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A.羌 B.吐蕃 C.鲜卑 D.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A.中原文化 B.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A.社会生活 B.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A.七百年 B.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A.政治观念 B.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本草纲目》 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A.公元2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2世纪 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A.宗族 B.家庭 C.什伍里甲 D.个人 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A.分封制 B.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九品中正制
第 1 页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15.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周易》 B.《管子》 C.《商君书》 D.《韩非子》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A.荀子 B.程颐 C.王阳明 D.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A.止于至善 B.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德育和智育并重
18.“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A.《礼记·大学》 B.《礼记·学记》 C.《荀子·劝学》 D.《论语·学而》
19.“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A.天人合一 B.知行合一 C.中庸之道 D.抽象思维 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 D.民族平等 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纳西族 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3.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A.阎立本 B.李思训 C.吴道子 D.王维 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A.15世纪初叶 B.15世纪末叶 C.16世纪初叶 D.16世纪末叶 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A.张之洞 B.沈寿康 C.孙家鼐 D.冯桂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汴水 D.广济河 E.金水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A.夏、商、周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汉唐文化 E.明清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A.质(原料)B.形(样式)
第 2 页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C.饰(佩带的饰物)D.画(图案)E.色(颜色)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A.体现分权 B.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D.中书省负责执行 E.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A.上帝崇拜 B.鬼魂崇拜 C.太阳神崇拜 D.动物神崇拜 E.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政策
32.“大一统”意识 33.血亲五服制 31.引经注律 35.祖先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39.简述汉字的特点。40.简述禅宗的传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第 3 页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第 4 页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第 5 页
第二篇: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2012年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D)A.文化现象 B.文化政策C.文化产品 D.文化思潮
2.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1400年—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即寒冷时期。著名学者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C)A.“纪传时期” B.“编年时期”C.“方志时期” D.“纪事本末时期”
3.中国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B)A.相对的 B.必然的C.显性的 D.隐性的
4.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A)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B.“广湖熟,天下足”之说C.“天下足,广湖熟”之说 D.“熟广湖,天下足”之说 5.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发生在(B)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C.夏代 D.商代
6.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A)A.两期 B.三期C.四期 D.五期
7.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C)A.“尚公正” B.“尚公德”C.“尚公义” D.“尚公益”
8.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D)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
9.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C)A.栈车 B.轿车C.路 D.轩
10.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D)A.春秋 B.战国C.秦代 D.汉代
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C)A.鲁班 B.蔡伦C.毕昇 D.伏羲
12.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B)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C.禅让制 D.分封制
13.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 D)A.吏部 B.户部C.丞相 D.皇帝
14.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C)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
15.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C)A.分封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B)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 D.汉《九章律》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C)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18.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C)A.周公 B.孟子C.孔子 D.朱熹
19.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D)A.元始天尊 B.灵宝天尊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20.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B)A.五礼 B.六艺C.五射 D.六书
21.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A.在明明德 B.在亲民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
22.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B)A.假名 B.谚文C.字喃 D.汉字
2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A)A.老子 B.陆机C.曹丕 D.葛洪
24.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B)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25.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B)A.欧洲 B.泰西C.远西 D.西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包括(ACDE)A.农具 B.壁画C.筷子 D.煤炭E.水电
27.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是(AB)A.土地的过当开垦B.森木资源的过量开采C.海水晒盐的布局欠当 D.草场天然资源利用超量E.山石的过分开掘 28.隋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之外,还包括(BDE)A.民部 B.刑部C.乐部 D.工部E.兵部
29.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黄帝发明了(AC)A.指南车B.渔网C.乐器 D.百鸟衣E.七巧板
