准确、精辟地概括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内涵。人民利益得不到充分实现,所谓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都没有意义。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都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同时农业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基础,因而应充分肯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中国有8亿左右的农民包括非城镇户口人员,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农民利益的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农民的数量正在减少。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我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务农。我国推出了土地补贴、农业税的免除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随着我国对农民优惠政策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选择了在家务农,有很多农民选择在家开展养殖畜牧业。因为手里没有资金,其想法一直无法实施,小额贷款等业务的出现解决了农民无资金问题。使养殖畜牧业得到了促进和进一步发展。更有效的为农民创造了一个经济的来源。为了使农民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实施了农产品价格调整和补偿机制。

通过调研,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价高就压,价低就扶”的价格圈。比如,农民的卷心菜两角钱还卖不出去,市场上价格依然是一块多钱。这主要是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每道加价10%至15%以上,造成价格翻番上涨。建立农产品价格调节和补偿机制,大幅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建立利益补偿长效机制,对发展潜力大的粮食主产区重点倾斜,按粮食贡献大小给予比例补偿;加大农产品中间环节的调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使各环节的价格处于均衡的水平。随着对农民的政策不断的完善和实施,进一步的使农业得到了发展。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统一,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工作作风的显著特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第三篇:宪法体现最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宪法体现最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现行宪法是30年前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此后作过4次修改,为党在新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30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现行宪法凝聚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部符合中国国情、展现时代特征的好宪法。

30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党中央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各项职权,大力推进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一是坚持在依法立法的前提下,实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立法工作,确立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法制支撑。二是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着力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督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正确行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三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不断密切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四是大力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和工作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依法办事,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对在新的历史阶段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学习宪法、忠于宪法、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局面。

第一,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载体。人大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依法按程序办事。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善于将集中全体人民意志的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国家上下一体遵循。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作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大工作更加顺应民心、贴近民生,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永葆旺盛的生命力。要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支持、规范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积极探索更加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要进一步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完善适合国家权力机关特点、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专委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二,不断完善法律体系,进一步发挥立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载体和法制保障。要按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为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继续发挥法律的规范、教育和保障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立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用法治的方式、依照法定程序推进改革,努力做到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同步,着力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通过立法引领改革发展。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努力通过制度设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难题。

第三,进一步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切实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

要作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责,在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在各项工作中自觉贯彻宪法的原则、精神和规定,着力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使法律确立的制度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同时督促有关方面及时制定配套法规,为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监督职能,突出监督重点,注重监督实效,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和预算决策的监督、执法检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方式,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宪法和法律的全面实施。要进一步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敬畏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总书记今天重要讲话的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宪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2010年8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始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10年8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始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敬爱的党组织:

上节课,xx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的性质,其实几句非常精炼的话就可以概括:两个“先锋队”(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个“核心”(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中国***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理解真正理解起来,却不是一两本书能包涵的,这里,我谨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谈我的感想。

xx老师在课堂上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原话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是否有其他的政党可以代替中国***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xx老师给我们列举了一系列中国革命历史来证明只有中国***能解救中国。先说农民起义,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农民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依然是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时时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生活入绝望的农民往往敢于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近代农民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生动写照。俗话说官逼民反,农民阶级从来都是受压迫的阶层,是能够博得我们同情的,也有理由起来反抗,但农民阶级不仅在现代社会具有局恨性,即使放在封建社会也是落后的阶级,农民起义更多的时候,带来的是对生产力的盲目破坏。而且大都没有彻底改良现状的长远计划,成不了大事。因此,中国尽管有二千年封建史,农民起义无数,但结果最多只有两种,一是被镇压,二是当了炮灰,让地主豪强的地方武装下山摘了桃子。农民起义要成功,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纲领,而这种理论和纲领,农民是提不出来的,这就决定了靠农民起义的力量是无法解救中国的。

其次说说资产阶级,而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沉重了打击了帝国主义,**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的确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帐。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

总而言之,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当然,也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必然会出现的,如封建阶级和外国势力的联合破坏,迫使革命党人将国民政府拱手让给袁世凯;当时农民受封建残余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党难有建立和掌握一支军队的经济、政治和群众基础等。因此,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事实来看,确实是只有中国***才能解救中国。其次,从当今社会发展来看,中国***的领导核心地位也是当之无愧的。

远的不说,就结合当前中国和世界的时事来说。2010年中国不平静,世界不平静,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国际组织预测今年地球将进入地球地震年,先不管这消息是否准确,中国发生在青海玉树的7.1级大地震是事实,2月25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元谋县交界发生5.1级地震也是事实。再看国际上,1月4日,所罗门群岛7..2级地震,1月9日,美国加州6.5级地震,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等等,还有就是中国西南发生的旱灾也牵动着全中国的心声。在这些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反应也有所不同。上次万美容老师就说到(具体例子我忘了),美国领导人在距离灾区现场几百英里的一个小镇上遥控指挥,中国领导人,却始终亲临第一现场坐镇指挥,充分体现了***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中国***领导下,中国在面对自然灾害是取得的可喜的成绩,面对灾害冷静,迅速,有效,尽可能的挽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这是中国***性质的最好体现,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这里我又想到一个与之不同的例子,今年西南灾区旱灾,在广大人民纷纷为旱灾区捐款捐水的时候,网上一篇匿名为韩寒的文章《不要再给西南人民再捐款捐水了》流行的非常广,文中宣称“你们能拿出多少钱来帮助西南救旱?有政府的能力强吗?政府既然能拿出那么多的钱砸在那些撑面子的事情上,这说明政府根本就不缺钱。如果你们不去捐钱,政府可能会拿出更多的钱去救旱,因为那是它的责任,它顶不住舆论的质疑,西南人民活不下去了最终受伤的是政府。而你们捐的那一部分钱根本不可能给西南人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更不能补了政府职责的缺。而你们的捐款使政府省了很大一笔钱,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所以说,如果没有你们的捐款,西南人民每人可能能拿到100元的捐助,而有了你们的捐助之后,可能每人只能拿到10元的捐助。你们的确“帮助”了西南人民”。其实现在有很多这种俨然站在所谓的“客观真实”角度的观点出现,且不说这种观点的可信度有多低,任何一个比较成熟的人都清楚这里列举例子的荒谬;光是这一“无责任承担”的想法就足以显示他的幼稚,天灾自古都是人力所不能完全控制的,这里却把灾难归咎于政府,俨然站在与政府对立面一边与政府划清界限,而同时又要求政府必须承担所有后果,这纯粹就是耍流氓。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现在党内确实有极少人,作出一些不得人心的事,譬如上次万美容老师讲的尔尔多斯建的一座“空城”,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成年公民,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完善得完美的事务,社会在进步,***在执政过程中也是在逐步摸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没必要死揪着这些细小的失误不放,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发现这些问题,积极为党的事业,为我们人民自己的事业出谋出力,促进党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人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坚信一个真理,那就是中国***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始终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汇报人:xxx

2010年8月18日

第五篇: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来保证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来保证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1-08-20 09:49:46)

首先,要健全民主制度。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把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巩固我们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继续推进人民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使之成为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

其次,要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事业民主管理制

下载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