30.唐代的舞蹈可谓盛极一时,以下属唐代健舞的有(ABC)A.《胡腾》 B.《胡旋》C.《柘枝》 D.《绿腰》E.《兰陵王》
三、名词解释题
31.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2.“三皇五帝”:“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文化发明者。“五帝”是皇帝、颛顼、高辛、尧、舜。33.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业为本的原则和指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34.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人们一般将隋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35.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答:①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他们的地理条件,从而展开其文化创造历程;(2分)②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2分)③了解文化时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的;(1分)④地理对人文的影响,有许多复杂的中介内容(1分)37.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答:①农业;(2分)②制陶;(2分)③石器的磨制与钻孔。(2分)38.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答:①造纸术的发明者相传为东汉时期的蔡伦;(2分)②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纸;(2分)③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入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2分)39.简述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特征。
答:重整体;(2分)②重体悟;(2分)③以经验为基础;(1分)④直观思维。(1分)40.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的内容。答:①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1分)如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等;(2分)②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追求,(1分)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的不断探索等。(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答:①秦汉时期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2分)②秦汉以来,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严密的人身控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显著特点。(3分)③秦汉以后,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熟与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2分)在专制社会里,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与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收到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孔不入的政治权利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沉闷与单调。(3分)42.论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答:①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修养、(2分)道德实践。(2分)②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基本特点是并不注重重建构理论体系,(2分)而强调身体力行,(2分)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2分)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C)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B)A.羌 B.吐蕃 C.鲜卑 D.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D)A.中原文化 B.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C)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B)A.社会生活 B.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D)A.七百年 B.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C)A.政治观念 B.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B)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A)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D)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本草纲目》
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C)A.公元2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2世纪
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A)A.宗族 B.家庭 C.什伍里甲 D.个人
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D)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C)A.分封制 B.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5.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A.《周易》 B.《管子》 C.《商君书》 D.《韩非子》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B)A.荀子 B.程颐 C.王阳明 D.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D)A.止于至善 B.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德育和智育并重
18.“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B)A.《礼记•大学》 B.《礼记•学记》 C.《荀子•劝学》 D.《论语•学而》
19.“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 C)A.天人合一 B.知行合一 C.中庸之道
D.抽象思维
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B)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
D.民族平等
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B)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纳西族
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C)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3.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C)A.阎立本 B.李思训 C.吴道子
D.王维
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D)A.15世纪初叶 B.15世纪末叶 C.16世纪初叶
D.16世纪末叶
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B)A.张之洞 B.沈寿康 C.孙家鼐
D.冯桂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CDE)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汴水 D.广济河 E.金水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AB)A.夏、商、周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汉唐文化 E.明清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ABCDE)A.质(原料)B.形(样式)C.饰(佩带的饰物)D.画(图案)E.色(颜色)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ACE)A.体现分权 B.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E.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AB)A.上帝崇拜 B.鬼魂崇拜 C.太阳神崇拜 D.动物神崇拜 E.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32.“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33.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31.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35.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他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答:①战争。(1分)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皇帝与蚩尤曾经大战而皇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2分)②高级宗教确立。(1分)此前宗教混乱,“家为巫史”,而颛顼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也起到了聚族作用。(2分)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答:①环境标准,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服饰略有差异;(2分)②性别差异,服饰体现了性别的差异;(1分)③体形标志,人体高矮瘦胖的不同,对服饰的要求也不同;(1分)④年龄标志,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服装的颜色、样式等也有所不同。(2分)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答:①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2分)②中国古代类比思想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2分)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2分)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答:①汉字有悠久的历史;(1分)②汉字属于表意文字;(1分)③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2分)④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2分)40.简述禅宗的传播。
答: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分北、南两宗。(2分)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2分)中晚唐时期禅宗开始流传城外。(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D.中书省负责执行 答:①土地的开垦: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2分)先秦魏国“尽地利之教”;汉武帝时期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2分)②水利的兴修:既关系农业的兴衰,又关系环境的美恶。(2分)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2分)③运河的开凿:春秋战国至清朝后期的运河的开凿历史。(2分)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答:人生礼俗指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它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其家族性特征在每一阶段均突出地表现出来。(2分)
从诞生礼仪看,婴儿一出生,甚至在出生之前就收到父族与母族的精心呵护,婴儿的教育和培养成为家族的重要事务;(2分)
成人礼原本是独立的人生礼仪,由于传统的社会 重视家庭形式,个人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个人的资格与能力从属于家庭的需要,因而成年礼逐渐演变为婚礼的一部分;(2分)
婚姻礼仪的各个缓解都要贯穿着明确的家族原则,婚姻缔结着家族关系,婚姻延续了家族的香火;(2分)
而丧葬礼仪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亲属要依与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的孝服“守制”。(2分)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
(C)A.文化现象 C.文化事象
B.文化产品 D.文化观念
2.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B)A.“世界高原” C.“高原世界”
B.“世界屋脊” D.“屋脊世界”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
(C)A.第一个寒冷期 C.第三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
4.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D)A.归宿 C.发展
B.过程 D.资源
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C)A.文化内涵 C.文化经历
B.文化外延 D.文化结果
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C)A.郭沫若 C.陈梦家
B.于省吾 D.徐中舒
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
(C)A.三藩之乱 C.八王之乱
B.永嘉之乱 D.五胡之乱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
(B)A.天象观 C.占验观
B.勤农观 D.地利观
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
(C)A.蒙古族 C.汉族
B.匈奴族 D.高车族
1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
(A)A.《素问》 C.《难经》
B.《灵枢》 D.《伤寒杂病论》
1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D)A.张衡 C.祖冲之
B.毕昇 D.蔡伦
12.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
(B)A.夏代 C.商代
B.周代 D.秦代
1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C)A.秦代 C.隋唐
B.汉代 D.明代
14.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D)A.太宰 C.太尉
B.丞相 D.御史大夫
15.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
(C)A.物质文化 C.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 D.生产生活文化
16.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A.《孙子》 C.《春秋》
B.《尚书》 D.《诗经》
1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B)A.孝 C.义
B.仁 D.礼
18.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
(C)A.《论语》 C.《礼记·大学》
B.《孟子》 D.《荀子·劝学》
1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B)A.木结构 C.讲究装饰
B.左右对称 D.廊柱结构
2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
(B)A.《书》 C.《礼》
B.《乐》 D.《易》
2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B)...A.汉藏语系 C.阿尔泰语系
B.蒙古语系 D.南岛语系
2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B)A.禁忌 C.恐惧
B.崇拜 D.避讳
23.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
A
()
A.两次 C.四次
B.三次 D.五次
24.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
(B)A.1482年 C.1682年
B.1582年 D.1782年
2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B)A.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B.儒家思想 D.杂家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AE
A.江汉平原 C.华北平原 E.长江三角洲平原
27.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偏向东北一支和偏向东南一支的包括(AB
A.永济渠 C.广济河 E.金水河
28.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BCE
A.孝廉 C.考试 E.察举
B.征辟 D.举人 B.通济渠 D.惠民河 B.成都平原 D.东北平原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CDE
A.环境标志 C.性别标志 E.体型标志
B.等级标志
D.年龄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E.宗教
D.风俗习惯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事象 32.九流十家 33.血缘九族制 34.家天下 35.中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37.简述敬顺吴天的宗教现实功能。38.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9.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40.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42.试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A.文化思潮 C.文化观念
B.文化传统 D.文化现象
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A.地质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D.风灾等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A.第一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
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A.和睦 C.和平
B.团结 D.统一
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A.原始采集业 C.原始狩猎业
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A.三皇时代 C.夏代
B.五帝时代 D.商代 B.原始捕捞业 D.农业
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A.教师 C.说客
B.官吏 D.辩士
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A.唐朝 C.南宋
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出入相补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B.等差原理 D.秦王暗点兵 B.北宋 D.元朝
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A.查 C.测
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A.公元6世纪 C.公元l2世纪
B.公元8世纪 D.公元16世纪 B.验 D.切
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A.周代 C.隋代
B.汉代 D.唐代
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选举政治 C.伦理政治
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A.五帝时期 C.周代
B.夏朝 D.春秋时期 B.世袭政治 D.文官政治
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左传》 C.《论语》
B.《周礼》 D.《孟子》
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A.《周礼》 C.《周易》
B.《庄子》 D.《诗经》
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A.知行合一 C.重义轻利
B.天人合一 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A.张道陵 C.张鲁
B.张角 D.张衡
20.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A.王维 C.杜牧
B.柳宗元 D.自居易
21.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仁 C.礼
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A.三大语系 C.五大语系
B.四大语系 D.六大语系 B.义 D.智
2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A.白虎观会议 C.三体石经
B.熹平石经 D.五经文字
24.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A.陈独秀 C.陈寅恪
B.胡适 D.钱穆
25.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两游记》、《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A.《金瓶梅》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牡丹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A.渔业的布局 B.盐业的兴办 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
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战争 B.宗教 C.农耕 D.渔猎 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求子礼俗 B.催生礼 C.洗三 D.满月礼 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陶渊明《归园田居》 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 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北朝的鲜卑语 B.隋代的高丽语 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 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广义文化 32.地理环境 33.制度义化 34.楚辞 35.“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37.中闰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 38.简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39.简述建国后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40.简述科举取士制度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42.试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政策的是()A.税收政策 B.民族政策 C.宗教政策
D.语言文字政策
2.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分为()A.一个大的时期 B.二个大的时期 C.三个大的时期
D.四个大的时期
3.古地理专家认为,与渭水、黄河、济水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的南北交通线共有()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A.练兵作用 B.实战作用 C.保护作用
D.绿化作用
5.考古发掘证明,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各地古代文化进一步()A.变异的结果 B.退化的结果 C.排斥的结果
D.汇聚融合的结果
6.周人重农,他们不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且赋予它某种()A.“政道”含义 B.“武道”含义 C.“文道”含义
D.“神道”含义
7.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A.“无为” B.“无不为” C.“自在”
D.“逍遥”
8.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A.畜牧业的萌芽 B.制陶业的萌芽 C.农耕业的萌芽
D.手工业的萌芽
9.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主要记录了()A.元代食谱 B.宋代食谱 C.清代食谱
D.明代食谱
10.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A.先秦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11.相传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他是()A.先秦时期人 B.西汉时期人 C.东汉时期人
D.三国时期人
12.三省六部制中,六部隶属于()A.三省 C.中书省
B.尚书省 D.门下省
13.下列关于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无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 C.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14.分封制的瓦解开始于()A.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15.天子自称为“朕”开始于()A.轩辕黄帝 C.汉高祖刘邦
B.秦始皇赢政 D.汉武帝刘彻 B.东周以后 D.先秦时期
B.它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16.中国古代思想家多曾思考过礼的起源问题。其中,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的思想家是()A.孔子 C.荀子
B.孟子 D.韩非子
17.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老子》 C.《商君书》
B.《管子》 D.《韩非子》
18.东晋葛洪所撰重要道教理论著作是()A.《老子五千文》 C.《神农本草经集注》
B.《太平洞极经》 D.《抱朴子·内篇》
19.人生在世,应该有所害怕,有所畏惧。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思想家是()A.孔子 C.老子
20.下列选项中,演化出汉赋的是()A.楚辞 C.小雅
B.大雅 D.周颂 B.孟子 D.周公
21.尊崇自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其哲学基础是()A.天人合一 C.中庸之道
22.现代汉语主要有()A.六大方言 C.八大方言
B.七大方言 D.九大方言 B.知行合一 D.抽象思维
23.在言语形式方面反对言辞华美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宋玉 C.萧统
B.王充 D.陆机
24.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将明清以来的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A.三个阶段 C.六个阶段
B.五个阶段 D.七个阶段 25.“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A.贺麟和冯友兰 B.梁濑溟和熊十力 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时和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司马迁将楚地一分为三,其分别叫做()A.东南楚 B.东楚 C.西南楚 D.南楚
E.西楚
27.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作用有()A.物质交流 B.中外文化的沟通 C.佛教的东传
D.西域丝绸的输入
E.西域先进政治文明的输入
28.科举考试造就了大批优秀文化人才,以下人物属中唐时期人才高峰期涌现的有()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刘禹锡
E.欧阳修
29.下列有关“天人合一”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西周 B.“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汉代董仲舒提出的 C.荀子《天论》篇中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D.“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有着密切的联系E.“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
30.先秦时期,对“名”、“实”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思想家有()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尹文子
E.孟子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狭义文化 32.“塞北江南” 33.宗法制
34.《诗经》
35.禅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为什么说中国具有文化发展的广阔地理舞台?
37.简述中国古代礼与俗的区别。
38.简述“中庸之道”价值观。
39.简述汉语的特点。
40.简述秦始皇“书同文”的政策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春秋战国时代是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42.试述我国传统市商的经营之道。
第三篇:0321_中国文化概论_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C)A.文化产品 C.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D.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B)A.羌 B.吐蕃 C.鲜卑 D.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D)A.中原文化 C.巴蜀文化 B.齐鲁文化 D.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C)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B)A.社会生活 C.物质生活 B.精神生活 D.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D)A.七百年 B.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C)A.政治观念 C.国家观念 B.经济观念 D.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B)A.夏朝时期 C.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D.战国时期
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A)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D)A.《神农本草经》 C.《素问》 B.《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C)A.公元2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2世纪
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A)A.宗族 B.家庭
D.个人 C.什伍里甲
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D)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C)A.分封制 B.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5.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A.《周易》 B.《管子》
C.《商君书》 D.《韩非子》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B)A.荀子 B.程颐
C.王阳明 D.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D)A.止于至善 C.教学相长 B.学思结合 D.德育和智育并重
18.“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B)A.《礼记•大学》 C.《荀子•劝学》 B.《礼记•学记》 D.《论语•学而》
19.“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C)A.天人合一 C.中庸之道 B.知行合一 D.抽象思维
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B)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 D.民族平等
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B)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纳西族
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C)A.孔子 C.荀子 B.孟子 D.老子
23.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C)A.阎立本 B.李思训 C.吴道子 D.王维
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D)A.15世纪初叶 B.15世纪末叶 C.16世纪初叶 D.16世纪末叶
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B)A.张之洞 B.沈寿康 C.孙家鼐 D.冯桂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CDE)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汴水 D.广济河 E.金水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AB)A.夏、商、周文化 C.秦汉文化 E.明清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ABCDE)A.质(原料)B.形(样式)D.画(图案)B.先秦文化
D.汉唐文化
C.饰(佩带的饰物)E.色(颜色)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ACE)A.体现分权 B.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D.中书省负责执行 E.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AB)A.上帝崇拜 B.鬼魂崇拜
C.太阳神崇拜 D.动物神崇拜 E.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32.“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33.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31.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35.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他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答:①战争。(1分)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皇帝与蚩尤曾经大战而皇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2分)②高级宗教确立。(1分)此前宗教混乱,“家为巫史”,而颛顼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也起到了聚族作用。(2分)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答:①环境标准,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服饰略有差异;(2分)②性别差异,服饰体现了性别的差异;(1分)③体形标志,人体高矮瘦胖的不同,对服饰的要求也不同;(1分)④年龄标志,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服装的颜色、样式等也有所不同。(2分)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答:①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2分)②中国古代类比思想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2分)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2分)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答:①汉字有悠久的历史;(1分)②汉字属于表意文字;(1分)③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2分)④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2分)40.简述禅宗的传播。
答: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分北、南两宗。(2分)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2分)中晚唐时期禅宗开始流传城外。(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答:①土地的开垦: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2分)先秦魏国“尽地利之教”;汉武帝时期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2分)②水利的兴修:既关系农业的兴衰,又关系环境的美恶。(2分)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2分)③运河的开凿:春秋战国至清朝后期的运河的开凿历史。(2分)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答:人生礼俗指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它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其家族性特征在每一阶段均突出地表现出来。(2分)
从诞生礼仪看,婴儿一出生,甚至在出生之前就收到父族与母族的精心呵护,婴儿的教育和培养成为家族的重要事务;(2分)
成人礼原本是独立的人生礼仪,由于传统的社会 重视家庭形式,个人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个人的资格与能力从属于家庭的需要,因而成年礼逐渐演变为婚礼的一部分;(2分)
婚姻礼仪的各个缓解都要贯穿着明确的家族原则,婚姻缔结着家族关系,婚姻延续了家族的香火;(2分)
而丧葬礼仪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亲属要依与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的孝服“守制”。(2分)
第四篇: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政治学》一书是在总结哪一个国家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D)
A.罗马
B.埃及
C.印度
D.古希腊
2.政治的核心是(A)
A.政治权力
B.阶级斗争
C.生产关系调整
D.公共管理
3.“国家三要素”中说的三要素是指(A)
A.主权、领土、居民
B.主权、军队、制度 C.主权、领土、政权
D.领土、居民、机构
4.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A)
A.土地所有制
B.资本所有制
C.分配制度
D.劳动工具的占有制
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C)
A.1787年
B.1788年
C.1789年
D.1790年
6.马克思第一次系统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指出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任务途径 的著作是(C)
A.《资本论》
B.《反杜林论》
C.《共产党宣言》
D.《法兰西内战》
7.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家元首是(C)A.首相
B.总理
C.君主
D.总统
8.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政体问题并提出划分标准的是(C)
A.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布丹
9.英国的分权体制属于下列哪种具体实施形式(C)
A.民主集中制
B.严格三权分立制
C.混合权力体制
D.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制
10.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描述正确的是(C)
A.都分为上下两院
B.都有公布法律的权力
C.批准行政机关的预算案
D.都执行法律
11.下列各国的国家机关有权审理弹劾案的是(B)
A.英国的下议院
B.美国的参议院
C.法国的地方法院
D.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
12.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
A.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B.民族独立
C.民族分离
D.民族同化
13.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国家是(C)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14.多党制最早产生于(B)
A.瑞士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5.提出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是(C)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6.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是(B)
A.贵族掌权
B.城市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大众参与扩大化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大资产者掌权
17.以下属于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的有(A)
A.国际大赦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气象组织
D.世界海事组织
18.国家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和制度的组织者维护者是(C)
A.固定的领土 B.定居的居民
C.统一的政权
D.统一的社会组织
19.南北关系矛盾是指(A)
A.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
C.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
20.德国的政党制度属于(B)
A.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B.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C.两党制
D.一党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A.政治学属于社会科学
B.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问题
C.政治学以国家权力为研究对象 D.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E.政治活动没有艺术性
22.近代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B)
A.孔斯坦
B.边沁
C.孔德
D.斯宾塞
E.罗尔斯
2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DE)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4.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正宗政体包括(BCD)
A.平民政体
B.君主政体
C.贵族政体
D.共和政体 E.寡头政体
25.当代世界各国的国家机构一般包括(BCDE)
A.执政党
B.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司法机关
E.国家元首
26.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对内表现为(BCE)
A.民族团结
B.民族歧视
C.民族同化
D.民族平等
E.民族不平等
27.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有(ACDE)
A.组织功能
B.参政功能 C.执政功能
D.民主监督功能
E.教育功能
28.影响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ABCD)
A.阶级因素
B.地理因素
C.民族背景
D.文化水平
E.城市化程度
29.市场经济的特点(ACDE)
A.自由竞争
B.自由交换
C.平等竞争
D.平等交换
E.计划控制
30.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特点(ABDE)
A.普遍性
B.实然性
C.共识性
D.应然性
E.约束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31.道德政治观
32.共和制
33.政府
34.大民族主义
35.压力集团
36.依法治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37.简述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6分)
38.简述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5分)
39.简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原则的主要内容。(6分)
40.简述政治文化的特点。(5分)
41.简述国际政治的含义。(6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论述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43.结合我国国情,说明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5DAAAC
6-10CCCCC
11-15BACBC 16-20BBCAB
二、多项题
21ABCD
22AB
23ABCDE 24BCD 25BCDE 26BCE 27ABDE
28ACDE
29ABCD
30ACDE
三、名词解释
31.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把政治的出发点和目的追求解释为道德的学说体系。
32.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33.政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政府是指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所有国家机关在内的国家机构整体。
狭义上的政府仅指国家行政机关。
34.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是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大民族主义
是歧视少数民族,不尊重少数民族的特殊性,不帮助少数民族的发展。
35.指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
组织起来对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施加影响和压力的集团。36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 的改变而改变。
四、简答题
37.(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
(2)职业性常备军的建立
(3)赋税制度的确立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它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体现为国家的最
高统治权力的形成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2)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指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权力机关整体同局部之间的关系的构成方式。
39.(1)一切民族的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
(3)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40
(1)它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它有特殊的社会结构性。
(3)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它是政治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产物,并将随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而演变。
4l(1)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和世界舞台上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其中主要发生于主权国家这
一基本行为主体之间。
(2)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间的政治关系,其中主权国家间政治关系
是其最基本的政治关系。
(3)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组织体系和行为体系,是国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体系,是国际社
会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五、论述题
(1)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局不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影响该地区有关各民族人民和社会生
活。
(2)民族冲突又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方式出现重大变化。
(3)民族冲突又对国际关系格局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4)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
化。
43.(1)在根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完善人代会运行机制,不断发展扩大和完善民主制
度,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2)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加强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
(3)进一步密切各级人大与群众的联系。
(4)加强人大特别是常委会的组织建设,逐步实现委员会的专职化。
(5)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加强制度建设。
第五篇: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2.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A.语篇 B.句子 C.词组 D.词 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A.[i, u] B.[a, ]
C.[e,æ] D.[ε, o]
4.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方法相同的一组是()A.[f, s] B.[p, m] C.[n, l] D.[t,ç]
5.下列关于语调和声调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语言只有语调而没有声调 B.有些语言只有声调而没有语调C.有些语言既没语调也没有声调 D.所有语言都既有声调也有语调6.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的总汇 C.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7.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构词能力强 B.使用范围窄 C.产生历史长 D.大多很稳定
8.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A.词的音节数量 B.词的语素数量 C.词的音形关系 D.词的地位用途
9.下列各组复合词中,构词方式相同的一组是()A.热情
热烈 B.证明
光明 C.口吃
胆怯 D.悦耳
柔和 10.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指()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印欧语冠词可能的语法作用的是())
A.区别名词的有定形式和无定形式 B.区别词语的名词形式和动词形式 C.区别名词的性的形式和数的形式 D.区别动词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
12.英语“Mike take a taxi”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A.性 B.数 C.格 D.态
13.下列词组不属于“向心词组”的是()A.参加比赛 B.田径比赛 C.认真比赛 D.比赛结束
14.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显 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
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 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 15.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A.土豆
马铃薯 B.衣服
衬衣
C.情感
感情 D.结果
成果
16.“这家商店关门了”有歧义的原因是()A.一词多义 B.词语同形
C.不同的层次构造 D.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A.(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 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 C.(甲)他打破了花瓶——(乙)花瓶被他打破了 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乙)他们家有电视机
18.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的阶段分别为(A.象形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 B.表意文字、音位文字、音节文字 C.象形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 D.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19.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中,注意到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是()A.神授说 B.社会契约说 C.摹声说 D.感叹说
20.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发展演变 B.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 C.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D.语言中的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 21.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A.语系
语族
语群
语支 B.语系
语族
语支
语群 C.语族
语系
语支
语群 D.语族
语群
语系 语支
22.认为“思维和语言同时发生,或者先有语言”的学者不包括()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
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D.德国哲学家赫德尔
23.下列关于“维尔尼克失语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音仍然比较准确 B.仍能听懂别人的话 C.构不成完整的句子 D.词语之间没有联系
24.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儿童产生最早语法能力的阶段是()A.单词阶段 B.双词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25.结构主义语言学说产生以前,最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是()A.听说法 B.对比法 C.翻译法 D.交际法
26.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不同的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大致相同,这一学习发展过程被称作()A.外在刺激 C.语言迁移 B.内在大纲 D.语言模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下列关于语音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音使语言成分物质化 B.生理基础是语音的本质 C.语音和语义联系在一起 D.语音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E.语音与人的心理活动无关 28.“葡萄”一词属于()A.离合词 B.派生词 C.单纯词 D.复合词 E.外来词
29.下列各句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有()A.他拍的电影我没看过 B.我听说他考上了外地的大学
C.这是他昨天才画完的一幅画 D.我喜欢古典音乐 E.她正在看刚买回来的影碟
30.社会间的接触必然引起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结果有()A.双语现象 C.语言转用 E.词语借用
31.“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 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 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直观动作的思维 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32.轻音 33.语言规划 34.语言遗传机制 35.应用语言学 B.亲属语言 D.语言混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举例说明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37.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指出汉字所属的类型。38.举例说明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飞机
美滋滋
甜头
A.自由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黏着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义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虚义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分析下列各组近义词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A.水泥
洋灰 B.看法
见解 C.鼓动
煽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41.怎样理解语言和种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2.按照不同的角度,语法现象可以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举例说明上述不同划分的两个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200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D 2 B 3 C 4 A 5 A 6 C 7 B 8 B 9 C 10 C 11 D 12 B 13 D 14 D 15 B16 A 17 B 18 A 19 B 20 D 21 B 22 A 23 B 24 B 25 C 26 B
二、多项选择题 ACD 28 CE 29 ACE 30 ACDE 31 ACD
三、名词解释题
32.(1)轻音是指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较微弱的现象,读轻音的音节叫做轻音音节。
(2)轻音的特征与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方面的变化都有关系,而并非只同音强的减弱有关。
(3)轻音可以与非轻音构成对比,形成对立,因而可以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普通话中[ ](鸭头):[ ](丫头)。
[评分参考]
(1)(2)各一分;(3)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33.语言规划是指社会对语言问题所做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整和改进。语言规划是指对语言的一种人为干预,这种干预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来实施。如我国有关机构进行的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汉语规范化等工作。
[评分参考]
答出定义2分,举例正确2分。
34.(1)语言遗传机制,又称“语言获得机制”,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最早提出的,指人出生时大脑的构造就已经决定的、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
(2)这种知识主要指语类、层次等最基本的语法原则。如人们说话都需使用句子,句子的基本构造形式“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就属于这类知识。[评分参考]
答出定义2分,举例正确2分。
35.(1)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应用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包括面向人的和面向机器的语言学应用研究,如语言信息处理研究。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仅指语言教学研究。[评分参考]
(1)答出定义1分,(2)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3)答出要点1分
36.(1)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音质不同便是不同的音素;音位是从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几个音即使音质不同,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就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汉语普通话的[a][A][
ɑ]彼此间的音质差别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而可以归并在同一个|a|音位里。
(2).音素是具体的发音,音位则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抽象音类。如从因素角度看,汉语普通话的[a][A][ ɑ]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从音位角度看,它们都属于同
ɑ],但二者的|a|音位却一个单位。
(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而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却可能具有相同的音素。如汉语普通话和法语都有[a] [具有不同的内容。
[评分参考]
(1)(2)(3)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
37.(1)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1)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2)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2)汉字的类型:(1)根据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汉字是一种词语文字。(2)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想联系的标准,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
[评分参考]
(1)每一要点各1分(2)每一要点各1分
38.(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一种语言的变体,都是社会不完全分化和语言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汉语存在着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等不同的地域方言,在同一个地域方言内部还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方言,如老年人的话和青年人的话、知识分子的话和体力劳动者的话。
(2)从形成条件上看,社会方言是因社会的社会分化而导致的语言社群分化,地域方言是因为社会的地域分化而导致的语言地域分化。造成语言社群分化的社会因素主要有阶级、阶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造成语言地域分化的因素则主要是地域分化的因素则主要是地理环境对交际活动的阻隔。
(3)从结构系统上看,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语汇、语法和语义系统,它所用的材料和结构规则基本上都是全民语言或当地方言所共有的,不同社群的语言特点一般不会防碍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如北京话“女国音”的存在,并不防碍男女北京人之间的言语交际。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语汇、语法和语义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大到不能通话的程度,在这一点上,地域方言与独立的语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北京话和广州话在语音、语汇、语法上差异很大,一致北京人很难听懂广州话。[评分参考]
(1)(2)(3)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
五、分析题
39.A:飞 美 甜
B:机 滋滋 头
C: 飞 机 美 甜
D: 滋滋 头
[评分参考]
共12项,每答对2项给1分
40.A组形象色彩不同。“水泥”会使人联想到这种东西加水搅和后象水泥
一样的状态,“洋灰”会使人想到此物是一种外来的粉末状的东西。B组语体色彩不同。其中看法是通用语言,“见解”带有书面语色彩。C感情色彩不同。其中“鼓动”是中性的,“煽动”是贬义的。
六、论述题
41.(1)人类从生物学的角度能确定的种族只有几种,如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人类语言却有很多种。从语言和种族的对应关系上看,同一种族的人可能说不同的语言,不同种族的人也可以说同一种语言。因此,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就语言的本质来说,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尽管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主要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后天获得的,不是先天遗传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评分参考]
(1)(2)各4分
42.(1)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成词法、句法两部分,词法也称“形态学”,主要指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即跟词的形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包括构形、构词、词类等。句法主要指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包括语序、虚词、结构等。举例略。
(2)结构语法学把语法分成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两种规则。组合规则是线形序列不同位置语法成分相互搭配的关系,包括构词和句法结构等问题。组合规则实际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聚合规则是语法成分在线形序列某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出现的关系,包括构形和词类等问题。聚合规则实际上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举例略(3)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分成核心语法、外围语法两个层面。核心语法仅只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则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比如词语的搭配、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和语音的实现等。举例略
(4)以上第一种不适用于汉语这种缺乏形态的语言,而后两种划分比较适合汉语。
[评分参考]
(1)(2)(3)各3分,其中答出要点2分,举例正确1分;(4)1分